<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發展循環經濟調研報告

2023-01-19

報告具有匯報性、陳述性的特點,只有按照報告的格式,正確編寫報告,報告才能發揮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寫報告的時候,應該如何寫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發展循環經濟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發展循環經濟調研報告

循環經濟發展報告

循環經濟是一種新型經濟增長方式,它以資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為主線,將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等融為一體,能夠實現經濟增長、環境保護和社會全面進步協調發展。2002年貴陽市經國家環??偩峙鷾食蔀槲覈谝粋€循環經濟生態建設試點城市,率先在全國編制了循環經濟型生態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并在確定首批循環經濟試點項目的基礎上,出臺了全國首部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建設地方法規。按照這種新型的、先進的經濟發展模式,經過近20年的努力,將貴陽市建設成為經濟運行高效良好、基礎設施完備齊全、城市布局科學合理、人居環境優美舒適、生態循環健康協調、支撐體系健全有力、居民生態意識和文化素質良好的生態中心城市。

一、2004年貴陽市循環經濟發展情況

2004年,全市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建設圍繞市委、市政府建設“大貴陽”和“生態經濟市”的戰略部署,按照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貴陽市循環經濟總體規劃進入實施階段

《貴陽市循環經濟型生態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由以錢易院士、金涌院士為顧問的清華大學課題組承擔編制完成,通過由國家環??偩纸庹袢A局長主持的專家論證。2004年10月已報批人大初審通過?!顿F陽市建設循環經濟生態城市條例》經2004年7月8日貴陽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2004年9月25日貴州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批準,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12月初國家環??偩终脚鷾书_陽磷煤化工(國家)示范基地的建設。

(二)合理利用資源,開發循環經濟示范項目

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科學技術是建設循環經濟的決定性因素,逐步加大政府對高效、清潔的循環經濟開發利用技術的投入,引導企業推廣節能、節水、降耗等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形成以黃磷尾氣、廢渣和其他副產品綜合利用為代表的技術已經初步顯示成效并得到充分應用。

1.貴陽市是一個資源型城市,但也面臨著資源枯竭、循環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的三重壓力,表現出“高資源投入、高污染排放”的特征。粗放式資源依賴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給貴陽市帶來了大范圍的不可逆轉的區域環境災害和生態災害。結合貴陽實際,市委、市政府在建立循環經濟生態城市支撐體系的基礎上,確定了包括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第三產業、基礎設施、生態建設、支撐保障體系等六大類總投資達479億元的254個建設項目,向國家發改委申報了總額為279億元的國債(循環經濟)資金項目,向德國復興信貸銀行提交了磷、煤化工及城市基礎設施等內容的總投資26億元的15個重點項目。

2.全市有20多個生態工業項目已有合作投資伙伴,協議資金達到近200億元,部分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全面啟動貴陽市開陽磷煤化工(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基地、清鎮循環經濟煤化工示范基地和息烽循環經濟磷復肥示范基地的建設工作。其中,開陽的60萬噸合成氨、120萬噸磷氨項目已經得到山東兗礦集團和貴州開磷集團的正式確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開工建設雙流開發公司利用黃磷尾氣制20000噸/年甲酸、安達公司20萬噸/年硫酸、8萬噸/年濕法磷酸及凈化項目等項目;息烽基地中,西洋肥業公司建成40萬噸硫磺制酸利用余熱和廢渣發電項目,山東信科環化利用西洋肥業公司15萬噸鹽酸發展下游產品一期工程(5000噸氯化鋇、1.5萬噸硫尿)正式投產,息烽合力公司利用黃磷尾氣和磷渣發展循環經濟項目(60萬立方米地磚/年、3萬噸/年甲醇、1.5萬噸碳酸二甲酯項目)已經完成開工建設的準備工作;開陽開磷利用磷渣生產150萬平方米/年全息石膏砌塊項目的45萬立方米/年中試成功。清鎮基地已形成了水晶集團與水晶集團二級企業間的循環體系、水晶集團與煤氣氣源廠間的循環體系、蘭花水泥廠與周邊企業間的循環體系以及清鎮市煤化工示

范基地東區與西區間的循環體系。貴陽煤氣氣源廠等三家投資3570萬元的1.5萬噸碳黑生產線等一批循環項目建成投產。

3.貴陽市中日環境合作示范城市項目進入全面實施建設的第三年,2004完成國際招標2次,招標金額4604萬日元;貴州省水泥廠粉塵綜合治理項目現已完成全部國際招標采購,2004年2月建成并投料試車,該系統調試階段環保效果明顯,有效的降低了粉塵的排量;市監測站空氣質量與污染在線監測系統項目現已安裝竣工并通過驗收;貴陽煤氣輸配擴建工程完成二個包的國際招標采購工作,10萬立方米氣柜制作完成,2004年1月投入使用;貴陽鋼廠大氣污染治理工程已完成六個包的招標工作,10噸燃煤鍋爐脫硫除塵系統已安裝完成,30噸電爐及除塵工程已安裝投產;水晶集團汞污染治理已完成一個包的招標工作,引進日本羰基醋酸專利合同已簽定執行。通過以上項目的實施,取得了較好的環保效果和社會效益。2004年10月完成貴陽市水污染治理工程項目前期工作,順利通過了日方的預評估和正式評估,為中日兩國政府順利簽署項目貸款協議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三)加強循環經濟宣傳力度,爭取最廣泛支持

2004年,采用資料發放、知識宣講、展板展示、文藝演出、現場簽名、問卷調查等形式,將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建設循環經濟型生態城市的目標進一步深入人心;接待組織了包括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等11家中央媒體組成的循環經濟貴陽采訪團在內的近百人次對我市循環經濟建設進行專題報道;新聞聯播、新華社動態清樣、瞭望周刊、人民日報等都給予大篇幅的報道。

進一步加強與國家各部委的聯系,爭取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幫助,進一步深入同清華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大學及科研機構開展在具體項目方面的合作,力爭貴陽市成為國家發改委確定的循環經濟專項試點城市。加強與日本、德國等政府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國際組織;日本國際協力銀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機構的聯系,拓展了與國外合作的空間和機會。為貴陽市的循環經濟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貴陽市的循環經濟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以循環經濟模式構建生態城市作為新事物、新理念在各級干部思想認識上尚存在一定差距。循環經濟項目在土地、信貸、立項、資金等方面缺少必需的政策支持,缺乏強有力的技術與人才支撐,還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不斷完善相關規劃,遂步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機制和框架。

二、2005年貴陽市循環經濟發展展望

2005年是“十五”和“十一五”承前啟后的一年,貴陽市的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建設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精神和省市有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建設生態經濟市的戰略決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為核心,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通過延長和拓寬產業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優化產業結構,繼續淘汰和關閉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落后工藝、設備和企業,用清潔生產技術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節能、降耗、減污的高新技術產業,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加強法制建設,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進,市場有效驅動,公眾自覺參與的機制,努力加快貴陽市循環經濟項目的實施,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運行機制,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城市,為貴陽市的循環經濟生態城市目標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一、加強制度建設,做好《貴陽市建設循環經濟生態城市條例》的宣傳和實施工作,研究、起草與之相配套的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將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建設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二、分解、落實《貴陽市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大力推進示范項目的建設。將《總體規劃》進一步分解、落實并納入到全市“十一五”各有關部門專項規劃中,并根據《總體規劃》要求和《條例》規定,逐步向各部門和區縣分解下達落實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建設目標和內容,并進行監督考核;繼續加大循環經濟示范項目的建設力度,全面啟動以磷煤化工為重點的生態工業項目建設。成立貴陽市清潔生產聯席會議制度,在企業內部大力推行清潔生產,開展企業節能降耗活動;以農村“一氣八改”工程為紐帶,開展生態農業、生態經濟村建設工作;引導綠色消費,開展廢棄物綜合處理工作和綠色飯店、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家庭的創建活動,繼續執行中日環境合作示范城市項目,繼續貴陽市水污染治理工程日貸項目。

三、爭取在財政資金中建立循環經濟專項,加大政府對循環經濟項目的引導和扶持力度,建立以政府主導、市場推進和公眾參與的廣泛的投融資機制,積極引進外資和啟動省內外民間資金,為循環經濟項目的實施創造比較好的條件。

四、繼續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加強國際合作交流,進一步加強與國家組織和國外政府、金融科研機構等在循環經濟領域的交流和合作,借鑒成功經驗,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資金,加快貴陽市的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建設步伐。

第二篇:**市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報告

**市發改委課題組

(2014年1月8日)

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發展循環經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然選擇,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保護型社會,從根本上緩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約束矛盾和環境壓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戰略舉措。我市資源相對貧乏、生態環境脆弱,資源存量和環境承載力都已經不起傳統經濟形式下高強度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傳統的重化工業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必須堅定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

一、我市循環經濟的發展現狀和成就

近年來,我市在推進跨越式發展進程中,全面引入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以“兩型”社會建設為契機,不斷完善功能區劃,合理調整產業布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構筑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的經濟體系,在企業、行業、區域三個層面和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個產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初步成效,促進了經濟發展模式的戰略轉型。

(一)組織和政策保障體系初步確立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循環經濟,自覺把節能環保觀念和資源意識體現到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各個方面。全市已基本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人大政協監督、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的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工作機制。加快了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體系建設,《**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2010-2015年)總體規劃綱要》將發展循環經濟作為一大工作重點,提出通過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積極推廣清潔生產、加快園區循環化改造等舉措,建立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體系。制定出臺了《**市“十二五”節能和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綱要》、《**市“十二五”水環境整治規劃》、《關于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模式轉型若干政策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節能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若干意見》、《**市節能監察實施細則》、《**市粉煤灰綜合利用實施方案》、《**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實施意見》、《**市“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市實施〔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實施辦法〕細則》、《**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規則》、《**市“十二五”期間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辦法》等一系列以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生態文明、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型產業為發展重點的相關政策和意見。從企業、產業、社會三個層面對全市循環經濟工作作出戰略部署,確立了發展循環經濟四大重點領域、實施40個左右循環經濟重點項目、開展10項重點行動的“441”工程,把發展循環經濟納入各級政府部門的工作重點。

(二)農業循環經濟成效顯著

我市農業循環經濟起步早,在病蟲害無害化防治、節水灌溉、農業生態循環產業鏈、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綠色農業基地等方面,已有比較扎實的基礎。

1、生態種植技術得到推廣。2012年,全市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面積175.6萬畝,覆蓋341個村組,涉及農戶15萬戶。推薦主要作物施肥配方15個,配方肥施用面積達106.6萬畝,配方肥施用總量達5.33萬噸。通過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可減少不合理施肥量(純量)1612.6噸。在水稻上通過采取生態治理、農業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誘殺等綠色防控措施,在確保農產品產量的同時,有效地降低了化學農藥使用量,提高了農產品品質。近3年來,全市氮肥、農藥的使用量分別減少了12.7%和26.1%。

2、農業生態循環模式得到應用。積極推廣農作物間種套作技術,充分利用空間,提高復種指數,提高土地的復合產出率;推廣農牧結合生態模式,形成了豬(禽)→沼→糧、豬(禽)→沼→菜;豬(禽)→沼→果;種(植)→養(殖)→加(工)→沼(氣)→肥(料);秸稈→沼氣→電力;秸稈→生物質炭(木焦油)等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推廣漁業立體養殖模式,形成了水生植物與養殖魚、蝦、蟹共生的環境,有效保護和利用了水生資源,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

3、農業廢棄物一定程度綜合利用。積極推廣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 ,對禽畜糞便無害化處理利用。開展禽畜糞便沼氣工程,全市36個規?;菪箴B殖場糞尿綜合利用率已達75%以上。同時充分利用沼液作為農田綠色肥源,施用面積已達5000多畝,比一般農田減少60-80%的化肥使用量;利用畜禽糞便生產優質有機肥料,通過高溫發酵等技術處理,對禽畜糞便實行資源化利用。到2013年,全市戶用沼氣保有量23079口、小型及聯戶沼氣工程128處、大型沼氣工程6處,沼氣工程總容積197832立方米,全市年產沼氣約900萬立方米,解決了9萬農民的全年生活用能問題,年可節約標煤約6500噸,減少能源支出約1440萬元;年處理畜禽糞便污水近50萬噸,提供無公害有機肥(干物質)約5萬噸,創肥料效益5000萬元;年可減少326噸二氧化硫和5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發揮了減少大氣污染的功能效應。陽光大棚覆蓋面積2.3萬畝,太陽能照明路燈760盞,太陽能熱水器保有量5.2萬戶;全市建成了六十社區等生態家園低碳生活小區123個,循環生態農業示范小區112處,生態能源站6個。

實施了油菜、小麥、水稻三種作物秸稈腐熟還田技術,全年實施面積18.03萬畝。畝平還田作物秸稈300-500公斤計算,畝平可減少化肥用量3-5公斤,畝平節本增效30元以上,項目區可節約化肥用量577噸,實現節本增效614.8萬元,項目區土壤有機質提升0.05%。特別是通過推廣秸稈腐熟還田技術,農民逐步認識到利用秸稈資源的重要性,不再將富余秸稈隨意丟棄或焚燒。項目區秸稈還田量達到85%,焚燒量僅占8.7%,比實施項目前浪費秸稈資源的現象有明顯改善,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峒山社區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示范項目建設進展順利,該項目采用生物質移動床熱解聯產聯供工藝,是利用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進行粉碎、干燥、擠壓成型;然后,將成型原料裝入熱解移動床中,在隔絕空氣條件下,進行熱解,產出生物質炭;生物質氣經過凈化裝置的冷卻、脫焦、過濾、除塵和除酸后,產出清潔優質燃氣,送入儲氣柜中,再通過穩壓罐輸送給燃氣機組發電和供城鎮居民使用。

4、綠色農業產業基地初具規模。2010年以來,我市連續5年出臺政策,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到2013年底,全市已建成各類規模的生態農業產業基地56個,有126只農產品通過有機、綠色、無公害認證,并對農產品出口實施了基地備案制度,“三品”種植面積達25萬畝。一區(梁子湖區)兩線(百里長港線和樊寺線)一園(華容省級農產品加工園)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帶)初步形成。

(三)工業循環經濟全面推進

我市工業領域不斷深化節能降耗、污染減排、資源綜合利用等重點工作,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工作有序進行,工業循環經濟呈現全面推進的良好局面。

1、節能降耗成效顯著。**市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冶金、建材、發電三大行業和**電廠、鄂鋼、世紀新峰、吳城鋼鐵等幾家高能耗企業,它們既是能耗大戶,又是節能降耗潛力所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前三年期間,先后實施了鄂鋼1080高爐TRT發電;電廠高壓電機變頻改造、尾水余能發電,吳城公司電爐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世紀新峰4.5MW低溫余熱發電、尾氣余熱烘渣等一批重大節能工程,這些重點項目的建設,使全市工業企業的單位產品能耗水平有了較大下降。另一方面,狠抓企業節能技術改造,實施了如**電廠鍋爐燃燒調整節能改造等一大批節能改造項目,采用了許多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提高了用能效率,讓這些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成為帶動全市能耗下降的主力軍。到2012年,我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為1.30噸標煤,比上年下降5.63%,降幅排全省第一,比全省平均降幅(4.30%)多降1.33個百分點;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絕對值由“十一五”以來的一直位居全省第一位降至第三位,分別比黃石(1.5131)、宜昌(1.3332)低0.2125和0.0326噸標煤;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0.78%,萬元地區生產總值電耗下降16.4%,降幅都排全省第一。這表明我市高耗能的重化工業產業結構在逐步得到改善。

2、資源綜合利用成效突出。2012年, 全市工業增加值321.25億元,其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的產值約39.84億元,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12.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100%;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87.32%,比2010年提高了22.3個百分點;利用廢氣資源31.77億立方米,利用廢水資源3596.1萬噸。2012年,全市認定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達到24家,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對電廠粉煤灰、選礦尾渣、冶煉廢渣等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實行資源化利用,目前我市電廠粉煤灰和鋼廠冶煉廢渣綜合利用率均達100%。堅持以點帶面,帶動循環經濟發展。**電廠和吳城鋼鐵公司作為全省第一批試點企業,循環經濟工作和循環經濟項目建設工作已走在全市的前列。

3、清潔能源成效喜人。編制并實施了新能源示范行動計劃,峒山40兆瓦現代農業光伏大棚科技示范園、顧地總部基地15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蟠龍大市場3兆瓦微電網、藍焰峒山生態能源產業園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到2012年,在主要城市道路、部分新農村社區道路以及鳳凰廣場、環洋瀾湖公園、觀音閣公園等市區12個游園等場所,累計安裝太陽能路燈、景觀燈8760盞,總功率約為380千瓦,每年可節約用電76萬度,相當于替代約0.03萬噸標準煤量。目前全市共有各種生產鍋爐102臺,其中48臺改用稻殼燃料,年消耗量約為11.4萬噸,相當于替代5.7萬噸標準煤。另一類是企業購買秸稈炭化棒作為退火爐和加熱爐的替代燃料,目前全市共有弛久彈簧鋼廠、同方泵業、神龍泵業、永鑫鑄鋼廠和永紅糧機廠等企業使用秸稈炭化棒燃料,年消耗量約為5.91萬噸,替代常規能源約為2.96萬噸標準煤。**藍焰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的生物質熱解聯產聯供示范工程項目實施后,年產生物質燃氣1051萬m³,焦炭10512噸,生物焦油2000噸,可向長港鎮和峒山社區6000戶農戶集中供氣,向周邊2萬分散農戶提供生物質爐具和成型燃料,同時可年發電約867萬度,每年可節約煤炭約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近18.8萬噸,減排二氧化硫近1000噸。

4、污染減排取得進展。工業領域尤其是高污染性行業中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綠色企業”創建活動,實現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預防和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2012年有7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6家重污染企業通過了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全市通過清潔生產審核累計達25家。環保整治專項行動取得效果,尤其是通過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環保專項行動,依法查處了一批環境違法行為,否決了一批不符合環保要求和節能要求的投資項目,限期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突出問題。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初見成效,小選礦、小鋼鐵等重污染行業得到了集中整治?;瘜W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別下降1.52%、2.74%、12.53%和1.02%;完成了省里下達的排放量下降1.5%、2.0%、2.0% 和1.0%的減排目標。

5、園區循環化建設和改造工作有序推進。全市投入近60億元資金,在**開發區、葛店開發區等工業集聚區建設了一大批循環經濟項目。**開發區已有35個循環經濟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每年新增經濟效益近20億元,節水1.67億噸,節電1.85億千瓦小時,減排二氧化硫、煙粉塵等污染物18萬多噸。通過對污染企業的搬遷、改造,實現產業重組和產品升級換代,優化城市布局,從源頭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在鄂鋼循環經濟產業園園區圍繞鄂鋼的固體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建設和規劃建設的項目有:1條年產礦渣微粉120萬噸生產線,“十二五”末達到綜合利用礦渣205萬噸/年。建設2條40萬噸/年的鋼渣熱悶處理加工生產線,淘汰現有的鋼渣熱潑生產線。1條鋼渣提純加工線和鋼渣粉線,實現高爐渣和鋼渣高價值資源化利用,實現鋼渣“零排放”。1條建設污泥冷固球團線,將轉爐污泥、除塵灰、氧化鐵皮等廢棄物,加入石灰(螢石)、有機粘結劑等輔料,通過高壓成球機制成污泥冷固球團。1條氧化鐵皮和除塵灰直接還原鐵生產線,形成年產10萬噸直接還原鐵的生產能力;1條瓦斯灰提碳選鐵生產線,年處理瓦斯灰8.7萬噸。在峒山、池湖、恒大等10個新社區開展的“四個一型”低碳社區建設,推進了社區太陽能熱水、太陽能路燈、沼氣利用、綠色交通及垃圾、污水、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等建設。

(四)服務業和城鄉循環經濟起步加快

我市把再生資源回收產業作為發展循環服務業的重點,并大力開展服務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使服務業循環經濟在較高起點上加速起步。城鄉基礎設施日新月異,生態鄉鎮建設有序推進,生態環境逐漸改善。

1、服務業生態集約特征有所顯現。近年來我市注重引導服務業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涌現出了一批以節地和環境友好等為特征的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改造提升了商貿流通、社區服務、休閑旅游等生活消費性服務業,積極培育了金融保險、信息中介、文化傳媒等知識型服務業。市委、市政府把結構調整的重頭戲放在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上,瞄準當前電子商務產業迅猛發展的機遇,抓住電商巨頭在中西部地區搶灘布局的時機,在葛店開發區規劃建設18平方公里的“中部電子商務基地”,成功引進了亞馬遜、普洛斯、唯品會、蘇寧易購、當當網等國內外知名電商企業。隨著一批電商領軍企業入駐,為我們形成千億級產業新集群奠定了基礎。“綠色餐飲、綠色賓館、綠色商場、綠色市場”等循環特征服務主題開始出現。

2、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得到改善。一是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按照“整合供水資源,統一編制規劃,實行集約化經營”的建設思路,初步探索出了城鄉供水一體化的供水模式和管理機制。市級財政投入資金1.5億元,用于鋪設城區至鄉鎮主管網,目前主管網已覆蓋全市鄉鎮,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1%以上。二是按照“村組收集、鄉鎮清運、區級轉運、市級處理”的模式,投資近2億元,實施了全市城鄉一體化垃圾收集處理系統建設,華新公司(**)環境有限公司實施的城鄉生活垃圾市級生態處置工程項目預計在2014年初可以投入使用,實現了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三是按照“全域統籌、分區處理、廠網并舉、雨污分流、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建設格局,實施城鄉污水收集處置體系建設。

3、城鄉生態建設不斷深入。近年來,通過穩步推進百里長港生態示范區建設,逐步形成生態網絡體系,實現人工建筑、自然環境、城市空間形態和區域景觀的完整統一。強力推進湖泊生態保護,堅持將湖泊生態保護作為一條原則貫穿于各個體系、層級的規劃之中,對湖泊及其陸域保護地區進行永久、剛性保護。始終把梁子湖生態保護作為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拆除梁子湖養殖圍網2萬6千多畝;退耕還林、退田還湖近10萬畝;嚴格按照生態功能區劃分的“三區”環境管制和湖泊保護區“三線”保護要求,實行了更加嚴格的建設項目環境準入制度和環境現場監察制度;建成了梁子島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要求;積極開展梁子湖生態保護試點工作,實施試點項目10個,有力地推動了梁子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結合利用德國促進貸款項目積極推進洋瀾湖環境綜合治理,洋瀾湖水環境質量和生態功能得到一定改善。強力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2010一2012年共對123個村莊(社區)進行環境連片整治,成為**城鄉一體化的亮點工程,為全省統籌城鄉發展發揮了示范和標桿作用。

(五)循環經濟項目建設取得成效。

從“十一五”到現在,一些重點企業的重點循環經濟項目建設取得了突出成效。一是**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循環水能回收電站項目。該公司對冷卻用水進行回收利用,安裝2臺容量為2WM軸伸貫流式水能機,項目已建成,年節約標煤7000噸,減少灰渣和粉塵排放1660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80噸。二是鄂鋼公司、吳城鋼鐵公司、鴻泰鋼鐵公司三大鋼鐵企業的節水工程項目。這些企業主要建設節水配套改造工程和污水處理回用工程,項目建成后,到2012年,這些企業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為98%,基本實現了工業廢水的零排放。三是湖北歸一節能環??萍冀ú挠邢薰镜?0家企業利用脫硫石膏、粉煤灰、礦渣等工業廢棄物生產新型建材產品項目。這些企業以脫硫石膏、煤渣、礦渣、粉煤灰等為原料,采用先進生產工藝和設備,建設年產各類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1400萬立方米,灰沙磚5億塊。境內傳統粘土磚全部淘汰,通過粉煤灰和工業廢渣的利用,減少排灰、排渣場1500余畝,節約粘土磚、瓦取土用地近1000畝。四是鄂鋼公司的富余煤氣發電項目。該公司利用高爐和焦爐的富余煤氣,建設2套富余煤氣發電裝置,依托現有3#、4#6M焦爐,回收利用干熄焦余熱資源,建設1套發電裝置。年發電量達8億千瓦時。五是武漢啟科數控機制造有限公司重型和超重型數控機床再制造項目。該公司運用先進的加工修復技術、信息技術、數控及自動化技術等,對廢舊的重型和超重型機床進行再制造,年再制造重型和超重型數控機床79臺套。機床再制造循環利用率達85%以上。年可節約11655.5噸鋼鐵,節約能源10373.4噸標煤。六是湖北世紀新峰雷山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生產線低溫余熱發電項目。該公司依托現有的2條干法水泥生產線窯頭、窯尾余熱資源,新上1套裝機容量為4.5WM的純低溫余熱發電機組,配套建設相關輔助設施。七是**今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該公司主要利用電廠的粉煤灰生產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粉煤灰摻比平均值達70%左右。已形成了一個粉煤灰、爐渣、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產業鏈和新型建材產業群。八是峒山社區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示范項目。該項目采用全國領先的秸稈干餾熱解技術,利用豐富的棉桿、雜木枝等生物質廢棄物做原料進行粉碎、干燥、擠壓成型;然后,將成型原料裝入熱解移動床中,在隔絕空氣條件下,進行熱解,產出生物質炭;生物質氣經過凈化裝置的冷卻、脫焦、過濾、除塵和除酸后,產出清潔優質燃氣,送入儲氣柜中,再通過穩壓罐輸送給燃氣機組發電和供城鎮居民使用。

(六)六大循環經濟產業鏈初步形成。

到目前為止,我市初步形成了以下六大產業鏈。一是以鄂鋼為龍頭的企業鋼鐵循環經濟產業鏈:“煉鋼→富余煤氣→發電”、“鋼鐵→冶煉渣→微粉→ 水泥(新型建材)”、“煉焦→煤焦油→化工產品”和“鋼鐵→板材→工程機械(船舶制造)”,利用煉鋼、煉鐵和煉焦等環節產生的廢棄物生產電力、建材和化工產品。二是以**發電公司為龍頭的電力產業鏈:“電力→粉煤灰(工業石膏)→新型建材(水泥)”、“電力→蒸汽→供熱”,利用電力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灰、渣和脫硫石膏用于水泥和新型建材生產,同時,回收電廠余熱資源生產蒸汽,淘汰工業園區的燃煤鍋爐,對工業園區實行集中供熱,形成熱電聯產。三是機械再制造產業鏈:“廢舊機床(工程機械)回收→檢驗檢測→綠色清洗→壽命評估→控制系統更新和部件修復再制造→產品檢測”和“廢舊冶金軋輥回收→檢驗檢測→綠色清洗→壽命評估→表面涂層強化再制造→產品檢測”,對廢舊機床、工程機械和冶金軋輥通過修復加工進行再制造,恢復其使用價值。四是循環農業產業鏈:“豬(禽)→沼→糧”、“豬(禽)→沼→菜”、“豬(禽)→沼→果”、“種(植)→養(殖)→加(工)→沼(氣)→肥(料)”、“種植→秸稈→沼氣→電力”、“種植→秸稈→生物質炭(木焦油)”,將養殖業和種植業的廢棄物制備沼氣,沼氣池產生的肥料用于種植業和養殖業。五是以選礦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鏈:“選礦→礦渣→新型建材(礦山充填料)”,將尾礦再選廢渣用于生產新型建材和礦山充填料。六是以**開發區的顧地塑膠公司為龍頭的回收利用塑料廢棄物生產城市排水管道產業鏈:“廢舊塑料→造粒→管材”。

二、發展循環經濟的難點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我市在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節能降耗、污染治理、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一些部門和單位對循環經濟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工作不夠主動,行動不夠統一,發展循環經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對發展循環經濟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當前,人們對循環經濟的認識存在著一些片面性和簡單化,有的地方和部門對發展循環經濟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口號上,還存在片面乃至錯誤的理解,缺乏操作應用的具體措施。社會公眾綠色消費、節約消費的理念尚未全面形成,舊的生活習慣沒有根本轉變。

(二)資源約束,保障能力不足。我市本身資源貧乏,屬于資源外向型城市,由于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加劇了資源能源供應的緊張程度。生產要素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市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一是土地供求矛盾突出,尤其是面臨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用地、城市用地急劇增加而用地指標緊缺、后備資源枯竭的形勢下,土地利用結構和效率問題已經不得不加以關注。

(三)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產業結構不夠合理。我市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勞動密集型和資源消耗型產業推動,其中部分企業、產業檔次低、規模小、分布散,屬于家庭作坊式企業。這種粗放的發展方式,一方面使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資源的高消耗來實現,并且工業化水平不高,導致資源的約束矛盾突出,資源浪費嚴重,萬元產值能耗高,單位產值的污染物排放量大。

(四)循環產業鏈發展程度處于初級階段。從總體上講,我市循環經濟的普及面還很小,發展程度也不平衡。就農業而言,農業產業化規?;潭炔粔?,循環的模式比較簡單,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不完善。就工業而言,清潔生產型和循環型企業的運行成本有待降低,產業和行業間的配套能力差,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還占有較大比重。另外,我市的循環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現代服務業運行機制遠未形成。在社會領域,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循環經濟的要求還存在差距,廢舊物資回收與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尚未建立。

三、下一步工作思想和措施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布局要求,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充分發揮“百湖之市”和山川秀美的生態優勢,努力走出一條城鄉統籌、產城融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具有時代特征、**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在推進新城鎮化建設工作中,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戰略位置,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加快“綠色轉型”,形成生態文明“綠色導向”,努力把**建設成為國土空間科學開發先導區、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先行區、生態優美文明祥和宜居區和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實驗區,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的“綠色福利”。重點將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緊完善我市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規劃。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做好全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完善工作。循環經濟總體規劃應包括: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工業、農業、服務業等)框架;城市生態及基礎設施框架;生態文明及生態人居框架;支撐保障體系及重點項目等。“十三五”規劃及中長期規劃,都要以循環經濟的科學發展理念為指導,與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目標要求相銜接。

(二)加快構建循環經濟發展考核指標體系,完善考核機制。強化守土有責和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意識,改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切實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開展工作的主要抓手。切實改變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政績考核方式,制定并試行符合我市實際的循環經濟核算指標體系,將萬元產值能耗、萬元產值水資源消耗、萬元產值“三廢”排放總量和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等指標為重點,確定考核內容,探索建立富有**特色的“綠色GDp”政績考核體系,推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加快園區循環化改造建設。在工業園區建設中,根據物流和產業關聯性,改造開發區(園區)內的企業、產業和基礎設施的空間布局;圍繞提高資源產出率和提高園區綜合競爭力,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力度,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調整和優化園區的產業結構;按照“橫向耦合、縱向延伸、循環鏈接”原則,實行產業鏈招商、補鏈招商,建設和引進產業鏈接或延伸的關鍵項目,促進原料投入和廢物排放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推動余熱余壓利用、企業間廢物交換利用和水的循環利用;培育專業化廢棄物處理服務公司,實行園區污染集中治理。實現開發區(園區)空間布局合理化、產業結構最優化、產業鏈接循環化、資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礎設施綠色化、運行管理規范化。對規劃新建的工業園區,也要按循環經濟的的標準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既要為引進資金項目搭好平臺,也要科學篩選和確定入園項目,達到整體效益最大化。

在農業園區建設中,積極探索物質循環、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農產品系列化深加工的農業技術模式。以沼氣為紐帶發展豬(禽)→沼→糧、豬(禽)→沼→菜、豬(禽)→沼→果,種(植)→養(殖)→加(工)→沼(氣)→肥(料)五環工程等生態農業循環模式。培育規模養殖示范基地,農藝科技園區,農業良種種植示范基地等,壯大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龍頭帶動作用,并以此帶動文明生態村和農業生態縣的建設,進一步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在企業層面,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建設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發展循環經濟,企業是主體。按照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規劃和創建生態文明先行先行示范區的目標,以清潔生產為突破口,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實施節水、節能、降耗、減污技術,通過能源資源的梯級利用和廢物循環利用,形成生態工業生產鏈條,同時要加大對清潔生產審核力度,加快建設一批循環經濟型企業。

(四)切實抓好節水工程建設,創建節水型城市。一是以污水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為原則,加快城市中水回用工程建設,形成不同層次的中水回用循環體系,選擇學校、住宅區、賓館飯店、行政機關、大型企業等進行中水回用試點,污水處理后可用于綠化、景觀、保潔、衛生沖廁、工業用水等。二是抓好工業節水工作。大力發展節水項目,對高耗水的產業加強調控限制,鼓勵企業利用中水。凡有利用冷卻水工藝的生產項目,都應采用閉路循環技術,實現“零”排放。所有排放廢水的工業企業,都要加強治理,實現達標排放。三是抓好農業節水工作。農業用水浪費較大,不容忽視。在繼續大力推廣滴灌、噴灌、防滲管道等節水措施和旱作模式的同時,應抓好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引導和激勵農民節約用水的自覺性和創新應用先進節水技術的積極性。四是應利用廢棄河道、洼地、坑塘等修筑堤壩,蓄存雨水,增加地下水的補給量。

(五)建立廢物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發展“靜脈”產業。把廢舊物資回收利用,做為一項新興產業來抓,積極研究和引進廢舊物資利用技術和項目;規范和整頓廢舊物資回收利用市場;加強廢舊物資回收隊伍的管理。重點采取對種植廢物、養殖廢物、餐飲廢物、廢塑料、廢金屬、廢輪胎、廢家電、廢燈管等方面回收利用加強規范引導;不斷整合社會人力財力技術資源,逐步形成規?;漠a業集成系統。

(六)積極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消費模式。結合“五城同創”活動,引導居民形成符合循環經濟要求的生活方式,并通過消費行為反作用于生產領域。在居住區尤其是新建小區提高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使用率,推廣新型節能型建筑材料,實行集中統一供熱供水。在消費環節上,引導廣大群眾樹立低排放的資源循環使用意識,形成自覺的生活習慣,對易耗品實行多次反復利用,切實減少廢棄物的發生,為構建節約型社會作出積極貢獻。每個家庭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抵制“白色污染”和過度包裝,對生活垃圾進行適當分類。鼓勵大家購買環保和節能產品,節約水電紙張等,提倡乘坐公交車出行,緩解當前日益緊張的能源危機和交通壓力。

執筆:王-運-平

第三篇:關于發展循環經濟的考察報告

為了推進我市循環經濟的發展,6月19日至27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邵孝杰帶領城建農資環保工委、財經工委和部分縣(市)區人大負責同志一行十人,考察了青島、煙臺、濰坊、濟南等市發展循環經濟工作情況?,F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從2003年開始,青島等四個城市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生態市建設的重要內容,積極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初步建立了具有“點、線、面”特點的循環經濟格局。他們的主要經驗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領導高度重視,上下形成共識。近年來,青島市堅持走集約化、資源節約型發展模式,加強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工作,全市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工作取得較大成績。目前全市萬元GDP能耗已降至0.94噸標準煤,萬元GDP取水量達到66立方米,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7%左右,資源節約各項指標在全國位居前列。2003年5月,濰坊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意見》,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指導思想、目標及工作措施,要求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要步入循環經濟企業行列,過50億元的大企業要根據實際編制本企業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濰坊“三北”沿海地區開發,要建成發展循環經濟的示范區。該市已形成了黨政領導負總責,主管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分工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循環經濟工作推進機制。

(二)開展試點工作,狠抓示范帶動。青島等四市開展“點、線、面”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積極從企業、園區、社會三個層面上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路子。一是在企業層面,建立循環經濟型企業,形成“點”上的小循環。他們把大力推行清潔生產作為建立循環型企業的著力點和基礎,全面開展清潔生產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廣泛推行清潔生產和清潔能源,降低單位產品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量,提高能源的梯級利用和廢物的循環利用。如青島啤酒二廠通過開展循環經濟試點,使每萬元產值能耗(折標煤)由實施清潔生產前的71公斤下降到58公斤,當年就獲得直接經濟效益86.5萬元。二是在園區和行業層面,建立“線”上的中循環。濰坊海洋化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堅持走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發展路子,先后投資10多億元,實現了海水資源的“一水六用”,直到“吃干榨盡”有用成分,海洋化工初步形成了溴系列、純堿系列、苦鹵化工系列、精細化工系列高度關聯,互為依托,精深加工,滾動增值的四大產業鏈,以及建材、熱電聯產等相關產業鏈,形成了一個以上下游產品連續成線、關聯產品復合成龍、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為特色的生態工業體系,被列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三是在社會層面,積極構建循環型社會,建立“面”上的大循環。濰坊市把建立循環型社會與城市建設管理結合起來,對城鎮和農村、工業和農業、生產和生活的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進行統籌規劃,把污水處理、垃圾無害化處理,以及集中供熱、供水、供氣等城市基礎設施,納入建立循環型社會的重要內容,采取BOT、TOT、BT等方式,實行市場化建設和運營,加快了污染治理步伐,形成了城鎮與農村之間、三次產業之間、生產與生活之間的良性循環。

(三)堅持科學規劃,促進有序發展。青島等四市把制定規劃放在突出位置。濰坊市在編制完成《濰坊市生態市建設規劃綱要》的基礎上,決定于年底編制完成全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并要求各縣市區、各行業、系統,積極做好循環經濟規劃的編制工作。目前,《濰坊?;_發區循環經濟規劃》已完成并通過了國家環??偩纸M織的論證。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編制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已于日前編制完成,近期將報國家環??偩衷u審論證。

(四)加強政策法規引導,部門齊抓共管。青島市早在1993年就出臺了《青島市資源節約條例》和《青島市資源綜合利用若干規定》等地方法規,以及《青島市爐渣和粉煤灰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廢舊金屬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規定》、《能源利用監測管理辦法》等規章。尤其是最近幾年,法規建設力度更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立法計劃,有關節能監督、報廢汽車管理、廢舊食用油脂回收、廢舊輪胎回收、廢舊家電回收管理辦法等已進入立法調研程序。

濰坊市近年來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環境與發展決策的意見》、《關于加快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轉發市環保局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全市深入開展資源節約活動方案》、《關于積極推進有機食品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擴大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等六個文件,從政策上促進了全市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要求計劃、規劃、城建、城管等部門,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城市發展規劃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循環經濟理念,認真執行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制度,探索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和考核體系,不斷優化城市發展布局,提高能源配置效率,增強城市綜合功能。要求經貿、科技等各個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積極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二、幾點建議發展循環經濟是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由之路。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規劃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以優化資源利用、提高資源產出率、降低環境污染為重點,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種手段,努力形成政府推動、企業有效運作、公眾自覺參與的良好局面,加快我市循環經濟的發展。

(一)制定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循環經濟涵蓋了生產與消費、城市與農村、經濟社會與環境等方方面面,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根據寧波生態市建設規劃,編制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確定我市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基本目標、重點任務和對策措施。并制定發展長期循環經濟的專項規劃和計劃,分年組織實施。建議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編制“十一五”規劃的重要指導原則,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各類專項規劃的編制。

(二)加強法制建設。要以國家和省的法律法規為指導,結合寧波實際,從企業內部循環、區域范圍內循環和社會整體循環三個層面,加快研究制定循環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規體系。當前抓緊研究制定資源綜合利用、節約使用能源、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等法規。同時,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制定的《節約能源法》、《水法》、《礦產資源保護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切實加強執法力度,依法推進循環經濟發展。

(三)建立完善政策體系。盡快制定《寧波市推進循環經濟發展若干意見》,創新發展循環經濟的管理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充分發揮稅收、金融、價格等手段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當前要重點研究水價、電價、地價和礦產資源價格為主要內容的市場價格機制,制定和完善節水、節電、節材、節地的財稅鼓勵政策、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政策、污染集中控制政策和工業園區環境管理政策等。要盡快制定和完善生態環境效益補償機制。要研究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并將主要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納入各級政府政績考核指標。

(四)組織多層次全方位試點。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應通過試點,總結經驗,運用典型引路全面展開。要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體現企業、行業、社會和啟動期、發展期、成熟期等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特點和要求。在微觀層面,抓好一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要以代表性強、規模效益好的重點企業為主體,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清潔生產為載體,以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廢物排放為主要目的,構建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體系。在中觀層面,抓好一批工業示范園區和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建設;要以市、縣兩級工業園區和農業示范園區為重點,以企業之間、產業之間的循環鏈建設為主要途徑,以實現資源在不同企業之間和不同產業之間的最充分利用為主要目的,建立起以二次資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環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循環經濟機制。在社會層面,抓好一批生態鎮(鄉)和綠色社區建設;要以社區、城鎮為重點,以綠色消費為目標,以生態設計為主要手段,建立起以全社會共同參與為主要標志的循環經濟社會體制。要制定試點工作計劃,提出具體要求,明確工作責任,確定試點單位。通過試點,提出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為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提供典型示范。

(五)廣泛開展宣傳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和手段,廣泛深入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和企業經營者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和循環經濟知識培訓,提高對發展循環經濟重要性的認識。要大力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大力普及循環經濟知識,不斷提高公眾的生態環境意識、社會公益意識和資源憂患意識,增強厲行資源節約

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廣泛開展“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節約型城市”、“節約型政府”、“節約型企業”的創建活動,鼓勵工、青、婦等社會團體和公民積極參與,共同推進循環經濟建設。

第四篇:關于我市循環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重要手段,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圍繞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如何加快我市循環經濟發展步伐,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探討調研的一個新的重要課題。

一、循環資源利用的現狀及問題

近年來

,我市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得以長足發展,但對照構建和諧社會目標和要求,仍存在可利用資源未充分循環利用,因資源浪費造成環境污染,引發群眾上訪等問題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市經濟社會的健康協調發展。

1、資源利用不充分。一是煤電副產品管理無序、浪費較大。××市是江南重要的能源基地,煤、電能源支柱產業企業每年將產生大量的粉煤灰、煤矸石、灰渣、泥煤、煤層氣、廢水、熱尾氣(水蒸氣)等煤、電副產品。煤矸石、灰渣、泥煤等煤、電副產品長期處于無序管理、任人隨意占用的狀況,利用率不高,2005年粉煤灰、煤矸石、煤層氣、廢水等煤、電副產品的年利用率分別為60%、71.5%、20.6%、85.4%,熱尾氣(水蒸氣)利用更少,幾近浪費;豐礦有陳年矸石山13座、約1300萬立方米,近年來,每年新出窿煤矸石44.6萬噸,既浪費了資源,又污染了環境,還占用了土地。二是廢舊物資利用率低。我市是廢舊物資的聚散地,具有豐富的廢舊物資資源,但由于加工方法粗放、工藝簡單,科技含量低,經營方式文秘雜燴網“買進賣出”,效益不高;廢舊金屬加工企業“小而雜”,銅、鋁等有色金屬冶煉加工率2005年僅為11.7%,遠沒有形成規模效益。

2、環境污染較突出。我市是全省的重點產煤縣市,煤礦企業在開采煤炭資源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煤灰、煤矸石、瓦斯氣,這些副產品在未循環利用的情況下,對環境形成污染,尤其是煤礦酸性廢水、煤碴山淋溶水對我市地表水水質影響十分重大,酸性廢水污染最嚴重的曲江、上塘等鄉鎮外排廢水、煤碴山淋溶水ph值均在4以下,嚴重污染了周圍的受納水體,其中,曲江范圍的毛坊湖水ph值維持在5左右,達不到國家農田文秘雜燴網灌溉用水水質標準的要求。此外,廢舊塑料、廢舊金屬等再生資源沒有經過科學循環加工利用,造成的污染也相當嚴重,影響了當地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正常的農業生產。

3、信訪矛盾壓力大。由于可利用資源沒有充分地循環利用,所產生的環境污染等方面的問題和矛盾日益突出,不斷顯現出來,群眾反映越來越強烈,由此引發的信訪矛盾壓力也加大。如:小煤窯環境污染問題信訪到國家信訪總局,河洲廢舊物資市場、小冶煉加工生產污染等方面的信訪時有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勢必影響我市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局面,所有這些都對我市進一步加快循環經濟發展,科學、有效地利用可利用廢舊資源提出強烈而緊迫的要求。

二、發展循環經濟的潛力和優勢

1、豐富的循環資源。一方面,××市是江南重要的能源基地,煤、電能源支柱產業企業除生產主產品外,每年還將產生大量的粉煤灰、熱尾氣(水蒸氣)、煤矸石、煤層氣、廢水等煤、電副產品——可利用資源,其中:豐電每天排放1500多噸粉煤灰,每年排出50多萬噸粉煤灰,年排出蒸氣25萬多噸;豐礦現有陳年煤矸石13座、約1300萬立方米,且每年新出窿煤矸石44.6萬噸;有煤層氣(瓦斯)儲量約50億立方米,每年抽放量約1億立方米。另一方面,××市又是江南最大的廢舊物資集散地,廢舊物資回收綜合利用產業是其特色產業。我市河洲圍里再生物資大市場每年可供利用的“廢舊物資”達20億元;“全國羽絨之鄉”——拖船鎮蛟湄村發展了以華陽、鑫輝、冰達、劍隆4家規模以上羽絨企業為龍頭的大小羽絨加工企業30多家,企業在外地設立了羽毛收購網點50多個,為企業發展提供原料,年加工羽絨原毛量達6000多噸。所有這些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物資資源。

2、良好的發展基礎。近年來,我市遵循資源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理念,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充分利用我市資源優勢,大力引進建設了一大批以廢棄資源為原料的資源循環利用性企業,為循環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依托××電廠的粉煤灰、余熱蒸汽引進了同濟豐宇、恒天實業、峰華豆制品、天緣油脂等企業;依托豐礦的煤層氣、煤矸石開發了瓦斯發電、煤矸石發電和煤層氣民用等項目;為有效利用廢舊物資,專門建設了河洲廢舊物資大市場,市場內已集聚經營戶200多家,同時,扶持投資建設了榮盛金屬、宏源銅業等金屬冶煉加工企業,三維化纖、蘭豐塑業等新型塑料制品企業,華陽、鑫輝、冰達、劍隆等羽絨加工企業。全市已逐步形成了廢棄物利用產業,冶金制造、羽絨加工、廢舊塑料利用等以廢棄物和廢舊物資為主要原料的產業集群。據初步統計,2005年,全市實現的經濟總量約有20%來自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所創造的社會經濟價值達2億多元。

3、難得的發展機遇。目前,各級政府對發展循環經濟都非常重視,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我市的工業園區和××礦務局分別被列為全省的循環經濟特色工業園區和省煤炭集團公司循環經濟試點企業,所有這些都必將為我市加快循環經濟發展、做大循環經濟蛋糕創造優越的條件,提供難得的機遇,注入強大的動力。

三、發展循環

經濟的對策與建議

發展循環經濟是時代的要求、現實的需要。結合××實際,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四方面進一步強化我市循環經濟發展舉措:

1、積極探索推進多層循環。以建設示范生態工業園區為切入點,著力放大循環經濟圈的“半徑”,以綜合措施推動我市經濟建設由企業小循環向園區中循環、再向城市大循環梯次推進。一是“小循環”抓生態企業。把培育生態企業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工程來抓,引導企業加快技改步伐,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使污染防治逐步由末端治理為主向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走上生態化發展之路。二是“中循環”抓生態工業園區。對豐源工業園區進行生態化改造,提高入園企業的生態標準,防止引進污染項目。通過不同企業或工藝流程之間的橫向耦合及資源共享,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園區內的廢物排放;按照工業生態學原理搞好工業項目的規劃和布局,構筑新的生態工業園區。在此基礎上,將生態工業園模式擴展到整個城市,構建多個生態工業鏈,形成城市生態工業系統。三是“大循環”抓城市生態經濟。在抓好生態工業發展的同時,著力培育環境友好型產業,構筑××特色的生態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文化教育科技事業,強化發展生態經濟的科技和文化支撐。建設生態住宅小區,推進再生資源利用的產業化。

2、科學規劃定位發展戰略。圍繞我市發展循環經濟,按照×ד一城四區”總體發展思路和大循環經濟的發展要求,從戰略的高度,科學定位××循環經濟區的建設和發展,堅持以低成本開發、高效率利用、高效益產出的理念打造花園式、生態型××循環經濟區,堅持整體推進、分步實施的原則,高起點、高標準進行規劃布局。一是規劃、建設循環路。重點規劃、建設好東接正在籌建的劍邑大橋、西接新梅高等級公路、橫貫整個豐礦中心地帶的長約30公里的豐礦大道,使我市的新城區、老城區、豐源工業園區、××循環經濟區通過劍邑大橋、105國道、贛江大橋、新梅公路、豐礦大道有機連接起來,形成車程約1.5小時的循環路,實現“一城四區”的宏偉藍圖。二是規劃、建設好豐礦循環經濟示范區。按照花園式、生態型的發展要求,搞好豐礦循環經濟示范區的產業規劃,將豐礦循環經濟示范區劃為4個分區,即:以現有的局行政大樓、上塘鎮、總醫院、工程處、機修總廠、豐礦一中及商業網點等部門和單位為主的中心區;以現有的曲江大井和正在興建的瓦斯發電廠、曲江工業廣場等循環經濟產業為主的曲江區;以現有的建新、坪湖煤礦及其洗煤廠、坑口發電廠和正在籌建的福建輝業制磚廠等循環經濟產業為主的建新、坪湖區;以現有集豐焦化、贛豐水泥廠、明華玻璃球廠、民生泡花堿廠等循環經濟產業為主的煤化工及其廢棄物利用的特色園區。三是規劃、建設好四個生態工業園區。即:以現有工業園內以蒸汽綜合利用為主的食品園區;以拖船現有的羽絨加工產業為基礎,規劃建設集羽毛收購、羽絨加工為一體的羽絨園區;依托河洲再生物資大市場,使其改造成為聚集廢舊物資回收加工綜合產業的廢舊塑料加工園區;在孫渡街辦豐樂公路旁規劃建設以廢舊金屬綜合加工利用為主的冶煉產業發展基地——冶金園區。

3、因地制宜確定產業重點。立足我市實際,建設××循環經濟區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幾個產業發展重點:一是以煤層氣利用產業為主攻點,做強做大“煤——氣——電”產業鏈。著力抓好正在籌建的瓦斯發電廠,使其盡快竣工投產;切實抓好豐礦、××城區居民生活用瓦斯的新增擴容,最大限度地提高瓦斯的利用率;大力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積極探索煤層氣地下氣化技術;積極開發與煤層氣相關的技術和產品,努力提高煤層氣資源的附加值;上海斯米克集團建設陶瓷項目落戶××,促使煤層氣用量的不斷做大。二是以集豐焦化產業嫁接為強攻點,拉長加粗“煤——焦——化”產業鏈。突出抓好集豐焦化投資2億元的二期工程建設、明華玻璃球廠投資1億元的玻纖網格布項目建設以及贛豐水泥廠、民生泡花堿廠的增資擴產,著重發展煤化工產業和精細化工產業,最大限度地延伸煤化工產業鏈,形成煤化工產業集群;鼓勵企業對煤氣資源進行進一步的精深加工,提煉煤焦油、粗苯、二甲醚等化工產品,拉長產業鏈,發展下游產品。三是以煤矸石、粉煤灰利用產業為突破點,穩步推進“煤——電——建”產業鏈。加大煤炭的洗選力度及現有洗煤廠技術改造力度,不斷優化品種結構,擴大洗精煤、洗塊煤、噴吹煤等潔凈動力煤的市場占有額,努力提高煤炭資源的附加值;加大豐礦電廠的技術改造力度,調整燃料結構,減少原煤配比,增加煤矸石、煤泥、中煤等劣質燃料的配比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它們的利用量;努力服務好福建輝業公司投資1.8億元的矸石磚廠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煤矸石建材產品生產;積極扶持同宇公司投資1億元搞好新型墻體材料二期工程和蘭豐水泥公司投資2.8億元完成日產4000噸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粉煤灰利用項目建設,發展粉煤灰建材產品生產。四是以礦井水利用、土地復墾為著力點,努力構建清潔、美觀、大氣的新豐礦。在礦井水利用方面,一方面,要建立大型礦井水集中處理系統和礦井水凈化處理系統,統一處理,分級利用,節約地下水資源;另一方面,要減少對礦井水的破壞,開展采礦與排水對環境影響研究,積極探索保水采煤技術的工業性試驗,限制和降低煤炭開采過程對水資源的破壞。在土地復墾方面,既要加大陳年矸石山的利用力度,盡可能地復墾占用土地,對復墾的土地及時復耕、綠化或美化;又要減輕地面沉陷,采用充填、聯合、協調、條帶、房柱式開采和離層區注漿等適當的開采方法,控制地表沉陷。五是以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產業為切入點,努力構筑“資源——產品——可利用資源利用”產業鏈。大力發展廢舊金屬冶煉加工產業,建立統

一、規范的廢舊金屬冶煉加工市場,逐步形成以宏成金屬制品公司、京九合成公司、榮盛金屬制品廠等企業為龍頭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產業集群,最大限度地使回收來的廢舊金屬加工成成品,提高其附加值,加快廢舊物資的轉化利用步伐。著力提升羽絨加工產業,做強做響“全國羽絨之鄉”品牌,以拖船鎮蛟湄村為產業基地,聚集以華陽、鑫輝、冰達、元隆、劍隆等為龍頭的羽絨加工企業,鼓勵企業加強合作,擴大生產規模,提高企業機械化和自動化生產水平,尤其要支持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走園區化發展道路,促使企業盡快上規模、上效益、上水平。做強做大廢舊塑料加工產業,依托三維化纖、蘭豐塑業、恒泰塑業等新型塑料制品龍頭企業,發展廢舊塑料精深加工產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以廢舊物資為生產原料的企業一律以環保企業的標準看待,重點培育和引進一批以廢舊塑料為主要原料的新興產業,做強、做特、做大廢舊塑料加工業,大力發展新型塑料制造業,不斷延伸再生資源鏈條。

4、扶優扶強提供政策保障。發展循環經濟、建設××循環經濟區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積極支持,必須以強有力的舉措和優惠的政策作為保障。一是以優惠的政策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對企業新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循環經濟項目所需土地應優先據實安排;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大項目應優先核準;加大對循環經濟發展的信貸支持,優先推薦申請國債資金,優先和優惠申請銀行貸款;完善財稅政策,對區內循環經濟企業所得稅先征后返,增值稅在核定稅率的基礎上按比例減征;設立循環經濟補助基金,對重大循環經濟項目實行補貼,對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補助;對資源綜合利用的技改項目優先組織認定,并及時對相關優惠政策落實到位。二是以優勢項目為載體提升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循環經濟的發展必須以產業為依托,以項目為載體,根據現有的資源優勢和條件,以及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方向,確定延伸的產業和建設的項目。從××循環經濟區的建設和基礎來看,要以焦化、瓦斯發電、煤層氣開發利用等企業和項目為依托,大力引進用氣、煤矸石利用、粉煤灰利用、煤焦副產品深加工等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大項目。在確定產業和項目的基礎上,按照申報國家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的要求,邊規劃設計,邊整合資源,邊包裝項目,邊招商引資,積極爭取早日列上國家第二批試點單位。三是以資源整合為手段優化循環經濟發展環境。加強豐礦礦區煤矸石、灰渣、泥煤等可利用資源管理,采取行政、法律的強硬措施,加大整治力度,整合循環經濟資源,對循環經濟發展資源實行統一規范管理。同時,加大對現有粘土磚生產廠家的清理整頓力度,逐步限制、淘汰實心粘土磚的生產和使用,大力推廣使用新型墻體材料,從而,為發展循環經濟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第五篇:關于我市發展循環經濟的調研報告

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為了促進我市循環經濟發展,并為其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2007年,市政府

將《**市循環經濟促進條例》列為立法調研項目。由此,市發改委、市政府法制辦、市環保局、市經委等部門派人組成了調研組,赴寧波、深圳、大連等副省級城市對其循環經濟發展及立法情況進行調研;同時,通過網上查詢、電話溝通等多渠道對貴陽、廈門、沈陽等城市在循環經濟立法方面所做的工作進行了詳細了解,在對有關城市循環經濟立法工作經驗進行歸納、匯總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思考。

一、循環經濟發展現狀

(一)國家循環經濟發展現狀及法律、法規等出臺情況

1999年以來,國家先后在遼寧省、貴州省貴陽市開展了循環經濟建設試點,在廣西貴港、山東魯北、內蒙包頭等地針對高物耗、高能耗、重污染行業開展了六個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試點。2003年,國家環??偩謱⑸鷳B工業理念引入工業門類齊全、經濟綜合性強的各類經濟開發區、高新區等,在華東、華北、西南和東北等十多個城市廣泛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工作,批準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等五個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使我國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2005年國家確定了鋼鐵、有色金屬、煤炭、電力、化工、建材和輕工等七個重點行業為第一批試點行業。目前正在開展以重化工為支柱產業的資源型城市、重化工集聚區、資源循環利用重點領域和農業、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機械制造、食品、紡織等重點行業四個層面的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準備工作。2005年國家下發了《國務院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國發[2005]21號)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22號)等文件。2006年全國人大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規定,落實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建設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使循環經濟上升為國家的發展戰略。

我國近幾年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如《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等,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2002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使清潔生產成為我國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2005年由全國人大環資委、國家發改委、環保局等部門聯合,共同開始起草國家循環經濟法。2007年8月26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法(草案)》,《循環經濟法》的出臺將指日可待。

(二)部分城市循環經濟法規規章政策等出臺情況

國內的一些城市先后制定了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對循環經濟工作做了明確部署,并出臺了一些循環經濟相關法規規章及政策,對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做了積極有益的嘗試。

深圳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唯一完成地方循環經濟立法的城市。深圳經濟特區在對循環經濟工作的推進上起步較早,成效顯著,尤其在法制保障體系的建設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面。近幾年先后出臺了《深圳經濟特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2002年8月)、《深圳經濟特區循環經濟促進條例》(2006年3月)、《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決定》(2006年4月20日)、《深圳市循環經濟示范項目認定辦法》(2006年11月)、《深圳市全面推進循環經濟發展近期實施方案(2006--2008)》、《深圳市循環經濟發展“十一五”發展規劃》、《深圳生態市建設規劃》(2006年12月)、《關于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市的決定》(2007年1月)、《深圳市清潔生產審核實施細則》(2007年5月)等,基本搭建了以《深圳循環經濟促進條例》為核心,包括循環經濟發展中長期規劃、評價指標體系以及節約能源、節約用水、節約用材、節約用地等專項規劃在內的循環經濟發展法規規章和政策框架。深圳市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建筑節能條例》、《計劃用水管理辦法》、《排水管理條例》正在制定,《政府采購條例》正在修訂中。下一步深圳市將在“四個節約”的框架內制定一些配套規章和政策,如研究起草深圳市《建設項目用水節水管理辦法》、《電子垃圾回收管理辦法》、《一次性商品生產使用管理辦法》、《建筑垃圾處置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等規章,編制禁止生產和銷售的一次性使用產品名錄、可再利用和再生利用的廢

棄物目錄、強制回收的產品目錄,制定循環經濟技術利用的鼓勵政策和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財政補貼辦法等等。

寧波市先后出臺了《寧波市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實施意見》、《清潔生產與節能目錄導向》、《寧波市清潔生產審核驗收暫行辦法》、《關于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促進工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實施意見》、《寧波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關于加快推

進寧波市生態市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工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意見》、《關于調整城市供水價格和污水處理費標準的通知》、《寧波市各縣區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等,為寧波市循環經濟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大連也出臺了《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意見》及《大連市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方案》等一些法規及規范性文件。廈門市人大會常委會2005年10月26日審議通過《廈門市人大會常委員會關于發展循環經濟的決定》。貴陽市人大常委會2004年7月8日審議通過了我國第一部地方性法規《貴陽市建設循環經濟生態城市條例》,目前正準備重新修訂。

(三)我市循環經濟發展現狀及相關法規規章政策等出臺情況

我市在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和國內其它大中城市一樣面臨著資源環境壓力,大力推行和發展循環經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課題。1997年我市被批準為全國地方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試點城市;1998年《**市可持續發展重點領域行動方案》編制完成并開始實施;2000年通過《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方案》;2002年編制實施《**市生態市建設規劃》。2003年,在生態市建設中我市提出發展循環經濟設想,并以南崗區紅旗滿族鄉作為試點,南崗區政府組織編制了《紅旗滿族自治鄉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規劃》,實施幾年來成效顯著。依蘭縣、阿城區相繼編制了循環經濟建設規劃,將發展循環經濟納入到政府重要工作日程。為增強社會公眾參與意識,市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開展了循環經濟專項建議征集活動,收到了許多高質量的建議。在我市“十一五”規劃綱要中突出體現了循環經濟理念并設立了循環經濟專篇。2005年,市政府啟動了《**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并于2007 年4月正式發布實施。

截止目前,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方面,我市已經出臺的單項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有《**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市粉煤灰綜合利用管理條例》、《**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條例》、《**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市新型墻體材料發展應用和建筑節能管理條例》、《**市生態環境功能保護區管理辦法》、《**市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辦法》、《**市原煤散燒污染防治辦法》、《**市清潔生產管理辦法》,《**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等,目前尚未制定循環經濟地方綜合性法規。

二、加強我市循環經濟立法的必要性

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新時期城市發展目標的戰略選擇。我市資源相對豐富,工業基礎雄厚,工、農、畜牧業布局相對合理,為創建循環經濟鏈條提供了便利條件。但同時存在大量的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的工農畜牧業活動。如果不能高效協調的發展循環經濟,必然造成產業失衡,甚至污染泛濫,隨著經濟總量和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張,將面臨土地和資源的難以為繼,面臨環境承載力的嚴重不足。因此必須盡快建立健全法規規章和政策體系,將循環經濟引入法制化的軌道,從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經濟增長的集約化程度,提高資源再利用率,降低污染,減少浪費,以保障區域生態安全,促進產業布局優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市委、市政府對循環經濟工作一直高度重視,制定下發了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充分調動各職能部門大力推進循環經濟工作,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社會氛圍。但是,由于缺乏法律法規對循環經濟工作的規范,使循環經濟管理工作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問題,如對減量化和資源化認識不夠,循環經濟局限在單純循環的范疇;將循環經濟工作同日常工作割裂開來;個別領域職能不清,出現都管都不管的現象;缺乏資金支持,造成投入渠道單

一、產業發展緩慢;研發投入不夠,循環經濟技術發展滯后;行業及部門各自為政,使循環經濟帶有強烈的部門色彩和行業色彩;缺乏鼓勵政策,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積極性不高,等等。因此,為了積極鼓勵倡導發展循環經濟,正確引導循環經濟活動、嚴格規范循環經濟管理工作,有效解決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在《循環經濟法》出臺后,結合我市經濟發展狀況及區域特點,深入貫徹實施國家法律規定,制定措施具體、可操作性強的循環經濟促進條例是十分必要的。

三、相關城市循環經濟立法值得借鑒的方面

(一)在循環經濟立法過程中形成新的立法理念。發展循環經濟、要從過去單純的防治環境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轉變為以人為中心的自然、經濟、社會一體化的循環經濟模式,改善傳統的生產和消費模式,控制環境污染和改善環境質量,也通過全民環境教育,提高環境意識,建立綠色生活和消費方式。深圳市在立法過程中,積極探索新的立法理念,在條例中規定“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應當體現政府、企業、其他組織和公眾公平合理分擔責任的原則”,“市、區政府應當將各部門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工作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并建立相應的行政責任追究機制”,“市政府應當逐步建立循環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等等。這些原則、措施的確立和制定,有力的保障了深圳市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循環經濟立法既要統攬全局,又要重點突出。循環經濟是由若干具體分支組成的系統的、統一的生態經濟,各具體分支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發展進程,因此循環經濟立法既要有一般綜合法的框架,又要突出主要行業(如工業)和重點企業,著力解決影響循環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比如,寧波市在制定《條例》的過程中,積極探索符合本地區發展實際、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之路,著力于生態建設、清潔生產、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等問題,將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等問題作為《條例》的主線;大連市在循環經濟的立法過程中,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與調整產業機構,優化資源配置作為立法的主旨;深圳市在立法時,充分考慮到其目前正處于經濟加速發展的階段,把抓好資源利用環節、廢棄物生產環節、再生資源形成環節和消費環節作為立法的關鍵,統籌兼顧地吸納到所形成的循環經濟法律框架中。

(三)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各項制度。為了準確地把握發展循環經濟的本質要求,確保在發展過程中能夠真正做到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力、高效運轉,在循環經濟立法時應當建立各項制度。深圳市的循環經濟立法框架確立了十多項制度、方法,要求政府編制循環經濟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建立循環經濟評價制度并完善統計方法,建立政府綠色采購制度以及實行財政補貼示范推廣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建立對當地循環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大連市也將建立健全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協調工作機制,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和融資力度,發揮稅收和價格杠桿的調節作用和建立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和統計核算制度等內容納入到了循環經濟法律框架中,以立法的形式將這些原則、制度確定下來,并保證其長期、有效地執行。

四、幾點建議

(一)建立健全我市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法規規章體系。首先要制定我市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綜合性法規,作為指導、規范循環經濟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針對我市循環經濟的實際發展情況,確立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一些基本制度、措施和原則。其次,在制定綜合性法規的同時,要抓緊在與之關聯緊密的節約能源、產業用地、市場準入、清潔生產、政府綠色采購等方面進行立法,出臺相關的實施意見和近幾年發展規劃等。近期應盡快出臺的包括:促進工業循環經濟發展的規定或者實施意見,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城市資源綜合利用、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生活垃圾處理辦法,廢舊家電拆解、廢舊汽車零部件拆解管理辦法,清潔生產強制審核辦法、餐櫥垃圾管理辦法,循環經濟示范項目及推廣辦法。再次,及時修訂或者廢止已經出臺的有關循環經濟的單項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等。目前我市已經出臺的與循環經濟有關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由于制定時間較早,在立法理念、指導思想等方面比較陳舊,許多制度與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有些甚至成為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障礙。要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調研,對不符合實際需要的及時加以完善,或修訂或廢止。

(二)在政策上為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保障。目前我市循環經濟工作剛剛起步,處于初始發展階段。政府是最重要的倡導者和推動者,而政策工具是政府推動循環經濟工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用循環經濟的理念指導各級各類規劃的編制,將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制定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保規劃和其他專項規劃的重要原則,通過實施規劃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其次,通過出臺財政政策、投融資政策、收費政策等對循環經濟活動進行調節,如設立循環經濟發展基金,用于循環經濟建設項目的貼息,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和管理制度,實施清潔生產強制審核,對環境與生態工程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技術等與循環經濟相關的項目從政策上予以傾斜。

(三)在體制和機制上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保障。只有建立起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制和市場運行機制,循環經濟才能真正發展起來。一方面要通過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保證在政府的各項具體決策、規劃、執行中充分體現循環經濟的要求,同時,應當明確政府各部門在促進循環經濟工作中的職責,加強合作與溝通,避免出現都管都不管的現象;另一方面,要把生態環境由過去被作為免費或低價公共物品轉變為體現成本原則、用者付費的經濟物品,利用價格杠桿和經濟規則調節企業和公眾行為,建立對循環利用資源、清潔生產、治理環境的補貼制度,遵循“實踐者受益、使用者付費、污染者受罰”的原則,讓濫用資源、損害環境者付費,讓實踐資源消耗減量和循環利用的企業有盈利能力,使市場主體能夠自覺地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原材料等轉為廢棄物,合理利用資源和延長產品使用壽命,減少產生廢物。

(四)加大宣傳,全社會共同參與。在全社會廣泛宣傳循環經濟的新理念,提高人們的認識水平,增強緊迫感和歷史責任感,引導全市人民自覺地參與循環經濟建設。加強循環經濟科普知識教育,開展循環經濟理念和倡導綠色文明生活方式的教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鼓勵家庭自覺使用環保產品,減少過量消費和揮霍浪費現象,形成良好的綠色消費的社會氛圍,建設循環經濟文化體系。

循環經濟涉及到經濟、環境、社會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涉及到政府、企業、社會團體、中介機構和公眾各個層面,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要以立法為先導,通過立法來逐步確定循環經濟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明確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的權力與責任、權利與義務,形成“政府主導、市場推進、公眾參與”的機制;加快配套政策的出臺,明確政府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提供政策支持;加大宣傳力度,使循環經濟的理念滲透到各部門、各單位以及全社會的各個角落,促進我市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我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公安輔警招聘考試真題下一篇:副總經理個人述職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