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安靜的人范文

2022-05-17

第一篇:安靜的人范文

講章 安靜的人

立志作安靜人

經文:131.1耶和華阿、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131:2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里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131:3以色列阿、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

現代中文譯本對詩131:1-3有新的譯法:“上主啊,我不敢再狂傲,也不敢再妄自尊大。我不敢再有大企圖,也不敢再做力所不及的事。我安適滿足。像斷奶的嬰兒倚偎在母親懷里,我的心寧靜。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這三節經文,分別是對神說話、對己說話、對他人說話。和合本三次提到“我的心”,說明這詩是在寫照心靈??坍嬃诵臒o寧靜的原因是:“心里狂傲”、“眼目高大”、“輕舉妄動”,這正是一個浮躁之人生的生動寫照。同時,詩人也告訴我們得到心靈平安的秘訣則是:“單純依偎”、“斷奶成長”,這是一個日漸成熟基督徒的真實描寫。

顯然,一個已經斷了奶的孩子還是來到母親懷里,其目的已經不是為了奶,他也已經不再是那個“有奶便是娘”的蒙昧嬰孩,而是一個懂得在母親懷里享受溫暖和親情的人。當一個基督徒到神面前來,不再是因為得餅吃飽,而是為了享受與神之間那種愛的關系,那么,此時神的心意是何等地得到滿足。

引言:今日,有些信徒來到主前祈禱,其內容總是離不開“求告”,這當然也是可以的,但長此以往,將“禱告”變成“申請報告”就離開了“祈禱是與神交通”的本質和宗旨。一旦祈禱未蒙應允,“報告”未被告批準,內心便充滿怨言、灰心和疑惑,平安盡失、喜樂頓消,難有平靜,不能安穩。事實上,真正的禱告精髓是“與神作愛的交談”,倚偎于主懷中,在愛中校正自己、建立自己、長大自己。忙,忘,亡

1

“忙”,似乎是現代人的最大特點,活在當下,少見有誰不忙的。似乎無一人有空閑,無一刻可歇息。男人不忙,被懷疑事業無成,人緣寡合。女人不忙,便有四肢不勤,家務失查之嫌。于是,“忙著哪!”成為人可以不讀書、不回家,不禮拜、不事奉等最響亮的借口。

古漢字是一種形象文字,我的理解是:“忙”字即“心亡”,就是“心”若偏離了,就成了“忘”,故“忙”人一般易“忘”。情況若繼續下去,“心”不見了,那就成了“亡”,這就更不妙了!“心”一動,情況更不一樣。知道這個,你就知道不能再瞎忙了。

“忘”常常是“忙”的結果,忘記生日、忘記約會、忘記所托、忘記感恩、忘記靈修......忘了不該忘的。而“亡”更是“忘”后之結局,因為忙而忘了對身體的保養顧惜,結果身體虛耗,未老先衰。因為忙而忘了對靈命的活水滋潤,結果靈命枯干,昏睡跌倒。

人們因為忙,忘了原本與家人團聚分享愛情親情的機會。信徒因為忙,忽略了與上帝親近享受甜蜜團契的良辰。因為忙,身體經常透支,心靈陷入疲憊。夜深人靜之時突然發現,已經與家人好久沒有坐下來進行深度層面的傾談了,也日漸陌生了做一做“一日三省吾身”的功夫,更是沒有時光“進入內室,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父”了(太6:6)。就這樣,因為生活的瑣事,忘卻了生命中要事。

網絡上有一份為期長達5年的研究報告稱,全球的基督徒都因為越來越忙以至無暇事奉上帝。此份關于妨礙靈命成長的調查共對2萬多名年齡介乎15歲至88歲的基督徒進行問卷和走訪,涵蓋139個國家。其中有超過40%的基督徒表示,他們“經常”或“時常”為這事或那事不斷地忙碌著,這忙碌的生活使他們疏離神。大約60%的基督徒認為自己“經常”或“時常”因生活的繁瑣而妨礙他們與神建立關系。特別有意思的是,一些牧師也承認自己忙得不可開交(54%),且也妨礙著他們與神的關系(65%)。“這是可悲的,也是諷刺的。牧師本來是最應該能夠幫助人們逃離忙碌枷鎖的,但他們自己竟然也被忙碌的鎖鏈纏繞著”,帶領該課題進行研究的南查爾斯頓大學商業學院管理學副教授MichaelZigarelli博士說道。“當今不斷加快的生活節奏和工作數量的提升,使我們與神的關系疏離,也

2

使我們與神想要加給我們的豐盛、充滿喜樂及得勝的生命無緣。”基督徒被忙碌的文化所同化,變得匆忙及超負荷,這導致神在基督徒的生命中被邊緣化,引致與神的關系變壞,而這又導致基督徒越來越容易受世俗生活的法則所影響,最終更加趨同于那樣的忙碌文化,匆忙又超負荷。之后,這樣的惡性循環又再一次開始。所以Zigarelli博士建議通過“重新整理我們的想法”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其中包括“重新整理我們思考的方式去思索上帝是誰以及上帝要我們如何生活”。

當年主耶穌晝夜作工,也忙得連“吃飯的工夫都沒有”。但他知道美好的音樂需要“細拉”(休止),偉大的圣工需要學習“靜中得力”的秘訣,所以他最忙也要帶門徒“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可6:31)。在種種危機和困難面前,耶穌不選擇“枉然勞力”,而是與門徒一起退到神懷里“歇一歇”。這是一種工作、休息及等候與奔跑的節奏,也是神創造及賜福的生活方式。而今在這高度文明與物質化的時代,默想是打造心靈花園的工具,專注是提升心靈境界的態度。透過靈修默想的操練,你將重尋面對明天的力量,并使空虛的心靈得著滿足。以至你不會像馬大一樣“忙亂”,也不會像以掃一樣“累昏”。因為賜人安息的上帝給人的生活原本可以從容不迫,有條不紊。無須手忙腳亂,更不必頭昏腦漲。

因此,當你說“唉,忙死了”的時候,請先檢查一下,是否事先是那平穩安靜的“心”已經丟了!

彼前3:4只要以里面存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為妝飾.這在 神面前是極寶貴的 箴言14:30“心里平靜,可使身體健康。但嫉妒能使骨頭朽爛。”

的確,現代人的很多疾病其實都是來源于心理問題,有統計說約有2/3的疾病是由于精神、心理的因素造成的。身居現實社會中,壓力無處不在。有人的笑容被還貸之苦壓垮,有人的舒坦被升職之累驅逐,也有人的平安被物價之高嚇飛,也有人的喜樂被突如其來的飛來到橫禍所沖走......基督徒在這洶涌澎湃的世俗浪潮中難免會隨波逐流,因此需要“靈魂的錨”!

一、嘴巴安靜(出14:14)

14:13 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看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 14:14 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

以色列人過紅海的故事中,面對外面因法老兇險危機重重,內部因百姓懼怕而怨言多多。此時,神仆摩西對百姓發出指令,要靜候主恩:“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這的意思十他清楚,神要親自為人作戰,人只要鎮定,不要作聲。出埃及是神的計劃,摩西率眾前往迦南是神的心意,行在神自己旨意中的每一個腳步,他的路徑一定充滿脂油。這是基督徒可以放心的:順服神的旨意未必樣樣都順利。但聽從主的安排,主一定負責你到底。信徒在世難免經過試煉危難,但危難一定有賴,試煉一定得助,靜侯一定得恩!我們當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神應許的人”,我們當深信先知的經驗:“信靠的人必不著急”!(賽28:16)

3

風最大無法擾亂星星的寧靜,因為星星在天上;浪最兇無法攪動海底的平靜,因為海底在深處。孩子們為何對陌人顯得驚恐萬狀,而只要投入母親的懷抱就有平安,因為他們知道母親最愛他們。大衛深知所信的是誰,故此能在逆境中說:“我默默無聲,專等候神!”(詩62:1)今天身處艱難之中的弟兄姐妹,請不要“心里煩躁”,也不必“憂愁焦慮”,忍耐等候主吧! 林前14:33 14:32 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

14:33 因為 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 14:34 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像在圣徒的眾教會一樣.因為不準他們說話.他們總要順服、正如律法所說的。

14:35 他們若要學甚么、可以在家里問自己的丈夫.因為婦女在會中說話原是可恥的。

“安靜的人不會困惑、畏懼,就像掛鐘在風雨中依然擺動,無論是逆境還是順境,安靜的人繼續走自己的路程。而能在黑夜里憑信心行路的人,必會看見勝利的曙光!”-----史蒂文遜

二、身體安靜(賽30:15)

30:15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30:16 你們卻說、不然、我們要騎馬奔走.所以你們必然奔走.又說、我們要騎飛快的牲口.所以追趕你們的、也必飛快。30:17 一人叱喝、必令千人逃跑.五人叱喝、你們都必逃跑.以致剩下的、好像山頂的旗桿、岡上的大旗。30:18 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興起、好憐憫你們.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 神.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

至高的上主──以色列神圣的上帝對他的子民說∶“回來吧,安心信靠我,你們就得安全;鎮靜等待我,你們就有力量。”但是你們不愿意......得救、在乎歸回與安靜;得力、在于寧靜與信靠。

宇宙中充滿“靜中藏力”的哲理,“萬有引力”從未發出雷聲隆隆,卻維系著大小星球的秩序;太陽不曾像風暴一樣強勁有聲、呼呼作響,但卻讓那些穿著厚衣服的人們紛紛解衣寬帶。力量并不一定存在于喧嚷和熱鬧之中,卻總讓人感受到“于無聲處聽驚雷”的絕妙!

基督徒在安靜中可領受圣言(王上19:11-14),在平穩中經歷神的同在。出于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著能力,神就是我們的力量的泉源。正常的靈修生活,能保持與神美好關系,意味我們與力量之源相連,與活水江河相通,我們行走不會疲乏,奔跑不會困倦。

詩46:10“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這“休息”一詞,有人把它翻譯成“不徒然掙扎!”今天這個充滿博弈的社會中,有人在“拚搏”,但也有太多的人在“徒然掙扎”,包括一些基督徒。然而神的命令卻是“你們要休息!”格里斐斯博士說:“安靜不只是嘈雜的反面,而是完全不激動,不匆忙,心中沒有任何

4

攪擾。因為這一切都消耗我們的力量,惟有安靜和從容,才能積蓄我們的能力。”想想也對,世上偉大人物差不多都是從安靜中培養出來的:摩西在山上韜光養晦、保羅在沙漠閉靜退修、主耶穌在曠野靜中得力。

三、做事安靜(賽42:1-3)

42:1 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里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42:2 他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他的聲音。42:3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

以賽亞宣講的基督是一位受苦的仆人的樣式,“他不聲張、不喧嚷,街上也沒有聽見他的聲音”。“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賽53:2)基督到世上來,他重視的工作是舉世無雙、空前絕后,但他為人卻從來不敲鑼打鼓或嘩眾取寵,總是謙卑隱藏、默默無聞。這也許正是現在我們常說的“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宣傳神的創造奇功這是何等偉大的事,然而,對于人來說,整個宇宙卻是“無言無語、無聲音可聽”,這依然是“靜作主工”的范例。

主耶穌說:“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太6:1)其實,善事行在人面前并不算錯,錯是錯在“故意”所為。難怪主耶穌行了很妙的神跡,做了很大的善事,卻總是說“不可將這事告訴人”!(路9:21)這正是中國古人所言的:“上善若水,水默流無息”。

帖前4:11 4:11 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作工、正如我們從前所吩咐你們的.

安靜做主工作,決不徒然。而愛的行動又每每比言語更能打動人,使作工更有果效。講道不一定人聽清,但行動比講章更生動。有這樣一首詩,是一位信徒寫給傳福音給他的牧師:“并非因為你的講道/也非因是你的奔跑/而是因為你的微笑/讓我看見基督之音容笑貌”。

這是另一個意義上的一種靜作主工。“安靜”不單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工作狀態,更是一種生命裝飾。讓我們“立志作安靜人。”

第二篇:學會安靜學習和安靜休息

——“文明禮貌待人,認真高效學習”養成性教育實施方案

(08-09學下學期)

大連市鑒開中學高三年部

2009年2月

學會安靜學習和安靜休息

——“文明禮貌待人,認真高效學習”養成性教育實施方案 教育實踐證明: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制能力,注意培養學生的養成性教育,煽起學生努力燃燒的火花。學生們才會逐步做到思想上能自立,品德上能夠自重,學習上能夠自習,管理上能夠自治,生活上能夠自理。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大批真正合格的人才。因此本學期我們高三年級根據本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會安靜學習和安靜休息”的養成性教育實施方案。具體要求如下:

一、保證課堂上安靜有序。

良好的課堂秩序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每一個教師都希望他的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安分守己,善于思考,積極發言,努力學習。然而,好說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也是青少年學生的天性,加上他們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較差,他們常常會身不由己地違犯課堂秩序,諸如交頭接耳、左顧右盼、做小動作,甚至高聲喧嘩等等。因此,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安靜,保持安靜,學會傾聽,善于思考就非常重要。安靜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沒有聲音的,沒有喧嘩的;也是指不激動,不焦急,不興奮。前者表現于外,表現于口、手和腳;后者表現于內,表現于心和大腦。安靜就是要求同學們做到言行一致,心與口統一,內與外的統一。 在課堂上保持安靜,有利于養生,有利于個人身體健康。有兩句古詩是這么寫的:“安得此身如草樹,根株相守盡年華。”其意之一是說人若能像野草像樹木一樣安靜的話,就能健康長壽,頤養天年。烏鴉的叫聲嘶啞難聽,那是因為它們天天不斷聒噪的緣故;夜鶯的叫聲婉轉動聽,那是它們在靜謐的環境中展示歌喉的結果。人有時應該向鳥類學習,從中總結利弊得失、經驗教訓,該說的、做的,就積極地去說、去做;不該說的、做的,就一定不說、不做。

在課堂上保持安靜,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學習是一種特殊的勞動,它需要手到、心到、眼到、口到,需要開動大腦這架機器去思考、識記。它需要一種安靜的環境。當別人在學習時,如果你總是在說廢話、做小動作,不僅影響自己,而且影響別人。

在課堂上保持安靜,有利于培養個人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一個人,說的多,必將做的少;反之,做的多的人,說的必然少。所以,我們要想多干事,就應該少說,有時候甚至不說。“沉默是金”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有一句詩是:“安得草木心,不怨寒暑移。”意思是說人要是有一顆草木一樣的心,就不會抱怨天氣變化,寒暑交替,遇事就會處變不驚,安之若素。這是人生難得的一種品質。而它獲得的前提就是保持安靜。在保持安靜的前提下,要學會傾聽,教師是學生向知識高峰攀登的梯子,是學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橋梁。他們是幫助學生學習和健康成長的。這就是他們的全部作用。作為學生,如果你們不能夠好好地利用教師,那將是你們學習和生活中的一筆最大的浪費和損失。因為老師在課堂上講的,說的,都是他們通過辛勤的勞動而創造的成果。所以,在你們成長的路上,要發揮教師的作用,就要學會傾聽??梢院敛豢鋸埖卣f,這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除了傾聽,同學們還要善于思考。俗話說:鐮刀越磨越鋒利,人腦越用越聰明。不會用腦學習的人,他的腦瓜有可能退化,他學到的都是死知識,他永遠都體會不到創新的樂趣。所以,在課堂上,同學們一定要用腦去學習,通過思考把老師傳授的知識進行消化吸收,通過思考去發展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新知識。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只有通過自己思考得到的知識,記得最牢固,也最有價值。這可以說是經驗之談。

因此,要求高三年級的所有同學在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保證課堂的安靜環境,自覺地維護班級的備考環境,做好筆記,積極思考,舉手發言。尊重老師,坐姿端正,師生共同努力打造高效課堂。對于破壞備考氛圍,影響上課秩序,不能保證安靜聽課,上課講話或有其它違紀行為的學生一律予以考核,或給予處分,嚴重者予以勸退或開除。

二、保證自習課安靜高效。

作為高三學生,自習課是延伸課堂學習的重要陣地。自習課的最低要求就是要做到安靜,在每一名同學都能安靜仔細的情況下,才會有高效的學習。自習課是學生自主、自我學習的過程,其主要功能就是在完全自主的空間,相對時間內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各學科內容形式)保障知識前后貫通的延續性,并達到自我的完善、發展、鞏固、提高、升華。但有的學生讓自習課成了自由課、放松課,沒有惜時觀念,缺乏學習的目的性、針對性。有的同學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漫無目的盲動,往往拿起一本書翻翻然后放下,又拿起另一本書,拿起這張題做兩道,拿起那本書背兩句,一節課下來就在這種無目的、無意識的混沌中度過,一無所獲。更有甚者,無所適從,在呆滯的靜默和恍然睡夢中浪費了光陰,一步一步拉大了與他人的差距。還有的同學讓自習課成了討論課。自習課首先要求就是自主探究,許多同學認為自習課討論不也是在學習嗎?如果學習中遇到困難一味期盼別人(同學、老師)給予點撥、啟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味等靠的依賴心理,滋長了自己的懶惰情緒,長此以往,獨立意識就會逐漸喪失,獨立能力、創造力、創新能力逐漸就會泯滅,就會成為學習的奴隸。再者,討論也影響了周圍同學的學習。另外,不少學生把自習課當成作業課。自習課在每科茫茫的作業題海中被動地鏖戰,在無休止的作業、練習、報紙中無法擺脫,每節自習課總是在疲憊中度過,認為作業才是自習課的主旋律,繁重的課業負擔造成學習心理壓力過大,心理障礙逐漸形成。

須記,自習課與其他正課一樣,按照課堂要求,嚴于自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證自習課緊張、有序、高效地自主學習,不能把自習課看作自由的天堂、放松的空間,切記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身邊的同學每分鐘都在與你進行著無形的競爭,比品質、比毅力、比認真、爭時間、爭效率,應樹立惜時觀念,提高時間利用率。自習課應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沒有目的隨意性學習,就如大海中沒有航標的孤舟無法到達成功的彼岸。不能憑自己的興趣、好惡決定學什么,切忌產生偏科現象,一條腿走路,勢必會落后。自習課是一個很好自我省察的空間,包括各學科及態度、方法等,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自習課上的查漏補缺應是主旋律,要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各學科不同特點,合理安排時間和內容,夯實基礎,大力抓好自己的薄弱學科,并鞏固提高自己優勢學科,主動尋找突破點,老師不留作業并不意味不做題,而是要主動針對每一學科學情,抓弱點、重點、反復練,并使自己的知識得到消化鞏固、提高、拓展、延伸。“溫故而知新”,也可參考老師提出的目標要求,搞好補差,由被動的學到主動的嘗試、探究,在自我測評、糾錯中提高,你會發現學習也充滿了快樂。自習課上遇到困難,獨立思考、克服依賴心理,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成果,你會更多的體味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會增強你的自信和與困難作斗爭的勇氣和毅力。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利用自習課搞好天天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良性的循環,相信你的成績會有質的飛躍。按照老師要求,針對性地做好預習,有意識地培養自學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新知奠定基礎,在新舊知識聯系中保證知識連續性。

要求高三年級的所有同學在自習課上安靜高效學習,保證自習課的安靜環境,自覺地維護班級的備考環境,做好計劃,有的放矢。對于破壞備考氛圍,影響自習課秩序,不能保證自習安靜,甚至講話,睡覺或有其它違紀行為的學生一律予以考核,或給予處分,嚴重者予以勸退或開除。

三、保證課間、午睡安靜溫馨。

1、課間不大聲喧嘩,不在走廊、教室內聚堆。走廊內沒有停下講話的人。

2、學生不亂竄樓層,不亂竄班級,不在走廊內跑跳打鬧。

3、每節課預鈴響后,要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靜坐好,等待候課,不允許講話竄座。

4、晚課提前五分鐘在座位上坐好,嚴禁聚堆打鬧。

5、午睡不允許隨便出入教室,保證良好的休息環境。

以上各項要求要制定具體的考核方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鑒開中學高三組

2009年2月

第三篇:安靜的臥室

記事以來,我家三口人一直住在獨單。所謂臥室和方廳只用連在一起的玻璃門窗隔開。在臥室學習,即使關上門窗也擋不住聲音相互傳播。我做功課時,盡管爸爸媽媽縮手縮腳、小心翼翼我還是感覺有些吵。晚上三口人在一張床上睡覺,不知什么時候爸爸被擠到方廳的沙發上去了真是委屈了爸爸。

今年暑假前,我家搬到了遠離鬧市的小區都市亮點。五層小洋樓,我家住四樓。兩間臥室,一個大客廳我一下成了公主,理所當然的有了自己的閨房。

我的臥室雖在陰面,但夏日里很涼快,冬天里很暖和。更讓我滿意的是,別看它的面積不大,但它是整套住房中最安靜的房間。它與陽面的大臥室之間有衛生間和走到相隔,兩臥室都安裝了隔音門,真是各不相擾。小臥室遠離鬧區客廳看書時,把小臥室的門一關,即使球迷爸爸看現場直播,噪音也被擋在門外,太好了!我喜歡安靜。

晚上,按時上床、關燈、入睡。再沒有擁擠,沒有耀眼的燈光,沒有爸爸媽媽的悄悄話聲。有的是舒適、美夢、和明天得更美好。

緣誠小學四年級:守護甜心安可

第四篇:安靜的故事

張煒華中師范大學演講錄

大家晚上好,剛才處長跟校長很熱情,很給了我一番鼓勵。校長歡迎我的一個精彩的演講形成了一種壓力呀。我這是第三次到武漢來,前年剛在華科大做了一次演講,那個錄音整理出來的文稿在《光明日報》發了,剛才處長講咱們《新華文摘》這一期刊發了,你們可以看一下這個文稿,是我上一次的演講。因為兩次演講離得太近,內容尤其不可重復,今天就和大家像閑聊天一樣,嚴格的來說,不算什么演講。你看題目叫“安靜的故事”,同學們可能想,它在這個里面講一個故事,也可以說是一個大故事,就是關于安靜的故事,我們每個人啊,都在這個故事里面有一個角色,包括我自己。我要跟你們講一下,我是怎樣在這個故事里扮演一個角色。每一個人可能都要進入這個故事,我呢,就從這里說起吧。

我來到武漢三次,一次比一次覺得這個地方生活節奏更加快,一次比一次覺得武漢這座城市變得更嘈雜。我不說一個大學的名字,是很出名的武漢的一所大學。在十

四、五年前,我第一次到武漢的時候,我就去看那所學校,讓我覺得是那么覺得驚訝,我覺得真是一飽眼福啊!那個校園之安靜,那個美麗,開了那么好的花(笑)。你們猜是哪一所學校?(武大),我不說它是武大(笑)。它是一座特別美麗的校園,它是很有名的文化名流設計所產生的這么一所有名的校園。

當時啊,我已經去過西方的好多所大學,我到西方的大學的時候啊,我去的時候我就想啊,如果我們中國有這樣美麗的校園多好啊!那么樣的安靜,那么美麗,安靜極了!樹木、動物、人,整個大學的氣氛啊讓你看了以后,你就覺得在這個地方讀書是最幸福的,在這個地方教書是最幸福的,來這個地方看一看你就很幸福。但是我看了武漢的那所校園以后,我心里面突然有種自豪感,原來我們中國也有這么漂亮的校園,只是我沒有看到而已,我這個人哪孤陋寡聞。武漢這個這么好的校園啊,那多安靜。但是這一次我來,我帶著美好的記憶又到校園里去。我去了以后,人山人海,吵得不得了。我本來是要去看花,可是我一點興致也沒有,因為人啊擠得很厲害,到處是車,小商小販在那個地方吵著賣東西,根本不像一座校園。那天我非常失望,我還沒有往里走,我就很快地退出來了,我不愿意破壞我個人心中美好的記憶。

我住的地方,也是在一所大學校園里,這個校園里有很多樹木,非常開闊,可是我住的地方呀,很多的車輛,夜里都不能休息。車不停地跑來跑去,到了深夜三點的時候,那車還要把人驚醒,最后我不得不換一個地方。我個人的睡眠還可以,一般躺下就能睡覺,但是實在吵得睡不著。這不是一個個別的現象,我也在這個南南北北的走,到處走,走到任何一個地方,首先就感覺到一個“吵”字,就非常的吵。哪個地方都是這樣的人流如織,哪個地方都是這樣吵吵嚷嚷,人根本沒法安靜下來。我想了一下,人如果不安靜下來,一切都談不上——休息不好,不能思考,人靜不下來。在這樣一個劇烈旋轉的現代社會里生活,我想人有再多的錢,再高的地位,再多的知識,都不會獲得基本的幸福,更談不上人的尊嚴。所有呢,有感于這一點,學校當時要報題目的時候,我就報了一個題目,想了兩個字——安靜。也就是這一點我個人有深刻的體驗,我就想講一下安靜的重要。

有的同學可能說,在中國很難安靜,因為我們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有十三億人口。人口多就不能安靜,這不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我跟同學講呀,1987年的時候,我們一行幾個人到德國去,第一站就是它的首都(當年的首都在波恩)。歐洲人口的密度要遠遠地超過比我們一般的城市。但是我們下飛機的時候,大約是四點多的時候,應該是一個很多人上街的時刻??墒墙o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下了飛機之后啊,我們這一波人從街道看過去呀,卻沒有看到一個人。我就覺得奇怪,怎么沒有人呢?完了又轉了一個街,還是沒有一個人。奇了怪了,一個下午都沒有看到人,非常怪。我被這個城市那種安寧、清冷肅靜的感覺,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非常奇怪。后來走到了可能是商業區,開始有人,人稍微地多了一點點,也不是特別多。歐洲是這個情況,那美國呢?同學們可能說,那電視上演了很多,帶給我們很多美國的鏡頭,它的百老匯、曼哈頓、紐約等,人更多。是啊,他們人是很多,到了曼哈頓的時候,你覺得人很多。但是有一個問題,美國的國土很大,它大量的城市里面,更不要說它的村莊了,始終都是非常安寧的,就跟我將的波恩的情況差不多,人很少。他們的人,人口密度也很大,他們在哪里?他們各自在自己安靜的角落里面做事情,除非萬不得已,他們不出去擁擠,即便是人多的時候,也盡量保持一種安靜的狀態。

前不多年發生了一個事件,就是我們有一撥人坐飛機,坐法航的時候,上了飛機以后,就大吵大鬧,放包、呼喚同伴、最后法國的乘務員就來制止他們,說能不能小一點聲音。他們也不聽,還是繼續吵鬧,最后呢,法國人最后不得不把我們幾個有頭有臉的人物給請下飛機去,因為他們吵得實在太厲害。后來報刊上網絡上,還有人對法國人這種行為感到不解,說無非就是大聲說了幾句話嘛。他忘記了,在歐洲,在一些文明社會,是不能夠這樣的。我們同學都有一個感覺,到了餐館里,哪怕只有

四、五個人,那個餐館里一定是不寧靜的,一定是大聲地吵鬧。你想說話的話,你要提高聲音,你不的話就沒法說話??墒悄愕搅藝獾臅r候,圖書館等需要安靜的地方自不必說,掉根針你都能撿起來。即便是電影院聲音也是很小的,電影院本來可以吃著爆米花看電影喝著飲料,他們是很安寧的。如果你是到歌劇院去,也是安靜得掉一根針你都能撿起來,到它的餐館里去,很多一片人在那里點餐、就餐,一點聲音都沒有,每個人輕輕的挪動自己的椅子,坐下來慢慢地吃飯,說話的話聲音很小。因為他知道,如果放大了聲音,他就危害了別人,他沒有權利侵占別人的寧靜,他給別人留下享受時光的權力和空間。

講到這個地方,我給你們講,前年我在香港,到一個學校里去講學。在香港,我是一個北方人,吃米飯、吃大米時間長受不了,我說能不能吃到山東的那種饅頭,北方的饅頭。后來一個朋友說他領我去一個北京酒樓去吃,那個里面有非常正宗的北京飯菜,而且飯菜特別的好,大陸的人來就愛到那個酒店去,后來他領我去了。果然一進去人特別多。買到了香噴噴的饅頭,我們要了幾個菜,但是剛坐下,我發現這個地方完全不能待,那個人呀,那個聲音大得,就是我們兩個對面都得用力地說話還能聽見,才能聽明白。我說,不行,咱們把東西趕緊帶走,他說這個地方多么的好呀,我說無論怎么的好,我不能坐在語言的垃圾堆上吃吃喝喝,這么好的飯。我就和他走了,實在吵得受不了。我的意思是說,人哪,來到一座城市,無時無刻不在被吵,沒有一個地方、一個角落可以躲開這種噪音。你看這車輛啊,不停地跑來跑去,這個人流啊,擠成這個樣子。那么說,香港這個地方吵不吵呢?同學一說起香港來,東方明珠啊,一個商業大都市,肯定比我們吵得厲害!但是我在香港住了三個月,給我的基本印象它是比較安靜的。它哪個地方鬧呢?像旺角,銅鑼灣,它的確是世界上人流密度最大的地方,它一平方米的地方站立的人可以說是世界之最。但是他們鬧的地方,就像美國曼哈頓這種地方一樣,它集中的幾個地方,在這些地方熱鬧、擁擠,在這個地方買東西、做生意。但是大量的各種空間,比較開闊的那些街區和個人生活領域,它保持了安靜。無論多么嘈雜、多么擁擠,它有一個地方,可以給我們去享受安靜,可以讓我們有地方躲藏。

但是我們中國發展到現在,已經沒有地方能夠安靜下來了。到哪里去安靜?到農村么?農村這種地方也很少了。我過去到膠東,很愿意到一個農村去,因為它交通不太發達。是一個小山村,你去了那個小山村之后,你就覺得到了另一個世界,非常的安寧。山上的樹、石頭,河水,一切都保留在那種原始狀態,安安靜靜地跟你對話。你在那個環境里啊,就猶如走在一幅畫里一樣,你愿意看它的樹、它的水,也愿意看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村民。他們的表情像他們生活的環境一樣,安詳、自然、親切、和藹;他們見到外面來的人啊,那種笑是從心里發出來的,非常的純樸;他們對陌生人也非常友善,到家里拿出一些水果啊,邀請你到家里去坐。為什么呢?因為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偏僻了,村民們在這種寧靜的環境里面,他的心養得很純樸。他實在是歡迎生人來到這個地方,他像迎接客人一樣迎接你,所以我特別愿意到那個小山村里面去。吃著他們給的杏子、櫻桃啊,那種愉悅和甘甜是從里往外的,不是市場上買來的。你會感覺到一個陌生的村莊,連友誼帶情感一塊兒滴送給你,而你與他們素不相識。這種愉快和享受,是在高級飯店里都沒有的感受啊!所以我在那里,享受我人生的一段又一段的幸福,我就常去。大約有三兩年,我沒有去過了。有一次,我又到那個山村去了。我路過,專門拐過去了,就感覺不對了。那里人的神情不對,他對人再不是那么微笑、那么好,那么和藹。他看你的眼神有一點警覺,有一點好奇。后來,我問了一下才發現,這個地方三年前扶貧了,每一個機關要幫一個村,有一個機關就包了這個村。給他們拉上了電視,網絡等現代化的東西被加上去了,這個村子慢慢的路也修好了,人也來多了。結果這個村子不斷地發生一些不好的事件,甚至是惡性的事件,村子的寧靜完全破壞了。開了什么礦產、這種廠那種廠啊,車輛也多了。就是現代生活,現代給他的快節奏、速度,把這么好的一個村莊完全地改變掉了,所以他們不像過去那樣相信人。一個電視機,兩三年就把一個村莊給改變成這樣,你說這個電視和網絡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啊!同學們,你們可能不相信這個故事,但是這個故事是真的。就是一臺電視機,就是一個城鎮網絡的一根線,改變了這個村莊。從一個村莊判斷一個社區,一個國家,道理都是完全一樣的,判斷這個世界,也不會有怎么個兩樣。

我們現在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我們進入了數字時代,我們進入了電視時代。一切都在改變,無論你接受還是不接受,無論你愿意還是不愿意,它都是一個事實,一個客觀的存在。它的出現,讓你猝不及防。有時候我們覺得,無非就是一個電視,這么說說笑笑,搞一下娛樂;無非就是網絡嘛,增加一點訊息。但是你往往在這種平平常常地跟現代工具的相處磨合之中,忽略了它巨大的危險性。它的危險是非常大的。我們有時候,看到現代科技的發展,比如說我們看到核武器,你會覺得核的發現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核能可以被我們開發,爆發巨大的能量,可以發電,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的爆炸,給人類上了慘痛一課。原來原子彈的破壞力是如此之大,原來原子這一科學技術的出現,一旦人類不能掌控,就很可能使得整個世界變成廣島和長崎。從那之后,世界上全力地控制核武器的威脅,我們用盡千方百計地搞了各種組織來控制它,因為我們面臨著一個核冬天、核毀滅的絕望的一個場景。

可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網絡和電視這一類東西的出現,它們所帶來的巨大毀壞力,它比核武器來得更隱秘,但是比它來得更長遠,比它后果更嚴重。它也許一下奪不走我們的生命,但是它從心靈上,它從生命的性質上來改變你,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變成另一種人。它有可能把我們全部的幸福,把我們美好的未來在暗中竊取,給搞走。但是這是它是很隱形的東西,它不像原子武器那樣,瞬間的爆破,血流成河。但是它對我們心靈的殺傷力,那種強大的干預力,是無時無刻不在的。

網絡數字時代,伴隨著他們的各種高科技的出現,使我們的生活節奏成幾十倍的提高。我們出門可以坐高鐵、動車、飛機,我們可以在點一個鼠標的時候,就了解了全世界的信息,我們發一封信也不用到郵局去。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全世界的訊息,什么生活我們都知道,千奇百怪的故事都知道。再配合著每一個城市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小報、廣播,整天就在這樣一個信息交織的世界里生活。無論你愿聽不愿意聽,愿看不愿意看,你都要在這種劇烈旋轉的一個訊息、聲音的旋律中生活,你如何獲得安靜?沒有了安靜就沒有了思索,沒有思索就沒有思想,這是一件非??膳碌氖虑?。

有的人說,快節奏的生活給我們提供了方便。方便的目的是什么?方便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幸福。如果新的技術不能帶來幸福,使我們變得更忙碌,使我們變得更躊躇和浮躁,六神無主,這個技術我們就要想辦法來限制它,來規避它。我們要思考現代技術帶來的一切,它的功過如何,如何回避,如何規避,每個人應該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由于提速省下的時間好像很多,但是省下來的時間,我們沒有用來享受個人的寧靜,沒有用來尋找個人的生活、理想的生活。而是無形當中模仿了機器和技術,它快,我們想像它一樣快,我們的心,比網絡還要快。我們總是嫌網絡慢,它那么快我們還嫌它慢,為什么?我們的心比它還要快。在各種技術的教唆、引導下,我們人類已經慢不下來了。有的同學說,快有快的好處,慢急死人了。我們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從乙地到甲地,我們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用現代的工具,用一天時間完成七天的工作。但是完成了之后,省下來的六天,你們留下做什么呢?我們想更快的生活,做更多的事情,不是這樣嗎?問題就在這里啊。同學說,有沒有一個辦法,我們能不能在快速旋轉的生活中,找一個安靜的角落,避開這個快的東西。這個想法固然可以,但是你的心改變了沒有啊?人是很奇怪的動物,就是他看到什么他會學習什么,跟隨什么。這個迅速在你旁邊跑來跑去的摩托、汽車對你沒有影響嗎?它們在無形當中引誘你,引誘你像它一樣快。網絡引誘了你的心,讓你想無限地提高速度。你每天接觸的是飛速奔馳的摩托、汽車,你能么能不去苛求快速生活啊?到處是吵吵嚷嚷的,你如果不吵,別人就聽不到你的話。周邊的環境對我們性格的形成,對我們生命的改造,是深刻的,緩慢的,無時不在的。風里面吹的聲音都是教導你的聲音,讓你隨上這個時代的潮流。我們看什么東西多了,就會學習什么。

所以剛才講的那個小村的美好寧靜,他臉上那種笑容,都是周邊的環境造成的。所以有時候我們講,我們要多到大自然里邊去,為什么呢?我們看到的是挺立的樹木,潺潺流動的河水,是那樣的一些東西。時間長了以后,我們就會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我們就跟上它的節奏。我們不要忘了,我們是山川大地的兒女,我們不是汽車、摩托,不是網絡,不是這些手工制造的產物,我們要和誕生我們的那個環境相和諧、相一致。我們的生命是那片土地給我們的。所以我們看樹多了,就能夠像樹一樣的安靜下來了,看花兒多了,心情也好??词裁礀|西看得多,就完全不一樣。比如有一個研究,它說養貓的人身體都好,心血管系統都好,嗅覺都很強。它舉出了很多的對比組,什么有一撥人愛養貓,結果他們心血管病就很少。他們生活得都很好,這樣可以舉出很多的例子了:像巴金,他活了一百多歲,他愛貓;夏衍活了接近一百歲,他也養貓呀;冰心„„好多好多例子。為什么呢?科學研究說,人經??簇埡徒痿~這一類動物,你不自覺地,個人的生命節奏就和它趨同了。貓和金魚,它生命的節律是和緩的,你不自覺地要和它的韻律統一,你個人就變得安靜下來了。所以說它的道理在這個地方,看貓多了就是這樣的,這樣多好呀!

有的同學說,那個貓是多么安靜啊,但貓快起來就像閃電一樣。是啊,你想一想,還有任何一個動物像貓一樣迅捷、敏捷嗎?可以飛快的上樹,它跳起來抓一個東西還可以在空中做一個動作,再落到地上也不會失去平衡。迅猛如電,老虎、豹都是這樣。最安靜的動物在瞬間爆發,那種能量!可見安靜的東西往往是積蓄能力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有時候變得沒有力量,特別是沒有思想的力量,就是我們不能夠安靜下來。有時候,我在想,人吵吵嚷嚷的匯成一大群,所謂的人多熱情高、力量大,沒有做不成的事情,所以我們過去很愛說一句話,就是“群眾是最有力量的,要相信群眾”。從大多數人那里汲取力量,說多了我們就沒有什么懷疑呀,人多力量大,智慧在眾人那里,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但是這個話也可以反過來問了,最有力量的真的是群眾么?是很多人么?我們歷史上會找到例子嗎?很難找到例子。如果你仔細運用你的理性的話,就會發現,還是個人有力量,人越多越沒有力量。一個人,有時候是很有力量的。思想最有力量,哪一個高深的思想、哪一個能夠影響世界、歷史的思想體系不是個人產生的?!無論是黑格爾,還是馬克思,還是弗洛伊德,還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只要是對我們世界發生了深刻影響的巨大能量,都來自個人。只有人多了,吵成一團,永遠產生不了深刻的思想。兩個人可以想點事情,四五個人也勉強,到了一百個人的時候就很難產生有條理的思想,就很難產生一條清晰的思路,就很難享受安靜,就很難產生一種生命中最大的能量,就是思想的力量。所以說呢,好多人愿意到城市里面去,到人多的地方去,享受人氣,喜歡人氣。但是他卻忘了,人氣多的地方,也是平均化的語言和思想最多的地方。一個人只有退回到自己的空間里面去,才能好好的思索,好好地享受時間。時間這個東西呀,在匆忙當中流逝。速度越快,人越多,節奏越快,時間溜走得越快。有時候我們想呀,你經歷的一個事情,想起來就像在昨天??墒悄阕屑毎逯种杆阋幌?,不是昨天,也不是去年,而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事。為什么?因為現代生活太快了,我們盯不住時間。我們哪有時間去思考時間、去琢磨時間、去享受時間?!

有一年啊,有一場人文精神大討論。所謂的“二張二王”,二張其中包括我呀,二王是王蒙等等。因為它涉及到我呀,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忘不了有一場長達三年左右的“二王二張”的全國人文精神的討論,我回憶起來這場討論啊,就在去年或者前年,頂多不超過五年??墒俏腋f前

四、五年那場人文精神討論如何如何,朋友立刻給我指出來,說那不是

四、五年的事情,十幾年了。我說不可能,好像就在我眼前。朋友立刻找出一本書來,當年出的一本書,我查了一下,離現在整整十七年。十七年的時間啊,十七年之前的我是多么幼稚,我的面孔還有青春的氣息??墒鞘吣赀^去了,我覺得它就在前五年,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們沒有任何辦法阻擋時間??赡苡型瑢W會說,你無論有什么辦法,時間都回以其固有的常態、它的流動規律在流動,不以你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好像它就是客觀的。但是今天我想跟你們講,時間不是這樣的,時間是在感覺當中存在的,時間不是一個客觀的東西。它好像是一個客觀的東西,但它更是一個主觀的東西。我們小的時候,過一年覺得是非常緩慢,可是我們到了四五十歲以后啊,覺得一閃就是一年。為什么?是因為我們的生命退化,疲憊,蒼老,見怪不怪。在我們客觀的世界里,在我們的視野里,一切東西新鮮的很少,我們看到的都是舊的東西,它留不下印象,它留不下深刻的刺激,所以說呢,它就飛快地被我們放到記憶之外,放到我們咀嚼、享受、研究的范圍之外,它就很快就溜走了。

我的鄰居,他有一個孩子,他的孩子到上海去讀書。他的家庭條件很好,他就想要他的孩子畢業以后一定要回到小城里面去,他覺得小城生活質量比較高。沒有那么多的人,食物也新鮮,父母都在,可以照顧自己的孩子??墒呛⒆拥搅松虾R院?,一看這個世界這么熱鬧,車水馬龍,高檔服裝,咖啡店,搖滾,音樂,各種東西都比他們那個小城要好得多。他一定要留在那個城市里面,結果就找了一份工作留在了那個地方。那個條件還是不錯的,他找了一個愛人,掙錢很多,在一家外企,買了很好的房子,他覺得非常好。為了讓父母放心,就把父母接到他那個地方去住。他的父母到了上海一看,一路上打的很困難,走很近的路,很堵,費了幾個小時到了他住的地方。去了一看,他的那個樓就在一座高架橋附近,每時每刻就在“嗡嗡”的響。他就問這個孩子,你就在這個地方睡覺、生活,這怎么辦啊?孩子說,我們習慣了,如果哪一天實在睡不著,還有耳塞。他的父母聽了以后,久久沒有說話。他沒有辦法把孩子從這種嘈雜拉回去,因為兒子已經習慣了在這種速度的生活,他覺得很幸福。他父母就流下了眼淚,說“孩子啊,原來你就在這種環境里邊過呀,要過一輩子呀!”他說我們這條件好得呀,很多地方離得更近,大城市都是這樣,他父母嘆了一口氣?;厝サ臅r候一想到上海的嘈雜,他孩子就在這種聲音里吃飯、生活,他就非常難過,他就跟我說這個事情。我聽了以后,我太熟悉這種情況了,我說“慢慢的,你們這座小城也要變得像上海一樣的喧鬧”。中國沒有一個地方最終會安寧下來,沒有辦法。

如果我們說追趕發達國家,如果發達國家是我們中國的未來的話,那么這個未來太漫長了。因為在我看來,發達國家的大部分城鎮還是非常安寧的。十四年前,我到過美國波士頓邊上的一個小城,很有名的一個小城,叫康科德。那個小城為什么有名呢?因為它產生了幾個巨人。一個就是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就是梭羅,他寫了一本有名的書,叫《瓦爾登湖》,那是一本不朽的美國著作,所謂自然主義的代表作;還有一個了不起的作家,被稱為超驗主義的作家,叫艾默生;還有一個人,可能在座的不太知道,就是寫《小婦人》的那個女作家,改成了一部電影,很有名的一本書,它也在康科德。所以說,這個城市因為這三個人,變得非常有名。所以我到了那個地方,就專門去看康科德,我看了以后覺得這個小城是那么樣的安靜。突出的感受就是安靜,它從任何一個地方拍下來都是一幅畫。在中國,要是在哪個景點拍照,拍自然風光的話,那是很費勁的。到植物園,都得好好選擇角度和位置,要不的話就拍不出好的自然風光片??墒堑搅丝悼频?,只要不是鏡頭拿歪了,隨便地照就可以,洗出來肯定是很好的自然風光圖片。這么美的一個小城,無論到了它的圖書館、咖啡館,更不要說街道,每一個地方都沒有一點聲音。消音也很好,跑過一車,它就一點一點默默地走過去,像它的人一樣,都很安靜。不像我們的車,像突然爆發脾氣一樣,突然從你身邊嗚的一下開走。我們的車怎么和我們的人一樣呢?

我要說的是后來,前年我去康科德的,我到哈佛大學去演講。我牢牢記住那個美好的康科德,我就專程讓朋友帶著我又去了一趟,我去了以后,就感覺我昨天剛來過一樣,一點都沒有變化。路還是那條路,房子還是那套房子,教堂的尖頂„„一切都沒有變化,在我記憶當中的那棵大樹還在,房子的顏色依然如故,像水洗過的街道。我看到這個,我感覺就是“它為什么安靜啊?”人的心不浮躁,一切事情想好了再做。國外的特點,到法國也是,到發達國家,你都有這個感覺,它的樓房和街道,上百年都不太變。不要說我離開了短短的十四年,即使是離開一百年,它的變化都不大,我還能辨認出來原來這座城市。而同學們想想我們的城市呢?今天這條路刨開了,明天那個樓拆掉了,后天那個區域要改造,這個村莊拔掉了,那個樓區又在崛起„„任何時候,我們的村莊和城市都給人一種百廢待興的感覺,永遠是百廢,永遠要待興。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怎么生活呀?不停的變革,不停的轉型。“我們社會來到了轉型期,我們一定要改革,一定要變革”,那么鼓舞人心的口號??墒悄慊叵肫饋?,我們一兩百年來,我們的社會哪一年不在轉型?哪一年不在改革啊?開拓性的人士層出不窮,我就怕這個地方來個開拓性的領導,那這個地方就麻煩了。他不停地開拓,你就一點安靜都沒有。你如果是他這樣做不對,他說我們的生活就是如此,就是因為這種變革、這種轉型而進步,說明我們的社會有生氣,說明我們的社會在進步??墒俏覀冞M步的結果就是,我們找不到一個像樣子的城市。所有的城市都改成了這個樣子,灰頭土臉,沒有草,沒有樹。假使學外國,種了一片草,栽了一片樹,用不了多久就是灰頭土臉,你看樹葉上全部都是灰塵。為什么?因為四下都在刨呀,都在挖呀,都在拆呀,這個綠色能保持多久?根本沒有任何可能。這就又帶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不停的摧毀,不停的建設,不停的變革,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局面?每一次的改造和拆毀,都是對上一次的否定。我們不停的否定自己,就因為我們原來不停的犯錯誤。為什么?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考慮好,太匆忙地去做事情。 世界上的事情有多少是因為緩慢而做錯的呢?有多少是因為安安靜靜考慮好之后做錯的呢?沒有,都是因為急躁、擁擠、吵鬧、快速才搞壞了的。大躍進是這樣,我們全民搞鋼鐵,搞糧食,結果搞出這么荒唐的事情來了。文革都是啊,文革無論有多少種解釋,但是有一種解釋是大家都會接受的。就是我們在文化領域上進行一場革命,來改造、改變我們的文化。文化尤其是很難用革命的方式來改造、改變的,它沒有那么快,文化是一個緩慢的演化和養成的過程,是和傳統不能脫節的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想在一年兩年里改變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它可能嗎?結果,因為追求的速度太快,它出現了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的毀滅性后果。任何事情都需要時間,它在時間里邊完成。

前年,我出版了一本小說《人在高原》,它寫了22年。有的人就問我了,22年都能長成一個很高的小伙子了,這么長時間你就在做這么一件事情?我告訴他,我當然還做了一些別的事情,吃喝拉撒睡很多生活的事情發生,走了很多的地方,即便是文學寫作呢,我也寫了別的書。但是這22年的確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寫《人在高原》這部書。他問為什么要用這么長時間寫一部書呀?我說因為這部書思考的問題太多,它長度太長,題量太大,我需要很多的時間把它想明白,沒有22年的時間,我不能把巨大的問題想明白,把它寫到書里邊去。無論我個人反應多么敏捷,多么聰明,我還是需要時間來幫助我。我跟他講了以后,他稍微地明白了一點。

好多的東西,就是需要時間。我們中國人呢,到外國去,有一年,我去海參崴。那個地方出好多海參,海參很有名,就叫海參崴,是中國人取的名字。他們離中國很近,中國好多的商人,到蘇聯的第一波人就是到那個海參崴去。因為很多年和蘇聯的關系,和他們不交流,不知道他們的生活常態。我就問他們“你們對海參崴什么印象?”他說“那個城市漂亮極了,陽光好,海水好,城市街道好,人有禮貌,長得漂亮”,是溢于言表的興奮。我說那邊這么好啊?那有沒有不好的地方呢?他說就是有一點不好,他說怪不得蘇聯那么窮了,那個地方的人太懶了??偸窃诤_呍谔梢紊蠒裉?,每天懶洋洋地不太干活,干活的都是中國人,忙忙碌碌的都是我們。我聽了以后,覺得蘇聯人實在太不像話了,每天就那么曬太陽不干活,靠我們中國人干活兒。但是后來我想了想,好像不對呀。人家那么懶,人家能把城市建設得那么美麗呀?!空氣也好,人精神面貌也好,城市也干凈,到處這么好,那這可不是懶人能做出來的城市啊?我們這么勤奮,怎么把我們的環境搞成這個樣子呀?這是一個問題呀。

后來,我就用推理的方法,我又總結了我到的美國、歐洲這些比較發達好的城市,法國人是非常浪漫的,大量的時間都在喝咖啡、讀書,寫東西。有一個笑話說,法國人幾乎人人都想當作家,日本人也是,都在寫散文,寫小說,只要識字有點修養的,都想當作家。所以說,這個地方,他能不懶么?老讀書、老喝咖啡、老聊天,有點功夫就休息啊、到教堂去啊,干活的話每天干那么一點點。但是法國的GDP比我們高多了,法國的國民收入比我們高多了,法國無論是文化、經濟,一切方面我們都不可以企及。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在短時間內,我們是很難超過法國這一類歐洲國家的。但是他有一個特點,就是他中國人的價值尺度、衡量生活的標準來說,就一個字——懶。這就奇怪了,怎么懶的地方建設得都好啊?!街道都這么干凈,技術這么好,它也有毛病,毛病我們也會說到,就單講一個簡單的對比。后來我才發現一個問題,不是人家懶,而是人家會利用時間,會安靜自己。他在安靜的時間里想好了問題,然后再去做。他可以花費最短的距離,浪費最少的勞動,把事情做好。而我們每天忙碌,不去思考,追求速度,追求所謂的效率。我們干的大量工作,是浪費的,甚至是破壞的。這種勤勞有什么用呢?這種勤勞它更多的時候起到的不是建設和積累,而是毀壞和浪費。所以同學們想一下,安靜下來是多么重要。

到了國外,我就有了一個感觸,這種感觸我把它寫在《你在高原》的一本就做《人的雜志》的書中?!度说碾s志》的里面有一個人晚上是不睡覺的,每次他都思考一些比較古怪的問題,關于現代化的問題、關于電視的問題,甚至關于養貓的問題他也思考,他思考了很多古怪的命題,完了以后他把思考的一些問題都記在本子上。但是他思考的一些問題都不合時宜,說出來以后很犯忌。社會不允許這種特立獨行的人存在,我怕引起不好的效果,我設計了一個情節:他記錄的很多東西被一個出版商看好,他認為這種驚世駭俗的個人見解印出來肯定會有很多人買。但是他又怕印出來會招來禍患,他把這些手稿打印出來讓各個階層的人來看,可以隨便的發表自己的見解,可以反駁、贊同、批判。他把批判的言論和見解附在后面,因為他是半夜寫的筆記,那個出版商就取了一個“駁吟夜書”的名字,鑲嵌在《人的雜志》的多少頁。這樣數種意見并列,讀者看了以后就沒有話說了,可以客觀的服從任何一個道理,并不是完全贊同這個夜貓子的觀點。

其中有一段就談到了我個人在國外的觀感和思考,就是我們中國人到了國外做的最多的就是開餐館或是洗衣服。中國人到了任何一個地方就成了那個地方最忙碌的人,一天到晚在做。稍微有點資本就擴大生產,賺了錢就開另一家分店,星期天是絕對不休息的,沒有個人的節日,也沒有休息的時間,因為沒有宗教信仰,他也不上教堂。只要這個社區里來了一個中國人,那么這個社區將面臨一個比較嚴重的事情,那就是競爭者來了。你說面臨著中國人在這兒,你不干他干,你如果不和他一樣干就會被他弄走了,他很能吃苦。你像他一樣干呢,他祖祖輩輩養成的一種生活節奏完全被破壞了。他們星期天起碼要做禮拜,他們要用大量的時間來讀書,還要有很多休息游玩的時間。所以他們養成那種歐洲人或是外國人的生活習慣全都被打破了。如果你不想把固有的生活節奏給打破,那么對不起,你就只能把所有機會讓給東方人,準確來說是讓給我們中國人。所以說他排華是有原因的。所以我們中國人遇到這種情況,無論是政府還是普通老百姓,是一萬個不愿意。我們在那個地方靠汗水和勤勞換來的一點利益,換來的一點生活優越感,被你們當地人是如此的嫉恨、嫉妒、反抗,以至于訴諸暴力來驅逐我們。這是太不公平了,我個人一直是這樣認為。到后來我不這樣想了,我想這里面有我們的問題。

我覺得勤勞固然是好的,但是勤勞不是代表一切。勤勞不是只有一種方式,讀書是勤勞、思考是勤勞、堅持不懈的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也是一種勤勞,是一種積累。這些東西有時候是更寶貴的。你說我們每天都這樣干來干去、吵來吵去,把當地的習俗,當地的生活習慣節奏、行為規范完全都破壞了,你說別人怎么會不反感呢,所以說我們這個民族的確到了好好的反思自己的時候了?,F代科技固然是加快了生活節奏,增加了他的噪音,在我目力所及的前提下,沒有一個地方像我們這樣帶來這么大的負面效應。我們的確的最嘈雜的一個族群,的確是一個最混亂、最擁擠的地方,現代科技對我們造成的負面效應遠遠的大于歐美,這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殘酷的事實。你到發達國家的任何一個地方去,你到了一個外國人的家庭里,你覺得它和我們不一樣,耳目一新。書擺在書架里,書架林立,家里面非常寧靜,你在那個地方看看書、和客人說說話,感覺它有一種很特殊的溫馨。這種溫馨你覺得有點異樣、有點陌生,這是怎么造成的,后來你想來一下,他這個家庭的中心少了一個東西,收了一個電視機??墒堑搅水數匾粋€華人的家庭,你會覺得非常熟悉,他的家庭顯得和我們一樣,沒有多少書,在大客廳里一定有一個非常大的彩電。電視旁邊擺著皮沙發,全家圍在一起,電視就是全家領導的中心。但是外國人一定不會把電視放在這么一個優越的位置,他不愿意讓現代的這種電視來引導全家的全部生活。

有一次我去德國一個翻譯家家里,他留我過夜,他說今天晚上很有意思,他兩口子不停的轉悠,找電視,他說今天晚上他太太做了一期節目,朗誦藍波的詩,他想要看一下那個節目。他們找了很長時間,在一個角落里找出一個很小的黑白的電視機。從這可以看出他們家是不太看電視的。從這可以看到一個鮮明的對比,就是我們實在是受現代的東西的影響太大。我們花費在他們跟前的時間太多,以致在花花綠綠的東西面前飛速的把時間耗掉了。我們在看電視不浮躁了,同時你可以打開任何一個電視臺,它是用電腦制作的這個片頭,比如說鳳凰衛視還是各個省里的電視臺,他那個片頭做的其實非???。伴隨著很快速的音樂飛快的切換了一個畫面,給人一種快速的驚悚感。他每一個片頭都是這樣做的。他完全違背我們的人性,我們人是血肉之軀,我們不是機器人啊。從一開始他就把我們整個的人給攪亂了。你說你緩慢一點,跟喝茶聊天一樣,開一個電視的頭幫助我們安靜該有多好啊。無論是電視還是電臺,它的片頭,都做得是這樣的,他為了尋找一個現代感,現代科技感。你們可以回去注意一下電視和廣播。

我有一個責任編輯是上海人,有一天她要為我做個節目,這個人是一個女的,說話非常的緩慢,很緩慢,是一個很好的編輯。我非常重視她的意見,她說給我做一個節目,我當然非常高興的同意了,她說一開始我要說一個片頭,咱們開始對話,她帶上耳機,我立刻覺得她戴上耳機整個人就變了,稍微有點陌生。更令我驚訝的事后來她用飛快的速度說了一段很綿密的語言,很鋒利、干脆、漂亮、帥氣,而且還唧唧喳喳的說些外語,這令我大開眼界,我不知道和我交往了十幾年的一個女性還有這樣的一面。飛快的速度簡直就是個機器人。完了之后她就給問問題,我回答的也不好,因為我還處在驚訝的狀態。節目做完后她喘了口氣又回到她的原來,我也感覺到解放了。我說我還不知道你有這兩下子,聲音也變了,速度也變了,內容也變了。

電視、車輛、網絡、電臺,所有的東西都在提速,他根本沒考慮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人是否跟得上?他的這個速度弄得我們六神無主,沒法生活,最后使我們整個的生活一團糟,如果你想慢下來,對不起,周圍的一切,一切的人、一切的聲音就在播送一個信號,概括起來就是一個字:快。這怎么得了,像這樣快下去,我們怎么辦?所以說就出現了現在的文學的狀態。越來越多的人不會讀書了,不愿意讀書了,因為他們已經不能夠使自己緩慢下來了。

閱讀是需要時間的,需要時間的給予,要在合適的匹配的時間里面進行雅文學的閱讀,假如你看本書,你像看電腦一樣快速的瀏覽過去,你能看的懂嗎,它是語言藝術,不是通俗小說,他需要你進入它的語境,隨著它的標點符號,語匯的調度來享受作者在構思作品時的那一刻愉悅。還原它的思想、還原它最有創造那一刻的犀利狀態,文字是符號。你看到大樹,你腦子里要給出時間想象出一棵大樹來。那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你要有時間才能想象森林啊,森林的枝葉,上面的草,灌木,有可能還有鳥和動物,你要聯想。你要根據這幾個字還原到現實生活中,根據你個人的人生經歷綜合起來的一種還原,所以沒有時間怎么能行。但是現實生活是我們已經不能慢下來了,所以我們就不會閱讀。我們只配在電腦面前看那些各種各樣的文字垃圾。因為它里面有各種各樣的花花綠綠的東西,可以一掠而過的東西。你如果看得很細,那樣也不值得,這樣就形成了惡性的循環。你不理解高雅的藝術,你不理解絕妙的藝術,絕妙的藝術被你所冷落,被越來越多的所忽略了。它的評價標準也在改變,因為你已經失去了欣賞真正的語言藝術的能力。我回憶一下小的時候得到一本書,那就是如獲至寶。

我記得我小得時候,我們一戶人家因為各種原因被趕到林子里住,我們看到的人很少,看到的動物和植物倒是滿眼。我們就在在這樣的一個環境里生活,我們養了兩只小兔子,我經常出去割草給小兔子吃。我到現在還能記得我得到的一本書,看不太懂,我把那本書放在籃子里,其實我早就讀過了。但是我割草的時候把它放在籃子里,睡覺的時候放在枕頭邊上,一遍一遍的閱讀那些文字,我覺得有無窮的奧妙,他是那樣的吸引我,那種環境下我就是愿意讀書,那么有的人說,一本書、一杯茶是最幸福的生活,咱要享受這種生活要有條件,第一要有錢,你每天為了生存而奔波,哪有一本書一杯茶的悠閑,第二要有時間,好像是這樣,但是我回憶一下,在我最困苦的時候,我15歲一個人就到山區去生活,完全是一次流浪的生活,但是我回憶一下,我流浪的途中,包里面全是書,我讀書讀的最過癮的時候回憶起來好像我生活最困苦,最為生活掙扎的那段時間,書讀的最過癮,讀的最多、印象最深??梢娚畹臓顟B不是我們不讀書的借口,它是我們心靈的一個狀態,是我們怎樣對待時間,我們有沒有可能合理利用時間,他對我們生活意味著什么?我們要痛下決心,在飛速旋轉的當代世界里爭奪我們個人的空間,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是一個最重要的命題。你會發現在這個社會上似乎存在一個陰謀, 一個催促著我們飛快的行動,盲目的人、嫉妒的人或者是有錢的人有巨大的個人資本,或者是有權的人可以指揮你飛速的旋轉,每個人都在他飛速挪動的輪子上有一個位置。他隔段時間用手推動一下,一定不讓輪子慢下來,好讓你在輪子上飛快的轉動,創造財富,忽略思想,不容停留不能琢磨事情,而他們卻在世界最安靜的角落,無論是富翁還是享有權利的人,他們一定住在一個最安靜、綠色最多的地方。同學們,想一下,他們那么歌頌速度,那么歌頌汽車、飛快的現代化生活,他們恰恰生活在另一種環境里。如果說這是一種生活的騙局或陰謀的話,我們有可能是我們不自覺的,潛意識里形成的一中生活的格局。我們要打破這場格局,無論我們是貧窮還是富有,地位高還是地位低,我們一定要抓住人生的唯一的一次的機會,就是安靜的權利。你要安靜,我更要安靜,你要讀書,我也要讀書。我要擁有個人的一杯茶一本書,我要安靜自己,我改變不了你,可是我要管住我個人的眼睛、管住我個人的胃口,好好的享受我自己東西。那么他們全部的奧秘就在這幾個字上:安靜。尋找安靜,下大的決心。

所以我一想起小時候安寧的生活,我就想我們中國人真是不幸啊,遇到了一個劇烈動蕩的不是幾十年而是好幾十年,除了文革,大躍進、打倒四人幫,所謂的商業改革到現在,整個社會抱頭咬牙。我們只看到了物質上的獲得,忽略了我們最大的幸福的損失。安靜損失了、安全損失了,我們的社會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且很可能是萬劫不復。因為我們走上了一條讓利益最大化的道路,這是一條不歸路。我小的時候,有那么好的河流,那么好的森林,到了夜晚再樹下躺著白色的沙子上看天上的星星,一顆是一顆啊,那么明亮。你想一想,我們現在到哪里去尋找這樣的星空啊。我先前也說過,我住的地方,人很少,很孤獨的時候,怎么辦呢?就去最近的村子里面找一個朋友玩,他的名字很特殊叫愛長,因為他父親和母親都很矮小,所以他們就把自己希望寄托在了唯一的兒子身上了。整天愛長如何愛長如何,結果他長得真的很高,跟我同歲,卻比我高半個頭。愛長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放豬,他家里有一頭小黑豬,那個豬很通人性,我們總愛和它玩,因為沒有那么多食料,稱為放豬。住的嗅覺特別好,哪里有食物它就在哪里拱土,拱出的食物我們就殘忍的拿跑了。我最大的享受,就是和愛長就放豬,占豬的便宜。有一次,鬧了一會兒,發現豬跑了。跑走一頭小豬,家里就像天要塌了。我們到處找,都沒有找到。愛長回家被暴跳如雷的父親一頓揍,連我也挨揍了,天黑了也要找到小豬。后來他家人想起來她鄰居家有一條狗叫花虎,非常聰明的一條狗。然后他們就把那條狗借出來,一起到花生地里去尋找著,愛長的父親跟那條狗說了一些話然后就要狗去把小豬找回來,結果過了半小時,花虎還真的把小豬叼回來了。

實際上時間就好比這頭小豬,你要看住它,你不看住它,它就會和小豬一樣溜走。如果時間好比是一頭小豬,我們不能過分的喧騰和胡鬧,要不小豬就溜掉了。文學是什么,文學就是回憶,所有的文學作品就是在寫過去的事情,兒時的事情,朋友的故事,那條河,那片海,寫生活也是經歷過的生活的細節,它很少記錄當下,當下也是過去式,是把丟失的時間找回來,文學就是起這個作用。通過描述回憶,重新咀嚼丟失的時間。文學就好比是花虎,他能夠幫我們把丟失的時間和那頭小豬重新找回來,讓我們擁抱著一切流淚幸福。

提問互動環節 ★第一個問題:

★問:請問張先生,當年您在與王力平的對話中有一句“消費至上是西方商業擴張主義文化的內核部分,它泛濫的結果,不是將心扼死,而是將心慢慢淹死。”那么對于當代文壇眾聲喧嘩的情況而言,我們的文學應該怎樣走下去。還有在商業化的大潮中,那些作家應該堅守怎樣的立場? ★答:其實我剛才講的已經把這個問題回答了。那就是商業主義和物質主義,它會把心慢慢的淹死,不知不覺的就這樣下去了。我們快樂的死亡,浮躁的死亡,反正最后找不到我們自己了,這樣的話很難有什么幸福。我們個人追求事業的成功,可是你成功的基礎,就是要動腦,要獨立的完成個人的思考。它賴以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安靜,就是尋找個人安靜的故事。如果一個名族在長達一兩百年的時間里都在折騰,都不得安寧的話,那么中國所謂的現代化的過程就是一個很漫長的安靜的故事。中華民族未來的希望不是其他就是看能不能安靜下來,我們的傳統文化是非常好的,但是我們傳統文化也有劣根性,我們不能說我們的文化被西方的商業主義改造了之后變成了今天的紊亂,而肯定是我們名族文化基因里面就有壞的東西。那么它在不好的氣候條件下,壞的東西長大了,好的東西被扼殺了。

舉一個例子,我上個月的某一天,看一本書偶爾翻到了一個印第安人傳說的故事,故事講得是印第安人在好幾百年前,經歷了一些事情,他為了搶救民間的故事和傳統,印第安人就找了一個會識字的老人來講過去的故事,老人將這個地方有一個狼的故事、有個蛇的故事、有個鷹的故事,有條狗的故事。記了好多那些傳說和實際經歷的故事。其中有個老人說了一句話,讓我看了之后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它出現了中國兩個字,而印第安人在南美,而且是一個老人,那是多么遙遠的事情啊,我趕緊一動不動的看,看他是怎樣說中國的。他說咱這個地方過去很好很好,吸引了好多外國人來,這個地方有好多吃不完的野物,看不完的好多風景,河水常年的和花伴柳,所以把外地人和異族人都吸引來了。最先來了一撥阿爾及利亞人如何生活,又來了一撥北美人如何生活,說都這說到中國了。他說之后來了一撥長尾巴的中國人,后來我才知道,他說的事中國人留了一個大辮子。后面說的話讓我很難忘記,一個印第安老人,他對中國人沒有任何偏見,他說這一撥中國人和原先來的一撥一撥的人全都不一樣,他們不停地忙碌,一刻也不停止的忙碌,說這一撥人毫無意思,毫無價值,這是一個老的印地安人說的。

我看了以后立刻聯想到我今天晚上說得一些話,我們安靜不下來,這一種對物質擴張,永不滿足的東西是我們民族固有的東西,是我們民族性格劣根的部分。一談到中華民族,你看我們的教科書,一定是勤勞勇敢,我們太勤勞了,勇敢不一定。

★第二個問題:

★問:在《柏慧》和《古船》里都有涉及到送報信的紅馬,請問這個有什么聯系?您現在還在看一些什么書,能給我推薦一下,或者是怎樣去選擇這些書?

★答:她說的這個送報信的紅馬,在《柏慧》和《你在高原》里經常出現,它也不是說是象征,好多的評論愿意去尋找象征,好多評論愿意去尋找主題、思想、反現代或者理想主義。評論就喜歡抽這些東西來談,但作者千萬不要想太多的象征和所謂的主義,因為他要投入個人的經歷,很樸實的去寫。我的個人經歷里,我外祖母經常講我外祖父騎著紅馬,我就很真實的把它寫上去了。評論家卻在里面找出很多象征的東西來。

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我給你們推薦的書有一部分可能會令你們失望,我在很多地方給他們推薦書他們都很失望,他們覺得我沒有學問,不能推薦一點他們不知道的書。我一推薦我就愿意給他們推薦一些古典的著作,如果有限的話,一定要讀屈李杜蘇,因為我最喜歡中國的這四位古典作家。有些人說,你就不能推薦點我們不知道的嗎?可是不知道的,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好啊。這四人的著作確實是太好啊,也讀了很多??墒俏蚁M銈兡芨钊氲淖x,比如說你們讀屈原,你們把屈原的作品全部找來,把關于屈原的文字,研究著作也都找來,最后讀的屈原就像你的同學那么熟悉,這樣才算真正讀懂了屈原。你這樣來讀李白、杜甫、蘇軾。這就是我給你們推薦的四個古典作家。中國的現代作家我推薦魯迅,魯迅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現代作家,同學們可能會說你不能推薦一個稍微陌生一點的作家讓我們開開眼,但是最讓你開眼的卻是魯迅,他寫的實在是太好了,很難有再超越他的現代作家,你如果按照我教你們讀屈原的方法來讀魯迅,把魯迅讀的爛熟,你可能會重新發現一個全新的魯迅,你會發現魯迅的幽默、多趣,他和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一個人一樣,他是那樣的豐富飽滿,有體感、有溫度,而不是像四人幫描繪的那樣冰冷、堅硬,所以我希望你們能換一種眼光來讀那些被反復詮釋、反復強調的中國作家。這是中國部分。 外國部分也許也會讓你們失望,我一定會推薦雨果、托爾斯泰、屠格列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萊蒙托夫,也會多少推薦點巴爾扎克,為什么呢?這一部分人很難有其他的作家再超越他們。我建議同學,你似乎很熟悉他們了,我個人認為我已經很熟悉托爾斯泰了,但是每一次重讀我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新的激動。這些作家之所以這么有名,成為千年百年不朽的經典作家的是有原因的。他的文字太有魅力,文字背后藏著的作者魅力無窮。如果能夠安靜下來好好的讀托爾斯泰,不要讀那么多大部頭的作品,你可以一開始讀讀《哥薩克》這個小小的中篇。托爾斯泰的作品很多,是一個偉大的作家。毛姆說,偉大的作家一定是一個高產的作家,但高產的作家未必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偉大的作家有一個特點,或者在短時間內,他的生命燃燒的特別的劇烈,爆出的光亮像太陽一樣,不敢讓你直視。在短時間內生命劇烈的燃燒,這樣的作家如普希金、萊蒙托夫,生命非常的短暫。但是也有像托爾斯泰型的,特別的耐折騰。無論經受多少的折磨坎坷,他就是不死啊,而且不停的勞動,一刻也停不下來,最后積累下來的全部文字你猜達到了多少,同學你肯定猜不到,蘇聯出版的托爾斯泰的全集長達一百卷。他居然是這樣的一個古怪的巨人,他寫一百卷的著作,這可思議嗎?特別在中國,流行一本書主義,寫了一本好書,就躺在一本書的床上享受一輩子?,F在好一點,寫的多一點,但是也沒有很高產的中國作家。要高產就胡亂寫,稍微認真點就寫那么一兩本書,像樣子點的一兩本,破的三四本。就這樣子,生命力殘月,他不可跟偉大的生命力和偉大的靈魂相比,它是兩回事?!陡缢_克》只是那一百卷中的一個小中篇,我大學的時候讀過,有一次翻閱的時候被吸引住了,我想我再讀一遍看是什么感覺,我在那里安安靜靜的讀,頭二十頁真難讀,大師有個特點,就像一個載重很大的一輛車一樣,發動起來很慢,但是運行起來不得了,載重量大,跑得又快又遠。小汽車不一樣,它一開動就可以跑很遠。大作品一般是平起緩慢,你要耐著性子去讀。在緩慢與平起的過程中,可能你就有了很大的收獲。讀了一二十稍微讀進去一點了,想讓你放下,你肯定不干,你真的讀進去了以后,漂亮極了,你讀了《哥薩克》后,長達一個月時間也忘記不了。想里面的人物關系,想里面的滋味,想里面的人得死亡愛情,都在寫死亡、都在寫愛情,但為什么托爾斯泰寫出來就僅僅的纏住了我們,想忘卻不能夠。長達一個月的時間里,《哥薩克》里的畫面就不停的在我腦子里旋轉,它是甜的還是香的,什么樣的氣味我說不出來,但是實在是一種濃烈的托爾斯泰的氣息包圍著我。所以我向同學推薦的仍然是這些經典的作家。還有美國當代的作家貝婁,英國作家石黑一雄,拉美作家馬爾克斯。這些作家的東西非常之美妙,馬爾克斯的東西讀完之后也是芬芳撲鼻,那是一個了不起的作家,但是不能夠跟托爾斯泰相比。無論多么好的古典作家和經典作家都不能取代那些和你生活在同一時空下的當代作家。同學們可能會說當代作家很多,這就需要你有一雙好的眼睛,因為當代離你很近,無論多么聰明和天才的人都需要時間來幫助他。當代作家時間沒有幫助他,我們不能知道那個好或是不好,這就看你個人的才華、感悟力,看你個人目光的穿透力。你如果尋找到了一個當代杰出的作家,并且喜歡他,跟蹤他,一定要看到底,他創造了一個屬于他個人的深邃的世界。更有魅力因為他和你生活在同一個時空,面臨的全部的煩惱和喜悅完全一樣。那你就看到了身邊同一代的人是怎樣做出反應,怎樣做出表述,這種表述和反應離你太近了,刺激性和快感不是很大,所以當代作家不可偏廢,一定要閱讀,問題是你要找得準,我個人的趣味代替不了你么,你們自己去找,找中國當代的作家,當代肯定有杰出的作家,13億人口能人多著呢?當代的作家不是像有的人把嘴那么一撇說:當代沒什么好的作家,那些作家都不行。”沒有這么簡單,他才看了多少啊,我寫了快接近40年,我是一個業余寫作的,不可能很清楚,但是我可以負責人的講,當代肯定有杰出的作家。有的作品為令你怦然心動,你會為和他生活在同一個時空下感到自豪。我一點也不夸張地說:“我為我同行擁有的能力既感到有點自豪又有點復雜的情緒。”

★第三個問題:

★問:國外的物質是高度的發達可是它有些安靜的角落,那么我們中國是不是也要發展物質生產,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會靜下來了呢?

★答:這個是我們個人的一廂情愿,我說了我們的文化里面有一種物質主義膨脹的劣質的東西。沒有哪個人會因為物質多了之后會失去了對物質的欲望,這種情況是很少的。我個人認為一個重要的途徑還是要提高我們整個族群的人文的素質,這個是最重要的。無論是什么樣的革命,無論是多么英明的變革它也取代不了我們個人素質的提高。這位同學可能覺得中國13億人口,素質的提高太緩慢了,那沒有辦法啊,緩慢但是最有效,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提高我們每個人的人文素質,只有當我們的人文的素質提高了之后,很多事情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沒有任何其他的道路可走,所以我想來想去閱讀多么簡單的一件事,如果我們中國人能夠多讀讀書,我們中國人才有希望。一個韓國的學生和一個日本的學生,參考消息上登了他們的文章,兩個留學生都在中國生活了三年,臨走時記者采訪他們,他們談下了對中國的觀感,兩個人都談到了一個要害的問題,他們說:“中國人不讀書啊。”這是他們最深刻的一個印象。如果你到其他的國家去,在日本、韓國,那些坐車的人都在讀書,即便香港這么擁擠的地鐵里,人們一有機會也是在讀書,日本人更奇怪,他們就在那晃晃蕩蕩的車里面還讀書,他們有閱讀癖啊。我到拉美去,拉美那個國家多么窮啊,我經過幾個機場,機場里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捧著書在讀。我和一個姓吳的朋友做了記錄,每個機場都會有超過候車人一半的人在讀書,這個不是偶然的現象。同學們想想一個沒有讀書印象的民族,他們國民的素質怎么能夠提高?同樣遇到技術的危險,同樣遇到物質主義,我們沒有抵抗力,那位同學剛才講到也許等到物質到了一定程度,人們會有讀書的機會,沒有那回事。物質多了以后,他越胡來,他越沒有希望,干壞事的幾率會成倍的增加。一個很壞的人他只有5塊錢,他干不了多大的壞事,你給他一個億他能顛覆一個地區,所以說不要寄希望于物質的增長,要寄希望于個人素質的提高。日本人現在不像過去那么矮小了,是因為他們學習歐美,每個學生每天早上一定要喝一袋奶,是希望改造他們的民族,讓他們長個子,讓他們從小補鈣,讓他們擁有頑強的體魄。這個看起來是多么機械和笨拙的辦法,硬性規定每個小孩在上學之前要喝一袋奶,但是你不要小看他這個舉措,日積月累下來之后,日本人的身體和身高的確是有所改善。有的日本人說:“一袋奶挽救了一個民族。”這個話雖有些夸張,但是它擊到了問題的核心。那么我們今天要知道問題的核心,一本書、一個閱讀,可以挽救一個民族。閱讀是最了不起的事情,是最簡單的事情,是最普通的事情,但是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人人閱讀,從我做起;讀好書,讀更多的書,營造一個書香社會。這是我們民族的希望,沒有閱讀就沒有未來,就沒有一切的希望,這就是我今天要歸結的,一個歸結,一個回答:從我做起,人人讀書。

華中師范大學副校長李向農教授總結:

張煒先生在我們很安靜的氛圍里講了一個很安靜的故事。張煒先生出生于山東棲霞 ,很安靜的一個民族,所以就出了這么一個很安靜的文學家,作者所寫的作品里很多都有安靜的味,《古船》,《人不憶蜀葵》,那不安靜肯定憶不了,《遠河遠山》、《秋天的思索》等,但是也有《秋天的憤怒》,但是張煒先生也說過安靜之中積蓄力量。這就是安靜之中積蓄了力量之后的秋天的憤怒啊!張煒先生最近發表的列作《你在高原》,450萬字,張煒先生前后用了22年。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安靜的寫作,這部著作被評價為已知中外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部純文學著作。所以我覺得剛才張煒先生給我們講的是一個純生活的講座,他希望我們用純文學的心態來過一個純生活的生活,這是我的第一個感受。第二個感受就是要有毅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要向張煒先生教給我們讀書的方法一樣來系統深入的讀,行路方面,張煒先生到過很多國家,所以他擁有了一個很廣闊的國際視野,知道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事,這樣又驅動著他把這些個人的感受和外國的世界描寫到他的作品里。心中要寬闊,眼界要開闊,那么你的作品才有厚度感,才有歷史感,才有時代感。第三個感受是張先生整個講座的語言不論是描述性的話語還是評論性的話語,從篇章角度,從短的角度都是很有語言水平的,但是張先生卻沒帶任何講稿,所以我覺得張先生今天講座的心態是安靜的。今天晚上張煒先生用安靜的故事給我們奏響了一個小夜曲,我希望大家今天都有一個安靜的夜晚,枕邊最好還有本書,當然如果是張煒先生的《古船》或是《秋天的思索》就更好。當然我想大家今天應該會有一個心靈上安靜的夜晚了。

第五篇:安靜吧詩歌

還是安靜吧要不 就跟這喧囂的世界

一起騰鬧

雜亂 狂躁

你說 孤獨 寂寞

無人聆聽

無人訴說

世界把你拋棄在

冷清的角落

還是安靜吧

你是你的

世界是世界的 你沒看到

街頭的腳步

那么歡快地蹦跳著

誰有多余的光陰

管你的那些

愛恨情仇

喜怒哀樂

還是安靜吧

別那么無聊地喊叫

別那么憤怒地發騷

你在走著 你在奔跑

你停下

或者你往回走了

誰管你呢

你走你的

昨天走遠了 明天又來了

你不會恐慌

就好

還是安靜吧

還是

跟上這世界

瘋狂地揮霍殘暴地毀滅

水 氧氣 陽光

血液 激情 青春

生命

一切可以揮霍的 一切可以毀滅的

如果你太沉迷

愛 恨 痛 在乎 沉淪

那么

一切都由你吧

還是安靜吧

如果

你想學那被蛀蟲 掏空身體的苦桃樹

漫長地絕望地委靡地

死去

如果

你不想熱烈地燃燒

你不想把自己的汗水

痛苦 夢想

奉與世界一起揮灑

還是安靜吧

自認可憐

可悲的人

準備拋棄世界的人

抱怨的人

正在吶喊

咆哮的人

還是安靜吧

我代言命運

我不會施舍你同情

憐憫

我會為此羞愧

冷漠 無情

我殘酷 我視而不見

是世界賦予我的

權力

還是安靜吧

抑或

一切都由你吧

你是你的

我要走了

河流 不會停留

時間

只會流走

我偶然從你躲藏的角落

路過

看到你一瞬就蒼老

不遠處

有座名叫泯滅的

宮殿

走慢一些吧

微風 起了

噢——

但愿你能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網貸2萬范文下一篇:璧塵筆記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