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高等教育論文范文

2023-03-03

我國高等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我國處于經濟體制轉型時期,特別是中央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解決民生問題,加大各項事業發展的速度,這樣一個情勢下,公共財政承擔的任務非常繁重。據財政部最新公布的2010年全國決算,去年全國財政用于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住房、文化體育方面的支出近3萬億元,同比增長21.1%,用于民生的支出合計占全國財政支出的三分之二。教育投入是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投資,也是公共財政保障的重點。其中,我國教育支出12550.02億元,同比增長20.2%,占全國財政支出的14.0%,成為公共財政的第一大支出。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對高等教育有這樣的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結構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鮮明,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整體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學校,若干所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的大學,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為了達到這一要求,需要強大的財力物力作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保障。而國家財政支出中針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支出部分,構成了高等教育經費來源的主要環節。因此,高等教育財政從理論和現實兩個方面,被賦予了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遺憾的是,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例達到4%的目標至今未能實現,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投入每年都存在較大的缺口,由此產生的教育經費短缺問題,直接地影響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筆者認為,高等教育陷入財政危機的最大原因當屬高等教育財政投入不足。筆者擬對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的現狀進行分析。對于其中的高等教育領域,本文將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探討:第一,通過高等教育財政支出、國民生產總值、教育經費總支出、財政支出等數字分析比較我國財政對高等教育支出總量不足的問題及其制約因素;第二,分析財政對高等教育支出體制的不足之處,包括高等教育財政投入體制的問題。最后,筆者將對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投入現狀進行評析。

一、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支出現狀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強國必先強教。優先發展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對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決定性意義。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還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內容方法比較陳舊,課業負擔過重,素質教育推進困難;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教育體制機制不活,學校辦學活力不足;教育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城鄉、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滯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實。這一系列問題都緊密地聯系著一個國家運行中關鍵的領域——財政支出。

而這其中,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支出更是各類教育財政支出中的核心問題,高等教育作為為祖國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力軍,發揮著重要作用。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要達到這一要求,就需要強大的財力物力作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保障。因此,分析我國財政對高等教育的支出存在什么問題,找出問題的根源,具有積極的意義與價值。

本文主要是圍繞高等教育存在的不和諧社會現象,從財政支出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本文的研究對象和范圍重點不是社會問題,而是社會問題背后的財政問題。

二、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支出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大量的文獻研究和對現實狀況的思考,本文認為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支出領域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教育財政投入總量不足。這主要是因為政府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占GDP比重較低,財政性教育投入占教育總經費比重下降。其次,闡述財政對高等教育支出體制的不足之處,包括財權事權不統一、撥款依據不科學完善、學費制度不健全等問題。

(一)財政投入總量不足

1.政府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偏低。我國經濟學家厲以寧等人實證研究得出結論,當人均GDP達到800美元~1000美元時,要實現教育與經濟的良性發展,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須達到的下限為4.07%~4.25%。1993年在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上世紀末要達到GDP的4%。但是,在過去的8年中,至今未能實現這個目標。而且從2002年起還呈下降趨勢。2004年,財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為3.26%,遠遠低于本應在2000年就實現的4%的目標。1995年以來,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每年都存在一定的缺口,逐年累加,已經從1995年的274.85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1012.88億元,投入缺口占需要投入總額的四分之一。

這里有統計口徑的誤差,如我國財政支出中還存在很大一部分預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教育亂收費亂攤派,這類政府教育性收費項目無法納入到教育財政的正式預算口徑之中。在目前總量增長乏力、教育財政投入管理體制和分配體制不盡合理的背景下,首先,受到影響的必定是農村基礎教育經費。其次,教育財政支出受當年GDP總量的制約。

雖然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在絕對量上實現了持續、穩定的增長,但仍與發達國家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公共教育支出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這是因為財政性教育經費不僅取決于其本身增長的速度,更主要的是受制于財政收入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1994年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后,財政收入進入快速增長時期,但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段距離。另外我國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在財政支出總量有限的情況下,盡管教育支出在整個財政支出的比例已達到15%,但整個財政性教育經費取決于財政支出和GDP兩個因素,所以占GDP的比重仍然較低??傮w來說,還是國力不如發達國家。

據聯合國的資料統計,我國是用占世界18%的教育經費培養了占世界18.45%的學生,盡管各級政府十分重視教育,但對教育的投入遠遠不能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與人們的求學欲望。

根據世界銀行2001年報告,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年平均值大體在4%~6%之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呼吁世界各國到2000年應實現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達到6%的目標。從目前發展趨勢來看,6%將是未來一段時期內世界各國在公共教育經費支出規模上的一個平均水平。20多年的市場經濟改革,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624.1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136515億元,增加了36倍。財政收入也從1978年的1132.26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26396.47億元,增加到原來的23倍。財政支出總額從1978年到2004年也增加了20多倍,而政府的行政管理費支出從1978年到2004年卻增加近90倍,而社會文教費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從1992年至2004年卻基本不變,只維持在26%~28%之間。

中國的教育規??煞Q為世界之最。截至2004年底,全國高等院校2273所,各類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達2300萬人。近年大學不斷擴招,在校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因此財政性投入遠遠跟不上學校的擴張速度,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的教育需求。

2.財政性教育投入占教育總經費比重下降。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與全國教育經費總支出的比例從1999年的68.29%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61.66%,這巨大的差額有相當部分來源于有就讀學生的家庭,可想而知其負擔之重。這種下降的趨勢是和我國教育投入體制的變革直接相關的,比如高等教育在計劃經濟時期(1949~1979)是單一由政府直接或間接提供教育經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逐步調整了教育政策,出現了第二階段(1980~1998),即以財政撥款為主,社會籌資和高等教育辦學機構自籌為輔。這期間我國實施非義務教育的成本分攤和補償制度以及高等學校的助學金、獎學金、貸學金制度,鼓勵學校拓寬教育經費,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第三階段(1999以來)是以高等教育辦學機構自籌和社會籌資為主,財政撥款為輔,教育財政經費進一步減少,教育經費轉為由政府和非政府共同承擔。

(二)高等教育財政支出體制問題

1.財權事權不統一。高等教育事權“越位”,財權不到位,即高等教育財政管理體制中事權與財權相脫節。按照現行財政管理體制,政府預算既難以反映教育經費需求總量,也得不到社會各界的有效監督。近年來,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堅持下,財政部門編制預算時,雖單獨反映“教育事業費”預算,但仍不完整,如“教育基建投資”等經費仍未納入教育事業費預算。另外,高等教育事業費預算并不是根據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計劃制定的,而是按一定比例從同級財政收入中切出一塊,并未完全考慮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在高等教育預算編制、審議及經費分配中,教育主管部門能起的作用相當有限,教育的事權屬教育部門,教育的財權屬財政與計劃部門,教育的事權與財權相分離這種事權與財權不統一的現象,使教育行政部門難以根據社會需求安排高等教育發展預算,也無法運用財政手段更有效地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迸行宏觀調控,客觀上降低了經費使用的宏觀效益。世界銀行作過統計,我國部分高校的教學設備和實驗室的利用率在60%以下。據國家教育部統計,全國高校儀器設備有20%以上處于閑置狀態,價格昂貴的大型科研裝備的利用率最高不過15%。在日本,大型的先進設備整個國家也沒有幾臺,設備的使用率很高。

2.撥款依據不科學。中國高等教育財政的撥款依據,長期以來始終沒能與教育成本等相關指標掛鉤。1949年到1985年,高等教育財政撥款的依據是“基數加發展”,政府按各高校的規模大小及日常開支需求核定一個撥款基數,以后各財政年度的經費開支預算在上年基礎上按財政狀況增減本年度的經費。1985年至今,雖然高等教育財政體制發生了重大改革,但是撥款機制并沒有明顯的變化,只是由“基數加發展”改為“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熬C合定額”是根據上年度生均成本費和本年度在校生規模核定的,“專項補助”是依據各高校發展的特殊需求,經學校申請,教育部門批準后給予撥付。這種模式所依據的“生均成本標準”是前一年的決算數而非本年度實際成本額,因此反映不出當年物價變動對生均成本增減的影響,缺乏撥款效益的分析評價制度,以及與績效掛鉤的激勵機制,也不能準確反映財政性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另外由于專項補助由學校自己提出,人為因素比較多。有的校長與政府部門關系好、人頭熟,就可能多獲得一些撥款。

3.學費制度不完善。目前相當部分的學生是免收學費的,并且還能領取助學金,即所謂的”公費”生——我國目前計劃內研究生的情況。對于學生“免費”的研究生教育作為制度在理論上是不公正的,免費的研究生教育使受教育當事人享有權利的同時不承擔義務,社會在這一分配過程中只對其分配了權利但未分配義務,權利與義務不相等因而出現了典型的社會不公正。計劃內和計劃外的錄取生,有時候分數只差幾分,但是承擔的費用卻差很多,特別是有些分數低幾分的,家境更貧困,卻只能自費,很不合理。研究生的教育將會讓人受益一生,它不僅滿足了個人的求知欲,充實了個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了社會地位,物質上它會使工作起點提高,基本工資有所保障,進入社會后擁有更有利的競爭條件。雖然接受教育者也同時在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但自己也占用了很多利益。而對于納稅人而言,社會對其分配了義務但未分配權利,權利與義務不相等因而也出現了典型的社會不公正。他們在承擔納稅義務后應享有未來相等的社會收益權利,但“權利”沒有被“權力”所保障。并沒有法律規定免費的研究生不可以出國深造,更沒有規定出國深造后必須回國奉獻。免費的研究生畢業后不僅可出國而且還可以不返回,也就是說他在畢業后將應給予中國納稅人的社會收益可能給予其他國家。

4.國家資助政策體系不健全。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收費缺乏有效率的資助體系的支持,資助貧困學生的財政政策不到位,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問題。一方面,國家獎學金財政資助額度偏小、覆蓋面過窄,使大量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得不到獎勵;另一方面,國家助學貸款制度不完善,財政政策措施不到位,銀行出于貸款風險考慮,對國家助學貸款的積極性不高,大量貧困學生得不到國家助學貸款。這不僅嚴重影響了貧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也因大量拖欠學費和住宿費,加劇了高等教育經費緊張的狀況。保證貧困學子入學機會是世界各國發展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普遍經驗。一段時間里,我們只注重收費,不重視對貧困家庭的學生資助,使得“上學難、上學貴”的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國家指定中國銀行辦理助學貸款之前,超過半數的申請助學貸款的貧困學生未能按時得到貸款資助。盡管近來情況有所改善,但從全國范圍看,助學貸款工作進展并不平衡,一些地方高校的學生申請貸款仍很困難。我國目前高等教育資金來源于政府與民間的分擔比例為51:49。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個人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已經達到了66%。有分析表明,我國老百姓教育開支占收入的比例,在世界范圍內都屬于較高的。以2004年我國城鎮居民純收入9422元、農村純收入2936元、國家貧困縣農村收入882元計算,供養一個普通大學生一年至少需要10000元(5000元學費,每月500元生活費按10個月計算)以上的費用,四年大概4萬元,這需要一個城鎮居民4.2年多的純收入,需要農民13.6年的純收入,對于相對貧困線下的農民則需要45年的積累。高等教育增加成本分擔是全球大學的變革趨勢,而并非只有我國如此。但高等教育增加成本分擔可能會不利于低收入家庭學生,尤其是農村家庭學生進入高等學校。因此,國家應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向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最有效和最公平的財政資助,增加低收入家庭學生等弱勢群體的入學機會,讓考上大學成為真正的全家喜事,而不是家庭負擔的開始。

5.高等教育經費渠道單一。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在法律范圍內都有自己的權力和合法利益。而高等教育首先體現的是受教育者個人收益的顯著提高、企業贏利能力的增強,然后才體現公共利益的增加。在這種利益主體多元化的情況下,仍然完全依靠政府撥款的單一體制顯然不符合經濟規律。高等教育投資體制改革要根據“利益獲得”和“能力支付”兩條原則進行。根據“利益獲得”原則,政府、社會、團體、企業、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理所當然的是高等教育的投資主體,以體現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

在政府投入是高等教育經費主渠道的前提下,能否開拓非政府渠道,關鍵在于政府的政策導向。中國雖然也頒布了捐贈法,但在具體稅收政策上并沒有明確的規定。目前只是實行稅前從所得中全額扣除捐贈額外,沒有其他稅收優惠以鼓勵社會捐贈。企業投資也是高校經費、特別是科研經費的重要來源之一。另外,中國高等教育經費來自于社會的投資也不是很高,雖然近幾年民辦高校發展迅速,但中國民辦高校的發展長期受國家政策的制約,民辦高校無章可循,無法可依。立法的滯后,使民辦高等教育的投資者利益得不到保證,嚴重制約了民辦高等教育辦學條件的完善和資金的再投入,從而影響了民辦高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在投資和融資等方面,所獲取的財政資金和政策支持尚顯不足,再加上政策的不扶植,從而導致牌子不硬,不能夠吸引足夠的學生前來就學。

三、綜述

綜上文所述,我國目前高等教育財政支出主要存在的問題集中在:

首先,教育投入4%目標仍未實現。根據世界銀行2001年的統計,1999~2000年度,法國、日本、英國等高收入國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為4.8%,而哥倫比亞、古巴、約旦等中低收入國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為5.6%。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就呼吁世界各國,到2000年應實現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達到6%的目標。而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仍未達到4%的規定。

其次,財政投入總體不足。與學生人數的超常規增長相比,普通高等教育財政投入在2006年達到1062億,比1998年的356.75億元增加了705.28億元,增長1.97倍,年均增長12.7%。財政投入增長速度遠遠低于學生人數增長。據2006年統計,全國普通高校生均預算內事業費支出為5869元,比1998年的6775元下降906元。

再次,事權與財權不分離。我國國家預算按預算等級依次分為類、款、項、目四級,盡管財政部1999年將教育事業費升格為“類”級,但教育基本建設費仍設在“款”級科目中,教育經費沒有預算單列,導致財政性教育經費長期以來處于事權和財權分離的狀態。具體體現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教育事業,財政部門負責教育事業經費撥款,政府計劃部門負責教育基建投資,在預算表格的匯總歸類時,教育財政預算總額要與文化、科學、衛生部門的預算匯總成整個財政事業費預算中的“類”級和財政基本建設費預算中的“類”級。教育事業費屬于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類中的款級,教育基本建設投資屬于基本建設費類中的社會文教費款級。由于教育經費預算等級較低,教育的事權屬教育部門,教育的財權屬財政與計劃部門,教育的事權與財權相分離。教育部門財權較小,難以有效行使事權,不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

最后,多元化籌措教育資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在政府投入是主渠道的前提下,能否開拓非政府渠道,關鍵在于政府的政策導向。中國雖然也頒布了捐贈法,但在具體稅收政策上并沒有明確的規定。目前只是實行稅前從所得中全額扣除捐贈額外,沒有其他稅收優惠以鼓勵社會捐贈。企業投資也是高校經費、特別是科研經費的重要來源之一。另外,中國高等教育經費來自于社會的投資也不是很高,雖然近幾年民辦高校發展迅速,但中國民辦高校的發展長期受國家政策的制約,《高等教育法》規定“設立高等學校不得以營利為目的”就為此理。許多有眼光的企業家也看好這一產業,很想向民辦高校投資,而投資必然要求回報。

總之,本文認為,高等教育陷入財政危機的最大原因當屬高等教育財政投入不足。應通過強化法律的保障與約束功能,增加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國家財政貼息補息,加大對高校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增強金融杠桿的支持,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財政撥款機制等改進高等教育財政支出體制。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經濟研究所)

我國高等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是在美國社會和高等教育發展中自然成長起來的,并不斷地將高等教育內外的合理成分吸收進來,隨時進行著相應的調整。三種類型的認證機構所開展的六種基本的認證活動指向兩個核心目標:關于學校的機構目標和關于公眾的公共目標。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經過百余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自律性、自治性、未來導向性、多樣性與統一性共存、與美國文化精神的一體性等特點。它為中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制度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制度建設應深深地扎根于自己的母體文化和歷史土壤中;始終恪守自己的核心功能與價值;區分學術權力與政治權力的行使空間;把握制度變革的均衡性;注意國際經驗吸收的適宜性。

關鍵詞: 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美國;歷史;結構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1-12-23

作者簡介: 彭江(1973-),男,重慶武隆人,管理學博士,四川外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認證”產生于對公眾健康和安全的保護,服務于公共利益?!案叩冉逃J證”是一種外部性的教育質量保障程序[1]。在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及其制度已經有超過100年的歷史了。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CHEA)將“高等教育認證”界定為:為了進行質量保障和質量改進而對學院、大學和專業進行審核的一種外部質量審查過程,成功通過審查則獲得認證[2]。美國的高等教育認證制度具有自律性、非營利性、多樣性以及體系的復雜性和完備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由于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相對較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它成為世界上其他國家競相學習的對象,影響非常廣泛。

一、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歷史發展

Harcleroad形容美國的認證制度是一個“通過自發發展新的社會組織來解決新的社會問題的美國方式”[3]。美國的高等教育認證制度是在美國社會和高等教育中發展中自然成長起來的。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將美國高等教育內外的合理成分吸收進來,并隨時進行著相應的調整。

1870年,“美國教育局”公布了獲得官方認可的大學名單,教育認證活動及其制度建設開始萌芽。認證最先是被大學作為衡量高中教育質量的一種工具。后來,大學自身也開始參與認證,以保證學生在大學之間轉移時所獲得學分能被接受。1885年,“新英格蘭院校協會”成立,這是美國第一個地區性的民間高等教育認證機構。隨后,其他五大地區性認證機構“中部院校協會”(1887)、“中北部院校協會”(1895)、“南部院校協會”(1895)、“西北院校協會”(1917)和“西部院校協會”(1924)也逐步成立。1905年,卡內基高等教育基金會公布了獲得認可的大學名單。1910年,關于醫學教育的《福勒克斯納報告》發布,提高了認證標準,導致將近一半的醫學院關閉。1913年,“中北部院校協會”設立了大學資格標準。1922年,“美國教育委員會”召開了“標準化”大會。1925年,“美國圖書館聯合會”公布了經過認證的大學名單。1934年,“中北部院校協會”采用“使命導向”的模式開展認證活動,標志著認證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矛盾得到了初步的協調。至此,認證演化成為一種私人性的、非政府性的高等教育機構的自律制度,目的是確保公立和私立的高等教育機構及其專業能夠達到認可的質量標準。

二戰后,認證制度開始改變。1944年,《軍人安置法案》通過,決定向大學生提供直接的資助。1949年,“全國認證委員會”成立,目的是減少認證的重復和負擔。20世紀50年代,認證機構逐步建立了“構建基于目標的指標體系——自評——小組考察——認證委員會做出決定——定期的再認證”的認證程序。1964年,“高等教育地區認證協會聯盟”成立,地區認證機構加強了協調。1965年,《高等教育法》通過,極大地增加了對學生的經費資助。隨著聯邦學生助學金及其他聯邦撥款的大量增加,聯邦政府開始利用非政府性的認證制度來決定高等教育機構獲得聯邦撥款的資格。州政府也采用了類似的策略,將認證作為州政府經費的“看門人”。

20世紀后半期,聯邦政府逐漸加強了對認證的控制。1968年,聯邦政府“確認”(Recognizing)認證機構的程序正式確立,標志著聯邦政府加強了對認證機構的問責。1975年,“全國認證委員會”和“高等教育地區認證協會聯盟”合并成立了“高等教育認證理事會”,承擔非政府的確認職責。1984年,全國教育學會發布的《參與性學習》呼吁用教育學生的效率來衡量學校,這標志著來自民間的認證問責呼聲的出現。1993年,“高等教育認證理事會”被解散,組建了“高等教育確認委員會”,后者于1996年被CHEA取代,非政府性的確認機構正式固定下來,并延續至今。2006年,教育部長斯佩林斯任命的“高等教育未來委員會”(也稱“斯佩林斯委員會”)發布報告《勾畫高等教育的未來》,對認證制度提出了較為激烈的批評意見。2008年,再次授權的《高等教育法》進一步加強了對認證的問責。至此,認證制度演化成了一個巨大的、復雜的公共—私人制度體系,被用來保障高等教育質量,同時充當聯邦和州政府撥款的“看門人”。但認證過程仍然保持了很大程度的志愿性和自治性。

21世紀初,美國面臨的高等教育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高等教育變得越來越昂貴,教育問責和組織績效等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加上國內經濟下滑、兩黨政治斗爭、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涌現等因素的共同影響,美國國內發生了一場持續至今的高等教育認證制度變革大討論,議員、政府官員、認證機構人員、大學校長、專家學者等都參與其中,各自闡明自己的觀點。批評者認為,美國的高等教育認證制度就像“一塊瘋狂的毯子,歷史性大于邏輯性,越老越不中用?!盵4]支持者則認為,“仍然處于變化中的認證在高校和政府間提供了一個緩沖地帶,既為學生獲取聯邦經費資助提供了一個渠道,也極大地保護了學校的自主權?!盵5]這些爭論直接影響到認證制度變革的走向。目前,美國認證制度變革的趨勢主要體現在:在保密性原則下,適當增加認證的透明度;在重視投入和過程認證的同時,逐步加大結果認證;增強認證功能發揮的時效性;兼顧內部和外部問責,等等。

二、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體系

美國的高校分為學位授予高校和非學位授予高校、公立和私立、兩年制和四年制、非營利和營利等類型。認證制度涵蓋了這些類型的高校。

(一)認證機構及認證類型

美國全國共有將近100個公共和私人的認證機構。這些認證機構分為地區性、全國性和特殊(專業)性三種類型。它們所開展的認證活動分為六種類型:

第一,6個地區性認證機構對區域內高校所進行的“普通認證”或機構認證(institutional accreditation)。這類認證機構是高校發起和運行的非政府性志愿組織。在2 963所獲得地區性認證的高校中,97.4%是傳統的、非營利的、有學位授予權的。認證標準在各個地區之間有差異。地區性認證機構的經費來自于成員單位的會費和認證費用。

第二,11個全國性認證機構對特殊目的高校(如教會學院、單科性學院)所進行的認證。這些認證機構也是由高校所發起成立和運行的,經費也來自成員單位繳納的會費和認證費用。在3 458所獲得全國認證機構認證的高校中,20.9%是非營利性的,79%是營利性的。

第三,66個特殊或專業認證機構對大學內的專業所進行的“特殊認證”。在法律、衛生等專業,學生需要從獲得認證的專業畢業才能獲得執業資格證書。有些學術專業有不止一個特殊認證機構,學??梢愿鶕约旱男枰M行選擇。特殊認證通常被看作是“行會中心的”。

第四,州政府通過發放許可證和設立職業資格的標準來管理某些職業或專業。州政府通常要求申請獲得專業資格證書的學生畢業于經過認證的院校和專業。50個州的職業資格標準是不一樣的。

第五,聯邦政府對認證機構進行的“確認”。只有獲得由聯邦政府確認的認證機構所發出的認證,學?;驅I才有資格獲得聯邦政府撥款。美國教育部基于聯邦法律建立確認標準。在組織機構方面,教育部“高等教育辦公室”下設“認證機構評估中心”,教育部長還任命有“全國院校質量和誠信顧問委員會”(NACIQI)。NACIQI根據《高等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制定和實施確認標準?!罢J證機構評估中心”向NACIQI提供各種支持性服務。

第六,由全國性的認證協調組織CHEA對認證機構所進行的非政府性“確認”。CHEA是一個有大約3 000所大學的會員制單位。CHEA的角色是通過確認來保障和加強學術質量,強化認證機構間的協作。CHEA會列出獲得教育部確認的、獲得CHEA確認的、教育部和CHEA都確認的三種類型的認證機構名單。CHEA的確認為認證機構提供了一種學術合法性。

(二)認證目標

美國的高等教育認證主要有兩個目標:機構目標和公共目標。其中機構目標包括:高校的自我改進;提升高校的學術質量;將認證與高校的發展規劃聯系起來;促進高校之間的學分、學生、教師等的交流。公共目標包括:保護消費者;保證公共利益得到尊重;保障公眾對于高校教育質量的知情權;保護學生、家長、捐助者、畢業生、用人單位等高等教育的利益攸關者。

在美國的認證實踐中,機構目標通常超越公共目標占主導地位。其原因在于:第一,各種非政府的認證機構都是由學校發起成立的。第二,認證由高校來維持運轉。雖然認證機構會雇傭一些專業人員來協調認證活動,但大多數工作是由志愿者承擔。第三,認證費用由學校支付。通常,被認證的學校向認證機構支付費用,加上會員單位繳納的會費,認證機構獲得了穩定的經費來源。第四,在認證的整體利益上,機構利益超過公共利益占優勢。這并不是說高校忽視或敵對認證的公共目的,但是,一個由高校來創立、維持、資助和治理的制度必然會更多地關注機構利益[6]。

(三)認證和確認程序

認證程序。認證過程是自愿的,必須由教育機構或專業發出請求才能進行。請求認證的高?;驅I如果達到了認證的質量標準,就會“通過認證”。獲得認證的高校和專業需要接收定期的再評議。對高校和專業的認證一般是每數年到每十年進行一次。認證的程序大致是:第一步,由高?;驅I開展自我診斷,提交自評報告。第二步是同行審議。除了查看自評報告,還要進行現場考察?,F場考察小組由認證機構派出。小組成員中除了占大多數的同行專家外,可能還包括公眾成員。所有的成員都是志愿的。第三步,由認證機構專門的決策團體如“認證委員會”做出認證決定。委員會的成員有來自高校的行政人員和學術人員,也有公眾成員。

確認程序。認證機構要開展常規的自評,設立內部投訴程序,接受定期的外部審查,這就是“確認”?!按_認”由CHEA,或者教育部進行。確認的社會價值在于它是認證問責或“認證認證者”的關鍵環節。確認的過程與認證的過程有相似之處。首先,CHEA或教育部構建確認的指標體系。接下來,想要獲得確認的認證機構根據確認的標準進行自我評估。隨后,CHEA或教育部派出人員到認證機構進行現場考察,并形成考察報告。在此基礎上,CHEA或教育部做出是否給予確認的決定。最后,獲得確認的認證機構還會經歷定期的再審查,以維持獲得確認的身份。CHEA所開展的確認活動通常是每十年一輪,期間有兩個中期檢查。確認活動由CHEA的確認委員會來實施。委員會成員包括高校代表、認證機構代表和公眾代表。教育部的確認活動一般是每五年一次,由“高等教育辦公室”下設的“認證機構評估中心”審閱認證機構的報告,并組織人員走訪認證機構,之后向NACIQI提出結論建議。NACIQI最后作出確認決定,并提交教育部長。

三、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特點

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經過百余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下特點:

1.自律性。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第一個顯著特點是其非政府性、自我約束性。美國模式是基于同行評價的真正的自律模式。為了保障和提高學術質量以及加強學校間的溝通與協調,眾多高校發起成立了非政府性的認證協會,邀請會員學校的高級人員對其他學校進行“視察”?;谶@個目的,學校之間制定出了一系列一致同意的規范、原則或是“參考準則”。嚴格來說,沒有任何一所美國大學或是授予學位的學院被強迫接受機構認證。認證機構基于對高校誠信度的認可而實施認證活動。地區性、全國性和專業性的認證機構所開展的活動由CHEA進行松散的組織協調。CHEA對認證機構的認證活動提出建議,當認證機構和其成員單位出現爭執時出面協調。CHEA有時扮演管道的角色:政府的關切通過它為各個認證機構所知,也通過它為接受認證的各個學校所知;反過來,學校和認證機構的關切則通過CHEA傳遞給政府。

2.自治性。美國獨特的政治結構和生態為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良性發展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境。第一,聯邦政府不直接干預教育事務。美國憲法規定憲法沒有提及的事情留給各州和人民自己去解決。因此,雖然聯邦政府在教育事務上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但美國早期教育制度的發展則是脫離政府控制的,或者說政府管控是非常寬松的。政府允許建立各式各樣的學院和大學,對大學或大學教育不規定明確和最低的標準,而社會各界顯然希望有關于高等教育的最低標準,這種需求就為認證制度的自由成長提供了空間。第二,大學自主權。1819年的達特茅斯學院訴訟案是大學自主權確立的里程碑。在美國的認證制度中,雖然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也會通過對認證機構的確認或是對高校執照的審批而直接涉足認證,但它們的關注點在于經費的使用,只有非政府性的認證機構和CHEA才是提供學術合法性的機構。這種制度安排使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的行使空間被嚴格區分開來。同樣,在19世紀初,國會作出了另一個重要決定:允許州政府舉辦國立大學,但不能直接干涉學校的辦學事務,并推進了相應的立法。政府提供費用給學生而不直接提供經費給學校的制度安排既符合憲法的規定,也滿足了人們希望獲得大量的教育選擇的愿望。這種資源配置的制度安排促進了具有自治性的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3.未來導向性。美國實施認證制度的關注點在于未來,在于質量的改進?!百|量改進”來自于對社會發展趨勢、人口統計數據、科技的發展等的細致的展望性思考。不同地區的認證機構對于學校自查中著眼于未來的強調方式不一樣。例如,南部認證協會構建了一個“質量提升計劃”,勾畫了學校通過自查找出需要改進的領域。新英格蘭認證協會對每一個指標都提出了“反思”的要求:學校被要求將自查的結果作為基礎制定發展規劃。授予認證或者對學校的重新認證,實際上是專家組對學校做出的未來性的聲明,表明學校運行達到了一個滿意的質量水平,并將在未來十年內繼續進行自我監控,包括提交中期檢查報告。

4.多樣性與統一性共存。地區性認證機構間在術語、過程等方面存在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地區高等教育的差異。地區性認證提供了一個自然的實驗室。各認證協會知道如何去接納不同類型的學校成為成員,如何讓成員學校不僅滿足基本的標準,也進行各自的改進。地區性認證的差異性增加了成員學校對于認證標準的“擁有感”,并內化到自身的辦學實踐中。雖然地區性認證存在差異,但總的來說,這是一個統一的系統。地區性認證將不同的學校聚攏來,為學生流動和學分轉移提供了條件。各認證機構之間還通過“地區認證委員會理事會”、“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等協調性組織增強聯系和協作。各認證機構經常聘請知名大學和全國性學術組織的成員作為認證專家,也聘請其他地區的大學高級人員充當認證專家。認證專家們經常多處承擔認證任務。認證專家的全國性流動無疑極大地增加了整個認證系統的整合性、豐富性和活力。

5.與美國文化精神的一體性。第一,社團與自治觀念。托克維爾在1835年《美國的民主》一書中指出,美國人喜歡組成社團來處理大大小小的事情。認證機構就是這樣的例子。認證協會是一種會員制組織,通過會費和收費來支持運轉。認證協會為自律提供了基礎,也幫助維持了高校的自主權。第二,企業家精神。美國人在西進的過程中,定居者開辦了商業、教堂和學院。追溯美國高等教育歷史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college”一詞可以應用到多種類型的機構上。事實上,早期的“新英格蘭院校協會”的一個任務就是分辨出每所學院到底是哪種類型的機構。第三,個人主義。美國人相信,每所學校就像活生生的人一樣,都應當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這種觀念為美國歷史上一直存在的擴大教育參與度和多樣性的努力奠定了基礎。各種類型的高校的認證歷史反映了高校的日益多樣化,也反應了高等教育機會的日益增加。第四,志愿精神。美國的高等教育認證機構從一開始就依靠志愿者進行認證。認證的志愿性提升了認證的成本效益。據統計,地區性認證機構在2005年共對3 000所學校進行了認證,只用了3 500名志愿者,129名認證機構的全時制員工進行了組織管理工作。第五,自我改進。不管是認證審議還是確認,首要的一步都是自我診斷,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改進。隨后的“外部評價”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確證自我診斷中找出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建議。認證專家也將參與認證作為自我改進和發展的重要途徑。這正如布里廷厄姆所言:“參與認證這場大戲,就是去觀看在戲劇舞臺上上演的有關變革型領導、能力、使命、治理等的一出出悲喜劇,從中學習經驗教訓?!盵7]

四、結論與啟示

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歷史發展與變革為中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建設提供了以下啟示:

第一,認證制度的建設應深深扎根于自己的母體文化和歷史土壤中。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發展充分地吸收了美國的西進開拓精神、志愿精神和社團、自我改進、自我實現等理念。同時,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發展歷史也是美國高等教育擴大機會、增強多樣性和形成分權特征的歷史。學術自由和機構自治的高等教育傳統在認證制度的發展中得到發揚光大。借鑒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必須注意到它背后的歷史和傳統因素。對中國高等教育來說,應當在歷史與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構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適合自身實際的認證制度體系。

第二,應始終恪守自己的核心功能與價值。保障和促進高等教育質量、充當聯邦政府經費的“看門人”,這是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兩大核心功能。一百多年來,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既經歷了美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時期和美國高等教育的大發展時期,也經歷了數次經濟危機下的經費緊縮時期,目前正在經歷高等教育適齡人口下降、成本壓力大增、國際競爭壓力加大的時期。但是,美國認證制度的這兩大功能不僅始終沒有丟棄,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有所加強。認證制度能得到兩大“主顧”——政府和大學的認可,主要源于這一條。尤其是以促進大學的自我改進為出發點的價值取向獲得了眾多大學的擁護,使認證機構可以底氣十足地拒絕政府和公眾的不合理干預,可以使機構目標和利益大于公眾目標和利益獲得理解與認可。

第三,應區分學術權力與政治權力的行使空間。政府與認證機構之間總會存在矛盾與張力,這在美國也不例外,關鍵是如何找到平衡點。在美國,這個平衡點就是政府行使政治權力、提供有關撥款的經濟合法性,認證機構行使學術權力、提供有關教育質量的學術合法性。政府和認證機構既有分工也有協作,遵守職責空間劃分,不跨界行權,政府并未從上至下設計認證制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政府對認證制度的發展都采取不干涉態度,二戰后開始作為認證制度的“消費者”處理與認證機構的關系,直到上世紀后半期,才通過對認證機構的“確認”直接控制認證,但范圍僅限于對聯邦撥款的“看門”功能的審查,學術合理性的提供則交給非政府的確認機構。這種公—私共處的制度安排,既延續了美國高等教育的多樣性,尊重了高校和認證機構的自主權,也滿足了各方對協調性和統一性的需要。

第四,注意把握制度變革的均衡性。與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在歷史上的變革模式一樣,認證制度最近的調整與改革,不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實際操作中,都很注意把握“度”,尋找適合目前歷史條件的平衡點,而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其主要表現在:增加透明度,滿足利益攸關者的信息需求,但并不放棄基于學術原因的保密性原則;調整認證重點,重視對組織績效尤其是學生學習成就的認證,協調好投入、過程與結果認證的關系;在保持多樣性、分權性的基礎上,增強認證的統一性和協調性;根據科技、學科、經濟發展的需要進行調整,積極吸納公私領域中的好的制度要素,增強保障和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效能;傾聽公眾的呼聲和政府的要求,主動建立內部問責機制,并將內部問責與外部問責有機聯系起來??梢灶A測,這種“度”的把握,將會延續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發展的可持續性勢頭。

第五,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弊端。對此,我們的學習一定要基于準確細致的研判來進行。同時,“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睂γ绹叩冉逃钸m合的認證制度不一定適合中國,切忌照搬或簡單地模仿。如果說認證制度是美國高等教育之樹上一朵艷麗的花朵,則它據以怒放的能量來自于整個樹冠和比樹冠更深廣的美國文化之根。對美國認證制度的學習借鑒一定要重在“神”與“道”,而不能拘泥于“形”與“器”。否則,我們的學習難免落入我國高等教育近代化過程中“全盤西化”或“中體西用”的窠臼中。

參考文獻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gher_education_

accreditation

[2] http://www.chea.org/international/inter_glossary01.

html.

[3] Fred F. Harcleroad, Accreditation: History, Process, and Problems. AAHE-ERIC/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Report, no. 6.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1980.p1.

[4] Robert C. Dickeson, The Need for Accreditation

Reform. 2006, http://www.ed.gov/about/

bdscomm/list/hiedfuture/reports/dickeson.pdf.

[5] Barbara Brittingham, Accred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 Did We Get to Where We Are? 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no. 145, 2009, p27.

[6] Vickie Schray, Assur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Key Issues and Questions for Changing Accred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www2.ed.gov/about/bdscomm/list/hiedfuture/.../schray2.pdf, p3.

[7] Barbara Brittingham, Accred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How Did We Get to Where We Are? 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no. 145, 2009,p19.

我國高等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21世紀的時代背景下,“科技是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社會經濟發展最需要的是人才”,這些論調決定了這個時代的教育目標,那就是培養人才,具體來說是培養這個時代所需要的,適應這個時代生存和發展的,掌握科學技術和使經濟增長等能力的人才。

關鍵詞:高等教育;課程改革;動因

一、高校傳統基礎課程危機

基礎課程改革中的基礎課程是指所有教學內容的總和,總的來說是為了解決“教師是教什么,學生是學什么”的相關系列的教學問題。那么在基礎課程上的學科教育主要是為了:“以知識為基礎,運用一定的價值標準,從不同的領域選擇相關內容,從而組織出新的學科?!被A學科的傳授具有悠久的歷史,無論國內外,在國內的學科基礎教育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教育理論。從全面的教學體系的構建來說,現階段的基礎學科教育在某些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

(一)忽略學生個人化發展

信奉科學在當今已經成了不容置喙的理念,科學教育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學校把培養社會精英和創造社會財富作為發展的重點。然后在進行教育的同時卻忽視了人類的個性化發展,缺乏對人性關懷教育,特別是性格中的情感等一些教育的缺失。人本主義代表人物馬斯洛、羅杰斯曾經指出:“我們在傳統教育中只是看重了片面,而沒有做到全面發展的教育人。學生中自己的情感,興趣都被粗暴的扼殺了?!?/p>

(二)學生成為失去獨立思考的機會

知識是人類對世界上客觀事物的正確理解和反映,是客觀,沒有意識形態的。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只有科學和真理才會被看作真正的知識。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人類對于教育的崇拜已經達到無可救藥的地步,個體自身的需要、情感、意志、個性、價值觀和獨立人格等沒有應有的地位。所以在傳統的教育中,出于被動地位的學生則成為被灌輸的對象,不能主動發揮自己個人,只能在課堂中被動的承受這教師的傳授。那么學生的主動性將無法得到發揮。

(三)固守“硬課程”模式,強調灌輸式教學

為了達到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教學目標,授課教師一般則是采取滿堂灌,把知識強制灌輸到學生的記憶里。在傳統的課堂中,有一個促使學生學習的誘因就是讓老師得到滿意,這樣才能得到老師的認可。通過這些方式的引導,使得同學們意識到只有把老師的所講的知識死記硬背記到大腦里就行了,沒必要有自己的思維模式,如果有創造性的思維模式或想法,會讓同學們以為自己是另類。這就造成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是思考和創造,而是對知識的簡單記憶和重復,抹殺學生們的創造力。

二、人本主義課程理念的注入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社會發展迅速,科學知識也日益普及,物質生活豐富,但是科學知識作為人們社會生存需要已經分化很嚴重,人們的社會價值觀也會隨著經濟社會的沖擊出現精神危機,人們越來越多依靠內心世界尋求追求的目標。

人本價值課程的引入,能夠很好解決這些問題。人本主義課程的觀點是能夠提升人的價值,使得自身的能力和自身的價值相統一,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和認可。在日常的教育中主要是教授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關于個人的人文學科知識。把培養人的目標從“自我價值的實現”變成“全域發展的人”,讓受教育的人變成“知情合一”,讓學生個性得以發展,讓學生能夠懂得滿足個人興趣和愛好,懂得排遣自己的情緒。

三、推動高?;A課程改革的動因

(一)社會需求

當前,雖然我國的教育體制與國際接軌,但是存在總體上目標不明確,與知識經濟社會人才需要產生脫節?,F階段我國課程體制設置存在多為短期功利性的目標,比如是為了解決當前就業率和經濟效益。在這個過程中,使得學生缺乏足夠的素養積累,從而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和后續創新性能力的培養。

(二)關注教師情感因素

基礎課程的改革對于每一個任課老師都有重大的意義,它直接影響到老師參與課程改革的積極性。雖然人們已經普遍認為基礎課程的改革重要部分在于任課教師,如果沒有教師的參與,那么基礎課程的改革則必然的失敗。所以對于任課的老師的提前引導至關重要。在基礎教育改革的時候,必然會觸及一部分老師的個人利益,比如說要改掉過去陳舊的教學方法,在繁重的教學業務上增加一些新任務。所以在行業研究講,課改的核心因素則是教師的改變,在課程改革的同時應該關注任課教師的情緒,只有教師身心愉快,才能在課程教學上帶來意向不到的效果。所以在教學改革制度的制定者,執行者以及教師三者必須互相理解,才能有效推動教學改革。這在高校課程改革過程中,應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三)多元化發展成就學校品牌特色

學校應當有自己的品牌特色,而不是所有的大學科目都整齊劃一。增強課程設置的綜合化、人性化,讓受教育者意識到學習其實是一個探索未來的過程,在自己人生的過程中規劃自己未來,老師僅僅是一個重要的引導者,用生動豐富的語言傳到知識。促進課程改革的方式有很多種,而且全世界都在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改革方法。所以我國在基礎課程的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有預見性和遠見性,既要吸取西方先進的教學理念,也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和傳統文化,集百家之長,形成具有我國自己特色的基礎教育道路,為我國培養優秀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耀銀.在學習中讓學生學會質疑解難[J].科技視界.

[2]劉菲菲.高校課程改革芻議[J].文教資料,2008,1:148-149.

[3]王麗霞.高校學分制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淺析[J].文教資料,2008,1:150.

[4]李碩豪,魏昌廷.高校課改警示:對存在主義課程觀的現代審視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1,6,13(6):40-44.

[5]尹振東.校課改理念下自主學習模式創新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5:152-154.

[6]邵光華.關于教師課改認知的反思性分析與啟示[J].教師教育研究,2014,9,26(5):29-35.

(作者單位:鄭州成功財經學院)

我國高等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對現代會計人才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多,對會計人才的技能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才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研究我國會計教育現狀對于我國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探討了我國會計教育及會計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對策。

關鍵詞:會計教育;會計教育研究;現狀;對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現代經濟的發展需要越來越多高素質的專業化人才作為支撐,會計行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也隨之不斷提高,會計人才的培養也越發受到重視。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傳統的會計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加快對我國會計教育改革與創新的研究,對于培養現代化會計專業人才,服務經濟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對現階段我國會計教育及會計教育研究現狀和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對新形勢下的會計教育發展路徑提出了幾點策略。

1 我國會計教育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1.1 會計教育環境差

目前我國雖然已經意識到會計教育和會計人才培養對我國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從當前會計教育現狀來看,還面臨著一些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會計教育環境相對較差。一方面,我國會計教育分布在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平逃榷鄠€教育體系當中,但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教學形式陳舊,師資力量短缺。近年來,我國雖然大力倡導教育體制改革,但是從傳統教育到現代教育需要一個較長的過渡期,會計教育本身就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工程,會計內容多且復雜,包括財務會計、審計、會計電算化、會計職業道德等多個方面,很多學校的會計專業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單一的考核方式,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于學生會計專業技能的提高。此外,會計教育環境差還體現在國家和學校沒有為會計專業學生提供實踐學習所必須的設施和條件,現有師資的學歷和能力水平也不能滿足職業技能型會計人才培養的要求,教師缺乏對會計教育的專業化研究和解讀,導致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目標不明確,教育效果差。

1.2 會計人才培養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我國融入了大量的跨國公司,并且開始開展本土化經營,這就使得我國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熟悉世界貿易規則的、實踐技能型的金融、貿易、會計等方面的人才,會計行業在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在這一關鍵時期,加強對會計教育的改革和研究十分迫切。目前,我國會計教育面臨的另一個關鍵問題在開展會計人才培養時缺乏與社會實際的聯系,很多學校都沒有對會計教育行業發展現狀進行深入研究,也沒有詳細調查市場對會計人才的需求現狀,導致現有會計教育體系下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難以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普遍存在重視專業知識教學,忽視職業技能培養的問題,導致我國會計教育行業發展停滯不前。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我國會計教育行業必須加大力度進行深化改革,以期培養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現代化會計人才。

2 改進當前會計教育現狀的對策

2.1 完善會計教育學科體系

要想切實推進我國會計教育行業改革,深化會計人才培養對現代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我國必須不斷完善會計教育學科體系,根據實際情況優化會計課程體系建設。首先,作為培養現代化會計人才的職業院校,必須要擺脫行業和部門的限制,充分了解企業和社會對會計人才的能力要求,進而有計劃地設置會計專業教學目標,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合理安排,在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的同時,還要實現會計學科與社會需求的對接,使得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滿足社會和企業發展的需要。其次,學校要在現有會計體系當中加入學生就業相關的指導和技能學習,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會計就業信息和發展前景,進而明確學習目標,在學科體系的指導下自主學習,掌握從事會計工作所必須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完善會計課程設置,實現學科之間的有效聯系,以市場為導向設置人才培養目標,進而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現代化會計人才。

2.2 加強會計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為了提升我國會計教育行業的發展水平,深化會計教育改革,我國必須加強會計教學師資隊伍建設,重點加強對會計教師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實踐技能、教學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從根本上提高會計教育資源的整體水平。首先,學校要加強對高水平、高資歷會計專業教師的引進,不僅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能,還要充分了解會計教育行業發展現狀,具備較高的會計實踐技能,進而在開展會計教學時就能夠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其次,學校還要對現有教師進行教育培訓,強化校企合作,鼓勵教師深入企業參與崗位實踐;還可以聘請企業會計崗位的專業工作人員來校擔任教師,從而增加“雙師型”教師的數量,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實踐技能型會計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此外,學校還要定期組織會計專業教師開展教育研討會,深入探究當前會計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進而促進我國會計教育行業的創新發展。

2.3 強化會計實踐教學

社會和企業需要的會計人才必須具備會計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因此這就需要現代會計教育改革過程中強化實踐教學。首先,學??梢酝ㄟ^校企合作的方式為會計專業學生提供參與會計崗位實踐的環境和機會,讓學生在實際崗位工作中熟悉會計軟件系統的操作,提高實踐水平。其次,教師還要建立會計校內實訓基地,在現有課程體系當中加入會計實訓課程,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與會計實訓,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強化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滿足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要。

3 總結

綜上,我國當前會計教育行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會計教育研究的也不夠深入,會計教育環境相對較差,不利于現代化會計人才的培養。針對這些問題,我國必須加大會計教育改革力度,不斷完善會計教育學科體系,加強會計教學師資隊伍建設,還要重視會計實踐教學,從而實現會計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對接。

參考文獻:

[1]朱靜.會計教育及會計教育研究現狀與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4(10):447.

[2]呼雯.淺談我國會計教育現狀[J].青春歲月,2013(11):260.

[3]許曼.高校會計教育及會計教育研究的現狀與解決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5(35):250-251.

我國高等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雖然目前已經進入了蓬勃發展階段,但要走出一條既重質量又有特色的發展道路,就必須建立有效的教學體制,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理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使高職教育不斷發展狀大。

【關鍵詞】教學改革;教育體系;人才評價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有了長足發展,高職教育的地位在日益顯現。海南政法職業學院從2003年升格以來開始試辦高等職業教育,在國家高職教育發展方針的指導下,我們借鑒其他高職類院校的先進教育教學模式,努力擺脫傳統普通??平逃慕虒W模式影響,立足政法類行業的特點,從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上入手,從教學計劃開發上切入,在培養目標的確立、專業技能的開發、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教學內容的更新和考試方法的改革等諸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

一、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理念

1、樹立職業教育的觀念,實現專業教育向以崗位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職業教育的轉變。筆者認為職業教育是針對崗位的,而專業教育是針對專業的。相對說來職業教育是綜合的,而專業教育是單一的,這兩者在內涵上有很大區別。如果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的人認識不到這一點,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定位,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教學內容的更新都很難有突破性進展。

2、樹立開放辦學觀念,由學校教育轉向社會教育。高等職業教育要依靠社會力量來辦學;要按照社會的要求來辦學,要在為社會的服務中辦學。這樣高等職業教育才能進入社會經濟主戰場,才能與社會發展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才。

3、樹立知識、能力、素質相統一的觀念,變單一的知識傳授或簡單地強調動手能力為崗位綜合能力和基本素質的提高。這里應當避免兩個認識上的誤區:一是高等職業教育就是在??苹A上增加動手能力的培養;二是職業教育不強調素質培養。必須認識到職業教育是針對職業崗位的一個新的教育教學體系,包含著培養目標、培養途徑,培養內容、培養標準的重新定位。

4、樹立主動適應觀念,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出擊。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擴招給原本壓力重重的新興的高職教育帶來了更大的沖擊。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應該在思想觀念上有所突破,主動適應這種變化。筆者認為適應以下幾個方面:①主動適應社會,專業設置上寬窄并存,突出針對性。②主動適應學生,培養目標上體現靈活性。雖然我們強調知識、能力、素質相統一,但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趨勢下,高等職業教育更應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以適應教學對象的變化。教育中應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用新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去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我們。③主動適應崗位能力要求的變化,隨時更新培養內容,體現先進性。

二、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高等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獨特作用

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定位是:“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改革發展之路,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辦讓人民滿意的高職教育?!?。這說明實用性,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第一特性。在此指導下的高等職業教育必須與普通教育錯位發展,辦出教育的特色,尤其是要不斷改革高職教學,以改革求生存,靠改革謀發展。

2、高等職業教育基本學制將縮短

2004年6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顯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基本學制將逐步由三年制過渡為二年制為主。學制壓縮后,縮短了高職的培養年限,勢必要求高職院校必須調整現有的教學安排,進行教學改革,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把培養高技能型人才作為目標,突出把握教學的應用性、針對性,實踐性。重點突出“實用”,傳授貼近崗位需求的專業技能。這些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成熟和發展都會產生直接的、積極的影響。

3、市場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改革的動力

職業教育與經濟建設有著最緊密的聯系,以服務經濟建設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因此,高等職業院校要把滿足企業需求和學生需求作為學校發展的動力,把提高學生的就業和創業能力作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這是職業教育的聲譽和生命力所在。這種教學思想不但符合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而且必將為打造高等職業院校面向就業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以及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三、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應對策略

(一)轉變教育觀念,積極實施以素質教育為基礎的創新教育

1、拓寬和延伸辦學指導思想,形成開放的創新教育觀。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科技、教育及文化交流的加強,跨國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也將成為大勢所趨。高等院校作為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合作與研究的樞紐,要認清形勢,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立足區域經濟,樹立全球化的開放式辦學指導思想,積極拓寬辦學空間。堅持以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基本指導思想,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大力發展遠程教育,確立新的教育觀,樹立全球觀念、競爭觀念、創新觀念和強烈的危機意識,最終實現教育觀念的創新,培養出大量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

2、轉變人才評價觀,改革考核方式,真正造就市場需要的人才。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院校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更多地注重對知識記憶準確度的考核,而忽視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尤其忽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結合我國高職教育的實際,真正建立“重能力、重效果、重實踐、重創新”的綜合的、多指標的人才考核體系,筆者認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至少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專業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考核,這是考核的基礎,十分重要,但不是考核的唯一內容;二是對學生自學能力、研究能力、創造能力的考核,也就是對學生基礎知識具體運用能力的考核,是考核的重點;三是對學生社會活動能力的考核,這是學生畢業后步入社會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同時,教師在考核過程中也可以選擇多樣化的考核方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和選拔出真正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造型技術人才。

(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改革教學內容,突出學科之間知識的融合。高職院校必須從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需要的合理知識結構出發,通過對相關課程的優化、整合以及教學內容的改革,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加強技能訓練、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的研究者認為: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應主要加強以下幾個個方面的基礎及其相應的基礎課程的教學。一是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二是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如“兩課”、文、史、哲、藝、經、管等課程;三是工程類學科基礎知識,如計算機應用、外語、科技檢索、網絡技術等課程;四是工程技術科學基礎知識,如工程原理、工程學基礎等課程;五是實驗與工程實踐基礎知識,如實驗、實習、學生科技活動,生產實踐等課程。在加強這五方面基礎的教學中,還必須適時引入本學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新知識、新工藝、新材料、新理論、新方法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整個視野拓寬,站在學科的前沿去研究學問。

3、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在課堂教學中,幾乎沒有什么討論或辯論,教師成了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教材成了學術權威而不可懷疑。這十分不利于學生養成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此,必須采用民主、科學的教學方法,增加課堂討論,多給學生留一點自主學習的時問,鼓勵學生自由探索、大膽質疑,及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好奇心,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地參與到教學中去,從而變單純的知識教育過程為綜合能力教育過程,把課堂和教學環境交給學生,把學生擺到“學習主體”的位置上,教師通過創設科學、合理、新穎的問題情境來帶動教學,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通過讓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訓練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就是要更多地運用啟發式、直觀式、綜合式的教學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此外,在信息化、網絡化時代,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活動和引入新的教學內容已經成為必然。作為教師,在工作中要隨時注意通過網絡了解國內外該專業領域內出現的新技術、新工藝等,并及時把它們引入到教學中去,以縮小學校教育與社會科技發展之間的差距,從而培養出專業結構合理、智能結構科學、知識結構新穎的現代化高級技術人才。

(三)調整專業結構,優化課程體系,培養復合型人才。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結構及內容相對陳舊,無法培養出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復合型、創造型、國際化的通才。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這種專業結構和課程結構的不合理將遭受最為嚴重的沖擊。因此,首先要調整專業結構,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積極發展第二、三產業專業,重點發展應用型專業,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其次,改變過去將專業劃分過窄、過細的局面,加強學科問的相互滲透與融合。再次,注重充實和更新課程內容。課程的設置要體現“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原則,基礎課的設置與選擇要堅持一個“精”字,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選修課的設置與選擇要堅持一個“新”字,以保持學科本身的相對前沿性;綜合課的設置與選擇要堅持一個“博”字,從而有利于學生進行比較學習,有利于逆向、綜合和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最后,調整理論課與實踐課之間的關系。做到理論與實踐并重,使學生既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又獲得較強的專業技能。

(四)強化實踐環節,突出實踐操作技能培養

實踐教學環節是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這一環節的教學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高級技術人才培養的質量。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是高職院校技術性辦學特色的主要體現,在這一過程中,除突出實踐教學在學校教學計劃中的比重、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外,還必須抓好以下幾點:

第一,為了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必須建立相應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主要是建立實驗教學質量標準體系和質量監控體系,建立平時實驗的量化考核標準。

第二,加強實驗教學管理、實驗室管理和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提高實驗教師的實驗指導水平等,建立科學管理機制,確保實踐教學水平的穩步提高。

第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實踐教學隊伍。注重實驗實習指導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訓練,全面提高實驗實習指導教師的實踐技能,同時,要不斷提高實驗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第四,強化操作技能訓練,抓好專業實習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專業實習環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重要環節,要充分認識它的重要性,認真安排和組織好專業實習。

上一篇:全國教育技術論文下一篇:優秀教育技術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