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扶貧政策范文

2023-10-30

我國扶貧政策范文第1篇

主任就我縣“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關鍵是落實。下面,我就此項工作強調三點意見。概括地講,就是“三個明確、三個落實”。

一、明確開展“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工作的重大意義,統一思想抓落實

同志們,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是當前解決

農村貧困問題的兩項重要制度,實施兩項制度的有效銜接,是黨的*全會提出的明確要求,是新時期深化扶貧開發和社會救助的一項重要舉措。做好這項工作,對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實施兩項制度的有效銜接,是落實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政策的基礎工作。解決好農村貧困人口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是全縣實現轉型跨越、再造一個新**的重點和難點。從目前來看,我縣農村貧困人口有三種情況,一是喪失勞動能力的純低保對象,二是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三是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對上述三種貧困人口的規模、特點、分布、需求等進行調查摸底,對他們進行科學認定、建檔立卡,形成農村貧困人口基本情況數據庫,有利于對農村貧困人口實行分類扶持、動態管理。特別是在國家普惠政策力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農村扶貧工作的著眼點轉向提高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貧困識別問題就更加突出,只有全面、客觀、真實地掌握貧困鄉村和貧困群眾的基本情況,才能有針對性地落實幫扶措施,提高扶貧工作成效。

(二)實現兩項制度的有效銜接,是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縣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918元,增長23.2%。

但和我縣“十二五”翻番目標來比,任務十分艱巨。所以說,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是我們農業農村各項工作的核心。隨著農村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我國對農村貧困人口的扶助工作進入了開發扶貧和生活保障“兩輪驅動”的新階段,對沒有發展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救助維持其基本生存,對具有發展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開發式扶持促進其脫貧致富,形成了低保保生存、扶貧促發展的新格局。這兩項制度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只有將兩項制度有效銜接,才能全面覆蓋農村貧困人口,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生存和發展問題,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是消除絕對貧困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舉措。

(三)實現兩項制度的有效銜接,是搭建“大扶貧”工作平臺的現實選擇。近年來,隨著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各行各業和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貧困地區和貧困群體,扶貧開發形成了專項計劃扶貧、惠農政策扶持、社會各界扶助等多措并舉、互為支撐的“大扶貧”格局。通過兩項制度的有效銜接,建立健全農村貧困戶信息系統,不僅為扶貧和民政部門的工作提供依據,也為計劃、教育、衛生、農業、水利和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提供了一個通用工作平臺,相關部門可以利用這個信息系統快速準確地找到扶貧對象,有針對性地開展扶貧工作,提高扶貧資源的使用效能。同時,也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對全縣農村貧困狀況進行科學評判,更好地謀劃“十二五”期間的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可以說,開展“兩項制度”有效銜接,是國家完善扶貧開發戰略和政策體系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一項政治性、群眾性、基礎性和制度性都很強的工作。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縣、農業大縣和財政窮縣來講,人口基數大,地類地貌全,生產條件滯后,消除絕對貧困現象任務艱巨,做好這項工作意義非同尋常。大家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高度重視,帶著對貧困群眾的深厚感情,帶著維護全縣穩定大局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按照今天的安排部署,切實把工作做細、做實、做好。

二、明確開展“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工作的具體程序和工作方法,把握關鍵抓落實

實施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工作,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內容多、任務重、時間緊,相關部門及各鄉鎮必須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統籌規劃,周密安排,有序推進。

一要明確目標任務。實現兩項制度有效銜接的總體目標是:對農村低保對象,通過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對扶貧對象,通過實施扶貧政策提高其收入水平和自我發展能力,穩定解決溫飽問題并努力實現脫貧致富。按照省市統一安排部署,我縣今年要全面啟動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工作,以涉及全縣7個鄉鎮的35666名農村低收入人口為對象,通過調查識別和建檔立卡,探索建立扶貧開發和農村低保對象的動態識別機制、監測管理機制和針對貧困戶和農村低保戶的分類幫扶機制,實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保障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提高扶貧對象的自我發展能力和收入水平。

我國扶貧政策范文第2篇

正文:今年寒假,我與幾個同鄉一起做了關于我鄉扶貧惠民政策的

調查活動。調查采用以走訪座談為主,問卷調查及網絡調查為輔。通過對我鄉居民的走訪調查,充分鍛煉了自己的組織能力以及社會交流能力,個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調查采用以走訪座談為主,問卷調查及網絡調查為輔。通過對柏林鎮居民的走訪調查,充分鍛煉了自己的組織能力以及社會交流能力,個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通過調查,得到了豐富的、個性化的信息。然后經過歸納、分析、綜合、整理,得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

我鄉位于湖南省偏遠山區,居民收入普遍低,85%的居民是農

民。大多數靠種植水稻、農副產品維持生活 ,部分居民在農閑時外出打工以補貼家用(多從事建筑行業,如泥瓦匠、木工等艱苦工作)。近年來,在黨中央的號召支持及經濟扶持下,我鄉出臺了多項重要措施,扶助支援三農,把居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實際行動幫助農民,解決農民困難把黨的溫暖撒向人民,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我鄉居民普遍貧困,致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納起來主要

有以下幾點:

(一)自然災害頻發

我鄉的地質構造比較特殊,最易受自然災害的沖擊,尤其是2006年“7.15”,2007年“8.20”這二次百年未遇的洪災損失慘重。特別是2008年春的這次雪災損失更是巨大。2009年與2010年又遭受嚴重干旱。由于災害的不斷發生,很多人家辛辛苦苦一輩子積攢下的家當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如小田村一個組在2006年“7.15”洪災中,因暴雨引起的山體滑坡幾十畝及將收割的水稻全部被沖毀,該組大部分人辛辛苦苦一年的勞動成果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2008年的冰災使我鄉的人造林損失慘重,許多杉木都是成片的倒伏,大部分都被壓得攔腰折斷,造成林農連續幾年都沒有樹可砍,生活返貧。

(二)因病致貧

從這次調查中得知我鄉因病住院、開支過大而造成貧困和返貧的家庭就有30戶、104人。如東沖村王洪原來是一戶小康之家,家里每年的收入在2萬元左右,但自從2007年因他患上肝癌后,治療費花了近10萬元,雖然合作醫療能報銷一部分,但自己也還要負擔很多。目前,家里一貧如洗,并且負債累累。

(三)自然環境惡劣、生存條件差

我鄉是典型的丘陵地帶,村民雜刪而居,許多地方山高路遠、信息閉塞,居住又特別的分散,有些自然村只有1-2戶,有些村民小組有10多個自然村。有的村即使產出了商品,也很難把自己生產的產品賣出去,即使賣得出去,自己得到的也很少。如堂屋村產煤地,由于挖煤引起地下水下降,許多原來可以耕種的田現在都因無水而無法耕作,農民就是守著土地也沒有用。

(四)因讀高中上大學致貧

據調查統計我鄉2010年因孩子讀高中和上大學造成家庭貧困的有21戶。如坦泉村曹林兒子2007年考取了湖南師范大學,這些年為送兒子讀書,前后共花去8萬多元,把家里的儲蓄全部花光外還負債2萬多元。再者,如我縣讀縣重點一中每年的學費在3000元左右,加上生活費1000元每月,每期用4600元,每年9200元,多年的儲蓄在2-3年內就花光也就司空見慣了,

許多家庭因為子女讀高中而負債累累,成為一塊心病。

(五)文化程度低,勞動力素質不高

勞動力綜合素質低,使許多農村低收入家庭陷入了:“貧困——受教育程度低——知識技能少——創業能力弱——貧困”的惡性循環。低收入農戶人口素質的差異,直接導致收入結果的差異。由于其自身素質的制約,出現了勤勞不能致富的現象。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提出的重大歷史任務。新農村建設

的二十字方針,把“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放在首位,充分說明了農村經濟工作是中心,農民增收是根本。地方政府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處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前沿,面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形勢、新任務,如何按照黨中央的要求,充分發揮領導作用,切實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宏偉目標的順利實現,是擺在地方政府面前必須回答和認真做好的重要工作。

首先,我鄉進行了“農網改造”,解決農村用電貴、用電難問題。由于農村面廣、用戶散等原因,致使農村電損大、費用貴、電壓不穩定。有的地方用電高達1.8元/度,高于政策規定價不少,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有的地方電壓低于220伏,大功率家電用不了,給農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農民強烈要求進行農網改造。對此,我鄉非常重視,多次向縣政府反應,希望解決這一難題,得到了縣政府的大力這次。我鄉農網改造問題涉及到郴電國際,因此,縣政府人大常委會,主動與市人大常委會聯系協調,組織駐縣市人大代表對郴電國際進行了持證視察活動,并提出了不少建議意見,促使郴電國際于2008年8月率先在我鄉啟動了農村電網限價改造,于2009年6月啟動了總投資達1.6億元的農網完善工程。我鄉現已全部完成農網改造任務。

其次,破解基礎設施興建難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與城

市基礎設施建設相比差距較大,已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特別是公路建設滯后,行路難問題比較突出。改變落后的基礎設施面貌、破解興建難問題,已迫在眉睫。作為地方政府,有責任幫助群眾解決生活中最現實、最直接、最突出的問題,更好地實現群眾意愿,滿足群眾需求,維護群眾利益。對此,縣政府組織開展了全縣公路建設情況專題調研,聽取了縣人民政府關于全縣公路建設匯報,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建議,并跟蹤督辦落實。通過掀起全鄉公路大會戰,促使全鄉通車里程達到88.3公里,硬化公路72.4公里,通暢率為82%,兌現了5萬元/公里的硬化補助金243萬元,投入了約10萬元完善通鄉公路安全防護措施和警示牌,并對尚未列入計劃而又建好的農村公路貸款提供貼息補助,基本實現了公路村村通,解決了農村行路難問題,促進了我鄉經濟發展。

再次,破解農村醫保難題。農村社保、醫保問題是我國社會保

障制度建設中一個最薄弱環節。目前,廣大農村社保、醫保體系嚴重影響了農村的發展,使業已存在的城鄉差距有所擴大。因此,在建設新農村實際工作中,地方人大要把農村社保、醫保制度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監督好。在我縣,農村社保工作即將啟動;醫保

工作已于2007年啟動,在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問題起到的一定作用,但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如報帳手續繁雜、報銷比例低、農民認識不足、覆蓋率低等問題。對此,我鄉通過組織開展“新農合”專題調研、聽取縣政府關于“新農合”專項工作匯報等方式,督促縣政府出臺系列措施,解決不少問題和困難。如啟動了普通門診報銷程序,不住院也有報銷;報銷封頂線由原來的3萬元調至6萬元;報銷比例由原來的不達起付線不予報銷調到最低按住院費用的25%保底報銷等等措施的出臺,不斷完善了農村保障機制。

同時,我鄉還解決了農村低保難題。低保參保原則及類別一是

入保范圍實行“三優先一傾斜”的原則,即五保戶優先,因重殘、重病、重災致貧優先,“三無”人員優先和重點向特困人口傾斜。二是實行分類保障。A類是五保戶,全額享受人均70元/月,B類是符合五保條件,但本人不愿入保的人員人均35元/月,C類是因殘、因病、因重大災害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無法維持基本生活及另有一定收入但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村民,人均15元/月。我鄉低保標準最低為240元/人、年,最高840元/、人,平均低保標準為654.9元/年、人。

在多項扶貧政策的幫助下,我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

高,生活質量得到了巨大改善。醫保低保受到了廣大鄉民的好評,解決了許多村民的困難,增強了村民信心,以飽滿的熱情為幸福明天而奮斗!

結束語:孟子曰:“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趙太后說:“茍無歲,

何有民?茍無民,何有君?”我國是個農業大國,約75%是農民。農民是我國的根本,是民族繁榮國家富強的基礎。黨和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扶貧惠民政策,要憂民所憂,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共同奮斗。

謝辭:非常感謝鄉政府及村委會給予的幫助,讓我圓滿的完成了這次

調查。委員會成員協助我制定調查的內容,讓我對農村的現狀及發展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對黨的惠民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對農村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在此還要感謝各位大學生朋友和農民朋友,支持并協助我的工作。還有其他的一些朋友,你們的幫助真的非常重要。再次感謝你們!

隊員感言:在這次調查中,雖然很辛苦,但是我慶幸自己堅持下來了,只

我國扶貧政策范文第3篇

答:為深入貫徹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戰略思想,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強化金融支持,完善服務體系,解決好“貸給誰、誰來貸、怎么貸、如何還”等關鍵問題,打通金融扶貧綠色通道,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撐。

2、什么是“政銀企戶保”金融扶貧模式?

答:建立“政府搭臺增信、銀行降檻降息、企業農戶承貸、保險兜底保證”的“政府十銀行十企業十貧困戶+保險”多方聯動扶貧貸款模式,簡稱“政銀企戶保”金融扶貧模式。

3、扶貧貸款主體是什么?

答:貧困戶:有貸款意愿、有生產經營能力、有與貸款要求相符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農場: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能夠帶動貧困戶發展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民合作社和扶貧龍頭企業:貧困戶自愿參加,實行資金、技術、采購、生產、加工、銷售等互助合作的經濟組織和對貧困戶脫貧有帶動作用的企業。

4、扶貧貸款用途是什么?

答:用于發展符合我縣規劃的扶貧產業,不能用于個人消費,如買房、購車及其他個人消費品。

5、扶貧貸款要符合什么條件? 答:貸款對象應當符合以下條件,由擬放貸款銀行負責審核。貸款個人年齡不超過60歲,貸款用途符合我縣發展規劃和脫貧攻堅規劃。個人資信度好,具有按期還本付息的能力。在合作銀行開立結算賬戶,沒有任何未解決的法律糾紛和不良信用記錄。

農民合作社、扶貧龍頭企業、股份合作制經濟組織還應符合以下條件:依法注冊登記,持有有效執照和生產經營許可證,依法納稅,有扶貧龍頭企業資質或帶動一定數量的貧困戶。管理制度健全,會計核算規范,資產負債比例合理,優先支持上市掛牌企業。承擔扶貧任務經濟組織帶動的貧困戶不低于本經濟組織股東戶數的30%。

6、扶貧貸款產品有幾種?

答:目前我縣開展的扶貧貸款有2種產品。

(1)扶貧小額貸款。只用于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銀行在貧困戶評級授信的基礎上,采取“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辦法,為貧困戶發放5萬以下3年以內扶貧小額信貸,由貧困戶自主周轉使用。

(2)產業發展貸款。主要用于承擔扶貧任務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扶貧龍頭企業、股份合作制經濟組織,也可用于建檔立卡貧困戶。

7、扶貧貸款額度是多少?

答:貧困戶小額貸款單戶不超過5萬元;家庭農場貸款不超過100萬元;農民合作社貸款不超過300萬元;縣級扶貧龍頭企業貸款不超過500萬元。

8、扶貧貸款有哪些費用? 答:貸款費用由貸款利息、保證保險費、擔保服務費組成,貸款利息:建檔立卡貧困戶5萬元以下小額貸款執行國家基準利率,產業發展貸款在國家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不超過45%。保證保險費:貸款額度的1.2%。擔保服務費率貸款額度的1.0%。

9、扶貧貸款期限是多少?

答:根據發展的產業、用途和銀行規定合理確定貸款期限,貸款期限(含展期)不超過3年。

10、扶貧貸款程序是什么?

答:按照“政銀企戶保”模式申請扶貧貸款要按以下程序進行。

(1)申請。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社、家庭農場貸款向村金融扶貧服務站提出申請,扶貧龍頭企業貸款向所屬鄉鎮金融服務部提出申請。

(2)調查。鄉鎮金融扶貧服務部要在收到村金融扶貧服務站申請后,由金融服務部主任牽頭,組織駐村精準扶貧工作組成員、村“兩委”干部和市場經營主體負責人等,與金融機構信貸人員一起,組成工作組入戶實地調查,客觀、公正地評價貸款對象條件,并出具調查報告,連同貸款擔保申請、與貧困戶簽訂的利益分配協議(扶貧小額信貸除外)等材料報縣金融扶貧服務中心。

(3)審核。對各鄉鎮金融扶貧服務部報送的扶貧小額貸款申請材料縣金融扶貧服務中心應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評審,對貧困戶的需求綜合評定,選擇推薦放貸合作銀行。建立產業發展貸款推薦擔保評審機制。 (4)擔保。在確定合作銀行的同時,將貸款推薦意見提交扶貧擔保公司審核。扶貧擔保公司與貸款銀行、貸款主體簽訂擔保合同。貧困戶產業發展貸款5萬元以上部分貸款可用住宅、承包土地經營權、經濟林權等資產進行反擔保。 (5)保險。合作保險機構在縣金融扶貧服務中心安排專門人員,隨時辦理貸款保證保險手續。

(6)放款。貧困戶與合作銀行簽訂貸款合同,銀行放款。

(7)用款。貧困戶將扶貧小額貸款用于生產經營,也可以在扶貧部門和鄉鎮政府的協調下,與股份合作經濟組織、所在村的村委會共同簽訂資產收益扶貧股份合作協議,資金到社,權益到人,股份合作經濟組織采取“保底收益十按股分紅”形式與貧困戶確定股權收益。

(8)還款。貧困戶按照貸款合同,按期還款。 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扶貧龍頭企業、股份合作制經濟組織貸款參照以上流程執行,可用住宅、建設用地、廠房、設備、承包土地經營權、經濟林權等資產和訂單、倉單質押進行反擔保。

11、扶貧貸款貼息有什么規定?

答:(1)實行分類貼息。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或5萬元以下產業發展貸款由財政扶貧資金分按基準利率100%進行貼息;對貧困戶使用產業發展貸款5萬元以上部分按1%利率的給予貼息;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扶貧龍頭企業、股份合作制經濟組織申請的產業發展貸款,帶動20戶以下貧困戶脫貧的按2%利率的給予貼息;帶動20戶及以上貧困戶脫貧的按2.5%利率的給予貼息;帶動30戶及以上貧困戶脫貧的按3%利率的給予貼息。

(2)按照“先收后貼”的方式,貧困戶還清本息后,帶憑證到本鄉鎮金融扶貧服務部申請貸款貼息,鄉鎮金融扶貧服務部初核后報縣扶貧辦,縣扶貧辦進行聯審,確認并公告公示7日后,通知縣財政部門將貼息資金通過銀行卡撥付貧困戶。

12、扶貧貸款出現風險怎么辦?

答:(1)建立管理機制。銀行、保險公司、鄉鎮村金融扶貧服務機構對大額資金進行受托支付,小額資金由鄉鎮及駐村工作組監管,避免“貸而不用、貸后他用”。 (2)建立熔斷機制。當鄉鎮貸款不良率達到3%時,暫停該鄉鎮貸款業務,由縣金融扶貧服務中心或該鄉鎮金融扶貧服務部會同合作銀行、合作保險公司進行調查,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方案。

(3)建立追償機制。發生貸款損失后,由銀行牽頭,按合同約定向貸款對象進行追償。對惡意逃避金融債務的貸款對象,由司法部門嚴厲打擊,依法追繳清償,同時按程序列入中國人民銀行個人征信系統“黑名單”,對失信者個人在生活、生產、消費等方面進行全面制裁。

我國扶貧政策范文第4篇

關鍵詞:開發性金融;扶貧政策;措施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3-47-2

1 概述

作為國務院明確批復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國家開發銀行河北分行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將集中、大額、長期、保本微利的優勢與河北省產業脫貧、基礎設施脫貧、生態環保脫貧、教育脫貧等精準脫貧政策緊密對接。形成了以下一系列措施:①《規劃》加《意見》。②直接扶貧總體情況。③基礎項目扶貧。④教育扶貧加助學貸款。⑤精準扶貧重點領域。⑥支持企業轉型升級。

2 棚戶區改造

國開行河北分行發揮好開發性金融在投資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對河北省重點領域、薄弱環節、關鍵時期的支持力度。繼續發揮棚改主力銀行的作用,2015年發放棚改專項貸款220億元,實現改善民生、提升城市面貌、拉動經濟增長等多重目標共贏;在2013-2017年五年間河北省會石家莊規劃改造各類棚戶區6.3萬戶以上,棚改項目的施行將大規模改善石家莊市各區、縣等棚戶區居民的安居環境,提高被拆遷安置群眾的生活標準,進一步促進省會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城市的和諧發展。在2014年5月中旬,石家莊市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石家莊市政府指定的棚戶區改造項目統貸平臺助力計劃實施。國開行河北省分行迅速啟動棚戶區改造項目“快通道”開發評審機制,在僅僅2個月時間里就實現棚改項目授信203.05億元,發放52.62億元。首批授信棚改項目受益棚戶區居民35566戶、129000多人、擬拆遷總建筑面積540.49萬平方米,擬新建安置房住宅總建筑面積776.66萬平方米、涉及到本市5個市轄區、高新區、正定新區、空港工業園、循環化工園區及下轄13個縣(市)區域內54個棚戶區地的改造,對促進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起到積極作用。

3 基礎設施建設

3.1 建設市場,完善金融扶貧的服務支持體系

3.1.1 創新金融扶貧服務支持體系建設

國開行為了能夠讓開發性金融起到引導帶動作用,實行扶貧開發計劃采用“集中化經營、批量化操作、集群化扶貧”的方式,探索設立扶貧專項貸款、專項基金,來對扶貧的金融產品實行創新,加大對融資途徑的擴張。并根據統一的評級、授信和統借統還的三大原則。對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類項目進行系統的全面建設。

國開行河北省分行通過設立專項獎勵資金等方式,大力支持區域性金融機構建設,充分調動商業性金融機構參與扶貧開發的積極性,推動貧困地區金融機構多元化。省國開行采用政府組織平臺協調管理,統貸平臺和擔保平臺分別進行統一承貸和擔保,還要對信息進行全面的公開,由信用協會進行全過程的一個監督和參與評議。該模式從實質上保證支持體系的協調和統一,推動了地方投融資體系的建設。

針對貧困地區的市場空白和制度缺失的劣勢,堅持支持全方位扶貧開發,系統設計、科學發展,形成的融資機構要以政府為主導,統一的借貸和扶貧貼息,由社會建設農民受益。這種模式與市場良性運轉的制度、規則和體系,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把貧困地區問題變輸血為造血,吸納一部分的社會閑散資金,從而解決扶貧工作中資金的問題。再者,對每個地方信用結構的構建都必須要結合當地的特點,要將風險控制的制度逐步完善,提供多種創新且有特色的金融產品,使得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得到實處且有針對性。要大力的對金融扶持給予扶持。

3.1.2 加強鞏固銀政合作新模式

政府是扶貧工作的主體,金融是強大的推動力量。扶貧開發公益性強、經濟效益不明顯,需要借助政府力量擴展融資來源。作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國開行可以將自身的融資融智融商優勢與政府的組織管理優勢相結合,不斷增進互信,攜手并肩發展,建立了良好的銀政合作關系。截至2015年5月,該行累計投放300億元貸款支持保定市經濟建設,貸款余額282.2億元。與石家莊市發揮各自優勢,圍繞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重要節點城市的戰略目標,融資額度人民幣不低于800億元,實現開發性金融與石家莊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共贏??傮w來說,加強銀政合作的新模式,建立建立“政府主導,金融支持、各方參與”的扶貧開發長效機制,開展扶貧規劃合作和研究,共同探索完善“扶貧資金+信貸資金”的扶貧開發新模式。

3.2 引領資金,提高省國開行開發性金融服務水平

積極引導和吸收社會各方力量及資源促進市場建設和信用建設,不斷完善國開行資金支持,提升國開行開發性金融服務的深度、廣度、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做實金融扶貧工作的基礎。

3.2.1 整合資源,提高財政扶貧資金支持

省國開行結合自身中長期主力銀行的特征,為扶貧開發提供大額、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為更好地吸納引領社會各方資源推進市場建設,一是對各條線財政扶貧資金進行整合,積極探索扶貧資金與信貸資金配套使用方法,集中力量形成規模效益。二是加大對各類企業參與扶貧開發在稅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更好地發揮貼息資金杠桿撬動作用。三是增加對貧困地區信用體系建設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通過財政資金支持政策性擔保公司、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等機構建設,探索創立扶貧貸款風險補償金或擔?;鸬?,在貧困地區建立多層次、多主體、多形式的完整信用擔保體系,為金融資金的持續進入奠定前提。

3.2.2 深化合作,創建體系化金融服務

目前,我國科技創新創業企業整體體系的金融服務較為欠缺,總體特征呈現碎片化,整合現有資源、拓展融資渠道的需求極為迫切。作為政府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國開行河北分行以堅定的戰略眼光,積極發揮政府與市場之間的橋梁作用,深化與政府部門、企業和相關各方的合作,緊貼企業需求,持續增加信貸規模、致力打造“服務有創新,模式能推廣,風險可控制”的系統性、常態化金融服務模式。

首先,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要結合兩者的作用,找到一條可以多方發展,和長期應用的扶貧開發手段。

將政府功能與市場作用相結合,探索出一種多元化、可持續的扶貧開發機制。政府在扶貧的工作中,扶貧資金應該是結合貧困地區的實際需求的,要將資金和當地的扶貧工作相結合,進行科學的引導。將金融產品和服務和社會資金良性的應用到貧困地區的金融扶貧工作中。國開行河北分行作為政府和市場之間的“粘合劑”,結合政府職能功能和市場的良性加上科學的商業模式三者之間的相互切合和協調,使得金融扶貧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可以不斷吸納社會資金支持、彌補市場空白和制度缺損,實現市場、信用、規則和制度的良性循環;同時,引導社會資金通過“投貸債租證”綜合金融服務滲透到金融扶貧領域的各個環節。要建立科學的帶有市場特色的運作流程金額針對風險所制定的防范措施。

其次,與政府設立的專項扶貧資金相配合,形成政府資金與社會資本共建共享的良性機制。不斷探索多種類型的PPP模式實現路徑,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采購。通過國開發展基金、國開金融等投資平臺,利用開行投貸協調發展優勢,配合財政引導資金等投資基金模式,要設定專門的專項資金來支持。

最后,充分利用到資本市場的獨特優勢,通過上市或者發行企業債、集合債和公司債等融資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進行融資。同時,通過與地方金融機構、擔保公司合作提高對創新型小微企業服務能力。并利用并購貸款等產品服務國際技術并購項目、加大專項產品的研發。

3.2.3 加強監督管理,做到實效金融扶貧

要做到實效金融扶貧,首先建立包括項目初期評估審查、中期跟蹤檢查、后期審計督查的全程監督、動態管理的工作一體化機制,完善財政扶貧資金與信貸扶貧資金結合使用的監督管理機制,確保金融扶貧的效率。此外,對扶貧財政資金及信貸資金的實效性進行評估,設立金融扶貧財政資金和信貸資金公示制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確保邁進小康社會的目標早日實現。

3.3 開拓創新,超常規舉措推進金融扶貧

胡懷邦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中指出,扶貧工作非常艱巨,必須要有很強的力度和決心去解決扶貧問題。針對國開行河北分行來說,要通過結合本身的優勢和資源整合,來積極進行創新和金融脫貧機制改革,要有足夠的信心和決心去將金融扶貧工作納入工作的首要核心位置。

3.3.1 量身定制,創新融資規劃與當地資源優勢相結合

國開行河北省分行發揮專家、行業優勢,集中有限貸款資源支持重點領域,集中力量支持首鋼二期、曹妃甸千萬噸煉油、石鋼搬遷等產業升級改造重大項目,發揮集成電路產業基金設立和托管的優勢,著力培育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開發銀行聯合了當地政府及其客戶來展開深度的合作,對融資所相關的各個領域和方面都做出了行之有效的規劃,同時將創新的理念融入到融資的工作中,對融資模式和金融產品等都積極地進行探究和改革,對風險控制進一步的加強,信用設計結構也進一步的完善。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功能和優勢。通過編制扶貧區域、產業、社會、市場發展規劃為地方政府和客戶提供綜合融資方案,將貧困地區的資源優勢與企業投資需求有效對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這種開發性金融扶貧的新路徑采取融資與融智結合的方式,在政府與市場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梁。

3.3.2 完善方法,推進信用結構創新

開行將根據不同階段企業的特點,當其處在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等不同階段時,研究完善信用評級和評審辦法,盡力解決科技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對政府的政策積極配合,完善多層次貸款風險的分擔機制和補償機制。當前對很多科技中小企業都具備以下特點:資產比重輕,資產的無形化,注重知識的產權等。對這樣的企業我們要建立起對無形資產的系統評估制度,要對他們的知識產權要有自己的一套質押模式和方法。

3.3.3 科學區別,建立差異化的信貸政策

省國開行立足于具體項目助推地區產業發展,依照區別對待,全面扶貧這一思路,著重篩選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產業開發水平、改善基礎條件、有遠大發展潛力的項目。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一直是開發性金融支持的重點領域。加強河北分行的關于對新科技創新項目的支持和開發力度,建立相對完善的相關金融制度,并建立起切合創新高科技企業需求的專業化經營與考核機制。在具體項目的基礎上,不斷加大項目上下游的信貸扶持力度,進一步支持地方打造整合產業鏈,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此外,要科學設定科技貸款警戒線,建立因不可預測原因和項目本身未知性特點而出現的不良資產盡職免責機制。

3.3.4 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的建設

對于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的建設,就是要結合現代農業的特點,將農業的產和城鎮地方發展建設相結合起來,要改變農村基礎設施的落后面貌和支持農村的區域性的生態工程建設和城鎮化建設。

3.3.5 對整個團隊的建設要加強,同時有系統的保障和解決機構的設置問題

我國扶貧政策范文第5篇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 晉脫貧攻堅組〔2016〕45號

精準落實幫扶政策措施,是保障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重要支撐。為確保年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享受到幫扶政策措施支持,促進貧困群眾真正受益,提升貧困群眾獲得感,現就幫扶政策措施精準落實到村到戶提出如下意見:

一、精準落實生態補償扶貧政策。新一輪退耕還林和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政策要精準落實到戶;生態治理脫貧和生態保護脫貧政策要精準落實到人。今年提前啟動實施的2017年度120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補貼,年底前將第一年國家每畝補助500元和第二年省級每畝配套補助150元,兌現到退耕貧困戶。2016年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項目優先保障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貧困縣造林綠化工程全部安排扶貧造林專業合作社實施,合作社貧困人口比例要占到60%以上,勞務費的60%以上要支付給參與工程建設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貧困縣60%以上的護林員崗位提供給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中央安排我省的林業管護補助7000萬元,全部用于36個國定貧困縣新聘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管護員。確保培訓上崗后的貧困勞動力護林員,年底至少領到1個月的管護工資。

二、對貧困戶發展特色農業實行特惠補貼政策。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農業,在享受現有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標準的基礎上,雜糧補貼每畝增加25元,薯類補貼每畝增加50元,中藥材補貼每畝增加200元。支持各市縣從實際出發制定養殖業特惠補貼政策。貧困戶特惠補貼資金從切塊到縣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安排,通過“一卡通”直接發放到戶,由縣扶貧部門會同財政、農業部門組織實施。

三、加快推進光伏扶貧資產收益到村到戶。抓緊推進2015年和2016年光伏扶貧項目建設進度,加快落實光伏扶貧資產收益分配辦法,確保電站收益落實到村到戶。臨汾和大同市的五個試點縣,要督促光伏扶貧試點項目承建企業嚴格履行承諾,足額兌現光伏扶貧資產收益,企業不能兌現的由當地政府籌資解決,五個縣至少惠及40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1萬個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對2016年第一批下達的村級電站規模指標,已經建成并網的村級電站,電網企業要按月及時結算基礎電費。各級政府主管部門要優先對扶貧電站項目備案,并指導村級電站項目及時申報國家,盡快納入國家財政補貼目錄。電網企業應在收到國家補貼資金后,及時向用戶轉付。

四、支持貧困人口參加就業培訓并落實補貼政策。12月份,面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集中開展培訓就業扶貧對接服務月活動。通過走村入戶、尋訪調查,準確掌握貧困勞動力培訓就業需求,針對性提供職業指導、職業培訓、勞務輸出等就業服務,努力實現“精準培訓一批、信息儲備一批、培訓輸出一批、政策落實一批”的目標。對參加培訓的貧困勞動力,按規定給予600-1200元的職業培訓補貼;對參加職業技能鑒定的貧困勞動力,按規定給予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對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免費勞務輸出服務的機構,按規定給予300-800元的職業介紹補貼。

五、推進省屬企業產業扶貧項目精準對接貧困戶。省屬企業要細化量化幫扶目標任務,做好產業扶貧項目與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接。年底前,每個項目必須建立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模式,將輻射帶動效應落實到相關聯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并由當地將項目收益落實到村到戶到人。省屬企業農業開發公司要與幫扶貧困縣建立勞務輸出對接機制,為貧困人口直接提供就業崗位。項目建設運營中需要的季節性臨時工,優先使用當地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選擇經濟效益好的項目,吸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立的股份合作社入股,共同參與項目建設運營,項目收益按股權比例分配,增加村集體經濟資產性收入。

六、落實民營企業“千企幫千村”扶貧行動。各市要組織落實好“千企幫千村”年度目標任務,年底前,組織動員民營企業與貧困村建立幫扶關系、簽訂幫扶協議、精確瞄準貧困村、貧困戶開展產業扶貧、商貿扶貧、就業扶貧、智力扶貧、捐贈扶貧活動,將幫扶效果落實到村到戶。

七、扎實開展“百社萬戶”精準扶貧行動。各級供銷社要組織開展“百社萬戶”精準扶貧行動,通過發展小雜糧、中藥材、電商物流及駐村扶貧等特色產業項目,精準對接建檔立卡貧困戶,確保年內結對幫扶貧困戶達到10000戶。

八、實行責任包干推進扶貧小額信貸精準到戶。貧困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扶貧小額信貸按鄉鎮包干制。擴大扶貧小額信貸主要責任銀行范圍,統籌推動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協同做好扶貧小額信貸發放工作。每個鄉鎮明確一家主要責任銀行,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名單制管理,全面開展信貸需求摸底調查。建立健全信貸員走訪制度,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逐戶走訪,摸清貸款意愿、用途、金額情況,開展信用評定。根據特色產業扶貧、資產收益扶貧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動基于農業產業鏈的金融服務模式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委托經營模式。

九、推進保險扶貧到戶到人。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大病保險優惠扶持政策,保險起付線標準降低至5000元,分段醫療費用補償比例每段提高2%-3%左右,提高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做好民生保險及大病補充、意外險等扶貧保險服務,開發推廣涵蓋農房家財損失、大病補充醫療和意外傷害的綜合保險產品,按照特惠原則,將保險費率較基準費率下浮一定比例。

十、支持貧困戶參與以工代賑項目獲得勞務報酬。2017年度中央財政預算內以工代賑投資計劃15030萬元在11月底前提前下達,70%的省級財政預算內以工代賑計劃確保在年內提前下達。凡縣級政府統籌整合財政扶貧資金實施的以工代賑項目,要按照不低于10%的規定比例,足額提取勞務報酬,優先組織當地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參與建設。根據實際務工情況精準發放勞務報酬,最大程度讓當地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獲得務工收入,提高貧困戶收入水平。

一、加快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吸納貧困人口參與水保工程建設。12月20日前,對36個國定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飲水安全調查摸底,對飲水不安全的貧困戶提出幫扶措施。水保重點工程要安排到貧困縣,貧困縣水土保持投資要占到項目總投資的85%以上,人工勞務部分要最大限度地吸收當地貧困人口參與,增加工資性收入。

二、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摸底對接工作。農村危房改造優先保障貧困縣,重點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12月10日前,對58個貧困縣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危房改造摸底對接工作,準確掌握危房數量、分布和危險等級等情況,摸清農戶改造住房的時間計劃及準備采用的改造方式,保做到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

各項任務牽頭部門要與當地扶貧部門密切合作,建立完善幫扶政策措施精準落實到村到戶檔案資料,嚴格落實“兩登記”制度,依托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將精準對接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落實幫扶政策措施及貧困戶受益情況記入精準幫扶手冊和貧困戶幫扶政策牌,通過記賬、算賬,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對幫扶政策措施認賬,對脫貧成效滿意。

山西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

我國扶貧政策范文第6篇

政協對扶貧政策落實情況的調研報告

10月中旬,縣政協抽調部分政協委員,由提案法制委員會牽頭,組成三個調研小組,在主席、副主席的指導下,深入鄉(鎮)、村、組、農戶及縣直相關部門,通過走訪調查、座談討論、查閱相關資料、現場交流等方式,對全縣農村部分扶貧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情況如下:

一、基本估價

自國家扶貧政策在我縣實施以來,我縣以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和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為目標,以扶貧開發重點村建設為載體,按照政府統籌、資金捆綁、綜合開發、整體推進的原則,扶貧政策在全縣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扶貧政策的落實促進了經濟指標的增長。隨著國家一系列扶貧項目的實施,特別是扶貧開發重點村建設的全面推進,截止2007年底,全縣gdp達到3.676億元,比2003年的1.879億元增長95.64%;實現財政總收入2687萬元,比2003年的1411萬元增長90.4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183元,比2003年的1468元增長48.71%;糧食總產量達2345.4萬公斤,比2003年的2233.5萬公斤增長5.01%。貧困人口的住房、衣著、食物結構等得到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二)扶貧政策的落實促進了基礎設施的建設。2003年以來,全縣

累計新修便民橋涵118座,全縣公路總里程達576公里并率先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能公路;累計新建人畜飲水工程102處,解決了66個行政村中的2.85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新修灌溉管渠道40公里,新修和改造基本農田2150畝;實施三建三改三化1100戶,累計建沼氣池1880多口;僅2007年實行貧困戶遷移扶貧安置就達381戶1596人,民眾的基本生存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

(三)扶貧政策的落實促進了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截止2007年底,全縣863名五保戶全部按國家政策標準享受供養補助金,其中兩所區域性敬老院集中供養五保戶220人,農戶分散供養643人;全縣農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到3092戶6616人,月發放農村低保補助金29.5萬元,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建立了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對特困戶、五保戶實行醫療救助。救助體系的建立和落實,使特困、五保人群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救助,確保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產、生活。

(四)扶貧政策的落實促進了支柱產業的形成。全縣已建成生豬產業示范點479個,生豬飼養量達18萬頭,農民人均飼養量達3.7頭,生豬養殖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占農業總產值和增加值比重分別達27%、25%。生豬產業帶動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650元,對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率為30%;同時

,引導農民發展魔芋、絞股蘭、中藥材等特色經濟,種植面積達5.1萬畝,80%農戶從產業中受益。一是安居工程存在部分鄉鎮摸排不細的問題。在摸底過程中,部分鄉鎮主要摸排了五保戶、低保戶及滑坡地段的危房,疏忽了摸排一般貧困戶中的危房,致使部分貧困戶無法

享受到安居工程優惠政策。

二是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政策落實不全面,學校操作不規范,透明度不高,有部分中小學生應享受而未能享受。

三是雨露計劃的落實普遍存在招生難、就業難的兩難問題。 四是扶貧重點村建設存在規劃缺乏前瞻性或規劃執行不嚴的問題,建設內容單一,建設標準不高,村容村貌變化不大,整體效果不太明顯。

五是農村低保政策落實存在部分鄉鎮按戶平均分配的戶保一人和不講政策講人情的人情入保問題。

六是信貸扶貧資金落實過程中,金融部門受以前扶持產業回收資金困難的影響而抬高貸款門檻,致使扶貧項目難以得到信貸扶貧資金的及時有效支持,使得產業發展步履艱難。

七是扶貧產業支撐、增收路子不多,少數搬遷群眾失去土地而又無致富項目,由高山富裕戶變為低山

貧困戶,出現因搬返貧現象。

八是就業培訓未真正落實、受教育水平依然偏低,大多數在家務農人員,對現代農業新技術接受能力有限,對拓寬增收門路、創辦實業信心不足,滯留于傳統農業,收入難以提高;外出謀生者大都身無技藝,只能從事簡單體力勞動,停留于非農打工仔行列。

三、對扶貧工作的建議

綜合本次調研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縣地理位置偏僻、經濟基礎差、

財力底子薄、經濟和社會發展動能不足以及全縣貧困人口還有1.8萬人(其中低收入人口9600人,絕對貧困人口8400人)的實際,我們建議在今后一段時間的扶貧扶貧政策落

實過程中,繼續堅持政府統籌、資金捆綁、綜合開發、整體推進的原則,以興致富項目、建生態家園、創文明新村為目標,以整合扶貧資源、用好用活扶貧資金為抓手,著力實施1234工程。

(一)突出一個中心。以實施扶貧戰略為中心,將扶貧重點村、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扶貧開發的主戰場,科學制定和實施扶貧規劃,實行項目規劃到村、扶持對象到戶,資金安排到村、項目覆蓋到戶,幫扶措施到村、領導聯系到戶,通過努力,實現推進一個村、脫貧一個村、鞏固一個村、提高一個村、致富一個村的目標。認真搞好易地扶貧、生態移民和安居工程,按照政府引導、群眾自愿、自籌自建、適當扶持的原則,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確定亟待易地搬遷的對象,因地制宜制定科學合理的遷居方案,積極穩妥地推進,確保搬得出、安得穩、能致富,讓貧困戶從根本上擺脫貧困生存狀況。

(二)突出兩個重點。一是狠抓增加農民收入的產業化扶貧。按照產業扶貧、整體推進、成片開發、綜合治理的基本思路,通過政府扶持、龍頭帶動、大戶支撐、農戶參與的框架和科技扶貧、資金支持、業主實施、合同約束等措施,大力扶持發展產業基地環節和加工銷售環節的兩個市場主體。集中相當份額的財政扶貧資金,重點扶持生豬、中藥材等產業上規模、上檔次,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為農戶增收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二是狠抓提高貧困人口素質的扶智式扶貧。著手實

施智力、科技扶貧,真正做到扶貧又扶智,通過大力扶持發展職業教育、開展科技扶貧和勞動力技能培訓,繼續走培訓技能—外出就業—增收脫困和培訓技術—就地創業—增收脫貧兩條路子,教給農民新形勢下的謀生本領和發展經濟的實用技術,不斷提高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增強貧困人口脫貧致富能力;加強農村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普及工作,圍繞結構調整和優勢特色產業開發,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辦好科技示范基地,發揮基地的聚合、輻射、示范作用;同時,加強科技服務,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技術優勢,對農業生產進行全程跟蹤服務,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

(三)完善三大機制。一是完善扶貧投入機制。發揮扶貧資金引子作用,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體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導城市工商資本進入扶貧開發領域。充分發揮鄉鎮實施扶貧政策、用好扶貧政策的積極作用,給鄉鎮一定的靈活權、實施權;用好用活一事一議制度,全面落實農民義務工投入,充分發揮貧困群眾在扶貧開發過程中的主觀能動作用。二是完善項

目組織機制。按照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行政手段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縣級支持與鎮鄉投入相結合、農民自主與各方幫扶相結合的原則,適應政府職能轉變和農村市場經濟發展需求,集中較大份額的扶貧資金,采取龍頭連大戶、大戶帶貧困戶的模式,扶持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扶持龍頭企業、扶持大戶發展、幫帶貧困戶。三是完善扶貧資金管理機制。在項目計劃上,嚴格審查把關,瞄準對象,突出重點。在資金安排上,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大力推行公告、公示

制,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在項目實施上,認真推行項目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按進度縣級報帳制,確保有限的扶貧資金發揮最大的扶貧效益。

(四)落實四項責任。一是認真落實領導責任。繼續實行黨政主要領導負責制,實行縣級領導聯鄉、部門聯村、鄉鎮分塊作戰的工作氛圍。二是認真落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堅持四不變原則,即幫扶對象不變、幫扶政策不變、幫扶部門不變、扶貧資金不變,做到各級領導、各級部門在推進扶貧開發工作中職責分明,責任落實。三是認真落實幫扶目標管理責任。按照定點到鄉、幫扶到村、惠及到戶的要求,將幫扶工作的重點轉向貧困鄉、貧困村。統一組建的幫扶集團,一定幾年不變,做到幫扶項目、幫扶資金、幫扶人員和脫貧時間四落實,不脫貧不脫鉤。同時,加強與對口支援省市扶貧集團的銜接,爭取更大支持。四是認真落實督促檢查責任。建立健全推進扶貧開發督查制度。組織專門班子,經常深入鄉、村督查指導,確保扶貧開發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上一篇:挑戰就是機遇范文下一篇:圍棋布局格言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