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部編版一年級aieiui

2023-06-28

第一篇:部編版一年級aieiui

公開課部編版一上語文aieiui教學設計大全

《ai ei ui》第一課

教學目標:

1、認讀“i、ei、ui”個復韻母及其四聲。

2、能較清楚的區分單韻母和復韻母的區別。

3、能正確書寫復韻母“ai、ei、ui”

教學重難點:

認讀“ai、ei、ui”三個復韻母的四聲。 教學準備:

課件、字母卡片、相關圖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復習單韻母挺好,復習的形式可能再活潑一點,用游戲的方式)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去一個地方玩。(課件出示情境圖) 看,6位快樂的小精靈也想和我們一起去玩呢!你們還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課件出示帶有單韻母的6個小精靈)

(1) 復習單韻母。指名讀、男女生讀、齊讀。 (2) 復習帶調單韻母。

如果戴頂帽子還認識嗎?(出示帶調單韻母)開火車讀。 教師反饋、評價。

小朋友們都讀得那么有精神,看來都已經準備好了。那讓我們出發吧。

二、 教學ai

1.單韻母相約著去大自然玩,a o e 看單韻母小i人瘦,個矮,膽子又小,都爭著要帶小i一起玩,a說:我是單韻母中的大哥,先我帶小i去玩???,a緊緊地挨著小i(課件出示ai),他就是我們的第一個新朋友。(出示卡片ai ) 2.學習ai (1)出示ai,讓學生認識是兩個單韻母在一起。叫復韻母。 (2)口型示范:ai。學生模仿。

(3)教師適當講解ai的發音要領。(見教參) (4)指名讀。

(5)聽小朋友們讀得那么好聽,老師也想再來叫一叫它。教師走到以學生旁邊,示范:我ai著***。誰也能像老師一樣來說一說你挨著誰嗎?

(6)a 和小i 緊緊地挨著,快樂的走在美麗的小路上,他們聽說山那邊的風景很美,很想去山那邊看看,ai來到了山坡上,發生什么變化了呢?(課件出示帶調ai)

學生說發現(第二聲)

請學生讀

教師反饋評價,示范。

指名讀 (7)a 和小i手拉手 爬上高高的山坡,發現兩棵奇怪的樹,(課件出示一棵大樹一棵小樹) (教師引導)大樹高,小樹——(生)

課件出示ai的第三聲

指名讀。教師評價反饋。學生讀。借助圖片強化讀音。(課件出示高矮的兩姐弟)

(8)看著這美麗的風景,ai情不自禁的說 我ai美麗的風景。(課件出示ai的第四聲和愛)

小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了嗎? 3.游戲復習:ai的四聲

三、 教學ei(ei喲的聲音與ei的發音會不會產生誤導?)

i走了那么多的山路,累的ei喲ei喲直叫,ai 的叫聲引來了e,e連忙拉起小i的手陪她玩,看他倆在一起多開心啊!(課件出示ei)ei喲ei喲的ei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二個復韻母。

(3)指名讀。請注意,讀這個音,口型也要變化,而且要讀得短一些。師示范。

再指名讀,齊讀。

(二)讀ei的四聲

(1)自學ei的四聲。 (出示)自己讀一讀。 (2檢查學習情況。教師出示卡片 抽讀。

éi—— méi 梅花

ěi——měi 美麗

èi——mèi 妹妹(ei的四聲主要是通過與聲母的拼讀來掌握)

(3)游戲鞏固。小朋友們學的那么認真,我們來做個游戲放松放松吧。我做你讀。

安排課間操

四、教學ui(這是本課的難點)

看你們和ei玩的那么開心,小u再也坐不住來。連忙趕來,拉起小I一起玩。(課件出示)

1。老師先發聲音,讓學生聽,是哪幾個音組成的(先發u,后發ei) 2.再請小朋友鞏固發音 3.看物品,猜名字。

Ui 也和ai

ei 一樣,帶上不同的帽子就會有不同的名字,接下去我們來玩一個游戲,看著一種物品,猜猜帶著帽子的ui該怎么叫。(課件一次出現危險的標志 、圍巾,尾巴,座位)

原來在生活中,含有ai、ei、ui的音有那么多,只要我們小朋友細心觀察,肯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五、書寫指導Kai Gei Hui(書寫教參有說明,你自己看)

今天小朋友的收獲可真不少啊,一路上我們認識了“ai ei ui”這三位新朋友,我們發現這三位新朋友都是有兩個單韻母組成的,像這樣兩個單韻母合在一起組成的新韻母,我們又可以叫他們復韻母。(出示“復韻母”三字。(生讀 復韻母)三個復韻母陪我們玩了那么久也累了,現在讓我們送他們回家吧。

1、(出示)這是一位小朋友寫的ai、ei、ui,你們看好不好?為什么?(分得太開)(它們現在已變成親密的好朋友了,手拉手不能把它們分開。)怎樣寫就好了? (2)教師示范書寫。強調復韻母是一個整體,不能分開。 (3)學生描紅,練寫。

第二篇:部編版一年級語文教材解讀

一、對這套教材的定位。

本套教材通常被稱為“部編本”。對此,主編溫儒敏教授做了較詳細地解釋,這一版本的教材并不僅僅是掛了教育部的名兒,而是,編寫過程是真正由教育部來抓的。盡管“部編”本仍作為“一綱多本”的一種,與其它版本共同使用,但推出以這個版本為基礎的“國編”或“統編”教材是大勢所趨。

我這么說,就是要向各位老師解釋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本次新教材的推出,并不是等同于以往的教材例行更新修訂,而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她飽含著中央領導集體對小學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寄予的殷切希望。我們應該站在更高的高度審視這套教材,用好這套教材。用陳先云老師的話說,教材編寫實質上就是國家行為;有什么樣的教材就有什么樣的國民。我想,作為一線的教學主任和語文教師,我們也應該站在這個高度,去謀劃、實踐我們的教學工作。

二、研制、編寫、使用本套教材的背景和意義。 我想摘錄于漪老師的幾段話回答這個問題:

母語教育的質量關系到學生智力的發展、素養的提高,關系到日后公民的素質,社會的文明程度,切不可掉以輕心。記得德國納粹頭子、人類大災星希特勒曾說過,“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這種語言,首先從他們的學校入手。”這樣的場景觸目驚心,能不警鐘長鳴嗎?

重“外”輕“中”,甚至以犧牲母語的學習為代價,不僅得不償失,而且是數典忘祖。

民族語言是民族文化的根。對一個國家的侵略,第一是軍事,第二就是語言。 母語是民族文化的根,重不重視,學不學得好是一個文化認同的問題,絕對不是簡單的一個學科、一門課程的問題。

一個文明的、有素養的民族對自己的語言文字是視若珍寶的。語言文字對外是屏障,對內是黏合劑,它蘊含著民族的思維方式。

老實說,以前我或者我們從沒有從這樣的高度和角度去思考問題。這也正是黨和國家憂慮的問題,我們培育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人,都沒有這樣的思想和覺悟,溫水里煮青蛙,哪來的戰斗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本套教材的研制、編寫、使用,被寄予厚望,而我們一線教師,是這項工作的最重要的一環,是最有力的力量,因為我們是實踐者,我們可以將潛在的思想和智慧變成現實的生產力。 那么,這套教材能堪此重任嗎?教材的編寫者對此是樂觀的。教材的執行主編陳先云老師在談到他的教材時,眼睛瞇起來,都樂開了花,就像看著自己最可愛的嬰兒。一幅幅插圖、一段段文字、一篇篇文章、一個個創意,他都視若珍寶,講得滔滔不絕、津津有味。我們如能像他一樣,愛上這本書,愛上語言文字,哪有教不好的道理呢?接下來,我們就來梳理一下,本套或本冊教材的編寫特色。

三、教材的編寫特色及使用建議

本套教材是在我們正在使用的2001人教版的基礎上編制的,所以,我們如果要研究教材編寫的理念,把研究新舊教材的變化作為突破口,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任何一項變化都是有意為之,改變的背后,都隱含著觀念、理念等深層次的提升。

本冊教材與老教材比,有以下幾點明顯的變化: 1.教材編寫結構、順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最明顯的一項就是在拼音教學前安排了集中識字。整體結構為:入學教育《我上學了》;集中識字兩單元共10課;漢語拼音教學兩個單元共13課;課文四個單元共14課。中間穿插口語交際、語文園地、快樂讀書吧等內容。

一線教師最為關注的是先集中識字后學拼音的安排。編寫組做出這樣的調整,主要是考慮降低難度,體現幼小銜接,自然過渡。從幼兒園升入小學,上來就學漢語拼音,內容上的知識量較大,難度較大,所以,編寫者把這部分內容放到了大約兩周之后。先識字也突出了漢字學習的重要地位。漢語拼音只是幫助識字的一種手段,在漢語拼音產生之前,我們的漢字就已經傳承了幾千年,所以在不依賴拼音的幫助下識字,通過口口相傳識字,也并不違背規律。另外,我們字音是一種客觀存在,它不依賴漢語拼音而存在。

根據我的經驗和理解,我覺得這種設計是在凸顯一種理念,那就是在生活中識字。我們生活在母語環境中,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能用到漢語,見到漢字。如果我們有意識地指導孩子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自覺識字,并給他們展示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識字成果,介紹識字方法和經驗,識字教學就會充滿樂趣。 本冊教材,課文總數減少了,識字量減少了,也適當降低了識字教學的難度。對于這樣安排的初衷,徐軼老師是這樣說的:我們搞的是國民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們的目的不是選拔,而是平等發展,讓每個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步驟去學習。所以,我們教學的原則是: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我們本冊的識字量300個,寫字量100個,是一個保底的量,這個底線必須守住,盡全力讓所有的孩子學會。 但對于有能力、有興趣的孩子,我們允許、支持并倡導他們生活中識字、自主識字。我曾在一年級做過嘗試,只要我們注意引導,孩子們識字興趣很濃厚,識字能力很強,原因很簡單,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什么社會?信息社會;孩子們生活在什么地方?祖國的母語環境中。只要有了主動識字的意識和愿望,識字的機會太多了,如能這樣,識字將成為一件非常輕松、愉快的事。

編寫組降低具體教學難度是經過統籌考慮的。從更高的層面對我們的拼音教學、識字教學、閱讀教學進行了重新定位,我個人用三個詞來形容這種變化,那就是:返璞歸真、輕裝上陣、目標明確。具體是這樣定位的:拼音教學教到什么程度?拼音只是拐杖,能夠讀準字音,幫助識字就可以了;識字教學如何定位?要把識字與閱讀統一起來,識字為閱讀服務,閱讀鞏固識字,識字教學能夠幫助閱讀就可以了;閱讀教學呢?目標則是課內學習課外運用,引導孩子們進行課外閱讀。所以,我們不提倡反復操練、過度訓練,并不是要降低要求,相反,我們有更高、更全面、更長遠的能力、育人目標。

關于識字教學,陳先云主編還提供了一個具體的建議:我們可以在開學初,什么都不教時,直接拿出課后的300字檢測一下學生的課前識字量。我們可以把這300(因多音字重復實際是304個)字打印出來發給孩子們每人一張,讓他們自己檢查自己,哪個生字寶寶已經認識,已經和它成了朋友,就自己打上小對號,然后讓家長定期檢查、核對,讀錯的、不認識的擦掉對號,新會的打上對號。吸引孩子們自主識字、生活中識字,比一比誰能盡快和全部300個生字寶寶都成為朋友。

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是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課本中學,在生活中學,反正是認識這三百個字。你什么時候認識了都可以。 2.理念上注重兩個延伸:往課外閱讀延伸,往語文生活延伸。

這兩個理念已經融入了教材的每一個細節,大家在使用教材時,也可以有意識地注意這兩個方向。這兩項考慮,也是在對以往語文教學進行糾偏。

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課堂脫離實際,遠離現實生活的問題是比較嚴重的。用于漪老師的話說:“把學生框在教室里,框在題海里,學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積累和生活常識,遠離社會實踐,這是極其有害的。”“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作為社會交際工具,語文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它源于社會生活,應用于社會生活,一旦離開社會生活,也就喪失了生命力。”“課文學習是‘一掬水’,課外學習是‘江河湖海’,把學生關在教室里而忽略生活實踐,這無疑是‘小學而大遺’”。 我們的語文課堂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重課內,輕課外,甚至沒有課外閱讀和學習。于漪老師用“三少一多”來形容:學生識字量少,閱讀量少,寫作量少,練習冊多。她說:“學生的課余時間被大量的作業占據,還要讀形形色色的輔導班,這樣所剩無幾的一點可憐時間,就是看看電視,很少看書,或者根本不看書。而語文課里學生讀書的時間也只有幾分鐘,大部分時間被老師的繁瑣分析和頻繁提問占去了。”“其實我們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學習主體,‘悟’后‘練’出來的,而絕非‘講’或‘聽’出來的。缺少閱讀,對語文教學是釜底抽薪;缺少閱讀,對學生能力的養成是致命一擊。”

作為一線教師,作為學生家長,對于上述問題,我們既熟悉又無奈。但我們必須嘗試改變。

所以,編寫者致力于把學生引向生活實踐,引向課外閱讀。“快樂讀書吧”與“和大人一起讀”板塊,是教材編寫的一大創意,它力圖把課外閱讀納入到課堂教學體制中。

使用“和大人一起讀”這一板塊時,大家注意,這一板塊并不是一個教學環節,一個教學內容,它的定位應該是提供了一個讀書交流的平臺。用安徽省蕪湖市教科所小學語文教研員李波老師的話說,課本提供的幾篇文章遠遠不夠,我們應該創造性地運用這一平臺,培養閱讀興趣,指導讀書方法,提供展示平臺,檢查課外讀書效果。這里的“大人”,理解得可以較寬泛,可以是爸爸媽媽,可以是鄰居家的哥哥姐姐,還可以是高年級的同學,也可以是老師。 3.就全套教材看,閱讀教學實施“三位一體”,區分不同課型。

所謂“三位一體”,是指精讀——略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精讀課主要是老師教,講得比較細、精,給例子,給方法,舉一反三,激發讀書興味;略讀課主要不是老師講,而是由學生自己讀,把精讀課學到的方法運用到略讀課中,很多情況就是自主性泛讀。兩種課型功能不同,配合進行:一個注重學習,一個注重運用。為了更好地區分兩種課型,進入中學后,改精讀課為教讀,該略讀課為自讀,其結構就是:教讀——自讀——課外閱讀。(“教讀”“自讀”這種說法,我從錢夢龍老師的書中讀到過,不知道是不是錢老師的首創,不管是不是,我還是推薦大家讀一讀錢夢龍的《教師的價值》這本書)在小學,我們雖然仍采用精讀課和略讀課的說法,而且,我看到,一年級上冊的課文并沒有精讀和略讀之分。但我覺得,作為執教者,我們應該有統覽全局的高度和不滿足于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研究探索精神。

關于課外閱讀,重要的是學生真實的閱讀實踐,提倡自由閱讀、自主閱讀、無功利心地閱讀,別總是動不動就交流讀書心得,寫讀后感。陳先云老師強調:為了寫的閱讀是無趣的,功利性使閱讀變得無趣。用溫教授的話說,現在,小孩子最怕去公園,因為去了公園就要寫作文、寫日記。以功利性的讀書要求,損傷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一輩子受傷,得不償失。

還有就是講課不區分文體,無論是小說、戲劇、說明文、散文、古詩、現代詩歌、民間故事等,一律按記敘文講。致使有的孩子在學完《普羅米修斯》這篇文章后,就真的認為,火是普羅米修斯偷來的。就是混淆了神話傳說和記敘文的區別。所以,中高年級教材出現了按文體組織單元的形式,專門研究某一文體的語言表達特點。

4.重視語文核心素養,重建語文知識體系。

可以說,我是懷著興奮和激動的心情聽完溫教授闡述這部分內容的。因為這一理念和我們的目標序列體系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

一直以來,語文學科的知識體系都比較模糊,我們的語文課本一直都是選文式,課本提供了教學的憑借、例文,但對具體的語文學科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卻比較模糊、籠統,落實到每一篇課文,每一堂課到底要教什么不清晰,許多老師自己也說不清楚。

因為提倡能力訓練,許多老師不敢理直氣壯地講語文知識,進行語文訓練。所以,現在的語文課堂表面上盡管非?;钴S,但教學內容、體系上是“亂”的,“干貨”下不來。 面對這一情況,教材編寫組做了折中的選擇,就是采用兩條線組織單元結構。除繼續沿用以往按“內容主題”組織單元的方法外,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將語文素養的各種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以及寫作、口語交際訓練)分成若干點,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分布在各單元的課文導引和習題設計之中。

之所以稱為暗線,是因為編者將“隱在”的知識體系暗含在五個渠道中:教師用書;單元導語;思考題和拓展題;綜合性學習、寫作、名著選讀;初中的補白。小學是前四個。

的確,長期以來,我們的小語課堂,一直缺乏明確的目的性,教師糊里糊涂地教,學生糊里糊涂地學。老師、學生忙忙活活,但到頭來,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這就是我們的現狀。

所以,我們區的教研團隊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已經創造性地著手解決這個問題。與本套教材的“隱在”相比,我們的目標體系更加“顯性”,更加序列化,便于操作,便于實際把握。

所以,我們必須堅定地落實目標導教、導學、導測評的思路,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把目標明確、有的放矢地開展課堂教學,做為我們必須堅守的底線 正如高主任所說:“如果目標不清楚,我們的教學思路即使‘像花兒’一樣,又能有多少效益?我們在搞高效課堂建設,目標不清楚的課堂,恐怕連是否有效都不是很清楚。”

我們用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的方法解決教學目標隨意、盲目的問題。用檢測目標達成情況的方法,來評價課堂教學的質量。

教學目標序列體系完全符合溫教授的要求。我覺得我們的目標序列體系,正好是有了語文的知識體系,但并沒有體系化。因為我覺得,溫教授所說的“體系化”,是指完全以語文知識體系安排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突出工具性,強調訓練,降低人文性,這就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正因如此,錢夢龍老師35年前在浙江金華頓悟的三句話:“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前兩句被寫入了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但第三句就沒有入選,就是為了防止走向極端。 所以,我們教學實踐中一定要注意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辯證關系。“文以載道”,“文”和“道”,形式和內容,本身就是一體的、統一的,不可分割。這就要求我們堅守語文的本職工作,把語文課真正上成語文課;但又不能只顧語言,不顧思想,認為思想性是思品課、歷史課的任務,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我在幾年前,曾經對人文性和工具性有過一些想法,盡管可能不嚴謹,但我覺得作為一名一線教師,這樣理解也能解釋通。

就語文課程來講,工具性是目標、是結果,就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但就具體的學習任務來講,人文性就是目標。無論是聽說讀寫,還是理解和表達,都是要弄懂語言文字所承載的意思。我們學習這門課程,掌握這門工具的目的,還是更好地理解和表達意思(人文性)。

就閱讀一篇篇文章而言,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準確理解文章意思,即人文性,就是我們的目標;但就這個學科而言,就不是這樣了,工具性才是這門學科的本職工作和目標,其它學科都不承擔這個責任。而工具性就藏在我們閱讀、探究、最終讀懂文章人文性的過程中:在大家一起閱讀、相互啟發的過程中,大家由讀不懂,到讀懂;由理解得不準確,到理解得準確,運用語言文字進行理解的能力(工具性)也在提升。

所以,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辯證關系就是:通過讀懂一篇篇文章的意思(人文性)來達到準確感悟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工具性);通過寫出一篇篇文質兼美的文章(人文性:有思想、有深度)來達到運用語言文字準確、熟練表達能力(工具性);通過一次次聽懂,準確把握說話者的意思(人文性),來達到準確聽話的能力(工具性);通過一次次準確、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思(人文性),來達到準確表達的能力(工具性)。

簡單說,作為范例教學,語文學科就是通過對一篇篇語言文字人文性的探究來達到學科終極目標,即工具性的。

這也就是高主任反復強調扎扎實實讀懂每一篇文章,強調嚴格落實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的原因。

對于任何一篇課文和任何一節課,都提倡研讀,提倡讀懂,提倡目標的達成。反對任何一個環節的隨意性、盲目性。所有教學方法的選用與指導,都應明確地指向如何讀懂、讀透文章。

5.增強國家意識,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取向。 在任何一個國家里,母語都在傳遞著某種特定的政治價值取向。我們國家組織人力、物力來編教材,首先就是要體現國家意志,要依托語文課程的育人優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這是根本目的所在。我們的教材要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增強國家意識。因為我們課文傳達出來的理念,我們老師傳授給學生的思想,都在塑造著孩子們的價值觀。 “立德樹人”的“德”在這里不僅僅指政治,更是指道德、規范、 理想、情操、法則等美好的品質。

而這種傳遞不能是空的,應該是真實的、自然的、富于情感的,要減少教化。溫教授用了“潤物無聲、自然滲透”八個字來規范我們的教育原則。用溫教授的話說,“立德樹人”不是穿衣戴帽,而是要化為血肉。

我們要有意識地增強國家意識,傳遞正確、鮮明的價值取向。對于是非、善惡、美丑的大是大非問題,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鮮明地表達立場,而不能默許遷就、模棱兩可。陳先云老師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老師在執教《麻雀》一課時,就表達了這樣的觀點:老麻雀應該不救小麻雀,原因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就是一個價值取向的問題。還有一個例子就是,講小猴子下山,老師贊揚小猴子,說小猴子能否定自我。這就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這是從小的方面講。那從大的方面講,我們的語文課程,必須要培養學生對國家的認同,對黨的認同,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在這一點上,我們小學老師責任重大。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國家的未來,我們黨的未來,就掌握在我們手里,就看我們培養出什么樣的接班人。

四、具體的教學問題及答疑情況整理

1、本冊最后專門給出的22個常用筆畫,從學習初就要求掌握,要求達到:會認、能寫,這部分內容應該嚴格要求,要求學生扎實掌握,因為這是以后學習的基礎的基礎。

2、在書寫技能上,要求正確、規范、整潔、美觀

3、在寫字教學上也強調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處理好“導”與“學”的關系。比如指導“我”這個字的書寫可以分四步:①學生獨立練習斜鉤;②與臥鉤對比,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③學生在指導后練習,教師巡視,看還遇到了哪些問題;④書寫后的作品展示。一個原則:教師的“導”一定建立在學生練習的基礎上。

4、在拼音教學上,適當降低了教學要求,其實這種降低是針對不恰當的、被拔高的要求而言的,拼音的價值就是幫助識字的工具,它是工具,不是文字,不提倡聽寫、默寫。但對于“準確地拼讀音節”這一要求,應該嚴格要求,其它方面降低要求,就是為了對這項內容提高要求,這是拼音教學的底線,不會拼、拼不準不行,一定要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

5、鞏固積累的最好辦法就是運用,不一定要通過書寫來識記。

6、有老師問,學生在幼兒園、學前班已經學過了漢語拼音,是否仍需再系統地教一遍。答案是肯定的:應該。但我們可以在充分了解情況后,有所側重。

7、對于發音方法的介紹,原則上不強調,但也不要求完全不涉及。因為我們認為,大多數音是可以通過模仿來學習的。但可以利用發音方法的指導,來糾正方言中易錯讀音。對于這些發音的區別,孩子聽不出來時,發音方法就派上了用場,我們可以通過指導孩子注意圓唇不圓唇、送氣不送氣來糾正發音。

8、針對28頁這樣“有的兩拼或三拼音節”沒有標出發音過程,有的老師問,是否要求直呼。徐軼老師回答,不是,拼音過程非常重要,一定要讓學生拼,在拼音的過程中學習拼音的方法。

9、本套教材采用帶調拼讀的方法,所有韻母都帶調讀,帶調拼。這就要求在學習字母的時候,要求學生準確認讀帶調字母。

10、音節的選用注意與生活的聯系是否緊密。目的是讓孩子學的音節都有意義,減少無效勞動。舉例:fo只有二聲有實際意義;ri只有四聲有實際意義。

11、在教四聲時,提倡做手勢輔助學習。

12、在指導孩子區分iu和ui、ei和ie時,可以教孩子先擺出首字母的口型的方法。

13、檢測學生拼讀能力,可以采用:從高年級的課本里選出50個難字注音后,讓孩子試拼,看能否拼準。

14、有老師問,在寫話時,孩子的錯音、錯字怎么辦?徐軼老師認為,我們應該在容錯的方面更加寬容一些,對于音節和沒學過的漢字,孩子寫錯,我們可以寬容一些,我們可以給他標出,激勵他改正,但可以不作為檢測和扣分的依據。

15、漢字教學提倡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強調音、形、義間建立有效的聯系,一定將字形的學習指向字音。

16、識字教學提倡借助語境復現,通過閱讀鞏固。這里的語境指的是非課文語境,也就是要求換個地方也能認識。

17、有老師問,“日”的第二筆是橫折還是橫折鉤。答:橫折。

18、提倡課外習題有機融入課堂教學,而不是像數學一樣,講完課后,再統一練習。

19、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求全程滲透,全程高度關注。具體做法:①有意識地提供表達機會;②激發交際勇氣,創設安全的表達環境;③培養交際習慣:有禮貌、注意場合、對象等。

20、倡導課外閱讀,建議采用“1+x”的方法:教學一篇帶多篇;推薦人教社分年級上下冊配套的《語文素養讀本》。

21、對于入學教育板塊“我上學了”分為三個內容:“我是中國人”“我是小學生”“我愛學語文”。“我上學了”體現的是教學理念的變化,不是以教育者的姿態,講究師道尊嚴。而是以平等的姿態,跟孩子分享他們成長轉折時的快樂,見證他們的成長。下邊的三個板塊,有著不同的功能,“我是中國人”指向國家認同,學生在讀“我是中國人”時,能夠感覺到驕傲就很好;“我是小學生”關注角色轉變,學生如果能讀出自豪就很成功;“我愛學語文”則注重情感的激發、習慣的培養,如果能真正激發出他們學習語文的快樂意愿就非常理想。

2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我的一點兒建議

1、作為語文老師,真誠希望各位老師加強讀書和學習。溫教授最后也動情地說,說一千,道一萬,要想教得好,還得老師自己讀書,每天能擠出半個小時讀書,你就可以做語文老師了,只要少上網,少看微信,就有時間看書了。

另外,希望大家加強語文學科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整理。陳先云老師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今后語文學科將用“語文核心素養”取代“三維目標”的說法。那么,語文學科包括哪些核心素養?小學階段應該著重培養那些素養?分散到具體年級應該達到什么程度呢?我想,我們盡管具備了一些相關專業知識,但是,許多老師,包括我自己都還不太成體系,而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相關知識又是非常重要、必備的,所以,我們應該加強學習。

高主任對這部分專業知識、把握尺度及達成策略有大量系統、詳細的解讀和闡釋,我們應該把高主任的相關文章作為研讀的重點。

希望大家加強學習,把功夫用在課前,你學到的東西越多、越系統,你的課堂就越輕松,越自由,幸福指數越高。如果現在的課堂不讓你很滿意,就請你開始學習吧。學習能改變這一切。

2、一定要注意,語文課姓語名文。一定要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上出語文味兒來。

3、要養成思考的習慣和喜歡探索的品質,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4、培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用陳先云的話說,這套教材“好教”,但“教好”不易。這就需要我們獨立思考、鉆研,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5、辯證地看待問題,不絕對化,“過”與“不及”都不是我們想要的。大家真的別僵化地理解某句話或者某個觀點,經過自己的思考、分析后再做出判斷和決定,既不人云亦云,也無需標新立異。

六、教師用書如何使用

9月1日上午,高主任上傳了教師用書電子稿,9月2日中午高主任又上傳了人教社教學資源的網址鏈接。我利用雙休日,有重點地細讀了教材前半部分的配套資料。我發現,人教網上陸續上傳的關于本冊教材的資料,絕大部分都是教師用書上的內容。所以,接下來,我想對如何充分、恰當地使用教師用書,談談我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首先,我要說,教師用書非常完美,為老師們提供了非常充實、恰當、實用的教學資料,對老師們處理教材時可能產生的困惑以及需求,想得非常周到。這使我想到了,陳先云老師在講座中的一句話“這套教材‘好教’,但教好‘不易’”??吹浇處熡脮?,我覺得我必須認同陳老師的這句話。使用這套教材的確“好教”,他給出的配套的教學資料太好了,豐富、實用,甚至可以直接拿來就用。所以,對于一些新任老師來說,也無需有心理壓力和畏難情緒,實在不行,直接在他的教學設計上進行修改就能使用,就能上課了。這就是“好教”,這就做到了“下可保底”,因為教輔資料很好地解決了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

對于教師用書的定位,編者是這樣說的:“教師教學用書是教師教學的參考用書,編寫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教師把握教材特點,領會編寫意圖,明確教學要求,并提出教學設計和實施的建議。需要強調的是,本書中的教學建議、教學設計、課時安排等,只是給廣大教師提供一個教學的基本依據,僅供參考使用。教師要結合當時、當地、本人、本班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安排教學進程。”

但審視教師用書后,我覺得僅僅把教師用書定位為參考用書,對于有些內容來講,定位有些偏低。比如對教師用書前邊安排的“教科書編寫思路”“教科書主要內容”“使用教科書要注意的問題”“教師教學用書的內容和編寫意圖” 等四部分內容定位,就不能定位為“參考”的性質。因為作為部編教材,這幾部分所包含的編寫理念體現著黨和國家對我們如何進行教學的方向性、原則性、理念性的關切,對于這幾部分內容中的理念、觀點我們應該認真學習體會、領悟精神,在教學實踐中堅決落實。

對于“教學目標”的定位,也可作為我們細化每節課教學目標的重要參考依據,因為編寫組在編寫過程中,對將語文核心素養具體分布到每一冊,是有一個統籌的安排和考慮的,我們可以參考編者的意見和觀點。

對于教師用書的具體內容,包括單元說明及每課的教材解析、教學目標、教學建議、教學設計舉例、教學資源等內容的使用,我想結合對教材的使用談談我的看法。

個人觀點,教師用書中的單元說明、教材解析、教學目標三部分內容,應該與教科書放在一起,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因為這三部分內容與所對應的教材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它們清晰、細致地闡釋了編者對具體內容的編寫意圖,補全了教材的空白部分。剩下的內容,包括教學建議、教學設計舉例、教學資源、課時安排等則可一并看做教學參考資料。對于這兩部分內容如何使用,我個人觀點,總的原則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批判性地借鑒教學參考資料。

對于教材具體內容,我更提倡創造性使用,發展性使用,我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對于“用教材教”這一觀點,陳先云老師很有不同意見,他的理由很簡單,也很實際,就是老師們的能力達不到。他現場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請老師們說一說什么是課程。你連什么是課程都說不清楚,怎么用教材教?當然,我覺得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作為教材編者,他珍愛著自己編出來的東西,那么多好的資源、理念、創意,你棄之不用,不僅可惜,且心疼。就像,你把人家的珍珠當玻璃球用,人家能舒服嗎? 在充分考慮陳先云老師的擔心和關切后,我覺得我們使用教材的原則應該是:在充分尊重教材的科學性、先進性的基礎上,仍要創造性地使用。

“充分尊重”就是教師授課前必須要借助教師用書中的單元說明、教材解析、教學目標等內容充分地研讀教材、讀懂教材、讀透教材,正確領會編者的編寫意圖。 “仍要創造性地使用”是因為再好的教材都無法直接拿來就用,必須有老師的消化吸收的過程,必須經過再創造、再處理才能使用。而且有些內容教材編者解讀得太細、太全,給執教者留下的再創造空間太小;有些內容,教材編者總在說,給學生留下地自由學習、自由思維、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太少了。如果我們仍要按照教材編者的編寫意圖去上課,很可能會陷入“教教材”的窘境,進而損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時,我們就必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石家莊的王萬青校長所說的“國家課程校本化”就是基于這一考慮。其實,說白了,就是使用的過程必須有教師的思考,必須經過個性化的思考、個性化的處理才能很好地使用。 但對于教學參考資料的使用原則,我覺得應該是批判地借鑒。因為對于大多數老師來說,不應該滿足于使用他人的教學思路進行教學。作為一線教師, “怎么教”的問題,還是要“以我為主”。這些教學設計、教學建議,只是我們進行教學設計時的參考資料。

教材編者也支持并鼓勵我們這樣做,所以編者特別強調:“本書中的教學建議、教學設計、課時安排等,只是給廣大教師提供一個教學的基本依據,僅供參考使用。教師要結合當時、當地、本人、本班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安排教學進程。”

我建議,逐步實現:先自己設計出教學設計后,再看教學參考資料。這樣既開闊了我們的思路,又避免了我們的創新思維被他人局限。

徐軼老師在答疑時,談到了避免把“新教材”教成“舊教材”的問題。我覺得,新教材“新”在思想和理念上,所以,我們在借鑒時,也要注意審視一下他的設計思路和理念是否先進,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理念。

大家應該突破一個思維定式,那就是:書上的東西一定是對的,人教社給出的東西一定是先進的。我說,不一定。

比如,幾位編委反復強調降低拼音教學、識字教學,乃至閱讀教學的難度:拼音教學只要能幫助識字就行了;識字教學只要能幫助閱讀就行了;閱讀教學只要能激發學生讀書興趣,幫助他們課外閱讀就行了。

但我覺得,人教社給出的部分教學設計,在降低難度,把孩子引向語文生活,引向課外閱讀上做得還不夠好。有的教學設計中,“教教材”的程度比較重。有些課的問題出在太莊重,太像課,太正規,太追求課堂的完整性,而忽視了語文課程的本職責任、直接目標,致使教學目標不鮮明、不突出,胡子眉毛一把抓,仍然可能使語文教學積重難返,無法瘦身。

比如,《我上學了》這一單元,只是入學教育單元,一幅圖,幾個字,怎么進行教學設計呢?他也能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時數、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學習課文、作業設計等十幾個方面滿滿當當、正正規規地設計一兩頁。這是降低難度還是提高難度?

我覺得,我們的教學完全可以更放松心態: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只要方向沒錯,目標明確,我們的教學應該是自由的、輕松的,愉悅的,一定要突破固有思維,千萬不要“穿新鞋,走老路”。

我覺得,這部分內容的處理,我們的自主空間非常大,怎么處理都可以:既可以一頁一頁地處理,也可以先總后分地處理;既可以用1課時,也可以用2課時,還可以用3課時;還可以按教師用書的建議,用5課時。文字和圖片的空白處,既可以補充這個,也可以補充那個,完全不用跟誰學,不用程式化,完全可以進行個性化處理。沒必要受那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其實有時候,是我們自己把自己框住了。

但方向不能錯,目標不能偏,雖然這部分沒有寫字、認字的任務、目標,上完課,學生仍不認識“我”“國”,也沒問題,也可以;但語文學科是有目標、有方向的,那就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既然是在語文學科的框架內的入學教育,我覺得也應該讓它有語文味,不脫離語言文字,這是我們進行教材處理的一個原則。 另一個就是體現教材的人文價值,《我上學了》體現以平等的姿態,跟孩子分享他們成長轉折中的快樂,見證他們的成長;《我是中國人》意在滲透國家認同意識;《我是小學生》體現角色轉變;《我愛學語文》意在進行情感的激發、習慣的培養。只要遵循了這兩條,我們的設計、處理就應該是自由的,不受程式化限制的。

比如《我是中國人》這一頁,我想這樣處理:可以投影出示這一頁或板書這幾個字,讓孩子們自己認;然后讓認不全的孩子跟周圍的孩子問問;接下來請學生試讀;然后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讀準字音、指導朗讀;接下來就是說,說說你了解的中國,以及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的心情怎樣?并順便指導有感情朗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發言適時板書詞語,比如上周在實際教學時,一個孩子說:“我是中國人,我很高興。因為我可以說中國話,要是讓我說美國話,我就不高興了。”我當時表揚了她,說得好。并板書“高興”“中國話”,讓孩子試讀,教師教讀,并指導孩子讀準字音。

也可以讓孩子談談圖畫,談也要適時地進行聽話、說話的指導,因為這是語文課。 接下來,我就會帶領孩子們通過詞語、圖片認識中國:我會在大屏幕上出示楷體大字“北京”讓孩子們認,有孩子認識就讓孩子讀,究竟對不對呢?我會先出示北京的標志性圖片或地圖,然后領大家讀,指導讀準字音。如果所有人都不認識,也好辦,我先出示圖片讓孩子們猜,還猜不出來,我就領著大家讀,并指導讀準字音。讀完還要請同學說說對北京的了解。

就這樣,我會出示大量的詞語和圖片,比如:“人民大會堂、漢族、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長江、黃河、長城、三沙市、釣魚島、中國地圖、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等詞語和圖片,吸引孩子們生活中識字的欲望和意識。學完一遍,還可以讓孩子們回顧一遍這些詞語,可以順序出現,也可以隨機出現,不為一次學會,只為讓他們與生字見面,多次復現,逐步學會。我也會允許孩子討論,這個字與剛才出現過的字是同一個字。不要向孩子們傳遞太強、太正規的教和學的信息,讓他們在輕松、自然的語文生活、語文游戲中學會。

《我上學了》一頁,我會把老師的名字、同學的名字、“男女”及課程名字 “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美術”等詞語制成幻燈片出示給學生,然后還會給每個孩子發一張課程表,讓他們自己認字。我這樣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生字生詞在孩子們生活中多次復現,讓他們產生自主識字的意識、欲望和習慣。 課上或課余時間,我還會給他們提供展示的機會,讓他們把自己課外認識的生字、生詞請家長幫忙寫在卡片上,向全班展示。

我還會建議他們,多讀課外書,在閱讀中識字,鞏固認字。

我跟大家說出我的這些想法,并不是說我的想法有多好,要大家也這樣做。而是希望大家在大的方向沒有問題的情況下,能夠解放思想、打破常規,自主地、創新地設計自己的教學、自己的課堂。其實,教材也好,咱們區的教學思路、教學理念也好,給大家留下的自主空間、創造性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批判地使用教參及網絡上的教學建議、教學設計等,不是實在沒有思路,就要先備課,后參考,不能圖省事,不能用別人的教學設計代替了自己的思考。

最后,強調兩件事情,這兩件事情是高主任特別叮囑在培訓結束前強調的:第一件,現在新教材的各種培訓、解讀資料及教學資源已陸續上傳,我再次把網址傳給大家,希望大家堅持網絡學習,堅持下去,隨著網絡學習,進行教學;第二件,一定要加強學生讀寫習慣的養成教育,如,高主任多次專題強調的傾聽的習慣,寫規范字,讀準字音的習慣等,為將來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以上內容,大多數都來自于專家的原話,但肯定沒有專家說的透徹。希望我今天的發言,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建議大家抽出時間,去聽一聽專家的講座。另外,雖然大部分來自于專家的講解,但畢竟經我轉述,難免有些精神領會不到位,有些語言轉述不準確地方;還有一些觀點是我自己的心得、隨想,那就更是可能會有偏頗之處,就請大家批判地去吸收、借鑒、使用,對于一些偏頗和不妥之處,也懇請大家提出,以便共同交流討論。

第三篇:秋天部編版一年級語文

1 秋 天 教案設計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在大自然中,我們發現了美,感受到了美?,F在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大自然中,去欣賞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麗景色的視頻,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 3.你知道剛才呈現的畫面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嗎?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呢?(相機板書:秋天)

4.小結:是呀,美麗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秋天》。 5.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識自然段。

導學: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個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開始標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話的前面空兩格(兩個字的位置)。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明序號可以幫助我們來分清每個自然段。(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師標出第1自然段的序號)現在就請同學們自己來標出課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學生嘗試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標出序號。 3.(多媒體課件展示)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一共有3個自然段。

4.教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認真傾聽,注意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5.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6.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1)指名讀第1自然段,相機指導生字讀音。 了:在本課讀輕聲le,要讀得又輕又短。 片:三拼音節,注意前鼻韻母an的讀法。 子:在“葉子”一詞中讀輕聲。

(2)檢查第2自然段的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 “人”為翹舌音,開火車讀準字音。

“一會兒”為兒化音,引導學生讀好兒化音。課件出示“兒子、女兒”,指名讀詞語,與兒化音區分開。 (3)指名讀第3自然段。

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啊”字。

7.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得是否準確。

三、隨文識字,品讀課文 (一)品讀第1自然段。

導學:秋天到了,我們周圍發生了很多變化,(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一邊看課文的插圖,一邊朗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課文里寫了哪些變化。 1.天氣涼了。

(1)學習生字“氣”。

這里有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生字(出示字卡“氣”),有一個和它讀音相同的字——汽,“氣”與氣體有關系,“汽”與水有關系。 (2)(課件演示)做辨別形近字游戲,把漢字送回家。 氣

天( ) ( )水 空( ) ( )油 (3)指導讀句子,“涼”字讀重音。 2.樹葉黃了。

(1)出示各種“樹葉”的標本。(出示多媒體課件)

導學:這些小寶貝就是樹葉???,它們的形狀各有不同。 (2)學習生詞“樹葉”。認識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樹葉”?

加一加:“木”加“對”就是“樹”,“口”加“十”就是“葉”。 實物出示:拿出樹葉標本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 (3)課件播放樹葉由綠到黃的變化過程。

導學:哦,原來秋天到了,樹葉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由綠色變成了黃色??磥?,只有仔細觀察才會發現大自然的這些奇妙的變化呀!

(4)你能讀出秋天到來時的這種變化嗎?指導學生朗讀,強調“黃”要讀重音。 3.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1)比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結合課文的插圖說說為什么作者要說“一片片”嗎?

(3)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詞語,結合課文插圖真是個好方法。 (4)拓展詞語。你能說幾個像“一片片”這樣的詞語嗎?

小結:以后我們說話時如果多用上一些這樣的詞語,表達就更生動了。 (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義是平而薄的物體。我們還可以說“一片”什么? 課件出示:一片( ) 一片( ) 一片( ) (6)想象情境,指導朗讀。

你能想象樹葉是怎樣從樹上落下來的嗎?(輕輕地、慢慢地)那就請你把“落下來”這個詞語的語速放慢,聲音放輕,讓一片片黃黃的小葉子輕輕地、慢慢地落下來。 4.齊讀第1自然段。 導學:秋天到了,身邊的景物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吧! (二)品讀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在這么美的藍天下你還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邊觀察課文插圖,一邊讀這句話。

(2)大雁南飛與秋天有什么關系呢?(大雁是候鳥,就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遷徙的鳥。天氣變涼了,大雁從北方飛到南方比較暖和的地方過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氣轉暖了,大雁再從南方飛回北方來生活。)

(3)大雁是怎樣飛行的,你能結合課文插圖來說一說嗎? (4)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理解句子。

(5)導言: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雁飛行時的樣子吧!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大雁到底是怎樣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的。 (6)誰愿意讀出大雁飛行時的畫面?指名讀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會兒„„一會兒„„”說句話嗎? (8)學習生字“大、飛、會、個”。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腳。“大”是漢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與人類或人事有關。

飛:(課件出示鳥兒展翅飛翔的動作,出示“飛”字的古文字)“飛”就像鳥兒張開翅膀在空中飛翔的樣子。同學們模仿鳥兒做一做展翅飛翔的動作吧。組詞:飛機、飛鳥。

會:認識“人字頭”。運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人+云=會。組詞:開會、學會。

個:運用數筆畫或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個”。“個”一般用做量詞,引導學生試著說一說:一個( )。 3.初步感受“一”字的變調。

(1)細心的同學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同樣是“一”,為什么有時候讀yī,有時候讀yí,有時候讀yì呢?你在課文中找到了嗎?讀一讀。

(2)課件出示詞語: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會兒 “一(yī)”字 指名讀,請小老師領大家讀,齊讀。

(3)小結:這是“一”字變調的不同讀法。漢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導學: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我們一邊欣賞畫面,一邊有感情地朗讀吧。(配樂朗讀課文)

(三)品讀第3自然段。

過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來了!)

1.指導讀好感嘆句。

這是兩個感嘆句,我們朗讀時語氣要強烈些,誰愿意來試一試? 2.創設情境,激發朗讀興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畫面,教師渲染情境進行引讀:

秋天,天氣是那么涼爽,金黃的樹葉猶如一只只美麗的蝴蝶從樹上翩翩落下,我們高興地說道——啊!秋天來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變換隊形飛向南方,傳來陣陣悅耳的歌聲,我們不禁感嘆道——啊!秋天來了!

(2)此時此刻,看到這樣的秋天,你是怎樣的心情? (3)帶著這樣的感受,讀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學習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獲的季節。古代莊稼收割后,人們往往在田間就地焚燒禾草。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燒殺害蟲。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組成的。組詞:秋天、秋季。

了:運用數筆畫的方法來識記“了”,也可和“子”對比來識記。強調“了”由兩筆組成,注意“了”的筆順。 4.齊讀第3自然段。

四、引導觀察,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節課要書寫的四個字“了、子、人、大”。 2.學習“了”字的書寫。

(1)出示課件,學生跟隨課件演示書空“了”的筆順。 (2)啟發學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準每一筆的位置。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習在田字格中描紅,自己練習寫兩遍“了”字。 (5)教師巡視指導。

(6)投影展示,師生評議,教師根據學生的書寫情況相機指導。 3.運用遷移法學習“子”的書寫。

(1)教師先示范“子”的書寫,教師示范并口述橫的書寫要領:重下筆——輕行筆——重收筆。再示范橫的寫法,強調最后一筆橫從橫中線寫起,略微向上傾斜。 (2)學生描紅,練習書寫。 (3)投影展示,師生評議。

五、作業布置,拓展延伸 1.熟讀課文。

2.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現在正值秋季,請同學們投入到秋的懷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變化,尋找秋天的足跡。 。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

1.開火車讀詞語卡片。

秋天 天氣 一片片 樹葉 葉子 飛來 一會兒 一個

2.過渡: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爭取把課文背誦下來。同學們,有信心嗎?

二、指導書寫

1.學習撇、捺的寫法。

我們首先來練習兩個筆畫的書寫,教師示范講解書寫要點。

撇:從右上向左下,起筆時重,以后漸輕,收筆時較快,形成尖狀。

捺:從左上向右下,起筆較輕,以后漸重,收筆前更重,稍頓后向右輕輕提起,形成尖狀。

2.指導書寫“人”。

(1)教師示范,講解要領。強調書寫規則: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從豎中線上起筆,兩個筆畫收筆處在一條直線上。 (2)學生練習。

3.運用遷移法學習書寫“大”。

(1)觀察比較“人”與“大”中“人”的區別,引導學生注意這兩個字在書寫時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導學生明確“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腳。要先寫長橫,再寫“人”。長橫在橫中線偏上位置,“人”從上半格的中間處起筆,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從豎中線上起筆。

(2)教師一筆一筆做示范,學生觀察。

(3)學生練習描紅,書寫生字,教師強調書寫姿勢。 (4)師生評議,培養學生寫字興趣。

4.小結:我們在書寫生字時,要注意觀察筆畫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寫,三對照,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通過不斷練習來寫好漢字。

三、詞語游戲 1.摘果實游戲。

課件出示蘋果樹豐收的圖片。

師:同學們,秋天不僅是一個美麗的季節,還是一個收獲的季節。讓我們到豐收的蘋果園里看一看吧! 引導學生做摘蘋果生字卡片的游戲。 2.找部首游戲。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新的部首朋友,它們就藏在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發現的眼睛找到它們嗎?

(課件出示:秋 樹 葉 會)

學生找到新學的部首后,部首相應地變紅。

四、指導背誦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象課文中描繪的畫面。 2.指導背誦第1自然段。 過渡:這篇課文把秋天描寫得非常美,對于這樣優美的語言我們要想辦法背誦下來。背誦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這樣才會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變化,提煉出關鍵詞語:天氣涼,樹葉黃。 (2)出示畫面引導學生背誦。

(3)小結:我們抓住關鍵詞語,想象美麗的畫面就會很快把課文背誦下來了。 3.指導背誦第2自然段。

(1)抓住關鍵詞語說一說:第2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飛) (2)課件出示句式:一會兒„„一會兒„„。

有時,我們還要記住特殊的句式,它會幫助我們更快地積累好詞佳句。

同學們將關鍵詞語加入到這樣的句子中,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很快背誦下來的。 (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背誦,指名背誦,男生女生競賽背誦。 4.齊聲背誦第3自然段。

5.小結方法:背誦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關鍵詞語、想象畫面,都是不錯的背誦方法。

6.出示課文畫面,齊聲背誦課文。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

想一想你見過的秋天景色,用幾句話描繪出來,也可以用手中的畫筆畫一畫,給畫起個名字。

2.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畫一畫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寫上一句話。 3.小組內交流。 4.全班內展示。 5.說話練習。

秋天美嗎?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

六、總結全課

同學們,一年有四個季節,春天風兒輕,夏天百花開,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可愛之處,讓我們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尋找,去發現,好嗎? 教學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盡量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和體會秋天的景物特征,通過看拼音讀、拼音漢字結合讀、看漢字讀、利用分段讀、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讀書熱情,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秋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發現美、尋找美的情趣,培養學生愛美的情操。 2.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學生們興趣盎然,紛紛說出了自己識記生字的好辦法。教師通過字理識字,展現了豐富的字理圖,例如對“片”“大”的教學,增強了對生字的直觀性、整體性認識,“秋”字的字理故事激發了學生對漢字的喜愛之情,充分發揮了字理教學的重要作用。

第四篇:部編版一年級上《秋天》教案

Fpg 秋天

一、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要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の樂趣。“興趣是最好の老師。”養成閱讀興趣是學生持續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の保證。本教案採用以讀代講為主,教師指導為輔の學習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朗讀中感受秋天の基本特徵,從朗讀中領略作者對秋天の讚美之情。另外,引導學生學會看課文插圖,圖文結合,加入自己の生活體驗,從而感受秋天の美,並且通過有感情の朗讀表達對秋天の喜愛之情,直至熟讀成誦。低年級注重識字與寫字教學,本設計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獨立識字,掌握漢字の基本筆劃和常用の偏旁,從而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漢字の形體美。

二、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掌握1種筆劃,認識3個偏旁。

3.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秋天の一些特徵。 4.認識自然段,並嘗試給課文標段。

5、培養學生觀察大自然の興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の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一”の不同讀音。

2、背誦課文。

四、課前準備

1.製作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2.秋天樹葉の實物。 3.大雁圖片。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の畫卷!在大自然中,我們發現了美,感受到了美?,F在讓我們走進美麗の大自然中,去欣賞那迷人の景色。 2.播放秋季美麗景色の圖片,引導學生欣賞美麗の畫面。

3.你知道剛才呈現の畫面是哪個季節の景色嗎?你又有怎樣の感受呢?(相機板書:秋天) 4.小結:是呀,美麗の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の景色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秋天》。 5.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識自然段。

過渡: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幾個自然段組成の,也有の只有一個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の開始標誌,也就是在第一句話の前面空兩格(兩個字の位置)。在每個自然段の前面標明序號可以幫助我們來分清每個自然段。(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師標出第1自然段の序號)現在就請同學們自己來標出課文中の其他自然段吧。 2.學生嘗試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標出序號。

Fpg

Fpg 3.(多媒體課件展示)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一共有3個自然段。 4.教師範讀課文,同學們認真傾聽,注意自己不認識の生字。 5.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の生字。

6.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の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相機指導生字讀音。 了:在本課讀輕聲le,要讀得又輕又短。 片:三拼音節,注意前鼻韻母anの讀法。 子:在“葉子”一詞中讀輕聲。

(2)檢查第2自然段の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 “人”為翹舌音,開火車讀準字音。

“一會兒”為兒化音,引導學生讀好兒化音。課件出示“兒子、女兒”,指名讀詞語,與兒化音區分開。 (3)指名讀第3自然段。

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啊”字。

7.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得是否準確。

三、隨文識字,品讀課文 (一)品讀第1自然段。

導學:秋天到了,我們周圍發生了很多變化,(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一邊看課文の插圖,一邊朗讀課文の第1自然段,看看課文裏寫了哪些變化。 1.天氣涼了。

(1)學習生字“氣”。

這裏有我們今天要認識の一個生字(出示字卡“氣”),有一個和它讀音相同の字——汽,“氣”與氣體有關系,“汽”與水有關系。 (2)(課件演示)做辨別形近字遊戲,把漢字送回家。 氣

天( ) ( )水 空( ) ( )油 (3)指導讀句子,“涼”字讀重音。 2.樹葉黃了。

(1)出示各種“樹葉”の標本。(出示多媒體課件) 過渡:這些小寶貝就是樹葉???,它們の形狀各有不同。 (2)學習生詞“樹葉”。認識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樹葉”?

加一加:“木”加“對”就是“樹”,“口”加“十”就是“葉”。 實物出示:拿出樹葉標本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

過渡:哦,原來秋天到了,樹葉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由綠色變成了黃色??磥?,只有仔細觀察才會發現大自然の這些奇妙の變化呀! (4)你能讀出秋天到來時の這種變化嗎?指導學生朗讀,強調“黃”要讀重音。 3.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1)比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麼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結合課文の插圖說說為什麼作者要說“一片片”嗎? (3)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詞語,結合課文插圖真是個好方法。 (4)拓展詞語。你能說幾個像“一片片”這樣の詞語嗎?

小結:以後我們說話時如果多用上一些這樣の詞語,表達就更生動了。

Fpg

Fpg 課件出示:一片( ) 一片( ) 一片( ) (6)想像情境,指導朗讀。

你能想像樹葉是怎樣從樹上落下來の嗎?(輕輕地、慢慢地)那就請你把“落下來”這個詞語の語速放慢,聲音放輕,讓一片片黃黃の小葉子輕輕地、慢慢地落下來。

4.齊讀第1自然段。

過渡:秋天到了,身邊の景物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我們一邊讀一邊想像畫面吧!

(二)品讀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讀一讀課文の第2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在這麼美の藍天下你還看到了什麼?(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邊觀察課文插圖,一邊讀這句話。

(2)大雁南飛與秋天有什麼關係呢?(大雁是候鳥,就是隨著季節の變化而遷徙の鳥。天氣變涼了,大雁從北方飛到南方比較暖和の地方過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氣轉暖了,大雁再從南方飛回北方來生活。) (3)大雁是怎樣飛行の,你能結合課文插圖來說一說嗎? (4)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理解句子。

(5)過渡: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雁飛行時の樣子吧!播放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大雁到底是怎樣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の。 (6)誰願意讀出大雁飛行時の畫面?指名讀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會兒……一會兒……”說句話嗎? (8)學習生字“大、飛、會、個”。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の正面形,有手有腳。“大”是漢字部首之一,含“大”の字往往與人類或人事有關。

飛:(課件出示鳥兒展翅飛翔の動作,出示“飛”字の古文字)“飛”就像鳥兒張開翅膀在空中飛翔の樣子。同學們模仿鳥兒做一做展翅飛翔の動作吧。組詞:飛機、飛鳥。

會:認識“人字頭”。運用加一加の方法來識記:人+雲=會。組詞:開會、學會。

個:運用數筆劃或加一加の方法來識記“個”。“個”一般用做量詞,引導學生試著說一說:一個( )。 3.初步感受“一”字の變調。

(1)細心の同學發現了一個有趣の問題,同樣是“一”,為什麼有時候讀yī,有時候讀yí,有時候讀yì呢?你在課文中找到了嗎?讀一讀。

(2)課件出示詞語: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會兒 “一(yī)”字 指名讀,請小老師領大家讀,齊讀。

(3)小結:這是“一”字變調の不同讀法。漢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過渡:秋天真是個美麗の季節,我們一邊欣賞畫面,一邊有感情地朗讀吧。(配樂朗讀課文) (三)品讀第3自然段。 過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發出了這樣の感歎——(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來了!) Fpg

Fpg 1.指導讀好感歎句。

這是兩個感歎句,我們朗讀時語氣要強烈些,誰願意來試一試? 2.創設情境,激發朗讀興趣。

(1)播放秋天美景の畫面,教師渲染情境進行引讀: 秋天,天氣是那麼涼爽,金黃の樹葉猶如一只只美麗の蝴蝶從樹上翩翩落下,我們高興地說道——啊!秋天來了!

秋天,天高雲淡,大雁變換隊形飛向南方,傳來陣陣悅耳の歌聲,我們不禁感歎道——啊!秋天來了!

(2)此時此刻,看到這樣の秋天,你是怎樣の心情? (3)帶著這樣の感受,讀出自己の心情吧! 3.學習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秋”字。)秋天是禾穀成熟、收穫の季節。古代莊稼收割後,人們往往在田間就地焚燒禾草。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燒殺害蟲。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組成の。組詞:秋天、秋季。 了:運用數筆劃の方法來識記“了”,也可和“子”對比來識記。強調“了”由兩筆組成,注意“了”の筆順。 4.齊讀第3自然段。

四、引導觀察,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節課要書寫の四個字“了、子、人、大”。 2.學習“了”字の書寫。

(1)出示課件,學生跟隨課件演示書空“了”の筆順。 (2)啟發學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準每一筆の位置。 (3)教師範寫。

(4)學生練習在田字格中描紅,自己練習寫兩遍“了”字。 (5)教師巡視指導。

(6)投影展示,師生評議,教師根據學生の書寫情況相機指導。 3.運用遷移法學習“子”の書寫。

(1)教師先示範“子”の書寫,教師示範並口述橫の書寫要領:重下筆——輕行筆——重收筆。再示範橫の寫法,強調最後一筆橫從橫中線寫起,略微向上傾斜。

(2)學生描紅,練習書寫。 (3)投影展示,師生評議。 3.熟讀課文。

4.小結:秋天是一個美麗の季節,現在正值秋季,請同學們投入到秋の懷抱中去找一找秋天の變化,尋找秋天の足跡。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

1.開火車讀詞語卡片。

秋天 天氣 一片片 樹葉 葉子 飛來 一會兒 一個

2.過渡: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爭取把課文背誦下來。同學們,有信心嗎?

二、指導書寫

Fpg

Fpg 1.學習撇、捺の寫法。

我們首先來練習兩個筆劃の書寫,教師示範講解書寫要點。

撇:從右上向左下,起筆時重,以後漸輕,收筆時較快,形成尖狀。

捺:從左上向右下,起筆較輕,以後漸重,收筆前更重,稍頓後向右輕輕提起,形成尖狀。

2.指導書寫“人”。

(1)教師示範,講解要領。強調書寫規則:先撇後捺,呈三角形,撇從豎中線上起筆,兩個筆劃收筆處在一條直線上。 (2)學生練習。

3.運用遷移法學習書寫“大”。

(1)觀察比較“人”與“大”中“人”の區別,引導學生注意這兩個字在書寫時占格位置の不同。

引導學生明確“大”像人の正面,有手有腳。要先寫長橫,再寫“人”。長橫在橫中線偏上位置,“人”從上半格の中間處起筆,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從豎中線上起筆。

(2)教師一筆一筆做示範,學生觀察。

(3)學生練習描紅,書寫生字,教師強調書寫姿勢。 (4)師生評議,培養學生寫字興趣。

4.小結:我們在書寫生字時,要注意觀察筆劃の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寫,三對照,養成良好の寫字姿勢,通過不斷練習來寫好漢字。

三、詞語遊戲 1.摘果實遊戲。

課件出示蘋果樹豐收の圖片。

師:同學們,秋天不僅是一個美麗の季節,還是一個收穫の季節。讓我們到豐收の蘋果園裏看一看吧!

引導學生做摘蘋果生字卡片の遊戲。 2.找部首遊戲。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新の部首朋友,它們就藏在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於發現の眼睛找到它們嗎?

(課件出示:秋 樹 葉 會)

四、指導背誦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像課文中描繪の畫面。 2.指導背誦第1自然段。

過渡:這篇課文把秋天描寫得非常美,對於這樣優美の語言我們要想辦法背誦下來。背誦也是需要一定の方法の,這樣才會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の變化,提煉出關鍵字語:天氣涼,樹葉黃。 (2)出示畫面引導學生背誦。

(3)小結:我們抓住關鍵字語,想像美麗の畫面就會很快把課文背誦下來了。 3.指導背誦第2自然段。

(1)抓住關鍵字語說一說:第2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飛) (2)課件出示句式:一會兒……一會兒……。 (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背誦,指名背誦,男生女生競賽背誦。 4.齊聲背誦第3自然段。

Fpg

Fpg 5.小結方法:背誦也是要有方法の,抓住關鍵字語、想像畫面,都是不錯の背誦方法。

6.出示課文畫面,齊聲背誦課文。

五、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1.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 想一想你見過の秋天景色,用幾句話描繪出來,也可以用手中の畫筆畫一畫,給畫起個名字。

2.學生在優美の音樂聲中畫一畫自己眼中の秋天,並寫上一句話。 3.小組內交流。 4.全班內展示。 5.說話練習。

秋天美嗎?你喜歡秋天嗎?為什麼?

六、總結全課

同學們,一年有四個季節,春天風兒輕,夏天百花開,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個季節都有自己の可愛之處,讓我們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尋找,去發現,好嗎? 板書設計:

秋天

教學反思:

Fpg

第五篇:部編版一年級上《秋天》教案

秋天

一、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要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養成閱讀興趣是學生持續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的保證。本教案采用以讀代講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學習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朗讀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從朗讀中領略作者對秋天的贊美之情。另外,引導學生學會看課文插圖,圖文結合,加入自己的生活體驗,從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直至熟讀成誦。低年級注重識字與寫字教學,本設計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獨立識字,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從而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二、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掌握1種筆畫,認識3個偏旁。

3.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4.認識自然段,并嘗試給課文標段。

5、培養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一”的不同讀音。

2、背誦課文。

四、課前準備

1.制作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2.秋天樹葉的實物。 3.大雁圖片。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在大自然中,我們發現了美,感受到了美?,F在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大自然中,去欣賞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麗景色的圖片,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

3.你知道剛才呈現的畫面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嗎?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呢?(相機板書:秋天) 4.小結:是呀,美麗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秋天》。 5.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識自然段。

過渡: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個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開始標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話的前面空兩格(兩個字的位置)。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明序號可以幫助我們來分清每個自然段。(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師標出第1自然段的序號)現在就請同學們自己來標出課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學生嘗試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標出序號。 3.(多媒體課件展示)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一共有3個自然段。 4.教師范讀課文,同學們認真傾聽,注意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5.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6.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1)指名讀第1自然段,相機指導生字讀音。 了:在本課讀輕聲le,要讀得又輕又短。 片:三拼音節,注意前鼻韻母an的讀法。 子:在“葉子”一詞中讀輕聲。

(2)檢查第2自然段的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 “人”為翹舌音,開火車讀準字音。

“一會兒”為兒化音,引導學生讀好兒化音。課件出示“兒子、女兒”,指名讀詞語,與兒化音區分開。 (3)指名讀第3自然段。

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啊”字。

7.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得是否準確。

三、隨文識字,品讀課文 (一)品讀第1自然段。

導學:秋天到了,我們周圍發生了很多變化,(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一邊看課文的插圖,一邊朗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課文里寫了哪些變化。 1.天氣涼了。

(1)學習生字“氣”。

這里有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生字(出示字卡“氣”),有一個和它讀音相同的字——汽,“氣”與氣體有關系,“汽”與水有關系。 (2)(課件演示)做辨別形近字游戲,把漢字送回家。 氣

天( ) ( )水 空( ) ( )油 (3)指導讀句子,“涼”字讀重音。 2.樹葉黃了。

(1)出示各種“樹葉”的標本。(出示多媒體課件) 過渡:這些小寶貝就是樹葉???,它們的形狀各有不同。 (2)學習生詞“樹葉”。認識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樹葉”?

加一加:“木”加“對”就是“樹”,“口”加“十”就是“葉”。 實物出示:拿出樹葉標本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

過渡:哦,原來秋天到了,樹葉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由綠色變成了黃色??磥?,只有仔細觀察才會發現大自然的這些奇妙的變化呀! (4)你能讀出秋天到來時的這種變化嗎?指導學生朗讀,強調“黃”要讀重音。 3.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1)比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結合課文的插圖說說為什么作者要說“一片片”嗎? (3)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詞語,結合課文插圖真是個好方法。 (4)拓展詞語。你能說幾個像“一片片”這樣的詞語嗎?

小結:以后我們說話時如果多用上一些這樣的詞語,表達就更生動了。 課件出示:一片( ) 一片( ) 一片( ) (6)想象情境,指導朗讀。

你能想象樹葉是怎樣從樹上落下來的嗎?(輕輕地、慢慢地)那就請你把“落下來”這個詞語的語速放慢,聲音放輕,讓一片片黃黃的小葉子輕輕地、慢慢地落下來。

4.齊讀第1自然段。

過渡:秋天到了,身邊的景物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吧!

(二)品讀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在這么美的藍天下你還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邊觀察課文插圖,一邊讀這句話。

(2)大雁南飛與秋天有什么關系呢?(大雁是候鳥,就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遷徙的鳥。天氣變涼了,大雁從北方飛到南方比較暖和的地方過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氣轉暖了,大雁再從南方飛回北方來生活。) (3)大雁是怎樣飛行的,你能結合課文插圖來說一說嗎? (4)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理解句子。

(5)過渡: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雁飛行時的樣子吧!播放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大雁到底是怎樣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的。 (6)誰愿意讀出大雁飛行時的畫面?指名讀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會兒„„一會兒„„”說句話嗎? (8)學習生字“大、飛、會、個”。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腳。“大”是漢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與人類或人事有關。

飛:(課件出示鳥兒展翅飛翔的動作,出示“飛”字的古文字)“飛”就像鳥兒張開翅膀在空中飛翔的樣子。同學們模仿鳥兒做一做展翅飛翔的動作吧。組詞:飛機、飛鳥。

會:認識“人字頭”。運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人+云=會。組詞:開會、學會。

個:運用數筆畫或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個”。“個”一般用做量詞,引導學生試著說一說:一個( )。 3.初步感受“一”字的變調。

(1)細心的同學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同樣是“一”,為什么有時候讀yī,有時候讀yí,有時候讀yì呢?你在課文中找到了嗎?讀一讀。

(2)課件出示詞語: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會兒 “一(yī)”字 指名讀,請小老師領大家讀,齊讀。

(3)小結:這是“一”字變調的不同讀法。漢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過渡: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我們一邊欣賞畫面,一邊有感情地朗讀吧。(配樂朗讀課文) (三)品讀第3自然段。 過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來了!) 1.指導讀好感嘆句。

這是兩個感嘆句,我們朗讀時語氣要強烈些,誰愿意來試一試? 2.創設情境,激發朗讀興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畫面,教師渲染情境進行引讀: 秋天,天氣是那么涼爽,金黃的樹葉猶如一只只美麗的蝴蝶從樹上翩翩落下,我們高興地說道——啊!秋天來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變換隊形飛向南方,傳來陣陣悅耳的歌聲,我們不禁感嘆道——啊!秋天來了!

(2)此時此刻,看到這樣的秋天,你是怎樣的心情? (3)帶著這樣的感受,讀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學習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獲的季節。古代莊稼收割后,人們往往在田間就地焚燒禾草。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燒殺害蟲。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組成的。組詞:秋天、秋季。 了:運用數筆畫的方法來識記“了”,也可和“子”對比來識記。強調“了”由兩筆組成,注意“了”的筆順。 4.齊讀第3自然段。

四、引導觀察,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節課要書寫的四個字“了、子、人、大”。 2.學習“了”字的書寫。

(1)出示課件,學生跟隨課件演示書空“了”的筆順。 (2)啟發學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準每一筆的位置。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習在田字格中描紅,自己練習寫兩遍“了”字。 (5)教師巡視指導。

(6)投影展示,師生評議,教師根據學生的書寫情況相機指導。 3.運用遷移法學習“子”的書寫。

(1)教師先示范“子”的書寫,教師示范并口述橫的書寫要領:重下筆——輕行筆——重收筆。再示范橫的寫法,強調最后一筆橫從橫中線寫起,略微向上傾斜。

(2)學生描紅,練習書寫。 (3)投影展示,師生評議。 3.熟讀課文。

4.小結: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現在正值秋季,請同學們投入到秋的懷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變化,尋找秋天的足跡。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

1.開火車讀詞語卡片。

秋天 天氣 一片片 樹葉 葉子 飛來 一會兒 一個

2.過渡: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爭取把課文背誦下來。同學們,有信心嗎?

二、指導書寫 1.學習撇、捺的寫法。

我們首先來練習兩個筆畫的書寫,教師示范講解書寫要點。

撇:從右上向左下,起筆時重,以后漸輕,收筆時較快,形成尖狀。

捺:從左上向右下,起筆較輕,以后漸重,收筆前更重,稍頓后向右輕輕提起,形成尖狀。

2.指導書寫“人”。

(1)教師示范,講解要領。強調書寫規則: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從豎中線上起筆,兩個筆畫收筆處在一條直線上。 (2)學生練習。

3.運用遷移法學習書寫“大”。

(1)觀察比較“人”與“大”中“人”的區別,引導學生注意這兩個字在書寫時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導學生明確“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腳。要先寫長橫,再寫“人”。長橫在橫中線偏上位置,“人”從上半格的中間處起筆,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從豎中線上起筆。

(2)教師一筆一筆做示范,學生觀察。

(3)學生練習描紅,書寫生字,教師強調書寫姿勢。 (4)師生評議,培養學生寫字興趣。

4.小結:我們在書寫生字時,要注意觀察筆畫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寫,三對照,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通過不斷練習來寫好漢字。

三、詞語游戲 1.摘果實游戲。

課件出示蘋果樹豐收的圖片。

師:同學們,秋天不僅是一個美麗的季節,還是一個收獲的季節。讓我們到豐收的蘋果園里看一看吧!

引導學生做摘蘋果生字卡片的游戲。 2.找部首游戲。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新的部首朋友,它們就藏在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發現的眼睛找到它們嗎?

(課件出示:秋 樹 葉 會)

四、指導背誦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象課文中描繪的畫面。 2.指導背誦第1自然段。

過渡:這篇課文把秋天描寫得非常美,對于這樣優美的語言我們要想辦法背誦下來。背誦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這樣才會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變化,提煉出關鍵詞語:天氣涼,樹葉黃。 (2)出示畫面引導學生背誦。

(3)小結:我們抓住關鍵詞語,想象美麗的畫面就會很快把課文背誦下來了。 3.指導背誦第2自然段。

(1)抓住關鍵詞語說一說:第2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飛) (2)課件出示句式:一會兒„„一會兒„„。 (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背誦,指名背誦,男生女生競賽背誦。 4.齊聲背誦第3自然段。 5.小結方法:背誦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關鍵詞語、想象畫面,都是不錯的背誦方法。

6.出示課文畫面,齊聲背誦課文。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 想一想你見過的秋天景色,用幾句話描繪出來,也可以用手中的畫筆畫一畫,給畫起個名字。

2.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畫一畫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寫上一句話。 3.小組內交流。 4.全班內展示。 5.說話練習。

秋天美嗎?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

六、總結全課

同學們,一年有四個季節,春天風兒輕,夏天百花開,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可愛之處,讓我們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尋找,去發現,好嗎? 板書設計:

秋天 美

教學反思: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scripps研究所簡介下一篇:全國卷1數學試題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