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事業單位行政級別劃分

2023-04-09

第一篇:事業單位行政級別劃分

行政單位級別劃分_中國行政單位級別

行政單位級別劃分是怎么樣的呢?本期喬布簡歷小編就和大家聊聊中國行政單位級別劃分吧!

關鍵詞:行政單位級別劃分,中國行政單位級別

很多從事行政工作的小伙伴們,對于單位行政級別的劃分都不太了解。單位行政級別主要分為正國級單位、副國級單位、正省級單位、正部級單位、副省級單位、副部級單位、正司局級單位、正地廳級單位、副地廳級單位、正縣處級單位、副縣處級單位、正鄉科級單位、副鄉科級單位、正股級單位。

中國行政級別是采用行政五級劃分的。主要是這樣的: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中央部委的等級也就是所謂的“國、部(省)、司、處、科”這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三級就是我們經常會提到的地方三級行政劃分。不過行政級別中確切來說是沒有股級的,股級是對介于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一種習慣的稱呼而已。

職務與級別所對應關系基本如下:

1、國務院總理是一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是二至三級; 部級正職,省級正職是三至四級。

2、部級副職,省級副職是四至五級;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是五至七級;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是六至八級;

3、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是七至十級;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是八至十一級;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是九至十二級;

4、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是九至十三級;科員是九至十四級;辦事員是十至十五級。

行政單位級別劃分_中國行政單位級別

http://cv.qiaobutang.com/knowledge/articles/56a091640cf2f8e46b6b608d

第二篇:行政級別劃分

行政級別定義

中國行政級別采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縣處級、鄉科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司、處、科”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四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四級行政劃分。 行政級別中是沒有股級的,股級是介于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是一種習慣的稱呼。

國家公務員的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非領導職務是指辦事員、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助理調研員、調研員、助理巡視員、巡視員。

國家公務員的級別分為十五級。

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系是:

(一)國務院總理:一級;

(二)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二至三級;

(三)部級正職,省級正職:三至四級;

(四)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四至五級;

(五)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五至七級;

(六)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六至八級;

(七)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七至十級;

(八)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八至十一級;

(九)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九至十二級;

(十)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九至十三級;

(十一)科員:九至十四級;

(十二)辦事員:十至十五級。

國家機關干部行政級別劃分

中國行政級別,基本上分為五套班子,即黨委、政府、政協、人大、紀委。 國家級正職:

包括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國家副主席、國務院第一副總理、中央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主任、中央紀委書記、中央政法委書記等國家頭號人物,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國家級副職:

包括中央軍委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宣部部長、中組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直轄市市委書記(即中共中央政治局非常委委員),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等。

第三篇:中國行政級別劃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六條的規定 : 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非領導職務層次在廳局級以下設置。

1.國家級正職:

(包括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國家頭號人物)

2.國家級副職:

(包括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人大常委等)

3.省部級正職:

(包括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省委書記、省長、省政協主席、省人大常委會主席等、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直轄市市委書記等。以及國家各部部長等)

國務院各部委正職干部(如教育部部長、國家發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正職干部(如江蘇省省長、天津市市長)

部隊正軍職干部(如江蘇省軍區司令員、12軍軍長)

4.省部級副職:

(包括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省委副書記、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省人大常委會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轄市市委副書記等。以及國家各部副部長等,還有一些行政級別是正廳但是必須要副布來兼任的,一般認為那個單位是副部單位,如省宣傳部、組織部、紀委等必須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書記兼任。

國務院各部委副職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正職干部(如國家文物總局局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副職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長、重慶市副市長)

各副省級市政府正職干部(如南京市市長)

部隊副軍職干部(如浙江省警備司令部副司令、31軍副軍長)

5.廳局級正職:

以前叫地廳級,主要是地級市(各自治州)市委書記、市長、市人大主席、市政協主席、省級下屬單位,如省公安

廳廳長、國家各部下屬單位,如外交部新聞司司長

國務院部委各司正職干部(如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正職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廳廳長,北京市財政局局長)

各副省級市政府副職干部(如寧波市副市長)各地級市政府正職干部(如無錫市市長)

部隊正師職干部(如1軍后勤部部長、34師政委)注:以上為高級干部

6.廳局級副職:

地級市市委副書記、市委常委、副市長、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協主席、,省級下屬單位,如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各部下屬單位,如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等,還有一些行政級別是正處但是必須要副廳來兼任的,一般認為那個單位是副廳單位,如市政法委,市宣傳部、組織部、紀委等必須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書記兼任。

國務院部委各司副職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動開發司副司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副職干部(如黑龍江省建設廳副廳長、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干部(如南部隊副師職干部(如35師副政委、179旅旅長)

7.縣處級正職:

包括縣(縣級市、區、旗等)委書記、(區)縣長、(區)縣人大、(區)縣政協主席、市各單位局長,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還有廳級各單位下屬,如省公安廳X處,省委辦公廳主任等

國務院部委各司所屬處室正職干部(如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經濟作物處處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所屬處室正職干部(如江蘇省科技廳農村科技處處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副職干部(如沈陽市衛生局副局長、浦口區副區長)

地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干部(如揚州市勞動局局長、濱??h縣長)

部隊正團職干部(如105團政委)

8.縣處級副職:

包括縣(縣級市、區、旗等)委副書記、縣(區)委常委、(區)副縣長、(區)縣人大、(區)縣政協主席、市各單位局長,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還有廳級各單位下屬,如省公安廳X處,省委辦公廳主任等。

國務院部委各司所屬處室副職干部(如農業部獸醫局防疫處副處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所屬處室副職干部(如江蘇

省教育廳人事處副處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處室及區縣各局正職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處處長、玄武區衛生局局長)

地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副職干部(如鎮江市民政局副局長、張家港市副市長)

部隊副團職干部(如105團參謀長)

9.鄉科級正職:

包括各鄉、鎮、辦事處黨委書記、鄉長、鎮長、辦事處主任、以及鎮級人大等,還有處級下屬,如縣公安局長等

10.鄉科級副職:

包括各鄉、鎮、辦事處黨委副書記、黨委委員、副鄉長、副鎮長、辦事處副主任、以及鎮級人大副主任等,還有處級下屬,如縣公安副局長等

鄉科級在往下,就是所謂股級,是中國行政當中最小的,一般是鄉里邊財政所、派出所之類的。

注意: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等事業單位,其各級干部參照政府各級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級別,不屬于公務員編制。

政府各級干部如為上一級黨委常委,則其行政級別升一級。如張家港市市長為正處級干部,若為蘇州市市委常委,則為副廳級干部

按照慣例,高級干部在60或65歲以后往往調往相應級

別的人大、政協擔任領導職務,俗稱“退居二線” 。另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的行政級別是正省(部)級,故兵團司令員、政委的行政級別均為正省(部)級,下屬十四個師的師長、政委的行政級別均為正廳(局)級,下轄的174個農牧團場的團長、政委為正處級。需注:副省級市有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濟南 青島,南京,杭州,寧波,廈門,廣州,深圳,武漢,成都,西安等共15個。

準副省級: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會城市和國務院批準的唐山市、大同市、包頭市、鞍山市、撫順市、吉林市、齊齊哈爾市、無錫市、淮南市、洛陽市等十個市為“較大的市”。重慶市曾經一直是副省級城市,1997年2月成為省級的直轄市。

副省級城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名之一,受省級行政區管轄,副省級市的市長與副省長行政級別相同。最初的十六個副省級城市是根據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的發文(中編[1994]1號)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成為副省級城市的。

副省級城市與地級市或地級行政區一起納入各省的直接管轄之下,沒有被單列。

第四篇:中國干部行政級別劃分

縱觀當下中國行政,基本上分為五套班子,即黨委、人大、政府、政協(這四者即通常所說的四套班子)、紀委。

中國干部級別劃分

國家級正職:

(包括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等國家頭號人物)

國家級副職:

(包括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書記、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人大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香港特別行政區首席長官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首席長官等)

省部級正職:

(包括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長、省政協主席等,直轄市市委書記、直轄市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直轄市市長、直轄市市政協主席等,以及國務院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等) 中共中央直屬機構:中組部、中宣部、中央黨校等 中臺辦主任

中紀委副書記

全國人大常委會下屬機構主任委員

國務院各部委正職干部(如:教育部部長、國家發改委主任)

國務院直屬機構: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等

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

國務院直屬事業機構:新華通訊社、國家行政學院等 全國政協下屬部門機構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書記處書記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正職干部(如:江蘇省省長、上海市市長)

部隊正軍職干部(如:江蘇省軍區司令員、某集團軍第12軍軍長)

省部級副職:

(包括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省政法委書記、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人大常委、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等,直轄市市委副書記、直轄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直轄市人大常委、直轄市副市長、直轄市市政協副主席等,以及國務院各部副部長、各委員會副主任等,還有一些行政級別是正廳但是必須要副部來兼任的,一般認為那個單位是副部級單位,如省委宣傳部、組織部、紀委等必須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書記兼任。 中共中央直屬機構副職(如:中聯部副部長)

國務院各部委副職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正職干部(如:國家郵政總局局長) 國務院直屬事業機構(如:中國地震局和中國氣象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副職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長、重慶市副市長) 副省級城市的市委書記、人大主任、市長和政協主席(如:杭州市委書記、南京市市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教育部直屬高校的黨委書記及校長(“985”):(如: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浙江大學校長)

部隊副軍職干部(如:浙江省警備司令部副司令、某集團軍第31軍副軍長)

廳局級正職:

以前叫地廳級,主要是地級市(各自治州)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市長、市政協主席等;省級下屬單位,如省公安廳廳長;國家各部下屬單位,如外交部新聞司司長。

國務院部委各司正職干部(如: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外交部歐亞司司長、財政部會計司司長)

國務院由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副職:(如:國家煙草專賣局副局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正職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廳廳長,北京市財政局局長)

副省級城市的市副書記、市委常委,人大副主任、政府副市長、政協副主席(如:寧波市副市長、南京市副市長)

各地級市政府正職干部(如:無錫市市長、泰州市市長)

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團省委書記

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本科高等院校的黨委書記及校長:(如:蘇州大學黨委書記、蘇州大學校長)

部隊正師職干部(如:某集團軍第1軍后勤部部長、某集團軍第34師政委)

注:以上為高級干部

廳局級副職:

地級市市委副書記、市委常委、市人大副主任、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等;省級下屬單位,如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各部下屬單位,如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等。還有一些行政級別是正處但是必須要副廳來兼任的,一般認為那個單位是副廳級單位,如市委政法委,市委宣傳部、組織部、紀委等必須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書記兼任。

國務院部委各司副職干部(如:民政部救災司副司長、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人才流動開發司副司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副職干部(如:黑龍江省建設廳副廳長、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安徽省司法廳副廳長、重慶市財政局副局長)

副省級城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正職(如:大連市建設局局長、南京市教育局局長、江寧區區長)

各地級市政府副職干部(如:蘇州市副市長、南通市副市長) 省直屬??聘叩仍盒|h委書記及校長 地級市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

部隊副師職干部(如:某集團軍第35師副政委、179旅旅長)

縣處級正職:

包括縣(縣級市、地廳級市下屬區、旗等)黨委書記、(區)縣人大主任、(區)縣長、(區)縣政協主席、地級市所屬各局委辦的局長、主任,如市公安局局長、司法局局長等,還有廳級各單位下屬,如省公安廳政治處處長,省委辦公廳主任等。

國務院部委各司所屬處室正職干部(如: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經濟作物處

處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所屬處室正職干部(如:江蘇省科技廳農村科技處處長、北京市朝陽區環保局局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副職干部(如:沈陽市衛生局副局長、南京市江寧區副區長)

地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干部(如:九江市公安局局長、揚州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局長、鹽城市濱??h縣長) 地級市法院副院長、檢察院副檢察長 團市委書記

部隊正團職干部(如:某集團軍第105團政委)

縣處級副職:

包括縣(縣級市、地級市下屬區、旗等)黨委副書記、縣(區)委常委、(區)縣人大副主任、(區)副縣長、(區)縣政協副主席,地級市各局委辦副局長、副主任,如市公安局副局長、教育局副局長等,還有廳級各單位下屬,如省公安廳人事處副處長,省委辦公廳副主任等。

國務院部委各司所屬處室副職干部(如:農業部獸醫局防疫處副處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所屬處室副職干部(如:江蘇省教育廳人事處副處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處室及區縣各局正職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處處長、南京市玄武區衛生局局長)

地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副職干部(如:鎮江市民政局副局長、贛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家港市副市長) 縣級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

部隊副團職干部(如:某集團軍第105團參謀長)

鄉科級正職:

包括各鄉、鎮、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鄉長、鎮長、辦事處主任、以及鎮級人大主席團主席等。

各縣(區)下屬機構(如:宜黃縣公安局局長) 縣級法院副院長、檢察院副檢察長 團縣委書記

鄉科級副職:

包括各鄉、鎮、街道辦事處黨委副書記、黨委委員、副鄉長、副鎮長、辦事處副主任、以及鎮級人大主席團副主席等。 各縣(區)下屬機構(如:漣水縣公安局副局長)

鄉科級在下,就是所股級,是中國行政當中最小的,一般是鄉里邊財政所、派出所之類的。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等事業單位,其各級干部參照政府各級干部待遇,不屬于公務員編制。

政府各級干部如為上一級黨委常委,則其行政級別升一級。如張家港市市長為正處級干部,若為蘇州市市委常委,則為副廳級干部。

級別中是沒有股級的,股級是介于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是一種習慣的稱呼。

按例,高級干部在60或65歲以后往往調往相應級別的人大、政協擔任領導職務,俗稱“退居二線”。

正省級干部約略相當于清代之巡撫與布政使,為從二品。

副省級干部約略相當于清代之按察使,為正三品。

正廳級干部約略相當于清代之知府,為從四品。

副廳級干部約略相當于清代之同知,為正五品。

正處級干部約略相當于清代之知縣,為正七品。

副處級干部約略相當于清代之縣丞,為正八品。

另: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的行政級別是正省(部)級,故現任兵團司令員華士飛、政委聶衛國的行政級別均為正省(部)級,下屬十四個師的師長、政委的行政級別均為正廳(局)級,下轄的174個農牧團場的團長、政委為正處級。

注:

副省級市現有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濟南,青島,南京,杭州,寧波,廈門,廣州,深圳,武漢,成都,西安共15個。

準副省級:包括除上述外的所有省會城市和國務院批準的唐山市 (1984年12月)、大同市(1984年12月)、包頭市(1984年12月)、鞍山市(1984年12月)、撫順市(1984年12月)、吉林市(吉林市1984年12月)、齊齊哈爾市(1984年12月)、無錫市(無錫市1984年12月)、淮南市(1984年12月)、洛陽市 (1984

年12月)、大連市(1984年12月)、寧波市(1988年3月)、本溪市(1992年7月)、淄博市(1992年7月)、邯鄲市(1992年7月)、蘇州市(1993年4月)、青島市(1984年12月)、徐州市(1993年4月)等18個市為“較大的市”。

重慶市曾經一直是副省級城市,1997年2月成為省級的直轄市。

副省級城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名之一,由原中央經濟計劃單列市轉變而來,受省級行政區管轄,副省級市的市長與副省長行政級別相同。最初的十六個副省級城市是根據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的發文(中編[1994]1號)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成為副省級城市的。

副省級城市與地級市或地級行政區一起納入各省的直接管轄之下,沒有被單列。

第五篇:中國行政級別與干部級別是怎樣劃分?

現在來看中國行政,基本上分為五套班子,即黨委、政府、政協、人大、紀委。

中國干部級別劃分

國家級正職:

(包括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國家頭號人物)

國家級副職:

(包括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人大常委等)

省部級正職:

(包括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省委書記、省長、省政協主席、省人大常委會主席等、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直轄市市委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委和司令員等。以及國家各部部長等)

國務院各部委正職干部(如教育部部長、國家發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府正職干部(如江蘇省省長、天津市市長、新疆兵團司令員)

部隊正軍職干部(如江蘇省軍區司令員、12軍軍長)

省部級副職:

(包括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省委副書記、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省人大常委會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轄市市委副書記等。以及國家各部副部長等,還有一些行政級別是正廳但是必須要副布來兼任的,一般認為那個單位是副部單位,如省宣傳部、組織部、紀委等必須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書記兼任。

國務院各部委副職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正職干部(如國家文物總局局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府副職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長、重慶市副市長、新疆兵團副司令員)

各副省級市政府正職干部(如南京市市長)

部隊副軍職干部(如浙江省警備司令部副司令、31軍副軍長)

廳局級正職:

以前叫地廳級,主要是地級市(各自治州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市委書記、市長、市人大主席、市政協主席、省級下屬單位,如省公安廳廳長、國家各部下屬單位,如外交部新聞司司長

國務院部委各司正職干部(如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廳局正職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廳廳長,北京市財政局局長、新疆兵團林業局局長)

各副省級市政府副職干部(如寧波市副市長)

各地級市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正職干部(如無錫市市長、新疆兵團農八師師長)

部隊正師職干部(如1軍后勤部部長、34師政委)

注:以上為高級干部

廳局級副職:

地級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市委副書記、市委常委、副市長、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協主席,省級下屬單位,如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各部下屬單位,如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等,還有一些行政級別是正處但是必須要副廳來兼任的,一般認為那個單位是副廳單位,如市政法委,市宣傳部、組織部、紀委等必須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書記兼任。

國務院部委各司副職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動開發司副司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廳局副職干部(如黑龍江省建設廳副廳長、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新疆兵團農二師副師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干部(如南

部隊副師職干部(如35師副政委、179旅旅長)

縣處級正職:

包括縣(縣級市、區、旗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級等)委書記、(區)縣長、(區)縣人大、(區)縣政協主席、市各單位局長,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還有廳級各單位下屬,如省公安廳X處,省委辦公廳主任等

國務院部委各司所屬處室正職干部(如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經濟作物處處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廳局所屬處室正職干部(如江蘇省科技廳農村科

技處處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副職干部(如沈陽市衛生局副局長、浦口區副區長)

地級市(新疆兵團各師)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干部(如揚州市勞動局局長、濱??h縣長)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團正職干部(如新疆兵團農八師142團團長、政委)

部隊正團職干部(如105團政委)

縣處級副職:

包括縣(縣級市、區、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級等)委副書記、縣(區)委常委、(區)副縣長、(區)縣人大、(區)縣政協主席、市各單位局長,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還有廳級各單位下屬,如省公安廳X處,省委辦公廳主任等,

國務院部委各司所屬處室副職干部(如農業部獸醫局防疫處副處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所屬處室副職干部(如江蘇省教育廳人事處副處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處室及區縣各局正職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處處長、玄武區衛生局局長)

地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副職干部(如鎮江市民政局副局長、張家港市副市長)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團副職干部(如新疆兵團農八師150團副團長、副政委、武裝部長、工會主席、總農藝師、總會計師)

部隊副團職干部(如105團參謀長)

鄉科級正職:

包括各鄉、鎮、辦事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場各營黨委書記、鄉長、鎮長、辦事處主任、以及鎮級人大等,還有處級下屬,如縣公安局長等

鄉科級副職:

包括各鄉、鎮、辦事處黨委副書記、黨委委員、副鄉長、副鎮長、辦事處副主任、以及鎮級人大副主任等,還有處級下屬,如縣公安副局長等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場機關科室科長各營(分場)黨委書記、營長(分場場長)等,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芳草湖農場工交建商科科長、芳草湖農場工會副主席、芳草湖六場書記、六場場長)

鄉科級再下,就是所股級,是中國行政當中最小的,一般是鄉里邊財政所、派出所之類的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連級等。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連級及副連級,(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1團1連連長、指導員、副連長)

特別注明: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等事業單位,其各級干部參照政府各級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級別,不屬于公務員編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行政級別是正?。ú浚┘?,故現任兵團司令員華士飛、政委聶衛國的行政級別均為正?。ú浚┘?,下屬十四個師的師長、政委的行政級別均為正廳(局)級,下轄的174個農牧團場的團長、政委為正處級。新疆兵團四個城市(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阿拉爾市、圖木舒克市)均實行的師市一套班子,新疆兵團四個城市的市長、市委書記均由所在師師長、政委兼任,故兵團城市的市長、市委書記均為廳局級(如農六師五家渠市現任市長由農六師師長馬新平擔任,也為廳局級)。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被納入公務員編制的只有師以上政府機構、師駐團場分局(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36團土地分局等,但是駐團場的工商局、稅務局等單位屬于地方管理,而不屬于兵團)、以及各墾區公檢司法機構的各級干部,團場機關、營(分場)機關、連隊干部都不屬于公務員編制,但是由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體制特殊,團場機關未來將被納入公務員編制的情況,這里將兵團的團連級都一并列入。

政府各級干部如為上一級黨委常委,則其行政級別升一級。如張家港市市長為正處級干部,若為蘇州市市委常委,則為副廳級干部

? ???行政級別分為:國、部、司、處、科。平常大家所說的“縣處級”、“科局級”是對等的級別。級別中是沒有股級的,股級是介于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是一種習慣的稱呼。

按例,高級干部在60或65歲以后往往調往相應級別的人大、政協擔任領導職務,俗稱“退居二線”

正省級干部約略相當于清代之巡撫與布政使,為從二品

副省級干部約略相當于清代之按察使,為正三品

正廳級干部約略相當于清代之知府,為從四品

副廳級干部約略相當于清代之同知,為正五品

正處級干部約略相當于清代之知縣,為正七品

副處級干部約略相當于清代之縣丞,為正八品

注:

副省級市有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濟南 青島,南京,杭州,寧波,廈門,廣州,深圳,武漢,成都,西安等共15個。

準副省級: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會城市和國務院批準的唐山市、大同市、包頭市、鞍山市、撫順市、吉林市、齊齊哈爾市、無錫市、淮南市、洛陽市等十個市為“較大的市”。

重慶市曾經一直是副省級城市,1997年2月成為省級的直轄市。

副省級城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名之一,受省級行政區管轄,副省級市的市長與副省長行政級別相同。最初的十六個副省級城市是根據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的發文(中編[1994]1號)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成為副省級城市的。

副省級城市與地級市或地級行政區一起納入各省的直接管轄之下,沒有被單列。

1993年8月14日國務院頒布《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規定中國公務員的行政級別分為十五級:

一級:國務院總理

二至三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

三至四級:部級正職,省級正職

四至五級:部級副職,省級副職

五至七級: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

六至八級: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

七至十級: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

八至十一級: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

九至十二級: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

九至十三級: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

九至十四級:科員

十至十五級:辦事員

1955年實行軍銜制的同時,在全國實行行政級別工資制,行政級從一級到二十四級: 一二級是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設立的

三級正野戰軍職

四級副野戰軍職

五級準野戰軍職

六級正兵團職

七級副兵團職

八級準兵團職

九級正軍職

十級副軍職

十一級準軍

十二級正師職

十三級副師職

十四級準師職

十五級正團職

十六級副團職

十七級準團職

十八級正營職

十九級副營職

二十級準營職

二十一級正連職

二十二級副連職

二十三級準連職正排職

二、技術職稱

高級 中級 助級 員級

高校教師 教授 副教授 講師 助教 教員

中小學教師 中學高級 中學一級 中學二級 中學三級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小學高級 小學一級 小學二級

醫療衛生 主任醫師 副主任醫師 主治醫師 醫師 醫士

工程技術 總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工程師 助理工程師 技術員

科研機構 研究員 副研究員 行業研究員不在此列

三、軍銜、警銜

(一)總警監、副總警監;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二)警監:一級、二級、三級;

(三)警督:一級、二級、三級;

(四)警司:一級、二級、三級;

(五)警員:一級、二級。

擔任行政職務的人民警察實行下列職務等級編制警銜:

(一)部級正職:總警監;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二)部級副職:副總警監;

(三)廳(局)級正職:一級警監至二級警監;

(四)廳(局)級副職:二級警監至三級警監;

(五)處(局)級正職:三級警監至二級警督;

(六)處(局)級副職:一級警督至三級警督;

(七)科(局)級正職:一級警督至一級警司;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八)科(局)級副職:二級警督至二級警司;

(九)科員(警長)職:三級警督至三級警司;

(十)辦事員(警員)職:一級警司至二級警員。

行政職務與警銜沒有必然的聯系,就是說警銜高的不一定擔任的職務高。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使用單位電梯管理制度下一篇:事業單位政審個人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