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基層質監局建設存在的

2023-02-13

第一篇:基層質監局建設存在的

煤礦基層干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

問題和對策

煤礦基層干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對策2007-12-12 15:40:33第1文秘網第1公文網煤礦基層干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煤礦基層干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對策(2)文章標題:煤礦基層干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抓住重點,集中解決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干部生活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在宣傳貫徹落實的過程中,少數同志認為,煤礦基層干部權力不大,整天和“煤”打交道,在作風建設上沒有多大問題,也

沒有什么抓頭。我們認為,煤礦由于生產條件艱苦、環境復雜,而煤礦基層干部又身處煤炭企業改革和生產經營的前沿,其作風如何,直接關系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煤礦的貫徹執行,關系到黨和政府在職工群眾中的形象和威望。為此,我們對徐州礦務集團公司紀委近兩年查處的基層干部違紀案件進行分析,并圍繞基層干部作風建設開展了調研。結果表明,煤礦基層干部作風建設總的是好的,但也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試就煤礦基層干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治理對策進行探討。

一、煤礦基層干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煤礦基層干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在以下幾面:

(一)思想空虛,精神萎靡。少數干部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習不夠,沒有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理想信念淡薄,甚至扭曲。有的信仰錯位,自覺不自覺地參與宗教集會活動;有的在各種

錯誤思想和反科學、反社會的歪理邪說面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極少數黨員干部還加入了“法輪功”組織,且中毒較深;還有的對封建迷信膜拜禮頂,燒香拜佛,有的為預測事業、未來和禍福而算卦占卜,甚至蓋房子也要請風水先生,等等。

(二)違反組織原則,紀律渙散。少數干部在黨內廣泛編織關系網,辦事不講原則,利用宗族關系、同學關系、老鄉關系、裙帶關系、上下級關系、同事關系、親朋關系等,為謀取個人私利服務;有的為了達到個人目的,在黨內拉幫結伙,搞小宗派、小團體活動,擴張個人勢力范圍,培育親信,排除異己;更有的搞封建結義活動,或性格相近,或趣味相投,或業緣關系,或利益需求,在黨內或與黨外人結拜把兄弟、拜干姊妹、結干親家等封建結義活動;有的違反規定,參與集訪等事件,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也有的干部“身在曹營心在漢”,為謀私個人蠅頭小利,不惜犧牲企業利

益,在涉外關系中違反原則,有的在物資采購、產品銷售中弄虛作假,有的利用職務之便到外面做個人生意,有的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小煤礦“指導”工作掙錢。

(三)因循守舊,形式主義。少數干部不能與時俱進,思想觀念落后,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煤炭企業面臨的形勢心中無數,習慣于憑老經驗老辦法想問題、辦事情、做工作。有的不尊重客觀規律,憑主觀意志辦事;有的好大喜功,盲目蠻干,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給企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有些干部工作拈輕怕重,遇到問題繞著走,表里不一;有的不抓制度的落實,或蜻蜓點水做樣子,欺上瞞下,為騙取名譽,甚至在迎接上級安全檢查驗收中,突擊搞“樣板工程”,欺騙上級,危及安全。

(四)作風武斷,缺乏民主。有的生產單位領導干部以罰代管、以罰代教現象嚴重,群眾意見較大;有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

辦”的現象依然存在;有的干部遇到群眾上訪不主動接待,幫助解決問題,而是躲著走,或不理不睬拒之門外;有的單位領導喜歡下屬稱自己為“老板”,導致家長制作風嚴重,個人說了算,搞“一言堂”、“小圈子”,容不得其它班子成員不同意見。

(五)貪圖安逸,吃喝玩樂。有些單位和部門干部充分“挖掘”、“發揮”本單位、本部門的優勢,吃喝玩樂。有的追求奢糜腐朽的生活方式,沉湎于燈紅酒綠、大吃大喝、揮霍公款;如2002年集團公司就查處了某礦一個只有百余名職工的醫院,一年“吃掉”招待費10余萬元的案件。有少數黨員領導干部生活作風不檢點,涉足色情場所,甚至參與嫖娼,僅2001年就有4名礦處級領導干部因此而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六)以權謀私,侵害群眾利益。有些干部忘記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是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職工謀利益,而把權力變成為個人撈取好處的工具,

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近幾年徐礦集團查處的案件中,領導干部貪污、受賄、侵占等經濟類違紀違法案件呈上升趨勢,截留工人工資、獎金,私設“小金庫”現象屢禁不止;還出現了單位領導集體違紀的案件。

凡此種種嚴重影響了煤礦黨群干群關系,損害了黨在職工群眾中的形象,阻礙了企業生產力的發展。

二、煤礦基層干部作風建設問題治理對策

針對基層干部作風建設存在以上主要問題,各級黨組織要按照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和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決議》提出的“堅持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要求,積極采取措施,使黨員領導干部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上有一個根本的轉變。 第一,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過去幾十年

煤礦基層干部作風建設

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第二篇:基層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發布日期: 2014-05-27 ]

本文已被瀏覽過 6789 次

雨花臺區司法局 張磊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的長期愿望, 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 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是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根本大計。 基層法治建設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和基礎, 基層法治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國家法治的成敗. 要真正實現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就必須采取有效對策, 推進基層法治建設。

一、基層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基層法治是一個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包括立法、司法、執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等一系列要素, 基層法治系統正常運轉首先依賴于系統內部各要素的健全、完替。目前, 在基層法治建設這個系統工程中, 諸多要素都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 這些要素自身存在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基層法治建設順利進行①。

(一)立法方面

立法是法治的前提, 立法的健全完善與否直接關系到法的貫徹、執行、遵守、適用、關系到法的實現和實效, 直接影響到法治的進程。由于立法觀念陳舊, 程序、體制不科學, 技術落后, 以及對立法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約, 基層立法是不健全、不完善的。

1、一些基層關系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調整, 造成法律盲區的出現。如目前我國基層集體經濟中出現的股份合作制經濟形式是一種新的經濟形式, 有利于促進基層的經濟發展, 但由于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調整, 導致其發展緩慢。

2、一些法律、法規不適應或不完全適應基層的客觀實際情況, 造成這些法律、法規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我國婚姻法第三條規定: “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墒窃诨鶎铀饕识Y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這樣一來, 一但發生這方面的糾紛, 如按法律規定辦事, 就可能造成農民對法律的不滿, 甚至對抗法律的執行。如按村規民俗辦事, 則又會損害國家法律尊嚴和權威, 這就造成這些法律、法規在執行中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3、一些調整基層事務的法律、法規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 缺乏可操作性。在減輕基層負擔的一些法律、法規中規定, 解決基層負擔的問題由行政機關解決。而實際上, 行政機關本身就是負擔的制造者和實施者, 減少基層負擔就是要減少他們的財政收入, 除非良心發現, 否則很難想象這些機關及其領導能真正依法辦事, 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維護基層利益。

4、基層仍然存在大量不符合法治精神的村規民俗。一些村規民俗規定: 女子出嫁后, 土地承包權將被沒收, 同村同姓不得結婚等。這些村規民俗的存在嚴重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權益, 破壞了國家法律的統一和權威, 導致廣大村民厭法、避法, 阻礙了基層法治建設進程。

(二)司法、執法方面

司法、執法是法治的關鍵, 沒有嚴格的司法、執法, 法律規定就是一紙空文, 法治就不能實現。在基層, 司法、執法也存在種種問題。

1、地方黨委和政府干預司法、執法現象突出。地方司法機關對地方黨、政府和人大客觀依附性導致司法權的地方化。特別是司法機關的人、財、物受制于地方黨委和政府, 行政化趨勢嚴重, 缺乏相應的物質基礎, 司法機關在行使司法權時往往因此挺不起腰桿, 造成地方黨委政府經常干預司法。在行政執法上, 由于過分強調黨委絕對領導和行政上的絕對服從, 也導致一些地方黨委政府及其領導經常以言代法, 以權代法, 以黨代法, 干預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辦事。這些行為都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破壞了法制的統一, 是對法治的踐踏。

2、司法執法問題嚴重。由于司法執法體制不科學、不合理, 司法執法人員素質偏低, 法制觀念淡薄, 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約, 以及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等致使司法執法問題嚴重。司法執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突出, 濫用職權, 違法亂紀、侵犯人權現象層出不窮, 貪贓枉法、拘私枉法、權錢交易屢見不鮮, 地方保護主義也比較嚴重且時有發生。

(三)守法方面

立法的目的是守法, 就是要使法在社會生活中得到實施, 如果法制定出來卻不能在社會生活中得到遵守和執行, 那將失去立法的目的, 也失去了法的權威和尊嚴在基層, 農民不守法比較普遍②, 主要表為:

1、基層群眾缺乏法治觀念。由于政治、經濟和文化落后以及幾千年封建專制主義、宗法倫理以及傳統法律思想文化的消極影響, 基層群眾普遍缺乏民主法治觀念, 沒有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主動性, 義務觀念極強, 權利思想十分淡薄, 他們提倡重義輕利、安分守己、謙恭忍讓、與民不爭, 要求個人絕對服從整體、國家, 蔑視個人權利和價值。他們特權等級思想極其濃厚, 缺乏平等和主體意識, 把自我作為法律調整對象和法律客體, 忽視自我主體身份, 在態度上回避法律. 在行為上被動地聽由法律支配, 不能依法行使和保護自己的權利, 厭訴意識極其濃厚。他們沒有抵抗惡法意識, 沒有法律至上觀念, 個人權威往往高于法律, 調整人們行為的規范主要是依村規民俗而不是法律。他們對法律沒有信任感、依賴感, 人身依附、權力依附明顯, 祟拜權力, 敬權畏官, 清官意識以及官本位思想較濃. 他們普遍不懂法、不知法或懂法、知法甚少, 不能正確認識和評價法律。

2、基層群眾和干部。部分基層干部不守法現象突出。由于基層群眾及基層干部自身素質偏低, 法律意識淡薄, 加上社會不良思想文化和社會風氣的影響等, 基層群眾與基層領導干部不守法現象比較突出。近幾年來, 在基層, 打架斗毆、盜竊、賭博、虐待老人、家庭暴力以及一些殺人、重傷、搶劫、強奸、拐賣婦女等違法犯罪時常發生。一些基層干部非法干預基層群眾生產經營自主權, 侵犯農民財產權、人身權、自由權等權利, 造成干群關系緊張, 基層群眾集體上訪, 甚至對抗政府和法律。

(四)其他方面

法律監督是現代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又是實現法治的重要保障, 是社會主義法治原則的內在要求?;鶎臃少Y源是法治建設的重要條件之一, 基層法律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直接關系到基層法治建設的成敗和基層的發展與穩定。從目前來看, 基層法律監督機構不健全、不完善, 監督人員比較匱乏,同時加上工作人員嚴重不足, 一人多職, 工作壓力大, 處理問題經常是力不從心等問題已經凸顯。除了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以外, 絕大多數地區的法律咨詢機關、基層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都不能滿足基層群眾的實際需要。

二、基層法治的對策

以上存在的種種問題, 嚴重阻礙了基層法治進程, 影響到我國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戰略的實現,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采取有效對策加以解決。這些對策主要有:

(一)加快發展基層商品經濟、民主政治和現代文化

從根本上來說, 基層法治中存在的問題都根源于基層的政治、經濟、文化不發達, 推進基層法治必須要首先加快基層商品經濟、民主政治和現代文化的發展。商品、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 必然使人們產生法治觀念, 為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所需要的主體法律意識和文化觀念轉變創造了前提條件, 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可以為基層法治建設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民主政治的發展與完善, 有利于激發廣大人們群眾的政治熱情, 提高他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 樹立民主法制意識和法律至上觀念, 積極依法行使權利, 自覺履行義務; 加強對國家權力實行有效的監督和制約, 防止權力失控甚至異化和濫用, 保障人民的權利及其行使, 從而推進現代法治形成。法治需要以特定類型的文化為其文化基礎, 這種特定的文化就是理性文化。就實行法治的需要來說, 公民意識、權利義務觀念、平等自由觀念、科學精神、社會契約觀念、政治市場觀念、思想市場觀念等理性文化要素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只有當這些文化要求成為根深葉茂的社會意識, 法治才能變為現實③。

加快發展基層民主政治、商品經濟和現代文化就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推進基層政治、經濟、文化的體制改革, 為基層發展提供動力和保障. 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對“三農” 問題的認識, 加大對基層建設的投資力度,加快基層經濟發展, 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居民自治的發展與完善, 改革和完善選舉制度、監督制度, 改進決策機制, 加強居委會的自治性, 實行居務公開, 推進依法治村。加大基層教育投資力度, 發展基層文化教育事業, 解放居民思想, 提高居民素質, 增強居民民主法治意識等。

(二)健全、完善基層法律制度

基層法律制度是基層法治系統中的關鍵和核心, 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基層法治系統正常運轉的前提, 推進基層法治就必須健全、完善基層法律制度。這就需要立法機關和立法人員必須革新立法觀念, 改進立法程序, 提高立法技術, 確保立法的科學性; 要及時對社會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以研究, 推進法律和法規的立、改、廢, 保持法律的連續性、適應性; 明確立法權限, 加強立法監督, 廢除一切同憲法和法律相違背的土法規、土政策和村規民俗④。

推進司法、執法改革, 確保司法、執法機關及其人員能依法辦案, 依法辦事, 做到司法公正, 依法行政; 建立、健全司法、執法責任制和錯案追究制, 做到獎懲分明; 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管理和制約, 避免干預司法、執法, 以權代法、以言代法; 加強對司法、執法人員教育, 提高司法、執法人員素質, 提高他們依法辦事的自覺性, 自覺抵制腐敗和違法亂紀行為; 加大對基層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 維護社會安定, 為基層法治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建立、健全法律監督機構, 增強監督人員素質, 規范監督行為, 使監督法律化、制度化, 提高監督質量和效率, 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及時對違法亂紀行為提出批評, 進行曝光。建立、健全基層司法執法機關以及法律服務機關, 大力培養法律人才, 改善司法執法機關辦公條件、設備, 增加辦公經費等。

(三)培養、提升基層群眾及基層干部的法律意識

群眾法律意識的高低不僅是一個國家法治水平高低的標志, 同時也是一個國家實現法治的重要條件, 直接影響到法治建設的繼續推進。從根本意義上而論, 法律精神和社會主體法律意識現代化乃是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和核心, 要實現社會法治, 必然要形成與現代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相適應的, 并作為現代法制的起點、依據、核心和實質的現代法律精神, 形成社會主體普遍的現代法律意識⑤。培養、提高基層群眾與基層干部的法律意識需要做到: 推進執政黨率先垂范, 黨不僅要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 更要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 不能超越憲法和法律, 更不能凌駕于憲法和法律之上。正確處理好黨政關系、黨法關系, 嚴格實行黨政分開和司法獨立制度, 克服黨政不分, 黨法不分, 以黨代政、以黨代法。強化領導干部法治意識, 提高他們依法決策, 依法辦事的自覺性, 帶頭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嚴明執法, 公正司法, 樹立法律之重、法律之威, 提高人們對法律的信任感、依賴感、親近感、正義感和神圣感。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 積極開展送法下鄉活動, 加大法制宣傳力度, 開展法制教育, 提高人們法治觀念, 使人們知法、守法和用法等。

第三篇: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全面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著力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戰略布局的客觀要求,是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新表述、新要求,也是包括機關、企業、學校、新型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準確定位、明確工作方向和目標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近年來,農村學校黨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農村教育改革得到穩步推進,農村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農村教師隊伍得到鞏固和壯大。但在令人欣慰的同時,也要看到,農村學校黨建還有許多薄弱環節?,F就影響農村學校黨建的因素及改進對策探討如下。

一、農村學校黨建設工作存的問題

1、教師隊伍員黨員數額少,不能以獨立單位成立支部,不利于開展組織活動。目前,我鎮共有 名教師,其中黨員只有 名,僅占 %。

2、黨員隊伍中年紀大的多,年輕黨員少。我鎮教師黨員平均年齡為 歲。

3、生源流失,班額不足,薄弱學校的出現,學校的生存與發展成為制約著農村學校黨建工作。

4、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由于農村學校黨員教師接受黨性教育的機會相對較少,有少數黨員對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缺乏信心,導致理想的破滅和心理的失衡。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和對策

1、創新組織建設。

由于農村學校布局分散,規模小,經費少,條件差,傳統上重視單一抓教學質量等因素,客觀上影響了學校黨建。在少數單位,黨建工作流于形式,存在“軟件”不硬,“硬件”太軟的現象。具體說,學校對做好黨建工作的認識不高,主動性不足。因此,黨建投入按“虛”分配,很多學校缺乏“黨員之家”、“黨員活動室”等必要的場所和經費保張障。我鎮共有學校 所,有 所學校找不到“黨員之家”的牌子,這些學校幾乎都沒有專門用于黨建工作的經費預算。黨員沒有學習和活動的陣地,更沒有外出充電和參觀交流的機會,平常顯得沉悶而無賴。很多學校由于規模小,人數少,連同書記在內,一個支部就那么幾名黨員,有的學校甚至只有一名黨員,所以遇事便先自感“底氣”不足,失去勇氣和活力。黨建工作缺乏創新,形式呆板,內容單一。聽(聽報告、聽發言、聽匯報)、讀(讀報紙、讀文件、學輔導材料)、說(圍繞會議、文件、工作安排談意見、提建議)、寫(根據命題寫體會),“老套路”打拳,黨員生怨,群眾也不滿意。黨建工作找不準與教育教學工作的結合點,“知”、“行”脫離,不能很好地發揮學校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十七大報告對廣大黨員、干部提出了新要求,即:做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范,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實踐者、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所以。農村學校在選用干部時,要以創新的精神,更新觀念,做到“不惟經驗看潛力,不論資歷看能力,不拘小節看主流”。班子建設要做到素質優化、結構優化、年齡優化、能力優化。班子成員做到五個強化:強化政治意識,做清醒人;強化宗旨意識,做公仆人;強化凝聚意識,做團結人;強化監督意識,做守紀人;強化自律意識,做廉潔人。應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優秀教師吸納進來。特別對年輕教師要放手放膽,壓重擔子,給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

2、創新管理體制。

依據現行體制,農村學校黨組織要接受地方鄉鎮黨委和教育系統上級黨委(主要是區教育局黨委)的雙重領導。熟重熟輕,很難把握。過去,根據“誰辦學、誰主管”的原則,學校黨建主要依賴于鄉鎮黨委的領導和指導?,F在,鄉鎮學校收歸區管,學校黨建理應依賴于教育局黨委的主管。但過去鄉鎮黨委管理的慣性依然存在,黨員的組織關系和學校黨組織人事任免權還在鄉鎮,有時還受到村委的嚴重干涉和影響。多重領導的職責不明,其結果可能是造成學校黨組織無所適從或“都管都不管”的局面。 我認為,在現行體制不變的情況下,區以上組織部門應該明確鄉鎮黨委和區教育局黨委在管理農村學校黨組織上的職責。兩級平行的黨委要加強溝通,“縱”“橫”交錯,優勢互補,以加強對學校黨建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從現實的情況看,鄉鎮黨委除繼續做好教師黨員的納新外,重點應放在指導學校黨組織參加地方文明創建上。這樣不僅給學校黨建工作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也讓學校黨建成為地方黨建的一部分,在服務學校工作的同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三個文明建設。教育局黨委對學校黨建的領導和指導,則更應該體現出“行業性”、“專業性”的特點,使學校黨建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好地服務師生、服務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

3、創新工作方法。

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進城務工農民的增多、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等因素造成生源流失嚴重,學校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硬件不硬,軟件太軟等因素,農村學校的黨建工作逐步陷入了“惡性循環”。如何解脫農村學校的黨建設問題,激發黨組織的活力,只有改革創新,從根本上改變“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怪圈,唯有在創新的過程中,我們的辦法才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加大投入,堅持硬件、軟件“兩手抓,兩手硬”的同時。以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激發學校黨建工作的整體活力。有活動才有活力,開展活動能溝通信息,協調關系,聯絡感情,增進了解,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進而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開展“五好黨員”評比和“黨員掛牌上崗”活動,努力培養黨員教師的模范意識、崗位意識、宗旨意識、創新意識和品牌意識,也能增強普通教師的信心, 激發他們向學校獻計獻策, 主動向黨組織靠攏。開展“課堂教學能手”競賽和“教學開放周”等系列活動, 努力給教師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團結協作、公平競爭的工作環境,形成學校“優良的教風、濃厚的學風、純正的校風”, 促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開展“家長評校、學生評教、教師評班子”的活動,加強家校聯系, 征詢家長和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增強對學校管理、教師工作的滿意度。

要想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農村學校黨建工作就必須要有創新,我們要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的態度、方法來對待學校的黨建問題,使廣大農村黨員教師能夠始終保持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為黨旗添光彩,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奮斗。

第四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自從二零零七年,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以來,新形勢和任務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適應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農村基層組織工作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在機制創新上下功夫,必須以新的工作內容,新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整體水平。隨著農村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成,民主政治推進和社會多元化的發展,給農村基層帶來了各方面和多層次的直接而深刻的影響,農村基層組織從工作主體和工作客體,從工作內容到工作方法都暴露出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的新問題。我們在深入基層調研時發現,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存在問題;

一、鄉鎮存在問題,

(一)鄉黨委管黨責任心下降。一是有的黨組織負責人對基層黨建工作不怎么重視,有的鄉黨委一年內難得專題研究一次黨建工作,能得提出一些黨建措施。二是黨組織負責人輕視黨建工作的自身規律和特殊作用,很少進行專題調查研究或做出專門部署。三是一些黨組織負責認為黨建工作是務虛的,與經濟工作相比是軟指標、軟任務,講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二)鄉干部缺乏工作積極性。一是科級干部流動慢。由于科級干部在鄉鎮一呆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長期的固定環境容易導致干部思想消極,得過且過,缺乏進取意識。同時,與各村交往較多,人情關系熟悉,在工作中難免帶有感情,處理矛盾糾紛,顧慮重重,批評干部,怕傷面子,瞻前顧后,致使矛盾不好化解,工作局面不好打開。二是一般干部管理難。機構改革后,一些鄉鎮機關干部在編制“只減不增”的思想支配下,不求進取,只圖守業,不謀發展,只求安穩;應對思想嚴重,工作熱情不高,主動性不強。三是激勵機制不完善。受經濟社會影響,部分鄉鎮干部不再安分于自己的工資收入,而把主要心思用于經商或其他事情上,認為工作好不好,富裕自己最重要,導致鄉鎮干部積極性不高,事業心不強。

(三)目前農村黨支部建設的現狀。 一是農村黨支部自身建設還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1、老齡黨員管理難,使村黨支部缺乏生機和活力。

2、流動黨員管理難,使組織紀律觀念淡薄。

3、發展黨員工作難、大量優秀青年流失、使村級入黨積極分子源頭枯竭。

4、支部開展活動難:活動內容和形式難確定,召開會議搞活動難通知,會議出席率難保證,甚至出現黨員過組織生活要誤工費,使支部缺乏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是農村基層黨支部整體素質還不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具體表現為“六低”、“六不”、“六少”現象。

1、“六低”現象:一是文化程度低,二是能力水平低,三是思想情緒低:四是科技知識素質低。五是支部整體素質抵。

六、整體發展能力低,在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增加收入方面思路不清、路子不明、辦法不多、步子不快、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很不相適應,直接影響農村工作的開展,普遍理論功底不夠扎實,知識結構不夠全面,有的行為舉止不夠莊重,有的謀劃和落實能力比較弱,推動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比較缺乏。有的市場意識差,觀念陳舊,思想保守,沒有市場參與意識、競爭意識,無過硬技術、無致富門路,滿足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傳統經營,導致黨建工作無頭緒,東拉西扯,業務不精通,黨務工作混亂,方法不講究,生搬硬套。村集體經濟難發展、實力難壯大,工作難開展,任務難完成,實事難落實,上級有看法,村民有意見,自己有壓力,再加上報酬低,難兌現,落選后難安排,養老金難解決等后顧之憂,使村組織干部思想不穩,情緒低落,很難搞好黨建工作。

2、“六不”現象:一是思想觀念不適應,二是工作作風不扎實,三是支部班子不穩定,四是黨員不愿當村干部,五是有致富能力的群眾不愿加入黨組織,六是村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有的精神松懈,工作懶散拖拉,熱衷于搞“政績工作、形象工作”;有的領導班子不能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有的主要領導勤政、廉政形象差;有的領導統攬全局能力差,導致凝聚力不強。有的班子工作思路不清,群眾意見較大;有的黨員干部不同程度存在不作為、亂作為、不盡責現象,導致執行能力不強。有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流于形式,班子解決自身的能力較弱;有的班子成員怕丟選票而不敢堅持原則,導致戰斗力不強。導致工作依懶性強,缺乏開拓進取的勇氣和魄力、工作作風飄浮,處事不力,辦事不實,對村內重大事情個人說了算,宗旨弱化,紀律松化,思想退化,政治淡化,形不成戰斗堡壘和領導核心。

3、“六少”現象:一是工作方法少,二是后備干部少,三是安心工作少,四是平時感情投入少,五是與群眾接觸少,六是為群眾辦實事少,不熟悉,對熱點、難點問題不能吃透政策,不能說服群眾,解決困難作風漂浮。導致做黨務工作老辦法不靈,新辦法不會,有的村虛的多,實的少形式多,成效少,缺乏長期連續、有效的機制作保證。有不少干部感到現在經濟工作吃香,黨委工作難搞,地位低,受氣多,無實權,黨員群眾不理解。

三是經濟基礎薄弱,增加了村黨支部工作的難度。

1、村級組織機構相當龐大,村財力不堪負擔,現在財政只付四個主職的工資,沒有專職黨建資料員,副職工作資太少。

2、發展集體經濟難,村黨支部處于無錢辦事,無力支付干部報酬的境地,村黨支部地位和威信明顯下降。

3、發展村級社會公益事業難。在為民辦實事、辦好事方面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村民得不到實惠,對村級組織和干部產生看法。這樣黨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吸引力就會下降,工作難度勢必就會增加。

4、村集體經濟現狀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要求不相適應。村級經濟薄弱,一些村級集體經濟仍是“空殼村”,不但如此,有的村還債務負擔過重,常出現有人辦事但無錢辦事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象,致使村里的一些好的項目因無錢投入而無法實施。

5、農村基層組織缺少有能力會管理的高素質人才。目前,一此村級組織缺少懂經營、善管理、能爭項目、能引資金的“經濟型”人才和致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的“雙強”型能人。從總體上來看,文化程度偏低、年齡偏大、家庭負擔較重。

自從二零零七年,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以來,新形勢和任務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適應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農村基層組織工作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在機制創新上下功夫,必須以新的工作內容,新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整體水平。隨著農村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成,民主政治推進和社會多元化的發展,給農村基層帶來了各方面和多層次的直接而深刻的影響,農村基層組織從工作主體和工作客體,從工作內容到工作方法都暴露出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的新問題。我們在深入基層調研時發現,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存在問題;

一、鄉鎮存在問題,

(一)鄉黨委管黨責任心下降。一是有的黨組織負責人對基層黨建工作不怎么重視,有的鄉黨委一年內難得專題研究一次黨建工作,能得提出一些黨建措施。二是黨組織負責人輕視黨建工作的自身規律和特殊作用,很少進行專題調查研究或做出專門部署。三是一些黨組織負責認為黨建工作是務虛的,與經濟工作相比是軟指標、軟任務,講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二)鄉干部缺乏工作積極性。一是科級干部流動慢。由于科級干部在鄉鎮一呆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長期的固定環境容易導致干部思想消極,得過且過,缺乏進取意識。同時,與各村交往較多,人情關系熟悉,在工作中難免帶有感情,處理矛盾糾紛,顧慮重重,批評干部,怕傷面子,瞻前顧后,致使矛盾不好化解,工作局面不好打開。二是一般干部管理難。機構改革后,一些鄉鎮機關干部在編制“只減不增”的思想支配下,不求進取,只圖守業,不謀發展,只求安穩;應對思想嚴重,工作熱情不高,主動性不強。三是激勵機制不完善。受經濟社會影響,部分鄉鎮干部不再安分于自己的工資收入,而把主要心思用于經商或其他事情上,認為工作好不好,富裕自己最重要,導致鄉鎮干部積極性不高,事業心不強。

(三)目前農村黨支部建設的現狀。 一是農村黨支部自身建設還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1、老齡黨員管理難,使村黨支部缺乏生機和活力。

2、流動黨員管理難,使組織紀律觀念淡薄。

3、發展黨員工作難、大量優秀青年流失、使村級入黨積極分子源頭枯竭。

4、支部開展活動難:活動內容和形式難確定,召開會議搞活動難通知,會議出席率難保證,甚至出現黨員過組織生活要誤工費,使支部缺乏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是農村基層黨支部整體素質還不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具體表現為“六低”、“六不”、“六少”現象。

1、“六低”現象:一是文化程度低,二是能力水平低,三是思想情緒低:四是科技知識素質低。五是支部整體素質抵。

六、整體發展能力低,在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增加收入方面思路不清、路子不明、辦法不多、步子不快、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很不相適應,直接影響農村工作的開展,普遍理論功底不夠扎實,知識結構不夠全面,有的行為舉止不夠莊重,有的謀劃和落實能力比較弱,推動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比較缺乏。有的市場意識差,觀念陳舊,思想保守,沒有市場參與意識、競爭意識,無過硬技術、無致富門路,滿足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傳統經營,導致黨建工作無頭緒,東拉西扯,業務不精通,黨務工作混亂,方法不講究,生搬硬套。村集體經濟難發展、實力難壯大,工作難開展,任務難完成,實事難落實,上級有看法,村民有意見,自己有壓力,再加上報酬低,難兌現,落選后難安排,養老金難解決等后顧之憂,使村組織干部思想不穩,情緒低落,很難搞好黨建工作。

2、“六不”現象:一是思想觀念不適應,二是工作作風不扎實,三是支部班子不穩定,四是黨員不愿當村干部,五是有致富能力的群眾不愿加入黨組織,六是村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有的精神松懈,工作懶散拖拉,熱衷于搞“政績工作、形象工作”;有的領導班子不能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有的主要領導勤政、廉政形象差;有的領導統攬全局能力差,導致凝聚力不強。有的班子工作思路不清,群眾意見較大;有的黨員干部不同程度存在不作為、亂作為、不盡責現象,導致執行能力不強。有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流于形式,班子解決自身的能力較弱;有的班子成員怕丟選票而不敢堅持原則,導致戰斗力不強。導致工作依懶性強,缺乏開拓進取的勇氣和魄力、工作作風飄浮,處事不力,辦事不實,對村內重大事情個人說了算,宗旨弱化,紀律松化,思想退化,政治淡化,形不成戰斗堡壘和領導核心。

3、“六少”現象:一是工作方法少,二是后備干部少,三是安心工作少,四是平時感情投入少,五是與群眾接觸少,六是為群眾辦實事少,不熟悉,對熱點、難點問題不能吃透政策,不能說服群眾,解決困難作風漂浮。導致做黨務工作老辦法不靈,新辦法不會,有的村虛的多,實的少形式多,成效少,缺乏長期連續、有效的機制作保證。有不少干部感到現在經濟工作吃香,黨委工作難搞,地位低,受氣多,無實權,黨員群眾不理解。

三是經濟基礎薄弱,增加了村黨支部工作的難度。

1、村級組織機構相當龐大,村財力不堪負擔,現在財政只付四個主職的工資,沒有專職黨建資料員,副職工作資太少。

2、發展集體經濟難,村黨支部處于無錢辦事,無力支付干部報酬的境地,村黨支部地位和威信明顯下降。

3、發展村級社會公益事業難。在為民辦實事、辦好事方面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村民得不到實惠,對村級組織和干部產生看法。這樣黨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吸引力就會下降,工作難度勢必就會增加。

4、村集體經濟現狀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要求不相適應。村級經濟薄弱,一些村級集體經濟仍是“空殼村”,不但如此,有的村還債務負擔過重,常出現有人辦事但無錢辦事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象,致使村里的一些好的項目因無錢投入而無法實施。

5、農村基層組織缺少有能力會管理的高素質人才。目前,一此村級組織缺少懂經營、善管理、能爭項目、能引資金的“經濟型”人才和致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的“雙強”型能人。從總體上來看,文化程度偏低、年齡偏大、家庭負擔較重。

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機制

1、學習培訓經?;?/p>

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提高村干部的整體素質是關鍵。一是使村干部做黨建工作的明白人,學習培訓是提高農村干部的主要的手段,建立集中學習制度,每月至少組織村干部集中學習一次,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關黨建工作的知識,印應知應會知識卡片,不定期將學習效果進行測試等。二是認真落實黨建資料員例會制,鄉里制作當月的交辦單,明確指出本月應該干哪些工作,完成哪幾項任務,怎樣去完成。以經常性的學習促進農村干部增長發展經濟,保持穩定、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三是適時適事進行培訓,參加人員不同,有時是支部書記、主任、黨建資料員、有時還有致富能手,入黨積極分子,部分黨員等,做到村干部最急什么就培訓什么,使培訓緊密貼近實際,能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2、指導幫助具體化

有些村工作常常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農村干部工作不得法,處理問題不得當,因此,對村干部的具體指導很主要:一是年初每項工作都制定好規劃、方案、計劃、措施明確目標、任務。二是制定好每個載體的村級黨建資料匯編目錄、操作辦法、內容具體化,如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制,下發到村的有什么叫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全程代理的事項主要包括哪些、如何讓群眾知曉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的有關事項、對受理室工作人員有哪些要求、操作程序三個環節,代辦事項的回復應注意哪些問題等。

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下發創新項目的動因;主要做法,科學設崗,明確責任;突出重點,引導履崗;群眾參與、定期評崗。同時還制定配套措施,①不斷提高素質,切實解決無職黨員能不能干的問題,做到市場需要什么,就引導黨員干部和群眾發展什么,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發展什么,就重點培訓什么,②保障黨員權利,切實解決無職黨員說話算不算的問題:我們要求農村基層組織做到決策之前訪黨員,重大問題問黨員,重要任務交黨員,服務群眾靠黨員,讓他充分了解和積極參與村內事務的管理和監督,激發政治責任感。

“雙培雙帶”先鋒工程,我們抓“雙培“夯實基礎。一要堅持雙向培養,二要加強培訓工作,三要拓寬培養渠道,抓“雙帶”強化手段。一是傳幫帶,二是協會帶,三是項目帶,抓“雙贏”注重實效,一是小康建設與黨建工作的關系,二是黨員、干部與發展能手的關系,三是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的關系。

活動黨員管理:

1、建好合帳、管理卡、。

2、明確班子成員包保責任制,

3、建立行前教育制度,雙重管理制度,雙向聯系制度,定期培訓制度,黨費收繳制度。

4、落實好雙向帶動情況,

5、活動有記錄本,

6、外出要辦證。 黨員承諾制度活動:

1、召開好三個會議,黨員大會、群眾座淡會、黨支部會。

2、認真填寫承諾書。

3、公開承諾事項。

4、兌現落實承諾事項,

5、對承諾的黨員測評、考評。

6、建立五項機制確保黨員承諾制落到實處等等。三是抓好農村黨建工作光靠材料去指導還不夠,組織委員必須有足夠的時間,足夠的精力,親自到村干,手把手指導,面對面交談,自親參加有關會議,這樣村級黨建工作才能夠干的扎實。 (一)抓載體拓思路,圍繞一個“新”字,切實增強農村黨員隊伍的戰斗力。 新時期農村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必須創新機制抓載體,與時俱進拓思路,必須緊扣時代特點、緊扣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緊扣農村黨員隊伍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用一種為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來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選準載體必須體現“三個結合”:一是與黨員的思想實際相結合,重點解決一些黨員理想信念動搖,政策意識淡薄,黨性不強的問題;二是與提高黨員的幫帶能力相結合,重點加強黨員的實用技術培訓,使廣大黨員在發揮模范作用方面既有熱情、又有能力;三是與提高黨員的宗旨觀念相結合,引導黨員自覺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黨旗爭光添彩,時刻注意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使黨員的價值在為群眾服務中得到體現。

如:在農村黨員隊伍中實施“黨員活動日”。黨員活動日必須從農民的實際出發,確定活動內容和形式。以村黨支部為單位,統一固定日期作為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集中開展活動的時間,做到活動時間落實,活動場所固定,活動內容豐富,活動形式多樣,主要內容以“五學、四議、三幫”為主,即學政治理論、學黨建知識、學農村政策、學法律法規、學實用技術;議黨建、議村務、議發展、議致富;幫支部、幫黨員。幫貧困戶。形式由每次“活動日”的內容來決定??刹扇〖袑W習,座談討論,組織黨員到先進地區參觀考察,結合村情請專業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示范輔導,或組織黨員參加義務勞動,促使廣大黨員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重塑黨員形象。

如:在農村黨員隊伍開展“三培雙帶”工程。努力把黨員培養成農民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引導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結合該項工程,在全鄉范圍內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科技示范園,推出一大批影響力黨員科技示范尸、小康示范戶,通過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雙帶作用,為破解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難題,尋找一個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如:在農村無職黨員中開展設崗定責工作。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是新時期農村黨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提高的一種有效載體,是建立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長效機制的新探索,該項工作使無職黨員實現了從“無崗無為”到“有崗有為”的轉變。充分調動廣大無職黨員的參與熱情,結合每個黨員的自身特長,采取個人競聘、組織推薦的方式確定上崗黨員人選,可以多崗一人,也可以一人多崗,要求每位上崗黨員簽訂責任狀,制作崗位牌,實行掛牌上崗。黨員上崗后,村黨支部要為上崗黨員進行上崗履責所須技能和農村實用技術知識培訓,增強黨員上崗履責能力。村黨支部要建立健全上崗黨員考評激勵機制,考核每年進行一次,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檔次,不勝任崗位的,黨支部要及時調整其下崗,表現突出釣,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通過在基層組織中開展“黨員活動日”、“三培雙帶”工程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為農村黨員隊伍注入新的活力找準了一個推進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的著力點,為農村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供了一個好的舞臺,為展現農村黨員隊伍先進性找到了一個好的平臺。

(二)抓制度促落實,突出一個“嚴”字,切實增強農村黨員隊伍的向心力。 必須建立健全寓后備干部、現職干部、離任干部于一體的干部管理體制,實現干部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一是建立健全干部運行機制,按照“五個好”的目標要求,對村干部在培養教育、目標考核、選拔任用、評議審計、經濟待遇等方面實行規范化管理,不斷完善和落實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二是建立健全監督約束機制,認真落實村務公開;財務管理、干部離任審計、民主評議干部等規章制度,規范村干部的行為,促進基層民主建設。三是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重視村干部工資、報酬的落實。對做出突出貢獻的村干部,要破格重用,起到一枝動而百枝搖的效果。具體要建立健全五個方面的制度。

1、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職評議制度。加大對不合格村干部的處置力度,疏通村干部能進能出渠道,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良好氛圍。

2、全面推行談心談話制度,建立村黨員干部預警防范責任制。鄉鎮聯村干部作為該村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定期或不定期對村主要干部進行談心談話,及時掌握村干部的思想動態,幫助村干部解決工作、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充分調動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3、建立“黨員告誡”轉化制度,增強農村黨員的自勉意識。

4、建立農村黨員干部約束機制。要大力推進村級規范化管理,根據農村的工作特點,建立健全一套比較完善的農村工作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農村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特別在農民比較關心的財務管理、農民負擔、三提民生工程問題上,提高透明度,不斷推進農村管理走向規范化、制度化。

5、建立農村黨員干部激勵機制。如選優汰劣制,注重從先進村優秀村干部中選拔鄉鎮干部,對不勝任現職的村干部則及時予以調整,進一步完善村干部報酬制度,通過量化標準,嚴格考核,把工作業績與報酬掛鉤,確保實績大的村干部收入不高,以獎優罰劣,建立村干部退休退職生活保障金制度,村干部實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以解除其后顧之憂,通過完善各項激勵制度激發村干部的積極性,從而形成一種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工作局面。 (三)抓班子帶隊伍,著重一個“強”字,切實增強農村黨員隊伍的生命力。 隊伍建設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中之重,在抓隊伍建設的過程中既要抓領導班子建設,又要抓黨員隊伍的建設,并且要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切實提高農村干部實踐“三個代表”的能力。

1、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真正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首先要選配一個好的黨支部書記。一是要明確用人標準。鑒于目前農村黨員的狀況,在注重“德”的前提下,把能否帶領群眾發展經濟,有無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和致富能力作為選用農村干部的重要條件,從思想政治素質、管理能力、掌握實用技術情況、群眾信任程度等方面建立村干部任職資格制度,真正把那些黨性強、作風正、宗旨意識高、有文化、有本領、德才兼備、清正廉潔、開拓創新、群眾滿意的優秀人才選拔到村級班子中來。二是要拓寬用人視野。針對當前農村一些地區村級黨組織干部老化,后繼乏人的實際,應打破傳統的“限定村內人選,固足本村任職”的框框的束縛,堅持多渠道選人,注意從復員退伍軍人,返鄉知識青年,鄉鎮企業中選拔懂經濟、會管理的優秀黨員,充實農村基層黨組織,積極開辟村際交流,機關公派,以強帶弱,跨村兼職新途徑,配強農村基層班子。同時,也要對正在擔任支部書記的人員進行培訓,通過培訓,盡快提高他們駕馭市場經濟、解決實際問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2、不斷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真正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 首先,要嚴把組織發展關。要改善黨員隊伍的年齡結構、文化結構,必須嚴格貫徹“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緊扣“三為主”、“三傾斜”,即發展對象在年齡上以35歲以下為主,文化程度上以高中以上為主,以科技示范帶頭人和致富能手為主,敞開大門,把農村先進分子吸引到黨內來。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使黨員隊伍年齡結構趨為合理,文化結構明顯改善。在發展標準、發展對象、發展方式上實現“四個轉變”:由發展“老實聽話型”黨員向吸收“開拓創新型”黨員轉變;由吸收“貧民”黨員向吸收“富人”“能人”黨員轉變;由被動“等人上門”向“主動上門”轉變;由發展黨員“本土化”向“外出務工青年和在家務農人員一齊抓”轉變。

其次,要切實抓好黨員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教育、培訓機制。目前農村黨員干部基本上都存在“四多四少”觀象,即懂糧食生產的多,懂多種經營的少;懂農業的多,懂

二、三產業的少;懂生產領域的多,懂流通環節的少;懂傳統生產技術的多,懂現代科學技術的少。因此,必須逐步建立鄉辦、村辦業余黨校,健全黨員教育網絡,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農村黨員干部的培訓,包括強化崗位素質培訓,任職資格培訓,以及學歷培訓等。通過集體培訓、電視講座、電化教育、組織考察等方式,強化其政治思想教育和理論學習,加強黨員實用技術等致富能力的培養,提高黨員“雙帶”本能,幫助黨員干部努力改造世界觀,造就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同時鼓勵黨員干部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引導他們從小農意識中解脫出來,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起敢闖敢干、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意識,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拓寬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使黨員干部的素質能夠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擔當起組織和領導農民群眾參與市場競爭,共同致富奔小康的重任。

3、積極幫助農村黨員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免除農村黨員的后顧之憂。對過去為黨作出貢獻的黨員要給予照顧,對現在還很貧困的黨員要優先支持發展生產,對因天災人禍造成困難的黨員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對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黨員要幫助伸張正義,對老黨員平時也要多走訪多慰問,對去世的農村黨員可由村支部組織召開追悼會,使農村黨員干部直接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甩掉“為黨奉獻幾十年,到老卻凄慘度日”的后顧之憂,從而激發他們努力為黨作貢獻的熱情。 (四)抓組織求創新,突出一個“精”字,增強農村黨員隊伍的凝聚力。 一是角色創新。在傳統的組織生活中,支部書記是組織生活的“主角”,黨員的身份是“觀眾”,支部書記的“獨腳戲”唱得好,“觀眾”們愛聽,組織生活的效果就好。反之,組織生活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因此,我們要切實轉變這種“一言堂”的組織生活模式,注意從“角色”上喚起黨員的參與意識,讓黨員真正成為組織生活的主角。組織生活中完全可以嘗試由支部書記確定主題,把組織生活分成若干小段,然后通過自薦、“點將”或“輪流坐莊”的方式,由黨員各主持一段,這樣既可以調動黨員參與的積極性,又能活躍組織生活的氣氛,提高組織生活的質量。同樣是學習文件材料的內容,有的黨支部就嘗試由黨員各念一段的方式,效果就非常不錯。

二是手段創新。過組織生活時,從頭到尾把文件念一遍除了強化組織生活的枯燥氣氛外毫無實際意義。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事實上,很多組織生活完全可以通過讓黨員“見”來完成。如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很多都可以通過收看電視現場直播的方式進行;對黨員進行廉政教育,可以通過組織黨員觀看教育錄像的方式進行。一些農村黨組織已建立起了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絡系統,黨員們通過上網和衛星接收便可了解到黨的相關知識,獲得黨組織和其他黨員的幫助、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組織生活形式的豐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資條件。

三是形式創新。黨的組織生活既要豐富多彩,又要富于政治性,以起到對黨員進行有效教育管理和凝聚感召的作用。黨的組織生活的形式可以根據內容來確定,應該安排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一些。有的黨組織開展組織生活時,除了安排學習和討論外,還安排參觀學習,邀請參加革命較早的老同志作革命傳統報告,訪問英雄模范人物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些做法都是可取的。青年黨員比較多的黨組織,應該注意針對青年黨員的思想特點,確定組織生活內容和形式,以便讓黨員在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組織生活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是時空創新。大多數黨員都很反感拖沓冗長、言之無物的組織生活。因此組織生活時間的安排要盡可能簡短、緊湊、講求實效,如有必要可以將時間移置到工作時間之外,同時倡導長話短說的“生活”作風。組織生活的空間如果幾年、幾十年一成不變,久而久之一樣讓人生厭。組織生活完全可以根據需要,嘗試從從室內移到室外。這種空間的轉變對于改變組織生活“光說不練”的作風很有好處。如同樣是學習雷鋒同志的先進事跡,在辦公室里讀讀雷鋒同志的先進事跡材料就沒有組織黨員們參加一次義務勞動有意義。

五、抓經濟強實力,突出一個“特”字,增強基層組織的發展力。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有利于完善農村雙層經營體制,增強村級組織的服務實力;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有利于增強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實踐證明,集體經濟薄弱的村,不僅干部難當,工作難搞,而且黨支部腰桿不硬,形不成合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關鍵環節是選好經濟發展路子,加強經營管理。一是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要從本村實際出發,從本地資源和經濟條件上找優勢、選路子、挖潛力,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勞則勞。二要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要采取積極穩妥,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滾動發展,逐步壯大的方針,一點一滴搞積累。三要堅持富村與富民相結合的原則。富村目的在富民,如果單純地考慮發展集體經濟,不顧富民,那么難以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如果只顧富民,不顧集體經濟發展,那么,集體公益事業難以開展,村級黨的基層組織就失去賴以鞏固的物質基礎。因此,在選擇發展集體經濟項目時,要充分依靠當地資源、盡可能地興辦那些能夠吸納當地勞動力,能夠吸引當地群眾積極參與,給本村群眾帶來實際利益的項目,真正做到“抓好一個項目,富裕一方群眾”。 三,結對幫扶明確化

一是村黨支部共結對子,形成傳幫帶的良好氛圍。二是堅持“以強帶弱,以強促弱,以強激弱”的原則,先進黨組織與后進村黨支部結成對子4個,三是開展結對爭創活動,相互學習,相互促進,這樣使村與村之間平衡發展。

四、示范帶動規范化

一是抓班子,帶隊伍,提高戰斗力;示范帶動建設的關鍵在人、人的關鍵在干部隊伍素質。我鄉按照“舉旗幟,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的黨建思路,始終圍繞示范帶建設,需要選干部,強班子,狀隊伍,不斷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為,三級聯創工作構筑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二是培植典型,創黨建制高點,我鄉抓四個黨建示范村,經常組織相對差的村干部到示范村參觀學習,用示范村,輻射、帶動其他村,三是經常召開支部書記匯報會、座談會、觀摩會、經驗交流會、相互交流思想,好的做法。用示范帶動促進我鄉所有村的黨建工作規范化、上臺階。

五、考核獎懲科學化

一是目標制定要科學,立足實際,本著“跳一跳,夠得著”的原則,使制定的目標科學可行。

二是明確責任人,完成時限,并向群眾做出公開承諾,工作逐項分解、細化、量化。

三是在考核形式上改變以往年初制定考核目標,年終算帳式的方法,實行一月一檢查,一季度一考核,一事一考核,半年一小結,年終一總評。

四是對整體目標運行情況,全面考核、實行站隊排名、隨時掌握目標完成情況。

五是把考核結果與村干部的評先選優,獎勵性工資等掛鉤。對考核離目標要求有差距的村,提出整措施,明確改正方向,對于未按要求整改的,給予必要的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做到激先策后,獎優罰劣。

總之我鄉黨建工作在縣委組織部的指導下,穩步開展,但與上級要求還有差距,我們還需進一步努力,扎扎實實做好工作。

第五篇:當前基層干部政德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黃夢其

基層干部是黨直接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在基層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組織實施者和忠實執行者,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核心力量和骨干分子。因此,基層干部個人政德建設的問題,是關系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以及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的興衰成敗的大事。為此,本文擬就當前基層干部個人政德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作個粗淺探討,僅供參考。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加強政德建設一直是基層干部自我修養的一項基本任務和硬件要求,倍受大家重視和關注。但是,也應當看到,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少數基層干部在個人政德建設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具體可以歸結為以下五點:

一是思想意識落后。這主要表現在小富即安、小成即滿,安于現狀、不思進取上。一些基層干部始終不愿突破常規,思考問題,開展工作。在指導思想上,他們遵循“凡是‘穩’點為好”;在工作態度上,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工作方法上,簡單粗暴,喜歡以情代法、以權壓法;在實際工作中,懼怕困難、畏首畏尾,缺乏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在平時生活上,熱衷于吃吃喝喝,沉溺于到牌賭博。有的甚至貪污腐化、奢靡享受。

二是理想信念動搖。當前,一些基層黨員、干部由于受市場經濟固有的某些屬性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再加上放松或忽視自己的理論學習,人生價值發生扭曲,理想信念開始動搖。具體表現在:對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堅定,對共產黨的領導不擁護,對政府的工作不支持,對發展中國特色主義缺乏信心。他們普遍感到自己前途渺茫,工作干如不干;有的不講組織紀律,只講陰暗腐敗;有的甚至對黨和政府失去信任。在他們看來,“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錢就途”。 三是工作熱情下降。個別基層干部因長期工作、生活在復雜、艱苦的環境里,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甚至經常牢騷滿腹、怪話連篇,什么事也不想干、什么事都看不慣,工作上一旦遇到困難和麻紗、問題和矛盾,能推則推、能躲則躲,缺乏應有的事業心、責任心和上進心。

四是知識更新不夠。絕大多數基層干部沒有看書讀報學習、理性思考問題的習慣,看報看趣事、思考思關系。平時借口“工作忙”、學時借口“學不進”、用時借口“沒培訓”,其知識結構、自身素質明顯落后于時代發展的要求,表現在與信息社會、科技進步不配套。目前基層干部辦公室大都配備了電腦,但能熟練使用的卻寥寥無幾,且大多用在“玩”上,而不是用在工作上。

五是宗旨觀念薄弱。這主要表現在脫離群眾、“官腔”特重,辦事煩瑣、關系之上、為政不廉、與民爭利上。首先服務目的錯位。有的同志凡是無利得事不做,有利的事爭做,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有的甚至為了異己私利,不顧自己的身份,丟掉黨性原則。其次,服務對象錯位。有的同志對上級、對大款是公仆,畢恭畢敬、鞍前馬后、唯恐不周;對下級、對群眾則是主人,不理不睬、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再次,服務方式錯位。有的同志以權壓人、以權謀私,經常向群眾吃拿卡要,“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習慣于講關系、講人情,人情大于法紀、關系大于原則,政策法紀、程序原則,都只是對普通老百姓而言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突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凡此種種,不僅影響了黨群關系,還損害了干部形象。

二、幾點粗淺的建議

鑒于目前基層干部個人政德建設的現狀,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難度很大。筆者建議,基層干部要自覺作五個方面的努力:

其一,要克服“三種思想”。一是要克服驕傲自滿的思想。作為身處一線的廣大基層干部一定要面對基層現實狀況,正視當前發展形勢,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堅定信心、提振精神,居安思危、奮發圖強,迅即從自我滿足和不思進取中解脫出來。二是要克服因循守舊的思想。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和新的任務要求,廣大基層干部要善于在艱難困苦的逆境之中和復雜多變的形勢之下,把握方向、捕捉機遇,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盡快從墨守成規和封閉狹隘中解放出來。三是要克服畏首畏尾的思想。攻堅克難、勇往直前,是對基層干部最起碼的要求。作為合格的基層干部,必須從大局出發,勇于負責、敢抓敢管,敢闖敢試、開拓進取,真正從瞻前顧后和懼怕困難中解除出來。

其二,要強化“三種意識”。一是要進一步強化憂患意識。針對當前城鄉發展差距拉大、農村明顯落后城市的現狀和問題,作為稱職的基層干部,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牢固樹立“民苦我憂、民貧我急,,的民本思想,不斷強化城鄉統籌發展意識;積極培育有利因素,變被動為主動。二是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責任是神圣的使命。作為基層黨政干部,只有樹立了強烈的責任意識,才會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及黨和人民賦予自己的神圣職責與崇高使命,進而自覺地把自己的全部心思和所有精力用在干事創業上,真正做到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精益求精地對待工作,矢志不移地創新工作,立說立行地落實工作。三是要進一步強化發展意識。“發展是硬道理’’??茖W發展是解決目前基層一切矛盾和問題的前提條件和關鍵所在’?;鶎痈刹恳羞@樣的辯證思維和深刻認識:越是落后越要發展。唯有加快發展、積極發展、勇于發展,才有可能利民安民、惠民富民、穩民得民。

其三,要發揚“三種作風”。一是要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和習慣作風;也是我們黨取得一切勝利的力量源泉和基本保證。作為基層黨政干部,堅持和發揚黨的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因為,基層干部只有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才能準確掌握了解群眾的意愿和要求,進而從民憂民愿中尋找工作差距,從民聲民意中謀求發展思路,從民心民富中創造執政業績,切實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更多更好的發展成果,不斷提高他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質量。二是要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做好每個群眾的工作是每個基層干部的應盡之職。因此,作為基層干部,在任何時候都應始終把群眾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當作第一選擇,把群眾的滿意當作第一標準,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真正帶領當地農民群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從而贏得他們的衷心愛戴與擁護支持。三是要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在當前形勢下,基層干部尤為要注意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具體地講,就是要求我們廣大基層干部牢固樹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力發揚埋頭苦干、勤儉辦一切事業的精神,自覺摒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做法,不圖虛名聲、不求假政績,真正把群眾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謀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動贏得民心。

其四,要提升“三種力量”。一是要提升信仰力量,培養政治素質。政治上的清醒和信仰上的堅定,是做合格黨員干部的最重要條件。黨的基層干部要在政治上站得高、看得遠,就必須通過理論學習,切實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切實做到堅定共產主義信仰不動搖,在帶領人民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二是要提升知識力量,增強實踐本領。“知識就是力量”?;鶎狱h政干部的理論水平和學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當前,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很多,尤其是基層干部工作任務重、生活壓力大,必須善于利用各種機會,擠出時間來學習,自覺養成看書讀報、思考問題的習慣,以不斷補充自己、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增強新本領,全面提升應對復雜局面和突發事件的能力,避免在工作中陷入盲目、被動和落后的狀態。三是要提升人格力量,注重內在修煉。人格是一種非權力影響力。作為身處一線、直接同人民群眾打交道的基層干部,要想獲得這種影響力,首先應當發揚“畢生自修無盡期’’的精神,自覺地接受黨和人民群眾的批評與監督,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始終堅持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時時、事事、處處起模范帶著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從而更好地提高非權力影響力并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其五,要增強“三種能力”。一是要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眾所周知,基層工作千頭萬緒、錯綜復雜。作為基層干部,要積極應對這種變化多端的復雜局面,妥善處置這些接二連三的突發事件,就要努力學習、豐富知識,不斷增強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情況清、事理明、是非辨,才能增強工作的預見性,把握工作的主動權。二是要增強創新突破的能力。面對基層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各種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作為基層干部,必須學會用與時俱進的理念、開拓創新的思維、切合實際的方法、攻堅克難的決心去探索研究、去積極應對、去妥善解決、去重點突破。三是要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F在老百姓在政治方面最不滿意的是少數干部的腐化蛻變。因此,作為直接與他們打交道的基層干部要特別注意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在任何時候都要“嚴”字當頭,從我做起,守住底線,耐得住艱苦,頂得住歪理,抗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管得住小節,展示出清正廉潔的嶄新風貌,認真解決拒腐防變這個重大課題,做一個人民滿意的公仆。

2010年元月

作者系湖南省桃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黃夢其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酒店安保年度工作總結下一篇:基層醫院感染管理規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