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外國經濟發展現狀分析論文

2022-04-19

評職稱或畢業的時候,都會遇到論文的煩惱,為此精選了《外國經濟發展現狀分析論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摘要:總部經濟作為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產生的新生事物而備受世人矚目,它已經逐步成為企業集團特別是跨國企業集團的一種主流的資源配置模式,并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所追求的新的經濟形態。文章通過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主要中心城市總部經濟發展現狀的描述,分析我國總部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相應對策。

外國經濟發展現狀分析論文 篇1:

“旅游興市”戰略背景下秦皇島市旅游經濟發展研究

摘 要:本文在簡述旅游經濟、旅游經濟結構的內涵及其構成要素的互動發展機理的理論基礎上,從旅游經濟結構三要素(旅游產業、旅游市場和旅游區域)入手,實踐調研秦皇島市旅游經濟發展現狀并用SWOT方法分析其現存問題,在借鑒國內外先進發展模式基礎上,提出適合本地旅游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為秦皇島實現“旅游興市”戰略目標提供理論支持和指導性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旅游興市;秦皇島;實踐調研;SWOT分析法;旅游經濟發展

一、旅游經濟、旅游經濟結構的內涵及其構成要素的互動發展機理

旅游經濟是指以旅游市場有效需求和旅游產業供給為基礎,在一定的社會文化、經濟、技術、自然、政治、法律等環境下,游客在由客源地往返目的地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整個過程中,出于滿足旅游需要的目的而與各類旅游從業者發生各種交易的現象與關系的總和。這一內涵涵蓋了三個關鍵詞:“市場有效需求、產業供給、往返”,它們分別體現了旅游市場、旅游產業和旅游區域三個核心方面,是旅游經濟的內生變量;而社會文化、經濟、技術、自然、政治、法律等則是外生變量。

旅游經濟結構是指旅游經濟系統各組成部門的比例關系及其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形式。結合旅游活動和旅游經濟的基本特點,從旅游經濟的三個內生變量出發,選取旅游市場、旅游產業和旅游區域三個要素,可以有側重性地解決當前旅游經濟結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而抓住旅游經濟結構的核心。

這三個要素通過各自的內在元素相互影響、共同發展,致使旅游經濟結構的內在互動發展機理表現為:在旅游經濟結構中,旅游市場指引方向,旅游產業提供產品和服務基礎,旅游區域確保旅游經濟結構調整落地。從而,旅游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即為:以旅游市場為方向,通過將旅游產業在區域空間層面合理布局,充分發揮各類旅游生產要素(旅行社、星級飯店等)、旅游資源的功能,引導游客在區域間合理分布,實現區域旅游經濟協調發展的全過程。

二、秦皇島市旅游經濟發展現狀的實踐調研及SWOT分析

1.秦皇島市旅游經濟發展的現狀

秦皇島是河北省唯一的沿海城市,位于河北省東北部,處于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境內交通暢達,通訊便捷。擁有162.7公里中國北方優質沙質海岸線和橫貫東西的250公里雄偉長城,半徑50公里范圍內匯集了類型多樣的旅游景點。這里氣候宜人,生態稟賦和旅游資源得天獨厚,被譽為“中國長城海濱公園”和“京津后花園”。

近年來,秦皇島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旅游興市”戰略,力爭打造“長城濱海畫廊,四季休閑天堂”,努力把秦皇島市建設成“宜居、宜業、宜游”的三宜城市,努力提高其作為中小旅游城市的競爭力??v觀2013年,據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全年接待國內游客2565.8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56.32億元,分別增長10.9%和19.6%;來秦國內游客構成:本省游客占39.6%,北京游客占23.9%,黑吉遼游客占10.8%,晉魯豫游客占13.9%,其他市場占5.0%;來秦國內游客人均花費955元,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連續五年位居全省第一;來秦國內游客平均停留2.31天。接待國際游客指標也創新高,全年接待海外游客29.85萬人次,增長4.2%;實現旅游外匯收入1.81億美元(全省排名第一),同比增長7.7%;來秦入境游客構成:亞洲游客占40.1%,歐洲游客占37.1%,美洲游客占9.8%,港澳臺游客占6.3%;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國依次為:俄羅斯(5.5萬人次)、韓國(4.28萬人次)、日本(3.2萬人次)。

回顧2013年秦皇島旅游經濟發展情況,總體而言,全年來秦游客消費構成:住宿占23.7%,交通占22.6%,餐飲占20.7%,游覽占16.2%,購物娛樂及其他占16.8%;全年景區門票收入4.42億元,旅游總收入突破2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9.6%。

2.秦皇島市旅游經濟發展現狀的SWOT分析

(1)優勢——Strengths

旅游市場的優勢:優越的地理位置、秦皇島的政治地位、便捷的交通狀況、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顯著提升。旅游產業的優勢:相關旅游資源(自然、人文、俱樂部、酒店、星級飯店、旅行社、旅游導游及從業人員、旅游基礎設施、旅游公共服務網絡)優勢、空氣環境優勢、文化優勢、帶動旅游業發展的文化和體育活動的興起、政策優勢。旅游區域優勢:秦皇島市縣旅游區域覆蓋面廣、市區旅游的交通及配套設施完備。

(2)劣勢——Weaknesses

旅游市場的劣勢:旅游市場季節性強、時間上發展不平衡;旅游空間開發不足;城市旅游形象宣傳不夠;國際旅游市場交通配套設施有待完善;缺乏多語種高水平的外語導游和從業人員。旅游產業劣勢:旅游產品特色不突出、科技含量不足;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不夠、旅游產業結構發展不平衡;旅行社無序發展影響客源質量;旅游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高水平人才不足且流失嚴重;多樣化的旅游服務體系有待完備;相關體育旅游業的專業服務設施與人才不健全;旅游市場管理體制有待完善。旅游區域劣勢:秦皇島市縣旅游區域整體發展不均衡;滿足不同旅游特色和個性化服務的旅游線路不足;秦皇島縣域旅游區域的交通及配套設施發展滯后。

(3)機會——Opportunities

旅游市場的機會:國際國內的旅游大環境有利;對國外宣傳力度加大(如2014年加大對俄的廣告投放力度與播出密度);位于“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的環渤海經濟區中部,其區域經濟發展有利。旅游產業機會:國家和地方政府政策上的支持與引導;政府和企業投資進行城市建設;秦皇島品牌景區營銷聯盟的成立(涉及全市4A、5A級景區共13家、15個景點)。旅游區域的機會:鄉村旅游景區發展新模式的開創(2014年葡萄溝和鮑子溝景區實現連片開發);省內聯動“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的開發(秦皇島市4家景區被列入大釗英雄譜線路)。

(4)威脅——Threats

旅游市場的威脅:環渤海區域旅游城市的相似客源市場、不夠完善的環保法規、市民與旅游者的環保意識不強。旅游產業的威脅:周邊沿海城市旅游資源的可替代性。旅游區域的威脅:周邊旅游城市的國際化、現代化發展和配套的旅游交通服務設施。

三、秦皇島市旅游經濟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旅游市場方面

(1)改善旅游市場時間結構現狀,大力提倡分時度假的休閑旅游方式,搭建四季旅游完美格局。開展新春民俗文化之旅、夏季海情浪漫之旅、金秋觀鳥采摘之旅、冬日采風冰雪之旅等,縮小旅游淡旺季反差。

(2)突破旅游市場空間結構狀況,開創全方位旅游市場。對國內客源市場進行分級開發,鞏固和挖掘京津、東北等周邊客源市場,拓展晉、豫、魯、內蒙等中距離客源市場,在全國主要客源市場建立旅游協作關系,多元優化來秦客源結構。充分利于網絡媒體,采用多國語言宣傳秦皇島旅游,拓寬國外旅游市場,增加網絡點擊率與媒體關注度,發展旅游電子商務;將鄰近的日本、韓國、港澳臺及東南亞地區作為重點目標市場,大力開拓經貿往來與合作辦學促進旅游發展。

(3)完善三維立體綜合交通網絡,提高秦皇島旅游整體服務質量。合理利用山海關機場,推進昌黎新機場建設,增開至港澳俄等海外旅游城市的航班;大力培育近??瓦\市場,發展海上豪華游船;增發直達始發列車和主要旅游客源地的高速直達客車線路;建成市縣區域各大景區的交通網絡;增加多語種、高水平的外語導游和從業人員的比例。

(4)借助網絡、媒體和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旅游宣傳,提高秦皇島旅游城市知名度和特色形象。

2.旅游產業方面

(1)豐富秦皇島旅游產品層次,單一觀光旅游產品應向文化、度假、特色、專項、生態、商務會展及自助旅游產品等轉變,形成細分專項化產品體系。

(2)搭建商貿旅游聚集區,完善秦皇島旅游產業結構。在山海關和北戴河區建設國際化商貿購物觀光聚集區,包括特色旅游飾品區(如蘊含“秦皇島典藏”系列紀念幣、具有歷史文化的秦皇求仙等陶泥品等)、特色文化展示區(如秦皇島剪紙、貝雕畫等,還可進行現場制作和設立各種網上制作吧)等。

(3)健全體育旅游業的專業服務設施與人才,如增加水上娛樂場所內部的沖浪板、救生艇等設備和專項教練陪練及導游人才;大力開展文化旅游節慶和體育賽事活動。

(4)提升旅游相關資源的檔次和服務水平。打造五星級酒店,積極謀劃建設經濟型連鎖和綠色環保酒店。重點景區增加英、日、俄、韓等國文字旅游標識,建立電子導游信息站。對現有旅行社進行優化整合,實現規模經營和專業專營。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著重把握引入機制的探討和制定。

(5)加快高科技網絡信息化步伐,完備多樣化旅游服務體系。建成秦皇島旅游局域網、管理系統業務網和旅游電子商務網,實現旅游企業全部上網;聯合周邊開發京津冀旅游電子地圖,實行旅游服務一卡通,實現環渤海區域旅游信息資源、旅游查詢、旅游預定一體化。

(6)加強對旅游產業的政策引導,健全旅游市場管理體制。規范管理旅游服務行業,培育品牌旅行社,構建誠信旅游體系;以市場為導向,規范住宿、餐飲業;鼓勵同質景區聯合實現多樣化經營;建立完善的旅游人才引進、職業培訓、用人和薪酬機制。

3.旅游區域方面

(1)統籌規劃市縣旅游區域,打破分散經營現狀,以不同特色主題劃分景觀圈帶,實現全市統一大旅游格局。具體劃分為:以北戴河和南戴河旅游區為一體的海岸旅游景觀圈帶;以老龍頭、撫寧、盧龍等地長城為一體的歷史文化景觀圈帶;以長壽山、燕塞湖、祖山等為一體的山地風光景觀圈帶;以葡萄溝、集發農業觀光園、天馬湖等為一體的生態旅游景觀圈帶;以海港區為一線的都市文明景觀圈帶。

(2)整合旅游資源,打造不同旅游特色和滿足個性化服務的經典旅游路線。具體路線如下:以海岸線為依托,開展看日出、觀海潮、海水浴等夏日海情路線;以長城附近102國道為主線,開展包括山海關、撫寧等地長城文化路線;依托秦皇島優越的地理、生態環境和人文服務設施開展的生態養生路線;以祖山、角山等為一線開展的森林探險路線;以鴿子窩濕地、聯峰山等為依托開展的濕地觀鳥路線;以秦皇島優越的冰雪資源為依托開展的冬季冰雪路線。

(3)打造靚麗城市環境,完善旅游設施建設。加大城市綠化力度,對交通運輸樞紐地點及周邊地區進行改造,對城市街道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加強城市旅游公用設施建設,如景區停車場、公共場所的城市自動化消費、旅游咨詢和查詢系統建設等問題;加強城市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旅游季節公交線路和車次,規范和完善城市出租車行業,改善目前縣域旅游區域的交通及配套設施發展滯后現狀,擴大城市交通覆蓋范圍。

四、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旅游加速發展的態勢,作為“京津后花園”的秦皇島,應樹立鮮明的品牌旅游形象,加大對外宣傳,挖掘國內外市場潛力,開發新的旅游產品和項目,提升旅游相關資源的整體層次和水平,實現市縣旅游區域聯動,加快城市交通配套設施和服務體系的升級,加強與周邊地區合作,樹立區域整體發展的大旅游觀,從而進一步提高其旅游業的綜合競爭力,實現秦皇島市旅游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平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田紀鵬.旅游經濟結構內涵、特征與內在機理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1,(5).

[2]吳宇,張進寶.秦皇島旅游市場SWOT分析與旅游市場開發[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6).

[3]張哲.培育秦皇島區域旅游經濟新增長點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3).

[4]方田.秦皇島旅游季節性特征及其應對策略[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10).

[5]王穎,劉恩峰.秦皇島市旅游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特區經濟,2010,(9).

作者簡介:華艷(1978- ),女,河北秦皇島人,管理學碩士研究生,河北外國語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物流管理

作者:華艷

外國經濟發展現狀分析論文 篇2:

中國總部經濟發展實踐的現狀與思考

摘 要: 總部經濟作為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產生的新生事物而備受世人矚目,它已經逐步成為 企業集團特別是跨國企業集團的一種主流的資源配置模式,并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所追求的 新的經濟形態。文章通過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主要中心城市總部經濟發展現狀的描述 ,分析我國總部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相應對策。最后,針對廈門市的 實際情況,提出廈門市打造成海峽西岸區域性研發中心總部,并重點發展幾個富有特色的總 部聚集區的戰略構想。

關鍵詞:總部經濟 發展戰略 海峽西岸經濟區 區域性研發中心

總部經濟是近兩年來一個備受關注的經濟現象,特別是城市政府和理論界以及新聞媒體 對總部經濟問題傾注了越來越多的熱情。所謂總部經濟,是指某區域通過創造各種有利條件 ,吸引跨國公司和外埠大型企業集團總部入駐,通過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企業總部集群布 局,生產加工基地通過各種形式安排在成本較低的周邊地區或外地,從而使企業價值鏈與區 域資源實現最優空間耦合,以及由此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種經濟形態(趙弘 ,2006)??偛拷洕鷥灮松a力的空間布局,是提升城市和企業綜合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 能力的有效途徑,它為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城市化發展趨勢背景下區域經濟發展 和企業集團發展提供了一個戰略性的理論范式和實踐模式。對一個地區(城市)而言,總部經 濟可能是一個地區(城市)強勁的經濟增長點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引擎。對一個企業而言, 總部經濟實質上是一種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強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資源配置機制和模 式。它已經逐步成為企業集團特別是跨國企業集團的一種主流的資源配置模式,并成為許多 國家和地區所追求的新的經濟形態。本文通過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主要中心城市總部 經濟發展現狀的描述,分析我國總部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相應對策, 同時對廈門市總部經濟發展戰略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國內總部經濟發展的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后,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出現了“遷移總部”的熱潮,紛紛將企業總部向 北京、上海、廣州等一批國內中心城市遷移。與此同時,針對上述現象的總部經濟概念和理 論自提出和創建以來,得到了國內外經濟界和理論界的廣泛認可和共鳴,也得到了政府部門 的積極響應、推動和落實。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共同作用,加快了中國總部經濟的發展進程 。首都北京最早提出發展總部經濟的戰略,并將總部經濟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繼北京 之后,許多城市陸續提出總部經濟概念,上海、廣州、深圳、武漢、青島、廈門、南京、大 連、沈陽、重慶、鄭州等國內大城市都紛紛明確提出建設區域性總部聚集區的戰略思路,并 出臺了一些吸引企業總部向本區域聚集的政策,把發展總部經濟作為城市發展的新亮點。隨 著中國對外開放進程的加快和總部經濟理論的進一步完善,使總部經濟進入到政府與市場相 互借力,由被動到主動,由自發到自覺的快速、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1.北京總部經濟發展現狀。經過多年的發展,今天的北京已然成為全球跨國公司、國內 企業集團總部的聚集之地。2005年底,北京擁有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5家,有愛普生、佳能、 歐姆龍、松下、索尼愛立信和西門子7家跨國公司已通過商務部的最新認定。擁有跨國公司 的 投資性公司140家,占全國的60%以上,高居全國首位;擁有外商投資企業在北京設立的辦事 處3016家,外國企業在北京設立的常住代表機構9677家;跨國公司在京設立研發中心189個 。從國內企業集團情況來看,2005年,北京市共有286家大型企業集團;投資型企業地區總 部達137家,有1000多家外省、市及外埠企業在北京設立了辦事機構,海爾、大唐、中興、T CL等87家外埠企業在京設立120家研發機構(以上數據來源于北京統計年鑒,2005年)。此 外,北京還聚集了大量非經濟總部,北京總部的內涵也從跨國公司延伸到國內大企業集團, 從外資企業延伸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從生產制造領域延伸到了以金融業為主的服務領域 。將這些資源充分整合利用,無疑將大大提升北京國際化大都市和發展總部經濟的城市地位 。

目前北京已形成幾個具有明顯特定功能的總部聚集區域:一是中關村形成以IT產業為主 導的高新技術企業總部和研發總部聚集地。二是朝陽CBD成為跨國公司、外埠大企業集團總 部聚集地。三是西城金融街成為國內外金融企業的聚集地,聚集了以“一行三會”(即中國 人民銀行總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 會)為核心的國家金融決策監管部門及國有商業銀行、保險機構等530家國內外金融企業總部 ,為北京發展總部經濟提供了強大的金融支撐。此外,北京發展總部經濟的后起之秀,且是 全國第一個有目的、有規劃地發展總部經濟的實踐者——總部基地,2003年4月在北京豐臺 正式誕生。以上三大地區是目前北京發展比較成熟的總部聚集區,它們構成了已具規模,功 能分離的北京總部經濟發展格局,各自擁有比較明顯的資源優勢,在北京總部經濟發展中具 有較強的實力和競爭力。

2.上??偛拷洕l展現狀。上海作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在經濟、 社會、政府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造就了最適合總部經濟發展的客觀環境。目前 上海已經成為大型跨國公司、國內企業集團總部的聚集之地。位于上海的企業總部不僅在數 量上位于全國各大城市前列,而且在空間上已經初步形 成了兩大總部聚集區,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總部集群現象。一是陸家嘴CBD聚集了大量的金融 企業、貿易性企業總部。二是上海高科技園區聚集了大多數的高科技企業、制造型企業的總 部和研發中心。目前上海擁有漕河徑、金橋和張江等高科技園區,這些高科技園區吸引了大 量的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研發中心,它們已經成為上海應對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的新 生產空間。此外,完整的產業鏈條和發達的服務業,使得上海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總部經 濟產業體系,為上海進一步發展總部經濟奠定了雄厚的基礎。為了吸引更多的總部經濟項目 落戶上海,上海也在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現代服務業項目,為總部經濟發展提供更便利的服 務支撐。

3.廣州總部經濟發展現狀。隨著廣州經濟的發展,廣州作為華南地區的區域經濟、貿 易、教育文化中心,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功能逐步增強,廣州對投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許多企業總部也隨著生產、技術與信息獲取、貿易發展需要的增加而進駐廣州市區。

廣州有著比較雄厚的制造業基礎,企業眾多,構成了企業總部的基本類型。近年來已有 不少企業遷入廣州,如樂百氏、健力寶等知名企業將總部遷到廣州,還有跨國公司總部和相 關機構進入廣州。據統計,至2006年上半年,世界500強中已有142家進入廣州,投資總額累 計96.12億美元,一大批跨國公司已在穗設立行使總部或地區總部全部或部分職能的企 業或機構。

二、國內總部經濟發展的誤區

雖然總部經濟在提升區域經濟實力,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區域工業化、城市化方面發 揮了巨大作用,但是就當前各地發展總部經濟的現狀來看,已經暴露出不少問題,嚴重阻礙 了 當地經濟的健康發展。指出并澄清這些誤區,對于加快我國總部經濟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 協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部分城市和地區對總部經濟相關理論認識不足,將總部經濟片面理解為總部地產經 濟,認為建設總部大樓就是發展總部經濟。繼北京提出發展總部經濟戰略之后,國內眾多城 市也一擁而上,提出了自己的總部經濟概念。但各地在發展總部經濟的過程中,對什么是總 部經濟,怎樣發展總部經濟還存在著模糊的認識。

2.部分城市和地區對發展總部經濟條件分析不夠,在不具備發展總部經濟條件的情況 下盲目跟進,一哄而上提出所謂總部經濟發展戰略,導致總部經濟遍地開花而結果甚少。目 前,很多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都把總部經濟作為一種拉攏企業總部、吸引投資 的有效手段。在國內某些中心城市,總部經濟正在成為政府和開發商們用來招商引資的口號 ,開發商一邊借這一口號賣樓,一邊以打造總部經濟的名義向地方政府為入駐企業尋求稅收 等方面的政策優惠。巨大的利益驅動,使得地方政府不顧自身條件的約束,一哄而上盲目發 展總部經濟,這也使得總部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泡沫”而難以評估其對地方經濟高速增長 的引擎作用。

3.部分城市和地區對發展總部經濟缺乏整體規劃和合理定位,區域之間圍繞總部 資源的盲目爭奪、惡性競爭現象突出,政策“價格戰”愈演愈烈?!吨袊偛拷洕仡櫯c展 望》調查報告認為,總部經濟導致城市間的惡性競爭,進一步加劇了地區間的經濟發展差距 ,有使城市經濟發展空洞化、虛擬化之嫌,容易產生經濟泡沫,并導致城市經濟結構脆弱。 報告認為,這種城市間的惡性競爭必然會造成嚴重后果,比如重復性建設和基礎設施的過度 投資(典型的是珠江三角洲一帶的5個機場),過度的稅收優惠和極低的土地價格,影響了公 平競爭和政府的財政收入,導致國有資產嚴重流失,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的國際形象 。

另一方面,透過目前各地區出臺的眾多總部經濟戰略,筆者發現價格策略已經成為地方 政府實施總部經濟戰略的重頭戲,地區間正在上演硝煙濃烈的政策“價格戰”。例如,以低 于市場價的價格為總部提供場所用地,并在企業總部上繳稅收上給予一定的優惠,或特批其 在開業后數年內免稅,或給予將總部介紹進來的社會中介機構或個人以高額獎勵等等。其實 ,盲目搞政策“價格戰”發展總部經濟,是以犧牲長期效益為代價獲取短期效益的短視行為 ,其結果是形成本地企業與入駐企業之間巨大的歧視成本。

4.部分城市和地區在發展總部經濟過程中沒有處理好各地區間的利益關系,在一定程度 上拉大了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偛拷洕陌l展,盡管有利于區域性的產 業經濟布局,但是如果對各地區的利益關系處理不善,這種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會拉大發達地 區和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首先,在總部經濟模式下,高端的、附加值較高的產業環 節向總部所在的中心城市集中,也就意味著利潤和稅收向該城市集中;低端向制造基地所在 地區集中,也就意味著把污染、勞資糾紛等“包袱”甩給了不發達地區。其次,企業將總部 遷出,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原所在地區經濟、社會產生負面影響。企業總部遷出后,必將使原 有產值、利稅分流到新的企業總部所在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所在地的經濟實力。此外, 企業總部遷移增加了原所在地的就業壓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東風遷往武漢使十堰淪為廢 都”。一般情況下,企業總部遷移路徑都是從不發達地區遷往發達地區,因此,總部經濟 發展有可能成為發達和不發達地區之間利益協調的一大難題。

三、我國總部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為避免上述問題,促進我國總部經濟健康發展,筆者認為地方政府在發展總部經濟時應 注意戰略先行、科學規劃、準確定位、完善制度、務實發展。具體而言,有如下建議:

1. 深化對總部經濟的理論認識,冷靜應對總部經濟熱潮??偛拷洕鳛樾畔⒕W絡背景 下企業總部聚集所形成的一種經濟形態的理論揭示,是在區域經濟范疇中對城市特定空間上 的特定經濟形態的概括和描述。這種經濟形態雖然在現實中表現為在某特定區域上總部大樓 在空間上的聚集,但總部經濟理論的精髓和核心在于這些總部和它的生產制造環節在空間上 分離,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資源優化配置的價值。它所強調的是總部以及由總部需求所衍生出 來的金融、保險、會計、法律、教育、培訓、物流等構成的一套完整的服務業體系,是各經 濟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支撐。盡管總部經濟對房地產的推動作用無比巨大,但是總部經 濟不等同于房地產。

此外,一個城市和地區發展總部經濟,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完善的基礎設施。二是完善而繁榮的市場經濟以及高度發達的相關產 業。三是寬松的政策與制度環境。四是高素質的人才資源和科研教育資源。五是能滿足特定 的總部經濟布局的要求。所以地方政府在制定總部經濟發展戰略時,應充分理解總部經濟的 實質和內涵,并考慮本地區的實際狀況,做出合理的部署和規劃??傊?,應冷靜應對總部經 濟熱潮,防止總部經濟誤入歧途。

2.科學制定總部經濟發展戰略規劃,明確定位,協調發展,避免惡性競爭和產業趨同現 象??偛坎⒎菍V缚鐕瘓F的總部,總部經濟也可分為多個層次:全球總部、跨區域總部、 國家總部、地區總部等。不同的城市應根據自身條件和特點出發,選擇吸引總部的層次和類 型,并由此確定總部經濟的發展模式。一般來說,不同區域的中心城市要正確判斷和估計其 在全球、全國及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同時充分考慮本地適宜的產業發展方向,使自身的 總部經濟具備產業特征,從而形成具有差異化的總部經濟發展格局。

總部經濟本質上是一種區域經濟,強調要素稟賦不同的區域之間進行合作分工,進行企 業價值鏈的空間分解,從而使得整個區域形成完善的產業配套能力,實現經濟發展的共贏。 一個城市或地區在制定總部經濟發展戰略時,應通盤考慮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情況,建立區域 經濟合作模式,促進區域產業和功能的合理分工,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避免對總部資 源的惡性爭奪。發展總部經濟,城市之間應當是一種在相對公平環境下促進效率的競爭,而 不是受到政府干預,市場信號扭曲的競爭。這種競爭限制在一定程度內是有益的,但是如果 對總部經濟發展缺乏統一的空間規劃,將導致過分的競爭,不利于形成城市合力,甚至容易 造成一定的浪費。

3.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地方政府職能??偛拷洕J?是企業組織形式的一種發展,是滿足企業發展的一種組織模式。它的出現是企業和區域經濟 發展過程中適應市場機制的一種客觀的經濟現象,即總部經濟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市場機制 ,而不是政府推動的結果。在發展總部經濟過程中,政府必須扮演引導者和服務者的角色, 致力于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改善社會經濟環境,創造條件吸引企業總部入駐,包括改善地方 宏觀經濟環境、建立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完善地方交通、通訊等基礎建設;加強地方教育 、醫療等社會服務行業建設;建立高效、廉潔的行政管理體系;改善地方人文社會環境,增 強地方居民精神文明素質等。而不是直接干預、操縱經濟活動,或者完全以犧牲地方其他方 面利益來刻意吸引總部、發展總部經濟??傊?,政府要處理好與市場的關系,促進政府職能 轉變,優化地方政府職能。

4.處理好軟、硬環境協調發展的關系,尤其要重視發展總部經濟軟環境的建設和完善 。發展總部經濟,需要良好的基礎設施、優美的城市環境、濃厚的商業文化、開放的市場體 系、發達的現代化服務業等。在這些要素中,政府一般對硬環境建設都很重視,卻容易忽視 發展總部經濟的軟環境建設,結果還是很難吸引企業總部入駐。因此,在發展總部經濟的過 程中,一定要處理好軟、硬環境協調發展的關系,尤其要重視發展總部經濟軟環境的建設和 完善。

城市必須重視對自身軟環境的建設,主要應包括如下方面:(1)自然生態環境。清新的 空氣、優美的城市環境無異于吸引總部入駐的一張王牌。美國西雅圖郊區的雷特蒙德市由于 優美的生態環境而吸引了微軟、任天堂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等國際性大公司的總部入駐,高 效益的現代經濟和潔凈的自然環境,在這兒找到了和諧的統一。(2)人文環境。一個城市的 居民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發展的潛力,也決定了城市的形象,這是總部選址的重要考 慮因素。(3)科技、教育環境。這些都是出于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一個好的科研、教育環境 ,如有很多的科研機構、有科研水平一流的大學等,能讓企業就近獲得人才,降低研發成本 ,同時也有利于企業在未來的人才爭奪中占盡先機而立于不敗之地。

綜合來說,在制定總部經濟發展戰略時,關鍵是在把握市場經濟的內涵,按市場經濟規 則辦事的前提下,認真權衡發展總部經濟給所在地帶來的成本和效益,正確定位、搞好自身 條件建設,不可不切實際、盲目發展??傊?,發展總部經濟是一個系統工程,發展總部經濟 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成本效益觀和系統觀。

四、關于廈門市總部經濟發展的戰略構想

1.廈門總部經濟發展概況 。自2004年廈門市政府發布《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境外 企業在廈門設立地區總部的暫行規定》以來,已有150多家企業的總部落戶廈門,其中不乏 戴爾、柯達、ABB這樣的全球知名企業總部,呈現出了企業規?;?、經營品牌化、產業集群 化、營銷網絡化等特點。作為中國的首批經濟特區之一,改革開放20多年來,廈門的經濟一 直高速增長,其人均GDP和綜合競爭實力均位于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廈門產業結構布局合理 ,產業集聚效應明顯,此外,廈門地理位置優越,城市環境優美,社會治安良好,社會風氣 文 明,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完善,對臺區域合作優勢不容置疑,加之一年一度“9.8”投洽 會、“4.8”臺交會、國際馬拉松賽等平臺,可以預期今后將會有更多的企業總部入駐廈門 。

2.關于廈門市總部經濟發展的戰略構想。目前,廈門聚集了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 理工學院等理工院校,還有武漢理工大學廈門分校、華僑大學分校、哈工大分校以及中科院 和省部屬科研院所,廈門擁有十多位兩院院士和上千名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的中青年專家學 者,吸引了眾多國際國內著名企業的生產基地和研發機構,已初步具有了中國區域性研發中 心總部核心區的雛形,有條件形成海峽西岸經濟區研發中心,輻射福建全省及外圍地區,對 于與長三角、珠三角產業對接具有重大意義。

廈門應依據海灣型城市發展戰略,以制造業企業遷往島外,島內外空間置換為契機,以 研發與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動力,以推動海峽兩岸科技合作交流為目標,努力建設海西生態 環保型區域研發中心總部。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持續不斷的創新,將廈門打造成為省內外乃至 境內外大企業投資、著名高校、科研機構選擇建立高新技術研發和產業總部的首選之地。

另外,廈門應依托自身優勢,著重規劃思明區鷺江道中心商務區、濱北金融商務區和五 緣灣至會展中心一線商務區的建設。發展定位是根據思明區經濟發展的水平和重點,全力打 造區域性總部和業務總部的聚集地,建成全國知名的中心商務區。重點吸引周邊地區乃至國 內外知名的金融機構組織、國際金融企業地區性總部;國內主要的銀行、保險、證券、基金 等金融企業總部、結算中心;與金融業務有關的律師、會計師事務所及投資咨詢等服務業企 業總部;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術開發總部等。

參考文獻:

1.趙弘.總部經濟[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2.史忠良,沈紅兵.中國總部經濟的形成及其發展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5(5)

3.王鳳洲,孔豐.總部經濟發展戰略及其成本效益分析研究[J].東南學術,2006(5)

4.趙弘.2005—2006年:中國總部經濟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 5

5.王鳳洲,李海燕.總部經濟產生和發展的區域化和城市化背景分析[J].科技資訊,2 006(18)

6.王鳳洲,崔杰.總部經濟產生和發展的全球化背景分析[J].2005—2006年:中國總 部經濟發展報告,128-132

7.錢凱.關于發展總部經濟的討論[J].經濟研究參考.2006(7)

8.王力丁.中國總部經濟回顧與展望[J].總部經濟戰略發展(北京)峰會,2005

9.王飛,王鳳洲.總部經濟理論研究綜述[J].南方經濟論叢,2007(12)

10.總部經濟遭遇冷水,導致城市間惡性競爭差距加大[N].第一財經日報,2005.8.22

11.胡洪曙.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的策略研究[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

12.李川.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R].2005

13.張先文,黃向陽.加快發展廈門總部經濟[J].廈門特區黨校學報,2005(2)

14.王鳳洲,王飛.以總部經濟模式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協調發展[J].福建論壇(社會 科學版),2008(1)

(作者單位: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廈門集美 361021)

(責編:賈偉)

作者:王鳳洲 王 飛

外國經濟發展現狀分析論文 篇3:

FDI、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

【摘 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逐漸出現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文章以城鄉收入差距為切入點,對現有關于FDI、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梳理,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簡評和未來研究展望,旨在為進一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和未來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FDI;產業結構升級;城鄉收入差距

0 引言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GDP從2005年的18.73萬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90.03萬億元,年平均增長率達到9.11%,而人均GDP從2005年的14 368元提高到2018年的64 644元,增長幅度達到449%。同時,中國的社會經濟結構也趨近優化。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主要從產業結構、社會結構和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等方面體現。在產業結構方面,2005年第二產業產值與第三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是87.42%,而2018年第二產業產值與第三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是92.86%,漸漸地從工業型經濟轉變成服務型經濟;在社會結構方面,利用外資水平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實際利用外資額從2005年的638.05億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1 349.70億美元。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呈現出的趨勢是逐漸收斂,而且這種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主要特征是城鄉收入差距。改革開放以來,城鄉收入之比達到最大值的是2009年的3.33∶1,之后逐年減少,截至2018年的城鄉收入比是2.68∶1。但是,就城鄉居民基尼系數而言,2009年我國的城鄉居民基尼系數是0.246,而2018年我國的城鄉居民基尼系數是0.391,增長幅度高于58.9%,盡管它比警戒線0.4要低,但是城鄉收入差距呈現日益擴大的趨勢。在我國收入不平等的構成部分中,城鄉收入差距擴大是最重要的,同時造成了收入差距上升的問題,更會導致中國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問題出現。城鄉收入差距問題不僅對中國經濟的協調發展產生不利影響,而且對中國的社會穩定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對FDI、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進行梳理,以期為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和決策參考。

1 文獻綜述

1.1 城鄉收入差距研究綜述

目前,現有關于城鄉收入差距的文獻主要集中在現狀分析、影響因素、影響效應、政策措施等方面。在現狀分析方面,從城鄉收入差距的分布變遷和城鄉收入差距的生活水平體現兩個方面闡釋了我國城鄉收入差距仍然處于持續擴大的階段;而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是工業化生產方式的出現、城鄉經濟體制改革力度不同,導致城鄉收益不同及財政支農總量偏低且比重偏小,影響農村經濟發展[1]。在影響因素方面,宏觀經濟、社會發展和制度等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變化[2]。在影響效應方面,從公共品溢出的視角將城鄉收入差距對居民福利的影響進行考察發現,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不一定會致使居民福利差距的擴大的出現[3]。在政策措施方面,它包括有序推進城市化進程和推動勞動力由農村向城市的自由流動;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農村居民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讓勞動力報酬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額增加[4]。

1.2 FDI與城鄉收入差距研究綜述

FDI作為國際資本流動的重要方式,它與城鄉收入差距之間的關系一直倍受國內外學者們的關注。但是,在這個問題上仍然存在較多的爭議。FDI影響了資本積累、技術升級,從而擴大或縮小城鄉收入差距?,F有研究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1)部分學者認為外商直接投資擴大城鄉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資總體上有助于中國經濟結構的升級,但會使得行業之間收入的不平等加劇,擴大城鄉收入差距[5]。同時,外商直接投資加劇了不平等程度,導致城鄉收入差距擴大[6]。

(2)部分學者認為外商直接投資可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資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作用[7]。此外,外商直接投資對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能夠起到抑制作用[8]。

(3)部分學者認為外商直接投資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存在區域異質性。對于東部、中部地區,外商直接投資有利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而對于西部地區,外商直接投資不利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9]。對于人力資本小于臨界值的地區,外商直接投資擴大了城鄉收入差距,而對于人力資本大于臨界值的地區,外商直接投資縮小了城鄉收入差距[10]。

1.3 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研究綜述

目前,學者們針對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較為嚴謹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并取得豐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兩者之間的關系究竟如何尚未形成一致的結論。根據研究結論的不同主要分為4個方面。

(1)部分學者認為產業結構升級造成的問題使城鄉收入差距擴大。我國第一、二產業的轉換度遠遠大于第二、三產業的轉換度,其結果必然是產業結構的變化會導致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而且這種影響在產業結構變化比較劇烈的時期更為明顯[11]。在產業結構的轉變過程中,經濟欠發達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循序過程是不同的,導致產業之間的產業比重嚴重偏離就業比重,促使城鄉收入差距持續擴大[12]。由勞動生產率決定的農業部門的收入水平比非農部門的收入水平要低,主要是因為農業與非農業之間勞動生產率差距不斷擴大引起的,結果導致城鄉收入差距擴大[14]。

(2)部分學者認為產業結構升級有利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發展都能縮小城鄉收入差距[15]。隨著城鄉分割制度的消除,服務業的增加能夠使得城鄉收入差距縮小[16]。此外,產業結構升級水平的提高與城鄉收入差距是負向關系[17]。

(3)部分學者認為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的關系并不是一種簡單的線性關系。產業結構調整與城鄉收入差距呈現“倒U”形或者“U”形關系[18-19]。產業結構高級化使得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而產業結構合理化使得城鄉收入差距縮小[20]。

(4)部分學者在證明產業結構升級對城鄉收入差距有影響的同時,說明了城鄉收入差距同樣也會對產業結構調整產生影響,但是其影響目前不一致。產業結構升級有利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而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不利于產業結構的高級化發展[21]。短期內產業結構升級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不明顯,長期則可以明顯縮小城鄉收入差距,而城鄉收入差距擴大會抑制產業結構升級[22]。

1.4 FDI與產業結構升級研究綜述

學者們對FDI與產業結構升級關系的研究成果頗為豐富,可以分為以下3個方面。

(1)部分學者認為外商直接投資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外商直接投資對產業結構升級發揮積極作用是通過外貿增加、市場結構優化等實現的[23-26]。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入為中國帶來了現代管理知識和先進技術,提高了資本積累,促進了產業結構升級[27]。外商直接投資通過引進先進設備,使大批產品升級換代,帶動了產業結構的升級[28]。

(2)部分學者認為外商直接投資阻礙產業結構升級。外商直接投資的溢出效應對產業結構調整具有弱化的效果,削弱了產業結構升級[29]。

(3)部分學者認為外商直接投資對產業結構升級存在“門限效應”。市場化在外商直接投資對產業結構優化的影響中起著“門限效應”的作用,即市場化程度越高,外商直接投資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越具有促進作用[30]。

2 文獻簡評

綜上所述,目前有關FDI、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關系的研究聚焦于FDI與城鄉收入差距、FDI與產業結構升級及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兩兩之間的關系,將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納入同一分析框架中的研究鮮少。而且,FDI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系、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的關系、FDI與城鄉收入差距的關系均尚未形成一致的結論,也就是說,它們兩兩之間的關系都是不確定的。因此,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為切入點,在梳理FDI、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之間的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它們之間的互動關系進行考察,以期為后續的深入分析提供一些研究思路和決策參考。

3 未來研究展望

通過上述對FDI、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學者們對這三者已經分別都做了廣泛且深入的研究,極大地豐富了理論,有力地推動了實踐,但在研究內容上仍然有可以補充的地方。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在研究視角上,將FDI、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納入同一分析框架中,并且對它們進行深入探究,對它們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進行著重考察;二是在研究方法上,采用面板向量自回歸模型、空間計量模型等,不但可以較好地反映觀測樣本的差異,而且可以很好地解決FDI、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之間的內生性問題。

參 考 文 獻

[1]王鳳芹.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現狀及縮小差距的措施研究[J].特區經濟,2020(10):231-232.

[2]張延群,萬海遠.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決定因素和趨勢預測[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9(3):59-75.

[3]王春雷,黃素心.論城鄉收入差距對居民福利的影響——基于公共品溢出效應的討論[J].經濟體制改革,2012(2):16-20.

[4]韓建雨.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治理——基于城市化與勞動力自由流動的分析[J].軟科學,2013(7):61-65.

[5]張帆,鄭京平.跨國公司對中國經濟結構和效率的影響[J].經濟研究,1999(1):45-52.

[6]FEENSTRA R C,HANSON G H.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lative wages:evidence from mexico’s maquiladoras[R].Working Paper,1995.

[7]褚敏,靳濤.FDI與城鄉收入差距的動態關系揭示[J].經濟與管理,2016(4):54-60.

[8]劉渝琳,滕洋洋,李后建.FDI的流入必然會擴大城鄉收入差距嗎?[J].世界經濟研究,2010(8):63-68,

89.

[9]劉渝琳,李敬.全要素生產率、外商直接投資與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經緯,2013(3):119-124.

[10]闞大學,羅良文.外商直接投資、人力資本與城鄉收入差距——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財經科學,2013(2):110-116.

[11]魏君英,侯佳卉.產業結構變動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的影響[J].農業技術經濟,2015(8):118-126.

[12]畢先萍,簡新華.論中國經濟結構變動與收入分配差距的關系[J].經濟評論,2002(4):59-62.

[13]陳斌開,林毅夫.發展戰略、城市化與中國城鄉收入差距[J].中國社會科學,2013(4):81-102,206.

[14]傅振邦,陳先勇.城市化、產業結構變動與城鄉收入差距——以湖北省為例[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2(6):8-14,142.

[15]劉叔申,呂凱波.財政支出結構、產業結構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基于1978—2006年省級面板數據的研究[J].經濟問題,2011(11):42-45.

[16]周立群,王向.城鄉融合、服務業增長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基于新興古典經濟學的經驗研究[J].財經研究,2013(10):119-132.

[17]徐敏,張小林.金融集聚、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J].金融論壇,2014(12):26-32.

[18]穆懷中,吳鵬.城鎮化、產業結構優化與城鄉收入差距[J].經濟學家,2016(5):37-44.

[19]徐春華,劉力.省域市場潛力、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鄉收入差距——基于空間關聯與空間異質性的視角[J].農業技術經濟,2015(5):34-46.

[20]劉慧,伏開寶,李勇剛.產業結構升級、勞動力流動與城鄉收入差距——基于中國30個省級面板數據實證分析[J].經濟經緯,2017(5):93-98.

[21]黃可人,韋廷柒.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變遷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基于PVAR模型的動態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16(4):145-152.

[22]鄭萬吉,葉阿忠.城鄉收入差距、產業結構升級與經濟增長——基于半參數空間面板VAR模型的研究[J].經濟學家,2015(10):61-67.

[23]CAVES R E.Multinational firms,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host-country markets[J].Econom-

ics,2005(34):207-217.

[24]江錦凡.外國直接投資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機制[J].世界經濟,2004(1):3-10.

[25]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產業結構的影響研究[J].管理世界,2000(2):34-45,63.

[26]黃日福,陳曉紅.FDI與產業結構升級:基于中部地區的理論及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7(3):154-155.

[27]陳望遠,黃金波.FDI對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面板隨機系數模型的分析[J].產經評論,2012(3):52-58.

[28]陳延林.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產業結構和技術進步的影響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44-48,158.

[29]陶靜.FDI溢出效應和自主創新能力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研究——基于中部六省動態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亞太經濟,2017(4):143-149,176.

[30]王靜.FDI促進中國各地區產業結構優化的門限效應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4(3):73-79,89.

作者:徐曉慧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金融保險專業建設研究論文下一篇:世界貿易工程造價管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