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衡水四調2019歷史答案

2023-07-01

第一篇:衡水四調2019歷史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學2017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24、王家范在《中國歷史通論》中說:“(中國政制)達臻‘文明’一途,實應歸功于西周的創制„„,西周政治里顯然有深厚的貴族色彩,而‘共主’名義下的地方分權體制„„與秦以后一統的君主‘獨制’格局涇渭分明。”因此古賢多稱周秦之間為“天下一大變局”。此處“天下一大變局”的本質內涵是

A.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轉變

B. 貴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轉變 C. 分封制向郡縣制的轉變

D. 君主專制取代了宗法制

25、秦始皇采納韓非子“集權”學說,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應”學說,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明末清初黃宗羲認為“天下為主,君為客”。這些思想的共同之處在于

A. 是自然經濟發展的產物

B. 儒家思想不斷發展、完善 C. 推動了封建專制的發展

D. 便于提高君主的執政水平

26、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對夔州路的主客關系頒布的專法規定:“夔州路諸州官莊客戶逃移者,并卻勒歸舊處,他處不得居停。又敕:施、黔州諸縣主戶、壯丁、寨將子弟等旁下客戶逃移入外界,委縣司畫時差人計會所屬州縣追回,令著舊業。”材料說明此時 A. 佃戶地位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B. 農民雇主隊伍具有不穩定性 C. 客戶人身依附性仍相當嚴重

D. 政府對農民擇業的嚴格限制

27、有歷史學者說:“就某種意義而言,英國在19世紀對中國的攻擊只是先前之論述暴力的翻版,因為在第一把英國槍瞄準中國人之前,中國就已經在著作中被摧毀了。”該學者強調 A.中國的物質文明落后于英國

B.在文化層面上中國未戰先敗 C.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落后

D.英國主要靠軟暴力打敗中國

28、有人認為:“作為思想啟蒙的新文化運動,真正凸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真精神。”這主要表明新文化運動

A. 弘揚了傳統文化的民主和科學的精髓

B. 反映了治國平天下傳統文化的精華

C. 體現了明清以來經世致用的愛國情懷

D. 反映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的理想

29、自1904年以后,地方督撫便以積極的姿態活躍在立憲舞臺上,到1910年的國會請愿運動期間,更是大規模地加入,決定性地使清政府決定提前召開國會,將憲政改革的時間表提前了三年。地方督撫的這些活動

A. 造成了中央政府權力的旁落

B. 消弭了革命勢力的社會影響 C. 拓寬了漢族地主的參政途徑

D. 維護了滿清王朝的根本利益 30、中國共產黨在某次宣言中說:“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愿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斗„„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實行民權政治,以期全國政權之統一。”中共發表此宣言是在

1 A. 國民黨一大召開前夕

B. 北伐戰爭行將結束時 C. 盧溝橋事變發生以后

D. 重慶談判的過程之中

31、1961年3月,安徽省委決定試行“定產到田,責任到人”的田間管理責任制,到秋末,施行的生產隊在全省占比85.4%。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的調查報告說:“責任田是目前經濟困難地區增產糧食的最好辦法。”這說明

A. 安徽最早實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B. 決策層嘗試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 C. 農民土地的小私有屬性并未改變

D. 責任田措施基本克服了平均主義

32、伯利克里當政時期,擴大公民參政范圍,除十將軍外,各級官職向所有等級的公民開放,并都以抽簽方式產生;“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陪審法庭”擁有最充分的權力;為保障公民參政,國家為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放“公職津貼”。由此可知 A. 雅典較早形成了完整的官僚體系

B. 雅典公民享有社會上其他人所沒有的特權

C. 雅典政治幾乎是完美的政治形式

D. 雅典是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的混合體

33、沃波爾是英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內閣首相。他雖然是由國王任命的,但他的權力實際上來自下院中輝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內閣中,大臣們都依附于他,盡管他們名義上也是由國王任命的。這反映出,當時英國內閣制的特點是

A. 首相掌握最高行政權

B. 建立在兩黨制的基礎上 C. 內閣集體對議會負責

D. 國王是“統而不治”的虛君

34、列寧說:“有決定意義的事情,就是在產品的生產和分配上建立最嚴格的全民計算和監督”;后來又說:“如果我們建立了充分經濟核算的托拉斯和企業,但又不會用精打細算的商人的辦法充分地保證我們的利益,那我們還是地地道道的大傻瓜。”這種認識上的變化反映了列寧

A. 堅持嚴格的生產和分配制度

B. 努力探索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C. 決定放棄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D. 主張用市場手段發展大型國營企業

35、下面是1980——1989年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變化示意圖(單位:億美元)。據此可以推知

2 A. 冷戰仍然在阻礙經濟全球化進程

B. 全球化背景下的資本國際化加速 C. 科技革命促進了全球貿易新發展

D. 發展中國家被動參與經濟全球化 40、(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疏議》是唐高宗永徽年間完成的法典,是唐律的典型代表。據《舊唐書·刑法志》記載,唐太宗貞觀年間有同州人房強,弟弟在岷州任統軍,因為謀反伏誅;按照當時的法律,房強應當因為連坐處死。太宗得知此案,憐憫其將死,于是對大臣們說:“因為風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典。這不是庶人的過錯,怎么能因此濫施重刑呢?這更顯得君主不德。„„怎么能不察其原本而一概加以誅罰呢,這違反了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則。”這對《唐律疏議》的修訂產生了影響,如將原《貞觀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為“情理切害”。后來以其為代表的法律體系亦被宋元明清所繼承,在東亞被其他國家所接受。

——摘編自陶舒亞《中國法制史》等

材料二

《法學階梯》是羅馬法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間(公元527—公元565年)編寫的一部法學教科書。書名取自羅馬帝國鼎盛時期大法學家蓋尤斯(Gaius)、保羅(Pau1us),烏爾比安(U1pianus)以及其他法學家弗洛倫丁(F1orentinus)和馬其安(Marcienus)的同名著作。簡要闡明了法學原理,如“正義是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的這種堅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違背自然法的(因為根據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但《法學階梯》隨著羅馬帝國的分治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逐漸湮沒在歐洲中世紀的歷史中,直到人類走出中世紀邁向近代時,其命運又發生了變化。

——摘編自徐國棟譯《法學階梯》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律、羅馬法的立法思想,并指出它們產生的背景。(16分)

(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析近代以前兩部法律命運不同的原因。(9分)

41、(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茲查有三品街臣部頭等顧問官翰林院編修張謇,創辦江蘇耀徐玻璃公司、上海輪步公司,集股一百萬元以上。三品銜直隸候補道嚴義彬,創辦浙江通久源軋花紡織廠,集股在八十萬元以上。二品頂戴安徽候補道許鼎霖,創辦江蘇海豐面粉公司,集股在六十萬元以上。四品銜候選州同樓景暉,創辦浙江通惠公紡織公司。三品銜中書科中書顧釗,創辦浙江和豐紡織公司。

——《光緒政要•實業》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晚清紳商與近代經濟發展”自行擬定一個論題,并進行簡要論述。

3 (注:紳商指既有功名職銜,同時又經營工商業的社會群體。材料中的張謇等人便是其杰出代表。)

44、(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從1958年直到文革時期,我國實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對從農村遷往城市,集鎮的嚴加限制,對從集鎮遷往城市的也嚴加限制。

文革結束后幾年,為了穩定社會秩序,國家先后出臺了一些農轉非(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政策。比如,允許城市職工在農村的年邁父母、病殘或家庭有困難的下鄉知識青年等“農轉非”。

1984年,越來越多的農民轉向集鎮務工、經商,他們迫切要求解決集鎮落戶問題。1984年10月,國務院出臺政策規定:凡申請到集鎮務工、經商的農民和家屬,公安部門應準予在集鎮落戶。

20世紀90年代,隨著計劃經濟逐步退出和市場經濟的興起以及國家城市化進程建設,1997年全國各類流動人口達1.1億。1998年7月,國務院對戶口管理作了“四項改革”:對要求隨父母在城市落戶的未成年人、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在城市投資及購買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親屬符合當地政府有關規定的,均可準予在城市落戶。

——摘編自李平《新中國戶籍管理制度的變遷》等

(1)根據材料概括“文革”前后我國戶籍管理政策的變化趨勢,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導致其變化的體制背景。(9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新時期我國戶籍管理制度調整的積極意義。(6分)

45、(15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材料一

在國聯剛一成立時,列寧就對它進行了尖銳的批判,稱它為“瘋狗聯盟”,是一群你搶我奪的強盜聯盟。1926年3月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對國聯是這樣認識的:“現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兩大勢力最后斗爭的局面。這兩大勢力豎起了兩面大旗:一面是紅色的革命大旗,第三國際高舉著,號召全世界一切被壓迫階級集合于其旗幟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國際聯盟高舉著,號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于其旗幟之下。”

——于琳琦《國際聯盟的歷程》

材料二

國聯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大型國際組織,這一組織在早期是帝國主義戰勝國集團為維護既得利益而建立的;在晚期,它對法西斯集團的擴張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也為后來 4 聯合國組織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馬世力《世界史綱》

(1)材料一中列寧和毛澤東對國聯持什么態度?試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其持此態度的原因。(8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國聯在歷史上的積極作用。(7分)

46、(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材料

早在辛亥革命時張之洞即被“妖魔化”了,翻開1903年至1905年期間革命黨人在日本辦的刊物上,張之洞是一概的漢奸、封建衛道士形象。

張之洞與康梁維新派的關系經歷了一個由合到分的過程„„變法方式的緩行和激進之分最終使二者分道揚鑣。張之洞的《勸學篇》集中體現了他這個時期的政治觀點: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過去我們通常認為這是為了維護綱常名教,也就是說,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學為體”。但如果細心考慮當時的變革需要和張之洞的思想背景,就會明白這一理念的提出其實是在強調“變革”的一面,而非固守的一面。人們往往只看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卻不愿意去看緊跟在它后面的“西藝非要,西政為要”一句,如是,不是對《勸學篇》的內容進行斷章取義的解釋,可以看到張之洞對西方的感知程度還是相當深刻的。

——摘編自李剛《張之洞:手握經卷的堅定改革家》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在革命黨人眼中張之洞是“漢奸、封建衛道士的形象”的原因。 (6分)

(2)概括材料對張之洞及其“中體西用”思想的看法。 (9分)

24——29 BDC BBC

30——35 CBB CBB 40、(1)思想:唐律:德主刑輔,禮法結合。(2分)

羅馬法:自然法思想(理性、正義、自由、平等)。(2分)

背景:唐律:儒家思想占據主導地位;統治者“德政”意識濃厚;社會相對安定,農業經濟發達。(6分)

羅馬法:受古希臘人文精神影響;眾多法學家對法律思想的研究與發展;商品經濟較為發 5 達。(6分)

(2)《唐律疏議》:中國小農經濟發達;中國及東亞均為君主專制政體;以唐律為代表的法律體系適應了統治階級的需要。(5分)

《法學階梯》:羅馬帝國分裂,出現封建割據,阻礙了法律的統一執行;基督教意識形態占據了主導地位。(4分)

41、

示例一: 晚清紳商推動了近代經濟的發展。(2分)

紳商以“實業救國”為號召,抵制外資侵入,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紳商憑借政治背景尋求政府支持,擁有資金和廉價設備。投資主要以紡織、面粉等輕工業為主,有利于民生擺脫對外資的依賴。受外資、買辦影響,所辦企業多采取近代工廠制度及管理模式。(8分)

紳商是早期工商資產階級的原型,官商中介,從學優則仕到興辦實業,他們完成了近代救亡新儒商的角色轉變。(2分)

示例二:晚清紳商限制了近代經濟的發展。(2分)

紳商經營模式保留農業宗法社會色彩,落后腐朽。延續明清士商傳統,抽資置田,導致資本分散,工商業難發展。企業局限于輕工業和通商口岸等沿海地區。生產規模小,資金技術人才具有缺陷。不致力于科技、管理創新,缺少發展潛力。(8分)

紳商經營存在先天不足的問題,受宗法思想影響,延續士商傳統,對工商業的近代化跨越產生了消極影響。(2分)

示例三:晚清紳商既推動又限制了近代經濟的發展。(2分)

紳商亦官亦商、亦紳亦商的特征反映近代社會階層的分化與變遷。經營模式既保留傳統又模仿西方。紳商既受西方思想熏陶,又恪守傳統價值觀念。紳商既與清政府保持聯系,又與政府爭利,影響近代工商業發展。(8分)

紳商在近代與傳統的平衡中,通過內部分化組合,孕育產生并壯大了民族資產階級。我們既肯定他們對近代化發展的嘗試和勇氣,又要批判他們的妥協與退守。(2分)

44、(1)趨勢:從嚴格限制到逐漸放開。(4分)

背景:1978年后實行改革開放,逐漸打破計劃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興起。(5分)

(2)意義:有利于人口流動、人才交流,有利于勞動力等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加快城市化進程;穩定社會秩序等。(6分)

45、(1)態度:否定國聯。認為國聯是帝國主義互相爭奪和掠奪壓迫世界人民的工具。(2分)

原因:國聯建立后實際被英法控制,成為維持戰后帝國主義體系和列強掠奪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工具。國聯在制止侵略戰爭方面采取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6分)

6 (2)作用:國聯成立的宗旨是維護和平、實行集體安全等;成立之初,在恢復戰后歐洲經濟、處理國際爭端、促進國際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促進了20世紀世界逐步成為一個整體,為后來聯合國的建立提供了借鑒。(7分)

46、(1)原因:①在革命黨人的眼中,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是維護封建統治和儒家綱常名教的。②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

(2)看法:①材料認為張之洞是堅定的改革家,其與維新派的區別在于變法方式的緩行與激進之分;②認為人們對“中體西用”思想存在誤解,其重心是強調變革而非固守,西學不僅包括西方科學技術(西藝),而且包含西方的制度(西政);③認為張之洞對西學的感知程度相當深刻。

第二篇:2018-2019(含答案)七年級(上)期中歷史試卷 (2)

2018-2019(含答案)七年級(上)期中歷史試卷 (2) ………………………………………………………………………………………………………………2018.10.19

一、單項選擇(每題2分,共48分,將所選答案的代號填入下表中)

1.北京人、山頂洞人都是我國境內著名的原始人類。要獲得他們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最重要的途徑是( ) A.神話傳說 B.史書記載 C.學者推斷 D.考古發掘

2.觀察如圖所示示意圖,判斷“元謀人”應在什么位置( )

A.B.

C.

D.

3.距今 年左右,長江流域原始農耕文明的代表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山頂洞人

4.在歷史劇“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該出現的情節是( ) A.種植水稻 B.養豬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農具石斧

5.涿鹿之戰是我國上古傳說中一次著名的戰役,如圖所示是小紅同學畫的關于這次戰役的四個示意圖,其中哪一個是正確的( ) A. B.

C.

D.

6.如果拍攝一部反映傳說中禪讓時期的電視連續劇,劇中可以出現的情節包括( ) ①黃帝和炎帝共同視察大禹治水的工作 ②年老的堯走訪各部落,選拔繼任者 ③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人

④禹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傳給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7.暴君亡國,明君興政。參照這一標準,下列四人中,與其他三人明顯不同的一位是( ) A.商湯 B.商紂 C.周文王 D.周武王

8.《左傳》曰:“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會制度是( ) A.禪讓制 B.王位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

9.研究歷史離不開文字資料,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0.西周時期,周王對墓葬用品的規定嚴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確規定為“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 A.西周社會呈現等級森嚴的特征 B.西周社會的腐敗現象嚴重 C.西周手工業中冶銅業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

11.某班手抄報設計歷史辨析欄目中有下列四句話,請你找出反映春秋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的句子(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國力強盛,社會安定 C.王室中興,王權加強 D.王室衰落,諸侯爭霸

12.《歷史朝代順序歌》中有這樣一句,“東周分兩段”,這里的“兩段”指的是( ) A.春秋和戰國 B.西漢與東漢 C.西晉與東晉 D.北宋與南宋

13.作為一個時期的名稱,“戰國”因戰爭眾多、爭奪激烈而得名.這一時期的著名戰役有( ) ①城濮之戰 ②桂陵之戰 ③長平之戰 ④牧野之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我國古代聞名于世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處于戰國時期的( ) A.齊國 B.楚國 C.趙國 D.秦國

1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句話屬于孔子的( ) A.禮治思想 B.教育思想 C.仁政思想 D.法治思想

16.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最大的變法.他的變法措施中體現了(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7.秦始皇修筑萬里長城的目的是( ) A.顯示功績 B.抵御匈奴 C.控制思想 D.統一六國

18.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 ) A.秦朝 B.漢朝 C.宋朝 D.元朝

19.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秦的暴政 B.焚書坑儒 C.修建宮殿和陵墓 D.法律殘酷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秦末農民大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戍邊的農民途中遇雨 B.起義后,吳廣自立為王,建立政權 C.秦朝在陳勝、吳廣起義中滅亡

D.陳勝、吳廣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21.在巨鹿之戰中項羽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和勇氣大敗秦軍主力,使得秦朝名存實亡。巨鹿之戰的主要特點是( ) A.具有革命首創精神 B.以少勝多 C.滅亡了秦朝 D.爭奪皇位

22.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都城參觀,那么他應該去的城市是( ) A.西安 B.南京 C.咸陽 D.洛陽

23.公元前 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國力不強,受到各諸侯國的歧視,痛感臉面盡丟.為此,秦孝公( ) A.實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變法 C.推進大一統 D.推行漢化政策

24.《論語》中說“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這是古人對下列哪一歷史時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二、辨析題(10分)

25.戰國時期,商鞅變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秦孝公的支持。 錯誤;________ 理由:________。

26.有人說:“秦末農民戰爭是因為那場大雨。如果天不下雨,陳勝、吳廣能按期到達,就不會起義,秦朝就不會滅亡。”你是否同意這種觀點?

三、讀圖簡答題(12分)

27.識讀如圖所示圖片: 請回答:

1 圖1所示青銅器的名稱是什么?是哪一朝代青銅器的代表?該文物反映了當時哪一行業已發展到較高水平?

這一文物的出土地由此得名“鼎都”,你知道這一文物的出土地點嗎?

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兩幅圖片,想一想青銅器在這一時期有何特點。

觀察兩幅圖片,你能得到什么認識?

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30分)

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史記•商君列傳》材料二 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 –《戰國策》

1 材料一中“衛鞅”“孝公”分別是指誰?

材料一反映了衛鞅的什么主張?衛鞅的觀點對我國今天有什么啟示?

材料二中的“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和“決裂阡陌”各指什么?

2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廢除奴隸主貴族的世卿世祿制度,取消宗室的特權,按軍功的大小重新規定官爵的等級和待遇。下級士兵在戰爭中勇敢殺敵的,也可以得到官爵。

材料二 在法律上承認土地私有和允許自由買賣。凡是勞動好,生產糧食和織布多的人免除徭役和賦稅。

材料三 對棄農經商或因懶惰而貧窮的人,連同其家屬罰作奴婢。 材料四 全國設 1個縣,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同時進行戶口編制。 請回答:

1 這些變法措施開始實施于哪一年?是由誰主持實施的?

變法前后,國家的統治階級和土地所有制形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這次變法起到了怎樣的歷史作用?

3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古時候洪水泛濫成災,百姓過著悲慘的生活, 帶領人們用疏導的方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制服了洪水,讓老百姓過上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和兒子一起,帶領人們化害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兩位水利專家 和 分別指的是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是對哪位水利專家的贊聲?

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說說這項工程的作用。

這兩位水利專家能夠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哪些精神? 答案

1.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知識點.

【解答】考古發掘是指為了科學研究,經文物行政部門批準,根據發掘計劃,對埋藏文物的地方、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進行調查、勘探和發現、挖掘文物的活動或工作.是掌握歷史第一手資料的重要途徑.北京人和山頂洞人都生活于遠古時期,因此要獲得他們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最重要的途徑是考古發掘. 故選 . 2.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元謀人,知道生活在距今約1 萬年前的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解答】根據已學知識可知,在云南省元謀縣,我國科學家發現了兩顆門齒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塊燒骨,經專家鑒定,證明他們已經會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這一遠古人類就是生活在距今約1 萬年前的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處距今約1 萬年. 不符合題意. 故選 . 3.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原始農耕生活,知道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我國長江流域原始農耕文明的代表.

【解答】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已種植水稻,是我國長江流域原始農耕文明的代表. 故選 . 4.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

【解答】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欄式房屋不是半地穴式房屋,種植水稻.他們還飼養家畜,會制造陶器、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會挖水井. 故選 . 5.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涿鹿之戰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解答】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聯合在涿鹿一戰中打敗了蚩尤部落. 故選 . 6. 【答案】C 【解析】本題以拍攝反映傳說中禪讓時期的電視連續劇為依托,考查的是禪讓制的知識. 【解答】相傳堯年老的時候,征求部落聯盟首領的意見,推舉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年老的時候,采取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因此說在拍攝反映傳說中禪讓時期的電視連續劇中可以出現的情節是②③. 故選 . 7.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夏商周的更迭.

【解答】約公元前1 年,商湯戰勝夏桀,夏朝滅亡,建立商朝.商湯是位有作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懇辦事,“有功于民”.他關心百姓,農民和商人都各安其業,商朝很快強大起來;商朝的最后一個國王紂是個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華的宮殿園林,盡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鎮壓人民;周文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任用賢人姜尚等,國力逐步強大;公元前1 年,周武王率領周軍在牧野之戰中打敗商軍,商朝滅亡.周武王建立周朝,歷史上稱為西周.商湯、周武王、周文王都是的歷史上賢明的君主,商紂王則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 故選 . 8.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分封制.

【解答】題目中的四項制度出現于不同的時期.禪讓制出現于原始社會,被夏朝的王位世襲制取代;郡縣制出現于秦朝.可以排除 .分封制的內容、作用符合題意.結合“西周”這一要求,再從“封建親戚”看,應知是分封制. 故選 . 9.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相關知識.

【解答】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商朝人把文字刻寫在龜甲或者獸骨上面,這種文字已經具備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 故選 .

10.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西周的社會狀況.

【解答】西周時期用鼎制度明確規定“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中規定地位高的人用的鼎多,地位低的人用的鼎少,可見反映的本質問題是西周社會呈現等級森嚴的特征. 故選 .

11.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春秋爭霸.

【解答】春秋時期社會的主要特點是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春秋時期,周王室衰落,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強大的諸侯.為了爭奪領土和人民,各諸侯國之間不斷進行戰爭.強大的諸侯,迫使各國承認他的首領地位,成為“霸主”.春秋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的王室衰落,諸侯爭霸. 故選 .

12.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東周.

【解答】公元前 年,周平王遷洛(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公元前 年-公元前 年)和戰國時期(公元前 5年-公元前 1年). 故選 .

13.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戰國七雄”.

【解答】①城濮之戰發生在春秋時期.②桂陵之戰發生在戰國時期.③長平之戰發生在戰國時期.④牧野之戰發生在商朝末年. 故選 .

14.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古代聞名于世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解答】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選 .

15. 【答案】B 【解析】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創辦私學,廣收門徒,因材施教,創立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思想體系.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被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成集,即《論語》.

【解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告訴人應具有誠實的態度,是孔子思想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內容. 故選: . 16.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百家爭鳴的內容,應理解把握法家的思想和主張.

【解答】依據題干信息“商鞅變法”,結合所學知識:法家的代表韓非主張改革,提倡法制,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國家.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故選 .

17. 【答案】B 【解析】本題以秦始皇修筑萬里長城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鞏固統一措施的知識. 【解答】秦朝建立后,為了抵御匈奴的進攻,秦始皇派蒙恬主持修建了萬里長城. 故選 .

18.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基礎歷史知識的識記.

【解答】由我國朝代更替及興衰的史實,可知公元前 1年秦始皇建立的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故選: . 19.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了秦的暴政.公元前 年陳勝吳廣等被征發到漁陽戍守長城時遇雨誤期,按秦律誤期當斬,他們在大澤鄉起義.

【解答】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公元前 年陳勝吳廣等被征發到漁陽戍守長城時遇雨誤期,按秦律誤期當斬,他們在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反抗殘暴統治的斗爭.秦的暴政是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遇雨誤期是直接原因. 故選 .

20.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陳勝吳廣起義,知道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解答】公元前 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秦末農民起義爆發,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故選 .

21.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巨鹿之戰,知道巨鹿之戰的主要特點是以少勝多. 【解答】發生在公元前 年的巨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以少勝多,巨鹿之戰基本上摧毀了秦軍的主力,扭轉了整個戰局,奠定了反秦斗爭勝利的基礎.巨鹿之戰的主要特點是以少勝多. 故選 .

22.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了秦始皇建立秦朝.

【解答】公元前 年至前 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定都咸陽. 故選 .

23.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相關史實的準確認識.

【解答】“國力不強,受到各諸侯國的歧視,痛感臉面盡丟”是解題的關鍵,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在公元前 5 年和公元前 5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先后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故選 .

24.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先秦禮樂制度.

【解答】西周時,“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子轄地千里,有大量的公田,有實力進行戰爭.到春秋時,天子衰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故選 .

25. 【答案】商鞅變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秦孝公的支持.,商鞅變法獲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正是順應了這一歷史潮流

【解析】本題考查商鞅變法.公元前 5 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開始變法.商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秦滅六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解答】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地主階級要求發展封建經濟,確立了封建統治.商鞅變法獲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正是順應了這一歷史潮流. 故答案為:

錯誤:商鞅變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秦孝公的支持.理由:商鞅變法獲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正是順應了這一歷史潮流.

26. 【答案】不同意.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陳勝、吳廣遇雨誤期,是他們起義的直接原因.即使不是遇到大雨誤期,秦末農民起義遲早也會爆發.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陳勝、吳廣起義爆發的原因及評價理由.史論結合得出觀點.

【解答】“秦末農民戰爭是因為那場大雨.如果天不下雨,陳勝、吳廣能按期到達,就不會起義,秦朝就不會滅亡”這種說法不對.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陳勝、吳廣遇雨誤期,是他們起義的直接原因.即使不是遇到大雨誤期,秦末農民起義遲早也會爆發.

27. 【答案】 1 司母戊鼎;商朝;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河南安陽.; 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業精湛.;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聰明才智和協作精神;象征著商朝燦爛輝煌的青銅文明.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青銅器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圖片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 ; 【解答】 1 依據圖片可知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出土于黃河流域的河南安陽,是商朝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依據課本知識可知,司母戊鼎出土于黃河流域的河南安陽,以此作答即可.; 分析圖片可知,體現了青銅器在這一時期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業精湛,據此作答即可.; 主觀性問題,符合題意即可.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聰明才智和協作精神;象征著商朝燦爛輝煌的青銅文明.

28. 【答案】 1 商鞅和秦孝公.; 主張按現實的需要改變傳統治理國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舊.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能使國家富強社會進步;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會有曲折和反復(言之成理即可).; 統一度量衡;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解析】 1 本題以《史記•商君列傳》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知識.; 本題以《史記•商君列傳》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變法內容的知識.; 本題以《戰國策》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變法內容的知識.

【解答】 1 由材料“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變法.因此材料一中“衛鞅”“孝公”分別指的是商鞅和秦孝公.; 由材料“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可知材料一反映了衛鞅按現實的需要改變傳統治理國家政策的主張.衛鞅的觀點對我國今天的啟示是: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能使國家富強社會進步;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會有曲折和反復等.; 由材料“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可知材料二中的“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指的是統一度量衡的措施;“決裂阡陌”指的是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的措施.

29. 【答案】 1 公元前 5 年.商鞅.; 改革前,國家的統治階級是奴隸主階級;土地公有.改革后,國家的統治階級是地主階級;土地私有.; 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的戰斗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解析】 1 本題以商鞅變法的內容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知識.; 本題以商鞅變法的內容為依托,考查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知識.; 本題以商鞅變法的內容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變法影響的知識.

【解答】 1 題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是商鞅變法.公元前 5 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在秦國實行變法.; 題干中的材料都是商鞅變法的內容.商鞅變法使秦國逐步確立起封建制度.因此說:商鞅變法前后,國家的統治階級由奴隸主階級轉變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形式由土地公有制轉變為地主階級的土地私有制.; 通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的戰斗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后來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30. 【答案】 1 :大禹; :李冰.李冰.; 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依靠人民群眾;采用堵和導結合的方法.; 克己奉公的精神;勇于創新的精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解析】 1 本題以“帶領人們用疏導的方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和“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大禹治水和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本題以“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為切入點,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這項工程的作用.; 本題以大禹治水和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為切入點,主要考查這兩位水利專家能夠治水成功的原因.; 本題以大禹治水和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本題屬于自主發揮性試題,可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 1 據材料一“古時候洪水泛濫成災,百姓過著悲慘的生活, 帶領人們用疏導的方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制服了洪水,讓老百姓過上安定的日子.”可知 水利專家是大禹;據材料二“ 和兒子一起,帶領人們化害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可知, 水利專家是李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是對李冰贊揚.; 據材料二“ 和兒子一起,帶領人們化害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可知,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修建,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農田,使四川的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直到今天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材料一“古時候洪水泛濫成災,百姓過著悲慘的生活, 帶領人們用疏導的方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制服了洪水,讓老百姓過上安定的日子.”和材料二“ 和兒子一起,帶領人們化害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可知,這兩位水利專家能夠治水成功的原因有:依靠人民群眾、采用堵和導結合的方法.; 本題是開放型題目,考查的是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能力.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克己奉公的精神;勇于創新的精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第三篇:2018-2019(含答案)七年級(上)期中歷史試卷 (16)

2018-2019(含答案)七年級(上)期中歷史試卷 (16) ………………………………………………………………………………………………………………2018.10.1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1項是符合題意的.)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也日子.假如你要去我國境內最早的原始人類遺址,那么你能告訴我,目前所知,我國境內最早的原始人類是( ) A.馬壩人 B.北京人 C.元謀人 D.藍田人

2.“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前,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經會使用天然火.”根據這些特點,請你判斷他屬于(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半坡原始人

3.能夠較典型的反映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山頂洞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下列原始人類生活的順序是( )

①元謀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人 ④半坡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

5.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 A.有無語言 B.會不會制造工具 C.會不會使用火 D.能否直立行走

6.商朝在歷史上又被稱為殷,是因為下列哪一事件( ) A.商湯滅夏 B.武王伐紂 C.盤庚遷都 D.平王東遷

7.從某種意義上講,一部中國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興亡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 ) A.秦朝 B.商朝 C.夏朝 D.西周

8.恩格斯說:“農業是整個古代世界的決定性的生產部門。”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的發展體現在( )

①鐵器的使用,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 ②牛耕得到進一步推廣

③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9.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遺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為( ) A.戰略地位重要

B.適宜航行、交通便利

C.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適宜農業生產 D.環境優美

10.“民以食為天”,我國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農耕技術。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麥 B.水稻和粟 C.小麥和粟 D.水稻和玉米

11.下面關于甲骨文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商朝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卜辭稱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內容是研究商朝歷史的重要資料 ④甲骨文開始于商朝,興盛于西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2.成語“退避三舍”與下列哪次戰役有關( ) A.桂陵之戰 B.馬陵之戰 C.城濮之戰 D.長平之戰

13.從晉國分裂出來的三個諸侯國不包括( ) A.韓國 B.宋國 C.趙國 D.魏國

14.戰國時期,發生在秦趙之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是( ) A.牧野之戰 B.長平之戰 C.巨鹿之戰 D.赤壁之戰

15.歷史上有一個“立木為信”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 )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商鞅

16.在戰國“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諸侯中,地理位置處于最東面的是( ) A.楚 B.魏 C.齊 D.燕

17.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誰主持修筑的( ) A.商鞅 B.李悝 C.李冰 D.諸葛亮

18.“戰國七雄”的局面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發展趨勢是( ) A.奴隸制逐漸瓦解

B.諸侯格局混戰更加擴大 C.人民遭受的災難更加嚴重 D.歷史朝著統一的方向發展

19.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其主張對當時封建統治最有用的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20.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銅立人像 D.青銅神樹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閱讀材料和“西周等級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材料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已;大人世及以為禮。 材料三:

請回答:

1 材料一講的是什么時期的情況?

2 材料二中“天下為家”的局面是從何人開始的?“公天下”變成“家天下”標志著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

西周某制度示意圖說明西周實行了一種什么制度?為什么實行這種制度?

這一制度的實行,在西周初年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史記•商君列傳》材料二:秦公用商鞅,壞井田,開阡陌,準允土地自由買賣。 ——-《漢書》

材料三:努力種田織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戰爭中立下軍功的人按功勞大小封爵、授田、賜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貴族的特權。

——-《中國歷史》材料四:秦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

——- 李斯《諫逐客令》

1 材料一中 “孝公”是哪國國君?

2 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商鞅變法對這個國家的影響。

通過學習商鞅變法,你受到什么啟發?

23.材料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材料二: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材料三: 禍兮, 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材料四: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 材料

一、

二、是誰所言?他生活在什么時期?他創立了什么學派?

2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教育思想對我們的學習有何啟發,談談你的想法。

材料三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論?表達的是一種什么思想?

材料四是什么學派的哪位代表人物所說的話?他提出怎樣的治國方略? 答案

1.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元謀人.

【解答】根據已學知識可知,在云南省元謀縣,我國科學家發現了兩顆門齒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塊燒骨,經專家鑒定,證明他們已經會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這一遠古人類就是生活在距今約1 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故選 . 2.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北京人.

【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腳分工明顯,但已經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會使用天然火.迄今為止,考古學家們已經發掘出代表 0多個尸體的頭蓋骨、下頜骨、牙齒等化石和豐富的石器、骨器、角器與用火遺跡.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遺跡最豐富的遺址. 故選 . 3. 【答案】D 【解析】解決本題的關鍵字眼是“農耕”,由此可知考查的知識點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 【解答】根據教材內容可知:①北京人靠采集、狩獵為生;②山頂洞人靠采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③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是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的典型代表;④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們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莊稼,主要糧食作物是粟,是黃河流域原始農耕的典型代表.故答案選 . 4.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原始人類生活的順序.

【解答】發現于云南省的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1 0萬年前,是我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生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陜西西安半坡村(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是黃河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故選 . 5.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類起源的知識點.

【解答】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故選 . 6.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盤庚遷都.

【解答】因為水患和政治**,商朝曾幾次遷都,一直到商王盤庚遷都到殷,都城才穩定下來.后人又稱商朝為殷朝.盤庚以后,商朝的統治區域不斷擴展,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大國. 故選 . 7.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夏朝.重點掌握夏朝的建立.

【解答】約公元前20 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奴隸制王朝)–夏朝,定都陽城(今河南登封). 故選 . 8.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發展的體現.

【解答】①鐵器的使用,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②牛耕得到進一步推廣和③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的發展體現. 故選 . 9.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

【解答】依據所學,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已進入農耕時代,大河流域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適宜農業生產,故他們的遺址都在大河流域. 故選 .

10.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知識點.

【解答】生活于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種植水稻,生活于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種植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 故選 .

11.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商朝的甲骨文.

【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商朝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卜辭稱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③甲骨文內容是研究商朝歷史的重要資料說法均正確,甲骨文開始于商朝,興盛于商朝.從發現的甲骨文看都是殷商時期的.西周有一種被稱為金文的文字,就是刻在青銅器等金屬上面的文字,并不是甲骨文.④甲骨文開始于商朝,興盛于西周說法不正確. 故選 .

12.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城濮之戰的相關知識.

【解答】城濮之戰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 2),晉、楚兩國在城濮(今山東菏澤市鄄城西南)地區進行的爭奪中原霸權的首次大戰.晉軍一開始就采用“退避三舍”之計,先避開楚軍的鋒芒,使其驕縱輕敵;后抓住彼竭我盈的機會,選擇有利的戰場,贏得主動權.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故選 . 13.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三家分晉.

【解答】戰國初年,晉國卿大夫中的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不包括宋國. 故選 .

14.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戰爭,長平之戰對秦的統一有重要意義.

【解答】根據課本所述戰國時期,發生在秦趙之間規模最大的是長平之戰,選擇 項, 是秦末戰爭, 是三國時期的戰爭, 是商周之際的戰爭.故答案為 . 15.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立木為信.

【解答】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立木建信”成為商鞅變法的突破點,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確保了新法的順利實施,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故選 .

16.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戰國七雄.

【解答】戰國七雄指的是齊楚秦燕趙魏韓,巧記其具體方位的口訣為東南西北到中央,最東面的是齊. 故選 .

17. 【答案】C 【解析】本題以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其修筑者.

【解答】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選 .

18.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戰國七雄,知道“戰國七雄”的局面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發展趨勢是歷史朝著統一的方向發展.

【解答】在戰國時期,通過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我國由分裂逐漸走向了統一.反映了當時的歷史趨勢是朝著統一的方向發展,國家的統一一直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 故選 .

19.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百家爭鳴.

【解答】韓非是戰國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當代必然勝過古代,人們應該按照現實需要進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傳統.提出了系統的法治理論,主張君主要利用權術駕馭大臣,以絕對的權威來震懾臣民.韓非主張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國家大權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迎合了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 故選 .

20.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青銅器的有關內容.

【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故選 . 21. 【答案】 1 原始社會末期即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 2 啟;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分封制;為了鞏固統治.; 西周通過分封諸侯,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解析】 1 本題以禪讓制為依托,考查的是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狀況的知識.; 2 本題以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知識.; 本題以西周等級制度示意圖為依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識.; 本題以西周分封制為依托,考查的是分封制影響的知識.

【解答】 1 由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原始社會末期即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禪讓制的歷史.; 2 禹死后,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的第二代國王.從此,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家天下.; 讀《西周某制度示意圖》可知材料三中的西周某制度指的是西周的等級制度,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建立后,為鞏固統治,實行分封制.; 讀材料三《西周某制度示意圖》可知:西周的某制度指的是分封制.西周通過分封諸侯,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22. 【答案】 1 秦國.; 2 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改革是強國之路,要勇于創新,但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遇到種種阻力,甚至流血犧牲,改革者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

【解析】本題以四則文字材料切入考查商商鞅變法的人物與措施及影響和啟發,題目難度不大.; ; ; 【解答】 1 材料一中 “孝公”是秦國國君,秦孝公.; 2 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根據材料四“秦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商鞅變法對這個國家的影響是通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軍隊的戰斗力不斷加強,秦國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后來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本題屬于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強國之路,要勇于創新,但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遇到種種阻力,甚至流血犧牲,改革者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言之有理即可)

23. 【答案】 1 孔子,春秋晚期,儒家學派.; 2 好好學習,樂于學習,運用科學的方法,時常思考總結學習過的知識等.; 老子;辯證法思想.; 儒家學派,孟子,提出要求統治者用“仁政”治國,輕徭薄賦的治國方略.

【解析】本題以四則材料切入考查了孔子、老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張與影響及看法的相關史實.; ; ; 【解答】 1 材料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和材料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孔子的名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創立了儒家學派.春秋晚期魯國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2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教育思想對我們的學習的啟發,屬于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好好學習,樂于學習,運用科學的方法,時常思考總結學習過的知識等.; 材料三“禍兮, 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是老子的言論;表達的是一種辯證法思想.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記錄在《道德經》里.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材料四“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儒家學派的孟子所說的話;他提出要求統治者用“仁政”治國,輕徭薄賦的治國方略.

第四篇:2018-2019(含答案)七年級(上)期中歷史試卷 (7)

2018-2019(含答案)七年級(上)期中歷史試卷 (7) ………………………………………………………………………………………………………………2018.10.19

一、單項選擇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

1.中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元謀人 D.河姆渡人

2.“我來自元謀,你采自周口,牽起你毛茸茸的手,愛讓我們直立行走.”這是網絡上頗為流傳的詩句.如果要考察“來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遠古人類應該去( ) A.北京市 B.陜西省 C.浙江省 D.云南省

3.與“黃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關鍵詞有關的古人類活動遺址應是( ) A.元謀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 C.半坡遺址 D.河姆渡遺址

4.如圖是原始人類曾普遍使用過的一種工具,它的主要用途是( )

A.打獵 B.耕地 C.捕魚 D.采集

5.下列有關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符合史實的是( ) ①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 ②住干欄式房屋,過著定居生活 ③飼養家畜,會制造陶器 ④會制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如圖是遠古時期人們主要用的生活用具,紋飾多是幾何圖案。最早制造有這種紋飾的彩陶的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7.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各種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國人的日常飲食.米飯,永遠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飯的古人類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8.原始農業興起于中國的黃河、長江和淮河 等流域。原始農業由最初的“刀耕火種”,發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進行耕種,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下列哪些現象是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 )

①農作物的出現 ②家畜飼養 ③磨制工具 ④城市的出現 ⑤聚落。 A.①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9.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0.夏朝的建立者是( ) A.堯 B.啟 C.舜 D.禹

11.曉明看電視劇《封神榜》時看到這樣一個鏡頭:周武王聯合 多個部落擊敗商朝軍隊,紂王自焚,商朝滅亡。他由此回憶起哪一個歷史事件?( ) A.炎黃部落打敗蚩尤部落 B.商湯滅夏 C.牧野之戰 D.國人暴動

12.文物是鮮活的歷史.如圖文物中能夠反映出商朝社會生活情況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3.我國夏、商、西周時期,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燦爛的( ) A.青銅文明 B.石器文明 C.工業文明 D.鐵器文明

14.東周分為哪兩個時期?( )

①春秋 ②戰國 ③前周 ④后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春秋五霸中最先稱霸的是( ) A.晉文公 B.齊桓公 C.秦穆公 D.宋襄公

16.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和牛耕的時期是(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戰國

17.下列生產工具發明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18.《史記》載“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材料中的“天府”的出現與哪一水利工程有關是指( ) A.三峽工程 B.都江堰 C.長城 D.三星堆文化

19.2 年 2月 日是我國的第一個憲法日,春秋戰國時主張“以法治國”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D.韓非

20.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資源……”當代中國,教育公平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鬃拥南铝杏^點中,最能體現報告精神的是( ) A.因材施教 B.溫故知新 C.有教無類 D.仁者愛人

21.我國封建社會形成是在(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時期 D.戰國時期

22.宏偉的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獨創性的象征.秦代修筑的萬里長城西起( ) A.咸陽 B.臨洮 C.陽關 D.玉門關

23.如圖是學生設計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圖,這個朝代是( )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明朝

24.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歷史功績是( ) A.開創“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

B.建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開辟絲綢之路

25.秦朝時設立的負責監察百官的中央官職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司隸校尉

26.秦末農民起義出現多支起義軍,最后推翻秦朝統治的是( ) A.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軍 B.項羽領導的農民軍 C.劉邦領導的農民軍

D.劉邦、項羽領導的農民軍

27.兩漢文化看徐州.公元前2 2年,劉邦稱帝,建立漢朝.這一事件發生在( ) A.公元前 2 世紀初 B.公元前 2 世紀末 C.公元前

世紀初 D.公元前

世紀末

28.我國古代出現過許多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的治世局面,“光武中興”出現在( ) A.西周 B.秦朝 C.西漢 D.東漢

29.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旨在借“絲綢之路”這一歷史符號,溝通歷史與未來,連接中國與世界.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開通( ) A.使世界連成一個整體

B.加速了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 C.促進了區域文明的交流

D.促進了亞非與拉美地區的貿易往來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當時的最大作用是( ) A.削弱了王國勢力 B.促成了“文景之治” C.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D.促進了政治上的大一統

二、材料分析題(40分)

3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我國古代曾出現眾多的、分散的部落,隨著時間的發展,歷史呈現出由分散走向統一的趨勢。 材料一: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材料三:秦始皇的一元化(統一)政策 ,不僅全面,而且徹底。首先是“時空一元化”,……其中“空間一元化”是指廢除西周的“封建制度”,對地方實行無差別統治(加強中央集權);其次是“政治一元化”;再次是“技術層面一元化”,當時稱為“器械一量”(器物、機械統一規格);最后是“思想一元化”。 –選摘吳嫁祥《公天下》

材料四:漢高祖建立西漢后,仍然實行“分天下” (分封諸侯)政策。……這種分天下的體制,可以短暫釋放社會活力,帶來黃金時代。但像鐘擺,并不穩定,不是最終擺向戰國(諸侯爭霸),就是擺向秦制。 –選摘吳嫁祥《公天下》

問題一:材料一中,圖 反映的人物建立什么王朝?請分別寫出圖2中地理位置最東的諸侯國的名稱。據圖及所學知識,指出該時期政治上的主要特點。最后完成“掃六合”的是哪個諸侯國?這個諸侯國能夠“掃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問題二: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商鞅“治世”的做法中最能體現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是什么?在提升軍隊戰斗力方面。“不法古”體現在哪里?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回答商鞅變法對秦國有哪些積極影響?

問題三:材料三中“空間一元化”、“思想一元化”分別指秦朝的什么措施?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問題四:材料四中“黃金時代”是指西漢哪兩位皇帝統治時期?漢武帝是如何在政治方面來解決“擺向戰國的危機”?

問題五:綜合上述材料,我國古代歷史呈現哪一特征?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思想篇:

(漢武帝)及其近臣們將所謂“儒術”擴展之后又延長……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約束,待人之寬厚,人本主義之精神,家人親族的團結和禮儀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構成官僚集團行動上的規范。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材料二文化篇:之一“元興元年奏之上,地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之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材料三

問題一:材料一中的“近臣們”主要指誰?漢武帝將“儒術”擴展并延長的重大舉措有哪些?他對孔子所提倡的思想持什么態度?戰國時期誰發展了孔子的思想?

問題二:材料二中之一中的“蔡侯紙”指誰?他有何貢獻?他的貢獻對世界有什么影響? 材料二中之二是誰說的?他的貢獻是什么?這個貢獻的地位如何? 問題三:材料三中宗教篇圖反映哪一宗教?該宗教什么時候傳入我國?

問題四:材料三中的醫學篇圖是誰創造出來的?同一時期還有一位同行是誰?主要貢獻是什么?他被后人稱贊為什么?

3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域以考武(漢武帝)時始通 ……至宣帝時,遣衛司馬使護鄯善以西數國……乃使吉(鄭吉)并護北道,故號曰“都護”。都護之起,自吉置矣。 ──《漢書•西域傳》

材料二 王莽篡位,貶易候王。由是西域怨叛 ,與中國(指中原地區)遂絕,并復役屬匈奴。匈奴斂稅重刻,諸國不堪命。建光(東漢光武帝的年號)中,皆遣使求內屬,愿請都護。 ──《后漢書•西域傳》

材料三 西域開通后……沿著這條道路, 中國的絲織品以及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相繼西傳,西方的皮毛、汗血馬、瓜果以及佛教、魔術、音樂、舞蹈、雕塑等也紛紛東來。 材料四:如圖

問題一:材料一記載的是西漢與西域關系的哪兩個重大歷史事件?這則材料反映西漢與西域的關系是怎樣發展的?

問題二:據材料二評述王莽對西域的政策的后果是什么?東漢明帝時是如何管理西域的? 問題三:依據材料三和四,“這條道路”被后人稱為什么?是在哪一時期開通的?起點及終點分別是什么?依據材料三概括指出,“這條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 答案

1.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元謀人因發現于云南元謀而得名. 【解答】 .北京人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

.山頂洞人距今約三萬年.

.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

.河姆渡人距今約七千年. 故選: . 2.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了北京人的生活地點.

【解答】題干直接設問考查“來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遠古人類是北京人,他們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故選 . 3. 【答案】C 【解析】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的今天陜西西安半坡村.屬于黃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和磨光的石器耕地,石刀收割莊稼,種植粟,飼養豬狗等動物,制造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過著定居生活,會紡線、織布和制衣.

【解答】元謀人和北京人還未過上農耕生活,不能種植農作物,河姆渡人種植的是水稻. 故選: . 4.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知識點.

【解答】依據課本知識分析圖片可知,可知圖片為原始人曾使用過的一種生產工具耒耜,生活在我國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所以耒耜的主要用途是耕地. 故選 . 5.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答】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欄式房屋,過著定居生活,種植水稻.他們還飼養家畜,會制造陶器、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會挖水井,所以四個選項都符合題意. 故選 . 6.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半坡人的生產生活狀況.

【解答】題干關鍵信息是“彩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生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陜西西安半坡村(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種植粟.過著定居生活,飼養豬狗等動物,打獵、捕魚,種植蔬菜,會制造彩陶. 故選 . 7.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知識點,應把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狀況. 【解答】依據題干信息“最早享用米飯的古人類”,結合所學知識:考古證明,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種植水稻,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故選 . 8.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原始農耕生活的知識點.

【解答】原始社會時期,人們種植農作物,飼養家畜,過定居生活,出現了聚落,使用磨制石器等現象的出現,標志著原始農業的出現,所以①②③⑤是正確的選項;原始居民生活的時期城市還沒有出現,排除選項④. 故選 . 9. 【答案】A 【解析】約公元前2 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禹也從部落聯盟首領轉變為奴隸制國家的國王.我國漫長的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了. 【解答】 .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

.商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國家.

.西周是我國歷史上第三個奴隸制國家.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故選: . 10.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夏朝的建立.

【解答】公元前約2 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也標志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至此結束,我國的奴隸制文明從此開始了. 不符合題意. 故選 .

11.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牧野之戰.

【解答】周文王死后,繼位的兒子武王,決心乘商朝政治混亂,伐紂滅商.他聯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國、部落,向商紂進攻.公元前 年,雙方在牧野大戰.商軍在陣前紛紛倒戈,引導周軍攻入商都.商紂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故選 .

12.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青銅器和文字的演變.

【解答】本題是識圖題.由題目圖片和所學知識可得,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體現商朝青銅文明的燦爛.甲骨文出現在商朝,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所以②③符合題意. 故選 .

13.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夏商西時期的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

【解答】青銅時代是以使用青銅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我國夏、商、西周時期,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燦爛的青銅文明. 故選 .

14.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東周的分期.

【解答】公元前 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公元前

公元前 年)和戰國(公元前

公元前22 年)兩個時期. 故選 .

15. 【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為春秋五霸,要牢記春秋第一個霸主齊桓公及其稱霸成功的原因.

【解答】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進行改革,使齊國國富兵強,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故選 .

16.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

【解答】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到戰國時,鐵農具使用范圍擴大,我國至遲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戰國時期牛耕進一步推廣.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的產量顯著提高. 故選 .

17.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了生產工具發明的先后順序.

【解答】人類最早使用人是打制石器,之后學會了磨光技術,開始使用磨制石器;夏商周時期出現青銅工具,春秋時期才出現鐵制工具的. 故選 .

18.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都江堰.

【解答】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選 .

19.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韓非思想的準確識記.

【解答】依據已學知識可知,韓非是戰國時期法家的創始人,他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所以春秋戰國時主張“以法治國”的思想家是韓非. 故選 .

20.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 【解答】據“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孔子是大教育家.可知,這體現了孔子的有教無類.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認為人人都應該有接受教育的要機會,他創辦私學,不問出身貴賤和家境貧富,廣收門徒. 故選 .

21.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封建社會形成.

【解答】戰國時期各國先后進行變法,最著名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各國變法確立了封建制度. 故選 .

22.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秦朝鞏固統一措施的知識點,應把握秦朝萬里長城的有關知識. 【解答】依據題干信息“秦代修筑的萬里長城”,結合所學知識:秦朝的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故選 .

23.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秦朝疆域的知識點,注意識記秦朝疆域的內容.

【解答】依據題干信息“長城”“隴西”“東海”“南海”,結合所學知識:秦朝的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 故選 .

24.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秦始皇的歷史功績.

【解答】自長平之戰后,東方各國再也無力抵擋秦軍的強大攻勢.從公元前2 年至前22 年,秦王贏政陸續滅掉東方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 不是秦始皇的貢獻. 故選 .

25.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秦加強中央集權措施.

【解答】秦朝統一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在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國家政事,太尉掌管軍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他們互不統屬,都對皇帝負責.司錄校尉是漢武帝時在中央設立的監察機構. 故選 .

26.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秦末農民戰爭的知識點,應把握秦朝滅亡的歷史.

【解答】依據題干信息“秦末農民起義”“推翻秦朝統治”,結合所學知識:公元前2 年,劉邦率領的農民軍攻占咸陽,秦朝滅亡. 故選 .

27.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了公元紀年的相關知識.

【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紀年包括公元、世紀和年代;以傳說中耶穌誕生的那年作為公元元年.以元年為界,向后推算,稱為公元多少年;向前推算稱為公元前多少年.公元紀年中的一個世紀為

年.世紀又分前期、中期和晚期.公元前2 2年應該為公元前 世紀末. 故選 .

28.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光武中興.

【解答】公元2 年,皇族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時在位時期以“柔術”治天下,注重文治,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形成了安定繁榮的局面,史稱這個時期的統治為“光武中興”. 故選 .

29.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產生的影響. 【解答】 .使世界連成一個整體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加速了殖民擴張和掠奪也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促進了區域文明的交流是絲綢之路的影響.絲綢之路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促進了亞非與拉美地區的貿易往來.這不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影響.美洲地區的發現是在新航路開辟過程中發現的. 故答案選 . 30.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的大一統措施.

【解答】為加強中央集權,解決王國問題,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實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國的勢力,只是推恩令實施的結果,從目的來看在當時最大的作用是促進了政治上的大一統. 故選 .

31. 【答案】問題一:王朝:夏.諸侯國名稱:齊.政治上的特點:戰國七雄并立爭雄.諸侯國:秦國.原因:實行商鞅變法.

問題二:做法:廢井田,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體現:獎勵軍功.影響:使秦國國力增強,提高了軍隊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一奠定了基礎.問題問問題三:空間一元化:確立中央集權制.思想一元化:焚書坑儒.共同作用:鞏固統治,維護統一. 問題四:皇帝:漢文帝、漢景帝.政治方面:頒布“推恩令”. 問題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形成和初步發展.

【解析】問題一:本題考查的是夏朝的建立、戰國爭雄和秦統一六國的知識點. 問題二: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知識點.

問題三:本題考查的是秦朝鞏固統一措施的知識點. 問題四: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實現大一統的知識點. 問題五:本題考查的是秦漢時期歷史特征的知識點. 【解答】問題一:圖 是《禹》,公元前2 年,禹建立夏朝.由圖2中是《戰國時期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形勢圖》,讀圖可知戰國時期地理位置最東的諸侯國地處今天山東地區的齊國.戰國時期,七國為了掠奪土地和人口,不斷的進行戰爭,歷史上形成戰國七雄并立爭雄的局面.戰國時期,秦國通過商鞅變法,逐漸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公元前22 年,秦滅六國,實現了統一.

問題二: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是商鞅的言論.商鞅變法中“廢井田;國際承認土地,允許自由買賣.”的措施,導致了封建土地制度的確立,體現了新興地主階級利益.在提升軍隊戰斗力方面,體現商鞅變法“不法古”的措施是:獎勵軍功,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通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的戰斗力不斷增強,秦國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問題三:由材料“其中‘空間一元化’是指廢除西周的“封建制度”,對地方實行無差別統治(加強中央集權)”可知材料三中“空間一元化”指的是確立中央集權制度.由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的“思想一元化”指的是“焚書坑儒”.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和焚書坑儒的實行,都鞏固統治,維護國家統一.

問題四:由材料“漢高祖建立西漢后,仍然實行“分天下” (分封諸侯)政策.…這種分天下的體制,可以短暫釋放社會活力,帶來黃金時代.”可知材料四中“黃金時代”指的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文景之治的局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期,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布了推恩令,解決了王國問題,加強了中央集權.

問題五:公元前22 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漢武帝時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因此說秦漢時期的歷史特征是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形成和初步發展.

32. 【答案】問題一:近臣:董仲舒.措施:采納董仲舒意見,采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推行儒學教育,長安設太學.態度:支持.誰:孟子.

問題二:誰:蔡倫.貢獻:改進造紙術.影響:造紙術的發明對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貢獻.誰:司馬遷.貢獻:撰寫《史記》.貢獻: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問題三:宗教:佛教.時候:西漢末年.

問題四:誰:華佗.同行:張仲景.貢獻:著有《傷寒雜病論》.稱贊:“醫圣”. 【解析】問題一:本題主要考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及孟子. 問題二:本題主要考查蔡倫改進造紙術及意義. 問題三本題主要考查佛教.

問題四:本題主要考查華佗和張仲景.

【解答】問題一:據材料一“(漢武帝)及其近臣們將所謂‘儒術’擴展之后又延長”可知,近臣是董仲舒.西漢初年,諸王門下聚集許多賓客,常常批評皇帝的政策,指責中央.漢武帝為改變這種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到排斥.漢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教材,使儒家教育官方化.戰國時期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

問題二: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之一中的“蔡侯紙”指蔡倫改進造紙術.東漢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用樹皮、麻頭、破布、漁網等造成便于書寫的紙,人稱“蔡侯紙”,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變革,是我國古代影響世界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對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貢獻.材料二之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是司馬遷說的.生活在西漢漢武帝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問題三:觀察材料三中宗教篇圖片可知,這是白馬寺.因而材料三中宗教篇圖反映的是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中原地區.宣揚生死輪回、因果報應.東漢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法,建白馬寺,是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

問題四:觀察材料三中的醫學篇圖片可知,這是五禽戲,這是華佗創造出來的.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的活動姿態,編了一套醫學體操,叫做“五禽戲”,能強身健體.同一時期還有一位同行是張仲景.東漢末年,張仲景收集了許多民間藥方,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33. 【答案】 事件:張騫出使西域;設立西域都護;關系:西域歸屬中央政權管轄. 2 后果:西漢與西域中止關系;管理:派班超出使西域.

道路:絲綢之路;開通時期:西漢;起點和終點:長安;大秦;作用: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

【解析】 本題考查張騫出使西域及意義. 2 本題考查西漢后與西域關系的變化.

本題考查絲綢之路的開通及意義.

【解答】 材料一中“西域以考武(漢武帝)時始通”記載的是張騫出使西域的史實.“乃使吉(鄭吉)并護北道,故號曰’護’.都護之起,自吉置矣.”記載的是西漢時期設立西域都護的史實.西域都護的設置,標志著西域歸屬中央政權管轄,今新疆地區開始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材料二中“王莽篡位,貶易候王.由是西域怨叛 ,與中國(指中原地區)遂絕,并復役屬匈奴.”的記載說明西漢與西域中止關系,重新受到匈奴的奴役.東漢明帝時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被任命為西域都護,班超出使西域進一步加強了西域和內地的聯系.

依據材料三“ 西域開通后…沿著這條道路, 中國的絲織品以及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相繼西傳”可知“這條道路”被后人稱為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在張騫出使西域的基礎上形成的中西方陸上交通要道.根據材料四可知絲綢之路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西亞再到歐洲的大秦等地.根據材料三“ 中國的絲織品以及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相繼西傳,西方的皮毛、汗血馬、瓜果以及佛教、魔術、音樂、舞蹈、雕塑等也紛紛東來.”可知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

第五篇:2018-2019(含答案)七年級(上)期中歷史試卷(A卷)

2018-2019(含答案)七年級(上)期中歷史試卷(A卷)

………………………………………………………………………………………………………………2018.10.19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共30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1.美國總統奧巴馬是黑種人,英國首相卡梅倫是白種人,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是黃種人。當今世界人種的差異最早是在什么時期出現的( ) A.早期猿人 B.晚期猿人 C.早期智人 D.晚期智人

2.觀察如圖,請你指出尼羅河流域文明所處的位置( )

A. B. C. D.

3.在古希臘文中,“民主政治”一詞由“人民”和“統治”復合而成.這說明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強調 ( )

A.公民的廣泛參與和管理

B.公民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C.元老貴族掌握統治大權 D.全體居民均享有民主權力

4.羅馬共和國建立于公元前509年,這一時間大致位于如圖年代標尺中的( )

A. B. C.

5.日本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國家建立的相同點有( ) A.都實現了本民族、本地區的統一

B.都通過改革的方式實現了本民族的發展 C.都善于向外國的先進文化學習

D.都通過“政教合一”實現了社會的穩定

6.對西歐封建社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西歐進入封建社會比中國晚近1000年 B.西歐封建社會存在嚴格的封建等級制 C.西歐封建國王是土地的最大所有者 D.在精神、文化領域神權高于一切

D.

7.將希波戰爭、亞歷山大東征和羅馬帝國的擴張納入同一個專題進行研究,專題名稱最恰當的是( )

A.古代帝國強軍夢 B.古代東西方文明的沖突 C.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往 D.古代宗教的創立與傳播

8.傳說現在風靡全世界的意大利美食比薩餅、意大利面就是中國餡餅、面條的變種,而將這些中國食品傳入歐洲的正是馬可•波羅。假如你與旅行家馬可波羅結伴同行,當你們來華時,中國正處于( ) A.唐朝時期 B.元朝時期 C.明朝時期 D.清朝時期

9.對下面示意圖描述最準確的是( )

A.臺風“海馬”途徑路線 B.亞歷山大東征路線 C.馬可•波羅來華路線 D.佛教傳播路線

10.“一天,我擦亮阿拉丁的神燈,燈神說:我能滿足你的一個愿望。我說,我的愿望是,祝福所有正在看短信的人都能實現自己的愿望”這條短信的編寫者最有可能讀過哪本亞洲的著作( )

A.《荷馬史詩》 B.《天方夜譚》 C.《安徒生童話》 D.《神曲》

11.理清教材內容,把知識系統化、要點化,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圖知識結構圖示中,橫線上的內容應是( )

A.《馬可•波羅行記》的影響 B.黃金夢促使歐洲人到東方發財 C.資本主義國家的產生

D.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萌芽

12.九年級(1)班同學在課堂上討論文藝復興的實質,你認為下面哪種觀點最準確( ) A.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復興 B.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 C.一次偉大的政治變革 D.“人”的發現

13.閱讀如圖材料,結合你所學過的知識,能分析出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通過議會與國王斗爭 B.國王不顧議會反對任意征稅,還關閉議會 C.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D.英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4.某校九年級學生對于“君主立憲制”議論紛紛,其中理解不正確的是( ) A.資本主義國家的君主專制制度

B.國王雖然是國家的象征,但不掌握國家的最高權力 C.君權“神授”變成了“民授”

D.資本主義國家君主的權力受憲法限制的君主制

15.18世紀70年代,英國的殖民政策極力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宗主國英國與殖民地人民之間矛盾被激化的導火線是( ) A.英國人屠殺印第安人 B.波士頓傾茶事件 C.英國向殖民地傾銷商品 D.萊特星頓槍聲

16.美國獨立戰爭初期,面對強大的英國,在華盛頓的領導下采取了積極靈活的戰術,仍然困難重重,但在一次重要的戰役中扭轉了局勢,它是( ) A.諾曼底登陸 B.約克鎮戰役 C.納西比戰役 D.薩拉托加戰役

17.美國獨立戰爭最終獲得勝利的標志是( ) A.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B.《獨立宣言》的發表 C.1787年憲法的頒布 D.華盛頓當選美國總統

18.1789年發生在法國的革命被認為是“一場真正徹底、典型的資產階級革命”,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是( )

A.處死國王路易十六

B.承認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C.摧毀了法國封建統治 D.傳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19.如圖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資本主義的一種民主制度。下列歷史文獻與這一制度直接相關的是( )

A.1787年憲法 B.《獨立宣言》 C.《權利法案》 D.《拿破侖法典》

20.下列關于《權利法案》和《人權宣言》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 B.都體現了反對封建專制的要求 C.都維護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 D.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制

21.下列人物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組成的,其中,不符合這一規律的是( ) A.克倫威爾 B.華盛頓 C.路易十六 D.羅伯斯庇爾

22.學習近平代史時,某同學發現1804−−1814年歐洲國界發生了巨大變化。發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工業革命 C.法國大革命 D.拿破侖戰爭

23.關于美、英、法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點,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都有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B.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C.都對世界歷史產生重大影響 D.都推翻了本國的封建統治

24.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它是用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的過程。工業革命開始于下列哪個圖示的發明( ) A.

珍妮機 B.

網絡長椅 C.

火車機車 D.

蒸汽機

25.英國的煤炭消費量從1800年的1000萬噸,猛增到1856年的6000萬噸.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機的應用推廣 B.鐵路運輸能力提高 C.火力發電的需求增加 D.煤炭出口貿易擴大

26.1840年前后,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此后,法、美等國也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是( ) A.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B.交通運輸的革新

C.冶金、采礦采用新技術

D.大機器生產基本取代手工業生產

27.長達300多年的罪惡的“三角貿易”對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是( ) 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勞力 B.打通了各大洲的貿易通道 C.積累了雄厚的原始資本 D.發展了先進的工業文明

28.“像海綿一樣從恒河邊上吸取財富,又擠出來倒在泰晤士河中”,這句話比喻哪一種情況( )

A.歐洲殖民者在美洲瘋狂屠殺印第安人 B.英國在北美進行殖民統治 C.英國在印度進行殖民掠奪 D.英國在中國進行鴉片走私

29.如圖三位歷史人物的共同點是( )

A.都領導了資產階級革命 B.都使國家贏得了獨立

C.都沉重地打擊了美洲殖民者 D.都領導了反抗殖民統治斗爭

30.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屬于“觀點”的是( ) A.克倫威爾擔任“護國主”

B.章西女王是印度的民族英雄 C.玻利瓦爾領導南美獨立戰爭 D.羅伯斯庇爾被送上斷頭臺

二、組合型單選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共10小題.每小題2.5分,共25分)

31.下列關于漢謨拉比法典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由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制定

②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③“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摘取漢謨拉比法典 ④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者的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2.下列史實中,促進了歐亞兩大文明交流的是( )

①玄奘西游取經 ②阿拉伯數字的傳入 ③鑒真東渡日本 ④馬可•波羅來中國。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33.假如你穿越時光隧道,和如圖歷史人物共同踏上“新大陸”,你對他進行采訪,下面哪些話能表達他上岸后的喜悅( )

①經過了兩個月的艱苦航行,終于到達了印度 ②我的黃金夢終于可以實現了 ③當地的“印第安人”的非常友善 ④天啊,我們發現了一塊“新大陸!”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4.從1640年至164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①國王軍隊打敗了議會軍隊,取得勝利 ②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 ③英國成立了共和國 ④英國從此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35.觀察如圖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的簡易圖,結合課文與下面圖片你可以總結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具有哪些特點( ) ①反復性 ②曲折性

③不徹底性 ④不妥協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6.下面屬于美國1787年憲法內容的是( )

①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 ②實行總統制

③規定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 ④確定華盛頓為美國總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7.學習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后,初三(2)班的同學對如何評價拿破侖展開了激烈爭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拿破侖是獨裁者

②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具有侵略性

③拿破侖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從未打過敗仗 ④《拿破侖法典》維護了資產階級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8.工業革命的歷史意義包括( ) ①工業革命產生了巨大生產力 ②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

③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④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9.殖民抗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地的殖民抗爭相互影響并相互促進。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爭取獨立的運動主要受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影響( ) 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②美國獨立戰爭 ③法國大革命 ④英國工業革命。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0.下列歷史人物中,抗擊過同一個殖民國家的有( ) ①玻利瓦爾 ②華盛頓 ③林則徐 ④章西女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三、雙項選擇題(每小題少選且正確得1分,錯選不得分,全對得3分,共10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41.公元前后,在下圖所示通道的東西兩端各有一個重要的文明古國,它們分別是( )

A.古印度 B.古羅馬

42.下列搭配,不正確的有( ) A.種姓制度—伊斯蘭教 B.螺旋式水車—浮力定律

C.《天方夜譚》—《俄狄浦斯王》

C.古中國

D.古埃及 D.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43.17世紀時,英國國王鼓吹“君權神授”,遭到了國內哪些階層的人極力反抗( ) A.封建貴族 B.議會上下議院 C.新興資產階級 D.新貴族

44.小東同學在學習“美國的誕生”一課,分析了獨立戰爭爆發前的社會矛盾,請你把橫線部分補充完整( )

A.政治 B.經濟 C.種族 D.民族

45.同學在討論“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時出現了不同觀點,你同意哪些觀點( ) A.資產階級革命 B.民族解放戰爭 C.非正義的戰爭 D.反對封建統治的革命

46.下列關于“法國大革命與拿破侖帝國”的說法中,屬于“評價”的有( ) A.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領巴士底獄 B.《人權宣言》規定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C.大革命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D.拿破侖對外戰爭既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又損害了被侵略國家的利益

47.下列發明創造與歷史人物搭配正確的是( ) A.火車機車—富爾頓 B.汽輪—史蒂芬孫 C.改進蒸汽機—瓦特 D.珍妮機—哈格里夫斯

48.如圖是中西方近代化進程示意圖,請將①②處補充完整( )

A.新航路的開辟 B.工業革命 C.五四運動 D.新文化運動

49.新航路開辟后,充當了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急先鋒的國家是( ) A.英國 B.葡萄牙 C.西班牙

50.下列不屬于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的有( ) A.

D.法國

《神曲》 B.

《最后的晚餐》 C.

《馬可•波羅行紀》 D.

《天方夜譚》 答案

1.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了人種差異.

【解答】晚期智人出現的同時,現代人種的差異也顯現出來.根據人的體貌特征,世界上人類分為黃種、白種和黑種人.人種的差異是不同自然環境等眾多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故選. 2.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了非洲尼羅河流域.在非洲東北部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農業種植,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河流兩岸陸續出現了幾十個奴隸制小國大約,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奴隸制國家建立,故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

【解答】在亞非文明古國圖,自東向西依次為長江、黃河流域的古代中國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兩河流域的古代巴比倫文明,最西端是處的是尼羅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 故選. 3. 【答案】A 【解析】本題考生對希臘民主政治的理解.

【解答】題干表明希臘的民主政治是由人民參與統治,即公民可以廣泛參與和直接管理城邦事務,題干中無法體現希臘民主政治對私有財產的尊重.希臘的雅典仍屬于奴隸制城邦,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對于廣大婦女、外邦人和奴隸而言民主遙不可及. 故選. 4.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公元紀年法換算成世紀的方法.

【解答】公元前后關于世紀的算法是將年份的后兩位數去掉,所剩的數字加1即為多少世紀,再有公元前的年份是由大數到小數的先后順序,所以公元前509年應該是公元前6世紀的晚期. 故選. 5. 【答案】C 【解析】本題以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國家建立為依托,考查的是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國家建立相同點的知識.

【解答】大化改新是日本學習中國隋唐時期政治制度的一次改革,它使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阿拉伯帝國的建立,促進了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融合,也促進了東西方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因此說日本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國家建立的相同點是都善于向外國的先進文化學習. 故選. 6.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了西歐封建社會.8世紀前期,查理•馬特任宮相時,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為封主服兵役,這次改革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

【解答】在西歐封建社會時期,基督教會的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經濟上教皇和教會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擁有占據西歐的三分之一土地.西歐封建國王是土地的最大所有者這個表述是錯誤的. 故選. 7.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東西方文明的沖突,注意題目給出的事件性質.

【解答】題目給出的希波戰爭、亞歷山大東征和羅馬帝國的擴張都屬于古代東西方文明的戰爭與沖突,將它們納入同一個專題進行研究,專題名稱最恰當的是古代東西方文明的沖突. 故選. 8.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了馬可•波羅.《馬可•波羅行紀》一書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和向往,刺激了新航路的開辟.

【解答】馬可•波羅來華時,中國正處于元朝.1271年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前往中國,1275年到達中國元朝的首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國生活了17年以后,從海路回到意大利.他口述了自己在東方的經歷和見聞,由其一位獄友記錄成為《馬可•波羅行紀》一書. 故選. 9. 【答案】D 【解析】本題以圖例的形式為切入點,主要考查佛教傳播路線.

【解答】結合題干圖片并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創立于印度,后傳入東南亞、中亞,經中國傳入朝鮮、日本和越南.故題干圖片描述的是佛教傳播路線. 故選.

10.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了《天方夜譚》.阿拉伯人把中國的古代發明輾轉傳入西亞和歐洲等地,也給中國帶來阿拉伯的天文學和醫學知識,以及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教文化.他們在不同文明之間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這些地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

【解答】根據題干給出的“阿拉丁的神燈”可知這條短信的編寫者最有可能讀過《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文學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國境內各族人民以及東方古國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面貌.《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阿拉丁神燈》等均是其中膾炙人口的名篇. 故選.

11.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新航路的開辟最根本的原因是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解答】新航路的開辟最根本的原因是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馬可•波羅游記》的廣泛流傳激發了歐洲人對東方的向往,但不是根本原因,黃金夢促使歐洲人到東方發財,但也不是根本原因.新航路開辟時還沒有資本主義國家. 故選.

12. 【答案】B 【解析】本題以九年級(1)班同學在課堂上討論文藝復興的實質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文藝復興的實質.文藝復興促進了歐洲思想文化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解答】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表面上看,好像是古代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的復興,實質是資產階級文化運動興起.文藝復興促進了歐洲思想文化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故選.

13. 【答案】C 【解析】本題以“許多其他沉重捐稅仍繼續違法征收.有些甚至不合理到這種程度,納稅的總數竟超過貨物的價值”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相關知識的掌握.

【解答】據題干文字材料“許多其他沉重捐稅仍繼續違法征收.有些甚至不合理到這種程度,納稅的總數竟超過貨物的價值”,結合所學可知,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640年,英國議會與國王查理一世爆發沖突,掀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故選.

14. 【答案】A 【解析】本題以君主立憲制為切入點,考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規定不經議會的批準,國王不能征稅.同時,規定國王既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這樣,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由此可知,君主立憲制不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君主專制制度.理解不正確. 故選.

15.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了美國獨立戰爭.1781年,約克鎮戰役,英軍投降;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標志著獨立戰爭結束.

【解答】18世紀70年代,英國的殖民政策極力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宗主國英國與殖民地人民之間矛盾被激化的導火線是波士頓傾茶事件.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波士頓傾茶事件是宗主國英國與殖民地人民之間矛盾被激化的導火線.萊特星頓槍聲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開始.1775年,各殖民地代表舉行大陸會議,決定組建軍隊同英國軍隊戰爭,華盛頓被任命為總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標志美國的誕生,它被馬克思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故選.

16. 【答案】D 【解析】本題以薩拉托加戰役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的相關史實.

【解答】美國獨立戰爭初期,面對強大的英國,在華盛頓的領導下采取了積極靈活的戰術,仍然困難重重,但在薩拉托加戰役中扭轉了局勢.1777年,大陸軍取得了薩拉托加大捷,從而扭轉了戰爭的局面,薩拉托加大捷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故選.

17. 【答案】A 【解析】本題以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美國獨立戰爭最終獲得勝利的標志.

【解答】經過北美人民的艱苦抗爭,終于在1783年迫使英國承認美國獨立.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最終獲得勝利. 故選.

18. 【答案】C 【解析】本題以1789年發生在法國的革命被認為是“一場真正徹底、典型的資產階級革命”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法國大革命的相關史實.

【解答】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法國的革命被認為是“一場真正徹底、典型的資產階級革命”.1789年發生在法國的革命被認為是“一場真正徹底、典型的資產階級革命”,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是摧毀了法國封建統治. 故選.

19.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知識點,應把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 【解答】材料中的圖片反映的是國王的權利受到制約,議會至上的歷史現象.該現象出現于君主立憲制度.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力,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了《權利法案》,《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這種政體下,國王是英國國家元首,實行世襲制,但統而不治,國會是最高的權力機構.故題干圖片反映的這一制度與《權利法案》有關. 故選.

20.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知識點. 【解答】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人權宣言》宣告了人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法國大革命確立的是資產階級共和制.所以項內容是錯誤的. 故選.

21. 【答案】C 【解析】本題以人物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組成的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法國大革命的相關史實. 【解答】克倫威爾、華盛頓和羅伯斯庇爾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者,而路易十六屬于封建勢力的代表,不符合人物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組成的觀點. 故選.

22. 【答案】D 【解析】本題以1804−−1814年歐洲國界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依托,考查拿破侖對外戰爭. 【解答】1804−−1814年歐洲國界發生了巨大變化.發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拿破侖戰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拿破侖在位期間,對內鞏固資產階級統治,對外多次打敗反法同盟的軍隊,乘勝擴大法國的疆域,控制了歐洲很多地方,導致了1804−−1814年歐洲國界發生了巨大變化,拿破侖的對外戰爭一方面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得到了歐洲許多國家的歡迎.另一方面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當地人民的反抗. 故選.

23.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美、英、法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知識點,應把握美、英、法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

【解答】美國的獨立戰爭推翻的是英國的殖民統治,英國、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推翻的是本國的封建統治. 故選.

24.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圖片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解答】本題考查的是工業革命.珍妮機的發明,是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工業革命開始標志的是1765年織工兼木匠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因為“珍妮機”最先完成從工具到機器的轉變,圖是珍妮機. 故選.

25.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其發明.

【解答】據所學知,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瓦特改良了蒸汽機,大大推動了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材料中英國的煤炭消費量的增長,主要就是得益于蒸汽機的應用推廣.項鐵路運輸能力提高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因為火車也是用蒸汽推動的,但不全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機器在工業生產中的廣泛運用,所以對煤炭的需求量增加了.項與史實不符,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還沒有電.項與材料內容不符. 故選.

26.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工業革命,同學們要對工業革命的知識進行準確識記. 【解答】1840年前后,大機器生產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標志著工業革命的完成,人類從此進入“蒸汽時代”. 故選.

27.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了“三角貿易”.最先進行奴隸貿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國人后來居上,成為“三角貿易”的主要經營者.

【解答】長達300多年的罪惡的“三角貿易”對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是積累了雄厚的原始資本.從16世紀到19世紀持續了三百多年的“三角貿易”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精壯勞力,奴隸販子大發橫財,為歐洲積聚了巨額資本,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故選.

28. 【答案】C 【解析】本題以“像海綿一樣從恒河邊上吸取財富,又擠出來倒在泰晤士河中”為依托,考查英國在印度進行殖民掠奪.

【解答】“像海綿一樣從恒河邊上吸取財富,又擠出來倒在泰晤士河中”,這句話比喻英國在印度進行殖民掠奪.恒河是印度北部的大河,自遠古以來一直是印度教徒的圣河.英國“像海綿一樣從恒河邊上吸取財富,又擠出來倒在泰晤士河中”,反映了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掠奪. 故選.

29. 【答案】D 【解析】本題以三張圖片為依托,考查歷史人物的相同點.

【解答】華盛頓領導美國獨立戰爭,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章西女王領導印度民族大起義,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玻利瓦爾領導西屬拉美獨立運動,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因而三位歷史人物的共同點是都領導了反抗殖民統治斗爭. 故選.

30.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史實和觀點的區別.

【解答】史實是客觀存在的歷史,觀點是主觀的,是人們對史實發表的看法.分析四個選項,章西女王領導印度人民進行反英大起義,被尊為印度的民族英雄,是建立在人們對她貢獻的評價基礎之上的主觀看法. 故選.

31.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知識,它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解答】據所學知,《漢謨拉比法典》是由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制定,它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就是摘取自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的目的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而不是建統治者的利益.故符合題意. 故選.

32.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促進了歐亞兩大文明交流的事件. 【解答】①玄奘西游取經到天竺(印度),不是去歐洲,③鑒真東渡日本也不是去歐洲,②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④馬可•波羅從歐洲的意大利來華.因而②④符合題意. 故選.

33.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經過兩個多月航行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認為自己到達了亞洲的印度.

【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為了到東方尋找黃金,在西班牙王室資助下從西班牙起程,橫渡大西洋,經過兩個多月航行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認為自己到達了亞洲的印度,所以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當地的印第安人非常友善地接待了哥倫布一行.實際上哥倫布并不知道他發現了一個原來不被歐洲人所知的新大陸.④不符合題意. 故選.

34.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知識點.1640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召集新議會開會,希望籌措軍費,鎮壓蘇格蘭發生的人民起義,新議會的召開,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

【解答】1640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召集新議會開會,希望籌措軍費,鎮壓蘇格蘭發生的人民起義,新議會的召開,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英國成立共和國.1689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反對專制統治的人士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了專制統治,另立新國王,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②③符合題意. 故選.

35.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知識,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呈現出的特點–反復性、曲折性、不徹底性.

【解答】由圖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經過了近半個世紀的革命,經歷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英國確立了保留君主的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由此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具有反復性、曲折性、不徹底性. 故選.

36.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了1787年憲法.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1781年,約克鎮戰役,英軍投降;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標志著獨立戰爭結束. 【解答】1787憲法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掌握立法權;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權.④確定華盛頓為美國總統不是這部憲法內容,華盛頓根據這部憲法的規定在總統選舉中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故選.

37.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拿破侖.

【解答】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拿破侖對內一方面實行獨裁統治,加冕稱帝,另一方面頒布《法典》鞏固資產階級統治;對外多次打敗反法同盟,但后來其對外戰爭具有侵略性質,損害了被侵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到其反抗,①②④表述正確;1812年,拿破侖率領軍隊遠征俄羅斯失利,1814年拿破侖被反法同盟趕下臺,因此從未打過敗仗是錯誤的. 故選.

38.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工業革命的影響.18世紀60年代,英國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珍妮機的發明,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引發了棉紡織生產領域的一系列的發明,其他如冶金、采礦等生產部門也紛紛發明、制造機器,有力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珍妮機的發明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工業革命最早在英國開始.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以后,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解答】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工業革命引起了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工業革命還促進了近代城市的興起.工業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奴役當地人民,加劇了當地的貧困落后,世界形成了東方落后、西方先進的局面.故①②③④都正確.

故選.

39.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知識點.18世紀末19世紀初,受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拉丁美洲爆發了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

【解答】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勝利,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對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②③符合題意. 故選.

40.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反抗殖民統治的斗爭.應重點掌握人物的主要貢獻.

【解答】①玻利瓦爾領導拉美獨立運動,抗擊西班牙的殖民統治;②華盛頓領導美國獨立戰爭,抗擊英國的殖民的統治;③林則徐領導了虎門銷煙,抗擊英國的殖民統治;④章西女王領導印度民族大起義,抗擊英國的殖民統治.故②③④都抗擊的英國的殖民統治. 故選.

41. 【答案】B,C 【解析】本題以圖片為切入點,考查絲綢之路.

【解答】由圖例“絲綢之路”可知,圖為絲綢之路路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絲綢之路的東端是古代中國的西漢;絲綢之路的開端是大秦,也就是古羅馬. 故選.

42. 【答案】A,C 【解析】本題考查前后搭配的辨析,由于是多項選擇題,注意認真審題.

【解答】種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等級制度,后來古印度誕生了反對種姓制度的佛教不是伊斯蘭教;《天方夜譚》又名《一千零一夜》它與《俄狄浦斯王》無關;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定律,并發明了螺旋式水車;《漢謨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都是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 故選.

43. 【答案】C,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知識點,英國把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斯圖亞特王朝推行封建專制統治,鼓吹“君權神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權利受到侵害,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640年,英國資產階革命爆發.

【解答】斯圖亞特王朝推行封建專制統治,鼓吹“君權神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權利受到侵害,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恢復議會,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議會要求限制王權,英國資產階革命爆發. 故選.

44. 【答案】B,D 【解析】本題以美國的誕生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

【解答】17世紀初,英國開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以后,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經有13個.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英國殖民統治的阻礙.由于英國對殖民地的剝削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此時統一的美利堅民族的形成.由于經濟矛盾和民族矛盾不可調和,導致了北美人民的抗爭.1775年,北美獨立戰爭開始. 故選.

45. 【答案】A,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美國獨立戰爭既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同時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

【解答】1775年至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獲得了國家獨立,掃除了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外部障礙,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所以美國獨立戰爭,既是資產階級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戰爭,具有雙重性質. 故選.

46. 【答案】C,D 【解析】本題以“法國大革命與拿破侖帝國”為依托,考查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對外戰爭的相關知識.

【解答】評價是對某個對象進行一系列的綜合分析、研究和評估,從而確定對象的意義、價值或者狀態.是對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對外戰爭的評價,選項都是對歷史史實的描述. 故選.

47. 【答案】C,D 【解析】本題考查兩次工業革命的知識;識記兩次工業革命期間的主要發明及發明人. 【解答】依據學過的知識已知,英國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機,以蒸汽機作為新的動力,把人力解放出來,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美國人富爾頓利用蒸汽機發明了汽船.史蒂芬孫利用蒸汽機發明了火車機車,故關聯正確,錯誤. 故選.

48. 【答案】B,D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的近代化與西方近代化的不同歷程;重點識記新文化運動、工業革命等知識.

【解答】讀圖可知,中國的近代化歷程是從經濟開始的,然后是政治(制度),最后是思想: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科技,辛亥革命學習政治制度,新文化運動學習思想文化,經歷了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過程;而西方是從思想開始的,剛好與中國相反:文藝復興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障礙,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故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

49. 【答案】B,C 【解析】本題以新航路開辟后,充當了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急先鋒的國家為依托,考查葡萄牙.

【解答】新航路開辟后,充當了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急先鋒的國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新航路的開辟,為歐洲開辟了殖民探索道路,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著是英國和法國等國都走上了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的道路.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造成了亞非拉等地長期的貧窮和落后. 故選.

50. 【答案】C,D 【解析】本題以圖片的形式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相關知識的掌握.

【解答】據題干圖片內容,結合所學可知,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他的代表作品是《神曲》.達•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畫家,他在藝術上的杰作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兩幅繪畫作品.1271年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前往中國,在中國生活了17年以后,從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獄友代寫的《馬可•波羅行記》描繪了元朝大都的繁華景象.《天方夜譚》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 故選.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論語譯注讀后感1000字下一篇:法規處2010年工作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