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人教版歷史必修3第7課

2023-06-26

第一篇:人教版歷史必修3第7課

2015-2016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習題 第3單元 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doc

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如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被英國的資產階級歷史學家稱為“光榮革命”,主要是因為(

) A.政變主要是資產階級與地主貴族之間的一場妥協 B.沒有經過大的流血沖突而取得政權 C.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 D.政變結束了查理二世的統治

解析:1688年的政變被稱為“光榮革命”,是因為沒有經過大的流血沖突,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實現了資產階級掌權的愿望。A、C、D三項沒有說明“光榮革命”的本質含義。

答案:B 2.有學者認為,1688年“光榮革命”開辟了一條英國式的發展道路,其基本含義是(

) A.為現代英國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B.以法律制約王權,實行以法治國 C.以和平方式進行變革,推動社會進步 D.克服王權的專制,建立議會的主權

解析:1688年“光榮革命”以和平方式進行,是一場不流血的宮廷政變。它使英國上下達成共識即拋棄革命,用和平漸進方式實行制度創新來促進國家的近代化,成為英國模式的鮮明特點。

答案:C 3.錢乘旦先生認為,英國最符合“統一民族國家——建立專制王權——克服專制王權”這一進入現代化的常規路徑,走得是最順利的。英國在“克服專制王權”這一環節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一步是(

) A.處死國王建立共和國

B.“光榮革命”的勝利 C.《權利法案》的頒布

D.兩黨制的形成

解析:“克服專制王權”即限制國王的權力,為此提供法律性保障的是《權利法案》。A、B兩項只能說明推翻了前任國王的專制統治,但無法為實現永久性限制國王的專制權力提供保障,克倫威爾的獨裁、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便是例證;兩黨制是議會政治發展的產物,與是否“克服專制王權”沒有必然聯系。

答案:C 4.《權利法案》既沿襲了羅馬法的精神,又開啟了近代民主代議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進程中最為深遠的影響是(

) A.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

B.以法律條文捍衛了資產階級的利益

C.實現了由“主權在君”到“主權在民”的革命性轉折

D.解決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動蕩問題,為國家崛起提供了堅實的政權保障

解析: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并未被世界各國普遍接受,A項錯;B、D兩項是現實意義,只有C項是最深遠的歷史影響。

答案:C 5.1689年《權利法案》第11條規定:“陪審官應予正式記名列表并陳報之,凡審理叛國犯案件之陪審官應為自由世襲地領有人。”這一規定體現了(

) A.對君主司法權的限制 B.對資產階級利益的維護 C.《權利法案》的保守性 D.維護司法公正的要求 答案:C 6.在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英國曾經建立過共和政體,但最終確立的是君主立憲制。這沒有體現(

) A.革命帶有曲折性和反復性

B.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水平和狀況 C.不同階級、階層利益與矛盾的妥協 D.封建勢力在英國的復辟 答案:D 7.觀察下面的圖片(瓦特和改良蒸汽機),其對英國政治發展帶來的影響是(

)

A.國王的權力受到限制,確立君主立憲政體 B.英國內閣制得以形成

C.新興工業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取得更多席位 D.英國兩黨制形成

解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使工業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推動了1832年議會改革。議會改革使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更多的參政權和選舉權。

答案:C

8.“仍然留在貴族手中并且被貴族用來抵制新興工業資產階級野心的政治權力,已經同新的經濟利益不能相容了。”為此英國出現了(

) A.“光榮革命” B.內閣制

C.資產階級政黨制度

D.1832年議會改革

解析:從題干的“抵制新興工業資產階級”“新的經濟利益”等關鍵信息可知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工業資產階級力量壯大但并未獲得較多的政治權利,而改變此現狀的是1832年議會改革。

答案:D 9.安妮女王沒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復歸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榮革命”的成果將要功虧一簣。因此,1701年英國通過法律規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將轉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親索菲亞手中。此舉體現了英國政體的本質特點是(

) A.以和平方式過渡政權 B.完善王位繼承制度 C.深受歐洲大陸王室影響 D.議會權力高于王權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從材料內容來看,王位的傳承是由議會通過立法的形式確立的。因此反映英國政體的本質特點是議會權力高于王權。

答案:D 10.前不久,因《世界新聞報》竊聽丑聞,英國部分政要和民眾分別聯名請愿,要求首相卡梅倫下臺??穫愖罱K是否下臺,關鍵是要看(

) A.卡梅倫所在執政黨保守黨的民意支持率 B.英國國王的態度

C.議會對卡梅倫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黨工黨的態度

解析:在英國責任制內閣中,內閣由議會的多數派組成。內閣對議會負責。如果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垮臺,故選C項。

答案:C 11.關于英國君主立憲制,下列說法準確的一項是(

) A.英國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為 B.英國女王履行國家元首的職責 C.英國政府是英國國家的實際決策機構 D.英國女王的行為只是個人行為,與國家無關

解析:本題考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在這種政體下,英王不能左右政府的行為,英國議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英王是國家的象征,故B項正確。

答案:B 12.在英國,首相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下列關于英國首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1721年,沃波爾開創了首相組建內閣的先河 B.19世紀中葉,責任制內閣得以完善 C.英國首相是議會中多數黨領袖 D.首相上臺組閣需要英王任命

解析:本題考查責任制內閣的形成和責任制內閣下英國首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責任制內閣下的首相必須是議會中多數黨領袖,名義上對國王負責,排除C、D兩項;責任制內閣是逐漸形成的,19世紀中期得以完善,排除B項;實際上第一任英國首相沃波爾當時并沒有組閣的權力,而只是主持內閣會議,A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答案:A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6分,第14題26分,共52分) 13.有學者認為:“就歷史經驗論,任何一制度,絕不能有利而無弊。任何一制度,亦絕不能歷久而不變。歷史上一切已往制度俱如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漢因循而不革,明簡易,隨時宜也。其后頗有所改。

——班固《漢書·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 郡縣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勢之所趨……則分之為郡,分之為縣,俾才可長民者皆居民上以盡其才,而治民之紀,亦何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漢以降,天子孤立無輔,祚不永于商、周……郡縣者,非天子之利也,國祚所以不長也;而為天下計,則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一

材料三 “光榮革命”以后的這套政治制度在英國叫作“舊制度”。……根據這種制度,少數貴族掌管政權,他們通過議會分享權力,議會復雜的程序是他們相互制約的工具。這種制度能夠保證工業革命順利發生,但是當工業革命發生后,它又成為陳舊的制度,必然被工業化社會所淘汰。

——錢乘旦《第一個工業化社會》

材料四 政治制度是現實的,每一制度,必須針對現實,時時刻刻求其能變動適應。任何制度,斷無二三十年不變的,更無二三百年而不變的。但無論如何變,一項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處則仍可不變,于是每一項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軌道而發展。此即是此一項制度之自然生長。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1)據材料

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回答“郡縣之制”的歷史作用。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

(2)據材料三,指出英國“舊制度”的基本特征。這套“陳舊的制度”是如何被工業化社會淘汰的?

(3)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以中英兩國為例論述材料四中的“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發展創新”這一觀點。(要求:層次分明;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行文流暢;250字左右。) 解析:本題考查中外政治制度,考查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第(1)問,根據材料中“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勢之所趨”“俾才可長民者皆居民上以盡其才”等信息,結合所學答出郡縣制的歷史作用;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關系的角度分析根本原因。第(2)問,關鍵是理解“舊制度”的含義,然后結合英國政體特點和1832年議會改革的史實回答。第(3)問考查學生的分析論證能力,根據題目具體要求,結合材料回答,注意史論結合。

答案:(1)歷史作用:有利于社會安定;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緣關系為依據分封,體現了天下之公;它是中央集權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官僚政治確立的重要標志。

根本原因:它適應了封建小農經濟發展的需要,符合歷史發展趨勢。 (2)基本特征:少數貴族掌管議會,議會權力至上。

淘汰:1832年議會改革使工業資產階級在議會中占據更多議席,獲得更多參政權和選舉權,民主政治進一步完善。

(3)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政治制度創立的核心觀念,政治制度的發展創新是指政治制度因時而變。秦朝開創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一直是圍繞其核心思想變化的,即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權力;加強皇權,抑制相權。但也處于不斷變動之中,如漢代中外朝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元代行省制,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設軍機處等。

英國開創的君主立憲制始終圍繞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觀念的本原精神,不斷加以完善創新,如頒布《權利法案》,確立責任內閣制,進行議會選舉制改革等。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一個人的絕對權力阻礙了國家的發展,不限制這種權力,國家便無法進步。……在這個時候,誰先克服專制王權,誰就先邁出現代化的第一步。

——錢乘旦《世界近現代史的主線是現代化》

材料二 英國“光榮革命”以后,內閣逐漸……成了國王直轄的最高行政機構。18世紀初,形成了國王不參加內閣會議,下院多數黨領袖任首相、主持內閣會議的慣例。1742年,沃波爾內閣的政策遭到議會反對,沃波爾辭職,創下了首相遭到議會反對時,應辭職向議會謝罪的慣例。1783~1784年,小皮特內閣遭到下院反對,內閣決定解散下院,提前進行議會選舉,由新成立的下院決定內閣的去留。

——《世界史資料》

材料三 1832年6月7日,選舉改革方案得到通過并經國王批準。主要包括選舉權和議席分配兩個方面。……56個人口不到2 000人的選區被取消,31個有2 000~4 000人的選區各減少1個議員席位。余出的143個議席中,各大新興工業城市得到65個。

——劉宗緒《世界近代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是怎樣“克服專制王權”的? (2)材料二反映了英國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創新是什么?其主要特點是什么?

(3)據材料三,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國議會發生的主要變化。結合所學,指出這種變化對英國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

(4)綜合上述材料,你對英國的政治制度創新有何認識?

答案:(1)做法:“光榮革命”(資產階級統治確立);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 (2)創新:責任制內閣形成與發展。特點:內閣擁有行政權,且權力不斷擴大;內閣與議會相互制衡。

(3)變化:調整選區,重分議席;增加新興工業城市議席。影響:工業資產階級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4)認識:制度創新具有漸進性;制度創新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

第二篇: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3 第17課 毛澤東思想(教案)

第17課 毛澤東思想教學詳案

課標要求:

概述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對近代中國的深遠影響。 學習要求:

1、概述毛澤東在工農武裝割據、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建設等方面的主要思想

2、認識毛澤東思想對近代中國的深遠影響

3、體會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而不斷探索、不懈奮斗的豐功偉績和創造品格,并且學會感恩。

教學進程:

一、導入設計:

1、毛澤東詩詞朗誦導入

2、

一、齊讀導入(2分鐘):當中國的大門開始被西方的炮艦強行打開的時候,西方產生了兩個偉大的人物:馬克思、恩格斯。他們在歐洲大地上研究調查,批判地吸收人類思想文化上的優秀成果,從而創立了一個嶄新的科學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

幾十年后,列寧根據俄國的實際,創立了關于帝國主義的科學理論,領導俄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他的理論、思想和實踐就是列寧主義。 十月革命的炮聲震驚了古老的中國,不久,在世界東方的中國,又出現了一個響徹世界的名字:毛澤東。有了毛澤東,有了毛澤東思想,中國迎來了一個天翻地覆的時代。

二、推進新課:

(一)自主學習: 立志改造社會 投身中國革命

閱讀課文的引言部分和第一段內容,了解毛澤東早年的一些活動,由學生概括回答,教師小結投影。

①五四時期在長沙創辦新民學會,到北平后接觸馬克思主義

②在湖南創辦《湘江評論》,宣傳馬克思主義,逐漸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③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是中共締造者之一。從此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

(二)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

快速閱讀課文82--84頁指出: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可以劃分為哪幾個時期?

一、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840----1919

二、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 1919----1923

三、大革命時期 1924----1927

四、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1927----1937

五、抗日戰爭時期 1937----1945

六、解放戰爭時期 1946----1949

七、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1949----1956

八、十年建設時期 1956----1966

1、 中國共產黨創建到國共合作的大革命時期( 1921年到1927年) ①著作:《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②思想:提出無產階級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和依靠農民進行革命斗爭的主張。 ③意義:解決中國革命的領導者、同盟軍、對象的問題

標志著毛澤東思想開始萌芽

結合材料討論:從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到大革命時期,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解決了中國革命的哪些實際問題?

2、土地革命時期(國共十年對峙時期)(1927-1937) 教師選取有關的黨史資料片或影視作品的片斷,使學生加深對“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理解和認識。毛澤東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怎樣一條新路? ①著作:《井岡山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紅色政治為什么能夠存在》

②思想:提出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論——“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形成

③意義:開創中國革命道路、提出“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

3、 抗日戰爭時期 ( 1937——1945年)

面對國內的亡國論和速勝論,毛澤東如何分析國情進行革命探索的?

①著作:《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

《論持久戰》:(1)抗戰是持久戰(2)戰爭最后的勝利屬于中國(3)實行人民戰爭路線 《新民主主義論》:(1)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第一步,民主主義革命;第二步,社會主義革命)(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及新民主主義社會的藍圖和前景

②思想: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中國革命的兩步論——“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③意義: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走向成熟。

確立為指導思想——中共七大1945年

思考:七大時毛澤東思想為什么能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從中共成立開始,毛澤東便以馬克思主義原理為指導,結合國情先后提出堅持無產階級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依靠農民進行革命斗爭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分為二步走等理論,毛澤東思想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成為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保證。因此„„

合作探究:什么是毛澤東思想?

4、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年)

抗戰勝利結束后,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勝利前夕,毛澤東為全黨提出了新的目標。閱讀課文84頁完成表格內容。 ①著作:《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論人民民主專政》

《報告》:

1949年春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指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以恢復和發展生產事業為一切工作的中心。還提出促進革命取得勝利的方針,規定了革命勝利以后黨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

《論人民民主專政》:

1949年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規定即將建立的人民共和國政權性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

②思想:建立“人民民主專政”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

③意義:人民民主專政的思想,豐富并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為建立新中國作了政治理論準備,使毛澤東思想得到發展。

5、新中國成立之后 毛澤東從理論和實踐上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不懈探索 ①著作:《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十大關系”主要討論經濟問題,從經濟工作的各個方面來調動各種積極因素。

前三條講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系,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報告肯定過去我們在處理這些關系上沒有犯大的錯誤,同時強調根據形勢和經驗,今后應該適當調整,更多地發展農業、輕工業,更多地利用和發展沿海工業,盡量降低軍政費用的比重。多搞經濟建設。從長遠看,這樣反而能夠更好地發展重工業,內地工業和加強國防。這里涉及的實際上是開辟一條跟蘇聯過去道路的有所不同的中國工業化道路的問題。 第

四、五兩條講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開始涉及經濟體制的改革。這樣就初步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若干新方針 。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分清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敵我矛盾、人民內部矛盾)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②思想: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建設方針政策,闡述了兩類矛盾學說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

③意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理論,使毛澤東思想得到發展。

小結: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人民民主理論”+社會主義建設初步理論

其中“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包括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和依靠農民進行革命斗爭;“工農武裝割據”思想;中國革命分兩步走 等

(四)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五)、毛澤東思想的深遠影響: 對中國革命和建設而言: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中國共產黨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理論武器 對中國思想發展而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思想根源,

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是民族振興的精神支柱

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而言:

毛澤東思想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小結不同歷史時期的思想

四、課堂訓練

1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首次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典例是制定了

A .當的最高革命綱領 B .黨的民主革命綱領

C .“工農武裝割據”戰略 D .統一戰線策略

2. 毛澤東思想得到豐富和發展是在

①大革命時期 ②解放戰爭時期③抗日戰爭時期④過渡時期 ⑤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3.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寫的主要著作不包括 A.《論持久戰》 B.《論聯合政府》

C.《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D.《新民主主義論》

4.為毛澤東“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觀點奠定了基礎的歷史事件是 A.民主革命的勝利

B.第一屆全國人大的召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共八大的決策 5.如果讓你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你選擇的主題是毛澤東思想在中共開創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奪取政權新局面時期的發展,你應該借助的歷史資料是 A.《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義論》 D.《論人民民主專政》

6.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共產黨人要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進攻,這主要是因為

A.全國大陸基本解放

B.中國共產黨即將成為執政黨 C.黨的工作重心需要轉移 D.資產階級準備向黨進攻

五、情感提升:談談你所了解的毛澤東,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發? 毛澤東擁有什么? ●勤奮學習 ●學識淵博

●關注現實生活,注重社會實踐(了解國情) ●審時度勢,探索創新 ●膽略氣魄

毛澤東放棄了什么? ▲安定的生活(前半生) ▲大部分親人 毛澤東的十個子女 長子:毛岸英,1950年犧牲于朝鮮 次子:毛岸青,有輕度精神疾病,2007年去世。 三子:毛岸龍,1931年下落不明 長女:1929年,托人寄養,下落不明 四子:毛毛,1932年,下落不明 五子:1933年,早產夭折 次女:1935年,托人寄養,下落不明 三女:李敏,至今健在 六子:1937年夭折 四女:李訥,至今健在 毛主席語錄:

1、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2、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

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3、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感受偉人輝煌一生,聆聽偉人諄諄教誨。

多媒體輔助教學營造教學氛圍。 板書設計:

一、立志改造社會 投身中國革命

二、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

1、萌芽

2、初步形成

3、成熟

4、發展

5、進一步發展

三、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四、毛澤東思想的深遠影響

第三篇:鼎尖教案高一歷史: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人教版必修一)[最終版]

高考資源網(ks5u.com)

您身邊的高考專家

第7課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教學目標:掌握“光榮革命”、《權利法案》的制定和責任內閣的形成等基本史實;理解君主立憲制的含義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及作用。 重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及特點。

難點:君主、議會、內閣的關系及各自的權限、作用。 課前自主學習

一、光榮革命

1.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① 王朝的專制統治嚴重侵犯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他們要求限制王權,同國王展開斗爭。

2.革命過程(1)② 年,革命爆發。(2)建立共和國(3)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4)③ 年,光榮革命發生,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3.影響:為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二、議會權力的確立

1.標志:《權利法案》。

(1)內容: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① 的權利,保證議會的② 、③ ,議會還可以監督政府和決定重大的經濟政策。

(2)意義:否定了封建時代的④ ,君主權力⑤ 賦予,受到法律嚴格制約。議會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開始逐漸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2.特點:⑥ 權力至上,國王統而不治。

3.作用:(1)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度,資產階級通過議會對國家實行⑦ 統治,以防止專制獨裁。(2)資產階級不同集團的權益之爭,在議會中得以⑧ 的方式實現,有利于避免暴力沖突。

4.發展:⑨ 年,英國議會進行了選舉改革,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議席。

三、責任制內閣的形成

1.形成于18世紀前期,① 實際上是英國的第一位首相。 2.內閣的組成:內閣的首腦是② ,內閣成員是各部大臣。

3.特點:(1)內閣成員集體負責,必須在③ 上保持一致,要與首相共進退(2)如果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垮臺,但首相也有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3)內閣名義上對④ 負責,其實對⑤ 負責。

4、首相的產生:一個政黨成為⑥ 時就獲得執政地位,]陔黨的領袖就會被國王任命為首相。

5、首相的地位和權力:有權提名⑦ ,決定國家的⑧ ,掌握國家的⑨ ,又能通過議會掌握⑩ ,這樣,首相實際上掌握了國家大權。

政黨制度:在爭奪議會席位的斗爭中,資產階級議會政黨制度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 課堂合作探究

知識點一:光榮革命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

(1)17世紀初,英國的資本主義已經有了較大發展。

(2)17世紀前期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與斯圖亞特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銳。 ①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和按照資本主義方式從事經濟活動的新貴族出現并壯大起來。②17世紀初,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二世都信奉“君權神授”,認為“除上帝以外,國王不對任何人負責”,厲行專制,經常干涉工商業的生產經營。 ③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他們要求限制王權,同國王展開斗爭。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版權所有@高考資源網

- 1高考資源網(ks5u.com)

您身邊的高考專家

①國家元首②立法機關的一部分③聯合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④國教世俗領袖⑤英聯邦元首⑥統而不治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知識點三: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知識歸納

1. 內閣由來:英國國王很早就有在宮中召集一些貴族、大臣和高級教士開會,商討國家大事的傳統。光榮革命以后,國王經常在一個秘密的小房間里召開這種會議,因此人們稱之為內閣會議。

2.責任制內閣

(1)責任制內閣的形成:18世紀初,英國議會下院的議員權力斗爭中形成兩派,獲得多數席位的一派成為多數黨,實際”制了政權。后來,國王不再出席內閣會議。1721年,擔任財政大臣的下院多數黨領袖沃爾波爾,經常主持內閣會議,英國的責任內閣制開始逐漸形成,沃爾波爾實際上成為英國的第一位首相(2)責任制內閣的構成:內閣的首腦是首相,內閣成員是各部大臣。

(3)議會與政府的關系:①內閣成員集體負責,必須在大方針上保持一致,要與首相共進退;②如果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要垮臺,但首相有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4)內閣的權限:、內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其實是對議會負責。

(5)首相的權限:①一個政黨成為多數黨時就獲得執政地位,黨的領袖就會被國王任命為首相}②首相有權提名內閣成員即各部大臣,決定國家的重要政政策,掌握國家的行政大權

③通過議會掌握立法權。

3.議會政黨制度形成

為了獲得議會多數席位,英國資產階級政黨間展開了激烈競爭,資產階級議會政黨制度逐漸形成和發展。

典例剖析 【例4】在君主立憲制下,英國的國家政府表現為 ( ) A.內閣 B .議會上院 C.議會下院 D.王室 【變式題3】下列對英國責任內閣首相表述正確的是( ) A首相由國王任命,也可以被國王罷免 B.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C.由上議院大選獲勝的多數黨領袖擔任 D.首相的權力表現為任免高級文官、制定憲法 鞏固檢測 鞏固訓練: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是確立了君主立憲翩的資產階級專政。“君主立憲制”這一概念的基本含義是 ( ) A.君主權力受憲法約束 B.君主處于“統而不治”地位 C.議會享有立法權 D.內閣向議會負責

2、按照英國責任內閣制的慣例,如果議會通過了對政府 的不信任案,那么內以( ) ①首相下臺,各部大臣留任 ②集體辭職,宣布下臺

③宣布解散議會,進行重新選舉 ④首相重新任命各 部大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英國歷史上“在選舉政府方面,不管我們的憲法在理論上授予維多利亞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實踐中這種自由是不存在的”。這表明( ) A.國王無權參與國家政治生活 B.英國國王可以任意組成內閣 C.國王在英國不能享受自由權利 D.國王在政治生活中沒有實權

4、下列關于英國的說法,正確的有 ( ) ①英國是最早實行議會制的國家 ②內閣制、政黨制 在英國最先得到發展

版權所有@高考資源網

- 3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優化訓練及答案

歷史·必修1(人教版)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第7課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基礎達標

1.(2013·廣東省學業水平測試)英國光榮革命后制定《權利法案》的是(

) A.國王

B.議會 C.內閣

D.總統

答案:B

2.(2014·金麗衢十二校二模)英國倫敦唐寧街10號,傳統上是第一財政大臣的官邸,后成為今日普遍認為的英國首相官邸。唐寧街10號的這一歷史地位起始于(

) A.克倫威爾

B.威廉三世 C.沃波爾

D.丘吉爾

答案:C

3.18世紀初期以來在英國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的是(

) A.議會

B.內閣 C.國王

D.法院

答案:B

4.(2014·四川聯測)在英國政治文明的歷程中,“它是向舊制度的公開挑戰,向土地貴族和金融寡頭盤踞了幾百年的地盤進攻„„工業資產階級無疑是絕對獲益者。”這里的“它”指(

) A.光榮革命

B.憲章運動 C.責任內閣制形成

D.1832年議會改革

答案:D

5.英國《權利法案》規定:“非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停止法律的執行;不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擅自征稅。”這表明(

) A.國王將由議會選舉產生 B.確立了議會主權原則 C.內閣首相開始取代王權 D.英國首創了議會制

解析:本題考查材料解讀能力。從材料可知《權利法案》確立了議會主權、限制了國王的行政權,故選B項。

答案:B

6.(2014·廣東六校聯考)2011年7月,因《世界新聞報》竊聽丑聞,英國部分政要和民眾分別聯名請愿,要求首相卡梅倫下臺??穫愖罱K是否下臺,關鍵是要看(

) A.卡梅倫所在執政黨保守黨的民意支持率 B.英國國王的態度

C.議會對卡梅倫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黨工黨的態度

解析:本題考查再認再現和遷移運用能力。結合所學可知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內閣要對議會負責,故卡梅倫最終是否下臺,關鍵是要看議會對卡梅倫政府的信任程度,故C正確。

答案:C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 英王是國家元首,擁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議會、批準和否決法律、宣戰、媾和和締約大權,但這些只是例行公事,國王實際上是一個“統而不治”的虛君。然而國王又是不可或缺的,除了禮儀方面的作用外,某個政治環節發生矛盾,國王可利用自己的聲望進行協調。有人說,國王雖不再是國家航船的原動力,但卻是揚起風帆的桅桿。

(1)上述材料反映出的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出現于英國議會哪年通過的哪部文獻?

解析:第(1)問根據所學知識即可作答。

答案:1689年;《權利法案》。

(2)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這一政體有何突出的特點?

解析:第(2)問,根據材料可以看出國王“統而不治”,但又不可或缺。

答案:特點:國王統而不治,是虛君,無實權;國王是國家象征,起著維系國家的紐帶作用。

(3)此后這一政體有何新的發展?

解析:第(3)問,“發展”一方面指責任內閣制逐漸確立,另一方面指1832年議會改革。

答案:發展:《權利法案》頒布后,議會的權力日已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逐漸“統而不治”的地位;18世紀初形成責任內閣制,國王成為虛君;19世紀英國議會不斷改革,君主立憲制日趨完善。

素能提升

1.1688年,一群英國貴族說,“改變晚宴規則的時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們該被換掉了,但不是通過流血的方式”。按照他們的方式,英國(

) A.結束了王權專制 B.君權收歸議會執掌 C.建立了責任內閣制 D.下層人民的權利得以保障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結合所學可知1688年英國 “光榮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故選A項。

答案:A

2.(2014·湛江調研)“除經國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該材料(

) A.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完成 B.平衡議會和國王的權力

C.說明君主立憲制在英國開始形成 D.說明責任內閣制在英國確立

解析:本題考查信息獲取能力。材料出自《權利法案》,這是對王權的限制,標志君主立憲在英國開始形成,因而C項正確,B項錯誤,A項是光榮革命,D項的標志是18世紀沃波爾內閣。

答案:C

3.(2014·溫州能力測試)17世紀90年代,英國開始從議會的多數黨派中遴選閣員,組織行政班底,為國王提供咨詢。這表明(

) A.責任內閣制正式形成 B.內閣權力膨脹 C.國王仍然具有行政權 D.王權受閣員制約

解析:本題考查材料解讀能力。從“閣員為國王提供咨詢”可知此時決策權仍掌握在國王手中,故C項正確。

答案:C

4.2012年12月18日,從英國傳出一條爆炸性新聞(下圖)。按照英國的慣例,下列各項推斷最有可能成立的是(

)

A.英國國王“統而不治”的時代已經結束 B.英國國王成為議會決策者中的重要一員 C.英國國王成為英國各個政黨的公共領袖 D.英國國王出席會議但卻沒發表任何言論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據所學可知在責任內閣制確立以后,英王只是國家名義上的元首,無實際權力,故D項正確。

答案:D

5.在英國,“擁有下院多數事事可行,沒有下院多數一事無成”。這反映了(

) A.內閣對議會負責

B.選舉權擴大 C.兩黨制的完善

D.國王權力增強

解析: “擁有下院多數事事可行”反映了下院在國家權力中處于中心地位,擁有重大事件的決策權,即內閣要向議會負責,故選A項。

答案:A

6.下圖中所反映的是19世紀中英兩國政府的重要國家機構,兩者的最大區別在于(

)

A.決策形式不同

B.人員選拔不同 C.機構性質不同

D.行政方式不同

解析:本題考查比較分析能力。結合所學可知英國議會反映的是英國的民主制度,清朝軍機處反映的是清朝的專制制度,兩者的性質截然不同,故選C項。

答案:C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沖突中的融合是社會發展的一種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相互制約的歷史傳統通過沖突而達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傳統,從而完成變革,產生新的政治制度。“光榮革命”就是這種模式的極好的先例„„“光榮革命”既是傳統的沿襲,又是變革的手段„„

——《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下列種種才叫做自由權利:在你睡覺時,你能獲得保證,第二天醒來時,你的財產和昨天一樣,沒有絲毫變動„„你又獲得保證,你不會在半夜三更,從你妻子的懷抱,或從你孩子的擁抱中,

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樓,或驅入沙漠„„這些權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國的人。”

——伏爾泰《關于百科全書的問題》

材料三 為什么別的國家不采取這些法律(指英國法律)呢?這樣是否等于問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羅馬就不會。你可以回答:在英國,這些椰子不是從來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們被栽培得還不夠久„„

——伏爾泰《關于百科全書的問題》

(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光榮革命’既是傳統的沿襲,又是變革的手段”的理由。

(2)結合史實,談談你對材料三中“在英國,這些椰子不是從來就能成熟的”這句話的理解。

(3)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斷伏爾泰對英國政治制度的上述評述是否可信。為什么?

(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英國政治變革的認識。

解析:本題以英國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和完善切入考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第(1)問,結合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和實質來理解“沿襲”與“變革”的含義。

第(2)問,實際要求回答君主立憲制的完善過程。

第(3)問,屬于開放性試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4)問,通過材料可以看出英國政治變革的漸進性、和平性等特點,政治變革推動了英國民主政治的進程。

答案:(1)沿襲傳統是指英國保留了君主制和議會傳統;變革的含義是指光榮革命為英國君主立憲政體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逐漸實現民主法治。

(2)英國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經歷了長期的斗爭和努力:光榮革命,結束了封建專制統治;頒布《權利法案》,建立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上半期,責任內閣制逐漸形成;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代表成為下院的主導力量。

(3)判斷:不可信。理由:文學家、思想家的作品和言論往往帶有主觀臆斷性,根據自己的好惡褒貶時政,存在一些與事實相悖之處。(如:“這些權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國的人”這一說法就不符合18世紀中后期的英國社會現實。) 判斷:可信。理由:君主立憲制建立后,國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英國最終建立起法制社會;隨著英國代議制的逐步完善,人民享有的民主權利也不斷完善。

(4)改革是實現政治變革的一種途徑;政治民主化是政治變革的必

然趨勢;民主政治的實現是一個曲折的歷史過程。

英國陸軍的“政治待遇”

英國內戰中,以克倫威爾為首的英國陸軍(當時稱為“新模范軍”)打敗了支持國王的“王黨軍”,俘虜并處死了英王查理一世。查理二世將海上力量定名為“皇家海軍”。1918年4月1日,英國皇室又將剛成立的空軍定名為“皇家空軍”。也許是英國陸軍的弒君行為給皇族成員留下仇恨記憶和心里震撼太大,時至今日,英國王室一直對陸軍心存芥蒂,沒有同意英國陸軍前冠以“皇家”這一稱謂。

第五篇:【精品】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第7課 啟蒙運動 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 第7課《啟蒙運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歐洲啟蒙運動的背景和特點,掌握啟蒙運動思想家的主要觀點。

通過閱讀啟蒙運動思想家的言論材料,培養學生對歷史資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評價問題的能力,通過比較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的異同,培養學生歸納和比較的能力。

通過對啟蒙運動興起的歷史條件和重大影響的探究,使學生認識到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觀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等啟蒙運動思想家的主要觀點及啟蒙運動的影響

難點:啟蒙運動與文藝復興的區別與聯系。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情境導入:展示先賢祠圖片。

巴黎,一座聞名于世的繁華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無不被一座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圣殿——先賢祠所震撼。古樸的建筑,濃厚的文化氛圍,非凡的事跡,滌蕩著來這里參觀的每一個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而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盧梭則位列其中。在盧梭的墓碑上刻著他自撰的銘文:“睡在這里的是一個愛自然與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爾泰的靈柩車上,人們寫著這么一句話:“他是詩人、哲學家、歷史學家,他使人類理性迅速發展,他教導我們走向自由!”然而,兩人生前命運坎坷,為捍衛真理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他們高舉著理性主義的大旗,在專制主義、教權主義、特權主義盛行的西歐,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吶喊:天賦人權、自由平等、主權在民,給尚處在黑暗中的人們帶來光明和希望,這就是歐洲偉大的啟蒙運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聆聽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吶喊吧。 [講述新課]

一、探源啟蒙運動(課件1—6) 什么是啟蒙?

“啟蒙”在法文中即為光明、智慧之意。啟蒙思想家認為:過去的時代在天主教會和世俗封建主的統治下是迷信和無知的黑暗時代,而啟蒙運動就是要從黑暗進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時代 。 就是開啟智慧,通過教育和宣傳,把人們從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會中解放出來,使人們擺脫教會散布的迷信和偏見,從而為爭取自由和平等去斗爭。

17、18世紀歐洲資產階級在思想領域里展開的反對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思想束縛的思想解放運動被稱為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革命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

18世紀的歐洲人、特別是法國的知識分子,他們對社會現實強烈不滿,紛紛以生動的文筆,通過戲劇、小說等形式,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表達對社會的愿望和設想,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思想解放運動,因試圖擺脫迷信和蒙昧,開啟人類的智慧,所以這一運動在歷史上被稱作“啟蒙運動”。 【合作探究】

理性時代的到來是偶然的嗎?根據前面幾節課及必修

一、二的相關內容,總結啟蒙運動的背景。

提示:存在決定意識: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

在學生分析的基礎上總結: ①思想:文藝復興運動的推動。 ②科學:自然科學的突飛猛進。 ③經濟: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④階級:資產階級的壯大。

⑤政治:封建統治與資本主義發展矛盾的尖銳

二、法國啟蒙思想家(課件7---17) A.伏爾泰:啟蒙運動的領袖

課件展示:伏爾泰的圖像。

伏爾泰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屢遭王公貴族的迫害,但又屢次得到王公貴族的厚愛;他死時,統治者不準把他葬在巴黎,然而,大革命時期,人們又把他的遺骨請回巴黎的先賢祠,并且為他參加葬禮的人數達到10余萬人。

同學們!誰能講一個有關伏爾泰的故事嗎?

同學們,我們從伏爾泰老人的身上看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震動和鼓舞呢!?

我看到了伏爾泰老人身上的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他嫉惡如仇,為民請命!我們應該學習伏爾泰老人的這一優良品質!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閱讀材料,提煉概括伏爾泰的主要觀點。 主要觀點:①抨擊天主教會;②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君主立憲制;③提倡“天賦人權”;④人們應享有言論、信仰和財產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這些主張在當時都是插向封建統治思想體系的利劍!它宣告了黑暗時代的結束和理性時代的開始!為此做出重大貢獻的偉人還有孟德斯鳩和盧梭等人。

他們否定了原來的神學世界觀以后,他們提出了“君主立憲”、“三權分立”、“社會契約”等等新的國家運作方案。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運用他們自己的智力去重新認識、判斷和理解社會、構思社會。這就是所謂的“理性”。也就是說這次思想解放運動把西方的人為精神大大推進到了“理性時代”,啟蒙思想中閃耀著美麗的“理性之光”,這也是與文藝復興相比較,最重大的進步! B.孟德斯鳩:法的精神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閱讀材料內容,提煉歸納孟德斯鳩的觀點。

提示:①批判天主教和封建制度 ②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③三權分立,君主立憲

課堂設問:哪項是核心內容呢? 提示:三權分立,君主立憲

課堂設問:他的觀點主要體現在哪部著作中? 提示:《論法的精神》。 C.盧梭:社會契約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課件展示:盧梭的圖像。

過渡: “伏爾泰結束了一個舊時代,而盧梭則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閱讀材料內容,提煉概括盧梭的主要觀點。 課堂設問:他的觀點主要體現在哪部著作中? 提示:《社會契約論》

課堂設問:你認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張在當時最激進、影響深遠?談談你的看法。

展示材料:“英國人民自以為是自由的,他們是大錯特錯了。他們只有在選舉國會議員期間,才是自由的,議員一旦選出后,他們就是奴隸,他們就等于零了。” 提示:(學生分析后教師針對性歸納)

盧梭的主張最激進,他認為真正保障人民自由平等權利的,不是英國的君主立憲,而是由人民直接擁有國家主權和立法權的民主共和制度。盧梭的思想閃耀著更明亮的智慧之光,他的“人民主權”說成為近現代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制度賴以產生、確立和發展的核心思想和理論基石,它直接影響法國大革命,是法國大革命的靈魂,啟蒙思想對近代中國也有很大影響。

D.德國的啟蒙思想家:康德—人非工具 課件展示:出示康德的圖像。

課堂設問:閱讀本目內容,找出康德的主要觀點以及他的歷史地位。

三、啟蒙運動的影響(課件18---22)

一、從對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影響來看,啟蒙運動所批判和主張的內容,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

第二、 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第三、啟蒙思想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爭取獨立。

第四、啟蒙思想成為人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課小結】法國文豪雨果曾經說過:比大地更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大家不要忘記,正是啟蒙運動,解放了人的心靈,宣揚了人的理性,人類才步入了今天這個思想解放、行動自由的現代社會。 【板書設計】

一、.探源啟蒙運動

二、法國啟蒙思想家

三、啟蒙運動的影響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求婚快閃抖音快閃48秒下一篇: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2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