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新時期公益文化論文

2022-05-09

要寫好一篇邏輯清晰的論文,離不開文獻資料的查閱,小編為大家找來了《新時期公益文化論文(精選3篇)》相關資料,歡迎閱讀![摘要]新時期鄉村文化治理主要以基層政府為主導,但因各方面因素導致基層政府治理水平及文化發展存在不平衡性,需要結合實際,發掘鄉土教育的優秀傳統和特色,有針對性開展鄉村文化治理,建設和完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注重文化治理有利于繁榮鄉村文化,提高鄉村治理,改善鄉村居民素質和生活質量,對鄉村振興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現實意義。

新時期公益文化論文 篇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歷史向度分析

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歷史結構,也是一個不斷積累和不斷豐富發展的理論體系。它繼承和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思想理論建設的重大理論成果和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提出了新時期思想文化建設總體布局的新認識,發展了新時期思想文化建設的新理念,糾正和廓清了思想觀念領域的錯誤思想和模糊認識,明確了我國思想文化建設的新坐標和新任務,指明了新時期思想文化建設的道路和方向,是思想文化建設高擎的理論旗幟。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歷史向度;分析

在改革開放30年之際,思考、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實踐,無疑是一項重要的理論任務。目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解讀和研究,總體上存在兩種模式,一種是內涵式解讀和研究,另一種是功能式解讀和研究。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性而言,上述兩種解讀和研究方式顯然還遠遠不夠。在此基礎上,更應將其置于我國思想文化建設的偉大進程中去認識、分析和思考,從而真正理解這一理論是黨和國家積極回應社會實踐的現實需要、堅持對未來美好預期而提出的一項重大理論和現實課題,進而揭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時代性、實效性、實踐性的鮮明特點。

一、從歷史的視角體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對改革開放30年來思想文化建設成果的堅持繼承和全面總結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在繼承改革開放乃至以往一切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的基礎上,經過凝練和升華,創造性地進行發展而形成的理論體系,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要求和社會主義本質特征,是對改革開放30年思想文化建設的堅持繼承和全面總結。

(一)繼承了改革開放30年來思想理論建設的重大理論成果

一是繼承了改革開放30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實踐上不懈追求、理論上勇于探索,先后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把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指導思想,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源泉和理論前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繼承了上述重大理論成果,并把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置于體系內容的最高層面,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二是繼承了改革開放30年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改革開放以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把崇高的理想與現實的國情結合起來,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豐富和完善,逐漸發展成為現階段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加以確立,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出了明確目標。三是繼承了改革開放30年來對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提煉與概括。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對長期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一系列優秀精神的繼承和概括,得到了廣泛的宣傳和認可,被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加以確立,賦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氣派和時代特征。四是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特別是改革開放條件下我黨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規律的新認識??茖W回答了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條件下的道德建設、價值導向、行為規范等重大問題,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為塑造具有崇高道德修養的社會主義公民提供了科學的行動指南。

(二)堅持了改革開放30年來思想文化建設的正確道路

首先,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文化建設中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場、觀點、方法,是思想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最根本內容。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證明,確保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思想文化建設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思想文化建設得以加強和改進的根本保證。動搖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動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根基和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就會導致思想混亂,喪失社會和諧的思想靈魂。其次,堅持了思想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發展方向。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反映了社會意識的本質,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范,是引領社會前進的精神旗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堅持了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思想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發展方向,是引領我國思想文化建設的旗幟。

(三)總結了30年來思想文化建設領域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

一是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思想、價值取向的發展趨勢和現實需要。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促進了人們的思想意識更加開放,使思想文化建設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使整合多樣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任務更加復雜艱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是在總結上述狀況的基礎上,以其豐富的內涵和嚴密的結構,為人們判斷是非對錯、做出價值選擇提供了正確的標準,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了堅實的共同思想基礎。二是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外思想文化交流激蕩的積極成果。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外交往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外思想、不同文化之間呈現出加速交流、交融、交鋒的發展態勢。一方面,世界多樣性的文化開闊了我國思想文化建設和道德建設的思路和視野;另一方面,國外多樣化的社會思潮也給我們的思想認識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迷亂。正是在此背景之下,中國共產黨人科學總結改革開放以來中外思想文化交流激蕩的積極成果,高揚馬克思主義旗幟,在積極吸收包括自由、平等、民主等全人類共有的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形成了我國完善的社會核心價值理論體系,為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抵制各種錯誤、腐朽的思想價值觀念,提供了堅強的理論保證。三是總結了世界社會主義國家思想文化建設的經驗教訓。綜觀世界社會主義國家的風雨歷程,特別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蘇東社會主義國家發生巨變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教訓,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喪失黨對社會意識形態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否則,社會主義就必然走向失敗。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時期,黨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是對這一經驗教訓的總結,一方面,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決不動搖,另一方面,又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用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加深入人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從現實的視角觀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對改革開放30年來思想文化建設理論的高度凝練和理論提升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既是對我國社會主

義建設經驗的總結,更是對改革開放30年來思想文化建設理念的重大創新,對于新的歷史時期進一步推進思想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對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思想文化建設總體布局的新認識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在思想文化領域形成了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發展態勢,人們價值觀念的多樣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在此背景下,如何奠定全黨全國人民堅實的共同思想基礎,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就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而迫切的歷史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的進一步深化,也標志著黨對思想文化建設的創新與發展。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明確指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在此基礎上,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進一步提出了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做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將對推進黨和國家對思想文化建設的認識提高到了新高度。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根據現階段社會矛盾發展的特點,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特別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的論斷,明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聯系起來,并使其成為貫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任務,科學揭示了思想文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整體布局中的突出地位,反映了黨對思想文化建設地位、作用、意義的新認識。

(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完善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薄秉h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對我國當前及未來的改革發展進行新思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進行新探索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并提出丫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新理論,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歷史任務,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既是凝聚和激勵全體人民的精神紐帶,又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指南。在其內容構成上,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為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思想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激勵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的精神力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維系全民族的精神紐帶,是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支撐,是全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創造力的不竭源泉;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是經濟社會順利發展的必然要求,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環境和社會氛圍。上述四個方面的內容,層次清楚、定位明確、結構嚴謹,是我們黨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緊密結合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思想文化建設的實際提出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課題,它既堅持了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中國特色,既總結了實踐中的成功經驗又提升概括了理論上的新思考,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三)對改革開放以來思想文化建設理念的新發展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大力推進和諧文化建設,是當前我國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對改革開放以來思想文化建設理念的新發展?!白鹬夭町?,包容多樣”,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在論述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時提出的重要觀念,是我黨在思想文化建設理念上的新發展。一是實現了先進性與廣泛性的結合。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必須立足于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兼顧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二是妥善處理一元化和多樣性的關系。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一元化的指導思想引領和整合多樣性社會思潮,同時,又必須正視多樣性社會意識的存在,努力增強核心價值體系與和諧文化的包容性,營造出有利于和諧文化健康發展、有利于其他有益文化有合理發展空間的寬容環境和社會氛圍。三是揭示了新時期思想文化建設的獨特規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與經濟發展和物質產品不同,思想文化既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又引領社會發展,具有自身發展規律,不能像搞突擊運動和發展經濟一樣建設思想文化。

三、從發展的視角思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新時期思想文化建設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們黨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重大理論創新,它鮮明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用什么樣的精神旗幟團結帶領全體人民開拓前進,中華民族以什么樣的精神風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問題,為我們指明了新時期思想文化建設的道路和方向。

(一)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當今世界與當代中國發展的新變化,勾畫出我國思想文化建設的新坐標

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經濟全球化加速推進,政治多極化不可阻擋,文化多元化方興未艾,科技發展呈群體陸突破態勢。在上述趨勢中,伴隨著經濟、政治、科技之間的激烈競爭,各種文化相互交流激蕩,不同文化之間的滲透日趨隱蔽和快速,不同文化、價值觀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世界范圍內各種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更加復雜。從國內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進入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經濟實力明顯提高,政治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伹同時也要看到,不斷深入推進的改革開放,在思想文化領域也引起了一些新的變化,主要是: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增強了人們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樣性和多變性,對傳統觀念產生了較大沖擊;改革開放大潮中形成的社會意識,完全不同于“文革”時期的政治狂熱,社會思想意識呈現健康穩定發展態勢,對黨和國家基本路線和大政方針的認可度顯著提高;多種社會思潮共同存在競相發展。主流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基本文化權益的保障要求越來越強。上述國際國內的發展狀況和思想文化發展的新變化,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的時代背景。以此為基礎,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充分體現了我黨對當今世界與當代中國發展的新變化的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為我們勾畫出了新時期我國思想文化建設的新“坐標”,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對當今時代發展趨勢

和我國思想文化發展方位的準確把握,體現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高度的文化自覺。

(二)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新需求和新期待,指出了新時期思想文化建設的新任務

文化已經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顯著標志。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思想文化建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從總體上看,思想文化建設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是相適應的。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任務,提供思想文化支撐、推動文化發展繁榮的要求更加迫切,適應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滿足人們多層次、多方面、多樣性文化需求的問題更加突出,堅持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要求更加強烈。特別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中一個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就是隨著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尤其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文化消費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特征更加明顯,人們求知、求樂、求美的愿望更加強烈,熱切呼喚更多高品位、高質量、多姿多彩的優秀文化產品,期盼更加優質、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是對上述問題的積極回應,突出地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新需求和新期待,也為我們指出了新時期思想文化建設的新任務。一是要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創作更多反映人民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二是要大力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高潮,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三是要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努力提升全體公民的素質和思想道德新境界,促進入的全面發展。

(三)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我國改革發展的大趨勢和主旋律,指明了新時期我國思想文化建設的總方向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偉大創舉,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推動中國進人了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的科學發展軌道。這是當代中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是當代中國發展的主旋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對我國改革發展的大趨勢和主旋律的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指明了新時期我國思想文化建設的總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它提供了和諧社會建設所需要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可以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文化條件。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向世人展現了當代中國發展的思想、文化、精神上的旗幟,指明了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發展方向,必將推動新時期我國思想文化建設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

四、從糾偏的視角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對錯誤思想和片面認識的匡正與廓清,是思想文化建設高擎的理論旗幟

30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也使人們的思想觀念處于劇烈的變動之中。在中國社會快速轉型中,現實生活中大量矛盾和問題必然反映到人們的思想意識中來,表現為理想信仰、價值取向、道德風尚、心理習慣等思想觀念領域中的矛盾和沖突。思想觀念是對社會現實生活的集中反映,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精神風貌和精神狀態,隨著經濟發展中人們的物質利益矛盾得到解決和緩解,思想觀念領域的矛盾和問題愈來愈突出地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特殊而關鍵的因素。目前,思想觀念領域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有:一是馬克思主義思想觀念與非馬克思主義思想觀念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為中華民族的崛起提供了強大動力,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穩步推進,使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社會意識形態中的主流地位不斷得以強化和鞏固;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國外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學說強勢傳人,加上國內在市場經濟和全球化浪潮的影響下,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學說在部分人群中大行其道,更有個別人利用社會上對馬克思主義的曲解、誤解,而公然攻擊、污蔑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二是科學思想觀念與非科學思想觀念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人類社會只要存在未知領域,科學與非科學思想觀念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就不會停止。中國現階段的發展很不平衡,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素質參差不齊,特別是中國社會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經受了許多迷信、神話、宗教等非科學思想觀念的影響和浸染。改革開放后,我國社會由封閉走向全面開放,紛繁復雜的外部世界、科學與非科學的思想觀念撲面而來,致使部分人群在科學與非科學思想觀念面前良莠難分、陷于迷途。三是健康思想觀念與非健康思想觀念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文明禮儀之邦,歷來就崇尚重義輕利、勤勞善良、自強不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進一步驗證了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但是也應看到,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快速轉型,在種種利益的熏染和誘惑下,部分人群放棄了固守的健康思想觀念,人生信條信奉個人至上、生活追求物質享樂,視低俗、惡搞為流行,把極端和新奇當經典,更有甚者為一己私利而見利忘義、坑蒙拐騙、道德淪喪、腐化墮落。

上述矛盾和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需要嚴肅對待,決不能不聞不問、任其發展。對于前者我們一定要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加以堅持和發揚,對于后者一定要毫不含糊、堅決果斷地加以排除。當然,思想觀念領域的矛盾和問題絕不能簡單照搬發展經濟的方法去解決,而應當遵循思想文化建設的自身規律,采取說服、教育、引導的方法加以解決??v觀世界,任何一個社會秩序的失范和失控,都是一定社會思想觀念矛盾和沖突的具體體現,統治階層為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都會竭力創造出利于自身的核心價值結構,以維護社會制度、保障社會穩定、鞏固執政地位,這些給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既使人們的思想觀念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同時也給我們解決思想觀念領域的矛盾與問題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條件,提出并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可滑恰逢其時、意義重大,是科學應對和妥善解決思想觀念領域矛盾與問題的重大舉措。其一,明確回答了當前多元價值構成的各種價值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發揮主導與統領作用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進步提供了堅實的精神依托和強力支撐,廓清和糾正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其核心價值地位、作用的錯誤思想和片面認識。其二,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是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與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找準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著力點,廓清和糾正了對和諧文化建設的庸俗理解和消極態度。其三,明確要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當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和研究時間還不長,在理論體系上還應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完善,在體系內容上還應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進一步深化和具體化,在理論闡述上還有不到位、不準確甚至偏差之處,在價值理念的提煉概括上還不夠簡明、易懂,在價值體系的建設方面,如何將核心價值固化為制度、外化為行動,更是任重而道遠。但是,毫無疑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基于思想觀念自身發展規律。對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的創新與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本質和生命之魂,是新時期思想文化建設高擎的理論旗幟。

責任編輯 宋淑芳

作者:周四選

新時期公益文化論文 篇2:

基層政府視角下的鄉村文化治理研究

[摘要]新時期鄉村文化治理主要以基層政府為主導,但因各方面因素導致基層政府治理水平及文化發展存在不平衡性,需要結合實際,發掘鄉土教育的優秀傳統和特色,有針對性開展鄉村文化治理,建設和完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注重文化治理有利于繁榮鄉村文化,提高鄉村治理,改善鄉村居民素質和生活質量,對鄉村振興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鄉村文化;基層政府;基層治理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及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成果,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鄉村整體風貌有了重大改觀,尤其在物質層面得到很大提升。進入新時代,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面臨整體轉型,鄉村持續健康發展更多地需要精神文化層面的支撐。鄉村現代化目標的實現也需要通過文化治理來進一步解決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多種問題。鄉村文化既是鄉村社會治理的對象,也是國家文化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鶎诱行ч_展文化治理,充分發揮基層干部能動作用,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也能更好的打造服務型基層政府及推動鄉村治理轉型。
一、鄉村文化治理的現狀及困境

文化是鄉村的靈魂,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之一。新時期鄉村文化治理主要是以基層政府為主導的鄉村公共文化治理,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核心在于公共性。由于基層政府治理水平及各地區文化發展存在不平衡性,鄉村文化治理存在較多的問題,其治理困境又存在著客觀性和普遍性。

首先,基層政府或是過于注重提供公共物品和打造所謂的“面子工程”,如過度注重硬件建設和改善,忽視公共服務,農村居民實際軟需求;或是過于強調用城市文明改造鄉村文化,導致鄉村文化認同危機。文化活動需要載體,文化活動場地及設施等改善,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文化發展和傳播。然而基層政府在落實文化下鄉等政策上缺乏思路,因為文化載體建設最為直觀,也最能體現地方文化政績的建設,所以在鄉村文化建設中,文化載體建設被擺在首位。表現為不少基層政府過多把重點放在建設和改善硬件上,極易導致形象工程及重復建設等問題出現。文化場所、設備等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財政投資的對象,雖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鄉村文化設施薄弱的現狀,但缺乏針對性及后續維護措施的投入,導致大量公共文化設施被閑置。如不少農家書屋或是大門緊閉,或是淪為開會場所,甚至成為棋牌室。農村居民的實際精神文化需求并未得到滿足,出現了供需層面的矛盾,難以建立良好的互動。此外,部分基層政府過于注重強經濟發展,弱文化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所謂“走過場”的現象。

其次,基層政府文化治理缺乏科學合理的運行模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缺乏全局觀念,不講長遠、不講原則等現象。受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影響,鄉村文化被視為一種可利用的經濟的資源,基層政府文化治理理念往往過于側重于文化的經濟效益功能之上。其優點是不少地區的鄉村文化資源被關注,進而得到有效發掘,文化產業項目包括農業采摘、鄉村旅游、民俗表演等項目得到建設、發展和運營。運用發展文化經濟的手段實現了文化的治理性,也使不少鄉村脫貧致富。但不容忽視的是以基層政府主導下的企業及第三方機構等參與的文化產業項目,由于政策、投資環境、設計等諸多因素影響,各地存在不平衡性。如在產業對接過程中存在對生態資源過度開發,文化產業項目盲目跟進,各地區互相模仿、互相攀比,造成惡性競爭及資源的浪費。部分基層政府急于文化產業項目的落地,一方面對企業及第三方機構承諾超出權限或是無法兌現,產生惡劣影響力,造成企業和第三方機構不愿投資或是意愿不強;另一方面則是忽視企業及第三方機構資質及財務狀況,導致后期投資款物難以到位,建設質量不高等問題。更為突出的是缺乏產業治理方法和有效的運營模式,或是以犧牲土地資源和環境為代價進行過度開發,導致農村產業文化發展后勁不足,難以可持續發展。

其三,部分基層政府單方面過度強調對鄉村文化的保護和改造,忽略文化發展規律,更有甚者將落后的文化習俗視為地方發展特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格格不入,或是多地爭搶“名人”“發源地”等噱頭,人為造成文化認同上的危機。
二、鄉村文化治理困境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治理內涵認知不夠,制度保障缺失

由于城鎮化進程和鄉村土地流轉推進帶來了社會結構的轉型,基層政府對文化治理認知往往集中于文化的工具性作用之上,忽略了文化治理本身的對象,呈現出“內卷化”邏輯,基層政府經常以經濟發展或政治秩序穩定為工作重心。而且由于對鄉村公共文化建設等考核力度較小,考評標準難以確定,財政支付對公共文化建設支持力度不足,活動經費難以籌措,導致基層政府對發展鄉村文化積極性不高,重視不夠。在考核標準等諸多因素影響下,基層政府或是對文化認知依舊停留在經濟層面,文化服務于經濟的功能被人為的放大,甚至取代了文化的其他重要功能,使文化治理淪落為文化工具化的一種手段和措施,使文化資源開發呈現異化現象;或是在文化治理過程中,存在著對上負責的心態,催生出一批不接地氣的文化形象工程。

文化治理從屬于國家治理的一部分,雖然在精神層面是規范行政行為、調節市場行為和社會行為的一種重要手段,但其內涵不僅僅停留在精神層面,而是政治、經濟、社會三個維度的系統性的體現。鄉村文化蘊含著倫理價值,具有規范性和共時性等特征。而以基層政府的文化建設,多表現為自上而下的供給形式,對上負責,對下疏離易于割裂了供給與需求而脫離實際。且部分基層政府存在對傳統鄉村文化認知度不足,硬性輸出所謂“先進”城市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生活方式去改造“落后”鄉村社會文化,忽視了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及道德規范。部分基層政府認為只有通過商業包裝的方式才能使傳統鄉村文化獲得發展空間,所謂“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對鄉村旅游項目存在盲目性和攀比心理,使得鄉村公共文化建設失去了公益性和可持續性。

(二)文化治理認同危機

隨著鄉村現代化水平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村民與村落之間關系的剝離、村民與土地之間關系改變,使鄉村從聚落形態到生產形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村落逐漸演變成新型社區,一方面使得農村面貌得到很大改觀,村民收入逐步提高,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另一方面,青壯年勞動力外流,留守群體和“空心村”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最終導致鄉村公共價值觀念和公共精神的瓦解,鄉村文化的內核受損。傳統以血緣和地緣維系的鄉村關系逐步離散,村民之間交流減少,對集體事務認同感較低,導致公共文化活動失去參與主體和自發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出現文化荒漠地帶。

在城鎮化進程中傳統鄉土觀念受到多元思想的沖擊,部分村民標榜城市文化,存在盲目攀比心態,市場化、物質化的價值導向成為其生活追求。隨著新媒體傳播平臺的發展,尤其是年輕一代村民更注重個人空間和自我發展,不愿甚至不屑于參與鄉村公共文化建設。在后現代消費文化盛行的背景下,對傳統鄉村文化和價值觀念更加難以認同,鄉村文化原有的價值觀念被擠壓。

與此同時,部分村民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甚至部分地區迷信活動活躍,對政府文化政策存在抵觸和對抗心理,鄉村文化原有的價值理念顯得蒼白無力,使得基層政府行政治理理性與個體實踐邏輯之間出現了相互博弈的現象。

(三)文化治理方法的局限性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不少基層政府停留在過去簡單的管理思維層面,將鄉村文化建設趨同于城市文化建設,習慣性按照上級指示一刀切式的執行文件,施行所謂“格式化”的管理。況且村文化具有獨特的形成條件,在表達形式和具體內容上的差異性、多樣性,這就必須要結合鄉土實際情況,創新治理方法。而在地方治理中長期以行政管理命令為手段,缺乏服務和治理意識,多表現為自上而下的貫徹政策,缺乏上下聯動的有效溝通,使得村民的實際文化訴求被人為的改造和歪曲,失去原有的面貌。文化善治需要科學的綜合性治理體系的構建,缺乏科學地決策機制,治理方法及手段單一很難滿足新形勢下的文化治理需求。建立在村落組織成員之間的文化實踐與傳播互動過程中的新的鄉村治理模式并沒有有效的建構起來,形成治理真空地帶。

此外,基層政府在文化建設中,易于忽視村民實際需求,更多注重依托專項經費送文化下鄉,而忽視培植地方農村文化。這就是文化建設多為即時性,即以文藝演出和宣傳展覽為主,內容較為單一,形式簡單,使村民體驗停留在感官上,而缺少參與感和獲得感。同時由于缺乏持續資源的投入和管理,一些鄉村公共文化形態日漸衰敗。
三、鄉村文化治理的途徑

鄉村文化具有歷史性、鄉土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并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中?;鶎诱枰Y合實際,把握時機,發掘鄉土教育的優秀傳統和特色,既能豐富村民的休閑文化生活,而且也為現代鄉村文化建設提供傳統資源和內生動力。

(一)確立一種以人的素質提升為目標的農村教育理念和多元有序的農村教育體系

教育是發展文化的根本,為文化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有針對性地對特定鄉村群體進行教育及培育,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采取多樣化的教育方式,將鄉村文化教育融入義務教育中,綜合性提供整體鄉村素質教育,增強其文化意識和主體意識。

在提高整體鄉村文化教育水平的同時,更要關注到鄉村教育不僅局限于學校教育及職業和勞動技能培訓上。因為鄉村社會結構有其特殊性,自古中央政府在鄉村行政權力較為薄弱,鄉村統治主要依靠鄉賢以及家族勢力等精英力量實現。雖然鄉村這種差序性結構越來越淡化,鄉村精英的內涵和組成主體也發生變化,權威性弱化,但新鄉賢的標桿及教育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注重吸納并鼓勵其參與公共文化管理和建設,能對公共倫理和公共道德塑造起著良好推動作用。如女性群體在家庭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加強家庭教育活動,通過對優秀母親、兒媳,和諧家庭等宣傳表彰,能有效地帶動鄉村教育發展,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留守婦女和兒童等問題。此外,加大對傳統手工藝投資力度,在開發手工藝市場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技藝傳承人,組織民間曲藝、手工藝品的培訓,開辦民間技藝興趣小組,以免造成人才隊伍青黃不接而使傳統手工藝失傳。

(二)找準定位,突出特色,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有針對性開展鄉村文化治理

當前,鄉村文化產業化集中在禮俗文化和生態文化之上,可以進一步拓展禮俗文化培育和諧共處的文明的鄉風、善良誠信的淳樸的民風、勤儉節約的良好的家風,增進村民間感情;喚醒熱愛敬畏自然的生態意識,倡導低碳綠色環保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為建立美麗鄉村提供思想保障。

產業的發展是積極推動鄉村文化社會現代化轉型中不可回避的推動力量。發展文化產業應更多的以市場力量為主導,基層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對村民文化生活的地方性需求作出精細分析,增強文化產品的有效供給,整合文化服務資源,處于評估者和監督者的地位,避免市場的逐利性,防止過度性開發。因而要轉變治理理念,在公開、透明的框架下,保證公平性,減少治理行為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對鄉村文化投入需要從管理、資金、智力、制度等多方面入手,硬件工程、軟件建設及人才培養多方并舉,才能打造一個系統而合理的文化建設工程。而此舉也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鼓勵和吸引村民,特別是年輕人重新回到鄉村,能有效地解決鄉村文化建設的主體缺失問題,重塑和發展鄉村文化。

此外,還要建立對第三方購買的文化項目能否有效服務的績效以及質量的評估和監督標準,不能一買了之。防止對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度商業化,引導鄉村文化景觀資源與村民的生產和生活需求相融合,避免村民與景觀隔離,與產業分離,難以得到實惠,公平地分享實際利益等現象發生。

(三)建設和完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鄉村文化治理實現“善治”和“良治”的主要途徑

鄉村文化治理需要打造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公共文化消費模式。培育群眾參與性的文化組織及其動員機制,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等三項任務。體系為綜合性建設,包括硬件建設、軟件建設、人才培養、社會組織、鄉村居民在資金、智力和管理上的系統投入等?!吧浦巍北憩F在調動村民主動地參與到鄉村文化振興的實踐之中,如充分利用返鄉精英、大學生村官等群體的智慧和力量,傳遞正能量的作用,為鄉村文化重塑獻計獻策。再如根據村民的特點、喜好、年齡等培育鄉村文化自治組織,帶動村民參與鄉村文化建設的熱情。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為鄉村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搭建了平臺,基層政府“良治”需要創新服務理念,多渠道拓展服務方式,提高服務績效。利用社交媒體,形成網上的交流與互動,一方面加大對村民自發文化建設的引導,有效的管理和監督私人性擴展和延伸的文化交流,堅決打擊涉黃、涉賭和涉黑等言論和行為,發展健康而文明的鄉村文化;另一方面,通過互動環節,使宣傳內容生活化、通俗化和具象化,使村民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情感上的共振,使自己成為鄉村文化的傳承者、建設者和傳播者。

總之,鄉村文化的振興關鍵在公共文化。鄉村文化治理中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領作用,建立健全引導、推動、激勵機制,積極引領社會組織和村民群眾參與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當中來。

鄉村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是當前“扶貧先扶志”的客觀需要,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環節。明確基層政府的主體責任,以創新服務為理念,培育群眾參與性文化機制,能有效地將美麗鄉村建設落到實處,以更好地服務于村民和農村,留住寶貴的鄉土情結。

參考文獻:

[1]李清清,李曉玲.鄉村文化自信的缺失與培育路徑探析 [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8,(11).

[2]陳政和.完善服務體系彰顯公益特色—文化館在構建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J].文化月刊,2009,(6):118-119.

[3]李佳.鄉村文化產業:分析框架、功能定位與發展態勢[J].農業經濟,2011,(7):38-39.

[4]鄭欣.治理困境下的鄉村文化建設研究:以農家書屋為例[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31-137.

[5]張靜宇.農村文化建設體制機制創新探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5):58-59.

[6]孔令剛等.鄉村精英在村莊治理中的作用——“五老會”參與鄉村建設案例研究[J].江淮論壇,2013,(1):138-142.

[7]韓鵬云.鄉村公共文化的實踐邏輯及其治理[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8,(3):103-110.

責任編輯:鄧小龍

作者:劉瀟 王虹

新時期公益文化論文 篇3:

新時期慈善文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摘要]我國雖有樂善好施的悠久慈善傳統,但適應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的新時期慈善文化尚未形成。因此,本文認為應把握良好歷史機遇,建設新時期慈善文化。文章指出了現代意義上的慈善文化內涵,再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提出建設新時期慈善文化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慈善 慈善事業 慈善文化 慈善文化建設

中華民族一直都是熱情仁愛,樂善好施的民族,關于慈善的理念,古已有之。我國雖有悠久的慈善傳統,但就目前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現狀看,濃厚的慈善氛圍和文化尚未形成與健全,公民中經常性的慈善捐助和義工比例不高,社會中“為富不捐”或者“勸捐”、“迫捐”等被動慈善者多等慈善不足的現象仍十分明顯。慈善文化的缺失、新時期和諧社會建設的需求迫切要求建設新時期慈善文化。而過去的多災多難的2008年又為建設新時期慈善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歷史機遇。2008年我們經歷了年初的冰凍雨雪災害、經歷了“5.12”汶川特大地震。這個多災多難的年份帶來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全民慈善活動?!按壬啤?、“公益”成為極具普世價值的詞匯,與財富、公共觀念、社會責任等融合在一起,逐漸成為當代中國的精英思想,正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欣然接受。因此,我們要把握這樣良好的歷史機遇,建設、普及新時期慈善文化。

慈善文化作為一種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慈善行動和慈善事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思想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在整個文化大系統中慈善文化屬于深層文化。人類自從開始了社會生活,便在物質生活需求之外有了對人與人關系的行為準則的追求,人們希望在權力、法規這些強制性的社會規范之外,在人的精神上樹立一種人人愛人、人人互愛的道德規范,于是便出現了各種不同的哲學的、神學的、倫理學的觀念和學說,而這些觀念、學說一旦被廣泛接受,又會形成一種民族文化心理,成為一種民族的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便成了慈善文化的雛形。慈善文化雛形在流傳中不斷被豐富和發展,其內涵和外延上的文化因素也更多起來。雖然慈善文化具有明顯的民族性,各個民族對慈善文化的定義不同。但就現代意義上的慈善文化來說,慈善文化是一個綜合的體系,慈善文化的核心是利他主義價值觀。內涵是平等博愛、社會責任、我為人人和依法行善等社會理念的綜合。

一、建設新時期慈善文化面臨的幾個問題

我國慈善思想源遠流長,在慈善思想的影響下,民眾中也形成樂善好施、互助友愛的良好氛圍和樂于奉獻的精神。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也曾出現不勝枚舉的慈善家群體和連綿不絕的傳統慈善活動。但新中國成立后慈善事業出現了40年的中斷,這大大影響了慈善文化的歷史繼承。因此,我國真正意義上的慈善事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并且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動下,經過近20年的艱難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并具有一定影響力。但我國慈善事業、慈善文化的這種發展現狀顯然與我們建設新時期的慈善文化是極不相適應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從宏觀層面來看,我國目前還沒有現代意義的慈善文化體系,我們依靠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倫理的歷史信仰。五千年的文明史,儒家的“仁愛”思想,道家的“積德”思想,墨家“兼愛”思想,佛教的“悲智雙運”思想等都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響著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言行??梢哉f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仁愛慈善思想的民族,形成的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是今天我們發展慈善事業的彌足珍貴精神財富。但同時我們必須看到這種傳統的仁愛思想是建立在兩個前提基礎之上的:一是人格不平等,這種愛是憐憫、是同情、是恩賜、是“嗟來之食”;二是有限的愛,是熟人社會的愛,這種愛多表現為“造福桑梓”,鄰里之愛。顯然我國傳統的“仁愛”思想與現代慈善事業所秉承的人格平等,人性尊重的大愛和愛無界限的博愛思想之間是相去甚遠的。

2. 從中觀層面來看,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政府對慈善事業的干涉較多。中國作為官本位的社會體制,慈善事業也多是政府官辦,這就造成社會成員對政府有強烈的依賴感、缺乏自主精神。使慈善事業出現政府強勢主導與社會化不足問題、勸募的“運動式”與救助的“簡單化”問題等等。其次,慈善機構的公信力不足。由于中國慈善機制的不健全和監管不到位,使得慈善機構的組織建設不規范,慈善募捐的方式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機構中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高,慈善基金的運作過程不透明,慈善公益系統的自律有待強化。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了慈善組織的公信力。捐贈人不了解受贈人,不了解自己所捐贈的錢經過怎樣的運作過程達到被救助人手里,慈善機構常出現“善款不能善用”的現象。

3. 從微觀層面來看,也存在著兩方面的問題。首先,國內企業社會慈善觀念淡薄、社會責任缺失。在中華慈善總會舉行的相關活動中,往往是跨國公司致力于慈善事業,國內企業熱情并不高。而在慈善氛圍比較濃厚的美國,每年捐贈到各類公益慈善事業的資金占美國GDP的9%。而我國企業90%沒有參加過慈善捐贈,不少企業對于慈善有一個相當的共識:投身慈善事業并不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少好處,一切以是否利己作為行動的準則。其次,由于受我國慈善事業封閉性和內斂性的影響,老百姓總把慈善當作富人的“專利”,認為普通人不需要進行慈善活動。在美國,民眾個人捐款占善款總額的75%左右,每年有30%的慈善捐款直接從個人工資中劃出,善款規模近年也呈上升趨勢。2002年,我國私人捐贈人均只有0. 92元人民幣,中美人均收入比為1: 38,而人均慈善捐款之比卻達到1: 7300。在我國,普通老百姓總是戴著“有色眼鏡”,認為慈善只是富翁、大款的事,卻看不到自己的力量。事實上,根據一些慈善事業發達國家乃至中國香港的宣明會、樂施會等慈善組織的現狀來看,捐款的公眾大部分都不是太有錢的人,這些人中的大多數的收入水平都低于社會的中等水平。正如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司長王振耀所指出的中國的公益慈善事業要發展,歸根結底是要依靠平民的力量;平民慈善才是慈善最根本的品格。

二、建設新時期慈善文化的對策

世界各國的慈善事業發展實踐表明,影響慈善事業發展的四個要素從內到外依次是:慈善文化、慈善意識、慈善能力、慈善環境。而在這四個要素中,慈善文化是最根本的要素,對慈善事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慈善事業發展的“靈魂”。因此,為大力發展作為對社會資源進行第三次分配的慈善事業,我們更要把握歷史機遇,建設適合我國國情的新時期慈善文化。建設新時期慈善文化,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重塑慈善價值觀

為了在全社會重塑慈善價值觀,我們要兼顧內核與外圍兩個層面的工作。首先,整合國內外優秀慈善文化資源,摒棄我國傳統慈善文化中的落后因素,形成新慈善價值觀所需的內核。整合國內外慈善文化資源,如中國傳統文化中“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愛出于心,恩被于物”、“惻隱之心”、“施惠于人”、“周濟貧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以及西方人的“互濟文化”、“Love (愛心) ”、“Benevolence (仁慈) ”、“Forgiveness (寬恕) ”、“Gratitude(感恩) ”、“Share (分享) ”等善念,都是人類共同的優秀思想資源,都應將其融入到我國慈善文化核心價值觀中。摒棄我國傳統慈善文化中的落后因素,如更多強調慈善是給予者的施予和恩賜,慈善者應該是“富人”所為,“施由親始”不習慣向陌生人捐贈等。其次,運用媒體與學校教育的力量在全社會培育宣傳新慈善價值觀所需的外圍環境。媒體可以通過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獨特渠道,傳播新慈善價值觀,讓更多的個人、企業、團體、機構等參與到慈善公益事業中來。同時對社會的慈善行為進行價值評估和輿論導向。學校教育不僅向學生傳輸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承擔著價值觀培養的教化功能。學??梢酝ㄟ^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慈善價值觀念的養成教育。西方許多國家都把慈善課程作為重要的教學實踐內容,如新西蘭的中小學生經常參加各種募捐義賣活動,從小培養愛心,學會把慈善的美好愿望兌現成具體的行動;也有不少國家的大學把參加義工等公益活動作為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舉措都值得我們借鑒。

2. 健全慈善制度體系

首先,建設我國現代慈善制度,要完成以下三方面的任務:(1)目前我國慈善事業發展所必需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健全,尤其是還沒有一部全社會總的慈善事業大法。因此要加快慈善立法進程并不斷調整并完善涉及慈善事業的各類法規。(2)逐步確立統一、完善的慈善稅收制度和政策體系。通過提高慈善捐款稅收優惠的比例,實行凡是向慈善組織捐贈都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的政策,建立起方便、快捷、易于操作的免稅程序,確實讓廣大的捐贈者能享受到免稅的好處。(3)建立規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形成和完善包括政府監督、獨立的第三方評估和媒體、公眾的監督與評估在內的三位一體的監督制度。以此建立健全慈善組織的約束制度。

其次,建設新型慈善運作機制主要是指推進慈善運作社會化、市場化、常態化:(1)慈善運作社會化,就是動員全社會所有力量,各慈善機構廣泛聯系社會各個階層,積小流成大流,發揮”共振激勵”的作用,形成強勁的社會洪流。(2)慈善運作市場化,可以概括為"五化"。即籌資渠道多元化、慈善組織網絡化、救助活動多樣化、運作管理規范化和慈善宣傳常態化。(3)慈善運作常態化,是指各種社會慈善機構根據自己聯系社會的特點,設計常態化捐贈機制,讓社會愛心細水長流。

3. 建立全民參與慈善的立體格局

慈善是一種全民文化,慈善事業是全社會的事業,政府、企業、個人都有參與的義務與責任。因此要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建立全民參與慈善的立體格局。首先,在現代慈善事業中,政府應轉變自己的角色。政府應逐漸淡出捐助的主體市場,實現角色的兩個轉變:一是從組織領導者走向規范引導者;二是從直接的管理者走向間接的監督者。其次,企業要從文化的高度來探尋企業發展與慈善事業的結合點,要真正把“取之于社會,回報于社會”的文明理念從企業文化的角度予以固化,樹立“企業公民”理念,支持慈善事業,把樹立企業的公眾形象與慈善公益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爭取雙贏的結果。最后,個人是慈善事業的主體,是慈善文化建設和傳承的真正內驅力。個人要樹立“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的慈善理念。在具體的個人慈善活動中,慈善與貧富無關,慈善人人可為。只要有一顆愛心,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不論能力大小,都可以為別人、為社會做出貢獻。

總之,慈善文化是一個綜合體系?!扒Ю镏?始于足下”,建設新時期慈善文化要從當前最迫切的地方做起,更需要社會各方力量的共同參與。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中國國民的慈善觀念和慈善行為會有走向成熟的一天,悠久的慈善傳統也定能綻放出文化新芽。

參考文獻:

[1]山東慈善總會:關于加強慈善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2007-09-07.http://www.sycs.net.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7

[2]劉 瑩: 沈陽慈善文化理念識別系統的構建.2007-09-07.http://www.sycs.net.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17

[3]楊方方: 慈善文化與中美慈善事業之比較[J].山東社會科學.2009(1)

[4]鄧聿文: 論從事業的角度看中國慈善的軟肋[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7(10)

[5] 汪祖民: 試論我國發展公益慈善事業基本問題及其相互關系.2009-08-21.http://hi.baidu.com/ylxt321/blog/item/8ff31b5d1da1944afaf2c01a.html

[6] 邢紅梅 謝士法: 論慈善文化的缺失與重構[J]. 商業時代.2009(18)

作者:陳 如 李 梅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房屋承租權分析論文下一篇:食用菌質量安全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