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消毒供應室考試試題

2022-11-01

第一篇:消毒供應室考試試題

2012年消毒供應室專項試題

(三)

姓名

得分

一、單選題

1. 醫用硬質包裝容器的質量要求,下列那項不正確(

D)

A.應該設計和制造成可安全堆疊裝載的形式

B.容器的底部和蓋子應布滿小孔 C.所有的內角應該呈圓弧狀

D.應使用帶有靜電感應的材料 2. 供應室無菌區環境空氣衛生學標準是下列那項:(A )

A.≤200cfu/m³ B.≤300cfu/m³ C.≤400cfu/m³ D.≤500cfu/m³

3. 壓力蒸汽滅菌生物監測使用的指示菌是:( B ) A.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胞 B.嗜熱脂肪桿菌芽胞 C.結核桿菌芽胞

D.短小桿菌芽胞E601 4.環氧乙烷滅菌的四大要素不包括下列那項:(

D ) A.EO濃度

B.溫度

C.相對濕度

D.滅菌物品厚度 5. 使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器材時,最佳水溫是:( C )

A.20℃~25℃ B.30℃~35℃ C.40℃~45℃ D.50℃~55℃ 6.平皿暴露法空氣培養采樣高度是:( B ) A.與地面垂直高度60~80cm B.與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C.與地面垂直高度150~180cm D.與地面垂直高度160~200cm 7.未開啟使用的無菌敷料罐超過()天應重新滅菌(

C ) A.1

B.5

C.7

D.14 8.下列那種輸液反應屬于醫院感染(

C )

A.細菌內毒素所致熱原反應

B.過敏原所致熱原反應

C.細菌所致的菌血癥

D.其他多糖體所致的熱原反應 9.采用棉布作為包裝材料時,要求棉布質量達到(

D )

A.>60支紗、100%全棉雙層平紋細布

B.>80支紗、100%全棉雙層平紋細布 C.> 100支紗、100%全棉雙層平紋細布

D. >120支紗、100%全棉雙層平紋細布 10.干熱滅菌時溫度高于()可造成有機物炭化(

C) A.150℃

B.160℃

C.170℃

D.180℃ 11.消毒供應中心的建筑布局應分為(A )

A.辦公區和工作區

B.去污區和檢查包裝區

C. 檢查包裝區和滅菌物品存放區

D. 去污區和辦公區 12.B-D試驗時,最長滅菌時間不可超過( C

)

A.2mim

B. 3mim

C. 4min

D.5min 13.化學指示膠帶用于滅菌時,其長度至少為(

D

) A.2cm

B.3cm

C.4cm

D.5cm 14.消毒供應中心蒸汽總汽源壓力要求為大于( C

)

A.2kg/cm

2 B. 3kg/cm2

C. 4kg/cm2

D. 5kg/cm2 15.消毒環境中的臭氧濃度應低于(

),以保證人員安全。(B

) A.0.1mg/m3

B. 0.2mg/m3

C. 0.3mg/m3

D. 0.4mg/m3 16.()是造成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失敗的主要因素之一。( B ) A.冷凝水 B.冷空氣 C.裝載不當 D.干燥時間不足 17.供應室可導致醫院感染的因素不包括:(

C )

A.消毒隔離制度不規范

B.消毒隔離措施不落實 C.質量監測及時

D.管理工作不到位 18.壓力蒸汽滅菌時,包裝材料不可采用:( B

)

A.雙層平紋布

B. 鋁制盒

C. 抗濕皺紋紙

D.紙塑包裝袋 19. 消毒供應中心的物品不包括下列那類(

B )

A.污染物品

B.擬滅菌物品

C.清潔物品

D.無菌物品 20. 關于消毒供應中心流程布置下列那項錯誤( A

)

A.雙向流程

B.由污到凈

C.不交叉、不逆行

D.污染遞減逐漸凈化 21.下列哪項不符合供應室工作人員手的細菌學采樣( A

)

A.無菌區菌落總數≤10cfu/cm2 B. 清潔區菌落總數≤10cfu/cm2 C.污染區菌落總數≤15cfu/cm2 D.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

22.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儲存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 D

) A.存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

B.距地面≥20cm C.距墻壁≥5cm D.距地面≥5cm 23. 下列對消毒滅菌使用的紫外線的描述,下列那項正確(C

)

A.多為A波紫外線

B.多為B波紫外線

C.波長為253.7nm D.波長為253.7um 24. 進入消毒供應中心無菌區的人員,應行衛生通過處理,其措施不包括:(B

)

A.洗手更衣換鞋

B.淋浴

C.戴帽子和口罩

D.風淋除塵除菌 25.軟化水硬度指標要求達到下列那項( C

)

A.4dh

B.5dh

C.6dh

D.7dh 26.干熱滅菌箱滅菌,物品包裝不能過大,應不超過( C

)

A.30cm×30cm×25cm

B.30cm×30cm×50cm C.10㎝×10㎝×20㎝

D.20㎝×20㎝×20㎝ 27.干熱滅菌生物監測的指示菌株為( B

)

A.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

B.耐熱的嗜熱脂肪桿菌芽孢 C.金黃色葡萄球菌

D.溶血性鏈球菌

28.按照規范要求,供應室的工作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維持在(

A ) A. 20℃~25℃,45%~60%

B. 20℃~30℃,40%~60% C. 20℃~25℃,45%~75%

D. 20℃~30℃,40%~75% 29. 在醫用干熱滅菌箱內進行滅菌,下列那項不符合滅菌條件(A

)

A. 150℃,2h

B.160℃,2h

C.170℃,1h.

D.180℃,30min。遠、低耗高效 30.金屬器械產生銹蝕的原因是( B

)

A.烷基化反應

B.氧化反應

C.鹵化反應

D.氯化反應

二、多選題

1.輸液中常見的不溶性微粒有:(ABCD

)

A.藥物分解產物 B.玻璃屑、橡皮屑 C.細菌、霉菌孢子 D.碳化物、活性炭 2. 環氧乙烷最大的缺點是:( BCD

)

A.穿透力弱

B. 易燃

C.易爆

D.有毒性 3. 濕包的危害有:( ABCD

)

A.破壞防護屏障,傳播細菌

B.有潛在醫院感染的危險 C.返工造成工作負荷加大 D.增加成本消耗。 4.環氧乙烷殘余氣體排入大氣后分解為:(ABD

) A.CO2

B.水

C.氮氣

D.熱能 5.造成壓力蒸汽滅菌失敗的原因有:(ABCD

)

A.設備故障

B.蒸汽質量差

C.操作失誤

D.裝載不當 6. 常住菌的特點:( ACD

)

A. .是皮膚定植的正常菌群

B.又稱為過路菌 C.可重復分離到 D.常寄居在皮膚毛囊和皮脂腺開口處 7.醫院感染監測可分為幾個類型(BC

)

A.區域性監測

B.全面綜合性檢測

C.目標行檢測

D.生物監測 8.胃腸道感染最常見的方式有(ABCD

)

A.通過家屬的手傳播

B.通過醫務人員的手傳播

C.從食物和飲用水傳播

D.接觸傳播 9.下列屬于滅菌劑的有(ACD

)

A.戊二醛

B.過氧乙酸

C.甲醛

D.環氧乙烷

10. 集中式管理模式的消毒供應中心具有那些優點(BCD

) A.便于及時就地處理污染物品

B.使清洗消毒工作有專業人員操作 C.利于質量控制

D.減少資金、占地和人力的投入

A.注意安全防護,戴口罩、手套、眼罩

B.消毒劑現配現用,盛裝容器加蓋 C.正確選用和配置消毒劑

D.特殊感染物品需提高濃度和延長消毒時間

三、是非題

1. 安全時間指為保證滅菌成功而有意識地延長的時間(安全系數),一般為熱死亡時間的50%。(√ )

2.濕包是指滅菌周期完成后,在滅菌包的表面、包內或器械和盆具上出現潮濕、水滴和水團的現象。(√ )

3. 巴氏消毒法是以75℃左右的熱水消毒30分鐘,可使蛋白質凝固,達到低水平消毒。(╳ )

4.生物監測是通過標準化的菌株和合乎要求的抗力來考核整個負荷是否達到無菌保證水平,是唯一能確定滅菌完全的方法。(√ )

5. 醫用滅菌包裝材料可分為反復使用包裝材料和一次性使用包裝材料。(√) 6.棉布包裝的滅菌包在溫度低于25℃、濕度低于60%的存放條件下,滅菌包有效期為1個月。(╳ )

7.《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規定,凡需要消毒滅菌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須先清洗再消毒或滅菌。( √ )

8.消毒供應中心是指承擔醫院所有重復使用診療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滅菌物品供應的部門。( √ )

9.硬質容器為材料、設計、結構和表面有利于內外部清洗及消毒滅菌的物品容器.(√)

10.PCD(滅菌過程挑戰裝置)是指對滅菌過程有一定抵抗力的模擬裝置。(√ ) 四.問答題

第二篇:消毒供應中心試題

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60分)

1、供應室滅菌合格率應達到( )

A、90%

B、95%

C、98%

D、100%

2、環氧乙烷滅菌生物監測使用的指示菌是( )

A、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

B、嗜熱脂肪桿菌芽孢

C、結核桿菌芽孢

D、短小桿菌芽孢

3、環氧乙烷滅菌的四大要素中不包括下列哪項( )

A、EO濃度

B、滅菌溫度

C、相對濕度

D、滅菌物品厚度

4、使用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時,如裝載量小于柜室容積的10%,易導致( )

A、濕包

B、溫度過低

C、壓力過高

D、小裝量效應

5、使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器材時,最佳的水溫是( )

A、20℃-25℃

B、30℃-35℃

C、40℃-45℃

D、50℃-55℃

6、壓力蒸汽滅菌生物監測培養溫度是( )

A、37℃

B、45℃

C、56℃

D、65℃

7、下列哪項物品不可用EO滅菌( )

A、內窺鏡

B、醫療器械

C、液體石蠟

D、塑料制品

8、滅菌物品在溫度高于24℃,相對濕度高于70%的條件下存放時,有效期正確的是( )

A、紡織品材料包裝的為7天

B、醫用無紡布為1個月

C、醫用皺紋紙包裝3個月

D、紙塑包裝袋3個月

9、消毒供應中心應建立持續質量改進及措施,并建立滅菌物品的( )

A、考核制度

B、召回制度

C、改進制度

D、應急制度

10、干熱滅菌時溫度高于( )可造成有機物炭化

A、150℃

B、160℃

C、170℃

D、180℃

11、可用過氧化氫等離子體滅菌的醫療物品不包括( )

A、內鏡和金屬器械

B、棉布制品

C、電子電源設備

D、導線及光學設備

12、下列哪項不是清潔劑的特點( )

A、增強和提高清洗效果

B、需含研磨劑

C、無毒、無腐蝕、自然降解

D、無附著、無殘留

13、紫外線用于空氣消毒時,其有效強度低于( )應予以更換

A、100uw/cm²

B、90uw/cm²

C、80uw/cm²

D、70uw/cm²

14、超聲波清洗機清洗時應空載運行( )時間以排除空氣。

A、2-4分鐘

B、5-10分鐘

C、10-15分鐘

D、15-20分鐘

15、滅菌質量監測資料和記錄保留的期限應為下列哪項( )

A、≥6個月

B、≥12個月

C、≥18個月

D、≥36個月

16、清洗、消毒監測資料和記錄的保存期限( )

A、≥6個月

B、≥12個月

C、≥18個月

D、≥36個月

17、消毒供應中心的英文代碼是( )

A、CSSD

B、TSSD

C、GSSD

D、XSSD

18、( )是造成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A、冷凝水

B、冷空氣

C、裝載不當

D、干燥時間不足

19、B-D試驗用于常規監測的時間是( )

A、每天第一鍋滅菌前

B、每天第一鍋滅菌后

C、新安裝的滅菌器

D、滅菌器維修后 20、壓力蒸汽滅菌時,包裝材料不可采用( )

A、雙層平紋布

B、鋁制盒

C、抗濕皺紋紙

D紙塑包裝袋

二、多選題(每題4分,共20分)

1、過氧化氫等離子體低溫滅菌的注意事項( )

A、滅菌前物品應充分干燥

B、滅菌物品應使用專用包裝材料和容器

C、設臵專用的排氣系統

D、滅菌物品及包裝材料不應含植物性纖維材質

E、滅菌物品體積不應超過10cm×10cm×20cm

2、以下處理氣性壞疽污染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流程符合<消毒技術規范>規定 的是( )

A、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劑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

B、有明顯污染物時應采用含氯消毒劑2500mg/L,5000mg/L浸泡至少60min

C、有明顯污染物時應采用含氯消毒劑5000mg/L,10000mg/L浸泡至少60min

D、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劑500mg/L,1000mg/L浸泡30min,45min

E、以上都不對

3、以下關于手工清洗的注意事項描述正確的是( )

A、去除干固的污漬應先用酶清潔劑浸泡,再刷洗或擦洗

B、刷洗操作應在流動水下進行,防止產生氣溶膠

C、管腔器械應用壓力水槍沖洗,可拆卸部分應拆開后清洗

D、不應使用鋼絲球類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應選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避免器械磨損

E、手工清洗的水溫宜為30~45℃

4、超聲波清洗機操作正確的是( )

A、先于流動水下沖洗器械,初步去除污染物

B、清洗器內注入洗滌用水,并添加清潔劑

C、水溫應≤50℃

D、終末漂洗應用軟水或純化水

E、應將器械放入籃筐中浸沒在水面下,腔內注滿水

5、使用超聲波清洗器注意事項,下列哪項正確( )

A、禁止在無水情況下操作

B、禁止將清洗物品直接放臵于超聲清洗器底部

C、水溫應≤45℃

D、清洗時應蓋好超聲清洗機蓋子,防止產生氣溶膠

E、應根據器械的不同材質選擇相匹配的超聲頻率

三、判斷題(每題4分,共20分)

1、環氧乙烷滅菌器及氣瓶或氣罐應遠離火源和靜電,氣罐可以存放在冰箱中。( )

2、過氧化氫等離子滅菌物品及包裝材料可以含有植物性纖維材質。( )

3、發放時應確認無菌物品的有效性,植入物及植入性手術器械應在生物監測合格后才可以放行。 ( )

4、無菌物品存放區工作人員上崗時必須戴圓帽、口罩、專用鞋。( )

5、去除干固的污漬應先用含氯消毒劑浸泡,再刷洗或擦洗。 ( )

答案一

1D/2A/3D/4D/5C/6C/7C/8A/9B/10C/11B/12B/13D/14B/15D/16A/17A/18B/19A/20B

答案二

1ABD/2AC/3ABCD/4ABDE/5ABCDE

答案三

1×/2×/3√/4×/5×

第三篇:消毒供應室三基考試試卷2(模版)

消毒供應室三基考試試卷B

姓名

分數

一.名詞解釋 (每小題2分,共10分) 1. 檢查包裝滅菌區

2. 快速壓力蒸汽滅菌

3. 洗滌

4. 閉合完好性

5. 去污區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每天設備運行前應進行( ),包括滅菌器壓力表處在( )的位置,( )處于備用狀態;滅菌器( )無損壞,滅菌柜內( )通暢。

2、滅菌物品應使用( )或( )裝載滅菌物品。滅菌包之間應( ),利于( )的穿透。

3、滅菌時應觀測并記錄滅菌時的( )、( )、( )等滅菌參數及( )狀況。

4、卸載無菌物品時應確認滅菌過程合格,( )、( )化學指示物合格,檢查有無( )現象,防止無菌物品( )和( )。無菌包( )或( ),應視為被污染。 三.單項選擇(每題3分,共30分)

1. 環氧乙烷滅菌生物監測使用的指示菌是( )

A 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 B 嗜熱脂肪桿菌芽孢 C 結核桿菌芽孢 D 短小桿菌芽孢E601 2. 環氧乙烷滅菌的四大要素中不包括下列哪項( )

A EO濃度 B 滅菌溫度 C 相對濕度 D 滅菌物品厚度

3. 使用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時,如裝載量小于柜室容積的10%,易導致( )

A 濕包 B 溫度過低

C 壓力過高 D 小裝量效應

4. 超聲波清洗機清洗時應空載運行 時間以排除空氣 ( )

A 2-4分鐘 B 5-10分鐘 C 10-15分鐘 D 15-20分鐘

5. 滅菌質量監測資料和記錄保留的期限應為下列哪項( )

A ≥6個月 B ≥12個月 C ≥18個月 D ≥36個月

6. 是造成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 )

A 冷凝水 B 冷空氣 C 裝載不當 D 干燥時間不足 7. 器械潤滑劑的性能特點錯誤的是( )

A 潤滑、防銹的功能,用于保護器械 B 在不銹鋼器械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 C 為水溶性,與人體組織有較好的相容性 D 由石蠟油和乳化劑合成

8. 能準確判斷滅菌包裹內微生物是否被殺滅的監測方法是( )

A 化學監測 B B-D試驗 C 生物監測 D 無菌實驗

9. 清洗后物品質量的檢查下列哪種方法最簡單易行( )

A 目測 B 鏡檢 C 杰力試紙測試 D 隱血試驗 10.采用新的包裝材料和方法進行滅菌時應進行( )

A 物理監測 B 生物監測 C 化學監測 D 以上都做 四.多項選擇(每題3分,共30分)

1.生物監測不合格時,應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

A 立即通知使用部門停止使用

B 盡快召回上次生物監測合格以來所有尚未使用的滅菌物品,重新處理,同時分析不合格的原因 C 通知使用部門對已使用該期間無菌物品的病人進行密切觀察 D 檢查滅菌過程的各個環節查找滅菌失敗的可能原因 E 改進后生物監測連續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在下列哪些情況下,滅菌器在通過物理監測、化學監測后,生物監測應空載連續監測三次合格后方 A 物理監測 B 化學監測 可使用( )

A 新安裝的滅菌器 B 移位后的滅菌器 C 維修后的滅菌器 D 大修后的滅菌器 3.以下屬于低溫滅菌的是( )

A 環氧乙烷滅菌法 B 過氧化氫等離子滅菌法 C 低溫甲醛蒸汽滅菌法 D 干熱滅菌法 E 以上都對

4. 消毒供應中心對各區域機械通風換氣次數的要求正確的是( A 去污區 10次/小時

B 檢查、包裝和滅菌區 10次/小時 C 無菌物品存放區 4-10次/小時 D 無菌物品存放區10次/小時

5. 酸性氧化電位水適用于下列哪些物品的滅菌前的消毒( )

A 不銹鋼 B 非金屬材質的器械 C 金屬材質的器械 D 銅鋁的診療器械

6. 關于消毒供應中心工作區域劃分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正確的是( A 物品由污到潔,不交叉、不逆流 B 空氣流向由潔到污 C 去污區保持相對正壓

D 檢查、包裝及滅菌區保持相對正壓 E 去污區保持相對負壓

7. 無菌物品發放要求正確的是( )

A 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 B 確認其有效性 C 發放記錄具有可追溯性 D 運送無菌物品的器具保持清潔

E 植入物及植入性手術器械應在生物監測合格后方可發放 8.壓力蒸汽滅菌器監測包括下列哪些( )

)

C 生物監測 D B-D試驗 9.不耐高溫醫療器械的滅菌方法有( )

A 等離子低溫滅菌 B 低溫甲醛蒸汽滅菌 C 環氧乙烷滅菌 D 壓力蒸汽滅菌 E 干熱滅菌法

10.化學指示膠帶的用途( )

A 主要用于每個包裹的包外 B 區分已滅菌和待滅菌物品 C 可作為記錄和封包之用 D 可指示包裹內的滅菌技術參數 E 合格可作為提前放行的標志 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10分) 1.CDDS工作制度? 2.物品召回流程?

)

第四篇:二月份消毒供應室培訓試題

姓名:

分數:

一、單項選擇

1、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或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時獲得,隨時通過手傳播,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的是。(

)

A 暫居菌

B 常駐菌

C 病毒

D 支原體

2、接觸傳染病患者后刷洗雙手,正確的順序是(

)

A 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縫,指甲

B 手指,指縫,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 前臂,腕部,指甲,指縫,手背,手掌

D 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縫

3、護生,趙某,在進行戴無菌手套的練習,老師應給予糾正的操作是(

)

A 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

B 核對標簽上的手套號碼和滅菌日期

C 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內面戴上左手

D 戴上手套的雙手臵腰部水平以上

4、控制醫院感染最簡單、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的方法是:(

)

A 環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 洗手

D 隔離傳染病人

5、手消毒效果應達到的要求: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數應 (

)

A ≤10cfu/cm2

B ≤5cfu/cm2

C ≤15cfu/cm2

D ≤8cfu/cm

6、手消毒效果應達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數應(

)

A ≤10cfu/cm2

B ≤5cfu/cm2

C ≤15cfu/cm2

D ≤8cfu/cm2

7、衛生手消毒是將消毒劑均勻噴霧手部或涂擦于手部1遍或2遍,每遍各作用時間不少于____min(

)

A、15s

B、30s

C、1min

D、2min

8、七步洗手法時間洗手時間不少于____min(

)

A、15s

B、30s

C、1min

D、2min

9、乙肝的傳播途徑不包括(

)

A、血液傳播

B、空氣傳播

C、母嬰傳播

D、醫源性接觸傳播

10、下列哪類疾病不是職業防護的傳染病類型(

)

A、甲肝

B、乙肝

C 、丙肝

D 、艾滋病

二、填空題(每空5分)

1、手衛生為醫務人員_____、_____和_____的總稱。

2、手衛生5個重要時刻:即二前三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____________;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________。

4、醫療機構應加強對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的_____,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的____ 。

5、醫療機構應制定并落實手衛生管理制度,配備____、____的手衛生設施。

6、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_____的過程,稱為衛生手消毒

7、肥皂應保持_____。盛放皂液的容器宜為_____,重復使用的容器應___清潔與消毒。皂液有渾濁或變色時_____,并清潔、消毒容器。

8、手消毒劑應取得衛生部______,_____內使用。

9、手衛生為_____、_____和_____的總稱。

10、醫療機構應定期開展手衛生的全員培訓,醫務人員應掌握_____和_____,保障洗手與手消毒的效果。

三、問答題(每題15分)

1、何時需要進行手衛生?

答:

2、如何進行衛生手消毒?

答:

3、洗手與衛生手消毒應遵循什么原則?

答:

4、醫務人員在什么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后再進行衛生手消毒? 答:

第五篇: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試題

一、單項選擇

1、植入型器械的滅菌方法首選,正確的是 (A)

A 高壓蒸汽滅菌 B 快速滅菌

C 等離子滅菌 D 戊二醛浸泡

2、關于手工清洗的描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B)

A 清洗人員必須采取標準防護

B 去除干固的污漬可用鋼絲球、去污粉

C 必須在水面下刷洗器械,防止產生氣溶膠

D 精密復雜器械應采用手工清洗

3、器械潤滑時應使用 (B)

A 凡士林 B 水溶性潤化劑 C 機油 D 液狀石蠟

4、等離子滅菌可用的包裝材料為 (C)

A 棉質包布 B 一次性皺紋紙

C 等離子專用包裝材料 D 紙塑包裝

5、B-D試驗的目的是(A)

A 檢測滅菌鍋內冷空氣排出水平是否達到理想范圍

B 檢測滅菌鍋的滅菌保障水平是否達到理想范圍

C 不同的B-D測試,可以分別達到這兩種目的

D 所有的B-D測試同時具有以上兩種目的

6、對于紙塑包裝袋來說,推薦的放置方法是 (A)

A 垂直放置,這樣有利于滅菌劑的穿透或冷凝水的排出

B 水平放置,這樣有利于滅菌劑的穿透或冷凝水的排出

C 在滅菌柜的上層應該水平放置以減少冷凝水的滴落,下層應垂直放置以幫

助蒸汽的穿透和冷空氣的排出

D 水平垂直均可,怎樣放置對滅菌劑的穿透和冷凝水的排出沒有影響

7、器械進入檢查包裝滅菌區之前應該被(C )

A 擦拭以除去大量污物 B 包裝完好

C 清洗、消毒 D 零部件裝配好

8、關于消毒,下列哪項描述是正確的 ( B )

A 是指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處理

B 是指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處理

C 采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妨礙細菌生產繁殖及其活性的過程

D 采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殺滅包括細菌芽孢的過程

9、對污染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清點的場所是(B)。

A 診療場所 B 去污區 C 換藥室 D 治療室

10、干燥處理不耐熱器械、器具和物品應使用消毒的(C) A 棉布 B 無仿紗布 C 低纖維絮擦布 D 一次性紙巾

11、以下哪種病原體污染的器械不屬于特殊感染的器械(B) A 朊毒體 B 軍團菌 C 氣性壞疽 D 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

12、從滅菌器卸載取出的物品冷卻時間應超過(D) A 15分鐘B 20分鐘 C 25分鐘 D 30分鐘

13、醫院應采取(A)的方式,對所有需要消毒或滅菌后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

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滅菌和供應。 A 集中管理 B 分散管理 C 集中與分散相結合 D 專人管理

14、接觸皮膚、粘膜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進行(B) A 滅菌 B 消毒 C 清潔 D 刷洗

15、消毒供應中心的建筑布局應分為(A)

A 輔助區域和工作區域 B 去污區和檢查包裝區 C 檢查包裝區和無菌物品存放區 D 去污區和辦公區 16.關于消毒供應中心流程布置下列哪項錯誤(A)

A 雙向流程 B 物品由污到潔 C 不交叉,不逆流 D 空氣流由潔到污

17、關于手工清洗的注意事項,下列哪項不正確(C) A 工作人員注意職業防護

B 應將器械軸節完全打開,復雜的組合器械應拆開

C 清洗水溫宜在50℃ D 宜選用無泡或低泡型的多酶清洗劑

18、按照規范要求,消毒供應中心檢查包裝及滅菌區溫度和相對濕度應在(B) A 16~21℃30~60% B 20~23℃ 30~60% C 20~23℃ 40~60% D 16~21℃ 40~60%

19、消毒供應中心對光的要求,下列哪項錯誤(C) A 普通檢查 500- -1000 平均750照度單位 B 精細檢查 1000—2000 平均1500照度單位 C 清洗池 500—1500 平均750照度單位

D 無菌物品存放區域200—500 平均300照度單位

20、工作區域的地面與墻面踢腳及所有陰角均應為(C)設計 A 直角 B 鈍角 C 弧形 D 無特殊要求

21、下列各種清潔劑中對金屬無腐蝕的是(B)

A 堿性清潔劑 B 中性清潔劑 C 酸性清潔劑 D 酶清潔劑

22、CSSD內對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回收、分類、清洗、消毒

的區域是(A)

A 去污區 B 檢查包裝區 C 滅菌間 D 無菌物品發放區

23、純化水電導率應符合(B)(25℃)

A ≤10µS /cm B ≤15µS /cm C ≥10µS /cm D ≥15µS /cm

24、有較強的去污能力,能快速分解蛋白質等多種有機污染物的清潔劑是(D) A 堿性清潔劑 B 中性清潔劑 C 酸性清潔劑 D 酶清潔劑

25、沖洗是使用(A)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過程。 A 流動水 B 軟水 C 純化水 D 蒸餾水

26、植入物是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體腔中,留存時間為(C)

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A 10天 B 20天 C 30天 D 50天

27、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選的消毒方法是(B) A 75%酒精 B 機械熱力消毒 C 酸性氧化電位水 D 消毒藥械

28、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濕熱消毒溫度及時間應為(C)

A T≥90℃; 時間≥3分鐘

B T≥90℃; 時間≥4分鐘

C T≥90℃; 時間≥5分鐘 D T≥90℃; 時間≥6分鐘

29、CSSD滅菌器械包重量不宜超過(C) A 5kg B 6kg C 7kg D 8kg 30、CSSD滅菌敷料包的重量不宜超過(A) A 5kg B 6kg C 7kg D 8kg

31、脈動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包體積不宜超過(D) A 20cm×20 cm×25 cm B 20 cm×20 cm×50 cm C 30 cm×30 cm×25 cm D 30 cm×30 cm×50 cm

32、下列哪種包裝材料不應用于滅菌物品的包裝(C) A 紙袋 B 醫用皺紋紙 C 開放式儲槽 D 紙塑袋

33、紙塑袋、紙袋等密封包裝其密封寬度應(B)

A ≥5mm B ≥6mm C ≥7mm D ≥8mm

34、紙塑袋.紙袋等包內器械距包裝袋封口處(C) A ≥1.5㎝ B ≥2.0㎝

C ≥2.5㎝

D ≥3.5㎝

35、B-D試驗的條件是(A)

A 空載條件下進行 B 裝載50%滅菌物品條件下進行 C 滿載條件下進行 D 無限定

36、預真空和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裝載量不應超過柜室容積的(C) A 80% B 85% C 90% D 95%

37、預真空和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時,為避免"小裝量效應"物品裝載不

得小于柜室容積的(B)

A 5%和10% B 10%和5% C 10%和15% D 15%和10%

38、壓力蒸汽滅菌器生物監測使用的指示菌是(B) A 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 B 嗜熱脂肪桿菌芽孢 C 結核桿菌芽孢 D 短小桿菌芽孢E601

39、供應室滅菌合格率應達到(D) A 90% B 95% C 98% D 100% 40、環氧乙烷滅菌生物監測使用的指示菌是(A) A 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 B 嗜熱脂肪桿菌芽孢 C 結核桿菌芽孢 D 短小桿菌芽孢E601

41、使用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時,如裝載量小于柜室容積的10%,易(D ) A 濕包 B 溫度過低 C 壓力過高 D 小裝量效應

42、使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器材時,最佳的水溫是(C) A 20℃-25℃ B 30℃-35℃ C 40℃-45℃ D 50℃-55℃

43、滅菌物品在溫度高于24℃,相對濕度高于70%的條件下存放時,有效期正確的是(A) A 紡織品材料包裝的為7天 B 醫用無紡布為1個月 C 醫用皺紋紙包裝3個月 D 紙塑包裝袋3個月

44、消毒供應中心應建立持續質量改進及措施,并建立滅菌物品的(B) A 考核制度 B 召回制度 C 改進制度 D 應急制度

45、下列哪項不是清潔劑的特點(B)

A 增強和提高清洗效果 B 需含研磨劑

C 無毒、無腐蝕、自然降解 D 無附著、無殘留

46、紫外線用于空氣消毒時,其有效強度低于(D)應予以更換 A 100uw/cm2 B 90uw/cm2 C 80uw/cm2 D 70uw/cm2

47、超聲波清洗機清洗時應空載運行 時間以排除空氣 (B) A 2-4分鐘 B 5-10分鐘 C 10-15分鐘 D 15-20分鐘

48、滅菌質量監測資料和記錄保留的期限應為下列哪項(D)

A ≥6個月 B ≥12個月 C ≥18個月

D ≥36個月

49、清洗、消毒監測資料和記錄的保存期限(A)

A ≥6個月

B ≥12個月

C ≥18個月 D ≥36個月 50、消毒供應中心的英文代碼是(A) A CSSD B TSSD C GSSD D XSSD

51、 是造成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 B ) A 冷凝水 B 冷空氣 C 裝載不當 D 干燥時間不足

52、B-D試驗用于常規監測的時間是(A) A 每天第一鍋滅菌前 B 每天第一鍋滅菌后 C 新安裝的滅菌器 D 滅菌器維修后

53、壓力蒸汽滅菌時,包裝材料不可采用(B)

A 雙層平紋布 B 鋁制盒 C 抗濕皺紋紙 D 紙塑包裝袋

54、根據消毒技術規范要求,下列哪些不屬于高度危險器材(C) A 導尿管 B 腹腔鏡 C 體溫表 D 透析器

55、清洗器械時使用軟化水或純化水的作用是(B) A 使器械產生條紋的色斑 B 防止器械產生斑點 C 消毒殺菌作用 D 去除熱源作用

56、器械潤滑劑的性能特點錯誤的是(D) A 潤滑、防銹的功能,用于保護器械 B 在不銹鋼器械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 C 為水溶性,與人體組織有較好的相容性 D 由石蠟油和乳化劑合成

57、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儲存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D) A 存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

B 距地面20-25cm C 距墻壁5-10cm D 距地面≥5cm

58. 能準確判斷滅菌包裹內微生物是否被殺滅的監測方法是( C) A 化學監測 B B-D試驗 C 生物監測 D 無菌實驗

59、清洗后物品質量的檢查下列哪種方法最簡單易行(A) A 目測 B 鏡檢 C 杰力試紙測試 D 隱血試驗 60、設計消毒供應中心時,在風向選擇上應注意(C) A 無菌物品存放區域應設在風向的末端 B 去污區域應設在風向的始端

C 無菌物品存放區應設在風向的始端 D 以上均對 6

1、關于手工清洗的適用范圍,下列哪項不正確(D) A 嚴重污染物品的初步處理 B 精密復雜的器械

C 不能采用機械清洗方法處理的器械 D 一次性醫療物品 6

2、采用新的包裝材料和方法進行滅菌時應進行(B) A 物理監測 B 生物監測 C 化學監測 D 以上都做 6

3、手工清洗時水溫宜為(B) A 15-20℃ B 15-30℃ C 30-45℃ D 20-30℃

64、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可每 檢測一次(B) A 6個月 B 12個月 C 18個月 D 24個月 6

5、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應 監測一次 (B) A 每月 B 每季度 C 每半年 D 每年

66、緊急情況滅菌植入型器械時,可在生物PCD中加入 化學指示物 A 2類 B 3類 C 4類 D 5類

67、滅菌包內放置化學指示物的部位應為(C)

A 中心部位 B 邊緣 C 最難滅菌部位 D 最上層 6

8、CSSD內存放、保管、發放無菌物品的區域為(B) A 無菌區域 B 清潔區域 C 污染區域 D 以上都不對

D) ( 6

9、超聲波清洗時間正確的是(A)

A 3-5分鐘 B 3-4分鐘 C 5-10分鐘 D 10分鐘以上 70、WHO認為醫院監測的最終目標是(A) A、為了減少醫院感染和由此造成的損失。

B、降低醫院感染率,減少獲得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 C、建立醫院的醫院感染發病率基線

D、評介效果,調整和修改感染控制規范

二、多項選擇

1、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內承擔各科室所有重復使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部門,包括(ABCDE)

A 回收 B 清洗 C 消毒 D 滅菌 E 分類

2、消毒供應中心工作區域包括(ABC) A 去污區 B 檢查、包裝及滅菌區 C 無菌物品存放區 D 辦公室 E 休息室

3、消毒供應中心工作區域設計與材料要求符合要求的是(ACDE) A 各區域間應設實際屏障

B 緩沖間應設洗手設施,采用非手觸式水龍頭開關。無菌物品存放區內應設洗手池。 C 工作區域的天花板、墻壁應無裂隙,不落塵,便于清洗和消毒 D 地面與墻面踢腳及所有陰角均應為弧形設計

E 檢查、包裝及滅菌區的專用潔具間應采用封閉式設計

4、下列哪項屬于堿性清潔劑的特點(ABC) A pH值≥7.5 B 對各種有機物有較好的去除作用 C 對金屬腐蝕性小,不會加快返銹的現象。 D 對無機固體粒子有較好的溶解去除作用 E 能快速分解蛋白質等多種有機污染物

5、下列哪項屬于酸性清潔劑的特點(ACD) A pH值≤6.5 B 對各種有機物有較好的去除作用 C 對無機固體粒子有較好的溶解去除作用 D 對金屬物品的腐蝕性小 E 對金屬無腐蝕

6、消毒供應中心污染器材去污過程包括下列哪些步驟(BCDE) A 回收 B 沖洗 C 洗滌 D 漂洗 E 終末漂洗

7、管腔類器械進行干燥處理應使用(AC) A 壓力氣槍 B 75%乙醇 C 95%乙醇 D 干燥柜 E 自然干燥

8、包裝材料的選用具有以下那幾種要求(ABCD) A 具有良好的穿透性 B 能阻止外界微生物的侵襲 C 具有足夠的牢固度 D 能保證打包的完整性 E 以上都不正確

9、環氧乙烷最大的缺點是(BCD) A 穿透力弱 B 易燃 C 易爆 D 有毒性 E 無毒性

10、壓力蒸汽滅菌器物理監測的含義是(ABCD) A 又叫工藝監測、程序監測

B 對滅菌工藝有關參數進行檢查 C 判斷滅菌是否按規定的條件進行 D 可顯示滅菌器的運轉情況

E 判斷滅菌是否達到滅菌合格要求

11、關于待滅菌物品的擺放,下列正確的是(BCDE) A 金屬物品放上層

B 下排氣壓力蒸汽滅菌中,大包放于上層 C 下排氣壓力蒸汽滅菌中,小包放于下層

D 玻璃瓶等底部無孔的器皿類物品應倒立或側放 E 滅菌包之間應留有空隙,利于滅菌介質的穿透

12、濕包的危害有(ABCDE)

A 破壞防護屏障 B 有潛在醫院感染的危險 C 返工造成工作負荷加大 D 增加成本消耗 E 有助細菌生長

13、壓力蒸汽滅菌中冷空氣的存在(BCD) A 有利于溫度的升 B 不利于溫度的升高 C 不利于熱的穿透 D 不利于蛋白質的變性 E 利于滅菌介質的穿透

14、滅菌物品裝放時應注意(ABCD)

A 應使用專用滅菌架或籃筐裝載滅菌物品。

B 滅菌包之間應留有間隙,利于滅菌介質的穿透。

C 宜將同類材質的器械、器具和物品,應于同一批次進行滅菌。

D 材質不相同時,紡織類物品應放置于上層、豎放,金屬器械類放置于下層。 E 手術器械包、硬式容器應例外

15、使用化學消毒劑的注意事項(ABCDE) A 注意安全防護,戴口罩、手套、眼罩

B 消毒劑現用現配 c正確選用和配制消毒劑 D 特殊感染物品需提高濃度和延長消毒時間 E 盛放容器加蓋

16、紡織品類包裝材料應符合以下那幾個條件(ABCDE) A 為非漂白織物

B 包布除四邊外不應有縫線,不應縫補 C 初次使用前應高溫洗滌,脫脂去漿、去色 D 應有使用次數的記錄

E 應符和GB/T19633 的要求

17、下面哪些物品必須達到滅菌處理水平:(ABC) A 手術器械 B 關節鏡

C 腹腔鏡 D 胃鏡 E 體溫計

18、蒸汽滅菌用水應為(BC) A 自來水 B 軟水 C 純化水 D 蒸餾水 E 以上都正確

19、消毒供應中心使用的清潔劑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ABCDE) A 堿性清潔劑 B 中性清潔劑

C 酸性清潔劑 D 酶清潔劑 E 以上都正確 20、消毒供應中心紡織品包裝材料應(ABCE)

A 一用一清洗 B 無污漬 C 燈光檢查無破損 D 使用次數無限制 E 記錄使用次數

21、滅菌物品滅菌前應注明(ABCDE)

A 滅菌器編號 B 滅菌批次 C 滅菌日期

D 失效日期 E 物品名稱和檢查包裝者的名稱

22、以下處理氣性壞疽污染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流程符合<消毒技術規范>規定

的是(AC)

A 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劑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 B 有明顯污染物時應采用含氯消毒劑2500mg/L~5000mg/L浸泡至少60min. C 有明顯污染物時應采用含氯消毒劑5000mg/L~10000mg/L浸泡至少60min. D 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劑500mg/L~1000mg/L浸泡30min~45min.

23、以下關于手工清洗的注意事項描述正確的是(ABCD) A 去除干固的污漬應先用酶清潔劑浸泡,再刷洗或擦洗。 B 刷洗操作應在流動水下進行,防止產生氣溶膠。

C 管腔器械應用壓力水槍沖洗,可拆卸部分應拆開后清洗。

D 不應使用鋼絲球類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應選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避免器械磨損。

E 手工清洗的水溫宜為30~45℃

24、超聲波清洗機操作正確的是(ABDE) A 先于流動水下沖洗器械,初步去除污染物。 B 清洗器內注入洗滌用水,并添加清潔劑。 C 水溫應≤50℃

D 終末漂洗應用軟水或純化水

E 應將器械放入籃筐中浸沒在水面下,腔內注滿水

25、使用超聲波清洗器注意事項,下列哪項正確(ABCDE) A 禁止在無水情況下操作

B 禁止將清洗物品直接放置于超聲清洗器底部 C 水溫應≤45℃

D 清洗時應蓋好超聲清洗機蓋子,防止產生氣溶膠 E 應根據器械的不同材質選擇相匹配的超聲頻率

26、關于清洗消毒器注意事項,描述正確的是(ABCE) A 被清洗的器械、器具和物品應充分接觸水流。 B 器械軸節應充分打開,可拆卸的零部件應拆開

C 沖洗、洗滌、漂洗時應使用軟水,終末漂洗、消毒時應使用純化水 D 塑膠類和軟質金屬材料器械,不應使用堿性清潔劑和軟化劑 E 精細器械和銳利器械應固定放置

27、生物監測不合格時,應采取以下哪些措施(ABCDE) A 立即通知使用部門停止使用

B 盡快召回上次生物監測合格以來所有尚未使用的滅菌物品,重新處理,

同時分析不合格的原因

C 通知使用部門對已使用該期間無菌物品的病人進行密切觀察 D 檢查滅菌過程的各個環節查找滅菌失敗的可能原因 E 改進后生物監測連續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28、在下列哪些情況下,滅菌器在通過物理監測、化學監測后,生物監測應空載連續監測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ABD)

A 新安裝的滅菌器 B 移位后的滅菌器 C 維修后的滅菌器具 D 大修后的滅菌器 E 斷電后的滅菌器

29、以下屬于低溫滅菌的是(ABC)

A 環氧乙烷滅菌法 B 過氧化氫等離子滅菌法

C 低溫甲醛蒸汽滅菌法 D 干熱滅菌法 E 以上都對 30、滅菌包外的標識內容包括以下哪幾項(ABCDE)同27 A 物品名稱 B 檢查打包者姓名

C 滅菌器編號 、批次 D 滅菌日期 E 失效日期

31、消毒供應中心對各區域機械通風換氣次數的要求正確的是(ABC) A 去污區 10次/小時

B 檢查、包裝和滅菌區 10次/小時 C 無菌物品存放區 4-10次/小時

D 無菌物品存放區10次/小時 E 以上都對

32、儲存酸性氧化電位水的容器要求(ABC) A 避光 B 密閉 C 硬質聚氯乙烯材質 D 塑料制品 E 不銹鋼容器

33、關于消毒供應中心工作區域劃分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正確的是(ABDE) A 物品由污到潔,不交叉、不逆流

B 空氣流向由潔到污 C 去污區保持相對正壓

D 檢查、包裝及滅菌區保持相對正壓 E 去污區保持相對負壓

34、無菌物品發放要求正確的是(ABCDE) A 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 B 確認其有效性

C 發放記錄具有可追溯性 D 運送無菌物品的器具保持清潔 E 植入物及植入性手術器械應在生物監測合格后方可發放

35、壓力蒸汽滅菌器監測包括下列哪些(ABCDE) A 物理監測 B 化學監測 C 生物監測 D B-D試驗 E 以上都對

36、壓力蒸汽滅菌物理監測參數有下列哪些(ABC) A 溫度 B 壓力 C 時間 D 強度 E 體積

37、不耐高溫醫療器械的滅菌方法有(ABC) A 等離子低溫滅菌 B 低溫甲醛蒸汽滅菌

C 環氧乙烷滅菌 D 壓力蒸汽滅菌 E 干熱滅菌法

38、無菌物品存放區防護著裝必備的是(AC)

A 圓帽 B 口罩 C 專用鞋 D 隔離衣 E 手套

39、對《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合格證》的內容包括(ABCD ) A 供應中心地址(具體到樓號樓層) B 發證機關 C 發證日期 D 有效期限 E 科室負責人

40、2009年4月1日衛生部衛通[2009]10號發布的強制性衛生行業標準有(ACD) A WS 310.3-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 B WS/T 312-2009 醫院感染監測規范

C WS 310.1-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第1部分:管理規范

D WS 310.2-2009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

三、填空題(20題)

1、CSSD內對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 回收 、 分類 、

清洗 、及 消毒的區域,為污染區域。

2、去污是去除被處理物品上的 有機物 、 無機物 、 微生物的過程。

3、終末漂洗是用 軟水 、 純化水 或 蒸餾水 對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

進行最終的處理過程。

4、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濕熱消毒溫度應 ≥90℃ ,時間 ≥ 5min,或A0值 ≥3000 ;消毒后繼續滅菌處理的,其濕熱消毒溫度應 ≥90

℃ ,時間 ≥1min 或Ao值 ≥600。

5、根據器械的材質選擇適宜的干燥溫度,金屬類干燥溫度 70℃~90℃ ;塑膠

類干燥溫度 65℃~75℃。

6、無干燥設備的及不耐熱器械、器具和物品可使用 消毒的低纖維絮擦布 進行

干燥處理。

7、穿刺針、手術吸引頭等管腔類器械,應使用 壓力氣槍 或 95%乙醇 進行干燥

處理。

8、快速壓力蒸汽滅菌適用于對 裸露物品 的滅菌。

9、干熱滅菌物品包體積不應超過 10cm×10cm×20cm ,油劑、粉劑的厚度不應

超過 0.6cm,凡士林紗布條厚度不應超過1.3cm ,裝載高度不應超過滅菌器

內腔高度的 2/3 ,物品間應留有充分的空間。

10、干熱滅菌時不應與滅菌器內腔底部及四壁接觸,滅菌后溫度降至 40℃ 以下

再開滅菌器。

11、無菌物品存放架或柜應距地面高度 20cm~25cm ,離墻 5cm~10cm ,距天

花板 50cm 。

12、無菌物品存放的環境達到溫度 低于24℃,濕度 低于70%的條件時,使用 紡織品材料包裝的無菌物品有效期宜為14d ;未達到環境標準時,有效期 為 7d 。醫用一次性紙袋包裝的無菌物品,有效期宜為 1個月 ;使用一 次性醫用皺紋紙、醫用無紡布包裝的無菌物品,有效期宜為6個月;使用 一次性紙塑袋包裝的無菌物品,有效期宜為 6個月 。硬質容器包裝的無 菌物品,有效期宜為 6個月 。

13、超聲波清洗機水溫應 ≤45℃ ,應將器械放入籃筐中,浸泡在 水面下 ,腔 內注滿水。超聲清洗時間宜為3min~5min ,可根據器械污染情況適當延長 清洗時間,不宜超過 10min 。

14、酸性氧化電位水有效氯含量為 60mg/L±10 mg/L ,PH值范圍 2.0~3.0 ,

氧化還原電位(ORP) ≥ 1100mV ,殘留氯離子 <1000mg/L 。

15、手工清洗后的待消毒物品,使用酸性氧化電位水流動沖洗或浸泡消毒 2 min ,凈水沖洗 30s,再按標準要求進行處理。

16、Ao值為評價濕熱消毒效果的指標,指當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殺滅效果為 10K 時,溫度相當于 80℃ 的時間(秒)。

17、管腔器械是含有管腔內直徑 ≥2mm ,且其腔體中的任何一點距其與外界相

通的開口處的距離≤其內直徑的 1500倍 的器械。

18、日常監測在檢查包裝時進行,應 目測 或借助 帶光源放大鏡 檢查。清洗后 的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 應 光潔,無 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 銹斑。

19、濕熱消毒應監測、記錄 每次 消毒的溫度與時間或Ao值,應 每年 檢測清 洗消毒器的主要性能參數。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應 每季度進行監測,每次 檢測 3件~5件 有代表性的物品。

20、生物監測不合格時,應盡快召回 上次生物監測合格 以來所有尚未使用的滅 菌物品,重新處理,并應分析不合格原因,改進后,生物監測連續 三次合 格后方可使用。

四、判斷題(20題)

1、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腔隙,或接觸人體破損的皮膚、粘膜、組織的診

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進行滅菌。(√)

2、去污區緩沖間應設洗手設施,應用手觸式手水龍頭開關。無菌物品存放區內 不應設洗手池。(×)

3、清洗消毒器是具有消毒與滅菌功能的機器。(×)

4、植入物是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體腔中,留存時間為30天或

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

5、被朊毒體、氣性壞疽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診療器械、器具

和物品,使用者應雙層封閉包裝并標明感染性疾病名稱,由CSSD單獨回收處

理。(√ )

6、滅菌包裝材料應符合要求,開放式的儲槽可用于滅菌物品的包裝。(× )

7、手術器械采用閉合式包裝方法,應由2層包裝材料一次包裝。(× )

8、密封式包裝如使用紙袋、紙塑袋等材料,應使用兩層,適用于單獨包裝的器

械。(×)

9、 高度危險性物品滅菌包內應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如果透過包裝材料可直接

觀察包內滅菌化學指示物的顏色變化,則不放置包外滅菌化學指示物。(√ )

10、快速壓力蒸汽滅菌方法可不包括干燥程序,運輸時避免污染,2小時內使

用,不能儲存。(×)

11、環氧乙烷滅菌器及氣瓶或氣罐應遠離火源和靜電,氣罐可以存放在冰箱中。

(× )

12、過氧化氫等離子滅菌物品及包裝材料可以含有植物性纖維材質。(× )

13、發放時應確認無菌物品的有效性,植入物及植入性手術器械應在生物監測合

格后才可以放行。(√ )

14、無菌物品存放區工作人員上崗時必須戴圓帽、口罩、專用鞋。(×)

15、去除干固的污漬應先用含氯消毒劑浸泡,再刷洗或擦洗。(× )

16、刷洗操作應在水面上進行,防止產生氣溶膠。(×)

17、管腔類器械應用壓力水槍沖洗,可拆卸部分可以不用拆開清洗。(×)

18、可以使用鋼絲球類用具去除銹跡較多的器具,不應使用去污粉。(×)

19、金屬器械在終末漂洗過程中應使用潤滑劑,塑膠類和軟質金屬材料器械,不

應使用酸性清潔劑和潤滑劑。(√ )

20、酸性氧化電位水長時間排放可造成排水管路的腐蝕,故應每次排放后在排放 少量堿性還原電位水或自來水。(√)

五、簡答題(10題)

1、 CSSD的工作人員應掌握哪些知識與技能? 答:(1)各類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的知識與技能。

(2)相關清洗、消毒、滅菌設備的操作規程。

(3)職業安全防護原則和方法。

(4)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相關知識。

2、CSSD的輔助區域與工作區域分別包括哪些區域?

答:(1)輔助區域包括工作人員更衣室、值班室、辦公室、休息室、衛生間

等。

(2)工作區域包括去污區、檢查、包裝及滅菌區(含獨立的敷料制備或

包裝間)和無菌物品存放區。

3、CSSD的工作區域劃分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答:(1)物品由污到潔,不交叉、不逆流。

(2)空氣流向由潔到污;去污區保持相對負壓,檢查、包裝及滅菌區保

持相對正壓。

4、CSSD的封包的要求有哪些?

答:(1)包外應設有滅菌化學指示物。高度危險性物品滅菌包內還應放置包 內化學指示物;如果透過包裝材料可直接觀察包內滅菌化學指示物

的顏色變化,則不放置包外滅菌化學指示物。

(2)閉合式包裝應使用專用膠帶,膠帶長度應與滅菌包體積、重量相適

宜,松緊適度。封包應嚴密,保持閉合完好性。

(3)紙塑袋、紙袋等密封包裝其密封寬度應≥6mm,包內器械距包裝袋封

口處≥2.5。

(4)醫用熱封機在每日使用前應檢查參數的準確性和閉合完好性。

(5)硬質容器應設置安全閉鎖裝置,無菌屏障完整性破壞時應可識別。

(6)滅菌物品包裝的標識應注明物品名稱、包裝者等內容。滅菌前注明

滅菌器編號、滅菌批次、滅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標識應具有追溯性。

5、CSSD的無菌物品的卸載要求有哪些?

答:(1)從滅菌器卸載取出的物品,待溫度降至室溫時方可移動,冷卻時間

應>30min。

(2)每批次應確認滅菌過程合格,包外、包內化學指示物合格;檢查有

無濕包現象,防止無菌物品損壞和污染。無菌包掉落地上或誤放到

不潔處應視為被污染。

6、氣性壞疽污染器械的處理流程是什么?

答:應符合《消毒技術規范》的規定和要求。應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

劑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后,有明顯污染物時應

采用含氯消毒劑5000mg/L~10000mg/L浸泡至少60min后,再按照

本標準5.3~5.8進行處理。

7、壓力蒸汽滅菌的生物監測結果應如何判斷?

答:陽性對照組培養陽性,陰性對照組培養陰性,試驗組培養陰性,判定為

滅菌合格。陽性對照組培養陽性,陰性對照組培養陰性,試驗組培養陽

性,則滅菌不合格;同時應進一步鑒定試驗組陽性的細菌是否為指示菌

或是污染所致。

8、壓力蒸汽滅菌前的準備有哪些? 答:(1)每天設備運行前應進行安全檢查,包括滅菌器壓力表處在“零”的

位置;記錄打印裝置處于備用狀態;滅菌器柜門密封圈平整無損壞,

柜門安全鎖扣靈活、安全有效;滅菌柜內冷凝水排出口通暢,柜內

壁清潔;電源、水源、蒸汽、壓縮空氣等運行條件符合設備要求。

(2)進行滅菌器的預熱。

(3)預真空滅菌器應在每日開始滅菌運行前空載進行B-D試驗。

9、壓力蒸汽滅菌的化學監測包括哪些? 答:(1)應進行包外、包內化學指示物監測。具體要求為滅菌包包外應有化

學指示物,高度危險性物品包內應放置包內化學指示物,置于最難

滅菌的部位。如果透過包裝材料可直接觀察包內化學指示物的顏色

變化,則不必放置包外化學指示物。通過觀察化學指示物顏色的變

化,判定是否達到滅菌合格要求。

(2)采用快速壓力蒸汽滅菌程序滅菌時,應直接將一片包內化學指示物

置于待滅菌物品旁邊進行化學監測。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鄉長鎮長就職演講稿下一篇:校車駕駛許可申請表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