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歐美文學論文范文

2022-05-12

近日小編精心整理了《歐美文學論文范文(精選3篇)》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摘要:后現代文學發源于歐美國家,具有很多鮮明的特色和特征,其中藝術消費的趨勢更為明顯。本文就后現代文學的產生和創作、藝術消費的形成與發展以及后現代文學藝術消費的特征進行了闡述和探討,希望能夠對歐美后現代文學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幫助,并對我國后現代文學的創作和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第一篇:歐美文學論文范文

《歐美文學史和中國文學》

李萬鈞教授的《歐美文學史和中國文學》(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與國內的一些外國文學史寫法不同,材料豐富,角度新穎。

此書框架由兩部分構成。歐美文學史部分有以下幾個特色:其一是介紹歐洲文學的源頭,兼談希伯來文學。國內一些外國文學史只談古希臘文學,但希伯來文學實為歐洲文學兩大源頭之一,不能不談。其二是從小說、戲劇、詩歌史的視點去寫,這是一種新的寫法。增加了一些新作品的介紹,如中世紀英國最著名的宗教劇《每個人》,英國第一部散文長篇小說《亞瑟王之死》等,這些作品在戲劇史或小說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而國內的外國文學史卻不見有。其三是信息量大,一直寫到歐美后現代主義文學、拉美當代文學、蘇聯當代文學。其四是比較的寫法,例如在介紹歐洲文學的源頭時,兼對中西文學的發端作了比較。在介紹自然主義與唯美主義流派時,兼論述了這些流派對中國現代小說戲劇的影響。還有作品的比較,如《包法利夫人》與《金瓶梅》。

作者對西方某些名著的分析相當深入,頗有獨到的見解,如《湯姆·瓊斯》在小說史上的地位,《艾凡赫》借鑒的特色,莎士比亞對素材的提煉,《巴黎圣母院》的戲劇手法,《白鯨》中亞哈形象的評價,《百年孤獨》在家族小說中的創新,《這里黎明靜悄悄》的現代藝術風格,《斷頭臺》的藝術結構。其分析能吸引人的原因,也在于比較。“法國普法戰爭小說巡禮”一節的寫法,是一個范例。

該書引人注目的部分包括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外來影響、中西小說戲劇的平行研究。比較的方法尤其鮮明,比較的論述也更為集中。在作中西小說比較時,把長篇小說與短篇小說分開比較,因為兩者的發展與特點大不相同。這樣的寫法具有科學性,是中西小說比較領域中的一個新突破。已故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楊周翰教授為此書作序說:“萬鈞同志這部著作可以說是國內有意識地用中西比較的觀點做的一次嘗試,特別是比較系統地探討了外國文學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以及外國文學和中國文學在幾個重要類型方面的比較研究,是一個可喜的開端,一定會引起更多研究外國文學史和中國文學史的同志的興趣。所以我很樂于推薦給他們,并希望能因此而開辟一條文學史的新路。”《歐美文學史和中國文學》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文學史相應階段的比較缺乏系統。第二部分只比較了小說戲劇,不比較詩歌文論。

作者:夏 蒙

第二篇:歐美后現代文學走向藝術消費的淺析

摘要:后現代文學發源于歐美國家,具有很多鮮明的特色和特征,其中藝術消費的趨勢更為明顯。本文就后現代文學的產生和創作、藝術消費的形成與發展以及后現代文學藝術消費的特征進行了闡述和探討,希望能夠對歐美后現代文學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幫助,并對我國后現代文學的創作和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后現代文學 文學創作 藝術消費

一、歐美后現代主義文學概述

后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由來已久。作為現代主義文學的繼承和延續,后現代主義文學從二戰開始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充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維邏輯和創作手法,被人們所逐漸認知和接受,形成一個具有自身領域的文學潮流。主要表現在小說創作與詩歌創作中。

后現代主義的小說作品是一個矛盾邏輯的產物,追求的是真實的虛構和冷漠的抒情。后現代主義小說在矛盾對撞中產生,在矛盾中發展,故意以麻木冷漠的態度,赤裸裸地向閱讀者昭示小說作品純屬虛構。而在后現代的詩歌創作中,詩人常常采用反諷的手法,將自己的思想和文化進行含蓄化地表達,欲揚先抑的創作手法對讀者形成了明顯的感覺沖擊力。由此可見,后現代主義的文學創作,就是通過矛盾對立的統一結合,打破有形與無形的傳統界限,將其糅合在一起,在矛盾碰撞與火花激蕩中將作者的感情加以宣泄,并將這種感覺和思維模式借助文學的途徑傳遞給讀者,傳遞給世界大眾。他們大聲地向世界宣示,這世界沒有什么可以不用文學手段表達的,文學并非清高地獨立于世,而應該是和人們的現實生活真真切切地聯系在一起的。

后現代主義文學的創作與傳播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文學表達的認識,擴大了文學創作的領域和范疇,創作的形式也有了較大的突破。美國作家馮尼格在其小說作品《絕佳的早餐》中,直接采用圖畫這一畫面感最強的方式,將作品中難以言表的思想內容進行表述,拓展了讀者的思維空間,引發讀者的無限遐想。小說家庫夫在《臨時保姆》中,將小說的要素進行了劃分和打亂,108個獨立的片段單元使得小說的內容更為抽象,卻產生了一種意想不到的表達效果,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片段進行欣賞等等。這就是后現代文學藝術家們創作的手法和技巧,在他們心中,藝術無所不在,無所不能。他們將文學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了更為廣泛的闡述和發展。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冷漠孤獨的法國新小說和充滿嘲諷意味的美國黑色幽默小說。

二、后現代文學的發展與消費趨勢分析

西方后現代主義是繼現代主義之后,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受社會的現代性影響,主要是西方社會進入后工業化時代所形成的產物。其鼎盛時期是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受這一思潮影響,在西方當代文學中又形成了存在主義文學、荒誕派戲劇、新小說、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說、魔幻現實主義、投射詩、具體詩、語言詩等在內的不同文學流派。存在主義最早興起于法國,其后擴展到整個歐美;荒誕派戲劇和新小說最早也是始于法國,繼而漫延到整個西方文學界;“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源于美國;魔幻現實主義則由拉丁美洲開始,繼而影響到整個世界文學;具體詩產生于德語國家和拉美國家,而語言詩則興于美國;元小說的興起地域要廣得多,包括英國、法國、美國以及阿根廷等歐美國家。借助于全球化的力量,這些形成于歐美的西方后現代主義創作思潮很快就影響到世界各個民族的文學,并在東西方文學之間形成了相互碰撞、影響和滲透。

后現代文學的藝術消費已經不僅僅滿足于文學本身的價值和意義,而是將消費對象逐漸鎖定于文學的附加值上面。這種消費模式雖然并沒有改變文學作品的使用價值,但卻經過包裝加工,大大改變了其內在的價值。人們就是借著此種消費方式,來提升自我的存在感和認同感,強調自我或社會地位的確認和證明。當今社會,所有的社會消費或者說經濟消費,特別是文學的消費,都有一種欲望性消費的趨勢,追求的是沒有內涵的,膚淺的快餐文化,更強調的是一種身體或精神上的暫時性的快感獲得和壓力釋放。

三、 對后現代主義文學的消費現狀的反思

文學對于人類自身來講何以如此重要?隨著時代的變化,存在多種不同的解釋。但是,無論有多少種解釋,文學所具有的基本意識形態價值、審美價值和文學意義都是無法被抹殺的。文學的后現代性是當代世界各民族文學發展進程中的共同特征,是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屬于文學共生與發展的產物。

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樣,歐美后現代文學的藝術消費趨勢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征,是整個世界經濟和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必然產生的產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逆轉性。首先,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后現代文學創作方法的多元性,使世界文學呈現出各個流派多元發展的態勢,進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文學與各國文化的交流。其次,受高科技發展的影響,網絡文學的發展必定是利大于弊。雖然網絡文學是對精英文學的化解,但網絡文學的快捷性和娛樂性可以加快人與人之間思想交流的速度,在當代人快速與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中,網絡文學對后現代文學的傳播具有積極意義。第三,電子和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雖然是對紙質圖書市場和印刷業的極大沖擊,但是,圖像式和網絡式的文學作品對于人們的視覺可以產生更加強烈的沖擊力并以更加快捷的傳遞方式傳遞給讀者和觀眾。因此,以圖像和網絡形式出現的后現代文學,新穎的表現形式無疑為文學的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一方面歐美后現代文學消費的產生和發展,對世界文化的傳播交流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唯有消費才有發展,這是眾所周知的不二定理。消費將原本高處不勝寒的,只屬于貴族階層欣賞的文化,向社會底層的文化素養不高的民眾展開了雙臂。在這里,無論高深還是膚淺,無論庸俗還是高雅,所有的文化、文學內容都被打碎打亂,并重新柔和形成了一種可以被所有階層都欣賞和喜歡的文化形式。同時,歐美后現代文學的藝術消費對于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一方面,歐美后現代文學的消費也不可避免地帶來消極的影響。首先、人們對于文學的創作,需要濃厚的文化積累和創作靈感的碰撞,同樣,文學的修養也要經過一定時期的累加和積淀。但是隨著消費趨勢的大行其道,直接就導致了文學作品的程式化生產,追求的是快速,以滿足消費者對快餐文化的需求。以迎合大眾,追求庸俗膚淺快感的商業化過程,對于文學的價值提煉和積淀是非常不利的,偏離了健康、積極的方向。歐美后現代文學的藝術消費趨勢對于人們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文學讀者來講,進行了消費至上,甚至拜金主義的價值觀輸出,從而攫取了大量社會財富。

結語

后現代主義文學是文學發展史鏈條中重要的一環,是文學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文學發展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因此,絕不能以個人的嗜好和憎惡來隨意加以評判。既然后現代主義這一文學思潮是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產物,那么,這一文學特征也必然是全球性的。對于這一文學思潮持有平和的心態,實事求是地予以評價,既要看到其有益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存在的消費意識弊端,才能擯棄其有害的部分,發揚其有益的精華部分。中國文學在文學全球化的進程中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吸收經驗,才能為世界文學的傳承做出應有的貢獻。語

參考文獻

[1]楊乃喬.比較文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劉瑩.論美國后現代元小說敘事手段及操作策略[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8(6):111.

作者:沈明煊

第三篇: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歷史分期

摘要: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發展過程可為三個階段:前學科化時期、學科化時期和跨學科時期。前學科化時期是指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從屬于漢學研究并逐漸向獨立學科發展的時期。由于現在公認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起始時間是1917年,因此,作為其學術研究的前學科化時期是從中國現代文學的起始至20世紀50年代末。學科化時期是指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已經脫離漢學研究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這一時期的時間范疇是從20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鐚W科時期是指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研究已經不再局限于本學科,而是與哲學、藝術、科學等諸多學科交織起來。這一時期的時間范疇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當下。

關鍵詞: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前學科化時期;學科化時期;跨學科時期

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已經取得了斐然的成就。盡管各個國家的發展狀況有所不同,但它已經成為一個倍受關注的研究領域。隨著這項研究的不斷深入,它是何時發生的并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從學術史的角度看就成了一個十分有必要探討的問題。

縱觀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最初它是從屬于漢學研究的;而后逐步分離獨立出來;進而又向外部拓展。這就明顯地表現為三個階段,我將其命名為前學科化時期、學科化時期和跨學科時期。

前學科化時期是指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從屬于漢學研究并逐漸向獨立學科發展的時期。由于現在公認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起始時間是1917年,因此,作為其學術研究的前學科化時期的時間范圍大致可以劃分為從中國現代文學的起始至20世紀50年代末。學科化時期是指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已經脫離漢學研究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這一時期的時間范疇可界定為從20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鐚W科時期是學科化時期的延續和發展。這一時期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研究者們基于歷史的、科技的、文化的和學術發展的諸多原因,其研究領域已經不再局限于本學科,而與哲學、藝術、宗教、科學等諸多學科交織起來。這種跨學科的研究視野與方法給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帶來了新的氣息。這一時期的時間范疇可以界定為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當下。

一、前學科化時期

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是從漢學研究中分離出來的,最初它從屬于漢學研究。漢學(si—nology),通常是指海外學者研究中國的一門學問,而這些研究中國的海外學者通常被人們稱之為漢學家(Slnologists)。

漢學的歷史可謂久遠。它濫觴于古代外國人了解和認識中國的迫切愿望,從古希臘人克泰夏斯(Ctesias)于公元前400年撰寫《旅行記》、而后古羅馬博物學家白里內(Gaius Pliny,公元23~79)撰寫《博物志》、地理學家托勒密(Klaudius Ptolemeus)撰寫《秦尼國記》等來幻想中同,到13世紀以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1323)為代表的旅行家、柏朗嘉賓為代表的傳教士等來體驗中國,都為海外漢學的誕生做了最早的鋪墊。而后,西方一些知名的傳教士如門多薩(Juan Gonz61ez de Mendoza,1545~1618)、曾德昭(P.Alvarus de Semedo,1585~1658)、衛匡國(Martin Martini,1614~1661)、馬若瑟(Joseph Marie de Pr6mare,1666~1736)、宋君榮(Antoine Gaubil,1689~1759)等人成為了漢學先驅。到了19世紀,漢學作為一個專門學科確立了:“無論是從研究人員的數量、研究機構的建立,還是從研究成果的質量來看,這一時期的漢學已成為一門舉世公認的專門學科。Sinology一詞也隨之應運而生,譯成中文就是:漢學,或中國研究,指外國人對中國的社會、歷史、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進行研究的學問。”。1814年11月26日,法國開設了歐洲第一個“漢學講座”,法蘭西學院聘任了歐洲歷史上第一個漢學教授雷慕沙(AbelR6musat,1788~1832),他于1815年1月16日演講的《歐羅巴漢語研究的起源、進步和效用》是漢學在西方成為一個學科的重要標志之一。而后,漢學家的隊伍不斷擴大。以法國為例,19世紀前期著名的漢學家就有儒蓮(Stanislas Julien,1797~1873)、德里文(DeSaint—Denys,1823~1892)、巴贊(AntoineBazin,1799~1863)、畢歐(E.Biot,1803~1850)等職業漢學家;戴伯理(Dabry de Thiersant,1826~1898)、于雅爾(Camilte Imbault—Huart,1857~1897)等外交官漢學家;顧賽芬(S6raphin Couvreur,1839~1919)、戴遂良(L60n Wieger,1856~1933)等傳教十漢學家。進入20世紀之后,基于多種原因,歐美的漢學研究有了比較大的發展,各國漢學家的隊伍都在不斷擴大,知名者已不在少數:法國的沙畹(Edouard Chavannes 1865~1918)、伯希和(Paul Pelliot 1878~1945)、馬伯樂(HenriMaspero 1883~1945)、葛蘭言(Marcel Gra—net,1884~1941)、雷威安(Andre Levy);瑞典的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1889~1978)、荷蘭的高羅佩(Robert Hans vail Gulik,1910~1967)、澳大利亞的柳存仁(Liu Ts’unyan 1917~2009)、英國的龍彼得(Pier van der Loon 1920~2002)、畢曉普(J.L Bishop英國駐上??傤I事)、新西蘭的韓南(Patrick Ha nal927~)、蘇聯的李福清(Boris Riftin 1932~),美國的夏志清(1921~)、馬幼垣(Yau Woon Mal940~)、浦安迪(Andrew Plaks)、伊維德(Wilt L_Idema,1944~)、芮效衛(David Roy)、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1907~1991)賴肖爾(Edwin Oldfather Reis-chauer,1910~1990)保羅·柯文(Paul A.Cohen,1934~)王靖字(John Wang)、鄭培凱等。這些漢學家的研究工作在海外的發展和深入明顯地影響了世界對中國文化及文學的認識與了解。

歐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前學科化時期,正是在這樣的世界漢學研究的背景下產生的?;钴S在這個時期的漢學家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關系可分為兩種情況:他們當中一部分學者一生從事

漢學研究,但是并未涉足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另有一部分學者是在致力于漢學研究的過程中涉足了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無論是上述哪一部分學者,他們對歐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這一學科的形成都從不同的角度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一部分學者的漢學研究一方面成為孕育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土壤,另一方面極大地啟迪及影響了后來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學者。沙畹、伯希和等人的中國歷史研究,馬伯樂、葛蘭言等人的中國宗教研究,高本漢的中國與西方的語言學比較研究等,都為即將登場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做了啟蒙的工作。而高羅佩的清代小說研究與改寫、柳存仁的明清小說研究、龍彼得的中國戲曲研究、韓南的金學及紅學研究、翟理斯(1867~1935)的中國文學史研究等,都已經步入了中國古代和近代文學研究的領域。因為閱歷和生活年代等多種原因,他們并未涉足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但是他們對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這一學科的產生及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可以說,他們的研究成為歐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前奏曲。

第二部分學者是在漢學研究中涉足了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這一類的代表在美國如埃德加·斯諾等;在俄國如費德林、艾德林、波茲涅耶娃等。埃德加·斯諾一生中許多作品都和中國相關,如《遠東前線》等,其中,1936年發表的《活的中國》就是中國現代短篇小說的英文譯作,其中收錄了魯迅、柔石、郭沫若、茅盾、巴金等15位作家的作品,并有斯諾撰寫的《魯迅評傳》等。顯然,斯諾先是關注中國的戰爭、政治,而后才注意中國的現代文學的。前蘇聯科學院院士、教授H.T.費德林(1912~),對中國文學的研究著述頗多,主要研究重心在古代文學,成果有《屈原的生平和創作》、《論屈原詩歌的獨特性與全人類性》、《屈原辭賦垂千古》等,但他同時涉足了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選編了《中國作家短篇小說集》,并為柳鮑芙·德米特里耶夫娜·波茲涅耶娃編選的《魯迅選集》作《序》,表達了對魯迅的高度關注。艾德林(Eydlin,Lev Zalmanovich 1909~1985)與費德林有相似的學術路徑,既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著有《中國文學(概覽)》(與索羅金合著)、《陶淵明和他的詩歌》,又兼及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論著有《論今日中國文學》,還有論文《新中國文學發展概述》、《魯迅筆下的中國》、《論魯迅的小說》等。柳鮑芙·德米特里耶夫娜·波茲涅耶娃(1908~1974)的學術研究也兼顧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而現代文學研究的成果是斐然的。1949年,她翻譯出版了丁玲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1954年,她編選了四卷本的《魯迅選集》,并翻譯了其中三分之一的作品,更在《跋》中發表了獨特的見解,其文譯成日文在日本發表;她的博士論文即是以魯迅為課題的;1956年博士論文通過后,她又于1959年出版了《魯迅評傳》(譯成中文達56萬字):“這是一部很有分量的力作。當這部著作在40多年后譯成中文出版時,我國著名的魯研學人林非教授就稱贊:這位‘俄羅斯漢學前輩,實在稱得上是勤奮踏實和嚴肅認真地從事學術研究的榜樣,她涉及的材料之廣博,論述的筆法之精細’,列出的魯迅文章之出處和背景材料,‘真可以說是做到了無一字無來歷,這種一絲不茍的治學精神,確實是十分令人欽佩的’”。

這一時期歐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特點之一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與漢學研究尤其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交織在一起。因為中國現代文學正在成長之中,還沒有形成一個整體的研究對象,而且當時的通訊速度還比較慢,國外對它的接受和認識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阻隔。所以,更多的人們對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古典文化的興趣更濃,對中國現代文學的關注還在初始階段。

特點之二是側重于介紹與翻譯。要研究一個對象首先是要認識它,介紹與翻譯就是認識的途徑。以蘇聯為例,1925年,阿列克謝耶夫就在《東方》雜志上發表文章介紹了胡適的《嘗試集》;1929年,王希禮翻譯了《阿Q正傳》和《孔乙己》;50年代掀起的翻譯熱潮更引人注目:“隨著中國大陸的解放,客觀條件改善和主觀研究力量的劇增,蘇聯對中國文學的引進便在50年代出現了浩蕩的‘洪流’。在這十年里出版的譯作品種繁多,包括從古代至現、當代的作品;每一種印數均達5萬或10萬冊……現、當代的大作家如魯迅、郭沫若、巴金、茅盾、老舍、葉圣陶、丁玲等都有了俄譯本:四卷本的《魯迅選集》(1954~1955)、兩卷本的《老舍選集》(1957)、一卷本的《郭沫若選集》(1955)、三卷本的《茅盾選集》(1956)以及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1949)等。一些在西方還很少被介紹的作家如馬烽、李準、周立波、楊朔、艾蕪、陳登科、秦兆陽、馮德英等在蘇聯也都得到了譯介”。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的翻譯與介紹也都有了很大的推進。

二、學科化時期

學科化時期是指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已經脫離了傳統的漢學研究而成為一門獨立的研究學科,這一時期的時間范圍是從20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此時,由于中國文學已經由現代文學(1917~1949)步入當代文學(1949至今)時期,中國現代文學作為整體的批評對象已經形成,中國當代文學也已初露鋒芒,所以,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在歐美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已經水到渠成。

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于漢學研究中分離出來,對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來說,是一個里程碑的標志,但它要發展起來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剛剛有了立足之地的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在各國還處于邊緣的地位,并不能躋身于各國文學研究的主流中;另一方面,面對中國大陸本土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研究,它也是處于一種邊緣的地位。所以,堅持與發展,是這個時期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學者們的重要任務。

這一時期歐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研究人員上看,專業化隊伍逐漸形成。

剛剛進入學科化時期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研究隊伍相對于以往依托的龐大的漢學研究隊伍而言,數量可謂不多,但卻形成了一支經過歷煉的專業化隊伍,學術聲望有很大提高。捷克斯洛伐克的普實克(Prusek,Jaroslav 1906~1980)是領軍人物之一,這位捷克科學院院士,生于布拉格,先后在哥德堡、萊比錫、上海、東京等地讀書,1945年起在大學任教,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領域獨樹一幟,他將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社會學觀點與布拉格學派的形式主義文論相結合,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歷史性地引導了當時西方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潮流。他不但對中國文學的譯作豐富,還撰有學術專著《中國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抒情與史詩作品》等,并通過與夏志清的學術論爭,推動了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學術對話。夏志清,著名

美籍華裔學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其兩部英文著作——《中國現代小說史》和《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奠定了他在海外中國文學尤其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領域的突出地位。他直陳見解,對中國的一些現代作家給出自己的評價,曾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蘇聯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不同題材領域的研究中都出現了優秀的學者。繼上個時期的波茲涅耶娃之后,魯迅研究繼續發展,維·彼特羅夫1960年出版了《魯迅生平與創作概論》、謝曼諾夫1967年出版了《魯迅和他的前驅》;在詩歌研究領域,切爾卡斯基的研究成果豐盛,他1972年出版了(二三十年代的中國詩歌》,1982年出版了《戰爭年代(1937~1949)的中國詩歌》,1983出版了《五十到八十年代的中國詩歌》。而尼克里斯塔婭(IIAHHKoaficKaa)則在戲劇研究領域有了突破,1984年出版了《曹禺創作概論》。應該說,是一批訓練有素的學者促成了這一時期研究的專業化,如:美國的夏濟安、金介甫、葛浩文、奧爾格·郎(Olga Lang)、梅儀慈、胡志德(Theodote D.Huters)、威廉·萊爾(William Ly-ell)、李歐梵、印度留美學者蘭比爾·沃勒(Ranbir Vohra)、漢樂逸(Lloyd Haft)、林培瑞(Perry Link)、葉維廉、奚密、耿德華(Edward Gunn)、安敏成、史書美和谷梅(Merle Goldman);英國的卜立德、杜博妮(Bonnie McDougall);新西蘭的韓南(PatrickHanan);澳大利亞的柳存仁(Liu Ts’un-yan);荷蘭的佛克馬、柯雷、J.斯洛爾霍夫;瑞典的高本漢、馬悅然,等等。這些人是學科化研究時期西方各國展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核心人物,正是他們產出了這一時期豐厚的研究成果。

第二,從研究內容上看,重在作家作品研究。

從上述學者的大量成果可以看出,在學科化時期,作家作品研究成為研究內容的重心。這里,再進一步以美國為例來說明問題。在前學科化時期就已露鋒芒的夏志清以及這一階段在美國出現的大批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者和他們的研究成果,使美國成為這一時期中國現當代文學在英美國家研究的重鎮。而KiE是美國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范圍內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學科化的兩大標志,第一個是1961年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的出版(耶魯大學出版社),第二個是60年代初在哥倫比亞大學最先設立了中國現代文學教授職位。前者意味著海外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成果已躍上新的層次;后者意味著美國學界和官方對其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學科的正視和承認。此時中國現當代文學在美國的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以作家、作品為重點的專論研究,其代表人物有夏志清、李歐梵、金介甫等;另一類則是以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外部研究為重點的研究,代表人物有林培瑞等。而作家作品研究的成果可謂是此時期的代表性成果。

第三,從研究方法上看,探尋理論批評視角。

這個時期的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學者們適時地把握了學術研究的機遇——此時,雖然西方“理論熱”的時代尚未到來,但部分文學理論已十分活躍,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新批評、結構主義、原型批評、解構主義、文化研究等,研究者們嘗試運用這些新的文學理論對中國現當代文學進行闡發,并輔以新的研究方法,從而帶來了研究的推進,越來越明顯地顯示出這一學科獨立出來的價值。以美國的兩位大家為例:夏志清寫作《中國現代小說史》,便以理論來溝通中西文化差異。他對40~50年代兩大批評理論即阿爾德立基(John w.Aldridge)的新批評理論(New Criticism)和李維斯(F.R.Leavis)的《大傳統》(The Great Tradition,1948)有意借用,同時也以艾略特(T.S.Eliot)、屈靈(Li-onel Trilling)、拉夫(Philip Rahv)、豪爾(It-vmg Howe)、泰特(Alien Tare)、史坦納(George Steiner)等人的批評方法踐行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李歐梵同樣以理論的自覺來溝通中西文學,他所處時代的理論場域較為復雜,接受也比較多元:???Foucault)和德里達(Derrida)的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理論、哈貝馬斯(Habermas)的“公共空間” (publicsphere)、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的“批評”概念、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等等。他們的理論視角也影響著同時期人們的理論關注,這就為下一個時期的跨學科研究打下了基礎。

第四,從發展格局來看,各國進度存在差異。

應該說,此時各個國家的發展狀況不盡相同。美國、蘇聯、捷克、法國、英國、德國等是其研究重鎮,學科化特點比較明顯;而此時荷蘭、瑞典、丹麥、挪威等還處在向學科化過度的時期,翻譯還是其重心工作,如荷蘭:“J.薩默威爾于1960年編輯出版了一部題為《中國小說大師》的現代短篇小說選集,該文集中除了魯迅有兩篇小說收入外,其余的作家,如郭沫若、茅盾、沈從文、老舍、巴金、丁玲、林語堂和端木蕻良則每人收入一篇。實際上,在此之前,賽恩·弗里斯于1959年出版了魯迅的《阿Q正傳》荷蘭文譯本,茅盾的《子夜》則問世得更早些。1986年,由威廉·克魯恩和丁耐克·毫斯曼據法譯本譯出了巴金的《家》,從而開啟了巴金作品的翻譯工作。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代的主要作家都有作品被直接或轉譯成荷蘭文,包括趙樹理的《李有才板話》和老舍的《駱駝祥子》等。”但是由于處于研究重鎮的一些國家的學科化研究的促進和國際交流的擴大、研究成果的傳播,使得許多國家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都在相當程度上有了發展。

三、跨學科時期

跨學科時期的出現將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推向了一個歷史的新高度。所謂跨學科,是指這一時期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者的研究領域已經不再局限于本學科,而是向外有了很大的跨度,具體而言如語言、電影、圖像等;寬泛而言如社會學、人類學、宗教學等??鐚W科的研究極大地拓展了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研究視域,增加了學科的交叉性和交融性,將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引向更大的研究空間。這一時期的時間范疇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界定20世紀90年代初為跨學科時期的起點,是因為歐美諸多中國現當代研究學者的跨學科研究的成果都是在這時乃至之后呈現出來的。

跨學科時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使人們有了更多的溝通方式和傳播媒介,促使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這也制約著學術研究的改變。如網絡的出現,不僅提供給大眾新的溝通方式,同時也帶給世界新的傳播媒介,進而依此衍生了許

多新的事物與現象,如網絡小說、網絡批評、視覺文化等等。新事物的出現必然催生新的研究領域,這自然為原有的基于學科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機遇。另一方面,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理論場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正值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向縱深發展的時候,西方的理論界也步入了前所未有的“理論爆炸”時期,各種各樣的理論相繼而生,對文學和文化研究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也必然被卷入這巨大的理論場域中。而這紛紜復雜的理論早已突破了原有的學科界線,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學者們各自操持著自己所熟悉的一種或幾種本學科的或跨學科的理論來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這些新的批評理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相結合,便帶來了多樣的研究實踐,也使跨學科研究成了大勢所趨。

跨學科時期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其一,學術疆界不斷拓寬。以往學者們的研究領域一般局限于作家研究、文本研究、社會文化背景研究、人物形象研究等,而這時期的文學研究與性別、種族、生態、歷史、科學等緊密接軌,使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疆界不斷地拓展。這可在下面一些學者的研究中窺見一斑:張英進、張真、傅葆石等的電影研究;AndrewJones的流行歌曲研究;Kirk Denton的思想史和政治文化研究;柏佑銘(Yomi Braester)的歷史和創傷研究;劉康、王斑的馬克思和毛澤東美學研究;張旭東的后社會主義研究;劉禾的“跨語際實踐”研究;耿德華(Edward Gunn)的語言風格研究;賀麥曉(Michel Hockx)的文化生產研究;王瑾的大眾文化和政治研究;鐘雪萍的性別研究;李歐梵的城市研究;陳建華的鴛鴦蝴蝶和通俗文學研究;周蕾的后殖民理論研究、林培瑞的異議政治研究;樂剛的文化人類學研究;劉劍梅、李海燕的情感、社會和文化史研究,等等??v觀上述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者的研究方向與成果,十分明顯,都具有了跨學科研究的風貌。應該說,時代的發展,新興研究領域及大量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現,令這些研究者們如魚得水,促使他們的研究具有了開拓性和開放性。

其二,學術路徑不斷開放。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在各個層面加強了與各方的溝通與交流,尤其是與中國本土研究的交流。以學術訪談為例,當下,它成為海外與大陸學者進行學術對話的最常用的形式,僅美國學者與大陸學者間的訪談自2005年起便頻頻出現,具體數據可見下表。

跨國界訪談現象的出現,是全球化時代學術交流開放性的具體體現,表現出了歷史的進步性。除了“訪談”,海內外學者關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國際學術會議也頻頻召開,更有大量的此領域的訪問學者往返于各個國家之間,還出現了一些開放性對話性的學術刊物,等等,這一切都展現了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學術路徑的開放性。

第三,學者隊伍發生了變化。這主要表現在族裔身份上:在漢學研究時期,漢學家的隊伍基本上是外國人;在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進入學科化時候后,學者隊伍中的華裔比例有了很大的提升,不過由于歷史的原因,這些華裔學者很少在中國生活過,這也決定了他們的研究帶有被阻隔后的特征;進人跨學科時期后,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隊伍中的華裔學者已成了重要力量。他們大多在國內生活過,改革開放后留學并定居國外,“由于他們的寫作是介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民族文化之間的,因而既可與本土文化和文學進行對話,同時又以其‘另類’特征而躋身于世界文學大潮中:之于本土,他們往往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從一個局外人的眼光來觀察本土的文化,而之于全球,他們的寫作又帶有揮之不去的鮮明的民族特征”。這樣,跨學科研究時期的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學者隊伍便由外國學者、在國外成長起來的華裔學者以及有豐富的國內生活經歷而后定居國外的華裔學者等幾部分人構成,這也就促成了研究視角、觀點、立場的多元性和豐富性。顯然,跨學科研究將歐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帶入了一個新的學術發展階段。

作者:楊肖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環境生態論文范文下一篇:人文社科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