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部編版八上語文第18課

2023-06-25

第一篇:部編版八上語文第18課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燈籠》教案

4《燈籠》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散文優美的意境。 過程與方法

品味文章線索的貫穿,語言精當的作用。

體會文章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品味傳統文化中寄寓的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

品味本文文白相間、善用詩詞典故的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燈籠所承載的厚重的文化內涵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逢年過節的時候,大街小巷都掛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那么它還有著什么樣的象征和意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吳伯簫的《燈籠》,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韻味。

二、出示學習目標: 1了解散文的特點

2以“燈籠”為線索,理清文章敘事脈絡. 3把握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

三、文化常識

中國燈籠又統稱為燈彩,中國的燈籠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扎、刺縫等工藝,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起源于1800對年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燈籠不僅有照明的作用,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到了日據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籠上繪制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F在,燈籠又逐漸在家居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劃分層次

1-2總寫作者與燈籠有關的回憶 3-6具體寫對燈籠的一些回憶

7-11從文化的角度寫作者由燈籠生發的聯想 12抒發作者現實中的感慨

(二)疑新探究

1、第一段敘寫了小孩子喜歡火、亮光的情景,請說說這樣寫的作用? (1)豐富了文章內容,增添了情趣,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1 (2)引出下文,為下文敘述喜愛燈籠做鋪墊

2、第四段單獨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在結構上,起過渡作用,提示讀者有一敘事,另有調整文章節奏的作用,是讀者從上文打斷的文字敘述中跳出來

(2)在內容上,設置懸念,吸引讀者閱讀興趣,引起下文對母親的回憶

3、結合全文、簡析作者喜愛燈籠的原因?

(1)燈籠寄托著作者對祖父、母親等親人的牽掛,也寄托著作者對親人的感激之情 (2)許多鄉情民俗與燈籠結下太多的緣分,給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 (3)燈籠能為夜行人指路,溫暖他人 (4)記錄、傳承家族歷史

(5)引發作者聯想起古代將領挑燈看劍,抗擊敵人的情景,激發愛國熱情

4、結合全文內容,分析文章最后一段話所表現的作者的觀點態度?

作者熱烈的歌頌了古代將軍塞外點兵,挑燈看劍,英勇殺敵的氣概,他們激發了自己的愛國情懷,作者熱切希望自己能夠沖上前線,奮勇殺敵,打擊日寇;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擔憂和對未來的期盼,希望有更強大的力量,又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團結抗戰,打擊敵人,保衛好自己的家園。

四、分析本文寫作特色

1、線索清晰,層次分明 本文作者以“燈籠”為線索,順著自己的思緒,具體記敘了記憶中一些和燈籠有關的事情。包括燈籠所承載的對祖父、母親的情感,與燈籠相關的鄉情民俗,以及現實社會中自己的一些感慨等,層層遞進,使燈籠在文章中所承載的作者賦予其的含義一層層地展示出來。

2、語言文白相間,善用詩詞典故

本文語言文白相間,既富有雅致,又不會過于通俗。比如“唐明皇在東宮結繪彩為高五十尺的燈樓,遍懸珠玉金銀而風至鏘然的那種盛事太古遠了„„”句中的“鏘然”“古遠”等詞的運用,使得文章耐人尋味。而大量的詩詞典故的運用,也使得文章的文學色彩更加濃厚。比如“最壯的是塞外點兵,吹角連營,夜深星闌時候,將軍在挑燈看劍”一句,就化用了宋朝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狀詞以寄之》里的詩句。

五、課堂小結

作者以散文的筆法,抒寫了自己關于燈籠的一些回憶,從情感、文化等不同角度表達了燈籠對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義,表現了作者與時代共呼吸、共命運的擔當精神。

六、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第二篇:部編版八上詩詞五首導學案

《詩詞五首》導學案

班級 姓名 學號

一、 知識鏈接

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人,東晉詩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現實主義詩人,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沉郁頓挫”是其詩的基本風格。“三吏三別”即《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李賀,字長吉,唐代詩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唐代詩人。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

二、 課文理解

《飲酒》通過對田園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描繪,表現了農村自然風光的優美和詩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以及詩人厭惡官場生活,決心歸隱自潔、超脫世俗的人生追求。

《春望》深沉含蓄,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形象地描述了安史之亂中詩人被困長安時的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

《雁門太守行》構思奇妙,想象豐富。這首詩以凝練的筆墨描寫了一場慘烈的戰爭,表現了將士們為朝廷效命、戰死疆場的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

《赤壁》是一首詠史懷古詩,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現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

《漁家傲》一詞通過記夢,展示了一個神奇的境界,寫夢中海天迷蒙的景象及詞人與天帝的問答,隱喻對社會現實的不滿與失望,表達了詞人煩悶的心情,充分展示了她對幸福的追求、對自由的渴望。

第1頁

三、積累與運用

1.根據拼音寫漢字

烽火(

)

不勝簪(

) 金鱗(

) ...燕脂( )

提攜(

)

折戟(

) 嗟(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問君何能爾 _____ (4)自將磨洗認前朝 ______ ..(2)渾欲不勝簪 _____ (5)我報路長嗟日暮 ______ ..(3)折戟沉沙鐵未銷 ______ (6)學詩謾有驚人句 _____ ..3.文學常識填空

(1)《飲酒(其五)》的作者是_____,一名____,字_____,自號____,東晉詩人。 (2)《春望》的作者是____,字____,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后世尊為“____”,其詩被稱為“____”。

(3)《雁門太守行》的作者是____,字___,唐代詩人。

(4)《赤壁》的作者是____,字____,唐代文學家。與李商隱齊名,有“_____”之稱。

(5)《漁家傲》的作者是____,號____,宋代女詞人。

四、直接默寫

1.結廬在人境, 。 ,心遠地自偏。 2. , 。此中有真意, 。 3.國破山河在, 。 , 。 4.烽火連三月, 。白頭搔更短, 。 5.黑云壓城城欲摧, 。角聲滿天秋色里, 。 6.半卷紅旗臨易水, 。報君黃金臺上意, 。 7. ,自將磨洗認前朝。 ,銅雀春深鎖二喬。 8. 天接云濤連曉霧,

。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 。我報路長嗟日暮, 。 。 風休住。 。

選擇題

1. 下列句子節奏劃分有誤的是( ) A.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B.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C.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D.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下列對這首詩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此詩是詩人歸隱田園后寫的一首抒情小詩,其中“心遠”二字指詩人心中遠離草廬。 B.“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現了詩人悠閑自得、與世無爭的情懷。

C.“山氣日夕佳”一句在詩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緊承上句,點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飛鳥結伴歸林。

D.此詩融情于景,情景渾然一體,表現出一種平淡而質樸的美。 3.對陶淵明《飲酒》一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A.詩歌首句的節奏停頓應該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B.“悠然見南山”的“見”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隨意與自然,體現了作者心靈自由和愜意。

C.詩中的“心遠”、“悠然”表明了詩人的心境。

D.全詩熱情謳歌了閑適、寧靜的田園生活,而結句“欲辯已忘言”則表明了詩人隱居生活的迷惘狀態。

4.《春望》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后四句寫心念親人,充溢離亂傷痛之情。 B.詩中“烽火”是指因戰亂而引發的長安城中的大火,這讓作者很難得到家信。 C.詩的尾聯意思是詩人的白發越抓越少,簡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詩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著蘊藉,真摯自然,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5.請選出對杜甫的《春望》賞析有誤的一項( )

A.首聯寫景,描繪出國都淪陷后山河依舊卻殘破不堪的景象,體現了詩人回家途中的艱難。

B.頷聯中“感時”一語承上,“恨別”一語啟下,此聯表達了詩人感時傷世的情懷,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方法。

C.頸聯中用“抵萬金”來形容家書的珍貴,尾聯中用“搔更短”和“不勝簪”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蒼老之態。

D.這首詩在內容上集中表現了詩人熱愛國家、眷戀家人的美好情操,詩風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淺露。

第2頁

6.對《雁門太守行》內容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黑云"比喻敵人大軍壓城的氣勢,第二句"金鱗"比喻鎧甲在太陽下反射的閃光。 B."燕脂"、"紫"都是形容邊塞泥土的顏色怪異,包含著當時戰況嚴峻的象征意義。 C. "寒聲"指戰鼓的聲音低沉重濁,"不起"指戰士們在這樣沉重的鼓聲中斗志難振。 D. 尾聯意思是戰士們為了報答君王平日里對自己的重視,決心奮戰沙場,為君王獻身。 理解性默寫

1.《飲酒(其五)》中體現陶淵明愛菊的句子是: , 。 2.家書是親人間情感交流的一種方式,杜甫在《春望》中

曾用 , 的句子形容家書的珍貴。

3.《雁門太守行》中從聽覺、視覺角度描寫戰爭激烈場面的句子是: , 。

4.《赤壁》中發表議論的句子是: , 。 5.李清照在《漁家傲》中描繪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圖畫的句子是: , 。

6. 《飲酒(其五)》中用問答形式表明只要內心清靜就能遠離喧囂的句子是: , 。

7. 杜甫在《春望》中通過描寫樂景來反襯詩人內心悲情的詩句是: , 。

8. 《春望》中寫戰火連續不斷,消息隔絕時詩人期待得到親人消息的迫切心情的詩句是 , 。

9. 《雁門太守行》中“ , ”兩句,表現了詩人誓死報國的忠心。

10. 《赤壁》中蘊含機遇造人哲理(評價戰爭)的詩句是 , 。

11. 《雁門太守行》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渲染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危急形勢和城內將士披堅執銳,嚴陣以待的情形的句子 , 。

12. 讀《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巧借東風的故事,會讓你聯想到杜牧《赤壁》中的詩句是: , 。

第三篇:部編版八上歷史難點: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

一、戊戌變法(1898年)

1、背景:

國際:

(1)政治背景:19世紀后期,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治民主化進一步擴大;

(2)經濟背景: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迅速發展,并開始向壟斷階段過渡;

(3)思想條件:受啟蒙運動和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影響。

國內:

(1)社會背景:甲午中日戰爭后,清政府失敗,中華民族進一步覺醒,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明治維新后日本的強大,將學習的對象轉為日本。

(2)經濟基礎:洋務運動期間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為戊戌無變法的產生奠定階級基礎。

(3)思想基礎:嚴復的進步思想宣傳,為變法奠定思想基礎。

(4)組織基礎:進步政治團體的成立(如保國會),推動戊戌變法的開展。

2、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3、階級派別: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

4、目的:救亡圖存、變法圖強。

5、側重學習:西方政治制度,走資本主義道路,實行君主立憲制。

6、序幕:公車上書

背景:甲午中日戰爭后,《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

時間、地點:1895年,在北京。

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內容: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聯合各省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圖強。

影響:從此揭開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7、宣傳變法:

(1)創辦《萬國公報》,通過介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情況,宣傳維新變法。

(2)組織強學會,開辦學堂,培養人才,定期集會講演。

(3)把《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作為強學會的機關報發行。

8、高潮:百日維新

時間: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

目的: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實行君主立憲制,使國家富強。

代表人物:光緒帝、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

開始: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這一年是農歷戊戌年,故稱為戊戌變法。

內容:

(1)政治上,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打擊了封建頑固派,有利于資產階級參政。

(2)經濟上,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3)思想文化上,開辦新式學堂(京師大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有利于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4)軍事上,訓練新式軍隊。增強軍事力量,加強國防建設。

性質:是一場救亡圖存的政治變革,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政治制度的探索。

結果:

(1)1898年9月,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搜捕維新派,譚嗣同等人被捕犧牲。

(2)除保留京師大學堂外,其余新政措施全部被廢除,戊戌變法失敗。這次變法歷時103天,又稱百日維新。

失敗原因:改革派沒有掌握實權;封建頑固派實力強大;沒有發動廣大人民群眾;改革措施操之過急等。

評價:

(1)性質:戊戌變法是一場救亡圖存的政治變革,是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2)作用: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是近代化探索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開始;推動了近代教育和文化事業的發展。

失敗原因:

(1)根本原因: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2)直接原因:缺乏堅強的領導組織,僅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

(3)缺乏群眾基礎,沒有發動廣大人民群眾。

(4)沒有明確提出反帝主張,甚至對帝國主義列強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5)維新派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在變法措施上的冒進和激進。

教訓啟示:

(1)它的失敗說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2)改革是艱巨的、復雜的;

(3)要學習譚嗣同,要有為改革的正義事業勇于犧牲的精神。

二、辛亥革命又稱武昌起義

1、時間: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傾向革命的湖北新軍

3、人物:孫武等

4、經過: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首先起義。他們奪取軍械庫,打開城門迎接駐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聯合,進攻總督衙門。一夜之間,武昌全城被起義軍占領。隨后,漢陽、漢口的新軍起義響應,革命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

5、名稱的來歷:1911年是農歷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

6、結果:10月11日,成立湖北軍政府;黎元洪為都督;到11月下旬,全國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獨立,支持革命。

7、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三、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的比較:

相同點:

①背景相同,都發生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清政府極端腐敗,中國面臨民族危機之時。

②目的相同,都是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

③領導階級相同,都是資產階級領導。

④結果相同,都沒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⑤失敗原因相同,根本原因都在于資產階級本身的局限性。

不同點:

①政治主張不同,戊戌變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保留皇帝;辛亥革命主張推翻封建帝制,實行民主共和。

②性質不同,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性質的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而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③結果不同,戊戌變法完全失敗,法令被廢除;辛亥革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其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

第四篇: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案

一、教材分析

 

《北冥有魚》是今年新增加的文言中考必考篇目,以往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從沒學習過。本文作者主要向我們描述了神奇莫測的巨大鯤鵬的形象,以及大鵬南遷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世間萬物,大至鵬鳥,小至塵埃,均“有所待”的道理。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寫的是莊子與惠子談論“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的話題,反映了莊子崇尚自然、與魚平等的觀念,讓人嘆服。學習時,抓住人物語言的詼諧幽默的特點。

《雖有佳肴》主要論述了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文章開頭運用了類比的手法,從“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的道理。接著講到教與學的關系。一個人只有學習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而教授別人之后才發現自己知識的淺陋,這樣才會反過來不斷地鉆研、提高,最后得到教學相長的結論。邏輯嚴密,有條有理,并且言簡意賅,淺顯易懂。

《大道之行也》本文主旨是闡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因為生活在變亂紛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現一個太平盛世,所以有了這番言論。

《馬說》是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23課。本文選自《韓愈文選》,屬論說文體,“馬說”這個標題為后人所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視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該文是大約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所作。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卻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常有“伯樂不常有”之嘆,文中充溢著諷刺、針砭、控訴、憤懣不平之情。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茅屋,指成都草堂。此詩敘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歷,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感慨,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詩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為四段,第一段寫面對狂風破屋的焦慮;第二段寫面對群童抱茅的無奈;第三段寫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寫期盼廣廈,將苦難加以升華。前三段是寫實式的敘事,訴述自家之苦,情緒含蓄壓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華,直抒憂民之情,情緒激越軒昂。前三段的層層鋪敘,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此抑揚曲折的情緒變換,完美地體現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

《賣炭翁》的時代背景,作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他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拿起了筆,無情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宮市害民的社會現象:勞動者勞而不得,統治者不勞而得,甚至是瘋狂掠奪。而中唐時宮市害民的現象,也正由于白居易塑造了可憐的賣炭翁形象,千百年后仍然普遍為人們了解。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經接觸了不少文言文,對文言文的朗讀、翻譯的方法已基本掌握。通過對第三單元文言文學習,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能夠有意識的結合注釋及工具書讀文言文,但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文言文的能力還不夠,多數學生遇到注釋不全的句子或者疑難的句子,就容易按照自己的理解隨意表達,動手查、認真思考的能力差。另外,學生在文言文的語感方面還較為欠缺,欣賞文中精彩語句的能力不夠。但大部分學生懶惰,不記憶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因而在考試中也經常失分。對于特殊文言句式知之甚少,對文本思想意義的理解,方法技巧的掌握都很淺薄。而且莊子生活在離我們遙遠的戰國時代,況且莊子的思想深邃玄妙,寓意深遠,理解起來難度非常大。

三、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讀,培養文言語感。

2.注意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句式,欣賞課文中精彩的語句。

3.學習古人論事說理的技巧,體會他們的人生感悟,從中得到思想啟迪和情感陶治

     

應對策略與方法

教學重點

1、積累常用文言詞語,整體把握課文大意。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詞匯。

2、體味對話中的人物語氣,理解課文中兩則寓言闡述的道理。

3、學習文章的論證方法。

4、抓住“天下為公”這個關鍵詞理清課文的層次,理清文章脈絡,領悟“大同”社會的實質。

1、盡量擺脫學生對譯文的依賴,對語法知識靈活運用。把課堂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積累常用詞語。

2、每一課力爭都在課堂上熟讀成誦,將誦讀和理解文意相結合。

3、在保證誦讀的基礎上,補充資料,激發學生對古代哲學、社會思想產生興趣。

4、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閱讀,了解傳承傳統文化。

教學難點

1、學習莊子追求逍遙灑脫的人生態度,無所待的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

2、聯系實際,探求未知,逐步培養的探究意識,啟發人生。

3、把握詩文的豐富內涵,品味作品精美的語言。

1.反復誦讀,背誦重點篇目。

2.結合作者生平經歷來詩文的豐富內涵。

3.通過對比分析來品味精美的語言。

五、課時安排

閱讀:

《莊子兩則》3課時

《禮記二則》2課時

《馬說》2課時

《唐詩兩首》3課時

寫作: 《古詩改寫》2課時

六、知識結構

1、語文知識:

1.誦讀文章,培養文言文語感。

自主翻譯文言文,積累文言詞語。

2.語文能力

1.反復誦讀讀,培養文言語感。

2.注意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句式,欣賞課文中精彩的語句。

3.學習古人論事說理的技巧,體會他們的人生感悟,從中得到思想啟迪和情感陶治。

七、其它補充

及時檢查背誦,及時聽寫、默寫,鞏固積累。

第五篇: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課鴉片戰爭教學設計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設計

第1課 鴉片戰爭

教材地位:鴉片戰爭是中華民族近代百年恥辱史的開始,同時也是近代中國人民反抗侵略壓迫、追求民族獨立、反抗封建專制、追求民主進步的開始。本課主要敘述中國是怎樣從一個政治上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經濟上自給自足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的過程。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在教材中具有開篇點題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和認識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嚴重危害,并由此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的基本史實。

2.了解林則徐維護中華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了解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從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經過、結果、影響的時空坐標中,掌握系統有序的歷史知識網絡,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

2.通過對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原因的分析和討論,提高學生運用史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林則徐虎門銷煙及鴉片戰爭中愛國將領英勇抗敵事跡,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林則徐虎門銷煙;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影響。 教學難點: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人民英雄紀念碑圖片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它的基座四周鑲嵌著八塊漢白玉的歷史浮雕。這其中的第一幅,展示的是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的壯觀場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那段讓中華民族倍感屈辱的歷史。

1 [講授新課]

(一)鴉片走私和林則徐禁煙 1.鴉片走私

(1)鴉片戰爭前,中國的社會背景怎樣?

學生概括:中國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是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清朝統治下的危機四伏。 (2)19世紀上半期的英國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中英進出口貿易中,雙方的主要狀況如何? 19世紀上半期,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并不斷向外進行殖民主義擴張,掠奪殖民地。為了開辟國外的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原料,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在中英進出口貿易中,英國向中國輸出呢絨、布匹,但很難賣出去,相反,它要從中國購買大量的茶葉、生絲、瓷器。在中英兩國貿易中,許多白銀流入中國,中國處于出超地位。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原料,牟取暴利,英國就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

展示英國東印度公司鴉片倉庫和《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激增表》,引導學生認識英國最終選擇了鴉片的原因。

(3)鴉片走私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嚴重危害?

展示圖片和材料分析鴉片走私給中國帶來的嚴重危害。

鴉片泛濫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白銀大量外流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許多官員、士兵吸食鴉片,不但嚴重摧殘了他們的體質,更導致政治腐敗和軍隊戰斗力削弱。這些都引起統治階級中一些有識之士的重視。

2.林則徐虎門銷煙

展示林則徐圖片和林則徐給道光帝的上書:“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展示虎門銷煙的圖片,引導學生歸納虎門銷煙的意義: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我們要學習林則徐敢于斗爭的愛國精神。

展示紀念林則徐的相關材料。

展示材料:《國家禁毒委員會禁毒工作規劃》把禁毒宣傳教育作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青少年特別是中小學生禁毒宣傳教育是重中之重。從2004年9月1日起開始執行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在安全自護、遠離毒品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學生討論:在“拒絕毒品,養成文明生活方式”方面,我們準備怎樣做?

2 學生回答:禁止走私毒品;珍愛生命,不吸食毒品,遠離毒品。

(二)英國發動鴉片戰爭

1.有人說:鴉片戰爭是由林則徐禁煙引起的,如果林則徐不采取禁煙運動,英國就不會發動鴉片戰爭。這種說法對不對?

結合材料討論得出:林則徐禁煙運動只是導火線(直接原因),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打開中國的市場,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即使沒有林則徐的禁煙運動,英國也會發動鴉片戰爭的。

2.展示鴉片戰爭形勢圖,明確鴉片戰爭的過程。 3.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

結合課本“相關史事”,展示相關圖片,知道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殺敵、關天培領導的虎門之戰、老將陳化成在吳淞率眾抵抗的史實。

(三)《南京條約》的簽訂 1.出示《南京條約》簽訂的情景 探究:清政府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討論得出原因:清政府的腐敗,對內敵視人民,對外妥協投降;英國是頭號資本主義強國,實力雄厚,武器先進;根本原因是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不能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南京條約》,要求掌握《南京條約》簽訂的時間、內容。 多媒體展示《南京條約》簽訂的圖片、內容及每一項內容帶來的影響。 3.《虎門條約》、《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的簽訂

掌握《虎門條約》的內容和《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簽訂的時間和雙方。 4.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怎樣的影響?

結合《南京條約》的內容,分析鴉片戰爭前后中國社會發生了哪些變化? 討論后總結:

(1)社會性質變化。 鴉片戰爭使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中國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3)革命任務的變化:反侵略反封建。

3 影響: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板書設計

達標測評 鞏固新知

1.1839年3月,某大臣到廣州對各國商人表示:“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暫與此事相始終,斷無終止之理。”該“大臣”是( C ) A.琦善 B.洪秀全 C.林則徐 D.瓦德西

2.林則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yì yì)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這反映了當時的中國社會( A ) A.鴉片泛濫成災 B.西方傳教士活動猖獗 C.自然經濟加速解體 D.國家主權不斷喪失

3.《天朝的崩潰》一書中寫道:“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開始,中國遭受了列強的百般蹂躪;從此開始,中國人經受了尋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難。”文中的“這場戰爭”指的是( B ) A.甲午戰爭 B.鴉片戰爭

4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第二次鴉片戰爭 4.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 A ) A.《南京條約》 B.《璦琿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教學反思

由于本課是近代史的開篇之課,學生對近代史的相關的概念如:殖民地、口岸、資本主義、專制與民主等較為陌生,不求學生在一兩節課內理解消化得了,這需要一個漸近的過程,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對原有教案進行了較大的改動,注重對相關歷史概念進行通俗化的講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

本節課注重了對教材內容與課外資料的整合,努力去把“教材”當“素材”,在教學中感覺到效果較好,既能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又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與應用能力。但這種整合一定要符合教學的需要,要有歷史學科的學科性,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頂崗周記建筑類的下一篇:改革開放30年思想匯報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