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觀改革開放40周年有感

2023-06-25

第一篇:觀改革開放40周年有感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有感精選3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有感精選3 1996年出生的我,改革開放伴隨著我成長。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之后,我國人民的生活,國家的面貌確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民收入快速增長,農村居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我們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再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居民的消費品檔次升級換代,消費支出同步增長,消費水平和消費質量明顯改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改革開放大幕拉開,古老的中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短短**年間,一個國民經濟瀕于崩潰的貧弱國家一躍成長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民眾生存與發展的要求更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滿足。在過去的**年中,有許多個“第一”見證著共和國成長的:出臺第一個經濟體制改革方案,成立第一個股份制企業,開通第一條地鐵……許多現在看來為基本常識“新生事物”,在當時曾引起多么劇烈震動。這**年的歷史,是改革不適合現代化發展要求體制的歷史;這**年的歷史,更是探求“以人為本”,保護私產、保障自由的歷史,因而也是全體人民共同創造的歷史。我出生于1996年,轉眼之間我已12歲,改革開放也已**周年。應當說我完全是沐浴著改革開放的陽光成長的,我的成長幾乎是一帆風順的。在12年歲月里,我記住了很多事,有些事的記憶是極深刻的......1997年,這一年國家發生了很多大事,我記憶最深的還是香港回歸,中華民族洗雪百年恥辱,祖國統一大業向前邁了一大步,舉國上下,全民歡騰。至今我還能感受到那種自豪的熱烈的歡騰氣氛:到處是歡騰的人群,到處是喧騰的鑼鼓,到處是五彩繽紛的禮花......那是我一生難忘的景象。我感受到祖國正在一天天強大,中華民族正在一天天振興,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而這一切,我想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的實施大概也不會成為現實。

**年,我的叔叔初中畢業,應征入伍了,這對我們家來說是天大的驚喜,在過去的年代,我們一直不敢奢望多大的政治待遇,然而事實卻給了我們這種奢望,那種驚喜的心情可想而知,這事對我家來說不亞于鄧小平同志的92南巡,就好像一場痛快淋漓的大雨,淋去了所有顧慮,思想大解放啊。那年我還沒懂事,還不能理解其中的實質意義,但我卻能真切感受到家人的興奮,感受到改革開放的溫風,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恩惠。

2001年,記憶中,剛跨入新千年的祖國喜事連連,先是申奧成功,繼而成功入世?,F在入世已七年,奧運會也近在咫尺,回想七年前那一幕,不禁讓人感慨萬分,與**年奧運會失之交臂讓人遺憾,08奧運讓我們揚眉吐氣。

**年,今年我12歲,進入新千年的八年是祖國突飛猛進的八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祖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祖國實力進一步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08年是奧運中國年,世界目光將再一次聚向北京,奧運是展示我國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極好機會,**年風雨路,一朝風采盡展。

**年歲月,讓改革開放的**年包容了一切,歲月流逝,時馳勢易。今天,我們站在**這個的時間點上,在略帶滄桑感回顧改革開放**的經驗的同時,更是滿懷激情地做好北京奧運會的各項工作。**年中那些曾經親歷的切膚之痛,與至今仍然咀嚼不盡的喜悅,永遠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我的成長歲月只是改革開放逐漸輝煌的一段。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我不會有如此的深刻記憶;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我也不會有這樣優越的學習環境。我很欣慰,我沐浴著改革開放的陽光幸福成長。愿改革開放繼續積極穩妥的順利進行,愿我們的祖國更加美好

第二篇: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有感精選2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有感精選2 我是山里長大的孩子,80年代的農村信息還是封閉,交通也不方便。那時,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對我們這群沒有上學的孩子而言,每天的娛樂節目就是下河摸魚,爬樹掏鳥蛋,上山采野果。有時,也會夢見外面的世界,但是太遙遠了。對我而言,外面世界也許就是頭頂上的那片藍天,連綿遠山的另一個村落。

第一次看電影的時候我六歲。那時,看電影就成了和過年穿新衣服拿壓歲錢一樣快樂的事。每到放映電影的日子,我們再也沒有心思玩其它游戲了,回家扒拉幾口飯就扛著小板凳屁顛屁顛地跑到村委前面的空地上搶占有利位置等候電影的開始。電影放完了,小伙伴們扎成一堆,意猶未盡地談論電影精彩片斷。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游戲節目就是模仿電影情節表演,打游擊、地道戰……村子的每個角落都成了我們的舞臺。

九歲那年,家里買了村里第一臺黑白電視機——“飛躍”牌的,手動旋扭調臺,只有14英寸。在經過一天的忙碌后,一家人興致勃勃的圍坐在黑白電視機面前,那其樂融融的情景便不用說了。記得那會兒,老爸最喜歡的就是中央電視臺的《綜藝大觀》、《曲苑雜談》等節目,我呢,喜歡看美術片(當時好像還不叫動畫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葫蘆兄弟》了。自從有了電視機,家里也變得熱鬧非凡了,因為村里只有我家一臺電視機,所以,晚飯后村里的孩子們幾乎全都擁到我家來看電視,父親把電視擺在大廳的高高的桌子上,作公開的免費放映。其實,那時候也沒什么電視節目可看,電視機只能收到寥寥的幾個臺,畫面也很不清晰,可對我們這些孩子來說,已是莫大的滿足了。不過,這樣鬧哄哄的景象并沒有持續多久,隨著生活的一天天好過,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買了電視,大家都開始在自家的房子里盯著那個小小的屏幕了。

到了我上初中那會兒,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彩色電視機開始興起,村里好多外出打工的人都帶回來了彩色電視機,替代了原先小小的黑白電視。鄉里也開起了好幾家VCD、DVD出租商鋪,富裕人家更是已將錄像機、VCD搬回了家中。

我家也不落人后,父親專門進城抱回來了一臺17寸的TCL彩電。這可是我們家里最值錢的東西了,全家人都把它當寶貝似的供著。由于怕它染上灰,母親還特地縫了一件電視機布罩,電視不開時便將它罩好。它當然也是我的寶貝,每當打掃衛生時,我第一個先擦的一定是這臺彩電的機身,因為這時候的抹布最干凈了。這臺彩電,曾帶給我們全家無法忘懷的歡樂。不說別的,每年的除夕之夜,我們一家人就是這樣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和電視里的演員一起歡歌跳躍,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彈指一揮間,如今村里的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視,從觀看露天電影到黑白電視,從彩色電視到液晶彩電,從14英寸到大屏幕彩電,農村人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我們兄妹幾個也都已各自成家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彩電。而在老家那,一大一小兩臺電視依然在發揮著它們的余熱,一臺放在客廳,一臺在父親的房間。

今年,聽老爸說,村里不少出去外面做生意的人錢包都賺得滿滿的,大家為了觀看奧運比賽,不少人家里還新買了液晶電視。是啊,隨著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人民的生活也越來越紅火了。奧運會上,一次次目睹運動員不畏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一次次聽見《義勇軍進行曲》在鳥巢和水立方響起,一次次看見那冉冉上升的五星紅旗,我想,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為之驕傲,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感到自豪!

第三篇:改革開放40周年感想

精品學習文檔

改革開放40周年感想

改革開放40周年感想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試驗區建立30周年。4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心中也充滿了無限的期盼。在2018年的新年賀詞中,總書記說:“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十九大對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中國也踏上了新的歷史征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所在,是黨的一切工作所依,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改革價值取向??倳浉啻螐娬{,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個地方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風貌,**發展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歷史見證。我作為一名60后交通系統基層黨員干部,完整地見證了**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所發生的歷史性變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開放,是以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勝利召開為標志。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開放,即對外開放,合作共贏。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繼往開來的會議,具體表現在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會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精品學習文檔

的思想路線,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適應當下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從抓階級斗爭轉移到抓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征程。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88年,時任**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提議在**省**地區建立“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獲得國務院批準。**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把**試驗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試驗田”和“生態文明的示范區”,并為加快**試驗區的發展步伐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有力推進了**試驗區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鄉基礎設施進程,**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可喜的態勢。試驗區成立30年來,**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全區700多萬各族人民緊緊圍繞“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面對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和希望同在的實際,充分發揚“堅定信念、艱苦創業、求實進取、無私奉獻”的試驗區精神,抓住機遇,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加快經濟發展,控制人口增長,堅持把救濟式扶貧改變為開發式扶貧,寓生態建設于經濟建設之中,以生態建設促進經濟建設,開始走出了經濟貧困、生態惡化、人口膨脹的惡性循環怪圈,逐步實現人口、生態、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主要表現在: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農村貧困狀況有較大改善,生態建設成效明顯,強制取締土法煉礁和土法煉鋅,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進行環境治理,實行以退耕還林還草為重點的植物措施為主,并與“坡改梯”等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治理,以形成生態系統內各要素的優化組合。人口控制,就是把人口數量控制,人口素質提高,人口結構優化,人力資源開發進行通盤考慮,著重以人口數量控制為核心,以人口素

精品學習文檔

質提高為宗旨,以人口結構優化為關鍵,以人力資源開發為動力,使人類自身的生產和物質資料生產最大限度地保持相適應的關系。 **試驗區的三大主題以及圍繞三大主題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實質上是把發展看作一個綜合性的社會目標,通過開發扶貧探索經濟建設,生態資源和社會發展的有效整合,通過生態建設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通過人口控制促進人自身的全面進步,根本目的是要在追求全面、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全面、協調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社會發展首先是經濟的發展,只有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才能為消除貧困、提高生活水平奠定物質基礎。但是,單純的經濟增長并不等同于發展,像**這樣人口過多、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地區,經濟發展尤其要與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結合起來,把生態建設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生態建設這一現代名詞,已經被**廣大農民所接受,每年冬季,聲勢浩大的水土保持工程農民都自覺自愿參加。“3356工程”、“長防工程”、“長治工程”等生態建設的骨干工程均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各小流域的山、水、林、田、路等的綜合治理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成效。

改革開放40周年,**試驗區建立30周年以來,**試驗區堅持富民為本,緊緊依靠群眾,創造了許多試驗區區情,具有時代特征、地方特色的工作方法和發展路子,有力地推動了試驗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比如,在畢威高速公路的建設過程中,項目采用BT模式建設取得新的重大突破。試驗區交通四通八達,有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網,有**“飛雄機場”和“隆黃”鐵路,交通發展使全區插上騰飛的翅膀。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生活質量有了質的飛躍,從那個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年代,到了現在電燈電話、手機通訊、汽車家電都已

精品學習文檔

進入尋常百姓家,人民的生活追求早已不僅限于吃飽穿暖,而是開始追求有品質、有品味的生活。正如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特度優越性。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色,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時代旗幟,是中國人民最為自信和自豪的偉大創舉。我們**試驗區的人民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參與和迎接新時代的改革開放,與時俱進,**試驗區的明天會更美好。

第四篇:改革開放40周年 銀行

改革開放看農信

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自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我國的改革開放以來,彈指一揮間,中國的改革事業已經走過了四十年的光輝歲月。40年,農信人用腳步丈量著農田,量出豐收的碩果,用木算盤算出農信社的誠信,用勤勞之手書寫著輝煌壯麗的篇章。翻開農信史冊,那40年間發生的變化都歷歷在目,它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信用社發展的全部歷程,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歷史。 指尖上的農信-----從木算盤到鍵盤觸摸屏

科技的進步使銀行業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從最初的木質算盤到后來的多功能計算機再到如今便捷化的移動終端;從一筆定期取款業務需要人工核算再復核的繁瑣到如今完成一筆定期存取只需一兩分鐘的速度;從必須在柜面完成轉賬繳費的麻煩到如今足不出戶就輕輕松松搞定的便捷網銀,農信的發展離不開指尖上的進步。

如今隨著高學歷,專業金融、科技人才的涌入,更有自助機和智能機的不斷更新,一個個更高效,更人性化的系統,讓指尖上的農信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快捷、更便利的服務,客戶的等待時間有效減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不斷地提升客戶粘合度。 環境變遷的農信------從單間平房到樓宇林立

1954年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誕生,本著以服務“三農”為宗旨,在促進縣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剛成立初期只有9個網點,都只有單間平房而且條件艱苦,交通不便,有的甚至辦公地點在祠堂。而至今

農商銀行已增設至12家支行、34個網點,共計502名員工。

從2010年

支行完成縣第一家改建以來,三年內縣所有支行與網點都陸陸續續完成了改建。一座座農信大樓撥地而起,遍布在每一個鄉鎮社區。如今的農商銀行再也看不到顧客站著排長隊等待的畫面了,所有大廳都配備了客戶休息區,VIP室,還免費提供茶水、便民箱等優質服務,大廳寬敞干凈,為客戶提供了舒適的環境,大大提升了客戶滿意度。 業務拓展的農信-----從單一儲蓄貸款到國際業務等遍地開花

自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以來,

農村信用社通過增資擴股、清收不良貸款、完善法人治理、強化內控管理、利用央行票據置換不良資產、消化歷史包袱等一系列措施,不斷增強金融實力和服務能力,經營發展步伐明顯加快。

成立初期的

農村信用社主要辦理存款、放款、匯兌等業務。近年來,隨著

農村經濟的不斷迅速發展,

農村信用社在立足、服務“三農”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品種,增加服務手段,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先后開辦了代理、擔保、信用卡、保險等中間業務,新增了票據貼現、國際業務、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新業務,為優質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綜合金融服務,為普通客戶提供標準化的便利金融服務。 體制改革的農信-----從農村信用社到農商銀行

農村信用社成立初,在管理體制上幾經周折,歷經人民公社管理、國家銀行托管等歷史階段,無名無分,沒有自己的“爹娘”,活躍于田野里的農信人被群眾稱為金融隊伍的“游擊隊”。直到2004年組建了

省農信聯社,農村信用社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家,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和隊伍的壯大,成為名正言順的金融機構,是一支活躍在希望的田野里的支農主力軍。

2017年

農村信用社正式由

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改制成為

農村商業銀行,這是

金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改制后,

農商銀行不忘初心,立足

不動搖,緊緊圍繞全縣工作的主旋律和經濟發展的主抓手,建立更健全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機制,堅持品牌文化引領,打開智悅銀行服務大眾的新天地。同時,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和風險合規制度,以客戶為第一要旨,做

人民自己的銀行,成為三農和中小企業快速發展、推動

經濟發展的重要金融力量。

一唱雄雞天下白,喚來春天照人間,改革開放40年,現在的農信人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去創造未來,以更昂揚的姿態去面對機遇與挑戰。正是因為有了農信這40年的改變,我們農信人可以完全自豪的說,在未來的征途中,貢獻給

人民,貢獻給整個

金融業的,必將是紅色的玫瑰和甘露的芬芳。

第五篇:改革開放40周年心得

如果說一九七八年以前的中國是被濃云籠罩的話,那么改革開放就是一根穿云而出的金線,不僅為黑暗的時代帶來了光明,也為迷茫的社會帶來了奮斗的目標與希望。改革,在小平同志的帶領下,由試點推至全國,由經濟推至政治,由城市推至農村。改革,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由空談到實踐,由個人到集體,實現了質的飛躍。正所謂“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改革開放正是那場知時節的好雨,給久旱的中國大地帶來甘霖。

逐步踏上正軌的改革開放如脫韁的野馬,肆意奔跑在中國的版圖上——東南沿海有它引頸長鳴的雄姿,西北內陸有它風馳電掣的身影,東北雪原有它飲水嘻戲的掠影。所到之處,高樓拔地、萬象更新,人們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擁抱社會,面對生活,迎接挑戰。洶涌三峽,巍峨大壩傲立江面,為半個中國解決用電難;珠江三角,港珠澳大橋蟄龍般橫臥南北,實現天塹變通途;璀璨上海,亞太經合會議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大活力……“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改革開放這朵巨浪在四十年間震天動地,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

從懵懂少年到成熟壯年,改革開放這位雄姿英發的巨人站在了新時代的起點。正是飽含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歡聲笑語,才讓巨人的選擇更加艱難。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口號始終牢牢銘記在黨和人民的心底??v然前路未知,但勇闖敢拼的精神和激情從未曾減少半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的時代,更需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向世界展示一個更包容、更奮進、更穩重的大國形象。

改革非一人之力能完成的,開放亦非一朝一夕能實現的,要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要十四億人攜起手來,守望相助,朝著既定目標共同努力。風正一帆懸,改革開放的巨輪必駛向成功彼岸。

改革開放,見證著中國的大國風范,王者姿態!“改革”一詞由來已久,自春秋戰國時就已被韓非子提出,《國語·魯語上》中就有:“改革,以更功具,以新政要。”就是要用改革來革除舊的生產工具,更換進攻所用的器具,以創新政治綱領,用改革來促發展。

那么,時隔兩千多年,改革一詞,從未褪色,它演繹了一代又一代王朝的興衰。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俄國亞歷山大二世農奴制改革,日本天皇的明治維新……不計其數的改革都促進生產力的極大提高。那么,在新時代的今天,我們仍然以高昂的激情來對待中國的改革開放。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被賦予了新時代的意義。至今日它仍是一個閃光點,廣泛應用于中國的實踐中區,改革開放歷史已經久矣。

中國于1978年提出改革開放,以革除舊的生產關系,促進新動力,新時代的到來。但改革開放曾一度進退維谷,停滯不前。當時,中國處于計劃經濟體制,當改革開放提出要面向世界,面向現在,面向未來,發展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市場經濟體制。國內的一些頑固派堅決反對,他們用保守的眼光看問題,不愿敞開國門,不愿與世界交流,并以高壓態勢提出要打倒這股開放的勢頭。但中國的改革開放是順應社會潮流的,是難以阻擋的,如同春起之苗,以其迅猛之勢突破舊的囹圄,開拓新的發展道路,最終鑄就了中國的新輝煌。

經歷了幾多滄桑,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了新的篇章。中國在改革開放之中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G20峰會在杭州的成功召開,一帶一路建設譜寫著新時代中國的絢麗多姿,亞投行的建設彰顯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眾多非洲鐵路的援建凸顯著中國之大國形象,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向我們展示了中國迅猛的發展勢頭。是的,改革開放使中國這頭獅子覺醒,它就屹立在亞洲的東方,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中國改革已使中國崛起,使中國傲然立于世界之巔!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改革開放,一路輝煌!

----朱烔輝 初一(12)班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畢業20年同學聚會致辭下一篇:防災減災日活動總結xx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