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經濟史研究范文

2024-04-20

經濟史研究范文第1篇

關鍵詞:農業經濟史;鳥瞰式述評;當代使命

文獻標示碼:A

收稿日期:2009-12-31

一、時代背景:民族復興與經濟趕超的需要

適應世界大趨勢,中國正處在前所未有的、日新月異的經濟趕超和民族復興過程中。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趕上和超過了日本,僅次于美國;但是人均GDP的數量依然排在相當落后的地位。作為一個后進的發展中國家,怎樣迎頭趕上并超越世界領先的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復興,尤其是縮短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與世界發達國家的距離,自然需要來自農業經濟史的世界視野和歷史視角,以及由此形成的借鑒性對策。

因為,中國曾經是一個發達的農業帝國,至今中國經濟中農業、農民所占的比重,尤其是農業問題的全局性影響,說明中國正在進行的,實際上是一場農業國對工業國的追逐趕超。這就需要充分重視具有歷史和世界視角的農業經濟史的研究。

難能可貴的是,經濟史的研究已經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刻的理論總結。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對西方世界興起的研究。以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R·科斯、D·c·諾思和0·威廉姆森為代表的學者們,尤其是D·c·諾思,以新古典經濟學理論為基本依據,大膽突破既有理論的前提預設,在存在交易成本的框架下,分析得出導致英國等興起的深刻原因(或者關鍵因素),就是一系列的制度變遷,其中,產權和國家的作用至關重要。在工業革命這個劃時代巨變的解釋上,經濟史的研究同樣給出了顯然不同的結論:主張那不是一系列技術變革的原因,而是緣起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包括銀行、公司、市場、知識產權等現代制度等等。這些研究不僅豐富了經濟學的研究范圍、方法和理論,也對中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中國以經濟體制改革為先導的制度變革,中國經濟學界對于制度問題的高度關注,都與此密不可分。

另一個方面就是農業經濟史領域的新經濟史學研究?;趧撔铝说男鹿诺浣洕鷮W,上述經濟史研究已經開創了一個新的經濟史學時代——新經濟史學。農業經濟史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勢必要對新經濟史學做出突出的貢獻。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D'C'North對農業革命的分析,以及對整個經濟史中結構與變遷的分析,同樣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和中國,林毅夫對1959-1961年農業危機的分析以及他進行的家庭責任制對農業增長貢獻的分析,周其仁對改革開放前后國家確定所有權的方式以及原因的變化的研究,趙岡等對土地制度的全新考察,都應該屬于農業經濟史研究中的革命性變革。顯而易見,這些研究的意義和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及時為農村改革實踐提供了深刻的科學論證,也為后來的改革提供了理論支持,還為農業經濟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方法和更高的研究標桿,恢復了歷史學者切近現實而非隔岸觀火的研究態度和使命感。至少,不是所有的歷史學家都沉浸在事不關己的純歷史回顧之中,或者陶醉于把玩歷史的閑情逸致之中,而是回到更有意義的“經世致用”之中,進入了研究歷史以創造歷史的更高境界。這無疑是歷史學的進步,也是民族振興的福音。

經濟史,尤其是農業經濟史的最新進展,具體深刻地說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農業經濟史的研究理應受到更多的關注。

二、“長時程”研究:農業現代化的要求

與民族復興高度相關的一個具體主題,就是農業的現代化(或者稱為“三農問題”,根本上也是一個歷史的產物)。作為“四個現代化”之一,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從毛澤東、周恩來時代一直被強調至今,今天更被提到了“重中之重”的戰略高度。農業現代化意味著對傳統農業的改造,意味著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裝備農業,意味著農業和農民的減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更意味著農業勞動率、農民收入的提高和城鄉差距的縮小……

無疑,農業現代化是所有農經學人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其使命所在。要更快更好地實現這一宏偉目標,自然離不開國外的先進經驗,更離不開對中國過去的深刻理解和充分認識。諸如英國村社土地和自耕農土地上發生的“圈地運動”、德國對容克地主的特殊改造道路、美國超大農場的形成以及日本、韓國的小農經濟新變化,都是難能可貴的經驗,也成了經濟學中不可回避的重大問題。速水和F·拉坦對誘致性技術一制度變遷的理論模型的提出,就以美國和日本的農場規模的變化及其原因為依據。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的農業現代化更不能走“閉門造車”的道路。

對于中國的過去,已有的研究雖然可以說汗牛充棟,但是不少是為了現實需求隨意取舍歷史,一些更把史實僅僅當作論據之一而已,還有一些更是純現實的“時點性”研究,缺乏應有的歷史回顧。眾所周知,歷史是存在普遍聯系的,不能隨意割斷的,怎樣選擇適當的史實以服務于自己的觀點,自古以來一直是歷史學家的難題。而較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在不歪曲歷史的前提下,進行法國年鑒學派所倡導的“長時程”的歷史研究。林毅夫對1980年代經濟增長中家庭責任制貢獻的計量分析、盧鋒@對糧食價格的分析,都引起了學術界足夠的重視。這充分顯示了這種“長時程”歷史研究的價值,也彰顯了純粹的“時點性”研究以及僅用史實比附現實的所謂歷史研究的不足。

因此,要完成農業現代化的使命,農業經濟學的研究需要補上歷史研究這一課。

三、交叉學科:繁榮社會科學的需要

盛世修文。中國的社會科學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期。國學等傳統文化正在復興,歷史學家越來越多地的走上媒體,甚至成了智慧的象征,連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演講中也引用孟子的名言來論證中美關系。這些都充分表明,社會科學的倍受重視,社會科學的功能已經擴大到了內省、修平、外交等廣泛領域,并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農業經濟史是社會科學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從現行安排看,它屬于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的二級學科農業經濟管理;從研究方法上講,他倚重經濟學的分析邏輯、以及計量經濟學等方法,它還是經濟學大家族的組成部分;它的研究對象——歷史事實和歷史數據,又使它與歷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農業經濟史屬于農林經濟管理、經濟學、歷史學等一級學科的交叉學科。如果考慮到蘊含其中的農業經濟思想,它與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都有著廣泛的聯系,聯系到影響農業經濟史變遷的科學技術進步,它與自然科學各學科之間也不乏關聯??梢?,農業經濟史是典型的新興的交叉科學。

出于屬“農”的原因,農林經濟管理在社會科學中本來就不太容易受到青睞,作為其分支的農業經濟

史,也很容易被人們遺忘,而如前所述,在中國的復興之路上,在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歷程中,農業經濟史的作用絲毫不容低估。

但是,現有的研究方法仍多拘謹于單一的史學方法和文獻考證,已不能滿足研究工作開展的需要,與歐美及日本等國相比也有不少差距。從繁榮社會科學的角度看,社會科學的弱支——農業經濟史更應受到重視。

四、理論源泉:經濟學科發展的需要

與其它理論一樣,經濟學理論也只能來自于實踐。因此經濟學理論首先需要經濟史料的事實驗證。更重要的是,經濟史以及經濟史料還是保障經濟學理論不斷創新的法寶。眾所周知,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科斯,通過對英國的燈塔的研究,發現歷史上燈塔的供給者并不僅僅像經濟學理論概括的那樣,由存在規模經濟優勢的政府或者國家提供,私人企業也是重要的供給者,并且在一定時期私人供給者的數量還在上升,這就打破了公共物品理應由政府提供的經濟學理論“神話”。中外學者@對中國1980年代鄉鎮企業較快發展的研究也表明,發展的成因不是新興的產權經濟學認定的產權明晰化,而恰恰是“產權模糊”和“界定模糊的合作社”,恰恰是產權不清晰節省了交易費用,才帶來了當時鄉鎮企業的較快發展。顯然,這樣的研究,對中國經濟發展、對產權經濟學的發展都是舉足輕重的。經濟學從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到凱恩斯的政府調節,到新古典綜合派之后的重視存在不確定性、信息不對稱、相互影響等前提下的人類行為……走過的是一條研究前提不斷追加、研究內容不斷擴大的道路,每前進一步,都更進一步接近現實。這明確說明,現實是經濟學前進的源泉。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A.Ostorm的研究,就是一個事實糾正了理論的研究典范。她依據實際調研數據證實,在人們不是一味追求利潤而是尋求相互信任相互依賴的前提下,產權公有的“公地”走向荒蕪、沙漠化的“悲劇”并不一定會上演。但現實只提供“截面數據”,更多、更豐富的“時間序列數據”來自歷史——歷史保留了大量鮮活而非教條的、豐富多彩而非被嚴重抽象的史實,這是經濟學不斷接近現實、從而不斷前進的重要源泉。

經濟史對經濟學的重要作用,也驗證了農業經濟史對農業經濟學科發展的重要作用。

五、差距與優勢:中國農業大學學科發展的需求

任何大學要把自己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健全、系統、完整的學科體系應當是先決條件之一。中國農業大學也不例外。一如經濟學中的短板理論所演繹,學科體系的不健全、不系統,不僅會像短板一樣影響大學的整體研究水平所能達到的高度,還會因一些學科的缺失而帶來負面影響。大學的綜合化趨勢,市場對復合型人才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的需求,都證明了這一點。受這種趨勢的影響,國外大學越來越多地在經濟學科中設立經濟史學科和專業,更有不少大學的經濟史學科和專業人才濟濟,蔚為重鎮。如芝加哥大學。諾思和福格爾還在因經濟史方面的杰出研究獲得了經濟學的至高獎勵——諾貝爾經濟學獎。

歐美及亞洲各國中,自從1918年依阿華農學院(IowaAgricultural College)開設農業史課程后,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歐美已有不下五十所院校的歷史系、經濟系、農業經濟系或社會學系中開設了農業史課程。美國加州大學的“農業史研究中心”、依阿華大學的“農史博士研究生專業”、英國的里丁大學(ReadingUniversity)的農業史研究所、丹麥哥本哈根的經濟史研究所、日本著名的農業史研究會、韓國釜山大學歷史系等,都是重要的農業歷史研究重鎮。

在國內,綜合性大學經濟學院的經濟史研究,無論是團隊還是成果,都承受住了學科新老交替的沖擊,沿續了下來。在北京大學等名校中,其發展的空間和取得的成就還要相對更大些。

具體到農業高校,南京農業大學的農業遺產研究室擴張成了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不論研究成果還是團隊建設,在中國農業歷史學界處在首屈一指的地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古農學研究室已經發展成為中國農業文化研究所,一直保持著國內領先,并始終與英國的李約瑟研究中心等機構保持著密切的聯系,研究團隊也始終處在良性循環之中……這其實說明,農業大學的農業經濟史研究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也說明,就像經濟學和經濟史之間存在明顯的互補和協同共進機制一樣,農業經濟學、農業經濟管理與農業經濟史之間,同樣存在不可或缺的共存共進關系。這是它在“顯學”沖擊下仍能頑強存在、不斷發展的原因所在。

相比較而言,中國農業大學的農業經濟管理專業中,農業經濟史雖有著較強的研究潛力,但研究團隊卻急需補充新鮮血液,重整旗鼓迎頭趕上。中國農業大學的農業經濟史博士點已經獲得批準多年,但同國內外同行相比,處在后發地位。這里曾經是全國馳名甚至領先的農業經濟史學術重鎮。著名的農業經濟史專家王毓瑚,以他為首、包括其弟子楊直民、董愷忱、詹玉榮等在內的學術團隊,以及他們在中國農書等方面形成的研究成果,至今仍是驕人的,足以激勵經管人奮進的。這讓我們看到,從領先到落后,是更讓人惶恐的落后,也是不能不改變的落后狀態。

令人欣慰的是,經管學院的農業經濟史專業同樣有著自身獨到的優勢。一是傳統的力量。王毓瑚等人的農業經濟史研究,自然給了今人繼往開來的使命。二是,強大的農業經濟研究團隊,提供了后備力量和研究方法。中國農業大學的農業經濟學,一直處在全國領先的水平,柯炳生、譚向勇等知名農經學家都由此成長起來,后繼農業經濟學者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梯隊,這就為農業經濟史的研究,提供了較為前沿的經濟學一農業經濟學研究方法,也有利于對歷史問題感興趣的老師進行“兼業性”交叉研究。三是,不乏專門的歷史學研究人才和“兼業型”人才。農業經濟史專業的老師中,熱心農業經濟史研究,又有很好的歷史學素養的不乏其人,還有不少老師具備良好的經濟學和歷史學功底。他們是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他們的研究成果,不論數量質量,都在不斷提升。這是搞好農業經濟史研究的關鍵性保障。四是,已經形成規模的研究生群體,成了發展本專業的有生力量。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博士生招收已經制度化,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一度改為人文與發展學院,今天改名為思想政治學院)自1990年代以來一直在招收碩士生(主要集中在農業科技史方向),都已經形成規模。由專門的、“兼業的”的農業經濟史研究者、以及不斷壯大的博士、碩士研究生群體組成的配置合理、具有可持續性的研究團隊,正是本項目必要性和可行性最關鍵的支持因素。此外,北京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校藏、院藏的書籍資料,以及中國農業大學強大的農業專家群及其豐富智庫,為農業經濟史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首都的悠久歷史、豐富的歷史典籍、以及林立的歷史、經濟史研究重鎮,為農業經濟史的研究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中國農業大學以前突出的農業經濟史研究成就,也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有的保存在校圖書館,有的存于經濟管理學院,其中不少屬于古本、甚至孤本,是不可多得的良好研究素材,也為繼續研究、迎頭趕上提供了寶貴的基礎。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和智庫則為關乎自然科學的農業經濟史研究提供了咨詢對象,也為本專業的發展提供了榜樣和示范作用。

鑒于此,高度重視并大力推動農業經濟史的研究,不僅必須而且可行。充分發揮本專業的優勢,形成充滿發展潛力的研究團隊,勢必從整體上優化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研究團隊,提升其整體研究實力;同理,這也將有助于中國農業大學的學術研究團隊優化和整體學術研究實力的提升。這應當是中國農業大學科研政策的制定路徑,也應與農大正在實施的“文科振興計劃”殊途同歸。

總之,就像本文對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經濟史研究所作的分析那樣,歷史研究賦有重要的當代使命,應該讓人們充分認識到這類學科發展的必要性;要實現這些使命,如何實現這些使命,更需要來自多方面的和衷共濟。這是本文寫作的初衷,也是愿望所在。

經濟史研究范文第2篇

相關專家預測,休閑將是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到2015年前后,發達國家將進入“休閑時代”,休閑將在人類生活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統計數據顯示,20世紀末休閑產業已成為美國國民生產總值貢獻最大的行業,美國來自休閑產業的稅收超過6000億美元,休閑娛樂、休閑服務、休閑旅行等與休閑相關產業部門的收入已達到1萬億美元;據專家推算,休閑產業為美國創造了相當于2500萬個就業機會,占全美就業職業的1/4。雖然我國距離“休閑時代”還有較遠的距離,但是城市休閑經濟已在我國社會經濟土壤上悄然興起,城市休閑經濟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正在逐步擴大,值此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時期,城市休閑經濟理應得到重視和關注。

城市休閑經濟的概念界定及劃分

國外最早研究休閑的學者是凡勃倫(Vablen,1899年),100多年來,西方學者從哲學、時間利用、勞動供給以及家庭生產等角度對休閑進行了深入探討。我國學者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關注休閑研究,1995年我國實施每周五天工作制,1999年又實施春節、“五一”勞動節和“十一”國慶節三個長假,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全年假期達到114天,休閑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現象引起了學術界的巨大關注,假日休閑經濟成為社會熱點,2000年8月,中國休閑產業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展開,我國休閑經濟研究進入一個新的時期。進入21世紀以來,得益于于光遠、成思危、龔育之、馬惠娣等名家學者的推動,加之2007年《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及《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出臺,有關我國休閑及休閑經濟的研究進入活躍期。

在對于休閑概念的界定上,國內外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和視角出發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見解。簡單地說,休閑就是人們在自由時間內的自主性活動。什么是自由時間呢?劉芳喜通過對馬克思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和考辨,揭示了馬克思所論“自由時間”實際上至少包括“從事高級自由活動的時間”和“閑暇時間”兩種,前者是“生產型自由時間”,包括人們從事藝術等“創造性活動”的時間,后者是“消費型自由時間”,是人們一天中除去工作時間、滿足生理需要的時間和家務勞動時間之后剩余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與此相對應,休閑的認識自然地分為“生產主義”價值趨向和“消費主義”價值趨向兩種,在休閑領域既有生產活動又有消費活動,主要是消費活動。休閑的最大特點是它的人文性、文化性、社會性與創造性,它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對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休閑經濟是人們為滿足休閑需要而進行的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的總和,當前,休閑經濟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為休閑而進行的各類生產活動和服務活動日益活躍,并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的活躍因素。

研究表明,城市休閑經濟已形成以下幾個主要的產業類型:一是旅游休閑,如鄉村旅游、自駕車旅游、溫泉旅游、郵輪、游艇、高爾夫等;二是文化休閑,如影視演藝、動漫、網絡游戲、文化會展等;三是體育休閑,如觀看賽事、遠足、野營、攀巖、蹦極、滑翔、跳傘等;四是其他休閑,如餐飲、美容等。

我國迫切需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經濟增長方式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增長的實現模式,可分為兩種形式:粗放型和集約型。根據總量生產函數分析和資本產出彈性與勞動產出彈性的計算,可將一個時期的經濟增長率分解為由生產要素投入量增加導致的經濟增長和由要素生產率提高導致的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經濟增長比重大,則為粗放型增長方式;如果要素生產率提高引起的經濟增長比重大,則為集約型增長方式。但經濟增長方式的區分只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二者有時還是互相交叉的。

當前,我國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在近年的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斷擴大和開放經濟條件下產業分工格局受到外部沖擊的影響,投資需求和出口需求的貢獻率在不斷上升,消費需求的貢獻率呈持續下降,導致拉動經濟增長的總需求結構失衡;第二產業的發展尤為迅速,第三產業的發展相對滯后,同時農業的發展方式仍比較落后;由于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夠強有力,市場的競爭秩序不夠規范,創新體系不夠完善,傳統制造業的改造升級和先進制造業及新興產業的發展步伐緩慢,為第一、二產業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及現代服務發展仍不充分,導致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的不平衡;由于梯度推進戰略的影響和城鄉體制二元結構的積弊,城鄉差距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仍是比較突出的問題;由于市場體系的不完善、要素相對價格的扭曲以及創新動力的不足,技術進步及技術結構的改善進展緩慢。金融危機導致西方經濟復蘇信心普遍下降,貿易保護主義有抬頭趨勢,世界各大勢力對資源的競爭趨于白熱化,國家貿易環境面臨巨大挑戰。

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強調要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更加突顯,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表面上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的沖擊,實質上是對經濟發展方式的沖擊。綜合判斷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我們必須見事早、行動快、積極應對,為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增添推動力。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指出: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堅定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改革,加快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分享發展機遇。

政府重視城市休閑經濟發展的必要性

一是有利于促進國內消費。從1995年我國實施五天工作制,到2007年《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及《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出臺,短短的十幾年時間,我國國民休閑時間享有量就緊跟西方國家。休閑時間增加了,但國民的消費并未達到經濟學家們的預期目標,重要原因是人們的消費觀念還相當滯后,而政府對于人們休閑供給和服務的重視程度不夠。

休閑是人們多層次、多樣化的生活需要,從休閑旅游到文化創作,從體育健身到美容美發,城鄉居民都有不同形式的休閑需求。鼓勵國民參加休閑活動,不僅有利于國民身體健康,提高廣大勞動者素質,而且有助于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會拉動內需,增加全體國民的消費。人們的休閑方式和閑暇消費的觀念需要政府積極引導,同時人們需要政府提供充裕的公共休閑場所,以開展豐富多彩的休閑活動,增加城市居民的消費活力。

二是有利于調整經濟結構。城市休閑產業屬于現代服務業,是指伴隨現代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產生和發展,用現代化的新技術、新業態和新的服務方式改造傳統服務業,引領消費,擴大需求,為現代社會提供高附加值、高層次、知識型的服務。城市休閑產業還具有高度的關聯性,對于服務業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以休閑旅游為例,我國休閑旅游業產值逐年上升,本身對服務業發展貢獻很大,同時休閑旅游對餐飲、酒店、銀行、手工工藝、航空、鐵路都具有很大的帶動作用,發展休閑經濟無疑對于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提高具有積極意義。

城市休閑產業一般勞動力密集度較高,能吸納大量的勞動力就業,休閑產業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具有多樣性特點,服務具有多層次性,這決定了休閑產業就業門檻低、就業乘數高,有的還能促進本土本鄉就業,發展休閑經濟能推動就業結構調整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與緩解社會就業壓力。鄉村休閑項目還能增加廣大農民的收入,促進城鄉統籌,促進城鄉融合,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是有利于形成創新型社會環境。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創新型國家是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內容。創新型國家是以技術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核心驅動力的國家,其主要表現為:整個社會對創新活動的投入較高,重要產業的國際技術競爭力較強,投入產出的績效較高,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在產業發展和國家的財富增長中起重要作用。要成為創新型國家,必須培養大量的創新型人才,必須長時間地建設創新型社會環境。

發展城市休閑經濟有利于形成創新型社會環境,有利于培養大量的創新型人才,體育休閑、生態旅游、文化休閑等活動在培養創新型社會環境發面的作用尤為顯著。體育休閑引領人們走向戶外,挑戰極限,舒展筋骨,活躍思維,增進人們相互了解,促進人們全面發展,全面提高勞動力素質,為人們的創新思維奠定物質基礎;生態旅游促進人們回歸自然,留意山水,探索洞穴,關注大海,思考大自然的變化規律,追問人類的進化變遷,激發人們的科學探索精神,為人們的創新思維點燃火花;文化休閑活動通過文藝創作、藝術設計、文化會展、文化交流、科學考察等形式拓展人們的想象空間,激發人們的藝術創意,整合人們的天才設想,提示人們的創新思維,演變人們的創新思路,形成人們的創新理念。

四是有利于我國低碳經濟增長。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熱點,必將逐步成為國際主流價值觀。一場以低碳經濟為核心的產業革命已經出現,低碳經濟不但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結構的大方向,而且將成為全球經濟新的支柱之一。低碳經濟的實質之一是追求綠色GDP,主要核心是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城市休閑經濟主要有旅游休閑、文化休閑、體育休閑、其他休閑等類型,城市休閑產業均屬于低碳產業,政府重視發展休閑經濟有利于我國低碳經濟增長,有利于緩解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碳排放壓力。以體育休閑業為例,體育休閑業的發展是當代經濟持續增長和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必然結果,體育休閑業已深入到與人類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社會人文環境、經濟發展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之中,已在相關的社會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體育彩票、體育健身休閑等;部分體育休閑業發展規模雖然較小,但已體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比如體育旅游等。體育休閑業主要屬于第三產業,主要為人們參與體育運動和觀賞體育賽事提供服務,普遍具有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有利于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等特點。因此,人們經常把體育休閑業比喻為“綠色產業”,是當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興產業。

促進城市休閑經濟發展的對策

加強城市休閑經濟的理論研究和宣傳力度。我國城市休閑經濟的理論研究起步較晚,快速發展的休閑經濟需要有正確的理論指導。目前我國需要從多學科的角度對以休閑經濟的屬性、休閑經濟的社會影響力、休閑經濟的動力機制、休閑消費行為、休閑產業關聯性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政府應加強對休閑經濟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休閑經濟的認識,引導人們積極參與休閑活動,促進休閑經濟健康發展。

開展全國范圍的城市休閑產業分類及普查工作。發展城市休閑經濟,需要對休閑及相關產業進行準確判斷和科學指引,摸清休閑產業的家底,由官方提供統計數據。我國應盡快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休閑及相關產業分類標準,并將休閑及相關產業統計工作列入國民經濟統計序列,形成制度。

進一步完善促進城市休閑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經濟快速發展帶來了休閑經濟的繁榮,休閑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形態,需要優惠政策加以扶持方能健康成長。實踐表明,休閑服務業需要在用電、用水、用氣、用熱等方面與工業同價,城市休閑產業需要作為新興產業享受專門的用地指標,休閑服務業需要減免稅負。

積極引進國外城市休閑產業發達國家的管理經驗。西方國家的休閑經濟已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在休閑產業項目策劃、項目推廣、經營管理、上市融資、風險規避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因此,我們要積極引進和借鑒發達國家的管理經驗,積極與國際接軌,“走出去,引進來”,以縮小和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于城市休閑經濟發展的投入。要推動城市休閑經濟發展,就必需調動各級政府的積極性。筆者建議各級政府將休閑產業發展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財政預算、年度工作報告、政府惠民工程、政府目標管理體系和文明城市指標體系中,加大各級政府對于休閑經濟發展的投入。

積極培養城市休閑經濟經營管理人才。一是要培訓休閑產業領域的從業人員,規范管理,建立休閑產業從業人員業務檔案,落實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制度和監管制度,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培養各種操作型、技能型、實用型人才;二是高校要培養休閑經濟經營管理專才,鼓勵高校與休閑企業相結合,建立產、學、研基地,開設休閑經濟相關專業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三是要引進高端人才,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調整人才結構,廣泛吸納財稅、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優秀人才。注重引進有海外休閑企業工作經歷的高端人才。

(作者分別系湖南城市學院副教授,湖南城市學院講師)

經濟史研究范文第3篇

[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 體育行業也借此東風出現一個新的發展契機,一個以體育服務為宗旨, 以體育經營為手段, 以體育產品為內容的體育市場應運而生。體育市場孕育著體育經濟,它可以為社會提供體育消費服務產品、體育信息、體育健身娛樂場所, 它能夠調節體育市場的數量、規模與結構,提供就業機會,為國家增加稅收等等。 縱觀我國當前的體育行業, 它的經濟價值緯度并未得到彰顯,為此我們必須樹立體育經濟理念和加強體育經濟研究。

[關鍵詞] 體育市場 體育經濟 經濟分析

一、前言

我國加入WTO以后,市場機制、市場變革、市場競爭,構成了新的市場經濟格局,迎來了經濟騰飛的可喜景象。市場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各行各業的改革,我國的體育行業同樣遭到了規??涨暗陌l展浪潮的沖擊,收到了改革帶來的巨大成果。因此,我們必須改變把體育僅僅看成是純福利和純消費的事業,應樹立體育也是產業的新觀念。2008年奧運會的申辦成功,競技體育的一浪高過一浪,不僅顯示了中國體育在硬件、軟件上的強大實力,讓世人刮目相看,而且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體育與經濟相互作用的成果。

二、制約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瓶頸因素

1.人口體育素養普遍不高

早在20世紀60年代, 西方某些國家就明確提出體育的經濟價值, 以及終身體育的思想。我國雖然也曾在理論上給予了一定的探討, 但并未產生真正的經濟效益。封建意識形態領域中的“重文輕武”思想始終趨于主流, 導致近現代教育的指導思想與實踐運作貌合神離, 這又塑造了人們對體育的偏見, 使體育未能充分地在社會生活中發揮其積極影響。體育產業的發展往往雷聲響, 雨點小, 社會人群的價值偏向, 造成了體育意識的淡漠, 這是人們體育素養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 如果這種錯誤的價值觀念得不到糾正, 勢必阻礙體育經濟的發展。

2.體育產業布局和結構不合理,且發展不平衡

我國體育產業布局和結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地域發展不平衡,呈現出城鄉之間和東西部之間的差距。由于受經濟、文化、思想觀念和資源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在我國的東部特別是沿海的大中城市如上海、廣州等,體育消費水平較高,且體育產業已成為本地區的投資熱點。而西部地區如寧夏、青海等地,體育消費投入微乎其微。僅以體育彩票為例,2005年廣州39.1億元,甘肅2.5億元,可見地域發展的極度不平衡。第二,運動項目產業開發不平衡。由于運動項目的競技水平、觀賞性、普及程度和在國際上取得成績的含金量有較大差別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其產業資源價值、市場容量和效益有很大差別,如足球、籃球、乒乓球、網球和田徑的個別項目等市場開發已有一定規模且帶來一定效益,但除此之外的其他項目難以進入市場,當然也就獲得相應的經濟績效。

3.政策扶持疲軟乏力

在英、美等體育經濟發達的國家,政府為了扶持本國體育經濟的發展,都相應地在政策上給以傾斜、扶持。對體育部門舉辦的體育比賽、體育場館的經營收入, 都不同程度地減免稅收, 企業出資贊助體育比賽, 可以記入企業生產成本或作廣告支出, 修建體育場館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優惠政策和低息貸款等。而我國在這方面的扶持力度卻相形見絀,還遠遠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政策傾斜往往是一個新興產業必要的助推劑,體育產業迫切需要政策扶持以盡快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如前所述,這在體育經濟發達的國家已有成功的經驗,所以要想扭轉我國體育經濟頹廢疲軟的態勢,政府也必須轉變政策理路,放寬經濟發展的視界。

4.體育消費欲望持續低糜

需求支配供給,消費助長生產。長期以來, 作為影響體育經濟發展的媒介甚至生產廠家, 都未能對體育的效力進行必要有效的宣傳,導致決策和經營的失敗。人們擔心自己投出的經濟成本得不到相應的價值回報, 因此, 對于體育消費的欲望當然不高, 保持在觀望與等待狀態之中。體育經濟要發展, 各經濟實體必須注重實際產品的價值驗證和健身效力的宣傳力度。通過科學論證, 分析解決適合不同個體需求的“短、平、快”系列運動產品。體育產品生產銷售廠家應摒棄牟取暴利的經營思想, 研制適合不同經濟群體消費水平的體育產品, 考慮在不同產品結構中增強必要的簡易健身功能的指導法則, 使產品的價值與消費者的消費意識相吻合

5.相關產業潛能沒有充分發揮,產業質量不高

體育產業進入市場就必須遵循市場運行的基本法則,通過市場對體育產業的資源配置發揮基礎作用。體育產業的資產很大一部分表現為無形資產。在無形資產開發和利用方面,我們雖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經驗,如1998年的第13屆亞運會期間,有30家中外企業購買了中國代表團專用標志的特許使用權、贊助款等共計3800多萬元,但和其他國家相比此收入差距依然懸殊。目前的我國體育產業較注意有形資產的利用,如體育場館的租借和經營,但對無形資產,如對各賽事活動的會徽、會標、冠名權及指定產品,各協會、俱樂部自身標志、隊名無形價值等重視開發不夠。從體育用品市場上看,高檔產品市場的大部分仍被國外著名的體育用品公司直接生產或合資生產,而國內體育用品行業中的一些明星企業高檔產品在整體上仍有很大差距,許多體育用品企業沒能開發新的名牌產品,普遍存在著款式品種陳舊、質量低劣的現象。產業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各類體育企業的規模相對較小、管理水平較低、經營管理理念落后和市場競爭力較弱。大部分體育企業還處于小本經營狀態,缺乏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經營方式落后,缺乏品牌意識。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體育用品企業能否創造出國際知名品牌將是我國體育產業所面臨的嚴峻問題。

三、現代體育的市場化、產業化

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這一重大決策,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注入了一股蓬勃發展的嶄新動力。它給體育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自我發展機遇和刻不容緩的自我完善任務。作為第三產業的體育,現在就必須積極主動地同市場經濟接軌,盡快建立和完善體育市場經濟體系。使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方向與世界體育的時代潮流進一步地協調運轉。

1.體育與經濟間的關系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體育屬于第三產業的明確定位,為我國現代體育和市場經濟攜手共進、同步發展開辟了新的領域和途徑。這樣各大公司和企業就可以利用國際和國內各種大型體育比賽這一媒介,利用廣告和電視轉播權來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推銷產品,占據市場,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人們把此稱作“體育搭臺,經濟唱戲”。而體育界各代表隊的訓練與比賽所需經費,又得到了各大公司和企業的贊助與承包,從而使體育的發展獲得了活力與后勁,人們又把這稱作“經濟搭臺,體育唱戲”。二者是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市場經濟有著旺盛的開發欲望和競爭需求,而現代體育又具有激烈競爭的特性和強勁的招徠功能及廣告效應,兩者內在特質的一致性和各自優勢的互補性,形成了如影隨形不可分離的格局。隨著市場體制和體育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隨著體育與經濟越來越密切地相互介入、滲透、結緣,現代體育與市場經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分彼此,渾然一體”的全新境界。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體育市場經濟。

2.體育的經濟價值

世界體育已被實踐證明,體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作為一種產業大有潛力,因而體育成為了各國國民經濟領域中頗有前途的產業部門。如日本體育產業產值在本國十大產業中排名第6;美國體育產業總值超過了實力雄厚的石油工業、汽車制造業和航空業。英國體育產業的就業人數達37.6萬人,超過了農業、煤炭工業的就業人口,每年創產值達70億英鎊,政府獲得財稅收入30億英鎊,相當于政府用于體育事業開支的5倍。競技體育商業化與全民健身、休閑、娛樂體育的不斷發展,使得體育需求與消費日益增多,從而促進了我國體育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近年來,我國體育、特別是體育用品市場已有了很大發展,到目前為止,體育用品生產企業已發展到500多家,其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還有一定出口能力。

3.建立社會主義體育市場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是我國體育發展的必由之路

計劃經濟下的傳統觀念和運行機制,已經日益阻礙著體育的進一步發展,顯示出很大的滯后性。而建立了體育市場經濟就可以進行合理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資源配置,充分發揮體育的多元功能和整體效應,更好地遵循市場經濟價值規律、供求規律和競爭規律,全面提高體育工作的效益和效率。從競技體育的角度講,要盡快實現以奧林匹克運動會為最高層次的競技體育戰略,在各重大國際體育比賽中創更多的紀錄,奪更多的金牌,從而提高我國的國際威望和增加全民族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為經濟建設服好務。競技體育從發展的眼光講,一定要盡快走上社會化、產業化、職業化和商業化的道路,從社會中獲取雄厚的物質基礎和人才資源,以開拓和培育體育市場。它將會為市場經濟建設源源不斷地輸送大批身體健康、體質強壯的勞動生產力大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消費觀念和體育健康意識也在不斷加強,購買力有了很大提高。為此,要積極培育和開辟群眾體育消費市場,建立“群眾體育,群眾辦”的管理體制和群眾體育自我投資的運行機制。同時各地要建立群眾體育管理人員培訓中心,積極搞好體育部門的服務產業,使群眾體育的消費市場更好地運轉起來。

四、改革建議

為了加快我國體育產業化的進程,促使體育同市場經濟全面接軌與聯手,建立體育市場經濟體系,推動我國體育與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特嘗試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轉變觀念,實行體制改革

體育既然已經明確產業定位,就理應按現代企業體制建立和運作。實行政事、政企、政群分開。體育行政機構要加強社會管理職能,建立產業管理部門,使體育走向社會,進入市場。

2.力促體育產業市場主體多元化

體育社會化帶動產權的社會化,要打破地區、部門和所有制界限,鼓勵不同所有制的企事業單位投資興辦體育經營實體,使體育產業市場主體在數量、結構和規模等方面都上一個新臺階,這是體育產業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

3.形成較為完備的體育產業市場體系

要在完善體育用品市場的基礎上,大力培育和發展體育健身娛樂市場、體育競賽市場、體育人才市場、體育技術信息市場和體育無形資產交易市場等。促進各類體育專業市場的發育和成長是體育產業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

4.走科技興體之路

建立科研和訓練聯合機制,科研為運動隊提供有償服務使體育科技從公益型走向經營型,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需求,參與競爭,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科技訓練作用,推動體育事業的發展

5.體育產業開發要兼顧有形資產向無形資產

要加大對體育競賽轉播權、體育產品專利權、體育廣告制作權、中國奧委會標志,以及全國性綜合運動競賽的會徽、會標、吉祥物等體育無形資產進行商業開發的力度,使體育產業在開發項目上實現本體化、多樣化。

6.要實現體育產業市場管理的法制化

體育產業市場管理的法制化是促進體育產業健康、有序、規范發展的根本保證。要加緊制定和出臺與《體育法》相配套的體育產業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明確規范各類體育投資者、體育贊助商、體育俱樂部、運動員、體育協會、體育中介公司、體育經紀人、體育管理者及社會各方面的權利、責任與義務,實行依法治體,確保體育產業市場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鮑明曉:體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李朝暉:我國居民體育消費合理化問題初探[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

[3]謝俊英:河北體育產業的現狀分析與立法對策[J].產業經濟,2006

[4]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M].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1997

經濟史研究范文第4篇

[摘 要]經濟發展是文化進步的源泉,而文化又是經濟發展與演變的動力和基礎。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作為全球化的經濟形態,商品經濟必然內蘊著一種深厚的文化因素,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特定文化體系的配合。全贏的利益觀、契約思想與誠信原則、法制觀念與正義精神、多元文化和開放意識,這些都構成了商品經濟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文化動力和支撐。

[關鍵詞]商品經濟;文化;文化基礎

[文獻標識碼]A

經濟與文化向來是相生相榮的,經濟發展是文化進步的源泉,而文化又是經濟發展與演變的動力和基礎。一種缺乏文化支撐的經濟,其發展必然是畸形和無力的。弗朗奈瓦·佩魯曾經說過:“經濟體系總是沉浸于文化環境的汪洋大海之中?!?sup>[1](P19)漫長的人類歷史中,每一次經濟形態的演變都伴隨著社會文化的相應更新。廣義上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部分,我們這里所講的商品經濟的文化是狹義上的文化范疇,它是指與商品經濟形態相適應的價值觀念、道德范疇、倫理習俗、行為規范等觀念文化。作為全球化的經濟形態,商品經濟必然也內蘊著一種深厚的文化因素,那么,是何種體系的文化基礎促成了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的過渡,而且后來又支撐了商品經濟如此高效、有序的發展呢?商品經濟究竟需要怎樣的文化為基礎?

一、“利利相生”的全贏利益觀

人性假設是與任一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觀念文化的核心,特定的人性假設是特定社會經濟形態得以形成和維系的邏輯前提。自亞當·斯密以來,經濟學家們就把人類行為動機的自利原則納入了經濟學理論的研究體系之中,即引出了“經濟人”的假設,長期以來,這一假設便成為經濟領域中實踐運作和理論分析的基點。然而,隨著人們的經濟實踐和經濟理論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發現,人類行為所表現出來的人的本性遠比“經濟人”假設要復雜的多。阿·瑪蒂亞·K·森在《論倫理學與經濟學》中明確指出:“對自身利益的追逐只是人類許許多多動機中最為重要的動機,其他的如人性、公正、慈愛和公共精神等品質也相當重要?!?sup>[2](P41)現實社會中存在三種利益:自我利益、他人利益和社會集體利益。在商品經濟時代,要弘揚“利人利己”的全贏利益觀,即承認個人利益,以個人為主體,但追求個人利益要在不損害他人和公共利益的原則下進行,以盡可能實現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

商品經濟的有利之處就在于:它使得人們在追求利益的驅動下,能最大限度地將自身潛力挖掘出來。的確,競爭是極其激烈和殘酷的,但依靠你死我活的搏殺并不是取勝的唯一辦法,并且,經濟主體會在其經濟性的指引下,越來越發現在商品交易過程中,只有“利人”才能更好地“利己”,摻雜使假、強買強賣、假冒偽劣、欺行霸市、過度開發自然資源、污染環境等損人利己的行為將導致惡性的市場競爭,兩敗俱傷自食苦果?,F代商品經濟中更注重“非零和博弈”,即達成共存共榮的合作互利關系,實現全贏的經濟增長。人們都遵守“各有所讓、各取所需、利己利他”的原則,形成大家都贏的利益“正和”關系,避免出現你虧我贏、你死我活的“零和”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確保商品經濟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二、契約思想與誠信原則

契約源于拉丁語conbtractus,基本意思為交易,而契約思想指的是商品經濟所派生的契約關系及其內在原則,是一種平等、尚法、守信的品格和思想。商品經濟需要契約思想。在西方商品經濟形態的萌芽、發展和完善過程中,契約思想傳統曾作為重要的精神文化條件發揮作用。但契約是不完善的,任何契約都不可能做到把所有情況都估計全面,這種不足就需要誠信的道德原則來加以彌補,這也是商品經濟文化本質的主要表現之一。商品經濟是以誠信為原則的經濟,誠信原則要求具有相對獨立的經濟利益的各行為主體之間在經濟交往過程中講究信用。信用意味著秩序,無論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還是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誠信原則都是各主體和諧共處的道德準則。

人與人之間講不講信用,是決定商品經濟能否存在的基礎條件,因為真正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必須以交換者互相之間的身份認可和交換原則的共同認可為前提。一百多年前,我國歷史上第一家專營異地匯兌和存、放款業務的票號——山西平遙縣的“日升票”票號,在沒有公正、監督機關的情況下,它之所以能取得全國各地商賈百姓長久信任的最重要原則就在于講究商德、講究誠信。因此,契約思想輔之以誠信原則,是商品經濟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文化基礎條件。

三、法制觀念與正義精神

商品經濟是法制經濟,商品經濟離不開法律至上的法制觀念,沒有法制保障的商品經濟,根本不是真正的商品經濟,既不會有高效率的經濟發展,更不會有社會公正。因為在商品經濟大潮中,人們被各種各樣的利益包圍著,不時有誘惑襲來,抵御住外部誘惑、扼制人性中惡的沖動,僅僅依靠根植于心的道德信念支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強制性的法律規則來約束和規范人的行為,使法與德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才能塑造穩定、有序的商品經濟秩序。一個公正公平的法制環境是商品經濟良性運行的有力保障,否則,市場就會嚴重變形,成為陰謀家的樂園、行善者的墓地。

現實社會中,人們的法制觀念淡薄,侵害他人利益時,抱著僥幸、投機、冒險的心理,行使一些違反規則的非法行為,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在自身利益無端受到侵害時,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使違法行為一再得逞,甚至更加囂張。近年來,我國雖然加快了立法的步伐,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仍大量存在,嚴重妨礙了經濟高效、有序的運轉,民眾法律意識的淡化和執法的疲軟,使法律懲惡揚善的作用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但是,權大于法的現象在我國某些地區和部門仍然非常嚴重。法制觀念源于一種正義的文化精神,弘揚社會正義,懲治邪惡犯罪。只有培養起整個民族的正義精神,才能更自覺地遵守法律,并主動以法律為武器,打擊違法行為。因此,我們必須致力于增強全民族的法制觀念和正義精神,在加快推進立法的同時,切實加強執法力度,真正實現依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從而為我國商品經濟的高效運轉提供基礎性的精神文化條件。

四、多元文化與開放意識

商品經濟打破了自然經濟的地域狹隘性和封閉性。世界市場出現,國際貿易交往日益頻繁,各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社會利益主體多元化,這些都使得世界范圍的商品經濟文化體系呈現多元性和開放性。西方國家作為商品經濟發達的地區,其文化模式必然在世界商品經濟文化體系中占據優勢和主導地位,發展商品經濟,要以開放的襟懷,在挖掘和發揮本民族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吸收外國在發展商品經濟過程中積累的優秀經驗。

在這一點上,日本的經濟發展模式能給我們一定的啟示。日本在立足于本國特點和傳統的基礎上,消化和吸收東西方文化,尤其是東方的儒家思想,把東西方文化有機地融合和運用于國力增強和經濟發展之中,高速地實現了經濟的復蘇和繁榮。在我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浙江地區,也正是強烈的開放意識使浙江人不斷超越自己,保持了經濟的強勁活力和發展后勁。浙江人在改革開放后,率先走向全國開拓市場,而如今,浙江人又不斷走出國門,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外向型開放發展道路的成功又反過來進一步激勵和強化了浙江人的開放意識。因此,我們也應該充分發掘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創造性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符合我國商品經濟發展需要的有益因素,使傳統文化現代化,使西方文化中國化,真正發揮文化在我國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支撐作用。

總之,作為全球性經濟發展形態的商品經濟具有其復雜和深厚的文化基礎,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特定文化體系的配合。全贏的利益觀、契約思想與誠信原則、法制觀念與正義精神、多元文化和開放意識,這些都是商品經濟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文化動力和支撐。我們必須解放舊的文化觀念,將上述文化基礎的建立與弘揚融人經濟發展的總體考慮中,從而以先進的文化基礎條件推動現代商品經濟更高效、更高質量地發展。

[參考文獻]

[1]I法]佩魯.新發展現[M].張寧,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2]朱紹文.國富論中“經濟人”的屬性及其品德問題[J].經濟研究,1987,(4).

[責任編輯:青 水]

經濟史研究范文第5篇

[摘 要]經濟轉型問題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顯得很突出。一方面企業要實施積極的財務戰略管理,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財務管理重點將從融資轉向并購;另一方面政府管理層要以財務管理的創新理念,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完善與創新,一起努力實現經濟轉型。

[關鍵詞]財務管理 經濟轉型 資本市場 兼并重組

一、引言

近幾年來,中國經濟的產能過剩問題愈發突出,不論是以鋼鐵、鋁等為代表的上游工業,還是下游的制造工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觸發下,我國政府為了保持經濟穩定,再次加大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基礎設施行業的投入,但過剩問題逐步凸顯。針對這個問題,國務院常務會議、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多次部署對策,比如提出經濟轉型戰略。我們認為經濟的轉型除了體制的轉型外,目前關鍵就是調整產業結構,就是不同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進入和退出問題。企業要加速轉型升級,國家要實現經濟社會轉型,財務管理工作應該積極作為。

二、實施積極的財務戰略管理

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外部環境下,作為財務總監來講,承擔著應對快速變化的競爭環境下繁榮與發展的重任,在堅持現代公司治理前提下,應積極推進財務管理創新,逐步實現從傳統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到財務戰略管理的轉型升級,財務管理要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凸出管理中心的地位。原來我們講如果沒有戰略規劃就會逼著去你做計劃、做預算、做大量日常決,同樣,如果我們沒有做好財務戰略,那么當我們在做某一筆具體的財務決策,比如說做一個項目決策的時候,你還是要思考財務戰略的問題,到那時你肯定匆匆忙忙做決策,大家可想而知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所以,一定要做財務戰略。財務戰略管理應立足于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按照企業發展總體戰略的要求,綜合運用多種理財方法和財務資源,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長期性、全局性、創新性的謀劃。努力降低融資成本,改善投資決策,充分利用資源,分散財務風險,實現最佳利潤,使得投資者目標與企業管理者目標達到平衡。要實現這些目標,就要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計劃、預測、預算、監督、控制、分配的職能,處理和協調好各方財務關系。整個企業要以公司戰略為引導,財務戰略為保障,處理好公司財務戰略與公司戰略的協同關系,做好風險預警和管理,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

財務管理應積極研究和運用國家推出的產業政策。企業方向錯了,走得越快,死的越早。財務總監要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新興產業振興規劃、開拓內需的政策、實施“走出去”戰略、新民營資本36條、創新型國家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等等,結合企業總體發展戰略和所在區域的發展特點,主動規劃并推進企業參與市場重新劃分和產業在地區間梯度轉移的機會,實現從低附加值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轉移,從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向知識密集型產業轉移,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移。

財務管理要向知識產權和自主創新傾斜。財務管理應通過薪酬制度設計、盈利分配、股權激勵、稅收籌劃、考核評價等途徑,充分運用國家對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推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發明創造和工藝改革,改善產品的質量,減少污染排放,促進企業節能減排,提高資源利用率,從而實現企業在產品和管理上的轉型升級。財務部們應在安排預算和配置資源方面對創新人才進行優先安排,對人才的引進、教育和培訓應采取鼓勵的財務政策和措施。對企業研發投入和取得的成果以及知識產權交易等方面發生的收支及形成的無形資產,應當建立和完善專門的財務管理制度。

三、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財務管理的重點將從融資轉向并購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二十年來地不斷發展,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不斷得到完善,效率也不斷提高。通過資本市場的資源調配,可以刺激資源向處于優勢產業的企業轉移,兼并他人或者被他人重組,這樣能使更優秀、更富有競爭力的企業獲得更好的成長空間,而發展差的企業或者過剩行業將逐步被淘汰,最終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利用資本市場,通過兼并重組方式實現企業做大做強和產業轉型,是財務管理工作的一個重點。近幾年來,國家有關兼并重組的政策和法規不斷完善,特別是在跨地區兼并重組中涉及的地區間利益的調整和協調,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局發布的財稅[2009]59號文件則明確了對特殊重組業務給予免征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符合特殊重組條件的其它稅種也基本都給予了免征的鼓勵政策。這樣一來,兼并重組就改變了以前的高成本障礙,使得跨地區和跨行業的企業重組變得容易多了,這對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和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將發揮積極的重要作用。企業應當憑借自身的優勢,依托兼并重組的方式實施產業擴張和資源整合,達到做大做強原有產業或進入新興產業的目的;也可以通過主動被兼并,從而退出劣勢的產業或產品。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應當充分利用國家的政策,研究兼并重組中的實際問題,妥善安排,實現重組目標。整個社會也將受益于眾多企業的兼并和被兼并,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最終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

優秀企業要走好兼并重組、行業整合的超常規發展道路,往往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所以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要重視利用資本市場進行持續地再融資,而不能仍然走著買地、蓋廠房、上生產線的傳統發展思路。在西方發達國家,不論是同類企業之間為了追求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而進行的聯合,還是上下游企業之間為了追求多樣化、規?;?、一體化而進行的收購或者重組,大多都是通過公募或者私募資本市場進行的。發達國家經歷了上百年的資本市場發展歷程,這些國家的企業正是借助了資本市場對兼并收購的支持功能而一步一步壯大起來的。世界五百強企業中,除了少部分是祖輩傳下來的基業外,大部分是通過一代人幾十年的努力成就的輝煌,在短短的時間內,一個企業從零走向世界五百強,是無法通過簡單擴大再生產來實現的,只能通過不斷地兼并重組,才能完成產業鏈的縱橫擴張。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對于成熟資本市場上的優秀企業來說,他們更愿意并購競爭對手,而不是在已經產能過剩的行業環境下繼續擴大產能,這對于當前產能過剩、艱難轉型的中國來說,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在我國,許多的企業并購只能在政府部門的授意下才可能完成,可能并不是好的企業兼并“壞”的企業,有可能是反過來的,例如近年的日照鋼鐵和山東鋼鐵的合并,曾就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因為由市場所決定的資產兼并重組不容易發生,所以我國的許多公司仍然只能走買地、蓋廠房、上生產線的傳統發展路線,導致產能不斷惡化。稀缺的資金掌握在少數仍在擴張產能的企業手中,解決產能過剩,實現經濟轉型就成為了一句空話,也造成了我國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要實現由市場決定兼并重組,需要政府的財務管理創新。我們知道,資本市場的核心功能就是提高全社會的資金配置效率,而資本市場能否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發揮關鍵性作用,則取決于資本市場自身的完善程度。我國資本市場的一個特點是IPO融資過大,而二次或者后續融資不足。以剛過去的2010年為例,我國A股市場IPO融資額約占全部融資額的50%,而剩下的50%中又由于多家上市銀行通過配股和增發實現近三千億元的巨額融資,占據了A股融資額的近三成,留給其他幾千家企業的二次融資額度還不到整個市場融資總額的20%。相反,成熟的資本市場則能夠提供給企業多層次、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金融產品,以美國證券市場為例,2010年,企業二次融資的規模是IPO融資規模的5倍多。由此可見,美國的資本市場以持續而強大的后續融資,為企業的兼并重組與行業整合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當然,我國資本市場起步晚,還有許多企業排隊等著上市,這與美國的國情也有很大不同,但是我們還是要充分認識到,國家資本市場的建設,需要政府財務管理的創新,積極推動企業后續融資的實現,才能助力行業的兼并重組,加速經濟轉型的實現。

四、結束語

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在企業界、政府管理層的共同努力下,以財務管理的創新理念,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與創新,推動中國企業通過兼并收購實現超常規發展,推動中國經濟盡早成功實現經濟轉型。

參考文獻:

[1] 郭復初:財務管理學[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何瑛:基于戰略視角的企業財務轉型拓展路徑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9)

[3] 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9號文

上一篇:景觀建設下一篇:通用設計理念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