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電影文化論文范文

2024-01-09

電影文化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以游戲IP電影為分析樣本,對電影與游戲這兩種媒介形態的融合前景進行分析,通過考察具體文本,梳理粉絲參與電影生產的價值點,以及這類電影在粉絲文化視域下的傳播特征、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游戲IP電影;粉絲文化;電影改編;傳播特征;媒體融合

1 游戲IP改編電影與粉絲文化

1.1 電子游戲與電影藝術的融合前景

作為極具互動性特征的媒介載體,電子游戲自20世紀50年代發端就與電影有著相似的藝術表現形式。相較于電影,游戲內容的呈現同樣基于屏幕,依賴數字技術,隨著技術的進步,同樣富含視聽性、動態化、沉浸式互動、空間敘事等特征。電子游戲常利用電影化的表達技法,為玩家通過的關卡制造更多的意義和真實體驗感。直至今日,游戲產業逐漸興起,已然成為和電影一樣擁有極大市場價值和公眾影響力的文化綜合體。兩者在數字技術更新的推動下趨于融合,均為科學技術與藝術融合的產物。近年來,電影與電子游戲發展的側重點包括兩者的作品表征經常呈現文化交疊、相互引用的現象。例如,電影《頭號玩家》里眾多的游戲元素,主機游戲《超凡雙生》《底特律:變人》電影級的畫面質感、場面調度與交互式敘事節奏。在此基礎上,對游戲IP進行電影化改編就成為與上述創作特質相近,而融合純度更高的一種模式。

從產業角度分析,作為同樣新興的兩個產業,電子游戲改編成電影可謂是原有市場價值的轉型擴大化,近年來逐步成為一種被粉絲受眾廣泛關注的跨媒介改編形式。在“互聯網+”時代,游戲和電影產業的融合,也是資本力量試圖擴大收益范圍,對游戲作品進行二次營銷實現多媒體引流的營銷鋪墊。從原作角度來談,游戲IP改編電影甚至可稱作一個“大型DLC”,或由官方操刀創作衍生故事的行為,以此收獲受眾,使其回流成為玩家群體,提升經濟效益。

1.2 跨媒介融合的優勢

電影與電子游戲產業之間的融合除了是因為兩者在內容與形式上較為相似,存在較大異質協作的可能性外,另一方面也有經濟發展的原因。票房收益和商業價值的需求成為該類電影制作產出的目標。游戲IP改編的影片具有一定體量的初始受眾來源,電影觀眾和電子游戲玩家相互作為潛在的、聯想的消費市場,創造了巨大的商業空間[1]。因此,游戲和電影的合作與互動可謂極大地促進了兩者的發展。不僅是商業領域,發展歷史更為悠久的電影藝術憑借其經驗充沛的視覺表達技法和敘事手段,在呈現游戲IP的同時也培育、豐富了電子游戲原作的內容,通過跨媒介的碰撞給予主創、玩家和受眾更多思考的可能性。游戲改編的影片,題材大多是魔幻類、奇幻類主題。這些元素增強了電子游戲的操作感和延展性,同時挖掘了電影的風格樣式,打開了影片改編思路。此外,影響力高的游戲IP還擁有先天粉絲群體的優勢,其營銷手段與電影生態引導著電影產業鏈的進一步開發。種種因素為電子游戲與電影產業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雙方在產業化軌道上的深度合作無疑成為一個發展趨向。

2 粉絲參與游戲IP電影生產的價值體現

粉絲群體對特定文本的指向性支持和熱愛行為,有助于作品擴大自身的市場影響力和社會傳播力。約翰·費斯克曾于《粉絲的文化經濟》一文中談道:當粉絲創造了一種擁有自己的生產及流通體系的粉絲文化時,這種文化就會形成“影子文化經濟”,與相關的文化工業分享著共同特征。從電影產業角度來說,粉絲文化是構成電影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粉絲文化與電影生態的互動是由局部擴散至整體,從而達成兩者的融匯、共建[2]。以游戲改編而成的電影文本為分析目標,進一步闡釋這類電影從市場、消費、談論、創作等各個生態視角與粉絲文化密不可分的互動過程時,可發現電影生態與粉絲文化的互動在凸顯其生態整體化的同時也蘊含著綜合性特點。

游戲IP電影在自身的生態下,目標受眾經歷了多重身份的轉變,即“玩家—粉絲—觀眾”的過程。游戲玩家的觀影動機是通過電影來滿足個人游戲經歷的情懷,這樣的需求促使開發商在制作過程中注重與游戲原素材的關聯性,保證其“原味”質感,盡可能地還原游戲的大背景與世界觀,以及刻畫經典角色。由此粉絲玩家的訴求成為游戲IP電影開發的一項極為重要的考量因素。粉絲具有生產者和消費者這兩個身份特征,在解讀粉絲對電影生態的影響力時,既應看到它在文本消費中的生產性,也不能忽視其消費性。進行文本生產的基礎和前提是消費,因而在文本生產的過程中需強化粉絲的消費性,共同構筑完整的粉絲身份。游戲改編電影的初期開發與上映過程中,一部分粉絲會憑借對原作的喜愛自發地利用互聯網渠道在各大社交媒體上進行廣泛宣傳。例如,2016年上映的現象級游戲IP電影《魔獸》,其超級IP的屬性早已在游戲歷年的運營過程中積累了一定規模的粉絲玩家。2006年5月,魔獸游戲的制作公司暴雪娛樂宣布拍攝《魔獸》電影版,并在粉絲中引發熱議。后經歷電影項目多次的停滯、重啟,這個積攢了玩家多年期待的全球級IP終于上映,甚至有粉絲在觀影活動中聯動了cosplay(角色扮演)文化,穿著特定服裝扮演游戲中的人物角色,以更沉浸的姿態進行觀影體驗。粉絲的參與行為給予了這部電影更強的話題性,構建了多元化的文化生態。對于游戲老玩家來說,游戲改編電影中的“彩蛋”文化如同官方與粉絲之間的專屬密碼,賦予了一種情懷的慰藉和同好間的共鳴。此類隱藏在電影文本中的深層次情感結構代表著主創與玩家心靈相犀的共識,以及一份懷揣多年的無言感謝。

粉絲文化的主要群體為青少年,電子游戲的受眾也多為青少年群體。自早期宣傳開始,經游戲培養起來的忠實粉絲就不只是作品消費的核心觀眾,而成為深度參與這部改編電影的免費宣傳者與熱情推銷者[3],粉絲們自發制作宣傳海報、視頻,編寫文案、宣傳語等,于微博、貼吧、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傳播渠道進行宣傳,這一行為也類似于飯圈文化中的“為愛發電”。在美國學者亨利·詹金斯看來,這種新式媒介內容與受眾的互動現象可稱作是一種“參與性文化”[4],即通過深度參與媒介內容,媒介的消費者轉型成為媒體生產者。以游戲IP電影為例,過渡性是粉絲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將原作影視化后,粉絲將對游戲參與和體驗過程中的喜愛轉移到電影上,對電影進行二次消費。他們自帶“情感資本”進入影片體驗,通過觀影行為來表達對游戲的熱愛、支持,以找尋粉絲身份的歸屬感、自我價值和自我認同,進而使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不斷增強。這促進了文本的產出效率、類型和體量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幫助電影轉化了更多潛在受眾,在多平臺打了廣告,提高了知名度,擴大了受眾規模,直接推動了游戲IP電影的發展。粉絲文化成為維持電影生態和市場收益的助推力。

當今的“互聯網+”時代,受眾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不斷增強,受眾群體的消費行為對電影制作產生的影響、調節和制約作用也愈加明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電影的生產情況及創作的未來趨勢是對受眾需求的一種折射[5]。而粉絲作為極具特殊性的“過度消費者”群體,一方面形成于官方文化之外,另一方面又反抗收編并重塑了與其對立的官方文化中的某些價值和特征,因而在滿足自身需求時相比普通受眾要更為直接、瘋狂。作為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粉絲群體,他們對游戲IP電影的熱衷還體現在游戲周邊產品的購買力以及文本再創作上。約翰·費斯克在論述生產力與參與性議題時,將粉絲生產力劃分為三個領域。其中符號生產力指的是消費者對商品符號價值的消費,如游戲玩家購買含有原作IP主題元素的衍生品。符號生產力是“從文化商品的符號資源中創造出關于社會認同和社會經驗的意義”。粉絲強大的購買力不僅促進了電影產業鏈的開發,也使媒介機構從中受益,給其提供了新的途徑,粉絲文化正在逐步向粉絲經濟模式轉變。除此之外,粉絲之于游戲IP電影生產的主動性還包括文本再生產與傳播行為。文本“盜獵”活動作為一種二次創作,即對原有文本的素材進行編創剪輯,形成新的傳播文本。在原有世界觀架構下對角色人物和劇情進行解構和重塑。其表現形式多為粉絲自制的非營利作品,如混剪視頻、同人文章和同人繪畫作品等。

同人創作活動是基于粉絲對原作文本的熱愛而爆發出的文學創造力。這并非單向的精神傾注。游戲IP電影本身也是對原作游戲細節的補充與畫面重塑。在改編電影化經過粉絲的“盜獵”后,原影片的環境細節、敘事空白等得到了進一步想象與挖掘,此類反哺現象不僅拓展了電影傳播文本,也增強了電影宣傳效果。

3 游戲IP電影化改編的現狀

20世紀90年代,兩大游戲IP《超級馬里奧兄弟》和《街頭霸王》先后改編為電影上映,自此游戲IP改編電影開始摸索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但原作改編成電影的難度并不亞于寫一個全新的游戲劇本,所有的再現性電影都改編自先前的構思,在被稱為改編的文本中,電影再現的文化模式已經在另一個符號系統中被視為一種再現[6]。例如,2010年迪士尼出品的電影作品《波斯王子:時之沙》,為適應電影語言的敘事結構,影片僅以游戲為藍本,對故事線進行了大幅度的改動。游戲描繪的是主人公從獲得時之沙到獲得神物的過程和冒險,而電影版則是為了讓神物從邪惡勢力中解脫出來而進行的冒險[7]。相似的情形還有《生化危機》《刺客信條》等大熱游戲IP的電影化,均對原作劇情進行了“脫離”程度的改編。單從故事線層面來說,電影與游戲可看作兩個獨立的作品。這樣的轉型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玩家的接受度和適應性,跨媒介藝術的碰撞是帶來新的火花,還是“毀原作”的結果,也成為目前面臨的一大考驗。未來游戲IP電影創作能否探索到改編與原作之間的平衡點,仍是這一類型電影成長亟待解決的問題。

游戲改編電影的另一個特征是盡可能地在還原游戲大背景與世界觀的基礎上塑造有利于電影展開的重要角色,因為要避免普通受眾群體的流失,保證普通受眾在不了解原作游戲的前提下可以將電影理解為獨立的文本,不會產生文化壁壘,仍能在觀影過程中找到樂趣。這也是現階段游戲IP改編電影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即目標受眾的定位。優秀的改編應既能平衡原有玩家群體的情懷需求,又能注重普通受眾的觀影體驗。

4 結語

隨著泛娛樂產業布局的深化,“影游聯動”的合作新形式引領著電影產業持續用特定的產品探索開發新類型作品,以激發更廣泛的市場潛力,挖掘新的受眾群體,原先“數量為王”的觀念已然發生轉變。譬如有先天粉絲優勢的IP改編類影片,粉絲群體能夠承擔一定的票房保證,借助游戲原有的知名度、話題性讓改編電影未播即火,進而吸引路人受眾。然而迄今為止,改編作品的口碑大多不好,票房成績也乏善可陳,缺少標桿式的經典文本案例,電影改編在相似的藝術類型基礎上進行突破仍是可預想的坎坷。游戲IP電影如何在擁有資本優勢的前提下平衡游戲和電影的藝術形式,以及玩家與非玩家的受眾需求,這些因素決定著電影的走向。但不可否認的是,跨媒介融合作為產業發展的新趨勢,現象級游戲IP在粉絲文化的加持下讓電影生產的話語權更加多元,粉絲也在參與過程中獲得了自我認同、發展文化,與電影生態相輔相成。

2020年起,越來越多的游戲公司將旗下大熱游戲IP的影視化項目提上日程,如《最后生還者》《刺猬索尼克2》,以及2020年12月上映的《怪物獵人》《陰陽師》等。游戲IP電影的市場擁有極大的開拓空間,影游聯動模式逐步成為跨媒介產業發展的新趨勢之一。期待在不遠的將來,游戲與電影在產業化軌道上的媒體形態融合能夠得到優質的突破。

參考文獻:

[1] 李娟.數字技術促進視頻游戲和電影的融合[J].韓國娛樂產業協會雜志,2019,13(4):71-82.

[2] 湯天甜,張露瑤.互動與融合——粉絲文化與電影生態的辯證關系探究[J].東南傳播,2015(03):21-24.

[3] 喬治彥誠.跨媒介視域下游戲電影《魔獸》的改編研究[D].湖南工業大學,2018:28.

[4] 陶東風.粉絲文化讀本[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386.

[5] 胡暢.互聯網條件下粉絲參與電影生產的機制與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9:54.

[6] 里奧·布勞迪,馬歇爾·科恩.電影理論與批評[M].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453.

[7] 樸秀珍,宋承根.從游戲到電影的成功改編[J].韓國游戲學會雜志,2011,11(1):3-14.

作者簡介:宋安淇(1997—),女,山東濟南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電影學。

電影文化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重視對于空間的探索。因此,在過去被認為是靜止、固定的物質空間才上升到精神文化層面,真正的被看作是社會關系、文化演變的平臺或容器??臻g研究方法在中國電影文本分析中的運用改變了過去將電影的空間單純看作是物質場景的思維定勢,開辟了電影文本由視聽語言本體分析和敘事分析到影片社會學、文化分析的新路徑。

[關鍵詞]空間研究方法電影文本分析 電影批評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32

一、空間研究方法興起的原因及在新時期中國電影文本批評中應用的可行性和意義

時間和空間是人們感知世界的兩種途徑。然而在上個世紀,人們對于空間的重視和研究,始終滯后于對時間問題的關注。人們對于線性時間過分的信任和依賴,他們相信世界是隨著時間發展的偉大生活,一切現存的問題和矛盾會在時間的長河中滌清。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類矛盾的加劇,人們似乎明白,時間只是自己虛構出來的一顆包治百病的“大力丸”。在對線性時間的懷疑中,人們開始重視對于空間的探索。因此,在過去被認為是靜止、固定的物質空間才上升到精神文化層面,真正的被看作是社會關系、文化演變的平臺或容器,甚至動態的相互影響和滲透。

作為一種時空藝術的電影,其空間并不單指故事發生的場景(物質空間),以及如何利用場景來講述故事(敘事空間),它更像是影響和制約著故事發展走向的背后推手(社會文化空間)。因此,對于電影空間的研究,也就由研究“說什么”“如何說”上升到了“為什么這么說”的層面。如影片中的物質空間可分為私人住宅空間(如商品樓、棚戶區等)、公共休閑空間(酒吧、百貨商店、影院等)、交通空間(立交橋、站臺、火車等交通工具)、自然空間(田野、河流等)、非寫實性空間等多種空間類型。研究每一類空間在不同影片中呈現方式的特點和其原因,以及它在影片敘事上的作用,就會發現影片是如何隱喻人物心理空間或當代社會文化空間來突出影片的主題表達的。

空間研究方法特別適用于新世紀以來中國電影的分析研究。這是因為新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及對外開放的進一步加深,中國的社會文化空間也逐漸走向多元化,傳統、現代以及后現代不斷的相互抵抗、交織和滲透,加之電影創作環境的更加寬松,制作設備的更加精良,以及高科技帶給電影的新鮮元素,這些都使得這一時期的中國電影呈現出更為紛繁多元的形態。分析這些影片中不同的空間體驗、認同以及焦慮,或許會發現電影文本與中國新時期以來的諸多社會文化因素的一個“耦合”的過程。

二、空間研究方法的理論旅行

關于空間理論研究方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西方對于空間理論方法的探索;中國的社會學、文化研究領域的空間轉向 ;空間研究方法對當代中國電影理論批評的影響。

1.西方對于空間理論方法的探索

西方對于空間問題的研究開始得較早,如??略缭诎耸甏衅诰鸵庾R到“我們所經歷和感覺的世界可能并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由時間長期演化而成的物質存在,而更可能是一個不同的空間互相纏繞而組成的網絡”。列斐伏爾在他的著作《空間的生產》中更是得出這樣的結論:“空間性的緯度將會在歷史性和社會性的傳統聯姻中注入新的思考和解釋模式,這將有助于我們思考社會、歷史和空間的共時性及其復雜性與相互依賴性”。然而索亞在他的《第三空間》中所提出的,有別于傳統非此即彼二元空間的一個亦此亦彼的多元化第三空間,更是對于理解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2.中國的社會學、文化研究領域的空間轉向

目前中國的文化、社會學研究領域也早已開始了空間轉向,文化地理學、空間社會學成為新的方法論。如包亞明、陸楊等人將???、列斐伏爾、索亞的空間理論引進,并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論述了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獨特性,如其主編的“都市與文化論叢”、《游蕩者的權力:消費社會與都市文化研究》、《上海酒吧:空間、消費與想象》等著作,以及汪民安的《身體、空間與后現代性》,他們的理論和闡釋無疑改變了中國人平面化和靜態化的傳統空間觀念,將其拓展到歷史的、文化的層面。

3. 空間理論研究方法對當代中國電影理論批評的影響

關于中國電影的空間研究方法,大體分為三類。一類是關于電影本體形式和美學意義上的空間研究,如周登富的《銀幕世界的空間造型》,包括了對電影場面調度等方面的研究。此類研究多從視聽語言角度來分析電影的物質空間,屬于電影空間的基礎研究。另一類是敘事學意義上的空間研究。如李顯杰的《電影敘事學》中關于空間敘事的章節,這類研究多用敘事學的理論來分析電影中的空間呈現對于敘事的影響及作用。這兩類屬于舊有的傳統研究方法。第三類是對于中國電影空間的文化社會學研究。如戴錦華的《<二嫫>:現代寓言空間》、徐敏《電影中的交通影像》,這些文章大多將影片中的空間呈現與中國的社會文化進程相結合論述。此外,對于都市文化的研究也涉及到了電影的空間分析,如張一瑋的《異質空間與都市意象》,陳曉云的《電影城市:中國電影與城市文化》,旅美學者張英進的《電影的世紀末懷舊——好萊塢·老上?!ば屡_北》等著作。這一類新方法改變了過去將電影的空間單純看作是物質場景的思維定勢,開辟了電影文本由視聽語言本體分析和敘事分析到影片社會學、文化分析的新路徑。

三、空間研究方法在電影分析中的幾種實踐應用途徑

1. 空間研究方法與作者研究相結合

將導演所生活的歷史文化及地理環境與其影片空間呈現特點結合分析,來發現某種暗合的關聯。如香港導演王家衛,這位敏感的香港文藝青年,香港特殊的地理和文化歷史狀況使得他的影片帶有濃厚的無根感。他所有影片的空間幾乎都是一種碎片化的呈現,畫面總是支離破碎,缺乏統一感和整體感。比如在他的《春光乍瀉》里,“空間、場景就被杜可風(影片的攝影師)碎片似的光、陰影、顏色以及影像的顆粒分切開來。于是它們自此失去了應有的完整性,電影中所表現的城市再也無法復原現實中的那些城市?!雹?/p>

2.空間研究方法與敘事分析相結合

電影中的空間有時并不僅是故事發生的場景,在很多影片中還被當作重要的敘事元素推動故事的發展。如影片《瘋狂的石頭》中主要的敘事線索——那塊讓眾多人瘋狂的“石頭”是在即將拆遷改造的工藝品廠的廁所內發現的。而影片敘事的主導推動力即是現代空間的改造者房地產公司與傳統空間的代表者老式的工藝品廠對于土地的“守征之戰”。

3. 空間研究方法與原型批評的結合

借用原型批評的研究方法,會發現影片中的一些典型空間呈現已上升為一種意象,具有某種象征意義。如河流,因為流動性,可以作為通向外界空間的一種途徑。正因為于此,在《太陽照常升起》中母親通過河流以一種奇特方式的“公

開出走”才具有意義。

4.空間研究方法與符號學電影理論結合

通過一系列的編碼解碼的過程會發現空間在影片中的隱喻意義。如《圖雅的婚事》中,駱駝、輪椅、卡車、寶馬等眾多的交通工具,亦可被視為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隱喻。

5. 空間研究方法與文化研究相結合

分析影片中物質空間的強烈的文化內涵。如在影片《雞犬不寧》開頭的平行蒙太奇,將鄉間小路上的驢車與高速路上飛速行駛的大巴交叉剪輯,并最終讓驢車導致了車禍的發生,表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沖突,并為之后作為傳統文化代表的豫劇團倒閉做了鋪墊。

6.空間研究方法與社會學研究結合

發掘電影中的空間呈現與意識形態、話語權的關聯。如《卡拉是條狗》中的派出所,關押起來的不僅有男主人公老二當下的精神寄托(卡拉),還有他將來的希望(兒子亮亮),這正如??滤枥L的那樣,整個社會就是一座“敞視的監獄”?!度龒{好人》中曲折坎坷的道路、淹沒故鄉的大水阻擋住了韓三明尋找妻子的腳步,但那些生活在燈紅酒綠下的富人卻可以一個按鈕天塹變通途,對空間的占有和改造預示著對于話語權占有。

正如馬爾丹所言,“空間永遠不是一種單純的框框,也不是一種真實的描述性環境,而是一種特殊的戲劇容積”②??臻g研究方法在中國電影文本分析中的運用改變了過去將電影的空間單純看作是物質場景的思維定勢,開辟了電影文本由視聽語言本體分析和敘事分析到影片社會學、文化批評的新路徑。

電影文化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關注農民工文化生活,是政府公益文化服務的新課題,也是群眾文化發展現階段的重要工作實踐內容之一。

關鍵詞:農民工;文化生活;城市文化品質

當“農民工”問題成為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農民工文化生活成為政府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重要內容和決策意志的時候,服務于農民工文化生活便成為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建立農民工文化服務體系,將農民工文化生活納入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范圍,豐富城市文化內涵。

政府作為代表公共利益,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公共機構主體,其理想目標是以能夠營造一種任何人,包括農民工都能在其中之一找到與自己的精神氣質相合拍的場所,并能最大限度滿足其需要的氛圍,從而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目的。因此,積極的態度是建立包括以政府為決策主導,文化部門為管理主體,多部門共協的組織領導體系,以公益文化事業為主體,以社區為依托,社會共同參與的服務工作體系,以政府公共財政支持為基礎,國家、社會、單位多種投入并舉國的經費保障體系在內的三大體系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農民工文化生活服務體系,將農民工文化生活納入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范圍,提供公共文化服務,這樣,既可以體現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中代表公共文化利益,行使公共文化權力,承擔公共文化責任的主導地位和責任內涵。

二、完善農民工文化生活服務網絡,搭建農民工文化活動平臺,提高城市文化服務水平。

公共文化服務具有服務對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其普遍意義在于它的服務對象覆蓋最廣大職工社會群體,因為“文化是為勞動者服務的”!其特殊意義在于它的服務對象文化的非主流性和身份的特殊性。在農民工文化生活服務網絡建設中,其一是要發揮公益文化事業的職能作用,以文化館、文化站、圖書館等公益文化事業為主體,搭建起面向農民工文化活動平臺。其二是要發揮社區的融合功能,以社區這依托,開辟覆蓋城市,方便農民工參與的文化活動場所。將農民工文化生活納入社區文化發展規劃,吸納農民工參與社區文化活動,使農民工與社區居民和諧相處,以期逐步融入主流文化之中,是社區的責任;其三是要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關注農民工文化生活。農民工文化生活也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根據企業文化發展理念和農民工的文化需求,開展業余文化活動,在保障農民工合法勞動權益的同時,依法保障農民工的文化權益。

三、開展農民工文化活動滿足農民工文化需求,繁榮城市文化生活。

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行為的介入,使農民工文化生活逐漸擺脫“孤島化”窘況,同樣,我們也希望政府公共文化服務行為的介入,能使農民工文化生活不再僅限于打撲克、看電視、聊天等單調的活動狀態。在開展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其一是要走出去,即深入農民工集中的社區、工地、把農民工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電影放映、文化培訓、流動圖書等文化服務送到農民工身邊,各地舉辦的文化進社區、文化進工地等文化下基層活動都是較好的典范;其二是要請進來,即打開館、站、社區場所的大門,開展適合農民工休閑時間和文化需求的各種文化活動,文藝技能培訓、文化知識培訓等活動項目特別是文化知識和文化技能的培訓,對農民工群體尤其重要,通過文化審美教育提高農民工群體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其三是鼓勵農民工自辦文化,并注意加強監督和引導。既要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文化空間,維護和發展農民工群體所表現出的不同于城市文化背景的文化價值取向、文化習俗、文化需求的特殊性,加大以農民工為題材,反映農民工現實生活的文藝作品創作力度,舉辦以農民工為主體的特色文化活動,同時,還要注意對農民工文化活動加以先進性和時代性的正確引導,更多地吸納農民工參與城市、社區文化品牌的創建,引導農民工文化生活追求更加貼近現代城市文明吏這個新興群體在向城市注入活力的同時,盡可能展示會的與城市文化融為一體,實現城市文化豐富多彩的繁榮。

當一個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夠以一種寬容與親和的姿態,以一種積極與主動的行為,切實將農民工文化生活納入城市公共文化管理范圍,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并得到廣大農民工群體首肯的時候,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城市的文化品質是優秀的。因為這個城市文化表現出的一定是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和諧的文化繁榮景象。

電影文化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化產業是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深刻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發揮著巨大作用,對文化產業做哲學審視,它具有四個顯著特征,即經濟文化一體化、文化資本主導化、產品文化化、產業發展人本化。

【關鍵詞】文化產業;哲學透視;顯著特征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中國文化產業正如春風過后的梨花,經過改革開放后一段時間的醞釀,沖破鐵索羈絆,驅散凜冽寒風,于20世紀80年代迅速崛起。文化產業是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對當今時代越來越突出的文化與經濟日益交融、彼此滲透、相互促進現象的深刻反映。它準確揭示了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新趨勢和新動向,有許多自己的特征,深刻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發揮著巨大作用,對文化產業做哲學審視,它具有四個顯著特征,即經濟文化一體化、文化資本主導化、產品文化化、產業發展人本化。下面就從這四個方面分析文化產業的基本特征。

一、經濟文化一體化

二戰后,人類儼然成為大自然的主宰,憑借自身的創造能力,利用先進的生產工具,從大自然中無節制地獲取資源和物質財富,從而導致了經濟、社會的非協調發展,帶來了通貨膨脹、高失業率、生態失衡、生存惡化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人們日益意識到應當重新認識人與物質、自然的關系,經濟的背后是文化問題,文化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經濟文化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與文化的一體化發展是一種雙向需要,經濟需要文化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與創造新的境界,而文化需要物質寄托,需要在經濟中實現其持續發展與提供新的發展契機??梢哉f,當代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文化經濟化”和“經濟文化化”。

所謂“文化經濟化”,就是將文化中的商品屬性剝離出來,使文化要素成為活性因子促進經濟發展,即成為現代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經濟文化化”,則是指經濟文化一體化過程中,由于二者的相互作用與相互交融,經濟生產的重心已經由物質領域拓展到精神的層面上,從而形成了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新質內容的經濟綜合體。首先,經濟活動中的文化作用日益加大,這一發展趨勢已成為世界各國重點關注的新視角與新領域。其次,經濟全球化使文化產業在綜合國力的競爭地位日益加深,同時,文化市場也日益國際化,因為當今綜合國力的競爭不僅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等方面的競爭,同時也包括文化實力的較量。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競爭因素。第三,文化經濟成為世界經濟格局的重要力量。這種影響將直接來自于跨國文化產業集團的文化侵蝕與文化滲透。從經濟要素流動趨勢來看,文化資本的全球流動和資源配置方面的巨大作用,將成為主宰國際文化產業格局變動、世界文化市場走向、國際文化產業秩序的新生力量。例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強勢國家依靠科技策動與市場化運作的競爭優勢,將市場觸角延伸到全球范圍的各個角落,通過這一方式,一方面獲得了文化領域中包括電影電視業、文化娛樂業、圖書影像業、文化旅游業等在內的豐厚利潤;另一方面,還獲得了電腦、軟件、網絡、衛星傳送等高科技方面的巨大優勢。由此看來,文化產業的開發與壯大不僅成為發達國家經濟增長與財富積聚的重要途徑,而且成為增強綜合實力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經濟文化一體化協調發展已經無可辯駁地成為一種趨勢。這種趨勢表現出來的特征是:智力優勢正在取代傳統的自然資源優勢,文化、科技在產業發展中的貢獻率越來越大,文化產業已經成為21世紀經濟持續增長的核心

產業。

二、文化資本主導化

在土地資本、工業資本占主導地位的經濟時期,文化要素主要依靠于其他生產要素才能完成經濟系統的內在循環,所以此時的文化要素無法成為獨立的經濟因子參與經濟系統的任何分配。如在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時期,在諸多的生產要素中,土地處于主導地位,所有的資源配置方式及內容均以農業資本為核心。在工業經濟時期,生產力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要實現文化要素全球性流動的無限復制與使用還相當困難。這就是說,文化向資本的轉化所需達到生產力水平還不具備,這就決定了文化向資本的轉化在工業經濟時期不可能發生。到了21世紀知識經濟的今天,特別是信息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的發展,文化要素借助于先進的高科技手段實現跨區域、跨國界配置與流動,實現了文化資源與文化成果的高度共享??梢?,在知識經濟時代,文化要素不僅從物質資本中剝離出來,在許多領域成為具有主導作用的首要要素,并且其他要素在一定條件下還依賴于文化要素,從屬于文化要素。文化資源漸漸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對一個國家來說,豐厚的自然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將不再構成國民經濟發展的優勢,自然資源的貧乏也不再意味著落后,關鍵在于對文化資源及其智力資源的擁有,文化資源越是豐厚,社會經濟發展的潛力就越是巨大。一個社會能否快速發展,從根本上將取決于這個社會對其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創新程度。社會的文化資源和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越高,社會將越是繁榮。

以文化色彩和精神氣質構筑商品的“高附加值”,才能真正體現產品的超一流的品位。我們要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提高產品的高附加值,增強市場的競爭力,必須努力促進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的轉變。文化資源進一步資本化,形成最具增值率的文化資本,文化資本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非磨損性、不可分性、無限增值性等特征,使其與其他生產要素有著本質的不同,文化資本不再是產業發展的附屬要素,而變成了主導和核心要素,文化資本已成為考察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

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資本之后,還必須對文化資本進行妥善的經營才能使文化資本持續高效地轉化為經濟利益,如紹興咸亨集團利用魯迅著作中的店名迅速擴張,并走出紹興,打進了上海。

在文化資源向資本轉化的同時,建立在文化基礎上蘊藏于文化經濟中的文化產業,克服了工業社會的種種弊端和不足,為人類建立新型的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提供了可能。以文化為基礎的文化產業,改變了工業經濟那種把物質財富的擁有看成是實現個體價值的資本與依據,相反,文化產業的發展在知識經濟的背景下,以文化創造為內涵的知識作為要素,在文化產業的分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文化產業突出了精神生產者是以個體腦力勞動者與智商能量的付出來體現其生存價值,因此,擁有知識的文化產業生產者能夠獲得豐厚的報酬,并且可以借助于文化資本、知識資本作為要素參與入股分紅,來享受文化企業的利潤匯報,成為高收入群體。如享譽全球的比爾·蓋茨這樣集智力資源擁有者和企業經營者為一體的超級富豪,這就是文化產業主體為什么能夠獲得比其他行業的生產者高得多的回報的原因。

三、產品文化化

文化產業的產品呈現文化化特征,產品文化化是指產品中精神文化取向越來越明顯,或產品以越來越滿足人的精神享受為主的一種趨勢。隨著消費者文化素質和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模式必然由實用功能型消費向文化審美型消費轉變。商品和服務因文化內涵、文化個性而提升其精神功能和審美價值,提升其檔次和品位。文化內涵是產品和服務高附加值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只有富含文化價值的商品和服務才能有效滿足消費者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才能在眾多的同類商品中脫穎而出, 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贏得消費者的“貨幣選票”。信用、商譽、品牌、形象等文化因素構成無形資產,使文化企業在競爭中先聲奪人,爭得更有利的投資機會和市場地位,創造更多的商機,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以服裝業為例,我國和意大利同為服裝出口大國,意大利靠先進的服飾文化,良好的商譽和世界馳名的品牌,賺取的是高附加值。上世紀90年代初,意大利每噸服裝的換匯額高出我國5.8倍??梢?,文化內容和精神內涵是文化產業發展的競爭力所在,也是實現其高附加值的重要源泉。

當今,產品的文化內容的價值比重迅速增大,而物質形式的比重正相應地下降。并出現大量的富有美感和科技含量的智能化產品。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新增社會財富中文化性的“軟產品”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不僅像微軟公司這樣的新興產業大部分是知識密集的軟產品,而且傳統制造業產品的文化內涵也越來越高。正因如此,人們越來越重視產品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個性,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巳R斯勒汽車在質量上并不比其它品牌的汽車高出多少,但是它所代表的高貴、豪華和地位感卻給它的發展贏得了無限商機。同樣,原本價值700日元的女式帆布提包,如果印上一個字母“G\",便可賣到7000日元,這是因為“G”是表示由米開朗琪羅·羅西尼創造的意大利超級流行文化的符號,手提包攜帶者確信,自己正在進行一種可與歐洲超一流階層相媲美的消費行動。為了這種精神文化享受,人們情愿花7000日元購買價值700日元的商品??梢?,文化內涵對產業發展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如酒文化、茶文化、飲食文化、居住文化、汽車文化等,無一不通過文化價值的取向影響著產業發展。文化旅游也不例外,我國是世界上的旅游大國,文化旅游資源豐富,著名的風景點,名勝古跡,老革命根據地眾多,許多有品位、有檔次、有遠見的旅行社,專門培訓出一批具有各種文化內涵修養的導游,甚至聘請文史博士擔任導游,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使游客親身體驗到文化景點的歷史文化氛圍。這些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資源,已經成為對文化品位和文化層次需求日益提高的旅游者的新去處。從這些事例我們可以明顯地發現產品文化內容和精神內涵對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提升作用。

當今時代,經濟的飛速增長不再僅僅取決于已短缺的自然資源、物質資本等有形資產,而是主要取決于智力、文化資本等無形資產,產品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內涵將主導著經濟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以文化內容為主導的文化產業成為了經濟發展的主流。

四、產業發展人本化

產業發展人本化是指文化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關注人的需求、人的發展,文化產業的發展越來越以人為目的、以人為中心。

西方生活方式和物質主義文化給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空洞。工業文明高揚科技理性,推崇經濟主義,追求單純的經濟增長,導致了物質消費性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把人的多種需求簡化為單一的物質需求,把物質消費水平的提高作為惟一的追求目標,從而使人成為經濟動物、消費動物,日益淡漠甚至忘記了生活意義與價值的人文追求。造成人的異化與片面發展,使人成為馬爾庫塞所描述的“單向度的人”。經濟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似乎不是滿足人的物質文化需要,而是滿足人們對商品貨幣財富追求的需要;評價經濟素質高低的標準,似乎不是人的物質文化生活滿足的程度和質量,而是看GDP或GNP增長的多少。這樣,經濟社會以人為本的本質特點,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掩飾起來,甚至已經成為經濟過程的沉淀物。因此,一個推崇人的需求的全面性的倫理選擇和人文追求的世界,有賴于確立一種新型的社會發展理念和實踐模式,已是不爭的事實。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應運而生了。

文化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人化”,文化的發展就是人的發展,展現的是人的生存、發展形式及發展程度。人在經濟發展中始終處于核心地位,但文化產業的發展更加全面、本質,直接滿足人的需求,是一種更加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模式。文化產業發展的人本向度部分克服了人的異化,消解了技術與人性的長久對立,使人的視野超越物質需求轉向真善美的追求、創造性價值的實現、自由的獲得。伴隨著非物質性需求的追求,使人自身價值的充分體現,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從過程來看,文化產業發展與人的發展是兩個更為統一的過程。文化產業生產是建立在知識、技術和人文精神高度發展基礎上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具有強烈的人文屬性。文化既可以作為投入,也能夠被產出,人的科學、技術等智力因素以及理想信念、價值觀念、文化藝術、娛樂休閑、信用文化、經濟倫理等精神因素,作為重要的生產力要素價值,與自然資源、經濟資本共同成為生產力中的組成要素,在市場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在文化產業發展中,人對經濟發展的參與不僅僅是體力勞動,不僅僅是在自然資源的基礎上添加簡單的勞動來創造社會財富,而是更多地通過文化創造,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具有人性特點地參與經濟生產,人的能力得到更為全面、更為本質的發揮,人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人的素質和創造力得以不斷地提升;使人通過“豐富的個體”的路徑達到完整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人的價值在經濟發展中得到更好地實現。

從結果來看,文化產業發展更全面、更本質地滿足人的根本需求。物質需求是人的基本需要,精神文化需求是人在滿足基本物質需求之后的相對高層次的需求,是一種更能反映人的本質屬性的一種需求。文化產業不僅生產物質,也生產文化;不僅滿足人的物質需求,也滿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產業的發展改變了以物質生產為中心的狀態,轉向以人為本,人的愿望、人的需要、人的理想,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目的與核心。相對于農業經濟、工業經濟階段,文化產業更能直接從人的根本需求出發,能夠更加接近人的需要,更加直接為人帶來福利。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長,以人為本的人文價值觀更加深入滲透到經濟發展領域,文化產業的發展使人的本質需求在經濟的發展中得到更好的滿足,得到更多的人文關懷。因此,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一種人化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以人為本的產業。

總之,我們要關注文化產業,就不能不關注文化產業自身所特有的標志性特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唐任伍,趙莉.文化產業——21世紀的潛能產業[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

[2]謝植雄.文化經濟與科學發展觀[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4).

【作者簡介】李蓮花(1980-),女,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哲學;高靜文(1947-),女,新疆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電影文化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新時代網絡文化多元多向迅速發展,已經構成一種不可逆的新型文化,并展示出網絡社會豐富的文化景觀。研究網絡文化,需從網絡文化的內涵及分類入手,探討新時代網絡文化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挑戰,進而提出加強新時代網絡文化技術研究開發,拓寬網絡文化市場發展空間;強化新時代主流網絡意識形態建設,提升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健全新時代網絡道德制度化教育機制,引導樹立正確的道德法律意識;深化新時代網絡文化國際交流合作,建構人類網絡文化命運共同體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新時代;網絡文化;多元性;核心價值觀;建構

中華文化歷經五千年發展傳承,積淀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滋養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脈,奠定了華夏民族走向文明與復興之路。但是,在全球網絡技術發展的今天,文化的傳播形態由線下平面時代逐漸過渡到新媒體網絡時代,使得新媒體成為了當下主要的信息傳播與交流平臺。

一、新時代網絡文化的意涵

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率先建立國際互聯網,但到了90年代,互聯網技術才得以蓬勃發展和廣泛應用。我國于1986年正式啟動互聯網技術項目研究,1994年5月正式與國際互聯網對接,1995年5月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至此,作為新生事物的互聯網在我國迅猛發展,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同時,人們在精神上賴以寄托的文化,其存在形態也悄然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此產生了網絡文化。

(一)網絡文化的內涵剖析

對于網絡文化,目前學術界的認知并沒有統一的定論。然而,王瑞華認為“網絡文化是指從網絡上鑒別、存取和使用電子信息的能力”??镂牟ㄕJ為“網絡文化是指以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融合為物質基礎,以發送和接收信息為核心的一種嶄新文化”。張革華認為“網絡文化是指以網絡技術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的信息文化,可以分為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個要素”。楊鵬則認為“網絡文化是一種新型媒介文化,是人們以計算機網絡為媒介所進行的特殊方式的傳播活動及其產物”。歸納以上四位專家的觀點,他們分別從兩種視角剖析網絡文化,一是基于網絡角度看文化,重在從網絡的技術特點出發,強調由于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而引起文化范式的變遷;二是立足于文化角度看網絡,突出考察文化的特性,指出各種網絡信息都歸于其文化屬性而導致文化范式的轉型。

從以上探析可知,網絡文化仍屬于傳統文化的范疇,但又是獨立形態的文化體系,它由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所構成,并以信息技術為物質基礎,以信息傳遞為特征的一種新型文化實體,而網絡物質層面的文化本身是不含裹精神意向性,若將網絡文化簡單地理解為物質文化就難免狹隘。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文化作為獨立文化體系的新型文化形態,其形象也越來越豐滿,獨特的精神性和意向性呼之而出,文化信息傳播作用亦發揮得淋漓盡致。

總之,網絡文化具有二元性,是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在網絡空間形成的文化活動、文化方式、文化產品和文化觀念的集合。它既是網絡時代人類傳統道德文化等精神內容在網絡空間的延伸擴展和多樣化表達,又是基于網絡信息技術基礎上人類活動所創造的精神產品,是人們在互聯網中學習工作、溝通交流、娛樂休閑等活動方式所反映的社會心理狀態、價值選擇、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和行為方式的總稱。

(二)網絡文化的分類

網絡根源于物質世界,是網絡文化存在的根基,是社會政治、經濟、醫療、科技、教育等現實生活的反映。網絡文化經網民使用各種資源進行網絡傳播,不同于網絡政務、網絡經濟、網絡醫療、網絡教育、網絡娛樂等網絡關系,網絡文化關系是網民以特有的網絡方式表達自己的生活情感和哲理,它區別于網外文化關系,是以特殊的單一文化形式而存在。目前主要有“網絡客文化”和“網絡微文化”兩大類。

1.網絡客文化。網絡客文化是網絡新媒體時代,隨著網絡傳媒新工具、新渠道的開發而產生的新興虛擬文化,是具有獨特個性、交互性、即時性、開放性和合作性的文化。目前,新媒體領域內涌現出來的以播客、博客、維客、紅客、黑客、曬客、試客、換客等名稱表現的各種網絡客文化形式,這些客元素共同構成了網絡客文化的整體。

2.網絡微文化。網絡微文化是在信息時代社會生活的快節奏和信息傳遞的即時性的背景下產生的,它是民生文化的一種形式,表現為微電影、微信、微支付、微公益、微博、微表情等。微文化雖然是微言文化、微行文化、微民文化和微妙文化,具有去中心化、分工化、碎片化等特征,但同時具有網絡積聚能量的特殊作用,能把屬于微不足道的個體“微力量”匯集起來,形成數量驚人的“超力量”,不經意間就能改變人們的生活。目前,微文化已悄無聲息地到來,這為新時代網絡媒體開辟了嶄新的廣闊前景。

二、新時代網絡文化發展現狀和面臨的挑戰

新時代網絡發展是超國家、超民族、超階級的,網絡文化利弊共存,一方面開啟民智、傳播文明,另一方面衍生文化垃圾、制造蒙昧盲從。在網絡文化歷史演進的當下,大有全民參與的態勢,但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一)新時代我國網絡文化建設發展現狀

1.網絡文化日益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我國作為文化大國,在傳統社會發展中,一元主流核心價值觀貫穿始終,但在網絡介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后,人們的價值觀念由以往絕對單一逐漸向多元化轉變,并日益向多元化態勢發展。網絡創作主體身份各具特色,傳播途徑通過網絡醫療服務、網絡電影文學、網絡生產生活服務、網絡娛樂游戲、網絡直播和網絡社交等新穎渠道進行。但傳播內容良莠不齊,值得警惕的是網絡踐行消費至上、娛樂至死的物欲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價值觀愈演愈烈,等等。近些年,網絡直播作為全新網絡文化的興起,很快風靡全國,并且催生出了一個巨大的產業。

2.網絡文化日益呈現產業化發展態勢。網絡文化的發展正朝著商業性方向邁進,不論是網絡文學還是網絡游戲,亦或是電影與直播,都有專門的文化公司參與其中進行產業運作。因此,產業化發展是網絡文化的必經之路,各種微博賬號、公眾號的經營管理,都需要實現產業化,投入資本運作,才能形成比較完善的產業鏈條,網絡文化才能得到更充分的發展條件,具備更強大的發展后勁。

3.網絡文化日益呈現生活化發展態勢。網絡文化發展初期,涉及生活性的內容較少。但隨著網絡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接地氣”的網絡生活消費、淘寶購物和生活繳費等節目內容相繼出現,讓網絡文化更加生活化。如在日益興起的網絡直播中,出現了做飯、種菜、木工等“接地氣”的直播內容;網絡銀行業務中的存款、取款、貸款和轉移支付等,極大地滿足了網絡參與人的生活便利與需求。

(二)新時代我國網絡文化發展面臨的挑戰

1.網絡文化多元性構成對主流意識形態主體地位的挑戰。新時代我國主流意識形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道德風尚發揮統領作用,占據中華文化核心主導地位,并構成我國文化的根基。但網絡文化內容的多元性、視野的廣闊性和空間的無限性,導致信息泛濫,削弱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權和領導權。網絡負面消息所建構起來的不安全、不穩定的輿論環境,深刻影響著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降低了網民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認同度,尤其是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興起,人們通過跳躍式的短小信息,無常態思維,自由、隨性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促使網絡信息傳播碎片化、個體化和多元化。這種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和實用主義思潮極易導致青少年精神上的失落感,主流意識形態倡導的主流文化穩定性與安全性受到了挑戰和消融。網絡文化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融入主流文化當中并得到廣泛認可,由此得以造就網絡文化的成熟形態。因此,理順主流文化與網絡文化的關系,在網絡文化中弘揚傳統文化、傳播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成為了新時代網絡文化建設面臨的重大課題。

2.西方強權文化滲透構成對青少年主流核心價值觀的挑戰。在全球化起伏演進的現實潮流下,世界范圍內的不同民族文化國際交流互鑒中,傳統與現代、矛盾與分歧是不可避免的。有些西方政客借助于語言和技術優勢,利用其網站多、互聯網英文信息占絕對優勢的特點,推行其強勢文化和價值觀念,大肆滲透所謂的普世價值觀念,進而誤導青少年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扭曲法紀觀和錯位道德觀。網絡文化作為多元的文化體系,具有多重價值評判標準,特別在強權文化滲透面前,必須堅定夯實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主流和主導地位,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提升文化軟實力,抵御“西化”的沖擊和挑戰。

3.網絡道德失范和民族意識泛化構成對社會秩序的挑戰。網絡的低門檻、開放性與自由性,使人人都能參與,且人人都能自由無限暢游。但有些人是非觀念混淆不清,網絡“惡搞”,傳播極具個人主義色彩的不良信息,造成嚴重的信息污染。這對于鑒別能力不強的青少年來說,極易產生思想道德觀念混亂,從而削弱思想防范意識,導致心靈蛻變,心態扭曲。由于網絡的實時性和匿名性等特點,網絡賭博詐騙、低俗表演氣焰囂張,網絡暴力犯罪、網絡恐怖主義屢禁不止,這些道德法律底線失守的行為,不利于社會公序良俗的養成,對穩定社會秩序構成極大的危害。在意識形態領域鼓噪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和西方自由主義,煽動民族仇恨,離間民族關系,宣揚民粹主義,時常挑唆宗教矛盾,造成民族團結觀念的淡薄泛化,企圖扭曲和瓦解青少年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挑戰民族國家政府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4.網絡文本的可復制性構成對知識產權和創新體系的挑戰。由于網絡的虛擬性、文本的可復制性和傳播的無限性,人們只要憑借搜索軟件,點擊網絡鏈接,就能獲取自己想要的任何資料。這種數字化網絡信息技術,使得人們應用“復制”與“粘貼”便捷工具,就能輕而易舉地得到他人的精神勞動成果,造成了嚴重的侵犯知識產權和學術危機,嚴重影響了文化發展和學術創新。在社會生活網絡化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知識成果原創者的切身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損害和侵犯。因此,法律意義上知識產權的保護與創新將受到極大挑戰。

三、新時代促進網絡文化可持續健康發展的路徑選擇

網絡文化是在人和信息共同作用下產生的文化行為。新時代下應堅持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把握網絡文化價值多向度引導功能,實現價值增值,推動網絡文化健康可持續發展。

首先,加強新時代網絡文化技術研究開發,拓寬網絡文化市場發展空間。網絡文化代表著一種新興文化的發展趨勢,新時代為拓寬網絡文化市場空間,必須大力加強技術研究與開發水平。一是跟蹤國際網絡文化發展的技術前沿,研發新一代電腦手機芯片、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和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平臺等先進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數字技術,把我國文化信息技術裝備提升到新水平;二是加大網絡監督與控制軟件技術的攻關和開發力度,建立超強的“防火墻”“殺毒軟件”等應用工具,確保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重要網站免遭黑客病毒的侵襲與攻擊,捍衛網絡優秀文化成果的可持續傳播能力;三是擴大中文域名網站和自主服務器建設,拓寬布點,以市場為依托,生產傳播融知識性、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和娛樂性為一體的網絡優秀文化產品,改進傳播手段,豐富傳播方式,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先進文化和革命文化等主流意識形態占領網絡文化陣地;四是加強網絡文化發展的總體戰略布局,制定網絡文化發展中長期規劃,完善多元化投資,改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東部發達地區向中西部地區、城市向農村地區擴展,培育提高網絡文化產業化、國際化和專業化水平,拓寬網絡服務空間和受眾面。

其次,強化新時代主流網絡意識形態建設,提升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網絡作為開放自由的平臺,其傳播內容是有底線的。人們不能因為網絡的點擊率、關注度或利潤率,制造噱頭吸引眼球,那是無價值的資源浪費。因此,新時代要以中華優秀文化為基礎,增強文化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藝術館的數字化水平,塑造具有中國氣派、品位高雅、反映新時代精神面貌的網絡文化品牌。一要引導互聯網企業積極開發提升青少年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的綠色軟件,突出核心價值觀導向功能,把主流意識形態文化與各種網絡文化載體相結合,營造清新健康的網絡生態環境;二要加強網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元化指導地位,充分挖掘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代熱點的結合點,提高時代性對話能力和言語表現力,增強說服力與凝聚力,提高引導力與實效性,防止“失語”“失蹤”“失聲”;三要深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研究闡析,充分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在馬克思主義學科體系、話語體系和學術體系等方面體現中國特色,增強馬克思主義認同感;四要切實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通過多樣化路徑,建立星羅棋布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網站,轉變宣傳與普及服務方式,在互聯網傳播中,形成馬克思主義理論強大思想優勢,并占據意識形態制高點。

再次,健全新時代網絡道德制度化教育機制,引導樹立正確的道德法律意識。網絡文化是一個信息龐雜的輿論場,其主流代表著文化發展的方向,但網絡時常也充斥著各種非理性的極端化思維和情緒化表達,散布虛假信息和網絡謠言,誘導反人類道德的低俗審美趣味,易使青少年萌生各種違法犯罪等極端行為,因此,必須健全新時代網絡道德制度化教育機制,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道德法律意識。一是從網絡源頭上加強治理。建立由政府主導,行業協會組織構建網絡道德頂層設計,健全網絡信用承諾聯盟和道德公約,形成完善的網絡使用者、開發者和管理者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規范體系,開展良性互動協調配合機制,以維護正常的網絡倫理秩序。二是從家庭親情上施加引導。父母要關愛關注青春期的孩子,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直面坦蕩交流溝通,培養孩子多樣化的興趣愛好,給予孩子正確的價值觀指引,幫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三是從學校層面上正面教育。學校利用網絡文化課加強教育,培育學生網絡文化素養,積極倡導青少年學生瀏覽權威網站,充分應用“網絡+文化”的模式,開展“慕課”“微課”“網絡公開課”等網絡平臺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四是從青少年情趣上加以自律。教育學生一分為二地看待網絡文化,嚴以律己,趨利避害,自覺抵制消極思想文化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把網絡作為拓寬學習的渠道,增加知識面,形成自主網絡學習習慣。

最后,深化新時代網絡文化國際交流合作,建構人類網絡文化命運共同體。為順應網絡文化發展的時代潮流,維護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各國之間開展網絡技術標準、規則運行、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治理模式等全方位溝通合作,建立信任協商有效機制,形成造福世界的“天網”。一要立足中國,展示中華文化魅力。對于我國傳統文化,要留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加強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實施國家重大自然文化遺產地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程,推進文化典籍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數字化,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二要借鑒國外,理性對待外來文化。對待西方外來文化,既不能全盤接收,又不能全盤否定,對于不同國家民族創造的真善美的文化精品,針對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理當借鑒吸收。只有開展不同文明、文化間國際互鑒交流合作,才能構建人類網絡文化命運共同體。三要搭建國際網絡文化高端交流平臺。通過國際文化組織主導搭臺,定期開展網絡文化交流,展示網絡文化最新成就。利用國際衛星網和互聯網,向世界各國輸送功能強大的訊號信息,講述當代中國好故事,傳播最美中國好聲音,傳授精彩中國好經驗,展示亮麗中國好形象,提升中國網絡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張  元.和諧網絡文化建設依據、內涵及其實現路徑[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

[2]劉  淼.大學生健康網絡生活方式養成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3]符文康,張  珂.SNS環境下高校體育社團文化及其建設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6).

[4]孫建偉.網絡文化視角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以華東師范大學為例[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01).

[5]孫偉成,等.網絡文化對圖書館文化的影響與對策[C].2016年湖北省圖書館學會年會,2016.

[6]范永同,郝俊杰.網絡消極文化的負面影響及治理[N].光明日報,2015-7-18.

【責任編輯 孫小夢】

上一篇:服務文化論文下一篇:房地產銷售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