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數據治理范文

2023-09-19

數據治理范文第1篇

鑫水環境抽取了500個新裝修用戶對象。以甲醛為例,經統計,其中有63戶室內空氣甲醛含量完全達標,148戶室內甲醛含量超標4倍以上。苯超標戶數為125戶,超標4倍以上11戶。TVOC超標戶數為327戶,超標4倍以上為36戶。超標用戶中有428戶進行了室內空氣治理,416戶成功治理,其中一次性治理成功的有387戶。

經統計分析,目前裝修導致的室內空氣污染的現狀仍然呈現以下特點:一.室內甲醛超標的現象仍然十分普遍。新裝修的房子有近九成出現不同程度的超標,室內空氣質量仍然堪憂。二.嚴重超標的現象的正在減少。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建材行業的整頓洗牌,裝修行業的競爭加劇,室內裝修嚴重污染的現象正在減少。其中以苯為例,隨著油漆涂料的革命,新裝修房子苯超標的現象正逐步成為歷史。三.裝修污染的重心逐漸轉移。家具板材作為主要的污染源,其導致的污染有緩解跡象。而墻紙等造成的污染正逐步成為主因之一。四.選擇裝修后進行室內空氣治理的人數增多,隨著行業的發展,治理產品的成熟和技術的發展,裝修后進行室內環境治理的意識正在增強。

對于目前室內治理行業的發展,鑫水環境認為以下幾點值得重視:

一.室內空氣治理產品的終端銷售額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大有趕超活性炭之勢。室內空氣治理產品的市場即將迎來新的發展,爆發式增長一觸即發。

二.室內空氣治理生物技術逐漸取代化學技術,成為治理行業技術新領航。好的治理產品和技術將是獲取市場的關鍵因素。

三.空氣凈化器逐步被人認識,催化分解技術被應用,純概念產品有轉向實用可能,未來的發展趨勢良好。

四.隨著海爾“除甲醛”空調的全面市場推廣的展開,預示著空調家電巨頭開始涉足室內空氣凈化行業。

五.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委員會將2011年定為解決家居甲醛超標問題的元年,并宣布了十條解決措施。室內環境治理將走向立體化,全面化。

數據治理范文第2篇

一、申領及采集流程

1、單位通過網上申報系統,下載本單位人員社??〝祿?,按照要求填寫各個數據項,加蓋本單位電子印章后,通過網報系統上傳。并填寫單位聯系人、電話、單位詳細地址。

2、社??ü芾磙k公室初審合格后,安排采集計劃,并聯系單位,確定進場采集時間。

3、單位在采集工作人員進場前,應準備采集場地,采集場地應具備電源,最好有互聯網線路接入。安排并組織好職工準備采集。

4、采集工作人員進場后,將根據單位安排好的順序,逐一對職工有關社??〝祿M行采集,采集順序如下: 1)讀取二代身份證,驗證身份。 2)打印《徐州市社會保障卡申領表》。

3)職工對《徐州市社會保障卡申領表》上的信息逐一核對并確認,有錯誤的,現場在表上更正。

4)職工核對并確認后的《徐州市社會保障卡申領表》交給采集工作人員,并進行指紋采集。

5)指紋采集結束后,采集工作人員核對采集信息的完整性。 6)領取《徐州市社會保障卡取卡憑證》。 采集工作完成。

二、填表說明

單位通過網上業務系統下載《徐州市社會保障卡申領表》,表中各

1 項信息填寫要求如下:

1、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證號碼、性別、民族、出生日期。 不需填寫,由采集系統自動生成。如發現有錯誤,須到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征繳科進行修改。

2、教育信息:學歷、畢業院校、所學專業、畢業日期。選填項目。

3、聯系方式:固定電話、移動電話、聯系人電話。必填項目。

4、地址信息:戶口地址、居住地址、通訊地址。必填項目。其中:戶口地址為戶口簿上填寫地址,居住地址為現居住地址,通訊地址為信函可達本人的地址。

其中:市、區(縣、市)、街道辦事處、社區為必填項。單位在上報《徐州市社會保障卡申領表》時需要填寫上述地址的代碼,地址代碼表可在徐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上下載。徐州市行政區域外的地址代碼填寫到縣(區),其余詳細地址以漢字填寫。

5、照片:電子照片,見〈

三、照片的獲取〉

三、照片的獲取

對于二代身份證在徐州市行政區域內領取的職工,照片將由采集系統直接獲取并打印在《徐州市社會保障卡申領表》上。

對于二代身份證在徐州市行政區域外的其他地區領取的職工,須由單位通知職工本人,收集電子照片并通過網報系統上傳。電子照片標準如下:

1、參照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照片標準執行,使用的照片為申領人近期彩色正面免冠人像的數碼化圖像,規格為32mm × 26mm,即數字照片為358像素(寬)×441像素(高)規格。

2、頭像在照片矩形框內水平居中稍偏上,其中臉部寬207±14像素,頭頂發跡距照片上邊沿7-21像素,眼睛所在位置距照片下邊沿的距離不小于207像素,當頭頂發跡距照片上邊沿距離與眼睛所在位置距照片下邊沿的距離不能同時滿足上述要求的情況下,應當優先保證眼睛所在位置距照片下邊沿的距離不小于207像素,特殊情況下可部分切除聳立過高的頭發。

3、分辯率350dpi,24位RGB真色顏色模式,采用JPEG壓縮技術,壓縮品質因子70(一般照片的文件容量在14k-40k字節之間)。

4、申請人不著制式服裝,頭發不要遮擋眉毛,常戴眼鏡的人員應配戴眼鏡。要求人像清晰,層次豐富,神態自然,無明顯畸變。白色背景,無邊框。

5、通過網報系統上傳照片時,照片的文件名為:職工二代身份證號.jpg。網報系統將檢查照片的尺寸和分辨率,不符合標準的,不能通過校驗和接受。

四、申領和采集有關問題解答

1、《徐州市社會保障卡申領表》無法打印,怎么辦? 《徐州市社會保障卡申領表》無法打印有以下幾種情況: (1)身份證有錯誤或不存在。 (2)身份證有重號且基本信息不一致。 (3)身份證信息與社保系統內的信息不一致。 (4)系統內無照片信息。

(1)、(2)、(3)種情況需要本人持二代身份證到社保中心征繳科核實信息,修改錯誤信息,再到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公室進行信息采集。

(4)需要本人報送電子照片后再進行信息采集。

2、現場采集工作結束的單位,新進的人員,怎么辦?

答:請告知此類人員,攜帶本人二代身份證自行到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公室辦理,具體受理時間由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公室公告通知。

3、人員已經離開單位,但是《申領表》清單中還有,怎么辦? 答:可以不采集這些人員的基本信息,但應在最后上交的《申領表》中注明原因,如“已調”、“無法聯系本人”等等。

4、戶口地址、居住地址、通訊地址能不能寫單位地址? 答:不能。上述地址應寫本人戶口、現在居住及能夠聯系到本人的詳細地址,如“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獅子山街道辦事處新苑社區XX小區XX樓(幢)XXX室”,如租房須寫租住地址。 其中:市、區(縣、市)、街道辦事處、社區為必填項。單位在上報《徐州市社會

4 保障卡申領表》時需要填寫上述地址的代碼,地址代碼表可在徐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上下載。徐州市行政區域外的地址代碼填寫到縣(區),其余詳細地址以漢字填寫。

5、個人長期出差或在外地學習、培訓的人員如何申領社會保障卡?

答:由單位通知本人,直接到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公室辦理,具體受理時間由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公室公告通知。

6、沒有辦理二代公民身份證的人員可以辦理社會保障卡嗎? 答:申領社??☉壬觐I二代公民身份證。

7、什么時候可以領卡?

答:具體領卡時間由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公室電話通知。請務必在數據采集系統中把單位名稱和經辦人的聯系方式填寫準確。

五、聯系方式

徐州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公室 地址:徐州市西安南路122-2號5樓 電話:15715210687

徐州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公室

數據治理范文第3篇

信息化時代,數據已經被公認為是組織的一項重要資產。湯姆·彼得斯早在2001年就指出:“一個組織如果沒有認識到管理數據和信息如同管理有形資產一樣極其重要,那么它在新經濟時代將無法生存。[1]”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機關和教育機構, 都需要高質量的數據用于指導其業務運行和決策。 隨著我國金稅工程一期、二期、三期信息化系統建設的不斷完善,稅務系統積累了海量業務數據,這些數據除了支持稅務業務的正常流轉之外,也越來越多地被用于決策支持等領域。

稅收等業務數據在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隱患,如果不能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管理,數據的價值將無法更好地體現,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為稅務系統的有效管理帶來阻礙和不良影響,具體表現為:

(1)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各個地方稅務機構或者各個子系統的數據無法交換、共享和整合,需要進行決策時也無法獲得全面、準確、完整的稅務信息。

(2)缺乏規范的數據質量治理流程和考核機制, 不能及時發現數據質量問題,或缺乏有效的解決途徑。

(3)對數據的管理缺乏統一規劃,數據需求、 數據質量、數據應用等問題的管理和解決分散在不同業務和技術部門,數據無法有效支撐稅務業務開展和多業務協同。

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提高稅務數據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數據治理就變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2數據治理的概念和目標

數據治理的概念起源于企業界,較有影響力的機構包括IBM、DAMA及Informatica等。IBM認為,數據治理是根據企業的數據管控政策,利用組織人員、流程和技術的相互協作,使企業能將數據作為企業的核心資產來管理和應用的一門學科[4]。 DAMA提出:“數據治理是對數據資產管理行使權力和控制的活動集合(規劃、監控和執行)。[1]”按照DAMA的理解,數據治理是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的一套持續改善管理機制,貫穿在數據管理的整個過程中,通常包括了組織架構、政策制度、技術工具、數據標準、流程規范、監督及考核等方方面面, 將其他幾個數據管理職能貫穿、協同在一起,讓企業的數據工作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而不是各自為政。 Informatica將數據治理定義為“在組織范圍內,對流程、政策、標準、技術和人員進行職能協調和定義來將數據作為公司資產管理,從而實現對準確、 一致、安全且及時的數據的可用性管理和可控增長, 以此制定更好的業務決策,降低風險并改善業務流程[6]”。Informatica認為數據治理不是一個項目,而是一種體系和過程。該體系關注于信息系統執行層面,其目的是整合IT與業務部門的知識和意見,通過將流程、策略、標準和組織的有效組合,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進行全方位的監管,需要企業高層的授權和業務部門與IT部門的密切協作。

雖然上述組織對于數據治理在概念的理解上存在一定差異,但其數據治理的目標是類似的,主要包括:

(1)完善數據管控體系;

(2)統一數據來源;

(3)數據的標準化、規范化;

(4)提高數據的質量(準確性和完整性);

(5)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6)推進信息資源的整合、實現數據資源在各組織機構部門的共享;

(7)降低數據的管理、維護、集成成本。

3以數據標準為核心實施稅務數據治理

稅務信息化是國家電子政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稅務行業依托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實施稅務工作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推進稅收征管體制改革,優化業務流程,完善崗責體系,創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的重大舉措。

為了進一步推動稅務信息化工作,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稅務總局啟動了金稅三期工程。 經過多年建設,金稅三期工程已于2014年起逐步在多地試點運行,在金稅三期工程的建設過程中, 國家稅務總局以數據標準作為突破口,開展稅務數據治理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

3.1以數據標準為核心的數據治理方案

對于實施 數據治理 的框架和 策略,I B M、 Informatica及DAMA等機構都有各自不同的設計。 IBM的數據治理策略包括四大領域11個要素的數據治理框架和方法。具體包括產出領域:數據風險管理、價值創造;驅動領域:組織機構/流程、管理制度、數據責任人;核心領域:數據質量管理、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安全/信息披露/合規;支撐領域:數據模型/數據架構、元數據/主數據/數據標準、質量審計與報告。Informatica認為數據治理項目包括四個關鍵要素:技術、策略和流程、標準和定義以及組織。DAMA則把數據治理活動劃分為如下幾個方面:數據戰略、數據政策、數據架構、數據標準和規程、法規遵從、問題管理、數據管理項目、數據管理服務、數據資產估值、溝通與推廣。

每一個組織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組織架構、組織文化、社會環境等,因此在設計數據治理方案時應該從自身的現狀和需求出發。國家稅務總局在金稅三期建設之初就意識到數據管理的重要性,在分析各項數據治理框架的基礎上,選擇了數據標準作為稅務數據治理的核心突破口,并圍繞著數據標準, 從頂層設計、標準研制、數據管理機制體制、管理工具等多方面展開數據治理工作,提高數據管理水平,并采取措施進行持續改進。

3.2稅務數據治理的具體措施

3.2.1建設稅務信息化標準體系,進行數據管理的頂層設計

金稅三期工程的建設原則是“統籌規劃、統一標準,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整合資源、講求實效, 加強管理、保證安全”,其范圍覆蓋全國和所有稅種。在這樣一個大型的分布式網絡環境下,要實現數據、信息和系統的集成,實現互聯互通并最大限度地進行互操作,建立完善的稅務信息化標準化體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國家稅務總局在2009年組織研制了《稅務信息化標準體系》,根據相關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發展狀況,借鑒國際有關信息化標準化的成果和經驗,對稅務系統的標準化建設進行頂層設計,提高了稅務信息化標準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3.2.2研制并實施關鍵數據標準

數據類標準是稅務信息化標準的核心建設內容。它對稅務信息化中涉及到的數據,采取統一制定標準、統一管理的辦法,通過對分類編碼、數據元、代碼集以及數據字典和數據模型的標準化,規范主要稅務業務對象的含義、特征、行為及狀態,使得稅務業務數據分類科學、代碼一致、格式統一、 含義明確,從而使得各業務司局、各省市對稅務業務中的基本數據達成一致理解。數據類標準是信息化環境中稅務業務高效運行的重要保障,也是稅務行業內部及稅務與相關行業間的數據順利交換與處理的基礎。

目前稅務總局已經發布了稅收征管系統數據元目錄、納稅人識別號、車船稅稅目代碼、發票種類代碼等一批關鍵數據標準,并在金稅三期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基礎作用。

3.2.3健全稅務信息化標準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

國家稅務總局借鑒吸收國內其他行業標準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先進經驗,結合稅務信息化標準化發展需求,于2010年發布實施了《稅務行業標準管理辦法》(國稅發〔2010〕61號)。該管理辦法對國家稅務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即由形成和下達國家稅務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到國家稅務行業標準發布并出版正式文本的整個工作過程中涉及的主要工作分別作出了規定。包括:稅務行業標準管理辦法總則、組織和職責、標準立項、標準制修訂、標準的實施和復審等??晒┒悇諛藴使芾聿块T、標準制修訂項目承擔單位和標準管理技術支撐單位等各方使用。

3.2.4開發利用標準管理服務平臺

為了方便數據標準的統一研制和管理,國家稅務總局組織開發了稅務標準管理平臺。標準管理平臺不但是各種稅務類標準信息發布和對外服務的主要工具和窗口,也是對數據標準進行維護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利用標準管理服務平臺,全國稅務系統的標準用戶可以獲得全面、及時的標準化信息服務,標準的研制人員也可以利用平臺對數據標準進行查詢、比對、編輯等工作,有力促進了數據標準的研發和維護使用。

3.2.5數據治理工作的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首先體現在標準的一致性應用:為保證數據標準在金稅三期工程建設中的應用,國家稅務總局多次對核心征管、納稅服務、個稅、決策支持等金稅三期應用系統進行標準符合性測試和驗證,對于不符合數據標準的數據及時整改,保證數據的統一和規范。

持續改進還體現在數據標準的持續維護。數據標準的制定是實現數據標準化、規范化,以及實現數據整合的前提,是保證數據質量的主要條件。 數據標準會因為管理要求、業務需求而變化,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也需要經常更新,這就要求對數據標準進行持續的改進和維護。2012年,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國家稅務總局稅務數據元維護流程和機制》,按照既定的工作程序、步驟開展數據元維護,實現數據元的有序及時更新,滿足了稅務信息化和金稅三期工程建設的需要。

最后,持續改進還體現在整個數據治理的實施過程中。隨著稅務系統數據標準的逐步實施應用以及金稅三期系統的上線運行,數據治理的側重點可能會由數據標準轉移到數據質量、元數據管理等方面,這就要求整個的稅務數據治理方案隨著業務發展和數據管理的需求不斷調整和改進,以適應新形勢。

4結語

數據治理是一項綜合性、復雜性都較強的系統工程,需要堅持“頂層設計、統一管理、目標明確, 多方參與”的建設原則,在金稅三期的建設過程中,稅務主管部門根據稅務信息化和標準化的現狀和需求,設計了具備自身特色的數據治理方案,明確將數據標準作為數據治理的核心工作內容,并持續開展數據治理工作,有效推進了數據元、分類編碼等數據標準在金稅三期工程的深化應用,為提高稅務數據的質量、加強數據的管理和應用,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和政策保障,數據治理將在稅務信息化建設和決策支撐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實現對信息管稅、保障稅源、科學監管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和基礎保障。

摘要:稅務信息化是國家電子政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金稅工程建設的不斷推進,稅務業務集約化、精益化、標準化的要求越來越高,稅務數據逐漸成為稅務信息系統建設、業務協同、智能分析和決策的重要基礎。本文對數據治理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研究,并結合我國稅務信息化和標準化工作現狀,以數據標準為核心,從頂層設計、標準研制、數據管理機制體制、管理工具等多方面圍繞稅務數據治理的具體應用進行系統性論述,并對數據治理的后續持續性改進提出了思路和建議。

數據治理范文第4篇

在闡述數據架構的定義之前,先明確復雜組織體的概念。

TOGAF將“復雜組織體”定義為具有一系列共同目標的組織集合。一個復雜組織體可能是政府機構或者整個公司,當今的擴展型復雜組織體往往還包括合作伙伴、供應商和客戶等。復雜組織體架構是根據復雜組織體戰略架構,站在全業務視角的信息化的總體設計,屬于頂層設計。

復雜組織體架構包括四個架構域:業務架構、數據架構、應用架構和技術架構。

◆業務架構定義業務策略、治理、組織和關鍵業務流程。

◆數據架構是對復雜組織體的主要數據類型及來源、邏輯數據資產、物理數據資產以及數據管理資源的結構及交互的描述。

◆應用架構提供包含待部署的獨立應用、應用之間交互及其與組織的核心業務流程間的關系的藍圖。

◆技術架構描述支持業務、數據和應用服務部署所需的邏輯的軟件與硬件能力。這包括IT基礎設施、中間件、網絡、通信、處理和標準等。

數據架構規劃是企業對數據架構比較全面長遠的發展計劃,是對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思考和考量,也是設計數據相關活動的方案。數據架構規劃的目標是為了實現企業數據的規范化、一致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并在此基礎上,充分挖掘數據的價值,有效支持企業的數據管理和經營決策分析。

數據架構治理是開展數據架構規劃必需的原則、規范、規則和決策程序等,具體體現為數據標準規范、數據治理組織、管控流程和技術工具等。

二、數據架構規劃和治理的現狀

中國企業信息化經歷了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這三十年的發展,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也產生了很多的教訓。隨著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很多企業都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

缺乏全業務視角的數據總體設計。很多所謂的信息系統實際上是一些互不關聯的數據結構和程序的堆砌,盡管企業信息系統繁多,但數據被分散在眾多應用系統之間,信息孤島林立,核心業務覆蓋不完整;數據集成共享困難,數據核對、清理、映射工作量巨大,集成成本高。

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企業內數據入口眾多,數據標準、規則不一致,關鍵基礎數據被多頭管理,數據分散混亂質量差,數據過時和數據缺失的情況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業務報表、統計、分析的準確性,使寶貴的數據資源無法得到高效利用。

缺乏有效的數據治理機制。很多企業還沒有建立完整的數據規范、管控流程和技術工具來確保數據的有效性、一致性、準確性。治理的缺失加重了管理的混亂,影響了信息系統的擴充能力,也無法快速滿足業務發展的要求。

綜上所述,對很多企業來說,低質量的數據資產已經成為信息化與業務深度融合過程中的關鍵制約因素。

三、數據架構內容模型

數據架構規劃是全局性、基礎性構想,因此它對于統一企業核心業務概念,規范數據模型,在數據層面達成統一認知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這將為充分利用和挖掘數據價值打牢基礎。數據架構能夠指導企業進行數據存儲、訪問、整合和分析;其內容需要包含數據的靜態架構,如數據模型、數據、DBMS及其相關軟件、硬件和網絡基礎設施等,又包含數據的動態架構,如數據整理、清洗、轉換和傳輸,數據集成,信息訪問服務等。因此數據架構的內容要包含數據定義、數據管理、數據使用、數據治理四個方面。數據架構內容模型如圖1所示。

◆數據定義是數據架構中的基礎內容,描述了業務對象及其關系、模型、特性、約束、分析規則等;

◆數據管理描述了數據架構規劃中對于數據管理、數據維護方面的內容;

◆數據使用包含數據在企業范圍內、外使用的情況,對于大多數應用系統來說,它們一方面是數據服務的提供者,一方面又是數據服務的使用者;

◆數據治理包括為了規范數據標準、提高數據質量和保證數據安全而建立的標準、規范、流程、工具和評價考核體系等。

四、數據架構規劃的方法和原則

數據架構規劃工作方法包括:參考數據架構的原則,在深入分析數據架構現狀的基礎上,結合企業需求,借鑒行業先進實踐,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裁剪數據架構內容模型、配置數據治理機制,進行目標數據架構的規劃。如圖2所示。

數據架構規劃過程的本質是設計過程,設計存在根據具體場景進行調整、適應和妥協的情況;在數據架構規劃過程中進行適應、妥協時,需要依據數據架構原則決策。因此企業在開展數據架構規劃時,應該制定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數據架構原則,例如:

(一)靈活性原則:數據架構要充分考慮靈活性,滿足企業內不同的業務需求,并適應業務的變更;

(二)高效性原則:保證數據校驗、加載、遷移、加工的高效性,支持數據服務的快速生成;

(三)可擴展性原則:數據架構需要考慮未來的可擴展性,減少需求變更對數據架構的沖擊。

五、數據架構規劃和治理的步驟

數據架構規劃主要依據數據架構規劃工作方法展開,可以分為數據需求要點收集、數據架構現狀分析、數據架構內容模型裁剪、目標數據架構規劃四部分。其中數據需求要點收集、數據架構內容模型裁剪與具體的架構愿景有關,不再詳述;主要闡述數據架構現狀分析和目標數據架構規劃的方法。

(一)數據架構現狀分析

在進行目標數據架構規劃之前,深入進行現狀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現狀分析可以摸清企業數據架構和數據資源“家底”,發現存在的問題,并籍此明確未來的改進方向。

數據架構現狀分析可以通過現狀調研、資料分析、業務訪談、同行比較等途徑實現?,F狀分析結合數據架構內容模型,以發現問題、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為主。數據架構現狀分析的問題和數據架構改進方向,將成為未來數據架構規劃的重要依據和輸入。

數據架構現狀分析建議包括的內容如表1所示。

通過上述的數據架構現狀梳理,可以掌握比較全面的企業數據架構問題,為進一步的改進和優化做好準備。

(二)目標數據架構規劃

目標數據架構是企業未來的數據架構藍圖,是企業信息化改造的方向;目標數據架構將幫助企業獲得更優質的數據資源,并從數據資源中挖掘更大的商業價值。目標數據架構規劃的要點在于:

1.遵照企業業務戰略,統一進行數據架構規劃,建立企業范圍內共同遵守、執行的標準和規范;

2.結合數據架構內容模型,以及現有數據架構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的方向,在目標數據架構規劃中予以優化;

3.建立數據架構治理機制,落實監管,提升數據架構各個層次的管控及協作能力,使優化不斷持續進行;

這里需要反復強調的是,一定要統一進行數據架構規劃,進行全業務視角的總體設計,而不是從單獨的項目或業務局部出發;另外,數據架構規劃是個持續的過程,應該伴隨著企業的發展、及企業對數據的要求持續演進。

由于企業內的數據紛繁復雜,種類繁多;不同的企業面向不同的業務領域,數據特征差別很大,企業在進行數據架構規劃時,往往會感覺千頭萬緒,問題眾多,無從下手。因此找準合適的切入點,明確著力點,逐步理順和規劃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分析電信、銀行的一些數據架構規劃案例可以看出,數據架構規劃可以按照不同的數據分類、不同的數據架構目標分階段、分步驟,循序漸進的展開。一般來說,可以把數據架構規劃過程分為這樣幾個階段:

1.數據資源規劃階段:配合業務架構過程,結合數據架構內容模型進行初步梳理,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和未來需求,擬定數據架構優化設計,指導未來IT建設。

2.規范主數據管理階段:在數據資源規劃的成果基礎上,聚焦于標準化企業主數據,統一規劃、平滑過渡、分步實施,建立企業主數據標準,實現主數據的一致性、完整性、相關性和精確性。主數據管理可以增強IT結構的靈活性,構建覆蓋整個企業范圍內的數據管理基礎和相應規范,并且更靈活地適應企業業務需求的擴展和變化。

3.數據集成或信息集成階段:在企業主數據已經標準化的基礎上,對企業信息系統不斷的、持續的進行改造和優化,使信息系統從功能、粒度、響應速度等方面、更符合業務架構快速發展的要求;信息系統的物理模型進一步規范,符合企業級模型的要求;并通過數據集成和信息集成的規范、方法和工具,解決企業內的信息孤島現象,使相關的多元信息有機融合并優化使用。集成的核心是以數據資源作為大系統,在規范的指導下,采取技術手段進行整合,實現資源共享。

4.商業智能階段:在數據資源整合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數據的核心資產價值,應用數據倉庫、數據挖掘和分析、數據可視化分析、大數據等技術,發揮信息化對業務的引領作用,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領導層的決策能力,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由于數據架構規劃一般要伴隨業務架構規劃展開;并且是在企業信息化發展的特定階段和合適的時機,才能釋放巨大的效力,所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具體的階段和步驟,有側重點的開展工作,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1)數據資源規劃階段

數據資源規劃適合于具有以下特點的企業:

◆已經擁有大量的信息系統,卻從來沒有全面、有效梳理、規劃過企業的業務架構和數據架構;

◆歷史上有關信息化的企業決策主要受軟件供應商的營銷能力影響;

◆企業仍在持續快速發展,但IT無法與業務取得一致,IT成為企業戰略落地的阻礙。

對于這一類的企業,在開展數據架構規劃時,應首先側重于梳理企業的數據資源,了解基本面。通過數據資源規劃,在摸清核心業務數據現狀、數據模型及數據分布情況的基礎上,結合當前的業務需求和未來的業務需求,重新定義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數據模型,規劃數據分布,定義數據標準,建設數據治理和數據管理組織,“盤活”數據資產。

數據資源規劃階段的輸出物包括以下內容,如表2所示。

(2)規范主數據管理階段

規范主數據管理適用于具有以下特點的企業:

◆已經進行過數據資源規劃的全面梳理;

◆企業應用架構已經能夠按照外部交互層、分析決策層、管理支持層、業務運營層、內部協作層五個層次進行基本的劃分,業務系統雖然有能力重疊或覆蓋不全的問題,但基本上有著比較清晰的功能定位和特定的使用者。

主數據管理使企業能夠集中管理主數據,在分散的系統間保證公共基礎數據的一致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增強快速部署新應用、擴展業務需求的能力,改善系統的業務敏捷性。主數據管理的任務就是從企業的業務數據中分離、整合公共基礎數據,集中統一進行主數據的清洗和整合,并且以服務的方式把統一的、完整的、準確的、具有權威性的共享數據分發給企業范圍內需要使用這些數據的交易型系統和分析型系統。

規范主數據管理階段的主要步驟包括:建立主數據管理標準、主數據質量標準、建立主數據管理組織、標準化主數據工作流程、構建主數據管理系統及相關工具等。

(3)數據集成或信息集成階段

對于進入到數據集成或信息集成階段的企業來說,公共基礎數據已經在企業范圍內實現了標準化和一致性,伴隨著信息化系統的不斷改造和完善,IT技術創新與企業業務創新相融合。在這種情況下,以數據資源作為大系統,在規范的指導下,采取技術手段進行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將會釋放數據作為企業核心資源的價值。

這一階段的主要步驟包括:建立企業范圍內的數據集成規范和標準、構建數據集成平臺或信息集成平臺等。

(4)商業智能階段

商業智能幫助數據使用者把數據轉換成具有商業價值的、可以快速獲取的信息和知識;并以適當的形式和時機,傳遞給數據使用者。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商業智能是綜合利用大數據、數據倉庫、數據分析和挖掘等技術,以抽取、轉換、查詢、運算、分析和預測為主要方法,幫助企業完成決策分析的解決方案。

影響商業智能項目成功的因素很多,但分析一些失敗的商業智能項目案例,可以發現失敗的商業智能項目具有這樣一些特點:

◆數據挖掘和分析所需的大量的數據來自不同的業務系統;而不同業務系統之間業務對象概念不統一,含義不一致,造成數據混亂、質量低下,影響數據分析的準確性;

◆基礎數據不規范、不統一、不完整,造成數據抽取和集成困難;

◆企業應用的數據集成能力薄弱,商業智能項目中的大量時間和資金用于解決最基礎的數據集成問題;

從以上造成商業智能項目失敗的原因可以看出,要想讓數據資源產生價值,完成高質量的數據資源規劃梳理、建設主數據管理規范和數據集成機制仍然是非?;?、非常重要的必修課;數據架構規劃過程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扎實推進。

六、結語

數據治理范文第5篇

現代保險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世紀80年代, 我國保險行業迅速發展從1929年開始。尤其是21世紀, 我國保險行業更是蒸蒸日上, 我國人民每年投入的保費迅速增加, 甚至超過了同一時期國內GDP的增長。由此可見我國的保險行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股中堅力量。與此同時, 由于受粗放式經營管理的影響, 保險公司的業務、財務數據不真實的問題非常突出, 已經影響到保險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目前, 數據不真實問題在國內保險業普遍存在, 它的存在已嚴重影響到保險公司正常經營, 但由于體制、機制以及歷史原因導致其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根治。2008年保監會制定下發了《中國保監會關于進一步規范財產保險市場秩序工作方案》 (保監發[2008]70號) , 這是保險業規范市場秩序, 防范化解風險, 營造一個公平、規范、有序競爭的保險市場的劃時代文件。70號文的出臺, 標志著保險業前期的粗放式經營階段已經結束, 保險經營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同時, 從2009年開始, 中國保險監督委員會開始組織對于保險公司業務數據真實性是否真實的檢查工作。這項工作自開展至今已連續進行三次, 不僅是針對保險公司業務財務數據是否真實, 還調查了保險公司財務數據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有效, 由此來了解保險公司財務業務數據管理制度是否能夠執行與是否有違規現象。2012年保監會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力度規范財產保險市場秩序有關問題的通知》 (保監發[2012]39號) , 加大了對破壞保險資源、擾亂保險市場秩序、侵蝕行業可持續發展等行為的監管處罰力度。這些均表明, 規范財產保險市場秩序, 治理數據不真實問題, 切實防范化解風險已成為當前監管重點。保險公司發展戰略的出臺都是建立在對行業、公司經營數據分析研判的基礎上, 數據質量的高低、數據真實與否將直接影響公司決策的正確性。因此研究治理方案是公司當前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數據失真的表現形式

廣義的數據涉及保險公司經營的各個領域, 因此數據不真實問題也相應涉及保險公司財務、承保、理賠、銷售、綜合及電子信息系統等全流程, 結合外部監管檢查以及公司內部檢查, 數據不真實主要表現形式有:

保費數據失真:如通過虛掛應收保費、虛假批退、撕單埋單、陰陽單, 減少入賬的實收保費。在70號文出臺前, 公司存在大量的應收保費, 這些應收保費絕大多數都是被保險人或投保人已繳款, 而被業務員或機構將資金挪作他用;或者對已經生效的保單虛假批退, 挪用保費等。

虛列中介業務:在中介渠道的列支上存在大量的不真實現象, 如將直銷業務掛為專業、兼業或個人代理的;開發沒有資質的個人或者不符合要求的機構作為代理, 像其支付代理費用, 或經過其他渠道把支出費用記為成本費用等。

虛列營業費用:出于規避個稅, 或手續費超過協議比例等, 一些費用只能通過列支營業費用方式解決, 主要表現為使用虛假發票或虛假報銷事項的等。

虛假賠案、虛列理賠費用:為了一些利益, 保險公司利用制作假賠案, 虛列理賠費用等手段, 騙取資金?;蛘咴谀昴榱诉_到跨年調整利潤的目的, 人為控制賠款的支付及入賬時間。

其它:諸如不足額提取準備金、小金庫、賬外賬、虛假人力成本、虛列工資薪金以及向保險監管機構提供虛假的報告、報表或資料等其他虛假行為。

三、方案及建議

保險公司依法合規經營, 從銷售、承保、理賠、財務和綜合管理等各層面完善公司內控體系建設。

(一) 銷售方面

一是制定銷售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規范公司各類銷售行為。銷售管理部、計財部和業務部門應共同制定銷售管理辦法, 打造一個法律關系明確、管理責任清晰、權利義務對等、合法規范、渠道多元化和充滿活力的保險銷售新體系和新團隊。在銷售費用, 人員日常管理、管理流程和管控原則等方面明確并加大對銷售人員誤導銷售、私挪保費、虛掛業績等違規銷售行為的處罰力度。

二是在制定考核政策和費用政策時應注重差異化??梢砸孕б鏋槟康? 建立或者修繕保險公司的績效考核制度與費用制度。減少現有考核制度中保費規模的比重, 同時增加效益指標的比重與合規指標的比重。使新的考核制度以注重效益為標準, 這樣的考核機制對于減少分支機構作假的現象有利。為了減少各個分支機構存在套取現金的現象, 在分支機構的費用政策這一塊, 可以給予其特殊的待遇, 比如費用“彈性化”, 讓分支在實際經營時可以根據需求控制自己的支出和流向。針對分支機構較為優質的業務和渠道, 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相對的業務推動費和一些用于公關的費用。同時也得加強管理內部審計, 加大力度對其進行檢查, 可以通過同級之間相互檢查、上下級之間互相監督、隨時隨機抽樣檢查等方式以做到加大對內部審計的檢查。

三是加強中介管理。要求各分支機構要詳細了解合作中介機構的業務規模, 業務來源和中介費用去向, 確保做到心中有數, 有底可查。上收中介代理合作審批和監管權限, 嚴格按照上報的具體情況執行, 一旦發現業務來源有偏差, 應立即檢查并整改。在中介費用上, 嚴格執行監管部門和總公司的費用比列, 對于超預算部分, 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在業務情況真實和監管部門允許范圍之內, 可根據實際需要, 給予一定的差異化補貼費用。

在政策和費用方面加大對分支機構直銷業務的支持力度, 保證直銷業務的發展, 這既有利于公司長期穩健發展, 又可以降低虛掛中介業務發生的概率。

四是加強對遠程出單點的管理, 防止虛掛中介代理業務。當前監管部門已推出了中介“IC卡”管理制度, 力求通過信息技術手段防止虛掛中介代理業務、虛開中介發票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 確保數據的真實性。

五是加大電銷、網銷發展力度, 條件成熟的情況下, 可考慮成立專屬銷售公司, 不斷拓寬銷售渠道, 確保保險銷售專業化、職業化, 真正做到中介業務來源真實、數據準確。

(二) 承保方面

一是加強批改、注銷和退保 (批注退) 管理, 制定責任追究處罰制度, 加強“批注退”權限的管理、發生“批注退”業務必須上傳批改申請及相關證明資料報核保人審核、對批退資金支付賬戶做出明確要求, 責任到人, 嚴禁在資料不齊全或手續不符合要求時先行退保, 防止非正常退保的發生。

二是推行全險種“見費出單”和手續費“跟單”制度, 防止虛掛應收保費。

目前各地區對見費出單的具體險種和要求差異較大, 除車險市場能較好地執行見費出單制度外, 其他險種如企財險, 工程險等仍允許分期付款或是其他付款方式的, 易導致虛掛應收保費現象的發生。建議公司應對非車險業務逐單進行售后回訪, 使用保單簽收回執單, 由被保險人簽章后返還公司保存, 防止陰陽單等違規現象的發生。

三是加強對出單和核保崗位的考核。防止因出單員和核保人員的工作失誤或對政策理解偏差而導致多收或少收保費的現象發生。定期由上級部門對出單員和核保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和考核, 每月對出單質量進行現場或是系統檢查, 對于錄單錯誤率較高或是技能考核未達標的人員給予處罰或辭退。嚴格執行總分公司制定的投保資料規范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 對于資料不全的, 要求限時補傳到業務影像系統, 從源頭上保證數據的真實性。

(三) 理賠方面

一是加強理賠人員尤其是查勘、定損人員管理, 實行理賠崗位輪換制。查勘、定損人員素質的高低、職業道德的好壞直接影響賠案的質量, 數據真實性問題中虛假賠案的產生基本上都與之有直接關系。建議必須堅持雙人查勘、定損, 同時分時實行崗位輪崗;嚴格界定定損標準;超標準額度的定損, 必須要有分管理賠工作的領導參加;務必做到每案有照片, 損失部位、換件材料有照片、有實物, 無論賠案大小都必須附有整個事故全貌、局部損失照片, 凡無照片的個案, 核損人員不予受理并形成制度;推行“高薪養廉”。適當提高理賠人員薪酬待遇, 確保薪酬水平處于行業平均水平甚至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增強理賠人員對公司的歸屬感和認可度;同時應加強對定損人員的愛崗敬業、服務意識和廉潔從業教育, 提高其政治素質, 增強員工的“免疫力”, 積極引導員工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 做到遵法、學法、守法、依法辦事。同時對發生不良行為的應及時予以警告, 調離甚至開除, 情節嚴重的應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二是強化第一現場查勘率考核。未及時進行第一現場勘查, 易給騙賠者提供作案空間, 同時易引起理賠糾紛。因為事故車輛現場的痕跡、標的事故部位、狀況等, 既是分析事故原因、確定事故程度、種類及責任歸屬的重要依據, 也是解決理賠訴訟案的有力證據。進一步提高事故第一現場查勘率, 掌握事故現場情況第一手資料, 不僅有利于明辨事故責任、公正理賠, 更有利于識破事故中隱藏的虛假賠案, 各級機構應將第一現場查勘率做重要的指標進行考核, 并與查勘人員的薪酬掛鉤, 同時應加大回訪跟蹤力度, 確保第一現場查勘數據的真實性, 真正使第一現場查勘落到實處。

三是加強賠款支付管理, 嚴禁將賠款支付給修理廠或代理人, 防止虛假賠款的發生。應規范賠款支付, 嚴格依照監管的要求, 實行零現金支付, 并將賠款支付到與被保險人、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等符合法律規定的人員名稱相一致的銀行賬戶。

四是建立查勘督察制度, 防止虛假賠案的發生。加強與公、檢、法合作, 實行綜合治理。各級機構應設立案件查勘督查制度, 積極主動與公、檢、法聯系、合作。會同當地公安等部門聯合辦案, 取得第一手資料, 對堵塞騙賠行為是一條重要途徑。加強對傷人案件特別是重特大傷亡案件的調查取證, 對傷殘鑒定、醫藥費監管、被撫養人情況的調查, 保險公司要做到了提前介入。

(四) 財務方面

首先是要廢除費用定額管理這一制度。這個制度可以說是保險行業數據不真實的源頭。許多保險公司都有在費用定額范圍之內使用符合法律規定的發票向公司報銷費用來套取現金。在許多報銷的項目里, 只有一部分是真實的費用, 還有一部分費用屬于虛假經濟事項。所以, 取消定額管理制度, 發票一律按照實際銷售和支出項目開出, 在這個過程中加強控制, 這樣可以確保財務數據的真實性。

然后再對省級的分公司的財務加強監督與管理, 對其財務進行集中管理, 包括資金、支付的管理。務必在各分公司支付時進行嚴格監督, 對其每一筆費用進行嚴格檢查, 從而使分公司能夠嚴格遵守與執行財務管理制度。

最后使預算更精確從而防止出現預算不足, 也能夠使由于預算不足而產生的用其他費用填補預算不足這一現象得以解決, 避免出現“拆東墻補西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使財務數據更真實。

摘要:保險公司數據失真是阻撓現代保險業發展所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 嚴重影響保險公司經營管理, 影響到保險業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同時由于此問題產生的時間長、范圍廣, 影響力大, 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根治, 因此, 研究保險公司數據治理方案, 提高保險公司數據真實性, 是化解經營風險, 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保險公司,數據治理

參考文獻

[1] 郭捷.新形勢下汽車保險理賠減損策略[J].汽車實用技術, 2017 (9) .

上一篇:數據字典下一篇:數據安全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