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怎么醫學論文范文

2023-03-16

怎么醫學論文范文第1篇

文/姚建龍

在許多學者眼中,“富二代”犯罪還遠遠沒有演變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為從司法統計數據來看,青少年犯罪中“富二代”所占的比重的確很小,而“窮二代”、“農民工二代”等才是當前日趨嚴重的青少年犯罪的主要人群。“富二代”犯罪的廣泛熱議,不乏媒體又一次成功炒作的成分,亦不乏深層次的社會原因。

“富二代”犯罪這一公共議題所承載的是民眾對于富人尤其是“富一代”的基本觀念。中國自古即有“為富不仁”之說,所蘊涵的價值觀念是對富人之“仁”的期待。其中既有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致富手段之要求,亦有致富之后應當承擔與其財富相適應的社會責任之角色要求。然而,從對“富二代”犯罪的廣泛熱議來看,民眾對“先富起來”的富人之失望情緒是顯然的。

馬克思曾經經典地論述到“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如果說資本與生俱來之原罪尚可以被理解的話,那么在完成財富積累后富人之“為富不仁”則是不能饒恕的。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第一代富人向“富仁”嬗變中的表現已經令民眾日益感到失望,甚至是憤慨。據中國慈善事業部門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資產總額超過千萬美元的中國企業中,僅有不到10萬家曾經有過捐贈行為,比例竟不到1%。而在近期所曝光的數起“富二代”犯罪案例中,新貴恃財狂妄與對公民生命漠視融合在一起的嘴臉,的確容易激起民眾的憤恨。從這個層面來看,并不難理解“富二代”犯罪何以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演變為一個公共議題。

僅僅因為“富二代”犯罪在司法統計中所占的比重還很小就將其視為一個偽命題是草率的。1949年,美國犯罪學家薩瑟蘭出版了《白領犯罪》一書。這部犯罪學經典著作首次提出了“白領犯罪”的命題,將犯罪學的視角投向了擁有較高的社會和經濟地位的人群,扭轉了傳統犯罪學認為犯罪是貧窮者專利的偏見,被譽為犯罪學上的偉大進步,也促進了刑事司法制度的進步。在中國,盡管犯罪主要是貧窮者所為的觀點鮮見明確主張者,但是這一觀點卻深深地存在于研究者與司法者的觀念之中。對于“富二代”犯罪的關注有助于糾正犯罪學的偏見,糾正司法制度的偏見。

不過,另一種極端現象也是值得反思的。曾有學者提出對于“富二代”犯罪也應教育、保護的觀點??陀^上說,這一觀點符合我國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之要求。然而,這一論斷卻引起了網民廣泛的謾罵。姑且不論當代中國的富人是否值得尊重,但民眾尤其是網民對于“富二代”犯罪的非理性敵視亦應予以警惕。理性與寬容是法治社會之根基、和諧社會之根基。將先富起來的人不當“人”的觀念是危險的——尤其是當這種觀念連青少年也不放過時。

中國正在逐步邁向富裕社會,但是與富裕社會相適應的民眾社會觀念與社會控制機制均呈現出了明顯的滯后。通過對“富二代”犯罪的關注,國家應當思考如何消除貧富分化及其對社會秩序所造成的沖擊,實現從貧窮社會的犯罪控制機制向富裕社會的犯罪控制機制轉型;“富一代”應當思考如何洗凈資本可能的原罪,培養受人尊重的富二代“貴族”,承擔與其財富相適應的社會責任;普通民眾亦應學會理性,學會與富人和諧共處。這才是“富二代”犯罪議題所應引起的思考?!?/p>

社會學視角中的“富二代”

文/楊雄

關于青少年“二代”現象,最近一直受到政府、學界和社會公眾的關注。在我看來,青少年“二代”現象,并不僅限于“富二代”。它還包括“民二代”(外來人口二代)和“獨二代”(獨生子女第二代)等諸多青少年“二代”現象。因此,我更愿意將當前社會所關注的“富二代”問題,看成是一種“富二代”現象。因為社會現象不等于社會問題。據我所知,當前并沒有實證數據來支撐“富二代”犯罪已經成為較嚴重的社會問題。杭州“胡斌交通肇事案”僅是個案,不是社會學的“大數現象”。

針對“富二代”現象,有幾個問題值得討論,即:

第一,誰是“富二代”?早在改革開放之初,擁有一百萬資產通常被稱為“百萬富翁”。但時下,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和深圳,擁有一百萬,肯定不能再算富裕階層(像北京、上海,在市中心擁有一套100平方米舊公房,價值也至少是上百萬)。最近,據北師大金融研究中心鐘偉教授的測算,1981年的一萬元人民幣,到2008年,大致相當于27萬~28萬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如果三十年前的一百萬算是富翁的話,那么如今,至少要擁有上千萬的財富才算得上是富翁。因此,時下的“富二代”,其父輩至少擁有上千萬資產。這只是想表明,在中國能稱上“富二代”,人數不多,示范效應大,需認真研究。

第二,不應當把“富二代”標簽化。尤其不能將“富二代”簡單等同于“紈绔子弟”。據我觀察,“富一代”還是比較關注接班人培養的。像江浙沿海城市,一些成功的民營企業家對自己子女培養是十分重視的??陀^地說,大部分“富二代”是遵紀守法,積極向上,希望繼承父業。但由于中國家庭財富積累是一代人在改革開放三十年內完成,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特殊的社會群體,而在這一過程中,貧富差距迅速拉大,因此,容易被老百姓所關注、詬病。在“富二代”身上發生的個案,容易被放大。

第三,如何對待“富二代”現象?當前“富二代”和“官二代”,容易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因此,我建議:首先,媒體不要過于炒作“富二代”現象,這樣容易導致社會對立與隔離,不利于和諧社會建設;其次,對“富二代”要加強正面引導、教育和培養。從以人為本出發,無論是“富二代”,還是“民二代”,都應該一視同仁,他們都是改革開放大環境下成長的新一代;再次,當前要通過各種渠道(包括政府、社會、家庭)、各種方式加大對“富二代”的思想和技術訓練,使他們盡快成熟,準備接班。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新一代民營企業家不是多了,而是很不夠;另外,應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社會支持體系,使“富二代”通過實踐磨煉,積累經驗,增長才干,培養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一代?!?/p>

“富二代”犯罪的法律思考

文/徐建

“富二代”犯罪是當前頗受關注的熱點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研究。

第一,“富二代”犯罪問題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征,是在當前這一特定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新問題。“富二代”犯罪歷來存在,我國歷史上和資本主義的財富積累進程中也出現同樣問題,只是由于其發跡的人數和經歷的時間沒有我國當今這樣集中和影響大。我國當今人們熱議的“富二代”犯罪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經濟上舉世矚目成就中派生的一個特殊群體的子女教育、培養、塑造問題,也是青少年教育大課題中的一個具有時代特征的特殊課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研究。

第二,新發起來的“富一代”還沒有培養下一代的成熟經驗。我國的富一代是在較短時間內富起來的,在某種情況下是在市場經濟秩序不完善的情況下富起來的,其中還有各種特殊機遇條件下發起來的暴發戶,他們當中相當多的人的受教育程度、素養是先天不足,在發展進程中全部精力又都投入到致富上。這也導致人們對富一代本身存在看法,更對其下一代炫富賽富、不良行為、紈绔殃民反感強烈。因此,研究“富二代”犯罪不能就事論事,“富二代”犯罪表現在年輕人身上,根子卻往往在富一代身上,往深處考慮還不能不研究和思考社會教育、法律完備等因素。

第三,“富二代”是一個特殊而復雜的群體,要有客觀具體分析,不能一以概之。“富二代”的共性是富一代的后代,但由于家長、學校、周邊環境等主客觀因素的不同,成長發展的差別很大,可分為各種不同類型:一、有小部分富起來的新一代很有遠見,十分關心下一代培養,以其雄厚的經濟力量創造最好的條件培養教育下一代,成就出有學識、有教養、有能力、能干大事的“富二代”。二、富一代全部精力一直關注于致富上面,讓下一代錯過了教育培養的最好年華,平庸無為,享受父母成果過日子。三、溺愛下一代,唯恐子女受委屈,為子女提供不符合其年齡身份的生活物質條件,結果把子女“培養”成為享受、揮霍、奢侈,揮金如土的敗家子。四、富二代沾染不良行為,富一代不加阻止管教,甚至于憑自己“金錢萬能”的錯誤經驗,用錢來掩蓋、擺平問題或矛盾,被縱容的富二代走在危險的邊緣,極可能越走越遠。五、違法犯罪的富二代。就我個人的接觸和了解,在富二代中,享樂、炫富、欺貧、霸道等表現中下的占大多數,犯罪還是極少數的,但危害很大、影響很壞。

第四,富二代問題給我們深層次警示的大問題是下一代教育、保護問題。從預防犯罪的角度講,富二代問題值得關注,但我認為其重大意義和價值不僅僅限于富二代犯罪問題的討論,我們顯然可以把問題延伸到其他二代的違法犯罪問題,如獨生子女二代、民工二代等。事實上,從更廣的意義上講,這里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針對不同的未成年人在成長進程中的特殊性,培養、教育、關心、保護下一代,讓整個下一代健康成長。在富二代中出現各種教育不到位、不銜接,以及子女出現不良表現、不良行為,感到困惑、無奈時,如何引導、控制、處置、挽救?

怎么醫學論文范文第2篇

2、基于學習通平臺的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程建設及教學實踐探究

3、利用Word 2013和WPS文字快速制作方格稿紙

4、“半成品加工”教學策略應用的三點反思

5、《Office辦公軟件應用》教學中的畢業論文排版應用

6、對PDF文檔的認識與應用探討

7、《版式美化》教學設計

8、《幻燈片模板、版式和母版》教學設計

9、方正飛翔中主頁的創建及應用

10、流程圖 結構圖制作更輕松

11、文檔編輯排版一點通系列

12、淺談word與excel的進階應用

13、Word 2007快速應用綜合技巧

14、自定義Excel的默認設置

15、我的文書 天頭地腳有個性

16、計算機Word辦公軟件的使用及操作分析

17、芻議綜合年鑒的檢索系統

18、淺議技工院校網頁設計課程實訓立體化教學的開展

19、選項更豐富 PDF輕松轉換為其他格式

20、Word2010文檔標題自動進頁眉

21、Word文字處理軟件使用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分析

22、利用學習平臺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23、基于Access數據庫上機日志管理系統的設計

24、基于Word的畢業論文排版技巧

25、巧解棘手事 版面更美觀

26、提高畢業論文格式排版效率方法的探討

27、玩轉Word為論文加分

28、10招讓你馬上成為Word文檔編輯高手

29、Word中電子病歷續打功能的設計與實現

30、Web打印的實現方法

31、為Office2007添加操作菜單

32、文印工作中Word的應用技巧探討

33、決戰Office之巔

34、辰昊,你打印的報表為什么這么差?

35、網頁設計中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的應用探討

36、實踐中掌握的Word排版技巧

37、春裝新款商務信函全新上市

38、ACCESS數據庫報表對象研究

39、結合體育特色,培養體育類專業學生文字處理軟件應用能力

40、多表格打印時表頭的編號

41、應用Word排版學位論文的技巧及常見問題處理

42、Word“樣式與格式”在長文檔中的妙用

43、DotNet環境下使用Crystal Report實現圖像的輸出

44、四招搞定頁碼設置的另類需求

45、Word長文檔排版常用技巧

46、如何通過教學設計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率

47、Word使用的幾種技巧

48、Word2003在論文寫作中作用分析

49、我對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的看法

怎么醫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幼兒教育是對人的啟蒙教育,幼兒教師是幼兒的啟蒙者,幼兒教師的實操能力、創新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會影響未來一代人的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因此,將幼兒藝術專業學生撰寫畢業論文這一形勢改為畢業教學展示是可行的。

【關鍵詞】藝術類 畢業教學展示 改革

一 成人藝術類專業畢業論文改革取得的成效

長期對成人藝術類學生畢業論文的考核形式現今已顯露出弊端。成人藝術類學生應更多在畢業考核中展示其專業實際能力,以適應職業需求。在多年的教學中,藝術類教師通過不斷地探索和改進,摸索出將幼兒藝術專業學生撰寫畢業論文這一形勢改為畢業教學展示,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1.利用自我設計,探究性、多種藝術門類課程選擇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創新性思維和創造能力

藝術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實際演練和體驗型科學,通過多種藝術門類課程的選擇,學生與導師可以共同探究幼兒藝術各課程之間的聯系,通過了解最終決定教學展示題目、形式。一切工作都由學生主導完成,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生的實際授課能力是培養其實際操作能力、創新性思維和創造能力的重要因素。傳統的畢業論文形式使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往往只是簡單地說大話、喊口號,甚至抄襲,沒有積極的思維、實際的演練和創新。利用自己設計性或探究性授課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幼兒藝術教學知識和技能,還要求他們靈活地創造性地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設計性和探究性的畢業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其作用是傳統的畢業論文形式無法取代的。

2.將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與知識相聯系

讓學生利用所學的幼兒藝術專業教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把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與育兒知識相聯系,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更能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如利用各種不同的音樂來調節幼兒的情緒;生活中的不同季節可用不同的裝飾畫去表示,用來作教室裝飾或家居裝飾。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又與教學密不可分的知識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去學習掌握相關的知識,并動手實踐和創新。

3.在教學展示中積極開展一些實踐性活動,使學生更有興趣

在導師引導畢業教學展示中,學生們還應加入一系列與幼兒互動的實踐性活動,如幼兒參與的律動游戲、手工、講故事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們意識到,這是課堂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變得更為積極主動。怎么帶動幼兒?怎么通過自己的引導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應通過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使學生增加知識,拓展視野,開發智力,激發學生研討教學問題的濃厚興趣。融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課堂實踐性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發揮創造能力的機會。

4.畢業教學展示提高學生就業自信心

通過教學展示學生們紛紛表示有難度,但這個過程受益匪淺,真的有提高,能學到知識。據對畢業班學生的調查,60%以上的學生將這次畢業展示運用到了求職或工作中去,80%的學生認為通過這樣的畢業教學展示,授課自信心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所有的學生都認為這樣的畢業形式改革很實用,符合現在就業的需求。

二 成人藝術類專業畢業論文改革存在的問題

1.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創造性

幼兒藝術專業的學生基本上都是通過高中畢業考入的,對自己缺乏自信。實際上,每個人都具有創造性,而且經過某種訓練后,完全可以學會并更具創造性。創新并不與知識成正比,所以需要導師更多的耐心和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然后教會她們運用自己的創新思維找到新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2.消極的思想

從已畢業的幼師學生來看,持有積極心態的畢業生,積極進取,最終創出一片新天地,而持消極心態的畢業生,遇事退縮,在困守中一事無成。由于幾乎獨立完成畢業論文展示是一項相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有難度的事,做起來肯定困難重重,心態若不積極,遇到困難,便容易退縮。因此,導師關注學生的心態,是幫助他們成長的有效手段之一。

3.不了解創新的方法

實際上,創新的方法有很多,但學生沒有頭緒,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時不斷滲透,逐步訓練,在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的同時教會他們合理運用創新方法,進一步實現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畢業教學展示。

雖然畢業教學展示改革還在不斷探索階段,但通過學生的反饋和改革后的實際效果,我們看到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經過不斷地改革,成人藝術類畢業考核形式將會更加完善。

〔責任編輯:駱虢〕

怎么醫學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可視化分析;演進趨勢

2021年,《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創刊20周年了!作為我國第一本面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指導性雜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積極關注中小學師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堅持介紹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及時反映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熱點。作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的老讀者、老朋友,我帶領研究生、本科生通過這本專業雜志學習相關的心理理論和豐富的智慧經驗。同時,這本雜志也成為我們許多學生學術生涯起點的展示平臺。懷著對這本雜志的感激之情,在雜志誕生20周年之際,我和研究生魏銘辰同學運用CiteSpace軟件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自創刊以來的所有文章進行了可視化分析,以了解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現狀、研究熱點和演進趨勢,也借此研究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致敬!

一、研究工具及數據來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了美國德雷塞爾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陳超美教授基于Java語言編寫的應用于科學文獻可視化分析的CiteSpace軟件。使用版本為5.8.R1版本,從作者(Author)、機構(Institution)、關鍵詞(key word)三個層面生成數據圖表和可視化網絡圖譜,直觀地展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年來所發論文的基本情況、研究熱點和演進趨勢。

(二)數據來源

通過中國知網(CNKI)獲取研究數據,使用高級檢索功能,將文獻來源限定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時間跨度設置為2001—2021年,在剔除征稿啟事、學校簡介、會議通知等無關文獻后,得到有效文獻11832篇,最終樣本時間跨度為2002—2021年。將目標文獻以Refworks格式導出并轉碼,建立本文研究的樣本數據庫。數據下載日期為2021年11月6日。

二、基本情況

為了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文的基本情況,本文運用CiteSpace從作者、機構兩個層面對其進行分析。

(一)作者合作網絡分析

運行CiteSpace,節點類型設置為作者(Author),時間跨度為2002—2021年,時間切片為1年,由于數據量較大,在鏈接剔除功能(Purning)中選擇Pathfinder以突出核心結構,其他設置項保留預定參數。最終得到節點數(N)916,連線數(E)163,密度(Density)為0.0004的作者合作網絡圖譜(圖1)。

由圖1可以看出,期刊作者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早期,形成了以陳虹等為主的合作網絡,各作者間聯系比較緊密;后期逐漸以獨立作者為主,作者之間聯系較為松散。

(二)機構發文量分析

運行CiteSpace,節點類型選擇機構(Institution),時間跨度為2002—2021年,時間切片為1年,在鏈接剔除功能(Purning)中選擇Pathfinder,其他設置項保留預定參數。分析后將結果導出Excel,整理后可得機構發文量(表1)。

從表中我們看出,期刊發文機構包括高校、中學、研究院等,說明作者來源較廣,包含高校專家/教師、研究人員以及一線教育工作者,文章種類包含理論研究、實踐研究、教學反思等內容,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發展現狀。

三、研究熱點

(一)高頻關鍵詞分析

運行CiteSpace,節點類型選擇關鍵詞(

進一步將關鍵詞數據導出Excel,整理可得高頻關鍵詞表(表2),排名前五十的高頻關鍵詞共出現7883次,占關鍵詞總頻次的58.58%。

在排除研究對象(高中生、小學生、中學生、初中生、中小學等)為關鍵詞后,仍排名前十的高頻關鍵詞分別為:心理健康教育(900),家庭教育(335),心理輔導(283),心理健康(267),活動設計(255),班級管理(183),積極心理學(173),心理咨詢(171),親子關系(171),心理課(170)。

(二)關鍵詞聚類分析

可視化圖譜生成后,以LLR算法進行聚類分析,可以得到關鍵詞聚類圖譜(圖3),其中節點數(N)937,連線數(E)1030,密度值(Density)為0.0023,模塊值(Modularity)為0.8809>0.3,說明劃分出來的聚類結果有效。平均輪廓值(Mean Silhouette)為0.9669,說明聚類具有較高的信度[1]。

在關鍵詞聚類分析的基礎上,將數據導出Excel整理可得關鍵詞聚類表(表3)。

通過對數據的搜集和整理可以發現,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內容:(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關鍵詞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校溝通”“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等,以研究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為主,主要從發揮心理教師主導作用、強調班主任支撐作用、增強家校教育合力等方面展開;(2)學生心理健康:主要關鍵詞為“考試焦慮”“人際交往”“心理彈性”等,以理論研究為主,主要探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影響因素、心理品質等內容,能夠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理論指導;(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主要關鍵詞為“團體輔導”“校園心理劇”“心理健康教育課”等,積極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徑。

四、演進趨勢

CiteSpace可以在突變關鍵詞分析的基礎上為研究者提供學科研究的演化動態,預測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圖4直觀地顯示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自創刊以來的研究演進過程。我們大致可以將論文研究內容的演進過程分成三個階段:2002年至2003年,2005年至2010年,2012年至今。這三個階段并非是孤立的,時間上存在交叉重疊,內容上各階段承上啟下。

第一階段(2002年至2003年),這一時期主要關鍵詞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研究內容以對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和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進行描述、總結和思考為主[2-3]。

第二階段(2005年至2010年),主要關鍵詞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開始從教師、班級等具體角色和環境出發,探索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途徑和方式[4-6]。

第三階段(2012年至今),主要關鍵詞為“心理活動課”“輔導個案”“元認知干預技術”“心理劇”“生涯教育”等,這一階段開始探索心理學技術和手段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應用,聚焦于學生心理問題[7-9]。同時,需要指出的是,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揮出日益重要的作用,逐漸從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向培養、發展學生心理品質和能力轉變,如“生涯教育”等[10-12]。

五、討論與展望

通過使用CiteSpace軟件,本研究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年所發文章從作者、機構、關鍵詞等層面進行了可視化分析,以期從中探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熱點話題和演進趨勢。我們發現:第一,作者群體來源多樣,但缺乏合作;第二,實證文章較少,理論與實踐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第三,研究集中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關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較少。

在國家大力推進教育改革,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中小學生頻發心理健康問題的時代背景下,在未來的研究與發展中,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善:(1)加強對公共政策、時代背景的學習和分析,落實國家教育要求,著眼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2)加強高校、研究院所與中小學的協作研究,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開展;(3)開展跨學科融合工作,將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補充;(4)重視學生積極發展與全面發展的需求,從解決問題向預防問題轉變,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5)積極與高校合作,開展針對心理教師的專業培訓,加強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6)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重視家庭、社會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增強家、校、社的教育合力。

總體而言,目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還處于不斷發展、壯大的階段,因此要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體系的科學構建,搭建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的溝通橋梁,充分發揮理論研究的科學指導作用。同時,要促進家、校、社的良好協同,學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環境,社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撐,三者共同努力,才能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桂琴,方奕,易明.近五年我國青少年研究的前沿演進與熱點領域——基于CiteSpace研究文獻的可視化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7(12):90-95.

[2]蔡靜文.發揮心理輔導中心在學校教育管理中的功能[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12):16-17.

[3]任翠紅.遼寧省阜新市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12):20-22.

[4]傅軍,崔建平.略論師生溝通對中學生心理安全的影響[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18):11-13.

[5]韋洪濤,邢延清,王倩.基于勝任力模型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24):7-10.

[6]肖觀仁.當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23):17-18.

[7]范慧玲.心理活動課堂評價的新嘗試——同桌督學機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22):15-16.

[8]柯永紅.獨處的酸與甜——高一年級團體心理輔導[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1):33-35.

[9]朱雯嫻.對一起校園心理危機事件的有效干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60-63.

[10]韓桂蓮.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初中生涯教育的內容構建[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53-55.

[11]韋志中,衛麗.“雙減”政策下教育改革的邏輯、難點和策略分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22-24.

[12] 朱賽飛.運用焦點問句賦能生命,提升心理課堂生命張力[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25,27+30.

怎么醫學論文范文第5篇

文學作品是小學語文教材的“優勢文本群落”[1],文學閱讀教學擔負著幫助學生建構心智世界進而完善生命的重大使命。如果說非文學閱讀重在提取信息,那么文學閱讀旨在建構意義。所謂建構意義,不僅是指讀者對文本內容和涵義的了解和把握,更是指讀者領會文本“形式的秘密”,領悟形式是如何傳達內容和涵義的,進而完成用語言建構心智世界,生成屬于自己的意義的過程。

李海林指出,語文教學內容重構的過程應該是從教材中發掘具有教學價值的知識點,以適應學生的認知發展和成長需求,并將其提煉、轉化、生成新的內容,它是“語文教材這個信息源”和教師學生“已有言語知識和經驗信息源”在某一點相遇后的產物[2]。因此,小學文學閱讀教學要從文本“怎么寫的”切入,追尋一個文本的表達形式與特定年齡段學生實際的語文能力和發展需要相契合的語文知識點,使其成為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組織和呈現教學內容的有效“抓手”;同時通過師生的共同創設和生發,使其成為一個帶來更多可能性的教學生長點。

一、 追尋:緣于學生與文本的融合

文本的“先在結構”與讀者“期待視野”的融合是教師創建教學內容,追尋教學生長點的邏輯起點。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出刷新了人們關于語文教育教學的認知,其中“語言建構與運用”成為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焦點問題。王崧舟認為:“‘核心’不僅是一種事實陳述,也是一種價值判別,甚至還是一種思維方式?!闭Z文核心素養從根本上說只有一個,即語言建構與運用[3]。這可以說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相萃和而成的最具價值潛能的教學目標。也就是說,文學閱讀教學內容的追尋和創設應該緊緊圍繞“語言的建構與運用”這個核心點來進行。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是其基于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在社會文化的互動中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用兒童文學理論視野觀照小學語文教育的兒童文學理論家朱自強先生明確提出了“建構論”的語言觀和語文觀:“語言是人類心智世界的建構物、創造物;……語文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習者獲得用語言建構、創造意義,進而發展健全的心智世界的能力,獲得用語言來傳達信息、認識世界、表現心靈的能力?!盵4]因此建構說的實質是對學生這一語言學習和運用主體的尊重與召喚。

那么,怎樣在文本的語言形式與學生的語言建構運用之間架設一座輕巧便捷的橋梁,從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追尋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教學生長點的創設顯然是一種積極有效的策略。以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之前首先要考慮:一面是可能學前就已經聽過的熟悉的充滿幻想色彩的童話故事,一面是即將告別多夢的幻想年齡而走向現實人生的少年讀者,文本和讀者之間的這種逆向反差在課堂上可以產生怎樣的教學張力?于是,教師選取幻象描寫這一語文知識點作為教學組織的起點:

師:《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哪些情節讓你印象特別深刻?

生:我印象深刻的段落是,她最后擦亮一把火柴,看到了她的奶奶。奶奶將她抱入懷中。

師:她看到的奶奶是真實存在的嗎?

生(齊):不是。

師:但是眼前卻出現了。這樣的情境叫做什么?

生(部分):幻象。

(師板書“幻象”。)

師:不是真實存在,但眼前卻分明看得見。那么課文中寫到幾次幻象?

生(齊):四次。

師:打開書,我們用筆劃一劃這四次幻象描寫。

幻象描寫是《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作品中隱藏著的藝術形式,不經仔細思考與甄別,一般讀者都不會留意。從語文教材的角度看,它恰是“如何傳遞信息的信息”[2]——作者對小女孩最深切的人道主義同情正是寄予在反復多次的幻象描寫之中。而對于閱讀經驗尚淺的六年級學生來說,幻象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內容。于是,一個熟悉的故事因為這個點的提取和創設變得神秘起來。什么是幻象?為什么要寫幻象?怎樣寫幻象?這些問題使學生的心湖重新蕩起朵朵漣漪。由此,一個普通的語文知識點就可能變成一個教學生長點——這個點是教師在教材文本與學生讀者之間找到的最佳契合點,經過教師的創設和師生的生發,這個點就像小女孩手中的火柴,匯聚起巨大的能量,爆發出耀眼的光華,照亮了整個課堂乃至師生的生命。

二、 創設:在比較中甄別與凸顯

幻象這一知識點的提取與確定,不僅可以架設一座學生與文本之間深度對話的橋梁,引領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再次建構新的意義,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運用幻象描寫的方法進行個性化書寫。要想生成這兩方面的教學內容進而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邏輯性地完成對幻象這一教學生長點的創設過程。在海量的語文知識當中,幻象描寫屬于這樣的一類知識,它們是經實踐證明能形成語用能力的言語運用知識。它們主要研究人對語言的運用,指向的是人(包括作者和讀者)憑借語言實現思想情感交流的過程和方法。這類知識絕不是簡單抽繹出來的一個點,而是牽連著語用者內心深處的心理動機和情感走勢。換句話說,幻象這個抽象的知識點的提取還必須轉化成一種可見的存在才能現實地生成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內容,即學生需要對幻象描寫這種抽象的語文知識產生情感反應。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避免用抽象的概念去遮蔽學生對文本的鮮活感受,而是讓學生尋覓作品中的語句來形成自己的判斷。同時運用比較的思維方式,以“我們中間的很多女孩子渴望得到什么?是漂亮的公主裙還是發卡?可是在這個女孩子的幻象當中首先出現的卻是一個大火爐,這是為什么?”的啟發式語言讓學生形成比較,建構起“幻象表達的往往是人物內心最深切的渴望”這樣的意義。這一段的重點與其說是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幻象,不如說讓學生理解幻象與人物內心世界的關聯。這個教學環節使學生明確了寫人物幻象的深層心理動因,引導學生從“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的深度邁進,開啟了用語言建構心智世界的旅程。

從語用學的角度看,閱讀教學的生長點一定指向學生最終的“語言運用”。那么,怎樣寫幻象?課文提供了怎樣的典范?在“烤鵝”這段幻象描寫中,教師讓學生注意“雪白的臺布”和“精致的”食具,以“是否多此一舉?”的設問使學生建構起“幻象中的細節描寫”的意義;接著,以“烤鵝向她走來”和“她向烤鵝撲去”的對比,使學生建構起幻象描寫追求奇妙性的意義。這樣的設問和比較不但使幻象這個知識點內涵著的關鍵內容得以清晰地彰顯,讓學生充分領略到安徒生的運筆之妙,同時也可以為下面的語言運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在對“圣誕樹”和“奶奶”這兩次幻象描寫的教學中進一步強化了“抓住細節”和“表達內心最深切的渴望”這兩個關鍵知識點。由此,教師通過理解幻象的涵義、把握幻象的寫法、關鍵知識點的鞏固與強化這三個教學步驟完成了對教學生長點的創設,使學生在課文的語境中逐層深入地了解到幻象的含義及寫法。其中第三步屬于一個智力技能熟練化的過程,這是一個上承主體主動吸收外部知識信息,自主建構,建立起神經的暫時聯系,實現知識的“主體化”;下啟主體經過反復實踐和練習后實現智力技能的“穩定化”和知識能力結合的“自動化”的過程。在語用知識轉化為語用能力的“三部曲”中,教學生長點的創設成為最關鍵的因素。

三、生成:向心靈的更深處漫溯

圍繞“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核心素養的培養,文學閱讀教學生長點生成的一定是學生對語言的運用。潘涌曾用這樣一個公式表達了主體語言運用的各項條件及其關系:“語用行為=語用動機×語用情感×語用能力?!盵5]也就是說,動機與情感是語用行為中更為重要的因素。因為“為用而用”的語言訓練就是靈魂缺失的符號操練,語言的運用一定與叩問生命的意義相關。

師:今天咱們也試著寫一寫幻象。首先我要給同學們引進一個跟賣火柴的小女孩有著相似命運的孩子——楊科。請大家打開閱讀單:《小音樂家楊科》。它的結尾并不是你們現在所看到這樣,我對它做了一些改動。我們先來仔細讀一讀文章,走近楊科,了解楊科,看看從哪些語句能夠看出楊科是個熱愛音樂的孩子。仔細想想,楊科在快要死去的時候,內心最渴望什么?

生閱讀和討論(略)

師:好,請同學們為楊科圓夢,在紙上寫一寫。(大屏幕上出示提示句:小音樂家楊科睜著眼睛,白樺樹嘩嘩地響,斑駁的樹影間他突然看見 。)

學生進行片段寫作練習。

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讓學生閱讀《小音樂家楊科》,為楊科圓夢,正是一個創設語境、激發學生語用動機和情感的教學設計。而且,兩篇作品有著較大的類同性,書寫的都是底層兒童在特定歷史時代的悲慘遭遇,表達的都是創作者深切的人道主義同情。從《賣火柴的小女孩》轉向《小音樂家楊科》,學生的情感渠道是順暢的、自然而然的。由此,教師較為成功地實現了課題類化、快速轉移經驗的教學任務。

在對學生當堂完成的三個習作片段進行點評時,教師以“通過幻象寫心理,點三個贊;幻象描寫細致、逼真,點四個贊;幻象奇特,有吸引力,點五個贊”為評價標準作為對學生在語言運用方面更上層樓的激勵。至此,幻象這一教學內容由課文中的概念存在轉化為學生語言產品這樣的現實存在。

然而,生成又不止于此?!顿u火柴的小女孩》中的最后一次幻象是作品的高潮。教師要求學生注意段落中那些“溫暖的詞語”,體會與“你的閱讀感受”之間的反差,從而使學生再一次實現意義的建構。當“以喜寫悲悲更悲”出現在板書上的時候,學生即刻頓悟到幻象寫作的真正意義。再加上對《凡卡》《小音樂家楊科》的結尾的品讀,學生不但體會到“不同文章會有共同的寫法”,更能領會到偉大作家對底層兒童最真實深切的關懷。由此,學生的思維渠道豁然開朗,他們仿佛站在了一個開闊的平臺之上,領略到更為豐富多元的立體景觀。同時,他們的情感觸角也變得更加細膩靈敏,與創作者對人物的深切同情達到協調一致的情感共振。

臨近下課,教師在帶領學生回顧整節課的收獲時,要求學生繼續探尋安徒生創作的秘密。這種對繼續閱讀、繼續探究的鼓勵可以說是這節課生發而出的第三方面的內容。教師大海拾貝般創設“幻象”這個點的過程,也成為一次提供給學生的閱讀示范。這種感染和示范猶如種子般悄悄地落入學生的心田。

布置作業:

1.閱讀契訶夫《牡蠣》,找出其中“幻象”的部分,讀一讀。

2.閱讀《同步閱讀》176頁的《快樂王子》,試著用以喜寫悲悲更悲的寫法做一個結尾。

這個作業設計是幻象這個教學生長點再一次可能的生成。作業1讓學生在閱讀不同文本時去捕捉學過的知識點;作業2開拓出的思維空間更大,這是一個比幻象難度更大、也是對更具個性書寫能力的一次召喚。學生在課堂上形成關于“幻象”的經驗需要在課下進一步去延伸和強化。這種言語智慧,即如何傳播信息的智慧,既以知識為其心理表征,又以經驗為其心理表征。這種經驗絕不是靜止的、封閉的,它會在學生累積的生活經驗和成長感悟中,向更深邃的心靈深處不斷地漫溯和生長。

生長點本是植物學術語,其意為植物根或莖的頂端分生組織,此處細胞活動分裂最為旺盛。這個概念被引申到許多其他領域,泛指與某一事物聯系緊密的,由此事物生發出來的,有明顯傳承或依附關系的事物。對于閱讀教學而言,周周在他的博士論文《課例研究:閱讀教學的針對性》中提到:“閱讀教學針對性地選‘點’建構是基于文本特點而采取的閱讀教學針對性理解策略?!薄案鶕谋倔w式選擇教學內容的核心就是尋找創作的‘生長點’,尋找創作的‘生長點’是為了建構教學的‘生長點’?!盵6]《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教學案例可以說向理論思考提供了鮮活有力、意涵豐富的資源。究竟怎樣從一篇課文中提取指向“語言建構與運用”的教學生長點?從這個點出發又可以生成怎樣的教學內容?這正是小學文學閱讀課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 曹文軒.文學的意義——對作為語文教材優勢文本群落的解讀[J].課程·教材·教法,2018(02).

[2] 李海林.論語文教學內容的生成性[J].浙江大學學報,2005(12).

[3] 王崧舟.叩問意義:核心素養下語用教學新視野[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7(05).

[4] 朱自強.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法[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2015.

[5] 潘涌.積極語用:21世紀中國母語教育新觀念(一)[J].語文建設,2013(01).

[6] 周周.課例研究:閱讀教學的針對性[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陳國慶]

上一篇:碩士醫學論文下一篇:醫學學術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