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初中化學案例范文

2023-04-13

初中化學案例范文第1篇

一、問題呈現, 激發探究

[問題]同學們, 現在你們的桌面上都擺著一瓶敞口放置的裝有氫氧化鈉固體的試劑瓶, 我們可以通過怎樣的方法來證明氫氧化鈉有沒有變質?若變質了, 我們又如何知道它是完全變質還是部分變質?

二、自主探究, 合作探討

在充分尊重小組成員的前提下, 每個小組推薦出一位學員作為該小組的組長。這樣, 在老師提出問題時可以提高組員的自我約束能力, 避免產生亂堂現象, 保證合作學習順利進行。另外, 組織者由學生選出, 他們相互信任, 相互鼓勵, 合作的主動性就會增強。在合作學習過程中, 每個組員的都要有非常明確的分工, 如組織者、記錄員、收集資料者等等。合作學習前要預留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 然后再交流、探討, 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才能發揮最佳效果。例如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學生實驗中, 我把全班分為6組, 每組6個學生, 每組都由學生自己推薦一名組長, 組內分工由組長安排。

[師]請同學們利用實驗桌上呈現的試劑, 通過組內合作探究得出結論, 稍后我們進入組間相互討論。

此時, 教師巡視各討論組, 給予部分學生必要的幫助, 或者可以參與學生的討論。

三、分析交流, 思維碰撞

[師]請同學們將各自組內討論的結果展示交流, 并對交流中發現的問題進一步思考。

[生1]我們組的方法;取少量的樣品于燒杯中, 加過量的稀鹽酸, 發現有氣泡產生, 那證明肯定有碳酸鈉存在, 說明已經變質。然后我們又取少量的樣品于燒杯中, 加水使其溶解, 逐漸往里面滴加氯化鈣溶液, 直到不再有白色沉淀產生, 讓它靜置片刻, 取上面澄清的液體于試管中, 再向試管中滴加2滴無色酚酞試液, 發現液體變紅了, 說明該固體為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物, 那么, 這瓶藥品是部分變質。

[師]非常棒的方法, 其他組有不同的方案嗎?

[生2]我們組跟他們差不多, 就是我們沒選氯化鈣溶液, 我們選擇加氫氧化鈣溶液, 也有白色沉淀。

[生1]氫氧化鈣本來就是堿性的, 它也能使無色酚酞變紅, 你若是加過量了, 滴加酚酞后肯定變紅, 不能證明里面有氫氧化鈉。氯化鈣是中性的, 加過量也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師]對, 氫氧化鈣本來就是堿性的, 有點不妥, 我比較同意生1的觀點, 其他組呢?有沒有不同觀點?

[生3]我們組剛開始也選擇滴加稀鹽酸, 好像沒有看到氣泡啊!因此我們就認為它沒有變質。

[生4]那是因為你們滴加的稀鹽酸太少了, 鹽酸要多加點的, 當有氫氧化鈉存在時, 鹽酸先和氫氧化鈉反應, 二氧化碳氣體是不能釋放出來的。

[師]解釋得非常棒, 生3同學, 你們這組繼續往燒杯中滴加稀鹽酸, 其他小組一起觀察實驗, 看看有何現象。

生3小組繼續實驗, 其他小組一起觀察實驗現象。

[生3]老師, 我們看到有氣泡啦!果然是變質了!

此時, 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一張張小臉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師]同學們, 你們今天的表現太棒了, 其他小組還有不同的方案嗎?

[生5]我們組的方法;取少量的樣品于燒杯中, 加水使其溶解, 滴加氯化鈣溶液, 有白色沉淀, 證明有碳酸鈉, 所以變質了, 然后再繼續滴加氯化鈣溶液, 直到不再有白色沉淀產生, 讓它靜置片刻, 取上面澄清的液體于試管中, 再向試管中滴加2滴無色酚酞試液, 發現液體變紅了, 說明該固體為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物, 那么, 這瓶藥品是部分變質。

[師]嗯, 可以得, 那你們的氯化鈣還可以改成其它藥品嗎?

[生5]氯化鋇、硝酸鈣、硝酸鋇等也是可以的。

[師]你們很棒!

[生6]我們組的方法;取少量的樣品于燒杯中, 加水使其溶解, 滴加澄清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 證明有碳酸鈉存在, 樣品已經變質。另取樣品于燒杯中, 加水使其溶解, 逐漸往里面滴加氯化鋇溶液, 直到不再有白色沉淀產生, 讓它靜置片刻, 取上面澄清的液體于試管中, 再向試管中滴加2滴無色酚酞試液, 發現液體變紅了, 說明該固體為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物, 那么, 這瓶藥品是部分變質。

[師]非常好, 你們的澄清石灰水改成氫氧化鋇溶液可以嗎?

[生6]可以的, 生成碳酸鋇沉淀。

[師]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棒, 回答得很全面。通過小組間的交流, 我們發現判斷氫氧化鈉有無變質, 我們可以加稀鹽酸, 觀察有無氣泡;或者加澄清石灰水、氯化鈣、氯化鋇、硝酸鈣、硝酸鋇等, 觀察有無沉淀生成。若要判斷是部分變質還是完全變質, 則需要先把碳酸鈉除去, 再用酚酞測試剩下的液體, 液體若變紅, 液體顯堿性, 則還有氫氧化鈉, 說明固體部分變質, 否則, 固體完全變質。

四、反思總結, 交流感悟

[師]請同學們就今天這堂課的學習內容, 談談你的感悟!你學到了什么?

[生7]今天我們不僅僅是解決了一個問題, 或是學會了幾種方法去判斷氫氧化鈉有沒有變質, 或變質到怎樣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堂課上經歷了一次化學探究的過程。通過組內合作討論、組間互助等形式, 我們了解到解決一個相同的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思路, 這對我們學好化學, 提高化學學習效率相當重要。

[生8]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我們單調的學習方式, 為我們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通過合作學習, 課堂上我們主動發言的人明顯多了, 我們的質疑能力提高了, 自主、探索意識增強了, 同伴之間相互學習, 相互信任, 增強了團體合作精神, 消除了自卑感, 讓我們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

五、總結感悟, 延伸認知

本節課采用的是合作探究中“問題驅動”模式, 這種模式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使學生從“學會”轉變為“會學”。而讓學生“會學”必須是在教師長期的引導之下才能完成, 而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又必須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因此教師在課前要精心設計一些能引發學生學習欲望的問題, 以及學生在探究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又突出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

另外, 問題預設時, 教師應該換位思考, 把學生在預習、探究、討論中出現的問題盡量想到。遇到課堂突發問題時, 教師要充分發揮從群眾來到群眾去的原則, 讓學生在討論、爭論中明確答案。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是師生共同構建的、內涵極其豐富學習過程, 是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小組合作學習是同伴之間的互助活動, 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促進, 相互鼓勵, 相互包容, 形成良好的、和諧的學習氛圍。在與同伴合作的過程中, 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 學習效率提高了, 合作意識也增強了, 合作能力得到一定的培養, 同時, 合作學習還可以促進同伴之間相互學習, 相互監督, 從而達到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1.8. (47) .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 化學課程標準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

初中化學案例范文第2篇

教育心理學指出:構成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對學習產生的直接興趣。初三化學是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如何在這個階段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中,我能掌握教學規律,因材施教,從開發非智力因素入手,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媒體創造情景,認真組織好每堂課的教學,從現實生活中選取一些典型、生動、有趣的事例補充教材,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能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深深地體會到,學生在學習中最大的興趣、最持久的興趣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學生對所學問題是否弄懂、學會,只有老師的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又能弄明白,他們對學習才有興趣,課堂的教學才能得到順利進行,老師的主導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調動,才能收到較好的實際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很注意每一節課的引入,從復習舊課導入新課,使學生有一個溫故而知新的感覺,使新舊知識銜接好,讓新知識能自然過度,為學生接受新知識作了鋪墊。同時,在教學中,我們堅持面向差生,緊靠課本講課。講課時,力求學生聽懂聽明白,對大部分學生堅持不講難題、偏題,重在基礎知識。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測驗我們都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盡量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覺,充分讓學生感到學好化學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學好化學。

二、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知識和實驗技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與學生的接觸中,我發現初三學生對化學實驗非常感興趣,只要課堂上一做實驗,興趣驟升,如何利用學生這種心理,引導他們去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優越性,認真組織好實驗教學。在演示實驗中,我除按基本操作要求進行示范操作外,還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實驗現象,并能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和思考,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探究物質的本質及其化學變化的規律。我還結合教材內容,對實驗進行增補,增強實驗的效果,加強實驗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進而發揮學生的主觀性,增強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借助對實

驗現象的分析,綜合歸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化學教學反思二

1、興趣:學習興趣是我們教師工作的動力基礎,要善于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調節課堂氣氛的能力,

2、激情:熱愛所教的學科,要找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找一種與學生分享快樂的感覺;用教師的激情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3、契機:抓住每一個教育的契機,不放過任何一個教育的最佳機會。

4、懸念:課堂教學要有懸念,要利用問題或問題組給學生提供閃光的機會,讓學生告訴學生。

5、規矩:教師的教學要有特點,形成規矩,并且要引導學生盡快適應教師的教法。教有規矩,學有方圓。

初中化學教學反思三

一、教學方面的經驗

(一)認真研究新教材及各章節處理方法:前兩年用的是老教材,這兩年改用新教材。新教材增加了兩個單元,用化學科學知識充實了化學教材,加強了化學與人們關心的課題,如材料、能源、環境、生命健康等的融合與滲透,引導學生從日常的生產、生活入手,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會用化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我加強了新課程觀念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不斷轉變教育理念,認真研究總結歷屆中考試題,細心研究考試說明,總結出考試重點和熱點,貫穿于教學中,及時提醒學生注意熱點問題和重點問題。

(三)深化課堂教學的改革:在教學中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加強化學用語和實驗基本技能的教學,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時間。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題目,有意識地去鍛煉他們思維應變、組織表達的能力。盡量讓大多數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多讓他們在黑板上寫板書,發表自己的觀點,動手操作。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輔助手段,使化學實驗教學情景集色彩、圖像、聲音、動感等多種特點于一身,使學生有置身于真實情景之感,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近年來對環保、能源等社會熱點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強,這就要求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學知

識,盡可能多地接觸、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覺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

(五)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他們很需要得到老師的鼓勵,因此我密切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多與學生談心,當他們取得進步時我表揚鼓勵他們;當他們退步時我找他們個別談心,幫助他們找出原因。在課堂上盡量地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長加以稱贊,激勵他們喜歡上化學,變要他學為他要學。

(六)練習和考卷的選擇:一份好的練習和考卷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練習要進行合理精選,減輕學生的課后負擔,使學生在輕松高效中掌握知識。

(七)科學制定計劃:制定出詳細的教學、復習計劃,明確其內容和要求。有了計劃的引導就會有條不紊地進行,避免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教學方面的不足

我還應該多注重信息交流,主動與一些學校進行交流與學習,擴大資料來源,充分發揮信息互動,取其之長補己之短。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

教育工作者,我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 第二方面只有當以上思想工作基本過關了,奏效了,才能使教學效果上去。對于教學方面,我主要從以下六點入手,第一點:總體把握教學要點,如該學年,該學期有哪些知識點,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這樣在平常教學中才有目標。第二點:注意和學生一起探索各種題型,我發現學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點,只要勾起他們的求知欲與興趣,學習勁頭就上來了,如每節課后如有時間,我都出幾題有新意,又不難的相關題型,與學生一起研究。第三點:,每節新課后注意反饋,主要作業與小測中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不足之處,及時加以訂正。第四點:要進行一定數量的練習,我反對題海戰術,但用相當數量題目進行練習卻是必要的,練習時要有目的,抓基礎與重難點,滲透數學思維,強調一點是老師在練習要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鍛煉,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與打好基礎,可以做到用一把鑰匙開多道門。第五點:就是考前復習中要認真研究與整理出考試要考的知識點,重難點,要重點復習的題目類型,難度,深度。這樣復習時才有的放矢,復習中什么要多抓多練,什么可暫時忽略,這一點很重要,會直接影響復習效果與成績。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并把握得準,必須要有相當長時間的經驗積累與總結,甚至挫折,否則不行。而我仍在不斷摸索中,但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就會有所領悟。第六點:抓好后進生工作,后進生會影響全班成績與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氣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后進生跟得上。例如在課后,只要有時間,我一般會留部分成績

不足的學生再進行一次復習講解或小測,時間不要太多,十幾或二十分鐘,但一學期下來,就積少成多,對提高成績會有幫助,但要注意兩點,一是其它科任老師協調好時間,二是被留下的學生的思想工作要過關,以免因被留下產生抵觸情緒,就會影響復習效果。以上六點教學方面的看法只有根據自身與本班實際情況綜合運用,有機結合,才可能有一定效果。

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我目前仍在不斷探求有更好效果的教學方法,我雖沒有教改,實際上已是 " 半個教,我的教學是 " 常規 " 與 " 教改 " 相結合,并博采眾長,不斷改進,爭取更好成績。

初中化學教學反思四

1、興趣:學習興趣是我們教師工作的動力基礎,要善于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調節課堂氣氛的能力,要敢于和學生說笑話。天南的、地北的、國內的、國外的、與化學有關的、無關的。有的學生說水是由H2 和O2組成的,我說“那壞了,H2 和O2是氣體喝一口你就飄忽,喝一杯水是不是就有坐飛機的感覺,如果喝的再多可能就會飛向美國了。同學們想,如果在空中點火抽一支煙,什么結果?”,同學們吆喝“爆炸”,因為H2 和O2遇火可能發生爆炸,我說那只有唱“傷心太平洋”的份了,生哈哈大笑。

學生要喜歡這課,肯定要先喜歡老師,如果哪位老師很幽默,學生肯定喜歡與他交流。喜歡老師,就會主動接近老師,肯定會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受到我校演講的劉文老師的啟發,我就經常對學生說:“你敢不敢喊老師„我愛你?,怕什么?你是老師的孩子。”

2、激情:熱愛所教的學科,要找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找一種與學生分享快樂的感覺;用吳老師的話說“用教師的激情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3、契機:抓住每一個教育的契機,不放過任何一個教育的最佳機會。如:作為一名新的任課教師,用最短的時間認識所教的所有學生,晚自習快下課時不看座次、不看花名冊認識各位學生,“張三,你很聰明” ,“李四,第二節課你就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五,……”,實在沒有話說,就“認識你很高興”,利用這短短的5分鐘,讓學生知道老師很了解他們,加強了師生間的聯系。

再如:老師檢查目標作業時,有的學生自信地說“老師,你看”,有的則說“沒問題!”,再看部分沒有做完作業的同學只有不好意思得份了,老師則說“很多同學作業寫得很好,老師都很鼓舞,一定盡心教好同學們,你不受鼓舞嗎?下次作業你能主動給老師看看嗎?”

4、 懸念:課堂教學要有懸念,要利用問題或問題組給學生提供閃光的機會,讓學生告訴學生。如: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體積如何?猜一猜,有猜大的,有猜等于的,有說不知道的,但有許多學生說“小于”,而且還能說的同學們心服口服,一個小問題就能增強好強心、好奇心,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下課前留一些新穎、難度較大的小題目,告訴學生“老師等待著你的結果”,往往是當天就有許多學生在課間圍著老師,“答案是幾?”“我做的對不對?”,熱情特別高。

5、規矩:教師的教學要有特點,形成規矩,并且要引導學生盡快適應教師的教法。①課堂新授教學時,爭取當堂內容當堂掌握,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輕松、愉快。最本的辦法:講完后領學生集體讀一遍、集體背一遍、個別學[內容來于斐-斐_課-件_園 FFKJ.Net]生再檢查一遍。②課前作業必檢查,哪怕寫一個或幾個關鍵字,也能顯現出對知識的掌握程度。③習題講評課,要求學生拿起筆,把題目種的關鍵字、關鍵話劃出來,把牽扯到的計算式子列出來,答案自然就明確了,下次再見到類似的題目,眼睛肯定會一亮。

初中化學案例范文第3篇

1.教材位置和教學內容

《申請免費電子郵箱》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上冊第14課內容。

2.教材的編排意圖

本課題是在學生已經具備了上網的基本技巧后安排的,內容豐富,靈活有趣,實用性很強。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申請電子郵箱,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能力目標:

1、知道申請電子郵箱的網站。

2、掌握申請電子郵箱的步驟。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能通過網絡資源與他人進行遠距離交流。

【教學重點】會在網站上申請電子郵箱。

【教學難點】注冊資料的填寫。

【教學準備】《申請免費電子郵箱》課件。

【教學方法】我采用了基于網絡環境下我采用了“直觀演示法”、“任務驅動法”、“小組討論法”的方法進行教學。同時,利用互聯網功能進行信息交流,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申請電子郵箱及運用同桌討論的形式尋求幫助,既掌握了知識的學習,又增強了交流和協同工作的能力。

【學習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不少計算機上網方面的知識。今天我們進一步上網學習:申請免費電子郵箱。相信大家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下課后一定會擁有自己的郵箱。下來我們就行動吧。

二、出示課件,學生觀察,認識電子郵箱地址

師:咱們先來了解一下電子郵箱地址吧!認真觀察有幾部分組成。

生:三個部分。

師:同學們很聰明,現在老師給出了它們的名稱,相信看后你能把它們說對?

師指出相應的用戶名,分隔符、郵箱所在的網站(指名說)

生1:用戶名。

生2:分隔符。

生3:郵箱所在的網站。

師:讓同桌兩人自己各寫一個,同桌合作看寫對了嗎?

設計理念:通過認識郵箱,激發學生求知欲。

三、動手實踐,知道還有別的網站也有電子郵箱,學習申請郵箱

1.指導學生上網查詢

2. 生說郵箱名。

那么多郵箱你想擁有一個嗎?跟老師來吧!【出示幻燈片】

3.申請郵箱

第一步:找到入口

講授這個區域生的質疑問題。

第二步:填寫信息

講授這個區域,生的質疑問題(郵箱地址填寫,密碼填寫,密碼問題,密碼問題答案、昵稱、驗證碼)

第三步:確認“同意以下協議并注冊” 講授這個區域生的質疑問題。 第四步:申請成功

1.講授這個區域生的質疑問題。

2.布置任務,申請自己的郵箱,練習【師指導學生申請】

3.把申請到的郵箱名說給同學聽

設計理念:通過演示、講述學生學會申請郵箱,然后試著進入自己的郵箱,體驗學習的成就感。

四、感受成功,體驗快樂

師:哪位學生申請到了郵箱?誰還不會申請郵箱?

生:生答(如果都不會,師可播放課件或個別指導!)

師:總結申請的步驟。哪位學生上臺匯報,總結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及學會的操作和你申請到的郵箱地址。(如:匯報的好,就讓全班同學在下一節課每人給他發一封信,祝賀你成功了)

生:匯報(1—2人)

師:這節課,同學們開動了腦筋,解決問題,并通過相互協作,使問題能得到圓滿解決。老師相信,在平時的生活中只要多留心、多觀察、多思考、多實踐、多合作,未來的電腦專家一定會在我們中間產生。

設計理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感受成功的喜悅,運用現有知識進行探索嘗試。

五、拓展性學習

請同學們利用自己的信箱,為四川雅安災區的小朋友寫一封信表示對他們的問候之情??凑l能解決這個問題,下一節課的實踐能手就是誰。

設計理念: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充分體現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六、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上下來,我覺得比較成功,通過課件的直觀演示讓學生一目了然,學生知道了電子郵件各部分名稱,然后再讓學生在自己實踐的基礎上懂得了電子郵箱的作用。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圍繞新的課程標準,實現了教師、學生角色的轉變,注重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間的緊湊性。通過解決問題,生生都能參與探究、注重情感,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態度,使他們在這樣生動愉悅的教學中,學會了電子郵箱的申請。使學生在課堂上能真正“動”起來,思維“活”起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學生技術素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單位:沙窩小學 姓名:何小慧

初中化學案例范文第4篇

魯云珍

摘要 元教學是基于元觀點對教學的認識與反思,是關于教學的教學,是教師自己會教的教學,是一種基于教學思維、指向教學實踐的意識性教學。而微課便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便于踐行元教學理念。本文簡述了自己的實踐體會。

關鍵詞

元學習 元教學 微課 教學知識

一、對“元教學”理論的認識

元教學,英文為meta-teaching,其中的“meta-”即“元”,意即“在„„之后”、“超越”。“元”是一種高級的邏輯形式,可分為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指的是:這種邏輯形式具有超驗、思辨的性質。另一層含義是:這種新的更高一級的邏輯形式,將以一種批判的態度來審視原來學科的性質、結構和其他種種表現”。“‘元概念’是一種‘看或觀察’的本體論承諾,它規定著這一領域研究者的思維方式或取向。‘教學究竟是什么’,是教學的‘元概念’。每一次教學研究范式的轉換,首先是教學的‘元概念’的改變,隨之而來的是教學基本問題的更替。”1從“元概念”出發,元教學便是從教學的本體論視角,用元語言對教學進行邏輯[]分析,超越教學現象本身,采用思辨的、批判的態度,“在教學之后”反思教學實踐,即省察教學自身,從而在發展教學理論的基礎上修補、完善教學實踐,建構教師的教學實踐哲學的過程。

日本的佐藤學教授認為,“學”是與客觀世界的相遇和對話(稱“活 動”,action)、與他人的相遇和對話(稱“協同”,collaboration)以及與自己的相遇和對話(稱 “反思”,reflection)的三位—體的持續不斷的過程。其實,教師的教也一直是教師在學“教”,作為與元學習對應的元教學是教師主體思考教學實踐中如何使學生學會學習,如何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的素質,如何優化學生的學習策略,如何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以及如何改善學生元學習的能力等。從元學習的角度出發,教師應思考自己的教學實踐是否幫助學生發展了學習力、思考力、調控力和建構學習環境的能力。教師通過元教學的反思和批判,能夠達到提高學生元學習的品質,也能提高教師自身的元學習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如果說教學是一種服務于培養人的目的而進行的特殊社會實踐活動的話,那么元教學就是對這種社會活動計劃之針對性、實踐之合理性、過程之有效性和結果之理想性的檢視與修正活動。也可以說,元教學是一種基于教學思維與教學哲學,但指向教學行為與教學活動的特殊教學形態。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贊可夫在他的教學與發展的基礎教育改革實驗中提出的五條原則之一“讓學生理解學習過程的原則”,就可以看成是元教學的思想表現。從實踐角度考察,一直以來作為教師教學工作重要環節的“教學大綱”制訂及文本呈現,還有說課活動,現在正在流行的微課教學和教學反思,都可以被看成是元教學的具體樣態。

二、“元教學”理念下的微課實踐

“微課”就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視頻可采用三維動畫,教師本人視頻與屏幕視頻可互相鑲嵌,演示教學效果好,直觀、清晰,細節知識點可非常到位透徹地講解,便于學生學習。其中,課堂教學視頻,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教學支持資源。“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資源類型,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2]

視頻制作的技術對成功有效的微課教學當然是重要手段,可是,我這里想介紹的重點還是微課主題思想的確定。元教學由3個基本的層面構成:一是對教學活動的自我明晰;二是對教學活動的自主表述;三是對教學活動的自我反思。它具有保持教學內部動力、幫助學生有效學習、促進教師有效教學、保障教師教學專業可持續發展、促進教學論發展與完善的重要功能。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筆者一直秉持元教學理念設計微課學習活動,舉例如下: 搭建階梯,破解學習難點

高中階段,各個年級的學生對量氣管的使用都覺得困難,而這個難點一直沒有很好的突破方法。筆者用微課實驗進行了嘗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其中的文字部分摘錄如下: 課題:量氣管的實驗原理

1、理論認識量氣管的工作原理

量氣管是通過排液體來測量氣體的體積的, 這是兩種量氣管(左邊的兩圖),左裝置是讀取左邊的液面差,右裝置是讀取右邊的液面差。我們讀出的是氣體的體積,還必須確定氣體的溫度和壓強,才能利用氣體狀態方程:pV=(mRT/M)=nRT求出氣體物質的量。氣體的溫度就是實驗時的室溫,壓強一般為一個大氣壓。

2、實驗探究量氣管的工作原理:用品:兩支堿式滴定管(去掉橡皮管和玻璃珠),一段長橡皮管,紅墨水,乳膠頭,洗耳球。

我們看這個裝置(裝置圖片略去),它是用一段橡皮管從底端連接兩支各25mL的堿式滴定管構成,我們向其中加入紅墨水。當兩只滴定管高度相同時,兩邊液面相平,我們改變滴定管的相對高度,無論怎樣改變,發現兩邊液面始終相平;因為兩邊液面上的氣體都是一個大氣壓。

現在,我們給左邊液面做一個記號,并用乳膠頭將其上端封住,使其不能與大氣相通。此時,當我們提高右邊滴定管時,右邊液面可以遠遠高于左邊液面。并且,左邊的液面也略

有上升,說明左邊的氣體被壓縮,壓強大于一個大氣壓。相反,我們將右邊滴定管位置放低時,右邊液面可以遠遠低于左邊,同時左邊液面也略有下降,說明左邊氣體體積變大,壓強小于一個大氣壓,因此,只有當兩邊液面相平時,左邊被封的氣體壓強才是一個大氣壓?,F在,我們取下乳膠頭,重新調整兩邊的液面相平,在右邊滴定管的液面處也做上記號,讀取兩邊的讀數都作為各自的V(1),用洗耳球向左邊充入一些空氣,并用乳膠頭封住,再次調整兩邊液面相平,讀取各自的V(2),兩次的讀數只差,就是剛才充入的空氣的體積。我們發現,兩邊讀出的充入的空氣的體積是相等的,只是左邊是V(2)>V(1),右邊是V(1)>V(2)。 所以,上述兩個裝置中,有刻度的部分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但是,實驗時,都是從右管注入水,排出左管的空氣,收集的氣體從左管進入,將液體排入右管。其實,讀取氣體的體積除了要注意左右兩邊液面相平、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外,還有一點是首先要注意的,它是什么呢?現在我們來解決一個問題:

3、解決問題

實驗室用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制氯氣時,會因鹽酸的濃度下降而停止反應?,F在欲測量反應停止后剩余鹽酸的濃度,取10mL剩余液和足量的鋅,用如圖所示(前面最右)裝置進行試驗。(夾持器具已略去)。

(1)使Y形管中的殘余清液與鋅粒反應的正確操作是將—— 轉移到——中。(2)反應完畢,每隔l分鐘讀取氣體體積,氣體體積逐次減小,直至不變。氣體體積逐次減小的原因是——(排除儀器和實驗操作的影響因素)。問題(1)是為了保證鹽酸完全反應,而問題(2)則是因為反應放熱。所以,測量氣體體積時,第一要注意的是使裝置中的氣體恢復到室溫。 這段課程,使用了實驗室里簡單的儀器用品,并且借用紅墨水顯色,巧妙地展示了學生們感覺深奧不解的實驗原理,為他們解決此類問題掃清了障礙,還有利于養成學生愛動手動腦發現、驗證知識的良好素養。

去偽存真,還原知識系統

高中化學的物質結構部分介紹了鐵原子的價電子構型是3d64S2,Fe2+的價電子構型為3d64S0 ,而Fe3+的價電子構型為3d54S0,一般說來,老師們會向學生介紹“由于Fe3+價電子構型滿足了3d5的半滿結構,所以,一般情況下Fe3+離子比Fe2+離子穩定”。作為常識,這樣傳授無可非議。但是,在化合物中,Fe2+和Fe3+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它總是與陰離子共同存在的,所以,Fe2+和Fe3+的相對穩定性往往與陰離子或配體的種類、結構有關,與溶液的酸堿性有關,與體系的溫度有關,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來說,讓他們見識廬山真面目,有利于培養他們高瞻遠矚、全面追逐知識來龍去脈,力辨真偽的科學態度。筆者就此課題設計了下面的一段微課:

課題:Fe2+和Fe3+的相對穩定性比較

氧化物中, 我們可以通過考察鐵的各種氧化物相互轉化的自發性,來比較鐵和氧化合時形成的氧化物的相對穩定性,即:

3FeO(s)+ 11O2(g)==Fe304(s)

(1) 2Fe304(s)+ 02(g)==3Fe203(s)

(2) 22ΘΘΘ

對于反應(1) ?rGm(1)=?fGm(Fe304)-3?fGm(FeO)=-1012.634-3?(-266.563)≈-274.8 kJ·mol-1 [3]

ΘΘΘ

對于反應(2) ?rGm(2)=3?fGm(Fe203)-2?fGm(Fe304)= 3?(-742.435)-2?(-1012.634)≈-202.0 kJ·mol-1

這表明,反應(1)和(2)的?rGm都小于零,都是自發的。因而,若將Fe0、Fe304和Fe20

3Θ跟標態的氧氣(P=100 kPa)放進一體系,Fe0將自發地轉化為Fe304,Fe304又將自發地轉化為Fe203 !這正與我們的經驗一致:氧氣充分時常溫下鐵生銹得到的鐵銹是Fe203。

在不同的配合物中, 例如,F-、CN-、聯吡啶(dipy)、菲繞啉(phen)都可作為配體與低價的Fe(Ⅱ)、高價的Fe(Ⅲ)生成六配位配合物,從下列數據可以分析出這些配合物將使Fe(Ⅲ)穩定還是使Fe(Ⅱ)穩定。

已知:

(Ⅰ)Fe3++e-→Fe2+ φ1=0.771V (Ⅱ)[FeF6]3-+e-→[FeF6]4- φ2=0.40V Θ

ΘΘ(Ⅲ)[Fe(CN)6]3-+e-→[Fe(CN)6]4- φ3=0.36V

Θ(Ⅳ)[Fe(dipy)3]3++e-→[Fe(dipy)3]2+ φ4=1.10V

Θ(Ⅴ)[Fe(phen)3]3++e-→[Fe(phen)3]2+

φ5=1.14V[3]

Θ

通過計算可知,F-、CN-與Fe(Ⅲ)形成的配合物的穩定常數比Fe(Ⅱ)相應配合物的穩定常數要大得多,而 與dipy 、phen 生成配合物時低價穩定。

在常見的酸、堿、鹽的水溶液中,如在酸性溶液中,利用相關數據也可以計算出Fe2+、Fe3+的相對穩定性(因篇幅所限,此處省略)。綜上所述,+2價鐵和+3價鐵的相對穩定性是個很復雜的問題,離開環境,簡單說哪個更穩定,有失科學性。但是,這段知識的難度較大,以微課的形勢教學,不僅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較大的選擇型,而且,視頻可以隨時、反復觀看,也降低了學習難度。 回歸生活,拓展學習視野 課題:高壓鈉燈的構造與原理

高壓鈉燈使用時具有發光效率高、耗電少、壽命長、透霧能力強和不易銹蝕等優點,廣泛用于各種場所照明。高壓鈉燈構造中半透明多晶氧化鋁的電弧管、高純鎢絲的電極、硬質玻璃外殼、黃銅燈頭、金屬鋇消氣劑、氙氣保護氣、鈉汞發光物等涉及到了金屬及合金材料、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新型結構陶瓷以及稀有氣體的惰性等廣泛的元素化合物知識。而其發光原理:當燈泡啟動后,電弧管兩端電極之間產生電弧,由于電弧的高溫作用使管內的液鈉汞受熱蒸發成為汞蒸氣和鈉蒸氣,陰極發射的電子在向陽極運動過程中,撞擊放電物質的原子,使其獲得能量產生電離或激發,然后由激發態回復到基態;或由電離態變為激發態,再回到基態無限循環,此時,多余的能量以光輻射的形式釋放,便產生了光。這是物質結構中核外電子排布中基態和激發態的知識。我們校園的道路都是用高壓鈉燈照明的,學校的電工房里也儲存了許多廢舊的高壓鈉燈。我把高壓鈉燈的照明效果、高壓鈉燈的構造、高壓鈉燈

的工作原理、高壓鈉燈相關部分物質的實驗檢驗等內容制作成了微課,很受學生歡迎。我們東??h的西湖污水處理廠、東??h環保局、東??h龍騰化工廠等單位,都蘊含著豐富的化學學習資源,在學生沒有條件去參觀的情況下,我自己去參觀,并且在參觀過程中講解原理,制成微課,配合學習進度合理使用。

“只有站在教育的高度看教學,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建設更廣闊的視野、更深邃的價值內涵和更闊大的教育畫面時,學生才能在學科學習中盡領風騷,并內化成個體生命的性格特征,教育的真正意義才有可能實現。此時,地理不再是單純的各種自然現象,而可以是‘善于觀察自然,學會關注世界,用地理創造美好的生活’;歷史不再是冰冷的故紙,而可以是‘逆尋本源之旅,形成歷史達觀,用過去照亮未來’;語文不再是語詞的分析,而可以是‘終生閱讀,以語言創造精神世界;負責表達,用人文彰顯真善美力量’

[4]

其實,這里闡發的正是元教學、元學習的理念,照此推演,化學也不再是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符號、性質,甚至不單是實驗室里的簡單驗證,而應該是回歸生活、關注社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才能得以生發、成長。

深刻思維,集知識成智慧

例如,蘇教版《物質結構與性質》的專題三第三單元的課文中有這樣一個問題:在光照的條件下,烷烴能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反應的本質是在光照下,氯分子離解成氯原予,氯原子與烷烴進一步發生反應。氯氣跟甲烷的反應機理如下式所示,

?2Cl· ,Cl·+CH4 ???HCl+CH3· Cl2??請根據Cl—Cl鍵的鍵能,計算烷烴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所需光的波長。(光子的能量與光的頻率的關系為E=hv,式中,h=6.626×10J·S。光的波長?與光的頻率v的關系為?=c/v,

-34光其中,光速c=3×10 m·S。) Cl—Cl鍵的鍵能為243KJ/mol??瓷先栴}很簡單,但是,光子的能量是每個光子具有的,而鍵能的單位是KJ/mol,若果不能想到先求出每個Cl—Cl的鍵能,就只能誤入歧途,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再如,有這樣一個問題:把鋁粉和某含鐵氧化物xFeO·yFe2O3粉末配成鋁熱劑,再分成兩等份。一份在高溫下恰好完全反應后,再與足量鹽酸反應;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燒堿溶液中充分反應。前后兩種情況下生成的氣體質量比是5:7,則x:y為 A.1:2

B.1:1

C.5:7

D.7:5

比較聰明的解法是:設氧化物的化學式為Fea0b,則恰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bAl+3FeaObbA12O3+3aFe,Fe與鹽酸反應,Al與NaOH溶液反應,m(H2)之比3a/3b=5/7,8-1即a:b=5:7,則(x+2y)/(x+3y)=5/7,x:y=1:2。如果再做本質思考:若設氫氣物質的量為5mol和7mol,則鐵原子物質的量就是5mol,而Al生成氫氣物質的量和Al原子接受O原子物質的量相等,所以混合物的平均組成就是Fe5O7, 目測FeO和Fe2O3物質的量1:2則剛好滿足平均組成Fe5O7,這樣處理既節省了時間,又體會了變化的本質。

智慧是對事物能迅速、靈活、正確理解和處理的能力,它可分為創新智慧、發現智慧和規整智慧。土耳其諺語說:“智慧在市場上買不到。”德國物理學家斯特恩說:“一盎司自己

的智慧抵得上一噸別人的智慧。”法國作家馬塞爾·普紐斯特說:“沒有人給我們智慧,我們必須自己找到它。”是的,智慧買不來,也學不到,它與經驗有關,但絕不同于經驗。智慧來源于對研究對象的深入思考。有專家說背誦不是學習,學習是指必須要與新的知識發生建構。杜威曾說過,學習是從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過程??梢?,在在教學中,如果不能引導學生就學習內容做創新思維,就可以認為學習不曾發生過。擺脫題海戰術的困境,減輕課業負擔,反復思考,集知識成智慧,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三、反思

有這樣一個故事:老師出了道題目,“如果真像電影《2012》那樣,有一艘船,讓你做主,你會選什么人上船?”幾十個學生七嘴八舌,好幾個回答是:要測試基因,挑選那些基因最優秀的人上船;還有人說,要挑選身強力壯的,體弱的不行。老師問:你們覺得知識分子應不應該上這個船?多數人都認為不應該,為什么不應該?多數人說,沒想過為什么不應該,但有一個學生回答:我們現在全部的知識。一個u盤就夠了,干嗎還要知識分子? 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了在知識幾乎唾手可得、知識量不斷積累增長的今天,擁有知識本身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美國哈佛大學開展了“為理解而教”項目,有一位教授研究了很多獲得自然科學獎項的諾貝爾獲獎者,最后得出的結淪是:創新并不需要過多的知識,它們之間并不是正相關的關系。那創新與什么有關?正如愛因斯坦說的那樣,與想象力有很大關系

[5]

顯然,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師僅僅具有學科專業知識是不夠的,必須具有“教學知識”。 1986年,美國著名教育家L·舒爾曼首次提出“教學知識”的概念。他認為:“教師專業知識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是教學知識。”l990年,美國教師教育專家P·L·格羅斯將學科教學知識解析為四部分:1.關于學科性質的知識和最有學習價值的知識。2.學生對某一學習內容理解和誤解的知識。3.特定學習內容在橫向和縱向組織和結構中的知識。4.將特定學習內容顯示給學生的策略的知識。6教學知識從何而來?重要來源有三:一是建設與本學科相關的一切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腦科學、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的廣闊視野和信息組合;二是教師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反思;三是和同事間的日常學術交流。當然,學校層面的價值引領、個性關懷和理性自由是必要的。元教學是教學的形而上學,是教師在通過反思明晰了自己的教學之基礎上向學生說明、闡述自己為什么教學的教學。從哲學與教學哲學的視角考察,元教學包括元教學思想與元教學行動。它既是教師個體教學哲學形成的重要認識與實踐前提,又是教師個體教學哲學在教學認識和教學實踐中的具體表現樣態。元教學對課堂教師領會和掌握使學生明確教學過程、鼓勵學生元思維、元學習、元認知等元教學策略的運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而微課的深刻、靈活、便捷與高效為元教學理念的落實提供了可行的手段,學習、思考、實踐、習得,在路上。

[參考文獻] [1] 陳曉端.元教學研究引論[J].新華文摘, 2011,(12):114,117.

[2] 李彩艷,徐光明.十分鐘“微課”帶給學生十分精彩[N].中國教育報,2014-04-21(3) [3]北京師范大學等無機化學檢驗室.無機化學(上,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37. [4] 姜懷順.毫厘之間—由幾個概念引發的思考[J] .人民教育,2014,(3):21.

初中化學案例范文第5篇

關鍵詞:改進時機,選擇,實驗案例

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礎,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方法和手段,結合教材實驗和生情實際積極改進實驗,是化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專家在編制教材實驗時,給教師和學生留有較大的創造空間,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優化或增補,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教育目的。

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熱衷于化學實驗改進,一味追求實驗改進的數量,卻忽視了實驗改進的有效性原則,即沒有很好地選擇合適時機來有效改進實驗。教的時機,是指在教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最佳效能的一段時間的契機和這段時機的創設、捕捉與利用。

一、突破教學難點之時,及時增補實驗

教學實踐表明,教材中的某些教學難點,僅僅依賴講述很難使學生理解,如果在此時增補一些與之相適切的實驗,就能使學生在感知物質及其變化現象的基礎上獲得化學實驗事實、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化學變化規律,進而達到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

例如,CO2與Na OH反應教材中沒有專門闡述,學生大多通過CO2與Ca(OH)2等反應,歸納得出非金屬氧化物能與堿反應,從而演繹得出CO2與Na OH能反應,或者從大量的試題練習中加深印象,卻從未觀察到相應的實驗事實,這對知識的形成無疑是不利的。為此,筆者引導學生圍繞“如何來收集CO2與Na OH反應的證據”開展探究,讓學生通過交流討論來設計實驗方案:1.用試管取適量Na OH溶液,通入CO2,然后滴加Ca 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說明了Na OH與CO2反應生成Na2CO3,有的學生用滴加稀鹽酸的方法,若有氣泡產生,則說明Na OH與CO2反應。2.如圖1所示,在集滿CO2的兩只軟塑料瓶中分別加入20ml Na OH溶液和水,迅速蓋嚴瓶蓋,振蕩,發現加入Na OH溶液的軟塑料瓶變癟程度嚴重,以此分析對比說明Na OH與CO2發生了反應。

在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的基礎上,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有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有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當學生遇到疑難時,教師可通過改進、增補實驗引導學生思考、交流,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捕捉稍縱即逝的現象,對比分析不同現象的成因,在最近發展區基礎上構建新的知識結構。

二、現象不明顯之時,提高實驗的可見度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往往通過實驗的操作,使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認識事物的本質,形成正確的概念,因此實驗的可見度直接影響到實驗效果。當現象不明顯之時,是實驗改進尤為必要的時機。

例如,在氫氧化鋇與氯化銨反應時能量變化的實驗中,由于實際藥品變質或量不夠、外界環境氣溫過高、底下的水太多、玻璃棒沒有迅速攪拌、不能在短時間里使反應物充分接觸、實驗過程中燒杯一直在移動等原因,造成燒杯下的水不能結冰。筆者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對該實驗進行改進(如圖2)。由于Ba(OH)2與NH4Cl反應后吸熱,故錐形瓶中氣壓減小,紅墨水液柱向左移動,大大提高了實驗的“可見度”。

對于一些觀察范圍較小的,如鈉與水反應實驗可借助投影儀展現,以提高可見度,也可通過改變試劑用量、濃度、顆粒大小或狀態使實驗現象清楚明顯??梢姸雀叩幕瘜W實驗,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全體學生的眼球,把學生思維引導到所研究物質上來,促使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三、學生提出質疑之時,發展學生批判性思維

古人云:“學貴有疑,學始于思,思源于疑?!敝挥猩?、質疑,才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質疑是思維的開始,更是創新的動力。實驗教學不能拘泥于預設,更應注重于創新和動態生成。當學生發出質疑時,教師要積極催生、熱情接納,對其中有價值的內容,應作為動態生成資源運用于探究教學。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鹽酸的性質時,通過鹽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實驗,得出H+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有學生提出質疑,為什么一定是H+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呢?還可能是水分子、Cl-啊?為此,筆者專門組織學生開展了探究,方案如下:如圖3在白色點滴板上進行實驗,在第1孔中加蒸餾水,滴加紫色石蕊試液,發現孔中溶液仍為紫色,則說明水分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在加有氯化鈉溶液的第2孔滴加紫色石蕊試液,仍為紫色,則說明Cl-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在裝有稀硫酸的第3孔,裝有稀鹽酸的第4孔,滴加的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則說明H+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科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求真務實、堅持真理,敢于根據客觀事實提出和堅持自己的見解。在實驗中注重引導學生質疑,有助于發展學生批判性思維品質。教師不應告訴學生現成答案,而應使學習過程始終處于質疑、釋疑和生疑的動態循環中,引導他們在真實問題的體驗中開展探究,進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四、學生萌生興趣之時,拓展課外探究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探究自然的興趣是學習科學最直接和最持久的內在動力,科學探究的教學僅憑課堂教學是不夠的,應將其延伸到課外綜合實踐活動中去,科學教材中許多實驗由于受知識的階段性和實驗目的限制,或者僅僅為了說明某一原理、現象或方法,未能進一步探討,留有較大的發揮空間,當學生對所學實驗萌生興趣之時,教師可根據學校條件和教學實際,進行教材實驗的二次開發,適度延伸。

例如,在用H2O2制取O2時,學生發現反應開始時速度較快后來逐漸變慢,于是學生們饒有興趣地提出了幾個問題:1.為什么開始較快后來會變慢?2.除了Mn O2,還有哪些物質可作催化劑?3.用H2O2制取O2反應速度能定量表示嗎?于是教師引導學生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分別探究了反應速度與H2O2質量分數的關系,探究了新鮮的豬肝、煮熱的馬鈴薯、紅磚粉等都可用作催化劑,并如圖4設計了定量表示H2O2制O2快慢的反應裝置。

教師要善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實驗教學的探究點,契合學生萌發興趣時機,通過教材實驗的拓展研究,使學生經歷有意義的學習,讓學生體驗拓展探究成功的喜悅,在拓展課外探究中學習、成長,進而培養實踐能力,優化思維品質。

五、基于問題解決之時,加強化學與生活的聯系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還是一個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內化與建構的過程。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當學生需要解決問題時,可聯系生活積極創設實驗。

例如,對某品牌潔廁靈所含成分進行探究,首先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廁所污垢主要成分包括尿堿(由鈣、鎂離子形成的難溶性碳酸鹽或堿等)、水銹(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鐵)和油污。在此基礎上對潔廁靈成分建立猜想:1.可能含有H+,2.可能含有Cu2+,3.可能含有CO32-,4.可能含有Cl-。接著開展實驗探究,把樣品置于燒杯中,加適量水使其溶解,用4支試管分別取少量樣品溶液,在1號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有大量氣泡產生,則猜想1正確;在2號試管中滴加Na OH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則猜想2正確;在3號試管中加入過量鐵粉,有大量氣泡產生,有紅色固體生成,則說明有H+和Cu2+;在4號試管中滴加過量硝酸鋇溶液,靜置,有白色沉淀,猜想3正確,取4號試管中上層清液,滴加Ag 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猜想4正確。在實驗基礎上,通過各小組討論,得出潔廁靈所含有的成分,并指出其使用時要避免與堿性物質混用。

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與化學有關的事件,收集各類諸如食品、日常生活用品、環境保護、能源與資源利用等熱點知識。運用生活用品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既達到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目的,又踐行“生活走進化學,化學走向社會”的理念。

教材中的化學實驗,是編者經過深思熟慮、精心設計的,比較經典,具有可驗證性。為此,作為教師要以慎重態度對待改進,要把握時機予以改進,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周改英.基于化學探究性教學資源生成的研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3(12).

[3]楊志華.把握實驗教學時機啟迪學生創新思維[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1(12).

[4]梁杏娟.例談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的切入點[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4(10).

[5]龔虎.增補初中化學課堂實驗的探索[J].化學教學,2011(4).

上一篇:化學公式總結下一篇:化學實驗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