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科學作文范文

2023-06-26

科學作文范文第1篇

常聽別人說,雞蛋能承受重物的壓力,四只雞蛋頂朝上平穩地放好,再把一塊木板平放在四只雞蛋的頂上,上面可以擱七八本語文書,也不會把雞蛋壓破。我開始也不相信,雞蛋殼這么薄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我決定要親自做一次實驗來證明一下。

這天,媽媽買來了一些雞蛋,我便拿了四只蛋來做實驗。我找來了一塊正方形的木板,就開始做了。首先,我要把雞蛋立好,但雞蛋硬是不聽話,怎么立,它也站不住。這時,我靈機一動,找來了四塊橡皮分別墊在雞蛋的四周。哈,這下雞蛋就乖乖地站著了。我把木板平放再四只雞蛋的上面,然后把七本書小心翼翼地放上去,一本,兩本,三本„„七本。只見七本語文書平平穩穩地擱在那里。我想看看雞蛋能不能承受更大的壓力,于是再找來三本語文書放在上面,哇噻!十本書還是平平穩穩地放著。我把木板和十本書一起拿起來,哇,還真重。我的實驗成功了。

雞蛋為什么能承受這么重的壓力,就翻書尋找答案。終于在一本自然書上找到了答案。原來雞蛋殼的薄殼結構能把外來的力沿曲面均勻地分散開來,幾乎沒有特別薄弱的地方,所以能承受重物的壓力而不會被壓破。

我終于知道了雞蛋為什么能承受重物的壓力。

篇二: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500字

(石卉)

油、水、洗潔精我想大家應該都熟悉吧!油是媽媽炒菜的小幫手;水是用來清洗和喝的,洗潔精而是用來洗碗筷的。今天,我就做了一個與這三樣有關的一個小實驗。

中午,我幫媽媽洗碗,媽媽讓我把盤子洗干凈,一不小心把油壺打翻,又接連不斷地滴在盛滿水的盆子里,“完蛋了!”我驚呼。媽媽聞聲趕來,把我臭罵了一頓。突然,我的注意力轉到了盆子里,發現:“咦!油怎么浮在水上,而不下沉呢?是不是水的重量比食用油重呢?”我拋下手上的事情,帶著問題打開電腦,查了又查,費了千辛萬苦,終于找著了,嘿!結果果真是水的比重比食用油重呢!

在網上查到知識點后,我突發奇想,做了兩個小實驗:我拿出一個透明的杯子,杯子中加入與第一個同樣多的水,再把洗潔精滴入水中。我猜這肯定和油一樣浮起來了吧!沒想到洗潔精不但不浮起來,也不沉入水中,竟然在水中不見了。我疑惑不解:是偽劣產品,對,是偽劣產品,我要告訴媽媽。我想著想著便跑去告訴媽媽。

“傻孩子,這可不是什么偽劣產品。這是因為水把洗潔精給溶解了。”媽媽笑著說,

“啊?!原來是這樣的。那我和不做一個油和洗潔精的實驗呢!”說著我便開始了:這個實驗是將前兩個杯中同樣多的液體倒入新的一個透明杯子里,結果水變清了。我迷惑不解的打開電腦查了查,原來洗潔精能把油質成分分解了,使它容與水中。

科學作文范文第2篇

一、作文教學目標的科學化

1.開設更多的語言交流課程或者課外活動, 諸如對話、演講、辯論、表演。讓全體學生都是參與者, 在這個過程中, 學生得到鍛煉和提高。

2.編寫專門的寫作教材, 給學生更多的作文范例, 尤其是適應時代要求, 反映時代特色的例文。

3.先育人, 后作文。一個人先有好的立場觀點、思想態度、修養境界, 然后言意互轉, 落實到文字上。

4.把作文課上成全過程的實踐課。實踐是最好的老師, 需要是學習的最大動力。作文綜合性強, 是深層次思維的結果, 當前學校教育的封閉性、被動性、強制性, 都要求我們認真探索學生的認知規律, 真正以學生為中心, 引領他們主動愉快地跨入作文課堂。

二、作文教學過程的科學化

1 . 大量的、有針對性的閱讀訓練是寫好作文的前提?!皶x百遍, 其義自現?!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 不會做詩也會吟?!彼械膭撔露际悄7禄A上的創新, 而一定數量的、不同體裁、不同風格例文的展示、比較和欣賞是必不可少的。當前語文教材的問題非常突出的是, 多數課文不能做作文的范文, 學生不能仿照課文來寫文章, 老師只能另外找范文給學生看, 由于老師責任心和能力千差萬別, 范文質量參差不齊。語文要跟上時代, 首先是教材要著眼時代, 反映時代, 而老師的任務是指導學生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鑒賞、比較、借鑒、吸收。

2 . 先實踐, 后作文。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 相比較而言, 從書本、老師、父母那里學習都是間接獲取, 其真實性、可信度和說服力都要打折扣。先去田野里種莊稼, 間苗, 鋤草, 然后再說“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早上三點起床, 拿起掃帚, 穿過伸手不見五指的小胡同, 冒著北風和零下20幾度的嚴寒, 來到城市的街道上, 清掃垃圾, 然后再說清潔工的喜怒哀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沒有生活實踐的學生, 寫不出好的作文。

3.老師要走在學生前面, 做“下水”文?!澳阋虝W生寫文章, 自己要先樂于和善于寫文章, 教起來才能左右逢源。猶如游泳教員自己要專于游泳, 鋼琴教師自己要精于彈琴, 道理是很簡單的?!毕滤氖歉鶕W生作文的命題或要求親自動筆寫成并用于指導學生的文章, 也就是教師寫的范文。語文教師寫下水文一方面是教師從根本上取得作文教學的主動權而堅持各種形式的練筆, 另一方面是布置學生作文時, 教師本人也同題作文、品嘗作文的甘苦, 取得切實的經驗, 有針對性指導學生寫作。審題、立意、擬題、選材、組材、布局謀篇、修改定稿。老師只有親身實踐, 才能確定準確的教學的重點、難點和教學關鍵。

4 . 處理好模仿與創新的關系。作文的本質是創新, 清朝桐城派文論家劉大魁說:“有所法而后能, 有所變而后大?!睙o論何時, 教者都不要只給學生一個固定的套路, 而是讓學生在幾個套路中選擇自己中意的一個來模仿, 并嘗試有所突破, 及時肯定和表揚所有的創新。

三、作文教學評價的科學化

1.激勵性原則。一無是處的人是沒有的, 沒有亮點的作文也是沒有的, 語文教師在批閱學生作文時, 努力發現學生在內容、形式、手法上的嘗試和創新, 通過表揚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暗示和強化, 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2.發展性原則。學生自己建立階段性的作文評價報告, 給家長和老師看。家長和老師應關注學生取得的哪怕一點點進步, 并向學生加以公開表揚, 至少是一個贊美的符號, 一句鼓勵, 甚至一個動作、一個眼神, 都能給學生莫大的信心和動力, 讓學生享受成長的幸福。

3.工具性原則。文學是一門藝術, 語文是一件工具, 只要學生熟練掌握了這件工具的使用, 作文符合題意、文從字順、思路清晰、語言通順、書寫工整、沒有錯別字 (或者極少) , 就可以給鼓勵和高分。

4.超越性原則。作文達到藝術的境界, 可以給出超過規定分值的分數??上У氖? 近年來已經少有作文分數超過規定分值的現象了, 這是學生作文評價的一大退步。一張張稿紙就是一個個搖籃、一個個舞臺、一塊塊田地, 學生在上面成長、舞蹈、耕種, 這里面傾注的心血、凝聚的勞動、沉淀的智慧, 不是用分數可以衡量的。

那些熱愛寫作, 致力于寫作的學生, 寫出的作文目的明確, 充滿激情, 感召力強;立足點高, 大氣磅礴, 啟示性強;思路清晰, 材料豐富, 說服力強;巧用修辭, 文采飛揚, 富于美感;段落勻稱, 書寫美觀, 卷面整潔, 賞心悅目。我們面對這樣的作文, 不吝嗇分數和贊美, 就是給學生打開了發展的一扇窗, 給語文學科鋪設了一條金光大道。

科學作文范文第3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我的理想就是當一名科學家,為人類多做貢獻!

假如我是一名科學家,我會發明一個機器人,讓它為媽媽做事情,這樣媽媽就可以休息了。

假如我是一名科學家,我要發明一座可以預測地震的房子,地震發生的時候,房子就可以變成一個圓圓的球,人們躲在球里面,既安全又舒服,這樣地震就不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了。

我還要發明一艘能和外星人溝通的飛船,人們可以隨時和外星人聯系,互相溝通。當地球住不下太多人的時候,飛船還可以帶著一部分人到外星來居住,飛船來回都非常地方便,人們可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間來往。

假如我是一名科學家,我還要發明一輛太陽能汽車,人們開著這樣的汽車,既節約汽油,又環保。

科學作文范文第4篇

是的, 本文的教學應把朗讀教學作為重中之重, 但是其文學性及作者的風格也是不可忽視的。我在教學設計時, 除設計:“一讀掃除文面障礙、讀準節奏, 二讀了解文面意思”外, 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朗讀是一得意之筆。設計的問題是:

梁啟超的文章“筆鋒常帶感情”在本文是如何體現的, 請作簡要分析并在朗讀中體現這種感情。

在學生自學思考、小組合作探討的基礎上, 同學們展示了探討的結果:

生一:作者針對日本人稱我中國為老大帝國提出反駁“惡, 是何言, 是何言, 我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既表達了作者的激憤, 也表達了作者堅定的信念和愛國情懷。

生二:第二段運用對比、排比的修辭, 突出了老年人和少年人的特點, 表達了作者對消極保守思想的批判, 對勇于開拓進取、朝氣蓬勃的少年的贊揚。

生三:“少年智則國智, 少年強則國強……”運用排比突出作者對少年的希望, 并號召少年肩負起振興中華的重任。

生四:作者把中國少年比作八種意象, 文筆酣暢淋漓、熱情洋溢地來象征少年中國的特點。

生五:結尾直接抒情, 贊頌少年中國不斷發展與天長存的壯美遠景, 謳歌中國少年永遠向前的精神。

另外還有同學補充:一些詞句中也帶有感情:“老朽冤業”“與世界作別之日不遠”寫出作者對“老大帝國”的憎惡與詛咒, “我少年乃新來”“進步未可限量”表現了作者對少年中國的未來充滿了堅定的信心。

由此可見, 巧設這一個問題, 無形中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 “說”是一種議論性文體, 本文論點是什么?是怎樣提出來的?

(二) 本文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三) 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四) 文章應該以怎樣的情感朗讀?

(五) 作者的文筆風格是怎樣的?

科學作文范文第5篇

王志新(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科學共同體主要是指一些從事探索自然規律并以此為職業的科學家。這個群體不是完全自我封閉的,但是有一些科學特別是基礎科學,基本的判斷都是在科學共同體內完成的。一般情況下,科研論文要在國內外公開雜志上發表?,F在,我們強調國外多一些,原因是中國的科學相對西方的科學而言差距很大,無論從科學家群體來說、從數量來說、從質量來說,差距都很大。另外,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國際上一些很好的主流雜志,都是在世界范圍內聘請審稿人。雜志的名聲是根據雜志發表的好論文而建立起來的。當然論文發表了也不一定對,即使很好的雜志,如Nature、Science上發表的論文,也有錯的,也有假的。但是,因為是公開發表,所以可以質疑,可以反駁,雜志也可以回應,這樣經過多個來回,錯誤可以得到糾正。所以我們強調,第一,文章要在公開雜志上發表,要經過比較嚴格的評審;第二,要經得起別人的質疑;第三,文章即使發表在好的雜志上也不是最終的定論??茖W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在科學共同體內,一個新的科研成果可能一時得不到認可,但不會永遠得不到認可。例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當時也是很標新立異的,但是最終它還是能發表。我認為科學界內部,科學和“偽科學”這樣的爭論基本上不存在。一個成果不被認可,一個結論錯了,論文不予發表也就是了,很少提“偽”。之所以會有這個爭論,跟新聞界有很大的聯系。新聞界可以報道一些科學事件,但是重大的科學結論基本上要經過科學共同體比較嚴格的評審、在比較過硬的雜志上發表了文章后,才應該報道。否則,僅僅通過一些小道消息或研究者自己所說,會給民眾一個誤導,包括某些掌握資源分配的人也可能被誤導。像水變油事件,就是在分配體制不健全的情況下,通過媒體炒作產生了誤導。

所以,關于偽科學,如果大家都通過正常的程序,如果沒有媒體的炒作,不會引起太大的爭議。但是,如果其中還涉及到個人利益、商業利益,并且通過媒體炒作,那么科學共同體就有責任、有義務出來說話,指出它不是真的。

劉大椿(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關于科學最大的分野不是科學和偽科學,而是科學和非科學、科學和反科學之間的分立。對于科學是什么,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弄清楚什么是非科學,跟非科學一比較就知道什么是科學。

為什么科學和非科學這個本來非常清楚的問題在我們國家卻成了爭論的問題?這主要是現實中的兩個問題引起的。一個是偽科學的問題。偽科學本身不是科學,但自己聲稱是科學,而且常常通過非共同體的力量來證明自己是科學。另外,非科學的東西同樣會有了不起的成就和影響。但是在中國的特殊的語境下,科學通常代表著正確,代表著有價值,如果不是科學,仿佛就是不正確的、無價值的,所以就要爭取得到科學的認可。這是一個語境問題。媒體之所以關注這個問題,而且大家都愿意看,其實就是這個特殊語境的社會背景問題。

另外一個是國外前沿的反科學思潮。反科學是針對科學主義的,但是,在我國反科學顯然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反科學思潮認為,科學和技術有異化的傾向,其實這是哲學研究和社會批判當中很正常的事情。在我們這里問題就顯得很嚴重,因為我們現在的科學還不是很發達。在這樣的環境中去反科學,就會被看成是與主流的要求背道而馳。反科學之所以現在不能講,我想也是這樣一個社會背景的問題。其實,偽科學和反科學都是可以研究的,但是偽科學應當有一個確定的含義,研究反科學是要了解它究竟是為什么批判科學和技術,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弘揚科學精神。

宋正海(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研究員):

民間科學的數量和科研成果多年來迅速增長已成為重要的社會事實,而學術界似乎無視這種情況,更未見相應的政策。主要扎根于中國傳統文化深厚土壤上的非共識重大原創新科技成果又常被打成“偽科學”,如三大偽科學冤案、澄江動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劉子華八卦宇宙論、李世輝典型信息法、多種非經典重大天災預測法等均被打成“偽科學”;進而又把陰陽五行、漢字優越論、中醫等中華文化也打成“偽科學”。這不得不引發人們對“科學”、“偽科學”問題的深刻關注。因此,盡快明確科學定義,拿出切實有效的科學綱領有助于打破混亂局面,已成當務之急。

以現行的科學方法和現有的科學成果評判“科學”和“偽科學”,其權威性是值得懷疑的。已有的科學成果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自然要尊重、要學習,并且在科研活動中應用,這是毫無疑義的。但不要迷信,已有的科學成果并非絕對正確,即使已被公認的重大理論也可能被推翻或進行重大修改。前者如地心說、燃素說;后者如牛頓力學發展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達爾文量變進化論發展到包括生物大絕滅大爆發的進化論。由此可見,在(盡快)判斷挑戰性、重大原創科學思想、成果是不是科學時,科學方法、科學成果這兩方面似乎都缺乏權威性。

只有堅持求真務實、嚴謹細致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才能真正的尊重自然、探求自然規律。我們認為,科學標準應是以科學精神為綱,正確應用科學方法,辯證地對待已有的科學成果。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現階段中國學術界面臨的混亂局面,以加快科學未來發展的腳步。堅持科學精神也將對中國科普政策、民間科學政策的制定和貫徹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李醒民(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我們現在的討論,概念很混亂,什么叫科學、什么叫科學主義、什么叫反科學、什么是偽科學,根本就搞不清楚。所以我覺得概念問題要澄清。

什么是科學?和空間、時間、社會、人這些概念一樣,科學屬于大概念。大概念是比較難下定義的,而且下一個定義往往很難得到共識。但是科學的內涵還是基本清楚的,而且是公認的。第一,它是一種知識體系,第二,它是一種研究活動,第三,它是一種社會建制。它的外延,雖然有分歧,但是,大體上也能取得共識,科學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學,當然也包括一部分社會科學,也可能包括人文學科的一部分。一般來說,人文學科不叫人文科學,它是非科學,非科學并不見得就沒有意義,并不見得比科學不重要,有人說對人類貢獻最大的不是科學家,而是孔子、佛

陀、耶穌、甘地這些人物,我覺得講得很明智。

什么是偽科學?本身不是科學,而是非科學,但是還要冒充科學,而且在社會上已經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和危害,這才叫偽科學。如果只是自娛自樂,未給社會造成任何負面影響,那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要使用納稅人的錢,或者在社會上造成思想混亂,那么這種東西就得反對。

什么是科學主義?科學主義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中性意義的,另一種是貶義的。中性的科學主義是指科學家對科學整體的一般看法;貶義的科學主義其實也有兩種,一種是科學方法萬能論,比如說實證方法、理性方法、真理方法可以無條件地適用于一切學科;第二個就是科學萬能論,因為現在的科學很發達,所以就有些人認為科學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包括社會問題、人生問題都能解決。當然不能否認科學、技術對解決這些問題還是有幫助的,幫助可能有大有小,有些問題可能沒辦法干預,但是認為科學是可以包攬一切的,那肯定是錯誤的。

還有反科學的問題。反科學和反科學主義不一樣,反科學主義是針對科學主義的,是反對科學方法萬能論和科學萬能論的,這樣的反科學主義是對的。而反科學是把科學作為一個整體來反對,而且反對科學的核心價值,如實證主義、理性主義這些東西,所以應當把反科學和反科學主義區別開來。反科學有自己的群眾運動,它是一個社會運動或者是一種社會思潮,但是當它一旦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的時候,就構成了“反科學一主義”。

劉兵(清華大學教授):

關于民間科學這個事情,這里面爭論的其實是科學觀甚至是人生方面的問題。民間科學這個問題特別復雜,包括對民間科學的研究者、評論者甚至民間科學自身,其實都是有意無意受到了沒有想到的背后的一些東西的影響。

為什么叫民間科學?有人認為,民間科學完全可以自娛自樂,為什么要打著科學的旗號一定要進入主流科學共同體里頭?這里面其實有很多遠遠超出這個事件本身的背后的原因,諸如我們對于科學代表正確的強調,對于現在的主流科學成為資源的掌握者以及形成相應的這種體制等,由于其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其他的一些社會問題,導致民間科學必須要找到那個承認。那么,要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很多人強調一種所謂多元的、寬容的科學觀,當然這是泛泛而談,不過有一個不能有害于社會的前提,很多人把這個有害于社會歸之于偽科學,但在本質上這首先不是一個偽科學的問題。危害社會是一個法律的問題,不用科學名義來欺騙的也有很多,現實經濟詐騙也有很多,有經濟法和其他相關的法律來解決。所以,在這樣一種觀念下,如果我們消解了背后的一元的、唯一占有真理的、唯一代表正確的觀念和方法,那么實際上這些問題就都消解了。在政治體制上我們還有一國兩制呢,如果我們不把它視為一個權宜的策略,而視為一種真正深刻的思想的話,甚至很針鋒相對的東西都同樣能夠并存和多元,那么我們在科學上為什么就不可以做到這一點呢?在一個寬泛的文化里,我覺得這些爭論本來是可以消解的,可以多元共存的。也就是說,這樣一種標準恰恰才是我們說的和諧,才是一個和諧社會的理想。在一個和諧社會里,代表各種利益的各方都可以有自己利益的一種表達,大家可以競爭。如《科普法》,大家爭論可操作與否,其實都是表面的問題,實際上是把一方為主的利益推廣到了整個社會,本質上背后是一種一元的觀念的指導,至于可不可操作其實只是一個在法律意義上的技術層面的問題。把一方的標準加到整個社會群體,變成一種普適的要求,就跟多元出現了沖突。因此,我呼吁倡導一個多元的寬容的科學觀,以此消解對我們現實不利的一些爭論,造成一種更和諧的社會狀態。

劉華杰(北京大學教授):

中國的偽科學問題很復雜,我在《中國類科學》(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年)中只給出了偽科學的元定義。鑒于有人誤讀我的定義,現在我再次重復一下我在第132頁給出的定義為:“定義A:把非科學的東西說成是科學,則此種聲稱是偽科學。”書中接著說:“注意,這個元定義并沒有直接描述偽科學的實質內容,但闡明了一種規則。”提請注意的是,我的定義中,后半句的主詞是“聲稱”,而不是“東西”。

舉一例,假如你們看這一只喝水的普通杯子(用M代表,M是非科學),此時我聲稱(用c代表):“瞧一瞧,看一看,這是世界上最新的科學!”按我的定義,我的主張C是偽科學,此元定義并不說M是不是偽科學。而有的人在此語境中恰好認為M是偽科學,這當然是不得要領的。

現在宋正海先生關注的是從《科普法》中剔除“偽科學”字樣的問題,這本身并不要求在漢語中廢除“偽科學”一詞,甚至也不要求人們不可以反對偽科學。我重申,現在我仍然反對偽科學。過去我的一些做法欠妥,應當道歉,這只是就具體做法而言。我反對偽科學這一總的態度沒有變,也不能變。

《科普法》中是否寫入“偽科學”字樣,當初立法時,就有不同意見?!犊破辗ā返膯栴}很多,“偽科學”字樣問題只是其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我現在要說的是,這部法律應當重寫,并且應當改名為《科學傳播法》。原有的《科普法》過分強調了某個部門的利益(如第12條),該寫的許多內容沒有寫進去,不該寫的套話卻寫了不少。

王淇(中國政法大學博士):

時下,科學家們就“偽科學”爭論不休,《科普法》一時也成為爭論的焦點??茖W技術的普及工作,需要法律來規范嗎?

首先,科學是對真理的不懈追求,而法律是對公正的永恒訴求??梢哉J為,在涉及權利保障的情形下,法律的存在才既有必要性,又有正當性。關鍵在于,這部法律需要保護的權利何在?

該法規定“公民有參與科普活動的權利”。公民作為權利主體,根據《憲法》第37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當然可以參加科普活動,也可以不參加科普活動,從權利的本質來講,的確具備了權利行使的自主性,但是,權利本身所要求指向的利益何在?顯然,它不過只是公民的自由,而無法上升到權利的層面。相反,《科普法》里很多國家積極能動的身影,在揭示了這一立法理念:科普不僅是一種公益事業,接受科普也是公民的義不容辭的義務,大家都要積極配合國家和社會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宏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的工作。如此一來,一方面,紙面上的權利主體直接面臨著客體化的危險,另一方面,科普這項事業的各級推動人,因為法律的授權取得了管理的權力以及隨之而來的利益。毫不夸張地說,權利一旦萎縮,或者,權力一旦異化,都將與《科普法》立法的初衷背道而馳。

其次,作為爭論焦點的該法第8條規定:科普工作應當堅持科學精神,反對和抵制偽科學。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科普為名從事有損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這一被科學家的不同陣營用來互相攻擊的法條,從立法技術上來看,是不折不扣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條文。所謂合“法”,是指它從形式上看,勉強能算符合法律

的“行為模式一法律后果”的規范要求,而所謂非“法”,是說它從實質上,違反了法律規范的精神。

一方面,歷史的經驗教訓和科學發展的規律,都告訴我們科學的認定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人不是全知全能的,因此,極有可能在科學和偽科學的角力中,錯失了科學,擁戴了偽科學。那么,法律在權衡科學的進步和科學話語權的歸屬時,基于利益衡量的思路,應當竭盡全力優先考慮前者,而不是以法律的形式,將潛在的壓制合法化。另一方面,科學還是偽科學,科學家尚無定論,法律又如何做出裁斷?況且,真正的法官,是時間的檢驗,最終,由歷史事實來說話,確認所謂的科學是真還是偽。法律是用來確定權利和義務關系的,一旦超越這個界限,法將不法。另外,該法第30條這樣規定:以科普為名進行有損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擾亂社會秩序或者騙取財物,由有關主管部門給予批評教育,并予以制止;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梢钥闯?,“偽科學”在第8條出現之后,就再沒有下文,萬一有人從事“偽科學”的活動,能否按照第30條處罰?也就是說,可否將以科普為名進行有損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等同于“偽科學”?恐怕也不能這么簡單處理。

最后,從該法的結構和行文來看,管理法的特色十分鮮明。對《科普法》來說,最重要的目的應當是無論國家和社會是否提供各種科普活動,民眾都能隨時隨地地獲得他們需要了解的科技知識,而最大的遺憾就在于,除了規定“公民有參與科普活動的權利”之外,再也沒有公民可以主張的權利了,國家和社會的組織管理也好,社會責任也好,保障措施也好,都有一廂情愿之嫌,而公民究竟怎么看待科普,想以什么方式接近賽先生,國家反而在所不問了。

蔣勁松(清華大學副教授):

在特定條件下,科學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而偽科學也可能會有正面價值。例如,黃維當年在獄中從事永動機的研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這項偽科學研究產生了非常良好的統戰效果,對社會很有利。這是偽科學在科學之外具有正面價值的典型例證。

偽科學活動也能產生正面的科學價值??茖W哲學家已經證明實際上不存在絕對的、永恒不變的、普遍適用的科學研究準則。這不是科學哲學家無能,而是對于所提議的任何一個普遍準則,科學哲學家都能成功地找到反例。偽科學活動雖然不符合科學活動的一般研究規則,而且往往達不到其預定的目標,卻常常能產生一些具有科學意義的結果。李約瑟先生的研究工作表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許多成就,都是那些一心要煉出仙丹的道士們所做的成果。以我們今天的眼光看,煉丹是偽科學活動,但不能否認其對化學的正面價值。

作為知識體系的偽科學可能會有科學價值。某個理論在科學上不能成立,沒有足夠的依據,如果把它當作是科學理論,那就是偽科學,但它在科學上仍然會有其意義。在恩格斯《自然辯證法》里有一個經典案例,就是康德的星云假說,它是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取得突破的重要基石。它從來沒有被科學家普遍接受,嚴格推敲起來是站不住腳的,其思路跟現在許多偽科學理論的思路差不多。但是,它對于后世自然觀的突破乃至自然科學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甚至比很多實實在在的科學成就帶來的影響更大。

作為社會建制的偽科學可能會有科學價值?,F實中科學的社會建制是有缺陷的,科學共同體得出的集體結論不一定是科學的,因為很多外部因素干擾著科學共同體?!吨袊】嫡{查報告》就描述了醫學共同體由于受到大型醫藥公司非常深重的影響和控制,那些以科學名義發布的醫學和營養學結論往往是不合理的。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共同體之外的觀點往往反而是正確的。如果把這些觀點稱之為科學,我們可以說這是社會建制角度上的偽科學,雖然它可能是真理。所以,在科學共同體已經受到制度性的外在力量干擾的情況下,外部力量對科學共同體的干預可能會產生正面的影響。

傳統的科學社會學認為科學不應該受到特定價值觀念的影響,否則就是偽科學。著名科學哲學家桑德拉·哈丁的“立場認識論”認為,這種備受推崇的中立性,可能正是實現客觀性最大化的障礙。在科學史上,我們可以看到宗教偏見、民族情緒、性別意識、階級觀念等非普世主義價值可能促進科學發展。這方面案例很多,如畢達哥拉斯的宗教觀念之于數學研究,太陽崇拜之于哥白尼日心說,階級意識之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女性主義之于生命科學等等??傊?,由于科學自身的有限性,在特定情況下,偽科學可能帶來正面的影響。

羅嘉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在當代科學哲學中,科學與非科學分界的標準是越來越相對化了。托勒密學說屬于科學早已不成問題,玻爾一度提出違反能量守恒定律的假說,同樣被看成是正常的科學活動。近年來的“科學大戰”中,占星術的“偽科學”帽子是否要摘去還成為了問題。當然,約束條件還是有的,這就是科學共同體的存在及其裁定。盡管隨著科學革命的到來(范式的更替),科學與非科學的界線會被徹底打亂。

蒯因和庫恩以來,知識論科學哲學的整體論轉折提出了科學形態的多元化問題。當前有一些學者認為:來源于古希臘的直至20世紀的西方科學,只是第一次科學革命,其特征是還原論的科學思想和公理化的方法。而正在到來的第二次科學革命中,東方的整體論和實用化科學方法將成為最有利的工具。吳文俊院士還用“數學機械化證明”的成果和中國傳統數學“寓理于算,不證自明”的特點來論證這種可能性。這種看法不僅肯定了科學形態的多元化及其發展道路的多樣性,也要求我們深化對科學的理解,認識到科學技術就是有效的知行體系。

這樣,我們就完全不能贊同把中醫(包括其理論基礎陰陽五行說)視作“偽科學”,進而斷言“中國傳統文化有90%是糟粕”的論調。1984年,李約瑟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講演,有學者問他對陰陽五行怎么看,李約瑟說:這也是一種“范式”。他不僅對陰陽五行在中國古代科學發展中的作用給予了積極的評價,還指出“中國人的思想在這里獨特地避開實體而抓住了關系”。德國漢學家波克特認為陰陽五行是一種約定標準。這意味著可以將陰陽五行關系網絡看作一個形式化系統。他不久前發文章認為“中醫是成熟的科學,不是經驗醫學,更不是偽科學”。著名哲學家葛瑞漢等人強調陰陽五行是一種關聯性的思維,是分析理性所達不到的。近年來國內有些學者嘗試用非實體主義的關系實在論、關系本體論來闡釋中醫理論的哲學基礎,也是沿著這條思路下來的。

段偉文(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有關科學、偽科學、非科學、反科學等問題的爭論,迫使我們回答究竟什么是科學?我想提出的參考答案是,科學(以下所論及的科學均指自然科學)的首要內涵可能不僅僅是理論化的知識體系,而應將其拓展為人類有限的知行體系。

近30年來,科學哲學、技術哲學和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提供的分析、批判和描述表明,科學活動的本質并非如

自然之鏡一般被動地反映現實呈現的世界,而是在儀器與工具(包括計算工具)所允許的水平上介入自然——由此所獲得的理論假說與其說是表征客觀的真理,不如說是人類操控世界的腳手架。因此,科學不單是理論性的,技術性也是自然科學不可分割的本質特征,尤其是自培根以來的現代科學應該視為技術化科學。正是基于這一視角,科學的實際目標不是(實際上可能是不必要)將理論知識上升到真理,而是在探究和建構因果關系的基礎上,將猜測性的規律(因果鏈)轉化為行動的規則,科學活動從來就不必然地歸結為追求正確無誤的真理,而可界定為對操控世界的可能性的尋求,即我們可以將自然科學視為人類的有限知行體系。

面對潛科學、不科學、非科學、偽科學之類的指斥,任何被認為或自詡為科學的知行體系都有辯護的權利和接受質疑的義務。談到質疑,必須注意的是,一方面,任何人類的有限知行體系原則上是可錯的,但是像現代科學這樣的知行體系,已經建立起了復雜而龐大的知識網路、行動網絡乃至信念網絡,因而具有極大自我調節能力,要想從根本上動搖其理論根基,或者從外圍引入根本性的創新,絕非易事,這可能是民間科學不太容易認識到或不太愿意承認的;另一方面,傳統的知行體系也不可回避批判性的質疑,李約瑟在肯定陰陽五行思想甚至諒解沈括因為受其制約而錯失發現置換反應的同時,也曾經尖銳地指出:“像五行論這種以一概全型的理論,由于長期被人毫無批評地接受,結果使這些化學現象,遲遲不能獲得正確的解釋,這種情形究竟到了怎樣的一個程度,那才是我們所要追究的問題。在這一點上就難為那些理論洗脫了。”出現此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恐怕在于對觀念性的理論的神圣化,結果導致了以鮮活的現象比附具有無限解釋力的理論,而不是從行動的效果反觀知識的有限性并尋求更佳的可實現性。這種刻舟求劍、削足適履的做法所導致的思想惰性無疑是值得反省的。

趙南元(清華大學教授):

關于偽科學的問題,現在構成一種爭論,實際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有人說偽科學這個提法不應該寫在法律上,沒有可執行性,法律不能判斷科學;法律確實不能判斷科學,但是法律可以提倡科學,并不負判斷責任。例如我們的憲法支持科學藝術,憲法不負責判斷誰是科學、誰是藝術,但是可以原則上支持科學?!犊破辗ā吩谶@個問題上也是延續了憲法的做法,它支持了科學的一個方面,就是批判偽科學或者說是反對偽科學。

有人說偽科學就是那些弄虛作假的所謂的科學不端行為。我覺得,這里有一點首先要弄清楚,偽科學不是科學界內部的事情,它是一個科學界外部的事情,而科學不端行為是科學界內部的事情,無論是抄襲剽竊、偽造數據,這些都跟偽科學沒關系。

反對偽科學會不會打倒傳統文化?這個說法也毫無根據。因為傳統文化是傳統文化,偽科學是偽科學,如果非把傳統文化混進來說成是科學,那科學有權聲明它不是,這里面不存在打倒的問題。所以,傳統文化有傳統文化的地位,但是它不是科學就不是科學。

反對偽科學會不會妨礙創新?我想這個創新指的是科學的創新,藝術創新不包括在內。那么,反對偽科學會不會妨礙科學的創新呢?也不存在這個問題??茖W創新只有放到科學內部才是創新,在科學的外部自稱是科學,對于科學的創新是沒有意義的。

肖顯靜(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在我們的社會中,有一些人持有科學主義觀念,在他們的心目中,科學成了一個正確的代名詞,成了一個擁有了它也就擁有了力量、權威和真理的存在,成了合法、合理、正確、有用、可行等的代名詞。而現在,如果以科學主義的態度去反偽科學,不可避免地會強化科學主義的社會觀念,導致更多的人把科學當成人類知識的唯一典范,當成獲取幸福的唯一工具,當成真理和正確的化身,如此會反過來促使一些人把本不是科學的當成科學以獲取利益,從而導致偽科學以新的形式和更廣泛的方式出現。這雖然能夠反掉一些偽科學,但卻在另一種意義上強化了偽科學產生的社會思想基礎——科學主義,反過來又促使偽科學的產生及泛濫,這樣是不能真正有效地從根基上反偽科學的。

由于科學主義是產生偽科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反偽科學,首要的就是要反科學主義,在獲得對科學的正確認識和正確態度的基礎上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使科學走下神壇,還科學以本來面目,把科學的還給科學,使人們對科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正確的觀念,使科學及科學文化不再成為我們社會的真理的化身、所有認識和行動的標準及指南,這樣,偽科學才會減少或削弱。同時,也才能使人文走上正壇,提升非科學如人文社會科學等的價值,還非科學以本來面目,把非科學的還給非科學,非科學也就沒有必要憑借科學的名義獲得其合法性和權威,如此,人們也就少了一份偽造科學或者假冒科學的動力,偽科學也就會減少。如果不反科學主義,任由科學主義觀念在中國盛行,那么中國的偽科學將會越來越多。

劉序盾(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文化委員會主任):

一段時間來關于“偽科學”的爭論不斷,而且不僅是在圈子里還在社會媒體上都展開了辯論。我以為這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的進步,起碼不像過去那樣不公開對陣,而是相互陰著報材料,總希冀著得到上方“圣裁”,然后挾著政治權力的威勢一舉攻克對方。我從上個世紀80年代的耳朵識字起就關注這個領域,各個大案和事件都親身經歷,對于今天的進步感慨頗多。興奮之余,也發兩點感想。

首先,科學研究要與政治問題相區別。不可憑藉行政的力量和政治權威的力量,來指認何為科學,何為“偽科學”。關于科學的真偽之爭原本并不存在所謂的主流地位。比如上世紀80年代對于特異功能和氣功的真偽之爭,就幾乎沒有正反方政治地位的差異,起碼是不突出。直到90年代揭露“水變油”騙局時還十分謹小慎微,生怕惹出政治問題來。不像后來想像的那樣什么打假英雄以主流自居一付正氣凜然的樣子。反偽人士甚至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還是處于非主流,承受了相當程度的社會壓力的,某些時候比較起來甚至是處于弱勢,很有些反潮流的樣子。

反對偽科學的群體什么時候趨向主流了呢?應該是在反法輪功的時候,這時的地位才產生了變化。

科學界的爭論是很正常的事情,哪一方都曾經有過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來自政治權威壓抑的經歷和體驗,因此避免爭論中的政治化傾向和反對政治權威介入爭論,應該成為大家共同恪守的規則。

再有,科學研究與法律的關系??茖W就是對于人類未知領域的探索,同時也是對于人類自認為已知的某些領域的繼續探索。而探索是不應該設置禁區的。記得當年揭露某人以推廣“水變油”技術構成危害社會的經濟詐騙行為的報道刊登出后,沈鴻院士曾寫了個條幅給我,“大膽探索,謹慎推廣”。這八個字道出了科學研究的真諦??茖W研究要鼓勵創造和創新,這里沒有禁區也不應該預設,凡是公民都有思想和探索的自由與權利,不應該受到干涉和指責。你研究“水變油”、研究“永動機”都不違法,沒有誰可以用法律的名義禁止。

法律應該管的是哪一段呢?它應該管的是后面發生了什么。你這個方法和理論未經過證實有效就去推廣應用,自己聚斂了財富而對社會和他人卻造成了危害,這才涉及到法律。事實上“水變油”也正是因為涉及經濟詐騙才引出法律的介入,如果僅僅是研究,誰也不能以“偽科學”之名給定罪。因此在科學研究領域,法律也要自重,不可管得太寬太嚴,因為有些東西不是法官所能認定的,法院也不是科學研究的“裁判所”。

大膽探索——體現了對于科研未知探求的寬容態度;謹慎推廣——體現了對于社會的責任感和嚴肅態度。當火藥味爭論變成理性平等的對話,當雙方都尊重對方的權利并恪守自己話語和行為的邊界,當媒體不再視哪邊權勢大就一邊倒地傾向哪里,這對于健康我們社會的人文生態和科學生態,一定會大有益處。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整理摘編的只是研討會發言的一部分。在本次研討會上,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盧風主張用后現代主義的核心觀念即多元性和反本質主義來分析科學,認為科學不可能成為匯聚和囊括一切的整體;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徐治立發言認為,政治力量介入反偽科學可能會導致反偽科學異化;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吳巖認為,應該根據語境的不同來討論科學的內涵,在不危害社會的前提下,和諧社會應該允許“偽科學”這個詞成為一個中性詞匯;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副編審林堅主張在普及自然科學的同時,大力推進“人文科普”,改變目前科學與人文分離嚴重的狀況,實現科學與人文的融合;中國中醫科學院馬曉彤對中醫做了定位、定性與定向的思考,對中醫的歷史合理性和現實合理性做了說明,主張在現代化過程中復興中醫。

上一篇:科技創新作文下一篇:溫暖作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