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村畢業論文范文

2023-04-07

農村畢業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農村職業教育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農村職業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必須積極采取措施加以改進;應充分發揮農村職業教育的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關鍵詞:農村職業教育;新農村;作用

收稿日期:2007—09—15

項目來源:山東省教育廳科研立項課題J06W55。

作者簡介:趙新亭(1957-),男,漢族,山東省定陶縣人,菏澤學院社會科學系黨總支書記,副教授,學士學位,主要從事“三農問題”與農村職教研究。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提出的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和戰略目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是:“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培養有文化、會經營、懂技術、高素質的新型農民。為此,必須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強化對農村勞動力的知識和技能培訓,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村職業教育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一、農村職業教育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農村職業教育的現狀

我國農村職業教育在建國以來經過了曲折的發展歷程。長期以來,農村職業教育的基礎薄弱,教育培訓條件差,致使相當一部分農村勞動者文化素質過低,知識面狹窄,觀念陳舊,安于現狀,進取精神不強,其創業潛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一些地方的農村勞動力大量閑置,甚至有的靠國家救濟度日。目前,我國每年創造的利潤多數是靠自然資源取得的,靠人力資本獲得的利潤很少,這樣一種狀況必然導致能源和礦產資源的過度消耗,從而嚴重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以發展農村職業教育為重點,大力開發農村閑置勞動力資源,將其培養成為致富能手和農村專業技術人才。改革開放以后,農村職業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特別是在全國第四次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以后,由于從中央到各級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部門的積極工作,通過職業教育多樣化的辦學形式,培養了一大批在生產第一線從事實際勞作的素質高、技術好的實踐型、技能型人才。在農村,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由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轉變的過程中,參與農村職業教育專業培訓群體的創業潛能正在日益顯現出來。

2.農村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第一,農村職業教育的目標定位存在著誤區。農村職業教育究竟是以為農村學生升學服務為目標,還是以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新型農民的培養服務為目標,在此問題上有不同的觀點和做法。一種觀點和做法是:把農村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定位為為農村學生升學服務,這就導致農村職業教育過分注重升學率和基礎文化知識教育,淡化了職業技能和實踐技能的培養訓練,從而使農村職業教育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目標難以實現。另一種觀點和做法是:把農村職業教育定位為幫助農民就業和提高勞動者素質。這種做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農村職業教育僅局限于為傳統農業服務;二是農村職業教育僅局限于為本地就業培養人才服務;三是農村職業教育僅局限于為高中階段的學生服務,忽視了大批不能升入高中的初中畢業生。這些不能升入高中的初中畢業生從事農業生產和外出務工,也要接受不同程度的職業培訓。

第二,重普教輕職教的觀念沒有改變,對農村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不足。目前,許多人只是把職業教育看作是補充教育,重視普通教育,輕視職業教育的現象在干部群眾中普遍存在著,他們看不到農村職業教育的實質內涵及其所蘊藏的巨大潛能,仍然偏重于知識的灌輸,忽視能力的培養與技能的培訓與操作,導致農村職業教育與現實要求不相銜接,由此也加深了人們對農村職業教育的輕視,從而引發了農村職業教育生源不足的問題。

當前,農村職業教育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相當嚴重,有的領導干部存在重普教輕職教的思想,認為農村職業教育投入大、見效慢,難出成績,因而對發展農村職業教育缺乏熱情。一些地方對農村職業教育的投入占整個教育投入的比例過低。

第三,農村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師資力量薄弱,教學內容陳舊,教材老化,教師的知識結構不合理,受教育者很難學到新知識、新技術,所接受的知識和技能教學內容往往滯后于時代的發展,在實踐中很難用得上。

有些農村職業教育學校完全放棄了涉農專業,盲目開設一些所謂的新興、熱門專業,不管是否有這方面的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目的只是為了能有生源,致使農村職業教育的辦學商業化、隨機化、普教化,失去了農村職業教育的優勢與特色。

另外,農村職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問題也很突出。目前,由于人們普遍認為職業學校教師的社會地位比普通學校教師低,經濟收入也不高,因而許多優秀人才不愿到職業學校任教,致使職業學校教師的總體水平不高。

二、農村職業教育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全面小康戰略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必須培養新型農民,積極開發農村人力資源,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最終實現農村全面小康,而在這些方面,農村職業教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有利于開發農村人力資源

開發農村人力資源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國農村人力資源的現狀是,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低素質勞動力相對過剩。我國是一個以農村人口為主的大國,農村人口總數達到9億,約占全國總人口的70%,農村勞動力達4.8億人,其中有2億左右為剩余勞動力,而且,隨著農村人口的增長,每年都會新增一批勞動力,農村勞動力總數和剩余勞動力比例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據統計,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接受教育的年限平均為7.3年,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3%,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2%。在農村外出流動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到52.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3%。據有關部門統計,在我國現有農村勞動力中,接受過初級職業技術教育或培訓的有3.4%,接受過中等職業教育的僅有0.13%,接受過短期培訓的有20%,三項合計才僅有23.53%,而沒有接受過任何技術教育和培訓的則高達76.47%。農村勞動力接受文化教育和職業教育較少、素質偏低的現狀,決定了農村職業教育必然要在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和新農村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農村職業教育的總體目標是使每一個農村勞動者都能接受不同程度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掌握一定的技能,并充分挖掘其創業致富的潛能。農村職業教育必須以就業為導向,要根據農村經濟的發展、剩余勞動力轉移、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要求,健全并完善初等、中等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行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并舉,多形式、多層次、多類別、多功能地推進。要樹立先培訓后就業的觀念,增強農村職業教育的實用性、針對性和廣泛性,建立健全職業資格證書準入制度,促進農村職業教育體系的完善。要按照面向“三農”又不局限于農村的方針辦好農村職業教育,有效地開發農村人力資源。要根據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結合本地特點和實際情況設置專業和課程,確定具體辦學模式和途徑,深化農村職業教育的影響力,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培養出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性人才。

2.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有利于順利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目前,我國有2億左右的剩余勞動力,以后每年還會新增1000萬人,這些大量的剩余勞動力的存在是勞動力資源的巨大浪費,也成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沉重負擔。要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積極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素質,實現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的轉移。首先,要通過農村職業教育和培訓,使向城鎮轉移的農民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勞動技能,為其在城市就業和生活創造條件。其次,在職業教育培訓中,要使職業教育與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相結合,使已轉移到城鎮的農民成為遵紀守法、文明守信的高素質勞動者,為他們更好地適應城市化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并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奠定基礎。再次,農村職業教育要堅持面向“三農”,大力提高農村青少年的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從源頭上消除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障礙。

3.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有利于實現農業產業化

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只有依靠科學的理論來指導,科學的手段來管理,才能實現增產、增收、增效的目的,也才能實現農業的現代化。而要想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和農村勞動力素質,就必須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

首先,農村職業教育應努力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農村從業人員的素質起著關鍵作用。廣大農民是農業產業化的直接參與者,是農村生產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農村的現代化,就是人的現代化,不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不提高農業的科技裝備水平,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就會受到影響和阻礙。發展農村職業教育,不僅要注意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素質,而且還要注意改進其思想觀念和文化傳統,力求提高其綜合素質,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新型農民,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其次,農村職業教育應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科技指導和信息咨詢。有效、快捷的科技指導和信息咨詢是農業產業化順利推進的基礎和關鍵。農業的產業化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農業的市場化進程。服務于新農村建設的農村職業教育機構,擁有大量的農業專家和技術員,他們不僅掌握著農業方面的科技知識,而且還了解農業的最新走勢和農業領域出現的新變化,因而有能力、有義務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科技指導和信息服務,為農業產業化的順利進行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信息保障。

4.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有利于發展現代農業

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就是改造傳統農業、不斷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過程,就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就是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生產手段和設施裝備農業的過程。用現代科學管理方法管理農業經濟活動的過程,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武裝農業勞動者的過程,也就是由粗放型農業向集約型農業轉變的過程。發展現代農業,最終要靠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農村職業教育要為發展現代農業服務,就要面向農業現代化,構建以農村高等職業教育、農業中專學?;蛘叩?、市職教中心為龍頭,以農村職業中學、市縣電教中心、鄉鎮農民文化技術學校為骨干,以村農民文化技術學校為基礎的分工明晰、城鄉一體的農村職業教育體系。同時,按照因地制宜、機動靈活、注重實效的原則,調整優化農村職業教育的結構,建立起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職業教育體系。

農村職業教育必須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農村職業教育為“三農”服務,首要的任務是培養新型農民,使其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以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要真正把農村職業教育機構辦成高素質勞動者培養和勞動力轉移開發的培訓基地,先進農業科學研究、推廣的基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市場信息服務中心,以加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夏金星,彭干梓.農業職業教育發展的比較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4,(22)52-55.

〔2〕胡艷輝.論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的“三德”教育〔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4)28-32.

〔3〕劉春生,蘇敏.職業教育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6-11.

〔4〕賈青.“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背景下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3)150-152.

〔5〕劉詮路.“三農問題”與“農村職業教育”〔J〕.教育發展研究,2006,(6B)33-36.

農村畢業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中職教育是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和培養農村先進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的農村職業教育相互結合,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鄉村文明建設起到積極作用。本文通過對鄉村振興戰略和中職教育中存在的關系的進行研究探索,力求找出一條在鄉村振興背景下中職教育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最佳路徑或對策。

關鍵詞:鄉村振興;中職教育;農村經濟發展

引言:

實現鄉村振興計劃主要需要人才,這對我國農村中職教育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要落實培養農村人才和農村教育發展以及農村農業現代化等計劃。我國農村中職教育目前還存在教育觀念落后、對職業教育認知不到位以及教學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對農村經濟發展產生了限制,針對這些情況要采取相應對策進行破除,使中職教育可以健康合理的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一、鄉村振興和中職教育存在的關系

農村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和城市以及城鎮之間有較大的差別,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計劃還面臨著很多的挑戰,任重而道遠。而教育工作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推進有著不錯的影響,“十年種樹,百年育人”,關注農村經濟發展,就必須要全面建設農村教育發展[1]。職業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一部分,有著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職責,加強中職教育建設可以有效推動人才的培養和為社會輸送優質人才,所以,作為職業教育的關鍵一環,中職教育要和農村教育系統形成合作關系,一方面可以保障農村中職教育的建設,另一方面也可以為農村經濟發展培育人才,鄉村振興戰略可以為中職教育提高積極發展平臺,同時也為農村地區的職教功能高效發揮提供重要的實施環境,從而為建設更好的產業結構打下基礎。針對以上情況來看,中職教育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要基于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實現農村產業結構轉變,提高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

二、鄉村振興下中職教育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

1.多方協調,完善制度建設

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很有的制度不健全的地方,要通過多主體協同建設,打造完善的農村教育功能。并且對農村經濟發展具體特征進行分析,培養多元化優秀人才,以農村發展需要為核心進行定性培養,實現鄉村振興背景下中職教育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結合。例如:在經費制度上,要以農村中職教育為基礎建立完善的經費保障體系,對專項項目進行相應的資金制作,同時保證每一筆教育資金的使用都可以受到農村社會的監督,確保資金使用的透明性和公共性;在招生制度上,為提高中職教育生源的質量,更加高效的開展學生后續保障工作,各教育部門應當協同工作,做好招生核查工作,并制定相關的農村宣傳工作,吸引更多人才進入中職學習,為農村經濟發展建設提供保障;在教資考核上,要嚴格按照職業教育資格考核標準和要求,確保中職教育的工作正規化和規范性,讓中職教育可以更好的運行。最后,在多方協調共同努力下,完善制度建設,為促進中職教育對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相應的人才儲備。

2.轉變教學觀念,擺脫傳統思想束縛

中職教育在農村傳統思想中還是有一定認知偏差的,要想順利發展職業教育就必須到傳統思想的束縛,從思想上轉變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認識誤區。這要求,社會和政府部門要擔起相應的責任,對農村地區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的全新認識和重視,傳統的教學系統中對普通教育比較重視,而對職業教育卻有一定的輕視,所以針對這些情況,教育部門要以身作則,重視發展農村中職教育工作,并且根據本地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政策,有效推進中職教學的健康發展;此外,政府部門也需要充分發揮信息化高速發展的優點,通過自媒體和網絡以及電視等渠道開展職業教育的宣傳工作,讓人民群眾可以正確認識職業教育,改變心中的偏見,端正自身的態度[2]。最后,中職學習要積極改變教學模式,打破傳統教學思想的限制,強化教學水平,提高中職教學的專業水平,基于鄉村振興政策背景下,通過中職教育的觀念更新和質量提升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3.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更好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在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背景下,為了滿足學生的職業教育和培養需求,在中職教育中要打造出優秀的職業技能專業教師團隊。對師資力量的建設和教師隊伍的培養是提升中職院校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和路徑,基于鄉村振興戰略這一重大背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現代化的建設,中職教育中的師資力量建設應該有高度的重視,這也是為培養學生優秀技能和全面發展的基礎。為了更科學合理的建設師資團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點,加大農村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對教師的錄取機制進行改革,根據農村相應的政策優惠進行靈活多樣的轉變,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可以投身到農村職業教育工作中來,不斷的充實農村職業教師團隊;此外,要合理利用當地企業資源,聘請企業中專業技能水平過硬的技術骨干來到中職學校對學生進行培訓。第二點,中職學校要建立起相應的教師培訓和進修機制,為教師的專業技能培養提供保障,鼓勵教師積極進行專業技能的探索更新以及學歷提升。第三點,呼吁建立農村職業院校定向培養機制。對有意向到農村職業院校工作的高校學生以及專業技術人才進行定向培養,為農村職業教育提高充足的師資力量保障[3]。第四點,對農村職業院校的教師進行合理的薪資評定。完善的待遇水平和合理的薪資評定以及晉升機制可以有效提升農村職業院校教師的穩定性。這就要求地方政府部門以及教育部門要按時、足額的發放中職教師薪資,并且對教師薪資通過合理科學的評定進行比例的增長。

結語

綜上所述,鄉村振興戰略可以有效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在經濟發展的前提下,應該持續發揮中職教育的關鍵作用,對農村中職教育提高就業保障和資源支持,讓中職教育可以最大化的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幫助。對于教育部門和教學工作者來說,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基礎重要組成部分,要積極優化教學工作,落實早國家教育需求中職業教育的推進工作,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洪娟.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研究[J].科學咨詢,2020(49):166-167.

[2]賈玉蓮,叢國勛,潘薈羽.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職業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發展[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1(7):273.

[3]冉于平.基于鄉村振興的中職教育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對策研究[J].時代經貿,2021,18(11):126-128.

備注:涼山州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資金資助

農村畢業論文范文第3篇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和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都明確提出要“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啟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深入推進示范合作社建設,建立健全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梢娂彝マr場和農民合作社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地位。筆者對焦作市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狀及成效

(一)農民合作社發展現狀、成效

近年來,焦作市農民合作社發展迅猛。截至2018年,全市經工商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5589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20家、省級示范社29家、市級示范社176家;成員貨幣出資額26.8億元,以貨幣出資成員46252戶、土地經營權折價出資3737戶、其他資本出資59戶;入社成員12.43萬戶,普通農戶7559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850戶、專業大戶及家庭農場成員戶4136個、企業及其他成員戶1144戶;5589個合作社中,種植業3129個、林業432個、畜牧業1282個、漁業37個、服務業570個、其他29個;土地股份合作社105個;輻射帶動農戶40.5萬戶;2018年,合作社統一組織銷售農產品12.8億元,統一購買投入品6.06億元;擁有注冊商標合作社300個、通過農產品質量認證71個、創辦實體54個、開展電子商務18個、開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6個。焦作市農民合作社獲河南省知名品牌5個,占全市農產品知名品牌的38.4%。

近年來,焦作市農民合作社為成員統一購買農業生產資料價值累計達25億元,為成員降低生產成本1.9億元;統一銷售各類農產品30億元,為成員增加收入2.7億元;成員戶收入比非成員戶收入高出22%以上。涌現出了以河南菡香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孟州市黃河蔬菜專業合作社、示范區共利種植合作社、武陟縣豫北黃河鵝業合作社等為代表的一批管理規范、產品質量優、帶動農民增收顯著、產業帶貧明顯、在全國全省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先進典型,發揮了合作社這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中的重要作用,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統一農產品規格、提高農產品質量、開展農產品加工儲藏、開拓農產品國內外市場、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家庭農場發展現狀、成效

截至2018年,焦作市經工商注冊的家庭農場891家,焦作市農業農村局認定市級示范家庭農場52家,經推薦被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3家。家庭農場經營土地面積20.49萬畝,戶均經營面積234畝,是一般農戶經營規模的50多倍。家庭農場流轉土地14.47萬畝,占全市土地流轉面積的11.6%。全市891個家庭農場中,種植業794個、畜牧業25個、種養結合11個、其他61個;家庭農場年銷售農產品總值1.18億元,其中銷售100萬元以上45個;擁有注冊商標11個,獲得農產品質量認證6個;家庭農場戶均純收入13.3萬元。家庭農場經營逐步規范,經營效益逐步提升,涌現出修武縣綠棵家庭農場、金豐家庭農場、博愛縣瑞輝家庭農場、楊天琪家庭農場等一批先進典型。家庭農場作為新興的農業規模經營主體、升級版的家庭經營單位,正成為焦作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主力軍。

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經驗啟示

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促進了焦作市農村繁榮發展,涌現出以河南菡香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典型,以博愛縣春冠櫻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互聯網+農業、休閑觀光農業典型,以博愛縣富源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循環農業典型,以溫縣裕田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小麥種子繁育典型,以武陟縣豫北黃河鵝業合作社為代表的規模養殖典型,以溫縣岳村鄉紅峰懷藥合作社為代表的特色種植業典型。家庭農場在實現規?;?、專業化、集約化、商品化經營中,在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方面作用明顯,涌現出以金豐家庭農場、瑞輝家庭農場為代表的糧食規模種植典型,以綠棵家庭農場、三源家庭農場為代表的特色種植典型,以依依家庭農場為代表的休閑觀光農業典型。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的發展經驗對焦作市現代農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一)促進了農村產業發展

通過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的經濟活動,一是推動了土地流轉和規?;洜I。以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主體,將農戶的承包田承租過來,集中轉包給合作社成員,開展專業化生產、規?;洜I,取得了突出的經濟效益。目前全市土地流轉面積125萬畝。其中,以合作社為載體推動土地流轉20萬余畝,占總流轉面積的16%。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共流轉土地34.47萬畝,占全市土地流轉面積的27.5%,是規模經營的主力軍。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特色產業快速發展,以農民合作社牽頭的“一村一品”專業村30個,發展形成了一批蔬菜、水果、食用菌、四大懷藥、肉雞、生豬、花卉苗木等產業集聚區和特色種養帶。二是推動了農業品牌化發展。以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主體,在規模生產的基礎上,創建農產品品牌,擴大了市場份額。三是推動了農業標準化發展。合作社將全體成員集中起來,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操作規程、統一產品質量標準、統一農資供應、統一商標注冊,有效克服了農戶分散經營無法對農產品生產環節進行全程監控的弊端,提高了農產品的標準化作業水平,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二)促進了農民收入增加

通過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的經濟活動,一是降低了生產成本。合作社集合全體成員的生產需求,形成規模采購和批量供給,通過集中購買生產資料,節約了交易費用,降低了生產成本,合作社成員的收入高出一般農戶22%以上;家庭農場多數有自己的晾曬、貯藏、烘干設備,生產手段比一般農戶先進,全市家庭農場戶均年收入在15萬元以上。二是提高了銷售價格。合作社集合全體成員的產品,形成批量供給,提高了市場談判地位,有利于提高銷售價格。同時,與批量需求方直接進行產品交易,減少了產銷環節和中間商盤剝,削減了銷地與產地的價格差距。三是拉長了產業鏈條。合作社集中成員資金,開展精深加工,既避免了產品集中上市價格低的問題,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四是獲得了二次返利。通過合作社的統一經營,年終依法進行股金分紅,獲得二次返利。

(三)促進了農民素質提高

一是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質。合作社聘請專家,對成員就標準化種養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市場營銷能力等方面開展集中培訓和現場指導,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農民素質和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家庭農場主多數是各級農業部門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對象,整體素質高于一般農戶。二是提高了民主管理意識。合作社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組建,成員按照一人一票的原則,對合作社重大事項實行民主參與和集體決策,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成員專注于發展生產,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交由合作社統一管理,變農戶個人闖市場為組織起來集體闖市場,逐步在廣大農民中培養和強化了集體觀念,提高了農民參與民主管理和進行互助合作的能力。三是強化了市場契約觀念。農民合作社在團結帶領農民闖市場的過程中,使農民的品牌觀念、信用意識不斷增強,更加注重按照契約和合同組織生產銷售;農民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后,通過章程和各種制度的約束以及接受培訓教育,增強了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四是優化了鄉風習俗。經過農民合作社的長期合作教育和有效管理,在廣大農民當中,愛國愛社、敬老愛幼、科技致富、扶貧幫困已經蔚然成風,對維護農村社會穩定,轉變鄉風民風,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培養了互助合作精神,普及了現代管理制度

合作社是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合作社的管理層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組建,具體運作中成員按照一人一票的原則,對合作社重大事項實行民主參與和集體決策;成員專注于發展生產,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交由合作社統一管理,變農戶個人闖市場為組織起來集體闖市場,逐步培養和強化了民主、互助合作的觀念,體現了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為農村治理體系現代化闖出了新路。

家庭農場在農戶家庭經營基礎地位不改變的基礎上實現了規模經營,解決了目前小農戶粗放經營對土地資源浪費的弊端,實現了農民不出門依靠土地致富的效果,家庭農場主是新型職業農民的典型代表。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的健康發展是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橋梁和紐帶,將成為焦作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主力軍。

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焦作市的農民合作社經歷了14年發展,存在數量大、規模小、發展不平衡,作用發揮不充分的問題,大多數合作社沒有開展業務,空殼社、僵尸社現象大量存在,在管理體系、指導體系、合作社內部運營等方面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農民合作社業務主管部門不明確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及有關組織,依照本法規定,依據各自職責,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給予指導、扶持和服務”。由于法律對合作社的業務主管部門沒有完全明確,現實工作中出現多頭管理、按行業各自管理現象。各行業除農業部門外多數部門缺乏合作社管理的知識和專門人才,對規范化和可持續發展不利。農業部門內由農村經營管理機構具體負責,但目前農經管理部門特別是縣鄉農經機構不健全,承擔的工作任務重、內容多,對農民合作社的管理不到位,規范化建設嚴重滯后,導致絕大多數農民合作社徒有虛名,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示范社的評定標準與現實脫節

一些現實中非常優秀的農民合作社,按照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的標準卻無法達到。各級示范社的評定標準死板,與實際嚴重脫節。示范社優秀帶頭人短缺,多數合作社發展后勁不足,可持續發展困難。

(三)扶持政策不完善

按照合作社法的要求,國家有關部門要出臺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具體政策,目前除國家稅務部門出臺有政策外,金融部門的具體支持政策還沒有明確,致使合作社發展瓶頸的融資難問題一直沒能很好解決。

(四)管理隊伍與合作社發展要求不適應

目前全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基本是由各級農經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承擔,由于農經管理部門日常工作還要承擔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管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繁重的任務,不能保證對農民合作社的及時管理。

(五)家庭農場示范體系不健全

目前,家庭農場的概念農業農村部沒有明確的定義,也沒有開展國家級示范家庭農場評選,家庭農場示范體系尚不健全。

四、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對策措施

(一)明確業務主管部門,建立健全輔導員隊伍

學習借鑒北京市的做法,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在縣級成立農民合作社的專門指導管理機構,加強農民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和規范化建設,避免多頭管理、誰也管不好的現象。特別是要盡快完成機構改革,明確合作社的主管部門,市縣兩級建立農民合作社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盡快完成對農民合作社的清理工作,純潔農民合作社隊伍。

(二)實時修改各級示范社標準

各級示范社的評定標準要與時俱進,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額比例分配的原則要靈活掌握。凡是通過統一投入品供應,減少成員生產環節成本;統一加工、包裝銷售成員的產品,增加成員產品銷售收入;通過統一技術服務,提高產品質量,滿足人民對高質量農產品消費的需要;實現民主管理,嚴格按照成員大會通過的章程管理的合作社都應該肯定,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就可命名為示范合作社。因此,各級示范社的標準及評定辦法要與時俱進、適當修改,標準根據國情、省情、市情、縣情確定。尤其國家級示范社的標準要綜合考慮合作社類型的廣泛性,盡量做到全覆蓋,操作性要強。

(三)出臺鼓勵大學生到合作社就業政策

鑒于農民合作社管理人才缺乏的現狀,建議出臺鼓勵大學生到農民合作社就業的具體辦法,確保大學生在農民合作社安心工作,指導帶動一批規范管理的合作社示范典型。

(四)完善家庭農場示范體系

建議國家層面評選國家級示范家庭農場,出臺具體的扶持政策,鼓勵家庭農場特別是從事糧食種植的示范家庭農場發展。

(五)啟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培育計劃

政府應設立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專項資金,樹立一批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先進典型,重點扶持其發展壯大,使其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六)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

建議結合目前正在進行的機構改革,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焦作市縣鄉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充實縣鄉農村經營管理人員,確保經營管理工作事有人干、責有人負,確保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這兩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快速發展,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率先實現焦作市農業農村現代化、奮力走在全省第一方陣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系焦作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經師)

農村畢業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參照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來研究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建立相應VAR模型,選取河南省1985—2014年時間序列數據進行研究分析,運用ADF檢驗、滯后期判斷、Johansen協整檢驗、Granger因果檢驗、脈沖響應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對其進行處理,得出結果:農村金融發展的規模和結構在農村經濟增長中起到顯著促進作用,金融發展效率的影響不顯著,但農村經濟增長是農村金融效率提高的原因,這種“需求遵從”以及農村資金的外流阻礙了農村金融與經濟增長的相互促進作用。

【關鍵詞】河南省 農村金融 農村經濟 VAR模型

一、引言

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一直是10多年來我國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村金融扮演著資金動員的重要角色,在新的普惠發展理念框架下探究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準確定位農村金融,對構建普惠金融體系及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許多國內學者在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1]基礎上對農村金融發展、結構、功能、效率、制度體系及其與農民收入、農村經濟的關系等方面展開探討。姚耀軍、嚴太華、曹小春、陳文俊等多數學者基于中國農村地區金融數據,假設不同影響因子選取金融和經濟指標,通過VAR、Pagano、VEC等經濟計量模型,對面板數據進行關聯分析法、Granger檢驗、協整分析、回歸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研究了中國農村金融發展和農村經濟的因果關系及因果方向[2-6],得出中國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作用不明顯;也有研究得出,西部地區農村金融發展各項指標和農村經濟之間沒有格蘭杰因果關系,東部地區金融效率和經濟的增長有因果關系,農村經濟增長卻對農村金融影響顯著,且存在區域差異性[7-8]。

河南是我國的農業大省、人口大省,“三農”問題非常突出,農村金融發展和農村經濟增長問題在全國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在借鑒前人研究基礎上,以河南省為研究對象,基于一定假設,來探究河南省農村經濟增長中農村金融的影響作用。

二、理論模型和變量指標選取

(一)相關假設

為了探究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本文根據已有研究做出以下假設。

假設一:農村經濟增長中農村金融是關鍵影響因素。

假設二:農村金融發展的構成要素有規模、效率和結構。

河南省農村金融資產主要由流通貨幣、農業上保險保費的收入、鄉鎮公司債和鄉鎮企業的公司股票市值構成,其農村資本市場作用很不明顯,信貸規模很小,非正規金融機構發展緩慢,故而本文以正規金融中介為主要研究對象,將非正規力量微弱化。

假設三:財政支農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且財政支出構成了農村固定資產投資的最主要部分。

(二)相關變量指標的選取

1.農村經濟發展指標。人均GDP和GDP增長率是衡量經濟增長的兩種主要度量方法,參照此方法并根據河南省農村實際情況,采用“(第一產業增加值+鄉鎮企業增加值)÷農村人口”來衡量,一方面在于農村GDP數據繁雜難取,而“(第一產業增加值+鄉鎮企業增加值+農村生產部門創造的非物質增加值)*90%=農村GDP”,另一方面,這是河南省農村經濟發展的真實概況,且與農民收入具有高度相關性,并且可以有效避免農村總的GDP在計算時會存在的變量疊加或漏選問題。

2.農村金融發展指標。第一,農村金融發展規模指標。金融資產規模是金融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本文根據河南省的實際情況,選取農村存貸款余額之和與農村GDP的比值來度量農村金融發展規模,介于農村金融數據的難獲得性,本文用農業貸款與鄉鎮企業貸款之和來作為農村貸款余額,用農戶儲蓄存款與農業存款的加和作為農村存款余額,這里農戶儲蓄存款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所吸收的農戶儲蓄存款。第二,農村金融發展效率指標。金融發展效率指的是金融中介將存款轉化為貸款來支持當地經濟發展的效率,衡量金融效率高低的指標主要有:儲蓄率、投資效率和儲蓄投資轉化率,為避免單一指標的選取對結果產生較大影響,本文采取綜合量化的指標體系來衡量農村金融效率:

此處參照王瑩[6]的《我國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中這三部分權重比,儲蓄率:投資效率:儲蓄投資轉化率=0.09:0.45:0.45=1:5:5,折算出河南農村金融效率水平。第三,農村金融發展結構指標。農村經濟結構主要劃分為農業和非農產業(鄉鎮企業),鄉鎮企業屬于農村的主要企業,也是鄉村經濟活動主體,可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此,用“鄉鎮企業貸款/農村貸款余額”來度量農村金融發展結構。

3.農村固定資產投資指標。農村固定資產的投資主要來源于財政支出,極少部分來源于農村銀行支持,從廣義金融角度來看,財政支出是財政性金融的分支,是基于支持“三農”問題給予的專項補貼,故而本文將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加入模型考慮,用“財政支出數據”作為參考指標。

(三)理論模型的建立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數取對數處理,并引入金融要素變量和“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做控制變量,建立能夠代表金融發展狀況和農村經濟增長關系的VAR模型如下:

在這里,用q代表農村經濟發展水平,NX1表示農村金融規模,NX2表示金融效率,NX3表示金融結構,農村固定資產投資用NTZ表示;其中,μ0是常數項,γ是殘差項,μ1、2、μ3、μ4作為回歸系數。

三、相關實證分析和檢驗

(一)數據的來源說明

本文共收集河南省1985~2014年間29組時間序列數據來進行分析,《河南統計年鑒》、《中國農業統計資料》、《中國鄉鎮企業及農產品加工業年鑒》、《河南農村統計年鑒》、《河南省統計網》是數據的主要來源,本文所利用的數據均進行了取對數處理,主要目的在于增強數據的穩定性和降低所選變量異方差性,最后用Eviews7.2處理相關數據。

(二)實證分析與檢驗

1.單位根檢驗。為避免出現“偽回歸”,首先要檢驗序列數據平穩性,基于減少偏差原則,本文將選用ADF檢驗來探究選取的指標數據是否平穩。根據T統計量分析可知道,對數序列數據都不平穩,一階差分后,Dlnq、DlnNX1、DlnNTZ在5%水平上顯著平穩,DlnNX2、DlnNX3在10%水平上平穩,符合ADF檢驗,序列可以看做是一階單整,即I(1);由此驗證了本文選擇的數據是符合標準,存在經濟意義的,接下來探究變量之間的均衡關系。

2.協整檢驗。用Johansen檢驗來進行協整檢驗,首先用AIC和SC準則來確定最優滯后期,得出最好的自回歸階數,以確保協整關系的可信性統計。

因為對變量數據進行了對數處理,模型系數反應的是半彈性影響。農村金融發展規模每增加1個單位,q會有0.3153個單位的提高,金融發展結構每優化1個單位,q有0.4030個單位的提高,而農村固定資產貢獻率是30.36%。

3.Granger因果分析。由以上協整檢驗知,變量間存在長期穩定協整關系,那么變量在時間上的先導滯后關系以及關系是單向還是或雙向?我們用Granger檢驗進行分析可知,農村金融規模和金融結構的P值為0.0186、0.0466,拒絕原假,是農村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原因;其他P值均大于0.05,都在5%置信水平下接受無格蘭杰因果關系的原假設。

4.方差分解。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的動態影響路徑可以用脈沖函數捕捉,我們用來分析農村金融要素對農村經濟增長能帶來怎樣的影響,并通過方差分解將每個擾動項對VAR模型內因變量的相對影響程度計算出來,了解各個變量對農村經濟增長的沖擊作用。NX1對q有正向沖擊效應,第2期達到峰值,前4期波動大,呈倒U型,之后基本趨于平穩,說明河南當前階段農村金融規模對農村經濟影響稍明顯,有約25%的貢獻率。進一步由方差分解數據知,在長期關系里,除q的自身變動影響外,NX1、NX3、NTZ起到較重要的影響作用,最后分別占30.4195%、9.7379%、9.7157%。而NX2只能解釋3.7065%的基礎貨幣波動。

(三)實證結果分析

第一,農村金融發展規模對經濟增長作用顯著,原因在于為經濟增長提供金融資源基礎性條件的同時,增強了用貨幣作媒介的經濟交易范圍,加速了貨幣的流轉,使經濟交易更容易實現。

第二,農村金融發展效率對經濟增長影響微弱,說明河南農村金融市場還處于靠量的帶動來發展,也間接說明河南省農村金融效率不高,從長期來看,不能適應河南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短期來看,農村經濟增長卻能促進金融效率的提高,但金融效率卻不是農村經濟增長的原因,也就是滯后于農村經濟的增長,兩者存在“需求遵從”的關系。再從圖1可知,河南省農村資金有外流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金融與經濟增長間的相互促進作用。

第三,優化金融結構對經濟發展有積極影響作用,原因是鄉鎮企業項目資金的引入可以帶動農民就業,帶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繁榮活躍農村經濟。

第四,農村固定資產即財政支出的增加,短期內對經濟增長有顯著促進作用;從長期來看,作用趨于穩定不明顯,農村投資環境差,農民眼界局限,投資方式效率低,不能高效轉化為經濟增長動力,僅靠政府財政資金給予支持從根本上是解不了問題的。

四、結論

通過以上實證分析,可知河南農村經濟增長主要受到農村金融規模和結構的影響,金融規模的擴大和金融結構的優化能極大促進農村經濟增長;河南農村金融效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很小,但經濟的增長卻是金融效率提高的原因,兩者的“需求遵從”關系以及農村資金外流現象嚴重影響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的相互促進作用。因此,需進一步優化河南省農村產業結構,建立河南農村金融資金反哺回流機制,提高金融發展效率,最大限度的發揮金融市場自我調節機制,使農村金融體制在根本上得到完善,進而擴大農村經濟增長中農村金融的影響作用,為“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參考文獻

[1]Smith,G.Financial St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155-213.

[2]姚耀軍.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經濟科學,2004,5:24-31.

[3]姚耀軍.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狀況分析[J].財經研究,2006,4(32):103-114.

[4]嚴太華,曹小春.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經濟問題,2011,84-87.

[5]陳文俊.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相關性實證研究[J].系統工程,2011,3(29):41-46.

[6]王瑩.我國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9,18-25.

[7]焦兵.東、西部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增長貢獻的比較研究[J].統計與決策(理論版),2007,(1):70-72.

[8]黎翠梅.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影響的區域差異分析——基于東、中、西部地區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湘潭大學學報,2009,3(33):75-80.

作者簡介:魏雪燕(1991-),女,漢族,河南焦作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金融與農區發展。

農村畢業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農科大學生;服務;農村建設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 2010 -2020 年) 》中提出,未來幾年,我國的農科技術人才會持續增加,能過為農村服務的人數也會有所增長。但是,根據2014年的調查發現,實際為農村發展服務的農科畢業生數量非常少。當前,阻礙農村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才的缺乏。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當前高校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引導農科大學生為基層服務,為農村的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

1 農科大學生到農村就業的影響因素分析

1.1 職業價值觀

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后都想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在自己的本質崗位上獲得一份基本的收入維持自己的正常生存。但是生存指的不僅僅是收入,還有周邊環境,周圍的交通、文化等,大學生在就業的時候,不僅會考慮到經濟利益,同時也會考慮自身的價值是否能夠得到很好地實現。因此,農科畢業生就職的時候,必須會考慮相應的經濟利益以及自身價值的實現。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畢業生就業的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經濟利益以及工作的城市。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來,農科畢業生在就業的時候會存在一定的功利性,這就導致農村在吸納人才方面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

1.2 就業政策

(1)農村為畢業生提供的崗位比較籠統,沒有細致劃分,有的崗位根本不需要太高的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術,農村的普通青年就可以勝任,這就導致大學畢業生無法發揮自身的優勢,自身的價值不能夠得到很好地體現。

(2)國家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頒布了相應的政策,讓大學畢業生服務于基層,但是這些大學生一般只會在基層待2年到三年,一旦合同期滿,這些大學生就會選擇繼續深造,離開農村,最后留在農村的人才少之又少。

(3)國家出臺的關于農村的相關政策不健全,很多用人單位的保障制度不到位,工人的勞動時間與工人所得到的勞動報酬出現嚴重反差。很多地區的養老制度、醫保制度都尚未健全,這就極大地削弱了大學生服務基層的熱情。

1.3 對農村工作的認識不充分

在第十八次人民代表大會上指出,要加快發展我國的農業,把我國的一些重要的設施建設投放到農村地區,大力建設新農村,逐漸提高農村的生活水平,優化農村的生活條件。從這里可以看出,黨和國家非常重視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但是,擺在很多大學生面前的現象是,農村發展速度緩慢,農村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都十分艱苦,想要在農村實現自己的價值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等,這些大學生看到的只是一些表象,他們并沒有看到農村發展的內在潛能。

2 農科畢業生服務農村建設長效機制

2.1 以自我成長價值和崗位成才同步實現為目標,激勵大學生“下得去”。

目前,雖然很多大學畢業生在面臨就業的時候都關注自己的薪酬待遇以及自己工作的環境,但是,他們的信念和理想以及對于祖國崇高的愛依然占據著他們心靈深處最重要的位置。所以,高校在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的時候,應該加大對國家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立足于大學生自身價值的視角,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實現自我,為祖國的農村建設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讓這些大學生在基層體會到自身的存在感,真正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

2.2 以職業生涯規劃和社會實踐主題教育為載體,引導大學生“認清楚”。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讓大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職業,對于自己的未來有更加明確的目標,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增加大學生的閱歷和經驗,讓大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農村。高??梢耘e辦一些報告會,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和職業觀。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舉辦一些鄉村支教的活動,讓大學生真正走進農村,感受農村的精神風貌,讓大學生了解農村未來的發展可能性,只有讓大學生親身感受到農村的變化,才能夠真正打動大學生,為農村的建設注入新的血液。

2.3 以創新農業人才培養體系為立腳點,提升學生服務農村的能力,使大學生“干得好”。

要想在農村有自己的一番作為,那么大學生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農業院校要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以及社會的需求不斷更新教學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在發展好專項專業的同時,還要注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最近幾年以來,很多農村增加了許多科目,形成了多種科目共同發展的局面,這為培養創新型人才開辟了道路。

2.4 以滿足畢業生合理、必要的物質需求為保障,吸引大學生“留得住”。

如果大學生到基層工作,那么基層要根據國家相應的政策為大學生提供合適的薪酬,不僅要保證這些畢業生的工資待遇,還要給予這些大學生公平的職稱評定,在生活方面要給予適當的補助等;除此之外,要給予這些學生足夠的支持和物質獎勵,這樣才能夠把大學生真正留在基層,促進基層的不斷發展。

總而言之,讓更多的大學生到基層工作,為基層服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解決的,高校應該鼓勵、支持大學生扎根基層,保障大學生到基層工作的實效性,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尚宏麗,齊文,李敏,劉蘭英,王芳.正確引導農科類大學生就業與考研的措施探討——以錦州醫科大學為例[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22).

[2]蔡正云.農科類大學生“招生難 就業好”現狀及前景分析[J]。民營科技,2014(12).

[3]蔡秀娟.農科類大學生就業質量提高對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2(03).

[4]張玲,吳風亮.農科類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現狀分析與對策[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14(22).

作者簡介

張子謙(1981-),男,河北省新河縣人。碩士學位?,F為河北農業大學經濟師,現從事教育與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

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上一篇:農村論文下一篇:農村區域發展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