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大學化學論文范文

2023-03-11

大學化學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大學化學 高中化學 銜接教學 實施策略

1 進行銜接教學研究的必要性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或離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及其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是自然科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始終處于基礎和先導的地位[1]。我們可以利用化學中所蘊含的化學思維、化學知識及化學方法來解決生產生活實踐中所涉及到的化學問題。因此,對于本科教育中非化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大學化學這門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夠高漲,對于化學這門學科不夠重視;對于具體知識的理解不夠,不求甚解;對于學習得過且過,只求及格的現象較為普遍。

針對以上現象,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如下:從教師本身來說,沒有充分的了解學生在高中階段的認知能力發展水平狀況,并且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著個體差異性,這就決定著我們不能采用一鍋端,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從化學知識的傳授來說,比較偏重于理論,在實踐應用上涉及的較少,這可能導致學生覺得學習起來比較枯燥乏味,從而失去了學習化學的興趣;從教學手段來說,沒有充分利用教育教學方面比較成熟的理論,如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最近發展區理論等,來有效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

針對以上現象和存在的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大學化學的教學內容以及怎樣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就成了當前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銜接教學是指基于學生在高中化學所學習的知識為基礎,從學生的認知發展實際水平出發,合理的選擇教學方法及手段,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來更好的銜接過渡到大學化學知識的學習,從而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提升學習興趣,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2]。因此,銜接教學對于大學化學的教學尤為重要。

2 大學化學和高中化學教材知識內容

考慮到學生在高中階段所學習教材的不同,本文主要以使用范圍較廣的人教版教材為例來進行說明。高中化學部分共分為8個教學模塊,包括必修2個模塊、選修6個模塊,其中必修課程包括《化學1》和《化學2》,選修課程包括《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及《實驗化學》六個模塊。

大學化學教材,以化學工業出版社的《大學化學》為例來進行說明,主要包括三篇內容,其中第一篇為物質結構,第二篇為化學反應的基本規律,第三篇為化學的現代應用。物質結構篇主要是無機化學的相關知識,介紹了物質的狀態、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結構和晶體結構?;瘜W反應的基本規律主要是物理化學的相關知識,介紹了化學熱力學、化學反應動力學、化學平衡以及氧化還原反應與電化學的相關知識?;瘜W的現代應用篇介紹了化學與能源、材料、信息和環境之間的密切關系及具體應用。

3 銜接教學研究的實施策略

3.1 了解教學對象,因材施教

由于教學對象所學專業均為非化學專業,這也就是說大學化學這門課是其本科教育階段所接觸化學的唯一途徑,是一門基礎文化課。此外,通過了解發現,學生地域來源比較廣泛,所學的教材版本各有不同,其中以人教版教材使用最為廣泛;對于選修部分,不同學校不同地域選修的模塊也各有不同;對于實驗部分,不同學校開設情況各有不同,有的學生實操能力強,有的學生只停留在理論部分,最多觀看過教師演示,而有的學生甚至是沒有走進實驗室接觸過實驗,實操能力較差;由于學生文理分科,造成文科生僅學過必修部分,并且對于高中化學知識基本遺忘,基礎比較薄弱等。這些關于學生的基本情況,我們在備課前都要充分了解知悉,以方便我們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教學,全面備課,要照顧到全體學生,從而做到因材施教,這樣才會事半功倍,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2 課前充分研究教材,找準銜接點

通過分析高中和大學的教材內容發現,相同的知識在教育不同階段對學生的認知發展要求是不同的,存在著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關系,這也符合人的認知發展規律。比如,在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中介紹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化學鍵的相關知識。通過學習,課標要求學生了解原子的構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掌握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運用;知道離子鍵、共價鍵的概念,能夠判斷其與物質類別之間的關系。研究教材內容發現這部分知識實際上是學生學習大學化學中第一篇“物質結構”的知識基礎,又再此基礎上擴展了知識的長寬度及縱深度。比如引入了四個量子數來描述電子運動狀態,會深入學習化學鍵的相關理論等。我們可以以此為銜接點來開展教學,從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入手,激發其學習興趣,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進行知識的過渡,可以方便學生理解并掌握相關概念原理。因此,備課時充分研究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3.3 設置問題情境,注重核心概念原理的建構

學生在高中所學習的知識,隨著學習的深入,其原有的知識經驗在看待一些新問題時不一定適用,我們在教學時,可以利用這點,巧妙的設置問題情境在教授新課時有目的地導入,引發學生原有知識經驗認知沖突,從而順利的開展我們的教學。比如,在酸堿平衡教學時,一開始,我們在介紹酸堿理論的發展簡史時,就可以體現這一點。隨著人們研究的深入,各種酸堿理論在每一時期也有不同的回答,科學是不斷在前進的。在高中的時候,我們主要學習了酸堿電離理論,認為: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為氫離子的化合物為酸;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為氫氧根離子的為堿。這一理論,從組成上揭示了酸堿的本質,但它也有局限性,只局限于水溶液。我們可以拋出問題“不能電離出,但是它卻顯堿性”,這時候我們用酸堿電離理論便無法回答了,從而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這時候可以引入酸堿質子理論,會使學生對于這一理論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可以幫助學生重新建構關于酸堿核心概念的認識。

3.4 轉變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

在高中的時候學生由于學業比較繁忙,課業壓力比較大,習慣于被動地接受知識。此外,學校里教師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也加重了這一現象,使得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成為主流。這一教學模式會使得學生的思維發展受限,學習缺乏創造性和主動性,不符合素質教育提出的使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從而給教育帶來了很多弊端。但是,進入大學階段后,大學的學習方式、管理模式和高中有所不同,課堂的知識容量大且課時短,也沒有人催促著學習,學生或多或少會難以適應這種轉變,這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挑戰。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使教學達到最優化的效果,這也就促使著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來進行課堂教學設計,讓學生主動的參與進課堂中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其有主人翁意識,從而提高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那么,如何設計,就需要認真備好每一堂課,多想多琢磨,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來進行教學。比如可以將學生分組,在每次課前布置一些任務、拋出問題,讓學生去主動搜資料、尋找解決方案、優化設計方案。組內分工明確,讓不同學生發揮專長,一起朝著共同的目標去解決問題。這種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進教學當中去,鍛煉了與他人溝通、協作的能力,也有助于學生發揮其主觀創造性。

3.5 多種評價方式并存

傳統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往往是以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學習的好壞,這極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走向一種極端,從而帶有功利性的目的去學習知識。學生也不容易從中發現學習的快樂,而把學習知識當做是一種任務去完成它,這顯然限制了其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方面的主動發揮創造,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到了大學以后,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有時候依然存在。大學不同于高中,學習環境、學習的內容和方式也更加的開放,單一的評價方式顯然不適用于人才培養的需求?;诖?,我們可以將形成性評價和考核性評價結合起來,使評價方式更加的多元化一些,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更全面的發展。比如,我們知道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我們在考核評價時,可以考察學生的實際操作方面的能力,也可以更加具有開放性,讓學生自主設計或改良某個實驗,可以查閱資料,也可以分組合作,這樣一來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其創新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此外,可以增加形成性考核的形式以及比重,不單單以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梢詫⒄n堂表現、課后開放式的作業、課程小論文等作為評價方式的一種,并占有一定比重。這樣可以多元化、全方位的評價學生,激發其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煒.大學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2] 石豐.大學無機化學與高中化學的銜接教學研究[G].2014.

[3] 梁愛琴,宋祖偉,曲寶涵.大學化學與高中化學的銜接教學—以原子結構知識為例.化學教育[J].2018,39(2): 23-26.

大學化學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大學化學;課程設計;教學模式;非化學專業

一、引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本科教學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專業知識傳輸,而是對知識、素質、能力等方面的綜合培養?;瘜W學科作為一門中心科學與應用型科學,與物理學、材料學、生命科學等多種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已成為許多高校非化學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通過《大學化學》課程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必需的化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運用化學的理論、觀點、方法審視公眾關注的材料、能源、環境保護、生命科學、國防、醫藥衛生、資源利用等熱點問題。在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加強大學化學課程教育,培養具有一定化學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學生是非常必要的。它順應了教學改革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拓寬學生的人生發展道路。

而《大學化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是一個系統而漫長的過程,如何盡可能的調動所有有益教學的因素,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為培養創新型、復合型人才服務是許多教育工作者關心的問題。在此背景下,許多高校針對《大學化學》課程進行了諸多有益的嘗試,包括從教學內容、考試模式、活力課堂建設和實驗教學等方面進行的教學改革,這些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等方面都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本文將針對我校材料專業的《大學化學》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等特點,結合多年的高校一線教師的授課經驗,就大學化學課程設計、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教學思考,淺談如何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大學化學》課程教學質量。

二、前沿問題

大學化學是一門中心性和實用性的學科,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基礎課,是培養大學生的基本素質課程。國內各高校根據不同的非化學專業的需要開設的基礎化學課程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大學化學(或普通化學、應用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及相關實驗課程等。因此《大學化學》這類課程的開設目的,并不是培養化學家,而是旨在使相關專業的學生對化學學科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并初步掌握化學領域內必需的基礎知識,為后續課程和各自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與化學專業的化學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應根據授課對象的專業背景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取舍和調整,使其能與學生的專業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到所學內容能為其所用,從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對于非化學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既要掌握豐富的化學科學知識,涉獵有關化學的前沿領域和歷史動態,掌握與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有關的各專業學科的相關知識,學習任務相對教重。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大學化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在有限的教學時間把學生教好,是每位大學化學老師要面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另外現有的該課程設置在各大高校中主要是理論課,而無配套實驗。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化學化工專業學生將化學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為數不多的途徑之一,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實際情況是,大學化學課程學時通常較少,根本無法開展實驗教學。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上諸多問題都是現在化學課程開展中的不利方面,因此大學化學課程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學過程的思考

非化學專業與化學專業的化學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任課教師在進行課堂實踐教學時應十分明確教學目的和任務,在進行教學時應根據授課對象的培養目標及專業背景等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取舍和調整。既能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綜合提高,又能為后續專業課程學習提供一定基礎。

因此面向非化學專業的大學化學課程重點在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注重對整體化學體系的把握和觀察,而不是僅局限于某個理論的詳盡解釋或某一復雜化學問題的計算等,在給學生們提供基礎理論知識之時要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及前沿動態。本文認為:“突出重點”、“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實踐”為達到非化學專業的《大學化學》教學模式改革目標的有效途徑。具體內容如下:

1.突出重點,適當把握及精選《大學化學》教學內容大學化學課程的內容選自四大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內容多、滲透性強,這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對學習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此外該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可以說它既是一門基本理論學科,又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內容上,如果試圖全面詳盡給學生提供化學各學科基礎知識及嚴謹理論計算,很容易使非化學專業的學生進入一種“云深不知處”的學習狀態,對于并非立志從事化學的學生來說,他們可能還沒領略到化學之美就只被鋪天蓋地的化學知識給掩埋了,給學生的印象也就成了知識的堆砌。這時何談學習的樂趣及動力呢?因此應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及人才培養的目標,對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作相應的調整。

筆者所處的化學教學是面向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學生開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大學化學的基本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取舍,包括調整后的內容能使得學生可以整體把握大學化學的學科脈絡,但對某些復雜的化學計算部分,比如化學平衡的各種計算,進行了淡化處理,引入前沿科技或應用領域時加強與后續課程的銜接和聯系,介紹一些現代化學的前沿領域或教師本人的科研課題,并適當圍繞智能材料、納米材料、液晶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光電轉換材料等新材料的結構性能及應用進行闡述。以此開闊學生眼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方法是促使教學內容內化為學生素質的手段,起著導向、中介和內化的作用,不同的課程內容要和相應的教學方法匹配對應,才能相得益彰。近年來各高校通過開展討論,推行多媒體教學和啟發式、講座式教學,教學效果有所提高。在本人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形式組織課堂教學。例如物質結構基礎這部分內容較抽象,往往多引用模型和多媒體技術等現代教學手段為主。例如元素和化合物性質這部分,因為大多學生高中時學過相關知識,因此可以由學生自學,組織課堂討論,教師引導答疑。例如表征體系混亂度的“狀態函數—熵”時,多延伸舉例各種體系從有序到無序的傾向性案例,利用認知心理中用已知經驗去理解未知事件的心理行為,幫助學生們快速拉近與新知識的陌生感和距離感,從而深刻理解該部分概念。在教學的同時不要拘泥于原有框架,應鼓勵學生有新思想和新見解,培養學生開拓未知領域的興趣,也有利于課堂氣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3.注重實踐,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創新技能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學科的魅力在于其生動及復雜多變,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及生動感。通過實驗可以把書本學習中的復雜科學理論和嚴謹的化學語言進行生動再現及驗證,同時實驗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們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驗動手機會。

具體實施中,應增加該類課程中的實驗學時,利用各自學校的化學實驗室為學生們提供實驗條件。相應設計配套實驗內容,包括基礎實驗、綜合實驗、開放性實驗?;A實驗和綜合實驗面向全體學生開放,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基本實驗技能訓練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加深對理論教學的理解。開放性試驗面向部分學生開放,主要形式以學生自學和獨立實驗為主、教師輔導為輔,鼓勵他們勇于探索與創新,主要是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對于非化學專業學生們來說,受條件制約,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可做。但實驗教學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改變教學模式,帶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改變傳統教學內容中封閉被動的模式,向開放型、主動性模式轉變,都具有極大的作用。

四、小結

對于非化學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大學化學是作為一門專業方面的基礎課程,講授的內容雖然和中學化學內容有部分重疊,但更深入全面和復雜,并且要為后續的各類專業課程,比如無機非金屬材料、功能材料、材料工藝基礎、晶體學、復合材料等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又起著對學生的大學學習承前啟后的作用。同時大學化學作為大學新生開設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對于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及專業熱情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如何有效的從課程模式方面進行改革和探索,從而提高大學化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在有限的教學時間把學生教好,是每位大學化學老師要面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徐光憲.21世紀化學的前瞻[J].大學化學,2001,(16).

[2]劉獻君.大學之思與大學之治[M].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4).

[3]王燕露.論高等教育的本質[J].科技信息,2011,(33).

[4]裴堅.化學學科發展與化學教育[J].中國大學教學,2014,(9).

[5]廖桂英,安黛宗.大學化學課程教學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

[6]蘇曉云,馬寅秋.論高校復合型人才的培養[J].高等教育研究,2011,(5).

大學化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形勢下面臨著眾多的新問題、新挑戰,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勢在必行。文章對傳統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進行了剖析,對存在問題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建;措施

[作者簡介]袁磊,中南民族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輔導員,碩士,湖北武漢430074

[文獻標識碼]A

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需要,是高校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具有戰略和現實意義的工作,關系到加強高校黨的建設,關系到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的大事。

一、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入黨動機參差不齊

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深刻變化,西方思想文化滲透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隨著國內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加之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也不斷影響著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造成了大學生入黨動機參差不齊。一些學生盲目隨大流,看到班上同學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由于從眾心理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一些學生因為父母的要求,被迫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一些學生認為黨員可以作為自己的“政治資本”,作為畢業找工作的籌碼而遞交入黨申請書;等等。這些因素導致了一些學生黨員和要求入黨的青年學生政治觀念淡化、政治敏感性較差和政治立場不堅定的現象存在,一些學生黨員入黨前積極主動,入黨后消極被動,沒有真正做到思想上和行動上入黨。

(二)學生黨組織活動質量不高、形式單一

“三會一課”制度是黨的基層支部長期堅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嚴格黨員管理,加強黨員教育的重要制度。目前一些高校學生黨組織學習內容單調、形式單一。學習培訓內容以文字材料為主,方式方法比較簡單,缺乏與學生黨員學習生活的相關性。學生黨組織活動與學生社團、下級團組織也沒有緊密聯系起來,學生黨員活動脫離廣大學生群體,學生黨員不能將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核心作用有效發揮出來。

(三)高校政工隊伍配備不足

高校黨務政治工作隊伍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高校教師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搞好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的基本保證。一般來看,高校黨的基層組織都比較健全,但是有些高校為了提高辦學效益,都在進行人事制度改革,實行定編定崗,專職黨建隊伍人數相對減少,有些高校的黨務工作者身兼數職,工作中常常陷于捉襟見肘的困境。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黨建一線隊伍,人員配備不足,輔導員與學生人數比例普遍超過教育部規定1:200的要求,這也導致了學生輔導員沒有足夠時間、精力投入到學生黨建工作中,對學生黨建工作只能疲于應付,缺乏創新。

(四)黨員前期培養和后續教育脫節

伴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外界環境對大學生,尤其是對學生黨員的思想影響越來越大,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由于高校學生黨支部缺乏專業的、有豐富理論知識和管理經驗的老師指導,造成一些學生黨支部只停留在學習報紙、文件等形式上,在學生黨員的日常管理上也僅停留在督促學習成績、遵守學校紀律等方面,不能在思想上進行正確的指導教育。另外,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重心往往放在黨員發展上,對于黨員發展后的教育和管理不太重視,造成一些入黨的學生“入黨前拼命干、入黨后松一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不到體現,學生黨員暴露出越來越多的思想問題,思想上麻痹,行動上松散,嚴重影響黨在學生中的形象。

二、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舉措

(一)重視黨員教育。健全發展制度

1 慎重發展,嚴把“人口”關?!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高等學校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把優秀大學生吸納到黨的隊伍中來。近年來,學生積極要求加入黨組織的現象十分普遍,大學生已經成為新時期黨組織發展的主要對象。而大學生入黨前的思想教育,也就成為學生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應根據“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和“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認真做好發展黨員工作。首先,應該端正學生的入黨動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能將入黨作為“政治資本”或者由于隨大流而選擇入黨,應當樹立遠大的理想。其次,要嚴把質量關。對于積極要求入黨的學生,要認真考察其現實思想、真實表現、綜合素質。要深入到學生所在班級、寢室,對被考察對象進行全面考察。最后,嚴格按照入黨程序發展。一是認真做好團支部推優工作,加強民主集中制原則,把團支部中積極要求入黨的優秀團員推薦出來;二是做好群眾意見收集,從輔導員、班級同學等多方面了解情況;三是建立嚴格預審機制,認真審查發展對象的詳細材料,經上級黨組織同意后公示七天,公示無異議后填寫入黨申請書;四是認真召開黨支部發展大會;五是報上級黨組織審批并進行談話。

2 增強黨員后續教育管理。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黨組織應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來加強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根據學生特點,在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建立定期學習活動機制。在學生中積極開展理論學習活動,針對理論熱點,及時進行討論,增強學生政治敏銳性。通過舉辦“亮化黨員形象工程”等活動,將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服務意識教育融入其中,提高學生黨員綜合素質,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增強黨性觀念,為我黨培養合格的接班人。

(二)完善黨建工作隊伍建設

1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是一支保證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更是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基本保證。要加強高校黨務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政治立場堅定、業務素質精良、組織結構合理、數量比例適度,能夠適應當前形勢變化的高素質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為此,高校必須建立健全相應的專職輔導員制度,專職輔導員與學生人數比例應控制在1:200的范圍。要像培養業務學術骨干那樣,花大力氣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輔導員。在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面,學校應嚴格把關,根據德才兼備的原則,規范考核,重視培養。落實待遇,提高輔導員崗位的吸引力,調動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通過這些舉措,維護輔導員干部隊伍的穩定性,進而穩定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隊伍。

2 班主任參與學生黨建工作。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輔導員按照黨

委的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班主任負有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指導學生的職責。通過班主任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考核,進一步端正他們的入黨動機,深入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一旦達到入黨要求,班主任可以及時與學生輔導員聯系,遵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及時吸納到黨組織來。對于預備黨員教育與黨員后續培養工作,班主任作為學生工作一線人員,與本班學生黨員接觸較多,更容易從生活、學習等方面對學生黨員進行教育。

(三)創新黨建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形式

1 結合學生黨建與學生社團工作,在學生社團中建立黨組織。高校學生社團是以學生共同的興趣為出發點自由結合的青年群眾性團體。一方面,高校學生社團憑借其廣泛的校園影響力和群眾基礎,正日益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由于學分制度的完善,高校以班級為主體的學生組織形式趨于弱化。因此,在社團中建立黨組織既是進一步完善學?;鶎狱h組織建設的需要,也是學生社團健康發展、有序建設的需要。

黨組織在學生社團的管理上,主要是指導,而不是簡單的領導,要堅持“宏觀控制、微觀搞活”的原則。在學生社團中建立黨支部,一方面要加強黨的領導,另一方面要促進社團的發展。在社團開展各類活動的過程中,注重思想上、政治上進行指導。

2 結合學生黨建與團建工作,以黨建帶團建,以團建促黨建。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的重點是思想政治建設。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武裝團員青年,把它作為帶動團組織思想政治建設的中心任務。通過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切實幫助團員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形成內在的精神動力。要鼓勵團員青年刻苦學習專業知識,積極投身實踐,解決好過硬本領問題;引導團員青年培養優良品德,樂于奉獻,解決好人生追求問題;教育團員青年艱苦奮斗,勇于創新,解決好青年作為問題。

黨建帶團建工作應根據學生組織工作實際,逐步形成“黨委(院)—基層黨組織一團組織”的三級管理模式。一方面以學生團支部為依托,建立黨的理論學習小組;另一方面,以學生社團組織為依托,在學生團組織中成立紅色社團,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修會、科學發展觀理論研修會等組織,促進團員相互交流學習。在學習的同時,還可以提供實踐的舞臺,進一步加強團員的主體性認識,以黨員的先進性教育影響團員,提高團員的思想覺悟,從而使廣大團員首先從思想上入黨、行動上入黨,然后才是組織上入黨,并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3 結合學生黨建與社會實踐活動,建立社會實踐型黨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通過大學生“三下鄉”、志愿者服務西部等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高校黨支部應帶領學生黨員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習,增強黨員意識,鍛煉黨性。黨組織可以調研社會熱點為專題,讓學生黨員對黨的政策有更全面的了解,對國家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有一個基本認識。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工作,使學生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充分發揮才干,增強社會適應能力,鍛煉組織能力,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4 結合學生黨建與網絡教育平臺,建立網上黨組織。高校要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F代傳媒技術的發展,為學生黨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徑。首先,高校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占領校園網教育平臺。利用校園網為大學生學習、生活提供服務,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建立網上黨校,為學生提供理論知識學習的平臺。其次,開辟網上虛擬社區,建立網絡黨建工作平臺。高校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在網上以論壇或其他虛擬社區的形式,開展網上談心活動,開展黨支部活動,讓學生黨員互動交流,并針對某些網絡熱點問題進行討論。最后,高校應通過網絡指導并開展黨支部工作。一方面,將黨建工作表格、文件在網絡一定范圍內進行資源共享,方便學生黨支部開展發展黨員工作;另一方面,公布輔導員、學生黨支部書記的QQ號、黨支部QQ群等聯系方式,方便學生交流,充分發揮網絡在黨支部工作中的作用。

[責任編輯:荷葉]

大學化學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綠色化學教育;大學化學課程;教學

一、綠色化學教育的原則和方法

開展綠色化學教育,應在確保大學化學教育目標的前提下進行;是大學化學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是與素質教育的其它內容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有條件的院??梢园丫G色化學教育課程化,作為一門學科知識進行課堂傳授??上驳氖?,早在1998年,作為一門獨立的新課程,首輪《綠色化學》課程在中國科技大學順利完成?!洞髮W化學》為此發表了消息報道。目前已有較多大學開設了“綠色化學”課程。綠色化學教育的另一重要途徑是在學科課堂教學中滲透。具體來說,就是在進行基礎課(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教學時,對涉及綠色化學知識的內容進行及時的、適當的知識加深與更新及思維的拓展;并且在生活中、在社會實踐中體驗與深化,例如在學習活動(讀書活動、科技論文競賽活動、社會調查活動等)中和在環境氛圍(如成立環保協會)中體驗與深化。

綠色化學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和諧”的綠色意識。黃志斌指出:家庭綠色教育,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制定適應教育對象社會化需求的和諧目標,強化教育主體的和諧意識,踐行有利于將教育主體的和諧意識實現對象化復制的和諧教育機制。“教育對象———教育主體———教育主客體和諧統一”乃是貫穿于家庭綠色教育觀的邏輯主線。這一教育觀同樣適用于學校教育,包括大學教育。

二、大學化學課堂教學與綠色化學教育

綠色化學的根本目的是從節約資源和防止污染的觀點來重新審視和改革傳統的化學,作為化學教育工作者,有義務結合化學課的特點,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為此我們將綠色化學滲透到大學化學課程教學中。在此,結合課程實際,采取了以下“三結合”措施對學生進行了綠色化學教育滲透。

1.結合并發掘教材中綠色化學內容

大學作為主持單位參加了國家教委組織實施的《面向21世紀高等工程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項目《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非化學化工類專業)》。作為研究成果之一的《大學化學》一書是教育部高教司核準的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該書分為3篇12章,其取材準確、簡明,收入了最基本、最通用的化學原理、規律和實用素材,從素質能力培養和工程技術教育出發,突出工科特點,增強工程意識。同時又注重豐富時代氣息,把進入新世紀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論題—能源、環境、材料、生命等之中的化學有關問題進行了一定范圍的研討和闡述,增強了教材的社會性和應用性。

在大學化學教學中進行綠色化學教育的滲透,對教學內容涉及有關綠色化學知識的方面,進行及時的、適當的知識加深與更新及思維的拓展,教學時間多少由教師靈活掌握,這樣在大學化學的課堂教學中占時不多而又點到為止。通過這種畫龍點睛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改革,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綠色化學教育,同時又不對原本非常緊張的教學時間安排造成新的沖擊。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掘教材中的綠色化學內容,并結合自身的科研工作和科技發展的前沿進行講授。如,化學能源一章,講到汽油的燃燒時,給同學們介紹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汽車的擁有量越來越多,但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據調查1998年北京市有機動車130萬輛,排出的廢氣污染嚴重,北京市已成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在申請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的過程中,環境污染問題是焦點之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現在北京市大部分公交車都使用了清潔燃料。并向同學介紹氫能源以及國家能源戰略,并探討潔凈煤技術研究和應用的前景,結合燃料電池,介紹我校和我國燃料電池研究和發展的趨勢,以此來激勵同學們將來從事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在介紹大氣污染一節時,向學生介紹汽車尾氣處理的現狀,國內和國外發達國家對汽車尾氣排放標準,指出開發高效催化劑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也結合化學發展的趨勢,向學生介紹解決汽車尾氣問題的研究思路。

2.結合工程和地區實際

在大學化學教學中,結合重慶地區環境污染的典型事例,自然地、生動地滲透到化學教學中,讓學生親身體驗到污染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培養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明確實施綠色化學的重要性。如結合當重慶建筑物遭受酸雨侵蝕的損壞情況,強調酸雨的危害性,引導學生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途徑、成分及其危害,也為學生介紹重慶地區實施“一控雙達標”的實質、意義及酸雨控制的情況。又如在講化學電源時,干電池、鎘鎳電池雖是常用的化學電源,但這些電池可是大毒源。一小粒紐扣電池污染60萬L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一號電池埋在地里,能使1m2的土地失去使用價值。這些電池在今天卻不符合綠色化學的要求,逐漸為金屬氫化物鎳電池(MH2Ni)、鋰離子電池所取代。通過課程的講授,介紹符合綠色化學意義的電池,培養學生的綠色意識,引導學生綠色消費。

3.結合多媒體教學

大學化學課程教學已經完成了多媒體教學的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目前,已有85%的大學化學課堂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用多媒體演示對環境有毒、有害的生產和已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同時介紹減少有毒、有害工藝。目前正在使用的一批涵蓋綠色化學的大學化學多媒體教學軟件,受到學生的好評。今后,重慶大學將依托西部大學校園網建設工程,實現教學資源網絡化。將購置的綠色化學相關軟件安裝在多媒體機房中,面向全校學生開放,學生免費觀看,便于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綠色化學。

三、結語

我國高校的化學教學中越來越重視綠色化學的滲透,這是由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決定的。在大學化學教育中進行綠色化學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化學素養和環境保護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從而推動大學化學素質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葉美英.綠色化學課堂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26):22-23.

[2]趙穎華.探析化學教學中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3(25):173-174.

[3]石本姣.高中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8):154.

大學化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發展基礎的學科,化學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進行實驗、探究、總結、歸納的過程,而化學中的很多教學內容則是需要用實驗進行驗證的,因此沒有實驗,就沒有化學的發展。在大學教學中注重化學實驗教學,能夠促使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對學生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在此對大學化學實驗課教學改革進行淺要探究。

[關 鍵 詞] 大學;化學實驗課;教學改革

想要評判教育效果的高低,僅憑分數的高低是不足為證的,還必須看學生從學習中獲得了多少能力,理念是否得到了培養,思維是否得到了激發,正確的價值觀念是否形成,學生的潛力是否得到了發現與發揮等。大學階段的化學實驗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設立的。但是在傳統的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一般每個班級都有固定的時間進行實驗教學,回到固定的實驗室去上實驗課,這種固定、僵化的模式在當今科技不斷發展、學生求知需求也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已經逐漸顯示出了頹態,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了,必須進行大學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采用新型的實驗課教學模式,開展新型的實驗教學,保證學生能在新形勢下接受新的教育,促進學生知識的更新與個人的發展。

一、實行實驗課程預選制度

傳統的大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定時、定人、定教室、定教師參加實驗教學活動,這種“大鍋飯”“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早已經陳舊不堪了,對學生來說也是不公平的,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和因材施教戰略原則。同時,對學生進行實驗學習效果的評價也過分重視實驗結果的呈現,忽視實驗過程的操作,出現了部分學生盡管實驗過程操作不佳,但是在實驗結果數據呈現時進行抄襲,篡改實驗結果數據,這對其他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不公平,對學生的實驗學習興趣造成了極大的損傷。部分實驗教師不思進取,存在“吃老本”現象,也大大制約了大學化學實驗教學的更高水平發展。為了打破原有的大學化學實驗教學的困境,在當前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形勢下,可以實行化學實驗課程網絡預選制度,化學實驗教師首先根據教學進度、實驗課程的設置、學生實際課程的安排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控,分不同的實驗室,分不同的教學時間,分不同的化學實驗教師,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課程情況、學習進度、時間靈活安排學習時間,這樣一來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加更加符合自己水平的實驗教學,自主性更強了。同時,因為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負責實驗教學的教師,所以這就從另一個側面促使實驗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實現自身各方面水平的提升,以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到自己的實驗課堂學習,也更加促進了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實現了教學、教師、學生的共贏。

二、實行實驗內容多元設置

傳統的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一般都是在對課程進行規劃的時候就提前設定好了實驗的個數、內容、操作步驟,學生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習、考核,這樣對學生的創新思維來說同樣也是一種禁錮。在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中,可以采取實驗內容多元設置的方法,采用實驗教學內容“5+N”的選擇模式,“5”就是從所有的實驗內容中選出5個作為必修內容,“N”就是學生需要按照教師的實際要求再選取若干個作為選修內容。這種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的實驗內容設置模式給了學生更大的選取空間,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實驗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對那些實驗危險系數較大、實驗過程不容易進行人為干預和控制的實驗,例如,對汞蒸發熱進行測定的實驗,在教學中可以采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進行,通過計算機仿真模擬訓練的手段讓學生進行操作,實驗現象更加生動逼真,同時對那些不容易觀察到的反應現象也能夠清楚地觀測到,還避免了實驗危險的發生,在保證教學效果的同時保證了學生的人身安全。

三、實行實驗評價全面考核

在傳統的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想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和考核,一般都是采用實驗報告的形式進行呈現,主要考查的還是學生最終的實驗數據,這種評價方式過于注重結果,而忽略了對實驗過程的把握,對學生的實驗能力起不到絲毫的促進作用,甚至造成了學生在實驗的學習過程中敷衍塞責,在實驗考核過程中的不正?,F象出現。因此必須對實驗評價體系進行改革,實行過程性評價策略,其中參與實驗學習的出勤率占比20%,實驗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占比50%,最后的試驗考核占比30%,這種考核方法有效促進了整個化學實驗課堂的改革進程,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總而言之,在大學中進行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實驗教學的濃厚興趣,更能保證學生對實驗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激發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成為國家建設所需的優秀人才做好充分的鋪墊。

參考文獻:

[1]梁振江,劉朋軍,李華明,等.大學化學實驗課教學改革的探索[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8(2):166-169.

[2]代玉蘭.分析化學實驗課教學改革的幾點嘗試[J].貴州科技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9(2):45-47.

上一篇:化學專業論文下一篇:藥物化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