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初中心理教育范文

2024-04-27

初中心理教育范文第1篇

黃巖實驗中學

呂紅偉

一、設計意圖

人的一生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各種困境,無數成功者告訴我們:面對困境只有用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才有可能戰勝困境,走向成功。我們的學生也同樣,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可能面臨著來自學習、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困境”。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行動去應對這些困境,那就可能會長時間身陷困境中,對其學習、交往等方面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讓學生懂得如何面對困境,顯得非常重要。

二、活動對象

一、初二學生

三、活動目標

1、讓學生明白,只有樂觀心態加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戰勝困境

2、能用所學知識思考并解決他人和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碰到的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驢的故事

1、

一頭驢子掉進了一口枯井,它哀憐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來。驢子的主人召集了數位親鄰出謀劃策,還是想不出好的辦法搭救驢子。大家最終認定,反正驢子已經老了,況且這口枯井早晚也是要填上的,于是人們拿起鏟子,開始填井、當第一鏟泥土落到枯井時,驢子叫得更恐怖了,它顯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圖。

(1)驢子明白了什么意圖?怎樣反應?

(2)如果這樣下去,它最后的命運將怎樣?

2、故事結尾

當又一鏟泥土落到枯井中,驢子出乎意料地安靜了。人們發現,此后每一鏟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時候,驢子都在做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腳下,把自己墊高一點。人們不斷把泥土往枯井里鏟,驢子也就不停地抖落身上的土,使自己再升高一點、就這樣,驢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旁人驚奇的目光中,瀟灑地走出了枯井。

(1)驢子為什么安靜了?(想法)

(2)它出現了怎樣的行為?最終結果?

3、思考:

(1)驢命運的轉折點在哪里?

(2)驢是用什么救了它自己?

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堅持不懈的行動

(3)驢的故事給你什么啟示?

(二)絕對挑戰

1、假設你現在去應聘一家大公司的營銷主管,為了能選拔高素質的營銷人員,面試官給你布置了一道實踐性試題:把梳子盡量多地賣給和尚。

問1:你怎么看這任務?會做何種選擇?

看法

選擇

結果

碰到困難放棄、也或成功

很可能成功

問2:看法不同,選擇和結果就不同,這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三)案例分析

1、一封同學來信

“老師,您好!我是一名初一的學生,升入中學以后,我的學習成績很不理想(比小學時的成績差遠了),經常遭到父母的批評和責備,說我不像以前那樣努力學習了(其實并不完全是這樣),我的情緒很低落。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對自己的能力也產生了懷疑,甚至對未來產生了迷茫,請問我該怎么辦?”

2、分析

(1)這位同學面臨什么困境?

(2)如果繼續下去,他的情況可能會怎樣?

3、出謀劃策

他該怎樣做,才能走出困境呢? 請說出具體措施

建議:

第一步: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相信自己能改變困境

第二步:尋找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對癥下藥”

第三步:持之以恒地努力行動

(四)、共同分享

初中心理教育范文第2篇

各位同學:

下午好!

作為初二的學生,我們每個同學都進入了人生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你們最大的特點,就生理來說,生殖系統逐漸發育成熟,性意識開始萌發;就心理來說,則具有明顯的叛逆心理。同時,這個時期,也是同學們感覺最困惑和最煩惱的時期。因此,針對同學們最容易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和不當行為的這一特殊時期,本著對你們每個學生一生負責的這樣一個高度,我們學校給予高度重視。所以,學校特別委托我們政教處,利用今天下午的這段時間,專門組織同學們來學習青春期的有關常識。

二、我校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1、打架。我們學校打架的例子很多,大家可以到教學樓前面黑板公告欄觀看。我們學校每周都會在那里公布。如我校一位同學帶本校的兩位同學出去外面“送”給社會人員打,這是何等的惡劣!

打架的原因有:(1)有的學生想在新集體里顯示自己,使別人注意他、敬佩他甚至服從他,出風頭,炫耀武力,以“狂傲”為榮。(2)刺激性語言有:喊對方“這小子”、“你甭神”、“你找揍啊”甚至一些罵街語言等。常見刺激性動作有:指對方鼻子,拍對方腦袋,抓對方手腕等。往往因一句話、一個動作刺激,引發打架斗毆。(3)朋友義氣。其主要原因就是江湖義氣,小團體主義作祟。要講友誼,反對江湖義氣。(4)為異性打架。中學生氣盛,不肯輕易吃虧,特別是在女朋友面前,更不愿意丟臉,他們往往會因為對方對女朋友說了一句不禮貌的話,做出了一個不雅的舉動而喪失理智,大打出手,甚至聚眾斗毆,以顯示自己的本事,以至違法犯罪。

為什么有的學生明明知道打架斗毆是要倒霉的卻偏偏又去打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存在著僥幸心理:“或許老師不會發覺”,“或許不會受處理”,于是頭腦膨脹,忘乎所以。為什么因打架受到嚴厲處分的多數學生不再重犯?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有過“切膚之痛”,克服了僥幸心理,較多地考慮了行為后果。(1)因此大家要克服僥幸心理,“要使人不知,除非己不為。”(2)強調冷靜。大家遇到矛盾時要保持頭腦冷靜,不能憑一時沖動。一旦發生爭吵,并有激發趨勢,不要急于辨明是非,先脫離接觸,待心平氣和以后再解決問題。(3)強調忍讓。大家在發生爭吵時要相互忍讓,不要因小事爭高低、論輸贏,更不要針鋒相對,以牙還牙;若是一方輕微的動起手腳,做到“打不還手”,盡快脫離接觸,避免事態擴大。(4)強調友誼。大家要明白,在一起同窗共讀是一種緣分,同學之間的友誼 是非常純真深厚的,現在你可能體會不深,但畢業后你會越來感受越深,你會因上學時不團結同學而慚愧后悔。

2、講臟話。

3、抽煙、嚼檳榔。

4、隨意向他人借錢。

5、上網聊天等。

(2)大量浪費學習和休息的時間,以至于嚴重影響學習,成績落后,甚至造成留級、退學;

今天我要講的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

1、我們怎么處理日漸麻煩的人際關系;

2、青春期我們的性心理特點及其應對方法。

首先,我們講第一個問題:怎樣處理日漸麻煩的人際交往問題。所謂人際交往就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一定方式進行接觸,從而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發生相互影響的過程。在交往的基礎上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稱為人際關系。我們中學生的人際交往對象主要是三類:朋友和同學、老師以及父母。

我們中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主要有這樣幾點:

1、友誼占著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間的情誼為友誼,它是建 立在理想、興趣、愛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戀基礎上的一種感情關系。研究表面,兒童時期情感上最依戀的是父母,朋友則處于相對次要的地位。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感依戀便逐步有父母轉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確定和加強。有研究表明,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結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學時期。

2、小團體現象突出。由于空間上容易接近、年齡相當、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數中學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團體中。這些小團體一般由3-9人組成,其成員相互間有高度的忠誠感,在行為方面也有很大的約束力。

3、師生關系有所削弱。中學生不再像小學生那樣視老師為至高無上的權威,他們對老師有了新的認識,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對于喜歡什么樣的老師也有了更明確的看法。

4、易與父母產生隔閡。不少中學生都覺得與父母難以溝通,有話寧可與朋友講,也不愿對父母說。無論在價值觀念、交友方式、生活習慣,乃至著裝打扮等方面,都容易與父母產生摩擦,不斷加劇與父母間的心理隔閡。

總之,由于自我意識、獨立意識、自尊心都明顯增強,中學生渴望人際交

往的同時,也容易出現閉鎖、防御、自卑、“嬌驕二氣”等交往心理障礙,應該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們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到底該怎么與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歡迎呢?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在一個群體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這么幾個類型:⑴小團體,指二三個或四五個交往甚密、義氣相投的同學,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歡迎其他同學的參與,不大與其他同學接近。⑵人緣型,就是在班級中最受歡迎的人。⑶嫌棄型,就是班級中最不受歡迎的人。⑷首領,是指在一些活動中自然涌現出的能擔負領導這些活動的同學。⑸孤獨者,就是很少與他人來往,他人也很少與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懷有敵意或歧視的同學。

人緣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羨慕。他們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際關系,受到大家的重視和贊美,因而具有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應該說,內心里每個同學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也就是“得人緣”,但是不少同學對此在認識上存在誤區,如有的人以為人緣就是會拉關系,有的視為哥兒們義氣,還有的覺得是討好賣乖,等等。其實,研究表明,人緣型的學生之所以受同學歡迎,是由于他們有受人喜歡的個性品質: 1.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對人一視同仁,富有同情心; 2.熱心班級體的活動,對工作非常認真和負責任; 3.待人真誠,樂于助人;

4.重視自己的獨立性,且具有謙遜的品質; 5.有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 6.有審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動人的儀表。 可見,人緣不是刻意追求得來的,而是對一個人優良的個性品質的回報。 希望自己有好人緣的同學,不妨多從加強個人道德修養上面下功夫。 這是同學之間人際交往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下面是與老師該如何交往,畢竟學校是由老師和學生組成的,我們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有老師的參與,與老師相處如何,對學習好壞、校園生活有著直接的影響。

多數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與哪個老師關系比較融洽,喜歡上哪門課,哪門成績就好;如果與哪個老師關系不和諧也會殃及那門課,這大概也是愛屋及烏的反映吧。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師交往。那么,對于學生來說,應該怎樣和老師交往呢? 1.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老師把幾乎是所有的知識無私的、毫無保 留的教給學生,而不圖索取。如果他們希望得到什么回報的話,那就是希望看到學生們都能成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在知識的高峰上越攀越遠、長大后有益于社會和國家的人,除此之外,別無他求。學生要尊敬老師,見到老師禮貌地打聲招呼。有句話說:師生如父子。上課認真聽講不破壞紀律,把老師留給的作業保質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學作業寫得馬虎、潦草,單是讓老師辨認字跡都要費很多功夫,給老師增加了很多額外的工作量。經常這樣,老師怎么會高興、怎么會喜歡你呢?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別人說話,他愛理不理,你會喜歡這個人嗎?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是師生和諧相處的基本前提。 2.勤學好問,虛心求教。做學生時,經常說“這個老師不怎么樣”“那個老師水平太低”„„等長大了以后才知道這種看法和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就像作弊者從來都以為老師發現不了。其實,只要往講臺上一站,誰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師從他的年齡、學問、閱歷上來說,在某門課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學生的。所以,要向老師虛心求教。勤學好問不僅直接使學習受益,還會增多、加深和老師的交流,無形中就縮短了與老師的距離。每個老師都喜歡肯動腦筋和多問問題的學生。其實,向老師請教問題往往是師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課老師并沒有多少時間和學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師請教學習上的問題會加深師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確對待老師的過失,委婉地向老師提意見。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們會對沒有缺點的人敬而遠之。美國偉大的總統林肯也說過:沒有缺點的人,優點也不會很多。其實。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零缺點的人存在。老師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觀點不正確,或誤解了某個同學,甚至有的老師“架子”比較大,或是太嚴厲,這都是有可能的。發現老師的不足要持理解態度,向老師提意見語氣要婉轉,時機要適當。如果老師冤枉了你,當面和老師頂撞起來,好嗎?當然不好,這樣不但不利于問題的解決,還會惡化師生關系,暫時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氣和時再說。不管怎么說,老師是長者,作為學生,都應臵老師于長者的地位,照顧老師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錯誤要勇于承認,及時改正。有的同學名知道自己錯了,受到批評,即使心里已經知道自己不對,嘴上卻死不認錯,與老師鬧得很僵。有的人則相反,受過一次批評后,就特別怕那個老師,擔心他對自己有成見。這都是沒有必要的。錯了就錯了,主動向老師承認,及時改正,老師一樣會喜歡。老師不會因為哪個學生一次沒完成作業,一次違反了紀律,就對學生下定論,說他是壞學生,就對他有成見。相信老師是會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

與老師關系融洽既可以促進學習的提高,又可以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會

使你一生受益無窮。相信你們都能做到這一點。

除了與老師的關系,這個年齡的孩子與家長的關系是個很大的問題。在許多孩子和家長之間,存在“代溝”。什么是“代溝”呢?指的是年輕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觀念及價值觀念上存在的距離,并由此導致兩代人之間的相互不理解,產生隔閡。 中學生與父母產生代溝的具體原因,從子女的角度說,有以下幾個方面:⑴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認為自己已經長大,反對父母的關系和照顧。身體的迅速成長使中學生獲得了力量和勇氣,但并不能正確地評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認為你是孩子,還處于被保護階段——他們根本沒來得及接受你已經長大的事實;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鮮事物與信息,并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與父母已有的觀念必然會碰撞出不和諧的音調來。⑵進入青春期,隨著生理的發育,心理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喜歡關上門,自己寫日記,聽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閑想,不再愿意主動和父母交流溝通,心理上產生閉鎖性,既渴望被關注,又拒絕和父母說心理話。這些變化也會讓父母不安。他們密切關注孩子的動向,生怕孩子發生“早戀”,常常悄悄溜進孩子的房間探究一下。⑶獨生子女的不良習性到了青春期,變的尤為突出,如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等。本來就是在長輩的呵護中長大,不愿受束縛。隨著獨立意識的萌發及增長,甚至連父母的正確批評都聽不進去,代溝就產生了。 代溝的存在是客觀的,但不是無可奈何的,其擴大會加深兩代人的沖突,給家庭生活,甚至學校生活帶來一些不和諧。作為年輕的一代,只要用心,只要努力,是可以把兩代人的距離縮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長,有可以創造溫馨的家庭氣氛。試一試下面的建議:

1、對父母的態度要親和,不采取偏激的行為方式。進入青年期的中學生對父母的崇拜、依賴、依戀、順從減弱,這種心理特點稱為“離巢”現象。孩子的驟然長大使父母一下子失落很多,心里也空落落的。所以我們要理解這種心情,對父母態度要親和,即使自己不能接受的觀點也不要頂撞、鬧氣,可以裝作虛心聆聽的樣子,即使不能采用,聽一下有沒什么不好,至少可以給父母一點安慰。其實,他們何嘗不知道孩子長大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忍不住要說而已。父母對我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們有禮貌,態度親和,他們就知足了。兩代人的成長背景,決定了代溝永遠不可能縮小到零,但是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2、要表現出一定的獨立能力,讓父母放心。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手帕、襪子都不能洗,上學從來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學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篇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稿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稿(一)

一、 何為健康?什么是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了個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軀體的殘缺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即健康包括三方面:

一、身體健康;

二、心理健康;

三、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這無疑表明,人不僅要重視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視心理健康?!缎睦碜稍兇蟀倏迫珪方忉?ldquo;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一般適應能力、自我滿足能力、人際間各種角色的扮演、指揮能力、對他人的積極態度、創造性、自主性、成熟性、對自己有利的態度、情緒與動機的自我控制方面達到正常水平。身體健康標準大家比較了解,它可以用數據加以量化,心理健康無法用數來表示,那么如何來衡量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頒布的《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心理素質不僅是學生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其它素質(如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因此,對中小學生及時有效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新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有諸多標準,馬斯洛在《變態心理學》一書中提出了10條標準:

1、有足夠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出適度的評價;

3、生活理想切合實際;

4、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善于從經驗中學習;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9、在符合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發揮個性;

10、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恰當的滿足個人的基本要求。 我們認為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應包括: 1,有正常的心理活動,智力正常,與同齡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樂和行為表現,言談舉止和思想活動符合社會規范。 2,人際關系和諧,尊敬師長,信任同學,能寬容和諒解有缺點和反對過自己的人。喜歡和老師、同學在一起。 3,能正視現實,適應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根據環境和形勢要求改變自己,也能創造環境。

4,有樂觀、積極、進取的精神。對現狀感到滿意,對情景也覺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靜、理智地去對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擊。學會用正確方法和態度去對待錯誤,對強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適度的反應,有忍受挫折、從失敗中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優點的缺點,不患得患失。能揚長避短,有切合實際的志向水平;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不把獲得的成績看作高于一切或毫無意義,不自卑,不過分自責,有安全感。

7,有從事各種活動的興趣、信心,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種任務。 8,在有利于社會或集體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個性的獨立性,保持認識、情感、意志行為的協調和統一。能獨立地作出決定,并對決定負責任,而不受別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三、當前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目前,我們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如何呢?根據已有知識和實踐經驗,我認為我們學校學生中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適應問題。

適應的本意是指人們對來自外界和內部的刺激在持續不斷的影響個體時,所產生的感受能力。如果適應不良,它將會降低人們對刺激的承受心理,使人與周圍環境不能相對平衡。適應不良的問題集中表現在初一和高一年級,尤其是初一。 因為,進入中學后,他們會發現中學的學習生活與小學是完全不同的: 其一,由一個學校到另一個新學校,環境發生了變化,許多地方都相對陌生。其二,中學的學習內容明顯大增,課業負擔重,難度也加大了,而且學習方式肯定與前一階段的不同,所以,剛上初中或高中的學生在這方面也可能不適應。其三,人際關系的變化,新的人際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對于不善交際的人來說,又會感到困難。

因此,適應不僅是指要適應新學校的新環境,它還包括適應完全不同于小學的學習方式、方法、內容,更包括人際關系的適應。新生往往會被這一問題困擾,而感到煩惱,要么是學習跟不上,要么是人際關系處理不好。 但是,這樣的問題大多在第一學期后會得以解決。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有嚴重的心理壓力,導致情緒失調,重則會誘發為心理疾病。

(二)情感問題。

情感是和人的社會需要相聯系的一種較高級而穩定的體驗。對于中學生而言,情感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親子溝通和異性交往。

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這個年齡段正是主觀需求欲望比較多、比較強烈的時期,而家庭、學校和社會又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

他們的這種不滿往往直接指向父母。進入中學后,他們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發展,自認為自己已長大成人了,不想讓父母過多地管教,最易產生逆反心理,往往采取與積極向上相對立的行為方式,帶著偏激、盲目的色彩,或以極端方式發泄。

久而久之與父母在感情上出現裂痕,不愿與父母溝通等,這必然會給他們帶來苦惱,帶來不愉快的情緒體驗。

在情感上,中學生難以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異性交往。

13、14到

17、18歲的少年正是情竇初開的時期,他們對情愛都充滿美好的向往。因此,這個時期,容易出現令老師和家長害怕的“早戀”問題。

其實異性吸引以致于異性間的單獨交往也屬正常,只是交往雙方,無論他們是不是真的在戀愛,都會遭到教師、家長以及周圍人的壓力和反對。而他們自己也面臨著以學業為重,還是以感情為重的選擇,于是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困惑、矛盾和痛苦,出現問題在所難免。 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同學表現出強烈的逆反心理,你不讓我談,我偏要談給你們看看,從而把自己逼上了絕路,荒廢了學業,耽誤了一生。有的同學為此很煩惱,整天悶悶不樂,郁郁寡歡,心理十分壓抑。

其實在中學階段,你們無力承擔組建婚姻與家庭的重任,你們也不可能在中學階段選擇好真正適合與你的伴侶,因為戀愛、婚姻與家庭都是社會的產物,是建立在社會基礎之上的。

(二)學習問題。

這是作為一個學生在整個學習階段中都存在的問題。有的學生學習刻苦,態度端正,智力發展正常,可學習效率低下,他們要么是學習技能障礙,要么是方法欠缺,長期失敗使學習自信心喪失。

初三的學生,承受著很大的升學壓力,心理問題尤為嚴重。據調查,初三學生中,相當部分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考試焦慮,甚者會失眠、患神經衰弱癥。這對他們考試時正常水平的發揮,乃至今后的成長都是不良的影響。

(四)行為和人格偏離 1.行為障礙,或稱不良行為。中學生中常見的不良行為有:多動癥,攻擊行為,破壞行為,懶散,對抗行為等。這些多見于初中低年級學生群體。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商品經濟的浪潮下,追求虛榮,追星族心態和迷戀電腦游戲的不良行為快速上揚,有人將網絡稱為精神毒品,這足以看出網絡對未成年人的危害。

我們都知道網絡是把雙刃劍,它一方面對我們有利,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學習許多有用的東西,但另一方面網絡上面魚龍混雜,由于青少年的辨別能力不強,容易被網上的一些游戲及不良內容所誘惑,一旦染上網癮,那和毒癮又有什么區別呢? 所以,國家為了保護青少年,專門在網吧門口強制性地懸掛著“未成年人不得入內”的標志,由此足以看出網絡對青少年的精神毒害之嚴重性,所以,如果你真的想進網吧,你就在網吧門口默默地念幾遍這幾個字,然后思考一下為什么要懸掛這個標志,也許你從此就改變了你自己。篇三: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稿

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稿

——叛逆期心理特點及其調適

主講人 陳生德

各位同學:

下午好!作為初中的學生,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煩惱。今天我的講座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

1、我們怎么處理日漸麻煩的人際關系

2、青春期我們的性心理特點及其應對方法。

首先,我們講第一個問題:怎樣處理日漸麻煩的人際交往問題。所謂人際交往就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一定方式進行接觸,從而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發生相互影響的過程。在交往的基礎上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稱為人際關系。我們中學生的人際交往對象主要是三類:朋友和同學、老師以及父母。

我們中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主要有這樣幾點:

1、友誼占著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間的情誼為友誼,它是建

立在理想、興趣、愛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戀基礎上的一種感情關系。研究表面,兒童時期情感上最依戀的是父母,朋友則處于相對次要的地位。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感依戀便逐步有父母轉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確定和加強。有研究表明,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結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學時期。

2、小團體現象突出。由于空間上容易接近、年齡相當、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數中學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團體中。這些小團體一般由39人組成,其成員相互間有高度的忠誠感,在行為方面也有很大的約束力。

3、師生關系有所削弱。中學生不再像小學生那樣視老師為至高無上的權威,他們對老師有了新的認識,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對于喜歡什么樣的老師也有了更明確的看法。

4、易與父母產生隔閡。不少中學生都覺得與父母難以溝通,有話寧可與朋友講,也不愿對父母說。無論在價值觀念、交友方式、生活習慣,乃至著裝打扮等方面,都容易與父母產生摩擦,不斷加劇與父母間的心理隔閡。

總之,由于自我意識、獨立欲望、自尊心都明顯增強,中學生渴望人際交往的同時,有容易出現閉鎖、防御、自卑、“嬌驕二氣”等交往心理障礙,應該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們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到底該怎么與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歡迎呢?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在一個群體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這么幾個類型:⑴小團體,指二三個或四五個交往甚密、義氣相投的同學,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歡

迎其他同學的參與,不大與其他同學接近。⑵人緣型,就是在班級中最受歡迎的人⑶嫌棄型,就是班級中最不受歡迎的人⑷首領,是指在一些活動中自然涌現出的能擔負領導這些活動的同學。⑸孤獨者,就是很少與他人來往,他人也很少與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懷有敵意或歧視的同學。

人緣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羨慕。他們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際關系,受到大家的重視和贊美,因而具有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應該說,內心里每個同學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也就是“得人緣”,但是不少同學對此在認識上存在誤區,如有的人以為人緣就是會拉關系,有的視為哥兒們義氣,還有的覺得是討好賣乖,等等。其實,研究表明,人緣型的學生之所以受同學歡迎,是由于他們有受人喜歡的個性品質: 1.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對人一視同仁,富有同情心; 2.熱心班級體的活動,對工作非??煽亢拓撠熑? 3.待人真誠,樂于助人;

4.重視自己的獨立性,且具有謙遜的品質; 5.有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 6.有審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動人的儀表。

可見,人緣不是刻意追求的來的,而是對一個人優良的個性品質的回報。

希望自己有好人緣的同學,不妨多從加強個人修養上面做文章。

這是同學之間人際交往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下面是與老師該如何交往,畢竟學校是由老師和學生組成的,我們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有老師的參與,與老師相處如何,對學習好壞、校園生活有著直接的影響。

多數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與哪個老師關系比較融洽,喜歡上哪門課,哪門成績就好;如果與哪個老師關系不和諧也會殃及那門課,這大概也是愛屋及烏的反映吧。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師交往,對學生來說,怎么和老師交往呢? 1.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老師把幾乎是所有的知識無私的,毫無保留的教給學生,如果他們希望的到什么回報的話,就是希望看到學生成材、成熟,在知識的高峰上越攀越遠。學生要尊敬老師,見到老師禮貌地打聲招呼。有句話說:師生如父子。上課認真聽講不破壞紀律,把老師留給的作業保質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學作業寫得馬虎、潦草,單是讓老師辨認字跡都要費很多功夫,給老師增加了很多額外的工作量。經常這樣,老師怎么會高興,怎么會喜歡你呢?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別人說話,他愛理不理,你會喜歡這個人嗎?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是師生和諧相處的基本前提。 (轉載于: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稿) 2.勤學好問,虛心求教。做學生時,經常說“這個老師不怎么樣”“那個老師水平太低”„„等長大了以后才知道這種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就像作弊者從來都以為老師發現不了,其實,只要往講臺上一站,誰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師從他的年齡、學問、閱歷上來說,在某門課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學生的,所以,要向老師虛心求教。勤學好問不僅直接使學習受益,還會增多、加深和老師的交流,無形中就縮短了與老師的距離,每個老師都喜歡肯動腦筋的學生。其實,向老師請教問題往往是師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課老師并沒有多少時間和學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師請教學習上的問題會加深師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確對待老師的過失,委婉地想老師提意見。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們會對沒有缺點的人敬而遠之。其實。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零缺點的人存在。老師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觀點不正確,或誤解了某個同學,甚至有的老師“架子”比較大,或是太嚴厲,這都是有可能的。發現老師的不足要持理解態度,向老師提意見語氣要婉轉,時機要適當。如果老師冤枉了你,當面和老師頂撞起來,好嗎?當然不好,這樣不進不利于問題解決,還會惡化師生關系,暫時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氣和時再說。不管怎么說,老師是長者,作為學生,都應臵老師于長者的地位,照顧老師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錯誤要勇于承認,及時改正。有的同學名知道自己錯了,受到批評,即使心里已經知道自己不對,嘴上卻死不認錯,與老師鬧得很僵。有的人則相反,受過一次批評后,就特別怕那個老師,擔心他對自己有成見。這都是沒有必要的。錯了就錯了,主動向老師承認,及時改正,老師一樣會喜歡。老師不會因為哪個學生一次沒完成作業,一次違反了紀律,就對學生下定論,說他是壞學生,就對他有成見。相信老師是會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

與老師關系融洽既可以促進學習,又可以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會使你一生受益無窮。相信你能做到這一點。 除了與老師的關系,這個年齡的孩子與家長的關系是個很大的問題。在許多孩子和家長之間,存在“代溝”。什么是“代溝”呢?指的是年輕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觀念及價值觀念上存在的距離,并由此導致兩代人之間的相互不理解,產生隔閡。 中學生與父母產生代溝的具體原因,從子女的角度說,有以下幾個方面:⑴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認為自己已經長大,反對父母的關系和照顧。身體的迅速成長使中學生獲得了力量和勇氣,但并不能正確地評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認為你是孩子,還處于被保護階段——他們根本沒來得及接受你已經長大的事實;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鮮事物與信息,并發表自己的見解,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與父母已有的觀點必然會碰撞出不和諧的音調來。⑵ 進入青春期隨著生理的發育,心理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特別是女孩子。喜歡關上門,自己寫日記,聽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閑想,不再在父母懷里撒嬌,心理上產生閉鎖性,既渴望友誼,又拒絕和父母說心理話。這些變化也會讓父母不安。他們密切關注孩子的動向,生怕發生“早戀”,常常悄悄溜進孩子的房間探究一下。⑶獨生子女的不良習性到了青春期變的突出,如任性、自我中心等。本來就是在長輩的呵呵中長大,不愿受束縛。隨著獨立意識的萌發及增長,甚至連父母的正確批評都聽不進去,代溝就產生了。

代溝的存在是客觀的,但不是無可奈何的,其擴大會加深兩代人的沖突,給家庭生活,甚至學校生活帶來一些不和諧。作為年輕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兩代人的距離縮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長,有可以使家庭氣氛保持溫馨。試一試下面的建議:

1、父母的態度要溫和,不采取偏激的行為方式。進入青年期的中學生對父母的崇拜、以來、依戀、順從減弱,這比稱為“離巢”現象。孩子的驟然長大使父母一下子失落很多,心里也空落落的。所以我們要理解這種心情,對父母態度要溫和,即使自己不能接受的觀點也不要頂撞、鬧氣,可以裝作虛心聆聽的樣子,即使不能采用,聽一下有沒什么不好,至少可以給父母一點安慰。其實,他們何嘗不知道孩子長大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忍不住要說而已。父母對我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們有禮貌,態度溫和他們就知足了。兩代人的成長背景決定了代溝永遠不可能縮小到零,但是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2、要表現出一定的獨立能力,讓父母放心。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手帕都不能洗,上學從來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學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或經常玩到很晚才回來,怎么不讓父母憂心忡忡?這不是父母不放心,是你的表現沒法讓他們放心。試著去關心父母,幫他們做做家務,談談家庭經濟,你的理想,讓爸媽覺得“我們的孩子長大了”自然就不會過多地干涉你的行動了。

3、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但不要忽略與父母的交流與溝通。不管怎么說,長輩也是從我們這個年齡走過來的,他們也經歷了“疾風驟雨”時期,以他們幾十年的生活經歷,看問題要成熟得多。我們在慢慢長大,應該學著獨立,但獨立和成熟都有個過程,不是突然的。坐下來,跟爸爸、媽媽談談你的煩惱、你的理想。相信父母也會很誠懇地與你交談,從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不要認為和父母談心是“沒長大”善于和父母溝通正是你 越來越成熟、獨立的表現。在交流溝通中,說不定父母也會受到你的影響,接受一些年輕人認可的新生事物,那樣,豈不是無形中縮小了代溝?

下面我們談談該怎么面對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青春期,我們的生理處于發展的高峰,心理發展也是如此,特別是性心理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下面三個階段: 1.對異性的疏遠和排斥。只是一段短暫的、引發日后對異性興趣與愛戀的前奏曲。一般出現在小學的高年級和中學低年級。表現是:不愿與異性同桌,分出明顯的“楚河漢界”在活動中避免和異性接觸,對比較接近的男女同學冷嘲熱諷等。其實,表面上男女界限分明的真正原因是對異性交往的不安和羞澀。 2.對異性的關注與接近。短暫的疏遠和排斥之后,是濃濃的關注與接近。大約在初中二三年級逐漸明顯,表現是:刻意修飾和裝扮自己,并以各種理由接近異性。這段時期對異性的關注有明顯的好奇性、試驗性、模仿性和盲目性。 3.對異性的追求與愛戀。隨著對異性的關注增多和接近的頻繁,高年級學生已經能感受到異性吸引的情感撞擊,出現羞澀不安、疑惑戒備,同時歡樂喜悅、癡迷陶醉,甚至產生一定的追求行為。

總之,中學階段,性心理將發生一場巨變,你準備好了嗎? 那與異性到底該怎樣交往呢?我建議?。?/p>

首先,自然交往。在與異性同學交往的過程中,言語、表情、行為舉止要自然流露,不要閃爍其詞,也不要過分夸張;既不盲目沖動,也不矯揉造作。消除異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異性關系的前提。自然原則的最好前提就是像對待同性同學那樣對待異性同學,同學之間的關系不要因為異性因素而變得不舒服或者不自然。

其次,要適度交往。怎樣適度呢?就是:既不為異性交往過早萌發情愛而驚恐不安,又不因回避或拒絕異性而對交往雙方造成心靈傷害。建議你要做到自然適度,心中無愧,就不必過多顧慮。 第三要真實坦誠。主要是指對異性同學的態度,要像結交同性朋友那樣結交真朋友。 第四,在與異性朋友交往的過程中要注意留有余地。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在交往中不能毫無顧忌,比如在談話中涉及兩性之間的一些敏感話題時要回避,交往中的身體接觸要有分寸,特別是和某一個異性長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雙方關系的程度。

最后,我們要主動避免接觸一些不好的外界刺激,例如一些表現性的書刊、畫報、影視作品、圖片等。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有很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遇到新奇的事就要探究、弄清,別人越強行禁止,自己就越覺得新鮮,更想去揭開“謎底”??墒?,這個時期我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認識能力還很差,如果不如以引導,很容易受錯誤的影響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有人在一個工讀學校的調查發現走上歧途的青年中,因讀過黃色書刊而犯罪的,占有相當重的比重。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主要特征是模仿性和激情性。什么意思呢?青少年往往受好奇心的影響,自覺的模仿成人的一些行為和動作,即使是錯的。而青少年的情緒動蕩不穩,容易激動,只要外界刺激強烈,篇四:初中女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稿

世紀星實驗學校初中部2012年下學期

———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主講人:陳玲娥

各位同學:大家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同學們坐在一起。今天召集大家來,主要是就行為和心理方面,跟同學們談與女生有關的幾個方面的話題。我們大家都是中學生了,這一階段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所以在這階段中大家都要好好把握,好好珍惜?,F在大家思考一下:

一、如何對待早戀?

早戀是指未成年男女過早建立戀愛關系的行為。年齡在18歲以下的青少年和中學生談戀愛,屬于早戀行為,是不可取的。

1、 早戀的類型可以歸納為8種:

第一種,愛慕型,即青少年之間由于愛慕對方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根據愛慕對象的不同,又可分為:儀表型,就是由于愛慕對方外在的儀表而產生的早戀;專長型,就是因為愛慕對方的能力專長而產生的早戀;品性型,就是由于愛慕對方的優秀品性而產生的早戀。 第二種,好奇型,即由于對異性的好奇心而產生的早戀現象。對異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隨著性意識的發展而自然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青少年由于生理發育和性成熟,很容易產生性沖動,對異性變得很敏感,渴望了解異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異性對自己的態度。為了滿足這種好奇心,就想結交異性朋友,建立戀愛關系。

第三種,模仿型,即因為模仿別人的行為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模仿的對象主要來自社會生活,影視作品和報刊書籍。

第四種,從眾型,即迫于周圍人的壓力產生的早戀現象。周圍人是指所出的同年齡群體。

第五種,愉悅型,即為了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早戀現象。青春期男女之間的密切交往,往往會給雙方帶來愉快的體驗,這種愉快的體驗會進一步促進青少年之間的密切交往,逐漸轉變為早戀。 第六種,補償性,即為了獲得感情補償和排解受挫的情緒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感情補償是指青少年在學業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時,出于爭強好勝的心理,或者為了擺脫感情創傷,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戀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緒,從異性那里獲得感情補償。

第七種,逆反型,即由于青少年在兩性交往中受到別人不恰當的干預所產生的早戀現象。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就是你們不許我這樣做,我偏要這樣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異性交往會迅速向早戀關系發展。

第八種,病理型,即由于病理原因而產生的早戀現象。在當代社會,由于營養過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遺傳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體早熟,身體外觀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變態心理。這些都會誘發青少年的早戀現象。

2、正確處理好自身的早戀問題,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去處理: (1)要清楚地認識到早戀的危害,用理智來戰勝這不成熟的感情。早戀最直接的危害是嚴重干擾學習。由于整日整夜滿腦子想著自己喜歡的那個異性,因此,會使你沒心思去學習,也覺得學習沒多大意思,上課注意力就難以集中。由于沒有認真聽講,因此,學習成績就會越來越差。有人說:事業的引力,愛情的驅力,歧視與壓迫的反作用力,是人生的三大動力。因此,早戀處理得好,可以產生合動力。有關統計材料表明,那些在中學時代就耳鬢廝磨、如膠似漆地戀著的,大都是學業荒廢,愛情失敗,甚至有的由愛得深變為恨得深。相反,那些把愛深深埋在心底一心向學的青少年,多數不僅事業有成,而且能夠贏得愛神的青睞。因此,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遠一點,要用理智戰勝自己的感情。毅力的真諦是戰勝自己,你能戰勝自己,便會擺脫早戀。 (2)要注意心理衛生。不看不適宜的報刊雜志、影視節目,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多看一些偉人的傳記,培養自己的意志力樹立遠大的奮斗目標。有些青少年早戀或者單戀,喜歡夸大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地位,認為對方的一言一行都與自己有關,甚至是受自己影響的。對方成績下降,挨了老師批評,以為這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因此,替對方難過;對方近日精神不振或者瘦了,認為這是因為對方想念自己的緣故,因此,自己很感動。青少年的這種心理,其實是一種自作多情。青少年在這種對異性的想念和思念中,除了使學習下降外,還能得到什么呢! (3)設法擺脫早戀。當有人向你表示愛意或求愛時,當你對異性萌生愛意時,可采取如下方法:①轉移法:把精力轉移到學習上去,用探求知識的樂趣來取代不成熟的感情。②冷處理法:逐步疏遠彼此的關系,以冷卻灼熱的戀情。 ③擱置法:即中止戀情,使雙方的心扉不向對方開啟,而保持著純潔的、珍貴的友誼。 (4)要正確處理早戀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關系。每一個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隨著生理的逐步成熟,會開始關注異性同學,并希望了解他們,與他們交往,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青少年對異性的依戀并不是有些家長和老師所認為的那樣,是一件丟人和見不得人的事。這與道德品質無多大關系。絕大多數青少年都早戀或單戀過一個自己很喜歡的異性。關鍵是青少年如何正確處理早戀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關系。不要過分地敏感,不要以為異性對你好一點就

是愛上了,也不要動不動就向人家表達愛。 (5)多參加集體活動,分散獨自喜歡一個異性的注意力,不要與異性單獨交往。通過參加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樹立遠大的理想,并能獲得同學們的幫助和友誼。同時,這樣做,能分散你早戀的注意力,減輕你的煩惱。也能使你頭腦冷靜下來思考,淡化你對你喜歡的異性的強烈情感?,F在沒有早戀,也許不久就會早戀,因此,應盡量避免同異性同學單獨交往,因為受生理、心理因素的影響,青少年愛的火焰,隨時都會被異性點燃,到那時,你就是想讓它熄滅,也都難以做到。

二、如何對待青春期和防范性侵害?

1、性意識的覺醒:正是因為我們生理上的變化,我們逐漸有了性意識。什么是性意識呢:表現在①被某認識的異性吸引或對某異性明星的崇拜、追捧;②異性的一個眼神,或擦身而過,都會讓自己激動不已,并產生無限的想象; ③幻想與某異性約會、交談和親密依偎等情景;④睡夢中夢到了有關性的內容,并伴隨性興奮;⑤看到有關兩性或情愛的小說、電影時出現性幻想或是性興奮,有時也會渴望看有關這方面的書籍、電影。

性意識活動的產生是符合人的性生理、性心理的發展規律的,是正?,F象。因此,幾乎所有處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會有此體驗。但因為保守的文化觀念通常把與性有關的一切視為骯臟的、下流的,當這些觀念被個體接受時,就會對其心理構成不良的影響,使其產生性意識的困擾,造成學生的苦悶、焦慮、厭惡、自責自罪等情緒,影響學習、生活及其同異性的正常交往。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困擾逐漸減少,相反,中學生們在這方面有日顯開放、大膽的趨勢。如:街上中學生牽手、擁抱的大有人在,在錢包里放上戀人的貼紙相、約會看電影,并以此作為同性伙伴的談資,并帶有成就感??這樣又好不好呢?以下我們看看專家給了我們什么建議:

不要認為與男生交往是無恥的,不應該的,相反我們是鼓勵男女正常交往的,甚至應該學習如何與男生交往。我們常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心理學上把這稱為異性效應。[現象實例]某校某班學生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生個個狼吞虎咽,女生一片嬉笑吵鬧,杯盤狼藉。第二次,男女合席,男生彬彬有禮,你謙我讓,不乏君子風度,女生細嚼慢咽,溫文爾雅,大有淑女風韻。這兩次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呢?這就是異性吸引而產生的推動力。重要的是,男女個性互補,男性的剛健豪放與女生的俊美細膩,可以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平衡和升華,滿足自我完善的需要??偟膩碚f,人們潛意識中是向往異性交往的,因為它具有心理的整合、協調和保健功能。因此,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對自己的異性交往都應是珍惜的。

2、怎么把握好與男生交往的度呢? 1)尊重是交往的前提。2)少一點隨便,多一份莊重。3)不宜過分冷淡。 4)避免單獨在一起的機會。忠告:不要過早陷入感情旋渦。

3、不要發出讓人誤解的信息:感情世界的特征之一是敏感。尤其是少男少女們,對來自異性的微妙信息是心領神會的。問題在于,少男少女往往容易在無意之中發出了錯誤信息,導致剪不斷理還亂的麻煩。

在情感世界行走的少男少女們,應掌握一些交往的底線。不要與異性單獨約會,更不要在晚上倆人獨自相處;不穿過于暴露身體的衣服,以免刺激異性;給人留言不宜多情,以免讓人迷惑等等。也就是說,應當明明白白的交往:你是我的同學,不是我的男朋友;你是我的老師,我們只是師生關系等等。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4、警惕性侵害的一些伎倆。

哄騙:我們來玩一種好玩的游戲。

賄賂:脫衣服給我看,我就給你100元。

恐嚇威脅:你如果告訴別人,我會殺了你的!

暴力:把你痛打一頓,你才會聽話。

甜言蜜語:我喜歡你,別的孩子都比不上你可愛。

擴大傷害的威脅:如果你不來,我會找你妹妹。

利誘:你學會了,將來可以賺很多錢。

以權威的名義來欺騙:是你爸媽(或老師)要我來找你的。

秘密禁忌: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不要讓人知道。

拿你的錯來封住你的口:上次你打同學的事,要我告訴你爸嗎?

正?;阂郧澳憬憬阋埠臀易鐾瑯拥氖?,她現在過得這么好,你還擔心什么? 拿后果來封孩子的口:這件事情如果說出去,那就不得了,我會被關到監獄,你媽媽也會被判刑,你呢,會被同學笑。

拿親人來威脅孩子:你奶奶如果知道了,她一定活不下去了。

強調善意:雖然我知道這很不對,但因為太愛你,所以沒有辦法克制自己。

5、 如果不幸遭遇性暴力該怎么辦?

一定要告訴父母。否則,將無法得到必要的身體上和精神上的治療,這有可能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被強暴只不過是遭遇了不相遭遇的事故,被害人決不應該因為羞恥心或罪惡感而承受痛苦。但是罪犯應該受到相應的懲罰,因此與其個人想辦法應付,還不如向有關機構申請援助。

當你遭遇性暴力時,請采取下列方法報案:

① 記錄遭遇性暴力的地點、時間、日期,和罪犯的樣子、穿著等。 ② 盡快(最好在72小時之內)到婦產科取證,并檢查有沒有感染性病,懷孕與否,以及采取預防措施。

③ 被害時穿的衣服可以成為證據,因此不要洗,放到紙袋里保管好。

④ 通過性暴力專門咨詢機構進行咨詢,以便進行心理疏導,并接受醫療、法律援助。

三、怎樣做個美麗的女孩?

女孩子,誰都希望自己擁有美麗的容貌。究竟什么樣是美的呢?

通常大家公認的、直觀和外表上的美,如:身材苗條,面容俊秀,皮膚白皙,雙眼皮,大眼睛??對美,大家有公認的標準,各人也有各人不同的看法。 時髦的不一定是美的。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黑發是美,黃發是病態,是女孩子的遺憾,現在怎么倒成了美了? 甚至有的大男孩、大女孩染成紅頭發、綠頭發、五顏六色的頭發。我不知道你們怎么看,反正我看了沒有感覺到美,只是想到“另類”這個詞,還想到小時候,聽老人講的故事里的紅毛妖怪。愛美之心,人之常情。如今的社會環境寬松了,妝扮得有個性一點也可以理解,但作為中學生,應該有一個積極的審美觀。講個性是美的,但病態不是美,另類也不是美。 對中學生的儀表,國家教育部有規定:不燙發,不化妝,不佩戴首飾,不穿高跟鞋。(新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還特別增添了不染發。)燙發、化妝、佩戴首飾,不是不美,而是分什么年齡、什么場合、什么身份。從身體發育的角度說,燙發、染發、化妝、穿高跟鞋,對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的女孩并不適合。 我覺得你們的本色應該是清純、活潑,有朝氣,有禮有節。學生的身份,也要求對自己容貌的美丑不要看得過重,保持平和的心態。 愛美沒有錯,追求美更沒有錯,關鍵是心中要明白怎樣是美的。

我認為能做到一下幾點就是美:

1、干凈、利落、得體的衣著打扮,會讓你看起來青春亮麗。女學生的外在形象,以簡潔大方為美。切勿佩戴過多或過于招搖的飾物,戴上只會有一種怪怪的 覺,而不是美感。

2、挺拔端莊的儀態是最美的。很多長得漂亮的女孩,讓人看了卻覺不出美來,就是因為常習慣性地縮脖、聳肩、哈腰,向前探著頭,走路搖搖擺擺。很不美!正確的姿勢:挺胸、收腹,下頜微收,雙肩打開,脊背挺直;走路步伐堅實而輕盈,不東倒西晃、左顧右盼。記住這幾點,并注意平時常提醒自己保持這樣的姿態,那種優雅的氣質就出來了。

3、注意舉止言談的細節。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女孩,長得原本不錯,穿著也很漂亮??墒?,卻因為脫口而出的一句臟話,或者隨地吐了一口痰,讓她的篇五: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稿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稿- 謝歡樂

很高興在這里和老師們共同探討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話題,感謝你們給予我這樣的機會,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心理健康教育談談我的看法:

一、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及成因

世界衛生組織宣言近年一再明確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不體弱,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因此,中學生健康不僅僅是指生理、軀體方面的,而且應包括心理方面的。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教育事業的進步,特別是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關注重視、研究與探討。1987年7月通過有關部門鑒定的“大中學生心理衛生問題和對策研究”的課題顯示,在被調查的2961名學生中,有16.7%的學生存在著較嚴重的心理衛生問題,并隨年齡增長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為13.76%。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胡勝利通過對500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中發現,有49.6%的高中生存在著各種程度的不良心理反應,有10.8%的高中生存在著各種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前不久,在武漢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武漢市中學生雖有50%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良好,30%的學生屬基本正常范圍,但也有10—15%的學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別是還有3—6%的學生存在比較嚴重的心理困擾。以上情況說明中學生確實存在著心理健康問題。中學生的心理

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喜怒無常,情緒不穩,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學習困難,考試焦慮,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學習成績不穩,難于應付挫折,青春期閉鎖心理,并在行為上出現打架、罵人,說謊,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傷人現象。我們可以把以上表現歸類為以下問題。 (一)學習類問題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是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其問題有: 1.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目前,學校課業任務繁重,競爭激烈,父母的期望值過高,使得學生精神壓力越來越大。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發生了變化,競爭對手也發生了變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適應,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從初中時的全年級前幾名落至高中的141名。她痛苦地說:“17年來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無能,每當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難過,不知如何做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悶、煩惱、憂愁、氣憤充滿頭腦,看見書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還有一位男生也談到,自己平常學習不錯,偶而還可以給他人以指導,但一接近考試就緊張,總怕自己考不好,拼命準備、夜不能眠。而考試前又會感到頭痛、甚至還會發燒,最后不是被迫中斷考試,就是堅持下來成績也不好。循環往復,到了一聽考試就恐懼就緊的地步。 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

同學不愿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亦出現厭學情緒。“國家教育委員會的一位負責同志在一次會議上說,中學生厭學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高達60%”??梢?,厭學是一個普遍問題。有位重點學校的學生就談到:“每當看到聽到別人考試作弊時,自己心理就不平衡。當自己成績不理想時又會埋怨老師不公平,覺得認真學習真沒意思,不想再學了,還有位學生告訴我們學生中有種說法“有出息的靠關系,沒出息的靠分數。”學習好的同學在學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績平平人緣好的同學卻常常受到青睞,所以就覺得學習沒勁,不想努力去讀書了。還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厭學的狀況,如因反應較慢常被人嘰笑而不愿上課的;因記憶,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績難以提高而對自己失去信信的等等。有的甚至發展到恨書、恨老師、曠課逃學的程度。有位同學就曾在日記中寫到:“晚上1點多了,望著桌上擺滿了的教科書、英語詞典、作業簿..我真想把它們一下子燒成灰。”表現了強烈的焦躁、憤懣、無奈。 3.考試焦慮,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甚至出現焦慮泛化現象。在現行的中等教育體制中,我國的教育結構存在著不合理現象,絕大部分是普通中學,學生在中學所學的知識基本上是為考大學而準備的,實際上升入大學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學生面臨的是升學難、就業難、出路窄的現象,特別是那些成績差的后進生更是感到升學無望。一種畢業后無出路的憂愁和恐慌感控制著他們,這一種情況反映在學習上,就是感到學習的沉重,討厭學習,考試焦慮。教育結構的不合理性還表現出教學內容過難,“據人民教育出版 社調查,80%的中學生學習理科教材有困難”。這種情況導致了一些學生由厭惡學習發展到逃避學習,脫離學校去尋求不正當刺激,從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礙。許多教育家都強調指出,過難的教材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學校教育指導思想正確與否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生很大的影響。目前一些學校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指導思想影響下,學校當中分好、差班,考試排名次,搞題海戰術,采取一些違反心理健康原則的教育方法,教學手段和教育措施。這種情況,一方面,使學生的心理整天處于一種智力超負荷的高度緊張狀態之中,致使學生腦神經衰弱、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出現一些異常的學習行為與習慣;另一方面,對分數的錯誤看法造成學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師的嘲諷,同學的輕視甚至家長的埋怨和打罵,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于是厭學出現了,焦慮產生了。另外,不當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學方法不靈活,帶有懲罰性,也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種種問題。 (二)人際關系問題

人際關系問題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其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與教師的關系問題。其主要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仰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中學時期,教師仍然是學生的理想目標、公正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望。更有甚者,“教師對學生缺乏尊敬,貶低其價值的不

初中心理教育范文第3篇

自查小結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本年度以來,特別是自8月參加“廬江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以來,我校全體心育團隊在學校教導處的領導下,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為切實做好我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了不少頗有成效的工作,現匯報如下:

一、加強和完善咨詢硬件建設

學校按照上級要求,在學校綜合樓四樓設立了“心理健康咨詢室”,內設相關的活動室、接待室、咨詢室,做到了有電腦、活動柜、電話、咨詢臺等,安排心理教育老師按時值班,接待來訪的學生。對有些環節的設置,真在不斷的完善之中。

二、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機構、制度和隊伍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工作制度和守則。完善教導處、心理咨詢室、班主任、心育老師網絡機制。學校設立多名專、兼職心育教師。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相關會議,匯報、交流工作情況,定期向校領導匯報進展,提出建議,并及時向學生作出指導。不斷提高專職和兼職心理教師業務水平。為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

三、心理健康教育進課堂

學期初即制訂了本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計劃和課表。在班主任配合下,每周各班上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適時運用團體心理訓練等形式,理論聯系實際,科學闡明相關原理,解決學生中的實際心理問題。先后在學生中傳授、普及相關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和調節技巧。

四、營造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氛圍,提高教育質量

讓學生們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讓從事日常教育、管理的班主任和教師們掌握一定的相關知識。在具體工作中,根據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不斷安排針對性強,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生動,緊密聯系中學生學習、生活的講座報告。如二月進行學生寒假“關注身心健康,做有意義活動”教育;三月、四月開展關于學生早戀問題、情緒調節問題、健康成長教育;

五、六月進行善

待挫折教育、九年級學生中考前長跑減壓輔導;九月對新生入學組織自我介紹和暢談學期感受等活動。

五、開展系列活動,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配合學校素質教育,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如開展陽光體育廣播操比賽,“預防溺水,關注安全”主題教育,“愛我家鄉”書信征文活動,“家校攜手,共同引導”家長會活動,或演講,或征文,或家訪,或聚會,或表彰„„讓心理健康教育與各種形式密切滲透,放大心理健康“正能量”,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六、加強宣傳輿論陣地建設

通過黑板報、宣傳欄、校園廣播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心理健康、心理咨詢常識,及時就個別和共性問題進行相應的解答、指導。每學期,就“留守兒童”等相關話題,各班自編自辦了一期心理健康教育黑板報。我們利用學校組織的家長會對家長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普及和技能培訓,讓他們與時俱進,和孩子們共同成長。

七、加強心育工作的學習、總結和提高

積極參加心理指導中心組織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和學習,訂閱心理健康教育雜志,向先進單位和專家學習,提高相關技能。在領導指導下,按時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注意工作總結,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提高工作水平。完善檔案管理。

初中心理教育范文第4篇

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曾說過:“記住你的管教的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人來管理的人”。那么,怎樣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生活呢?根據工作經歷,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童心換童心,增強學生對新生活的信心。

大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有過這樣一段話:“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七年級新生對中學有一種神秘感,他們對中學老師抱有很大希望。因此,班主任要做好新生入學的各項準備工作,如開學初的第一次講話,新班級的第一次活動等都要精心設計好,甚至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十分注意,用自己的模范行動為同學做出榜樣,在學生中樹立威信,讓學生對你產生信任感,以增強他們對新生活的信心。記得開學之初,新生全部進班坐好之后,我開始第一次講話:“同學們,我是本班的一員,歡迎各位新同學的到來,相信在坐的同學也會歡迎我。”這番講話一下子拉近了班主任與新同學的距離,七年級的學生還是孩子,他們雖已步入初中,但是,生理、心理諸因素決定了他們仍然幼稚。因此,只有適應其童心、童趣,以童心喚起童心,才能幫助他們樹立新生活的自信心。

二、細心加耐心,增強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七年級新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特別是以前沒有寄宿過的同學,如果不指導好他們的生活,就不能使他們安心學習,甚至有個別同學因此而棄學。作為班主任,要信心指導好學生如何打飯、打水、購物、整理內務、管理財物等日常生活。七年級學生畢竟還是孩子,要想他們一下子就學會,是不現實的,要常講、常指導、常深入、親自動手,這就需要耐心。學生學會生活自理的同時感受到父母般的呵護,享受到陽光般的溫暖,從而熱愛新集體、熱愛新生活,進而安下心來。

三、放手不撒手,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

七年級新生正處在半幼稚,半成熟時期,他們的自主性與依賴性并存,自覺性與被動性相互交替著。他們開始從依戀老師的狀態下逐步朝著獨立的方面發展,我們必須適應這一特點,放開手而不撒手,努力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為此,在開學初的編組、排位、發書及教室的布置和衛生掃除方面,我都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另外,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有意義的活動,如朗誦會、主題班會、黑板報的出刊等,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讓他們自己出主意,想辦法,自已動手,教師只做穿針引線的工作,努力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增長才智,提高自立能力。

四、簡介與參觀,增強學生對新學校的自豪感。

每個學生都希望在一個好學校里學習,而七年級學生剛進校,對學校不甚了解,班主任可以通過學校簡介、帶領學生參觀等形式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學校。學生聽到“縣級文明單位”、“州級示范學校”、“省級電教先進單位”、“國家幼苗育才基地”等榮譽,看到一流的設備與未來美好的藍圖,自然會產生強烈

的自豪感。今天,我以鎮中為榮;明天,鎮中以我為榮。從而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很快融入到新的集體中。

五、創建新集體,增強學生的凝聚力。

“班風正才能學風正,學風正才能成績好”,良好的班風對于集體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一個班級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那么,班風就是這個生命的靈魂;如果說一個班級是一個完整的圓,那么班風就是這個圓的圓心;如果一個班級是一支整裝待發的隊伍,那么班風就是這支隊伍勇往直前的一面旗幟。對于一個班集體來說,班風是班級的靈魂、班風是班級建設的核心、班風是引領我們前進的旗幟。班風的形成需從多方面去做。

1、共同確立班級目標。高爾基說過:“追求的一個人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目標是激發人的積極性、產生自覺行為的動力。人一旦沒有了生活目標,就會意志消沉、渾渾噩噩。生活在一個班級中,如果沒有共同的奮斗目標,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級就會一盤散沙??梢怨餐_立班訓、班徽、班級誓言、班級發展目標等,將大家融入到班集體這個大家庭之中,形成了共同奮進、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增強班級凝聚力和調節奮斗的不懈的動力。

2、共同制訂班級管理制度。告別童年,跨進中學大門的新生,這一時期正處在新鮮好奇、亢奮的狀態。他們活潑敏感,好憧憬未來,但情緒波動大,是非辨別力差、紀律渙散,他們渴望和老師同學相互了解,建立感情聯系。這一時期班主任若不抓緊班級建設,那么學生的松馳渙散會使一個班變成一盤散沙,同時會加重學習的不適應癥。作為班主任,應該抓住新生入學的最佳教育情境和良好的教育契機,及時組織他們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野三關鎮中學生管理制度》、《野三關鎮中文明班級創建細則》等。指導他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注意從生活、思想、學習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力爭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其次,通過班級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班級安全衛生制度》《班級就寢制度》等,強調紀律的重要性,加強制度建設,為其他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先決條件。

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集體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的努力。通過全員參與,讓每個同學在班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把自己的智慧和熱情貢獻給集體,班集體就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展現出彩虹般迷人的色彩。

六、動之以情,增強學生的向心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努力的做到于細微處見真情,真誠的關心孩子,熱心的幫助孩子。我深信,愛是一種傳遞,當教師真誠的付出愛時,收獲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愛!感受孩子們的心靈之語,便是我最快樂的一件事!我班的譚項自我約束能力差,愛演獨角戲,嚴厲的批評后,看著孩子滿臉的委屈,我是又氣又心疼!一次安全課上,他又深情的演繹著自己,我悄悄走到他跟前,摸著他的頭,對他說:“老師在等你!”一節課下來,他表現出奇的好!事后,我又表揚了他。晚上我察看班中的“心靈碰碰車”的時候,他在給我的悄悄話中這樣寫道:“老師,我上課只顧搶話,你不讓我說我還使勁嚷嚷,您今天沒說我,還摸了我的頭,說要等我,我特別高興,我想你一定很喜歡我,老師,我也喜歡你,以后我再也不搶話了。”捧著孩子的一顆心,我久久不能平靜。平日里,學生病了,我會打個電話通知家長,或者親自帶著看醫生;并且時時注意天氣情況,提醒學生添減衣服。這些雖然是小事,但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記憶卻是很深的。送出的是真情,收獲的是更多的真心回報。

七、捕捉閃光點,增強學生的進取心。

心理學研究發現,任何一個人只要他有改善現狀的愿望和不愿輸給別人的思想,在他的行動中就會不斷進取。我把這一原理應用到班主任工作中,發揮榜樣的作用,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我班有位品行較好,成績名列全班第一的女生,該生被我樹為全班學生的榜樣后,反而進步不大。經過幾次談心,我發覺她因缺少競爭對手而停滯不前。于是我拿同年級別班一個學習成績和品行更好的學生與她相比,告誡她不要驕傲自滿,對她提出更高要求,后來該生果然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進取,其一言一行更為周圍的學生所

注目。當然,在樹榜樣時要注意層次性和針對性,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廣樹榜樣,善于捕捉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這樣就會形成你學我的良處,我學他的長處,相互取長補短的良好風氣。

八、授之以漁,指導學生把握學習新節奏。

七年級新生的思維能力日漸增強,但他們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不成熟,容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加以引導,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環境。尤其要在學習方法上加強指導

小學教學中“扶”得較多,而中學教學中注意于學生的獨立思考,“放”得較多。為此,要幫助學生主動安排時間和支配時間,特別要指導學生學會在課堂上按教學要求組織自己的智力活動,改變學習方式,由“被動”轉為“主動”,逐步做到:會聽講,能全神貫注,積極思維和記住重點;會預習,那劃出重點,提出疑問;會小結,課后能注意小結,整理筆記,自覺完成作業。一般來說,根據初中生的學習特點,應指導學生做到“三個事先事后”、“四個到”、“六個字”,抓住“八個環節’。

“三個事先事后”就是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作業,先獨立思考后請教別人。

“四個到”就是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即動腦多想;口到,即朗讀課文要動口,老師提問積極爭取回答;眼到,即多看、細看、認真看;手到,即勤于動筆,多寫多練。

“六個字”即看、聽、記、寫、問、練。

“八個環節”就是制訂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課外學習。

初中心理教育范文第5篇

初中政治教學敘事 渦陽實驗中學

魏東

關鍵詞:趣味化 辯論 剪報

處在新課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學,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們做回課堂學習的主人,在這樣的形勢下,我作為教師,擔任著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學習興趣,督促學生學習的任務。然而現在的學生,不愿意學習政治課本知識,覺得政治學習過程枯燥乏味,課本沒有趣味性,缺乏學習動力??偨Y以上問題,我將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新意,并對政治教本中的內容進行合理化處理、趣味化處理,作為我備課的重要環節。

教本中的內容就像是一片混沌海底,有美麗的珊瑚,也有很多沙石,對教材的處理過程就是一個去粗取精,概括提煉,凸顯主題的勞動過程。通過多年的教學,我發現,提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選取一個主題,在課堂上通過辯論舉例的方式來學習政治,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比如在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一課時,我就第一次嘗試了這種授教方式。課前,我組織學生們分為正反兩組,提前預習課本中的內容,從近年來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要求學生們通過自己平時所觀所感,舉出事例,敘述自己的觀點,來進行一場小的辨論賽。

正方觀點是“現今世界中經濟實力決定地位,要全力發展經濟。”

反方觀點是“地球是我們的家,任何危害地球環境的舉動都是可恥的。”

在辯論的過程中,正方學生舉例說出我縣的經濟產業--煤礦產業給我縣帶來的經濟效益,闡述了經濟的發展對縣城的教育、醫療等各個方面帶來的積極影響。而針對正方學生的列子,反方學生則向我們展示出一些打印的圖片,圖片反映出了土地下陷、排放污染氣體、環境惡化等問題,讓人觸目驚心。通過幾輪的闡述,最后正反雙方集體對這一堂課進行深入的思考,并共同推薦一名同學做最后的總結,呼吁大家從現在起,就樹立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努力學習為國家發展高科技新產業做貢獻,促進國家以科學的方式發展經濟。課堂時間過去了20分鐘,學生們依然沉浸在辯論賽的激情中,我就趁機詢問學生們對這種教學模式是否能夠接受,學生們反映都很熱烈,紛紛說這樣上課很酷,并且在準備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課本內以及課外的許多知識。此時我再就本課進行講解,然后由學生分小組討論,并完成作業,從而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再如學習《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課時,學生們從古代君王統治下,人們尊卑有別,但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開始說起,最后談到現在現今社會中一些違法亂紀現象的人物中,有人憑借家族勢力肆意作惡,大家對此現象展開激烈的討論,討論過程中,在我的仔細觀察下,我發現有一個學生口若懸河,知識面非常寬廣,于是我又想到讓該學生提前準備后,在課堂上做簡單的演講的想法。他剛開始有點害羞,覺

得在座位上談古論今、陳述觀點,和在教室的講臺上做演講有很大差別,沒有勇氣,在我和同學們的一再邀請下,他站在自己的座位上做了嘗試,雖然準備倉促,但是在大家聊天的輕松氛圍下,表現也可圈可點,同學們對他報以熱烈的掌聲。

下課后,有許多同學找到我,說政治課越來越輕松,成了他們期待的課程,還說課堂上的發言鍛煉了他們的普通話,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與眾不同的教學模式把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調動起來,除了在課堂上,在課外時間,學生們也開始主動跟我提出一些好的教學建議,由課代表收集建議,然后我來挑選合適的加入到教育教學中。

其中比較好的建議,是由班里一位內向的學生提出的,他喜歡收集報紙,由他提供時事報紙,和班里的政治興趣小組一起做成重要新聞剪報,每次政治的課前十分鐘,由班里的學生在講臺上閱讀剪報,然后從中找出切入點引出當天的課程主題,同學們輪流做讀報員。自己動手的快樂和每天新鮮的新聞,給政治課堂注入新的血液,同學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將知識與現實社會鏈接起來,不僅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還能與時俱進的了解時事,加強了對社會、對生活的認識,從而端正態度,更認真、更積極的投入學習生活中去。

課堂實踐證明,教師掌握好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同時

上一篇:個稅管理下一篇:高中感恩教育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