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經濟研究工作論文范文

2023-03-05

經濟研究工作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社區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各方面水平直接關乎社會整體的發展狀況,其科普水平對于反映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科普能力有著較大的代表性。該文闡述了社區科普工作的意義,并以山西省為例,對社區科普工作模式、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進行了分析,為社區科普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社區科普工作 工作模式 問題 對策

[

“科普”是“科學普及”的簡稱,是指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公眾接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笨破展ぷ鞯某潭群蜕疃?,直接關系到公民科學素質的高度,關系到全社會講科學、學科學、愛科學和用科學的廣度,直接影響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根基和“內力”。

一、社區科普工作的意義

社區科普工作是一項全民的、長期的、持續不斷的過程[1],此項工作的有效開展必然會惠及廣大民眾,社區科普工作任重而道遠。

社區科普是城市科普工作的基礎。城市是社會文明的火車頭,城市科普是開展科普活動的重要陣地,社區科普又是開展城市科普活動的根基。做好城市科普工作,不斷提高城市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對于推動城市文明建設,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人口流動性加劇,城市居民與社區的關系越來越緊密,社區成為人們普遍認同的歸屬[2]。社區各項建設不斷發展,社區居民越來越多,社區工作對象擴大化,社區科普工作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不斷增加,為社區科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社區科普工作有待研究和探討。

二、山西省社區科普工作概況

(一)完善科普組織網絡,社區科協組織建設不斷完善

1.成立科普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社區科普工作。山西省科協和山西省民政廳共同下發文件推進科普進社區活動,要求在全省社區普遍建立社區科普工作領導小組??破展ぷ黝I導小組負責制定社區科普工作計劃、籌集社區科普工作經費、推動社區開展科普活動,加強與駐區單位的溝通和協調、組織駐區單位參與社區科普工作。社區科普工作領導小組由社區居委會主要負責同志牽頭,并確定1名社區科普專職干部。

2.推進“3+1”工作,夯實基層科協組織建設基礎。認真貫徹中國科協關于開展提升基層科協組織力“3+1”試點工作的要求,社區級層面注重吸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學校校長、企業等基層科技工作者等進入科普工作隊伍,引導“關鍵人物”在街道科協和社區科普工作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建立社區科普服務隊伍,積極吸納社區管理人員、學校教師、科技人員等作為科普志愿者骨干。

(二)圍繞服務精準推送,社區科普活動日益豐富多彩

1.圍繞主題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圍繞防災減災、食品安全周、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重大活動,移風易俗、汛期防治、防流感等主題和突發事件,開發、配發大量科普資源,組織動員市、縣級科協和基層科普組織,以及科技館、青少年科技活動場所、科普教育基地、社區科普組織等,組織開展各種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尊重科學、崇尚文明的氛圍逐漸濃厚,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深入人心。

2.組織開展線上線下科普活動。舉辦公眾科學素質網絡知識競賽活動,宣傳組織動員全省城市居民參與“互聯網+科學素質行動”線上答題,促進居民科學素質有效提升。2018年,山西科普微信開展了線上答題活動,先后深入太鋼社區、雙塔西街社區、桃園社區開展科普答題活動,發放家庭應急包250套,科普筆記本500冊,平臺新增關注近600余人,突破2萬關注度。2019年,在社區開展有獎知識競賽活動,通過不同形式激發社區居民的興趣,調動群眾學習科普知識的積極性,使科普中國推廣活動成為群眾的自主行動。

(三)建設社區科普e站,科普中國進一步落地應用

開展百城千校萬村計劃,加強科普信息化建設,推動全省建設社區科普e站115個。加強“科普中國e站”運營管理,出臺《科普中國e站規范管理工作方案》,進一步解決科學傳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實現科普服務精心分類、精準推送,提高了基層科普服務能力水平。2017年,定制3000個科普中國APP二維碼宣傳牌,發放到全省社區,推廣科普中國APP。太原市注冊科普員5359人,分享科普中國文章40627篇,走在全國前列。推動科普中國在省、市、縣廣播電視臺、公交樓宇移動電視,主流報紙雜志等開設科普欄目和版面。

 (四)打造科普示范典型,做好科普文化公益服務

1.科普益民計劃。2012—2016年,山西省獲得中國科協“基層科普益民計劃”項目資金表彰,獲得國家級表彰社區45個。從2012年以來,推進建設省級科普示范社區221個。利用基層科普行動計劃轉移支付資金,每年安排100萬元資金,實施科普益民計劃,對優秀科普示范社區進行表彰獎勵,為社區安裝科普顯示屏、配置科普圖書室,解決科普中國的落地應用,為社區居民提供科普中國信息服務,充分發揮優秀科普示范社區的示范帶動作用。

2.推送科普網絡書屋。居民只需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下載安裝山西科普網絡書屋APP后,即可在手機上瀏覽650種期刊、750本圖書、550部視頻、340部掛圖,內容涵蓋科學技術、應急避險、生態環境、食品安全、衛生健康、生活百科等多種科普信息和資源,持續實現科普服務精準推送,增強科普服務的公眾獲得感。2018年,“山西省科普網絡書屋”月均登陸34098次、月均下載49206次、月均瀏覽53380次、月均使用136684次。

三、今后社區科普的工作方向

社區科普是時代的需要、歷史的選擇、發展的必然。當前,適應社會形勢和公眾訴求及需要,切實做好社區科普工作,不僅要在思想上、行動上高度重視,更要在手段上、技術上進行創新,才能滿足時代要求,承擔起歷史責任。

(一)堅持政治方向,以黨建引領新時代社區科協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治性是群團組織的靈魂,是第一位的。要始終堅持黨建帶科建的工作思路,各級科協組織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強化政治擔當,堅持服務大局,自覺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科協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把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作為科協組織首要的、根本的政治任務,認真落實中國科協開展城市黨建引領社區科協建設試點工作部署,推動建成社區科普協會等功能型社區科協組織,在全省普遍建立起科普小組、科普志愿者協會等社區功能型科協組織體系,以黨建帶群建、群建助黨建,形成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科協工作新格局。

(二)廣泛整合資源,抓好提升基層科協組織力工作

街道、鄉鎮、社區等基層科協組織是聯系服務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廣大人民群眾最直接的渠道、最末端的紐帶、最重要的基礎。緊密結合各地實際,積極探索“三長”等關鍵人物發揮作用的措施,注重吸納基層科技工作者,帶動各領域科普資源向基層傾斜,推動包括街道科協、社區科普組織等基層組織的全面改革創新。探索與區域內黨政部門、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等深度融合的協作機制,鞏固高校、企業、園區、鄉鎮(街道)、社區等基層科協組織基礎,推進科協組織向基層延伸,向一線延伸,向網上延伸,不斷拓展科協組織的服務內容、服務對象和服務視野。

(三)突出能力建設,建立社區工作人員科普培訓機制

社區科普工作主要由社區的科普工作者來引領和帶動。社區工作者是社區科普工作的主力軍,其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是社區科普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環節。應大力開展社區科普工作培訓,定期為社區科普專、兼職人員提供科普基本概念與理論、政策解讀以及社區科普實踐的工作方式等培訓活動,有效提升社區科普專職人員的科普工作素養以及積極性,提高社區科普工作水平,采用培訓班、實地觀摩等多種形式,讓社區科普工作者既具有一定的理論認識水平,又具備開展社區科普工作的實踐能力。

(四)共建共治共享,提升社區科普服務能力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3]。在市場化、社會化機制下,集成社會優質科普資源,建設科普畫廊、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科普閱覽室、展覽展示室等陣地,推動科普資源項目向基層下沉,為居民開展學習、講座、展示交流等活動提供保障;每個社區配備若干名兼職社區科普員,科普員由駐區的企事業單位以及社區居民中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擔任,落實科普工作領導小組安排,科普員是社區科普工作的具體推動者;吸收社區居民、社區管理者和駐區單位人員參加成立社區科普協會,選舉科學教師、科技人員、科普專家、離退休科技教育人員、社區科普志愿者、科普愛好者參加,定期開展科普大講堂、展示交流、科普體驗等科普活動。

參考文獻

[1]劉新村.社區科普工作模式研究[J] .天津科技,2003(4):15.

[2]趙立新,高宏斌.社區科普建設的主要策略 [EB/OL].(2018-11-01).http://www.crsp.org.cn/xueshuzhuanti/yanjiudongtai/102923432018.html.

[3]宋煜.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的社區科普工作研究[EB/OL].(2019-03-20).http://bj.wenming.cn/xc/wmcj/201903/t20190320_5044992.shtml.

經濟研究工作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針對藝術設計院校課程設置、教師及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秘書工作的現狀,本文從科學管理、和諧管理、創新管理等方面提出完善教學秘書工作、提高教學管理成效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 藝術設計院校 教學秘書 工作特點 完善策略

“教學工作是一所高校的核心,教學管理是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運行的重要環節,教務秘書是教學管理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體現了教學管理的質量與效果”。[1]藝術設計院校獨特的專業課程設置、教師與學生的性格特征,使其教學秘書工作有別于一般的工科院校。為了更好地發揮“教”與“學”的紐帶工作,更為有效地做好教學管理與服務的工作,應對教學秘書工作進行研究與改革,以實現新時期藝術設計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藝術設計院校教學秘書的工作特點分析

1.專業課程的特點。

藝術設計院校專業的特殊性使其課程設置有別于一般的工科院校。如大部分專業課程不能像工科院校那樣采取每周1—2次,每次2—3節的上課形式,一般需要用一個上午或下午4課時的時間。這給教學秘書的工作帶來一定的復雜性,尤其是實際的排課工作和教學監督工作。大多數專業教師在一個學期至少有2—3門專業課,一般需要6—8周的時間,有時幾門課程同時交叉進行。教學秘書在排課時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而且必須做到非常細致,要做好教學的協調管理,保障正常教學工作的順利運行。此外,大多數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非常注重實踐性,在完成理論教學后,學生需要在寫生、調研的基礎上進行實踐性的學習,這就給教學管理、教學秩序的監督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藝術設計院校的教學秘書工作普遍存在頭緒多、事務雜、協調難等問題。

2.教師的特點。

藝術設計院校專業教師的學術背景多和藝術有關,大多數專業教師都具有情感豐富、思想活躍、個性鮮明的特點,相比于一般的工科或文教背景的教師,存在理性思維和邏輯性思維欠缺、組織紀律性不強等問題。如部分教師會出現因為時間觀念不強導致成績單提交延誤,每學期專業課程開始時少數教師常會搞錯開課時間,平常專業課程教學中對學生管理不嚴格等現象。這就需要教學秘書更有務實、愛崗盡業的精神,勤學好問,勤動多做,多與教師及時聯系,多為教師服務。同時,因為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普遍較有個性,也較為感性,教學秘書在教學管理工作中必須注意具體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因素,正確處理好與專業教師的人際關系,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地保障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

3.學生的特點。

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思維敏銳活躍,對生活充滿熱情,創造性強。相對于工科院校的學生,其考慮問題較為簡單和感性,同時隨意性比較大,“加上藝術專業的教學組織形式與其他專業有許多不同,從教學形式上講,很多專業課程是在自由度較大的畫室,或是空間小、很封閉的工作室中進行,因而容易造成學生‘散’的錯覺,養成學生‘散漫’的習慣。從學習方式上講,藝術類學生學習更多的是個體行為,講究標新立異,追求個性,崇尚自由,因此容易養成一切從個人實際出發,追求個人利益,實現個人價值等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2]由此,教學秘書在教學管理工作中必須針對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的這些性格特征,采取更為科學與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以保障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藝術設計院校教學秘書工作的完善策略

1.因地制宜,科學管理。

現代高校教學管理面臨的問題日趨復雜,藝術設計院校教學秘書工作中頭緒多、事務雜、涉及廣、協調難等問題僅僅靠教學秘書的個體思維和個人努力是很難改變的。因此,必須結合藝術設計院校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科學地開展工作。一方面,每個藝術設計院校的實際教學環境有所不同,有的是獨立的藝術設計學院,在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時系統性比較強,協調起來也較為便利,有的是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需要與其他院校相協調,如排課中公共課程的設置時間等協調起來較為復雜。教學秘書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根據自己所處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揚長避短,集思廣益,更為有效地開展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當前藝術設計院校招生規模的急劇增加,學分制改革的普遍實施,教學管理具有前所未有的復雜性。傳統的單向式、分斷式的管理思維模式已無法應對繁雜的、系統性較強的教學管理工作,教學秘書應把教學管理工作當作一個系統來對待,“運用系統思想,統籌安排全局工作,提前安排各項工作,盡量做到有備而行,忙而不亂,井然有序。追求教務管理的準確性、時效性,備案資料的完整性”。[3]教學秘書通過系統化的思維能使整個教學管理系統得以優化,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效率。

2.以人為本,和諧管理。

藝術設計院校的老師和學生大多較為感性,思維敏銳,教學秘書在實際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應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增強服務意識,充分調動師生教學和學習的積極性,多與他們進行精神與情感的溝通,本著和諧管理的原則開展工作。具體而言,就是要結合藝術設計院校的教學環境和師生的性格特征,突出人性化管理、民主性管理、彈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指以人為中心,尊重理解人,一切圍繞人實行管理以營造“人和”的氛圍。[4]教學秘書在實際工作中應把服務于教學、教師和學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以全心全意、熱情細心的服務為教學活動營造和諧穩定的工作氛圍。民主性管理是指在教學管理工作中以尊重師生的尊嚴、個性為前提,倡導民主性與平等性的觀念,對于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溝通和解決,保持客觀、公正、務實的工作作風。此外,教學管理系統較為繁雜,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不能教條主義、機械死板地進行管理工作,彈性化管理是指科學客觀與“權宜應變”相結合,使教學管理制度在嚴格規范的基礎上體現一定的彈性,凡事都以是否有利于師生的利益、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為主要衡量指標。

3.與時俱進,創新管理。

隨著藝術設計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藝術設計院校的辦學思路也在不斷改革創新,由狹窄型轉向開放型,教學模式由單一化轉向多元化,教務管理工作的內容和方式也發生了諸多變化。教務秘書要增強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責任意識,加強自身的學習,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質量,以適應新的教學改革形勢的需求。一方面,教學秘書要在吸收國內外藝術設計教育優秀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現代教育學、管理學、計算機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增強計算機與網絡實踐應用的能力,更新教務管理的理念,并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和創新教學管理的模式。如利用現代通信技術,開通教務短信平臺,充分利用短信群發系統,快捷有效地把教務信息發送給老師,這將在極大程度上提高教學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學秘書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尤其要補充與藝術設計教育相關的專業知識,加深對藝術設計教育的理解。同時,對學校與教學有關的方針政策、計劃、規范細則要作深入了解和掌握,通過不斷學習,使教務管理工作的服務更細致化、指導更具體化、工作更高效化。

綜上所述,藝術設計院校的教學秘書工作有著自身的特殊性與復雜性。為適應當前藝術設計教育的改革發展,教學秘書作為高校教學管理和教學運行的直接參與者和具體執行者,應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不斷地在教學管理工作實踐中總結經驗、研究方法,通過科學管理、和諧管理、創新管理,促進教務管理工作更為科學有序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學敏.新形勢下的高校教務秘書[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1):148.

[2]劉凱.藝術專業學生發展特點及對策研究[J].時代文學,2009,(5):156-157.

[3]王鎮.對提升高校教學秘書教務管理水平的幾點建議[J].中國人才,2010,(11):76-77.

[4]鄭靜玉.以人為本 和諧管理 持續發展——基于高校教學秘書隊伍建設的思考[J]. 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164-166.

經濟研究工作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趨勢也日益加強。高等院校的外事工作是實現高校國際化發展的重要途徑,能夠整合教育資源,吸收國外先進的教學、管理經驗,使高校提升辦學、教學、科研水平。本文將對當前高校外事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進行討論研究。

關鍵詞:國際化;高校;外事管理工作

一、當前高校外事工作發展情況

高校外事工作部門是學校對外交流與合作的窗口,是連接國內外大學的重要橋梁,在提高學校辦學水平、科研水平、擴大學校國際影響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人才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高校外事工作重要性的日益凸顯,其內容已不僅限于單純的涉外接待工作,更多地觸及與國內外其他高校進行聯系,挖掘更深層次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一般高校的外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外事接待、外事活動翻譯、留學生的派出與接收管理、外籍高層次人才的引進與管理、學校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的開發與管理、與其他外事相關部門協調等。隨著外事工作的日趨繁雜,外事管理部門不再是單一的行政部門,更需要學校其他各部門的協助與配合。因此,在高校國際化發展的過程中,應進一步完善外事管理工作體系,使外事工作更加高效、有序發展。

二、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

第一,高校外事管理工作者的職業素質不夠高,導致外事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知識素養與外事管理工作不匹配。當今高校外事管理工作對從業人員的外語水平、管理水平及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都有一定的要求。外事管理工作者不僅應熟練掌握一門外語,了解國際禮儀方面的知識,還應該掌握與本專業相關的管理知識。然而,一些高校對外事工作不夠重視,在組建外事管理隊伍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外事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要求。外事管理工作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專業知識沒有達到工作的要求,影響了工作效率。

第二,外事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學習效果不理想。目前,很多高校意識到了提升外事管理工作者專業水平的重要性,也組織了一些相關培訓,但培訓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培訓者沒有充分認識到培訓的意義,認為大部分培訓只是一種形式,使得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只注重對工作人員專業技能的培訓,而忽視了對外事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的培養。此外,一些外事工作者對于提高自身各方面水平的意識不強,對于自身工作要求不高,導致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止步不前。

第三,高校外事工作管理機制有待完善。當前,許多高校外事部門的各項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外事崗位設置不充足,導致一些高校外事管理人員在工作中身兼數職,工作的專業性不強。在繁重的工作下,兼任外事工作的人員難以全情投入工作,只求機械地完成日常工作,不會創新工作思路,“不求無功、但求無過”,導致高校的外事工作難以科學地發展。

三、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科學發展的對策

第一,推進高校外事工作者的培訓工作。結合高校自身的發展情況,積極組織、開展外事相關培訓工作,從而提高和增強外事工作者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意識。同時,針對高校留學生、外籍專家的構成情況,對外事管理工作人員的外語水平、外國文化習慣和交往禮儀等方面展開培訓,從根本上解決外事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面臨的各種問題。

第二,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人員應提高服務意識,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高校外事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應不斷思考,總結經驗,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外事工作者往往在國際交流合作拓展中承擔翻譯工作,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學科領域中的專業用語。雖然一般而言,外事工作者都具有一定的外語水平,但對于專業術語不一定了解。因此,外事人員在進行接待翻譯工作前要先充分學習,做好專業知識的儲備,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外語翻譯水平,更有效地完成本職工作。除外語以外,還應積極學習管理、心理學相關知識,了解各國文化習俗。

第三,完善外事各項規章制度,保障機制順利運行。高校外事部門應明確規章制度,制訂外事突發事件緊急預案,合理設置外事工作崗位,明確外事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職責。此外,還應結合外事工作的特點,建立一定的外事工作考核、激勵機制。在對外事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考核的同時,適當加入激勵機制,能夠充分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從而使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斌泰.教育外事工作研究[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2]丁坤.新建地方高校外事工作科學發展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3 (18).

經濟研究工作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當前,職業院校面臨就業信息化建設滯后、就業統計信息失真,缺乏對于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動態跟蹤反饋機制等問題。借鑒發達國家校企合作促進就業的經驗,將“互聯網+”時代的先進技術融入就業工作中,校企協同預測人才需求、校企協同構建職業孵化平臺、校企協同發布跟蹤就業動態、校企協同構建創新創業孵化環境。這有利于進一步增強人才需求預測的精準性、提高畢業生的就業適應性、強化就業數據動態跟蹤反饋,進而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校企合作;就業工作;職業孵化平臺;動態跟蹤反饋;大數據

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人才的就業質量,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否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獲得用人單位的滿意直接體現出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的高低。校企合作促進就業是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需求的有效銜接、良性互動的一條有效路徑,是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的重要法寶?,F階段,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對于傳統的就業模式提出了挑戰。在“互聯網+”背景下,對于傳統模式進行革新是破解就業難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

一、“互聯網+”背景下就業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就業信息化建設滯后

職業院校就業信息服務是就業服務最主要的內容。目前,雖然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但就業信息化建設卻舉步維艱。第一,就業相關資源不能有效整合,仍以網站建設和網頁完善為主,網站信息更新不及時,缺乏微信二維碼、手機APP等移動訪問方式,互動效果差,企業和畢業生對網站的利用率低。第二,當前大部分就業信息網站只是起到了廣告發布平臺的作用,即將信息盲目地發布出來,沒有進行分類整理和個性化匹配分析,至于企業和畢業生是否能及時看到卻持無所謂的態度。第三,多數職業院校的就業信息網站主要以服務本校畢業生和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為主。畢業生必須登錄不同的就業網站發布求職簡歷和獲取招聘信息,且面臨部分網站信息僅對內部人員開放的問題。企業也必須在不同的就業網站發布招聘信息和獲取人才信息。這就產生了不必要的搜尋成本,畢業生和企業之間很難實現有效對接,還存在由于就業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勞動力供需不匹配的問題[1]。第四,就業信息化網站通常只提供企業招聘信息、優秀畢業生信息查詢、瀏覽功能,缺乏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在線咨詢、視頻面試等互動功能。瀏覽者只能大海撈針似的查閱瀏覽,缺乏面向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需求的智能推送功能,導致用人單位很難找到適合的人才,只能要求職業院校推薦優秀畢業生,畢業生也只能奔赴不同企業參與應聘,增加了就業成本。

(二)就業統計信息不能反映實際情況

當前,很多職業院校利用傳統的就業信息統計方式只能提供一些淺層次的就業信息,缺乏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就業信息統計。對于畢業生就業的滿意度、崗位適應性、專業對口情況、就業變動情況、后續職業發展動態等都缺乏相應的統計數據分析?,F有的就業統計都是靜態的數字,缺乏動態跟蹤,僅以就業率來反映就業狀況已不能滿足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不能真正反映出畢業生的就業質量,不利于職業教育質量的改進。

(三)缺乏對于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動態跟蹤反饋機制

由于許多畢業生在剛畢業一段時間內的職業發展存在著一定的不穩定性,所以,建立對于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動態跟蹤反饋機制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指導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職業院校掌握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層次要求以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規格[2]。然而,現實情況是,職業院校作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非常重視學生的招生和培養,卻普遍對于已離校的畢業生不夠關注,很少跟蹤和采集離校畢業生的就業動態信息。這不僅使職業院校逐漸失去了寶貴的校友資源,而且也導致職業院校很難獲取畢業生的中長期職業發展數據。即便一些職業院校對于離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做到了動態跟蹤,但也只是停留在與離校畢業生的單方面的動態跟蹤,并未對其就職單位進行動態跟蹤,缺乏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評價的調查,導致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效果不能得到有效且及時的評判,不利于職業院校在招生和人才培養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互聯網+”背景下發達國家就業工作的經驗

(一)日本:建立智能化的就業信息網站

日本實現了就業信息的網絡化,在每一個學校網站下的子欄目中都建立了專門的就業網站,并提供與其他相關網站的超鏈接。通過網站將政府、第三方就業服務中介機構、市場、職業院校、企業等多元主體密切地聯系起來,多元主體共享就業信息資源,網站提供了求職招聘信息發布、遠程視頻面試、就業數據統計、人才需求預測等功能[3]。日本的畢業生都具備較強的就業信息獲取能力,他們大部分都是通過網上求職獲取心儀的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可以通過網站智能查詢企業招聘信息,進行在線職業咨詢、就業傾向評判以及在線技能測試等。

(二)美國:建設計算機輔導系統為畢業生提供職場模擬體驗

美國緊跟科學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充分利用飛速發展的現代教育技術革新畢業生就業指導模式,建設了SIGI,、SIGZ,、DISCOVERY、PLUS等計算機輔導系統,其中涵蓋了大量的企業項目案例、學校教學資源、技能考試題庫等,并邀請企業參與職前輔導評價,為畢業生提供遠程輔導、在線考試、在線職業生涯規劃、在線技能訓練、仿真職場模擬等服務[4]。美國的就業工作高度重視培養畢業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校企深度合作,為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畢業生提供個性化的職場模擬體驗服務,有利于畢業生的個性發展。

(三)德國:建立畢業生跟蹤調查反饋網絡系統

德國定期對畢業生就業動態進行跟蹤調查,建立了畢業生跟蹤調查反饋網絡系統,其調查內容涵蓋如下幾點:畢業生的求職經歷;畢業生對于就職單位的滿意度;畢業生的崗位變動情況;畢業生在工作中應用的知識;畢業生的崗位與所掌握知識的匹配度等等[5]。

該系統具備以下優勢:第一,采用多維度統計指標體系對于調查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第二,除了重視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跟蹤調查之外,還對于畢業生離校后3~5年的就業動態數據進行跟蹤調查反饋;第三,學校、企業、政府機構、行業協會、第三方調查機構等多元主體協同進行畢業生跟蹤調查反饋工作,確保調查主體覆蓋面的廣泛性以及調查數據的有效性。

三、“互聯網+”背景下校企合作促進就業的途徑

(一)校企協同預測人才需求

做好對技能人才需求的預測,為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是“互聯網+”背景下各國推進校企合作就業的重要戰略選擇[6]。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輸送目的地主要是企業,企業亟需什么樣的人才,職業教育就應該提供什么樣的人才。因此,校企協同預測人才需求,共同把脈職業院校的招生、培養、就業全過程,促使職業院校以此來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向,才能保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無縫對接。

具體來說,依托互聯網技術,職業院校和企業聯合教育管理部門、人力資源部門以及相關行業協會共同搜集和共享高技能技術人才的需求信息,建設高技能技術人才需求的發布系統,構建定期發布機制。與此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結合行業產業發展狀況及其對于高技能技術人才的崗位需求情況,深入挖掘畢業生與企業對于就業信息的使用偏好與潛在需求,校企協同預測未來幾年之內的高技能技術人才需求的規模、專業結構、能力結構?;诖髷祿治龅慕Y果,構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動態更新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并以此作為財政投入專項資金用于職業教育示范特色專業建設以及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重要參考。

(二)校企協同構建職業孵化平臺

職業體驗是畢業生就業指導的重要環節,有利于提升畢業生的崗位認知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崗位實操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7],進而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職業體驗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而傳統的職業體驗可能會受到時間、地域等的制約導致效果不能達到預期要求,尤其是對于建筑施工、化學工程等一些存在安全生產風險的工種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在“互聯網+”背景下,依托互聯網、云計算技術,校企協同構建職業孵化平臺為此提供了嶄新的思路。通過職業孵化平臺建設,整合職業院校的教學資源和企業的人力資源培訓資源,利用云計算技術對其進行云存儲,不僅向畢業生提供基于海量項目化案例課件、微視頻、微課等教學資源庫的O2O混合式職業技能培養培訓,而且模擬在傳統課堂上不可能實現的職場工作情境,規避在真實工作環境中的生產風險,降低實習實訓損耗,提高職業體驗的安全性,為學生提供虛擬仿真職業體驗環境。學生能夠突破時空限制,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到更多技能,隨時隨地獲得專業化的職場體驗,提前感受到職場氛圍,提高畢業生的就業適應性;校企雙方也能動態跟蹤畢業生的職業體驗記錄,適時給予個性化指導;企業在充分了解畢業生職業體驗情況的基礎上,能夠更好地選拔優秀畢業生就業。

職業孵化平臺包括電腦web訪問端和移動手機APP訪問端,并且設置相應的微信二維碼鏈接到相應的資源,以方便用戶隨時隨地通過多種不同方式進行訪問他們所需要的資源,尤其是能夠滿足青年學生使用智能手機進行在線學習的需求,畢業生只需通過移動終端設備掃描二維碼就能夠登錄職業孵化平臺。平臺結合畢業生的個人情況和需求信息設計職業體驗路徑,并精準推送經由校企雙方精心設計的碎片化職業體驗資源。同時,對于畢業生在企業工作現場的職業體驗情況,畢業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電腦web端或者移動智能終端上傳圖片、視頻等相關的職業體驗記錄,而校企雙方導師則能夠隨時隨地利用電腦web端或者移動智能終端進行畢業生企業工作現場體驗內容的遠程指導,模擬企業工作現場的實時、互動的技能操作指導。在畢業生完成一個環節的職業體驗之后,通過在線測試以及職業技能鑒定來檢驗體驗效果。

在評價反饋方面,畢業生通過職業體驗獲得技能提升的全過程是動態變化的,需要轉變以往的單一、片面的結果評價方式,更應該重視過程性評價反饋[8]。對于職業體驗全過程產生的海量數據進行搜集、匯總、挖掘和提取,這就需要引入大數據技術。職業孵化平臺可以結合每一個畢業生的職業體驗情況,利用大數據技術,抓取畢業生在線職業體驗行為記錄數據中的有效信息,進行過程性評價,并形成個性化職業技能診斷報告,及時向畢業生進行反饋?;诖髷祿膶W習數據分析,能夠更為精準地獲取畢業生的需求和能力特征,為畢業生量身定做職業規劃,輔助畢業生做好職業規劃決策,進而向畢業生靈活推送合適的就業崗位,也有利于校企雙方為畢業生設計出個性化的在線職業體驗方案,做到以畢業生為主體和中心,進一步提高畢業生職業能力和為優質就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參考。此外,也能夠為畢業生自我評價提供數據支撐。畢業生可以在職業孵化平臺上對其自身的專業能力、興趣、特長等主客觀條件進行評價分析,對自身就業前景提前做出預判,獲取自己最有潛力的職業方向,精準搜尋自己的職業需求,對自身有更加清晰地定位,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為擇業和就業做好充足準備,獲取適合自己的崗位。

(三)校企協同發布跟蹤就業動態

歸根結底,畢業生就業就是為了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必須增進校企之間的信息溝通[9]。鑒于此,職業院校的招生就業處和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協同建設就業網站,該網站可以建立在職業院校門戶網站的招生就業欄目下,企業可以通過網站及時發布崗位人才需求規格信息,畢業生也可以上傳個人簡歷,并添加企業門戶網站的鏈接。通過網站定期舉辦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網絡招聘會,實現企業和畢業生之間的平等溝通、理性對話,為企業找人才和畢業生找工作提供網絡平臺。直接通過網站生成數據,實時統計分析網上招聘企業數、崗位需求規格、網上應聘畢業生數等信息,保證就業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客觀性、透明性,利用大數據技術,從中挖掘提取出容易就業和難就業的專業以及不同專業的人才需求總量、層次等,生成就業市場分析報告,將這些信息應用到職業院校的招生和培養環節中,實現招生規模以及課程體系、專業設置的動態調整,建立畢業生就業與職業院校招生培養數據聯動的長效機制。

動態跟蹤各種就業數據,才能挖掘其潛在價值[10],提高就業服務的精準化程度。為了跟蹤畢業生的就業動態,網站還應該具備就業信息網上填報的功能??紤]到就業信息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并不只是畢業生信息,還涵蓋了與其密切聯系的企業信息、行業產業發展信息以及宏觀社會環境信息等,因此,必須引入多主體進行就業信息的填報,確保與畢業生就業相關的各種信息的完整采集,以便在海量的大數據環境中獲取有價值的數據。其中,企業填寫到企業成功就職的學生姓名、所在系、專業、就職崗位、就職時間、離職時間等信息;畢業生填寫成功就職的企業名稱、就職崗位、就職時間、工資待遇、變動情況等信息;學校招生就業處填寫并匯總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對畢業生的滿意度、吸納畢業生就業的貢獻率以及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優質對口就業率、年終就業率等信息。通過這種方式,統計就業的成果,完整采集當年的畢業生就業信息,并動態跟蹤應往屆畢業生的工作變動情況,實現對于各項歷史數據和實時數據的全方位采集和全程動態跟蹤。為了督促企業和畢業生及時填報相關信息,可以定期利用微信群、QQ群進行友情提醒,保證就業信息的動態跟蹤過程順利進行。同時建設校友資源庫,動態跟蹤校友就業崗位、穩定性、薪酬待遇、滿意度等情況,對于優秀校友的就業情況向在校生進行宣傳推廣,挖掘校友就業對于在校生就業的影響。

在校企協同建設就業網站的基礎上,為了保證就業數據的完整性、多維性、廣泛性、可靠性,需要在全國范圍內將政府、第三方就業服務中介機構、市場、職業院校、企業等多元主體納入到就業管理服務工作體系中來,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制定畢業生就業數據標準體系[11],建立健全全國大學生就業信息網絡平臺,做到就業信息的動態即時更新,解決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供求雙方不匹配問題,從更大的范圍內做好畢業生就業信息的動態跟蹤和需求預測,促進勞動力供需匹配。

為了進一步將有價值的信息提取出來,需要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對于各種信息進行動態存儲和深度挖掘[12]。一是實施就業過程數據監測,定期發布實時就業進度狀態報告,以此來反觀、評判和改進校企合作模式、專業設置機制、課程體系建設、就業指導方法、職業體驗方式等,實現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自我調整,為就業的持續推進提供數據支持,促使校企合作促進就業形成良性循環。二是挖掘提取出畢業生應聘的歷史記錄信息,找出頻繁參加應聘卻未成功入職的畢業生或是就業不穩定的畢業生給予重點精準就業幫扶,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三是挖掘提取出企業招聘的歷史記錄信息,找出最受企業青睞的畢業生的專業、能力、性格等特征,以此來向企業精準推薦優秀畢業生,實現校企雙贏。

(四)校企協同構建創新創業孵化環境

構建創新創業孵化環境,不僅有利于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而且也為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多元化選擇提供良好的環境。依托互聯網技術,建設創新創業孵化平臺,校企協同發布創新創業的優秀案例,上傳創新創業大賽項目申報及審核等相關信息,組織大學生通過互聯網報名參與相關的創新創業項目。開發創業模擬軟件,讓學生在虛擬的互聯網之中進行創業模擬體驗,并獲取創新創業能力診斷報告,以及時了解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取得的成效。在創新創業孵化平臺中集成專家、企業項目、創業案例等各種優質資源,為創業者提供精確的創業機會、產品需求、項目信息等資源,為創業者帶來更廣闊的創業空間和更新穎的創意思路。創業者可以及時與創業專家進行線上互動,獲得創業指導。不同的創業者也可以在線互動交流,實現方便快捷的網上互動。

校企合作是提高職業教育就業質量的重要途徑。通過對“互聯網+”背景下校企合作就業進行研究實踐,實現校企資源互通共享,促進企業用工和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無縫對接,最終達到畢業生的精準就業、企業的精準招聘以及職業院校的精準培養。

參考文獻:

[1]鄭志宏,孔潔珺.中國高校就業工作四個主體領域的發展歷程與趨勢論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1):133-137.

[2]陳振鋒.大數據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路徑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17(9):75-78.

[3]余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信息化路徑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0(1):140-142.

[4]黃淑敏,賈寧杰. 美德日大學生就業教育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89-92.

[5]包艷華,馬永紅,Georg Kruecken,白麗新. 德國畢業生跟蹤調查研究的理念和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7(5):60-63.

[6]趙長興.國際職業教育的若干新趨勢、新做法與新經驗[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87-92.

[7]查良松.創建職業體驗中心 增強高職畢業生就業適應性[J].中國高等教育,2013(12):52-54.

[8]王繼新,陳文竹,萬冰怡.“互聯網+”職業技能培養培訓模式探析[J]. 中國電化教育,2017(7):99-106.

[9]郭延江.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構建信息化人才培育體系 多渠道提升就業質量[J].教育與職業,2014(31):65-66.

[10]王美麗.大數據時代高校精準就業服務工作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6(6):84-88.

[11]林成華,洪成文.回歸凱恩斯主義——金融危機背景下美國聯邦政府大學生就業促進政策的選擇[J].重慶高教研究,2015(3):96-104.

[12]臧其林.大數據時代畢業生就業跟蹤反饋機制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5(24):36-38.

(責任編輯:張維佳)

經濟研究工作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當代社會環境諸如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以及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推動,國際國內社會環境的影響促使國內外創新現有突發性公眾事件應急科普模式,而應急科普模式綜述研究成為應對突發性事件和建設中國特色應急科普模式的首要理論因素,在具體研究目的、理論實踐價值探討基礎上,有必要對國內外研究狀況、發展趨勢作出合理性評價。

關鍵詞:突發性;公眾事件;科普模式

Summary of public events at home and abroad sudden emergency mode science research

Yuan Gui Juan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Key words: Unexpected; public events; science mode

一 研究目的

如今,科學技術已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驅動力,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推動對國家公民的科學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利益沖突和社會矛盾不斷凸顯,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實踐、社會安全事件等不同形式的突發性公眾事件。近年來,國際、國內社會已經進入突發性公眾事件高發期,諸如雪災、地震、禽流感、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突發性公眾事件,究其原因,除了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外,在很大程度源于突發性公眾事件的傳播模式對公眾認知的影響以及公眾本身缺乏科普知識和技能,沒有做到防微杜漸。國外諸如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在科普事業方面已取得較好成就,因此,總結和借鑒國外應對突發性公眾事件科普模式的研究,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科普模式,完善突發性公眾事件的傳播模式,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以促進公民適應社會的現代化,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和發展能力,提高公民對個人和社會事物的決策能力,成為當前科普問題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 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科學的先進性和時代性、科學精神的理性光芒、科學家的探索創新和奉獻精神具有的震撼力和感召力,是引領社會思潮的優質文化??破兆鳛榭茖W共同體與公眾展開的對話,也是公眾對科學技術的理解和參與科學技術的社會實踐活動。特別是在突發性公眾事件的高發期,科普理論體系的建立和應對突發性科普模式的形成,成為當前科普事業發展的方向。因此,對國內外突發性公眾事業科普模式的研究,掌握其內在統一性,完善中國特色科普模式,實現科學惠及全體公民,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時也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

首先,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科普理論研究層出不窮,但基本著眼點比較碎片化,主要是\"科普\"內涵爭辯、中國科普歷史回顧、發達國家科普體制等,其呈現形式也趨于零碎化和段落化。而本研究主要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在界定科普內涵的基礎上,系統闡述國際國內科普發展現狀,進而在總結國內外科普發展模式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實現了科普理論體系的完善。其次,從目前科普工作研究方向看,大部分是從理論層面探討科普含義和內容,缺乏其解決具體問題體制和運行機制的研究,本課題在總結科普模式的前提下,在結合具體突發性事件案例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啟示性的借鑒,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科普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缺失。

總之,對國內外突發性公眾事件應急科普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價值,是科普事業發展的理論訴求。

三 國內外研究狀況、發展趨勢與評價

(一)國外應急科普模式研究狀況、發展趨勢

1.研究現狀

理論層面,國外對于科普工作的相關理論的研究起步較早,研究范圍比較寬泛。美國學者埃弗雷特·羅杰斯從傳播學的角度將科普工作的開展視為\"創新擴散\",必須經歷認知、說服、決策、實施、確認五個步驟。而國外很多學者關于科學普及的研究大致經歷了\"公眾接受科學\"(Public Acceptance of Science)--\"公眾理解科學\"(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公眾參與科學\"(Public Participation of Science)。公眾接受科學強調科普的重點是普及和傳授科技知識,實現公眾對科學的接受為主要目標以及尋求公眾支持和參與科學教育;公眾理解科學從美國米勒教授提出的科學素質的三個\"理解\"到杜蘭特批評\"缺失模型\",國際科學協會理事會(ICSU)支持并實踐\"民主模型\"無論是學者還是科普工作者都逐漸傾向于促進公眾理性地看待科學研究和科學技術的外溢性作用,實現雙向傳播;公眾參與科學以公眾參與科學為主要目標,強調公眾對科技的體驗,強調科學與人文的融合性,強調公眾對科技決策的參與性。

政府實踐層面,政府部門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將應急科普工作合法化,美國安全部2005年制定了《國家應急反應計劃》,這項計劃為美國處理天災人禍、恐怖威脅及襲擊等國土安全事件確立了統一標準,重視公民組織和團體在危機預防、應對、善后中的作用。德國聯邦民眾保護與災害救助局組建的\"共同報告和形勢中心\"和開發的\"德國緊急預防信息系統\",方便找到有關民眾保護和災難救助的背景信息,也可以了解危險情況下如何采取預防措施等信息。此外加大對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60年代以來,日本每年都有大約3座科技館投入建設,而同期美國每年的建設數量達到5座。

2.發展趨勢

如今,西方發達國家的應急科普已成為全社會的行為,其發展趨勢表現在如下領域:一是內容方面的創新,強調現代科學技術與本土知識結合,如90年代成立的國際研究組織\"國際公眾科學技術傳播網\",泰國國家科技局2002年實施的研究如何運用現代技術解釋本土食品和手工藝;二是方式方法上的創新,以學習為中心,注重參與互動,如美國70年代建立的舊金山探索館,通過親歷科學的方式,在互動基礎上實現科學與人類的觸碰,美國學者勒德曼提出\"動手做探究式學習\"的科教模式,提高了科學知識和社會活動能力;三是對象方面的擴大化,除了青少年、學者專家外,應該重視女性的應急科普建設,美國在這方面發展迅速,在2005年有近乎占勞動力總數一半的女性的科學教育;四是主體領域的轉化,實現由小科普到大科普的轉變,加入網絡科技普及主體,實現傳播手段的多樣化,逐漸走向職業化、專業化發展道路。

(二)國內應急科普模式研究現狀、發展趨勢

1.研究現狀

理論層面,掌握中國科普研究的發展史對科普模式建設具有重要意義,1950年成立了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成立,中國文化部成立科學普及局;1958 年中國科協的成立;1978年\"科普學\"概念誕生,為此高士其、章道義、周孟璞、曾啟治、葉永烈、鄭文光等人在1981年就\" 科普學\"的概念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1980年科普創作研究所成立并設立了《科普創作》雜志編輯室;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公眾理解科學\"的概念進入中國,吳國盛、張開遜、劉華杰等學者關于公眾理解科學的觀點進行了大討論,得出讓公眾理解科學的合理性和普適性;1990年科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始關注國外著名學者關于科學素養的概念、理論和研究方法,使得中國學者對西方科學傳播的新理念和研究方法有了了解,在學者們爭論博弈聲中,全面科學素質建設悄悄登上中國舞臺;2007年以來,針對一些與科學普及相關的突發性公眾事件來開展應急科普工作已經成為國內學界的共識,朱登科將應急科普定義為針對突發事件,根據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所展開的科普,此外學者們還結合禽流感、\"蘇丹紅\"、生態環境、地震等公眾事件的研究,提出科普轉型的重要意義,如高峽認為轉型科普研究使科普工作由自在轉向自覺,從社會邊緣轉向社會基礎性工作,黃永明認為公眾事件是雙刃劍,突發性公眾事件給公眾帶來傷害,但在一定程度上卻為科普宣傳帶來機遇的同時能吸納公眾參與進來。

實踐層面,政府依舊是處理突發性公眾事件的主體,其主體性地位決定了當前存在著政府指令型、政府主導型、社會調節型以及政府社會互動型的四種科普模式。為此學者林兆彬提出在具體實際活動中要建立政府為主體、以黨政部門和社會力量為連接線、以事業發生地區為底面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科普體系,堅持全面性和針對性、應急性和日常性、傳統型和時代性、預防性和救援性相結合的原則。

2.發展趨勢

按照社會發展趨勢看,最適應應急科普事業的發展模式是擺脫傳統\"填鴨式\"的科普模式轉向政府與社會互動型的\"情景式\"科普模式,在此狀態下,中國應急科普模式的發展趨勢是:資金投入主體有單一向多元化轉變,包括政府、非政府組織、民間社會以及企業等;運行機制和管理機制的創新;公眾的參與意識增強,增加企業商業科普模式,大力發展經營性科普事業;走品牌化、職業化和專業化發展道路,增強科普知識的趣味性;從事科普事業者的科普素養越來越高。

(三)對國內外研究的綜合評價

西方發達國家對科普工作研究較早,因此相關理論的發展趨于成熟,關于\"科學人\"培養計劃、政府當局和企事業的共同參與以及公益性和盈利性等相結合的科普發展模式,對發展中國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總體框架下的應急科普模式發展相對滯后和缺乏系統性的應急科普模式,比如美國的9.11事件以及日本的核輻射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當前科普模式完善的必要性。研究國外應急科普模式的最終目的是應用于中國實際,借鑒西方的\"公眾理解科學\"的先進理念發揮了很好的典范,讓我國開始反思單向\"填鴨式\"科普模式的不足之處,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理念對于我們解決當前存在的科普資金、科普人員素質、科普運營機制和管理機制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 周孟璞,曾啟治:《科普學初探》.中國科普著作程度研究小組,《科普學文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2] 章道義:《傳播科學技術的學問--試論科普及其研究方向》.《科普學文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67.

[3] 吳國盛:《從科學普及到科學傳播》.《2000年中國國際科普論壇論文集》.北京:中國科普出版社,2001:30.

[4] 高峽:《以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統領科學素質建設》.《科普研究》,2007(3):11-16.

[5] 朱登科:《突發公共事件中網絡媒體應急科普的作用和分析--以人民網、新浪對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相關報道為例》.《科技傳播》,2010(2):226-229.

[6] 李大光:《外國\"公眾理解科學技術\"理論及實踐發展趨勢》.《科普研究》,1996年第3期.

[7] 林兆彬:《建立突發事件中應急科普體系的思考》.《科普基礎理論和政策》, 第70頁至75頁.

[8] 李健民,劉小玲:《科普能力建設理論思考與上海實踐》.《科普研究》,2009年12月第6期.

[9]瞿咬根:《化工園區突發事件全流程應急管理研究--以上?;瘜W工業區為例》,2009年,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作者簡介:袁桂娟(1988-),女,江蘇南通人,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上一篇:經濟專業畢業論文下一篇:經濟學與生活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