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比賽領導發言稿范文

2023-06-13

比賽領導發言稿范文第1篇

映個別干部的問題。他走訪調查后很氣憤:“少數人已沒有一點共產黨員的氣味了,他們的所作所為和過去的地主、偽保長無大區別,簡直壞極了!”

關于“共產黨員的氣味”,早在1942年5月召開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毛澤東批評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并沒入黨的黨員時就已提及:“有些人就是一輩子也沒有共產黨員的氣味,只有離開黨完事。”

顯而易見,沒有“氣味”的黨員一定是思想上沒入黨的不合格黨員。那么,合格的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的“氣味”該是什么“味”呢?

書香味。黨章中黨員“八項義務”第一項講的就是學習。學習,離不開讀書。有了書香味,乏味的理論學起來便有了滋味。2015年4月7日,人民日報開設“干部談讀書”欄目,倡導領導干部把讀書作為一種工作方式,鞏固立身之本、夯實從政之基。書香長相伴,書卷氣彌漫。書香之“香”,一定不是“胭脂飄香”“文玩沉香”。從來讀書長精神,有書卷氣的黨員,往往會遠離庸俗之氣、浮躁之氣;腹有詩書氣自華,有書卷氣的黨員領導干部,通常會涵養浩然之氣、黨性之氣。當然,慣用圖書裝點門面,不管藏書多經典,也頂多算是理論脫離實際、思維背離行為、思想遠離修為的附庸風雅,毫無書香味可言。

泥土味。1958年,彭德懷到湖南湘潭考察農村工作,在聽取村干部匯報時,還時常脫鞋下田察看農民耕作,腳底下沾滿了泥土的清香。黨的好干部焦裕祿,嘗風沙五味雜陳,聞泡桐悟百味人生,察民情踏遍蘭考大地。“泥土味”源自黨員對黨的宗旨的自覺踐行和對群眾的深情厚誼,鞋上不沾泥、身上不沾土的干部肯定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只有放下架子、甩開膀子、俯下身子接地氣,多“脫鞋下田”,多聞“泥土味”,把腳印留在基層、把汗水流在基層、把好評印記在官兵心里,方能散發出共產黨員的芬芳“氣味”。

清貧味。“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翻開黨史,老一輩革命家甘守清貧的故事不勝枚舉。革命戰爭年代,方志敏同志被俘后敵人“一個銅板都沒搜出”,幾套舊的汗褂褲,幾雙縫上底的線襪,就算是他全部的財產了。反觀有些黨員干部之所以在各種誘惑面前“變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甘于清貧。滿身銅臭,搞臭味相投的“小圈子”必然不是共產黨人的“氣味”。共產黨人只有守住清貧,才能心底無私,這是共產黨人永遠追求、永遠信守的高尚品德。甘于清貧,共產黨人的清廉味才會愈發清新。

硝煙味。黨內生活,同志之間彌漫“硝煙味”也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氣味。無論真刀真槍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辣味十足的民主評議,還是常態化的咬耳扯袖,殷殷諍言體現的都是黨組織和同志的關愛。投身改革,拭去心底的浮躁,心無旁騖抓建設,聚精會神謀發展,這樣的黨員離一線最近。

黨員的氣味就是黨性的味道。網絡上流行“主要看氣質”,流行“顏值擔當”,而黨員的氣味就是黨員最好的氣質,體現黨性擔當。

黨性多強,黨員的氣味就有多濃!一名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黨員,“氣味”最純正!

共產黨員的特殊

20世紀30年代,我黨采納劉伯承同志的建議,將紅軍“司令”稱呼改為“司令員”,寓意革命隊伍中只有分工不同、職責之別,無高低貴賤之分,每個人都是普通一員。1974年3月,開國上將許世友參加黨小組會,面對“請首長指示”時,他表示“黨內一律平等”。

在黨內,黨員之間都是一律平等的普通一員。習近平同志在參加中辦機關黨委直屬黨支部組織生活會時說:“參加支部生活會,我們都是平等的、普通的一員,這也是作為共產黨員應盡的義務。”平等,是黨內民主的內在要求;普通,是不忘初心的黨員本色。這種鮮明的政治本色決定共產黨員必須堅守精神高地,強化政治擔當,不能脫離群眾也不能搞特殊。

斯大林在《悼列寧》里寫道:共產黨員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共產黨員不能搞特殊,但共產黨員有其特殊性。

共產黨員的特殊在于不搞特殊?!蛾P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指出:黨內決不允許存在不受紀律約束的特殊組織和特殊黨員。然而,現實中有些黨員卻搞起了特殊。有的自視位高權重,不尋求與群眾打成一片,只追求高人一等;有的會上講反腐,私下收賄賂,以權謀私,假公濟私;有的把黨齡長當作黨性強,把職務高當作覺悟高,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或不以普通一員的身份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游離于組織之外,凌駕于組織之上。劉少奇曾說,國家困難,我們不能搞特殊,就是國家昌盛了,共產黨員也不能搞特殊。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分威信,丟失一片人心,喪失一分黨性,有損黨員身份,玷污黨的形象,甚至侵蝕黨的肌體。

共產黨員的特殊在于不怕吃苦。彭德懷說,我彭德懷參加共產黨,不是來搞特殊的。黨給我唯一的“特權”就是帶頭吃苦。吃苦在前,意味著堅守和奉獻,責任和擔當。敢于吃苦、甘于吃苦是共產黨人的特殊標配,也是共產黨人的特殊形象照。這種以黨員的帶頭吃苦換取群眾的生活之甜的“特殊”,彌漫著黨性的味道。

共產黨員的特殊在于“享受待遇”。戰爭年代,某連隊黨支部有個土規定:凡是沖鋒陷陣的突擊任務,優先安排給共產黨員。在一次

6天6夜激戰后,連長分配食品:重傷員每人一個罐頭,輕傷員兩人一個,共產黨員三人一個。所有負重傷的黨員堅持要三人分一個罐頭,理由是:應該享受共產黨員的特殊待遇。這種身先士卒、用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擦亮黨員的先鋒底色的“特殊”,既是榮譽標簽,也是終身踐行的必修課題。“特殊待遇”享受得越多,先進性體現得就越強。

共產黨員是平凡的,平凡在人人都是黨組織中的普通一員;共產黨員又是特殊的,體現在平時讓人一眼看得出來,關鍵時刻頂得上去。也 可以這樣說,共產黨員所追求和享受的唯一“特殊待遇”,就是群眾的好口碑。

講奉獻 有作為

一、共產黨員為什么要講奉獻,有作為講奉獻、有作為,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你們記得南湖紅船嗎?那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搖籃。1921年7月初,中國共產黨在這里艱難而光榮誕生,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件。習近平同志把紅船精神概括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性質和宗旨,是中國共產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所在。講奉獻,有作為,是共產黨員的基本義務?!吨袊伯a黨章程》第三條中明確規定,“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貢獻”。開宗明義把講奉獻、有作為作為黨的目標追求和黨員應履行的基本義務。講奉獻,有作為,是合格黨員的重要標準。我們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把“四講四有”作為合格黨員的標準。講奉獻,有作為,是合格共產黨員四講四有“標準照”的點睛之筆。

二、黨員要立足平凡崗位講奉獻,有作為什么是講奉獻、有作為。奉獻就是不求回報、全身心的付出。奉獻是一種思想的境界,是一種理想的境界,是一種覺悟的境界,是黨性強的具體表現。講奉獻就是要有崇高的品格,有老黃牛的精神,有寬容大氣的胸襟,有一顆感恩之心。有作為,則是要體現在本職崗位上勤勉敬業,精心謀事、潛心干事、專心做事。工作生活中,不斤斤計較,常懷感恩之心、常思奮起之志,想事情、做工作,要多講奉獻,多換位思考。其實,我們身邊的絕大多數黨員,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一分錢也是愛”,“的哥的姐”講奉獻,有作為。大家知道,龔福蘭是黔江區星源出租車公司的黨支部書記,同時她也是全國勞動模范、國家“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0多年來,她帶領支部黨員,組織愛心人士先后捐款10多萬元,無償幫助他人:石會鎮70多歲的殘疾“五保”老人看上了電視,城南幸福苑的老人得到了生活日用品,正陽小學肢體一級殘疾的12歲兒童有了輪椅,累計幫助困苦老人1600多人次…而這樣的奉獻仍在繼續!大家可能要問:“的哥的姐”們富裕嗎?不,他們就算是出滿勤,一個月也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因為拉老年人和殘疾人,不收錢還倒給錢,加上獻愛心耽誤出車,很多人一個月只有2000多元。都是他們堅信“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幫助他人,快樂自己”,“一分錢也是愛”。他們的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們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每年高考期間,龔福蘭都要組織支部的黨員和身邊愛心人士組建“愛心車隊”,讓黔江的高考學生坐上了免費出租車!再來講講我身邊的例子吧!大家知道,當警察便意味著沒有太多屬于自己的休息時間。春節值班,所里的民警都是一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樣子,認真地接處警,和往日一樣的工作。問他們沒有和家人一起過年難道沒有遺憾嗎,他們笑了笑說:“都習慣了”。我看不見他們表情中的落寞,看到的只是一絲絲期盼,期盼今晚的警情能少一點;期盼轄區的群眾這一年都能夠平平安安;期盼明天能早點回家陪老婆孩子。每次接到取消休假的短信,每次接到所里參加緊急行動的電話,每次抱歉地對朋友說對不起,不能來參加聚會了的時候,有抱怨,有無奈,但卻從未想過拒絕,從不想要違背,因為這是命令,因為這是責任,因為我們是黨員!

三、怎樣做到堅持講奉獻,要作為要堅定信念,想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理想信念出現滑坡,為人民服務的基本信念都沒有了,根本談不上“講奉獻、有作為”。要吃得下苦,真作為。大家還記得在入黨宣誓時,曾承諾“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應該吃得下苦、耐住寂寞、抵住誘惑,把工作當作一種事業,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工作中多學習、勤付出,把工作效率調整到最高,工作狀態調整到最佳,工作勁頭調整到最大。要勇于擔當,敢作為。勇于擔當、敢于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底色。要始終把勇于擔當、善于工作作為一種信條,勤于學習,增長才干,推動工作有進步、有創新、有成效;敢于深入基層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遇到問題不推、不拖;對于工作中的失誤勇于承擔責任,勇于吸引經驗教訓,不斷完善做好本職工作的方式方法,推動工作更有成效的開展。

不忘初心要走心,更要踐行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公元前259年,秦軍來犯,趙王派趙括指揮全軍。趙括死搬兵書上的條文,結果全軍覆沒。這個故事成就了“紙上談兵”的千古笑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初心的形成很簡單,但是踐行它卻是一個艱苦且漫長的過程。不忘初心,黨員干部要走心,更要踐行。

在傳播好黨的聲音中踐行。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勝利結束長征后,毛澤東曾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一文中寫道:“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這一點,對于今天走在新長征路上的我們來說同樣重要。踐行不忘初心,就要傳播好黨的聲音,為黨凝聚前行的力量。全國9000多萬黨員,都要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篤信者、宣傳者、踐行者,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全黨上下戮力同心、同向同行。

在講好黨的故事中踐行。“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有著優秀的黨史和優良的傳統,是中國崛起最重要的“密碼”。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是黨的代言人,都有講好黨的故事的義務。我們要通過講好黨的先進理論、黨史國史團史、國情形勢政策、典型榜樣事跡,讓一個個為人民服務的故事成為一本本黨的無字書, “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讓廣大人民群眾知黨愛黨,堅定不移跟黨走。

在樹立好黨的豐碑中踐行。山西右玉曾是一片風沙成患的不毛之地。60多年來,20任縣委書記率領全縣干部群眾用心血和汗水綠化了沙丘和荒山,老百姓自發為他們立碑紀念。習近平總書記先后5次肯定和贊揚右玉精神,并作出批示:“右玉精神”體現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迎難而上、艱苦奮斗,是久久為功、利在長遠。我們共產黨人踐行不忘初心,就是要以“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之心,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少干急功近利的事;多干為黨立碑的事,不干為黨抹黑的事。

“三正”初心化使命

欣欣向榮的中華民族呈現在眼前的這組水碧山清、風光旖旎的畫卷給人無限的心曠神怡、無窮的愜意滿懷,展示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和現代化城市的繁榮昌盛,折射出的卻是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變更。習總書記說:中國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奮斗的結果,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高頻詞,黨員干部如何不忘初心,怎樣擔負使命,我認為初心是靈魂、是根基,準確把握初心的三個層次,方能凝具使命,砥礪前行。

第一個層次:立正初心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個遠大的志向,也可能是一個簡單的愿望。常言道:“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中國助人為樂好人程紹光、程祖全父子,矢志不渝,甘當烈士守墓人,他們的愿望是守護好為黔江解放英勇獻身的英靈,一個普通黨員用平凡的舉動踐行如初的心愿,這一干就是69年,一干就是二代人或三代人。陳敏爾書記這樣批示:這份堅守看似平凡、實則不易,甘于奉獻,不記得失,值得宣傳。2016年感動中國人物秦玥飛,耶魯大學文科學士學位,畢業后回國扎根湖南省衡山縣賀家山村,做一名普通的村官,他的志向是為村民做好服務,帶領群眾創業創新,精準脫貧,并與耶魯中國同學發起了“黑土麥田公益項目”,招募近30名來自清華、北大、復旦等院校的“鄉村創客”在15所國家級貧困村莊開展產業扶貧,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他們懷著堅定的信念與理想,不偏不倚的前行,最終贏得了榮譽。正是千千萬萬個程紹光、秦玥飛擁有的一顆簡單愿望匯聚成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初心。

第二個層次:修正初心大家還記得2014年春晚《扶不扶》里面的一句精典臺詞嗎?“人倒了可以扶起來,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來了”,漫漫人生幾十載,有的初心走著走著丟失了,而有的走得再遠,我們依然會堅定地去靠近它,猶如一艘破浪航行的巨輪,舵手要不斷調整船舵才能平安到岸,中國共產黨和各級黨組織就是這掌舵人。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在領導干部中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使初心和使命在心靈深處烙下永不泯滅的印記。面對變幻莫測的現實社會,黨員干部要擦亮雙眼,洗清靈魂,善于摒棄政治雜音,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生在紅旗下,成長在藍天,扎根在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行。

第三個層次:執正初心習總書記寄予每一個共產黨人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于擔當。”有的人把它掛在嘴邊,有的人把它扛在肩上。剛剛過去的5月14日,川航航班在近萬米高空飛行中前擋風玻璃全部破碎,劉傳建機長在極其嚴酷的環境中,臨危不亂,憑借過人的膽識,將飛機成功備降,堪稱史詩級奇跡,被譽為中國版“薩利機長”和英雄機長,面對榮譽他坦言:緊急關頭,必須讓飛機成功備降是我唯一的信念,劉傳建用初心背后的執著與擔當,譜寫了中國民航界的歷史華章。雖然普通的我們不能創造驚天動地的壯舉和豐功偉績的事業,也許用盡畢生的精力都沒有完成使命,實現夢想,也要甘為后來的接力者鋪墊好繼續前進的基石,擔當起崗位職責賦予的使命,深入農家開展脫貧幫扶是擔當,辦好每一件群眾實事是擔當,宣傳黨的政策理論,傳播正能量也是一種擔當。正是一個個普通崗位的擔當,實現了全區脫貧摘帽的使命,成功躍入國家衛生城區,正向全國文明城區大步迸發,黔江——一座品質之城正在崛起。黨員同志們:初心已具,使命在肩,倘若每一位黨員在平凡的崗位上恪盡職守、干在實處,哪怕付出一點點綿薄之力,必將聚合成現代化建設的磅礴力量,到那時,我們的“兩個一百年”目標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會遠嗎?

把紅船精神播種在希望的田野

有的初心,走著走著,就丟了;有的初心,即使行走再遠,我們依然會堅定的靠近它。飲水思源,讓我們跟隨習總書記的步伐,回到浙江嘉興,回到那個夢開始的地方。1921年,在白色恐怖的籠罩下,在嘉興南湖的一條紅船上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就是這樣一艘小小的紅船,承載著動蕩不安的神舟華夏,乘風破浪,開啟了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的偉大航程。“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這是一條“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船。在這條船上,我們感受到了共產黨人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首創精神。我們的隊伍里有許多這樣的人,有“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天下第一村”領頭人吳仁寶……  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群人,爭做脫貧攻堅的排頭兵。“重慶市叫得響果樹種植股份合作社”是由我鄉林峰社區村支兩委、鄉供銷社和社區農民組成的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一方面通過“村集體+供銷社+農民土地及投勞”入股的模式充分調動農民的主人公意識,另一方面將基地與黔江區供銷社的直銷網點捆綁在一起,解決了農產品銷售瓶頸,實現了農產品產銷一體化,今年預計每畝可收入2萬元,走出了一條畝產萬元的致富之路。“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這是一條“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船。在這條船上,我們感受到了共產黨人堅如磐石的共產主義信仰和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張九成是杉嶺鄉楓香村原黨支部書記,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他的手,一只被石灰和蠶藥咬傷的、退了十幾年皮的、有些變形的手,于是便和他攀談了起來。1998年上任之初他就懷揣著“民不富心不安,村不強心不甘”的信念,一心一意謀發展。2003年,他積極響應鄉黨委、政府號召,發展蠶桑產業。一開始,他挨家挨戶向村民講述養蠶的好處,一句話形容“嘴皮子都磨破了,鞋底兒都磨穿了”,好不容易說動了五六十戶農戶栽桑養蠶,不曾想,2006年,全村產繭量只有8擔,收入不足1萬元。因為沒賺到錢,大家紛紛打起了退堂鼓,甚至說起了冷言冷語,張書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痛定思痛,認為技術難關是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于是苦心鉆研養殖技術并承包了200畝土地,沒日沒夜地干。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年,200畝土地產繭37擔,成了杉嶺鄉收成最好的大戶,村民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紛紛又開始栽桑養蠶。2017年,楓香村的產繭量已達400多擔,收入72萬余元。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黨員干部,腳下有多少泥土,心里就有多少百姓,手上就有多少力量。“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這是一條“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船。在這條船上,我們體會到了共產黨人忠誠擔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立黨之初,我們就不存私心,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永葆先進性的秘訣?! ∪绾巫龊靡粋€新時期的黨員呢?習總書記用“三個能”表達了他對我們的期待:“平常時間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能沖得出來,危難時刻能豁得出來”。心系“三農”,做好服務最后一公里  毛主席曾說過:“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進入新時代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說,農村大有可為,“三農”大有可為!在重慶市“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巡回報告會上,6位有為青年登臺講述了他們在農村實現夢想、建功立業的感人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群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年輕人,在農村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用青春奏響人生華章。

作為一名鄉鎮黨員干部,我們離農民最近,是服務三農的最后一公里。我們要以民為本,主動作為,學懂弄通黨的十九大精神、扶貧政策、鄉村振興戰略以及我區在農業發展方面的新思路新做法,爭當政策的宣傳員、群眾的貼心人、發展的排頭兵,在勤奮工作、任勞任怨和為民解困中努力提高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L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讓我們一起將紅船精神播種到農村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將行動實踐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將擔當落實到一點一滴的尺寸之功里。

馬克思為什么能

一顆火種,一經播撒,在世界點燃理想之光;一種信仰,歷經考驗,引領人類進步的征程。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也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各地掀起了紀念重溫緬懷先賢的熱潮,深刻的論述觀點層出不窮。對共產黨人來說,有兩句話最為關鍵:“不朽的馬克思”“馬克思是對的”?,F在,我將這兩句話合為一句“馬克思為什么能”作為微黨課的題目,作分享交流,目的就一個“理解弘揚共產黨人老祖宗馬克思傳下來的教義和精神”,與諸同志并肩前行。

一、印象與現實的馬克思對很多年輕的同志來講,對馬克思的印象,我和你們在某些方面都一樣,比如:我們腦海的馬克思都是掛在禮堂里的蓄著大胡子的偉人像,都是小學課本恩格斯在馬克思葬禮上的講話節選(那偉大友誼),都是義務教育的政治內容,也是《共產黨宣言》,是《資本論》《馬恩全集》等大部頭。但其實,僅這些,還不及馬克思本人功勛的一半。這個說法因何而來,是我讀了、看了、想了、悟了所得。讀了什么,《共產黨宣言》《黨章》;看了什么《不朽的馬克思》;想了什么,“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馬克思的一生,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斗的一生”;悟了什么,現在和未來怎么弘揚馬克思的教義和精神。這些內容,我們都可以輕易地找到,去學。為了引起讓大家主動全身心去學的興趣。我們一起來看第二個部分。

二、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這個題目來自于一本書,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這都是一個引人關注的話題。一個生活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英國人--特里·伊格爾頓于2011年4月在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這部專著回答了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同志可以讀一下。另外,最近有部電影《年輕的馬克思》也可以看看。言歸正傳,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我們先看看馬克思、恩格斯怎么說?1835年,17歲的馬克思在他的高中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這樣寫道:“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這就是馬克思的初心,也是他一生都牢記的使命。恩格斯在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不僅如此。馬克思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這是馬克思帶給全人類的最大的兩個貢獻,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唯物論、辯證唯物論”和“剩余價值學說”,而歷史和實踐證明,一代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正是不斷將這兩大理論貢獻與中國實際緊密結合,探索、實踐、創新,最終中國步入了今天的新時代,中國人從站起來、富起來,正邁步走向強起來的中國夢時代!那么,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我的回答是:他一生都在尋求著造福全人類的真理,并能發現真理、堅持真理,實踐真理,且這樣的真理一旦碰上好的土壤就能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功,根深蒂固、枝繁葉茂。正因為馬克思是對的。共產黨人天經地義就應當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忠實信徒,共產主義的篤行者。對同志們來講,首先就是做馬克思的好學生!

三、做馬克思的好學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終其一生“為人類而工作”雖步履艱辛卻矢志不渝,他的一生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同樣,從傳統文化中,縱觀馬克思的一生,我以為他既做到了如曾國藩那般“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又做到了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終極意義,他還是王陽明“知行合一 ”的極佳典范。做馬克思的好學生,要學其事跡、學其真理、學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用“9個思想”指明如何學習馬克思,即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思想,人民民主的思想,文化建設的思想,社會建設的思想,文化建設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世界歷史的思想,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思想。大家學的怎樣,不妨以此為標準先量一量。具體到怎么學?我有一點自己的感想:一是踏踏實實讀原著是基礎,《共產黨宣言》《黨章》《憲法》必讀,其他著作盡力而為。二是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關鍵,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最優成果,要知行合一,悟透用活。三是對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一絲不容馬虎,要一絲不茍、不可含含糊糊、不能囫圇吞棗,這是基本功,比如:什么是無產階級,黨性的實質就是黨的階級性,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共產主義一定會實現等等。第四,要努力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再分享一段好干部的經典論述,與諸君共勉! 呂玉蘭《十個為什么》 摘選為什么我當干部不覺得“賠本”?當干部先弄清哪是本?哪是家?過去,俺爹好說:“家里事你也不管,自留地你也不望,哪是你的家?”說我是“賠本干部”。我想:干部是大家的管家人,黨把全村人交給我們了,我們就要把擔子擔起來,革命是我的本,集體是我的家。我吃飯在家,人是公共的。俺村生產隊長呂世周,以集體為家,從來把隊上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還重要,把“私”和“公”的位置調換了個兒。換得好。當干部就得把心放在“公”字上,不能把職務看成是特權,不能“一人當干部,全家沾光。”干革命是不能講賠本賺錢的,革命需要的時候,連生命也可以貢獻。要不,白求恩到中國來犧牲了生命這筆帳怎么算?最后,讓我們一起重溫: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

黨史光輝照亮青春成長路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后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習近平總書記表示“我們黨的全部歷史都是從中共一大開啟的,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回顧歷史,既是尊重歷史,更是啟迪智慧。我們黨有著97年的光輝歷史,整部黨史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我們青春成長路上最豐厚的養料,是新時代每一個黨員的“圣賢經典”、精神食糧。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馬上又到黨的生日了,我們有理由重溫黨的歷史,歌頌黨的歷史,贊美黨的歷史。因此,今天我想倡議大家一起學黨史。

一、為什么要學習黨史

(一)黨史是理想信念的“粘合劑”黨的歷史是一部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而斗爭的歷史。2017年,湖北云夢縣組工干部聶鑫的微黨課——《做最優秀的自己》紅遍網絡和各大主流媒體,其中一組素材深深觸動了我: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1年)的各地代表共13人,簡單介紹一下他們的基本情況:上海小組的李達(1923年脫黨)、李漢俊(1924年脫黨),武漢小組的董必武、陳潭秋(1943年犧牲),長沙小組的毛澤東、何叔衡(1935年犧牲),濟南小組的王盡美(1925年病逝)、鄧恩銘(1931年犧牲),北京小組的張國燾(1938年叛黨)、劉仁靜(1930年被黨開除),廣州小組的陳公博(1922年脫黨),旅日小組的周佛海(1924年脫黨)。參加會議的還有武漢小組的包惠僧(1927年脫黨,他是在廣州與陳獨秀商談工作期間,受陳個人委派參加會議的)?!兑捉洝氛f:始生之難。如果你了解黨的這些歷史,就知道我們黨創立之初有多艱難。在一段偉大的奮斗歷史之初,許多參與者,有的出身名門,有的智力超群,有的是名校高材生,有的資歷老、背景深,但他們終究只是過客,在血與火的錘煉中鮮有成功者。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張國燾,他在學校的時候常常號稱老子天下第一,曾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領導人,但他個人野心膨脹,1936年另立“中央”(偽中央),一步一步,最后叛黨,上演了一幕“中共創始人反對中共”的鬧劇。目睹這樣的開頭,恐怕很多人現在看來依舊不敢相信我們黨會走出如此寬廣的大道。但只要理想信念之星火不滅,總可成燎原之勢。僅僅28年的時間,中國共產黨就奪取了政權,贏得了革命的勝利。當初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13個人中,7個人出了問題,4個人犧牲了,最后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2個人憑著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卓越的斗爭精神走到了成功的彼岸。這與其說是革命的勝利,不如說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勝利;與其說是毛澤東、董必武的勝利,不如說是那些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定者的勝利。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跟黨走,總有一天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二)黨史是志存高遠之明鏡“志之所趨,無遠弗界,窮山拒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功崇唯志,業廣唯勤”,我們黨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歷史“功”“業”,憑的就是志向高遠,勤懇奮斗。習總書記也曾多次談到個人和民族的志向問題,學習黨的歷史,就像與許多志存高遠的人作師作友,結伴而行,時刻對鏡比照,未必能成偉人,但足以“廣其志”。我們黨的領袖毛主席,少年時期曾賦詩——“只喝井中水,永遠養不長”,表達了希望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學習鍛煉的志向;青年時期更表現出與眾不同,志向高遠。1910年,辛亥革命前夜,他曾寫下《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字里行間透露著好男兒志在四方的高遠志氣,激勵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奮斗青年。閱讀許多革命先輩的一生,志存高遠是很不容易的,志向往往與磨難相伴隨,志存高遠還需要志向堅定。毛主席選擇革命道路以后,為了革命犧牲了6位親人。閱讀毛主席風雨沉浮五十年的歷史,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因為黨內斗爭備受打擊和磨難而不動搖志向的故事數不勝數:在古田會議時,前敵委員會的多數成員因為與毛主席意見不和,故意選掉了毛主席的前委書記,后來朱老總寫信請毛主席復出,毛主席給朱老總的回信寫道:“陳毅要我做八面美人,四方討好,我做不到,(黨指揮槍)路線問題不解決,我絕不回來。”也正是因為這一堅持才有了我們黨今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建軍思想“黨指揮槍”。石可破,而不可奪其堅;丹可磨,而不可奪其赤。對照黨史之明鏡,是否可以看到一個意志堅定,志向遠大,胸懷天下,一心為了黎明百姓的英雄形象? (三)黨史是宗旨意識之源泉一部黨史就是一部為人民服務的歷史。明末清初有一位思想家曾說:“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概念形成很早,但是真正提出來是1944年在中央警備團戰士張思德的追悼會上。從此以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刻在政府門前,也刻在黨員干部心里。在后來的革命、建設、改革中實踐和運用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自信。閱讀黨的歷史,對比幾千年來的封建歷史,“人本”思想自古以來就有,但有的是“以人民為資本”,比如蜀漢昭烈皇帝劉備——能取得短暫的勝利;而我們黨是“以人民為根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黨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源泉,是被歷史證明的正確而偉大的理論和實踐。在黨的歷史中我們曾多次回答黨的“宗旨意識”問題。1945年,毛主席在延安接見民主人士黃炎培的時候,黃炎培曾問毛主席:“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引用自《左傳》),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律(歷史興亡周期律)的支配力……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有,‘求榮取辱’的也有??傊疀]有能跳出這周期律。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那么這條路找到了嗎?毛主席當時很肯定的回答他“找到了”。毛主席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二、怎樣學黨史我不是歷史專業的,也沒有專業的歷史知識,但是我熱愛歷史,尤其愛讀黨史。所以,我想淺談一下學黨史的體會。

(一)多體裁學習大多數人對黨史的學習和了解可能至今仍然只停留在中學或者大學時代的歷史教科書。學習黨史的體裁很多:黨史專題研究系列理論水平較高,回憶錄、紀錄片系列真實性較好,人物傳記、電影電視系列感情豐富,紅色旅游切身體會深刻……多體裁學習能提升學習黨史的趣味性,避免單調枯燥而不能長期堅持。

(二)認真審視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客觀評價。在黨的歷史中,我們曾遭受過“左傾路線”“右傾路線”“機會主義”“冒險主義”“逃跑主義”等各種各樣的挫折,有的甚至給我們黨造成過嚴重損失,但是這些挫折看上去是包袱,實際是經驗和財富,對我們黨的快速成長有重要意義,至今時刻警醒著我們。

(三)深層次挖掘成功的歷史背后一定有許多隱藏的規律,這些規律需要深度挖掘才能呈現出來。在觀看電視劇《粟裕大將》的時候,我曾寫過幾句觀后感:在時代大勢,社會進程面前,個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更要順勢而為。仔細對比國共雙方高級將領,他們或為同學,或為校友,其個人才能或許并無多大區別,但其精神和氣質完全不同,這背后反應的是兩者的依靠不同,是理想和信念不同,理想和信念反過來造就了外在的精神和氣質。

(四)與實際相結合黨史凝聚了革命先輩的智慧,他們的革命精神、斗爭哲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是經過實踐磨練出來的。如“擔架上的謀略”對團結、統戰工作極具指導意義,“三灣改編”對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極具指導意義。單純的為了學習黨史而學習黨史,只會增加學習的負擔和枯燥。我們講究“知行合一”,將所學所悟點點滴滴運用到日常工作中,提升工作能力,提升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這是對黨史的最好贊美。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萬事之生也,異趣而同歸,古今一也。讓我們重溫黨史,敬畏黨史,歌頌黨史,贊美黨史,從黨史中學習智慧,尋得初心,用黨史光輝照亮青春成長之路。

青年黨員干部要有三種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央黨校專題研討班上,用三句詩詞寓意治學應有“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三種境界”最早由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先生提出,并被認為是“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之境界”。在我看來,這“三種境界”,亦寓意著勇敢追求的堅守初心,不懈奮斗的篤行初心和知行合一的成就初心,是我們青年黨員干部應秉持的人生態度。

境界一:要堅守初心,在“望盡天涯路”中志存高遠“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昨夜西風慘烈,刮得綠樹落葉凋謝,在如此形勢下,我獨自登上高樓,居高臨下,清晰地看到遠方,望盡天涯之路。無論環境艱難,只有勇于登高望遠者,才能尋找到自己要達到的目標。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那個“西風凋碧樹”的1921年,舉國的迷茫成了銬在中華民族身上的枷鎖。正是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代,13名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中共一大代表,從嘉興南湖的一艘小紅船出發,劈波斬浪、一往無前,帶領我們“望盡天涯之路”,才換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共產黨人的道路選對了,帶領人民從黑暗中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個人的理想信念堅定了,我們逐夢路上才有“助推劑”,人生旅途才有“壓艙石”。就像拉弓射箭,只有把“箭靶”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向著“箭靶”開弓,才不會“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因此,我們青年黨員干部在人生旅途中,必須扣好“初心扣”,然后帶著“望盡天涯路”的追求,耐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風雨兼程、漫漫求索,人生路才能行穩致遠。

境界二:要篤行初心,在“衣帶漸寬終不悔”中奮發有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了那個理想中的“她”,我日漸消瘦、容顏憔悴,但始終不曾懊悔。這是一種執著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為之“不悔”,而為之“憔悴”的奮斗之路。這里不僅有軀體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錘煉,甚至可以“不悔”到“犧牲其一生之福祉”。正如“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組織工作干部”楊漢軍所說:“一定要問我喜歡什么,我就是喜歡干事的人。”“當我們回首往事,最令人欣慰的不是當年有多大權力、多么威風,而是為黨和人民做了多少貢獻,干了幾件實事好事。”其實像楊漢軍同志一樣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的共產黨員數不勝數,黃大年、廖俊波……我們青年黨員干部要做的并不是讓這些模范人物停留在腦海、停留在媒體宣傳報道中,而是應該將他們的精神永遠銘記在心并付諸于實踐。因為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可能“衣帶漸寬”、可能“消得憔悴”。但就算如此,我們也依然要用楊漢軍同志他們這種“不悔”、這種“無畏”來激勵我們堅持不懈的奮斗。否則,我們理想中的“她”,永遠都只是“空中樓閣”,永遠都只留在空想之中。

境界三:終成就初心,在“眾里尋他千百度”中感悟真諦千百次尋“她”不見,我初衷不變,突然在不經意回首間,卻發現心中的“她”早已在那燈火寥落的深處靜靜等待著我。知行合一、功到事成,我們那些立志追逐的,在足夠的積累后,量變成為質變,不經意間已追逐到了。在大學期間,我有幸聆聽白紹良教授講課,他1960年在德國碩士畢業后毅然歸國,一直任教于原重慶建筑大學和現重慶大學,直至76歲高齡仍活躍在講臺,只因想為國家再多培養一些人才。在國土房管局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期間,我聽聞了龐一舉、親歷了梁銘均等普通黨員作為地災監測員,憑借著簡陋的手搖報警器、手電筒、雨衣、銅鑼,千百次預災難于萌芽,救群眾于危急,實現了18年全區地質災害零傷亡的壯舉?,F在,我身邊也有這樣一群再普通不過的青年黨員干部,他們寫材料,句句較真;重服務,一絲不茍;他們總是緊張和忙碌,卻又甘守平淡和清苦;他們知行合一,用忠誠干凈擔當努力詮釋著“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人生真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廣大青年黨員干部,只有將青春夢想、青春奮斗、青春力量,匯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只有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學習、去實踐、去建功立業,才能在這個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新時代,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春風十里,不如堅持“追求”、書寫“奮斗”的你。待當“驀然回首”,那個“她”、那份初心,或許早已在“燈火闌珊處”靜候多時。

梁家河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詮釋

梁家河精神,是我們黨的領袖成長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范,是對延安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越來越顯現出超越時空的恒久價值。

梁家河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詮釋。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梁家河到中南海,從“讓鄉親們飽餐一頓肉,并且經常吃上肉”到“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從“為人民做實事”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標注的都是為民的底色,折射的都是共產黨人強烈的使命擔當和不變的價值追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弘揚梁家河精神,體悟習近平總書記的初心情懷,就能更加深刻地讀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認清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想問題、干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梁家河精神是忠誠核心、維護核心的情感基石。延安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先后走出了毛澤東和習近平兩代領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播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種子。一片黃土地,兩代領航人。不同的領袖,一樣的情懷;不同的時代,共同的使命,引領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無論是在梁家河插隊時主動融入群眾、“能團結人”,還是十八大以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習近平都始終與群眾打成一片,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弘揚梁家河精神,體悟習近平總書記的成長經歷,就能更加真切地體會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增強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的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梁家河精神是補鈣鑄魂、錘煉黨性的鮮活教材。刀在石上磨,人在難中練。習近平總書記“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歷練,為我們修身做人、用權律己、干事創業樹立了標桿。正如總書記所說,“陜北高原給了我一個信念,也可以說是注定了我人生過后的軌跡。經過了陜北這一堂人生課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在插隊之前,如果我們有所知所獲,我總感覺到了插隊以后,是獲得了一個升華和凈化。個人確實是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弘揚梁家河精神,體悟習近平總書記的心路歷程,就能更加自覺地堅定信仰信念,加強黨性鍛煉,補足精神之鈣,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梁家河精神是創新創業、成長成才的勵志范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梁家河是習近平扣好人生第一??圩拥牡胤?,在梁家河的七年是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正如總書記所說,“艱難困苦能夠磨煉一個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后來遇到什么困難,就想起那個時候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還可以干事,現在干嘛不干?你再難都沒有難到那個程度”。弘揚梁家河精神,體悟習近平總書記的奮斗精神、創新精神,就能更加牢固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個人奮斗與祖國命運緊密相聯,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實現人生價值。

仰止井岡山

歲月長河,歷來不缺少英雄史詩。在黨的生日來臨之際,我向大家講述一段革命先烈浴血井岡的英雄史篇。映山紅遍的四月,我和工廠同事一道,去往那塊浸透著烈士鮮血的革命英雄圣地,接受為期一周的黨性鍛煉,內心一次次被震撼,一次次被洗禮,真切地體會到了革命的艱辛、信仰的力量以及革命英雄的豪情壯志。

一、仰止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

上世紀20年代,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工農革命軍進入井岡山,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從此井岡山被載入中國革命歷史的光榮史冊,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天下第一山”。1927年春夏,國民黨反動派背信棄義、鎮壓工農運動,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白色恐怖籠罩全國,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慘重的失敗。

下一步去哪里找落腳點?井岡山偏僻,地理地形最適合不過。毛澤東審時度勢,毅然決定放棄攻打長沙,向贛南進軍??墒?,袁文才、王佐領導的“綠林軍”早已占據井岡山,能否允許紅軍上山,成為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

擔心自己的地盤被吞并,袁文才修書婉謝毛澤東的來信。直到第二次來信才同意在遠離“大本營”的大倉村與毛澤東會面。袁文才被毛澤東的革命信念、知識視野折服,深感相見恨晚,當即答應毛澤東進入茅坪休整。后來,茅坪成為紅軍大本營,從此點燃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星星之火。

二、仰止井岡山,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井岡山的斗爭是極其艱難殘酷的。2年零4個月的斗爭犧牲的烈士就達四萬八千多人,而有名有姓的僅有15744人,3萬多革命烈士甚至連一個名字都未能留下!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的出路在哪里?面對敵強我弱和不斷出現的艱難曲折,革命隊伍中甚至出現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和悲觀情緒。

我們生活在泥濘中,但仍有人仰望星辰。毛澤東同志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引導革命隊伍的同志堅信革命必勝,預測革命高潮即將到來:“它是站在海岸遙望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毛澤東借給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林彪回信的機會,寫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明了中國革命的前途。

井岡山斗爭歷史并不長,但在這兩年多時間里既形成了黨的建設、軍隊建設、政權建設以及開展土地革命等寶貴經驗,也為尋求真理進行了偉大的實踐,更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視察江西強調:“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翻開中國革命的歷史篇章,可以看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是在解決幾個重大問題過程中實現的。毛澤東同志在革命實踐中勇于探索走正確道路,在理論創新上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做出了杰出貢獻。

在毛澤東同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指引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設在“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統領下,把土地革命、武裝斗爭、建立根據地三者緊密結合,同時推進建黨、建軍、建政和土地革命,形成了當時歷史條件下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即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三、仰止井岡山,走好新的長征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偉大的理想,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奪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進展,奪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新成效,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

當我們身穿紅軍服,頭戴紅軍帽,登上黃洋界、走過挑糧小道;當我們懷著敬仰的心情,走進烈士陵園和革命博物館,聆聽老師講述革命先輩忠于理想、勇于犧牲的革命故事時,仿佛回到了90多年前那段血雨腥風的歲月。

當我們沿著老一輩革命先烈的足跡走過,才真正感受到道路的艱險,擔子的沉重,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不忘初心的深刻內涵和牢記使命的重大意義!更加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三大攻堅”、“三大戰略”的宏程之中!更加深切領悟到井岡山精神對我們的啟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井岡山,不朽的傳奇!井岡山,永遠的豐碑!

傳承優良家風 永葆純粹黨性

我有兩位母親:一位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一位是培育我有理想有信念的母親——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大屏幕上這張照片上的老人,是生養我的母親,一位老黨員、老支部書記。從小,她就常教育我們三句話: 吃苦耐勞練技能,政策理論常學習,平凡崗位靚人生。母親也用她的一生踐行了這三句話。今天的黨課就從我母親的故事講起。母親出生于1947年。不到六歲,就失去了她的母親。貧寒的家境,吃不飽,穿不暖,小學三年級就停學在家幫外公干農活、掙工分……青年時期,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那股不認輸的倔勁,拜師學藝,做裁縫、開百貨店,日子才稍微好一點。后來,母親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了一名中共黨員。1967年1月從婦女主任干起,到村委主任,再到黨支部書記。這一干,就是47年!47年來,工作兢兢業業,多次被選為鄉、區人大代表、黨代表,多次榮獲各級獎勵,多次榮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67歲離任,離任后的母親,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仍然協助政府工作,幫鄉親們處理一些大小事務;仍然堅持讀書看報、關注時政新聞。爸爸常開玩笑說:你媽就是一個愛管閑事兒的人。母親說:“黨員嘛,就要有黨員的樣子,要起帶頭作用,就得多了解國家大事,就要多幫助群眾!” 還經常對我們兄妹三人說:人字就兩筆,寫好要一生,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有一顆感恩之心、一顆責任之心、一份堅定信念!我們小的時候,母親的臥室掛了一塊她親手縫制的小紅帕,帕子上別滿了毛主席像章,弟弟不懂事,老是想摘下來玩,很多次都被母親怒斥阻止了,她說:那是毛主席,是共產黨的領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我的記憶里,母親從來就不允許我們說任何調侃、詆毀黨和國家形象的話。

2017年6月27日,母親走了,靜靜的走了。我們按照母親彌留時的遺愿,七月二日才送她上山。因為她說,她想過完她最后一個“七一”……那個“七一”我終生難忘。當時中河社區黨支部所有在家的黨員和部分群眾自發組織,一同來到母親的靈柩前,陪她度過了最后一個屬于她的“七一”……我和爸爸在整理母親遺物時,看到了一大箱筆記本、獎狀、榮譽證書,翻開筆記,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間,記錄著母親平凡卻又極不平凡的一生??吹竭@一頁時,我整個人都驚呆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老百姓今天的幸福生活,永遠跟黨走!”我和爸爸都沉默了,爸爸語重心長的說:“這些不能毀,你拿去,保存好,傳下去,這才是正真的傳家寶!”是啊,人生只有一次,生命無法重來。母親從來沒忘記她入黨時的初衷,她用她的行動詮釋了純粹黨性和最美家風,用這些沉甸甸的筆記、證書給兒女們上了一場震撼心靈的、永遠沒有下課鈴聲的黨課!

同志們,還記得在入黨申請書上寫下自己名字是哪一天嗎?還記得舉起右手莊嚴宣誓時的熱淚盈眶嗎?捫心自問:我們的初心在哪兒?什么是初心?是焦裕祿“只待送我回蘭考,鞠躬盡瘁治沙丘”的為民情懷?還是毛澤東“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豪情壯志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向全黨發出的響亮號召,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作為黨員干部,就要以執著堅定的理想信念,時刻牢記入黨時的錚錚誓言,腳踏實地的干事,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人生的價值,不斷的錘煉純粹黨性。親愛的母親,偉大的黨,請您們放心,您的女兒會堅定信念,傳承優良家風,在自己的崗位上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去踐行、去兌現當初的承諾,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做事,用自己的青春,為黨旗添彩、增輝!

讓黨徽在扶貧一線閃光

這是小南海鎮雙巖村貧困戶——呂貞發,他今年65歲,妻子有精神疾病,兒子是個智障殘疾,家中還有2個多病的老人要照顧,全家基本無勞動力,在過去,他僅靠種植一點包谷維持生計,無任何經濟來源。然而現在的呂大爺笑容滿面,他種植烤煙、養殖蜂蜜,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年收入已達到6萬元,這對于他們一家來說,可以用翻天覆地來詮釋,這種變化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我今天為大家講述的——雙巖村“第一書記”劉江華。2017年,組織選派劉江華到小南海鎮雙巖村擔任“第一書記”。接過擔子后,劉江華在心里暗暗地立下初心和使命:要用真心和真情,當好教育部門扶貧攻堅“排頭兵”。很多事,說起容易做起難。劉江華面對的,有三大困難:一是雙巖村基礎設施太薄弱,二是全村貧困戶占比太大,三是經濟基礎太單一。

面對這些問題該怎么辦?劉江華該如何應對這“三難”?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他緊緊以“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為突破口,建好支部班子、帶好黨員隊伍,每月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有了組織保障,還要爭取百姓支持。短短一個多星期,劉江華走村串戶摸家底,雙巖村,正如她的名字一樣,雙面巖石,地勢險峻,滑坡、泥石流堵塞交通要道那是家常便飯。記得去年冬天,天寒地凍,冰雪凝固了道路,走訪途中,他們駕駛的車輛不聽使喚地打滑,輪胎被卡到溝里,大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無法拉出,情況非常危險,附近的村民見此情況,找來板磚、干草等物墊上防滑,終于在眾人齊心協力下才把車輛推出。事后,劉江華的愛人始終擔心他在雙巖村的個人安危,但他卻安慰愛人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遇到麻煩不能退縮,路況不好我就徒步或騎摩托車嘛!就這樣,樸實的劉江華繼續和村干部們一起挨戶走訪,他將各家各戶的基本情況記滿了厚厚的筆記,這也慢慢地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他爭取協調幫扶資金,與干部群眾共同努力,落實村委會活動壩子建設及電路改造工程,力爭在近三年內完成主道硬化,讓貧困戶都住上安全房。但是,這樣就真脫貧了嗎?脫貧還得開辟致富門路。針對雙巖村產業單一的情況,劉江華擬定了“近期靠烤煙,中期靠蔬菜,長期靠油茶”的產業發展思路。他利用職教師資優勢,聚集種植、養殖專業教師為村民做技術培訓,村民們個個精神抖擻,積極響應,老百姓的收入多了,跟著劉書記他們看到了發展的方向。

如果說物質脫貧難,那么,擺脫精神貧困則更難。為此,劉江華走上了扶貧先扶智,新風樹新人之路。在扶貧工作中,他遇到很多因家庭貧困而上不了學的孩子,看著他們那雙渴望知識的雙眼,他心酸了,回到單位,他立即向領導匯報了情況,領導高度重視,免除了雙巖村在我校就讀的貧困學子的所有費用,對考上大學的貧困生也提出資助方案。老百姓吃的好了,收入高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問他們對干部的滿意度,他們連連點頭說好,看到他們眼神中那種由衷的喜悅,他知道,這就夠了,工作沒有白做,努力沒有白費。初心和使命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源泉,初心和使命是共產黨員的情懷和擔當,初心和使命是共產黨人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在扶貧工作中,劉江華將繼續走下去,用真心溫暖雙巖村,用真情鋪就扶貧路。同時還有更多共產黨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黨徽在扶貧一線閃光。

追尋領袖足跡 牢記初心使命

我曾多次拜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反復用心靈去觸碰他“在艱苦中奮斗、在奮斗中成長”的閃光足跡,一次次震撼了靈魂,升華了信仰。他的七年奮斗史,是教會我們如何系好人生第一??圩?、牢記初心使命的生動范本,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光輝典范。學習總書記“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頑強意志。由于時代和家庭的原因,總書記當初作為知青剛到陜北時,受到了一些無端的非議和“特殊對待”,以致別人是從零開始、他要從負數開始,年齡最小、去的地方最苦的他,不僅承擔著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而且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個中艱辛難以想象。然而殘酷的現實沒有讓他消沉,反而讓他更加堅強,冬天赤腳打井、兩手血泡抬夯筑壩、維修沼氣池噴滿一身糞液……什么苦活累活臟活都干。從“扁擔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層一層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繭子”;從“躺在跳蚤堆里睡覺,一咬一撓,渾身發腫”到“對跳蚤的毒素產生抵抗力”;從“只拿到連婆姨都不如的五六個工分”到“拿到壯勞力的十個工分,成了種地的好把式”,他一步步闖過了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即使入黨申請寫了10次,依然對黨忠誠、毫不動搖,在困境中實現精神升華,在逆境中突破自我成長——堅定了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與信仰。不同年代,吃苦的含義不一樣。我們現在雖然不能感受當初“上山下鄉”的艱苦,但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苦氣息”“泥滋味”,甚至前路會艱難險阻、荊棘密布,那時,我們就要像總書記那樣堅毅剛強,那樣迎難而上,那樣百折不撓。

學習總書記“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的進取精神??倳洰敵醪尻?,帶了兩箱子、全是書,他白天勞作擠時間看書,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如饑似渴地學習到深夜,他千方百計收集各類書籍,曾經步行30里只為借一本心儀的書,用梁家河村民的話說:“近平讀書有‘書癮’。”他不僅愛讀書,而且善讀書,“經常是幾本書同時看,有所對比,有所分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與當時相比“否泰如天地”,但學習卻多流于表面,越來越快餐式、碎片化、淺層次。針對這一問題,總書記多次強調,抓學習要“下一番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功夫”“特別是要克服浮躁之氣,靜下來多讀經典,多知其所以然”“努力做到又博又專、愈博愈專”。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須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我們要像總書記那樣奮力學、用心悟,不斷夯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論根基。學習總書記“為了人民幸福里,辦好實事每一樁”的愛民情懷??倳浽筛泥嵃鍢颉吨袷吩娋湟员磉_“上山下鄉”的體會:“深入‘基層’不放松,立根原在‘群眾’中。”當年他不畏艱難困苦,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團結帶領村民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梁家河第一個鐵業社、縫衣社和第一座磨房,原來一到青黃不接就全村出去乞討的貧困村莊,變得紅紅火火,生機盎然。2015年2月13日,總書記回到梁家河看望鄉親們時,深情地說:“當時我離開梁家河,人雖然走了,但是心還留在這里。那時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條件、有機會,我要從政,做一些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40多年過去了,從農村大隊支部書記到黨的總書記,從普通公民到國家主席,從普通軍官到軍委主席,無論在何種崗位,他始終心系人民、情牽百姓,因為他早已在中國大地播種了初心的種子,在自己心田植根了愛民的信仰。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幾乎走遍了我國最貧困的地區,用腳步去丈量每一寸貧瘠的土地,躬身踐行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堅守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正如梁家河村民所說,“無論近平當年是我們村的支部書記,還是現在全黨的總書記,他的心一直都在我們老百姓中間。”我們要像總書記那樣,只有把群眾冷暖掛在心頭,擘畫里才能灌注政策的筆頭;只有把百姓的疾苦系在腦海,服務中才能涌動滾燙的情感;只有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起點,前行中才能釋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強大力量。“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七年的動心忍性,是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歷史起點,孕育了他以身許黨的忠心、興黨強國的雄心、天下為公的公心、造福民生的仁心,為他在黨的十八大以來,舉旗定向、運籌帷幄、攻堅克難、淬火成鋼,解決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力量源泉、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他應時代之變遷、領時代之先身、立時代之潮流,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續推進中國社會偉大革命,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管黨治黨發生歷史性變化,展現出巨大的政治勇氣、超凡的政治智慧、堅定的意志品質、深沉的歷史憂患、強烈的責任擔當,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擁護,贏得了國際社會高度贊譽,是實至名歸的我們黨的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國家舵手。“優秀的示范是最好的說服”。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總書記這一當代中國黨性最強、覺悟最高的領袖人物,是我們新時代最好的學習榜樣;他的中國特色“黨性修煉之道”是教會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最佳示范。我們難道不應該為有這樣的核心而感到特別有底氣、特別有希望、特別有力量嗎?我們難道不應該對標自省,以滾石上山的勁頭時時刻刻向總書記看齊嗎?我們難道不應該更加擁護、堅決維護、緊緊跟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嗎?我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了答案,那就是:應該!應該!應該!正所謂“人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要堅定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把“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四個服從”融入到血液、落實到行動、體現到本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投身美麗黔江建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貢獻智慧和力量,奉獻青春與熱血!

將初心傳遞 讓精神傳承 做新時代合格青年黨員

今年全國兩會,一位和農業打了近50年交道的老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句句不離“三農”。他直言當下農村改革、鄉村振興是“迫在眉睫”、“不可回避”,當說到農業農村工作的痛處時,老人激動得眉毛都擰立了起來。 這位名符其實的“三農”專家,18歲的時候當大隊的出納,后來當教授、當官員,他說他之所以做這些事情的目地,只是為了想給農民做點事!這個人叫陳錫文,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主任。

另一位老人叫周智夫,19歲入黨參加革命,當了一輩子兵。今年1月,他在病重之際一次性交納黨費12萬元。他在自己的遺囑中這么寫道:牢記入黨和從軍的初心,報黨恩!我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黨給的,應當知恩,涌泉相報。

同樣還有這么一個人,他常以“樵夫”自詡,周圍人形容他“不是在基層,就是在去基層的路上”。媒體介紹他時,用“不忘初心,上山尋路”八個字進行了概括——因為在他任職縣委書記期間,讓全縣財政總收入翻了兩倍多,連續3年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真正找到了脫貧道路,真正實現了貧困縣脫胎換骨的蛻變。這個人叫廖俊波,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感動中國人物。去年3月,廖俊波同志在出差途中遭遇車禍,因公殉職,年僅49歲。

通過以上三個人物故事可見,不同的人“初心”的表現形式是不相同的,那么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答案: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具體如何理解這段話?讓我們再回顧一下歷史:建國后,有一段關于嫁妝的順口溜非常的惟妙惟肖,五十年代一張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三十六條腿,80年代三轉一響,90年代十里紅妝車成行,21世紀,個性張揚講時尚。

五十年代一張床,我們祖父輩結婚的時候,能剪塊紅布作身新衣裳,就是許多姑娘出嫁時的夢想。那個時候,溫飽問題尚未解決,嫁妝更是不敢奢望。五十年代的新中國,雖說是新中國成立的初期,但畢竟是處在落后不發達的年代。如果說新中國成立前以周智夫老人為代表的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初心是如何救亡圖存,讓中國人民站起來!那么新中國成立后,以陳錫文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的初心和奮斗目標便是如何解決溫飽,讓中國人民富起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從“富起來”走向“強起來”就是以廖俊波為代表的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初心!  從五十年代走到現在,嫁妝從一張床,走到了一套房,從鳳凰牌自行車,走到了四輪小轎車,從穿不起一身紅棉襖,走到了時髦新潮。從五十年代走到現在,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也從帶領人民挺直腰桿,解決溫飽,走到了如今共同富裕,全面小康。

當然,時代在變化,社會的主要矛盾變了,人民的追求也發生了變化。如何帶領人民群眾共同邁入新時代,實現全面小康?我想,這也變成了我們新一代青年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青年黨員如何傳遞初心,肩負使命?這更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而在我看來,簡而言之就是“三做”、“三不做”。“三做”:做新時代的發言人,傳遞正能量;做創業的中流砥柱,改革生力軍;做老百姓的傳聲機,政策執行者。“三不做”:一不做民族敗類,不傷民族情感,不忘國恥,不辱身份;二不做組織蛀蟲,不毀組織根基,不忘恩情,不愧初心;三不做社會拖累,不損社會利益,不忘百姓,不廢光陰。

在新時代,我們需要更多勇于捍衛民族尊嚴的人,更多不顧名利踏實干事的人,更多不忘恩情,用一生踐行信仰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說每一代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都是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只有這樣,我們才敢說,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偉大目標,我們當代青年擔得起!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進新征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黨的十九大報告鄭重宣告: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初心就是情懷,使命就是擔當。初心和使命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黨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的情感之根,是我們的出發點,也是我們的歸宿。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大大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200多次提到“人民”,4次強調“以人民為中心”,以初心和使命開篇,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結語,洋溢著人民利益至上的情懷。

初心和使命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源泉。人民的力量永不枯竭,只要黨和人民永遠在一起,始終同呼吸共命運,黨就會永遠有活力,永遠有戰斗力。這是不變的真理。

初心和使命是共產黨人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中國共產黨代表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這一點與西方的政黨有根本區別。除了人民的利益,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檢驗我們工作的最高標準。衡量我們工作好壞的尺子就是人民滿意不滿意、擁護不擁護、高興不高興。我們謀發展、定規劃、出政策、施舉措,心里要時刻想著百姓是“哭”還是“笑”。

初心和使命激勵我們永不懈怠。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黨的十九大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奮進新征程,我們既要充滿自信,又要戒驕戒躁;既要奮發有為,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前進道路上不只有鮮花、掌聲,還有困難和障礙。我們要堅忍不拔、鍥而不舍,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黨史光輝照亮青春成長路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后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習近平總書記表示“我們黨的全部歷史都是從中共一大開啟的,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回顧歷史,既是尊重歷史,更是啟迪智慧。我們黨有著97年的光輝歷史,整部黨史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我們青春成長路上最豐厚的養料,是新時代每一個黨員的“圣賢經典”、精神食糧。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馬上又到黨的生日了,我們有理由重溫黨的歷史,歌頌黨的歷史,贊美黨的歷史。因此,今天我想倡議大家一起學黨史。

一、為什么要學習黨史

(一)黨史是理想信念的“粘合劑”黨的歷史是一部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而斗爭的歷史。2017年,湖北云夢縣組工干部聶鑫的微黨課——《做最優秀的自己》紅遍網絡和各大主流媒體,其中一組素材深深觸動了我: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1年)的各地代表共13人,簡單介紹一下他們的基本情況:上海小組的李達(1923年脫黨)、李漢俊(1924年脫黨),武漢小組的董必武、陳潭秋(1943年犧牲),長沙小組的毛澤東、何叔衡(1935年犧牲),濟南小組的王盡美(1925年病逝)、鄧恩銘(1931年犧牲),北京小組的張國燾(1938年叛黨)、劉仁靜(1930年被黨開除),廣州小組的陳公博(1922年脫黨),旅日小組的周佛海(1924年脫黨)。參加會議的還有武漢小組的包惠僧(1927年脫黨,他是在廣州與陳獨秀商談工作期間,受陳個人委派參加會議的)?!兑捉洝氛f:始生之難。如果你了解黨的這些歷史,就知道我們黨創立之初有多艱難。在一段偉大的奮斗歷史之初,許多參與者,有的出身名門,有的智力超群,有的是名校高材生,有的資歷老、背景深,但他們終究只是過客,在血與火的錘煉中鮮有成功者。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張國燾,他在學校的時候常常號稱老子天下第一,曾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領導人,但他個人野心膨脹,1936年另立“中央”(偽中央),一步一步,最后叛黨,上演了一幕“中共創始人反對中共”的鬧劇。目睹這樣的開頭,恐怕很多人現在看來依舊不敢相信我們黨會走出如此寬廣的大道。但只要理想信念之星火不滅,總可成燎原之勢。僅僅28年的時間,中國共產黨就奪取了政權,贏得了革命的勝利。當初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13個人中,7個人出了問題,4個人犧牲了,最后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2個人憑著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卓越的斗爭精神走到了成功的彼岸。這與其說是革命的勝利,不如說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勝利;與其說是毛澤東、董必武的勝利,不如說是那些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定者的勝利。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跟黨走,總有一天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二)黨史是志存高遠之明鏡“志之所趨,無遠弗界,窮山拒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功崇唯志,業廣唯勤”,我們黨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歷史“功”“業”,憑的就是志向高遠,勤懇奮斗。習總書記也曾多次談到個人和民族的志向問題,學習黨的歷史,就像與許多志存高遠的人作師作友,結伴而行,時刻對鏡比照,未必能成偉人,但足以“廣其志”。我們黨的領袖毛主席,少年時期曾賦詩——“只喝井中水,永遠養不長”,表達了希望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學習鍛煉的志向;青年時期更表現出與眾不同,志向高遠。1910年,辛亥革命前夜,他曾寫下《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字里行間透露著好男兒志在四方的高遠志氣,激勵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奮斗青年。閱讀許多革命先輩的一生,志存高遠是很不容易的,志向往往與磨難相伴隨,志存高遠還需要志向堅定。毛主席選擇革命道路以后,為了革命犧牲了6位親人。閱讀毛主席風雨沉浮五十年的歷史,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因為黨內斗爭備受打擊和磨難而不動搖志向的故事數不勝數:在古田會議時,前敵委員會的多數成員因為與毛主席意見不和,故意選掉了毛主席的前委書記,后來朱老總寫信請毛主席復出,毛主席給朱老總的回信寫道:“陳毅要我做八面美人,四方討好,我做不到,(黨指揮槍)路線問題不解決,我絕不回來。”也正是因為這一堅持才有了我們黨今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建軍思想“黨指揮槍”。石可破,而不可奪其堅;丹可磨,而不可奪其赤。對照黨史之明鏡,是否可以看到一個意志堅定,志向遠大,胸懷天下,一心為了黎明百姓的英雄形象? (三)黨史是宗旨意識之源泉一部黨史就是一部為人民服務的歷史。明末清初有一位思想家曾說:“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概念形成很早,但是真正提出來是1944年在中央警備團戰士張思德的追悼會上。從此以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刻在政府門前,也刻在黨員干部心里。在后來的革命、建設、改革中實踐和運用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自信。閱讀黨的歷史,對比幾千年來的封建歷史,“人本”思想自古以來就有,但有的是“以人民為資本”,比如蜀漢昭烈皇帝劉備——能取得短暫的勝利;而我們黨是“以人民為根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黨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源泉,是被歷史證明的正確而偉大的理論和實踐。在黨的歷史中我們曾多次回答黨的“宗旨意識”問題。1945年,毛主席在延安接見民主人士黃炎培的時候,黃炎培曾問毛主席:“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引用自《左傳》),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律(歷史興亡周期律)的支配力……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有,‘求榮取辱’的也有??傊疀]有能跳出這周期律。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那么這條路找到了嗎?毛主席當時很肯定的回答他“找到了”。毛主席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比賽領導發言稿范文第2篇

領導合唱比賽開幕式致辭范文篇1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聚會,舉行以“弘揚主旋律,頌歌獻祖國”為主題的《慶七一〃唱紅歌》合唱比賽活動,熱情謳歌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和偉大的新時代。首先,我代表局黨組向全市財政系統廣大黨員表示親切的慰問和節日的祝賀!向各位評委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是建黨90周年,我們即將迎來黨的第90個生日,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重溫、傳唱紅色經典歌曲,不僅是一種追憶、一種傳承,更是在感受一種激情,汲取一種力量,激勵我們發揚優良革命傳統,始終不渝地跟黨走,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

這次“紅歌”合唱比賽,全市財政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都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在工作之余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付出了辛勤汗水。有關工作人員,積極籌備,精心策劃,密切配合,確保了各項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在此,我提幾點要求。一是希望大家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比賽的名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比賽活動展示我們的良好精神風貌,要展現出財政人澎湃的朝氣,昂揚的銳氣,浩然的正氣。因此,我真誠的希望大家敞開胸懷,放開歌喉,縱情高唱,唱出英雄氣概,唱出心中豪邁,唱出精氣神,把我們對黨的熱愛,對遠大理想的追求,都融入到美妙的歌聲中。二是希望能夠形成傳頌紅色經典的長效機制。機關黨委要著眼于活動的經?;椭贫然?,經常性地開展唱紅歌誦經典等活動,要把傳頌經典形成常態,深入持續開展。三是希望大家能夠把良好的精神風貌體現到各項財政工作中。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各項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希望大家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以飽滿的熱情爭創全國文明單位,促進各項財政工作深入開展,為洛陽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有更大擔當、更大作為和實現“福民強市”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最后,祝各位評委和同志們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并預祝本次比賽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領導合唱比賽開幕式致辭范文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暮春時令,風暖花開。在今天這個美好的日子里,我們在這里舉行盛大的合唱比賽,用嘹亮的歌聲、飽滿的熱情,來隆重紀念五四青年節,并以此彰顯__莘莘學子的勃勃風采,彰顯智慧__、美好教育的寬博理想。

青春年華,最具風流。一代偉人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到底是你們的。你們就好像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希望在你們的身上。”是的,青春年華,是一個人最具活力,最富朝氣,最有理想、最能創造的年齡??v觀歷史古今中外,推動社會發展的源動力、科技進步的大發明、文藝創造的新舉措,都離不開青年人參與的身影、吶喊的強音、智慧的奉獻。在我國制定和頒布的法定節日里,五四青年節就是一個專門為青年人設定的狂歡節日,是一個屬于你們青春年齡的法定節日。

遙想當年,青年奮發。97年前的中國,國弊而民窮,巴黎和會談判失敗的消息傳回國內,列強瓜分中國的企圖昭然于世,國家、民族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險時刻。這個時候,以北京青年學生為首,并得到全國響應的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得以疾風驟雨般展開。五四運動高舉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偉大旗幟,喚醒了中華民族,開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國從此走向復興、獨立、強盛、富裕之路。也正因為如此,五四運動永載史冊。

箐箐竹園,竹節生聲。今天,我校在這里舉行的這次合唱活動,就是為了傳承五四的火炬,弘揚愛國的精神,激發同學們對民主、科學的追求,激勵同學們努力學習、不斷進步。同時,也是為了營造我校更為濃厚的竹韻辦學特色氛圍,推動我校“竹節生聲”辦學特色的全面深入和開展。也借這次活動,將我校的藝術特色、未來課堂、精準教育等全面推進。也借這次機會告訴大家,今年我校高三態勢良好,我校初三成績喜人,全區初中學校選擇我校高中未來課堂的學生十分火爆,這些都昭示著我校更加美好的未來。

昔日艱辛,今得碩果。為了開展好這次比賽,學校精心組織,各年級組廣泛參與,各班級精心準備。為展現__莘莘學子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彰顯__校園集體的榮譽,大家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排練,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并得到了較大的收獲。為此,我對關心、支持和參與本次活動的全體師生致以衷心的感謝!我真誠地期待今天入圍決賽的班級,在比賽中,高揚激情、唱響校園、彰顯風采、爭創佳績!

竹韻勁節書青春,__兒郎更奮發。預祝我校比賽圓滿成功,預祝各位學業有成。

謝謝大家!

領導合唱比賽開幕式致辭范文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20__年是新中國成立65周年。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自強不息、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業績和建設成就,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在朝著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用歌聲頌揚黨的光輝歷史,緬懷黨的豐功偉績,用歌聲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大團結好的時代主旋律,以實際行動向祖國獻禮。

同志們、同學們,“紅歌”代表著先進的文化,先進的時代精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斗志,弘揚著民族精神,傳承著優秀的傳統美德。一首紅歌就是一面引領我們前進的旗幟,一首紅歌就是一曲激勵我們奮進的號角。不管是在革命戰爭歲月,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以及改革開放時代,一首首見證和記錄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歷程的紅色經典歌曲,一直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戰勝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今天,我們傳唱紅歌,就是要進一步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銘記紅色歷史,繼承革命傳統,弘揚時代主旋律,用真摯的歌聲回顧革命時期的崢嶸歲月,謳歌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輝煌成就;通過歌聲抒發我們的愛國情懷,接過前人的精神火炬,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讓紅歌唱響校園,唱響課堂,振奮師生精神,激勵全校師生進一步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堅定信念、迎難而上、共創佳績,為六校的建設和發展作出新貢獻。

最后,我預祝比賽演出圓滿成功!

比賽領導發言稿范文第3篇

上午好!

在這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美好時節,在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我們迎來了學校健康活力的“青春杯”籃球運動會暨體育節。在此,我謹代表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對這次盛會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在籃球運動會和體育節準備工作中付出辛勤勞動的教職員工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場盛會,是我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認真實施教育教改的具體體現;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必要課程;也是檢驗我校師生精神風貌和身體素質的大好機會。這場盛會,將有利于同學們樹立強身健體的意識、掌握基本運動技能、養成良好運動習慣;有利于同學們展現個性、挖掘潛能、提升素質;有利于同學們增強集體榮譽感、班級凝聚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我們要把此次運動會辦成弘揚輕工人堅韌不拔,迎難而進、敢于亮劍,永不言敗的精神的盛會;辦成打造獨具輕工優勢和特色的校園文化、體育名片的盛會。

同學們,強身健體、修身治學是我們中職生活的主旋律。在我的心中,每一位同學都是一塊寶玉,只要用心雕琢,一定可以成為大器。希望你們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在運動場上一展雄姿,縱橫馳騁,以更高、更快、更強的拼搏精神,刷新記錄,賽出水平,賽出風格,賽出友誼,為班級爭榮譽,

為學校添光彩!今天的運動場,正是你們展示自己火紅青春的絢麗舞臺。在這舞臺上,你們可以放飛理想、躍動青春,用速度與力量去展現你們的風采。動靜之間,皆成風景。無論是運動場上努力拼搏的體育健將,還是場下熱情服務的同學,我相信你們都是這運動會上最靚麗的風景線。

比賽領導發言稿范文第4篇

“法律伴我成長”演講比賽校長講話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為了進一步增強同學們的法制意識,接受法制教育,自覺遵紀守法,學會利用法律進行自我保護,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合格的小學生。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舉行以“法律伴我成長”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對參加本次活動的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對為本次比賽的順利進行辛勤工作的教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對本次活動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并預?;顒訄A滿成功!

同學們,有規矩才成方圓,有法律的保護才會有和諧的校園;有愛的傳遞才會有多人的“知法、守法、愛法、護法”的故事流淌。只要法在心中,行在法中,以愛為橋梁,用心溝通,讓法與愛同行,我們的校園一定會更加溫馨和諧。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在家中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社會上做個好公民。讓法律意識永駐在你我心中,用法律規范我們的言行。

此次演講比賽學校作了精心安排,在比賽過程中,希望各選手要賽出水平、賽出精神;各評委老師要嚴格標準,公正評判;同學們要認真觀看,維護賽場紀律,保持衛生,以保證比賽的順利進行。

最后,讓我們預祝各參賽選手取得優異成績。

比賽領導發言稿范文第5篇

師德演講比賽上的總結講話

各位老師:

在今天這個充滿著激情和感動的氣氛里,我校舉辦的“講師德、正師風、強素質、樹形象”師德演講比賽圓滿結束了。今天的演講比賽,進一步弘揚了正氣,促進了師德建設,極大地提升了教師的整體素質,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師的靚麗風采。在此,我代表學校對參賽選手的精心準備和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各位選手的精彩表現表示熱烈的祝賀!

剛才,我們共同聆聽了10位教師的演講,參賽教師緊緊圍繞“講師德、正師風、強素質、樹形象”的主題,結合自己的工作感想和個人體會,以及身邊感人的故事,以充實的內容、飽滿的激情、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對師德的感悟。參賽教師從不同角度、各個方面,演繹者我校教師——把愛與責任貫穿教育始終的師德風貌;把愛的陽光播撒給每個學生的奉獻精神。他們用自己的熱情和思考,詮釋了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和發自內心的快樂,他們借演講比賽這個平臺,用感人至深的事例和發人深思的哲理,讓我們感悟著教育的魅力。

今天,臺上演講的選手展現了個性風采,臺下聽講的教師也是激情滿懷,充分反映了我校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

好的精神風貌。

我相信,借這次演講比賽的東風,我們一定會更加扎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把全部的愛獻給教育事業,獻給我們的學校,獻給我們的學生。我們要進一步抓好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講師德、比奉獻、學先進、促發展的良好局面,使每一位教師都真正肩負起教師育人的重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做好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老師們,師德是學校之魂,教師之魂,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教師,才是最具魅力的教師;一個具有魅力的教師,一定是一個理想高尚、學識廣博、富有愛心、充滿激情、深受家長信任和學生愛戴的教師。就讓我們全校上下團結一心,立足本職,奉獻崗位,抓住機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奮力拼搏,向著民族特色學校的目標堅定邁進,共同創造回中輝煌燦爛的明天!

謝謝!

上一篇:商會會長發言稿下一篇:先進事跡發言稿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