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醫學基礎教學范文

2024-04-27

醫學基礎教學范文第1篇

摘  要:醫學生是大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以后擔負著“救死扶傷”的重任,他們在學習基本理論和加強實踐技能的同時,更要注重勵志德育教育。在基礎課教學中進行勵志德育滲透是加強醫學生勵志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谶@一點,作者對醫學生基礎課課堂教學中巧用勵志德育故事調控課堂氣氛進行了探索與實踐,旨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整體素質。

關鍵詞:勵志德育教育;基礎醫學;課堂氣氛

當代醫學生作為我國醫藥衛生戰線的預備隊和生力軍,其思想政治水平決定了今后衛生行業整體的思想政治水平,直接關系到建設和諧社會的大局。勵志教育和德育教育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勵志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是有效開展高等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手段。勵志德育與一般意義上的勵志教育不同,勵志德育不是單純的勵志教育,它不僅激勵學生成為人才,而且激勵學生成為高尚的人才[1]。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以往許多高校開展大學生勵志德育教育的傳統德育課比較嚴肅而且容易讓學生感到說教的成分多,引起共鳴的成分少;醫學院校的學生學習任務非常重,專業基礎課要占去絕大部分時間,這就要求專業基礎課的教學應結合職業特點和專業技術發展的需要,對學生適當進行勵志德育教育,同時調控以往專業基礎課以傳授專業知識為主沉悶的課堂氣氛。我們在教學中往往以政治思想教育為主卻忽略了道德教育,忽略了大學生的德育需求和對德育的期望,這種德育教育模式容易使大學生形成雙重道德人格[2]。

基礎醫學教育是高等醫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課程主要包括解剖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病原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心理學及生理學等,內容繁多,知識點零碎,師生負擔都非常重。因此,如何加強基礎醫學教學的改革,有效提高基礎醫學教學質量是目前醫學院校普遍面臨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創新性、自主能動性和積極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師和學生均身心俱疲。本文就如何在傳授專業基礎知識時與勵志德育教育結合起來,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進而對于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寓愛國民族教育于基礎醫學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為實現黨和國家的宏圖偉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顯得尤為重要。在大學生中弘揚和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非常必要,也十分緊迫。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民族精神教育隊伍,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強大學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手段[3]。

醫學基礎課教授過程中適當因時制宜地滲透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必要的。在講授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及醫學寄生蟲學等課程時可以講述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愛國科學家的事跡,如我國微循環障礙研究的先驅-錢潮、中國消化病學的奠基人——張孝騫、我國心理學界的圣人-潘菽及我國真菌研究的奠基人——鄧叔群等。

例如在講授醫學原蟲課程時可以講述愛國老科學家鐘惠瀾確立犬源性黑熱病的感人事跡,他將犬的利什曼原蟲接種自己夫人李懿征醫師的皮下,證明了犬利什曼原蟲的致病性,肯定犬在黑熱病傳播中的作用,為中國防治與基本控制黑熱病的流行作出了重要貢獻。鐘惠瀾于1987年逝世,這位對人類醫學事業做出過杰出貢獻的科學家,臨終之際向人們提出的惟一請求,是將自己的遺體獻給醫學研究事業。借此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升華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學習專業課的濃厚興趣,使專業課課堂富有生機與活力。

二、寓理想信念教育于基礎醫學課堂教學,打造共鳴課堂

理想信念對人們的思想言行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是一種重要的價值觀念,是思想政治建設的核心。新時期大學生理想信念面臨嚴峻挑戰,存在世俗化、模糊化、多元化及非科學化的問題。醫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敗與否,直接影響到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醫學生個人的可持續發展。探索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方法新途徑,是增強教育效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的有效途徑。在通過多種路徑對醫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專業基礎課結合理想信念教育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4]。

在講授醫學微生物學鐘卡介疫苗由來時,可以穿插講述卡默德和介蘭兩位科學家足足花了13年的時間,終于成功培育了第230代被馴服的結核桿菌,作為人工疫苗。在講授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過程中可以滲透講解歷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追求知識的故事??茖W家之所以能夠收獲最后的成功主要因為他們有著堅定地理想信念,此時引導醫學生自覺地把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統一起來,把理想和現階段的奮斗目標結合起來,從而立志獻身于醫療事業中。

在講述免疫學課程時不妨提及大學生網迷的問題,部分大學生沉浸于網絡游戲,終日泡在網吧,浪費金錢和精力,影響自己的學習;經常夜不歸宿,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心理極度空虛,身體狀況極差,當然免疫力就低下,結合講解原理,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針對目前信息傳播網絡化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心理發展、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給我們帶來的便利,開展適應時代發展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將來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添磚加瓦。

三、寓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于基礎醫學課堂教學,激活課堂氣氛

無德不成醫,醫生的醫學道德素質是為醫之本,沒有良好的醫德,不能稱其為良醫。醫學生處在從中學時代邁向醫學殿堂的初級階段,醫學生的醫德教育是整個醫學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應該十分注重寓醫德教育于專業基礎知識教學中[5]。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醫療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出現了超前的需求。社會上出現了很多不和諧的現象比如:部分醫務人員“吃請受禮”;對病人態度惡劣,有的趨炎附勢,以貌取人等;醫院為了爭“效益”,搞“創收”,采取各種手段,巧立名目亂收費等等。在講授與臨床密切相關課程如病理學、心理學、病理生理學、醫學微生物學等課程時適度講一些“醫德模范”的故事,以期能夠引導醫學生在受教育階段就開始培養自己杜絕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以及各種消極腐敗現象的不良影響,教育時刻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這20個字為準繩,鼓勵醫學生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爭取做個遵紀守法,無私奉獻、誠實守信的人。

四、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基礎醫學課堂教學,創設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愛、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諧”的理念,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和諧程度如何,不僅關系到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而且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的實現問題[7]。醫學生作為高校學生的一個特殊群體,肩負著保障人類未來健康的光榮使命,高等醫學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迫切希望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針對醫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習專業課程,那么在教授專業課程過程中滲透心理教育,巧用勵志德育故事將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在實踐中的整合。

在心理學課程講授時多穿插播放著名的心理學勵志電影,與學生之間產生共鳴,同時升華課堂氣氛。

另外特別針對醫學本科生這么一個特殊群體,怎樣審視他們的心理,同樣值得關注。在進行授課時,不妨適當地展開講述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的一分鐘勵志演講稿“大學生必看的一分鐘”引導學生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心生自卑而自暴自棄,感謝1000次的失敗,因為他讓我有了1001次的希望。我們應該感謝命運,因為他讓我們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讓我們仍為自己的理想而在大學里不停的奮斗與拼搏。因此,不要再為自己是??粕鄲懒?,因為前面的路更富挑戰。再舉幾個身邊本科生經過不懈努力成功的例子,使課堂氣氛進一步升華。

五、寓創新教育于基礎醫學課堂教學,升華課堂氣氛

大學生作為社會中最好奇、最活躍、最具突破意識的群體,更樂于接受新事物,對時尚文化的觸覺也最為敏銳,在講授組織胚胎課時可以提到德國科學家斯佩曼(Hans Spemann)的“奇異的實驗”的設想即克隆的雛形[6];講到與微生物有關的諾貝獎項相關知識點時可以提到柯赫發現飯桌上洋菜膠的妙用而發明細菌固體培養基;Julius發現用瘧疾病人的血液治療神經梅毒取得成功等等;適當引導學生不要盲目追求時尚來標新立異,要切重現實,充分把握目前年輕的頭腦,多學基礎知識,在學好知識的基礎上多一些發明創新,在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同時也能夠實現自我個性的張揚;再如講到肝吸蟲及帶狀絳蟲時,提到我們感染肝吸蟲就是生吃或半生吃了大淡水魚蝦而引起的,引出現在生吃魚蝦,生牛羊肉等已成為餐桌新時尚,大學生也悄然成為了追求生食的大群體,殊不知自己在盲目追求時尚的過程中卻成了各種寄生蟲和微生物的追求者,引導大學生社會轉型期的各種文化沖擊下,充分地了解自己,目標切合實際,適度地發泄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很容易在授課過程中打破沉悶氣氛,與大部分學生之間產生共鳴,提高課堂學習效果。教育大學生形成自身獨立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強、團結協作、樂觀豁達、積極進取、勇于挑戰、敢于創新。

在專業基礎課教授過程中結合勵志德育擴大了我們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思路,拓寬了我們開展學生素質教育的途徑。今后我們將不斷改進和探索德育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努力培養醫學生成為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有扎實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治學態度,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職業責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的醫學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戴春平.高職院校勵志德育現狀調查研究[J].高教論壇,2009,12:9-11,49.

[2]白志棟.當代大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徑探析[J].高教學刊,2018,13:174-176.

[3]申振東,王友.試論在大學生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緊迫性與對策——兼論貴州省大學生民族精神教育現狀[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108-113.

[4]汪小云.用“科學發展觀”引領醫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9,22(5):63-84.

[5]趙瑋,史立波,丁晶,等.醫學生的醫德教育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2):364-366.

[6]滕學芹.醫學生醫德教育與解剖學實踐教學相結合研究[J].新西部,2010,16:207.

[7]王志峰.構建和諧社會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2:103-106.

醫學基礎教學范文第2篇

[摘           要]  臨床醫學中最為重要的基礎學科就是解剖學,根據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和中職臨床醫學專業的教學目標,融合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與解剖學教學過程,在臨床之前實踐中用解剖學基礎理論作指導,改革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注重學生早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提高教學效果,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    鍵   詞]  中職;臨床醫學專業;解剖學;教學體會

解剖學是一門臨床基礎科學,致力于對正常人體形態的研究,有它作為知識基礎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外科、內科等學科的學習和實踐?,F如今,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醫學教育界都一致認為充分結合基礎醫學教育和臨床實踐問題,能夠實現醫學教育的連貫性和科學性,從而構建出一支理論與實踐共存的高素養綜合型醫療隊伍,而這樣一支醫療隊伍正是現今臨床醫學所需求的醫療隊伍?;谶@一因素,中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其在進行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時需要高度重視基礎醫學理論知識以及臨床醫學實踐操作的教學,從而在創新、高效教學方式的指導下不斷提升解剖學等課程的教學質量,讓學生成長為社會所需之人才。[1]本文將深入探討中職臨床醫學專業解剖學教學的體會。

一、中職臨床醫學專業解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于剛剛學習解剖學的學生,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既有相關的趣味性,也有一定的乏味性。首先,學生不能夠從心里接受解剖學,很少了解解剖學的知識,因而也沒有過多的感知,就會感覺此門學科枯燥無味;其次,沒有合適的學習方法,沒有構建好正確學習解剖學的觀念;最后,教學環節沒有協調好,解剖學的課時很少,但是內容繁多,加上沒有良好的教學條件,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經常出現一些問題。[2]

二、中職臨床醫學專業解剖學教學的體會

(一)以臨床實踐為基礎優化教學內容

對于中職臨床醫學專業解剖學教學而言,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此加以高度重視,要求學生掌握臨床應用價值高的內容,讓教學具有針對性。[3]為符合臨床教學的需求,有關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將教學重心置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傳授中,尤其是不能講述過多的生僻名詞,如此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負擔,同時也有利于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具體而言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契合臨床操作來進行解剖學課程的教學引導,參考臨床醫生的建議,根據臨床常見的多發病和手術教授教學內容,并進行更正。教學工作者也要從教學經驗出發,實施局部解剖教學,讓學生對上肢、下肢、盆腔等進行重點解剖,用標本給學生展示頭、胸等部位的教學,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快速掌握解剖學的基本技能和實用性。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要靈活多樣,提高教學效果

新課程改革下,出現許多新型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啟發教學法、翻轉課堂等,極大地提高臨床解剖學的教學質量[4]。首先是案例教學法。其是一種互動式教學,注重結合理論與實踐,降低基礎概念和理論的理解難度,讓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在實際結解剖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將一些學生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病例引入課堂,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解剖學的興趣。在引導學生討論分析臨床病例時,要注重學生分析和解決解剖學知識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解剖知識,培養學生早期的臨床思維,促進未來臨床知識的學習。例如,教師在《系統解剖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引入臨床病癥中的椎間盤突出的相關癥狀并加以詳細講解,包括脊髓、椎間孔以及脊神經根之間的聯系,之后再將教學知識點和教學思路從腦出血患者內囊損傷的臨床表現中引出,如此在由淺入深的導入、導出中不斷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

然后是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相較于其他教學形式更為生動和活潑,通過教師的良好引導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良好地發展學生的思維和智力[5]。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契合教學案例來引導學生學習并有效對學生的學習思維進行啟發。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代表性比較高的臨床病例引入課堂,并在知識講解和傳授之后組織學生進行該案例的探討,運用有關解剖學知識對該臨床病例的一些表現進行解釋,在實踐中運用解剖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記憶程度。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教授學生有用的學習方法,俗話說得好,與其讓學生學習知識,不如讓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在實際課堂中,教學工作者要從自身的教學經驗出發,教給學生一些記憶的方法,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讓學生對一些解剖學的重點內容進行識記,再者還要注重啟發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告知學生學習有關知識的原因和策略,提高學生的臨床思維。例如,在教學《局部解剖尸體》時,既要讓學生對解剖局部結構進行觀察,還要讓學生對相關組織的聯系進行思考,通過全面的認知來有效強化學生的知識理解和疾病分析。

最后是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其結合課外和課內兩個教學環節,既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又讓學生能夠深化鞏固相關知識。在課前,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許多相關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網絡資源,課外給學生講授相關知識,然后在課堂上就能夠引導學生針對課外所學知識進行探討交流,教師從旁進行引導,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內化相關的知識。

(三)以第二課堂為依托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

第二課堂的實施能夠形成一種新型的培養學生知識、能力以及素質的教學形式,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的全面提高[6]。首先,構建開放性的實驗室,中職院校要構建解剖多媒體實驗室和生命科學館,形成第二課堂,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標本進行全面觀察,讓課本知識從抽象變得更加形象、具體化。其次,在第二課堂的解剖學操作中運用局部解剖課的標本,引導學生積極制作標本。例如,在對標本進行設計制作時,教學工作者要針對先天性心臟病,讓學生對動脈導管的修補方法進行探討,或者在針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標本進行設計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關節鏡修復治療的方法進行思考。最后,學校需要大量開設一些有關于解剖學課程的補充選修課,或者是積極開展一些相關的知識培訓講座??偠灾?,第二課堂的開展和實施能夠幫助學生更為多元化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并且有效突破第一課堂的時間、空間限制,從而在有效深化學生知識理解的同時不斷拓展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有效促進學生關鍵能力和關鍵品格的培養。

(四)構建相關的解剖學教學團隊,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建立培養青年教師的制度,促進其相關專業水平的提高。第一,注重教師理論教學水平的提高。中職院校要選擇一位教學經驗豐富,具有很強責任心的教師作為青年教師的導師,并制訂好相關的培訓計劃,讓青年教師跟隨好的導師對每一次備課都認真對待,讓青年教師多觀看優秀教師的視頻,對理論內容理解和掌握。第二,注重青年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青年教師由于資歷淺薄,所以在實踐教學中需要積極地去學習和掌握相關的技能,所以青年教師需要積極地去觀察和熟悉實驗室的相關標本和模型,同時需要在資歷深厚、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的指導下掌握獨自完成標本解剖的能力。第三,注重高素養解剖學教師的引入。在解剖學實際教學中吸納擁有臨床醫學背景的解剖學人才,促進臨床專業解剖學教學水平的提高,培養基礎臨床一體化,即中職院校工作者要構建相關的機制,讓從事解剖學的教師既能夠提高專業基礎知識,又能夠有機會在臨床中實踐。中職院??梢院喜⒒A醫學院和臨床醫學系,結合基礎教學和臨床實踐,訓練不同醫學科系教師的臨床技能和臨床思維,開展相關的交流會,讓院?;A學科的教師和附屬醫院的醫生有一個定期的溝通和交流,給予教師相關的平臺學習更多知識,相關教師也可以向院校申請對外科手術進行觀摩等。中職院校運用一系列方式讓相關專業的教師不斷交流探討,并且吸收借鑒相關的知識,讓解剖學教學和臨床聯系得越來越緊密,讓解剖學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升得越來越快,提高解剖學教學的質量。此外,院校的人事處招聘相關的教師要根據其臨床醫學專業、臨床教學經驗、執業醫師證等,讓招聘的人才更好地為臨床醫學專業的解剖學教學服務。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臨床醫學專業解剖學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中職院校相關的工作者要引起重視,要實施有效的策略提高其教學質量。醫學源于解剖學,可以說是醫學的起點,也是最為基礎的學科,相關教學工作者要注重教授知識的幽默性,淺顯易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與此同時,還要革新相關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注重其靈活性和形象性,用心認真改正當前教學的不足,提高教學質量。[7]

參考文獻:

[1]高香紅,趙曉華,蔡占秀,等.臨床醫學專業的解剖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9,19(16):154-155,157.

[2]王守安.臨床醫學??凭植拷馄蕦W教學的幾點體會[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8,15(4):65-66.

[3]林文海.淺談如何提高中職衛校人體解剖學的課堂教學效果[J].醫學信息(旬刊),2019,18(12):4715-4716.

[4]曾永鴻,劉金海,邱波,等.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對口生人體解剖學教學實踐與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19,32(24):40-42.

[5]陳敏,駱降喜,田順亮,等.人文教育融入臨床醫學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的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8(18):112-114.

[6]羅夙醫,張祥,范貴航,等.臨床醫學專業開設斷層解剖學的教學實踐和探討[J].大學教育,2018(4):152-153.

[7]何紅云,朱建華,張本斯.PBL教學法在臨床醫學專業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大理學院學報,2019,11(12):87-89.

編輯 原琳娜

醫學基礎教學范文第3篇

摘 要:地方院校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文化氛圍缺乏和財政投入不足的制約,開展雙語教學存在諸多困難,但隨著人才的國際化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地不斷深入,地方院校開展雙語教學也是大勢所趨。該文從地方院校的實際出發,結合《神經生物學》的學科特點,從授課模式、教材選用、課前準備、課堂教學、作業與考試、第二課堂建設等環節對該課程進行雙語教學嘗試,并取得較好的效果,為地方院校培養“復合型、應用性”人才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地方院校;神經生物學;雙語教學;嘗試

Attemp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on Neurobiology in Local Colleges

Zhu Qingfe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246011,China)

Key words:Local college;Neurobiology;Bilingual education;Attempt

所謂雙語教學是指全部或部分地使用外語進行非語言學科的教學,在我國主要指用英語和漢語進行公共課或專業課的教學形式,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國際先進知識,提高外語的專業應用能力,以培養適應國際合作、國際交流和國際競爭的新型人才。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頒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高等學校力爭在3a內,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特別是對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以及為適應我國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專業,盡可能使用國外原版優秀教材,暫不具備直接用外語講授條件的學校、專業,可以對部分課程先實行外語教材、中文授課,分步到位。2007年教育部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實施方案》中進一步明確了雙語教學的標準,對雙語教學的師資、教材、教法、外語使用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要求。在此政策的指引下,雙語教學在各大高校已蓬勃發展。

1 地方院?!渡窠浬飳W》實施雙語教學的意義

《神經生物學》是一門新生又快速發展的學科,屬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主要的理論和方法均來源于國外,新成果、新名詞層出不窮,而英語是其語言載體,如果用漢語牽強翻譯會有失偏頗,開展雙語教學是使學生掌握國外神經科學的知識體系和前沿動態的有效途徑?!渡窠浬飳W》雙語教學在國內重點大學已初具規模[1-2],地方院校僅處于起步階段。但科技進步和教育公平理念促使《神經生物學》雙語教學不應局限在重點大學,也要以適當形式和適當規模在地方院校展開,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本土化”專門人才和服務地方社會的目的。

2 《神經生物學》雙語教學的實踐

2.1 教學模式 國內雙語教學的基本模式有:英語課件,全部或部分中文講授;中文課件,全部或部分英語講授。也有學者把雙語教學模式歸納為:(1)沉浸式雙語教學(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教師用全英語授課,學生完全沉浸于外語情境中;(2)保持式雙語教學(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低年級使用母語教學,高年級使用外語教學,或有些科目使用母語教學有些科目使用外語教學的形式;(3)過渡式雙語教學(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開始時使用較多的母語再逐步加大外語使用比例,直至全外語教學[3-5]。筆者在實施《神經生物學》雙語教學過程中采用英語課件,全部或部分英語講授的過渡式模式,目的就是讓學生不會因語言滯后而影響專業學習。開始教學時用簡單英語或漢語比例稍大,等學生能適應教師教學內容和表達習慣后,再逐漸增加英語比重,提高英語難度。

2.2 教材選用 國內雙語教學的教材形式繁多,總結起來有原版英語教材、中文版雙語教材、影印版英語教材和自編的教學講義[5-6]。我們采用影印版外文教材,即A. Longstaff主編的《Instant Notes in Neuroscience(影印版)》,既克服了原版教材價格昂貴、內容過多和難度過大的缺點;也避免自編教材或中文版雙語教材內容隨意、語言不地道及知識陳舊的不足?!禝nstant Notes in Neuroscience(影印版)》全面系統地概括了神經科學的核心內容和前沿知識,圖解清晰明了,語言自然易懂,價格合理,深受學生歡迎。配套便用中文版壽天德主編的《神經生物學》及自編的《神經生物學專業詞匯表》,對專業詞匯注上音標及釋義,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專業詞匯,課堂上直接進入理論學習。

2.3 課前準備 《神經生物學》內容多,難度大,實施雙語教學無論對學生還是對教師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如何面對這種挑戰?課前準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安慶師范大學首次開設《神經生物學》,既無前師之鑒,也沒有外教指導,只能通過課前充分準備來克服不足,通過觀摩精品課程的教學錄像和教研室集中備課來了解所授內容的難易程度,決定講授的重點及時間分配。為了能在課堂上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我們在每次備課結束后,教研室共同分析所授知識要點講解是否到位,重難點是否透徹,發音是否標準,語言是否流暢,語速是否適當,肢體語言是否得體以及板書是否合理等,對不足之處及時改進,力爭完美。這一過程極費時間,也需要一定的耐性,是決定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

2.4 授課對象 《神經生物學》一般均在大學高年級開設,我校為大四選修課。在公布選修科目時即注明采用雙語教學,每屆約有30人選修該課程。這些學生外語水平較好,均已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多數學生還達到大學英語六級水平。在思想上能夠接受雙語教學,對神經生物學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已經掌握了動物學、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人體及動物生理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對神經生物學已有初步的了解,其中有不少課程也開展過部分的雙語教學,為本課程實施雙語教學奠定了重要基礎。

2.5 教學課時安排 我?!渡窠浬飳W》課時計劃為34學時,每周2節,共17周。

2.6 教學手段和方式 雙語教學基本上都借助多媒體課件。筆者使用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的方式。多媒體課件能增加教學的信息量,節省寶貴時間,圖片清晰鮮明,還可以播放動畫和視頻,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板書可以突出重點信息,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優美的板書還能促進學生對教師崇拜的心理,以情緒帶動效果。

教學方式主要采用師生互動的形式。教師講授每章的基本理論,留有部分內容讓學生自學,并就某個主題(Topic)展開討論,幫助學生克服害羞與畏難心理,鼓勵用外語回答和討論,對確有難度的學生給予必要的提示或者同意中英文并用。另外,我們還鼓勵水平能力皆佳的學生,經過充分準備,上臺講授部分內容。這些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課堂教學時數的不足,同時也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雙語教學的效果。

2.7 考試安排與效果反饋 考試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加強學習,提高對書本知識的掌握水平,也是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直接方式。雙語教學的考試既要考查學生的專業水平也要檢驗學生的外語素質,因此命題、閱卷與試卷分析工作都十分重要。我?!渡窠浬飳W》為考查課,我們設定期末考試(開卷)占50%、課堂討論占30%、平時作業占20%。所有命題均為英文,鼓勵學生用英文答題,難度較大的論述題也可以選用中文答題。通過問卷調查和座談等方式了解到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感覺良好,不但提高了外語的應用能力,且對外文文獻查閱和畢業論文撰寫大有幫助。

2.8 第二課堂建設 短短34個學時很難出色地完成《神經生物學》的雙語教學任務,因此,我們還開辟了第二課堂,建立了神經生物學QQ群(Neurobiological Classroom),以便學生交流、提問與互動,同時教師在固定時間集中輔導。將這種輕松的聊天方式用于教學,深受學生喜歡,既克服了課堂教學中時間、地點和形式的限制,也沒有對面交流的拘束,大家暢所欲言,收效顯著[7]。教師也可以將補充讀物、作業和考查內容上傳到共享內,供學生下載,完成后再提交,簡捷便利。同時在QQ群內也能夠另行單獨交流,可及時排除學生的學習障礙(包括心理障礙),促進學習的積極性。

3 地方院?!渡窠浬飳W》雙語教學常見的誤區與對策

(1)雙語教學不是大學英語教學的繼續,也不是對《神經生物學》教材簡單的翻譯,而是用外語來理解專業知識,故課堂教學不宜在語言上花費太多時間,專業詞匯應要求學生提前預習。

(2)雙語教學也不可走另一個極端,不要片面追求從頭到尾都用高深的英語講授[8],這樣會讓學生感到內容深不可及而喪失學習興趣,造成雙語教學的本末倒置。因而,選擇一本合適的《神經生物學》教材能有效幫助學生對專業內容的理解。

(3)教師缺乏實施雙語教學的信心,主要是因為教師缺乏國外工作經驗或沒有雙語培訓經歷,擔心在課堂上不能灑脫地發揮,甚至有些教師認為地方院校沒有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這些都是消極的推脫。地方院校開展《神經生物學》雙語教學也要在摸索中“分步到位”。

(4)忽視對雙語教學的理論研究。雙語教學是個新生的教學方式,由于各個學校、各門專業存在諸多差異,不可能具有統一的模式。因此,任課教師開展適合自身特點的雙語教學研究非常必要,也是“實踐-理論-實踐”不斷提高的過程。

4 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雙語教學是培養學生面向未來,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新型高素質人才的一種有效方式?!渡窠浬飳W》雙語教學在國內重點大學已初具規模,地方院校雖然有“先天”不足,也要積極探索可行途徑。

參考文獻

[1]王建軍,羅蘭.神經生物學雙語教學的實踐和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06,4:36-37.

[2]王丹丹,王廣友,孫博,等.七年制神經生物學教學的幾點體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7,9(6):623-625.

[3]莫淦清,邱勛.高職雙語教學問卷調查與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07,2:12-13.

[4]周慧芬,廖文莉.高等醫學院校雙語教學問卷調查與分析[J].咸寧學院學報,2008,28(4):121-123.

[5]鄧其躍,潘俊峰,阮懷珍,等.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神經生物學雙語教學體會[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6):1225-1228.

[6]羅層,解柔剛,劉大路,等.雙語教學在神經生物學疼痛專題中的探索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5):529-531.

[7]張長征.第二課堂在神經生物學雙語教學中的應用(摘要)[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09,45(3):218.

[8]李晟,張潤岐.雙語教學模式在普通醫學本科院校病理學課程中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醫藥導報,2015,16:76-79.

醫學基礎教學范文第4篇

1 高等醫學院校學生計算機技能現狀

目前,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中, 仍然存在學生處于盲目、被動地聽、記、答、背、做的現象。教師過多地包辦代替、仔細的“搭橋”、鋪墊, 使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狀態。對學生來說, 每堂課都要把一堆操作羅列在一起, 令有些學生認為計算機基礎課程索然無味, 提不起學習興趣。

其次, 醫學知識大多比較僵化, 都是固定的知識點, 要求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在計算機學習的過程中, 他們往往會不自覺地把學習醫學知識的方式應用到計算機課程的學習當中, 對計算機知識只會死記硬背, 缺乏學習的自主性[2]。計算機類課程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到的操作, 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是不解決任何問題的。相反, 還造成了學生只會按題目的要求進行操作, 而不會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式制作表格、排版文檔等現象。

事實上, 不管大學計算機基礎體系如何變化發展, 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始終是關鍵[3]。為此, 本文提出針對醫學院校計算機基礎課實踐教學的一種新型方法——雙主體教學法, 即以教師為主導, 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教學方法。

2 轉變教學理念, 在實踐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 學生為主體

讓教師來引導學生的興趣, 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這種學習實踐中, 學生可以品嘗學習的艱辛和樂趣, 同時磨練意志, 培養興趣和能力?;陔p主體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注重發揮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 同時又不能脫離教師的指導作用。旨在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興趣, 注重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 雙主體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中的實施步驟

雙主體理論所闡述的學習是基于真實問題情景下的探索和學習過程, 即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此教學法曾在2008級醫學文秘專業的《辦公自動化》課程中試行, 取得較好效果, 具體過程如下。

3.1 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操作演示、講解

教師首先要發揮主導作用, 為學生講解office軟件所能實現的各種功能, 一些比較有特點的操作要講深、講透。而且要舉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例子、容易理解、印象深刻的例子, 讓學生初步了解使用工具軟件的方法。

3.2 為學生演示做好的效果圖, 讓學生對要完成的作業有一個感性的了解

教師要讓學生看到此次實踐活動的目標, 充分認識課程中與眾不同的地方,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3.3 將效果圖中涉及到的所有的數據、文字和圖片等資料發給每一位學生

本門課程強調要學生學會各種基本操作, 而重要的是讓學生利用現有的資料做出精良的作品。所有材料均由教師為學生準備好, 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操作過程上。

3.4

學生根據自己對效果圖的理解, 根據現有資料, 自己設計實驗過程和實驗方法, 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做好的作業

3.5 教師對每位學生提交的作業進行打分并在下一次課程中進行反饋

當大部分學生完成自己的作業后, 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點評, 并展示得分高的同學的作業、請做得好的同學談經驗和體會, 讓同學進行交流、反思、討論, 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3.6 總結

教師在下課前點評本節實驗課, 采用鼓勵法, 指出學生本次實驗的成功之處和優點所在, 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向。

4 效果

文中所提出的教學方法已經在2008級醫學文秘專業學生中試行, 并于2007級醫學文秘專業學生進行效果對比 (2007級學生采用的是傳統的實踐教學法) , 表1列出了對2007、2008級學生學習《辦公自動化》課程效果調查表的統計結果;表2列出了其他相關人員對2007、2008級學生的能力的評價結果。

通過這兩個表格的比較, 可以看出本文中提出的新教學方法, 明顯優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中, 教師根據學生自身特點, 充分利用學?,F有的軟、硬件設施和條件, 為學生創造“啟發”、“自主”的學習環境, 把學生的“創造性”、“奇思妙想”挖掘出來, 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 應用計算機進行研究學習和實踐, 進一步加深理解和鞏固了理論性知識, 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達到了醫學院校對學生的計算機能力的基本要求, 也更加激發了學生學習計算機類課程的熱情。

摘要:當前, 醫學院校學生對計算機課程不感興趣, 導致計算機實踐教學效率低下。針對這種情況, 本文提出了基于雙主體教學法的計算機實踐教學方法。該方法的關鍵在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實例引發學生的思考, 獨立設計自己的實踐過程, 啟發學生思考, 激發學生的興趣,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此教學方法在2008級醫學文秘專業的學生中試行, 成效顯著, 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顯著提高。

醫學基礎教學范文第5篇

一、大數據時代對基礎醫學教學質量監控的影響

(一) 傳統教學質量監控模式面臨挑戰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醫學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并對基礎醫學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從事相關醫學工作的人才也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發生了變化, 具備寬厚基礎和精深專業知識和醫療技能的人才已經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能夠實現臨床病例和基礎研究的結合轉化、加強團隊研究合作溝通等人才成為基礎醫學教學人才培養的目標[1]。目前互聯網信息資源30%以上都是醫學信息資源, 每天醫學和生命科學知識都在發生著新的變化, 使得醫學教育也在不斷進行突破和改變, 在基礎醫學教學中, 需要系統應用基礎醫學知識, 結合臨床的大量常見病例和疑難雜癥來探討疾病的根本原因和研發的新型治療手段, 這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傳統的基礎醫學教學方式是由教師與學生直接面對面講授的, 雖然教學中有時也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 但整個課堂中起掌控和引導作用的是教師, 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并且, 學生只會簡單背誦記憶現有的知識內容, 不能獲取更多的新知識并融會貫通來發現新問題。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 慕課、微課、網絡課堂、網絡測試等新型教學手段的出現使面對面課堂教學受到了極大挑戰, 傳統占用教師大量備課時間、限制課堂教師靈活性發揮的教學方法已經難以適應信息技術時代的要求, 難以適應眾多新型教學手段的開放性和大規模應用。

醫學教育模式的改變直接影響了傳統教學質量監控方式的開展, 由于信息化介入的程度不高, 傳統的教學質量監控系統的運行效率不佳, 沒有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建立完善的數字信息化體系, 教學過程與監控環節獨立運行, 聯系不緊密, 導致教學質量監控整體效果不夠理想, 系統運行速度慢, 基數龐大, 類目繁多卻缺乏有效分析。很多時候報表中的數據分析不夠全面, 只能在局部范圍內分析, 難以精確反映實際的教學情況, 影響了質量監控機制的運行[2]。與此同時, 在大數據背景下, 教師也由知識的講授者轉變為教學的組織者、數據的采集和共享者, 如何適應這種變化, 將教學質量監控從督導聽課等傳統手段拓寬為對學生學習過程、教師分享過程的全程監督, 是構建基礎醫學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的重點所在。

(二) 現代醫療模式的改變對數據處理提出更高要求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加快了數據的處理速度, 使得人類生命奧秘探索能力向創造生命領域邁進, 推動了基礎醫學領域的深入研究, 人類對生命的認識逐步深入到分子層面, 大大改變了現代的醫療模式[3]。同時,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促使轉化醫學快速發展, 基礎研究成果將更多地應用于臨床治療和疾病預防, 高等醫學教育的時效性、實踐性、交叉性更加凸顯, 對醫學教育質量監控中各類龐雜信息數據的處理和分析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學準備、教學實施、教學考核等教學環節中, 每天都會產生不同的數據, 數據容量龐大, 并呈飛速增長態勢。教學質量監控需要收集整理實際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各類信息, 并進行匯總、整理、分析, 以有效調控教學運行和控制教學進度, 并提高教學質量監控的準確性。此外, 還要關注教師狀態、學生能力、環境條件等因素, 關注各種可能影響教學的因素, 以防備教學突發事件, 保證基礎醫學院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行[4]。由于教學過程中收集到的信息數據量多類雜, 如果數據處理能力不足, 很多細化分類工作開展存在漏洞, 將使系統數據得不到有效利用。面對龐雜的數據, 管理者往往只能選取自己需要的數據進行簡單分析和使用, 大部分數據被視為無效而忽略了, 造成了數據的浪費。而且, 教學過程中的大數據理念和智能監控技術手段更新速度慢, 使得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數據收集也比較落后, 重復勞動多, 錯誤率高, 不利于管理者進行人工數據整理的簡化, 加大了其工作量。

(三) 高等教育開放性改革對專業監控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大

大數據時代使得高等教育向更加開放廣闊的領域發展, 越來越多的院校開始引進大數據信息網絡, 使其教育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國內很多醫學院校也開始進行開放性改革, 以精品資源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為核心, 在教學過程中大規模運用開放式在線課程, 使得醫學教育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優質教育資源在不斷地開發、更新、篩選、整合及共享, 有效解決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教育發展不平衡等問題[5]。教育資源的開放性建設加快了基礎醫學教學中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普及, 也使得其教學質量監控隨之向更加開放廣闊的領域邁進。目前基礎醫學教學質量監控中已嘗試運用大數據進行監控管理, 但是監控中專業技術人才缺乏, 很多管理者或只具備監控管理知識或只具備專業的計算機管理技術, 同時具備豐富教學管理知識和專業計算機技術的人才嚴重不足, 導致部分高校在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和使用方面能力不足, 水平不高。

(四) 教學質量監控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程度提高

目前, 各醫學院校在構建教學質量監控機制時雖然設置了監控組織機構, 制定了教學管理細則, 但由于對數據的處理和利用水平較低, 監控機制往往流于形式, 質量監控機制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程度不高, 質量監控對提高教學質量的促進和提升作用效果不明顯。將大數據運用于基礎醫學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的構建, 建設教學質量數據庫和信息庫, 可促使教學評價更具有全面性、動態性、時效性和客觀性, 朝著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和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同時, 大數據的運用可以為學生、教師和教學管理部門提供有效的溝通渠道, 在教學過程中直接滲透和傳遞質量監督的思想和要求, 為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激勵和促進作用, 提高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有效性。

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基礎醫學教學質量監控的策略

(一) 加強教學質量信息反饋

在教學質量控制中, 對信息的反饋和處理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工作環節。建立一個高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信息反饋處理機制, 能促進監控系統由開放性空間轉變為循環性結構, 從而進行有效的調控, 并促進系統的優化設置。多渠道指可以通過學生評教、同行評教、專家評教等形成對教師的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多元化是指信息的反饋方式可以采取多種方式處理, 如書面反饋、當面反饋, 也可以網上公示、文件通報、《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簡報》、會議傳達等。管理者整理分類收集的信息資源, 為相關部門的教學評價提供依據, 使基礎醫學院教學質量監控的工作環境更加高效透明。

(二) 調控教學質量信息

評估專業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需要通過反饋系統來獲取評教數據和資料, 并通過系統對實驗教學、試卷分析、教學文件等相關信息進行分析, 綜合評估學院的基礎教學工作狀況[6]。在進行綜合教學質量檢查評估時, 要與專家組意見相結合, 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由學院教學工作委員會進行相關教學計劃的調控, 督促落實教師教學活動中的監控環節, 以此不斷提升基礎醫學院的教學水平。

(三) 數據提取的可視化

大數據可以為教學質量監控機制提供可視化的數據提取, 通過數據列表、生成分析圖等形式來提取數據體, 比如餅狀圖、柱狀圖、折線圖等二維、三維形式, 實現數據的多維度觀察, 直接把握不同數據的發展走勢。在這一監控系統中, 圖表還可以提供曲線峰值、平均值大小、數據比率等直接捕捉信息。同時, 要注意合理分配用戶權限, 確保學生評教、教師評學、同行評教的參與度和數據準確性, 因為學生和教師來自不同的層次, 必須要對權限功能范圍進行明確控制, 保證不同層次的用戶操作過程中不會受到干擾, 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在數據化的監控機制中, 其還具有限時開放的權限功能, 在不同層次有不同的使用對象, 其開放時間具有階段性, 為數據監控和系統數據穩定提供保障[7]。在監控機制中要進行系統數據體的加密保護和備份, 通過系統數據體的加密保護和云端備份功能進行監控, 保證系統數據體的安全可靠性, 外界也不容易入侵系統, 減少系統內部工作人員操作失誤的情況。此外, 為提高系統的利用效率, 可以在知識庫中存放系統文件、資源包等非結構化的數據, 為教師和管理者資料查閱或下載提供便利。

(四) 建立信息共享平臺

近年來, 很多高校的信息抽取與分類、社會化多媒體檢索、協作搜索等取得了很好的進展, 為教學質量監控提供了數據支持, 推動了高校教學監控的發展。因此, 在基礎醫學教學質量監控中要對傳統的數據搜集思維模式進行改革, 在進行公眾教育需求的數據檢索、抽取、挖掘與歸類分析時要加強大數據技術的運用, 增強其與學生教師的互動。同時基礎醫學院也要做好頂層設計, 建立健全數據庫的共享平臺, 通過整合各個教學環節的數據資源, 準確分析和科學預測教學情景。對于基礎醫學教學質量評價中的非結構化大數據, 要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作用進行挖掘分析, 實現基礎醫學教學質量監控的動態轉變, 完成碎片化向協同化方向的發展。而且在監控機制中也要利用數據對知識決策、提高本科教學質量進行管理, 促進基礎醫學教學數據治理文化的形成, 最終形成科學高效的監控機制。

摘要: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 全球進入大數據時代, 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正在發生轉變?;A醫學教學質量監控是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 本文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 分析基礎醫學教學質量監控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從信息反饋與調控、數據提取與使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基礎醫學院開展基礎醫學教學質量監控的策略與思路。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基礎醫學,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策略

參考文獻

[1] 呂秀秀, 張迎峰, 王華東.大數據時代高等醫學教育模式的展望[J].基礎醫學教育, 2017, 19 (7) :561-564.

[2] 羅亞瑋, 陳方, 任學軍等.大數據時代高等醫學教育的啟示[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5 (15) :33-35.

[3] 陳菲, 周玲君, 丁力等.大數據時代我國高等醫學教育挑戰[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 2016, 23 (3) :263-265.

[4] 袁文臻, 王千心, 郝建朋等.大數據時代高等醫學教育創新之思考[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6, 32 (2) :75-77.

[5] 種樂熹, 胡德華.大數據環境下醫學信息學教育的變革與發展[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 2015, 24 (9) :71-75.

[6] 章翔, 毛星剛, 章薇.大數據時代的醫學研究生教育與實踐[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 2016, 15 (4) :353-355.

上一篇:部門工作管理下一篇:中學培訓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