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論文范文

2023-10-01

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論文范文第1篇

20世紀80年代初,在高風險社會環境的背景下,美國審計界最先建立起了審計風險模式,標志著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產生。銀廣夏、東方電子事件發生后,國內審計職業界開始反思審計失敗的原因,認為國外比較成熟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可以有效避免審計失敗問題的發生,呼吁國內推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以降低審計風險。所以,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理解以及在我國的適用性進行分析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概述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界定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也可稱為“風險基礎審計方法”。它要求審計人員在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評價的基礎上,判斷、分析被審單位的風險所在及其風險程度,通過審計風險模式,對風險進行量化,把審計資源集中于高風險的審計領域,針對不同風險因素狀況、程度采取相應的實質性測試,將審計的剩余風險降低到可接受水平,達到降低檢查風險、節約審計成本的目的,有助于審計人員確定財務報表各部分發生錯弊的可能性,從而有利于分配審計資源,提高審計效率、效果。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和傳統審計的區別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和以制度基礎審計等傳統審計方法的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審計的基礎不同。制度基礎審計以內部控制制度為基礎,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則以風險評估為基礎,其不僅重視與內部控制系統直接相關的因素,而且也重視各種環境因素。

審計方法不同。雖然兩者都運用抽樣審計技術,但相對于制度導向審計來說,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抽樣技術是更完全意義上的審計抽樣。另外,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更著重于運用分析性測試方法。而制度導向審計并不重視也沒有充分利用分析性測試。

審計模式不同。制度基礎審計模式是以內部控制為核心。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內部控制評價的結果只是影響審計風險的因素之一,它還綜合考慮了其他風險因素尤其是固有風險。

審計關注重點不同。制度基礎審計只是側重于對被審計單位自身情況的研究。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考慮的因素比制度基礎審計更為全面。它以審計風險的分析和控制為出發點,促使審計人員更加重視社會環境對審計的要求。使有限的審計資源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原因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原因有多個,其中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社會因素

審計生存的基礎是社會公眾的利益需求。若不迎合這種需求,審計要么被淘汰出社會經濟權責結構,要么繼承生存但面臨大量的指控。顯然。審計職業界只能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審計期望差距的途徑。這是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最重要原因。

2、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經濟因素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審計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會計師事務所為了能在審計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只有降低審計成本。于是注冊會計師在長期的審計實踐中不斷地改進完善,使審計方法趨向與合理解決問題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

3、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技術因素

制度基礎審計的內在缺陷及解決方法是風險基礎審計產生的技術因素?,F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優越之處在于。它把審計資源傾向于高風險的審計領域,通過降低檢查風險,從而把審計風險降低到審計人員可以接受的水平,提高審計效率并可以節約審計成本,有利于審計職業的生存與發展。

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利弊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優點

1、有利于審計人員全面認識被審計單位。審計過程是審計人員不斷加深對被審計單位的認識過程??陀^地講,審計人員的認識過程應該是一個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過程,風險審計模式合理地體現了這個過程。

2、兼顧審計效果和審計效率?,F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注重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對被審計單位的了解。對內部控制的研究與評價,分析性測試在風險審計模式中均屬于效率較高的審計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審計風險,并有效地減少效率較低的細節測試工作。

3、有助于合理確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的關系要求審計人員在確定重要性水平時,不僅要考慮實際的或評估的審計風險以確保審計質量。也要考慮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審計風險以提高審計效率。

4、能更好、更全面地控制風險因素。制度基礎審計所關注的內部控制三要素為: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制程序。相比之下,風險導向型審計關注的控制制度為五要素:即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注冊會計師借助內部控制的評估,掌握應關注的風險所在,隨之重點測試高風險領域,以確定收集證據的數量和性質。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弊端

風險評估出錯會導致審計失敗或審計無效。審計風險評估是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基礎,貫穿審計的整個過程,在審計計劃階段、審計實施階段和審計報告階段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評估結果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審計質量。

控制風險要素作為乘積因子的隱患。由于控制風險單獨作為該模式的一個乘積因子,這樣就可能為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埋下了一個很大的隱患。原因很簡單,首先控制測試得到的是內部證據,既然是內部證據就可以被管理當局操縱。

不能用于財務報表整體。理論上認為,審計風險模式不是對財務報表整體上使用的,因為這無助于做出審計證據的決策,也無法滿足對財務報表審計整體審計風險的把握和控制。

四、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的應用

(一)我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存在的問題

1、停留在傳統風險審計階段

從行業發展的初期,我國就引進了傳統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到200i年,仍然停留在制度基礎審計方法下的傳統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概念上,它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有著實質性的差別。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蓬勃發展的時候,我國由于受審計行業規模、研究水平等原因的限制,明顯地落后了。

2、審計主體因素

會計師事務所的成本與經濟效益問題。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后,在審計計劃階段和執行控制測試階段,注冊會計師關注的范圍擴大、程度加深。必然導致工作時間和審計成本的增加,在會計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成本的增加往往不能與收費同步增加。

注冊會計師素質的差距問題。在實質性測試階段運用分析性測試程序作為主要的獲取審計證據的手段,而運用分析性測試程序,注冊會計師需要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具體情況,尋求數據問的內在關系來構建模式。在我國,目前還有相當多的注冊會計師不具備運用這種方法的能力,這,必然妨礙到分析性程序成為實質性測試的重要手段。

3、審計程序軟件的開發運用

西方各國財務數據的電子化已經非常普遍,這就大大地加快了審計速度,使運用分析性測試程序成為節約成本的重要手段。在我國不僅不具備這樣的設備條件,同時我國大部分注冊會計師缺少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準備。

(二)針對我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存在問題的對策

對于上述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存在的問題,我們也應采取以下對策:

1、把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與賬項基礎審計模式相結合

我們可將制度基礎審計與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有機結合。通過把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中控制風險的理念和方法融合到制度基礎審計中,使其他審計模式忽略審計風險的缺陷得到彌補。將會為探索適合我國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積累有益的實踐經驗。

2、審計主體方面

解決審計成本與經濟效益問題,應在是否接受審計業務之前進行預備性調查,初步評估可能被審計單位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接受審計業務之后則應充分的進行審計成本預算,采用適當的審計程序來減少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益。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要求審計人員具有更高的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應大力培養專業人才以及提升注冊會計師謹慎的執業專業判斷能力,完善制定執業后續教育的具體準則,加大對注冊會計師的后續教育培訓,不斷在后續培訓中提升注冊會計師的綜合能力。

3、加強審計程序軟件的引進和開發

應引進國外先進的審計程序軟件,這不僅可以減少審計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審計效率。在引進國外審計程序軟件的同時,應開發適應我國企業的軟件,使得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能夠更好的推行。

五、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發展趨勢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20世紀90年代才發展起來的,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在國際上還是在我國,并沒有一套嚴密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體系。據統計,我國會計師事務所90%以上的業務是多元化的背景。他們不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不了解整個行業,這是我們引進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最大障礙?,F代企業的業務越來越復雜,相應的審計環境也變的越來越復雜,傳統的審計方法已難以發現企業資產的缺失,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出現正是解決此類問題的一個工具。但并不說明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將完全取代以往的審計方法。在新審計模式未成熟前。原有的審計模式仍有可取之處。只有不斷借鑒原有的審計模式,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新的技巧方法來豐富完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

綜上所述,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作為制度基礎審計的完善和發展,是現代職業審計的必然發展趨勢,但其尚處于探索階段,在實踐中。尚無完整的模式可參照執行。即使將來有關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準則出臺后,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F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還面臨諸多困難,需要我們借鑒國際經驗積極應對。我們相信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在原有方式方法上的發展,是一個繼往開來、自然發展的進程,具備了許多創新的內容,是對傳統審計模式的揚棄,是長期以來審計發展的必然結果。

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分析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動因,論述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概念及特征,著重探索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傳統風險導向審計;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問題;對策

2006年2月,財政部出臺的48項注冊會計師職業準則的特點之一,是借鑒國際審計理念研究和實務研究的先進成果,引入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制定了審計風險準則,并構成了整個審計準則體系的核心部分??梢灶A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必將取代系統導向審計和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實務中被廣泛運用。因此,有必要對在我國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過程中可能遇見的問題進行系統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建議。

一、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及缺陷分析

傳統風險導向審計是通過對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評估確定檢查風險,并以此為依據決定實質性測試的時間、性質和范圍的一種審計。其模型為: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存在以下缺陷:

1.忽略對固有風險的準確評估

固有風險是指假設不存在相關內部控制的前提下,某一賬戶或交易類別連同其它賬戶、交易類別產生重大錯報和漏報的可能性。由于對固有風險的評估包括的內容很多,如又要評估被審計單位的控制風險。因此,在傳統風險導向審計下,基于穩健考慮,注冊會計師直接將固有風險確定為高水平,即直接將其假設為100%。這就人為地割裂了內部控制與固有風險之間的聯系,導致對固有風險的評估存在偏差,因而不能從整體上把握被審計單位的總體風險。

2. 對控制風險的評估結果可能失誤

傳統風險導向審計一般假定固有風險為最高水平,把重點放在對控制風險的評估上,依據對控制風險的評估結果,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由于控制測試的依據(如經濟文件、會計資料、業務流程等)多數來自于被審計單位內部,容易被企業的管理者操縱,所以當存在被審計單位管理層舞弊情形時,而簡單的控制測試未能發現串通舞弊,控制測試的結果就不能反映被審計單位控制風險的實際水平,從而降低了注冊會計師發現重大錯報風險的概率,由此可能導致錯誤的審計結論。

3. 缺乏對財務報表整體風險的評估和測試

傳統風險導向審計要求注冊會計師在評估被審計單位的固有風險時從財務報表層次和賬戶余額層次兩個方面加以考慮。但最終結果是落實到賬戶余額層次而不是財務報表層次,可能會導致錯誤的審計意見的發表。具體表現是:第一,對控制風險的評估只重視對被審計單位的各種賬戶和余額實施控制測試,忽略了從宏觀角度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第二,依據對管理層關于財務報表賬戶層面各個不同認定的審計結果,推測財務報表錯報漏報的金額,其實質是對財務報表賬戶層面錯報漏報的金額的簡單相加,這種簡單相加的結果有時并不能代表財務報表整體的特征。

4. 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評估缺少可操作性

傳統風險導向審計要求分別評估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從理論上講是可行的,從審計實踐上看,缺乏可操作性。這是因為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同受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影響,兩者之間也相互影響,在實踐中很難作出區分。另外,大部分審計程序都是多重目的,很難確定一項審計程序是為固有風險提供了審計證據,還是為控制風險提供了證據。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概念及特征

一系列重大審計失敗案件的發生,審計實務界開始反思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在防止管理層舞弊和經營戰略風險方面的不足,國外一些會計師事務所開始嘗試改進傳統的風險導向審計。2003年10月,國際審計和簽證委員會發布了一系列新的審計風險準則,要求注冊會計師更深入地進行風險評估,并對審計風險模型作出重大改動,至此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開始確立。2004年COSO發布的《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使得以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為起點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日趨成熟。

1.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概念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以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做為審計工作的主線,并貫穿審計工作始終的一種新型風險導向審計。其審計模型用公式表示為: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因此,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以評估財務報表的重大錯報風險為主線,根據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具體的審計程序,最終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2.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特征

與傳統風險導向審計相比,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引入重大錯報風險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要以評估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為起點,并且規定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前必須準確地評估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進而確定實施審計的范圍和重點。注冊會計師評估重大錯報風險,不僅需要了解與財務報表項目和賬戶、交易相關的內部控制,而且更需要了解與財務報表相關的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環境、行業狀況、戰略目標。此外,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關注的內部控制構成要素已經超過了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包括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反映、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等8個要素。

第二、審計重心前移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程序主要包括風險評估、控制性測試以及實質性測試,而且重點是風險評估程序。風險評估程序要求注冊會計師必須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評估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分析被審計單位可能存在的高風險領域,并針對風險評估結果實施進一步的審計程序?,F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重心由控制測試向風險評估轉移,不僅強化了風險評估程序,而且強化了風險評估對審計程序的指導作用,真正體現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審計理念。

第三、審計證據的外部化

由于審計的重心從控制測試向風險評估轉移,審計證據也從企業的內部向外部擴展。這是因為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需要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整體環境,包括企業的經濟環境、法律環境以及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其他環境,并將環境證據作為企業外部證據的依據,從而為發現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串通舞弊和評估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強弱提供強有力的證據。因此,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下獲取的審計證據不僅包括傳統風險導向審計中實施控制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所獲得的內部證據,還包括風險評估程序中了解企業及其環境所獲得的外部證據,有利于注冊會計師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

第四、審計測試程序的個性化

傳統風險導向審計采取標準化的審計程序,即對不同的審計單位和審計環境都采取相同的審計程序,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缺少隨機應變和靈活運用的能力,必然導致客戶對審計的預期值與審計結果之間存在著差距?,F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實施風險評估程序,評估確定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即通過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測試企業的各個風險領域,針對不同的風險領域實施不同的審計程序。因此,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實施的過程中,注冊會計師可以針對不同風險的客戶,不同客戶的風險,采用個性化的審計程序,從而克服了傳統風險導向審計測試程序標準化的缺點。

第五、 審計思路的改變

傳統風險導向審計下,注冊會計師從交易的視角來評價審計風險,測試重大的會計交易。不足之處是過度地關注處理交易的會計技巧,而沒有充分地關注它的經濟背景,提高了審計師誤解它們的背景、意義或目的的風險。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從戰略系統視角來評價審計風險,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運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條審計戰線,并且兩條戰線同時作戰。首先,運用自上而下的審計思路,從企業的經營環境、經營風險和戰略管理分析入手,確定實施審計的重點和范圍,進而對企業的經濟業務做出實質性的判斷,從而確定相關的審計程序。其次,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程序的過程中充分運用重要性判斷的原則,對審計結果進行取證。最后,結合自下而上的思路對財務報表的整體風險進行綜合評估,形成最終的審計結論。所以,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審計思路,可以從源頭和結果多方面出發,有利于揭露和發現被審計單位的財務舞弊現象,從而使審計思路更加完善和有致。

三、 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存在的問題

1. 審計成本的提高問題

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可能導致財務報表審計成本的提高,主要原因是:首先,在計劃和控制測試階段,由于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范圍擴大、測試范圍的拓展等,需要運用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更復雜審計方法;同時從審計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評估到審計風險的量化都需要花費注冊會計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審計范圍的擴大成本和審計時間的延長成本成為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潛在成本。其次,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把審計風險的概念貫穿于審計程序的各個具體步驟中,注冊會計師一旦發現問題,就要對存在問題的領域進行重新評估,必然會加大審計成本。最后,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注重對被審計單位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從而對人力資本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注冊會計師,這就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對注冊會計師進行專業培訓,使他們熟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各個流程以及在審計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增加了人力資本和物力資本的投入。

2. 審計人員的知識面狹窄和經驗不足問題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要求注冊會計師具有開闊的視野、淵博的會計審計知識和相關知識和較高的職業判斷能力,而現階段我國注冊會計師的知識結構和經驗還難以適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要求。這是因為:第一,雖然我國絕大多數審計人員通過了注冊會計師考試,但是我國的注冊會計師考試沒有涉及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以外的內容,注冊會計師也無法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審計經驗,難以形成較高的職業判斷能力。第二,長期以來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的主要是會計和審計業務,沒有涉及到經濟、法律等其他方面的業務,導致注冊會計師不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狀況、行業背景、戰略目標、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也不具備運用數理模型分析推理的能力。因此,我國注冊會計師缺乏正確評估客戶的經營風險和舞弊風險的能力,無法針對評估結果實施個性化的審計程序。

3. 信息庫和審計程序軟件的建設滯后問題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注冊會計師在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宏觀環境、監管環境、行業發展、經營狀況的基礎上分析和評估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首先,注冊會計師只有在審計過程中收集到足夠多的信息,才能更好的分析和評估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其次,為了保證審計方法的科學性,注冊會計師還需要運用科學的手段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進行系統的統計。再次,注冊會計師還需要運用正確、合理的審計方法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綜合的分析和判斷。然而,這些基本數據的取得,僅僅依靠被審計單位注冊會計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建立強大的數據庫系統,對收集到的零散數據進行篩選和加工,以滿足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進行戰略評價和風險評估的需要,從而為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目前,我國審計軟件的開發不夠理想,信息系統建設的速度比較緩慢,絕大部分注冊會計師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我國在審計程序軟件的開發速度和信息庫的建設問題等方面還達不到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要求,導致客戶信息儲存量較少,數據的積累有限,從而影響了注冊會計師對企業的整體風險和行業風險的分析。

4.法律、準則制度的不完善問題

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準則雖然正式引入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制定了風險導向審計準則。但與其相適應的注冊會計師執業的法律環境還不完善、相應的準則指南和其他配套規范還沒有建立,這將影響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

注冊會計師執業法律環境的不完善主要表現:第一,我國的《注冊會計師法》、《公司法》、《證券法》、《刑法》等法律文件都是以行政責任為主,以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為輔,特別是對民事責任的規定籠統不具體、缺乏可操作性。第二,注冊會計師監管部門對審計質量的監管主要是檢查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是否執行了所有常規的審計程序,而不是檢查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的質量,即所承擔的審計風險,致使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物所會重視常規審計程序而忽視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第三,我國目前仍舊處于審計訴訟成本過高、審計訴訟率過低的階段,致使企業的投資者起訴會計師事務所具有較高的難度。以上導致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物所不會主動實施審計成本較高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上。

注冊會計師職業準則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審計準則還沒有細化為能夠為注冊會計師理解和掌握的細則或指南,審計人員難以將審計準則付諸實施;我國審計準則所涉及的風險評估內容只是對1992年COSO提出的內部控制的五要素的評估,即對控制環境、監督、風險評估、信息與溝通和控制活動的評估,對五要素的評估是為傳統風險導向審計服務的,與國外會計師事物所開展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對內部控制八要素的評估,即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反映、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等不相一致。另外目前我國還沒有依據八要素建立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企業建立風險管理制度缺乏依據,會計師事務所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缺少參考標準。

四、推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對策

1. 完善審計程序、提供增值服務合理提高審計收費

針對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而增加的審計成本,對會計師事務所而言,一方面,應高度重視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制定完善的審計總體策略和合理的具體審計計劃,以減少不必要的審計程序,力求在確保審計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審計成本。另一方面,注意提供增值服務,例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的過程中可以為被審計單位提供改善企業的人員結構、完善企業的財務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等建議,甚至為企業建立風險管理制度獻言建策,當客戶意識到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也存在增值服務,并為企業帶來增值服務時,就可以在審計成本、審計收費中找到一個平衡點,進而可以合理的提高審計收費。

2. 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綜合素質、重構注冊會計師的知識體系

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具備的知識范圍和職業能力,難以適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要求。為了適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要求,應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對注冊會計師進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知識體系的培訓,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及時調整培訓工作思路,改善注冊會計師的知識結構,使其不僅僅精通會計、審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而且還應該使其掌握戰略管理、薪酬管理、經濟指標、業績評價等前瞻性的知識。其次,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優化注冊會計師的隊伍,改變會計師事務所的人才結構,促進人才結構的多元化發展。另外,會計師事務所還應該重視法律、電子商務、風險管理、工商管理等專業人才的培養,為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打下基礎。

3. 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建立數據庫、大力開發審計軟件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應會同政府有關部門,建立各種級別的資料庫,收集各個行業的資料,并且將各個行業所獲得的信息及時在網上公布,從而實現會計師事務所、各級政府以及各個協會之間的聯網。以解決會計師事務所收集數據能力方面的限制,滿足會計師事務有效判斷被審計單位的經營風險和行業風險的需求。

會計師事務所應建立功能龐大的數據庫,建立客戶檔案,對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識以及有關被審計單位的各種資料進行整理和歸納,并及時更新數據庫,為注冊會計師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以滿足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及時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戰略、業務流程、風險評估和經營業績等方面的需要。

我國應該大量進口國外先進的審計軟件,不僅能使審計成本和經濟效益達到平衡,而且還能提高審計效率。在引進國外審計軟件的同時,我國應大力開發適應我國注冊會計師實施審計程序的審計軟件,從而可以直接對信息數據庫進行加工和分析,并可以根據開發的審計軟件自行檢驗,促進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的全面推行。

4. 加強法律、準則制度建設

為了有效推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需要從以下方面加強法律法規建設:第一,在《注冊會計師法》、《公司法》、《證券法》、《刑法》等法律文件中明確界定普通過失、重大過失和欺詐行為的界限,增強審計法律的可操作性。第二,改變以行政責任為主,以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為輔的法律現狀,落實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賠償責任。第三,健全訴訟機制,簡化訴訟程序,嚴格業務檢查制度,加大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社會監督力度。

需要從以下方面加強準則制度的建設:第一,制定審計風險準則指南,使準則指南具有可操作性,主要應制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11 號—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31 號——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程序》準則指南。第二,依據2004年COSO發布的《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修訂《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11 號—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使得審計風險評估內容擴展為對內部控制八要素的評估。第三,建議財政部會同大型企業、會計師事物所著手制定主要行業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為企業建立風險管理制度提供制度依據,同時也為會計師事務所評估重大錯報風險提供參考標準。

[參考文獻]

[1]劉明輝.高級審計理論與實務 [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6:158-183.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審計 [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162-200.

[3]胡春元.風險基礎審計[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87-114.

Issues in Modern Risk-oriented Auditing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WangLiyan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Key words:traditional risk-oriented auditing;modern risk-oriented auditing;problems;countermeasures

(責任編輯:張積慧)

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論文范文第3篇

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舞弊審計研究

【摘要】本文從審計目標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受托經濟責任的重大變化。隨著經濟案例的增多,舞弊成為當前導向審計的主要內容和目標。本文重點分析了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舞弊審計的特點。

作者:劉桂春 郭蘭英

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有企業的總體戰略目標將受到各種事件的影響,諸如經濟、市場、產業、法律、信用、競爭等因素都會導致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帶來了不利影響,也可能帶來機遇,如果能夠合理認識和有效管理企業風險,有助于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創造更大價值。傳統的內部審計側重于企業的財務審計和內控審計,發揮著監督和控制的作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涵蓋原有內審職能基礎上,發揮獨立性和專業優勢識別和分析企業潛在的和固有的風險因素,幫助企業合理制定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及風險應對策略,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首先從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含義著手,闡述了其在企業中所發揮的作用,然后進一步提出國有企業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應用,以此幫助國有企業提高內部審計在企業內部管理風險中的作用。

關鍵詞:國有企業;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應用

一、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含義及作用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指審計人員不僅對被審計單位開展財務審計和內控審計工作,還對被審計單位的風險目標設定—事件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風險監控等風險管理流程開展審計,這種冷傳統審計和風險控制相互結合的方法,有助于企業預測可能存在的風險,提前采取措施來加以防范,同時,對于企業現有的風險,能夠進一步的加以控制,防止現有的風險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企業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第一,有助于企業對風險管理體系進行改進和完善。內審人員能夠根據行業現狀以及國家相關政策,并結合企業的未來發展戰略識別和分析企業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而幫助其完善風險管理控制體系;第二,有助于從客觀的視角分析判斷評估企業風險。因為內審機構并不從事企業的經營活動,內審人員獨立性的優勢有利于他們從“旁觀者清”的角度完成工作;第三,有助于企業制定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因為內部審計人員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并且日常工作中經常接觸到各種企業風險,借助于他們的專業識別和判斷風險經驗,有利于指導企業制定正確的應對策略;第四,有助于企業內部形成全面的風險意識,因為內部審計工作若是發現企業的風險問題,通過審計提醒能夠影響企業的全體員工,有助于員工在各自的崗位上加強風險意識,對風險加以防范;第五,發揮高效和省力的杠桿作用。企業的風險管理部門能夠根據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的結果,進一步地對風險進行識別、分析和控制,可以減少重復性的工作,同時提高企業風險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能更加準確的進行風險應對措施的制定,及時防范危險性風險J烽低控制性風險損失,抓住機會性風險的機遇。

二、以風險管理為導向完善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

(一)國有企業要重視風險導向內部審計

大部分國有企業都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設置了內部審計部門,但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模式大部分比較傳統,職能僅限于傳統的專項審計和監督檢查,企業管理層對風險管理重視程度不夠。原因是有的國有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公司治理結構改革還沒有到位,國有企業管理者的行政任務過重,所以國有企業管理者雖然對企業的風險管理有認識,但缺乏構建企業風險管理體系的能動意愿和具體措施。國有企業應該重新對內部審計進行定義,內部審計工作不僅僅是審查和監督,還需要為企業管理者提供風險導向咨詢和確認服務,從而更好地把控好企業風險管理的第三道防線。

(二)內審人員要強化風險管理理念

內部審計不僅是單一的監督和控制的職能,它在向服務職能的方向轉變。內部審計人員不僅需要做好事中和事后審計,更重要的是做好事前防范審計。對于國有企業運營中存有的風險,內部審計應該及時發現并提出相關的應對方案,以免造成企業的總體戰略發展不如企業的預期。在內審人員的工作理念上,需要不斷加強風險管理的宣傳和引導,在具體的內審工作中,內審人員以國家的審計相關準則以及內部控制的相關規范為引導,基于責任感和危機感,根據自己長期內審工作的經驗,以及對企業管理層的風險偏好程度的掌握和專業的分析,做出符合企業管理者要求的風險容量判斷,把風險導向貫穿于審計工作始終。

(三)內審人員要提高風險管理業務綜合能力

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對于內審人員的職業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秲炔繉徲媽崉諛藴剩簩傩詷藴?210專業能力》中要求的知識和技能對于傳統的內審人員是必需的,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審計范圍擴展到了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和應對風險,所以審計方法不再局限于函證、監盤、觀察、檢查、詢問等方法,還需要結合企業風險管理,采用調查問卷、風險組合清單、SWOT分析、主要外部指數和內部指數分析、相關性分析、潛在事件分類圖、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壓力測試等手段和方法獲取相關信息,利用電子信息系統建模,對數據進行加工、判斷,利用信息系統對超出容忍度范圍的風險進行重點審計管理和報告。在內審工作中風險導向的內審人員必須具備對或有事項、不確定因素的敏感感知能力、不斷汲取經驗提高自我的能力,增強基于風險容忍度的風險判斷能力??偠灾?,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要求內審人員基于傳統的技術之上進行創新和改進,企業擁有高素質的內部審計人員,能為企業風險導向的內審工作開展提供極大的幫助。

三、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機制在國有企業的應用

(一)建立并完善風險導向審計制度

雖然我國已經出臺了內部審計有關工作的準則和法律法規,大部分國有企業都按照規定建立了相關的內審制度,但風險導向的內審制度還要求:一是明確風險導向的內審職能;二是擴大內部審計的工作范圍,突破傳統內審,增加風險管理因素;三是方法創新,結合傳統的過程審計、事后審計模式,以系統管理的理念,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以及具體的業務內容確立穩定、高效、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制度。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還需要企業根據運營的實際需要做出調整,從而持續地對于內部審計機構的工作給予制度上的支持,這樣有利于內部審計機構與其他部門之間相互配合協調,促進內審工作的順利完成,從而提高工作質量。

(二)以風險導向編制年度審計計劃

內部審計對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的流程比較熟悉,在制定年度審計計劃階段:一是基于企業總體戰略的要求,對企業的內外部環境進行評估,從總體上客觀的測算企業風險容量;二是結合內部審計總體計劃,逐層分解審計內容,在審計內容中貫穿收集風險管理信息模塊的子項目;三是制定具體的內部審計計劃,包含傳統審計事項和風險導向的指標體系。

(三)實施風險導向內部審計

一是嚴格按照事先制定的內審計劃開展工作;二是選擇合適的審計方法組合,在全面審計之外對潛在風險進行識別和記錄;三是在審計的基礎上,考慮企業經營中的潛在風險,區分危險性風險、控制性風險和機會風險,結合多種分析方法,測試其是否超出企業的風險容量,是否會為企業帶來機遇。在進行內部審計的同時取得風險管理的有關信息,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內部控制和風險控制。

(四)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報告

風險導向審計報告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服告的重點內容是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但應增加風險識別、風險評估的內容,并應客觀說明風險識別、風險評估的具體過程、方法、結果;第二,報告中應該對所識別的風險性質、等級予以描述,描述方法應該有理有據,通俗易懂;第三,報告應該提出關于風險管理的改善建議,尤其要考慮風險管理運行對企業的發展戰略的重要影響。第四,應該對報告中風險管理部分的使用范圍做出說明,為企業決策層、管理層研究風險管理方案提供參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企業所處的行業和環境較為復雜,其中的風險因素對企業經營影響不一,通過風險導向與企業內部審計相互結合,強化兩者在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中的綜合應用,有助于國有企業更好的發揮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核心作用,同時為國有企業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助力,促使國有企業能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迎迎.效益導向型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中的應用[J].納稅,2019,13(24):172+174.

[2]黃建喜.國有企業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應用探討[J].時代金融,2019(23):81-82.

[3]鄧梅芳.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的應用探討[J].財會學習,2019(21):161+163.

作者簡介:

朱園,杭州西湖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競爭白熱化及科技現代化,企業發展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因素,企業面臨著高風險的外部環境。而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的一個職能部門,必然將成為企業防范風險的有效組成部分,只有重視內部審計的重要性,才能幫助企業在復雜的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鑒于此,本文對推進我國風險導向內部審計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風險導向審計 內部審計 會計

一、前言

20世紀40年代以后,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所有權與經營權進一步分離,經濟業務的性質日益復雜,數量急劇增加,會計賬目越來越多。為了適應管理的需要,企業開始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內部審計自此在公司治理和揭露財務造假中開始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易仁萍介紹說,2008年內部審計規避的損失浪費達到60多個億,增加效益2000多個億。根據普華永道2007年10月12日發布的 “內部審計2012”及“內部審計2012-亞太地區補充篇”等研究報告顯示,亞太地區的部分企業都正朝著全球化的目標努力,隨之而來的是對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形成更高的要求。企業為了提升自己在國際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審計負責人需要對其職能和價值進行重新審視與定位,并采納以風險管理為中心的審計方式與理念。

二、完善企業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建議

1. 轉變內部審計觀念

當前,修訂后的《審計法》將原《審計法》第二十九條修改為“依法屬于審計機關審計監督對象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其內部審計工作應當接受審計機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這實際上擴大了內部審計部門建立的范圍。然而我國的風險導向審計剛剛提上議事日程,還在導向和宣傳的階段,企業風險管理相當薄弱。國資委166家中央企業三分之一沒有建立審計機構,全國范圍內已建立該制度的大概有三分之一或者更多一些。內部審計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企業內部人員來控制風險。我們一般把內部審計說成是企業管理者延長的手臂,或者企業管理者的眼睛。實際上內部審計是能夠為企業增加價值的,堵塞了漏洞,減少了損失浪費,幫助企業加強了管理,就是幫助企業增加了價值。國外先進的理念推崇風險導向審計,就是要在審計的過程中,關注企業的風險。企業容易發生風險的問題,內部控制薄弱的地方,內部審計都要進行監督,進行有效的識別和控制?,F在我們有些企業也提出內部審計無禁區,企業的戰略決策、經營決策都可以參與,搞事前、事中審計就可以規避很多風險。我國內部審計起步晚,市場經濟還不成熟,所以現在還要關注一些違紀違規的事情。但是審計以后的發展方向是參與企業的風險管理,而且更多的要有風險導向審計。

2. 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

內部審計在我國發展僅二十多年,從起步到今天每一步都很艱難。外部不能強迫、命令企業建立內部審計機構,而且搞這項工作對人員素質的要求也很高。作為審計人員,不僅要精通財會、審計知識,還要具有管理、金融、統計、法律、和計算機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作為企業要不斷通過后續教育,培養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提高審計人員敏銳的判斷能力和預測觀察能力等;要加強申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增加審計人員的責任感和紀律觀,培養審計人員具有公正、廉潔的職業道德,要求內部審計人員要有對企業負責的態度和為企業管理服務的精神,認真履行職責,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現代知識素養和職業道德水準的內部審計隊伍。

3. 加強內部審計的信息化建設

從1991年開始,世界許多大公司開始了兼并、重組和公司治理的過程,企業面臨的風險普遍增大。其主要原因是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使得企業的控制鏈大大延長;信息技術在經營管理中的廣泛應用導致計算機犯罪增加。因此,作為企業要充分利用單位信息化資源,連接各被審計單位的網絡系統,實現網絡審計;利用單位網絡平臺,實現內部審計辦公自動化和信息共享;開發推廣應用經濟實用的審計業務和審計管理軟件、模塊、模型,逐步使計算機成為審計工作的主要手段;基本建立健全適應內審業務和內審管理需要的信息數據資料庫;積極探索信息系統審計,對信息系統的開發和維護、核心業務參數管理、信息安全進行審計監督;基本建立起一支既精通審計業務,又掌握計算機技術,適應信息化條件下開展審計工作的新型內審隊伍。

4. 加強多部門之間的配合

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內部控制效果的檢測器,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能否生效的最基本要素。在所有影響控制的要素中,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沒有形成相互制約的權力制衡機制,導致少數管理者權力過分集中;CFO和管理層缺乏誠信或帶頭逾越內部控制,或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等,都會導致內部控制失效。內部控制的發展經歷了財務控制、財務控制與管理控制相結合、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相融合等幾個階段。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系是一枚錢幣的正反兩面:控制適當,風險減少;控制過度,效率降低;缺乏控制或控制無效到處都可能出現風險。內控的效率和有效性是決定審計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公司內控體系框架設計中,CFO、內控部和各職能部門應實行‘裁判員’和‘運動員’的職責分離。對此,內控的任務是監控業務和財務風險,特別是財務報告目標的可靠性,而內審的職能則是審計內控的有效性,無論是內審還是內控都有許多工作是要和CFO的職責緊密相關的,因此三方之間的攜手合作非常重要。

5. 明確審計中的任務分工

首先應該明確在企業風險管理過程中管理層、董事會和內部審計人員各自的職責分工。管理層應對風險管理負責,其職責是制定本企業的風險管理政策和制度,負責實施并使之發揮作用;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的職責是判斷本企業風險管理政策和制度的適當性,監督風險管理過程中的執行效果;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是定期進行檢查和評價風險管理過程中的執行效果,發現和分析風險控制缺陷,向管理層和審計委員會提出改進風險管理的建議。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風險管理戰略伙伴的關系。 內部審計部門需要建立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共同處理和解決風險管理所要求的相應技術方法。內部審計人員應注重在財務報告的準確性、風險管理、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監控外部審計的質量和有效發揮內部審計作用的五個領域幫助審計委員會有效地履行其職責。傳統的內部審計角色是企業內部的‘經濟警察’;而在新形勢下,要求內審部門除了繼續扮演傳統角色外,還要扮演內部咨詢師、制度設計師和風險控制專家的多重角色。從而對內部審計師隊伍的專業知識、業務技能、戰略感知、行業了解等綜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也引發了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功能的重新定位。

三、結語

總之,我國企業內部審計起步較晚,與西方現代內部審計相比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我國的內部審計還處于一個探索的過程,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還沒有到位,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審計環境等問題都有待改善。因此,借鑒西方內部審計先進理論、技術和方法將是我國內部審計未來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內部審計理論與實務,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4

[2]蔡春 趙莎: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論.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

[3]卓繼民:現代企業風險管理審計.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4]張紅英 陳東等:中國內部審計準則—闡釋與應用.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1

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的環境下,上市公司正在面臨著企業內外的各種風險與挑戰,需要滿足新的管理要求,尤其應該加強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在在內部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作用顯著。本文采用規范研究的方式,從內部審計定義、歷史演變、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定義等方面詳細說明,隨后對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的模式、特征、對象、職能及程序等概念進行辨析,希望能為其他公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風險管理;內部審計;風險導向

一、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概述

(一)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的內涵

本文認為,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的實質是以風險評估作為最基本的方法,制定系統規范的審計計劃,按照企業面臨的風險重要性程度,合理分配內部審計資源,有側重地開展審計工作,達到內部審計改善風險管理、全面降低企業風險的目的。其重點是要在審計過程中貫徹風險評估,優化資源配置。

(二)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的特征

1、風險評估為審計工作的核心

傳統的內部審計工作模式按照“控制—風險—目標”的工作思路展開內審工作,具體為首先測試企業的內部控制,根據控制測試的結果對企業相應的內部控制水平與質量做出判斷,試圖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或薄弱環節,即控制風險較高的環節,然后采取措施針對性地加強相應的控制,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傳統的內部審計模式,雖然也能強化企業的內部控制,但是耗費大量的資源,取得的效果卻并不一定盡如人意。而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則是采取不同的審計思路,即遵循“目標—風險—控制”的工作思路。第一,充分了解企業管理層制定的戰略目標,隨后針對既定的目標,判斷是否存在某些風險因素會帶來不利效應以及企業已經采取的應對措施能夠將風險降低到較低水平,從而對企業的風險應對措施是否有效進行進一步評估,并附相關的建議。新的內部審計工作思路,圍繞企業的戰略目標,對可能帶來風險的因素不斷地評估,意味著風險評估以及成為目前內部審計工作的核心,幫助企業,尤其是內部審計人員更加及時地發現風險信息,并提出降低相關風險的建議,從而幫助企業實現戰略價值。

2、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的目標是實現企業的整體目標

相比較而言,傳統的內部審計模式關注重點在于企業內部某些業務流程或內部控制,而很少關注企業整體風險,因此其審計目標與企業整體的戰略目標聯系不大,這也導致了傳統內審模式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首先就要明確企業整體的戰略價值,其關注重點并非企業內部控制的某個單一業務,而是整個企業層面,具體而言,該模式下,內部審計通過評估影響企業整體的風險因素,將審計目標與企業戰略目標相掛鉤,重點分析風險水平較高的風險因素,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提出相應建議,進一步幫助企業實現整體戰略價值。

3、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的審計證據發生變化

上文已經提及,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的工作重心轉移到風險評估方面,這也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工作時,把企業放在全行業中,以綜合性的審計證據支持其對企業可能面臨風險的評估。因此,內部審計人員不僅需要從企業內部收集相關信息,也要從與企業關聯的各個外部關聯方收集相關的審計證據,以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信息,所以這也導致了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在審計證據收集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新的審計模式下,內部審計人員往往從企業內部部門開始,外擴至相關的關聯方,系統性地收集審計證據,獲取審計信息,保證審計結論的可靠性和說服力,從而保障審計目標的實現。

4、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的審計效果較高

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與傳統的內部審計模式相比,更具有針對性,因此其審計效果較高,其主要原因是風險評估對審計程序的指導性作用。在采取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時,企業往往會對企業整體的風險做出分析判斷,根據風險因素的重要性水平,采取針對性的審計程序,這些措施對企業提高審計效率及獲得更好審計效果有較大幫助,且能幫助企業防范可能面臨的風險。另一方面,在風險評估并實施審計程序后,內部審計人員應當根據審計程序的結果及收集到的審計證據,對企業的風險因素進行再次分析評估,與初步審計結果進行驗證比對,并對審計程序進行適當的修改,這樣做進一步提高了審計的效率與效果,更大程度保證內部審計質量。

(三)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的職能

內部審計的職能與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以及企業的管理水平關系密切,隨著內部審計的不斷進化,其職能包括的監督職能、管理職能、咨詢職能,以助企業實現整體的戰略價值。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的三個職能并非相互割裂獨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監督是評價和咨詢的基礎,只有起到監督作用,才能進一步評價和咨詢;而評價能夠讓監督發揮作用,讓咨詢有充分的依據;咨詢則是前二者的延伸。

監督職能是內部審計最基本的職能之一,是指內部審計人員根據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的有關規章制度,對相應的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監控,從而最大程度保證企業的業務、操作遵守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的相關規定,提升企業經營的合法性。

評價職能也是內部審計的常規職能之一,具體是指企業內審人員,根據被審計期間內企業的經營狀況,對比一定的標準、往年情況、預先制定的預測等,對企業相應業務、內部控制制度、采取的經營方案等進行評價,并提出適當的改進建議,幫助企業提升經營水平。

咨詢職能是指內部審計人員向企業其他部門提供咨詢服務,例如協助設計相關制度程序等。由于內部審計人員更了解企業財務報表中蘊含的財務信息,在內部審計過程中更夠收集到更多關于企業經營的審計證據,加之內審人員對企業組織架構及整體情況較為了解,執行審計過程中容易發現不足,能夠為企業管理層提供建設性的意見策略,再審計結束后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向管理層提供咨詢服務,有利于企業的管理。

(四)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的流程

1、審計準備階段

在這一階段,內審人員首先要了解企業及其戰略目標,并確定審計目標。其次,內審人員需要系統分析、識別企業經營活動中可能面臨的風險,根據風險的重要性水平確定審計項目的先后順序,制定相應的內部審計計劃,重點關注企業的經營目標、重大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管理層的管理水平、行業的競爭壓力等。

2、審計實施階段

在這一階段,內審人員根據上階段確定的高風險因素,收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測試企業應對這些風險的措施并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往往通過觀察、詢問、檢查等方式保證審計證據的客觀、準確。內審人員隨后根據測試的結果進行剩余風險的確定,并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審計程序來預防可能出現的管理風險。在評估并確認風險后,內審人員要再次深入分析,制定應對風險的策略。

3、審計報告階段

在這一階段,根據制定的審計計劃,執行審計程序后,內審人員對收集到的審計證據進行整理與歸納并做出復合,以審計證據和審計工作底稿為基礎,得出相應的審計結論,并出具審計報告。在報告中,重點突出企業高風險領域及風險應對的策略,為企業管理提供服務。審計報告是內審工作的總結,根據報告來實現早期的審計目標。

4、后續審計階段

審計報告的完成并不代表著內部審計工作已經結束。在后續審計階段,內審人員需要對高風險因素進行后續追蹤,并監督、評價管理層對報告中提到的問題是否進行整改。后續審計階段是內審工作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二、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

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是一種新的審計模式,區分于傳統的審計模式,重點關注風險評估,以風險為導向,為企業的風險管理提供有價值的建議,最終目的是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提升企業價值。

(二)研究展望

以風險為導向的審計理念,已經得到國外眾多理論界學者和企業實際應用的認可。為了推動我國內部審計行業的發展,既要學習參考國外的先進經驗,又要結合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相信在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共同努力下,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我國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的研究和應用能夠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蔡春.審計理論結構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2]鄧銳廷.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結合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內部審計,2011(10).

[3]李越冬.內部審計職能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J].審計研究,2010(03).

上一篇:化學教育與德育教育論文范文下一篇:道德行為養成教育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