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化館公共文化論文范文

2024-02-11

文化館公共文化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鄉村文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要求之一,而鄉村特色文化的建設則是鄉村文明建設重要內容之一。這充分體現了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在大力提倡公共文化服務的今天,公共文化服務為些許困惑的鄉村文化建設與發展及時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同時也從公共文化的政策體系和服務模式為鄉村特色文化的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鄉村特色文化建設;作用

當今時代,文化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成為一個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內涵。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區別一個社會與另一個社會的不僅僅是金錢和自然資源的財富,而首先是它的人民的價值觀念、積極性和創造力”?;诖?,人們關注文化,理性思考發現,在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與快速發展的經濟和日益提高的物質生活水平相比,文化建設與發展相對滯后,農村文化建設猶然,這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和諧社會的總目標不相適應。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如何保障鄉村文明建設,保障鄉村特色文化建設,實現農村、農業、農民持續健康科學、和諧的發展,是我們將面臨的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一、公共文化服務與鄉村特色文化建設

(一)公共文化服務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在政府加強公共服務職能的背景下提出的。從黨的十六大明確要“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到十七屆六中全會“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提出。體現了一個現代政府對自身職能的清晰定位、對公民文化權利的尊重和對文化民生的主動擔當。

實際上,公共文化服務是指建立在一定社會共識基礎上,由政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總體水平來提供、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的服務。目前,我國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文化機構主要有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群眾藝術館、文化館、文化站、文化中心以及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點等,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主要內容有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看電影看戲、公共文化鑒賞、文化素質培訓、群眾性文體活動等。

(二)鄉村特色文化建設

“鄉村文明”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要求之一,而鄉村特色文化建設則是鄉村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鄉村特色文化是一個鄉村地域的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過程和生活中經過長期的積淀、傳播、整合、演繹、變革而形成的具有公共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的一種有別于其他地區或其他形式的特色文化活動方式,在鄉村,主要表現在各類的民間文化上。比如:民間歌舞、民間文學、民間體育、民間美術、民間風俗、民間信仰、飲食文化、旅游文化、商貿文化等等。以浦口區的鄉村特色文化為例,就有《手獅舞》、《龍舞》、《老漢推車》、《跑驢》、《船燈》、武術、國際象棋、回民風俗等等。這些特色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不僅繁榮了文化的千姿百態,豐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也促進了鄉村的文明建設。但隨著近年來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對經濟和文化的看法的偏頗,造成了鄉村文化建設的嚴重失衡。正如早年梁淑溟先生所認識的那樣:“中國的問題是文化失調的問題,那么在鄉村就是鄉村文化的失調問題?!笨梢?,文化建設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既是當前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公益性可以保證鄉村特色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特征主要是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公益性排在第一位,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核心內容。公益性,就是政府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基本上是免費服務,或是低于成本、收費很少的服務,具有公益性質,體現對人的關懷, 促進人的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展,不以營利為目的,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

而鄉村特色文化則包羅萬象,有積極健康的文化,如健康的民間文化活動、宣傳、普及科學知識活動等,但也有消極頹廢的文化,如不科學的巫術、不健康的賭博、個別愚昧的習俗、甚至有反動的邪教等。積極的主流文化的傳播,政府需要一定量的投入進行必要的引領。在過去,政府往往只是倡導,并沒有或少有真正把鄉村的特色文化當做經濟建設一樣來硬抓,使得一些健康的文化不能得到有效傳承和發展。例如,在我們浦口區,原來幾乎每個鄉村都有自己的特色民間文化活動,經過文化大革命至改革開放以來,正是因為沒有政府公益性的文化服務和引領,使得石橋鄉的柴龍、星甸鎮的花燈、湯泉鎮的板凳舞、永寧鎮的河蚌燈以及大批的旋律優美的民歌等或全部失傳或鮮有人知之。經過二、三十年來社會經濟發展的反思,我們已經清楚地知道,沒有健康文化背景的發展,只是一種沒有靈魂的經濟增長而已。所幸,黨和政府看到了社會發展的軟肋,出臺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公益性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如在我們浦口區的一些鎮街,正是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挽救了瀕臨滅亡的一些民間文學、民間傳統習俗;恢復了一些民間歌舞、民間體育活動;傳承發展了一大批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這些特色文化的興起和發展,喚醒了鄉村的文化自覺,提高了鄉村的文明程度,保障了鄉村特色文化的健康發展,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公共文化的政策體系可以保證鄉村特色文化建設的長久發展

鄉村文化尤其是特色文化,要想長久的傳承和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個長效的公共文化政策體系作為支撐。換言之,即是指政府在特定情境下為達到一定的文化目標而制定的行動計劃或行動準則。它帶有很強的指向性、目的性。在整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政府起著主導性、支配性、決定性作用,承擔著主要責任。政府的主導地位體現在,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行總體規劃和布局,從公共文化設施網絡覆蓋體系,公共文化服務組織支撐體系,公共文化產品生產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公共文化人才、資金、技術保障體系,公共文化政策法規和制度設計體系,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公共文化服務評估、激勵、監督體系等構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各個方面全面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以我們浦口區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鎮(街)一品”鄉村特色文化建設為例,這個計劃早在十年前就曾提出,但一直沒有真正得到有效落實,經濟狀況和人才優勢好的鎮街還能堅持三兩年,一般的鎮街僅是為了落實區里的文化部署而落實,不是真正為了發展鄉村特色文化而真抓實干,檢查時有,不查時沒。這種沒有公共文化政策保障體系的部署,最后大多流于形式。

隨著最近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相關政策的出臺,還是“一鎮(街)一品”的鄉村特色文化發展,就明顯比過去落到實處,且在我區的鎮街文化建設中有了競爭的勢頭。比如,在“一鎮(街)一品”鄉村特色文化建設中,原來永寧鎮的民間舞蹈《手獅舞》算是發展比較好的一個項目,但最近沿江街道的《荷花燈》、星甸鎮的民間武術、湯泉街道的《采茶舞》、頂山街道的合唱隊、烏江鎮的《龍舞》、泰山的《跑驢》等特色文化,在各自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都歌舞出了自己鎮街的特色,今年6月18日還在永寧鎮舉辦了一場“浦口區鎮街特色文藝匯演”,加強了交流和溝通,切實讓鄉村老百姓感受到了政府的文化惠民,同時也增強了鄉村百姓文化自豪感和文化歸屬感,促進了鄉村文明社會的建設步伐。

四、公共文化的服務模式可以保障鄉村特色文化的有序發展

既然是鄉村特色文化,那就自然是各個鄉村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說,“人沒我有,人有我特”,總之是與眾不同。為保障每個鄉村自己特色文化的有序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服務模式,而公共文化的服務模式恰恰可以解決這些。

以浦口區的“一鎮(街)一品”文化特色建設為例,在沒有公共文化服務模式之前,我們也曾做過要求,每個鎮街要有鎮街的特色文化,但一直沒有真正的得到落實。主要原因:一是沒有政策支持的專項經費;二是憑鎮街自己沒有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的專業老師;三是即使有地方特色文化也沒有專業的輔導老師;四是有些鎮街的鄉村或是社區盲目上,看到人家玩龍,我也玩龍,看到人家玩花船我也玩花船,等等諸如此類,這樣既體現不出鄉村特色文化來,同時也顯得很無序。

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就是以政府為主導,以滿足社會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為目的,向社會提供公共文化設施、公共文化產品、公共文化服務以及運行管理系統和制度。尤其是公共文化產品生產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公共文化人才、資金、技術保障體系,公共文化政策法規體系,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體系等為公共文化服務組織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這個前提下,自去年以來,區文廣局首先對全區鄉村的特色文化進行了梳理,挖掘出各個鄉村的真正特色文化,由區、鎮街二級政府出臺相關文件在政策上、經費上給予必要的支持并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區文化館、圖書館等公益性的文化單位要在專業技術、專業老師、文化產品的挖掘、輔導和配給上給予保障。對本來就有的而且一直在活動的特色鄉村文化給予進一步打磨、做大做好;如永寧的《手獅舞》、湯泉的《采茶舞》、盤城鄉村的《霸王鞭》等;對本來就有但近年沒有活動的鄉村特色文化要幫助其恢復起來,如:烏江鎮多年沒能玩耍起來的《龍舞》耍起來了,橋林農民曾經過唱到中南海的民歌唱起來了,石橋鄉村早年的《蓮湘》打起來了;對有些鎮街鄉村,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幫助挖掘項目,建立自己的特色隊伍。如:星甸鎮在解放前習武的人較多,幫助其建立自己的武術隊,不僅能帶領村民強身健體,還能參加一些演出。江浦街道社區民間隊伍多,就幫助建立各種體操隊、腰鼓隊、 鑼鼓隊、合唱隊等;對早年就在各地已經挖掘的一些民間文藝項目,雖然現在也沒人演出了,但區文化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資源配置,如在湯泉地區挖掘的《荷花燈》舞配置給沿江鄉村玩耍,泰山街道一個村的《蝴蝶燈》舞配置給另一個村排練演出,這樣,就保證了全區每一個鎮街都有了自己的特色文化活動,在這種公共文化服務模式的引領下,目前,各鎮街也都在完善“一村(社區)一品”特色文化活動。由此可以看出,公共文化的服務模式確實可以推動鄉村特色文化的有序發展。

五、公共文化產品的供給體系可以激活鄉村特色文化品牌的誕生

公共文化資源供給體系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子體系,它由三部分力量組成,一是政府,二是相關部門和公益性文化單位,三是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鄉村潛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是開發不盡的文化寶藏。鄉村文化資源是鄉村開展文化建設重要的基礎和依托。只有充分挖掘鄉村豐富的文化資源,并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鄉村文化才能實現大發展大繁榮,從而促進鄉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協調發展。

而公共文化產品的供給體系一旦和鄉村的文化資源有機結合起來,就一定能激活鄉村特色文化品牌的誕生。

以我們浦口地區為例,浦口地處古都金陵江北,非遺項目眾多,有著豐厚的鄉村文化資源。但資源優勢不一定就是品牌優勢。近兩年來,在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強勁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務在推動地區社會經濟全面發展中凸顯出了無比的優越性。如省級非遺項目《手獅舞》、市級非遺項目《茶山會》等在傳承發展中,從浦口區財政、區文廣局相關政策、到鎮、村財政均給予了大力的扶持,《手獅舞》演遍大江南北并三出國門,成為了我區的品牌鄉村民間文化。

湯泉鎮,既是一個著名的溫泉鎮,也是我國較有名氣的苗木大鎮。隨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兩年來,由區政府和湯泉鎮政府共同承擔的“中國湯泉溫泉節”和“中國湯泉苗木節”各兩屆均獲得圓滿成功,大大提升了湯泉的地位和品位,并使這兩個節日成為了在中國溫泉和苗木業界的品牌文化活動。在這幾屆苗木節和溫泉節的文化活動中,所有參加活動的文化節目和特色活動內容皆有政府買單,充分體現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產品供給中發揮了強勁的效用,激活了鄉村文化品牌的誕生。

總之,鄉村特色文化的建設,不僅僅是鄉村文明建設的內容之一,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要內容之一,更是以文化人、以人為本的根本內涵體現。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對于一個民族來說,只有將它的文化資本、自然資本和國民健康與它的GDP看著一樣的重要,這樣的國家才有前途。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那樣:只有文化的繁榮才是最高的目標。我們相信,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必將對我國鄉村文化的崛起和繁榮,乃至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戴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問答.

(作者單位:浦口區文化館)

文化館公共文化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隨著時代在改變,雖然群眾文化有著明確的價值取向但是群眾文化的價值取向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全力發展公共文化的作用性,并且建立服務社會的公共文化體系,只要建立了這兩點,就是建設了繁榮的社會和先進的文化。它能快速提高我們的民族思想,對我們建設富強的社會、和諧的國家、對未來祖國的建設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關鍵詞:基層文化館;公共文化;作用

0 引言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需要以政府為主導全社會參與形成的傳播先進文化、普及文化、給社會提供精神食糧,并且滿足人民對文化的渴望,保障了我們國家的公民建立公共文化體系的公益性。我們國家建立現代文化體系的公共性,是因為它對我們國家建設現代化文明國家有著重要的意義。

1 公共文化的幾項服務特征

基層文化主要有五個方面的特征組成,這五個方面的特征分別體現了主導性、公共性、緊密性、服務性、基礎性。

(1)主導性對國家的影響。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主導方式必然要依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體現的并不是市場,而是國家的意志,更是政府對我國公民的人文服務與精神關懷。在我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特殊國情下,政府辦的公共文化占有社會文化舉足輕重的地位。之所以占著主導地位是因為它有著強大的影響力,他的社會性強,影響力大,覆蓋面廣。即使是現在社會投資的豐富多元化,公共文化的主導地位也是沒有動搖過的,我們國家的國情和憲法也決定著基層文化的主導性。公共文化體系不但得到了社會的尊重和認同,還得到了國家的認可。

(2)基層文化的公共性。服務社會上所有的成員是基層文化的公共性,它還主要體現在為人民群眾提供著最基層的文化服務。

(3)基層文化的緊密型。群眾文化工作網絡里有著廣泛的基層文化庫,而這個網絡有著公共文化的覆蓋范圍,并且基層文化館成了網絡文化的龍頭,因此基層文化館在構建公共文化體系有著“緊密”而獨特的作用。

(4)基層文化的服務性?;鶎游幕^有著種類繁多的公共文化服務,為廣社會大群眾提供了不同層次的文化生活,并且為社會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鶎游幕^為群眾提供者文化活動與其他社會活動,它的目的都不是為了自身利益,從性質上講正直具有“公共文化服務”的根本屬性。這便是基層文化的服務性。

(5)基層文化的基礎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隨著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文化企業,并加大了對文化的投入包括設施設備的較大改善,實踐證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必須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和資源基礎作為前提和保障。

2 基層文化的鞏固和服務體系的強化,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首要前提

基層文化面對的是群眾自我教育、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一種社會文化形態。隨著時代在改變,雖然群眾文化有著明確的價值取向但是群眾文化的價值取向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有著積極主導地位的基層文化應當不斷地強化和鞏固,那么應當怎樣強化和鞏固基層文化的地位呢?

(1)開展文化活動。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組織文化活動,積極的配合并鞏固基層文化館的服務體系地位。群眾文化的作用是通過組織不同種類文化活動,吸引群眾參加達到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和造就對社會有用的新人為目的。

(2)宣傳文化的優勢。大力進行社會文化的引導與宣傳,鞏固基層文化館的陣地地位?;鶎游幕哂谢ヂ摼W絡優勢、地點上的優勢、人才集結的優勢、獨特的優勢,并且能夠把公共文化體系的主要作用和擴散功能很好地展現出來。

(3)強化公益和服務職能明確基層文化館的主要地位。不斷提高人們的審美觀和民族文化質量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就是公共文化館的主要職能。

(4)鞏固基層文化館的導向地位。始終堅持群眾文化服務方向,基層文化館想要實現它本身的社會體系價值,只有不斷完善和不斷提高群眾文化體系的服務,不斷堅持群公共眾文化服務的方向。

3 讓基層文化具有時代的特色

開展和諧群眾文化的基礎是要優秀的文化作品和優秀的文化創意,那么怎樣策劃并且實施這些文化活動就是一個關鍵的環節。當然在實施和諧文化活動中,文化活動實施工作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到和諧文化的質量。因此必須要開展準決策準確、運作合理、調度有序、指揮得當的文化活動,這樣才能達到和諧文化活動的理想效果。

4 整理和諧文化資源

建設和諧文化有利于深入宣傳貫徹民資和諧、社會和諧、城鄉和諧、階層和諧,和諧文化活動的開展也會營造一個美好的社會氛圍。要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設和諧文化,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優良的文化傳統。并且利用豐富的文化活動形式,創造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培養共同理想,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引導人民群眾樹立和諧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促進和諧社會的完美建設。社會的穩定來源于優良的文化傳統,只有在構建好了和諧的文化體系,才能讓社會更加繁榮富強起來,也只有這樣我們的公共文化體系才能發展得越來越成熟。

5 結束語

和諧文化活動的開展不能只依靠獨立的文化個體的力量,畢竟它是有限的,我們要充分發揮國有文化事業單位的主導作用,并且堅持和諧發展的原則,積極整合文化資源,團結調動一切力量共同構建、共同參與和諧群眾文化活動體系,創建和諧的社會氛圍,實現社會的進步、民族的進步、國家的進步。優秀的文化決定了優秀的社會,公共文化體系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的發展,更有利于國家的繁榮昌盛與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顧曉虎.堅持科學發展 發揮基礎作用——論基層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基礎作用[J].網絡財富,2012(23):9192.

[2] 蘇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培訓講師).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促進文化在更廣泛的層面上繁榮發展[N].中國藝術報,20071016.

文化館公共文化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當前,我國城鄉文化均等化任務非常艱巨,農村地區公共文化建設滯后,其主要原因就是資金短缺、財政投入乏力。通過總結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現存的問題,分析其成因,探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機制的創新。

關鍵詞: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機制,均等化

文化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七屆六中全會將“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作為現階段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奮斗目標之一,十八大進一步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部署。實現城鄉文化發展均等化的首要任務就是增加農村公共文化資源和服務總量。財政投入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探索和創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財政投入機制,是改善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條件以及農村公共文化產品有效供給的重要保證。

一、財政性投入成為農村公共文化資源供給的重要保障

穩定的農村公共文化資源供給需要可靠的資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務作為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決定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資金保障必須納入公共財政預算。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資金供給應該由政府公共財政投入為主,而不能主要靠市場收費解決。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文化財政投入力度,全國文化投入呈現持續增長態勢?!笆晃濉逼陂g,全國文化事業費總計達1 220.41億元,是“十五”時期的2.46倍,年均增長速度為19.3%,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個時期[1]。針對農村地區文化建設相對薄弱的問題,國家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提出“文化投入重心下移、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方針,全國文化投入結構有所改善,財政投入進一步向農村地區傾斜。據文化部的統計結果顯示,2010年,全國文化事業費為323.06億元,其中農村投入116.41億元,占36.0%;2011年,農村地區文化事業費為187.12億元,占全國文化事業費的47.7%,較2010年提高了11.7個百分點。一系列面向農村的重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項目順利實施。2007—2010年,中央財政共投入39.48億元,補助全國2.67萬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到“十一五”末基本實現了“鄉鄉有綜合文化站”的建設目標。截至2012年3月底,全國已完成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項目22 443個,建設資金總計89.49億元,平均每站建設資金39.87萬元[2]。

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財政投入存在的問題

(一)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財政投入差距日益擴大

當前我國城鄉公共文化建設的財政投入呈不均衡發展態勢,農村地區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少,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不足。農村財政性文化經費的政府支出層級較低,一般由縣級以下政府提供。自從2002年我國農村實施稅費改革以來,鄉鎮取消了原先納入財政預算和財政財務開支的稅費項目,僅剩下為數極少的工商稅,可支配財力薄弱,基本上沒有用于文化建設的資金,村一級每年的轉移支付資金中也沒有“基本文化活動經費”這一項目。農村地區文化事業經費投入遠遠落后于城市。據文化部統計顯示,“十一五”期間,全國文化事業費1 220.41億元,其中,農村投入389.76億元,僅占30.29%;城市投入850.65億元,占69.71%,城市投入約為農村投入的2.3倍。由此可見,城鄉文化事業財政投入差距依然較大,實現城鄉公共文化均等化的任務非常艱巨。

(二)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財政支出項目選擇結構失衡

在農村文化事業基礎設施建設中,各地都將注意力放到了如何獲取上級財政的撥款上,而將財政支出的項目選擇放到了次要位置。一些見效快、易出政績的“顯性”農村公共文化建設項目財政投入過剩,而一些見效慢、期限長,具有戰略性的“隱性”公共文化建設項目投入不足。此外,在農村文化建設資金的使用方面,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形式主義、鋪張浪費、為完成上級指定的任務盲目追求數量的現象——熱衷于投資新建公共文化項目,而不愿投資維修現存的公共文化設施。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的絕對數量雖然增加了,但很多質量沒有跟上,沒有實用價值,形不成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我國政府分層較多,在農村文化事業經費轉移支付過程中,各個環節挪用、截留、擠壓資金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資金到位慢,到位率低。而財政資金經過層層截留,下撥到農村后,基層政府對資金的預算管理差,不僅出現多個部門共同管理下撥資金的局面,而且往往還要設立專門的機構負責專項文化資金、項目運作,這些機構和行政人員又占用了大量資金,這都影響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各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運行成本過高的問題普遍存在,導致財政投入到農村公共文化領域的資金使用效率不高。

三、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財政投入乏力的原因

(一)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要求與政府財政統籌體制的矛盾

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屬性之一,要求不同區域不同群體之間均等的分配公共文化資源。要做到這一點,政府必須對公共文化建設的資金進行統籌。但我國目前實行各級政府“分稅制”,這就出現了“統”與“分”的矛盾。即“稅”要分而用之,但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卻需要“統”而用之。這一矛盾的解決需要對公共文化建設的財政資金統籌方面進行相應調整。

(二)非均衡的國民收入分配政策

在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受城鄉二元經濟體制影響,公共財政投入一直以來重城市而輕農村。統籌城鄉發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國民收入的城鄉分配當前依然存在向城市傾斜的問題。此外,政府在GDP政績的指揮下,文化建設長期受到輕視、忽視和偏視,加之財政性公共文化建設的顯性效益低于其他公共事業建設,一些地區沒有將文化建設真正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進行規劃和部署。因此,造成了我國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財政投入不足。

(三)轉移支付制度尚未健全

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的轉移支付中,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在使用上隨意性較強,資金監管難度較大。因此,目前專項轉移支付方式在我國各地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資金的轉移支付中所占比重較大。專項轉移支付的資金都是針對具體項目,規定了具體用途,在資金的使用上受到嚴格監管。這種轉移支付方式由于投入項目種類繁多,重點不夠突出,對于緩解地區間公共文化建設的差異不能起到顯著的作用。而且專項性轉移支付額的額度、對象的確定均未進過科學論證,財政部門很難對各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際情況以及農民對公共文化產品的實際需求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所劃撥的金額往往與實際需求不相匹配。

(四)財政投入績效評價體系的缺失

文化經濟領域的統計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統計中的難點,中央和地方政府對于公共文化服務領域財政支出的評價工作尚處于探索階段。由于對財政資金投入文化領域的評估不僅要衡量其經濟效益,還要有針對性的衡量其社會效益,而社會效益的評估很難直接量化,需要借鑒中間指標,這樣難免出現評估主體認識所引起的誤差。因此,現行的評價方法存在欠缺連貫性、科學性和系統性,評價指標關聯度不高等問題。

四、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機制的改革與創新

(一)加大財政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傾斜力度,合理界定各級財政的出資責任

首先應改變“重經濟、輕文化 、重城市、輕農村”的不均衡發展思路,平衡經濟建設和文化發展的財政投入結構,平衡城鄉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的結構;其次,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投入責任。分稅制改革后,財權主要集中在中央,事權卻集中于縣、鄉政府。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中,基層政府是農村公共文化產品供給的主體,然而由于基層政府財力有限,用于文化建設經費的缺口不斷增大。盡管中央財政已逐年增加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但依舊不足。農村公共文化事業作為一項覆蓋廣大農村地區、以提高農民文化素質為主要目標的公益福利事業,根據公共財政“事權與財權相對稱”的理論,中央財政對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投資中理應承擔主體責任,而在地方財政的出資中,則應明確以省級財政為主要出資主體。

(二)優化財政投入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首先,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財政投入的項目選擇上應結合農民對文化產品的實際需求。要考慮到文化傳統、人口差異和地區差異等因素,再對適合的公共文化項目進行資金投放??蓢L試構建一個由轄區內部需求決定的公共文化建設項目財政投入決策機制,由全體農民或農民代表對本轄區內的公共文化建設財政投入的項目進行表決,提高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財政投入的實際效率。其次,應積極調整農村公共文化財政投入資金使用方向。目前我國鄉鎮級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效顯著,應將今后的財政投入重點分配到最基層的村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可以有效降低農民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成本,提高各類文化基礎設施及公共文化產品的使用效益,擴大各類農村文化活動的參與面和受益面。

(三)建立合理科學的轉移支付制度

一般性轉移支付在實現公共文化建設的均等化、縮小地區間的差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專項性轉移支付只能作為解決特定問題的工具,起輔助性作用。所以應加大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一般性轉移的比重,這樣才能有效填補基層政府為開展各類農村文化惠民工程所產生的資金缺口,保證農村公共文化財政投入的穩定。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比重就需要相應增強資金的監管力度。自上而下成立一個管理和分配農村公共文化事業資金的獨立的專門機構,確保資金使用效率,增強轉移支付資金使用的透明性及規范性。在降低專項性轉移支付所占比重的同時應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在對專項經費的投入上,應該選擇文化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

(四)健全農村公共文化事業建設的資金投入績效評價和反饋體系

可從量化指標與民主評議兩個方面設計農村公共文化事業財政投入的評價體系。一方面,可以采用量化指標,測算年度農村公共文化事業財政投入總量、農村公共文化事業投入在財政總支出中所占比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需求量及財政實際投放量等數據來量化農村公共文化資金投入質量。另一方面,可以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通過引進專家咨詢制度和中介機構評價監督制度結合農村群眾民主評議的形式,考核各級政府及各相關部門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與資金使用效果。

(五)積極探索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非財政投入方式

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由政府主導并不等于政府包辦,受財政總量的限制,公共財政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只能進行有限的投入,因此應該應積極探索符合市場經濟運行要求的非財政投入的方式來籌集資金??梢試L試利用積極的金融及財稅政策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形成政府、社會、個人共同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的新格局。

參考文獻:

[1] 于群,李國新.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2012)[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2-3.

[2] 文化部財務司.全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和發展情況分析[EB/OL].文化部網站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cws/whtj_cws/

201211/t20121107_267143.html.

[責任編輯 杜 鵑]

文化館公共文化論文范文第4篇

溝通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方式,是組織的基本特征和活動,是維系組織存在、保持和加強組織紐帶、創造和維護組織文化、提高組織效率效益、支持促進組織不斷發展進步的重要途徑。隨著溝通理論的發展,不同的組織形成不同的溝通方式,行政溝通則是眾多溝通方式中的一種重要形式。所謂行政溝通,即行政信息溝通,指的是行政體系與外界環境、行政體系內部(各部門之間、各層次之間、各人員之間)通過一定的媒介和方式傳遞推行政務所需的觀念、情感、消息、情報、資料等信息,以期達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與合作、更好地完成行政活動、謀求行政體系和諧有序運轉目的的一種管理行為或過程。

行政溝通是行政管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同時也在公共部門管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廣州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在《行政溝通簡論》一文中明確指出:“能否高度重視行政溝通的效用、正確認識行政溝通的障礙、抓住要點努力提升行政溝通的水平,對于加強和提升我國政府行政管理的思想力、行動力、公信力和感召力,意義不容忽視?!痹诂F代社會中,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我國公共部門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行政溝通在公共部門管理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公共部門進行有效的行政溝通不僅可以提高行政效率,而且還會有效解決公共部門內部存在的問題,加強日常管理和應對危機的能力,不斷提高公共部門的服務能力和適應能力。

我國政府日益重視公共部門行政溝通的作用,不斷采取舉措提升我國行政溝通的水平和能力。2013年10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指出:依法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是人民政府密切聯系群眾、轉變政風的內在要求,是建設現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穩定市場預期,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重要舉措?!兑庖姟氛J為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利于增強公開實效,提升政府公信力。2013年10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提出要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抓手,繼續深化改革,加快實施政府職能轉變,扭轉政令不暢的“堰塞湖”現象。政府信息公開、扭轉政令不暢都恰恰是行政溝通中正式溝通內容和途徑的體現。尤其是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民民主意識的不斷提高、公共部門職員和群眾需求的復雜多變以及先進管理模式的普及等多重因素,人們也漸漸認識到公共部門行政溝通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充分了解我國公共部門行政溝通的特點和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溝通障礙,進一步提高公共部門的行政溝通水平,對優化公共部門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公共部門行政溝通的特點和方式

公共部門的行政溝通最大特點是在進行溝通的各方中必有一方是公共部門或公共部門人員,且這種溝通具有準確性、穩定性、可監督性、目的性、廣泛性、方式多樣性等。公共部門的行政溝通具有準確性,不論是公共部門內部之間還是公共部門與外界環境之間,在溝通過程中所傳遞的信息都是準確無誤的,這一點也是由公共部門的特點所決定的。公共部門的行政溝通具有穩定性,公共政策和法令具有長期有效性,公共部門的設立和部門內部人員也具有固定性,部門職責也具有明確性,這些都使得公共部門的行政溝通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公共部門的行政溝通具有可監督性,公共部門和公共部門人員所進行的一切行政溝通都在政府監督機構和人民的監督之下進行。公共部門的行政溝通具有目的性,公共部門為實現某一既定目標,通過行政溝通傳遞推行政務所需的信息,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公共部門的行政溝通具有廣泛性,公共部門進行的行政溝通很多時候會產生一定的溝通效應,其適應性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其面向的對象也會是大部分人群。

公共部門的行政溝通一大特點就是方式具有多樣性,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劃分。根據公共部門行政溝通的溝通渠道和方式是否固定和規范,將溝通劃分為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根據公共部門進行溝通的形態表現不同將溝通劃分為下行、上行和平行溝通;根據溝通的傳遞和接受方式的不同將溝通劃分為口頭的、書面的、多媒體的和其它的方式。

(一)公共部門行政溝通的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

公共部門行政溝通的正式溝通,就是按照公共部門的明文規定,依靠公共部門的正式機構和權限關系為渠道進行的信息傳遞與交流。例如公共部門發布各種文件、召開正式會議、制訂正式報告、手冊;公民個人或群體向公共部門提出意見或者建議;公共部門領導與下屬因公務所進行的正式接觸與會談等??梢哉f,正式溝通要依法辦事,遵章守矩,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公共部門行政溝通的非正式溝通,是指公共部門正式組織之外的信息傳遞和意見交流,這種溝通方式是建立在部門人員之間及與群眾之間的社交及感情基礎之上,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行為產生的。非正式溝通具有以下特點:以社會關系為基礎;從各類人群的專長、嗜好、習慣和興趣中發展;多數在非正式的場合進行,不受時間、地點和條件的限制;具有開放性,非正式溝通不限于公共部門內部,還與社會環境中其他因素相互作用。例如部門人員間的日常接觸、社交,非正式渠道的消息傳播等。非正式溝通可以傳達行政組織無法或不愿意通過正式手段傳達的消息或資料、解決通過正式溝通無法解決的問題,但非正式溝通有時會造成其他后果,如歪曲事實、誤傳消息,造成不必要的誤會與事端等。

(二)公共部門行政溝通的下行溝通、上行溝通與平行溝通

下行溝通指自上而下的溝通,也就是公共部門上級向其下級傳遞信息、公共部門向人民群眾發布信息,因而又稱傳遞溝通。下行溝通的主要作用是:讓下級部門和成員及時了解公共部門工作目標和領導意圖;增強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的向心力和歸屬感;提供關于公共部門的情況,發布相關政策及聲明;協調公共部門或工作人員對任務及其它關系的了解等等。通過下行溝通,可以協調公共部門組織內部各個層次的活動、明確工作意圖、行動目標等。但在下行溝通過程中,要注意避免產生消極對抗情緒,加強溝通的互動與反饋。

上行溝通指自下而上的溝通,也就是公共部門下級向上級反映意見和情況、群眾向公共部門提出建議和意見,形成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又稱為反饋溝通。上行溝通的目的是要將下級或群眾對有關情況的看法、意見和建議及時反映上來,以利于上級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對下級的工作進行進一步的指導,或者是吸收和采納下級與群眾的合理化建議。但在上行溝通中,要注意全面、客觀地聽取下級意見,防止報喜不報憂的情況出現,同時更要避免信息失真問題。

平行溝通指橫向的溝通,也就是同級部門或同事之間的溝通,在公共部門系統中層次相當且不相隸屬的個人或各單位間所進行的信息傳遞和交流。由于工作或業務上的關系,不同組織與人員之間或多或少總是存在某種聯系,因而便產生了橫向溝通。橫向溝通可以互通信息,避免相互之間的誤解、扯皮以及踢皮球現象,減少層級輾轉、節省時間,有利于為實現公共部門的共同目標而奮斗。

二、我國公共部門行政溝通的障礙

我國公共部門行政溝通特點明顯,溝通方式多樣,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公共部門行政溝通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公共部門也逐漸認識到行政溝通的重要性,公共部門內部及公共部門之間的組織系統和制度保障已開始逐步建立,辦公自動化和公共部門聯網工程也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多種原因,目前還存在一些行政溝通障礙,因此也需要我們正確認識公共部門行政溝通的障礙。

(一)公共部門行政溝通方式選擇不當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我國公共部門行政溝通方式具有多樣性,既有正式和非正式溝通,還有下行、上行和平行溝通,并且這些溝通還可以通過不同的傳遞與接收方式來完成,尤其是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成熟,更使得溝通方式呈現多元化趨勢。但我國公共部門在很多時候沒能選擇最佳的行政溝通方式,溝通方式還在遵循著以前的經驗和方法,沒有做到與時俱進與開發創新,這樣的情況不但浪費了人力物力,還可能使得溝通效果不盡人意。例如,我國習慣性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就是開會,在公共部門,這種行政溝通方式更是常見。通過開會固然會解決大多數問題,但很多時候,這種方式會阻塞一些本來更有效的溝通渠道,同時還容易形成官僚主義的工作作風。

(二)公共部門行政溝通過程信息失真

在我國公共部門中,其組織結構類型屬于金字塔型的垂直領導關系,中央與地方之間、地方上下級之間、公共部門與民眾之間都可能存在信息傳遞中間環節多、過程太長、溝通縱強橫弱的現象。這些現象的存在很容易導致行政溝通信息失真。公共部門的行政溝通過程信息失真,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公共部門內部進行行政溝通時存在信息失真。公共部門的組織結構對內部的信息傳遞會直接產生影響,組織結構不合理、組織機構過于龐大、中間層次太多,溝通的信息從最高決策層傳遞到最基層進行的下行溝通不僅容易產生信息失真,而且還會浪費時間,影響效率。另外公共部門內部進行上行溝通時,上下級間容易產生地位上的障礙,部分下級一味逢迎、報喜不報憂,或隱瞞事實、該報不報,這些情況更使得公共部門內部行政溝通出現信息失真,造成公共部門行政溝通障礙。其二是公共部門和民眾之間進行行政溝通時存在的信息失真。在行政溝通中存在信息不對稱,有些組織和個人由于知識掌握上的或所處位置上的便利,對于某些信息比另外一些掌握得多一些,使得公共部門行政溝通傳遞的信息呈現不均勻、不對稱的分布,造成公共部門信息向民眾傳遞出現信息失真。同時,公共部門對民眾的信息了解滯后與不全面,基層民眾的想法和情況不能快速傳達到公共部門內部。有時如果民眾信息傳輸通道不暢,公共部門與民眾之間的行政溝通變成單行溝通,缺乏反饋環節,更會加劇行政溝通的信息失真度。

(三)公共部門行政溝通傳遞通道不暢

目前在我國公共部門中,部門內部由上及下的行政溝通傳遞通道比較規范,但也會存在一些信息被阻塞在溝通渠道中,不能及時傳達的情況,比如有些文件和報表被層層傳達到基層時,可能已經是上交的最后期限了,人們根本來不及體會文件精神和報表內容,只能匆匆應付了事。公共部門對民眾行政溝通的傳遞通道可以說大部分還停留在老辦法上:電視、報紙、雜志和公共部門內部的公告欄。在推行上網工程后,由于公共部門缺乏相應管理經驗,導致很多網站都只有一個內容空泛的網頁,有的甚至網站建立后基本沒有更新過內容,這種做法就間接地阻塞了一個很好的溝通渠道。

三、提高我國公共部門行政溝通水平的途徑

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民民主意識的不斷提高、公共部門職員和民眾需求的復雜多變以及先進管理模式的普及等多重因素,漸漸讓人們認識到公共部門行政溝通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提高我國公共部門行政溝通水平,在分析了存在的溝通障礙后,可以有針對性的從如下途徑進行改善:

(一)正確選擇行政溝通方式

正如上文中所分析的,行政溝通方式有很多種,每一種都各有其特點,這就要求公共部門在進行行政溝通的時候要進行選擇,選擇適當的溝通方式可以很順利地達到行政溝通的目的,使行政溝通事半功倍。而選擇何種行政溝通方式才是最合適的,則涉及到執行人的經驗和判斷。公共部門行政溝通方式的選擇具有一定的策略性,首先要了解對方的信息接受方式,然后選擇合適的溝通手段,才能使要傳達的交流意圖得到比較完整準確的接收和理解。尤其是作為公共部門的領導者,更要頭腦靈活,不要一成不變、生搬硬套,要學會將多樣的行政溝通方式融入到工作中,并在工作過程中多做總結,歸納出什么情況適合哪種溝通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行政溝通水平。

(二)避免行政溝通過程信息失真

行政溝通過程其實也是信息傳遞的過程,因此信息失真會極大地影響行政溝通水平,所以公共部門在進行行政溝通時要盡力避免信息失真。在公共部門內部,為防止內部傳達信息時出現信息失真,可以采取文件下發的方式來避免人為造成的信息失真。但采取此種方式必須做到文件不要長篇大論,避免過多的強調重要性、意義等,盡量要做到簡潔明了,避免另一種形式的信息失真。對于上行溝通過程中存在的信息失真,可以通過第三方決策咨詢機構,此類決策咨詢體系不受政府部門領導,具有相對獨立性,它可以從各個渠道和方面收集信息,隨時可以為公共部門領導提供反饋信息,可以與基層上報的情況進行對比,這樣就避免了下情上達時,只報喜不報憂的情況出現,從而避免信息失真對公共部門決策的影響。

(三)電子政務環境下搭建行政溝通傳遞通道

公共部門行政溝通的最終目的是為人民服務,因此,更要拓寬溝通渠道,使公共部門和民眾之間可以通暢地進行信息傳遞,這有利于政策的執行和對民意的了解,進而達到較好的行政溝通效果。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正在不斷影響和改變著社會,公共部門行政溝通普及信息化,不但可以拓寬溝通渠道、提高效率,還可以用最少的投入來達到最大的效果。公共部門進行的信息化建設,又稱之為電子政務。電子政務環境的特點就是使用便捷性、范圍廣泛性、傳輸快速性,而良好的行政溝通則需要這些特性來保證溝通的順利進行。利用好電子政務環境,搭建行政溝通的傳遞通道,是提高公共部門行政溝通水平的一個有效途徑。

首先,公共部門人員要適應電子政務環境下的信息傳遞方式,要做到每天查看自己的電子郵箱、OA系統,保證新生的行政溝通渠道順暢運行。同時,還要將電子政務理念貫穿于工作之中,充分利用電子政務帶來的行政溝通上的便捷。其次,要開發建設面對民眾的行政溝通信息系統,要充分規劃該系統要進行哪些方面的行政溝通,該系統的模塊組成和更新模式都要有明確計劃,同時該系統必不可少的就是民意反饋和在線答疑模塊。最后,要有規章制度的約束,保證該行政溝通系統可以正常運行。至此,一個可以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的行政溝通渠道便搭建成了。電子政務環境下搭建的信息溝通系統可以集成很多行政溝通方式的優點,對公共部門行政溝通水平的提升有很好的效果。

總之,行政溝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公共部門日常工作的進展。在充分了解其特點和方式之后,可以有針對性的對造成公共部門行政溝通的障礙進行解決。除本文中提到的外,其它解決途徑還有很多,例如可以加大上行溝通力度、多采用雙向溝通、處理好公共部門上下級關系、加強行政溝通技巧的培訓等。

(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法政學院)

責任編輯:曉途

文化館公共文化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文化館

前言:

本文通過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相關概念進行梳理,根據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便利性、普惠性、基本性、均等性的特征分析公共文化服務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到的作用。第二部分著重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務因為政府職能的轉變、公共文化服務改革等原因而產生了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同時也分析了社會化的優勢。并著重介紹了武侯區文化館社會化現行的“1+N+1”模式,即1個基礎運行管理服務團隊,N個品牌項目,1個全過程監督管理團隊。

一、公共文化服務的內涵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意義

(一)公共文化服務的內涵

公共文化服務是指由政府主導,多元社會主體共同參與,滿足人們的公共文化需求為目的,向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行為。

公共文化服務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公益性。公益性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滿足大眾公共利益需求。公益性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本質屬性。

2.均等性。均等性是指公共文化服務和資源的應該公平的分配。人人都擁有平等享受文化資源的機會和權利,不受性別、年齡、種族、身份等因素的影響。

3.普惠性。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要惠及全體人民,為全體人民所普遍享有,要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全覆蓋。

4.基本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的文化需求,做到對文化藝術的全面普及,人民群眾較高層次的文化需求,可以通過市場得到滿足。

5.便利性。便利性主要體現在公共文化設施的布局、公共文化設施的使用、公共文化信息的獲取、公共文化服務的手段等多方面的便利。

(二)公共文化服務在社會發展中的意義

公共文化服務的性質和特征決定了公共文化服務在社會發展中的意義。

1.公共文化服務起著引導社會思想、凝聚社會力量、培育公民素質的作用。公共文化服務通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形式,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追求。

2.公共文化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基礎。國家軟實力是國家的文化要素、政治觀念和政策體系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吸引力,其中文化是國家軟實力的最重要因素。

3.公共文化滿足人民群美好生活需要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普惠性、均等性、便利性能夠極大的滿足人民群眾在文化和精神層面的美好需要。

(三)國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總結目前國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分為以下主要的三種。

1.“政府辦文化”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由政府辦文化,政府管文化,文化供給體系,文化資源由文化事業單位對體制內資源進行篩選、整合、提供。文化資源配置手段單一、固定。

2.外包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府制度公共文化服務需求,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擇專業能力較強、滿足服務需求的供應商為公共文化服務承包的對象。

3.合作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企業、社會組織、個人把資金捐贈給政府。政府通過基金會運作,把資助公共文化的資金和資源集中起來,有效地投入到文化事業的發展中去,使分散的資金發揮規模效應。

二、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的產生及必要性分析

(一)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的產生

1.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全球化的發展,人民生活得到顯著改善,社會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也迅速增長,社會力量對參與公共文化服務事務的熱情也高漲。

2.政府職能轉變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政府的弊端在市場經濟下日益凸顯,要求政府逐步推進分權化。政府需要從全能政府向市場經濟下的有限政府轉變,推動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公共事務管理,把市場機制能夠自行調節、社會能夠自主解決的事項從政府職能中轉移出去,把公共文化服務職能交由社會力量承擔,做到簡政放權為服務型政府建設提供更多空間。

3.公共文化服務改革是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導火索。為有效化解社會矛盾,政府在不斷的創新社會管理方式。破除政府傳統的大包大攬格局,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是公共文化服務改革的主要方向。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元化。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通過投資或捐助設施設備、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提供產品和服務等方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二)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的必要性分析

1.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有利于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有助于政府縮減規模、提高效率、減輕財政壓力和社會責任,而且有助于社會力量以其組織優勢,實現與政府政策、資金優勢的互補,形成多元共建格局,有效彌補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主體過于單一的制度性缺陷。

2.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有利于促進服務機制的創新。由于社會力量對文化市場信息較為敏感,對公共文化需求更加了解,在運作機制上具有靈活性,社會力量的參與將極大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體制機制創新,有效的糾正“政府失靈”。

3.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有利于保障公民文化權益。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可以更大程度地滿足公民文化需求、實現公民文化權利、提高公民福利水平。同時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可以有效的解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區域失衡,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城鄉一體化。

(三)武侯區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的具體表現

武侯區文化館采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以政府托底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為主導,通過委托或招標的方式吸引有實力的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公共文化設施運行模式。采用“1+N+1”模式。1個基礎運行管理服務團隊,N個品牌項目,1個全過程監督管理團隊。

1個基礎運行服務團隊。政府主導,社會化運行,提供國家一級文化館免費服務項目清單中的服務,按照國家一級文化館的相關要求,提供日常免費開館服務,負責指導下一級文化站工作,為下一級文化站培訓人員,并向下一級文化站配送文化資源和文化服務,通過舉辦各類展覽、講座、培訓、非遺文化等活動,普及文化藝術知識,開展社會文化教育,提高群眾文化素質,促進當地精神文明建設;同時,包括小劇場基本運行,提供滿足各類群眾性文化藝術演出,免費舉辦或承接國家、省、市、區政府及文體旅游局相關文化惠民活動。

N個品牌項目,以項目化的方式購買服務,打造系列文化活動品牌,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提高群眾文化生活品質,提升全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促進公共文化資源實現城鄉一體,共建共享。

1個全過程運行督導團隊,委托社會組織(公益性質)做好全過程督導工作。完善相關監管的制度建設,擬定項目考核標準和辦法,將監管工作規范化,專業化,做到有章可循,驗收有依據。

武侯區文化館“1+N+1”模式整體服務外包模式,充分體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的優勢,整合了社會資源,發揮了社會力量的組織優勢,同時形成政府轉變職能由辦文化轉變成管文化。但其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1.社會化后人員不穩定性。

文化是一個傳承的過程,特別是公共文化服務,其中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而社會化因為社會化后其工作待遇、發展空間十分受限必定會帶來工作人員的流動。

2.社會化后企業等社會力量的逐利性與公共文化的公益性相悖。

公共文化服務因為其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等性質,要求公共文化服務其是非營利性,由政府提供財政保障支持的。而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因為社會力量其逐利性,必然會導致社會力量壓縮成本,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

三、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的未來發展趨勢

第一、未來社會力量與政府形成公共文化服務的多元互補結構

武侯區文化館新館總面積7200平方米,場館規模大,編制人員少,在編人員僅4人,服務面寬量大,運行專業性要求高,按照傳統工作運行模式難以保障文化館高效運行。為破解難題,武侯區積極探索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新模式,目前已形成“1+N+1”項目化運行的創新模式。使其與政府和市場組織形成了互補性。其中整合了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主體的力量,使多元主體展開相互合作,共同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形成“多元互補”的結構。

第二、未來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管辦分離”,實行管理者與生產者分離,形成良性機制

2017年-2020年,武侯區文化館通過招標的方式購買精品劇目,打造“N個品牌項目”,如《薈萃蓉城》精品劇目惠民展演、開心麻花舞臺劇《莎士比亞別生氣》、《舒克與貝塔》、四川曲藝《魅力天府·曲韻武侯》系列文化活動等。通過“管辦分離”,充分挖掘并發揮了社會力量的優勢,滿足了百姓的更加高層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武侯區文化館充分的充當了管理者的角色,前期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使項目更加公平、公正,經得住群眾的檢驗。在項目過程中,武侯區文化館對項目進行全過程監督,使項目正在保質保量的落地。項目結束后武侯區文化館組成專項的項目驗收小組,驗收合格后支付款項。

在我國傳統體制下,政府一方面是公共文化服務的管理主體,另一方面又是公共文化服務的生產主體。政府的管理責任,一方面體現在政府法律、財政等方面提供保障。一方面體現在項目決策、項目執行過程監督和項目驗收。同時社會力量根據政府管理者的服務需求,通過競爭的方式提供相應的服務,形成一個良性的公共文化服務環境,促進文化事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社會格局。

第三、未來將強化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的過程監管

武侯區文化館委托社會組織(公益性質)做好全過程督導工作。實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督導。一是“事前做好制度建設”,通過文化館、外包服務運行方、全過程督導團隊,三方前期論證,做到督導內容有定量、督導項目有分類,做到督導有依據、督導更科學。二是“事中做監管”,“每周有總結”、“每月有推進”、“每季有測評”、“每年有報告”,做到對外包服務運行方工作層層環節有把控、工作內容有指導。三是“事后寫總結做報告”,邀請文化藝術類專家、專業財會人員、律師、督導團隊、區文化館主管領導以及市民群眾,多角度、多方位的對外包服務運行方做一個項目年度考評,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總結經驗、推介典型,提高后續服務質量。形成一個由文化館負責掌舵,外包服務運行方、全過程督導團隊兩個引擎驅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服務有序、有效的穩步前進的特色的“武侯模式”。

服務過程的監管,是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體系的最后一個環節。政府因為管理事故過于龐大,人員不足等原因,政府將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以維護公共利益為價值準則,確保企業、社會組織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開展工作,同時建立第三方評估準則明確公共文化服務的內涵、范圍和標準,以指導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運作。同時第三方評估機構建立項目管理、績效評估、財務管理等考評機制,在社會化服務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通過全過程監管以此規范項目社會化工作,提高項目水平。形成“以評促改,以改建優”,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的健康發展。

第四、未來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將逐級推進,達到總館分館全面覆蓋

武侯區文化館已經完成形成縣級文化館為總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為分館、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及社會化特色分館服務點。目前已全面建設完成11個街道普惠分館,7個社會化特色分館,覆蓋率達100%,形成相對完善和成熟的總分館建設機制和武侯經驗。繼建立以來共計開展400余次特色文化活動,惠及群眾30余萬人次,豐富了廣大武侯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引入社會力量與分館建設與運營。一是解決了總分館的建立需要大量優秀和專業人才的問題。二是社會力量眾多,有利于總分館項目建設的迅速鋪開。避免“試點易,推廣難”的情況發生。三是社會力量競爭機制讓各分館積極作為,實現自我推動,充分調動各分館積極性。四是激發創新意識擴大優質文藝創作的展示舞臺,避免出現“一次性文化產品”。

結  論

本文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務因為政府職能的轉變、公共文化服務改革等原因而產生了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同時也分析了社會化的優勢。并著重介紹了武侯區文化館社會化現行的“1+N+1”模式,即1個基礎運行管理服務團隊,N個品牌項目,1個全過程監督管理團隊。并展現了武侯區文化館的社會化后取得的成果,也分析了其模式中的不足之處。

本文也存在著許多不足,對于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趨勢的預測是基于武侯區文化館的模式,未全面的反應其他文化館的做法。國家對于公共文化服務的改革態度是堅決的,而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全國各地根據自身情況開始不同的探索,未來公共文化服務會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張妍.《文化體制改革視域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5.

[2]李山.《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現實困境與改革路徑》[J].湘潭大學學報 (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9)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2015年

[4]張曉明,等.《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M]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5]楊立青:《論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云南社會科學》,2014年

文化館公共文化論文范文第6篇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策略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生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提高全民族文化自信,實現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和大繁榮,需要建立更加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均等化、全覆蓋、無差別的文化服務保障。公共圖書館是廣大群眾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途徑,是保存、傳承知識成果和先進文化,開展社會教育的重要文化場所,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理應順應時代潮流,不負人民期待,走出一條信息化時代創新發展之路,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內涵

公共文化服務與傳統意義上的由市場所提供的文化產品不同,它所提供服務的主體是國家的公共文化部門,目的是通過為人民大眾提供文化服務來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并為人們應享受的文化權益提供相應的保障。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了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文化需求,保障了社會上每個人最基本的文化權益。由于其供給主體是國家公共文化部門,所以其本身具有非營利性、公益性和均等性等特征。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相對于傳統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而言的,它是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增加文化供給,豐富文化產品,滿足進入新時代后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

2015年1月14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主要目標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其主要內容包括:建立系統完善的公共文化設施,包括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等文化設施要向公眾免費開放,體現的是公共文化體系的公益性特點;保障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實現均等化發展,特別是要推動老、少、邊、窮地區公共文化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將弱勢群體作為公共文化服務保障的重點對象,體現的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均等化特點;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與科技融合發展,結合“寬帶中國”“智慧城市”等國家重大信息工程建設,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數字化建設,體現的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數字化特性。

從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來看,它所體現的公益性、均等化、數字化特點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和特點是一致的,充分說明了公共圖書館是承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體。

2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進入新時代,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大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其中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體和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社會大眾提供閱讀保障和文獻信息服務的任務,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體現在以下方面: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提供根本保障

全國人大將公共圖書館的立法放在了圖書館立法的首要地位?!吨腥A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并自2018年1月起施行。目前,國家四級公共圖書館體系已經基本建成,縣級以上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達到3153個。公共圖書館的不斷普及為民眾的閱讀提供了便利,也使它成為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最受廣大群眾喜愛和接受,受眾面受惠面最大的一種文化服務形式。

2.2國家政策明確了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2017年7月7日,文化部頒發《“十三五”時期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規劃不僅提出“要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合理保障公共圖書館日常運行經費”,同時提出“要推動將公共圖書館建設納入本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政府議事日程和領導班子績效考核”。規劃也明確提出了為達成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的目標,公共圖書館更是需要擔負起為基層群眾均等化、無差別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責任,充分彰顯了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2.3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的主力軍

公共圖書館是政府建立的公益性文化機構,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所具有的公益性是一致的。公共圖書館利用分布于城鄉的各級圖書館網點,將自身豐富的館藏信息資源免費向廣大民眾開放,在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創建中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以河北省為例,先后有秦皇島市、廊坊市、滄州市、唐山市開展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創建工作。開展示范區創建的各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各有亮點,各有特色,服務功能日趨完備,文化服務體系不斷趨于完善。公共圖書館建設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如河北省經濟和文化大市唐山市就建成了13個公共圖書館。滄州市投入3.26億元建成了三萬余平米的滄州市新圖書館。新館坐落于西部新城文化公園內,集文獻傳遞、信息傳播、社會教育、文化休閑、新技術體驗于一體,成為國內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省市縣(區)各級圖書館及鄉鎮文化站、農村書屋建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僅廊坊市已建設有3212個農家書屋、103個鄉鎮文化站,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果。

公共圖書館要鞏固其在文化建設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除了有公共圖書館法做保障和國家政策的支持外,更應該不斷地通過自我革新,創新服務模式,以提升其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正視存在問題,找出解決辦法,確定發展策略,是發揮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主體作用的必然途徑。

3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

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提出的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政策引導下,各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投入巨大,大批新的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大劇院也不斷建成投入使用,較好地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鑒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文化資源、重視程度等各方面的差異,公共圖書館在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3.1管理體制不完善,政府部門重視不夠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五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工作??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與公共圖書館管理有關的工作。”事實上,省、市、縣(區)不同級別的公共圖書館既服從地方文化主管單位的行政領導,也接受上一級公共圖書館的業務指導,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政和業務脫節,管理體制相對混亂。由此造成資源配置不科學,數字資源建設投入較少并且多頭重復投入,業務工作落實不到位,服務效能不高等問題。比如近年來各級公共圖書館都在大力開展閱讀推廣工作,各地為此都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采取了各種各樣的形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3.2公共圖書館的單一布局和數量不足,造成文化供給與需求矛盾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數量激增,產生大規模的人口集聚區(社區)或者是頻繁的人口跨區流動,人們對公共文化的需求特別是閱讀需求越來越迫切。與此同時,公共圖書館的布局仍然是幾十年不變的單一布局,主要有省館、市館、區(縣)館。圖書館布局模式單一,而且數量遠遠不足,無法滿足人口數量激增和遷移而形成的閱讀需求。以河北省省會石家莊為例,近四五百萬的城區人口,主要提供閱讀服務的只有一個省館、兩個市館(石家莊市圖書館和石家莊圖書館新館),這顯然無法滿足省會城市海量人口的閱讀文化需求。與此同時,單一的圖書館布局根本不能有效實現圖書館在某一地區的全面覆蓋。

另一方面,城鄉布局和網點布局的不均衡問題更加嚴重。更多的文化資源和要素集中在城市里面,鄉村地區由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圖書館的數量少之又少,而農村社區圖書館和農村書屋由于缺少必要的經費保障,主要依靠捐贈來充實文獻資源。再加上管理不到位,農村書屋的利用率較低,在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和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方面發揮的作用有限。

3.3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圖書館造成沖擊

隨著互聯網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便捷。人們已經習慣于通過手機和電腦來獲取信息和知識。而另一方面,由于公共圖書館對電子資源的建設重視不夠,資金投入不足,硬件設施相對落后,就更加使得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得不到高效利用,造成人們對圖書館的需求度降低。而圖書館內的人力、燈光、空調、熱水等運行成本都存在被浪費的現象,這些都影響和制約著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

4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框架下公共圖書館創新發展策略

4.1完善公共圖書館的管理體制,建立中國特色的總分館服務模式

要解決各級圖書館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以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人員的統一調配,建立中國特色的總分館模式是根本出路。目前,經過各地不斷地實踐探索,大致形成了三種中國特色的合作模式,分別是“協議合作”模式、“指導聯合”模式和“主導統一”模式。三種模式的不同在于從松散的合作到實質性的統一。而筆者看來,真正觸及體制改革的模式是“主導統一”模式,即由政府主導,統一管理,真正突破體制束縛,將行政隸屬和各館的人、才、物關系進行根本改變,由總館統籌布局各項業務建設,統一協調管理資源建設,并向分館派出管理人員,實現一卡通用,通借通還以及數字資源共建共享,以提高辦館的效能。

4.2增強文化經費投入,優化圖書館布局,確保公共圖書館的均衡化發展

各級地方政府要加大對文化建設的經費投入力度,優化公共圖書館的合理布局,在做好省、市級圖書館建設和經費保障的前提下,特別應該加大對區(縣級)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布局和經費保障,使區(縣)級基層圖書館成為廣大民眾文化服務保障的主力軍。建設地方政府制定地方行政規章,在新的大型社區建設中,使社區圖書館等文化設施的建設和學校等教育設施一樣,成為必備的配套設施,以有效增加文化供給,為廣大的社區基層群眾提供便捷文化服務。

加強對農村社區圖書館和農村書屋的建設管理,多管齊下,多方籌措資金,多方獲取捐贈,為農村書屋充實有利于農村產業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的農村科技書籍,吸引廣大農民學習農業科技知識,為實現農村全面小康提供智力幫助和支持。

4.3創新融合發展,提升公共圖書館的人氣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主渠道,如何把更多的讀者吸引到圖書館中來,以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能是需要面對和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讀者到圖書館來,不僅要能夠享受到文化服務,得到精神食糧,而且能夠享受到其他的便捷服務。目前,國內許多圖書館采取的是“圖書館+”的模式。比如,圖書館和茶室的結合,圖書館與咖啡廳的結合,圖書館與書店的結合,圖書館與茶餐廳的結合。這些融合的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滿足讀者多元化的服務需求,增添讀者的閱讀體驗和感受。這種“圖書館+”的創新模式,可以有效促進圖書館和周邊服務行業協同發展,拓展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功能,為讀者提供比較舒適、便捷、多元化的閱讀體驗。

4.4以新技術來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八條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發揮科技在公共圖書館建設、管理和服務中的作用,推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傳播技術,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互聯網新技術在對圖書館帶來沖擊的同時,也為圖書館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為圖書館的創新發展帶來了新的思路。在新技術革命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要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為總分館體制下的文化服務體系提供支持。

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和AI(人工智能)技術對圖書館的空間資源加以數字化改造,使傳統空間智能化,實現虛擬場景閱讀,讓智慧生活、智慧閱讀成為現實。通過以上智能技術的靈活應用,為殘障讀者來圖書館閱讀創造條件,以真正體現文化服務的均等化。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對讀者的借還數據、閱讀行為進行跟蹤分析,揭示讀者的閱讀習慣,為讀者提供主動地推送服務,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通過物聯網技術,提升圖書館的硬件服務水平,以實現一卡通用、通借通還、自助借還、手機掃碼借閱、刷臉借閱、24小時自助借閱等新的服務模式。

5結語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公共圖書館應秉持創新共享的理念,結合圖書館的服務特色,以提升服務效能為抓手,以讀者需求為導向,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有機融合。公共圖書館應以更主動的服務理念,更高效的服務效率,更高水平的服務質量來推動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健康發展,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豐富、更便捷的文化服務貢獻力量。

作者簡介:賈夕婕(1989-),女,碩士,河北政法職業學院法律系講師。研究方向:民商法、圖書館法。

趙昭(1988-),女,河北省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公共文化管理。

(收稿日期:2020-11-01責任編輯:張長安)

上一篇:多媒體初中生物論文范文下一篇:人才多樣性水產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