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初中歷史中國古代史范文

2023-09-16

初中歷史中國古代史范文第1篇

秦漢:秦始皇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國家.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移民戍邊。促進邊疆開發。

匈奴:秦---北擊匈奴,修長城,東到臨洮 西到隴西

漢---匈奴威脅漢的政權,西漢加強同匈奴關系,加強各民族之間的聯系。

越族:秦—南征百越,設四郡(設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對珠江流域進行管轄),開靈渠,移民墾荒。

魏晉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興起于東北的鮮卑族拓拔部。①少數民族不斷涌進中原,沖垮胡漢界限。②少數民族開始漢化,促進自身進步。

孝文帝:政治改革向漢族學習,實行均田制,遷都洛陽,接受漢族先進文化,促進北方經濟恢復,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進程和民族大融合。

唐: 唐太宗的民族團結政策;被西北各族首領尊為“天可汗”。

宋:宋面臨遼、金和西夏的威脅。

元:蒙古族

明清:滿洲族。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和鞏固。②中央同邊疆地區的關系空前加強。③版圖最終奠定。(烏蘭布通戰役和多倫會盟平西北和北部的蒙古準噶爾叛亂,接受蒙古貴族和喇嘛的臣服。

初中歷史中國古代史范文第2篇

秦漢:秦始皇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國家.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移民戍邊。促進邊疆開發。

匈奴:秦---北擊匈奴,修長城,東到臨洮 西到隴西

漢---匈奴威脅漢的政權,西漢加強同匈奴關系,加強各民族之間的聯系。

越族:秦—南征百越,設四郡(設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對珠江流域進行管轄),開靈渠,移民墾荒。

魏晉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興起于東北的鮮卑族拓拔部。①少數民族不斷涌進中原,沖垮胡漢界限。②少數民族開始漢化,促進自身進步。

孝文帝:政治改革向漢族學習,實行均田制,遷都洛陽,接受漢族先進文化,促進北方經濟恢復,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進程和民族大融合。

唐: 唐太宗的民族團結政策;被西北各族首領尊為“天可汗”。

宋:宋面臨遼、金和西夏的威脅。

元:蒙古族

明清:滿洲族。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和鞏固。②中央同邊疆地區的關系空前加強。③版圖最終奠定。(烏蘭布通戰役和多倫會盟平西北和北部的蒙古準噶爾叛亂,接受蒙古貴族和喇嘛的臣服。

初中歷史中國古代史范文第3篇

【課程編號】 【學 分 數】 【學 時 數】72

一、教學目標

【課程類別】歷史學專業基礎課 【適用專業】歷史學

【編寫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世界古代史包括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兩部分內容,講述的是自人類形成以來至16世紀的世界歷史,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三個階段,著重闡述這三個階段各自形成、發展和解體的過程。

《世界古代史》課程是大學歷史學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程,是大學生學習世界古代史基礎知識并順利進入世界近現代史學習階段的起點。通過學習,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世界古典文明史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認識并理解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了解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波瀾壯闊的場面,而且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人文素養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為學生將來從事世界史及其相關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世界古代史的基本史實,了解歷史發展過程,明確其發展的基本線索和特點,探索其發展規律。

2.技能目標: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今后不僅能夠勝任中學世界古代史的教學工作,成為中學師資隊伍的后備力量,而且能夠成為未來適應社會并從事各項工作的預備性人才。

3.情感目標:在貫徹史論結合、突出重點的基本教學方法的同時,充分利用多媒體以及音像等教學輔助手段,增加學生的歷史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歷史興趣,提高學生的教學實踐與科研創新能力。

二、教學內容和學時分配

(一)導言 2學時

主要內容:世界古代史的研究對象與特點,研究意義與方法,古代世界史的發展歷程、史料與史學研究狀況。

教學要求:了解世界古代史的主要內容與特點及學習世界古代史的意義與方 法。引導學生了解世界歷史的分期問題。

重點、難點:世界古代史的發展脈絡,史學界對分期問題的討論。

(二)第一章 原始社會 2學時 主要內容: 1. 人類的形成 2. 人類社會的早期發展 3. 氏族公社的解體 4. 原始精神文化

教學要求: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類的起源和形成,原始社會的發展、解體及階級國家的產生,對人類發展有清楚的認識。

教學重點:

1、人類的起源和形成

2、原始社會的發展分期(血緣家族、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

3、原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進步

4、原始社會的解體與國家的產生 教學難點:

1、原始社會人類婚姻形態的發展、變化

2、私有制和階級的產生與發展

3、軍事民主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三)第二章 上古埃及 4學時 主要內容:

1、前王朝和早王朝時期的埃及

2、古王國時期的埃及

3、中王國時期的埃及

4、新王國時期的埃及

5、上古埃及文化

教學要求: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上古埃及歷史發展脈絡,各時期政治、經濟發展特點,掌握上古埃及燦爛的文明。

教學重點:

1、埃及國家的產生和中央集權君主制的形成、發展

2、各個歷史時期階級關系、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的發展、變化

3、不同歷史時期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

4、埃及文化發展的主要成就 教學難點:

古埃及專制及專制王權的特征與作用。

(四)第三章 上古西亞 4學時 主要內容:

1、南部兩河流域國家的形成與統一

2、古巴比倫王國時代

3、古代亞述

4、新巴比倫王國

5、古代敘利亞、赫梯、腓尼基和巴勒斯坦

6、波斯帝國

7、上古西亞文化 教學要求:

1、了解古代兩河流域奴隸制城邦形成、發展和走向政治統一的歷史過程。

2、了解古巴比倫、亞述帝國、新巴比倫王國和波斯帝國等國歷史發展的基 本特點。

3、了解赫梯、腓尼基、巴勒斯坦奴隸制國家形成的一般情況。敘利亞內容 學生自學,不做講解。

教學重點、難點:

1、兩河流域由城邦到統一王國的發展過程。

2、漢謨拉比的統治及其法典。

3、亞述帝國的擴張和奴隸制的特點。

4、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5、上古西亞文化。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漢謨拉比法典、猶太教等,都對后世產生過很大的影響。

其他教學環節: 在研讀《漢謨拉比法典》及相關文獻的基礎上,了解巴比倫乃至整個古代東方社會的政治經濟特點,指導學生應完成課外書面作業“評《漢謨拉比法典》”。

(五)第四章 上古南亞 4課時 主要內容:

1、哈巴拉文化

2、吠陀時代

3、列國時代

4、孔雀帝國

5、上古南亞文化 教學要求:

通過介紹古代印度的歷史發展階段、重大事件使學生掌握古代印度歷史發展的特點、種姓制度的形成和演變。

教學重點、難點:

1、雅利安人國家產生及發展的歷史過程。

2、瓦爾那制度。

3、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宗教、思想史上有著重大影響,對其產生、發展的過程應有基本的了解。

4、古印度文化。

其他教學環節: 觀看影片《阿育王》,使學生對孔雀帝國時期社會狀況及佛 教的傳播有更形象的認識。

(六)第五章 上古希臘 8課時

主要內容:

1、愛琴文明與荷馬時代

2、古風時代

3、古典時代

4、馬其頓王國與亞歷山大帝國

5、上古希臘文化 教學要求:

1、了解古希臘愛琴文明、荷馬時代的生產力狀況和社會性質

2、了解希臘城邦形成的條件及海外殖民的原因、影響

3、了解馬其頓的興起及其征服希臘的原因,以及亞歷山大帝國形成和瓦解的歷史進程。

4、了解古代希臘文化的主要成就。 教學重點:

1、荷馬時代希臘的社會管理制度和經濟發展狀況。

2、海外大殖民與雅典國家的形成。

3、兩種奴隸制類型的各自特點和發展趨勢。

4、希波戰爭和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原因及其對希臘歷史的不同影響。

5、亞歷山大帝國的形成及后果。

6、古希臘文化高度繁榮的原因及主要成就。

教學難點:荷馬時代的社會性質、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評價等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問題,教學中應予特別重視。

教學其他環節:在指導學生充分閱讀相關史料及論文、論著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一次以雅典民主政治之利弊為主題的課堂討論,深化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認識。

( 七)第六章 上古羅馬 8課時 主要內容:

1、羅馬早期社會

2、早期羅馬共和國

3、羅馬對地中海地區的征服

4、晚期羅馬共和國

5、早期羅馬帝國

6、后期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7、上古羅馬文化 教學要求:

1、意大利半島的自然環境及其對羅馬歷史發展的影響,“王政時代”羅 馬社會的生產力狀況和社會性質及其向國家過渡的條件和過程。

2、掌握羅馬共和國向帝國過渡的原因和過程。

3、了解早期基督教產生的時代背景、基本教義及其演變,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和過程。

4、羅馬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教學重點:

1、羅馬對意大利和地中海區域的征服及社會經濟結構、階級關系的變化

2、共和國后期的奴隸起義、土地運動和民主派與貴族派之間的斗爭而引起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及其過程

3、屋大維元首政治及其對內對外政策

4、早期基督教的產生與傳播

5、三世紀危機的主要表現

6、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7、古代羅馬文化

教學難點:羅馬政體的演變和階段劃分、元首政治的政體實質、早期基督教、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等是中外學術界爭鳴的焦點問題,也是本章難點。

(八)第七章 中古史導言 1課時 主要內容:

1、 世界中古史基本內容、特點、分期

2、學習世界中古史的意義及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3、我國世界中古史研究簡況

4、世界中古史的基本參考資料 教學要求:

本章要求學生了解世界中古史的重要史學理論,掌握世界中古史的基本內容、特點和分期。

(九)第八章 西歐建制度的產生 4課時 主要內容:

1、民族大遷徙和日耳曼人的建國

2、法蘭克王國和加洛林帝國 (1)克洛維和法蘭克王國的建立

(2)《薩利克法典》和法蘭克社會的封建化 (3)查理馬特的采邑改革 (4)加洛林帝國

(5)封建制確立和帝國的瓦解 教學要求:

1、了解民族大遷徙對亞歐大陸社會發展的影響。

2、了解法蘭克國家封建制度的確立及其對西歐社會歷史發展的影響。

3、掌握法蘭克王國的封君封臣制,采邑制,帝國三分和丕平獻土。 教學重點、難點:

1、民族大遷徙對亞歐大陸社會發展的影響。

2、法蘭克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君封臣的封建制度。

(十)第九章 西歐封建制度的發展 8課時 主要內容:

1、西歐中世紀城市 (1)城市產生的原因 (2)城市階級斗爭三階段 (3)手工業行會 (4)城市同盟

(5)西歐城市性質、特點與歷史作用

2、十字軍東侵

3、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統一國家的形成。

(1)英國封建制度的確立,英國王權的加強和議會君主制的形成 (2)法國王權的加強和一會君主制的形成 (3)英法百年戰爭

(4)西班牙統一國家的形成。

4、德國和意大利的分裂割據

5、中古基督教教會 教學要求:

1、了解西歐城市興起的原因。

2、掌握十字軍東侵原因,使學生實事求是地評述十字軍戰爭及其意義。

3、掌握西歐各國封建制度的發展的三種類型:一是由封建割據走向中央集權,由分裂走向統一,最終形成單一民族國家的英法;二是由于大封建主或城市貴族強大,王權微弱或外族侵占,一些國家在中世紀始終處于分裂割據狀態,沒有形成中央集權的國家,如德、意;三是趕走阿拉伯人統治后形成的國家如西、葡。

4、了解基督教在封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教權與王權的矛盾在各國都有表現,而以德國最突出。西歐在中世紀的文化教育是控制在基督教會手中。

教學重點難點:

1、城市興起、行會制度、城市同盟的出現。

2、十字軍東侵的原因和影響。

3、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統一國家的形成

4、英法百年戰爭

5、神圣羅馬帝國的建立

6、皇帝與教皇的斗爭,教皇國的興衰

教學其他環節:針對十字軍東征,在講授背景后,指導學生討論、歸納十字軍東征的影響。

(十一)第十章 東歐的封建國家 3課時 主要內容:

1、拜占庭帝國

2、俄羅斯

3、捷克 (本章學生自學) 教學要求:

本章要求學生了解本章是敘述東歐和東南偶幾個國家的封建制度發生和發展的歷史。主要把握兩條線索:一條是拜占廷帝國(東羅馬帝國)社會經濟制度和封建關系體系對東歐和東南歐諸國的影響:另一條是東歐和東南歐諸國大多數是斯拉夫國家和受斯拉夫文化影響的因素。

教學重點難點:

1、拜占庭封建國家政治的形成和發展

2、拜占庭社會經濟的發展,查士丁尼改革

3、莫斯科公國的形成和發展

(十二)第十一章 西亞的封建帝國 4課時 主要內容:

1、阿拉伯帝國

2、伊斯蘭教的發展

3、阿拉伯文化

2、奧斯曼帝國

教學要求:了解伊斯蘭教的興起和阿拉伯帝國的興衰,阿拉伯——伊斯蘭文化。

教學重點難點:

1、伊斯蘭教興起的社會背景、發展和演變。

2、哈里發國家擴張的社會動因、戰爭進程與歷史遺產。

3、麥地那時代、倭馬亞時代與阿拔斯時代哈里發國家的異同。

4、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內涵與特點,影響與貢獻。

教學其他環節:觀看伊斯蘭教發展歷程的紀錄片。使學生能從歷史的角度,正確客觀的看待當今阿拉伯世界國家,了解世界局勢。

(十三)第十二章 中古的朝鮮、日本和南亞次大陸 6課時 主要內容:

1、朝鮮

2、日本

3、南亞次大陸

教學要求:了解朝鮮國家的形成和朝鮮李朝的黨爭;大化改新;幕藩體制的行程及影響;日本中古文化。了解笈多帝國和戒日帝國的興衰,印度教的興盛,種姓制度的發展和強化,德里蘇丹國時期的統治,印度文學藝術。

教學重點難點:

1、朝鮮土地制度的演變。

2、大化改新

3、幕府體制

4、印度種姓制度的演變

(十四)第十三章 新航路的開辟和西歐資本主義的興起 4課時 主要內容:

1、新航路的開辟。

2、西歐資本主義的興起。

教學要求:

1、地理大發現的世界影響。

2、手工行會與手工工場的比較。

3、掌握資本主義產生的條件,了解其概念。 教學重點難點:

1、地理大發現的原因動問題與評價問題。

2、西歐資本主義興起的背景。

(十五)第十四章 西歐文化和文藝復興 4課時 主要內容:

1、5——15世紀的西歐文化。

2、西歐的文藝復興。

3、中古后期的自然科學和新哲學。 教學要求:

1、了解基督教會對西歐文化的影響。

2、西歐各國在文藝復興時期取得成就。

本章學習采取教師引導與學生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鍛煉學生歸納總結問題的 能力。

教學其他環節:觀看文藝復興專題紀錄片。

(十六)第十五章 宗教改革與德國農民戰爭 2課時 主要內容:

1、德國宗教改革背景。

2、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3、德國農民戰爭。

4、宗教改革的發展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反撲。 教學要點:

1、掌握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2、掌握農民戰爭情況及其失敗原因、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宗教改革與農民戰爭

(十七)第十六章 封建制度解體時期的西歐諸國 4課時 主要內容:

1、封建制度解體時期的英國、法國。

2、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

3、三十年戰爭。 教學要求:

1、掌握都鐸王朝的專制統治。

2、掌握《南特敕令》的內容及其作用。

3、了解尼德蘭革命的特點和意義。

4、了解三十年戰爭的性質和歷史影響。 教學重點難點:

1、封建制度解體時期西歐諸國君主政權的加強。

2、尼德蘭革命的意義。

3、三十年戰爭的性質和影響。

三、教材與學習資源

1、《 世界史· 古代 史編 ( 上、下卷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版

2、《世界上古史》(修訂本),劉家和主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79年初版,1987年修訂版

3、《世界史 古代史》,崔連仲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初版,1997年修訂版

4、《世界歷史 上古部分》,朱龍華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5、《世界中古史》,孔祥民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6、《世界古代史》,米辰峰主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7、《世界通史資料選輯 古代部分》,林志純、郭守田主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

8、《世界文明史》,第

一、二卷 [美]愛德華·麥克諾爾·伯恩斯、菲利普·李·拉爾夫著。商務印書館1987年中文版

9、《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上海社科出版社1988年中文版

10、《歐洲中世紀簡史》,[美]查理·沃倫·霍萊斯特著。商務印書館1988年中文版

四、先修課要求及教學策略與方法建議

本課程是專業基礎課程,為以后開設專業必修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奠定了基礎。如,《國際關系史》、《西方文化史》等。

本課程通過對世界古代各地區歷史的敘述,勾勒歷史延續發展的大致輪廓,了解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和制度,觀察文明演變的軌跡。我們將分析和討論那些重大或者并不重大的事件、人物,制度與精神,提出或解釋歷史研究中的諸多問題。因此,這里既有歷史文獻的閱讀理解,也有觀念理論的討論分析。在閱讀和討論中,希望學生對中古史能夠產生某些興趣,關注某些問題,了解某些學術態勢,并進而有某些研究的思考。通過本課程教學,加深學生對世界中世紀歷史的理解,擴大知識面,尤其是加強對歷史事實細節的了解。通過本課程教學,指導學生閱讀原始資料,為學生提供初步接觸英文原始資料的機會,并初步掌握閱讀英文原始資料的能力。通過本課程教學,培養學生運用歷史資料闡述歷史、對歷史現象加以解釋的能力,從而提高史學研究能力,為深入研究世界歷史打下基礎。

五、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

課程的主要教學方法:制作課件進行多媒體授課。課堂講授為主導,輔助以課堂討論,觀看視頻資料,交叉進行;課上做課堂筆記,課外閱讀原始文獻和相關研究著作,并撰寫讀書報告。

六、考核方式

初中歷史中國古代史范文第4篇

一、中考考點

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代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和印度的種姓制度,了解人類早期文明產生的自然地理環境。(第2課)

2.了解伯利克里時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況,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第3課)

3.知道馬可波羅來華、阿拉伯數字的分明和傳播等史實,探討各民族各地區和平交往的歷史意義。(第7課)

4.知道埃及象形文字、兩河流域楔形文字。(第8課)

5.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產生和傳播。(第8課)

二、知識梳理

1.大河流域的文明:

①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歷史遺產是金字塔。

②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期間制定的《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法典的實質是保護奴隸主利益的法典。

③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構成了古印度的種姓制度。

④古代埃及(尼羅河)古巴比倫(兩河流域)古印度(印度河)

2.古代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希臘和羅馬文明共同構成了地中海文明。在伯里克利時代,雅典民主政治達到極盛。

3. ①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阿拉伯數字(印度人發明,阿拉伯人傳播)

②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元朝時來華,寫了《馬可.波羅行紀》一書,激起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和向往。

4.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

埃及人發明的象形文字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礎。

5.世界三大宗教

①佛教:公元前6世紀產生于古印度,創始者喬達摩·悉達多,后被稱為釋迦牟尼。主要教義:主張眾生平等。

②基督教:公元1世紀產生于巴勒斯坦,創始者耶穌,主要教義:忍受苦難的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③伊斯蘭教:公元610年產生于阿拉伯半島,創始者穆罕默德,主要教義: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教徒稱為穆斯林,經典《古蘭經》。

三、課堂訓練

1.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種來自西方文明的發源地。這一發源地是()

A.古羅馬B.古印度C.古巴比倫D.古希臘

2.要研究古代西亞兩河流域奴隸社會的情況,你認為應選取的素材是 A.金字塔B.《漢謨拉比法典》 C.種姓制度D.《論語》

3.在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中,農民和商人屬于的等級是

A. 剎帝利B. 吠舍C. 婆羅門D .首陀羅

4.埃及被稱為“尼羅河的饋贈”。下列屬于尼羅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A.金字塔B《漢謨拉比法典》C.阿拉伯數字D.造紙術

5.縱觀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你會發現它們地理環境的共同特點是:

A.都在大河流域B.都在海邊C.都在崇山峻嶺中 D.都在高原地帶

6.歐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臘,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文獻是

A.《神曲》B .《天方夜譚》C .《荷馬史詩》D .《 古蘭經》

7.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了高峰。當時雅典的執政者

A.伯利克里B.凱撒C.屋大維D.克倫威爾

8.中古時期,在西歐最盛行的宗教是

A.佛教B.道教C.基督D.教伊斯蘭教

9.阿拉伯數字是東方文明的重大成果。創造發明“阿拉伯數字”的是:

A.波斯人B.阿拉伯人C.古印度人D.古埃及人

10.下列內容不能體現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是

A.絲綢之路B.阿拉伯數字C.《馬可波羅行記》D.《蒙娜麗莎》

11.佛教創始人是

A.漢謨拉比B.穆罕默德C.耶穌D.喬達摩•悉達多

12.在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心中,享有至高無上地位的是

A. 上帝B. 耶穌C. 釋迦牟尼D. 真主安拉

13.準備興建一座伊斯蘭教寺廟,你認為設計者應該參考的古建筑是

A.巴黎圣母院B.麥加清真寺C.印度佛塔D.帕特農神廟

14.我們通常所說的公元元年是以哪一宗教人物的出生年來確定的

A.釋伽牟尼B.耶酥C.穆罕默德D.馬丁 路德

15.“圣誕節”、“復活節”、“感恩節”與下列哪一宗教有關

A.佛教B.道教C.伊斯蘭教D.基督教

16.伊斯蘭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A.古代印度B.巴勒斯坦地區C.阿拉伯半島D.古代埃及

17.達•芬奇的名畫《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宗教故事,這一宗教為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蘭教D.道教

18.楔形文字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它的創造者是

初中歷史中國古代史范文第5篇

1 秦皇陵宮

宋代馬遠,擅長作畫,但他畫畫有個特點,只畫一個角或者半邊,而留出大片的空白,讓人尋味,因而,人們給他一個綽號叫“馬一角”。

宋代魯宗道曾任參知政事,以忠直聞名,因他的姓以“魚”字為頭,人稱他為“魚頭參政”。

南宋末年的宰相賈似道,玩物喪志,無心治國,熱衷于斗雞走馬,飲酒宿娼,還喜歡斗蟋蟀,經常和群妾一起趴在地上觀蟋蟀相斗,并將所謂的經驗寫成一部《促織經》,時人稱他“蟋蟀宰相”。

南宋文學家鄭思肖原名某,元兵南下滅宋后,茲改名思肖。思肖者實為思趙宋王朝也。改名后,思肖隱居吳下,自稱“三外野人”。

宋代詩僧如璧,名饒節,字德操,博學能文,尤長于詩,其中有“間攜經卷倚松立,試文客從何處來”的佳句,被人稱為“倚松道人”。

元代詩人袁凱,工詩,有盛名,性詼諧,常背戴烏巾,倒騎黑牛,游行九峰間。嘗在楊維楨座賦《白燕》詩,頗工麗,人因呼為“袁白燕”。 元代廉希憲喜讀書,尤其精研《孟子》,忽必烈稱他“廉孟子”。

明代詩人楊基,其寫景詩作描寫簡練,具有自然韻味。因其寫有《春草》一詩,人稱其為“楊春草”。

明代陳諤,為順天府尹,每入朝奏事,說話都很大聲,皇帝常稱他為“大聲秀才”。

明代陳獻章,學問淵博,授徒無數,教授學生學習要以自然為本,人稱“白沙先生”。

明代御史馮恩,剛烈正直,人們贊嘆他“鐵膝、鐵口、鐵膽、鐵骨”,稱他為“四鐵御史”。

明代王琎,任寧波知府,生活節儉,一日吃飯時,發現有一碗魚羹,怒罵妻子忘記了過去的苦日子,立即撤去魚羹并把它埋了,時人稱他“埋羹太守”。

明代周新,官任御史,敢于對抗權貴,人稱“冷面寒鐵”。

明朝況鐘,任蘇州知府,懲治貪官,公正嚴明,人稱“況青天”。

明代劉吉為丞相,生性奸詐,多次被人彈劾,但都安然無恙,人們因他耐 彈,稱他“劉棉花”。

明代葉宗行為錢塘縣令,為官清廉,下飯常只有一盤咸魚,時人稱他“錢塘一葉清”。

明代的武將田爾耕、許顯純、孫云鶴、楊寰、崔應元等五人投靠魏忠賢,助紂為虐,被人稱為“五彪”。

明代史忠,性格豪放,為人剛直,不避權貴,所居之樓叫“臥癡”,自號“癡翁”。

清代學者紀曉嵐,才華出眾,有“河間才子”的美譽。一生嗜吃豬肉,以及抽大煙。他的煙桿子特別長,煙袋子特別的大,時人稱“紀大煙袋”。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特別仰慕文學家、書畫家徐文長(字青藤),自稱為“青藤門下走狗”。

清代濟南詩人王蘋的兩首詩中分別有“亂泉聲里才通屐,黃葉林間自著書”和“黃葉下時牛背晚,青山缺處有人行”之佳句,被人稱為“王黃葉”。

清代王士禎《蝶戀花·和漱玉詞》有佳句:“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被人稱為“王桐花”。

清代江西南昌知縣石家紹,盡心民事,老百姓愛戴他,稱他“石爹爹”。

宋代朱浚,為駙馬,官至兩浙轉運使兼工部侍郎,每次上奏,一定要寫上“萬拜”,時人稱他“朱萬拜”。

宋代孫長孺,酷愛學習,喜歡搜羅書籍,專筑一樓藏書,人稱“書樓孫氏”。

宋代劉安世做諫官時,敢于在宮殿上直言,不怕皇帝發怒,時人稱為“殿上虎”。

宋代張威,官至揚州觀察使,統兵打仗,戰無不勝,戰斗越激烈,他精神越好,兩眼變紅,人稱他為“張鶻眼”。

宋代王德曾率十六騎夜入隆德府,生俘金國姚太師。宋欽宗問姚被俘時情形,姚說:“臣被俘時,只見有夜叉來到面前,無從反抗。”王德因而被人稱為“王夜叉”。

宋代喻汝礪,氣節高尚,反對與金議和,曾摸自己的膝蓋說:“我是不會

讓你彎曲的。”時人稱他“捫膝先生”。

宋代錢剴(右邊應是“頁”),曾任殿中侍御史,剛烈正直,蘇軾有詩贊他“烏府先生鐵作肝”,人稱“鐵肝御史”。

宋代李若拙,為人崇尚氣節,自號“五知先生”。“五知”即知時、知難、知命、知退、知足。

宋代詞人謝逸,字無逸,臨川人,曾作《蝴蝶詩》三百首而聞名于世,世稱“謝蝴蝶”。

宋代詞人張先喜歡用一“影”字,著名的句子有“云破月來花弄影”“無數楊花過無影”“隔墻送過秋千影”等,人們稱他“張三影”。

宋代詞人張炎,其詞追求騷雅,嚴守音律,字句工巧。宋亡后詞風凄怨蒼涼,多追懷往昔,抒寫家國身世之悲。其《解連環孤雁》詞,有“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之句,廣為流傳,人皆稱之“張孤雁”。又曾因寫《南浦》詠春水一詞,被人稱“張春水”。

宋代詞人賀鑄,晚年的一首《青玉案》曾名動一時,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廣為傳唱,賀鑄也因此博得“賀梅子”的雅號。

宋代詞人秦觀。以文才稱于當世,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其詞多寫柔情,亦有羈旅感傷之作。清新婉麗,優美諧暢,情韻兼勝?!稘M庭芳山抹微云》是秦觀“別情”詞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也因此詞被蘇軾戲稱為“山抹微云秦學士”、“山抹微云君”。

宋代詞人宋祁。仁宗二年進士,歷任國子監直講、太常博士、工部尚書。曾寫作歌詠春光的名篇《木蘭花》,中有千古名句“綠楊煙外曉云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因此而博得“紅杏尚書”的雅號。

宋代鮑當善于寫詩,曾作《孤雁詩》:“天寒稻粱少,萬里孤雁進。不惜充君庖,為帶邊城信。”人們稱他“鮑孤雁”。

宋代書法家米芾,一生愛墨寶愛字貼愛硯石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時人稱之“米癲”。

宋代袁韶任臨安太守,糾正許多冤案,社會治安良好,百姓安居樂業,時人稱他為“佛子”。

宋代劉少逸,十一歲時文章談吐就非常精煉而敏捷,當時有“神童”之稱。

宋代徐大正,有詩才,與秦觀、蘇軾等游,筑室于北山之下,時人稱他為“北山學士”。

宋代雍存,隱居不仕,以讀書自娛,居住在城南,號“南郭先生”;縣境有座獨山,有自號“獨山翁”。

宋代蘇云卿,在豫章東湖結廬而居,穿布衣著草鞋,以種菜自給,人稱“蘇翁”。

宋代潘閬,擅長作詩,因避禍到山谷寺中做和尚,自號“逍遙子”。

唐代李邕,書法、詩文等六種技藝都出類拔萃,時任稱他“翰林六絕”。

唐代韋述兄弟六人為官,皆有政績,時人稱為“人之杞梓(良木)”。

唐代楊國忠為右相,畏懼他的人以他為“泰山”,進士張彖卻稱他為“冰山右相”,意為太陽一出即溶化。

唐代盧懷慎與姚廣同為宰相,但盧缺少才干,把什么事都推給姚廣做,時人稱他“伴食宰相”。

唐代侯思止任侍郎,吃蔥油餅一定要人少放蔥多放肉,人稱他為“縮蔥侍郎”。

唐代崔琳,與弟崔珪、崔瑤均為大官,都有棨戟護衛,時人稱他們“三戟崔家”。

唐代杜暹任婺州參軍,離任時,有個小吏送他一萬紙錢,杜暹盛情難卻,只好接受一百張,時人稱他“百紙參軍”。

唐代蘇味道,有文名,官至宰相,但為人圓滑,說做事“模棱持兩端可

也”,人們叫他“蘇模棱”。 唐代李義府,外表溫良恭順,實際十分狡詐陰險,笑里藏刀,人們叫他“李貓”。

唐代有歌妓叫張紅紅,聽一遍便能將新曲記下,后被召入宮中,時人稱她“記曲娘子”。

唐代僧人貫休,以詩聞名,其詩有“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萬山得得來”句,被人稱為“得得和尚”。

唐代裴寬,品格高尚,有才華,常穿一件綠衣,身體瘦弱頎長,人們笑他為“碧鸛雀”。但刺史韋詵器重他,把女兒嫁給他。

五代的馮道,歷事五朝而不衰,自號“長樂老”,人稱“不倒翁”。

五代后蜀的王仁裕,寫詩萬首,時人稱他“詩窯子”。

五代趙光逢,以文章品行知名,人們贊嘆他方直溫潤,稱他為“玉界尺”。

五代王彥章,作戰勇敢,總是提一鐵槍,縱橫馳騁,人稱“王鐵槍”。

五代朱遵度,學識淵博,人稱“朱萬卷”,又稱“幕府書櫥”。

五代后周裴俠,清廉謹慎,奉公守法,有一次周太祖讓他獨立站在一邊,對其他大臣說,有誰和裴俠一樣品格的,請和他站在一起,結果沒有人敢站出來。時人稱他為“獨立使君”。

五代南唐的邊鎬,曾帶兵攻克建州,保存所有俘虜的姓名,被建州人稱為“邊佛子”;后攻克潭州,秋毫無犯,潭州人又稱他“邊菩薩”;后作了節度使,大力提倡佛教,人們又稱他“邊和尚”。

宋代杜鎬,學識淵博,有過目不忘之才,經常不厭其煩給人指點,人稱他為“杜萬卷”。

宋代歐陽修排行第九,朋友也叫他“歐九”。

宋代狄青為延州指揮使,英勇善戰,屢戰屢勝,名聲大振,人稱“狄天使”。

宋代王安石,立場堅定,辦事果敢,性格執拗,人稱“拗相公”。

宋代包拯任開封府尹,威嚴公正,權貴懼怕,人稱“閻羅包老”;因臉黑,辦事不講情面,人“鐵面”;因常為民作主,人又他稱“包青天”。

宋代寇凖為官四十年,沒有田園邸舍,有人作詩笑他:“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臺。”后遼國使者來京,問寇凖說:“你莫非就是無地起樓臺宰相?”

宋代蔡京,官至太師,宋徽宗賜他“公相之印”,蔡京于是自稱“公相”。太監童貫后也官至太師,人稱“媼相”。

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領旨、傳旨”外不干別的事,人稱“三旨宰相”。

宋代李鄴任給事,有次出使金國回來,大談金人“如飛龍”“如老虎”“如旱獺”“如猿猴”,多么厲害,時人稱他“四如給事”。

宋代許及之,任吏部尚書,一天,權臣韓侂胄生日,許去遲了,門人不準他由大門進去,許曲身從一小門鉆進去,被人譏笑他為“由竇尚書”。

宋代邵雍,有文才,居洛陽,親自砍柴耕種,供養父母,安貧樂道,居室起名為“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

南朝陶弘景很有學問,曾做官,后辭官隱居茅山華陽洞。梁武帝與他很有交情,每有國家大事,就向他請教,時人稱陶弘景為“山中宰相”。

南朝孔奐任晉陵太守,清正廉潔,體察民情,所得俸祿都分給孤兒寡婦,人稱“神君”。

南朝梁的何佟之有潔癖,每日洗澡十多次也認為未夠,時人稱他“水淫”。

南朝人祖瑩,八歲時通曉《詩經》《尚書》。他常常在晚上苦讀,為防家人發現而阻止他,就把燈光遮擋起來,當時號稱“圣小兒”。

北齊后主高緯生活荒淫,無心朝政,并附庸風雅,作《無愁曲》,民間怨聲頓起,稱之為“無愁天子”。

北齊楊子華善畫馬,有次在墻上畫了一匹馬,夜里似聞馬在哀鳴,時人 稱他為“畫圣”。

北齊魏收,恃才輕薄,當時人稱他“驚蛺蝶”。 北魏陸暐與弟陸恭,皆有盛名,時人稱為“雙璧”。

北朝熊安生博通經書,專研“禮”學,有次拜訪徐之干與和士開,忽醒悟徐之干父親名雄,和士開父親名安,熊安生為了避諱,于是自稱“觸觸生”。時人為此嘲笑他。

隋代辛公義,任岷州刺史時,境內百姓很害怕生病,誰病了全家全村人避開他,有病的人大多死去。辛公義把病人抬回衙門大廳,親自為他們治病,向家人講明道理,百姓覺悟,風俗漸變,稱他為“慈母”。

唐代奸相李義府外柔內奸,被人稱為“笑里刀”,又號“人貓”。

唐代宰相李泌,因功封為鄴侯。他愛好神仙道術,時人稱他“鄴仙”。

唐代大詩人李白,好飲酒,詩寫達浪漫豪放,時人認為他原是天上的神仙,故稱他“李謫仙”。

唐代大詩人杜甫,詩歌冠絕一時,被稱為“詩圣”。

唐代劉禹錫,詩歌風格雄渾豪邁,被白居易推為“詩豪”。

唐代長安城有一妓女曹文姬,擅長書法,為關中第一,當時號稱“書圣”。

唐代書法家張旭,嗜酒善書,尤以草書最為知名,是狂草派的先驅,有“草圣”之稱。

唐代孫思邈,精通醫藥,世稱“藥王”。

唐代陸羽,是著名茶學家。有“茶神”、“茶圣”、“茶王”、“茶仙”、“茶祖”等美譽。

唐代宋單父善種牡丹,被皇帝召至驪山種了牡丹萬株,顏色形態個異,宮中稱他“花師”。

唐代王勃與兄弟王勔、王勮,皆有才名,被人稱為“三珠樹”。

唐代詩人趙嘏,詩才很高,尤其以“長笛一聲人倚樓”一句聞名,人稱他“趙倚樓”。

唐代朱誠操守高潔,學問淵博,以“五經”教授學生,人稱他“朱五經”。

唐代詩人李益詩歌寫得好,但生性多疑,為人苛刻,尤其怕妻妾與外人接觸,時人稱他為“妒癡”。

唐代高駢,善射,曾一箭雙雕。后當了侍御史,人稱“雙雕侍御”。

唐代畫家吳道子,不僅擅長畫山水花草,而且人神鳥獸,無所不精,故有“百代畫圣”“神人假手”之稱。

唐代張鷟,自幼聰明,官至學士,時人稱他的文章有如青銅錢,萬選萬中,所以也稱她“青銅學士”。

唐代詩人鄭谷以《鷓鴣》詩揚名,時人稱他為“鄭鷓鴣”。

唐代詩人劉長卿,專工近體,尤善五律,曾自詡“五言長城”。

唐代詩人許渾,長于律詩,以登臨懷古、山水田園為佳。因詩中多用“水”字,人稱“許渾千首濕”。

春秋老子人稱“廣成子”,因居于空洞上,又自號“空洞子”。

春秋百里奚淪落楚國,被秦穆公用五張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贖回相

秦,人稱“五羖大夫”。

春秋時魯國人顏叔子獨居一室,一天,一位女子要求投宿,顏叔子整夜點著蠟燭火把照明以避嫌,時人稱他為“魯男子”。

戰國時越國大夫范蠡。他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吳國后,激流勇退,歸隱民間為商賈,于是以“鴟夷子皮”自號,并改名為“陶朱公”。

戰國鄒衍,精通陰陽五行,愛發議論,時人認為不合常理,稱他“談天衍”。

秦漢人范增,足智多謀,為項羽效力,項羽尊稱他為“亞父”。

漢代晁錯,精研法家刑名之學,為漢文帝所重,被稱為“智囊”。

漢代召信臣做上蔡縣令時,愛民如子,百姓稱他為“召父”。

漢代杜詩做南陽太守,除暴安良,關心民生,百姓感激他,稱他為“杜母”。

漢代楊震博學多才,精通經史,追隨他學習的有一千多人,時人稱他“關西孔子”。 漢代張安世,博聞強記,漢武帝駕臨河東時,丟失了三篋書,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書,只有張安世能夠說出內容,后來找回三篋書,果然不錯,人稱他為“張三篋”。

漢代李廣,精于騎射,勇冠三軍,人稱“飛將軍”。

漢代郅都,任中郎將、中尉等,敢于直諫,執法嚴酷,權貴稱他為“蒼鷹”。

漢代盧植為人剛毅有氣節,曹操稱贊他為“國之楨干(棟梁)”。

漢代崔烈花五百萬錢買了個司徒的官,時人稱他為“銅臭司徒”。

東漢劉寵任會稽太守,廉潔奉公,離任時,有五位老人每人送他一百錢,劉寵只各選一枚,出了地界,把錢投入江中,時人稱他“一錢太守”。

漢代杜欽與杜鄴,同字子夏皆以文才稱于世,但兩人時被人叫混,于是杜欽主動戴一頂小冠,杜鄴則戴一頂大冠,時人稱杜欽為“小冠杜子夏”,稱杜鄴為“大冠杜子夏”。

漢代秦彭,與堂兄弟四人都是二千石的官,人稱“萬石秦氏”。

漢代嚴延年為河南太守,手段殘酷,殺人無數,人稱“屠伯”。

漢末陳琳,文章寫得很好,他的好友張竑稱他“文伯(文壇霸主)”。 漢代班昭,早年守寡,很有文才,多次被召入宮想皇后及嬪妃們傳授知識,當時號為“曹大家(音姑)”。

漢代龔勝,曾為諫議大夫,王莽篡政后,隱居鄉里,字號“隱翁”。

漢代黃香,侍奉父親極為孝順,京師人稱她“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漢代嚴遵,在成都擺攤賣卦算命,每天賺夠一百文錢即關門掛簾研讀《老子》,楊雄曾向他學習,稱他為“逸民”。

東漢末的龐統,德才超卓,時人稱他“南州士之冠冕”,又稱他“鳳雛”。

東漢何休,學識淵博,著作豐富,時人稱他為“學海”。

東漢甄宇,為人謙遜。光武帝建武期間,每年歲終祭神之后,皇帝按例下詔賜博士每人一頭羊。因為羊有肥瘦,負責分羊的總管感到為難,甄宇帶頭取了最瘦的一頭,眾人再無爭執。人送其美稱“瘦羊博士”。

東漢光武帝時將軍馮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平時卻為人謙和容讓。每當行軍休息時,諸將軍常坐在一起爭功論賞,爭得面紅耳赤,馮異則常躲開,自己坐在樹下,軍中稱為“大樹將軍”。

東漢董宣為洛陽令,不畏權勢,京中號為“臥虎”。又因得罪湖陽公主不肯低頭認罪,被光武帝稱為“強項令”。

東漢張湛,官至光祿勛,敢于直諫,常騎一匹白馬上朝,皇帝稱他“白馬生”。

東漢馬融,學習勤奮,有一次夢見一樹林,林中繁花似錦,便摘了許多花朵吃下,醒來后就對天下文詞無所不知。當時人稱他為“繡囊”。

東漢宋登,任汝陽縣令時,為政清明,治理有方,時人稱為“神父”。

漢代鄭均,品格高尚,多次征召不就,漢章帝親赴他家,賜他終身尚書俸祿,時人稱他為“白衣尚書”。

漢代陳遵,道德文章均受人尊敬,每一出現,往往舉座瞻望,人稱“陳驚座”。

三國時,大將軍曹爽手下的何晏、鄧飏、丁謐被稱為“三狗”。

三國時曹操部將許褚,容貌雄奇,勇力絕倫,而為人赤誠近于癡,時人 稱他為“虎癡”。

三國時的阮咸好喝酒,據說一年中只有三日醒著,他曾任仆射一職,人稱“三日仆射”。

三國時的司馬徽,不談人短處,與人語美惡皆言“好”。有人問他安否,答曰:“好。”有人告訴他自己兒子死了,他答曰:“大好。”其妻責備:“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聞人子死反亦言好?”他曰:“如卿之言亦大好。”人稱他為“好好先生”。 晉代王導足智多謀,具有治國才能,溫嶠稱贊他為“江左夷吾(管仲)”。

晉代陶淵明,隱居田園,宅邊有五柳樹,自號“五柳先生”。

晉代趙猛為尚書令,口才極佳,常給人解決紛爭,因他臉上有麻點,時人稱他“麻面尚書”。

晉代魏舒,容貌壯偉,能斷大事,司馬昭很器重他,曾說:“魏舒堂堂,人之領袖也。”

晉代潘岳才名冠世,姿容俊美,少年時乘車出行,路上的女子都爭相向他投擲果子,鄉人稱他為“奇童”。

晉代衛玠,相貌秀麗,神韻清遠,時人稱為“璧人”。圍觀衛玠的人常擠得水泄不通,他死時僅二十七歲,當時人稱“看殺衛玠”。

東晉山水詩人謝靈運因其《登池上樓》一詩中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句,被人稱為“謝春草”。

南北朝北齊人高昂,字傲曹,體態雄異,有大志,自稱“地上之虎”。

初中歷史中國古代史范文第6篇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遠古人類:元謀人 (距今約170萬年)

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和絲織的國家: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中期)

3、我國最早的歷法:《顓頊zhuanxu歷》(五帝)

4、我國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夏朝 (夏朝)

5、我國(世界上)關于日食和流星雨的最早記載:夏朝 (夏朝)

6、我國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商朝)

7、我國最早的醫學分科始于:西周 (西周)

8、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前841年 (西周)

9、我國(世界上)關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記載:前613年 (春秋)

10、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原的哲學家:老子 (春秋)

11、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孔子 (春秋)

12、編年體通史(第一部史書):《左傳》左丘明 (春秋)

13、我國的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左丘明 (春秋)

14、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甘石星經》甘德、石申 (戰國)

15、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帛畫:《御龍圖》《龍鳳仕女圖》(又名《婦女鳳鳥圖》)(長沙出土) (戰國)

16、我國最早的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 (秦朝)

17、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書:《黃帝內經》(編撰于戰國;成書于西漢)

18、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歷法:《太初歷》(西漢)

19、我國運用溫室栽培作物的開始 (西漢)

20、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司馬遷(西漢)

21、我國(世界上)最早提出勾股定律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西漢)

2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煤的國家 (始于漢代;北宋時普遍開來)

23、我國的第一部斷代史:《漢書》班固 (東漢)

24、我國最早的測震儀器:地動儀(張衡)(東漢)

25、我國最早的麻醉藥劑:麻沸散(華佗)(東漢)

26、我國最早的體育保健體操:五禽戲(華佗)(東漢) 我國的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東漢) 我國(世界上)最早提出圓周率正確算法的數學家:劉徽 (三國)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脈學專著:《脈經》王叔和 (西晉)

我國古代最短的小說:《隕盜》(陶淵明所寫)共25字 (東晉)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數學家:祖沖之(南朝)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齊民要術》賈思勰 (北朝) 我國(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李春) (隋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陸羽 (唐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藥典:《唐本草》 (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板印刷品:咸通《金剛經》(唐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測出子午線長度的人:僧一行(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火藥武器:火箭 (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船塢(北宋東京郊外) (北宋)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四川成都地方一帶) (北宋)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發現地磁偏角的人:沈括 (北宋)

我國(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筑學著作:《營造法式》李誡(北宋) 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泉州洛陽橋 (北宋) 我國古代最長的橋:泉州安平橋 (南宋)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著作:《洗冤集錄》宋慈 (南宋) 我國古代最精密的歷法:《授時歷》郭守敬 (元朝) 我國現存最早的官修農書:《農桑輯要》 (元朝)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純紙幣流通的國家 (元朝) 我國古代藥物學的最高成就:《本草綱目》李時珍 (明朝) 我國的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羅貫中 (明朝) 我國的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小說:《水滸傳》施耐庵(明朝) 我國的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小說:《西游記》吳承恩 (明朝) (1)中國境內的最早人類——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歷史進入文明時期的重要標志。我國文字出現很早,還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陶器上已經有了刻劃符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我們今天的文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來的。 (3)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確切紀年始于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

(4)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公元前21世紀,禹死后,他的兒子啟利用已得的權勢,殺死禹的繼承人伯益,繼承禹位。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5)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秦始皇為第一個皇帝。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則天。 (6)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齊桓公。 (7)戰國時期變法最徹底的是商鞅。

(8)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時代的老子;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時代的孔子;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戰國時期的墨子。 (9)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10)中國保存下來的第一部完整歷法——漢武帝時制定的“太初歷”。 (11)中國現存最早的醫書——西漢時編定的《黃帝內經》。 (12)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 (13)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西漢司馬遷著。 (14)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東漢班固著。

(15)中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北朝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16)中國現存的第一部脈學專著——西晉太醫王叔和著的《脈經》。 (17)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唐朝陸羽著的《茶經》

(18)中國最早的一部長篇(章回)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書于元末明初,作者羅貫中。

(19)中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初的《水滸傳》。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秦朝的陳勝、吳廣起義。

(20)中國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明朝中期,江浙一帶。 (21)元代來中國最著名的外國人——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 (22)明朝末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傳教士——意大利的利馬竇。

(23)中俄雙方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1689年簽訂。

(24)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8月簽訂。 (25)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的第一槍。

二、中國歷史上的世界之最:

(1)古書上關于夏朝時流星雨和曰食的記載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記錄。世界上關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為公元前613年7月。

(2)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 (3)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子午線長度的人——唐代僧一行。

(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戰國時期的“司南”,北宋時期指南針應用于航海。 (5)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造于132年。

(6)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中國。大約始于西漢初,東漢時期蔡倫又改進了造紙技術。

(7)印刷術的發明者——北宋的畢升。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前期出現的交子。 (8)世界上最早的火藥武器——火箭;現存最早的金屬火器——西夏銅火炮;南宋時發明管形火器;元朝,大型金屬管形火器“火銃(chong)”在軍事上很受重視。 (9)世界上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 (10)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國家——中國,戰國時漆器已很精美。

(11)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春秋晚期齊國杰出軍事家孫武所著。 (12)世界上最早提出圓周率的正確計算方法的人——三國時代的數學家劉徽;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精確地推算到小數點以后第七位的人——南朝的祖沖之。 (13)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隋朝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 (14)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樂山大佛。

(15)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筑學著作——北宋李誠著的《營造法式》。 (16)商朝文字里關于蟲牙的記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記錄

(17)華佗是東漢末年人。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18)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藥典——《唐本草》。 (19)世界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明朝的鄭和。

(20)清朝乾隆年間編寫的《四庫全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叢書。

三、中國古代科技世界之最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早已為世人熟知,但中國古代科技中可以確認居世界之最的發明制造,其實還有不少:

一、瓷器。7800年前,西北渭水、涇水流域的先民就已能燒制紅、灰色的多種形狀的陶瓷器具。

二、太陽能利用。3000多年前,我國就有了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技術。

三、鑄造。我國在古代就已利用泥灌、鐵灌、蠟灌等三大鑄造方法和技術?

四、氧氣的發現。在我國古代煉丹術中,就已發現了氧。

五、物理實驗室。在我國古代已有聲振實驗室,為世界上最早的物理實驗室。

六、光源。早在公元250年,我國已經能制造可以改變和調節亮度的銅燈。

七、溫度計。西漢所發明的天平式溫度計,比歐洲的早1600多年。

八、陀螺儀。早在東漢時期,陀螺儀就用于航海,比歐洲的早1300多年。

九、鐘表。為東漢的張衡所發明,在世界上為最早。

十、鉆探技術。11世紀的北宋,就創造了鉆探達200多米的深孔鉆探技術。

十一、石油的發現與命名。東漢時,我國的延河流域就發現了石油,班固為之定名,后經北宋沈括再次認定。

十二、地磁。北宋的沈括發現地磁偏南,比歐洲早400多年。 十

三、熱力機械。最早的熱力機械是北宋以前就已出現的“走馬燈”。 十

四、貨幣。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行紙幣的國家,始于北宋時的四川。 十

五、火箭技術。起源于宋代的“鉆天炮”,是當代火箭技術的先驅。 另: 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紀錄。

春秋魯國天文學家留下了世界上關于哈雷慧星的最早紀錄。 戰國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

編寫于公元前1世紀以前的《周髀算經》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 西漢《九章算術》有些內容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在世界上最早發明了造紙術。

張衡的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 華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

祖沖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準確到小數點以后的七位數。 趙州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

《金剛經》卷子是現存世界上最早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子午線。

唐太宗時創辦了分科較細的醫學校,比西方早200年。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和頒布的藥典。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指南針,北宋時應用于航海。 唐宋時期發明了火藥和火藥武器。 沈括的“十二氣歷”比英國早800多年。 郭守敬的《授時歷》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300年。 1.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國家。 2.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和織絲的國家。 3. 我國是世界上用漆歷史最悠久的國家。

4. 戰國時期的手工業專著《考工記》,記述了齊國官營手工業各個工種的設計規范和制造工藝,不但在我國工程技術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當時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5.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創造的鑄鐵柔化處理技術,是世界冶鐵史上的一大成就,比歐洲早兩千年以上。

6. 《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這是世界上公認的首次關于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多年。

7. 春秋時期我國歷法已經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統,基本上確立19年7閏的原則,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

8. 戰國時期的著作《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9. 西漢時耕犁上安裝了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10. 西漢關于太陽黑子的記錄,被世界公認為是有關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11. 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制作的地動儀,可以遙測到千里以外地震發生的方向,比歐洲人制作地動儀早一千七百多年。

12. 漢代的數學著作《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

13. 東漢著名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藥,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14.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西漢前期已發明造紙術。 15. 南朝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七位數字,這一成果比外國早近一千年。 16. 隋朝開通的大運河,全長四五千里,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大運河。

17. 唐朝能制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通過波斯灣時,必須換乘小船,因此有“海上霸王”之稱。

造船業能造使用推進器的戰艦,這是最早使用機械動力的輪船錐形。

18.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唐朝于868年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五、四大發明

造紙、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四大發明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這些發明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和萬事萬物的原有狀態,其波及范圍不限于某一局部地區,而是

整個世界;其影響所及不是一時一世,而是持續千百年之久。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自然不能不說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四大發明不僅僅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繁榮的標志和中國人民聰明智慧的體現,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的進程。

蔡倫和造紙術

公元105年,蔡倫在東漢京師洛陽總結前人經驗,改進了造紙術,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

造紙。大大提高了紙張的質量的生產效率,擴大了紙的原料來源,降低了紙的成本,為紙張取代竹帛開辟了的前景,為文化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畢升與活字印刷

被譽為“文明之母”的印刷術,是四大發明之一。中國古代早在宋代畢升時期,已有人試驗以木為原料制作活字,因木字遇水膨脹,效果不佳,而未成功,畢升才改木為泥發明用泥制作活字。然此后不久,木活字印刷研制成功并得以發展和推廣,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等木活字本和維吾爾文木活字的出土為此提供了實物證據。 指南針

指南針的發明并無確切的時間及發明者出現,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經總要》中曾提及在行軍時用「指南魚」來幫助辨別方向,至於「指南魚」則是一片薄如魚狀的鋼片,五分寬,兩寸長,肚皮處有下凹,形狀有如小船般,在經過磁化的步驟后,浮于水面!

火藥

上一篇:誠實守信原則之我見范文下一篇:黨風廉政建設講話稿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