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范文

2023-09-22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范文第1篇

(共1題;

共1分) 1.(1分)填空 36÷4=_______32÷8=_______17+29=______________×3=24 81-9=_______40+5=_______35÷7=_______9+_______=40 37+6=_______12÷6=_______35-7=_______50-_______=50 9×1=_______8÷8=_______8×8=_______21÷3=_______ 7×6=_______77-25=_______72÷9=_______8÷_______=2 二、脫式計算。

(共1題;

共20分) 2.(20分)脫式計算 (1)94-(29+34) (2)3+6×8 (3)100-25+15 (4)63÷(30-21) 三、填一填。

(共4題;

共5分) 3.(1分)除數是9,被除數是27,商是_______。

4.(1分)這個圖中,有_______個直角,_______個銳角,_______鈍角。

5.(2分) (1)共有_______朵花,每_______朵分一份,分成了_______份。

(2)如果共有4個花瓶,平均每瓶能插_______朵。

6.(1分)橫線上最大能填幾? _______×5<24 30>4×_______ _______×9<70 48>7×_______ 四、選一選,在○里畫“√”。

(共2題;

共10分) 7.(5分)選一選,在○里畫“√”。

把8條小魚平均分給4只貓,誰分得對? 8.(5分)選一選,在○里畫“√”。

紅花有9朵,( ),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幾倍?誰說的正確? 五、列式計算 (共4題;

共20分) 9.(5分)列算式 ( )÷( )=( ) ( )÷( )=( ) ( )×( )=( ) ( )×( )=( ) 10.(5分)寫出4道商是8的算式. 11.(5分)7的3倍是多少? 12.(5分)比52多18的數是多少? 六、解決問題。

(共4題;

共35分) 13.(5分)在下列算式中填上“+”“-”“×”“÷”或“( )”,使等式成立。

(1)6 6 6 6 =0 (2)6 6 6 6 =0 14.(20分)小貓釣魚。

(1)貓哥哥釣的魚的條數是貓妹妹的幾倍? (2)貓媽媽釣了多少條魚? (3)它們一共釣了多少條魚? (4)把它們釣的魚每5條穿成一串,可以穿幾串? 15.(5分)看圖回答 16.(5分)爸爸今年多少歲? 參考答案 一、填空。

(共1題;

共1分) 1-1、二、脫式計算。

(共1題;

共20分) 2-1、2-2、2-3、2-4、三、填一填。

(共4題;

共5分) 3-1、4-1、5-1、5-2、6-1、四、選一選,在○里畫“√”。

(共2題;

共10分) 7-1、8-1、五、列式計算 (共4題;

共20分) 9-1、10-1、11-1、12-1、六、解決問題。

(共4題;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范文第2篇

34+6=47+8=54+6=67+8=28+4=46+7=38+4=66+7=4+6=7+8=14+6=27+8=8+4=6+7=18+4=26+7=81?8=75+7=32+9=43?8=48+7=34?9=45+8=63?3=72+8=6+36=28+5=42-5=62+8=86-9=57-30=28+4=5+18=72-8=48+5=95-70=

二、應用題(1-4每題 5分, 第5小題 7分, 共 27分)

1. 小剛第一天寫了50個大字,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寫8個,第二天寫多少個? 2. 學校乒乓球隊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女生有25人,男生有多少人? 3. 王紅看一本書,看了46頁,還差18頁沒看,這本書有多少頁? 4. 體育室有25根長跳繩,52根短跳繩,短跳繩比長跳繩多多少根? 5. 水果店運來34筐桔子,賣出一些后還剩18筐,賣出多少筐?賣出的比剩下

的少多少筐?

.6、同學們種了45棵楊樹,30棵柳樹,種的楊樹比柳樹多多少棵?

7、小蘭今年10歲,爺爺72歲.小蘭比爺爺小多少歲?

8、 玩具店里的氣球賣出26個,還剩下20個,原來有多少個氣球?

9、水果店運來38筐桔子,賣出一些,還剩下10筐,賣出多少筐?

一年級數學下冊計算題練習

一、 口算題(1-4每題 4分, 5-6每題 10分, 共 36分)

34+6=47+8=54+6=67+8=28+4=46+7=38+4=66+7=4+6=7+8=14+6=27+8=8+4=6+7=18+4=26+7=81?8=75+7=32+9=43?8=48+7=34?9=45+8=63?3=72+8=6+36=28+5=42-5=62+8=86-9=57-30=28+4=5+18=72-8=48+5=95-70=

二、應用題(1-4每題 5分, 第5小題 7分, 共 27分)

1. 小剛第一天寫了50個大字,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寫8個,第二天寫多少個? 2. 學校乒乓球隊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女生有25人,男生有多少人? 3. 王紅看一本書,看了46頁,還差18頁沒看,這本書有多少頁? 4. 體育室有25根長跳繩,52根短跳繩,短跳繩比長跳繩多多少根? 5. 水果店運來34筐桔子,賣出一些后還剩18筐,賣出多少筐?賣出的比剩

的少多少筐?

.6、同學們種了45棵楊樹,30棵柳樹,種的楊樹比柳樹多多少棵?

7、小蘭今年10歲,爺爺72歲.小蘭比爺爺小多少歲?

8、 玩具店里的氣球賣出26個,還剩下20個,原來有多少個氣球?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范文第3篇

我媽媽今天給我買了3只可愛的小金魚。

3只金魚顏色不同。其中一只是黑色的,兩個眼睛鼓鼓的,像兩個小皮球,嘴一張一合,尾巴一搖一擺,兩邊的魚鰭像船漿,向前搖動著。我特別喜歡它那條油黑發亮的尾巴,像英語中的字母V,更像一位英勇善戰的先生。

另一只是紅白相間的鶴頂紅。它的頭部有紅斑,嘴巴圓圓的像我們拼音中的字母O,吐出白白的泡泡。魚鱗晶瑩透明,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就像仙女披上了白紗,戴上了帽子。 還有一只七彩金魚。它最頑皮,每次喂飼料時它總是第一個游過來,當另兩只過來時,它會用尾巴攻擊它們,直到把所有的飼料都吃到自己的肚子才停止攻擊。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范文第4篇

教學實錄

【預習反饋】 師:(微笑)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繼續研究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通過本節課學習,讓我們進一步熟練并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運用。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內容。

生:(搶著站起來):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如果兩條直角邊長為a、b,斜邊長為c ,則a?b?c。

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滿足a?b?c,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師:(贊許地點點頭)你回答得很好。(緊跟一句),下面我們通過具體的題目來檢驗你們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首先,請同學們看“活動1”所提出的的問題: 【設計說明】為本節課綜合應用,做好知識準備及理論支持。 師:請看預習思考題1(每個學生都持有一份本課學案) (學生很感興趣,指指點點,輕聲交談。) 生:(很有把握地)此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滿懷信心)我是先借助于勾股定理算出AB的邊長,然后再借助于其逆定理判斷出此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的。 對此學生的回答師表示贊許

師:再請同學們一起看課前預習基礎知識訓練題

(提示同學們直接說出答案) 生:(1)10 (2)3或√41 (3)

3、

4、5;

6、

8、10;

9、

12、15等等. (4)B (師和其他同學給予贊許的目光)

【評析】通過這幾道題目使學生很自然的想到運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決此類問題,從而使學生有著很愉悅的心情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課內探究】

我們再來看一個問題(小黑板展示):

1、判斷由線段a、b、c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a=7,b=24,c=25

(

)

222222

【評析】是不是用兩條較短邊長的平方和與較長邊長的平方進行比較;是否正確理解勾股數的概念。

師: 下面我們再來看這兩題:(小黑板展示)

222

2、已知△ABC中,∠A、∠B、∠C,的對邊分別是a、b、c,滿足a+b+c+338=10a+24b+26c,試判斷△ABC的形狀。

222

23、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a=m-n,b=2mn,c=m+n(m>n),則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師:大家試試看.

學生思考并計算,教師巡視.

師:很好,誰再來說說第2題是如何思考的? 生:(迫不及待)很明顯, 這是一道先要求出邊長再判斷形狀的題目(但這位同學就是不知如何下手)

這時另一位學生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說道:“只要把它進行因式分解成三個完全平方式,就可求出三條邊長,從而利用勾股定理就可判斷其為直角三角形。” 師:很好!.只要“遇到平方想配方”,即遇到平方關系,設法配成完全平方式。通??蛇_到目的,根據本例的題設條件,出現上述所說的特征,應立即對題設進行配方變換 師: 大家對這樣的題形有所體會了嗎?誰來說說第三題? 生: 我認為做這道題肯定很容易想到用勾股定理來判斷,但關鍵是要先判斷哪一條邊最長,這個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

師:那你認為哪條邊最長呢?(剛才這位同學有些迷茫)誰能判斷最長邊? 生:(很快舉手)我認為c邊最長。 師:(微笑著)理由呢?(生表示憑直覺)老師此時可著適當點撥:

像遇到字母表示數量的題目,可取特殊值幫助我們猜想,迅速得出結論。 (同學們都搶著思考,很快好多同學都紛紛舉了手)

【評析】從已知條件的形式上讓學生理解和運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師:大家積極思考的表現都很好,大家在運用這個定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題目的已知條件和結論.好,下面大家來完成一份課堂練習題:(學生練習紙) 課堂練習題:(自備學案)

(1)如圖,已知四邊形ABCD的四邊AB、BC、CD和DA的長分別為

3、

4、

13、12,∠CBA=90°,求S四邊形ABCD

(2)已知:△ABC中,∠BAC=120°,∠ABC=15°,∠A、∠B、∠C的對邊分別為a、b、c,那么a∶b∶c=

(本題結果保留根號)

(3)已知: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別為AB,AD上的點,又AB=12,EF=10,△AEF的面積等于五邊形EBCDF面積的,求AE,AF的長。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待學生做到最后一題時,部分學生板演解題過程. 生1板演習題1的解題過程:

22222解:AC=AB+BC=3+4=25

在△CAD中,

222

AC+AD=25+12=169 22

DC=13=169 222

∴AC+AD=CD

∴△ACD為Rt△,且∠DAC=90°

S四邊形ABCD=S△ABC+S△ACD

【評析】遇到四邊形問題,通常是連對角線轉化為三角形問題,對本例連對角線AC為佳,因∠CBA=90°,便出現了直角三角形ABC,由勾股定理可求出AC, 從而連結AC,再利用勾股定理,就易求出AC邊長;最后整個四邊形ABCD面積就為△ABC和△ACD的面積之和。

生2板演習題2的解題過程: 過B作

BD⊥CA交其延長線于點D,

又∠BAC=120°,∠ABC=15°∴∠ACB=45°

∵∠D=90°∴∠DBC=45°

∴∠DCB=∠DBC

CD=DB=

-1

∴b=AC=CD-AD=

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

【評析】本例題設告知∠BAC=120°,很容易想到它的鄰補角為60°,它已隱含告知我們構造一個含3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 生3板演習題3的解題過程: △AEF為Rt△用勾股定理,

222

EF=AE+AF

222

設AE=x,AF=y,又EF=100,則x+y=100

本例未告知AF,AE誰大,所以應取兩解。

【評析】此題是一道需要技巧處理的典型好題,要求同學們要會靈活運用。

本節課采用當堂訓練,當堂反饋的模式,更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這部分知識,提高課堂效率.這幾道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能從實際問題中建構數學模型; . 師:最后,談談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生:我明白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所以,我們要學好數學,就能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生:在合作交流中,讓我們體會到互助的力量,激發了我們學數學的興趣和靈感。 ……。

師:同學們談得好極了,收獲真不小。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問題,有許多的數字問題,圖形問題,數與形之間的問題還在等著我們,我們可要主動去尋找問題,并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一個一個的問題。有信心嗎? 生:有!我們一定能行! 【課堂測試】

師:好樣的!現在我們來進行本課知識評價。

【課堂延伸】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范文第5篇

4月7 日 星期二

天氣:晴

今天,老師給我們發了新的班服,真漂亮!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它。哎呀!褲子要穿到胸這兒,短袖T恤變成了中袖,太大了!晚飯我吃了滿滿一碗飯,想快快長高點。

我差點兒忘了,還要對買衣服的阿姨們說聲:“謝謝!”

4月19日

星期日

天氣:晴

下了兩天的雨,今天,天終于晴了,陽光明媚。我的心情也格外好。媽媽今天過生日。起床后,我就掃地,擦桌椅,收拾房間,準備給媽媽過生日。媽媽看見了干干凈凈的房間,開心地笑了,還夸我長大了。中午,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著香甜的生日蛋糕,我心里甜甜的。

4月26日

星期日

天氣:多云

今天,我們家包餃子。外婆先和面,然后,媽媽把面搟成一張張薄薄的圓餅。接著,就開始包餃子了。我在一旁胡亂地幫起忙來,可是我包的餃子有的肚子爆開了花,有的耷拉著腦袋,一下子,我滿臉都是面粉。中午,吃著自己包的餃子,真香啊! 5月18日

星期一

天氣:晴

小幸福樹

我家陽臺上種了一株小幸福樹,我每天都給它澆水,施肥,摘掉黃葉。幸福樹漸漸長高了,發出了嫩綠的小芽,他給我們全家帶來了幸福和快樂。

5月9日

星期六

天氣:晴

枇杷園游玩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們去江南枇杷園游玩。我遠遠的就看見枇杷圓圓的,好像小燈籠一樣掛在樹上,真是好看。我們開車繼續往枇杷園里面走,看到一棵棵粗壯的枇杷樹。枇杷園很大很大,望不到邊,太壯觀了。

外公忍不住摘了個枇杷,我就說:“外公不要摘,這是別人的東西。”外公馬上就不摘了。 枇杷園真好玩,既可以游玩,又可以吃美味的枇杷。

5月22日

星期五

天氣:小雨

排 練

今天我們又要在學校排練舞蹈。到了下午,我們在夢想劇場排練了,我看見其它班準備得很充分,還很搞笑。輪到了我們班,我們都精神那飽滿地站在臺上。排練完了,我們走下舞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靜地觀看其它班的排練,同時總結自己的表現。我們心里在想,怎么超過其它班,奪得第一名。

5月29日

星期五

天氣:陰

壁 虎

今天早上,我和哥哥去三樓玩。我們看見蒼蠅粘板上有許多蚊子,我和哥哥就決定去打蚊子。我在樓上的菜地里面捉到了一只小壁虎,我好像聽到小壁虎說:“我是幫你們吃蚊子的。”我就把小壁虎放了。哥哥看見了嚇了一跳,“四腳蛇來了!”哥哥剛叫完小壁虎就不見了。我對哥哥說:“不要害怕,那是壁虎呀,它是來幫我們捉蚊子的,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它是人類的朋友。”

6月23日

星期二

天氣:陰

小蝌蚪

放學了,小明挎起書包往家走。在回家的路上,小明看見池塘邊有一位老人,老人的旁邊有一個水桶。老人用碗把桶里的蝌蚪舀出來,放進池塘里。小蝌蚪說:“謝謝您老爺爺,我們會報答您的。”

6月24日

星期三

天氣:晴

看圖寫話——郊 游

6月20日小聰和爸爸一起去郊游。他們坐在一艘小船上,小船慢慢地滑向了河的下游。小聰笑得嘴都合不攏了。小魚游上來問:“怎么玩得這么高興?”小聰說:“我在劃船呢,我已經很久沒劃船了。”

4月17日

星期五

天氣:晴

幫 助

今天中午,我們看見老師很忙,我和王藝霖很想幫助老師。我們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成功。我們想:要是我倆成為隱形人就好了,那樣的話就能悄悄地幫助老師,給老師減輕一些疲勞該多好。最后我們倆趁中午寫了一篇日記,我想我們自覺地學習也是幫老師的忙吧。我希望更多的同學能在老師需要的時候主動幫助老師。

4月23日

星期四

天氣:晴

我是一個很愛干凈的小女孩。每次放學回家,我都要先把小手洗得干干凈凈的,再去做作業。 我還是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日記得了A5星,我回家就會大叫起來:我的日記又得了A5星;考試考了100分,我回家也會大叫起來:爸爸媽媽,我又得了100分。

只要有好消息我就會給全家人說,讓大家分享我的快樂。我希望全家人和我一樣永遠快樂!

4月29日

星期三

天氣:晴

家長開放日

今天是家長開放日,上課前老師叫同學們把自己喜歡唱的歌唱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聽得家長們臉上笑開了花。

上課了,我們坐得直直的,就像一畦畦小秧苗,聲音洪亮得像一把把銅號。老師的課上得很精彩,就像一道道小溪流到了我們這座果園,我們就像一群飛鳥展翅飛翔。 下課了,爸爸媽媽在后面一片歡笑!

5月21日

星期四

天氣:陰

長眼睫毛的雞蛋

我很不喜歡吃雞蛋,媽媽想了很多種辦法我還是不喜歡吃。

有一天,我最喜歡的徐正遙姐姐告訴我:把煮熟了的雞蛋用醬油、麻油蘸著吃,眼睫毛就會長得很長很長。我希望眼睫毛能夠長得像芭芘娃娃一樣長,那樣我就會變得更加美麗可愛。 我現在天天堅持吃這種長眼睫毛的雞蛋,我的眼睫毛真的就變得越來越長了。

4月15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放學了,爸爸告訴我,媽媽有事,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飯。我有點想媽媽,但是媽媽叫爸爸交給我一盒巧克力,是媽媽的朋友—應媽媽帶給我的。巧克力和我平常吃的不一樣,軟軟的,很好吃,我不知道在哪里買的。晚上,媽媽回來告訴我,巧克力是日本買回來的,叫巧克力冰激凌。我真謝謝應媽媽,下次我碰見她,一定會給她說“謝謝!”的。

4月18日

星期日

天氣:雨

我在學畫畫的時候,我們看見一輛出租車撞倒一個人。很快,很多人都圍了上去。有人撥打了120,等了一會,120來了,把受傷的人抬上了救護車,送醫院去了。媽媽來接我,我想去看看,可是媽媽說不能看,我不知道為什么不能看,媽媽說小孩不能看有血腥的場面。我提醒大人們車子不要開得太快,還有開車前不能喝酒,我們學校的司機也不要開得太快喲!

4月19日

星期日

天氣:晴

在我們的校車上,

一、四班的王子睿給我看過《小蘿卜頭》的故事書。我很早就告訴爸爸媽媽想去看小蘿卜頭住過的地方。今天下午,爸爸媽媽就帶我和哥哥去渣滓洞、白公館參觀。我在那里看到了關小蘿卜頭和他爸爸媽媽的牢房,小蘿卜頭的媽媽就是在這里生下他的。因為沒有自由,牢房里也沒有陽光,沒有營養,所以他很瘦,大家都叫他小蘿卜頭。我知道了小蘿卜頭的故事,覺得他很可憐,但是爸爸媽媽說他很樂觀,向往自由。我多幸福啊!所以我要好好珍惜學習的機會。

4月20日

星期一

天氣:多云

放學的時候,在我們校車上,五年級的大姐姐給我吃垃圾食品,我謝謝了她,但是我克制住了自己,沒有吃。因為媽媽給我說過,垃圾食品對身體不好,小孩吃多了要生病。我也告訴了我的朋友不要吃。媽媽還告訴我,要從小學會拒絕誘惑,因為我長大了,誘惑會很多。

4月22日

星期三

天氣:多云

今天我做作業的時候,爸爸說我的姿勢不好,說眼睛近視了戴眼鏡不好看。我想起了我們健康課老師告訴我們的,得了近視眼,很多麻煩。第一,冬天眼鏡上會有霧,什么東西都看不見。第二,跑步的時候,眼鏡容易掉下來,你撿的時候,別人已經都跑到終點了。第三,眼鏡很容易臟,你還要經常把眼睛摘下來擦干凈。第四,戴眼鏡不好看。這些我都記在心里,因為我想保護好我的亮晶晶的眼睛。

4月23日

星期四

天氣:雨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們一起出去吃晚飯,給爸爸過生日。我很喜歡出去吃飯,但是爸爸媽媽不喜歡過生日,因為他們說過一次生日就老一歲。但是我喜歡過生日,我過生日可以吃生日蛋糕,得生日禮物,還可以請小朋友到家里玩,過一次生日我就長一歲。我想長大!

5月9日

星期六

天氣:晴

今天下午,我學完鋼琴,爸爸媽媽接我一起去了和叔叔的博物館。那里有兩只鷯哥,這兩只鷯哥很聰明,會說很多話,教它們說什么,很快就學會了。它們很會學習,我經常當它們的小老師。鷯哥們上課很聽話,每次去看它們,它們都很有禮貌的說“你好!”非常神奇。它們學得快,是因為很專心,我上課也要像它們一樣專心,才能學習好。

6月3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天氣很熱,下午上體育課的時候,盧宇昊告訴我,他流鼻血了。嚇了我一大跳!我連忙告訴鄧老師。我給他一張紙,其他同學叫他揚著頭。我們都流鼻血,知道方法。鄧老師叫盧宇昊去洗手間用涼水弄弄,再用紙塞在鼻孔里,過了一會兒,盧宇昊來了,又告訴我他另一個鼻孔也流血了。我們又用同樣的辦法,讓他仰起頭,用紙塞住。休息一會兒,盧宇昊就不流鼻血了。我們大家也放心了!

6月4日

星期四

天氣:晴

今天下了校車,我和爸爸媽媽看見一個摩托車把一個小孩的腳撞傷了,傷得站都站不起了,一位叔叔正在給110和他的家人打電話。但是撞到小孩的人逃跑了,警察來了一定會調查清楚。

所以,小孩過馬路一定要小心!最好有大人陪。要走斑馬線和天橋,才能保證安全。

排練節目

今天我們就開始練習節目了,只有兩天時間了,是多么緊張啊!我們背誦五首古詩,分別叫《草》、《游子吟》、《憫農》、《游夜思》、《登鸛雀樓》。我們在羅老師、陶老師的指導下的動作是多么的優美。明天我們就開始彩排了。我們一定要把古詩背好,把動作表演得更優美,表現出我們

我的新鞋 今天,我去少年宮跳了舞回來,我的外婆送了我一雙涼皮鞋,粉色帶白圓點,穿起來很漂亮,又舒適。我很高興,我說:“謝謝您!我的好外婆,我一定要把舞跳得更好!”

4月18日

星期六

天氣:雨

今天的雨下得好大呀!我一點也不好玩??粗巴獾挠?,我希望雨快點停下來。我就只好在家寫作業。我想滑輪滑、打羽毛球、游泳都不行,我自言自語地說:“太陽公公您快出來吧,雨姐姐您快回家吧。”過了一會,雨,果真就小了一點。但是太陽公公還是舍不得出來。

5月1日

星期五

天氣:晴

今天是5.1勞動節,我媽媽要帶我出去玩,坐公交車的時候,有一位老爺爺上車了,車上有很多人沒有位置,那位老爺爺很老了,站都站不穩了,車上沒有人給他讓座位.我和媽媽看見了,我首先想到的是為什么沒有人給他讓座位,第二個想到的是----趕快給老爺爺讓座位,我就連忙站起了對老爺爺說:“老爺爺您坐這里來吧!”老爺爺很高興連忙夸獎了我,我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

5月2日

星期六

天氣:晴

今天我和姥姥、姥爺、還有媽媽一起去看拱橋。我們到了朝天門,看見有很多人在放風箏,我也想放,就叫媽媽給我買了一個風箏。我有點不會放風箏,我先是拉著風箏使勁跑,結果跑得滿頭大汗。姥爺告訴了我應該怎樣放風箏,我就照著他說的方法去做,果然風箏飛高了一些,我就帶著風箏滿慢慢的跑,我的風箏不是很聽話,老是往下沉,我的風箏的線一會纏到一個人,一會纏到一個人,就像電視里的動畫片一樣,我的線就像暗器,動不動就把人的腳纏住了,你看走得好好的叔叔阿姨,一下就站住了,然后就往腳下看,那準是我的風箏線纏住了腳,真好玩。這時放風箏的人越來越多了,天空中五顏六色的風箏也越來越多了,看著高高飄揚的風箏,我像歡快的小鳥在藍天里展翅飛翔。

5月6日

星期三

天氣:陰

吃 飯

今天中午我又是前五名吃完飯,還有大部分的同學還沒吃完.有個別同學一次添了很多飯,吃不完了,就把飯倒掉了,我覺得這樣做很不好,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來的很不容易,我們要吃多少添多少,愛惜糧食。

4月6日

星期一

天氣:晴

今天,我和媽媽爸爸、李云清還有他的爸爸媽媽一起去摘小櫻桃。在路上,我想櫻桃是長地上還是樹上呢?走了好久好久,終于看到了一片櫻桃樹。咦!櫻桃怎么是黃色的呢?我們仔細一瞧,每棵樹上都差不多,原來櫻桃還沒成熟。我很失望地對媽媽說:“那我們不是白來了嗎?”我們就在樹下找,忽然聽見媽媽說:“這里有幾顆紅色的!”我趕快跑過去,只見幾顆紅色的櫻桃掛在樹枝上,真可愛!我摘下來放到嘴里,真甜啊!我高興的笑了!

4月19日

星期日

天氣:晴

昨天,我又和爸爸、李云清還有他的爸爸媽媽去采草莓。在車上,天下著雨,能采到草莓嗎?下車后,我和李云清看見紅紅的草莓。真可愛!我迫不及待地想去采??墒?,爸爸說:“這路這么滑,能下去得了嗎?”“讓我去吧,我會小心的。”路很窄,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的往前挪,終于到了草莓田。草莓躲在綠綠的葉子下,好像在和我捉迷藏。我摘了一個放在嘴里,真好吃啊!我又摘了幾個,我舍不得吃,因為我要留給爸爸媽媽吃。

4月20日

星期一

天氣:晴

昨天,天氣晴朗,太陽公公從厚厚的云層里鉆了出來。我和媽媽去外面吃冰糕。我們坐在石梯上,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嘴里吃著甜甜的冰淇淋,真享受啊!過了一會兒,我看見了幾只螞蟻爬到冰淇淋口袋里。哦!原來螞蟻和我一樣喜歡吃甜甜的冰淇淋。

5月6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范文第6篇

第一課時,解決問題

剛過完無宵就開學了,周二開始上班,自己還沒反應過來呢,周三就正式上新課了,想想今天那些小東西傻呆呆的就好笑.慢慢來吧,才第一周. 例1與上學期的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混算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相同,難度不是很大,書中也給出了情境圖,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從情境圖中找出相關的數學信息,并讓他們自已提出問題,我認為例1的重點在于解決問題,從這里開始要跟學生說清楚什么是分步式,什么是綜合式,在計算中要跟學生說清計算順序.講完例1可以做第6頁的第1題,這是一道對應練習題,其它的練習題要等講完例2才能完成.做練習時要讓學生兩種算法都練一練,先用分步式做,再用綜合式來做,看看時間還允許,再多練一道老師出的對應練習強化一下這節課的內容.剛開學不能太急了,先穩定這些小東西的學習情緒再說,多表揚一下平時學習態度不認真的同學.說他們過完年長大了,回來懂事多了,這樣表揚果然有效,幾個平時不認真的調皮鬼聽了立馬坐好了.好,有好的開始.

第二課時,面包不是很好吃哦-----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法

在四班講的時候,我是先引入算式題,先講了小括號的用法,再講例2,效果不錯.而在三班講的時候,我是遵循教材所講的,先從買面包的情境引入小括號,大部分學生是懂了,但很牽強,而且學得也不夠牢固,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運用探索性教學效果好像不是很好,干脆運用接受性教學,直截了當的先引入小括號的計算順序,幾分鐘就能讓學生掌握了,再講例2,才有更多充裕的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四班講這個例子前,我認為還是先攻克難關,先從一般的加減混合混算的算式題教起,先出兩道題,如:54-30+10= 54-(30+10)= 先看這兩道題有什么異同,第二小題多了個小括號,計算時該怎么算呢,以此引入帶小括號的算式題.兩分鐘不到學生已經掌握了. 例2的主要知識點在于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難點在于會運用小括號列出綜合式,根據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從一個總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數,再去掉一部分數,得出的結果就是剩下的一部分數了,大部分學生都能運用這個方法來解決問題,而別一種方法是先把兩次買了的面包合起來,再用總數去減掉兩次買下來的部分數,得出來的就是賣剩下的一部分數了.第二種方法其實上學期已有個別學習能力好的學生做出來,只不過是用分步式來算,這學期經老師在堂上引導后也有大部分學生做出第二種方法,只不過因定勢思維,很多學生不喜歡用第二種方法,老師只能在做對應練習的時候多鼓勵學生做.特別是列綜合式,要鼓勁學生多做. 實踐證明,在四班講的效果比在三班的效果好很多. 第四冊例3蹺蹺板樂園和做一做, 例3教學我認為并不難,一般的學生都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也有學生提出玩蹺蹺板的有多少人?可讓學生馬上解答,接著師可進一步引導學生提出樂園里面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前面玩蹺蹺板的人數加上后來加入的準備要玩的7個人就是樂園里面的總人數了,分步式和綜合式學生有了前面的基礎都不難列出式子,我反倒認為對應的練習難度還大一些,如第10頁的第1題,如果沒有圖的話可能有部分學生不會理解,在做這道練習的時候最好是讓他們自己去看,去解讀題意,老師不要包辦,讓學生有一個思考的過程,今天我布置下去時在堂上遛了一圈,發現大部分小東西都會看圖正確列出算式,但也有小部分學生不會審題,這小部分只需老師扶一扶就可以了,評講時也不用太花時間.有一樣要強調的是題目給出圖的話,最好能根據題意在圖在標出數字再來列式,分別在下面寫上小熊哥哥9個,爸爸9個,弟弟6個,媽媽9個,這樣列式時就能一目了然.第2小題基本上看文字信息就能解答了. 我認為這一個知道點難的是做一做所呈現出的一個開放性的畫面,就這樣看圖的話可能學生有點亂,圖中呈現的畫面沒有序,老師要懂得引導學生有序地看圖,并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與思考,并提出問題,逐一突破解答. 明天再講一個課時的練習,這個知識點應該可以過關了.

去春游_-----除法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課堂實錄)

今天講平均分,要求學生通過具體的情境與實踐活動,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并讓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這個知識點不難,課上得還是比較順暢的.因為我今天出了絕招了,用糖衣炮彈”引誘”他們,上課伊始就跟他們明確本節課老師要講新課,請同學們認真聽,其實每個單元的第一課時都較重要,我都是這樣要求他們,這些小東西也精得很,看見老師這么嚴肅,馬上坐好了.我先拿出6顆糖,居然看見前面那個黃俊源嘴唇動了一下,眼睜睜地看著老師,哈哈,我知道這時引入新課是最好的時機了.抽了3個小朋友出來,先跟他們說,”糖果不是分給你們的喲,要等這節課下課后看看誰最乖最認真上課,最積極舉手發言的同學老師才獎勵給他的喲”.老師把6顆糖分給這3個同學,看清楚老師是怎么分的,然后回答我.分完最后小結,”像這樣每個同學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第二個教學環節馬上進入主題圖------春游,讓學生把昨晚剪好的小圓片拿出來當作要分的食品,第一個活動,先分”礦泉水”,把8瓶”礦泉水”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個同學分得多少瓶?學生分兩人小組進行操作活動,分完問:要分的瓶數是多少?(8)我們把它叫做總數;要分給幾個小朋友,也就是說分成多少份?(5份)我們把它叫做份數,每個同學分得2瓶,我們把它叫做每份數,我認為總數份數每份數在這里引入時就要跟學生滲透了,通過分的過程他們就能慢慢體驗出來.接下去要分的是面包,桔子,最后要分的是糖果,因為糖果太多了,可以四人小組進行,每個拿出6個小圓片出來合在一起分一分。每分完一樣東西,都讓他們進行口述:如分面包,“把10個面包平均分給5個人,每人分得2個,110是要分的總數,5是要分的份數,2是每人分得的每份數。”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實際操作活動,學生基本上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初步建立了平均分的表象。我下去遛了一圈,發現有一個單個坐的張潔宇不會分,有的份數分多了,有的分少了,我及時讓大家停下來,問:像這樣每一份分得的個數不一樣的,算不算平均分呢?誰來幫幫她?

看看時間,還有十五分鐘呢,該指導他們看看書的例1和例2,看完后還有十分鐘做練習,把13頁的做一做和14頁的做一做弄完后,看看還有5分鐘時間做作業。哈哈,該分糖糖了。這節課皆大歡喜。

從今天的作業情況來看,小東西們掌握得很好,三班四人做錯,四班兩人做錯,這幾個人當中,只有兩個人不明白平均分的含義,其它的家伙是數錯總數。

除法的初步認識例3_去春游

今天講第二種分法,有了前面第一種分法的經驗,第二種分法好講得多了,模式按前面的一樣去講.先復習了第一種分法,知道總數分數,求的是每份數.復習完就直接開門見山進行第二種分法,又拿了6顆糖引誘那些小東西,果然個個馬上坐好聽課.有6顆糖,我先把2顆糖分給一個同學,問這些糖可以分給幾個同學?分好后我把分的過程板書出來,分析總數每份數份數,有了前一個課時作基礎,絕大部分學生都會分析數量關系. 然后讓學生看板書,跟第一種分法比較,分析異同,讓學生清楚地明白兩者的數學信息不同,所求的問題也是不同的,接著是讓學生用小棒動手操作,(1)有8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能分成幾份?(2)有8根小棒,每4根分一份,能分幾份? 有了以上幾個操作要求,再講例3就好講了,直接引導學生把問題轉化成:有24個人,每4人坐一條船,可以坐幾條船?讓學生分小組直接用小棒分一分就可以了. 明天講練習,再把兩種分法比較一下,練習綜合著做就可以了.

大熊貓喜歡吃竹筍-----書本1819頁例4例5

教學日記:第四冊數學

23、24頁例1例2的教學。

這兩個例的編排有點奇怪,教材的要求是讓學生學會求商的方法。其實在前幾個課時的練習中學生己有所感悟了,如前面21頁的練習四,很多練習都己經要求學生算出商了,現在才正式講求商的方法,大部分學生在前面的練習中己經懂得用乘法口訣求商了,因而我

認為這兩個例的側重點不在這,(當然了也要看前面是怎么教的,我只是根據自己前面的教學來承接的)我認為教材的編排對除法的兩種教法是有意識地淡化了,不知道這樣是什么意思?我認為并不好,這樣的話后面的應用題教學很難教,學生的數量關系并不清淅,這樣的話會導致到了以后這一批學新教材的學生到了高年級以后在計算多步應用題時會出現很多老師預想不到的問題,因而我們低年級的老師對這個要有清楚的認識,雖然教材并不強調或要求,但我認為還是要講,23頁的例1我認為著重點還是先放在兩種分法的比較和數量關系的分析,可能有的老師會認為這是老一套,會匡死學生的思維,但想想他們的將來我真的不敢造次,將來他們要面臨一個一個的小考大考,對于數學而言,如果他們連最起碼的數量關系都搞不懂的話,以后該怎么辦?(畢竟現今中國的教育體制表面是搞素質教育,其實仍是以應試教育為主,但總的來說,能有搞素質教育的意識尚屬不易了)所以今天這個例我按自己的教法來教,先把主題圖演示,用一些趣味貼片出示,先讓他們說圖意,貼出兩個數學信息,讓他們互相說出兩個數學信息,再提一個數學問題,然后再讓他們例式,最后說出哪個是要分的總數,哪個是要分的每份數,哪個是要分的份數。

而例2的教學,我認為側重點也不在求商的方法中,而是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了解乘除法相互間的聯系,這一個例下周一再教,我認為應該結合22頁的例10和21頁的第8題來講,想想真的奇了鬼怪了,教材怎么這樣來編寫?例題2在24頁,而與其相對應的練習在21頁和22頁就有了,什么意思?(可能它們的側重點不同吧,可我認為這一類型的題應該放在一起來講,不要讓學生造成混亂。)下周就按這個來講,看看效果如何。

好了,又到了周末了。YE。

小學數學第四冊29頁例3教學日記

這個內容不好講,例題只給出了一個數學信息和兩個問題,學生要自己根據圖中所提供的素材找出相應的數學信息才能解決問題,如果單純是列式就比較容易,但要說出圖中所缺的信息,而且要他們用文字表達出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認為這道題應該讓學生學會用文字表達出來,這樣才能跟例題的問題相吻合,而且這樣也才完整,學生才能清楚題意,通過寫出相應的數學信息,這整個過程才能讓他們感悟到除法應用題各個量相互間的聯系。因而在實際教學中就要靈活一點處理了。

這一例的教學,我先讓他們看圖,只給出總數,讓他們自己找一個數學信息及與之相對應的問題,先讓他們自己說,很多學生直接列出算式,15除以3得5,有的列出15除以5得3,但不會說出題意,我問:如果是15除以3,15表示什么?3在圖里又表示什么?想想他們在干什么?連起來完整地說一說,通過這樣的引導大部分都能簡單地說出題意了:有15人,分成3個組。我再問,那如果提一個用除法計算的問題該怎么提,同桌互相說說。有的學生提:分成幾個組?問題一說出來,馬上就有旁邊的同學說他,不是知道己經分成3個組了嗎?我馬上肯定這個同學所說的,再一次引導,題目給出的15是什么數(總數)?3是什么數(份數),那還有什么數不知道?(每份數),那該怎么提呢?學生會說:每份有多少人?我再問:這里的一份就表示什么?(一組)那可以怎么說?(每組有多少人?)到此,總算完成一半任務了。再繼續下一個問題。

我又問,如果不用3做數學信息,還可以用什么作數學信息?(5),那這個5又表示什么意思?(每組有5人),把題目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有15人,每5人一組。我再問:如果知道這兩個數學信息的話,可以提什么數學問題呢?因為有了前面的經驗,很多學生都會提出:可以分成幾組?

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我把這兩道題都板書出來,讓學生對這兩道題進行比較,最后讓他們自己總結,知道總數,份數,求每份數,用除法計算。知道總數,每份數,求份數,也是用除法計算。我補充一點,讓他們清楚,一道一步計算的除法或乘法應用題都有三個量,就好像我們穿衣服一樣,要有上衣,褲子,還要有鞋子配套,剛好三件才能搭配得好看,缺一不可,在審題時要看清楚,題目有沒有三個量?題目問的是什么?如果題目有數字的就用題目給出來的數字列式,沒給出數字的,自己就要在圖里面找出跟問題相對應的信息來列式。

接下來就練習了,29頁的做一做,我認為難度比例題的低,所以放手讓他們獨立完成,做完再評講,到做30頁的練習六的

1、2題我也先讓他們看大屏幕,把書里的問題遮蓋了讓他們先提問題再翻書做,這樣效果就好很多。我想明天還是不能講新課,31頁的例題太難了,我想像今天這一種類型的題目明天還要再講講,等他們對乘除法應用題相互間的數量關系都比較明了時,后天才是最佳時機講新課。

今天能笑著進課堂,也能笑著出來。不錯,繼續努力。

教學日記:為什么就這么難?(書本31頁做一做的教學日記)

這一頁的內容很難,例題與練習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題目,對于二年級的小東西來講確實不容易,我認為如果按書本那樣教的話更難理解,因此我個人認為這一頁的內空可以根據自己班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因為做一做這道題與前面銜接得比較緊,前面的除法應用題都是把一個總數平均分,要么是每幾個一份,問可以分成幾份,要么是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無非都是這兩種類型的應用題,因而與做一做銜接得較好,所以我認為先從這里入手,講了這一類型的應用題再講例4,相對于例題來講這道題也較容易些。今天我就把它當作一道新的例題來講了。

這道題的難點在于找出中間問題,算出中間問題下面就好辦了。很多學生其實明白題目最后問的應該用除法計算,但用什么數去除可能就不會了,也有的在剛開始時,只列出一步,18除以6得3個就完事了。其實這樣也沒錯的,無論用什么方法,他能心里先算出總數,再用總數去除,說明他明白題意了。我在評講時引導他們:這個18是怎么得來的?題目有沒有這個數學信息?(沒有)那你們是怎么知道的?有學生說是數出來的,有的學生說是用乘法算出來的,9乘2得來的,我就說,因為題目沒給出來,為了讓其它人更清楚你的想法,所以把你這個18怎么算出來的寫出來。最后我總結,做一道題時先要看問什么?題目問:用這些花可以擺多少個圖案?題目里的“這些花”指的是哪些花呢?(所有的花)也就說先要知道花的總數才可以用這些花來擺圖案,問題里面其實給出了一個數學信息就是“這些花”偷偷地告訴我們應該先算什么才可以知道擺多少個圖案了。講完這道題,為了鞏固一下這類型的應用題,再做與之相對應的練習七里面的第1第3小題,(第2小題是相對于例4來講的,先別講)這兩道練習題都是先算出總數才可以平均分的。學生通過解決這兩道題,基本上能感悟出一個道理,最后我在課堂總結時問了一下,大部分學生能說出,要把一樣東西或物品平均分的話,最起碼要知道這樣東西的總數,要求總數有兩種方法,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當然也可以用數數的方法)知道總數以后才可以知道怎么分。這個算理雖然他們不能原整地表達出來,但基本上意思也到位了。昨天在講的時候很多學生還很茫然,好像老抓不找邊際一樣,不是他們不想學,而是每道題的呈現方式都不一樣,這樣的題目讓二年級的小東西真的無所適從,天可憐見,專家們為什么要把題目搞得這么靈活?昨天從作業情況來看大概只有一小半的學生能聽得懂,其它的思路還不是那么清淅,似懂非懂的樣子,因而今天我不敢講新課,再出幾道相似類型的練習題,他們總算基本上能搞清楚是什么回事了。

陪讀的孩子怎么辦?

這兩天的課講的很吃力,這些日子沒有留堂,因為就算教會他們“此一道”,但“彼一道”的呈現方式又不同的話,孩子又不懂了,說實話,這套教材編得挺好的,當然這是針對大城市的學生而言,但對于我們這里的小城鎮的學生并不適合,(我想對于廣大農村小學來說就更甚了)我教了十多年的書,大部分時間都教低年級,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智力程度大多還是比較了解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想了很多,也觀察了很多,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思維對于那些有序的、有規律性的知識比較容易掌握,如果知識所呈現的方式是無序的,無規律的,他們就會無所適從,無從下手。并不是說這套教材編得不好,而是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教材的編排突出兩個字,“靈活”,而且還是挺生活化的,符合生活實際,但孩子的經驗遠達不到這個程度,生活經驗少,因而很難以理解書本所呈現的生活場面,更加上書里所呈現的方式無序,這就造成孩子思維的混亂,無所適從。我認為教材應該先多呈現一些有序思維的題目,孩子有一個清淅的思路或方法,在學習過程中就能感悟到學習數學的各種方法,這樣他們的思維才能拓展,懂得了方法他們才能融匯貫通,能變通了再呈現一些比較靈活的題目,或一些呈現方式無序的題目,他們才能理解得了。

像書本31頁以后的應用題的呈現方式來講,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是比較難理解的,只有小部分學生是能掌握好的,我也細心觀察了一下,會做的能掌握好的這小部分的學生家長大多是一些雙職工或家里比較重視教育的。其它的孩子有些并不是不想學,也不是說不認真聽,有部分就算認真聽,通過老師的講解他們當時是聽懂了,但一遇到別的題目,其呈現方式不一樣的話,他們就又理解不了題意了,為什么不理解,除了智力因素以外,很多原因就是他們還沒到這個年齡去理解。作為一名老師,覺得很痛心,所以有時會覺得自己是個劊子手,那些聽不懂的學生其實是在陪讀,陪那部分尖子生讀書,他們把時間都浪費在這里了,對于這部分學生,他們沒有一套適合他們學習的教材,難道中國的教育真的只是適合培養尖子生?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局面?我真的不知道該問誰去?覺得自己真的無能的很。

31頁例4教學

這個例比想像的好講些,可能我的呈現方式跟書里的不一樣吧,我覺得不管怎么呈現,他們能聽懂就行了。這道題是的難點在于讓學生學會找中間問題。通過討論探索知道“要求買5輛小汽車要付多少錢”就要先求出“買一輛小汽車用多少錢。”題目的關鍵就在此?,F在問題是題目所呈現的方式有點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還得自己找準時機,提出問題。

在講新課之前,我跟他們介紹了什么叫單價。我用了下面的一道題作鋪墊:“小西有10塊錢,買了兩個布娃娃,每個布娃娃要多少錢?如果買3個又要多少錢?”因為是兩個問題,所以學生很快列出算式。我再把第一個問題擋住,問:又該怎么算呢?很多學生都說算法還是一樣的。我再小結:買東西我們道先要知道東西的單價,還要知道要買的物品的數量,那么我們才知道付多少錢,我們在買的過程式中,一般會帶上錢,去買的時候先要看物品的單價,現在題目不知道單價的話就要先求出物品的單價。知道單價我們才能算出買這幾樣東西一共要多少錢。

講到這就可以引入例題,可半引導半獨立列式完成了,先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自由看,自由說,(我把主題圖放在投影上,把下面那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信息和問題都用蓋上),當看到小汽車時,學生都說不出來,因為圖上的老師擋住了,我再給出兩個信息,“12元可以買3輛小汽車”,有嘴快的小東西就會說“一輛就是4元”,我接著說,如果我要買5輛要給多少錢呢?想想看?然后讓他們小組進行討論一下:要想知道買5輛小汽車多少錢,首先要求出什么?然后再求出什么?在討論的時候還讓他們看看黑板上剛才那道鋪墊的題目,最后獨立列式完成。在小組匯報時,我讓他們說說,12除以3得出4元是什么意思?4乘5又是什么意思? 講完例題后再讓他們做對應的題目,書本32頁的第2題,自己再出幾道同類的題目,學生基本上就掌握了。今天我又把上星期的題(先乘后除的應用題,也就是先求出總數的應用題)和這節課所講的應用題(先除后乘,也就是先求出每份數或單價的應用題)放在一起練習,果然,有個別學生就亂了,幸好大部分都掌握得比較好,看來明天再混著練一練才牢固。

現在想,如果我把31頁的例四和下面的做一做放在一起來講的話,不知道效果會怎么樣?從今天的兩種類型的應用題混合練習可以看出,有個別學生對題目的數量關系還是搞不清楚的,我也發現書本練習七的練習幾乎每道題的呈現方式都不一樣,所以真的不能什么都放在一起講,真的要分類講,而且要自己出一些相配類型的題目來講,分類講好了,再混合著練一練效果才見好。

下一周準備講教研課《平移與旋轉》,哪一位仁兄有什么好的建議,請賜教。

銳角與鈍角的教學

今天開始講第三單元了,銳角與鈍角這個內容挺好講的,因為有了直角的基礎,以直角為基礎,比直角大的角是鈍角,比直角小的是銳角。這個內容要多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活動角的操作,學生就能很容易掌握好。

上課伊始,復習了角和直角后先引入主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里有哪些是角?先讓他們找出來,然后把這些角板書出來,我也在大黑板上分類畫出一些鈍角,一些銳角,然后讓他們分別說說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讓他們自己總結,最后匯報得出:比直角大的角是鈍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銳角。在教這兩種角的名稱時,一定要像語文老師那樣讀幾次讀音和寫法,今天在一班上時忽略了這個問題,結果做作業時就有學生出現這樣的情況,知道是什么角但寫錯字,有的知道什么角但讀錯字音,所以到上二班時就強調了一下,果然作業沒什么人做錯。懂得了這兩種角以后,再讓他們說說找找生活中的這兩種角,最后再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一下這三種角,有的學生用動作來表示,有的用筆,用文具盒,用書等等來表示,這一環節一班的小東西做得比較好,所表達的意思也準確無誤。說明己經認識了這兩種角了。

這一周最好上的課是今天了,可能因為是一二節吧,必竟是低年級的孩子,如果上課上到第三四節基本上就無精打彩的了。也可能是天氣的問題吧,換位思考一下也極是,如果我們天天也像小學生那樣坐四節課,那又會怎么樣呢?想想開小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也罷,悠著點吧,別那么氣了,還是想想怎么上才能吸引住他們的眼球。下周要上教研課,課基本上備好了。就看下周了。

有點糗(平移與旋轉的教學)

今天終于把教研課上完了,有點糗,漏了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沒講清楚,但好歹也過了,這一課內容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講,真有點后悔我當初怎么就選了這個內容來講,(肯定那天上報教研課時傻了沒好)對自己的輕敵也有點懊悔,因為沒試教,(今天是在一班講的,二班試不了,有個問題兒童在那,兩個班的教學完全是兩個樣子,所以就沒試教,但可以去別的班試,又怕煩人家。)有些問題還是沒預測到,今天講完回來才悟出自己錯在哪里了。

對整個教學設計,我自己認為還是可行的,而且實施起來效果還是挺好的,特別是前半部分,先用幾個玩具吸引他們,出示小風車,小汽車談話引入本節內容,再出示主題圖游樂園,先自由說說所看到的,再讓他們仔細觀察摩天輪、轉轉椅、大風車,看看這些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它們是怎么轉動的?讓他們跟同桌商量一下再匯報,我再小結:物體以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進行圓周運動,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轉現象。緊接著讓他們舉例說說周圍還有什么物體是旋轉的?在講平移時也用同樣的教法,先找出共同特點,師小結后再讓他們舉例說說哪些現象是平移再象?(有的說到此新課告一段落,可以讓他們翻書閱讀41頁和42頁內容,并進行一些練習了,練習可以做43頁的第三小題,判斷哪些是平移現象,哪些是旋轉現象,有時間的話還可以課件出示一些練習,今天我就用課件出示了幾道判斷題,練習的效果還是挺好的,做完這些練習,還讓他們親自體會和感悟一下這兩種運動現象,讓他們用身體語言或用自己桌面上的學具來表達自己對這兩種現象的理解,做一些平移或旋轉的動作,一班的學生上課還是比較聽話的,能積極開動腦筋去想,我讓他們把自己所想的動作跟同桌或小組成員交流一下,匯報時果然有很多有趣的動作,特別是郭泳希,總是給我的課堂增添亮點,她先是往上跳了一下,說這是平移,然后單腳站著轉一圈,說這是旋轉,她轉的真好看,有個同學大聲地說她學過芭蕾舞的,哦,難怪,我及時表揚了她??纯幢?,己過了半節多的時間了,趕緊進入下一個環節,講解書本41頁的格子圖。

這個環節是全課的難點,因而我先設計一個小動物搬屋的故事引入,(小東西也上了半節多的時間,也好累了,邊聽故事邊學習應該會喜歡聽吧),這個內容我認為不適宜自主探討方法,而且時間也不充許再搞什么花樣,除非是另外安排一個課時來講這個內容(聽上一界的同事說她們用了一個課時來講這個內容,學生還沒掌握好,數格子太難太難數了)而是直截了當地告知最簡簡便的方法,在第二課時再讓他們自己探討新方法。先講向右平移7格,首先是確定好方向,再看要數多少格?怎么數?這可是很重要的,先找準起點,起點該怎么找?屋子共有五個點,往右移的話就找右邊的點作為起點來數,(其實數屋子任意一個點都可以平移,在講課時也一定要說這一點,留點讓他們自己課后探討的余地)從起點開始數,從0開始數一直數到7,就剛好是7格了,再檢查一下是否7格。一定要讓學生跟著數一遍,數好了再把屋子移到目的地。數完這間“屋子”再講“向上平移5格”,也讓他們跟著數,先確定方向,再找起點,最后才數清楚,因為是向上平移,所以再屋頂的點子作為起點開始數。這個“屋子”搬得不算費勁,到此,我就自以為他們全掌握方法了,就讓他們自己打開書41頁自己獨立完成往下的兩間“屋子”的搬遷,當我下去巡堂時才發現有問題,很多學生竟然不會做?我開始急了,趕緊讓他們看投影,跟著我數,而且還跟他們說應該移到哪里,(當時還不會講這個地方就終點)數完第三間屋子以后再讓他們獨立完成第四間屋子,等我下去看的時候就沒什么問題了。很多學生都做對了。這時時間也到了,我才發現自己剛才是多么的啰嗦,怎么就這么一會就下課了呢?趕緊布置課外作業,讓他們課后做42頁的兩個做一做,事前我自己也做了一個,所以就獻寶一樣給他們看,還玩給他們看,誰想我不會玩,轉不起來,(可能那根繩子不夠粗吧,)就這樣草草收場下課了,真是有點糗。(現在才想起來還忘了課后小結。)

上完課才認真想了想,第三間屋子和第四間屋子跟第一二間不一樣,前者是先知道平移多少格,后者是要自己數出來,這樣的話不但要會找起點,而且要會找終點,屋子移到那個地方,它是從哪開始移的?也就是說它的起點在哪?終點在哪?先要搞清楚這兩點再來數有多少格。對于像這類型的題目就一定要找出起點和終點,看了一下課后練習,類似于41頁第一二間屋子的先預知向哪平移多少格的,能找到起點就可以了,(如書本43頁第1題)但對于類似于第三四間屋子的要求出向哪平移,平移多少格的,就要知道起點和終點了。(如書本43頁第2題和44頁第5題)

真的是不上不知道,一上嚇一跳,這個內容比預想的還要難?;蛘哒f是自己沒認真備課吧,還有的就是不夠謙虛,試教都不試,也太自視過高了。下回一定要先試試。

也罷,總算上完了,這學期最主要的一件事做完了,該好好慶祝一下。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教學(書本54頁做一做的教學)

這個內容又要自己重新組合教材,根據我們班的實際情況,我認為這個內容不適合直接從生活問題中引入,因為“倍”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直接這樣引入學生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所以還是按老辦法。先教會數理,懂得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計算,再慢慢來解決例2的問題,這個內容我認為先讓學生搞清楚以下幾個問題:一:什么是一倍數,也就是以什么為標準量,雖然這個數學名稱難理解,但也要慢慢滲透,將來到了高年級就好教好多了。二:要弄清誰跟誰比?也就是哪兩個量在比較倍數關系?三:弄清所要求的是什么?這是最關鍵的地方,弄清要求的是什么,從而幫學生把這節課的問題順利遷移到舊知識,也就是要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其實就是求“一個數的里面有幾個幾”的問題。具體如何操作?昨天第一課時學生還是有點云里霧里的,大部分聽懂了,但也有一部分還是不理解的,從第一天的作業來看,有的跟前面的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混淆了.今天圍繞這幾個問題繼續講了一個課時,總算對兩數之關的倍數關系搞清楚了。明天可以講書本54頁例題2和55頁例3了。明天講的時候這幾個問題就要調轉來了,一,先搞清楚題意,看清題目問題。二,看看哪兩個量比較,比較什么關系?三,找出標準量,以誰為一倍數?搞清楚這幾個問題后就可以選擇計算方法。

(引入:找準遷移點)這個內容的引入可以讓學生畫一畫,通過畫來明了數理也是一個好辦法。先讓學生在第一行畫兩個三角形,第二行畫6個圓圈,說出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這個問題很多學生都不會說,師可引導“圓圈的個數是三角形的幾倍?”學生利用己有倍的知識,直觀地看著圖上說,大部份都會說“圓圈的個數是三角形的3倍。”,然后指著圖再問:“6里面有幾個2?”學生都能說出:(“6里面有3個2”),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求“圓圈的個數是三角形的幾倍也可以說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幾?”“那我們以前學過這個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除法),同樣地,求“6是2的幾倍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感覺自己有點在硬塞,沒辦法,這個問題是很難理解,先塞進去再慢慢講道理吧)這是第一點比較關鍵的地方,也是這個知識的遷移點,往下就要解決誰是標準量的問題了。

(導入,搞清標準量問題,或搞清誰是1倍數的問題)再看第二行的6個圈圈,是以多少個為一份呢?(2個),因為有上面這行三角形作為標準,兩個三角形畫一份,所以下面這一行圈圈也像它那樣兩個為一份,我們就把這兩個三角形叫作標準量,也可以說是以它為一倍數,參照第一行的兩個三角形,我們看第二行的圈圈就可以知道,像這樣的:以上面的兩個三角形為一份,下面這行圈圈就有三分,我們就可以說圈圈的個數是三角形的三倍,也可以說6是2的3倍,因為第二行里的6里面有3個2,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同樣道理,求6是2的幾倍也可以用除法計算。

(繼續探究,理清兩個比較量之間的關系)當學生搞清楚以上兩個問題以后,再講這個問題,思路可能就比較清淅,讓學生觀察這兩行圖形,看看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因為一年級學過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多少,讓他們看著圖比較,都能說出第一種關系,圈圈的個數比三角形多,現在我們多學了一種知識,也就是說,可以比較這兩種圖形的倍數關系,圈圈的個數是三角形的3倍。(講到這里,就沒有學生會說成三角形是圈圈的3倍,因為前面己經解決了標準量的問題,),搞清楚這些問題以后,再舉幾個例子說說就可以了。

明天講怎么解決問題應該好講了吧,期盼明天會更好。

關于書本練習十二的課時安排

這兩天都在講“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昨天主要是鞏固,今天主要是對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這兩個知識,書本練習十三的第

1、

2、

3、4小題都可鞏固前兩天的知識,第

7、8小題可作對比鞏固用,再加幾道對應的“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混著練一練,就可以知道學生是否真正掌握這個知識了,而第6小題最好放在59頁的例4前作為鋪墊時講,而且這類題型可作新例題來講,因為這兩天都講“倍”的知識,所以自己也可以再出幾道相類似的題練一練,當作第6小題知識的鞏固,到講例4時就好講好多了。

練習十二第4小題學生剛開始可能不會做,可作這樣的引導,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每行的個數都是多少?第一行把18個圓圈分成2個和16個,為什么要這樣涂?涂成4個和14個可以嗎?為什么?以你們現在所學的知識,你能一眼看出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嗎?不能的話,再想想18個圓圈還可以分成幾和幾?有倍數關系的?請一一列出來看看。最后通過老師的引導可得出三組有倍數關系的數字。3和15,6和12,9和9。得出來以后,再小組內口頭提出問題就可以了。

練習第

7、8小題,也是要學生提問題的,學生在此可能對提除法問題己掌握得差不多了,但有個別學生可能和減法的問題混淆,從昨天的作業情況看出,有的學生把比字句與倍字句的句型真的搞亂了。所以第7小題也可以讓他們提一些減法計算的問題。第8小題再讓他們提一個的話就不會把兩種句型混淆了。今天家作再布置一個提問題的作業,一個是提除法的,一個是提減法的??纯此麄兠魈旖簧蟻碚莆盏萌绾?,應該也差不多了吧。

59頁例四的教學

這道例題的教學主要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兩個問題:

1、學會運用表內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2、掌握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相應的書寫格式。這是教材的要求,但真正實施起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認為應該分開這兩個教學目標為好,當然,這也要看自己班的學生素質情況而定。我和同級科的同事就對這一點就有分歧,她認為兩樣一起講也沒問題,我認為分開講會更好。結果我這種講法好些,難度降低了嘛,當然效果會更好了。只不過老師在實施過程中又要重組教材內容而已。

例四的教學呈現了兩幅圖,要教會學生懂得整體地看圖,能從圖中找出有用的數學信息,把兩幅圖看完再決定算法。這道題的關鍵是要懂得找出中間問題,解決了中間問題后面就好辦了,把整幅圖看完后,可這樣引導學生:第一圖畫了什么?有什么數學信息?再看第二同幅圖,有什么數學信息?問題是什么?要知道坐多少輛碰碰車,還缺什么數學信息?問題中說“我們這么多人,要坐幾輛呢?”“這么多人”指的是什么人?所以先要算出什么?在具體教學中,可先讓學生先獨立看圖,獨立思考,給一點時間讓他們思考,然后再跟小組成員交流自已的想法,最后再列式,在匯報時老師再評講,評講時再作以上的引導,這樣的話效果可能會好些。 這道例題有兩道對應的練習,講完例題可做61頁第6小題和63頁第2小題,最后在課堂小結時可這樣提醒學生,先要把兩幅圖看完,看講什么的,題目所給出來的數學信息有什么用,特別是前面的兩個數學信息能求出什么問題?

對于這個例題,明天還要再出幾道同類型的題目鞏固一下,但愿明天會好些吧。

謝謝你 孩子

這幾天上課講兩步計算應用題,真的好難講,書里的題目幾乎沒有一道題的呈現方式是一樣的,所以講得好吃力,可能幾天都安排這個內容,學生學得也很乏味,總有些恨鐵不成鋼,上課時開始耐不住性子了,一班的紀律還可以,二班就不成樣子了,講得聲嘶力竭下面也沒多少個學生響應,氣得我欲哭無淚。心想今天真失敗,下課后回到辦公室還郁悶半天,懷著這樣改作業,改著改著,一張紙條在作業本上滑落下來,上面工工整整的一行字:“老師,我代表全班謝謝老師教我們知識。”一看本子,李青倩,一個文靜的小女孩,平時話不多,也不會像其它小女生那樣一下課就跑到我跟前撒嬌或吱吱喳喳的,她竟會寫這樣的紙條給我,我不知道在我的教師生涯中還會有這樣的一幕,我也從沒想到在二年級那么小的心靈中竟會有這樣的一份美好的情懷,作為一名老師最大的安慰是什么?是學生考得好成績?還是學生喜歡你這個老師?當然這兩點也真的夠讓我高興的,但我想莫過于得到學生的理解了,而且還懂得感恩,可能她覺得老師這幾天太累了,可能她覺得他們班上的同學太讓老師失望,讓她覺得不好意思?還是別的?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在這一刻我真的有哭的感覺,如果辦公室不是那么多同事可能我真的會“河水泛濫了”,剛才在課室里所受的一切一下子煙消云散了,再大的火,再委曲的事,再郁悶的心情,在這一刻也化為一股暖流了。靜下來認真反思了一下自己,我是否對二班有偏見?顯然是有的,因為一個問題兒童,因為這個班的班風不及一班,但無論怎么樣,這個班大部分的孩子還是認真學習的,我不能撇下他們不管,或者撇開這些視而不見,只要有一個孩子是認真聽的,都值得表揚,都應該認真對待,他們還是孩子,還小,不懂事,班風不好,不能只靠班主任,我也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教育他們,不能光講數學知識,也不能自怨自哀。為了那些認真學習的孩子們,我要坦然地、勇敢地面對另一部分孩子,那一部分讓我上課十分頭痛的孩子。曾幾何時,我對教育充滿激情,對這些孩子從不嫌棄,從不放棄,但從哪一天起,我開始厭倦,開始逃避現實,把這一些都歸咎于別人教育的不當。

謝謝你,孩子,是你讓我覺得慚愧,是你讓我重拾勇氣,是你讓我重新找回自我,那個曾經為教育充滿激情的人今天開始又回來了。

千以內數的認識(第一課時) 這個內容包括數數,讀數,寫數,數的比較。其中數數的難點是數到拐彎的地方就不會往整十整百或整千,而讀寫數的難點都在于中間有零和尾巴有零的讀法。昨天講了數數和讀數,剛開始以為數數很容易,其實不然,后來我把數寫出來,讓他們數一個,我寫一個在黑板上,然后總結出兩個數千以內數的方法,一個一個數的時候,當數到拐彎的地方不會往下數時,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在個位上添(加)上1,再往下數,第二種方法是先不看百位,就看十位和個位,比如189,先不看百位上的1,就看十位的8和個位上的9,問:89接下去是多少?都會答是90,再連起來讀一讀就是190了,(其實這也是知識遷移的一種方法,以他們學過的百以內數的讀法作遷移點過度到千以內數的讀法)

。如果十位也是9的話,就要往前一位進一,比如199,因為99往下數就是100,100再加原來的100,所以就是200了,我覺得這兩種方法還是挺不錯的,昨天基本上沒人數錯數了,當他們掌握了方法以后,會數了就讓他們多數,數多了就能數順暢了。

讀數也有方法,那就是看著數位表來讀準沒錯,比如一個數135,一定要讓學生在這個數的上面寫上“百十個”,邊看著數位表邊讀,讀什么就寫什么,特別是末尾有零的讀法,比如450,有的學生會讀成四百五零,也有學生把數字直譯成文字就以為是讀法了,讀成四五零,讀的時候讀出計數單位,除了個不用讀,其它計數單位都要讀。講了方法以外就要多練練就過關了。

一萬以內的讀寫法 (數數、萬的認識、沒有零的讀寫法)

這個知識點的教法跟千以內的教法差不多,先講數數和數的組成,再講讀法寫法,最后講數的比較和萬以內數的估算。這個知識比千以內的數的認識又難了一點。其中中間有零和末尾有零的讀寫法,另一個難點就是估算知識。(這個內容要等過兩天才能講)這兩天講數數和數的讀寫。

數萬以內的數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因為有了前面的基礎和方法,(這個問題前面己經講過,可以看前面千以內數的讀寫法,數到拐彎的地方在個位上添1,或者先不看百位,只看十位和個位,想好下一個數后再數出來)口頭讓他們數的話可能有的學生還是有點跟不上,但讓他們看數填空的話應該沒什么問題。萬以內數數很多練習題只要求填空,但它并不是一個個數,這樣的就要教會學生觀察數軸上的數有些什么規律,特別是相鄰的數,看看相鄰的數相差多少,或看起點0到第二個數相差多少就知道是怎么數了,比如書本72頁第五小題,先讓他們把整道題看一看,然后看第一個數學0到第二個第三個數是多少,找出規律后再填空。

接下來要掌握的是數的組成,認識計數單位“萬”,感知“1萬”,培養數感,制作數位順序表。教材73頁例4,先數實物小方塊,我認為在這里有必要把前面的計數單位是怎樣來的交代一遍,也復習一下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進制,這個復習內容我認為最好利用多媒體來完成,先一個一個數,十個一是一十,然后十個十個的數,十個十是一百,依次類推,把“個十百千萬”幾個計數單位的由來和相互間的十進制關系都演示一遍,到最后的“萬”的認識就容易解決了,在此也沒形中有一個比較,1千是多少,1萬是多少,通過實物的演示最起碼在他們的腦海里己經建立這個計數單位了,接著再讓他們用計算器動手動口數一數,這也是一個從形象(直觀)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程,符合低年級兒童的思維特點。講完這個就可以總結數位順序表了,讓他們自己說說到今天為此學了多少個計數單位?你能不能寫出來?(這個環節教材是放在74頁講完例5后才講的,但我認為放在這里講更合適一些。)

這一節最后再講例5,例5不難,有了前面的基礎,在講的時候可以先讓他們試讀,試寫,看著實物圖,先說說這個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他們讀出來以后再試著寫一寫,最后再引導學生小結萬以內數(沒有零的讀寫法)最后做一做75頁的練習這一節就完成任務了。

這一節課的知識點不算難,還好掌握,到講末尾有零和中間有零的讀寫法就難了。但愿明天他們都乖乖的。

萬以內數中間有零和末尾有零的讀寫法

這個內容是這個單元的一大難點,特別是中間有零和末尾都有零的數的讀寫。教材里把讀寫法混在一起講,其實讀寫法在講的時候真的難免會混,但我認為應該有所測重的,對于我這兩個班來說,我認為應該一樣一樣地來,分開講,逐一突破,最后才混綜合著練一練才好。

先講讀法,其實在前面千以內數的讀寫學生己掌握了一些讀數的方法,知道從高位讀起,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上是幾就讀幾百、、、、、,就是第三點和第四點要在這一節課講清講透的。(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只讀一個零。末尾不管有幾個零,都不讀。)中間有零和末尾有零的讀法,中間有零的讀法難一些,讀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們在數的上面標上數位順序表,如3400這個數,要分別在這個數的各個位置上標上“個、

十、百、千、萬。”讀的時候從高位起,手指點著數字,讀一個數字,再讀一個計數單位,末尾的零不讀出來,而中間有零的讀法也要強調只讀一個零,如2304讀零的時候就不用讀計數單位了,因為這個數位一個也沒有,所以只讀出數字零就可以了,又3004這個數,雖然有兩個零,因為中間十位和百位一個也沒有,所以就讀一個零就可以了。最難的是中間有零和末尾也有零的數,如花2030這個數,要記得中間的零讀出來,末尾的零不讀。說到這里,我認為在平時的早讀課上也要把這些讀數的方法和寫數的方法熟讀,甚而背出來更好。其實數學有些知識是要背一背的,當然,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背。這樣應用起來才有效。還有一點就是教材并沒要求把讀法用文字寫出來,只會讀就可以了。但我認為還是有必要讓學生寫一寫,寫出來跟讀來又是兩回事,但沒辦法還是要教一教,因為考試有,雖然不是讓學生寫,是讓他們選擇,如果寫不出來,怎么選?所以還得教他們把讀出來的數用文字寫出來。

再講寫法,寫法好像并不難,只要遵循幾點:從高位寫起,幾千就在千位上幾,、、、、末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位上寫0?,F在難就難在中間有兩個零的地方,很多學生會漏了一個零,應該強調一個問題,先看這個數是幾位數,確定是幾位數后再寫,比如四千零五,如果再寫成405,就要再讀讀四千零五,最高位是什么?是幾位數?再看看405是幾位數?這樣講的話可能會好些,看來今天講這個問題時還要強調一下。 中間有零和末尾有零的讀寫法,寫法難一些,如四千零五十,學生可能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寫成405,也有的寫成4500,要先讓他們確定是幾位數,確定是四位數后,再一個數位一個數位地寫,寫的時候一定要在本子上先寫上數位表,(等將來熟練些,心里想著數位表就可以寫了)對著數位表一個一個地寫,四千就在千位上寫4,沒有幾百,就在百位用零來占位置,五十就在十位上寫5,個位沒有也用0來占位置。這個知識點是整節課的難點,所以要多練練。

從作業情況來看,按照這些方法還是挺有用的。如果哪一位有更好的辦法,不妨多交流交流指教。

同課異上(萬以內的估算)

一節內容相同的課,按照教材所介紹的兩種方法導入,效果迥然不同。

第一節上三班,我先出示以下信息,育英小學約有1500人,讓學生猜猜育英小學準確人數可能是多少?這下可熱鬧了,什么數都有人猜,1499人,1501到1510人都有人猜,還有遠一些的:1520人,1560人,我把他們所猜的數都板書出來,最后一個一個問:有沒有這個可能?哪些數離這個近似數最接近?1520與1560這兩個數可以嗎?為什么?然后我再出示整個情境圖,讓他們知道1500是1506的近似數,最后再讓他們計論一下:哪個數更容易記一些?為什么這么容易記?最后讓他們感悟出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就是把一個數看成整

十、整百或整千數,強調一個數的近似數并不是唯一的,但在估算時要看實際情況,不要估算得太遠了。這節課我自以為上得很成功,學生的學習氣氛也很好,興致勃勃地參與猜和討論等環節。但課后改作業時就出現這樣的問題了,其中作業題

1、我們學校共有學生2996人,學生寫:約是2997人,也有人寫約2995人。再看其它的一些學生也有類似情況,難道我沒強調要估算成整

十、整百或整千數嗎?不對呀,我明明強調了的,在讓他們猜完后總結時就強調這一點了,那為什么會這樣?認真反思一下,原來在引入那個環節中,就誤導了一些上課聽一半不聽一半的學生,先把近似數出示,讓他們猜準確數有可能是多少這一個環節是失敗的,對于他們來說,這個知識這樣來引入,其實是思維的逆向過程,思維不怎么好或不留心聽課的學生就會搞錯。他們把與1500相近的數都看成是近似數了。就算你老師最后小結指出1500是1506的近似數,他們己經聽不進去了,或者說他們己經誤以為跟1500相近的數就是近似數。所以說我在一班的導入以失敗告終。

第二節上的是四班,我先用了自己的方法第導入,先出示89,問,這個數的近似數是我少?90,189呢?近似數是多少?190,2189呢?2190,2200行嗎?有的說行,有的說不行,為什么?說出你的理由,說得通就行,最后我小結,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就是把這個數看成是整百、整千或整萬,像2189這個數,估算成2190或者說2200都可以,在估算過程中還要看看實際情況估算,(這一個過程也是一個遷移過程,因為前面講過一百以內數的估算,從一百以內數的估算慢慢過渡到千以內萬以內數的估算,這個過程比較順理成章一些,學生學著也容易掌握。) 講了以上這一環節后,再像書上教材上所說的那樣,出示書上的情境圖,讓學生討論“1506和1500都表示育英小學的人數,它們一樣嗎?有什么不同?”小結后再讓他們討論這兩個數哪個數更容易記一些?理解了近似數后,再舉些例子說說,然后進行練習。這樣上的效果比第一節的效果好多了,從作業情況來看,二班的作業錯誤率低很多。早知如此就不用第一種方法了。不過,不做過這個實驗也不知道哪種好,下次再教的話就懂得怎么教效果更好了。

整百、整千數加減法

這個內容看起來十分簡單,但真的算起來并不容易,相加或相減后究竟寫幾個零很多學生還搞不清楚,我想這個內容主要讓學生先搞清楚幾個十是多少,幾個百是多少,如12個十是120,12個百是1200,反之也要知道1200里面有幾個百?或者說是有幾個十?搞清楚這一點再講新課。

書本81頁例9先給出一個情境,讓學生提出問題后再想辦法解決,學生列式后讓學生說出是怎么想的,如1000+2000=?要引導學生這樣想:1個千加2個千是幾個千?3個千是多少?這樣算理很清淅明了,書本還有一種算法,1+2=3,1000+2000=3000,第一種算理在新授課時一定要讓他們掌握,第二種算法也允許學生這樣算,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很多學生選第二種。雖然如此,在真正做作業的時候還是很多學生漏寫一個零或多寫一個零,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讓他們說算理也說得很好,但為什么就是會錯?想來想去,還是得想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既有算理又簡單易懂的方法才行。

根據第一種算法,1000+2000=?1000后面有3個零,計數單位是“千”先用線畫出這3個零,2000后面也有3個零,計數單位也是“千”,也用線畫出來,計數單位一樣可以直接相加,然后把零前面的數相加1+2=3,計數單位都是“千”,所以后面添上3個零得3000。同樣地,80+50=?用線把末尾的一個零畫出來,計數單位是“十”,把前面的數相加:8+5=13,再添上一個計數單位“十”就是130。

如果末尾的零不一樣,也就是說兩個加數的計數單位不一樣時就要注意了,比如上80+500?前面是8個十,后面是5個百,計數單位不一樣,怎么辦呢?可以把后面5個百看成50個十,這樣計數單位就一樣了,可以把零前面的數8和50直接相加,得58,后面再添上一個計數單位“十”,得580。

根據這個方法,第二次的作業效果更好些。

哈哈,一包方便面100千克。

今天講克和千克,鬧出很多笑話,雖然這個知識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但現在的孩子大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媽媽購來的物品從來都不會過問,有得吃就是了。所以講這個內容還是有點難度,具體還是要讓他們用手去掂量一下,這樣才能感知。我們這的教具不夠多,只有一個盤秤和天平,在講臺上學生在下面也看不清楚,所以有教具也沒多大用處,稱了幾樣常用的日常用品,讓幾個學生上臺報重量,覺得這樣走形式了,不好。幸好我帶了幾包鹽和幾個兩分錢硬幣,分下去讓每個學生用手掂一掂,確切地感知一下一克和一千克到底有多重。在第二課時又去體育室搬來稱,稱出每個學生的體重。往下的兩節練習課,都以這三樣東西來衡量,所以有的學生沒認真聽課時,在選單位就有人選一包方便面100千克,我說:“你有多少千克呢?”他說有26千克。“那一包方便面比你還要重得多喲,那這包方便面得吃多久才吃得完呢?”全班哈哈大笑。

我覺得這個知識真的要多靠家長帶孩子在實際生活當中去學,去掂量,看來真的要勤快一點寫校訊通了。

教評制度不改變,新教材的實施增加老師與學生負擔。

現行中國的教學制度說是說素質教育,但歸根到底還是應試教育,新課程也己經實施近四年了,但考評制度還沒真正做到運用新課程的理念實施考評,對學生的評價制度依然如舊,當然這其中也有很多實際國情存在,其實這套教材真的不適合一刀切,全國的小學生幾乎都用這套教材并不適合,如果班額少一些,教學設置基金更充足些可能會好很多,所以所謂改革也沒見什么真正的改,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己,前一兩年所搞的評價也只是轟轟烈烈地來,卻是恢溜溜地走,最后還是搞形式,不了了之。所以現在我們一線的老師真的很難做。 既要運用新課程的理念進行知識的傳授,又要應付考試,這無疑給我們老師的教學帶來難度,這真是很無奈的事情。

新教材重在從生活當中提取數學問題,把這個數學問題學成后又應用到生活當中去,教材有很多是提供一些生活情境,讓孩子從實際生活當中去學,這樣的編排是好的,但讓孩子真正掌握真的不容易,也不好理解。像前面所學的重量單位一樣,雖然與生活適適相關,但現在的孩子除了玩還是玩,家里什么事都不用自己操心,家長也不用他們操心,所以其實也沒什么機會接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樣的話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大的難度了。一個班五十多個孩子,你老師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空間去模擬生活情境進行教學,如果是小班額的而且學校的教學設施設備也夠充足的話就能辦到這一點?,F在,我們作為一線的老師,只能盡量地從生活出發,把知識內容與生活數學緊密相連,既要應付考試,最好還要讓他們學有所成,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這樣就不會白學,或者說只培養出高分低能的弱智兒?,F在我想,既然新課程己實施快四年了,為什么考評制度還不改變一下?或者說更完善一些?成天就圍著試卷轉,一二年級的小孩也不能幸免,其實一張試卷能說明什么?80多分的孩子跟90多分的孩子難道其IQ就相差十多分?真是悲哀, 作為老師我們也知道這樣不好,但能有什么辦法?誰來告訴我?

近似數的教學

這個知識跟前面的重量單位知識一樣,與生活實際適適相關,但孩子就是很難明白,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雖然前面元劃77頁己有所接觸,但又隔了一個單元,他們又快忘光了,現在 我就不明白了,教材的編排是怎么回事?77頁那里己經學到是求四位數的近似數了,現在98頁也學求近似數,所不同的是需要先求出一個數的近似數再進行估算,98頁的例五有兩種求近似數的方法,一個是粗略的估,一個是精確地估,都既然到這個地步了,為什么就不可以引入四舍五入法進行教學?二年級的小家伙學東西無“法可依”怎么學? 我可不管它教材大綱怎么說,我認為低年級的小東西學知識就是要教給方法,所以我自己根據教材所說的兩種估算方法,一種是精確地估,我把它便名為“小估”,就是小小地估它一估,(符合孩子的語言),把另一種較粗略地估叫做“大估”,不管是大估還是小估,都遵循一個原則,“四舍五入法”,三位數的估算方法,小估可以看個位是否滿五,滿就向前一位進一,沒滿五就改寫成0,所謂三位數的“大估”方法,看十位是否滿五,滿五就向前一位進一,沒滿五就改寫成0,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樣會把孩子的思維教死了,但我不這么認為,我把兩種方法都教給他們,讓他們自己選擇用哪一種好些,在計算純算式題和應用題時所使用的方法要適當選擇,比如說書本100頁的第

6、

上一篇:人生小故事范文下一篇:護理專業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