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糖尿病醫生論文范文

2023-09-16

糖尿病醫生論文范文第1篇

1 全科醫學與臨床醫學的范疇各異

1.1 全科醫學研究范疇 全科醫學是以健康為中心。以所有社區居民為對象,以家庭為單位。以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為導向,強調提供綜合衛生服務為特點的一門臨床二級學科,以解決社區居民主要健康問題,滿足基本衛生需求為目的,融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基本醫療為一體的有效、經濟、安全、方便、綜合、連續性的基本衛生服務。

1.2 以患者為中心的臨床醫學研究范疇 把人的機體分解為各個區塊和若干個組織器官,用局部的、個體的、細胞的、分子的方法、觀點來觀察疾病,以疾病為主要研究領域,關注的是已病的個體如何恢復健康,更關心患者身上的病而不是一個社會人,對已發生了疾病的患者身上的病加以施治。以恢復某個組織器官的功能為己任,對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如何防控往往顯得被動無力。

2 全科醫生與??漆t生的區別

2.1 全科醫生的工作范圍 服務人口較少而穩定,為居民解決社區主要常見健康問題,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經濟、有效、連續、綜合、適宜技術的衛生服務,注重于人、倫理生命的質量和患者的需求,為社區所有居民服務,以滿足患者基本衛生需求為目標。以維護患者的最佳利益為準則。

2.2 ??漆t生的工作范圍 服務人口多而流動性強,處理疑難重癥,應用高新技術,價格昂貴,只為就診的患者服務,注重于疾病的病理診斷和治療,提供片斷的??品?。根據全科醫生與??漆t生的異同,全科醫生應發揮橋梁作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全科醫生應主動與??漆t生聯系,利用雙向轉診與??漆t生互動,全科醫生應親自介紹患者到指定??漆t生處應診,利用義診機會請??漆t生參加。擴大??漆t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利用健康教育的契機請??漆t生授課,??漆t生直接零距離與患者互動。實行開放式問診,收到很好的效果。使上級醫院的??漆t生為患者服務的連續性得以延續,全科醫生應在居民中間經常宣傳上級綜合醫院診療范圍和特色醫療,供患者自由選擇。

3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全科醫生在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的協調作用

醫學的最大目的應是如何保持健康,而不是單純治病,醫學必須從單純研究疾病轉到也研究健康上來。發展全科醫學和社區衛生服務是彌補多年來疾病治療(臨床醫學)、疾病預防(公共衛生)之間脫節的最佳選擇和最好辦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全科醫生應廣泛與社區居民、患者、社區行政管理干部、上級綜合醫院的??漆t師進行聯系,保持醫療信息互通,醫療資源共享,把上級綜合醫院的醫療特色介紹給社區居民和患者,使他們不盲就醫,綜合醫院把適合自己特色的患者收上來,以人為本,人性化服務,在社區衛生服務和從事全科醫學的全科醫生將是彌補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之間的裂痕使者,使其協調發展。

4 全科醫生與??漆t生的互動作用

4.1 雙向轉診 利用上轉診單向??漆t生介紹患者與病情,以利于??漆t生盡快做出診療計劃。當疾病治愈或穩定好轉出院時,??漆t生應將回社區的患者以下轉單的形式通知全科醫生,以便全科醫生對慢性患者的后續管理。

4.2 走訪住院患者 患者入院后全科醫生宜主動探視、了解病情進展情況,并與??漆t生溝通,向??漆t生介紹患者對住院的要求,如診療、護理是否滿意。根據患者的經濟狀況,請??漆t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與其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的治療方案。根據心理狀況有針對性的使患者心態保持健康、配合治療,盡早痊愈??祻统鲈簳r,全科醫生應征求??漆t生的意見,以便回社區后進一步管理。

糖尿病醫生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通過分析調查鄉村基層全科醫生(以下簡稱為鄉村基層醫生)在崗培訓現狀,了解鄉村基層醫生在崗培訓需求,提出在崗培訓需求對策和建議,以提高鄉村基層醫生的衛生服務能力。方法與結果: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基層全科醫生培訓班共341人次,調查對象均認為有必要對鄉村基層醫生按時按需按地多進行在崗培訓教育,并偏向于被培訓諸如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技術及全科醫療等相關知識。結論:鄉村基層醫生的崗位培訓需要提高培訓次數與時間,則要堅持培訓重點是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技術,是要發揮醫學院校及附屬醫院的教育培訓功能,為鄉村基層醫生在崗培訓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基層醫生;在崗培訓;繼續教育

一、調查基本情況

本研究以北京協和醫學院“基層全科醫生培訓班”結業的7次共341名鄉村基層全科醫生作為調查對象,調查對象分別來自內蒙、江西、河北、四川、貴州、浙江、福建、山東等9個省區。自行設計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319份。

(一)鄉村基層醫生的性別和年齡構成

此次所調查的基層全科醫生中,女性有101人,占31.6%;男性218人,占68.4%,男女比差較大。小于26歲的醫生所占比例為6.1%;51歲以上的占8.8%;處于41-50歲的年齡組人數較多,共占41.7%。

(二)鄉村基層醫生的從醫時間

基層醫生中從事醫生工作10年的占大部分,達到211人,占66.1%;其次是6~10年的,有50人,占15.9%。

(三)鄉村基層醫生的執業資格構成

本次參加調查的319名醫生中,共有197名選擇了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選項,占61.8%;其余的122名醫生沒有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已達到38.2%。

(四)鄉村基層醫生的學歷構成

在初中、高中、中專、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及以上的分組中,擁有中專學歷的人數較多,達到127人,占39.8%;其次是大專,也有94人,占29.5%。

二、培訓需求情況

(一)以往培訓基本狀況

1.以往培訓情況

在參與調查的319名鄉村基層醫生中,共有287名醫生以前接受過相關培訓而且是每年都有參加,所占為 90.0%,其余的32名醫生以前沒有接受過相關培訓。

2.以往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結問卷發現大多數醫生認為以往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是培訓內容不適宜運用,其培訓內容多是一些理論基礎知識,雖然很重要,但卻被反映在實際工作中實用性不強。其次是培訓時間倉促,培訓內容廣泛,醫學知識都會涉及到一些,但卻都沒有講到實質,培訓內容不容易消化。最后是培訓重點不突出,沒有針對特定的人群制定特定的目標,使得培訓效果不大。還有其他如培訓時間不合適,課程設置不合理,對培訓安排不滿意等問題。

(二)培訓需求狀況

1.培訓課程內容知識的需求

本問題設置了4大類16種,希望從這些問題的答案中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設置往后的培訓內容。分別是A類:常見內科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包括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常見疾病、心腦血管、耳鼻喉、皮膚/性病常見病等);B類:婦幼保健服務(兒科及免疫接種、婦產科及計劃生育指導等);C類:外科與急癥類(包括急危重癥的處理、常見外科急腹癥的處理、紅十字急救培訓等);D類:健康教育與管理類(包括健康管理與健康促進、醫患溝通技術、醫療行為中常見的法律問題等內容),在上述這四項中,選擇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的有175人,占到了54.9%;選擇婦幼保健服務的有66人,占到了20.7%;選擇外科與急癥類的有57人,占17.8%;選擇健康教育與管理類的有21人,占到了6.6%。在調查中了解到,基層醫生們選擇最多的是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

2.培訓授課場地的需求

本次問卷中可供的選項有醫學院校及其臨床醫院、三級醫院、縣級醫院與其他。其中,大部分人選擇了醫學院校及其臨床醫院,達到223人,占總人數的近7成。

3.培訓授課教師的需求

在參與調查的鄉村基層醫生中,對培訓教師的選擇,其中有182人選擇了醫學院校副教授以上相關專家,占57.1%,可見在師資力量相對比較雄厚的醫學院校培訓是比較有吸引力的,所以有超過一半的醫生選擇醫學院校相關專家作為培訓教師。這些老師理論知識比較扎實,具有豐富的教書育人經驗,也都在醫院里有相應的臨床任務;其余剩下的人則選擇了醫院??漆t生、社區全科醫生等。

4.培訓授課方式的需求

在培訓方式中,共有理論講授、理論加臨床案例討論、床邊帶教實踐等三個選項。有176人選擇了理論加臨床案例討論的方式,占55.2%;114人選擇了床邊帶教實踐的方式,占35.7%;選擇理論講授的有29人,占9.1%??梢娊^大多數醫生都希望在培訓中直接加入實踐學習。

5.鄉村基層醫生對培訓內容的建議

問卷中該項設置的問題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培訓效果,在鄉村基層醫生培訓過程中,您認為還需講授哪種內容,以及對授課還有什么好的意見或建議?”最后搜集到了各類有參考意義及借鑒價值的建議共220條。經過歸納整理以及分類后將這些建議主要分成2個大類8小類,主要包括:

第一大類:培訓內容方面

(1)培訓內容應符合農村實際情況

鄉村基層醫生培訓的內容應該切合鄉村的實際情況,應多介紹一些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及治療方案。在建議中,該條關于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的建議依然被不少基層醫生提起,可見鄉村基層醫生雖然已經進行了多次培訓,但這些基礎性的問題仍然是他們最想要繼續學習與提高進步的。所以將這些基礎性普遍性醫學知識進行更清楚透徹地講解與授教是培訓課程設置所需重視的。

(2)醫療新技術,新形勢的介紹與講解

除需要上述基本的常見醫學內容外,鄉村基層醫生還建議想多了解一些醫學的新進展或者是最新的醫療技術動態等問題,也有提到了講一些與病人溝通、交流的方法以及開展健康教育等問題,這在“培訓課程內容知識的需求”里也提及??梢娀鶎俞t生同樣關注一些醫改政策、醫學前沿等問題,在以后的培訓中不可忽視對這些有關知識的講解。

(3)中醫藥實用技術

雖然西醫的自身特點及快速發展,使得其在基層醫療中越來越得到普遍運用,而快節奏的生活需求也導致中醫在基層的比例減少。但中醫的“簡、便、廉、驗”的特點也使得其在農村依然有比較良好的生存環境,并且相當一部分農民群眾對中醫的有很高的認同度,所以鄉村基層醫生會提出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中醫知識,以便更好地為農民群眾服務。

(4)疾病預防保健的相關知識

鄉村基層醫生作為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者,除了提供最基本的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外,還應該向農村居民提供預防、保健等其他的基層醫療保健服務。這才是真正意義上全科的涵義。所以鄉村基層醫生同樣需要接受包括預防、保健在內的系統的全科醫學教育的培訓,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基本醫療服務。

(5)藥物的適宜應用

現有的培訓內容多數為疾病的診斷,而疾病的治療則因為涉及藥物隨主治醫生的不同和治療藥物種類繁多沒有統一的用藥標準所以甚少會詳細講解。但合理用藥是治療疾病的關鍵,且《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及《國家基本藥物處方集》(基層部分)也陸續公布?!稇弥改希ɑ鶎硬糠郑肥遣捎谩耙圆帯钡姆绞?,針對基層常見病、多發病提出具體的用藥方案。對指導基層醫務人員合理、規范使用基本藥物有很大的意義。

(6)醫療診斷輔助技術的應用

鄉村診所或基層醫院雖然條件有限,可能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配備相應的醫療檢驗或影像設備,但這不代表鄉村基層醫生沒有對此類醫療技術的了解需求,他們同樣需要借助這些簡單的輔助診斷技術如心電圖、簡單化驗單、X線片來診斷疾病,所以也有多位醫生提出了增加此類培訓內容的建議。

第二大類:培訓方式方面

(1)培訓模式應臨床與實踐相結合

醫生們認為光講枯燥的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這些內容對其來說在實際生活中可能沒有多大的實用性,他們關注比較多的是如何去診斷一種疾病并如何去治療它,而疾病的診斷治療只有理論知識及書面介紹與解釋是不夠的,需要經過實踐才能實現真正的效果,因此培訓模式的制定應符合基層醫生的實際需要,建議多將臨床與實踐相結合,多進行臨床培訓、臨床實際操作,有條件的還可以參觀科室查房及診療過程等等。

(2)培訓時間應該合理安排

多數醫生對這樣的培訓學習有很高的積極性,均提議在適當的時期應多舉辦此類學習培訓班,培訓時間可安排在雙休日或農閑時間,每次3-5天為宜,每年定期開展培訓3-7次。對于鄉村基層醫生來說,他們接受培訓的欲望比較強烈,因此多舉辦培訓班是非常受歡迎的舉措。

三、對策建議

(一)從鄉村實際情況出發合理設置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需貼切基層農村日常生活,也要適宜當地的基層醫療技術水平,以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為主。從鄉村基層醫生最迫切需要的內容出發,講述一些在農村中能真正用得到的知識。近些年國家一直在推廣農村衛生適宜技術的應用,農村衛生適宜技術是指適合于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和廣大群眾預防疾病、增進健康的技術;能夠為廣大基層、預防、保健單位的醫藥衛生人員掌握和應用的技術;費用較為低廉、廣大群眾在經濟上一般能夠承受的技術各種疾病的診斷治療。農村衛生適宜技術的適當培訓,可以滿足基層醫生學習的需求,使他們能在基層衛生工作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二)采取合理實用的培訓方式

大多數鄉村基層醫生已參加過多次培訓,他們已經對一些理論知識已經比較熟悉,需要的是更多的實踐操作,所以主要的培訓方式應是理論培訓和實踐操作相結合,即先在課堂中進行理論方面的培訓而后在相應的醫院進行實踐技能操作或觀摩的培訓。但培訓方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根據每個地方不同的實際情況,根據鄉村基層醫生的需要,采取更加實用、靈活的培訓模式。比如第一次參加培訓或者是理論知識比較欠缺的醫生,則可相應的多設置理論課程,而那些基礎較扎實的已參加過多次培訓的醫生,則可以提供更多的臨床實踐的機會。

(三)安排合理的培訓時間,適當提高培訓次數

基層鄉村醫生大多數是半農半醫的身份,既要從事農業生產又要開展醫療衛生服務。且廣大農村地區地土廣袤,導致醫生分布分散,不是所有時候都能集中培訓。因此,在培訓時間的選擇上也應該充分考慮到鄉村基層醫生的實際情況,將培訓時間盡量安排在閑時的下午、晚上或是周末。培訓時間安排合理了,醫生才可以按時參加培訓,有較高的出勤率是培訓達到效果的一個基本保證。

其次,鄉村基層醫生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一直很高,鑒于他們目前的實際需要,可以適當提高培訓次數,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且每次培訓的時間也不宜過長,每年定期開展培訓3-7次,每次3-5天為宜。

(四)設置適當中醫藥的內容知識

中醫在農民群眾中依然有比較高的民意基礎,相當一部分農民群眾對中醫的有比較高的認同度。因為一般的基層醫療設備都比較基礎,而一些中醫診療手段,如針灸等不需要復雜的醫療設備,使用起來比較簡單,療效比較顯著且花費比西醫少,一些藥材在鄉村也容易得到。因此,針對當地常見病、多發病,制定相應的中醫診療方案和措施,有針對性地對中醫、中藥等方面進行培訓也是十分必須的。

(五)注重鄉村基層醫生的全科發展

鄉村基層醫生雖然未被稱為全科醫師,但是他們現階段的工作以及社會賦予其的責任就是全科醫生的職責,所以鄉村基層醫生除了提供最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外,還應該向農村居民提供預防、保健等各種其他的基層醫療保健服務。目前全國的全科醫生緊缺,水平亟需提高,而在現在的培訓中,往往是僅對醫療技術進行培訓,但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培訓。因此,在以后培訓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基層醫生的全科發展,使全科醫學的理念深入到每個基層醫生的心中,使他們能夠真正明確自己作為基層醫生所應該承擔的具體任務。

四、結語

首先通過對此次培訓班調查結果的分析討論,得出了目前鄉村基層醫生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需要在以后的培訓中需要重視的一些內容,并據此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鄉村基層全科醫生的崗位培訓需要依據鄉村實際情況,在培訓內容上要切合農村的基本情況,使得培訓內容更加合理、實用。同時,要利用鄉村基層醫生合適的時間每年多次開展具有多種靈活方式的培訓,并增加實踐操作的內容。同時要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的教育支撐與影響擴大作用,為鄉村基層全科醫生的培訓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胡睿.指導基層醫生規范使用基本藥物[J].中國社區醫師,2010(12).

[2]李順平,李雪梅,孟慶躍.關于農村衛生適宜技術推廣應用的思考[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9(9).

[3]韓永祥,胡敏,汪紅兵.基層中醫藥人才繼續教育及對策思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3).

[4]金振婭,田雅婷.全科醫生:健康“守門人”為何缺位[J].就業與保障,2016(3).

糖尿病醫生論文范文第3篇

這位聽不太懂中文的老外,在夸贊了中國的美景與美食之后,誠懇地呼吁大家一起努力解決中國基層醫療的嚴峻問題。

巨大缺口與重重困境

援引國家衛計委基層司諸宏明司長提供的數據,中國基層全科醫生現有數量不足20萬,缺口達到20-30萬。而建設中國的基層醫療、發展全科醫生制度則面臨著人才短缺和醫患不信任等諸多困境。

自2009年新一輪醫改以來,政府開始強調基層醫療的重要性。2011年至今,國務院及國家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先后印發了《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的規劃》、《關于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意見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對建立全科醫生的制度做了全方位的頂層設計。

但以基層醫療為特點的全科醫學在中國長期處于尷尬地位,這項發源于上世紀90年代赤腳醫生的衛生服務體系,目前存在醫生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瓶頸,以及醫療資源不均衡、醫患不信任、人口老齡化等諸多復雜背景。

2017年3月7日,北京大學醫學部舉辦“全科醫學教育發展與基層能力建設戰略研討會”。會議邀請了國內外醫療和教育相關政府人士、地方醫院代表以及中外醫藥企業負責人,共同討論中國全科醫生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并一起見證了“北京大學醫學部全科醫學發展研究中心”的成立。

其實早在2011年,北大醫學部就率先成了立全科醫學系。遲春華副主任在介紹學系發展成果時提到:“2015年,(北醫全科醫學系)有兩位專業學位研究生畢業生留在社區,后來有一位畢業生從金融崗位回到全科醫生崗位,到2016年,目前一共有10位畢業生在全科醫生的崗位工作,其中5位在基層社區。”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方面是北醫全科醫學系的驕傲,另一方面則是杯水車薪的尷尬。

突破口1:完善分級診療

構建完善的分級診療和轉診制度,是解決醫療困境的關鍵,也是發展全科醫生的重要基礎。衛生計生委體制改革司司長梁萬年曾說過:“我們搞醫改的有一句話叫作,分級診療真正構建成功之時,就是我們改革的成功之日。”

對于分級診療的概念,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方力爭主任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事實上我們現在概念上的分級診療,是側重于醫療機構進行分級診療,我們更應該從學科間的不同專業去分級診療。”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縱向診療模式下的分級診療,是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礎,社區門診負責首診,聯合體內雙向轉診,綜合醫院疑難會診,最終在綜合性醫院全科醫學科完成??茀f調。

突破口2:重建醫患關系

一項調查顯示,在英國有89%的居民認為他們最信賴的職業是醫生。“如果連醫生都不可信任了,那居民還有什么安全感?”在談到中國當下的醫患關系,Edward Ng教授有很大感觸。

醫生應該是一個被信任的職業。全科醫生和病人的關系,更應該超出一般的醫患關系,是人與人的關系。因此Edward Ng教授認為,發展全科醫生是解決中國當前醫患矛盾和不信任狀態最好的突破口。“信任不是別人給的,是要靠自己贏取的。全科醫生除了表現出足夠的專業性和職業性,還應該注重在診療的過程中和病人一起做決策。建立一個更加長久的關系,關系越長久,信任越穩固。”

這種讓全科醫生和病人共同做決策的診療行為,包含了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也體現了全科醫生的精髓——做了解病人和尊重病人的長久朋友。

突破口3:加強全科醫學教育

英國國家教育局的Martin提到英國政府正在實施的一項工程:從小學的興趣培養開始,一直到住院醫規培,都要注重全科醫學的教育。最終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實現一半的醫學畢業生,選擇全科這個職業。

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衛計委全科醫學教育基地、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培訓基地、北京市全科醫師培訓基地。中心主任吳浩在分析我國全科醫生培養時表示:目前的全科醫生培訓,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門診教學薄弱,應診能力訓練嚴重不足。二是基層社區實踐基地不知道教什么,缺乏適合我國國情的全科醫生應診訓練能力的培訓方法。三是全科醫生服務質量的評價面臨巨大的挑戰。

建立一套符合國情的全科醫生培養體系,推進全科人才培養,是五年前北大醫學部全科醫學系設立的初衷。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首創以全科醫學專業為導向的垂直分層教學培訓模式,并建立了符合國際標準的考核和雙向多維度的評估機制。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家通過RCGP教育認證的機構。此外,齊齊哈爾醫學院、??谑腥嗣襻t院等也都在短暫的全科醫學教育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基層培養模式”。

突破口4:資源的全方位下沉

2010年,國家在政策層面印發了《關于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意見的實施意見》。據西安醫學院黨委書記范兵的介紹,目前學院接受西部地區全科醫學本科生七百多名,研究生70多個。但是對于這些培養出來的全科人才,會不會心甘情愿地來農村偏遠地區工作,范書記則有點擔憂。

Martin表示,英國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不過英國在嘗試做一個招生計劃,不僅招生對象針對于農村偏遠地區學生,培訓也是放在農村地區的。這樣相對來說,培養出來的全科醫生就有一個較大的可能性,留在這個地區工作。在英格蘭,這樣的招生計劃是從中學就開始的,鼓勵他們直接留在英格蘭地區,并配有一定的獎勵措施。

在偏遠地區發展全科教育,更成功的是澳大利亞。正因為澳大利亞的地廣人稀,因此他們建立起了針對農村偏遠地區的全科教育培訓體系,通過遠程在線等手段,在農村偏遠地區開展一系列教育培訓。當然這種培訓的內容也是和城市醫學院不盡相同的。

輝瑞中國負責與北醫全科醫學合作項目的楊少愚認為,吸引全科醫生回到農村,關鍵是政府和各方力量一道,將資源全方位下沉。

突破口5:改變就醫習慣

患者的不良就醫習慣也需要改變。剛剛成立的北大醫學部全科醫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家強教授,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我路過北京兒童醫院,看見很多家長抱著孩子排隊掛號。其實也就是感冒發燒而已。”

“在過去的幾年,我問了幾十位國際上的兒科專家,問在他們的國家是不是孩子只要感冒發燒了就要去醫院,而且還要去兒童醫院?他們都回答說很少這樣。這是我們國家獨有的現象。大家都在喊,我們的兒科大夫十分緊缺。如果我們的全科不發展,兒科再發展也是不夠的。”

糖尿病醫生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基層醫生;轉崗;全科醫生;實踐教學;管理模式

【Key words】Primary care doctors Transfer General physicians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Clinical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l

在我國新醫療改革形式下,為解決看病難的問題,陜西省將從2010年9月開始至2015年12月,用5年時間共培訓10501名基層全科醫生,其中鄉鎮衛生院8096名,社區醫生2405名。通過培訓項目的實施,使全省鄉鎮衛生院在崗執業醫師和社區機構上崗的執業醫師掌握全科醫學方法和知識技能,開展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基層醫療服務。在基礎理論上達到大學??扑?,在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方面達到大學本科畢業生水平。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已于2011年8月10已順利完成了第一屆學員8個月的臨床實踐培訓。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建立了科學的臨床實踐教學管理模式。

1 管理體系——突出科學實效

我院教學部在教學副院長親自領導下,經過長期周密的調研、考察,制定了相關教學計劃,為轉崗全科學員專門組建了醫院層面的分級明確的教學管理團隊,即我院全科教學管理機構:教學部(學生科)、各學科系/教研室、醫院教學專家督導組。本團隊特點如下:

1.1 醫院領導層面高度重視全科醫學教學工作,始終把臨床實踐教學質量作為重要工作之一給予關注。

1.2 醫院明確將全科醫生培訓任務列入日常教務工作,由教學副院長施秉銀教授分管,教學部負責具體教學計劃的實施。

1.3 主管教學副院長定期在每兩周一次的院例會通報和部署醫院全科教學工作整體安排,包括全科醫生臨床培訓工作動態。

1.4 全科醫生實踐階段教學任務由教學部實踐教學組專人負責管理落實。工作特點是及時與學員溝通、注重團隊合作、服務臨床教師。

分級明確的管理團隊人員背景資料:

教學院長:副院長、教授、博導

院級指導專家:教授,曾赴美學習全科醫學,全科醫學專職指導

督導專家:資深教授5名,涵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傳染

教學部長: 教授、博導

教學副部長:醫學本科、多年教務經驗

臨床實習教輔:護理背景、4年國外護士工作經驗

2 師資配備——注重全科特性

利用我院雄厚的教學資源,注重優秀教師的選拔及培養,在全院各學科系及科主任直接負責下,配備高年資臨床帶教教師一對一指導第一屆30名全科醫師臨床實踐學習。還曾三次選派優秀教師參加國際、國內全科醫師師資的培訓。 考慮到學員們都來自我省的基層社區醫療機構,學歷層次及教育背景不齊,臨床實踐教育總指導思想是“以學員為本,以傳授基本臨床診療知識、培養實際操作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協調發展為主”的按需臨床教學理念,強調“以培養臨床實踐能力和綜合全科能力為宗旨”。

2.1 制定明確的全科培養目標:

總體目標是根據國家的要求、以及畢業后服務基層臨床、社區醫療保健機構或私人開業等要求,努力培養臨床醫學基礎知識扎實、臨床基本技能規范、職業素質良好的全科醫師。 轉崗的全科醫師能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從事基層基本醫療實踐,并通過進一步接受職業教育,成長為社區的獨立職業者。

2.2 規范學生的培養原則:

根據學員的基礎,我院的教育基于科學原理,使學生掌握綜合的全科科學方法、更具備終生學習能力、相應臨床技能及良好職業道德。注重培養學員的臨床獨立分析、綜合判斷能力,而絕非僅理論知識傳統教授。

教師團隊人員背景資料:

師資人數涵蓋14個臨床專業科室,帶教教師合計共29人;

教師的職稱結構正高為12人,副高為10人,中級:7人;

高級職稱教師比例:76%。

3 教學管理特點——注重能力培養

3.1 制定嚴密的教學計劃:

始終強調臨床實踐綜合能力的培養,制定詳盡的實習輪轉表,學員人手一冊《實習輪轉手冊》,詳盡的制定了在全院各學科系、臨床各專業科室的、根據全科醫師培養目標要求掌握的病種、技能要求及分科考核、鑒定表。

3.2 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

組織學員參與每次院級病案教學活動,使學員學習對“人”的健康問題進行全面、系統考慮,訓練臨床全科診療的整合能力。如:護理部主任的人際交往、人際溝通講座;醫務部主任的醫患溝通學常識;及感染控制的講座等都為學員正確處理醫患糾紛提供理論支持。

利用我院的教學環境,教學部為學員集中組織知名臨床專家專題講座10次,特別注重互動式教學,如:在組織學員集體培訓2010版急救技能時,先有教師示教,教師一一指導學員演練,使學員全員熟練掌握此項技能。

發揮臨床各科教學查房、小講課的優勢,使學員在短期內能了解各科的特點,而根據全科醫學要求而掌握此科的精華內容。

利用我院的學術氛圍,參加臨床組織的各種學術交流活動,以擴大知識面,了解臨床醫、藥界最前沿的技術。

3.3 制定漸進式考核計劃:

充分利用我院西北地區規模最大,集教學、考核、培訓、科研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全方位綜合性的國家級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并配備臨床經驗豐富、技能良好的專職試驗室管理人員3人施行輪班制,以配合學員臨床教學、訓練、考核隨時之需要。

第一階段臨床基礎理論考核,學員進入臨床2個月后,為了與醫學中心4個月的理論學習銜接,對學員進行臨床基礎理論摸底考試,這是學員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的“過度期”。

第二階段臨床中期基礎理論、臨床技能考核,學員進入臨床5個月后,對學員進行臨床基礎理論考試及臨床內科查體、外科基本操作強化考試,這是學員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的“強化期”。

第三階段臨床后期基礎理論、臨床技能綜合考核,在學員基本完成8個月的臨床培訓即將結束,對學員的臨床綜合能力進行整合,完善學員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學員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的“整合期”。

階段考核體現了漸進性、持續性和整體性,更兼顧了全科醫學服務的主旨:以人為中心、家庭為單位、以整體健康維護為方向的長期負責式照顧,并將個體與群體健康融為一體。

3.4 建立學業成績全過程評定體系:

成立院級教學督導小組,由主管教學副院長帶隊,定期與學員座談、交流,通過滿意度問卷調查,請學員對教學過程進行評估,并進行教學檢查,以監督學員實踐計劃實施及臨床學習進展情況。

并對各種成績評定進行監督、分析,查找漏洞,進行為學員負責的教學補救活動。

4 管理亮點—— 人性化服務

4.1 注重管理梯隊的建設:教學部、督導、臨床教師服務于學員。

4.2 注重全科教師培養:已經選派骨干教師2位赴美精修全科醫學,目前是我院全科醫學臨床實踐教學的中堅力量;還先后兩次選派各學科系、臨床科室優秀教師參加醫學中心、衛生部全科醫學教學基地師資培訓,了解國內、國際前沿,為全科醫學教學基地儲備了師資。

4.3 服務意識的加強:打破傳統機關作風,注重合作,服務于臨床教學及滿足學員需要。如:院長為學員贈書、簽名;教學部為學員發放春、夏工作衣;教師鼓勵學員寫論文、書寫各科住院病歷并指導修改。第一屆共有2篇學員論文發表。

服務人性化還體現在教學部建立學員意見反饋本,及時傾聽學員的心聲,如:針對學員的個人喜好,為學員提供6周的選科實習;安排學員與喜歡的專家上門診;當學員輪轉到新的科室時,教學部人員親自引薦;針對學員介紹來的患者,教學部給予必要的幫助等。

4.4 自信心的培育:組織參加教學部的其他教學講座活動,了解諸多名醫的從醫生涯,如:張心湜《良醫的培育》、潘承恩《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醫生》等。教學輔助人員第一、二周每天,第三周后每周下臨床與學員交流,鼓勵學員與教師及患者的互動。教學部還每月組織以全體學員為主體的學習討論會,形式靈活,可以是case presentation,也可以是每位學員的心得體會。

鼓勵學員制定短期目標:如,搜集學習典型病例、仿寫臨床病例,以達到自己獨立書寫標準住院大病例。

制定長期目標:在小組討論中發言,培養自身綜合臨床判斷能力。

4.5 培養團隊合作精神:鼓勵以多學員參與的臨床實戰演練活動。采取模擬病房、特殊病歷,有學員自行組織團隊而進行演練,通過多次討論、訓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為體現教學成果,展現學員風貌,第一屆學員黨江榮、雷凱雄、孫英霞、劉紅娟、馬蘇亞及高俊芳等根據設置場景進行了“現場急救,患者轉運,雙向轉診,社區宣教”等體現基層全科醫師工作流程和特色的臨床實踐技能匯報演練活動。

4.6 注重宣傳、溝通交流:通過網絡平臺、醫院新聞、報紙,及時為學員、教師進行各種全科醫學政策宣傳,

及時修訂教師、學員、管理人員電話聯系簿、形成:醫學中心——教學部——學員——臨床教師等環形、開放式的人際圈,確保信息暢通。同時我院與學員建立了紐帶關系,充分體現了社區全科醫師——信使者——將肩負起與各大醫療機構聯系與溝通—將起到承上啟下橋梁作用。

總結:鑒于全科醫學是以人為中心的,一個面向社區、家庭、整合臨床、預防、康復醫學、人文社會科學于一體的新型臨床學科,涵蓋各年齡段、各系統的健康與疾病問題。

故我院的基層醫生轉崗全科醫生臨床實踐教學管理模式,對我院第一屆學員的8個月臨床實踐培訓基本實現了培養總體目標:是根據國家要求以及畢業后服務基層使學員能達到小病能看,大病會轉。

糖尿病醫生論文范文第5篇

肩上扛著重負大步地跋涉,這是一部分人的人生經歷寫生。徐標就是這樣。

徐標出生在泰州。19歲那年他從揚州醫學院畢業,然后分配在姜堰市人民醫院心臟內科做醫生。一時間他和父母親成了同一門下的同事,父親干脆就是他的科室主任。

“從小就想做醫生”。徐標說他們一家都與“醫”相關。而且家里紅旗飄飄,6個人,爸爸媽媽、哥哥嫂嫂、他和愛人都是共產黨員。

在徐標孩童的一片天下,每年屬于他的各種“第一”就像秋天必然飄落的樹葉,平常極了,鋪滿了腳下,一直到大學他都是全校學分排名第一。在“第一”的包圍之中終于有一天他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到“第一”的乏力:“哎呀,那么多心肌梗死的病人,除了掛掛水(靜脈注射),吃吃藥,再沒有其它辦法了。死了的病人真不少,大概在三分之一以上。”

“那時我父親有很多專業書,印象最深的是一套《主任軍醫進修教材》,上下兩本,兩寸厚。我的視野一下子打開了,比如放一個漂浮導管到肺動脈里面去,哦,就能測出病人心功能的情況。哎呀,真了不得,而我們還在用聽診器……”他發現自己的知識實在不夠用了,“我要出去讀書。”

從這時起徐標學會了背負。1986年,他考取東南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生,導師是心臟病專家陳達光教授。這是他第一次爬上了家鄉的山頂,看到了山外有山。

1989年,徐標研究生畢業,分配到東南大學中大醫院心臟內科。畢業當年他就開始接觸冠脈溶栓的治療方法;1990年他做了經皮冠脈球囊擴張(PTCA)手術;1996年他開始做冠脈內支架植入……這些手術都曾經在江蘇省被稱為“首例”,鋪在他腳下的又是一片“第一”。

之后的七八年時間是一個相對平緩期。96年徐標做到東南大學中大醫院的心臟內科副主任,這一年他34歲。也許30已去40將至是男人的“危機期”,徐標說,動力總是從對自己的不滿開始。

“我們臨床上正式開展‘PTCA’技術是93年,當時很了不得了,但是我發現手術過的病人有些又返回來了,血管的‘再狹窄’率有40%到50%,甚至還有的醫院報到60%。”

“96年以后我們逐漸開展了冠脈內支架植入技術,但是我從書上看到,哎呀,國外的冠脈介入治療已經采用旋切、旋磨一類的方法,我們呢……”類似的不滿一次次在尋求進步的心里滋生。

“基礎研究方面我們也明顯地滯后。我們還在做器官、組織的研究,人家已經進入分子研究、蛋白質研究、基因研究了……”徐標此時能感覺到一種莫名的羞辱搞得他心里隱隱作痛。

終于,以他當時的評判能力再帶些偏激的想法,他認定自己的知識是落伍和粗陋的,而且這樣的水平難于應對學科發展的速度。“我必須到國外去學習。”

徐標選擇了英國。“我的英國導師叫Professor Ritter和Professor Ferro。之前我們是通過信件交往,我寄上自己發表的兩篇論文。希望他能給我一個博士后的機會。導師的第一封回信就說‘我要你’”。那是1996年。

徐標于是獲得到英國King’s College讀博士后的批準。King大學是全球著名的心血管病治療與研究中心。“我工作的大學先后出了6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實際上,這次徐標把自己放到了巨人的圈子里。

學習期滿了,Ritter教授的態度很明確:“你不能走”。

徐標理解“他們實在不希望我走。我和導師說,我們不妨合作申請科研項目,以后每年我留點時間到英國來,你們也留點時間到我們中國去。”

經過努力,徐標和導師如愿地申請到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研究基金”,項目費相當于人民幣84萬元,數目不大,但是英國每年給亞洲地區只資助一項。這時是1997年年底。

此后到2001年6月間,徐標因為合作項目來來回回往返于中國和英國之間。

這一年的6月之后,徐標再度申請到出國進修臨床專業的機會,依然是赴英國,在南倫敦心臟中心做訪問學者。

“這家醫院有7個導管室,7臺機器,什么概念?一天的冠脈介入手術額定量是84臺。去除一臺機器做起搏器,其余的6臺平均每天要做滿14臺手術。病人是紛紛從其他大醫院送過來的。準備接受手術的病人資料事先被傳輸到這里,然后由專門的秘書安排。”這次學習對徐標是觸動性的,注定要改變他些什么,至少他的職業取向不再單一。

回國后,徐標果真是180度轉彎,了斷了國有的身份,直接到南通市一家據說是當時國內最大的私立醫院“瑞慈醫院”,他要學著做醫院管理者。接下去他有了一年半的副院長經歷。

2003年初,徐標又是一個180度的掉頭,重新回歸國有。他此次投身的單位換了,是南京市鼓樓醫院。按照他的說法“看中的是這家百年醫院的品牌和名氣。”事到如今,他慶幸“不到鼓樓醫院不知道它的平臺有多大。”

當時鼓樓醫院的丁義濤院長說了這么一段話:“徐標在私立醫院,人家是給了別墅、轎車的,我們沒有承諾給他個人任何特殊的經濟待遇,我們能給的是讓人才充分施展才華的舞臺……”

這位睿智的管理者“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人才策略最終沒有讓徐標落空。不客氣地說,省重點攻關項目“心血管病規范化治療”的課題能落到徐標囊中,很大程度是因為他站在鼓樓醫院的舞臺上。

“現在不是一個人了,是一個團隊的發展。我感到這么多年過來自己肩上從來沒有輕過。”當然徐標清楚,往后的擔子只有越來越重。鼓樓醫院馬上要擴建,到時候心臟科將是一個很大的心臟中心,病床按照設計規模將是150張,還有研究所、研究中心和與之相適應的專業隊伍……

“瘋狂”

徐標初到英國時搞過不少“出格”的事。他迷上了實驗,全然不在意當地早9點、晚5點上下班的規定。同室的“老外”也不清楚,習慣了夜班工作的中國醫生沒有太嚴格的時間概念。“我呢一天十幾個小時不離開實驗室,總要忙到晚上10點鐘。幾天之后,實驗室大樓的管理人員終于講話了:喲,為什么有一個辦公室總是忘記關燈呢?!這次誤會之后,大家都說我有點‘silly’(呆)。”

徐標說自己研究到了關鍵的時候,干脆連周末也泡在實驗室里。他哪里知道國外實驗室周六、周日工作是要提交申請的。結果,這一次的“違規”驚動了值勤的保安,一位很嚴肅的保安詫異地看著他說:“你的機器怎么還在運轉?你不知道今天是休息嗎?誰批準你工作的?”

幾次下來,英國的同行們很友好地叫徐標“Crazy”,就是你已經瘋狂了。Ferro用手指頂著他的腦袋說:你怎么不知道休息?你的身體怎么會這么強壯?徐標心想,這點工作算什么呢,不過在機器旁等等數據而已。

徐標印象最深的是實驗室的一位動物解剖員,“剛到那會兒,我沒有動物解剖執照。英國一年只有一次執照考試機會。沒辦法,我的解剖必須請由一位技術員代為完成。我一般8點鐘就到了實驗室,但是那位技術員一定是踩著上班的9點鐘才到。

到了以后他還要先喝一杯咖啡,然后坐下來休息一會,聊聊天。大概要到10點多鐘了,他才慢慢騰騰挪動著吃力的身體去取組織,然后又慢慢騰騰地搖過來。別說了,我坐在一旁等得急死掉了。終于有一天,他一臉奇怪地看著我:標,你把你的課題完成了就能拿到你的那份工資了,你干嗎老是那么急,那么Crazy呢?我說,我除了這個課題下面還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呢。他不慌不忙地說,那我們不是還有明年、后年、大后年嗎。”

后來,徐標考取了解剖動物的證書,他可以自己處置動物了,再不必為別人的按部就班而折磨自己。過去一天最多只能做一例實驗,這么一來他每天早早地動手解剖,一天下來可以完成兩例,速度成倍地加快了。

在英國期間“呆”也好,“瘋狂”也好,徐標自認為如魚得水,收獲特別大。

這一期間,徐標改良了傳統的蛋白質純化方法,人們提取所需的蛋白質時,開始變得方便、準確了。這是一項很有實際意義的改進。之后大家敬佩地送給他新的稱號“蛋白質純化king(王)”。導師Ritter教授破例地承認:“我自信有一個聰明的大腦,而你,標,除了大腦聰明,還有一雙靈巧的手。”

此間,徐標重點進行的是“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的研究。研究論文1998年在劍橋大學召開的世界生理學年會上交流,同時還在《FASEBJ》生物醫學期刊上刊出。這是一個很著名的雜志,影響因子9個點。他的另一篇論文發表在了美國的《循環研究》雜志上。

徐標學業完成以后,獲得了這所大學最高榮譽。那是一副醫院600年前的寫真畫。畫的背后有從校長到科主任到導師所有人的簽字,簽字都是即時親筆書寫。“我是獲得此殊榮的惟一華人,也是惟一的亞洲人。”徐標說。

其實,徐標的“瘋狂”不是到了英國才有。

在姜堰市人民醫院的那會兒,徐標說“我父親三櫥柜的書都讓我看完了。”

那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國外一些新版的專業書只有在大城市才零星可以買到。“為了買書我都是往南京跑。那段時間一到休息日我就坐上長途汽車奔南京去。那時的外文書店在新街口,在書店泡一天看書,然后買書。我每個月50多塊錢的工資,總得有三分之一買書了。”

讀研究生期間,徐標的第一篇論文“高血壓中樞神經的發病機制的研究”,發表在了《中國藥理學報》(英文版)上?!吨袊幚韺W報》是當時國內僅有的兩份英文版醫學雜志之一。

若干年后,徐標在總結自己人生時用了這樣的表述,“東南大學3年,我的人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蛘哒f我做學問的態度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導師陳達光教授教會了他嚴謹和認真。他說,你不知道什么時候老師跑來了,悄悄站在你背后看著你做研究?,F在他也學著老師的樣子,悄悄跑到學生背后,看著他們做。比如做蛋白質雜交的時候,他要看熒光屏下雜交帶的處理過程。他不希望僅僅聽到“表達增加了,表達降低了”這樣似是而非的表述。他說“我的老師當初就是這樣,他不看論文就看數據,而且他要直接的數據,不要那些摘自哪哪兒的。”徐標今生今世改不了了,“做研究不可以帶一點虛浮。”

他說,科研是這樣,臨床也是一樣。“我是從基層醫院摸爬滾打起來的。在基層我曾經做了3000多個腰穿。有一年我們那里流行乙型腦炎,病人要抽腦脊液,一天的腰穿要做幾十個。什么病都看過,什么搶救都經歷過,什么手術都做過,這樣慢慢走過來的。”徐標認為,醫生的底子就像金字塔那樣,要厚重堅實。

“醫學是科學,是為病人服務的,你不經過千錘百煉,你不嚴謹認真是很容易犯錯誤的。一點疏忽都可能造成病人終生的損害。”這其實就是徐標從教學到科研到臨床一貫遵循的法則。

堅守

“規范化”的道德基準是嚴肅、真實。徐標認為,那種浮在半空中、自認為“頂天立地”的人是做不了這個項目的。

徐標雖說在國外接受教育的時間不短,但是說話行事還是帶著從紅色家門走出來的味道。踏實,不怕苦,有韌性。“是父親對我的一生影響最大”。徐標說,老人家做了幾十年科室主任,幾十個年三十晚上他沒在家過過。直到新主任接任了,那個除夕晚上他還是照樣守在病房里。徐標說他,您這樣做豈不是對新主任不放心嗎。老人支支吾吾半天說“習慣了”。父親就這樣堅守了一輩子。

“我是做介入的,我很清楚我們的臨床存在一些誤區。比如在冠心病治療方面,哪些情況應該放支架?哪些應該做搭橋?哪些應該做介入?哪些病人既可以做搭橋也可以做介入?哪些病人不需要手術應該用藥物治療?介入治療的病人又怎么降低手術的并發癥……”徐標把這些標準的介定歸結于《指南》。

目前社會層面更多的人只知道把注意力放在降低藥價或是控制醫生的收入上,徐標說“很少,真的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學術研究和臨床操作上,隨心所欲、不按科學態度行事所造成的價格不實該有多嚴重。”在治病的問題上價格只是表象,缺失科學性才是真正的癥結。

因此,徐標課題組的同事們對于自己從事的課題有著多種解釋:

“可能病人不適應介入治療依然給他放了支架做了,也可能某種藥物對他并不具有明確的療效,但也給他用了……這些現象是我們臨床醫學比較突出的問題,所以‘規范’是當前最大的事情。”

“國外為什么出臺那么多醫療指南?美國心臟科已經有上百個指南了。而國內直到現在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指南》,有的只能算是專家共識。因為我們國家尚沒有大規模的臨床試驗證據。”

徐標不避諱:“我們會診的一些其他醫院的病人中,真是有不該放支架的,結果放了。過去有,現在也有。為什么我們感到很著急呢。”

顯然,“規范”的工作就是探索總結出如何是好,如何是不好。

宋杰大夫說,“放一個支架和放兩個支架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在急性心梗的治療中,只處理那根‘犯罪’血管,就是引發這次心梗的那根血管。我們不會說順便再多放一個、兩個。要知道就是這個‘順便’,病人死亡率增加了……”

“我們不是為做血管而做血管,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把病人救活下來,而且保全病人術后的生活質量。沒有辦法,這些細節的差異都是我們反復做,做出來的。”徐標信奉實干,不想說太多的大話。

在徐標的“規范”項目中還包括急性心梗24小時開放手術制度。這并不是南京鼓樓醫院的獨創,國內一些大醫院也在做這方面工作,但能堅持下來的卻很少。

“我們24小時電話恭候,總有一組人員隨時待命。徐主任要求我們在接到電話30分鐘以內必須到達手術室。實際情況是,病人無論何時轉到導管室,機器已經開好等在那兒了。我們曾經創造過這樣的記錄,病人從急診轉到我們導管室,再到血管介入做完,總共29分鐘。”宋杰說急性心梗的搶救就是以速度取勝。

按照徐標的要求,你接到電話30分鐘以內趕不到的話,下次你就沒有機會了。即使是半夜三更也是如此。

實在疲憊的時候,宋杰也常與徐標開玩笑:“看你徐主任這

道防線還能堅守到什么時候?”徐標很清楚同伴這時候最需要什么,他把鐵定的心沉到底:“只要我在,這道防線就要堅守。”

在徐標的科里一旦誰在某個不該放支架的地方放了支架,馬上就有人站出來講“錯了,這個地方不該放”。任何人想瞞天過海,想偷偷亂放一根支架都比較難。他們的每一例手術的錄像都在那兒擺著,隨時有人會想起來看看你的手術過程究竟怎樣。這里的每一位醫生都很自信:“我們所做的任何一個手術的光盤,都可以拿出去給人家看。”

再有,徐標認為“上梁不正下梁歪”。學科的風氣主要是看帶頭人。“我們老主任施廣飛教授,知識淵博,臨床經驗非常豐富。他的起搏器適應證歷來把得很嚴,幾乎是搬著《指南》做,一條一條的,比如規定房顫“R-R的間期”超過3秒以上才能放起搏器,那么你是2秒8他不會給你放的,就是2秒9也不行。適應證是用數字說話的,是經過印證的。”徐標的理解,假如你主任可以閉著眼睛亂放,下面的人有什么理由不能亂放啦?他把這個看作心臟科的老傳統。徐標是這個科室的第四任主任。

最值得徐標驕傲的是,他們科里20多個醫生沒有哪個違反“規范”的??梢酝葡?,像他們這樣的病人量,稍微放松一點,一年下來放幾千個支架或者做上千個介入很隨便的事。但是他們沒有。

“按照規范做,慢慢的老百姓對心臟病治療會有一定認識的,對醫生的理解和信任也會增強的。我們的治療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已經是條例化了。我們選擇的治療路徑是對病人有利的。而且病人可以按照“規范”檢驗我們的治療。這樣,對雙方都是保護。”年輕的王漣大夫認為:“規范化”已經讓醫生和患者都看到了和諧的曙光。

付出

24小時開放心臟手術需要具有手術資格的醫生不間斷地排班待命。因為急性心梗的病人每一分秒都關乎到他的去留。

徐標的科室有幾位女大夫,在夜班急診的制度下,男女無別。但是在“無別”的背后,男人和女人的付出程度卻是大大有別了。尤其個別女大夫的愛人常年出差,自己再帶個不大的孩子,這樣的付出中就更添了牽腸掛肚。同樣半夜里電話一響,她們起身穿衣帶上門往醫院趕。但是,誰想過,帶上房門的那一刻,這些媽媽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24小時開放手術,對于徐標科室的大夫們是殘酷的。因為那是正常工時之外的強制付出。“我們哪有時間休息?有時一個晚上來兩個三個急診病人,幾乎沒有睡覺的時間。白天上了一天班,一夜不能合眼,第二天還是照常上班。這種程序是排好了的。我有時搶救病人,連著3天不回家,72小時在醫院。”當然,徐標說不光他自己,大家都一樣。

“比如我們的宋杰主任,前天晚上做的急診,病人12點多鐘來的,我看的手術記錄1點59分。我們手術記錄規定必須當時寫,不能隔夜。寫完手術記錄已經兩點多了。然后再回家,等到他睡下該幾點了。第二天8點鐘照樣趕來上班。我們的大夫就是這樣。”

宋杰說,“有時候半夜回家,出租司機問在什么路,回答一句就睡著了。迷迷糊糊中猛然聽到司機扯著嗓子喊,在什么地方?剛說完什么地方又睡著了……人怎么就能困成這個樣子?”

徐標說自己有一段時間特別累,剛剛起步那會兒,前100例夜班手術都是他一個人扛下來的。后來,徐標培養了兩個小組,分擔著來。便是現在這樣的狀況,用徐標的話說“謝謝大伙跟著我一塊兒犧牲。”

這樣超常規地工作怎么受得了?徐標也覺得有些難解釋,“你說怪不怪,再疲勞,一到手術臺上就完全變了。有時候床上起來,眼睛都睜不開,困的,哎呀,心想怎么這會兒電話來了呢?下輩子再不做醫生了。然后穿上衣服,踩著油門‘咣咣咣’地趕過來了。過來以后,一到手術室,人馬上就來精神了。別人開玩笑,說我一看到病人眼睛就發光,就像那個動物看到獵物一樣。”

心臟介入需要在x光下完成,而且這種x光的輻射劑量是普通透視的10倍。放射性物質會對人體造成染色體變異、晶狀體受損、甚至誘發惡性腫瘤、血液病等等。

許多年下來,徐標得了放射性指甲炎。他的指甲已經不同于常人,粗糙、肥厚,出現白斑。他的口腔也經常性地潰瘍。他的聲音失去了洪亮。而且他說話的間隙中總是夾帶著低微的干咳。

實際上,國家對于職業病都有相關的防護措施,為從事放射性工作的醫生專門配備了“放射性劑量儀”。這是個“預警裝置”,可以起到健康提示的作用。但是,徐標卻把它鎖在抽屜里。

徐標說,他過去曾經帶過,一帶就超標。按照防護條例的規定,超標就必須離開崗位。但他們不能不干。鼓樓醫院一年要接診200多個急性心梗的病人,這個量大概是10年前的四五倍。“這么多病人你怎么辦呢?你總不能看著病人不做呀?”

有一次北京有個重要的學術會議,機會難得,徐標本想全班人馬關門上會。結果,想來想去,不行呀,真來了病人呢?最后還是留了一組人堅守他們的24小時承諾。

有人問過徐標,放射性的侵害你們不怕么?他說,“講的難聽一點,我們這些人活到50歲也好,60歲也好,只要活得精彩。職業病我們心里明白,白血病、癌癥,我們也曉得,但是到時候病人一來,想不了這么多,分秒必爭。”

醫院的陳副院長講了一句實話:“徐主任,你們現在年輕身體很強壯,再過十年、二十年,你們會一大片趴下的。當務之急盡快培養出一批人來。”

疲勞、輻射,接下來是又一個敏感話題——收入。

“我們的收入并不高。”徐標說,我答應大家上夜班要發加班費,話是這么說,加班費從何而來?年輕人一遇到手頭緊就沖著我說“哎,徐主任你欠我們多少錢了?”

“我們科里收入比較‘社會主義’。說句良心話,教授還可以出去會診、講課,總有一些額外收入,年輕人就只有靠工資了。他們一個月去掉日常消費還能有多少節余?現在一套房子幾十萬,怎么買得起?”他說,“我們和年輕人收入差距有一點,不大。”

“這就是團隊的精神力量。其實真叫你離開一段時間,還不行。每一個人都怕失去這個環境。”宋杰還說到了另外的想法:“人道地去做事情,心情很舒暢。人做事情不完全是為金錢,業務能力提高,得到領導的認可賞識,得到病人的贊揚,這些都是非常開心的事情。”

心地

徐標孩童年代印象最深的是家里總有吃不完的雞蛋、鴨蛋。推算不錯的話,他的孩童時期應該是被稱為“中國經濟走到了崩潰的邊緣”??梢韵胍?,雞蛋或鴨蛋在當時絕對是有點分量的東西。那時候,鄉民們對自己敬重的大夫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雞蛋、鴨蛋了。從這些淺淡的瑣事上,徐標懂得了不容易。這里面既是父親為鄉民治病的不容易,也是鄉民一片苦心的不容易。這些帶著相互體諒和凄婉色彩的“不容易”,日久天長,一點一滴積攢在了他的心底。

后來,他在當地也做了,醫生。他忘不了一次搶救病人的事情。那是個農民,因為青霉素過敏喉頭水腫,眼見上不來氣了。當時他人小膽子大,就拿最粗的靜脈注射針頭,從病人的喉頭刺進去。接著就聽到“嗚”的哨音,就這一下人救活了。徐標說,“這

個農民真樸素呀,過后他挑來了300個鴨蛋給我。我說,乖乖,你們家有多少鴨蛋?他說,我把家里所有的鴨蛋全拿來了,一個不剩。”后來,300個鴨蛋原封讓農民挑回去了。但是不依不饒的老實人不能就此了事,他一定要徐標做女兒的“干爹”。這個要求徐標不好再推卻了,結果一個二十歲的小伙子給十來歲的孩子就這么當了“爹”。這“爹”一直當到他離開家鄉。

徐標走出了家鄉,但是他不論走到哪里,孩童時的東西早就長在了心里。

熟悉徐標的人知道,他看病有個怪脾氣,專家門診看15個病人,卻開不出10張處方。

“我經常講,任何治病首先要明確診斷。比如心絞痛到底是高危還是低危?心力衰竭處于什么程度?血脂高要不要吃藥?……醫生要給病人一個明確的答復。我也經常遇到病人提‘抗議’的:徐主任,你這個病人看了,40多分鐘了。“我想,人家是從外地很遠的地方來的,要趕火車,趕汽車,你至少把病給人家搞清楚。”診斷都不清楚怎么下藥?病情不清開處方,邡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嗎。”

徐標說曾經接診過這樣一個病人,從病歷看,花費1萬多元藥費,住院20天硬是掛了80瓶水,一天4瓶,天天不少。結果到底是不足冠心病也沒搞清楚。徐標說“氣得我不得了。水,我小反對掛,少掛一點,掛一種藥也就可以了?;蛘咧辽倌惆讶思业牟「愀闱宄?。”

徐標凡是看到類似的病歷就兩個字:“氣憤”。他實在想不通,“有些病人就那么一點錢,你不把這點錢花在刀刃上。他心絞痛,你首先要解決心絞痛的問題;他血管狹窄,你要給他解決狹窄的問題。你掛那么多水有什么用呢?”

徐標用藥非常慎重,目前他們心臟科90多張病床,每天掛水的病人也就十幾個。“天知道掛那些水干什么?有那些藥就有那些個不正當的東西。”說這話時徐標有幾分大義凜然的味道。

下面的事發生在3年前。徐標說,“那是晚上,外地電話告急,一位老紅軍在手術臺上,起搏器安裝出了問題。我踩下油門就走。當時心急,車開到收費站時不慎碰壞了人家的起落桿。”徐標當時深感抱歉,卻又耽擱不起,隨即壓了身份證就急速上路了。

老紅軍會診完了,當地的醫生說,你既然來了,還有個病人也給順便看看。

“我答應了。第二個病人是個農民。我診斷這人是感染性心內膜炎,是霉菌性的,非常嚴重的一種病,死亡率很高。同時這個病人肝功能已經衰竭,全身的淤血點很多。從病歷看他用過了許多抗生素,但于事無補,說得難聽一點繼續治療下去意思不大了。”

“我心里清楚,他們這樣的家庭恐怕已經被這個病拖累得一貧如洗了,眼下實在沒有必要再往這個病里扔錢了。”雖說這樣的結論很不盡情理,但是徐標不能昧著良心誆人一個短暫的寬慰。于是,他很委婉地對農民的妻子說,“你們不要給他吃那些藥了,藥又不好吃,你不如多買些好吃的東西給他補補身體吧。”

病人的妻子表情凄楚,她明白了,含著淚卻萬分感激地點點頭。接著,這個把眼淚強咽到肚子里的女人,強裝著笑臉將一摞被她已經攥得滾燙的錢塞給了徐標,說,大夫您辛苦了,這是一點會診費。

“我一看那疊錢,那樣散亂的票面,什么都明白了。他一定是問了前面的人給多少會診費,然后也要比著給。但是,我手上的兩份錢是截然不同的兩樣。第一個病人是百元一張的,錢很整齊;第二個病人的錢有50元的、10元的,甚至幾塊錢的。”

徐標說,他當時就臉紅了,為病重的農民和他可憐的妻子,為他們摧不垮的樸素和善良,也為自己的什么也不是……“我幾乎沒有停頓,很快地把第一個人的會診費,再加上那一堆湊起來的零零碎碎的第二份會診費,一起塞到農民妻子的手里……”徐標說這時候他只想知道他們這段時間是怎么過下來的?昂貴的治療費是從哪里湊到的?

那個女人半天沒說話,她的身子是慢慢地癱軟下去的,直到膝蓋挨在了地上。然后像是做了很對不住家人的事,無力地搖著頭:我把牛給賣掉了,把房也給賣掉了……

徐標把跪在地上的農民妻子扶起來。他沒有勇氣看那張灰暗的、抽搐的、掛滿淚水的臉。他扭頭走出病房的時候,聽到身后女人用家鄉的土話喃喃地自語:謝謝菩薩,救命之恩,救命之恩……

第二天早上,徐標趕到碰壞桿子的地方。收費站的人說要賠4000多元錢。因為那根桿子是進口的。他告訴他們,自己身上沒那么多錢,只有幾十塊錢。他說,你們把賬號給我,相信我,回去就匯錢。

收費站的人不信,說你不是醫生么,不是去會診的么,會診還能沒錢?徐標告訴他們自己去會診了兩個病人,但是第二個病人是個農民,他太窮了,于是自己把錢都留給了他。

“世界上有好人那。”徐標說,那個收費站的站長姓袁。年紀不小的袁站長想了一會兒,說,“你走吧,桿子不用你賠了。你為我們的鄉親做了件好事。我們感謝你。”我說那怎么行呀?搞壞了東西一定要賠的。袁站長很堅決地說,“怎么不行?做善事的人行。”

糖尿病醫生論文范文第6篇

關鍵詞:牙科材料 研究現狀

近年來,牙本質粘結系統和樹脂基充填材料成為牙科材料研究的熱點。全世界每年有關牙科材料的研究論文多達600~700篇,其中有關粘結劑的論文占42%,樹脂基修復材料的論文占38%。這些論文大都側重于產品性能測試,而對其結構和性能關系的研究較少。最近一年內,人們開始對銀汞合金替代品進行認真討論對牙本質粘結系統的成分和毒性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臨床研究所提供的信息也越來越多,本文對幾種常用牙科材料的研究動態介紹如下。

1 銀汞合金

銀汞合金具有耐用、操作簡單等優點,但它對口腔環境的潛在污染也日益受到重視和研究。Mahler和Bryant[1]測試33種不同比例的銀汞合金的性能。發現在研磨其間,向銀汞合金內添加1%的汞,可大大減少高銅銀汞合金的微漏,關增加其固位性能。研究表明,汞釋放可由咀嚼食物或香糖而加重。Sallasten等[2]對長期咀嚼口香糖與汞釋放的關系進行了探討,測定18例長期、大量咀嚼口香糖者與19例對照者血清與尿中的汞濃度,發現兩者具有顯著性差別(P<0.05)。銀汞合金除釋放少量汞之外,在某些病人,口腔軟組織與銀汞合金充填體長期接觸可產生苔蘚樣反應。這類患者改用其它充填材料后,95%明顯改善。改用金冠者,病變得以治愈。

2 復合樹脂

復合樹脂研究的側重點在于增加樹脂的抗磨損力,并提出幾種磨損測試方法。Winkler等應用一種簡單測貌儀,測定充填體邊緣的高度變化,認為這種方法的可重復性好,優于其它評價方法,尤其直接評價法。但由于復合樹脂的磨損機制、類型在個體間不盡相同。因而這些評價方法的可靠性均有限。Venhoven等對幾種實驗用復合樹脂的成分進行檢測,包括填料負荷和顆粒大小,發現如填料排列足夠緊密,可保護樹脂免遭食物纖維的磨損。

臨床應用復合樹脂時,主要考慮其粘結性能,有無殘余應力,聚合性能,有無空隙或邊緣缺損,治療后是否產生過敏癥狀。

3 粘附劑與粘結劑

近年來,新的牙本質粘結系統不斷出現,大多數新型粘結系統的成分種類均減少,或為調理劑與預處理劑相結合?;蚴穷A處理劑與粘結劑相結合。目前的研究正致力于簡化粘合過程,并探討產品形成的混合區性質及檢查方法等。

各種粘結系統的預處理劑均能滲透至牙本質表面,但所形成的混合層形態各具特征?;旌蠈拥男螒B及位置對粘結性能的影響如何,尚不明了?;旌蠈拥男纬梢蕾囉陬A處理劑對牙本質的濕潤,調理劑的攪拌也會影響粘結性能,用磷酸酸蝕時,濕潤牙本質比干燥牙本質的酸蝕效果好。某些窩洞消毒劑也影響粘結劑的粘合力,洗必太則無此作用。

4 裂隙封閉劑

幾乎所有封閉劑都是無填料樹脂。過去幾年內,玻璃離子粘固粉曾被用作封閉劑,但因固位不佳,質地脆弱,成功率有限。Winker等比較樹脂改性玻璃離子水門汀與樹脂的固位情況,發現1年后兩者的脫落率相當,但樹脂的總保持率較高。

5 水門汀

由于新的粘結材料和技術的出現,對傳統水門汀的研究趨于減少,但現行的大量修復體仍沿用傳統水門汀進行固位,Margerit等對封閉用磷酸鋅水門汀的成分進行測試,樣本取自27例修復體拆除后的病人牙面,采用X線衍射技術進行分析。結果在水門汀中測出的成分有ZnO,非晶形磷酸鋅,水和四氫磷酸鋅晶體。磷酸鋅晶體見于92%的樣本中,但在剛調制的水門汀中沒有。作者認為,用過的水門汀不同于新調制的粘固劑,但其終末相產物的遠期穩定性十分優良。

6 玻璃離子水門汀

過去幾年內,人們對各種玻璃離子粘固粉中氟釋放的相對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認為氟釋放對于減少齲患可能沒有作用或作用極小。De moor等對幾種玻璃離子水門汀的氟釋放進行研究,發現隨著時間延長,氟釋放減少。治療后1~2d氟釋放最多,其后28d漸少,遠期氟釋放濃度甚低。Peters等以Dyract 治療55例Ⅰ、Ⅱ類乳牙,隨訪一年,應用M-L磨損計分法評價磨損程度發現充填體面平均有 190μm的磨損。

樹脂改性玻璃離子水門汀的反應和結構尚未完全闡明,充填材料或牙體基質中含有足夠的水分是保證酸基反應發生的關鍵。應用玻璃離子水門汀修復牙體缺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繼發齲形成。將近50%的充填體因繼發齲而被更換,這對氟釋放的價值提出了疑問。

參考文獻

[1] Mahler DB ,Bryant RW .Microleadage of amalgam alloys an update .J Am Dent Assoc,1996,127:1351-6

上一篇:股權分配論文范文下一篇:監理工程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