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旅游產品與旅游管理論文范文

2023-09-23

旅游產品與旅游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民俗旅游;民俗文化;資源規劃與開發

所謂民俗,就是源于民間,也由民間的人代代相傳的傳統習俗,是最貼近普通老百姓的。而民俗文化則是一個地方最具有代表性的東西,它能夠將這個地域從古至今的風土人情通過民俗文化貫徹起來,形成一種特有的風俗民情。要想針對民俗文化進行旅游資源的規劃,需要考慮很多方面。旅游資源的開發需要創意與改造,同時需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則,在規劃過程中不僅要思考如何合理規劃,還要確保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進行可持續化的改造,而過程中需要遵循幾個原則。

首先,要以保護作為開發民俗旅游資源的核心,不論是自然環境還是許多即將消失的民俗文化,都需要針對這些旅游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其次,對于民俗旅游的開發要尊重地域性,開發要以當地特色為主,結合當地的生活習慣與民風習俗,這樣才能更加突出地域性的魅力。最后,要遵循功能性原則,摒棄無用的累贅的設施,將目光集中到主要部位重點開發,從景點到住宿提供不同線路的開發方案,利用路線的結構空間進行不同主題的打造,突出民俗文化的特色,增加游客的體驗。

民俗文化百家爭鳴,具有獨特的魅力,在人們消費觀念轉變的現今,正是旅游業大力發展的好時機。旅游資源的規劃與開發則需要考慮到諸多方面,如對周邊環境的破壞,當地百姓的接受度以及是否能夠適應市場,這些都需要在進行規劃時進行實地考察,這樣才能夠將當地民俗特色通過旅游來進行傳播和發展[1]。

一、我國民俗旅游資源的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人們對于外面世界的向往促使旅游行業越來越發達便捷。在此基礎上,我國各個地區針對游客進行旅游資源的開發,各種獨具特色的景點涌現出來。結合了各地特色,富含文化底蘊的特色旅游項目的推出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但也有不小的隱患。

民俗旅游資源存在于一定空間內,有獨特的價值與審美,吸引有前往,經過多年發展形成規模。我國擁有著世界上最多的民族,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寶,大多處于待開發的狀態。民俗村的開發能夠將一種分散在民間的文化集中在一起,更有利于民俗的宣傳。民俗節日、盛會也是每個民族特色文化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如傣族潑水節、東北的冰雪節、洛陽的牡丹花會等,針對這些節日、盛會開發出相對應的旅游項目也是一種規劃方式。

民俗旅游資源開發是一個將自然景觀與人文相結合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失去色彩的景觀經過民俗文化點綴會再次煥發光彩。成功的民俗旅游是將已有的供求關系進行逆轉,推陳出新,結合當地特色讓景區再次吸引到游客。

目前,我國民俗旅游資源并沒有得到最大化的開發,民俗旅游是依附于民俗文化而產生的,兩者相依相存。盲目地開發會導致民俗旅游項目單一乏味,所以針對民俗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需要更多地深入思考,以推動民俗文化為前提來推動民俗旅游,這樣才能保證民俗旅游產業得到長足的發展[2]。

二、我國民俗風情旅游面臨的危機和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民俗風情旅游在開發中需要民族文化作為支撐,打造出能夠吸引游客具有獨特魅力的項目,讓人流連忘返。但是在開發過程中。一些項目出現了偏移,變得更加的商業化,民俗單純地成為一個空頭廣告,使得開發出來的旅游項目華而不實,空有其表。

當前的民俗旅游形式也非常單一,從餐廳到購物再到景點宣傳以及表演都非常模式化,顧客沒有太多選擇的空間,基本上不會再有回頭客,這是因為民俗旅游與民俗文化分離了,民俗旅游資源規劃開發沒有將當地特色最大化地開發出來,因此旅游項目流于表面。而民俗村本來可以作為很好的宣傳資源,卻因為疏于管理,出現收費貴、服務差、食物難吃等問題,游客資源大量流失。同時大量涌現的游客也對當地的環境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使得當地居民對游客產生了抵觸心理[3]。

民俗商品由于大多是本地居民自制的,在產品控制方面容易出現問題,雖然大多數居民是淳樸的,但不排除一些投機取巧的人宰客,這種恰恰又是不容易管理的方面,所以游客在購買特色商品方面體驗感較差。

民俗旅游資源利用還不夠透徹,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媒體信息流通速度非???,而民俗資源要想更好地利用則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民俗文化的開發與傳。但就目前的形式來說,這種重視未達到預期。例如,民俗文化傳承里的牛皮影作為一種民間藝術,當地可以以此為主,推出制作表演等項目來招攬游客,但現在更多的只是作為展覽品出現,單純地介紹發展歷史及制作工藝,過于枯燥,游客非常容易失去興趣。

讓更多的游客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是民俗旅游資源規劃過程中要考慮的重中之重,這樣才能夠讓民俗旅游資源企業擁有更高的競爭力,給民俗旅游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民俗文化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隨著現代文化對傳統文化沖擊的加劇,使得民俗文化在市場方面所占的份額日益減少,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轉變,這使得民俗文化在開發中容易出現以下幾點問題。

第一,對民俗旅游資源進行過度開發容易導致資源遭到破壞,一些傳統文化遺產在還未實現價值就已經消失殆盡,傳統民俗文化在現代文化以及外來文化的沖擊下搖搖欲墜;民間文化遺址和藝術品也因保存不當而損毀,甚至出現以迎合市場為目的大批量機器加工的粗制濫造的工藝品,使得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大打折扣。

第二,民俗風情因為功利性、商業化變得失去藝術性。在目前的民俗旅游中,過于商業化的模式使得民俗風情脫離了“民”,相關人員為了迎合大眾甚至宣揚不好的習俗,這種開發將導致優秀的民俗文化被埋沒,不利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第三,虛假的民俗文化宣揚和民俗文化的同化與退化。一些地方出現一些假民俗,目的僅在于欺騙游客消費,生搬硬套出一個四不像的民俗傳統出來。一些景點編造本來不存在的故事或者習俗來吸引人們。民俗文化應該是具有當地特色的,但隨著民俗旅游資源開發,受到統一開發和別處風俗的影響,飲食、建筑以及生活方式同化,失去了當地特色。民族所蘊含的文化是貫徹這個民族從古至今的,民俗文化是民族的核心,可以學習進步,卻不能夠丟棄。每個民族都擁有著自己本身獨特的特質,這些特質是非常優秀且必不可少的,如熱情好客、勇敢真誠、純樸、吃苦耐勞等。但是在民俗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民俗文化中這些優秀的品質有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四、民俗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建議

民俗旅游資源規劃需要宏觀和微觀相結合來進行綜合性規劃,主要在旅游文化打造、主題開發以及定位等方面,通過對旅游線路的組織規劃,可以將文化資源集合起來,不同的景區進行不同的展示,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進行篩選,將民俗的起源與發展和景點緊密結合,確保開發方向的準確性。

旅游景點還要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文化定位,在已有的民俗文化上根據資源的分布情況進行梳理和篩選,總結出適用的的文化主題進行結構和功能的布置。民俗文化旅游路線總結起來分為生態山水觀光路線、休閑度假路線、住宿療養路線等。不同的路線需要不同的規劃開發方案,但是總的來說需要將民俗文化充分地融入其中,給游客帶來良好的體驗。

民俗旅游作為一種軟資源,是可以被影響和改變的,為了保證其中特殊的內涵不流失,在進行民俗旅游資源規劃開發的時候要更加注重遵循相關原則。民俗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建議如下。

第一,為保護獨特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必須建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民俗生態圈。在開發的同時進行保護,兩者互相作用下,民俗旅游才能更加長久地發展[4]。對于脆弱的生態圈要進行針對性的規劃,實現民俗文化、自然生態與當地經濟的共同發展。針對民俗村也要更加謹慎,嚴格篩選其中的管理人員,針對每個崗位進行合理的分配,需要給游客進行民俗特色文化講解,對其中的商品與食物嚴格把控,避免出現濫竽充數的商品。

第二,對于瀕臨消失的民俗文化要加強保護,在新經濟浪潮的沖擊下傳統民俗文化逐漸泯滅,對于記錄著民族文化起源的事項,投入人力物力加以保存是必要的,因為這是民族的根。在保護措施方面,可以用文字、錄像、照片等記錄方式加以保存,確保民俗傳統不會丟失。還可以建立民俗博物館來對瀕危的民俗文化進行資料收錄,確保重要的文物資源不會毀壞和外流。

在民俗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要嚴禁歪曲和編造不屬于真實民俗的東西,確保當地民俗文化“原汁原味”。要保證民俗雅俗共賞,結合本地特色,有選擇性地開發,還要避免民俗文化被同化和退化,盡量保持住傳承而來的民俗特色,民俗特色才是民俗旅游的開發重點。

第三,要合理開發民俗旅游資源,滿足國民向往田園和減壓的訴求。要結合當地特色文化資源,實現民俗文化建設與村落建設的有機融合,將民俗文化充分融入于旅游建設中,打造有鮮明特色的傳統村落鄉村旅游產品。同時,應深度開發、挖掘與整合利用傳統文化資源,打造民俗村獨特文化品牌,著重保護民俗遺物、明清古民居。此外,國內不少民俗村傳統文化承擔著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的社會職能,在將保護民俗文化的基礎上發揮著服務現代社會、以文化育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等作用,同時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例如,通過建立“大學校”努力提高觀賞者的道德情操、學識修養和審美能力,成為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中國夢想的精神寶庫[5]。

第四,民俗旅游要想得到長足發展,需要結合當地特色及民俗風情進行合理的宣傳,只有開發與保護,民俗旅游才能發展長遠,而要想取得實際的經濟社會效益,發展宣傳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宣傳方面,民俗村除了可以利用廣告視頻、宣傳冊以及紀念品等方式進行宣傳,在信息流通飛速的時代,尤其是在短視頻受眾人數眾多的情況下,相關經營者還可以充分短視頻這個渠道,將當地的人文風景、美食通過視頻傳播開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當地民俗文化的魅力。

游客除了對各地特色民俗感興趣之外,當地的特色商品和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對于旅游經濟效益的提升很有幫助。因此,當地可舉辦特色商品集市,集合當地美食和工藝品。除了在商品方面要進行規劃,人才管理方面也不容忽視[6]。好的服務可以增加游客的舒適度,提升再次光顧的概率,所以要大力培養人才,提升當地人民的素質,讓每一個顧客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源于人們對自然、人文的向往和追求。隨著旅游項目的增多,行業內部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現象。為了行業的良性發展,民俗旅游規劃必須審視自身問題,不僅要對優美環境的開發管理到位,也要加強人員方面的素質與服務意識的提升工作。對于資源的開發要提出新的創意,挖掘當地最具特色的文化民俗趣事,打造不同主題的文化體驗觀光景點,提升質量,促進民俗旅游業的發展。

五、結語

我國擁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并且地域遼闊。生活在一個地方的人們要想了解別處的文化,除了通過網絡信息之外,其次就是旅游了。好的旅游景點能夠被口口相傳,所以對于旅游資源的規劃,要以人為本,只有這樣才能夠將特色文化通過旅游傳播到各地。

旅游對于游客來說是一個放松的過程;而對于當地人來說,旅游業是收入的來源,是宣傳家鄉的渠道。對于民俗旅游資源規劃開發來說,面臨的問題有許多,在這個過程中,加大宣傳力度必不可少。同時在開發過程中也必須秉承一定的原則,開發出具有民俗特色、擁有文化底蘊的旅游產品,這樣才能達到宣揚民俗文化與加強旅游開發的共贏[6]。

參考文獻

[1] 蘭瑤.我國民俗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分析[J].好家長,2017(50):240.

[2] 劉儒田.民俗文化旅游景區開發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J].商業故事,2016(25):191-193.

[3] 余兵.淺談我國民俗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J].內江科技,2007(10):109,132.

[4] 胡其景.淺談我國民俗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分析[J].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2017(12):124.

[5] 王曦.民俗文化視角下的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J].現代經濟信息,2014(7):364.

[6] 褚琦.淺析民俗文化原真性的開發模式[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8(10):228.

旅游產品與旅游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全域旅游作為當下學界探討的研究熱點,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從實踐探索上都取得了良好開局?!叭蚓耪?、“全景欒川”等發展思路,為推動我國全域旅游,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開創了新的格局。探討了全域旅游的內涵、發展模式及特點,并從全域旅游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上來梳理兩者的關系,最后從全域旅游規劃、打造區域旅游品牌,完善全域公共服務體系等方面促進全域旅游可持續發展,為地方經濟協同有序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全域旅游;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協同路徑

李金早在《從景點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開創我國“十三五”旅游發展新局面》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形勢下,我們必須轉變旅游發展思路、創新旅游發展戰略、轉變旅游發展方式,推動我國旅游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比蚵糜胃拍钜氲焦ぷ鲌蟾嬷?,由此掀起了學界對全域旅游的研究熱潮。同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也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在與全域旅游高度融合過程中,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戰略。據旅游局相關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底全國國內出游人次達到40億人次,旅游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出游方式選擇上,跟團旅游、自助旅游、自駕旅游成為大中城市旅游的主要方式。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四川九寨溝提出“全域九寨”,河南洛陽規劃“全景欒川”,這些不斷萌發的旅游新理念,無不與“全域旅游”存在必然的關聯。鑒于此,本文著重圍繞全域旅游的內涵及特點,就其發展模式,以及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同融合關系展開探討,進而提出立足全域旅游視角發展區域經濟的有效對策和建議。

一、全域旅游的內涵梳理

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需要從其內涵及要素挖掘中來全面認識。從定義來看,全域旅游打破了傳統旅游的一般模式,以立足全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為基礎,將旅游視野延伸到整個區域的各個領域。比如打破旅游景觀、旅游行業界限,將區域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條件、環境保護措施,以及餐飲服務等眾多領域實現了統合,全部納入到全域旅游范圍內,實現對各種旅游要素的聚集、對超越時空旅游資源的全覆蓋,對全產業、對全部門的融合。具體來講,主要從四方面來概括。

1.全地域性整合

不同地域的旅游資源及旅游特色具有獨特性,而在引入全域旅游概念中,要將整個地域經濟社會納入其中,從全地域視角來挖掘和整合各方面資源要素,來優化地域內各產業間的協同發展。由于受到地域多方條件因素的制約,傳統旅游發展模式多以單元性旅游項目為主。比如某地的某一個景區資源,某一個旅游度假區等等。顯然,從全域旅游視角,這些獨立的旅游景觀或區域是不夠的,而是要從彰顯地域系統性旅游資源,挖掘地域旅游景觀、人文性旅游景點,以及旅游區域的所有相關領域資源,使其捆綁在一起,從而突出地域性旅游的整合力、全地域覆蓋性。比如將地區旅游與地域環境資源相結合,營造出遍地是景區的旅游格局。

2.全要素性整合

從我國旅游項目開發實踐及歷史來看,傳統旅游項目多以小產品型景區為主,而如今,以全民化旅游為特色的旅游體驗新模式,面對單一地產品型景區顯然是難以滿足旅游需求的。全域旅游概念中的“全要素”,就是將旅游作為一種資源,以全新的休閑旅游體驗來滿足不同層級、不同游客的旅游目的,也為我國旅游業提供更為廣闊的旅游空間和范圍。同時,在全域旅游視野里,關注的不僅僅是獨立的旅游要素,還要包括與旅游產業相關聯的其他旅游要素,比如地域性民風民俗文化資源,地域性新、奇、獨、特的各類旅游產品及旅游潛力,以不同形式呈現給旅游者的不一樣的旅游體驗等內容。

3.全領域性整合

旅游業在全域旅游經濟環境中只是單一的一個產業,或者僅是一個領域,并非代表全域旅游的全部。全域旅游的全領域,所涵蓋的領域也是多方面的。旅游業作為其中之一,在進行旅游產業升級和發展的同時,還要注重與區域內其他領域的協同發展,突破傳統旅游業的局限性,讓旅游業與生產性領域、生活性領域整合起來,進一步拓寬旅游業與其他相關領域空間的多產業融合,由此來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來突顯旅游產業在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中的聚合效應。

4.全服務性整合

服務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在全域旅游概念中,全服務所涵蓋的內容與上述不同領域、不同要素、不同產業進行相互協同配合,并從服務方式、服務理念、服務規模、服務品質等方面,打破傳統單一景區旅游的服務體系,拓寬以全域旅游服務體系為主體的多元化、多樣性旅游服務。比如在旅游政策服務領域、旅游資金投入領域、旅游人才發展領域、旅游信息技術領域等方面,為區域旅游產業的發展營造公共服務環境。

二、全域旅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歸納

全域旅游從本質上是以旅游產業為主導,將傳統獨立的旅游景點納入到旅游復合型空間中,實現地域性各類旅游資源的重組與協同發展。其關系歸納為六方面。

一是區域經濟與區域景觀呈現全域化。景觀是旅游資源的一種表現形式,以某一區域為例,旅游景觀包括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以及地域性社會經濟等要素資源。從全域旅游的景觀呈現來看,要打破過去景觀行政性劃分局限,立足地域經濟社會資源發展實際,對區域內的所有旅游產業,相關產業、公共服務、生態環境、政策體制等內容進行全面的整合和統籌,使其增強景觀凝聚力,形成對游客觀賞和體驗的吸引力。

二是區域經濟與區域旅游產品的創新化。全域旅游作為地域經濟與旅游產業的重新整合,其產品更加綜合、多樣,特別是在打造地域“全域性旅游品牌”上,要從旅游景觀、旅游環境、旅游產品、旅游服務、旅游經濟等方面來提供優勢資源。比如將地方居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態度、語言特色等,與地域建筑、景觀、文物、文化進行整合,形成對游客的旅游體驗;同時,在滿足多樣化旅游需求上,要設計出全天候、全時段、全季節地旅游產品體系。

三是區域經濟與區域旅游產業的融合化。全域旅游的最終目標在于推動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在于形成獨特的區域經濟發展綜合體,在于實現對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全域旅游從產業融合上,更加體現旅游業的綜合性、關聯度發展,地區政府要牽好頭,做好充分的調研和科學的規劃,充分發揮區域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社會經濟、環境資源優勢,以旅游業為核心,整合多產業,實現區域經濟的柔性發展目標。

四是區域經濟與區域旅游市場的多元化。旅游市場在全域旅游規劃中,其多元化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目標市場的多級化,另一方面是旅游需求的多樣化滿足。以區域旅游市場開發來看,由于地方性客源市場具有局限性,勢必要拓寬周邊客源,以及國內外、國際多級目標市場。面對傳統的觀光旅游產品,已經難以滿足廣大游客的旅游需求,更要從地域旅游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中,打造出不同層次、不同品位的旅游產品系列。

五是區域經濟與區域游客全民化。游客是全域旅游的客體,在打造全域旅游環境中,一方面要滿足游客的旅居需求,另一方面需要為當地居民提供穩定的生活空間。全域旅游不能局限于只關注外來旅游者,還要關注本地居民的旅游需求,特別是在全域旅游視野下,旅游活動的組織要挖掘區域內外的游客,促進游客全民化。

六是區域經濟與區域旅游服務全程化。全程化旅游服務不僅體現在具體的旅游服務中,也細化到旅游產業的方方面面。比如引入現代技術,將旅游服務智能化、科技化,讓游客能夠從中獲得全程性、全方位導游、導購、導覽、導航服務,讓吃、住、行、游、購、娛等產業鏈實現有效銜接,特別是在旅游結束后,能夠利用在線監測、游客反饋與評價來改善旅游服務環境,提升旅游服務水平。

三、全域旅游的發展模式構建

全域旅游是建立在全新的旅游資源基礎上,以全新的旅游產品觀、全新的旅游產業觀、全新的旅游市場觀、全新的旅游服務觀來統合旅游資源與區域環境、生態、經濟的協同發展。

因此在,發展模式上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是全域休閑旅游模式。傳統旅游模式以建立在景點基礎上,以相對分散、內容特質趨同性、游客群體性奔波為形式的服務:而對于全域理念下的休閑旅游,景區景觀資源概念被弱化,更加注重休閑品質和旅游體驗。休閑旅游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消除心理疲勞,另一個是增強精神的慰藉。休閑旅游主要強調對人的閑情的關注,讓游客在休閑過程中獲得文化熏陶、文化欣賞、文化建構。所以,全域旅游要做好文化旅游與生態資源的協同關系,要突出對游客精神、情感的滿足。

第二種是全景觀旅游模式。根據國家旅游局對“旅游資源”的定義,即“人類社會活動的場所和旅游活動的吸引物”。旅游作為區域經濟的一種方式,在對旅游資源開發與整合上,要強調旅游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西方國家將旅游資源成為旅游吸引物,而我國將之拓展至旅游地的各類旅游資源,包括旅游接待設施、旅游服務設施,以及旅游交通條件等。因此,全域旅游景觀模式,要圍繞地區經濟社會條件,從景觀特色、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協同上,體現吃、住、行、游、購、娛等全方位資源的整合呈現。

第三種是城鎮化旅游模式。城鎮化作為近年來我國城市化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推進城鎮化發展建設中,也同樣要兼顧城鄉協同發展,城鄉旅游資源的整合與協同。當前的農村旅游資源是豐富的,利用傳統鄉村向城鎮化轉型的發展機遇,積極融入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探索新的鄉村旅游新活力,讓更多的城市人群能夠走進鄉村,體驗鄉村生活。

四、全域旅游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對策

1.以全域發展理念來規劃全域旅游戰略

結合全域旅游內涵及特點,從全域旅游發展戰略上要科學規劃,科學編制實施方案。比如結合地方旅游資源,從統籌布局上,調動各方面、各部門的參與積極性,協同好各方資源的整合,尤其是在旅游文化及旅游主管部門,要從前期調研、后期跟進、建設項目參與指導中探索因地制宜的全域旅游發展思路。

2.打造全域化、一體化旅游品牌體系

旅游業進入全域化時代,對旅游消費結構的變化,同樣需要從旅游品牌建設上,拓寬旅游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的多方融合,特別是在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轉型升級中,要抓住機遇,豐富區域旅游產品體系,開發多樣化、豐富性旅游產品,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游客需要。比如各地旅游景點及資源在整合上,以自然生態資源、核心景點區域建設、旅游探險游、旅游商務休閑游、旅游觀光度假游、旅游文化游等多種類型的旅游產品;在旅游目的的環境建設,以生態、文明旅游為核心,以清新的空氣,綠色大自然為背景,以便利的交通硬件、基礎設施條件為基礎,來為游客營造舒心的旅游體驗。從旅游經濟結構優化上,逐步形成旅游產業為基礎,涵蓋旅游服務業、旅游制造業、旅游農林文化等多產業融合體系,推動全域旅游在帶動周邊產業中的導向作用。

3.構建完善的全域公共旅游服務環境

全域旅游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更要從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上,以旅游基礎設施、旅游公共信息系統建設、旅游公共交通體系為基礎的全域性物質條件。比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將旅游景點介紹、交通引導等納入到“互聯網+旅游”規劃中,構建全域網上旅游導航系統,實現旅游門戶網站、旅游官方微博、微信平臺等協同發展,為游客提供豐富的、智能化旅游資訊和服務平臺。在旅游公共交通設施建設上,以旅游支線、旅游巴士、換乘體系為基礎,涵蓋游客組團游、自駕游等多種需求,實現全域旅游下的安全、便捷、快速通達目標。

旅游產品與旅游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民俗文化;民眾立場;家鄉情結;家鄉民俗文化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學日刊》刊發的劉半農、蔡元培的《北京大學征集我國近世歌謠簡章》,1927年11月中山大學的顧頡剛、容肇祖、董作賓、鐘敬文等成立第一個民俗學會,并出版《民俗》一刊。顧頡剛所撰發刊辭提出:“我們要站在民眾的立場上來認識民眾!我們要檢討各種民眾的生活,民眾的欲求,來認識整個社會!……我們要把幾千年埋沒的民眾藝術,民眾信仰,民眾習慣,一層一層的發掘出來!我們要打破以圣賢為中心的歷史,建設全民眾的歷史!”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國上世紀20—30年代掀起了民俗學的研究高潮,但內容僅限于民間歌謠和民間故事的研究。之后,由于戰亂及極左思潮的影響,民俗學的研究一直處于隱性或局限性的研究狀態。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黨中央在思想文化研究方面進行了撥亂反正,民間文化研究得到了應有的地位,到80—90年代我國民俗學的研究再一次掀起了高潮,至今,其研究隊伍已經充分形成,成果迭出。加之國家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更進一步地推動了民俗學研究的繁榮。

民俗文化是勞動人民長期的生產生活活動中的文化創造,是一個文化遺存與繼承并享受的過程,在一定范圍內發揮著組織人們、約束人們、娛樂人們的作用。這種文化有其自發性、根源性和傳承性。我國農耕文明十分久遠,從氏族部落到分封制國家,人們均以農耕為生,這種生產是以家庭為一個基本生產單元,數個家庭或多個家庭組成一個村落,長期居住在一地,逐漸形成地緣性的社會組織,正如《周禮》中描述的:“五家為比,五比為間,五間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這不但是中國古代社會組織結構的特點,而且是“家鄉”稱謂的淵源。在人們長期居住生產生活的地域內,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按照顧頡剛老先生在《民俗》發刊辭的說法,民俗學正是要研究這種自發性、根源性、傳承性的民俗文化,“建設全民眾的歷史”。而這種研究和建設,必須以鄉村為基點,進行認真細致的田野作業,作為民俗文化研究者和工作者,始終應該堅持深入民間,深入鄉村,從自己的家鄉做起。因為我們生活或曾經生活在自己的家鄉,童年時已深深打上鄉風民俗的烙印,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在目前,這種研究已不言而喻,且呈現出非??上驳陌l展趨勢。

目前,我國家鄉民俗文化研究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一方面是民俗學專家深入家鄉,進行家鄉民族文化的整理發掘與保護,并指導其開發利用,如民俗學專家烏丙安、白庚勝、安德明、張曉虹、劉鐵梁等,分別研究了東北、納西族、甘肅、陜西、北京等地的民俗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另一方面,涌現了一批生活在家鄉的民俗文化學者,以飽含情感的筆墨對家鄉民俗文化予以描述和梳理,就我們手頭現有出版的書籍,就有山東張士閃出版的《鄉民藝術的文化解讀》;貴州孫兆霞出版的《屯堡鄉民社會》;陜西旬邑王新民的《旬邑風情》及《續集》、《鄉風鄉韻》散文集、《旬邑文史資料》和《鄉韻醴塵》;陜西長安的崔浩出版的《長安社火藝術》;陜西寶雞趙德利出版的《情系黃土地》;陜西榆林郭冰廬出版的《窯洞風俗文化》;陜西商洛黃元英出版的《商洛民俗文化述論》等十幾本,這些作者自覺地以自己身處地域的民俗文化為對象,比較詳盡地記錄和分析了家鄉民俗文化的發生、發展與現狀,為當地的民俗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資料。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在這種自覺研究的過程中,對民俗的理解不盡一致,甚或有一定的偏差,在各地民俗文化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方面有很多現代觀念在作祟,甚至引用西方的名詞對我國民俗文化進行命名,造成民俗文化的失真,這種偏差和失真對我國民俗文化的保護極為不利,對民俗文化的研究也會造成嚴重的影響。為了使自覺研究民俗文化的熱情得到保護,民俗文化研究更加貼近民族民眾,我們應該對這些問題逐一厘清。

什么是民俗?我國的先賢們對民俗的理解主要是從風俗習慣上來理解。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中說:“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系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舍,動靜之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所以,他們認為,“為政之要,辨風正俗,最其上也。”這一解釋是作為士的文人們站在君王的立場上,對治理國家、統治民眾而對民俗的認識,是從“上”對“下”的教化或所謂的風化來理解民俗的,而未能觸及民俗的本意,具有極大的片面性。民俗就是人民的生活文化,即民眾所創造、享受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整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基礎性的文化、根源性的文化,它又是一種文化現象,即溝通著民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聯系著傳統與現實,反映著鄉村與群體的意愿,并通過人為載體,進行著世代相習和傳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現象。民者,平民、普通民眾、老百姓。俗者,一說:“俗,習也。”(見許慎《說文解字》)俗,從人從谷,就字面來看,也應是人與五谷雜糧,即人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節慶禮儀、信仰禁忌等,就是人的物質與精神生活。還有一說:俗通欲,“俗當為欲”,我們理解俗通欲,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意愿以及對自己意愿的追求,這種俗不但是民眾智慧的體現,而且是推動社會不斷發展的原動力。而俗的產生,正是民在自己長期居住、生產生活的地域和過程中形成的,因之,我們可以說,民俗產生于家鄉。家鄉在今天已不再是狹隘的鄉村,而是每個人童年、少年生活的地域和環境。按照認識發生論學者和文化人類學學者普遍的觀點,每個人的記憶和情感的形成是在他自己童年、少年生活成長的地域環境熏陶下發生和發展的,這種記憶和情感是一個人一生都不可能忘懷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人的意識中會越來越清晰,它時時影響著人的思想和行為,這可能就是我們今天稱之為“鄉情”或“家鄉情結”的本質所在。更何況我們有一部分文化工作者一直就生活工作在自己成長起來的家鄉,這種“鄉情”或“家鄉情結”就更加濃烈,這正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葉落歸根”獨特的文化心理。這一獨特的文化心理在我國長期的文學創作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作為文學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母題,其作品繁多,其感情的真摯是其他作品難以比擬的,如唐·宋之問《度大庾嶺》: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王維《雜詩三首》: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

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種濃厚情誼的綿綿延續,是凝聚中華民族情感的基礎。在中國現當代作家中,包括魯迅、周作人、林語堂、梁實秋、朱自清、張愛玲以及張中行、陳從周、余光中、三毛、陳忠實、賈平凹等均有描寫故鄉的佳作。濃濃的鄉情,把人們帶回了那個年代,那個地方,令人回味無窮。故鄉的野菜,故鄉的街道,故鄉的小橋流水,故鄉的鄉親民俗,成為每個游子心靈的依托。他們的作品不但描寫了家鄉的山水,更深刻地反映了家鄉的風土人情,而作品塑造得栩栩如生的人物正是在特定的風土人情中成長起來的,而這種風土人情正是我們現在稱之為的家鄉民俗文化。作家關注的是在這種家鄉民俗文化中生產生活的人,而我們的民俗文化工作者和學者今天則應該更多關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的生產生活環境——家鄉民俗文化。

研究家鄉民俗文化,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立場。以往的民俗文化研究,往往跳不出我國古代先賢們“上行謂之風,下行謂之俗”的窠臼,其立場始終站在治道的基礎之上,其本質是“觀民風,察民俗”,是從教化的角度出發,它的視角是一種俯瞰,而非平視,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我們要站在民眾的立場上來認識民眾!……建設全民眾的歷史!”由于研究立場的偏差,我國民俗文化研究表現出幾種傾向。一是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還有極“左”思潮的干擾,尤其是對民間信仰的研究,學者和政府均不敢大膽涉足,動輒以封建迷信冠之,嚴重制約了民俗文化的研究領域,也制約了對傳統文化的進一步挖掘和弘揚。如我國傳統的“中元節”,該節日原本是民間“推恩超本,行善行孝”,從根本上看是我國民族、家庭的凝聚力之所在,飽含著傳統文化的內涵,如能深刻挖掘,將對我國慈善事業和構建和諧社會產生較大的推動力,在新加坡這一節日已成為推動慈善事業的重要契機,而在我國,由于人們怕指責為搞封建迷信,此節日已被人們逐漸淡忘,更談不上研究。二是在我國文化研究領域,有崇雅抑俗的傾向,對研究雅文化的支持力度遠遠超出對民俗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從組織機構到經費均表現出這種傾向,長期以來,各地群眾文化研究機構一直被邊緣化,甚至被遺忘,何談經費上的支持;正如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民協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民族學專家白庚勝在他著的《民間文化保護前沿話語》一書中講的“我們過去對文化的認識是什么?用漢字記載在文獻里的東西才是文化。如十三經是文化,二十四史是文化,唐詩、宋詞是文化,但是老百姓的語言、民俗、信仰、風俗一直都不是文化。……這把文化理解得越來越窄,讓文化越來越遠離生活。遠離民眾,遠離產業”。明確提出我國文化研究方面的觀念存在的問題,就是崇雅抑俗。三是一大批民俗文化研究者僅憑自覺的文化意識,自發而無序地進行著研究,缺乏強有力的組織和經費的支撐。自發而無序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民俗事象的描述與展示方面,缺乏對當地民俗文化內涵的深刻挖掘。四是有些所謂的專家學者,往往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不深入鄉村,不深入民眾,不進行艱苦的田野作業,以經典文獻為依據,來指導民間文化的研究和開發利用,既容易導致民俗文化研究產生偏差,又可能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費。正像白庚勝講的“那種學究式的、以‘窮首皓發、索章摘句’來自充文化人的人,其實已經不再關心文化的存在,只關心學而優則仕,削尖腦袋去奪取權力地位”,尖銳地批評那些所謂的專家學者。五是在當前我國民俗文化研究方面,還存在另一種銷蝕中國傳統文化的傾向,這就是用西方的節日名稱取代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國傳統節日中摻雜了許多西方的文化因素,如將七夕節稱為“中國的情人節”。更有甚者,一些人為了蠅頭小利,不深入研究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不負責任地迎合商家的炒作,造成了文化研究觀念上的混亂。以上這些傾向很難將我國民俗文化研究還原回與民眾生存的質量有關的一種存在方式、行為方式和思考方式,子民俗文化以本來面目。

如何才能子民俗文化以本來面目呢?我們認為,民俗文化工作者和學者首要的問題應該是端正立場,真正站在民眾的立場上真實地描述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化,才能恢復民俗文化的主體性地位。在這方面,首先應該解放思想,端正文化觀念,將民俗文化真正納入中華民族文化的體系。民俗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的伴生物,它是民眾為了生存所創造的,是民族文化的源,也是一個民族智慧和創造力的深刻體現,最能體現這個觀點的就是毛澤東講的:“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這就是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民俗文化正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一部分。我們研究歷史、研究文化,正應將民俗文化作為根文化、源文化予以研究,才能如顧頡剛老先生所倡導“建設全民眾的歷史”!比如我國對世界的巨大貢獻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現在人們均認為是東漢的蔡倫發明的,但是在蔡倫之前,西安長安區北張村村民已采用秦嶺山產的桑樹、枸樹、麻等原料進行造紙,蔡倫只是在此視察時,看到民間的造紙情況,將其技藝進行改造提高,改造提高后得紙稱為“蔡倫紙”而已。民俗文化這種根文化、源文化不但是人民群眾的歷史,更是以后眾多學科建立和發展的基石,如近代二三百年以來產生發展的民俗學、民族學、語言學、宗教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傳播學等均離不開對民俗文化的研究,這些學科正是在民俗文化研究過程中建立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對婚姻家庭國家起源問題的研究及人類歷史的研究也離不開對民俗文化的深入考察及研究。我們只有站在這樣的立場上正確認識民俗文化,才能克服極左思潮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的干擾,才能真正站在民眾的立場上觀察、分析、研究民俗文化,正確對待民間的信仰、民間的風俗、民間的藝術……在研究方法上,才能不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皓首窮經、引經據典式地指導民間文化建設,而會以民眾為主體,不斷深入民眾,進行艱苦的田野作業,挖掘、整理、研究與民眾生存質量有關的生存方式、行為方式和思考方式,克服以西方的相關名詞來命名我國傳統節日的弊病,進而建立我國民俗文化研究的理論框架。

當今,我國雖然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但我們應該看到,我國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其生產方式還是以農耕為主,生活方式以村落為主,這種生產生活方式決定了每個人不可能脫離家鄉而存在,如長期以來我國達則“衣錦還鄉”,挫則“解甲歸田”,亡則“魂歸故里”,游則“思故鄉”。這種“家鄉情結”幾千年來已深深融注在中華民族每個人的血脈之中。民俗文化考本究源,就是家鄉文化。我們每個文化工作者,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家鄉情結”的優良品德,研究我們自己家鄉的民俗文化,這種研究方法將是研究民俗文化的便捷途徑。它的優勢在于,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就生活在家鄉的山水和世代相習的風土人情之中,對自己家鄉的民俗文化有著刻骨銘心的體驗,其人格的形成深深打上了家鄉民俗文化的烙印,搜集、整理第一手資料駕輕就熟,特別是以學者的眼光審視家鄉民俗文化,用多學科的理論研究家鄉民俗文化,感悟更深刻,研究易深入。只有這樣,才能更有力地推動我國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民俗文化理論體系的建設,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國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才能正確開發利用民俗文化。為此,我們希望每個文化工作者自覺地走進家鄉,開展家鄉民俗文化研究,為我國民俗文化研究走出一條更廣闊的道路。

[責任編輯 劉永剛]

旅游產品與旅游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旅游英語;旅游文化

隨著新世紀中國旅游業不斷的發展,旅游市場呈現全球一體化,區域旅游發展速度更是明顯,區域旅游發展的各種需求也明顯表現出來。因此,旅游市場的熱對旅游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為更好的能夠適應區域旅游市場對人才要求,旅游英語專業對學生的培養也進行了教學進行了改革。

一、旅游文化的重要意義

旅游,從廣義上講,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文化現象,而旅游文化則是建立于旅游活動基礎上的。由于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旅游活動又有一定的遷移性,文化對于旅游者而言是旅游活動的基本動機,而這種旅游文化也是旅游資源的意義所在,該種旅游文化的存在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使其更具內涵和發展潛力。

我們所說的旅游文化是人們對于過去或者現在所創造的與旅游有著密切關系的物質財富及其精神財富的綜合,在旅游活動中,能夠給人們一種舒適、愉悅感或者能夠起到一定教育意義的資源都是旅游文化的范疇。它是文化的一種類型,有著文化的共同屬性,但是它又有自身的特點,一般而言,旅游文化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傳承性及其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點。旅游文化的上述特點,對旅游業的發展及其旅行者本人而言具有現實意義。

旅游文化的存在,使得旅游資源更具內涵和吸引力,而它也是旅行者所要追尋的一種思想或者價值所在,從而推動了旅游業不斷繁榮,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二、旅游英語課程的目標

從該課程的設置來看,培養既有旅游方面知識又有一定英語能力的人才是該課程的主要目標。為社會輸送需要的人才固然重要,但是鑒于這個專業的特殊性,該方向的從業人員不僅僅要有良好的職業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精神。旅游從業人員接觸到的是來自天南地北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他的行為不僅代表個人,而且代表某個地區,某個國家。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又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所以我們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應局限在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上,更要強調學生充分鍛煉職業素養,樹立某地區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三、旅游英語的課程設計

我認為,旅游英語課程設計應該從以下幾個原則出發:1.以練為主,以講為輔;2.中英文講解并重,突出交際能力的培養;3.職業技能與職業道德相互結合;4.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可走出課堂;進行實戰演練。

旅游英語課程必須突破傳統的教師講解,學生聽記的陳舊模式。以練為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講為輔,發揮教師的輔助職能。教師可選擇某一景點作為教學內容,在讓學生有準備的基礎上,對景點做講解。應盡可能多地讓更多的學生有上臺講解的機會,講解完畢,教師應對學生的表現作出全面的評價,也可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進行自評。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共同參與,在講解與評價中掌握技能。在上課過程中,中英文講解應該并重。也許有人會有疑問,既然是旅游英語課程,就應該突出英語,為何要中英文并重?事實上,該原則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雙語技能。要把英文說得好,首先要精通母語。同翻譯一樣,只有精通兩種語言的人才能勝任。對于導游來說,沒有良好的中文功底,沒有豐富的景點知識,很難在講解導游詞時游刃有余。此外,職業道德的培養還應該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去。這是因為教育首先應該是教書育人。美好的道德品質是學生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大部分大學生還處在人生發展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養成好的道德品質,將使學生一生受益。因此,道德品質的融入應該成為本課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課形式可以多樣化,鑒于本課程的特殊性質,開展教室外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將課堂搬到景點進行實地演練,學生能夠充分體會現場,對所學知識能更加深刻地體會。生的自身發展。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來展示一些旅游相關的照片或者視頻,使學生更為直觀的感受其中所蘊含的風土人情及其歷史文化等,從中獲取并理解一些文化元素,增加學生英語的使用感受。教師可以通過英語閱讀的推薦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文化接觸渠道,使學生對國外文化游更多的認識。同時注重將本國文化與英語教學的有機融合,增強學生的旅游英語應用能力。對于一些有條件的學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集體旅游,在旅游景點的親身感受下來增強其旅游英語的學習。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將旅游文化引入到旅游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便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旅游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旅游英語的教學中,引入文化的內容,使學生更好的理解中西文化差異,使其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從國際交流的角度出發,注重學生英語應用技能的提升,使學生能夠以文化為基礎來提高其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要把語言看作是與文化、社會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注重學生旅游文化的輸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拓展視野,才能真正地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 唐飛.《旅游英語》[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

[2].王昀.論旅游英語專業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教育[J];《大眾科學》;2007年第10期.

[3].李幸、曾憲英.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的滲透[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 第04期.

[4]. 代國忠、王會鵬.旅游文化與旅游英語教學 [J];承德職業學院學報; 2007年01期.

旅游產品與旅游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2、數字化時代永州紅色文化傳播研究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下的紅色文化傳承與創新

4、文旅融合背景下山東德州旅游產業和紅色文化融合發展研究

5、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探析

6、把握紅色文化時代價值的邏輯理路

7、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紅色文化資源產業化開發研究

8、紅色文化: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有效載體

9、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廣東紅色文化資源開發SWOT分析及對策建議

10、新時代視閾下黃橋鎮紅色文化傳播的現狀及對策

11、紅色旅游中的導游講解與紅色文化傳承策略研究

12、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傳播紅色文化中的作用與路徑研究

13、紅色文化與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的耦合與契合

14、如何提升城市紅色文化影響力

15、解決紅色文化傳承困境的對策

16、論紅色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功能

17、基于“兩微一端”的紅色文化傳播

18、紅色文化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19、紅色文化與河南革命老區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研究

20、隴南紅色文化資源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考

21、微改造背景下老舊小區紅色文化宣傳實踐探究

22、鄉野環境紅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策略

23、論紅色文化的價值精髓及其當代傳承

24、紅色文化自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覆蓋

25、紅色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

26、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探討

27、紅色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建設對策研究

28、紅色旅游與紅色文化傳承分析

29、紅色文創產品的設計應用研究

30、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紅色文化的應用價值

3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視域中的紅色文化傳承與創新

32、冀東紅色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和利用研究

33、紅色音樂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研究

34、區域文化與紅色旅游發展研究

35、試析西安紅色資源開發與城市品質提升

36、紅色旅游與紅色文化的傳承

37、鄉村振興戰略下紅色旅游資源與高校文化教育的融合

38、發揮紅色文化在黨建工作中的鑄魂作用研究

39、高校輔導員利用紅色文化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

40、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資源閱讀推廣研究

41、論新時期高校德育中紅色文化教育運用現狀及有效機制的構建

42、異化翻譯與贛州紅色旅游英譯中的文化再現

43、湖北房縣詩經文化游與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策略研究

44、紅色文化融入黨校黨性教育的路徑選擇

45、邵陽紅色文化資源利用現狀分析與思考

46、國內紅色文化研究的簡要回顧與展望

47、紅色旅游與紅色文化傳承

48、區域文化與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研究

49、廈門紅色文化資源挖掘與傳承研究

旅游產品與旅游管理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民族文化旅游事業迅速發展,在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業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但不合理的開發可能會嚴重破壞當地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顯得極其重要。本文將結合恩施土家族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實例進行分析,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關鍵詞:民族文化旅游;開發;保護;經濟發展

一、研究背景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各地區的旅游資源相繼得到開發,對于經濟發展較為落后民族地區更是如此。在一些民族地區更是憑借民族文化的吸引力,以旅游業為龍頭,帶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然而各個民族地區對于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態度持不同的態度,簡要概括為以下三種常見的傾向:一是強調民族文化旅游開發能夠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改善社會生活水平;二是注重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但過于強調民族文化的原生態保護,甚至不主張開發;三是主張開發民族文化旅游,強調開發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旅游開發對民族文化造成的破壞可以調控。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沉積深厚,自古以來就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民族文化,隨著西部開發和中部戰略的推進,為恩施發展民族文化旅游產業提供了條件。

二、文獻綜述

(一)文化產業。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國內模式,曾引起了國內很多學者關注,如胡攀在《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比較》(2009)中分析指出:世界上主流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分為三種:第一種以韓國與澳大利亞為代表的政府主導模式,強調政府在國家層面上明確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規以確定“文化立國”的國家戰略,再由國家組織、發動和協調參與文化產業發展的各方社會力量;第二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市場主導發展模式,即是以市場為導向,在市場經濟自由競爭的基礎上,按照產業規律經營文化產業;第三種是以英國、法國為代表的資源依托模式,即依托一定的人文歷史資源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文化產業①。

(二)文化保護。在國內學者中阮儀三較早的涉足了文化資源保護研究領域,《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1995)主要圍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理論進行研究,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保護內容與方法以及各國的保護制度等進行了論述②。張曉宇在《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與保護》(2011)明確指出民族地區旅游文化所依賴的資源具有特殊性。民族文化旅游資源要進行保護性開發,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旅游業開發與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注重經濟效益有機結合,以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業健康穩定的發展③。

三、恩施民族文化旅游業現狀分析

近年來恩施旅游業正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隨著交通改善,發展較為迅速。從表一旅游綜合收入的數據變化可以看出旅游業已經逐漸成為恩施的一個重要產業,為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

四、恩施民族文化旅游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民族文化被過度商業開發。在引入旅游業后,恩施民居建筑、服飾、飲食等方面出現了漢化和洋化現象,在市區尤為明顯。另外土家族民俗本身具有極強的地域性和時令性,為了迎合旅客,將民俗文化開發成特色產品搬上了舞臺,拋棄了文化自身的意義,將民族文化變的低級化和庸俗化。

(二)土家族民族價值觀被侵蝕。少數民族價值觀就好比少數民族文化的靈魂。隨著商業化演變,恩施當地土家族居民的價值觀越來越受到來客的商業文化和金錢利潤的習染。在旅游者的強態勢文化影響下,在土家族內沿襲千百年來傳承的文化傳統發生了變化。

(三)土家族文化資源破壞嚴重。許多土家族文化遺址、建筑物等長期曝露在外,缺乏相應的保護,磨損較為嚴重。地方政府保護民族文化資源的意識不足,在文化區進行施工建設時,毀壞了民族文化遺址和建筑物。

五、恩施地區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對策

(一)政府應該起保護民族文化的主導作用。土家族民族文化資源是恩施地區旅游業的靈魂。通過健全有關制度條文,完善監督機制,并由政府引導和大力宣傳,號召本地人都能投入到保護民族文化的過程中來。

(二)保持土家族文化特色,深挖民族文化內涵。土家族民族文化特色是恩施與其他旅游地區的本質差別,也是在吸引游客的競爭優勢,是實現恩施旅游業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同時開發土家族民族文化時,應該持發展的眼光認識民族文化,透過表象深挖民族文化內涵,拒絕對民族文化的過度“包裝”。

(三)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的策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局部開發,限制游客”的旅游區開發模式。對不同的區域進行不同程度的開發,實行分類管理,在發展旅游業與傳承、保護少數民族文化之間找到平衡點。

注釋

①胡攀. 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比較[J]. 改革,2009,06:145-147.

②阮儀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5.

③張曉宇. 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與保護[J]. 前沿,2011,09:118-120.

上一篇:歷史系論文題目范文下一篇:番茄栽培技術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