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建筑工程專業范文

2023-09-19

建筑工程專業范文第1篇

關鍵詞:新工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安全工程

一、概述

目前,隨著互聯網技術、微制造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世界范圍內迎來新一輪工業技術革命浪潮[1],如德國的“工業4.0”戰略,美國的“工業復興”,我國的“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一帶一路”等[2]。工程教育與工業發展緊密聯系、相互支撐,近年以來我國工程教育規模世界第一,但《世界競爭力年鑒》卻顯示我國工程師的合格程度處于世界末端[3],且現有工程人才難以滿足新產業革命人才需求[4]。在工程教育上,存在人才培養體系不完善、結構不合理、繼續教育體系缺失以及國際化程度不足等問題[5]。2016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概念,2017年達成“復旦共識”,頒布《教育部關于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制定“新工科”建設的7條行動路線——“天大行動”,形成了新工科建設的“北京指南”,發布《教育部關于推薦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這一列研討活動的開展標志著以“新工科”建設為主題的工程教育改革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新工科建設與發展研究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研究重要課題。

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證制度,也是實現工程教育的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2]。我國在2006年正式啟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試點工作,2016年6月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實現國際實質等效,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機。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應考慮新工科的相關要求,“立足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發展前沿,研判發達國家工程教育新趨勢、新策略,以面向未來和領跑世界為目標追求,提出新工科人才培養的質量標準”[6]。本研究將結合國內外安全工程教育基本情況,探討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專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一些基本問題。

二、安全工程專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基本情況

安全科學是研究避免和控制人類生產、生活、生存過程中人為技術、自然因素或人為-自然因素所帶來的危險、危害、意外事故和災害的學問,是生產和社會發展的一種動力和基本保障條件。2007年高等學校安全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研究制定了《安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認證標準》,2008年安全工程專業被列為教育部10個認證專業范圍,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開始了首次認證工作,目前全國已有30所高校安全工程專業通過了認證[2]。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的執行,使得各校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更為完善,促進安全工程專業特色教育發展,滿足了安全工作的行業特征,為礦山、化工、建筑等行業培養了大量安全工程人才。

三、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育現狀及研究現狀

(一)國內外工程教育培育模式

1. 國外工程教育培育模式:國外開展了大量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主要有[3,7]:能力導向教育模式,關注核心能力培育,在歐美等國企業界和工業界得到廣泛應用;成果導向教育模式,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南非、馬來西亞、歐盟等采用此種模式;構思-設計-實施-運行模式,倡導一體化課程計劃;合作教育模式,又稱“產學合作教育”,如德國的“雙元制”模式、英國的“三明治”模式和澳大利亞的“TAFE”模式等。

2. 國內工程教育培育模式:教育部于2010年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目前共有208所高校參與,如卓越計劃班(大連理工大學的校企合作班“大工-三一卓越計劃班”“大工-米其林卓越計劃班”)[3]。

(二)國內外安全工程專業

1. 國外安全工程教育及課程體系特征

國外安全專業主要關注公共健康問題,主要解決企事業單位職業活動中的人身安全健康與財產損失等問題[8-9]。國外安全專業基本可以分為兩類[9-10]:(1)專業名稱與職業健康相關,如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環境健康與安全項目,東南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美國南哥倫比亞大學的職業安全與健康專業,澳大利亞巴拉瑞特大學的職業醫療和安全, 中央昆士蘭大學的職業安全健康處,等;(2)專業與安全相關,如印地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和蒙大拿州立大學比林斯的安全科學專業,圣愛德華大學的公共安全管理,等。

在課程體系上,均大量設置通用安全科學課程, 以便解決各個行業中具有共性的安全健康問題, 設置少量行業背景課及行業安全課程, 輔之以一定比例的醫學、心理學類課程, 使學生重點掌握通用安全科學技術方法知識, 學生的就業崗位主要是各個職業領域的安全管理。

2. 國內安全工程教育及課程體系特征

至2016年為止,我國開設了安全工程本科專業的高校達到167所[11]。由于各高校依托行業背景以及制定的專業方向不同,安全工程人才培養體系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如,南華大學安全工程專業開設核安全、建筑安全和化工安全3個方向[12],湖南工學院開設工業安全和建筑安全2個方向[13]。

國內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通用化程度不高,需要各高校根據各自行業背景以及辦學特色,確定人才培養體系。

(三)安全工程專業新工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研究現狀

分別以“專業認證+安全工程”以及“新工科+安全工程”在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進行檢索,發現較多圍繞專業認證標準[14]、人才培養體系[15]、實踐教學體系[16]等角度開展,景國勛等[17]探討了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專業建設問題,易燦南等[2]研究了新工科、工程教育背景下的安全工程專業課程改革問題。

綜上:1. 國內外安全工程專業定位的差異導致了人才培育體系上的差異,國內安全工程專業方向定位上的差異也導致了人才培養方案的顯著差異,因此我國安全工程專業工程教育應該根據專業定位、企業要求制定相關方案;2. 較少文獻探討了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專業建設的有關問題,新工科建設迫在眉睫,如何根據新工科建設要求促進我校安全工程專業建設問題成為首要問題。

四、安全工程建設與發展的幾點思考

(一)專業屬性特征、人才培養目標、能力要求與畢業要求

工程認證對接華盛頓協議,基于“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導向”原則,人才培養著眼于專業人才的“畢業要求”達成,側重于扎實專業技術技能與綜合工程素養培養;而工科背景下,新科技革命、工業革命、產業革命、新經濟和新起點等對工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對專業知識要求外,還要求在全球視野、工程倫理意識、創新意識、合作意識、發展意識和服務意識等方面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寬廣更高要求[7]。因此,需基于新工業革命對工程應用型人才需求的調查分析,界定新工科背景對專業人才能力要求,深入比較分析新工科與工程認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能力要求,以闡述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認證專業屬性與特征并界定新工科與工程認證兩者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能力要求與畢業要求。

(二)人才培養體系改革與優化

基于所界定人才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結合我國企業注冊安全工程師與注冊安全評價師等工程能力要求,進行人才培養體系改革與優化:

1. 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方案優化: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培養為導向,充分吸收卓越計劃等工程教育模式優點,對我國當前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度融合、重構與優化。其次,對現行的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標準方案進行補充與優化,建立起面向雙背景的開放式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 教學課程體系與教學資源優化:構建模塊式課程體系,即將若干門課程組成一個模塊,再由若干模塊組合成課程體系,最后基于課程模塊進行實踐活動。同時,加強各課程模塊的資源整合優化,加強工程訓練。此外,在課程體系中,以素質選修的形式,開始全球視野文化課程,以及培養學生工程倫理意識、創新意識、合作意識、發展意識和服務意識等系列素質拓展課程模塊。

3. 課程教學方法與考核模式改革:采用注重實踐的“工程范式”:以“做中學”和“基于項目的學習和教育”的基本指導思想,在教學中營造虛擬工程世界,從而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授課過程中組織“研究性”學習,通過基于問題的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基于案例的教學或者討論式教學,全面改善教學效果。在考核模式上,增加工程能力培養環節如課程小論文、工程分析匯報、實操、設計方案等方面考核內容。

4. 師資培養與考核評價體系改革:基于課程模塊設置情況,組織開展以主講教師為主體的工程培訓和教育,通過合理設計工程培訓和教育的內容及方式,以全面提升其工程能力。同時,基于工程要求,調整課堂考核指標體系,加重“工程范式”教學方式占分比重。

5. 工程實踐與產教融合模式改革:首先對傳統實踐教學進行改革與優化,通過調整實驗內容、選取更具工程性質的課程設計題目、組織開展以具體實踐任務為目標的實訓活動等方式,全面提升實踐能力;其次,以課程模塊為基礎,組織學生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再次,借鑒德國、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工程實踐教學的成功經驗與我國卓越計劃教學方式,開啟校企聯合教學方式。

五、結束語

1.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促進安全工程專業培養國際化的一個途徑,而新工業革命給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應該在充分理解兩者對人才要求的基礎上,重構或優化人才培養體系。

2. 國內外工程教育模式、安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特征表明,安全工程專業教育可以借鑒國外優秀的教育模式,但是又要充分認識到在人才定位以及專業定位上的差異,思考本校安全工程專業工程教育建設問題。

3. 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專業工程教育專業教育認證應立足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指南,充分結合新工科對安全工程人才的要求,融合兩者之要求,明確專業屬性特征、確定人才培養目標與能力要求,并對人才培養體系進行改革。

參考文獻:

[1]陳以一,李曄,陳明.新工業革命背景下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發展動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1-5.

[2]易燦南,胡鴻,劉美英,等.新工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雙背景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工業通風》為例[J].安全,2019,40(2):43-46.

[3]崔慶玲,劉善球.中國新工科建設與發展研究綜述[J].世界教育信息,2018(4):32-45.

[4]光明網.“新工科”新在哪兒[EB/OL].http://edu.cnr.cn/list/2017040

3/t20170403_523690794.shtml,2017-04-03.

[5]吳旭東,朱泓,孟凡芹,等.新工業革命背景下我國工程教育發展的戰略選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21-25.

[6]http://www.moe.edu.cn/s78/A08/moe_745/201704/t20170412_302427.html

[7]周開發,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與教學模式探索[J].重慶高教研究,2017,5(3):22-35.

[8]傅貴,余妍妍.安全工程專業學歷教育方案的中西對比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14(1):39-41.

[9]吳超.中美高校安全類學科專業教育現狀的比較研究[A].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

[10]趙麗麗,李振明,郭磊.中澳安全工程專業本科課程設置比較[J].安全,2008,29(7):62-65.

[1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9aa510102wg37.html

[12]蔣復量,李向陽,譚凱旋,等.專業認證背景下的安全工程專業特色教育研究與實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0,20(1):12-18.

[13]易燦南,胡鴻,劉愛群,等.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改革——以湖南工學院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2):113-114.

[14]宋守信,楊書宏,傅貴,等.中美安全工程專業教育及認證標準對比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22(12):23.

[15]朱方,呂保和,劉宏.專業認證背景下安全工程專業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研究[J].安全,2015,36(1):60-62.

[16]任玉輝,王文才.以專業認證為導向的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88-89.

[17]景國勛,程磊,袁東升.“新工科”背景下的安全工程專業建設與發展思考[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02):102-107.

建筑工程專業范文第2篇

第1章 機械概述

[課程名稱] 金屬材料的性能,機械零件的強度 [教材版本] 李世維主編。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機械基礎(機械類)。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學目標與要求]

一、 知識目標

1、

2、

3、 了解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學性能、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所包括的內容。 了解機械零件失效和強度的內涵,內力和應力的定義。 掌握應力的常用單位?b?380MPa的換算方法。

二、 能力目標

1、

2、 掌握力學性能對金屬材料所起的作用和工藝性能對加工的影響。 掌握應力對材料的強度的關系。

三、 素質目標

1、

2、 了解金屬材料的物理、化學、力學和工藝性能對零件使用的影響。 了解失效、應力與零件強度的關系。

四、 教學要求

1、

2、 [教學重點]

1、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和應力與強度的關系。

2、 了解失效的含義。掌握強度的各種表示方法及應力的常用單位。 [難點分析] 強度的分類和應力的分類 [教學方法] 講練法、演示法、歸納法 [學生分析]

1、 金屬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對學生來說比較熟悉,初中已多少學過,而力學性能、- 1報廢等實例說明疲勞對零件壽命的關系。

工藝性能以舉例說明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如鑄造性好的金屬其流動性好,可以鑄造薄而大的表面,否則易出現填不平;塑性好的低碳鋼容易鍛造成型,而含炭量高的金屬不易鍛造,高速鋼更難鍛壓;焊接性好的材料如普通碳素鋼,而銅次之,鋁更難。

1.3 機械零件的強度

重點講清幾個概念:

1、失效

2、載荷

3、應力及常用單位

4、強度

5、主要失效形式—各種應力狀態下的不同形式。

講課時,多舉一些學生能理解的實例,以幫助學生理解。使學生感到所講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以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三、 小結(10分鐘)

1、 金屬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藝性能,而使用性能中的力學性能與零件關系最大。

2、 強度是金屬材料在靜載荷作用下抵抗變形和破壞的能力。強度越高,抵抗破壞能力越大。常用強度是抗拉強度和強度極限?b。

3、 常用硬度表示方法有HB布氏和HRC洛氏硬度,后者用于淬火后材料的硬度表示。

4、

5、

四、 布置作業

練習冊中P [課后分析]

- 3該內容理論性較強,講課中一定要聯系實際,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效果,如磨料磨損可舉眼不柔沙的實例。 [教學資源]

1、機械基礎網絡課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吳聯興主編。機械基礎練習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學安排] 教學步驟:講授為主,穿插互動、提問與設問,最后小結。1學時(45分鐘) [教學過程]

五、 導入新課(5分鐘)

1、生活中普遍存在著磨擦,如人走路時鞋底與地面的摩擦,時間久了鞋底要磨損。為了減少磨損,盡量把地面做得光滑,走路省力又可以減少磨損;但太光滑了卻走不了路,如在光滑的冰面上寸步難行。有時候又需要加大摩擦,如汽車剎車時,能盡快地停下來,這是希望路面粗糙些,摩擦力大些,剎車帶與剎車輪能盡快閘緊抱住。

2、只要是兩個相互運動的表面,就必定會產生摩擦,只要有摩擦就必定產生磨損,這是正常的現象。研究摩擦和磨損的類型和機理,目的是減少摩擦損失,提高機械零件的使用壽命。

六、 新課(35分鐘)

重視摩擦對機器零件的影響,目前世界上約有30%~50%的能量消耗在各種形式的摩擦中,約有80%的機器是因為零件磨損而失效。所以減少摩擦磨損,研究摩擦磨損的原因是關系到延長零件使用壽命,節約能源的重要問題。

1、 摩擦

講授中重點放在摩擦副的摩擦狀態來分類,而邊界摩擦的內容難以理解,應舉具體實例來幫助學生掌握。在機器中,純干摩擦的現象是很少的,大多是相互運動的表面都有潤滑油存在。一般處于潤滑狀態的機器,大部分表面處于混合摩擦狀態。要做到純液體摩擦狀態比較困難,處于液體摩擦狀態的運動表面其磨損極小,只是在啟動階段表面有些磨損,因為液體對零件表面的摩擦很小。

2、 磨損

任何相互運動的零件的磨損過程的曲線都是一樣的,都必定經過磨合、穩定磨損和劇烈磨損的三個階段,只是穩定磨損階段時間的長短取決于設備的潤滑和維護好壞息息相關。延長穩定磨損階段,正是課程研究的最終目的。

按著磨損的形成機理,可以將磨損分為粘著磨損、磨料磨損、疲勞磨損、沖蝕磨損和腐蝕磨損。這幾種磨損中,唯獨疲勞磨損不易理解。

建筑工程專業范文第3篇

關鍵詞:專業認證;工程教育;工程能力

工程師不同于科學家,“科學家發現已有的世界,工程師創造從未有過的世界”。工程師所從事的工程構想、設計、實現和運行工作,均是實踐的過程與體現。對于工科學生而言,實踐是創造性應用和發展理論的過程,是綜合能力形成的過程,大學本科四年是參與工程實踐、形成工程思維、獲得工程經驗的極重要時機[1]。對比時代要求,我國本科工程教育實踐教學還存在諸多不足,影響了人才質量和國際競爭力。工業產品評估認證的發展目的即最大限度保證工程教育質量,突破原有的工程教育技術壁壘,使得具有工程能力的學生的培養實現標準化、規模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地方工科院校要不斷提高對工程教育的認識,切實提高工程教育質量;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國內外工程師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礎,推動教育國際化,增強工程教育競爭力。發達國家高度重視工程教育。美國推行了加強STEM教育體系的國家行動計劃“2020工程師”計劃、工程教育聯合體(EEC計劃)等系列工程教育計劃,并強調今后要加強和強化高等教育評估,將政府撥款跟評估掛鉤;歐盟亦提出了加強歐洲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相應的歐洲工程的教學與研究計劃,培養21世紀的優秀工程師[2]。

一、地方工科院校進行專業認證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是目前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面臨的重要問題。在應用型工程能力培養遇到瓶頸時,提高教學質量的迫切性是教學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教育部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實施提出了新的要求,“質量工程”為今后地方工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方向和目標。我國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的需要以及工業化發展需要大量的優秀工程師,尤其中國城鎮化的發展更需要較多市政基礎設施設計與施工管理人才。

在歐美發達國家高度重視工程教育的背景下,我國地方高校應高度重視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并樹立正確的工程教育與工程認證觀念,認清工程認證的結果與學科水平無直接相關性,對待工程認證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以證據說話,摒棄工程認證過程中的模糊判斷與預設結論,以提高學生工程教育質量為目的,摒棄功利心,以持續高質量工程教育為目的,拋卻功利心,并持續改進提升教學質量,力戒攀比風[3,4]。

二、基于專業認證的課程體系改進

課程體系關注是否體現了認證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即要以全體學生成長為中心,全方位指導結果作為導向,有效結合形成性評價、課程目標,畢業要求達成度,持續改進,機制與有效運行等指標,改進課程體系。課程設置需要聚焦(標準)要求的內容,要以學生為中心,目標圍繞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并根據對學生期望設計,注意不要脫離標準,并關注機制是否健全與執行,執行效果如何,是否有利于學生達成預期目標,評價的焦點是對學生表現的評價,必須考慮全體學生。課程設置參照國際工程人才培養的OBE (Outcome-Based-Education),結合專業實際設置與修改課程體系[5,6]。

根據表1中OBE教學體系與傳統教學體系的差異與要求,我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積極準備住建部專業認證的契機,修訂了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和理論與實踐課程體系,如在《水工程經濟與概預算》課程中增設增加一周《水工程概預算課程設計》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就業后完成給排水規劃設計及工程咨詢項目中涉及的經濟分析和成本核算完成能力。原有《給排水CAD》及《給排水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大綱中增設鴻業市政管線和BIM的教學內容,真題鍛煉學生利用鴻業市政管線進行給排水規劃圖紙編制、水力計算及給水排水管道施工圖設計能力,并對圖紙的標準化進行強化。同時,增設1.5個學分共48學時的《給排水設計規范解讀及應用》、《水工程運營與管理》及《水工程案例分析與解讀》三門課程,三門課程聘請校外工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以講座的形式進行集中授課,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強了給排水專業課程理論教學、設計規范及工程案例之間的有效銜接,對后續的畢業設計及工作能力構成有效提升。

三、基于工程能力培養的實踐平臺建設

學院高度重視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學生工程能力提高的教學環節建設。學院成立了市政工程研究所、城市水環境研究所及教師工作室,除高度重視課堂理論教學外,積極發展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與科學研究能力,把學生創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養融入到教學各個環節,注重學生較復雜工程與科技問題的認識與初步解決能力。從校級、省級乃至國家級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申報、實驗方案的制定、數據檢測及儀器分析方法到科研論文的寫作與發表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吸收學生參與教師縱向科研課題,培養學生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在國內外科技文獻查閱、研究方案的制定與開展及探索性實驗的開展等環節給予充分指導,使得學生掌握縱向科研項目研究的基本程序、步驟與方法,初步掌握科研項目的獨立思考、論文寫作到投稿的基本能力。近三年本專業學生主持校級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5項,國家和湖南省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各2項,申報專利3項,發表論文5篇。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與企業共贏互惠的原則,加強與行業企業的辦學合作與聯系。與中國水務(長沙)有限公司及湖南泛華設計公司合作申請湖南省產學研示范基地,通過與企業的緊密結合與協作,促進學生進行城市市政工程的規劃、施工圖設計、改擴建工程等復雜工程問題的訓練,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對學生的工程能力訓練取得良好效果。近三年,學生參與教師及產學研示范基地的各類給水工程規劃、排水規劃、消防規劃及水廠施工圖設計、美麗鄉村農村污水收集規劃、各類給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近30余項,學生的工程規劃設計能力、繪圖軟件應用能力、設計規范應用能力及獨立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后續將繼續通過工程教育與工程能力特訓,使得學生在以下方面獲得較大提升,如表2所示。

四、基于工程認證的條件與問題分析

我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開設于1984年,在軟硬件方面已有較好的積累,具備了較好的教學改革基礎和環境;同時,2017年上半年修訂了新的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及工程能力提高的培養方案。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教研室現有專職教師11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博士5人,在讀博士1人,外聘實踐教學指導專家5人,雙師雙能型教師9人,能滿足工程教育、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需要。實習實訓基地: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目前擁有流體力學實驗室、水質工程學實驗室(Ⅰ、Ⅱ)、水質分析師、水處理精密儀器室(Ⅰ、Ⅱ)、分析天平室、開放性實驗室(Ⅰ、Ⅱ)、金工實訓室、市政工程研究所及城市水環境研究所等實踐教學基地,可滿足學生校內工程實訓的需要。擁有中國水務(長沙)有限公司省級產學研基地、北京首創常德污水凈化中心、常德自來水公司、益陽自來水公司、常德海綿城市建設公司、泛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湖南設計分公司等校外實習基地。學校有成熟的規章制度,確保項目研究的正常開展和運行。目前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正在積極準備住建部專業評估認證工作,專業實驗室及綜合實訓室條件得以大幅改善,為本課題的開展提供了更好條件。學校對工程教育改革、實踐工程改革、專業認證及應用型人才培養有長遠的規劃,在2016年制定了《關于實施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學校一直重視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工作,將為本項目提供環境、制度支持。近三年獲得湖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湖南城市學院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五、結束語

目前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在于缺少具有工程經驗的實踐教學教師,教研室年輕教師居多,教學經驗與手段尚不豐富,缺少教學團隊,學生工程能力培養難以有效銜接。主要擬解決方法為擴大產學研基地合作力度,使實踐教學工程化、規范化;其次通過安排專業教師到設計院、設計公司訓練,參與企業生產、設計、研發、管理等實際工作,提高教師實踐教學指導能力、工程設計開發能力和工程技術創新能力;再次,通過建立高校專職教師與企業兼職教師的合作機制,使兩者在處理和解決復雜實際工程問題的經驗及學生教育教學方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同時提升專業辦學質量,促進專業內涵式發展,使專業辦學逐漸滿足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的辦學要求。

參考文獻:

[1]孫愛晶,等.卓越背景下實踐教學方法改革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J].中國大學學,2013(6):79-80.

[2]寇有志.美國工程技術教育專業鑒定制度的特色與借鑒[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0):78-80.

[3]蔡小春,等.美國高校工程溝通能力培養課程分析及其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57-60.

[4]林健.工程教育認證與工程教育改革和發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

[5]林健.如何理解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基于《華盛頓協議》的界定和要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

[6]張華,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的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J].高教學刊,2018(9):29-33.

建筑工程專業范文第4篇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頂崗實習

隨著高職院校教學的不斷完善和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入,頂崗實習的教育培養模式也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總體教學效果,不利于高職院校培養目標的實現。

一、現有頂崗實習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實習方式多樣、實習地點分散,現有管理模式存在指導困難的問題。頂崗實習的渠道廣泛,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1)用人單位通過招聘形式直接到學校選擇頂崗實習學生。(2)由學校就業處或教師向用人單位推薦學生進行頂崗實習。(3)學生家長幫助學生或是由學生自己自行找到頂崗實習單位。這使得頂崗實習的實習方式更為多樣,實習地點也更為分散,現有的實習管理模式已經難以對所有實習單位的學生進行情況了解、調查。這為實習效果的評測、企業與學生反饋意見的搜集帶來了極大不便,不利于頂崗實習模式的長遠發展。

(二)實習流動性大,實習環境復雜,現有實習管理模式存在管理困難的問題。在頂崗實習過程中,企業為了高效率地考察學生,對于達不到錄用要求的學生直接予以辭退;同時,學生們在實習期間也更愿意尋找待遇更高的企業,從而不斷跳槽。這些都造成頂崗實習流動性大的問題。

(三)與傳統實習方式相比,實習管理方式的變化增加了校方管理的難度。傳統實習模式是由校方統一聯系實習單位、指導教師統一帶隊的方式展開的,其特點是統一、集中,便于管理。校方能夠及時發現實習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實習管理方式或教學管理方式。而以就業為導向的頂崗實習涉及校方、用人單位、學生、家長等多方面,實現統一管理的可能性極小,提升了校方的管理難度。

二、改進現有頂崗實習教學與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頂崗實習管理機制, 規范實習管理。頂崗實習管理的建立以及完善關系到多方的努力,上至學校、學院下至教研室以及指導教師本人都有責任,需要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之下才可以建立起完善的頂崗實習管理機制,從而規范實習管理。其一,學校要給予其政策上的支持,從大方面指定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實習大綱以及具體的樣本計劃,以學校的角度出發對頂崗實習進行指導、規范。 其二,學院則要根據學校制定的總規劃以及頂崗實習管理制度,根據本學院的具體情況編制頂崗實習與管理細則、校外實訓基地協議書、學生頂崗實習責任書等方面的規章準則,并給予嚴厲的監督管理。其三,教研室要根據企業以及學院雙方的指導意見制定具體的頂崗實習計劃,如目的、過程、時間、地點、結果、考核等都要包括在內。其四,作為頂崗實習管理機制的主要實施者和推動者,指導教師要負責起頂崗實習的日常管理,及時上報情況,深入實習現場,解決學生實習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嚴格評定實習結果。

(二)加強頂崗實習過程管理, 確保實習質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頂崗實習存在地點分散、流動性大以及指導困難等問題。為盡可能解決這些實際困難,以確保頂崗實習過程的準確無誤以及實習質量的高校,我們要抓好實習安排、實習動員、實習協議簽訂、實習指導、實習監控以及實習評價等具體實習環節。其一,實習安排。學校以及指導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頂崗實習思想,為學生推薦適合自身發展的頂崗實習單位;對于不適應崗位的學生要根據實際情況變更實習崗位。其二,實習動員。頂崗實習是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在布置好實習任務的同時也要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其三,簽訂實習協議。針對具體的實習內容以及實習紀律要求,學生、學校以及用人單位之間要簽訂協議書,協議書內部要明確實習安全問題以及責任問題。其四,實習指導。頂崗實習要實施雙導師制度,即學校導師以及企業導師并行,學校導師要經常深入實習現場,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解決學生困難,同時也要與企業導師保持聯系,及時進行溝通;企業導師則要根據學校以及企業的要求對學生的實習成果進行評價。其五,實習監控。為確保頂崗實習制度的嚴格落實,要加強對頂崗實習過程的監控。其六,實習評價。在頂崗實習結束的時候,企業以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實習成果進行評定。

(三)完善頂崗實習評價體系, 合理評定學生成績。首先,學校以及學院在制定頂崗實習制度的時候就要根據頂崗實習特點建立嚴格的頂崗實習考核體系和評價標準,以確保頂崗實習評價的規范化、制度化。其次,頂崗實習的評價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實習日記、實習周記、實習報告、企業實習評價以及實習答辯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評定。

結語:總之,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頂崗實習制度的確定及實施不僅實現了校企合作以及工學結合的目標,而且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雖然目前我國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頂崗實習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要進一步加深對頂崗實習制度的研究和探索,以確保頂崗實習教學管理的長久、高效。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 教高〔2006〕16號文) [Z] .

[2] 何建新,黃麗. 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 . 南昌高專學報, 2009( 6) :140-145.

建筑工程專業范文第5篇

一、BIM技術的概念及引入課程的必要性

(一)BIM技術的概念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簡稱,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進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BIM概念的核心是用一個數據庫存放工程幾何和非幾何數據,從工程誕生開始,為其整個生命周期提供可信賴的信息共享資源,使得工程各個階段的相關人員都能從中獲取所需的數據,并且是連續、即時、可靠、一致的數據。

BIM技術并不是一個建模軟件的應用,而是在模型的基礎上開發應用的一系列軟件的集成,分別應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不同時期,以實現對建筑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從前期規劃,到設計、施工、運營等多個階段,每個階段用到的軟件都不相同,都要從模型中提取相關信息進行分析和計算。

(二)BIM技術引入課程體系的必要性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是廣東省內唯一一所公辦建筑類高職院校,本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作為省級重點專業。近年來隨著BIM技術在我國建筑行業迅速發展應用,建筑企業急需大量擁有BIM技術應用技能的專業人才。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面臨著如何培養滿足企業需要的BIM技術人才,如何將BIM技術引入到課程體系中的問題。課程體系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是構成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單元,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必須根據專業特點和所對應的崗位核心能力職業要求,根據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這一職業教育教學指導思想,對專業課程進行調整和重新構建。

二、引入BIM技術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一)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的設置現狀

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采取的是工學結合和校企合作的“2+1”辦學模式。目前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是根據對專業就業崗位群及崗位職業技能要求進行調研與分析,確定出專業的核心職業能力,圍繞專業培養目標,構建出課程體系。目前我院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崗位是施工一線的技能應用和管理崗位,包括施工員、造價員、質量員、安全員、材料員、資料員等。根據職業核心能力,建筑工程技術專業2017級專業課程設置如表1所示。專業課程體系中,只在專業基礎類課程中單獨設了一門關于BIM技術的課程《建筑信息模型實戰》。

據了解,我院與國內大多數開設BIM課程的高職建筑類院校一樣,只開設了建模課程,而在專業課程中結合BIM技術應用的很少。只通過一門建模課程是遠遠達不到對BIM技術應用的理解和掌握的。接下來將從BIM技術在建筑施工階段的應用角度來分析如何將BIM技術與專業課程內容結合。

(二)BIM技術在建筑施工階段中的應用情況

BIM 技術在施工階段的應用可以分為準備階段和實施階段。以下歸納了目前國內常見的施工階段BIM技術應用點。

1.施工準備階段

①碰撞檢查:對各專業之間進行碰撞檢查,主要是設備管道與建筑結構的碰撞,以及考慮施工的可操作性,優化管線設計,節約反工成本。

②三維場地布置:在工程開工之前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繪制出三維場布模型,合理布置施工場地,預留材料堆場,避免二次搬運,保證材料供應充足,工作有序銜接。

③施工方案模擬:在施工作業模型的基礎上附加建造過程、施工順序等信息,通過施工的可視化模型,論證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存在的問題。

④可視化交底:介紹施工流程與注意事項,對復雜區域進行三維技術交底。

⑤工程量統計:可以從模型中快速準確地獲取各項工程量信息,實現工程量快速計算,為前期施工組織提供必要依據,為項目提供數據支撐。

⑥構件預制加工:建立預裝配構件模型,可以反映構件的定位及裝配順序,虛擬演示裝配過程,可以對預制構件出加工圖,達到工廠化生產要求。

2.施工實施階段

①施工進度模擬:通過施工模擬技術,可以在項目建造過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計劃、精確掌握施工進度,優化使用施工資源以及科學地進行場地布置,對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資源和質量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以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質量。

②施工組織模擬:通過BIM可以對項目的重點或難點部分進行可建性模擬。對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環節或采用新施工工藝的關鍵部位、施工現場平面布置等施工指導措施進行模擬和分析,以提高計劃的可行性。

③設備與材料管理:對施工作業面配料,施工過程中的設備、材料進行有效控制,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④質量與安全管理:可以準確表達大型機械安全操作半徑、洞口臨邊、高空作業防墜保護措施、現場消防及臨水臨電的安全使用措施等。提高質量檢查的效率與準確率,并控制危險源。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小的施工應用點,如墻體的排磚、砌體洞口預留、模板智能排布等。BIM技術在建筑施工階段的主要應用如圖1所示。

(三)BIM技術應用點與各專業課程內容的結合

根據上述的BIM技術在施工階段的應用情況可以看出,BIM技術的應用都是在掌握了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上才能夠理解及應用的。施工階段的BIM技術應用點與目前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核心課程中《建筑施工技術》《建筑施工組織與項目管理》《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與安全管理》《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這四門課程聯系較為緊密。從圖2中可以看出BIM技術應用點與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

(四)引入BIM技術后的專業課程體系設置

國外常見的課程設置方法有單獨開設 BIM 課程和在現有的專業課程中植入BIM 兩種。BIM課程體系設置一是要結合專業教學目標和專業特點,二是要考慮學生對相關專業課程的掌握,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效地開展學習,更好地理解和應用BIM技術,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的課程設置可以采取單獨設置和在專業課程中植入兩種方式,根據上表1中的三種課程類別分別設置:

①在專業基礎課程中單獨設置BIM課程。內容主要介紹BIM的基本概念、發展歷程、BIM技術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應用情況、BIM技術在不同生命周期中運用的相關軟件介紹、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發展的方向,以及建模的基本操作及碰撞檢查。目前我院開設了《建筑信息模型實戰》這門課程。

②在專業核心課程中植入相關BIM技術應用內容。根據上述對BIM技術在施工階段的應用以及與專業課程的關系分析,《建筑施工技術》《建筑施工組織與項目管理》《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與安全管理》這三門課程都可以結合BIM施工軟件對施工過程進行模擬,針對不同課程內容,演示不同施工內容,增強學生對如何合理制定施工計劃、掌握施工進度,優化使用施工資源以及科學地進行場地布置,對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資源和質量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的理解,也對如何提高質量檢查的效率與準確率、控制危險源等有了直觀的了解。目前國內應用比較廣泛的主要是Autodesk公司開發的Revit系列軟件、Navisworks以及廣聯達開發的BIM5D等相關軟件?!督ㄖこ逃嬃颗c計價》課程可以結合BIM相關造價管理軟件讓學生掌握如何快速地利用BIM模型對各階段工程量進行計算和統計?!督ㄖW與結構》《建筑制圖與房屋構造》《地基與基礎》等專業基礎課程則可以利用BIM模型的三維可視化特點,增強學生對建筑空間的想象能力,以及對建筑構造的做法及結構構件中鋼筋的放置位置有更加直觀的認識。

③在綜合能力的課程中,設置BIM技術的實際應用實訓項目。在各項實訓項目的提交成果中增加體現實訓過程的BIM技術應用模型,如《工程施工圖實訓》可以將以前提交的鋼筋翻樣圖紙成果改成提交建筑構造或結構構件鋼筋模型成果?!督ㄖこ逃嬃颗c計價實訓》《建筑施工技術》《施工組織實訓》《建筑工程圖3BIM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質量檢驗與安全管理實訓》等實訓中,都可以要求在實訓成果中增加BIM模型展示內容。嵌入BIM技術后的專業課程體系如圖3所示。

(五)BIM課程體系資源共享

要想達到在各專業課程中植入BIM技術的應用,都少不了模型的應用。若建立一個專業共享BIM資源庫,將專業不同課程中所有應用到的BIM模型放入其中,這樣不僅可以加強課程之間的合作教學與交流,還有利于學生對BIM技術的在施工不同階段應用的理解,利于學生將不同專業課程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提高學生對整體工程BIM技術應用能力。如《建筑施工技術》《建筑施工組織與項目管理》《建筑工程計價與計量》和《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與安全管理》四門課程可基于同一BIM工程模型案例進行教學,使學生對這個工程的工程量計算、施工方案設計、施工組織、施工質量、進度、安全、資料等管理有更系統的認識。這種基于同一工程項目的BIM技術應用教學效果,是各課程各自BIM教學無法達到的。

三、結語

BIM技術給建筑業帶來了第二次革命,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雖然BIM技術應用在我國還屬于初期階段,存在很多問題,但BIM技術在建筑業將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要緊跟行業步伐,不斷調整專業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并滿足建筑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EB/OL].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507/t20150701_222741.html.2016-06-05.

[2]蔡小玲,李繼明.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探索——以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6(2):13-16.

[3]薛立,金益.基于BIM的建設項目全壽命期管理的教學問題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34):51-52.

[4]王曉亮,郭榮華.新常態下高職建筑工程專業BIM技術人才培養研究[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報,2016(1).

[5]王文芳.高職院校建筑類專業BIM課程設置探析[J].高教學刊,2017(15):180-184.

[6]黃海生,吳丹丹.基于BIM的土木工程課程體系教學改革[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06(4):74-77.

[7]潘佳怡,趙源煌.中國建筑業BIM發展的阻礙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學報,2012( 26):6-11.

[8]何關培.BIM和BIM相關軟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0( 2):110-117.

[9]柴美娟.BIM在高職高專建筑專業群人才培養中的應用研究與實踐[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

責任編輯 陳春陽

建筑工程專業范文第6篇

關鍵詞 專業技術 職稱評審 人才資源

一、實行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管理制度的意義

專業技術職務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設置的有明確職責、任職條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備專門的業務知識和技術水平才能擔負的工作崗位。它不同于一次獲得后而終身擁有的學位、學銜等各種學術、技術稱號。建立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應當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專業技術工作崗位,規定明確的職責和任職條件;在定編定員的基礎上,確定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合理結構比例;由行政領導在經過評審委員會評定的、符合相應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中聘任;有一定的任期,在任職期間領取專業技術職務工資。

1.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的核心內容是“評聘分離、按需設崗、按崗聘任”,并在職務聘任過程中引入了競爭機制,優勝劣汰。這項制度的全面推行和有效實施從根本上打破了在專業技術職務上實際存在著的終身制,有利于建立一個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員能進能出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制度。

2.有利于加強專業技術隊伍建設。“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競爭,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十分嚴峻的挑戰。人才問題,是決定我們事業成敗的關鍵。職稱是激勵人才的重要手段,職稱工作通過對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能、學術研究水平及業績的考核評價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激勵專業技術人員創新進取,促進人才成長,對提高他們的社會、政治地位,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激發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3.有利于優秀人才的培養。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的不斷完善,拓展了人才評價內涵,從過去重學歷、重資歷逐步向重能力、重業績轉變,打破了職務評聘過程中的“論資排輩”和少數高職稱者故步自封、不求上進、不講奉獻的現象,改善了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結構;以評審和考試相結合的人才評價體系已經運作起來,為選拔優秀中青年人才創設了環境。

二、專業技術職稱評審中崗位設置的方法

崗位設置是人事管理的基礎,也是開展專業技術職務聘任的基礎??茖W、合理地設置專業技術職務崗位是專業技術職務聘任的前提條件,沒有崗位就不能聘任專業技術職務。

所謂科學設崗,就是按照單位的性質、規模、人員的構成,科學分析單位的工作任務,在分解具體任務的基礎上,運用職位分類原理,明確相應的工作崗位,在國家規定的專業技術職務系列范圍內,依據單位的定編定員情況、各職務系列確定的結構比例幅度內進行分類設崗,確定所需要的專業技術職務系列和專業技術職務檔次。崗位設置包括崗位名稱、崗位數量、崗位職責、聘任條件等內容。設崗時制定的崗位職責、任期任務及工作考核標準等,是聘任前培訓、擇優聘任、聘后考核、獎懲、晉升的重要依據。

設崗的原則:一是因事設崗,崗責對應。即以“事”為中心,按照單位各項工作的需要,確定崗位的職數和職務層次,明確崗位職責,切實做到有事即有崗,有崗就有責。二是重點導向,競爭激勵。設崗要從實際出發,注意向關鍵崗位、重點項目傾斜,向人才緊缺、力量薄弱的崗位傾斜。三是結構合理,整體優化。按照崗位有層次、結構要合理、組織最優化的要求,依據單位工作性質、專業的特點及擔負的責任,選擇最適用的主系列和輔助系列,確定各系列最適合的檔次,配置每個系列最適合的崗位職數。設置的高、中、初級崗位要根據內部各部門、各專業的不同特點,保持合理、優化的結構比例;所設崗位一經確定就應相對穩定,不能因人而隨意變化,同時又要適應快速發展的需要,及時對崗位的職數、結構進行局部調整。只有堅持設崗原則,依據實際需要,扎扎實實地開展崗位設置工作,才能保證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得以順利進行,發揮應有的效果。

三、專業技術職稱評審中聘任條件的確定

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改革以來,評聘分開以后,各類專業技術職稱的評審交由各級專業評審委員會負責,使得評審更加公正、準確和嚴格,有效地減少了單位的負擔,也使得專業技術職務聘任更加成為聘任管理的關鍵環節。聘任是專業技術人員履行崗位職責、享受相應工資待遇的依據;沒有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專業技術人員就不能享受相應的工資待遇。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必須是在有崗位且符合聘任條件的前提下進行,沒有崗位或不符合聘任條件,則不能聘任專業技術職務。

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德才兼備、注重工作實績的原則;二是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聘、競聘原則;三是實行分類、分級聘任的原則;四是堅持崗職相符、職級相符、職責相符、對應聘任的原則;五是堅持聘任雙方平等的原則,即單位與受聘雙方均有履行聘約的義務,同時享有聘約規定的權利。開展聘任工作中,要嚴格把關,這是保障聘任順利進行和發揮作用的關鍵。

首先,要把握好聘任的基本條件:凡受聘者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近兩年年度考核為合格以上;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和具有本職務崗位的實際工作能力;符合本單位規定的其他任職條件。其次,要把握好聘任的方式方法:聘用部門要在核定編制內優先從現有人員中選聘,如果在同等條件下,本單位人員可以優先選聘。單位聘任要采取競聘或選聘的方式,實行政策公開、崗位公開、各額公開、條件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以考核為依據,以實績為標準,優勝劣汰,擇優上崗。第三,要把握好聘任的基本程序:無論是采取競聘還是選聘都要制定嚴格的工作程序。一般要由以下階段組成。宣傳動員階段:單位行政領導和相關部門組成聘任委員會,公布崗位、職數、職責、聘任條件、聘期和聘任的有關事項;具備相應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提出申請。資格審查階段:人事部門要對申請聘任人員的任職資格條件進行初審,對照崗位職責、任職條件,核實申請人員是否符合該崗位的要求,并將結果上報評審委員會,經評審委員會審核后進行公示。競聘或選聘階段:采用競聘方式的,由聘任委員會組織公開的競聘會議,申請人陳述競聘意見,聘任委員會評分或投票形成初步意見。聘約簽訂階段:聘任委員會對競聘或選聘結果審定后予以公示,人事部門組織簽訂聘約,行政領導向受聘人員簽發聘書。

四、專業技術職稱評審中的聘后考核

考核是對聘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履行崗位職責、完成目標任務的監督檢查,同時也是聘后管理的主要內容;專業技術人員的考核工作,是進行重新聘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決定專業技術職務續聘還是被解聘的有效辦法??己艘话惴譃槟甓瓤己撕推溉纹跐M考核兩種,但也可根據需要進行不定期的臨時考核??己酥饕强己耸芷刚叩牡?、能、勤、績,以考核工作實績為主要內容??己私Y果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三個檔次??己私Y果要與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聘任、職務和工資晉升以及獎懲掛鉤。

為了使考核結果真正體現專業技術人員是否優秀、合格,改變目前專業技術人員年度和期滿考核中存在的各種弊端,要創新考核辦法,實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考核方法,不斷提高考核方法的有效性和準確性。要特別加強對能否履行崗位職責,完成崗位目標任務情況的考核,要通過考核了解被考核者的工作能力和實際水平。通過考核,掌握被考核者的真實情況。同時,要健全考績檔案制度,將考核結果及時記錄、歸入個人檔案,把它作為專業技術職務和工資晉升、續聘、解聘、獎懲等的重要依據。

五、加強監督管理是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基本保障

組織人事部門是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門,要把監督和管理工作貫穿于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的始終。專業技術職務聘任關系到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建設,更是關系到專業技術人員的切身利益,能否抓好將直接影響到各項工作的開展和成效。而且由于牽涉部門面廣,專業技術人員人數眾多,情況非常復雜,因此,組織人事部門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項工作任務的艱巨性、復雜性,精心謀劃、規范操作,花大力氣去抓緊抓好,決不可以掉以輕心。公務員之家

在做好科學設崗、推薦評審、規范聘任的同時,要按照單位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專業技術職務聘任相關的管理辦法,依法依章實施管理。在崗位設置、聘任管理和聘任考核等各個環節上制定出具體的實施辦法,保障各個工作環節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是要對專業技術職務聘任進行分類管理。二是要對高、中、初級三個不同層次的職務聘任采取不同的管理辦法,重點抓好高、中級職務的聘任管理,管理手段要細化、硬化。三是要利用現代化手段進行動態監督、管理。隨著崗位的增減、人員的流動、職務的升降、辭職、解聘現象的出現,對專業技術職務的聘任管理必然要走上信息化管理道路。要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加強對崗位聘任進行動態的監督和管理,以確保這項工作順利開展。

上一篇:街道秋冬火災防控總結范文下一篇:慶國慶手抄報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