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村物流網絡體系范文

2023-09-23

農村物流網絡體系范文第1篇

(一)逆向物流的內涵

自20世紀90年代初逆向物流概念提出以來,逆向物流的內涵不斷豐富,逆向物流是一個系統性、完整性的概念,它包含了產品在加工銷售的反向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業務流程,涉及到產品的生產管理、庫存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關鍵控制點,是以消費端點作為起點、以生產廠家為控制媒介經過業務流程后重新回到消費端點的閉環管理模式,是以市場和消費者為導向,產品也不再是簡單的一次流向消費者,這就使物流活動由傳統的單向物流模式演變成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融合的物流體系。

(二)逆向物流的特性

1. 緩慢性

逆向物流的業務屬性是逆向物流緩慢性特點的主要原因。逆向物流下的產品一般種類較多但是單一種類數量較少,需要經過不斷的聚集過程由零散狀態過渡到集中狀態,特別是廢舊產品的回收和整理過程不僅繁雜,而且有些還需要經過再加工處理等業務環節,造成逆向物流業務環節增加,業務流程時間延長。

2. 低值性

逆向物流下的產品在進入逆向物流系統處理時,一方面因為種類較多、材質和使用用途各有不同,導致歸類時無法詳細、具體。另一方面由于產品材質不同、使用方式不同以及再處理的手段不同,也會對逆向物流下產品的原有價值造成較大的影響,往往無法恢復到原有的使用價值。

3. 不確定性

逆向物流中涉及到的產品來源地分散,處理時間差異性大,無法進行準確的業務流程預測,而且逆向物流下產品經過處理后目的地差異性也不是固定的,這就造成了逆向物流下產品業務計劃以及運輸等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三)電商背景下物流企業的逆向物流管理

逆向物流的緩慢性、低值性、不確定性等特點,要求物流企業在電子商務背景下的逆向物流采取有計劃、分工明確的措施。首先,要將削減資源成本作為首要目標;其次是采取措施保證逆向物流下產品的使用價值;最后是制定充分的歸類計劃。逆向物流不是簡單的回收,它是動態的系統,包含了原材料來源、材料部件供應與流通、售后維保與退換貨等業務,甚至逆向物流有時需要與第三方合作進行信息共享,實現減少損失和風險的目的。及時高效的信息共享能夠減少逆向物流的不確定性風險。物流企業可以設立集中式的逆向物流產品處理中心,將收集的產品根據是否能夠實現再利用具體分類,能夠再利用的還可以再次細分。通過制定統一高效的分類標準實現最優化的處理,可以加快逆向物流業務流程效率,實現逆向物流下產品的價值最大化,減少低值性。

二、電商背景下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分析

(一)拉近客戶,提高競爭能力

電子商務背景下物流企業的運營模式增加了消費的數量,擴大了服務對象的范圍,也改變了傳統的物流業務流程,市場的導向已經過渡到以消費端點的需求為主體,消費者的偏好程度直接決定了物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影響著物流企業的利潤實現模式,產品的品質和物流服務是消費者滿意程度的重要考量指標,物流企業的服務是否能夠獲得消費者的充分信任是提高物流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保證。物流企業的逆向物流業務處理方式對消費者偏好影響巨大,尤其是那些正處于選擇階段的潛在客戶,大多數消費者的產品選擇依據是主要基于逆向物流的業務模式。合理的逆向物流業務流程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消費者的風險,從而改善生產企業與消費者間的供需關系,有利于物流企業拉近客戶,提高競爭能力。

(二)降低物流運營成本,增加利潤

電子商務背景下物流企業增加物流服務銷售額與降低物流運營成本對利潤的影響也與傳統物流運營模式不同。物流服務銷售額的增加往往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的物流運營成本或者進一步提高物流服務的銷售價格,提高物流運營成本對于物流企業來說意味著更大的不確定風險,物流成本削減的難度弱于單純的增加物流服務銷售額的難度,相同的物流服務價格條件下,物流服務銷售額的邊際收益也低于物流企業運營成本消減的邊際收益。電子商務背景下物流企業運營成本降低的方式與傳統模式下相比具有更加靈活的可操作性,因此降低物流企業運營成本對于電商背景下的物流企業顯得更加重要。

(三)塑造物流企業形象

新形勢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更加健全,人們對于環保的意識也越來越強,政府對于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要求越來越高,整個社會的環保意識在迅速地增強,所以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必須努力創建綠色經營模式,建立綠色物流業務流程。綠色物流的業務流程要求企業在生產銷售以及運輸等正向物流業務環節中和與之相對應的逆向物流業務環節中采取新概念、新技術和新的業務手段實現企業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創建綠色物流既可以塑造正面的企業形象,還能給企業帶來潛在市場機會,為進一步增加企業的利潤創造有利的條件。

三、逆向物流缺陷產生的主要弊端分析

電子商務的迅猛快速的發展,增加了企業增加市場盈利機會,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消費行為,促進了物流企業的快速發展。然而,在電子商務發展的同時大多數企業會面臨退換貨率增加的問題,線上商品的退換貨率已經遠遠高于線下商品的退換貨比率。在此背景下如果物流企業將工作重點仍放在提供更快的物流服務、設計更好的購買系統和平臺等正向物流的問題上,已經無法實現物流企業的經濟和社會價值。一部分物流企業缺乏逆向物流的戰略規劃,不具備完整的逆向物流業務流程和業務環節,沒有處理好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整體性聯系,尚未建立完整的逆向物流處理系統,從而對物流企業的長遠發展產生嚴重的弊端,集中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服務對象數量的減少

電子商務環境下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與實際收到產品之間存在某種程度的差異性,由此產生的逆向物流服務一旦滿足不了消費者的偏好,在逆向物流尚未完成的過程中會產生與商品的生產企業以及物流服務企業之間的摩擦,甚至會影響相應的潛在客戶,最終造成物流企業服務對象數量的減少。消費者在選擇產品之前把該種商品的逆向物流服務指標作為一項重要的參考指標,在選購比較商品時,會把逆向物流服務企業可能給出的服務質量和發生的所有可能作為選購商品的一個必然條件,因此建立完善的逆向物流服務體系并將其與正向物流體系融合協同發展是物流企業一項重要的工作,如果忽視這一問題,面對的將是物流企業服務對象數量的減少,直接導致物流企業收益的下降。

(二)服務收益的降低

物流企業在進行逆向物流業務過程中,因為逆向物流體系存在缺陷等原因處理不當一定會造成損失,包括生產企業損失和物流企業損失兩方面,反之完善的逆向物流服務體系則會大大降低損失甚至于損失為零。物流企業面臨的貨物退回、過量生產、損壞和報廢導致的折損商品等逆向物流成本占據生產企業產品銷售額的比例較高,如果物流企業無法將逆向物流體系與正向物流體系有效融合,則會影響物流企業的服務性收益。

四、電商背景下物流企業逆向物流體系的建立

(一)營造良好的逆向物流發展環境

逆向物流是物流服務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樹立正確的逆向物流理念、營造良好的逆向物流發展環境直接關系到服務對象對于物流企業服務體系的滿意程度。物流企業應加強與其他關聯方的配合合作,不單是物流企業自身的努力,還需要營造良好的逆向物流發展環境,主要體現在:制定政策、編寫資料、籌建設備軟件等,這些政策和舉措的實行,將為逆向物流體系融入電子商務的運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會促進電子商務不斷發展,客戶滿意程度也會不斷提高。

(二)完善物流信息提供,減少不必要的物流

在物流服務過程中,對于商品描述不規范而產生的逆向物流是物流成本提高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從原始供應商端點盡量減少可避免的物流流量,完善電商購買過程。物流企業還必須要確保網頁上提供的信息準確性,在可能造成偏差的方面完善信息提供,從消費者購買的角度出發,考慮逆向物流產生的各種原因,保證事前控制的準確性,降低逆向物流成本。

(三)建立高效的逆向物流信息跟蹤系統

充分了解逆向物流產生原因,充分運用二維碼、條形碼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高效的逆向物流信息跟蹤系統。編寫準確的商品信息,對商品進行有效的編碼歸類,并錄入物流信息跟蹤系統,便于逆向物流各節點之間的查詢和共享信息。依據系統提供的信息對逆向物流原因做出判斷并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了解逆向物流下的商品是否進行再銷售,以便安排逆向物流下的商品及時回歸正常銷售渠道。

(四)規范逆向物流下商品的再利用規則

逆向物流商品的分解成本和修復成本小于恢復價值是逆向物流下商品的再利用的基本規則。因為產品問題而產生的逆向物流商品的處理問題,始終是電子商務背景下物流企業運營成本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將因為質量問題而造成的逆向物流商品統一集中到維修中心進行統一分解和修復,是逆向物流非常重要的一項業務環節。對于即使經過分解、維修處理也無法恢復原來使用價值的產品,可以采取制定統一標準的方式將產品分拆,對其中可以再利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同一種類歸類集中化處理進入逆向物流程序,將其投入正向物流體系中,盡可能節省物流成本。另外需要注意逆向物流成本的量化準確性,如果逆向物流成本預計超過了商品原有的使用價值,則可以簡化逆向物流環節。逆向物流的最終目的是恢復產品的原有使用價值,這種價值的恢復空間是有限的,若分解成本和修復成本超過原產品本身使用價值,則該逆向物流產品就不需要再進行分解和修復。

(五)整合物流企業資源,改進逆向物流體系設計

改進逆向物流體系設計,充分考慮逆向物流產生的各種可能性,降低逆向物流產生的不確定性風險。整合物流企業資源,向服務對象提供準確的商品信息,減少信息偏差,從而降低逆向物流成本。為了減少逆向物流成本,物流企業提供的信息不可偏差過大,若存在不可避免的信息偏差,需要限制不同型號商品的最大偏差值,方便服務對象參考選擇。另一方面,物流企業要設定逆向物流產生的標準以及逆向物流處理程序,規范逆向物流服務的過程,減少不必要的物流交易成本。建立逆向物流服務平臺,方便服務對象進行逆向物流服務申請,提高逆向物流服務水平,必要時可以結合第三方的專業化服務實現服務目標。

摘要: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物流活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一個完整的物流系統包含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體系,將逆向物流系統地融入電子商務日常運作中,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正確理解掌握逆向物流的相關流程,不僅可以增加收益降低物流運營成本,還可以為物流企業帶來社會效益。本文首先闡述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逆向物流的相關概念,分析了逆向物流的重要性,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從而為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企業逆向物流體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電商環境,逆向物流,物流體系

參考文獻

[1] 王兆華,黃麗.電子商務下逆向物流的發展[J].價值工程,2015(08).

[2] 文海旭.當前逆向物流建設亟待關注的幾個問題[J].物流技術,2014(10).

農村物流網絡體系范文第2篇

摘 要: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在以金融創新服務中小企業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總體上仍然存在產品服務結構單一、風險緩釋工具滯后、政策性金融體系不夠完備等系列問題。在歸納總結我國商業銀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創新成果的基礎上,探索制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瓶頸因素,提出推動我國商業銀行以金融創新服務中小企業的策略與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金融創新;中小企業

一、我國商業銀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現狀

(一) 在機制上,專業化、規范化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模式雛形初現

1.商業銀行組織結構改革深化,普遍設立中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

自2008年招商銀行在蘇州設立全國首個小企業信貸中心以來,我國商業銀行中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取得了長足發展。時至今日,全國各主要商業銀行均已根據自身情況設立了不同規模與形式的中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

按照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分類,目前國內商業銀行中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主要采用了“在行式”和“離行式”兩類經營方式。其中,“在行式”是在總行成立一級部門,同時,將具有產品開發、業務營銷、貸中審批、貸后管理等職能的中小企業專營中心嵌入商業銀行下屬分行,對專營中心的關鍵崗位人員實施總分行雙重管理考核機制?!半x行式”是指在現有分行體系之外,建立接受總行獨立垂直化管理的中小企業專營中心。這兩種模式各有利弊,其中,“在行式”模式的突出優點是有助于發揮分行現有營銷管理資源優勢,但風險管理獨立性相對較弱;反之,“離行式”模式風險管理獨立性較強,但業務營銷能力有可能受到限制。

2.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流程與風險管理機制專業化水平提升

通過設立中小企業專營中心、培育中小企業產品營銷和風險管理專業團隊、完善網上銀行服務等。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流程顯著縮短,服務效率得到提升,部分原本需要半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履行審批程序的信貸業務現在2—3個工作日即可獲批。在流程優化的同時,商業銀行適應中小企業的專業化風險管理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包括招商銀行、華夏銀行、浙商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都在原有雙人審批的基礎上,增加了風險經理參與貸前調查、提出專業意見的職能,通過這種“2+1”的授信審批模式,有助于在較好控制風險的同時減少授信環節,滿足中小企業“短、頻、急”的信貸需求。

(二) 我國中小企業金融創新綜述

1.業務品種創新

近年來,隨著對中小企業金融需求理解的日漸深入,商業銀行開始在銀行貸款、貿易融資、票據融資等傳統業務品種基礎上,結合中小企業經營特點和風險特征,創新性推出適用于中小企業的集合銀團貸款、債權類集合性理財產品、信貸資產轉讓業務、供應鏈金融業務等系列金融產品與服務。上述金融創新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單個中小企業資金實力弱、抗風險能力差的先天不足,擴充了中小企業銀行融資渠道。特別是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通過依托優質核心客戶,開發其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把處于產業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轉化為相對可控風險,使銀行從產業鏈視角豐富了對中小企業的服務途徑。

2.擔保方式創新

針對中小企業擔保能力普遍較弱的情況,商業銀行在保證、抵押、質押等擔保方式上做出了創新探索。對于保證擔保,在銀行、中小企業、專業擔保公司三方參與基礎上,導入第四方,當中小企業無力償還貸款時,由第四方以資產轉讓、股權收購等形式代為償付。對于抵押擔保,嘗試性創新了采礦權抵押、林權抵押、海域使用權抵押等。對于質押擔保,推出了應收賬款質押、貨權質押、未來提貨權質押、核定貨值貨物質押等。此外,商業銀行還通過與資信等級較高的倉儲機構合作,開發了以鋼材、石油、羊絨、冷凍海產品等為質物的保兌倉業務模式。

3.審批模式創新

在授信審批環節,具有代表性的是對中小企業的批量審批模式創新。通過采用攤位使用權、第三方保證等擔保方式,對批發商場、農貿市場、網絡小商戶等予以集中批量授信審批,一方面,較為有效地解決了單個商戶信用等級低、申請貸款困難的問題;另一方面,批量審批模式使銀行在合理控制風險的前提下以集合授信方式對同一類別的中小企業進行集中審批,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

二、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

(一) 機制創新仍顯不足

一是在授信審批環節,銀行仍偏重于分析中小企業財務數據指標,對業務擔保方式的要求也十分嚴格,但對企業經營者的管理能力、發展前景等軟性因素的把握能力相對較弱。二是在授信后管理環節,商業銀行傳統的重營銷、輕管理情況在中小企業授信上反映尤為明顯,這與中小企業客戶數量眾多、管理難度大有關,但同時也與商業銀行授信后管理機制不健全相關。三是市場反應機制有待優化,表現在對中小企業信貸需求反應速度慢、靈活性差,難以滿足企業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要。

(二) 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

目前,各家商業銀行針對中小企業推出的產品種類較為有限,并且主要是在傳統信貸業務基礎上對貸款、貿易融資、擔保方式等的局部拓展,對于傳統業務品種之外的創新還十分不足,難以滿足中小企業復雜多樣的金融業務需求。同時,不同銀行金融產品的同質化現象也比較嚴重,雖然產品名稱不同,但業務功能大同小異,在針對行業、區域細分客戶提供指向性專業服務方面與國外金融同業還存在較大差距。

(三) 風險緩釋工具發展滯后

對于風險較高的中小企業融資業務,有效地風險緩釋工具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國際上較為常用的風險緩釋工具包括“停止審批與發放”、“貸款打包出售”、“金融衍生工具”、“信貸資產證券化”等,其中后3類工具在降低風險方面的作用又明顯高于“停止審批與發放”(表1)。相比而言,我國商業銀行可使用的風險緩釋工具十分有限,仍然以“停止審批與發放”和少量“貸款打包出售”為主,在“金融衍生工具”、“信貸資產證券化”領域發展滯后。缺乏有效風險緩釋工具,使得銀行難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對中小企業信貸風險,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和產品創新進程。

(四) 政策性金融體系發展緩慢

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的重要意義不僅在于單個企業的正常運轉,更關乎國民經濟增長和人口就業水平,因此,對于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具有正外部性特征,需要政府從公共性角度構建規范的政策性金融體系給予政策傾斜和大力扶持。盡管近年來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在內的部分政策性銀行已經開始嘗試以多種方式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信貸支持規模、定價優惠政策、專業評估認證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面向中小企業的系統規范的政策性金融體系尚未真正確立。

三、推動我國商業銀行以金融創新服務中小企業的策略與建議

(一) 推進機制創新,順暢金融服務關鍵環節

一是授信審批環節,充分評估中小企業生產狀況、管理能力、發展前景等定性因素,適度弱化對財務指標的過度依賴,特別對于成立時間短、財務數據年度間可比性低的中小企業可考慮重點從產品適用性、發展潛力、公司治理結構完備性等角度分析其承債能力。二是授信后管理環節,發揮一線營銷人員、中后臺風險管理人員合力,通過加大現場貸后檢查和抽查力度、加強內外部信息溝通、提升風險反應速度等,規范授信后管理機制。三是市場反應環節,建立規范的市場需求征集、匯總、分析與反應機制,使中小企業多樣化金融需求能夠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得到滿足。同時,商業銀行應當建立通過內外部多種渠道將個別需求擴充發展為規范化金融產品的市場快速反應機制。

(二) 創新產品服務,豐富金融支持中小企業途徑

一是積極創新單項產品,在現有信貸產品基礎上,針對不同類型中小企業嘗試發展融資租賃等新型金融服務模式,通過與專業的融資租賃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支持中小企業向其租用設備,在解決中小企業商業信用較低問題的同時,滿足擴大生產規模需要,支持企業發展。二是強化金融產品組合能力,圍繞企業實際需求,以貸款業務為核心,將結算匯兌、代收代付、票據融資、理財顧問、供應鏈產品等金融產品靈活組合。一方面,實現商業銀行金融服務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通過將企業日常結算流水等與信貸業務綁定,有助于商業銀行及時掌握企業經營狀況,有效防控信貸風險。三是根據企業行業特征、業務特點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例如,對于貿易型企業,可以通過與核心供貨商、優質物流倉儲機構合作,以監控貨物流掌握企業經營狀況。

(三) 推動風險緩釋工具創新,解決商業銀行后顧之憂

一是信貸資產證券化。通過將無擔保貸款/有擔保貸款、銀團貸款、不良貸款等各類信貸資產打包出售給專業融資平臺機構(Special Purpose Vehicle,簡稱SPV),由SPV負責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購買、包裝證券化資產,并發行資產化證券,獲取融資,可以分散和降低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風險。在實際操作中,不同類型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的風險防控作用又不盡相同,如有擔保的資產證券化可以緩釋利率風險、汽車貸款證券化可以轉移低信用評級借款人風險等等。二是總收益互換(Total Return Swap)。根據參照資產(Reference Asset)的市場價值,銀行將互換協議項下的未到期貸款的利息收益支付給互換服務提供方。當貸款到期前借款人無力還款出現違約時,互換協議自動終止,這時互換服務提供方會按照參照資產的市場價值以現金或應收賬款等方式向銀行支付。三是信用聯系票據(Credit-Linked Note)。其本質是以債券形式表示的信用違約互換,銀行向信用保護方支付發行債券的利率以獲取信用保護,若協議期內事先約定的“違約事件”發生,則銀行可以獲得信用聯系票據作為補償。

(四)完備政策性金融體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通過設立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機構、財政撥款、財政貼息等多種方式,擴大中小企業政策性融資規模,特別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重點扶持產業及產業集群的政策支持力度,并通過將商業銀行信貸管理經驗與政策性信貸資源有機結合,有效擴充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二是進一步發揮政策性擔保杠桿作用,在不直接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的情況下,以政府信用為政策鼓勵中小企業提供政策性擔保,實現中小企業信用增級,以此引導鼓勵商業銀行加大中小企業信貸資源配置。三是發揮政府組織協調能力,支持鼓勵金融機構、監管部門、政府部門加強信息溝通與交流,通過促進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息共享,提升銀行風險管控能力,進而提升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能力。

參考文獻:

[1] 史建平.2010中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

[2] 黃彬虎.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及LGD估值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9,(12):16-20.

[3] 崔慧霞.合作金融與商業金融、政策金融的比較優勢分析[J].經濟研究參考,2009,(18):5-10.

[4] 趙喜倉,諸葛秀山.金融創新推動經濟增長——基于中國的實證分析[J].江蘇大學學報,2008,(2):24-28.

[責任編輯 李 可]

農村物流網絡體系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在對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的關系進行詳細論述的基礎上,對中原經濟區域物流與區域關系進行了探討,同時對中原經濟區物流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的研究與思考。

【關鍵詞】區域物流 區域經濟 中原經濟區

一、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之間的關系

區域物流和區域經濟這兩者之間具有著很大的相關性,作為區域經濟構成部分的區域物流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其在提升流通領域與生產領域的經濟效益以及運作效益和提高區域經濟競爭能力、改善企業生產方面和生產布局方面發揮著明顯的作用。而作為區域物流發展源動力的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在決定和制約著區域物流的發展。

一方面區域物流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產物,區域經濟的發展對區域物流所產生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經濟增長帶來物流發展需求,物流需求能夠促進區域物流增長方面,同時也體現在區域經濟對區域物流本身的發展水平具有著較大的制約性,經濟的增長會增加區域內的物流量,而經濟欠發達則區域物流沒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與潛力。首先,區域經濟的發展規模對區域物流的發展規模起著決定性作用。物流產業具有所有服務業都具有的共同點,即它對區域內的生產性產業以及流通性產業具有很大的依賴,所以區域經濟本身的發展規模與區域物流的發展空間成正比。從包括中原經濟區在內的許多地區物流發展來看,區域經濟發達或者區域中的商貿比較活躍,那么物流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市場與客戶群作為基礎,并具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其次區域經濟層次與水平對區域物流層次與水平發揮著決定性作用。隨著區域經濟的日益發達,其發展必然會要求區域物流具有更高的能力,同時也有能力為區域物流能力的提高提供技術條件以及經濟物質條件,這些內容包括倉儲、通訊、交通等物流發展必須依賴的硬件條件以及物流發展理念、管理技術等能夠保證物流向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發展的條件;再次區域經濟的結構對區域物流的結構起著決定性作用。區域經濟的結構以及結構的發展趨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區域物流的結構,尤其是對物流的基礎設施、服務范圍、路線、水平以及類別等產生著明顯的影響,這些影響的產生是物流本身的服務屬性所決定的。作為后發產業的區域物流維系著區域經濟中的各個企業、產業以及部門,并促使他們形成統一的整體。區域內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帶來了對物流的需求同時為區域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平臺,所以區域物流的結構在很大程度上由區域經濟的結構所決定;最后區域物流整個系統本身的協同度受到區域經濟的影響。區域物流的系統是在區域經濟合作以及分工的基礎上發展而撐的,在促進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以及解決區域經濟中存在的沖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區域內貿易和分工的合理會形成大量物流需求,從而推動物流發展。區域間資本的流動、技術的傳播以及勞動力的流動不僅會創造物流需求,同時物流技術也會得到發展。區域間產業的轉移有利于實現區域間的協調和調整,這無疑會給建立與完善區域物流體系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

區域物流和區域經濟的關系不僅體現為區域經濟對區域物流的影響,同時也體現在區域物流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方面。首先區域物流能夠有效地降低區域交易成本并推動區域內的經濟發展。物流產業中的合作伙伴需要進行合作和溝通,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搜尋客戶信息的費用,在個性化的物流服務中雙方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這能夠有效地降低違約風險,當雙方出現沖突時,由于合同具有的長期性能夠促使雙方進行協商解決,從而減少因為仲裁和訴訟而產生的不必要費用,所以區域物流發展能夠在社會交易過程中降低交易費用;其次區域物流的發展可以對區域產業起到優化作用。對物流企業的培訓和集中可以通過規模優勢和整體效益的發揮來推動物流向合理化和專業化發展,在此基礎上可以帶來大量的資金流、商業流、技術流以及信息流,并促進旅游、信息業、金融業以及商貿業的發展。相對于技術原始、功能單一、經營分散的儲運業務而言,現代物流屬于高附加值與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具有高度化的勞動力、技術結構以及資產結構,而區域物流的發展涉及到基建行業、運輸行業、通訊行業等眾多服務行業,同時也涉及到金融、保險、商務和餐飲等行業,所以區域物流的發展也有利于區域產業向高度化發展并使其結構得到優化;再次區域物流的發展有利于形成區域市場。區域中集中了供應鏈上的許多節點企業,這些節點企業的結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區域市場的發展與形成,同時供應鏈中的節點企業也能夠通過互補優勢來形成區域市場的主體并形成有機整體以促進區域市場的發展與成熟化;最后區域物流的發展有利于形成區域產業集群并提升產業本身競爭力。供應鏈物流模式中的企業從競爭的關系向合作與競爭結合的關系轉變,在整合與協作的前提下,能夠使自身的競爭力加強并提升供應鏈的整體效率以推動產業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同時區域物流的發展會形成產業的集群,并成為區域經濟中重要的增長點。

二、中原經濟區物流發展對策

中原經濟區包括晉南、河南、冀南、蘇北、魯西、鄂西北以及皖北等七個省與二十八個市。中原經濟區的發展推動了相鄰省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優化,使這些地區中的經濟發展不再受到過大的約束與封閉。從中原區域經濟發展與物流發展來看,只有實現物流與經濟的協調發展與互相支撐才能夠實現中原經濟區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中原經濟區通過經濟水平的提高已為物流的發展建立經濟基礎,在此過程中推動中原經濟區的構建將加強各省市之間的經濟交流,而其中物流需求的出現也會成為帶動中原經濟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中原經濟區物流的發展能夠優化中原經濟區的經濟增長模式,在推動物流發展的基礎上可以促使中原經濟節約物流成本,提高經濟運行效率與質量并使物流以及經濟都走向集約化道路??傊性洕鷧^中的經濟水平決定著物流的發展水平,而物流的發展能夠對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所以發展中原經濟區物流十分重要,在此過程中不僅要認識到中原經濟區物流發展中在勞動力、交通、空間、原材料、能源以及基礎設施方面的優勢,同時要認識到當前中原經濟區在基建投入、物流企業競爭力與規模方面的劣勢,針對這些問題,為了讓中原經濟區物流能夠發揮出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物流發展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重視基礎設施建設

在基礎設施建設中,中原經濟區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大基建投資,通過擴展籌資渠道來為區域物流發展建立物質基礎,物流基建需要的投資較多并且具有較長的回報周期,單純依靠國家投入是難以達到較好效果的,所以在對國家政策性投入進行充分利用的基礎上要積極吸收社會融資、投資以及外資,在統一規劃以及科學管理前提下打破行業限制、行政限制以及區域限制以推動物流基建設施的良好完善;二是開展信息網絡完善工作。當前建設以Internet與EDI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化物流已經成為了現代化物流發展的重要趨勢,在中原經濟區推動信息化物流的發展需要建立起自動化、信息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在此過程中要對發達地區以及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技術進行借鑒,并對中原經濟區物流的實際發展特點做出調查以做到因地制宜,從而保證物流信息的共享以及物流效率的提高。

(二)強調物流人才培養

在物流人才的培養中,首先要構建現代化的物流教育體系,在此過程中,一方面要在物流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支持各個省市科研機構、高校與社會物流企業的合作以建立實驗基地與培訓基地。另一方面要鼓勵高校在市場需求下設立供應鏈管理以及物流管理專業,同時物流行業協會有必要發揮作用并領導與倡導物流管理職業教育的全面開展;其次要采用多種方式來進行物流人才的培養,在此過程中可以以社會培訓單位以及院校為依托對物流行業在職人員進行物流管理培訓,特別是要重視物流企業管理人員、經理等對物流發展發揮直接作用的物流人才的培訓工作,通過探索與貫徹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來完善物流行業中的資格認證,以規范對物流人才的管理。

參考文獻

[1]姜悅學. 現代物流業與區域經濟[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05(19).

[2]唐建民. 區域物流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 中國科技信息,2005(16).

[3]李慶民. 關于區域物流發展有關問題的再認識[J]. 經濟師,2005(10).

[4]姜華,陳功玉. 基于物流的區域經濟競爭力研究[J]. 東南學術,2006 (5).

作者簡介:趙琳(1972-),女,河南鄭州人,經濟學學士,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 編輯;李敏)

農村物流網絡體系范文第4篇

優勢

在物流方面可以比第三方物流節省更多成本,可以不依靠別的企業。

一是可以使企業掌握對物流的控制力 二是可以保持旺盛的競爭力。

開省節支,而且公司內部人員來做物流比較放心,并且給顧客貼心,安全的感覺。

企業自營物流對供應鏈各個環節有較強的控制力,全力服務于本企業的經營管理,確保企業能夠獲得長期穩定的利潤,對于競爭激烈的產業,有利于企業對供應和分銷渠道的控制、可以合理的規劃管理管理流程,提高物流作業效率,使物流和資金流、信息流、商流結合更加緊密。

劣勢

初期投入太高。

系統為完善,專業程度不高。 存儲物過多,難于管理。

企業自營物流增加了企業投資負擔,削弱了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企業為了自營物流,就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倉儲設備、運輸設備以及相關的人力資本,這必然會減少企業對其他重要環節的投入、削弱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企業配送效率低下,管理難于控制。對于絕大多數企業而言,物流部門只是企業的一個后勤部門,物流活動也非企業所擅長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自營物流就等于迫使企業從事不擅長的業務活動,企業的管理人員往往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精力和資源去從事輔助性的工作 ,結果兩頭都耽誤了。

機遇

網民群體擴展速度快,網絡覆蓋越來越廣

物流配送越來越完善

各方投資人員顯示出濃厚的興趣倉儲業飛速發展

威脅

整個第三方物流市場還相當分散,第三方物流企業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不高。

由于長期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和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我們對現代物流的認識和實踐,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農村物流網絡體系范文第5篇

5月1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質檢總局聯合頒布的國家標準《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GB/T 20523-2006)正式實施。

兩年多以來,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269)組織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和相關企業的若干專家、學者組成課題組,對這項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

當前,在降低生產成本和勞動成本即開拓“第一利潤源”和“第二利潤源”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物流領域的潛力慢慢為企業管理者所重視,如何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挖掘“第三利潤源”成為擺在企業物流管理者面前的一個全新課題。

那么,該項國家標準對我國現代物流管理究竟有何作用?對企業自身的管理有何意義?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該項國家標準起草小組負責人、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馮耕中。

物流成本核算受到重視

記者:從發達國家的實踐來看,他們都有自己的物流成本分析模式,以供政府和企業決策使用。我們現在制定這項標準是否意義深遠?

馮耕中:縱觀國內外物流業務的發展,由重視功能到重視成本,再到重視服務,物流管理的發展進程始終沒有停滯。而物流管理的核心是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的關鍵是物流成本計算。

《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的頒布,填補了國內物流成本計算和管理的空白,為我國生產流通企業和物流企業計算和實施物流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據,不僅使企業可以準確了解自身的物流成本支出,而且使不同企業之間實施物流成本比較成為可能。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有了可靠的數據支撐,物流成本管理實現了有的放矢,挖掘第三利潤源成為現實。

記者:在物流經濟活動中,物流成本幾乎無處不在,為什么這么多年來沒有將物流成本核算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呢?

馮耕中:在我國,現行企業成本核算主要是以產品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和計算成本,尚未建立獨立的物流成本核算和統計體系,物流成本散落在繁雜的會計資料中。決策者從現行的會計系統中很難獲得準確的物流成本數據,而且物流成本往往具有很大的隱蔽性。

隨著企業內部分工的細化和管理的精細化,導致物流成本在產品總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提高,使得企業物流成本計算不僅越來越重要,而且越來越復雜,對物流成本的客觀描述越來越困難。

很長時間以來,物流管理一直在生產和流通中處于附屬地位。直到市場競爭逐漸激烈,人們才開始把目光投向非生產領域,物流成本管理工作才開始受到重視。

記者:請談一談制定這項標準的深層次原因和工作歷程?

馮耕中:從理論上講,物流成本涵蓋了企業從原材料供應開始一直到將商品送達到消費者手中所發生的全部物流費用。在企業內部,人們往往比較重視運輸費、倉儲費、搬運費等顯性成本,對物流環節所消耗的資金利息、原料積壓、跌價損失、設施投入、設備折舊、人員培訓這些隱形成本,特別是物流組織不當所導致的風險,甚至包括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時間成本,還缺乏足夠的認識。所以,從一定意義上來講,這項標準的制定是一個覺醒。

其次,在降低成本的壓力下,許多生產流通企業都在尋求第三方物流企業來外包物流業務,以求降低物流成本。據中國倉儲協會連續六次對中國物流市場供需狀況的調查顯示,約50%的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有意愿將所有的自理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但在實際經營中,由于物流成本沒有被列入企業財務制度,不同企業的物流成本的計算范圍和計算方式各不相同,作為物流業務外包的甲方乙方往往存在著在同一業務上物流成本計算口徑不一致的問題,從而給企業之間的合作帶來巨大的障礙。

在這種背景下,為了解決現實問題,由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組織了國家標準《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的制定工作。

為了配合標準的宣貫,提高標準實施的操作性,標準主要起草人員又編寫了標準配套教材《企業物流成本計算與評價》,提供了生產企業、流通(商貿)企業和物流企業三種企業生動而翔實的物流成本計算和評價案例。目前,這本教材已經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

定性決策向定量分析的跨越

記者:專家們怎么看該項國家標準對于企業的意義?

馮耕中:該項國家標準通過對企業物流成本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可以幫助企業了解其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優勢與不足,對自營或是外包物流做出有效決策,為企業制定物流發展策略提供參考。

與此同時,該項標準通過將企業層面的物流成本數據進行歸集,采用統計學的方法確定出行業平均物流成本,從而使行業內不同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行業標準物流成本的比較成為可能,為提高我國行業及企業物流管理和服務水平,不斷降低物流成本奠定基礎。在宏觀層面上,該項國家標準的建立可以彌補現行企業財務制度在物流成本計算方面的缺失,更準確地獲取物流統計數據,也有助于推進社會物流統計制度的順利實施。

《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的頒布使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工作有據可依,實現了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由定性決策向定量分析的跨越。

記者:企業對物流成本的評價工作如何展開?

馮耕中:企業物流成本計算的目的是為了進行物流成本管理。實施物流成本管理,首先需要對物流成本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從而發現不足和薄弱環節,明確成本改進取向和著力點。

企業物流成本分析和評價應綜合運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從財務角度而言,可根據物流成本計算結果,考慮物流成本管理的要求和物流成本控制的重點,分別采用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方法對物流成本進行分析和評價,從而了解企業物流成本水平變化趨勢,了解與同類企業比較,企業物流成本水平的高低,同時還可通過企業物流成本與有關收入、成本、利潤指標的比較,了解企業物流成本相對水平的高低,為改進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挖掘第三利潤源提供依據。

記者:該項國家標準與現行企業會計制度及社會物流統計制度的關系怎樣?

馮耕中:該國標的基本思路在于從業已成熟和完善的會計體系中分離和提取相關信息。通過借鑒我國現行會計核算思路,該項國家標準中界定的物流成本計算方法包括期中進行的管理會計方法和期末進行的統計方法,不論以哪種方法計算物流成本,都不牽涉會計核算體系的變化。因此,可以說,該項國家標準是對我國企業會計制度的必要補充,從物流成本管理角度完善了企業會計制度。

物流成本計算是關鍵

記者:企業物流成本有哪些地方值得關注呢?

馮耕中:其實,企業物流成本最值得關注的特征有兩點。

第一,界定和核算較為復雜。由于物流活動涉及面廣、關聯性強,導致很多成本項目都無法準確掌握,統計時難免掛一漏萬;同時,由于企業現行會計核算制度是以產品作為對象來計算成本,因此企業損益表中并沒有物流成本的直接記錄,有關物流成本大多被并入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等期間費用中,界定和分離物流成本的過程較為繁瑣。

第二,物流成本之間存在二律背反現象。一種物流功能成本的削減可能會使另一種物流功能成本增加,所以研究和評價企業物流成本時應該著眼于物流總成本而不是某個局部的功能要素。

記者:企業物流成本計算對象的選擇看來相當重要。

馮耕中:物流成本如何歸集與計算,取決于成本計算對象的選取,對象選取方法不同,得出的物流成本的結果也就不同。

一般來說,物流成本計算對象的選取,主要取決于物流成本項目、物流范圍、物流成本支付形態以及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的重點。其中前三項是計算物流成本的基礎。此外,物流成本計算對象的選取還取決于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要求和物流成本控制的重點,對于這一點,不同企業會有所不同。

因此,為加強物流成本管理,在基本的物流成本計算對象之外,企業還可以選取產品、客戶、部門和營業網點等作為物流成本計算對象。

記者:企業物流成本計算的具體思路和方法是怎樣的?

馮耕中:物流管理的核心是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的關鍵是物流成本計算。計算物流成本,首先應按其是否在現行會計核算中反映,將物流成本分為顯性隱性,并分別遵循不同的計算思路。

對于隱性物流成本,主要將其界定為存貨占用自有流動資金所發生的機會成本。隱性物流成本計算需要在期末根據有關存貨統計資料按一定的公式來計算獲得。

顯性物流成本是物流成本計算的關鍵和核心,其信息大多散落在會計核算資料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從會計信息中予以分離。計算的基本思路是借鑒現行會計核算的思想體系,通過設置物流成本總賬及其明細賬的方式,對會計核算中的成本費用類科目細目逐一進行分析界定,進而對物流成本信息進行歸集和計算。物流成本總賬及明細賬的設置主要依據國標中《企業物流成本主表》和《企業自營物流成本支付形態表》的三個維度:物流成本項目、物流范圍和物流成本支付形態。

在顯性物流成本計算中,間接物流成本的計算又是難點和重點。為了保證物流成本計算結果的適度準確,可采用作業成本法分配物流間接成本,把物流成本計算深入到作業層次,將物流活動所消耗的資源通過資源動因分配到作業,形成作業成本,然后再將作業成本通過成本動因分配到成本對象,形成成本對象的物流成本。作業成本法克服了傳統成本制度單一成本分配基礎的缺陷,可大大提高物流成本計算的準確性。

記者:物流成本計算結果能否通過一些直觀的形式予以披露呢?

馮耕中:國家標準提供了兩張物流成本表作為計算結果的載體,即企業物流成本主表和企業自營物流成本支付形態表。

企業物流成本主表是按成本項目、物流范圍和成本支付形態三維形式反映企業一定期間各項物流成本信息的報表。主表還能提供進行物流成本評價的基本資料,它是企業物流成本評價的基礎。

企業自營物流成本支付形態表是按成本項目和自營物流成本支付形態兩維形式反映企業一定期間自營物流成本信息的報表。企業自營物流成本支付形態表是對企業物流成本主表的補充說明。

標準對物流成本的定義:

指企業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包括貨物在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以及與存貨有關的流動資金占用成本、存貨風險成本和存貨保險成本。其中與存貨有關的流動資金占用成本包括負債融資所發生的利息支出和占用自有資金所產生的機會成本兩部分內容。

物流成本包括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兩部分。顯性物流成本是企業在物流活動過程中實際發生并以貨幣計量的成本支出,這部分成本支出可從會計核算資料中予以分離,進而分析、匯總、計算獲得,主要包括物流運作過程中發生的物流功能成本和企業負債融資進行物流活動所支付的利息支出;隱性物流成本指企業在物流活動過程中雖未實際發生,但對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和決策產生重大影響并能以貨幣計量的成本支出,這部分成本支出無法從會計核算資料中分離,需要依據有關會計資料,按一定公式或模型計算獲得,主要指企業物流活動過程中因占用自有資金所發生的機會成本。

農村物流網絡體系范文第6篇

蘇寧發起了“金鳳凰計劃”,在農村地區開展電商實操培訓,對80后、90后進行培訓后,任命為蘇寧易購直營店店長,以帶動當地農村電商發展。

阿里巴巴集團與共青團中央簽署框架協議,雙方宣布啟動“千縣萬村百萬英才”項目,未來3年將培養100萬農村青年電商人才、10萬名致富帶頭人、2000名創業導師。另外阿里巴巴曾與國家發改委簽約,計劃在3年創建300個返鄉創業試點,吸引返鄉。 京東通過招募合伙人項目實施人才培訓,其重心在解決最后一公里等問題上。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農村電商發展異常迅速,各種農村電商發展模式層出不窮,但農村電商創業卻不那么容易,諸多問題成為了農村電商發展的難點。

農村——難挖的金礦據相關數據顯示,現今農村擁有超過6億的人口規模,有著萬億元以上的市場潛力。但農村電商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其發展之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風順,要完全將6億人口實現有效的轉化也需要更長久的時間。

如今是互聯網時代,走在上班的路上,不乏發現一些“低頭族”,在地鐵上,也能看到85%的人都在看著自己的手機,可見互聯網在我們身邊無時無刻的存在著?,F在是信息化時代,可以說,人們不用出門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成就了我們的“懶”,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方便。

在城市當中,人們對互聯網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在農村,人們對互聯網的意識仿佛還是那么淡,仍然感覺互聯網還是一種新鮮物。套用一句時髦的話,城市電商和跨境電商做的事情是從1到10,農村電商則是從0到1。

6億人口的農村商業潛力一直未得到徹底釋放,入局者們面臨的是從無到有的開拓,這種特性讓農村電商有別于城市電商、跨境電商,具備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隨著互聯網巨頭的不斷進入和政府部門的扶持力度加大,農村電商呈現出驚人的增長速度。但在如火如茶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農村電商依然有諸多放面的局限,不如物流成本高、規?;『碗娚倘瞬湃狈Φ葐栴}。如若不能充分掃清障礙,農村電商的步伐將會十分蹣跚。這可謂是金礦難挖啊!

農村電商存在哪些“痛點”6億人口、萬億元市場規模證明農村電商極具前景,未來的大方向是絕對利好。但目前仍然有很多原因制約著我國農村電商爆發,阻礙著農村電商的發展,那么農村電商有哪些“痛點”呢?

首先,物流成本高。農村人口的分布繼承古代社會部落式結構,對農村電商物流體系提出了極高的挑戰。成本高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配送成本很高,有時成本高過城市數倍,效率低問題也隨之突出;二是返程空載嚴重,只是單向的將城市商品輸送農村,而未能將農產品運進城。農村電商的物流成本自然高的嚇人,解決這個問題將是農村電商成敗的核心。 其次,網絡覆蓋率低。網絡覆蓋率和人口密度、地域發展程度息息相關,農村的網絡情況同城市相比差別很大,好在移動智能終端設備普及,讓農村居民上網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不過由于基礎性設施的缺少,個別地區存在如信號差、信號盲區、上網速率跟不上等問題,制約著農村電商的普及。

第三,電商人才缺乏。缺乏擁有專業知識的電商人才成為農村電商發展中遇到的最大阻礙。據報告表明,在農村20%的人缺少開店知識,另有14%反映不會設計網店,31%認為當前最大的困難是經營管理和發展問題。缺乏足夠的電商人才做基礎,僅靠巨頭砸錢推動難以解決根本問題。不過,如今地方政府和電商巨頭,已將培養農村電商人才作為重要發力點之一,未來定將有所好轉。 最后,規模小。同中國城市電商和跨境電商相比,農村電商市場規模尚且很小。這為農村電商實現規?;?、規范化、集約化和信息化等設置了障礙,為此阿里、京東和蘇寧在內的電商巨頭開始主動下沉,阿里推出“淘寶村”、京東推出“縣級服務中心”和蘇寧推出“自營服務站”來構建代理網點體系,成為解決農村電商規范化的主要手段。

雖然問題多多,農村電商的路仍值得走是毋庸置疑的。要想讓農村的發展盡快的趕上城市,發展農村電商,首先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看到,人才缺乏也制約了農村電商的發展。農村地區電商人才缺乏、農民對電商的接受度不高顯然已經成為電子商務在農村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為什么說人才是農村電商痛點穩扎穩打解決人才和資源問題農村電商成為了熱點,這是互聯網電子商務深化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互聯網產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得農村得的天下,在中國,如果誰占據了廣大的農村市場,就擁有了最強的市場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很多地區,尤其是偏遠的一些鄉村,農民對互聯網人士淺薄,或者說,他們也許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互聯網,也沒有人對互聯網感興趣。這樣就很難使電商在農村發展。

的確,發展農村電商擴大了農村消費,有效地釋放了農民消費潛力,還推動了農民的就業和創業。在發展農村電商過程中,很多人還存在會上網就能開網店的誤解,對電商經營環節中需要的產品策劃、質量標準制定、品牌包裝、宣傳推廣,以及銷售、物流、售后等環節沒有清晰認識。所以這就不得不進行人才的培養。發展電子商務必須有人才支撐,要重視人才的培養。農村學歷高的人不多,大多數人只有高中或初中文化水平,很多人連電子商務都不知道是什么,要發展農村電商,就要加強他們對電子商務知識的了解,學習相關的知識,夯實人才隊伍,才能促使農村電商健康發展。

農村電商快速發展,但隨著人才緊缺問題顯現,一些地區農村電商發展面臨“有勁使不出”的尷尬局面。農村地區若想更好借助互聯網的“東風”,必須盡快補強人才短板,加快“電商新農人”的培養。

針對人才痛點蘇寧如何做

在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就帶來了一份題為《推行農村電商教育孵化計劃加快推進農村電商扶貧》的提案,內容包括建立多元化全產業鏈的農村電商教育孵化體系、整合優化規范社會資源補充教育教學力量,以及鼓勵平臺企業充分發揮農村電商培訓的實質作用等方面。

張近東在接受采訪時說,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是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保障。但就現狀看,各類農村電商培訓機構培訓水平參差不齊,培訓機構管理混亂,在培訓規模、培訓能力上都無法滿足農村電商的發展。

由此可見,互聯網的無界性打破了時間和信息距離,讓人們看到了農村電商市場的巨大空間,但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匱乏,其中人才更是農村電商的一大痛點。

張近東還說,農村電商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核心驅動,不斷改進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模式,培養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盡快彌補農村電商的人才缺口,才是農村電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

據了解,2015年蘇寧在縣鎮一級市場開設了1000多家易購直營店,直接帶動3萬余人就業。2015年9月,蘇寧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協助104個貧困縣政府加強電子商務實用性培訓,培育更多農村電商人才隊伍,預計3年培訓累計不低于10000人次。 此外,蘇寧還發起了“金鳳凰計劃”,在農村地區開展電商實操培訓,對80后、90后進行培訓后,任命為蘇寧易購直營店店長,以帶動當地農村電商發展。

阿里是如何做的

據獲悉,共青團中央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框架協議,雙方宣布啟動“千縣萬村百萬英才”項目,未來3年將培養100萬農村青年電商人才、10萬名致富帶頭人、2000名創業導師。根據協議,共青團中央和阿里巴巴將在未來3年時間內,通過開展電子商務培訓、培養農村淘寶合伙人、建設青年電子商務創業組織、舉辦電子商務創業大賽、啟動“村淘掌柜金”資金支持計劃等工作,培育農村電子商務人才,推動農村青年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助力農業發展、農村改革和脫貧攻堅。

根據雙方此次協議,阿里巴巴將設計開發一套“數據分析與管理”、“選品議價”、“運營推廣”、“實戰分享”培訓課程,制定農村青年電商培訓計劃,舉辦不同層級的農村青年電商培訓班。同時設計電商人才認證規范和考試題庫,學員可在培訓后參加認證考試,如考核通過將納入“千縣萬村百萬英才”人才庫。

對于人才庫中的青年才俊,阿里巴巴還將依托旗下的農村淘寶項目,吸納他們成為農村淘寶合伙人,為村民提供網上代購代銷服務、本地生活服務,推動實現在線城鎮化,建設智慧農村,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此外,螞蟻金服還將啟動“村淘掌柜金”資金支持計劃,提供10億專項資金,鼓勵農村大學生回鄉創業,助力農村淘寶。

據介紹,在這一過程中,團中央將為電商人才培訓和認證,以及“千縣萬村百萬英才”人才庫的建立提供資源和技術支持等。

今年2月17日,阿里巴巴曾與國家發改委簽約,計劃在3年創建300個返鄉創業試點,吸引返鄉。此次與團中央簽約,將解決人才返鄉后的培訓問題。項目負責人表示,在外漂泊有意回鄉的游子、在家鄉希望自主創業的青年,都可以參加“千縣萬村百萬英才”項目。

京東是如何做的

近日,京東商城普定縣農村電商招募合伙人項目培訓會召開,50名畢業于普定縣職校電子商務培訓班的首屆優秀學員成功簽約。

此次招募合伙人項目通過推廣京東平臺,著力實現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金融下鄉,推動傳統商貿轉型升級,全力打造普定“互聯網+農業、農村”工程。

會上,由京東集團西南片區貴州省農村電商普定縣服務中心經理現場對推廣員條件、京東購物及推廣員業務演練等進行培訓講解。其中,京東鄉村“白條”及面向推廣員提供的短期賒銷服務,為解決京東普定合作點、推廣員墊資壓力、退貨申請及退款慢等問題提供便利。下一步京東將在普定縣各鄉鎮建立1-2個優質合作店,每個村建立一個村級服務點。

目前,京東商城縣級服務中心已落戶普定縣,主體工程即將完工。建成后可發揮多業務承載功能,并解決農村消費者網購商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難題,讓京東農村電商發展落到實處,增加全縣就業崗位,助推經濟發展,促進居民增收致富。

上一篇:農村耕地建房價格范文下一篇:內科患者護理常規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