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物理教學優化實施論文范文

2024-01-25

物理教學優化實施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要想教導學生學好中職物理,就要從各方面去研究然后適當選擇與中職學生接受能力相匹配的教學內容,深入淺出地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物理教學  方法  興趣

物理課程對于大多數中職生來說是屬于公共基礎學科,能夠促進中職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發展。中職學校的發展是教育體系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為了給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要想更好的教導學生,那么就要搞清楚“中職生為什么不能進入到更好的學校發展”,本文就中職物理教學方法做了一些探討。

一、關注中職生健康心理發展

要想學好物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對于基礎本來就差的中職生來說是更加難上加難。作為教師,不應要求學生必須學好本科科目,而是學習的態度要認真嚴肅。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擺正自己的學習態度,關愛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觀察學生對于物理學習是否持有消極的態度。如若大多數學生都認為物理難,認為自己無法學好物理這個科目,那教師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和學生一起消極。作為一個領頭人,必定是積極向上的,即使這個班級的學生基礎再薄弱,也不能放棄。教師要振作起來,耐心的詢問每一個學生,是基礎方面的問題還是單純的認為自己學不好這個科目。如果是基礎方面的問題,教師講課則應該注重物理課程內容的基礎和難度,以及對學生以前的知識進行針對性的彌補,如果是大多數的學生這一部分都薄弱,那就在整個班級講解,如果是極個別學生跟不上,則實行開小灶模式,專門講解。如果學生只是單純的認為自己學不好物理這個科目,對這個科目感到恐懼,那作為一個物理教師,應該要鼓勵學生去喜歡物理,告訴他這門科目并不難,只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等等。學生會因為喜歡一名教師而喜歡這位教師所教導的學科。要改變恐懼學習物理的學生,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喜歡上物理教師。所以物理教師平時要和藹可親,幽默風趣,善于與人交往,特別是要擅長和學生溝通交流然后去探索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

二、注重實踐動手能力

中職生的學習基礎不好,但是作為技術型人才,動手能力一定要強,所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必不可少。在了解認識了物理的基礎過后,那就可以通過大量的動手實驗來驗證物理原理是否正確了,學生可以通過動手和觀察來更好的認識物理現象和創新探索。比如說認識摩擦力,在了解了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定義和其他一些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過后,教師可以通過拉車實驗來驗證,來為學生分析整個的拉車過程什么時候發生了什么,然后再讓學生反復感受驗證。最后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對于物理的興趣,更是加強鞏固了學習的相關內容。

三、興趣是最好的教師

對于學習來說,中職生大多都是不在意的,所以怎樣才能吸引住他們的目光呢?教師可以采用新型的學習方式——小組學習。把學生分為各個小組,各個小組的成員實力應該相當,不能出現某一個小組實力特別強悍,某一個小組特別羸弱的現象。小組內成員互幫互助,分工合作學習,這樣能夠突出成績稍微好一點學生的優勢從而加大他們的學習興趣,而其他成績稍差的學生能夠向成績好的學生請教,學生之間不會因為情面的問題而尷尬和不好意思,相反還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找到一些容易犯的錯和即使是成績好的學生也搞不清的問題。而小組之間產生的問題可以向教師反饋,教師再次反饋給學生們,以此來再次加深學生們的印象。小組與小組之間可以進行競爭模式,以平時上課搶答問題的次數以及平時和期末成績的平均分等來相互比較,評比出最優秀小組和最差小組,最差小組需要準備禮物送給最優秀小組。

四、花樣式教學法

首先講解項目式教學法,讓學生在對物理有了一定的相對認識過后,也在有一定實驗基礎經驗之上,開創一些創新項目大賽。比如走廊燈感應器大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自己去設計實驗方案,提高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訓練和培養學生對物理現象的創造性思考。然后根據現實情況設計出方案并畫出電路圖,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最終通過設計最精簡的電路去完成這個比賽,讓學生通過對物理的認識合理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激發他們對物理的興趣,愿意去學習更多的物理知識。其次,合理利用現代多媒體設備進行講課備課,在這個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利用科技學習科技,給學生們講課之時講究形象生動有趣。課前三分鐘播放一個短視頻讓學生們去被動了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現象或者一些物理科學家的故事,雖然一天兩天看不出顯著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們對物理的好奇心將會越來越重,主動探討性也會大大增加。播放視頻的益處有很多,可以緩解學生上節課的疲勞;可以給接下來教師要講的內容做鋪墊;最后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氛圍。

五、提高教師個人學習素質,為學生做好榜樣

大多數中職生在以前的學習階段里沒有得到教師的重視,他們缺少關愛,缺少正確的引導,為了更好的讓中職生成才,中職物理教師要提高個人學習素質,為學生做好榜樣。孫寶泉先生認為:“學習是無限的,無國界的,無止境的?!?、“向老教師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國外先進的知識學習。身處數字化時代,只有終身學習,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才會不被社會淘汰?!?、“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國內外的新鮮知識,多訂一些雜志,多參加一些會議,多去實踐,多聽課,向別人學習?!比缓笊朴诳偨Y,總結出自己的教學經驗,開創一些新興的教學方式,不斷嘗試、不要害怕失敗,在實踐、犯錯的基礎上去不斷開拓。另外,還要緊跟學生的步伐,和學生之間盡量不要產生嚴重的代溝,用心去向他們學習好的方面,學會不斷地相互欣賞,最終達成一種共贏的模式。

中職教育的實施是為了提高社會整體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掌握水平,但毋庸置疑的是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好,可塑性差,只能通過特殊的方式去教育和引導。通過我的教學經驗和觀察,對學生心理方面的重視是首要任務,最重要的就是心理要健康,否則學習再好也是白搭,然后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方面的培養,提高他們的思維活躍度和創新能力,最后基于我的以上見解希望能夠有同仁給我指出錯誤提出意見。

物理教學優化實施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新的課程標準進入到中學教學實施階段,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模式根據教學目標而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原有的應試教學被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取代。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由被動聽課轉為了教學課堂的主角,這就需要優化中學物理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本論文針對新課改環境下中學物理優化課堂教學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優化措施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一改應試教學的傳統模式,而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要目標。相比較于其他學科,物理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但是,由于初中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首先將學生的情緒帶動起來是非常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課堂情境的感染下,對于物理教學內容產生學習興趣,就會將學生的主動意識激發起來,以提升物理學習效果。

一、中學物理優化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按照新的課程教學標準,中學物理的課程理念是要在教學思路的設計上實現優化,以及在課堂結構設計上的優化。傳統的中學物理教學模式,從形式上來講是單一的,教師講課,學生被動地聽課,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令學生在課堂上產生一種壓力感,甚至于會因恐懼而出現心理上的排斥感。物理學具有應用性的特點,所以如果僅僅強調物理理論知識的教學而缺少實驗操作的配合,就很難于使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產生更為深入地理解。鑒于初中學生具較強的形象思維能力,那么,就要迎合中學生的這一特點,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根據新的教學目標創設適當的情境,以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

二、根據中學生的特點設計物理教學思路

物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中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那么,就可以將中學物理的課堂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的有關現象相結合,充分地發揮中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從生活的角度體驗物理學的奧秘,從而激發起中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興趣,并且還會主動地對于生活中所接觸的各種問題運用物理學知識來思考。

在參加婚禮的時候,會有很多顏色鮮艷的氣球來增添喜慶的氣氛。一些淘氣的小孩子會將氣球拿來玩,或者是拋向空中,或者是把氣球放在地上踩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飄蕩在空中的氣球在下落的時候,并不是自由落體運動,其運動狀態也毫無規律可循,而是在空氣中以曲線的方式飄飄蕩蕩。這種現象就可以用中學物理知識來解釋。充滿了氣體而膨脹的氣球由于體積膨脹而飄蕩在空中,隨著流動的空氣運動著。如果此時將氣球中的氣放掉,就會發現氣球在空氣中會迅速移動,但是也不是呈直線狀態的。這是由于經過了氣體膨脹之后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也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出現擺動的現象,從而運動方向也發生了不斷變化。此外,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當課程內容講到這里的時候,物理教師還可以請中學生再舉出一些生活中與本課內容相關的例子。當物理知識的奧秘與我們身邊所熟悉的事情相聯系的時候,就會讓學生興趣盎然,并積極地思考問題,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根據中學物理學課堂內容設計課堂結構

中學生總是對于新奇的事物產生要一探究竟的欲望,那么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就要對于教學內容進行結構化設計,以使學生產生新鮮感。物理教師對于課堂教學計劃的設計講究層次遞進、脈絡清晰,從而使整個的課堂圍繞著一個教學主題展開,其目的就是使學生對于本課的物理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并能夠對于所學到的知識加以延伸。這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讓學生在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情境中產生認知,一旦學生從觀念意識上接受了物理課堂環境,就會將學生的好奇心激發起來,激勵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

在“太陽能”的課堂教學中,物理教師首先以提問的方式引出課堂教學主題內容:“哪位同學的家里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請舉手?”然后,教師就會請家里有安裝熱水器的同學描述一下熱水器的外形以及安裝的樣式。當這位同學回答完問題之后,物理教師繼續提問:“那么,同學們有誰知道太陽能的工作原理呢?”這一問題對于中學生來講顯然是存在著一定的深度的,但是并不會因此而令他們為難。此時,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理解以及所具備的物理學知識,對于太陽能的原理進行描述性回答。教師按照學生回答問題的傾向分為兩個討論小組,針對有關天陽能的常識性問題展開辯論。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充分地利用學生的競爭意識,以加深對于有關物理知識的理解。

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學生們進行討論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由于在整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所起到的是教學引導的作用,所以教師在安排學生討論的時候,要適時地掌握時間的進度,還要注意學生討論的話題不可以離開教學主題,將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要合理分配。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物理課堂教學

現在很多學校都已經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初中物理在進行課堂教學中,更為注重物理的實驗性,如果將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實驗采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不但能夠節省課堂教學時間,而且會將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起來。多媒體技術是學生的最愛,并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物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文圖并茂并具有動態畫面的物理情境,比如,對于現場無法實施的物理實驗可以運用多媒體來進行模擬現場實驗,讓學生產生形象感知,并展開思維想象力,以配合教師完成物理課堂教學內容。

在學習“磁場”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進行現場實驗,拿出兩個磁鐵和一些碎小的磁鐵細末,現場進行實驗,證明正負極,以及磁場的概念。但是,對于發生磁場現象所產生的狀態卻無法描述。利用多媒體,用動態的模擬畫面,則可以讓學生清晰地感覺到其狀態以及形成的過程。有關磁場的形成原理,可以引申到物理發展歷史當中。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個社會發展史,而物理原理的形成也要經過一代又一代物理物理學家的努力。針對這方面的內容,物理教師可以多方面地搜集資料,并有針對性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來講解,以加深中學生對于磁場的概念,了解磁場形成的原理和過程的理解。

此外,在新的課程標準改革的過程中,物理教學結合計算機輔助,可以擺脫學生的機械式的記憶,取而代之的是積極地圍繞著物理教師的教學內容展開探索、分析,并因此而形成認知,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問題。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如果結合學生自身的特性來設計,已經成為了提高中學物理教學質量,達到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教學目標,既提高了中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能力,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通過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讓學生能夠感知物理的存在,深刻體會物理所帶給學生的興趣和新鮮感,從而激發起學生一探究竟的欲望。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創建情景模式以發揮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輔助多媒體教學,將中學物理教學帶入一個新的層次。

參考文獻:

[1]郭成.試論物理課堂教學環境及其設計的策略[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2)

[2]高青蘭.論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5)

[3]郭仲華,粟亞輝.論新課程理念下的小組合作學習[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12)

[4]馬憲春,周速,劉巍.學習資源與學習環境辨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1(11)

作者簡介:

高偉,性別:男,出生年月:1980年5月,職稱:中教一級,單位:內蒙古烏海市第十八中學。

物理教學優化實施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對基礎醫學雙語教學的教學效果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調查研究與分析評價。在內容教學法模式方法指導下,我校學生需求、師資力量、學生英語水平、課堂教學所有的教學因素中,學生的英語基礎與儲備和教師專業外語演示演講能力,在基礎醫學本科雙語教學效果中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關鍵詞】基礎醫學 雙語教學 教學效果 評價

【基金項目】蘭州大學2012年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226)。

基礎醫學是醫學重要的基礎課程,從形態到機能,由生理到病理,跨越微觀世界,建構復雜和抽象的健康狀態與疾病現象、是性質上相互交融的整體學科?;A醫學雙語教學中的外語教學只是一種教學語言和學習基礎醫學學科知識的工具,醫學雙語教學是外語教學在醫學學科領域的延伸,雙語教學和學科教學之間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它具有完成學科教學任務和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雙重目標。綜上所述,通過對我?;A醫學雙語內容教學模式的調查,以期探究教師和醫學生自主利用雙語提高專業學習的能力,發現雙語教學存在的核心問題,為醫學學科開展雙語教學提供可能的經驗。

一、資料和方法

本研究的對象為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間進行過或正在進行雙語教學的醫學心理學、人體解剖學、細胞生物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微生物學、藥理學和循證醫學教師共37名;授課對象為2012年2月~2012年12月我校臨床醫學、預防醫學、麻醉、檢驗、護理等專業的大學二年級本科生共220名。周課時為3學時,評價在第三教學周進行。

(一)問卷調查

調查使用自行設計的醫學專業雙語教學調查問卷教師、學生結構問卷,集中發放問卷,被調查者當場填寫,當場收回。問卷內容涉及五個方面:教師與醫學生對雙語教學的總體態度、教學效果的評價和對教學運行的評價。數據分析處理利用Excel及SPSS for Windows19.0統計軟件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二)結果

共發放雙語教師問卷39份,回收37份,回收率94.87%,其中有效問卷37份,有效率100%。在問卷調查的37名教師中,男教師18人,占48.64%,女教師19人,占51.35%;副教授以上職稱9人,講師職稱28人,博士研究生5人,碩士研究生32人,其中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的9人。醫學專業本科生220名學員參加了調查,共發放雙語學生問卷220份,回收216份,回收率98.18%,其中有效問卷210份,有效率97.22%。在問卷調查的210名學生中,男生96人,占45.71%,女生114,占54.28%;其中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的6人,占2.85%,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72人,占34.28%,沒有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138人,占65.71%。

1.學生的基本態度

2.學生態度分析

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80.47%的學生基本同意“開設雙語教學非常有必要”,說明絕大部分學生認同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63.34%的學生同意“我希望學校每學年固定開設雙語教學”,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有必要開展雙語教學,對“雙語教學對我日后工作和深造有利”,70.95%的學生持同意態度,說明學生已認識到雙語教學今后給工作和學習帶來的長效收益。

開展雙語教學的態度:對“年級大多數同學對雙語課程持接納態度”的觀點,68.09%的學生對此持否定態度,說明在實踐中可能有過半數的學生對雙語教學持不歡迎態度;對“希望學校每學年固定開設雙語教學”,64.72%的學生表示同意,說明學生任對學校未來的雙語教學充滿期待。

對接受雙語教學的自我概念:對“我的英語知識儲備可以輕松應對雙語教學”,60.76%的持基本不同意觀點,39.24%的學生表示同意,說明大多數學生認為自身的英語水平欠佳應對雙語教學任務有一定困難,少部分學生則認為可以輕松應對,說明學生的英語起點水平存在差距而且不容樂觀。

3.雙語課程學生聽懂的比例

調查中,33.33%的學生反映本學期的雙語課僅聽懂l0%-30%,有34.36%的學生表示聽懂30%-50%,23.59%的學生聽懂50%-70%,僅有8.72%的學生表示聽懂70%-100%,說明多數學生只能掌握不到一半的知識,雙語教學的實際效果不盡理想。

4.學生性別、專業、英語水平、態度與聽懂比例的回歸分析

旨在檢驗性別、專業、英語水平、態度與聽懂比例的相關;性別、專業、英語水平、態度為自變量,聽懂比例為因變量,利用回歸分析,建立線性回歸方程。經檢驗,聽懂比例與英語水平、專業、態度相關,它們的相關程度依次為英語水平、專業、態度,其相關系數。

綜上所述,學生已基本認識到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及其益處,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歡迎程度并不高,實際聽懂的比例也差強人意,說明雙語教學效果在理想和現實之間還存在很大差距。其中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學生自身的起點水平不高,也可能與學生的專業、態度有關,這些都將影響學生的自我概念、興趣和信心。但盡管如此,學生對學校未來的雙語教學充滿期待和信心,仍希望學校繼續開展雙語教學。

5.教師的基本態度

88.00%的教師同意“從社會發展需要看,有必要對大學生進行雙語教學”,說明絕大部分雙語教師認同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跋M麑W校繼續推廣雙語教學”,92.00%的教師表示同意,說明教師對學校未來的雙語教學也充滿期待。

對“我的英語知識儲備可以輕松應對雙語教學”,88.00%的教師同意該觀點;對“雙語教學對我日后工作和深造有利”,96.00%的教師表示同意,說明教師對自身的語言水平和專業水平較為自信,并有益與職業發展。此外,48.00%的教師認為自己“能用英語就熟悉的題材進行口頭交際,雖有些困難,但不影響交際;52.00%的教師認為自身雙語教學能力比較好,48.00%的認為一般,說明教師對自己的雙語教學能力保持著審慎的樂觀。對“大多數同學對雙語課持接納態度”的說法,80.00%的教師表示同意,卻有超過半數的學生表示否定,說明教師在某種程度上高估了自己雙語課的受歡迎程度。

對學校雙語教學管理的態度,教師們的態度很不一致:對“對學校的管理措施及待遇感到滿意”這一說法,60.00%的人表示同意,40. 00%的教師則不同意。關于雙語教學對自身的影響:76.00%的教師不同意“雙語教學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影響教師專業發展”這一說法,說明大部分教師認為雙語教訓不會影響自身的專業發展。

在訪談中,教師反映雙語教學增加了教師的課外工作,備課需要花費大的時問、精力;此外,購書、復印資料、查閱資料所需的經費也使教師難以接受。盡管雙語教學給教師帶來一定的壓力與負擔,但教師們表示從中受益非淺;首先提高了自身的英語水平,尤其是專業英語和口語水平;其次是豐富了專業知識,備課時逐字閱讀原版教材和資料,接觸到學科前沿知識,對自己的專業也就是一種提高;部分教師反映,雙語教學給自己帶來了自我反思、教學改進和專業發展的好機會。

6.教師性別、職稱、學歷、英語水平與雙語教學態度的回歸分析

以教師性別、職稱、學歷、英語水平為自變量,態度為因變量,利用回歸分析,建立線性回歸方程。經檢驗態度與性別、學歷、職稱、專業和英語水平相關,它們的相關程度依次為專業、英語水平、性別、學歷、職稱,其相關系數。

此次調查中,我校雙語師資數量偏少,教師的職稱總體水平不高,而學歷水平總體層次較高,但年齡結構不盡合理。教師都能認識到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及好處,并對學校未來的雙語教學充滿期待。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和將外語學以致用是教師承擔雙語教學工作的兩大主要原因。其中,學歷和職稱與教師雙語教學態度高度相關,專業英語扎實、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方式靈活是高職稱高學歷教師普遍認同的教學感受。

二、分析與討論

(一)學生教學反應

本文調查研究顯示我校大二醫學本科生能聽懂雙語課程的學生比例并不高,英語基礎良莠不齊,專業詞匯不夠,造成閱讀、聽力和課堂反應均有困難,學生之前一直接受的是公共英語教育,缺乏專業英語方面的積累和指導,雙語教學在某種程度上妨礙了多數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可能存在損傷基礎醫學學科教學的整體質量的問題。

自然學科的教學內容,相對具有較為統一的答案和解釋,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阻抑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雙語教學的教學運行英文資料包括教學大綱、教案、教學課件、習題、詞匯、參考資源提前交付學生預習,是緩解上述問題的重中之重。但同時,雙語教學快速擴大了學生的專業外語詞匯量,加強了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學生已基本認識到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及其益處,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歡迎程度并不高,第一次接觸雙語教學便是面對難度較大的專業課程,缺乏相關的準備及必要的過渡,盡管如此,學生對學校未來的雙語教學充滿期待和信心,仍希望學校繼續開展雙語教學。

(二)教師因素分析

雙語教師是具有較高雙語水平的非語言學科的優秀教師,且要求雙語教師必須擁有特殊的知識結構,包括寬厚的雙語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與豐富的雙語教學科學知識。擁有漢語與英語的準確發音、詞法、句法與語法知識;具備相應的聽、說、讀、寫、譯的水平,還包括了解一定的語言學知識,能夠廓清兩種語言之間的異同及其兩種語言的社會文化背景的能力,熟悉醫學學科領域的基礎知識與技能、該學科的學術前沿及其發展動態;同時具備對引進的原版教材等各種教學素材進行再創作及具體的教學能力的內化、具有較強的醫學雙語教學設計能力與課程內容整合能力。雙語教師的語言環境、社會文化背景及其態度、雙語接觸的范圍、使用目標語言的頻率等非正式語言經歷都是影響其雙語能力的因素。

此次調查中,參加研究的教師表示能夠運用兩種語言清晰地表述、講解醫學學科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相當被動;引導學生討論該學科的相關問題,建構跨文化多重語言和專業關系方面力不從心;同時在創設與優化醫學雙語教育環境,合理分配課堂兩種教學語言份額等方面教師的引導和教化作用依然有限,教師的自我認同和效績感偏低等,具體表現在復述和即席講課的過程中, 語法錯誤頻繁;時態、詞性、稱謂混淆不清;思路狹窄,注意力不集中、語言在專業表達上的存在差異,存在講得多但表現力欠佳的問題。這就提出雙語教學可能存在的教學瓶頸問題:醫學教學知識量和專業外語能力并不能夠代表雙語教學能力,在重視教師醫學雙語教學工作量的同時更要重視教師的工作質量, 重視教師能力內在本質的需求, 設立醫學英語教學多種上升和發展途徑, 教師專業雙語演示演講能力亟待解決。

雙語教學以母語與非母語兩種語言作為教學用語,醫學專業外語與公共外語最大的區別和特點就是它是和專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醫學雙語教學在教學解決問題時的出聲思維僅僅表達了短時記憶中已經存在的信息,同時,還要求教師在解決母語與英語信息轉換對英語教材的深層寓意過程中進行有效遷移[1]。

醫學生基礎醫學課程存在大量醫學專業術語,醫學術語具有多源的建構特征,醫學概念和現象的句式、篇章結構的轉換主要涵蓋句型、語態、短語、詞性乃至全段文字內容也具有雙語語言轉換的原則和特點。非專業讀物和講解環境外,學生普適性的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很少,大學英語也以公共英語為主,基礎醫學雙語教學最典型的盲點是雙語語境之間的非聯動,醫學專業外語雙語遷移遠非被動的認知執行,而是一種語言思維對另外一種元認知語言表達策略的轉化和融合[2]。

在美國,雙語教學屬于過渡型雙語教育,并非有系統的教育,學制也不固定,雙語教育旨在文化快速融合,減小知識利用率的差距[3,4]。Tonia對澳大利亞本科護理教育的學制為3年、來自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y, CALD)的CALD學生,采用行動研究的方法,對護理本科學位課程的英語語言支持和相應的教學學習策略相互建構的關系,進行半結構化訪談研究三個主題較為集中:英語語言課程的內容,排課系統和教師教學內容的遷移[5]。事件相關電位研究證實在早期雙語者與單語的雙語詞頻識別頻率和形態。雙語者的非優勢反應也會與占主導地位的語言反應并行激發出來,在N400有標志性的誘發電位[6]。

Kroll指出同時激活兩種語言的特性,在演示演講能力形態句法學的發展依賴于輸入和輸出量,由其存在兩種語言的雙向競爭的選擇、調制,制定選擇需要跨語言活動的策略[7]。醫學雙語高等教育的戰略,基于包括特定于語言的醫學模塊的融合,這種專業與文化的競爭力通過早期培訓而建立,而且與醫生的成就動機和執業效績高度相關[8]。

三、結語

語言能力是人認知能力的一部分, 從認知科學的視角,雙語在本質上是一個信息處理與加工,外語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認知過程,學習者要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如語言知識、認知能力、社會文化因素以及母語干擾等。外語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是以語言基礎知識(語音、詞匯、語法、語篇知識等)、文化知識和學習能力(認知、元認知、社交能力)為基礎的,雙語教學不僅僅是從非母語到母語的簡單映射,而是在醫學的認知語境下多個知識模型空間互相映射的關聯復合過程。在人才的國際化、人才標準的國際化的今天,以國際標準來衡量高校教育的目標和績效,在我國現行的高校培養規格、課程標準和質量發生變革方面,始終具有前瞻性的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New York State Offi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Two Way Bilingual Education Programs: A Resource Guide. http://www.p12.nysed.gov/biling/docs/Two-WayProgResourceGuide.pdf

[2]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

[3]Bilingual Schoo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http://www.eric.ed.gov/

[4]New York State Offi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Two Way Bilingual Education Programs: A Resource Guide. http://www.p12.nysed.gov/biling/docs/Two-WayProgResourceGuide.pdf

[5]Crawford T, Candlin S. Investigating the language needs of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 nursing students to assist their completion of the bachelor of nursing programme to become safe and effective practitioners[J]. Nurse Educ Today. 2012 Apr 20. [Epub ahead of print]

[6]Lehtonen M, Hultén A, Rodríguez-Fornells A ,et al. Differences in word recognition between early bilinguals and monolinguals: behavioral and ERP evidence[J]. Neuropsychologia. 2012 , 50(7):1362-1371

[7]Kroll JF, Bobb SC, Misra M , et al. Language selection in bilingual speech: evidence for inhibitory processes. Acta Psychol (Amst) [J]. 2008 , 128(3):416-430

[8]Meyers K, Tang G, Fernandez A. Responding to the Language Challenge: Kaiser Permanente’s Approach[J]. Perm J. 2009 Summer;13(3):77-83

作者簡介:

潘元青(1977、2),女,講師,博士,主要從事認知與臨床心理學教學與研究。

物理教學優化實施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信息技術對數學課程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它將改變數學教學、數學學習的方式. 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的需要對內容與教學形式進行優化,需要對課堂教學過程的信息量進行優化與調控,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優化;調控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了空前的發展和進步,也為人類自身營造了新的挑戰和日益激烈的競爭.這種競爭表現為科學技術的競爭,但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取決于教育,要牢牢把握時代的脈搏,就必須對教育實施改革.目前數學科學的發展與數學教學之間存在的差距越來越大. 一方面,數學科學已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應用廣泛,發展迅速;另一方面,數學教學相對滯后,特別是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 現在不少學科在教學方面廣泛引進現代科技,例如投影儀、幻燈片、錄像、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等,但在數學方面,許多數學教師無論從主觀上還是客觀上對計算機輔助教學重視不夠. 幾支粉筆、一把尺一堂課的現象相當普遍.在計算機科技迅猛發展應用極為廣泛的今天,中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已成為當務之急.

教學是科學,教學是藝術,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 數學教學,就必須根據不同年級不同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如講授式、探究式、啟發式等. 數學教學改革的著眼點在于多媒體組合優化課堂教學上,即教師在系統方法指導下,通過傳統的教學手段(如口語、文字、黑板、粉筆、圖片、模型和實物等)與現代教學媒體(攝影、幻燈、投影、電影、電視、錄音及語言實驗室等)的有機組合,以及課堂教學信息量的有效調控,優化教學過程.

■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實施要求與準備

1. 教學內容選擇與優化

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 要讓學生愛上數學課,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首先要求教師把教學過程組織得生動有趣. 多媒體輔助授課,表現力強,能把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圖像的翻滾、移動、閃爍、重復、定格,色彩的變化以及聲音效果等都能給學生以新異的刺激感受,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圓錐曲線方程》的內容時,將課本上引言的海爾·波普彗星的運動用媒體演示出:茫茫的宇宙中有無數的星座和天體在運行,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同時自身也在轉,一顆明亮的星星逐漸接近地球,然后又漸漸離去;再結合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的運行軌跡的動畫,引起學生的興趣,再由學生觀察討論運行軌跡是怎樣的曲線. 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形象地感受數學知識.

多媒體技術能向學習者提供在當時當地無法看見和看清的事物、現象和過程或者無法聽到和聽清的各種音響效果,使學生直接從感官上認識,體會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強化了對所學知識的掌握. 在高中數學中,函數、幾何、向量、邏輯等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比較廣泛,另外還可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實驗,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的理解.

2. 用多媒體手段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

(1)用多媒體技術來創設情景,誘發學生的求知欲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 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會有所發展,有所創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做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新課程標準要求數學課堂教學應給學生以情感體驗,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可讓學生對有關數學的事物產生好奇心,有接觸這些信息的強烈愿望,產生積極參與生動、直觀數學活動的興趣. 在教學中,用多種媒體來創設情景,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如:在數列內容的教學過程中碰到雪花曲線這一概念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漫天飛雪,從學生熟悉的“雪花”情景入手,結合利用《幾何畫板》生成的雪花曲線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分析其形上的特征,促發他們的矛盾探究心理,同時將等比數列定義性質的復習鞏固巧妙融入新課題的研究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新意識.

(2)用多媒體搭建理解數學知識的平臺

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學生的思維卻具有具體形象性的特點. 難于理解的知識構成數學教學的難點,它主要產生于數學課程內容的深度、廣度與學生接受能力之間的差異,也產生于教學手段不得力,妨礙了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的培養. 多媒體技術的特有功能之一就是有較強的直觀性,能夠形象、直觀、多角度演示或用圖表、動畫等展示動態的變化過程和理論模型,能夠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一定程度上,多媒體技術解決了傳統數學教學中出現的理性與感性、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弊端. 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設計出立體感較強的立體幾何圖形,學生通過對直觀圖形透徹地觀察,理解抽象的數學性質;利用計算機完成幾何圖形平移變換、旋轉變換、對稱變換、伸縮變換,真正在運動變化中研究數學規律;又如在高中數學教科書和參考書中幾乎都是證明函數在給定區間上單調遞增或單調遞減,而為什么增減的分界點(拐點)就是它?函數到底是怎么增的、怎么減的……這些過去十分抽象難以理解甚至講不清楚的數學問題,今天借助計算機技術一動就清楚明白了,從感覺到理解、從意會到表達、從抽象到具體、從猜想到證明都由學生探究完成,這不正是在用教材教學生而不是教學生學教材.

利用計算機來探索函數y=ax+■(a>0),首先運用GSP設計函數y=ax+■(a>0)的圖象,拖動點B,改變b的值(點B的縱坐標),圖象上下動起來,觀察圖象單調性的變化,特別是點B在軸上下時的情況.

圖1

通過這個實驗教學能較好地培養學生探索精神,使學生深刻認識此函數的圖象及性質,然后用函數單調性定義來證明.

(3)用計算機軟件促進數學變式教學的發展

數學變式教學一直被廣大教師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 在借鑒傳統數學變式教學的基礎上,可將先進的計算機軟件(如:幾何畫板)運用到數學變式教學中,特別是幾何的變式教學. 計算機的實時動態功能可以即刻改變圖形中相關要素的位置或關系,從多側面探究數學問題變化規律,在變式中找到不同條件下解決問題的策略.

例如 高二數學“正方體截面”課時,通過向學生展示“正方體截面”課件,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出探究性問題:“屏幕上淺藍色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即正方體的一個截面),“在一個正方體中,類似于這樣的三角形有幾個?”“如何截正方體才能得到正三角形?”“上述三角形截面之間有何聯系?”“用一把無比鋒利的刀猛地朝一個正方體的木頭砍下去,它的截面將是什么形狀的圖形?”同時對正方體的截面頂點的改變,讓學生觀察思考得出結論.這樣學生由機械接受向主動探索發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中信息量的調控

1. 難度的調控,即發揮多媒體的特點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

多媒體輔助教學最大的特點是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分散難點. 只要點擊鼠標,就可以進行大量演示,在課堂中無論一個教師是多么善于表達、比劃,也難以表現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識內容,而這些知識內容又往往是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多媒體教學中的過程再現等操作,便可以輕松解決問題,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數學中概念對學生來說往往抽象難懂,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 如能利用計算機,可以把一些概念直觀化,使知識簡單、明了,讓學生容易接受. 如在教學函數概念時,利用課件將圓的半徑與面積的對應關系找出,形象地說明函數像一臺加工機器,進去原料是“半徑”,出來的“產品”是面積,以此幫助學生理解函數的概念.

2. 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加教學信息密度.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課堂信息密度隨著教學媒體的現代化程度越來越大,它的運用已成為教學改革中的重要內容. 采用投影、幻燈、錄音、錄像、計算機以及計算機與視聽設備相連接的多媒體技術,使教學活動形象、生動、直觀,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大課堂教學內容的信息密度,增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鞏固. 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教師還可以用輔助教學的課件,優化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由于多媒體的引進,使得課堂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 而多樣的教學形式又常常為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例如 圓錐曲線的第二定義教學時,我們利用多媒體可以將曲線形狀隨到定點距離與到定直線的距離的比(即離心率e)的改變而改變的變化情況展示給學生,從而讓學生探索離心率與圓錐曲線的關系:e<1, 圓錐曲線為橢圓,e越小橢圓越扁;e=1,圓錐曲線為拋物線;e>1,圓錐曲線為雙曲線,e越大曲線口越大. 這樣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實踐證明,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探索式”的學習環境,一個培養創新意識的實踐園地,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發展自我的奇思妙想的空間,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再到創造性學習,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 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上,信息量的整體調控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時間和空間上擴大了數學教育的范圍. 基本是2~3個課時的數學課,課件參與后,教學任務都能相對的縮短1~2個課時. 主要原因是相應課件能簡要地說明問題,化繁為簡,更好地配合教師掌握時間和進度. 好的課件能在課堂中提醒教師下一步是什么,該怎樣做,又可代替教師完成某項工作. 但這樣又出現了一些問題:課件的信息量滿足了絕大多數學生的要求,而對于自覺性或基礎較差的學生非常不利;更為突出的是對于數學學科而言,“思維”才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線,部分課件的固化是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教師更應引導學生自己從量中求同,所以數學教師必須在課堂將板書、展示、示范等行為與課件相結合,同時要引導學生從量中求同,與學生交流溝通,觀察學生的反應,調控課堂的進度和深度.

多媒體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些經驗和建議

多媒體等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技術,對傳統教學手段來說是一場革命,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巨大功能,使得它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有很多優勢.但傳統教學手段,無論是物質形態的手段,還是智能形態的手段,之所以可以延續至今,是因為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信息技術不可能簡單地、完全地取代傳統教學手段. 在計算機引入數學課之后,計算機手段與傳統教學完美的結合顯得十分重要.計算機作為有效的輔助認知工具是為教學服務的,其目的也只能是彌補教師授課時“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的不足,只能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必要的技術輔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師的教學活動. 不是計算機用得越多就越好,要把它用得恰到好處,特別要注意課堂信息量的調控與優化.因此,必須防止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數學教育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脫節,課件的制作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需要進行,與教師的創意、教學設計、數學特有的思想方法、學科教學規律完美融合. 教學中,既要注意使用多媒體技術,又要合理吸收傳統教學手段中合理的東西,才能做到優勢互補,協同發揮其教學功能,把教師與計算機的優勢同時充分發揮出來,把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完美結合在一起,使數學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

物理教學優化實施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體育教學環境作為體育教學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當前,體育教育事業已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體育教學環境也日漸受到重視,各高校也開始試圖通過優化教學環境來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诖?,文章首先對體育教學環境相關理論進行了概述,然后立足當前形勢,針對當前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最后結合筆者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提出了幾點優化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路徑。

關鍵詞: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教學環境;優化路徑

一、體育教學環境相關理論概述

(一)體育教學環境的基本概念

通常而言,體育教學環境的基本概念包括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角度的體育教學環境指的是體育教師和學生相對的體育教學中的客體的綜合。廣義角度的體育教學環境還囊括了體育的法律法規、社會制度、家庭條件、科學技術等和體育教師及學生相對的客體。由于體育教學環境的關聯要素有物質性和非物質性之分,因此可歸納為軟件環境和硬件環境兩大基本類型。其中,軟件環境,指的是體育教學中的個體間、團體間、個體和團體間的各種關系的綜合;硬件環境則多指硬件設施,包括傳授體育教學活動場所所需的各種有形的物質條件所形成的環境。

而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和教師作為教學環境構成中的最重要構件,兩者是互為主客體關系的。

(二)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

由于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這一系統中的各關聯因素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因此,在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研究過程中,通常都會從體育教學的軟環境和硬件環境兩個維度進行。實際上,普通高校高校整體教育環境也是可以通過體育教學環境來反應出來的,主要體現在學生和體育教師的審美意象和價值傾向方面。而此外,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同的人所表現出來的個體行為,也是普通高校整體教學環境的一種體現。而體育教學環境好壞與師生關系的好壞、教學目標的完成度、教學成效的反饋等均有直接而密切的聯系。因此,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完善應得到應有

的重視。

二、當前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現狀分析

(一)體育場館建設發展失衡

當前,國內多數高校體育教師都認為體育場館對教師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是有益的。而有統計發現:體育場館的建設在不同高校中卻存在較大的差異。如,一些高校建設了體育場館,供學生上體育課所用,同時也能滿足學生課余鍛煉的實際需求。但還有一些學校,并沒有按照教學需求建設體育場館,而是沿用傳統的露天操場的體育教學模式。甚至還有一些學校的操場也只是一種形式,并沒有建設塑膠跑道,更有一些學校連籃球場和足球場等場地都不具備。這種體育場地缺乏的現象并不在少數,極大地限制了高校體育教師更好的安排體育活動,一些體育項目根本無法完成。加之高校大學生的數量又非常多,往往存在多個班級集體上體育課的情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體育場地資源緊缺的問題,有時候一些班級會因為沒能占到體育運動場地而無法正常的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因而不得不在高校內的道路上上課,但這種教學方式,卻隱含著極為嚴重的安全隱患,更會給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二)體育器材匱乏

為更好的落實新課改政策規定,國內的一些普通高校加大了資金投入,積極投入到了體育教學改革中,采購了大量的體育器材,旨在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資源保障。而實際上,國內還有一些高校的體育器材匱乏問題仍較為嚴重。主要體現在一些高校會在足球課、籃球課上讓幾個學生共同使用同一件體育器材,此舉減少了學生體育實踐活動的頻次,不但使學生的學習效率無法保證,而且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水平

的提高。

(三)體育課程設置不合理

國內普通高校當前基本都開設了排球、太極拳、友誼舞等課程,相較于新課改之前,教學內容更趨于完善,學生所具備的體育技能也越來越專業,對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是十分有益的。然而,還有一些高校對體育課程設置不夠用心,還是一貫延續以往的自由活動作風,在體育課程中學生往往表現松散,失去了體育鍛煉的初衷,甚至還有一些學校會占用體育課程時間,用以開班會或講文化課程所用,這些不但使體育教師的教學任務指標無法完成,更主要的是,會將學生對體育課程重要性的認知帶入一種誤區。

(四)學生的體育價值觀有待加強

就目前而言,國內多數高校都對體育教學給予了高度重視,并積極投入到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化工作中來,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并培養學生重視體育技能培養的思想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在普通高校的體育文化建設過程中,此類學校只是一部分,還有一些高校仍未能對體育文化建設給予應有的重視,因而體育教學活動或者課程設置也都只是做了表面功夫,學生的體育價值觀并未能真正形成,因此很難將體育文化融入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去,使體育運動不具有持續性和長久性,不但不符合終身體育教育的新理念,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校園體育文化的構建,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即便后續高校的配套設施完善了,學生往往也會因缺少正確的體育價值觀,還會在體育運動中缺乏應有的主動性。

三、優化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路徑

(一)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加大資金投入

國家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及分配不均,是造成高校體育教學環境失衡的主要因素。而這種現狀要得到徹底改善,政府就必須加強體育教育經費的支出,以不斷優化普通高校的硬件環境。同時對體育相關教育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以實現體育教育硬件環境的最優化。除了資金的扶持外,體育教育相關政策的制定也非常關鍵,只有政策健全了,才能為高校體育課程的開展開好頭,打好基礎。

(二)學校應盡快完善體育課程體系,注重體育文化建設

具體措施包括:第一,學校方面要科學設置體育課程,不斷優化體育教學環境。校方要在體育教育硬件環境的建設方面增加投入,確保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的充足,以為體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提供保障。除了提供硬件環境外,還應對體育課程進行有效監督,為體育課程的正常開展創造良好的軟環境,確保體育課程的高效完成,不能被其他的學科擠占時間。第二,教學內容要不斷豐富。體育項目的豐富與否與學生的學習熱情是有著直接關系的。在高校體育課程的設置中,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特點和心理特征,將交誼舞、太極拳、足球、籃球、啦啦操、健美操等體育運動項目齊全化,讓學生既能多接觸,同時也能在學習中發現自己的興趣點和專長,以提升其體育技能水平,增強體育鍛煉的主動性。第三,注重體育文化軟環境的建設??梢酝ㄟ^開展體育社團、體育競賽等方式來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校而言,必須對體育文化有高度重視,將其作為校園整體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來建設,使師生都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此外。學校在體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還必須結合當前形式和體育界的發展現狀,充分利用網絡技術資源,與時俱進的進行體育文化建設,具體可通過開設體育網站和論壇、微信公眾號等方式來吸引學生對體育文化、體育現狀,及我國體育精神的全面、深入了解。

(三)體育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專業技能

具體措施包括:第一,體育教師應積極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著重培養高校學生的體育技能。即盡可能合理安排教學活動,避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自由活動問題。第二,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與學生的學習成效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體育教師還應發揮以身作則的榜樣精神,加強體育鍛煉,用終身學習的理念來影響和感染學生,投入到更多體育項目的學習和鍛煉當中用,并時刻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學習一些新的體育項目,以提升自身能力,提升教學效果。筆者認為:身為體育教師,除了改變固有的教學手段外,還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當遇到雨雪等極端天氣時,我們可以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來改變原有的教學內容,如播放體育精彩賽事等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不應該像以前一樣取消體育教學活動。

(四)學生要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觀念,提升主觀能動性

學生作為體育課堂的主體,必須從思想根源上對體育學習有正確的認識,擺正其正確運動觀點。具體路徑包括:第一,加強校園教育,為學生貫徹終身教育理念,提升學生進行體育課程學習的主動性,使其從思想根源上認識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對于體育教師而言,可通過體育課堂教學來向學生講述體育學習的重要作用,使其自覺改變體育課堂松散的不良學習狀態,主動學習體育技能,加強體育鍛煉。第二,正確認識體育課程的位置,了解體育課程和其他課程一樣重要,以端正其學習態度,改變不良的學習習慣,并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復習,以提升體育鍛煉的長期性。第三,在體育教學中融入網絡技術手段,以方便學生進行相關體育資料的查閱和體育賽事的觀看,最終實現增強體魄、提升學生組合素質的教學目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體育鍛煉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的新時期,我國高校也應加大對新課改政策的踐行力度,積極探索優化體育教學環境的路徑。盡管當前國內一些普通高校對教學環境的優化給予了高度重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中出現的問題也日漸突出。因此,筆者結合當前現狀,分別從政府、學校、教師、學生四個方面提出了系列優化措施,以期通過本文的研究能為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化提供有益的借鑒

和思考。

參考文獻:

[1]李洋,楊生東.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化途徑研究[J].中國市場,2016(30).

[2]張維珂,劉衍勇,劉國忠.教育生態環境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15(18).

[3]蒲英杰.優化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途徑研究[J].商情,2014(43).

[4]劉波.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化途徑研究[J].才智,2014(4).

[5]王曉剛.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社會環境研究[C].山西大學,2009.

[6]王軍.甘肅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現狀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高校教師碩士學位論文,2005.

(作者單位: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體育部)

物理教學優化實施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高中階段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因為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不適應當前化學教學的要求,只有從創新的角度出發進行優化化學課堂,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從理論層面就高中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滲透的意義和措施詳細探究,希望能為實際教學工作開展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綠色化學理念”;滲透措施

高中化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課程,教師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為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和素質,要注重從教學創新環節加強重視,以學生為中心進行積極優化教學活動,從而調動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動力和興趣,促進學生化學學習素養提升。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滲透的意義

化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是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只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優化教學的過程,將綠色化的理念和化學教學內容相結合,才能對學生綠色環保的意識積極培養,從而提高學生化學知識學習的質量[1]?!熬G色化學理念”的融入和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是相符合的,能有助于促進化學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促進學生化學素養有效提升。在新的教學理念的融入下,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動力也比較充足,能夠為課堂教學創設安全的環境,保障學生化學知識技能學習的整體質量。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滲透的措施

高中階段作為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時期,教師在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能以學生的素質培養為目標進行設計教學方案,將“綠色化學理念”融入各教學環節中,從而能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1.化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創設活躍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為學生綜合學習素養提升起到促進作用[2]?;瘜W課堂教學工作中為能提升教學的質量水平,教師要能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設計教學方案,從教材的角度出發進行優化設計,將“綠色化學理念”和教學的內容相結合,為學生呈現新的學習內容。教師要對教材有充分的了解認識,能夠將教學中和環境污染、食品污染、溫室效應等相關的知識點作為設計教學的重點,融入“綠色化學理念”促進學生樹立環保的意識,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生態環保的觀念意識,有助于學生在生活中踐行環保理念。

例如,化學課堂教學中將“綠色化學理念”融入過程中,要注重能夠和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促進學生形成綠色化的理念。如在為學生講述SO2性質以及用途的知識點中,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過氧化氫溶液進行對比,能夠幫助學生對兩者間的差別有充分的認識,幫助學生了解過氧化氫溶液能取代SO2對環境污染的物質在工業生產中運用,通過將“綠色化學理念”和化學課程知識緊密結合起來,這對提升學生化學知識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有促進作用。

2.化學實驗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滲透

高中階段的化學課堂教學中化學實驗是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對學生化學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所以教師在實際化學課堂中要充分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創設針對性的化學實驗促進學生形成綠色化學的理念認識,提高學生環保的意識[3]?;瘜W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下能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抽象的化學知識內容,讓學生能在直觀的化學實驗中理解化學理論知識,為學生學習素養提升起到積極作用。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通過為學生設計小而精的實驗內容,為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積極促進,從而能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和動力。如化學中運用的儀器設備盡量選擇小型的,以及在實驗后對污染物的排放要進行處理,減少有害物質排放。另外,在實驗過程中要規范操作的過程,減少對實驗資源的浪費,盡可能采用無毒害材料,并且在實驗過程中能夠對三廢物質進行妥善的處理,讓學生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形成“綠色化學理念”,提高學生環保的意識。

3.注重反應原理改變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學習有著積極引導的作用。為能從整體上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教師要充分注重從創新教學的觀念角度出發進行優化設計教學過程,調動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動力和興趣[4]。在不同的化學教學環節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是不同的。在新的教學改革發展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從“綠色化學理念”的融入出發,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通過對化學反應原理進行改變,能夠將“綠色化學理念”在化學教學中體現出來。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改變化學實驗反應原理,促進學生創新設計,能夠將“綠色化學理念”和化學實驗的內容相結合,從而有助于提升學生綠色化的意識。

例如,在教學“在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內容中,通常認為制取氧氣的方法是將MnO2當作催化劑,然后對KCIO3加熱分解,這一方法的應用有加熱環節,并且過程中會混入其他物質,使得制取的氧氣純度不夠。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改變反應的原理,通過將MnO2作為催化劑,對H2O2分解,實驗改進不用進行加熱,氧氣比較純凈,這與綠色化學理念是相符合的。

總之,高中階段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為能有效提升教學的質量水平,這就需要滲透新的教學理念,通過將“綠色化學理念”加以科學融入下,能為學生化學知識學習的能力素養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包小兵.高中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7):125.

[2]袁秋香.綠色農業化學工程滲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J].熱帶農業工程,2019,43(3):220-222.

[3]李俊桂.綠色化學教育理念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滲透[J].當代化工研究,2019(2):22-23.

[4]楊正安.綠色化學理念在高?;瘜W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8,4(8):118-119.

(作者單位:浙江省諸暨市店口鎮湄池中學311814)

上一篇:企業統計改革研究論文范文下一篇:信息技術企業發展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