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安全技術防范范文

2023-09-21

安全技術防范范文第1篇

由于近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也深入到社會各個方面, 電腦普及到更多的家庭。許多工作都在依靠著計算機完成, 許多的辦公文件數據處理, 辦公室自動化等, 隨著進一步發展, 包括小區、企業在內的局域網和內部網與世界互聯網開始信息交流和數據共享。同時, 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學習、辦公等帶來更多的便利, 伴隨著這些便利, 也出現了關于信息安全的問題。許多的企業或機構的計算機網絡受到了各種病毒的感染和黑客的攻擊, 并帶來較大損失。有報道, 近年來全世界受到網絡攻擊的損失達到幾千億美元, 鑒于此, 本文通過展開計算機網絡信息的技術層面, 研究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防范措施[1]。

2 影響網絡信息安全的因素分析

據權威報道, 平均每天通過分布式密網捕獲的新的漏洞攻擊惡意代碼數量一百多次, 最高峰時達到四千多次。所以,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 人們有必要通過強化計算機網絡通信安全技術, 提高防范措施。

2.1 網絡資源的共享性

“資源共享”是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非常重要的功能不管你在世界的任何地方, 只要能夠連到互聯網, 你就可以搜索你想要的信息資源。因此, 計算機資源共享這個功能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但事物總存在兩面性, 黑客們正是利用了資源共享這個功能來對網絡上的信息進行破壞的。

2.2 網絡操作系統的漏洞

操作系統漏洞是指計算機操作系統本身所存在的問題或技術缺陷。正是因為各種網絡協議實現的復雜性, 導致網絡操作系統就一定存在一些的漏洞和缺陷。

2.3 網絡系統設計的缺陷

網絡設計是指拓撲結構的設計和各種網絡設備的選擇等。其中, 網絡協議、網絡操作系統以及網絡設備等都有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2.4 網絡的開放性

互聯網上的每個用戶都能夠獲得因特網上的信息, 這就導致也有可能通過不合法的手段獲得某個人、某個機構等的重要信息。

2.5 惡意攻擊

由于網絡系統漏洞的存在, 黑客就會利用這些漏洞去惡意攻擊重要網絡, 一般情況會通過病毒植入的方式進行, 非常的難以防范。

3 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策略

3.1 物理安全策略

物理安全策略目的是為了保護網絡服務器、計算機系統等硬件和通信鏈路免受人為破壞或自然災害的破壞;通過驗證使用權限和用戶身份, 以防越權操作等等。

3.2 常用的網絡安全技術

快速發展的網絡安全技術能從不同角度來保證網絡信息不受侵犯, 網絡安全的基本技術主要包括網絡防病毒技術、網絡加密技術、防火墻技術等。

3.2.1 網絡防病毒技術

在互聯網網絡環境中, 對整個系統最大的危害便是計算機病毒, 這些病毒通常具有非常大的破壞性, 造成網絡的巨大損失。因此, 防范計算機病毒便成為了信息安全技術的重要任務。

3.2.2 網絡加密技術

為了保護網絡上的信息, 發展出了網絡加密技術。通過加密技術, 可以有效防止其他非授權用戶進入保護網絡, 同時也可以有效防止惡意軟件的侵擾。加密網絡信息后能夠保護網內的文件、數據以及控制信息等, 對網絡上傳輸的數據進行保護。通常網絡加密方法主要有端點加密、節點加密、鏈路加密。對于信息加密的過程使用的是非常復雜的加密算法, 能夠在小成本地提供數據安全保障。

3.2.3 防火墻技術

所謂防火墻指的是一個有軟件和硬件設備組合而成、在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專用網與公共網之間的界面上構造的保護屏障, 其目的就是防止外部網絡用戶未經授權的訪問。它是一種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結合, 使因特網與因特網之間建立起一個安全網關, 從而保護內部網免受非法用戶的侵入。

4 結論

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 威脅網絡信息安全的各種情況會不斷地增多, 所以, 對于網絡信息的安全問題得到了更多技術人員的重視, 未來的防范措施也會不斷的加強。本文通過簡單介紹了計算機網絡所存在的漏洞等隱患, 并提出了一些典型的防范策略。針對網絡信息面臨的安全問題, 廣大技術人員和管理機構都應該保持足夠的警惕性, 通過法律法規的制定頒布和技術人員的技術升級, 相互協作, 共同抵御網絡信息安全的威脅。通過良性互動, 不斷推進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彭珺, 高珺.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 2011, 39 (001) :121-124.

安全技術防范范文第2篇

有人提出疑問, 既然是市場經濟, 我們為什么還要搞土地計劃?土地市場和土地計劃有沒有矛盾?

1 市場失靈無法回避

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 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這是堅定不移的道路。但是計劃經濟體制變革并不意味著計劃的終結。雖然從經濟增長和個人福利的角度看, 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效率優于計劃機制, 但是市場和計劃都是配置資源的手段, 兩個手段相互結合、相互補充。

僅僅依靠市場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市場失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市場機制不能很好地解決宏觀經濟的平衡問題。市場對微觀經濟有很強的約束力, 而對宏觀經濟全局無法左右。因為市場經濟發揮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商品生產經營者的獨立決策和追求盈到, 而各個生產經營者受到信息、能力限制, 作出的決策往往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大量的盲目行為會造成市場的波動, 進而造成社會經濟震蕩, 嚴重的還會引發經濟危機。東南亞金融危機、日本地產泡沫充分表明了市場存在的風險。

市場機制不能有效反映國民經濟長遠發展的目標和結構。商品生產者自主決策的依據是市場價格, 而市場價格反映的只是特定時期的供求狀況, 難以對社會經濟發展遠景提供信號。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經濟結構就可能是不合理的結構, 甚至會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 不能實現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這兩年我國房地產商場異?;鸨? 開發商們大量囤地, 甚至出現了“面粉”價格高于“面包”的現象, 各地“地王”“天價”屢被刷新。土地是對產業結構有著決定性、長期性影響的基礎資源, 如果政府不通過計劃等宏觀調控手段扭轉局面, 損害將是無法估量的。

市場信號具有滯后性。市場機制是通過供求關系在競爭中的變化而引起價格、利率、工資等的變化來引導和調節經濟活動的, 具有滯后性特點, 因而可能引起供給和需求的脫節, 導致社會資源浪費。

市場競爭導致壟斷, 因此會影響市場機制的作用效果。由于土地具有不可移動性, 房地產市場更易形成壟斷, 尤其是近幾年市場競爭激烈, 入市門檻提高, 中小型開發商難以為繼, 大型開發商壟斷傾向日趨明顯。

市場機制在調節對象上存在局限性。企業天生是逐利的, 不會主動給窮人蓋房子。

2 土地計劃是必然的選擇

土地資源有限。運用計劃工具配置資源, 實現戰略目標, 指導經濟行為, 這是世界各國政府常用的手段。尤其是對稀缺性、戰略性資源, 不能單純依靠市場配置, 否則就會引起混亂。

彌補市場的非理性。市場經濟理論的一個假設條件是“經濟人”假設,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 個人行為并不完全是理性的。在土地資源利用過程中, 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會發生強烈沖突, 就需要由政府通過法律、政策、計劃等手段, 規范市場的非理性行為。

土地計劃之所以能作為配置土地資源的工具, 是因為其具有客觀性。這得益于編制土地計劃過程中采取“政府主導, 專家領銜, 公眾參與”的方式, 運用科學的方法, 采集大量的信息, 以及建立和逐步完善計劃調整機制。

3 我國土地計劃的獨特作用

土地計劃的編制和執行體現科學發展的思想, 始終貫徹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理念, 具有引導社會各階層成員的個別發展觀向科學發展觀轉變的作用。

土地資源承載著糧食安全、國家安全、民生保障、市場穩定等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土地計劃將國家戰略和政府意圖具體化, 并通過適當形式向社會公布, 有效引導和穩定社會投資者和消費者的預期。同時, 土地計劃配以嚴格的法律法規和執行機制, 通過市場管制和行政命令保證國家戰略重點的實施。

土地計劃通過整體的綜合平衡, 全面考慮多種利益的沖突, 可以緩解矛盾, 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例如, 為解決城市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難, 國土資源部要求各地在制定年度土地供應計劃時, 優先安排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用地, 其年度供應總量不得低于住宅用地供應總量的70%。

土地出讓金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土地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是固定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金融調控的對象。因此, 土地計劃是制定財政、金融政策的重要依據。

政府干預經濟同樣存在失靈問題。政府失靈主要是由于政策制定者的個人或部門利益動機、政府行為的偏好和非理性造成的。如前所述, 土地計劃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 嚴格依照程序, 采用科學方法和機制, 就可以約束和調控政府自身行為。

4 土地計劃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

土地計劃是由一系列專項計劃組成的計劃體系。最常用的是土地利用計劃, 其次有土地供應計劃、土地儲備計劃等。每一項計劃有其獨特的調節范圍和功能, 不能相互替代。在編制各類計劃時要統籌考慮。

計劃經濟時期的計劃一般采用指令性指標, 通過行政命令貫徹執行, 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計劃更側重宏觀指導。具體到土地計劃, 則要采取指令性和指導性相結合的辦法。土地利用計劃的指令性最強, 土地供應計劃和土地儲備計劃的指令性要弱一些。

土地計劃編制要做到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相結合。多學科、多部門相結合, 從上到下和從下到上相結合。增強計劃的科學性。

安全技術防范范文第3篇

隨著計算機網絡不斷深入的普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已經滲透了網絡信息, 其扮演的角色也是越來越重要,網絡信息中不但涉及許多用戶的個人信息,而且也涉及許多如軍事、政治方面的機密與敏感信息。 由于各方面不安全因素的影響, 使網絡信息的安全性大打折扣,如今利用有效的防范技術,加強網絡信息的安全性保護顯得尤為重要。

2 網絡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

2.1 安全且靈活的控制信息

因為所有的網民都能參與到網絡中,因而網絡是一個較為開放的局域網。 所以在控制網絡時,要保證使設置的靈活性有效實現,并保證對于接入網絡中的用戶能夠進行有效的信息區分與權限審核等,從而保證整個網絡系統中信息存儲與訪問的安全性。

2.2 較強的抗干擾能力

因為網絡信息所處的環境較為開放, 在交換數據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惡意攻擊或破壞等情況,特別是在傳遞和轉法數據的過程中,如果遭受干擾,那么就可能引起整個信息傳遞過程的不穩定性, 從而導致信息的完整性被破壞。 因而一定要將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抗干擾能力有效提高,從而保證整個網絡系統的安全性與安全運行。

2.3 具有良好的外接設備連接性

為保證整個網絡系統安全可靠的銜接,在進行網絡與外接設備對接時就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采取相應的對接技術,同時要注意加強銜接過程的監控,有效防止其他不安全設備的惡意接入,從而使整個網絡系統運行的安全性有效提高。

3 對存在的主要安全問題分析

3.1 網絡信息監管力度低

從我國網絡發展的情況來看,對于網絡監管力度低這方面的問題是網絡信息安全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當前,并未合理、有效的完善與發展網絡信息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法律漏洞的存在,使一些網絡用戶并未真正的認識與理解到網絡的不法行為,從而肆意妄為。 就我國目前國家政府的監管而言,信息安全事故由于較低的組織監控力度的影響而不斷發生, 甚至是不斷增加,目前網絡中的信息安全威脅已經是非常常見的問題。

3.2 計算機網絡病毒

從一開始發展互聯網,計算機網絡病毒就是對網絡信息安全威脅最大的因素之一。 由于網絡病毒具有大影響力與廣闊傳播面的特點,不管是哪方面都極大的威脅著網絡信息的安全性。 從計算機網絡病毒破壞性而言,由于計算機網絡病毒能夠引起應用與操作系統大面積的癱瘓,因而網絡系統中的基本信息極易遭受破壞與入侵,經過計算機網絡病毒極其強大的網絡傳播性的協同合作,在極短的時間內,網絡病毒就會大面積進行傳播與擴散,由于這樣計算機網絡病毒嚴重的威脅到網絡信息安全,因而計算機網絡病毒一直以來都是被重點防范的對象之一。

3.3 網絡黑客的惡意攻擊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計算機網絡病毒與網絡黑客的惡意攻擊存在同樣的破壞作用,有關的網絡人員通過非法的手段入侵到計算機網絡, 對所需的信息內容進行盜取,并破壞網絡系統,買賣網絡用戶的隱秘及機密信息。 隨著互聯網在社會各領域的廣泛運用,網絡黑客的攻擊逐漸呈現集體化作戰形式, 且對象也逐漸趨向于大型的銀行與企業、情報部門以及政府部門等,因而網絡黑客導致的損失就數以億計,成為廣大網絡用戶極為憎惡的害群之馬。

4 網絡信息安全的有效防范技術

4.1 網絡信息加密技術的運用

網絡信息安全保障技術的關鍵與核心就是數據加密技術,很多的計算機網絡用戶都是由于網絡信息加密措施的缺失, 而導致信息的丟失和被盜問題的發生,所以,相關的技術人員在對網絡進行開發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將網絡加密技術的開發力度進一步的加強,可以通過對用戶進行身份認證、控制用戶的網絡訪問以及數據庫加密等方法來使網絡系統的保密性進一步的加強,從而使計算機網絡用戶的機密數據以及信息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4.2 網絡漏洞掃描技術的加強

由于計算機網絡具有高覆蓋面的特性,從而使系統漏洞的檢查難度大大地增加,因而相關技術人員要想使計算機網絡提高其安全性,就可以通過將網絡漏洞掃描技術的漏洞風險評估力度加強來實現。 同時,一定要配合配套的漏洞處理技術,使掃描出的漏洞能夠得到有效且及時的處理,將漏洞的危害最大程度的降低。

4.3 網絡入侵檢測技術的創新

網絡黑客的侵入及網絡病毒其實就是引發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重點,而且一般的病毒都有很強的藏匿性,不是輕松就能發現的,所以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將黑客入侵、病毒入侵以及常見的垃圾郵件等參數都設計到創新檢測軟件中,并使入侵檢測軟件的性能進一步的強化,使其對非法入侵能夠有效的識別,并及時地進行預警和處理,從而使網絡信息遭受入侵的危害性有效降低。

4.4 網絡防火墻技術的運用

安全技術防范范文第4篇

1 存儲系統的需求分析

面對建設網絡存儲系統的需求,企業首先要對自己的網絡應用進行調研和分析,作出詳細的需求分析報告,這樣才能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樣的存儲系統以及如何去建設。以武漢船用電力推進裝置研究所為例,我所在網絡硬件設備搭建起來以后,開始注重企業信息化的建設,使之能為我所的科研生產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務。我所網絡數據存儲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應用:

1)Web網站:包括www主站點,各個機關部門的二級網站等等,這些數據都需要備份服務的支持。

2)共享交流區:方便企業員工共享各種資源,需占用較大的存儲空間,對訪問速度有要求。

3)個人文件區:給每個員工提供一定的存儲空間來存放重要資料,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儲空間。

4)打印繪圖區:員工將自己的設計圖紙拷貝到該區域,由打印管理員來進行繪圖輸出。

5)Ansys等大型軟件: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儲空間來保存計算結果。

6)視頻點播系統:用于員工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教學,包括很多視頻文件,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儲空間。

7)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和萬方學位論文等數據庫系統:需要占用海量存儲空間來放置期刊和論文數據。

8)ORACLE數據庫:讀寫數據的頻率高,并發要求高,因此對存儲系統的要求也高。

此外,未來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對數據的準確性、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并行處理能力和網絡性能都要求很高??偟膩碚f,企業內網中存儲訪問要求高的應用對存儲的性能有較高的要求。而以往我所網絡中心的的存儲資源是各自分立的,主要以RAID和服務器手動備份作為數據存儲的手段??傮w上看,存儲方式存在安全性低、可靠性低、不易管理等缺陷,數據損壞后,不易恢復。這種存儲方式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現有和將來信息量增長的需求,我所迫切需要建立一個高效的網絡存儲平臺。所以,從2007年開始,我所網絡中心開始進行企業內網存儲系統的建設。

2 存儲系統的選擇

存儲系統經歷了從直連存儲(DAS)到附網存儲(NAS),最后到現在的存儲區域網絡(SAN)的發展過程。

2.1 直連存儲(DAS)

存儲設備(磁盤陣列)通過諸如IDE/SCSI等IO總線與服務器相連??蛻魴C的數據訪問需通過服務器,然后經過其I/O總線訪問相應的存儲設備,服務器實際上起到一種存儲轉發的作用。

2.2 附網存儲(NAS)

附網存儲(NAS)是以數據為中心的存儲模式,將存儲設備通過標準的網絡拓撲連接到一組計算機上,適用于網絡文件服務模式的數據訪問。NAS存儲技術在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1)數據的傳輸速度慢,因為NAS只能提供文件級(經過多個協議棧)而不能提供塊級(經過協議棧少)的數據傳輸;(2)數據備份時性能較低,NAS在數據備份時要占用同一局域中大部分網絡帶寬;(3)只能對單個NAS進行管理,很難將位于同一局域網中的多個NAS集中管理。

2.3 存儲區域網絡(SAN)

SAN(存儲區域網絡)是一個高性能的網絡,其設計的目的是使存儲設備與計算機系統或存儲設備與存儲設備之間通信。無論是FC SAN,還是IP SAN,都可滿足塊級數據傳輸的需求,這比DAS和NAS存儲基于文件的傳輸進步了很多。SAN技術在服務器與存儲系統中間直接通過專門的網絡傳輸數據,不象NAS那樣完全依托于現有的網絡,為企業的存儲問題找到了新的方法。

以前我所網絡數據的存儲方式采用的是直連存儲(DAS)方式,服務器直接和存儲連接,數據存放在附屬于服務器的磁盤陣列(RAID)上。直連存儲(DAS)方式有占用服務器資源等缺點,在備份、恢復、擴展和容災等方面產生了大量問題,并且變得日益突出。而存儲區域網絡(SAN)可以突破瓶頸問題,是目前存儲領域發展的主流。而且根據前面提到的我所的應用需求,我們決定選擇存儲區域網絡(SAN)構建我們的企業企業內網網絡存儲系統。但目前的SAN包括有IP SAN和FC SAN兩種技術,究竟選擇哪一種是我們首先遇到的難題,需要我們進行反復的探討和論證。下面我們先來看看IP SAN和FC SAN存儲系統各自的技術特點,并做一個簡單的對比。

2.4 IP SAN和FC SAN存儲系統

FC SAN存儲系統是通過光纖通道將存儲設備連接到一群計算機上,使用的傳輸協議是1997年發布的FCP協議。而IP SAN使用的傳輸存儲系統的連接方式是以太網,協議是2003年發布的iSCSI協議。FC SAN存儲系統是SCSI數據包在FC協議的網絡上傳輸,在網絡層及以下是FC協議;IP SAN存儲系統是SCSI數據包在TCP/IP協議的網絡上傳輸,在網絡層及以下是TCP/IP協議。以前存儲的唯一連接協議是FC(光纖通道)協議,而ISCSI技術出現后,也使存儲部署多了一份選擇。

ISCSI協議很好的結合了IP傳輸技術和SCSI傳輸技術的優點。IP SAN存儲是采用的ISCSI協議。因此要了解IP SAN存儲我們先從ISCSI協議開始。ISCSI協議是在TCP/IP協議之上運行SCSI協議,所以其底層的協議層都是利用的現有以太網的。在硬件上兼容現在的網卡、網線、以太網交換機等設備。很多人對于ISCSI協議是否適合構建SAN(存儲區域網絡)懷有質疑的觀點,以往構建SAN的主流協議是FC。因為FC協議可以實現高性能的傳輸,并可以提供千萬級的地址空間,適合網絡的擴展。而這些特點ISCSI協議都已具備。ISCSI協議借鑒了SCSI協議適合大數據量傳輸的優勢,所以在千兆以太網上的性能表現還不錯。

2.5 IP SAN和FC SAN的選型

IP SAN性價比高,后續維護成本低。它采用基于TCP/IP網絡的iSCSI協議技術,無需構建專用的數據傳輸網絡,存儲設備可使用普通的千兆以太網卡和普通的千兆以太網交換機連接即可。因此,IP SAN能使部署更加靈活,能夠提供分布在不同地點的服務器接入,并且管理簡單。在容災方面,IP SAN本身包括本地和異地數據容災的功能,且成本較低。當然,IP SAN也存在不足。在網絡速度方面,IP SAN能提供的帶寬要受到LAN運行狀況的影響。在千兆以太網中,IP SAN能提供理論值1Gbps的帶寬,但實際應用中,只能達到該值的30%左右。此外,IP SAN存取i SCSI數據時,如果采用普通網卡,會導致大量的CPU運算,從而增加系統性能開銷;如果換成i SCSI網卡,又會大大增加成本。

FC SAN實際上是專門為存儲建立的獨立于TCP/IP網絡之外的專用網絡,因此其存儲速度快,傳輸速率高,一般可達4GB/S到8GB/S,從而方便高效的實現數據的集中存儲。此外,FC SAN構建的存儲系統在安全性,流量控制,I/O端的速度限制等方面都有很不錯的優勢,這在長期的應用過程中已經得到了證實。FC SAN的不足主要是其高性能所帶來的高成本??傊?FC SAN與IP SAN各有自己的優缺點,至少在短期內兩者無法相互替代。不能夠籠統地說哪個更好,最關鍵的是要結合具體的需求。

從實際情況來看,我所對存儲系統的要求是:其容量要能基本滿足我所目前和今后科研生產任務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存儲可擴展性,為以后的增容做準備;能滿足不同操作系統的主機的接入,如windows、solaris等;數據的存儲和訪問有較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能提供較高的數據傳輸速度,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多用戶同時訪問的需求。從以上FC SAN和IP SAN的對比可以看出,盡管成本上偏高,但在安全性、傳輸速度等方面,FC SAN要優于IP SAN,更符合我所的要求。因此,經過多次調研,我中心決定采用FC SAN架構的存儲系統。

3 網絡存儲系統方案的設計

我所購買了EMC的基于FC SAN的存儲設備CX3-40,并重新構建了基于我所企業內網的存儲系統。主要網絡拓撲結構如下圖(省略了一些與存儲關系不是很密切的設備)。

3.1 冗余設計

在方案的設計中,如果服務器到存儲的數據傳輸是單鏈路,一旦該鏈路出現故障而不能使用,則服務器到存儲將無法連接存儲,并進行正常的數據交換。所以,我們給數據傳輸設計了雙重鏈路架構,如圖1所示。每臺服務器基本上都配備了雙光纖網卡,和兩臺同型號的光纖交換機進行連接,并且存儲CX4-40是具有雙控制器的存儲設備,這樣的設計使服務器到存儲有了冗余的鏈路,從而保證了數據傳輸的穩定可靠。

3.2 在我所企業內網中將FC SAN和DAS融合

以前,我所的存儲系統采用的是DAS模式,即服務器和存儲設備直接相連,這種存儲模式在備份、恢復、擴展和容災等方面存在重大的缺陷。隨著我所企業內網網絡中數據量的增加,服務器、工作站和客戶機的數據存儲和操作越來越頻繁,DAS存儲系統的性能已無法滿足這種變化,并逐漸成為我所計算機和網絡應用過程中的瓶頸。而FC SAN系統對于數據的讀寫有著更高效和快速的性能,適合做數據庫服務器存儲以及一些對讀取數據要求高的應用。但DAS也有它的適用環境:

1)服務器分散在各個建筑物或者部門里,沒有集中存放在一起。

2)一些軟件應用需要存儲直接連接到服務器上。

3)某些網絡服務可不必使用FC SUN存儲空間,而是繼續使用DAS。這樣,企業購置的FC SUN存儲容量可相應減少,從而節省了資金。

在購置FC SUN存儲前,我所的DAS存儲設備包括有DELL220S、SUN L8和SUN A1000。在新的存儲方案中,我們考慮到了FC SUN存儲與舊有DAS存儲的融合。如圖1所示,我們將DELL220S和SUN L8連到Legato服務器上,將SUN A1000連到SUN4800服務器上,均用來備份服務器上的重要數據,從而保證了已有DAS存儲的繼續使用。

3.3 分級存儲

數據分級存儲是指數據客體存放在不同級別的存儲設備(磁盤、磁盤陣列、存儲系統等)中的存儲方式。隨著我所科研生產的發展,在所內網傳輸的數據量將會越來越大。但是并非所有的數據都具有同樣的價值和要求同樣的存儲性能。用分級存儲的方式構建存儲體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存儲成本,為企業節約資金。所以,我所購買了兩種類型的硬盤用于存儲系統。一種是FC硬盤,它容量小,讀寫速度快,傳輸性能優異,但價格高。一種是SATA硬盤,它容量大,讀寫速度相對較慢,但價格便宜。

我所根據數據的重要性和利用率高低將數據存儲在不同類型的硬盤上。經常被讀、寫訪問的關鍵應用數據如Oracle和SQL Server數據庫、web站點、共享交流區、Ansys等大型軟件存放于FC硬盤上;而一些本身數據量大、訪問量也大但不是很關鍵的數據就存儲到SATA硬盤上,比如教學視頻、維普科技期刊查詢系統、個人文件區和打印繪圖區等等。我所所使用的分級存儲方式,既充分利用了存儲設備的性能,又科學合理地組織了數據存儲。

4 結束語

本文在充分調研、做足準備的情況下,逐步建立了起一套靈活而安全的網絡存儲系統,較好的滿足了我所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網絡存儲需求,取得了預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許亦飛.網絡存儲技術研[J].現代企業文化,2008,(23).

[2]岳焱.幾種常見的網絡存儲技術的比較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9).

[3]何佳.數據存儲技術的比較及發展趨勢[J].湖南懷化學院學報,2008,27(11).

安全技術防范范文第5篇

1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是為保護安全性而設計的, 安全應是其主要考慮。防火墻是網絡安全的屏障, 配置防火墻是實現網絡安全最基本、最經濟、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墻是指位于計算機和它所連接的網絡之間的硬件或軟件, 也可以位于兩個或多個網絡之間, 比如局域網和互聯網之間, 網絡之間的所有數據流都經過防火墻。防火墻可以控制不安全的服務, 從而大大草原提高網絡安全性, 并通過過濾不安全的服務來降低子網上主系統所冒的風險。防火墻可以對網絡之間的通訊進行掃描, 關閉不安全的端口, 阻止外來的DoS攻擊, 封鎖特洛伊木馬等, 以保證網絡和計算機的安全。

一般的防火墻都可以達到以下目的:一是可以限制他人進入內部網絡, 過濾掉不安全服務和非法用戶;二是防止入侵者接近你的防御設施;三是限定用戶訪問特殊站點;四是為監視Internet安全, 提供方便。

2數據加密技術

數據加密技術包括加密與解密技術。加密是網絡與信息安全保密的重要基礎。它是將原文用某種既定方式規則重排、修改, 使其變為別人讀不懂的密文。目前, 已成熟的加密方法有很多, 如替換加密、移位加密、一次性密碼本加密、序列密碼等。目前主要存在兩種加密類型:私匙加密和公匙加密。

公匙加密和私匙加密系統的優點是保密分量不必共享, 以便能安全地交換信息。私有部分永遠不向任何人公開, 而且, 它不可能由公用部分方便地計算出來。

3訪問控制技術

訪問控制是在保障授權用戶能獲取所需資源的同時拒絕非授權用戶的安全機制。訪問控制是網絡安全防范和保護的主要策略, 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絡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訪問。訪問控制決定了誰能夠訪問系統, 能訪問系統的何種資源以及如何使用這些資源。適當的訪問控制能夠阻止未經允許的用戶有意或無意地獲取數據。訪問控制的手段包括用戶識別代碼、口令、登錄控制、資源授權 (例如用戶配置文件、資源配置文件和控制列表) 、授權核查、 日志和審計。它是維護網絡安全, 保護網絡資源的主要手段, 也是對付黑客的關鍵手段。

目前進行網絡訪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MAC地址過濾}VLAN隔離、IEEE802.1Q身份驗證、基于IP地址的訪問控制列表和防火墻控制等。

4防御病毒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 計算機病毒變得越來越復雜和高級, 對計算機信息系統構成極大的威脅。在病毒防范過程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軟件, 從功能上可以分為單機防病毒軟件和網絡防病毒軟件。

很多病毒是通過傳輸介質傳播的, 因此用戶一定要注意病毒的介質傳播。用戶要安裝正版的殺毒軟件和防火墻, 并隨時升級為最新版本, 還要及時更新Windows操作系統的安裝補丁。

5入侵檢測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 (IDS) 可以被定義為對計算機和網絡資源的惡意使用行為進行識別和相應處理的系統。包括系統外部的入侵和內部用戶的非授權行為, 是為保證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而設計與配置的一種能夠及時發現并報告系統中未授權或異?,F象的技術, 是一種用于檢測計算機網絡中違反安全策略行為的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是為保證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而設計與配置的一種能夠及時發現并報告系統中未授權或異?,F象的技術, 是一種用于檢測計算機網絡中違反安全策略行為的技術。進行入侵檢測的軟件與硬件的組合便是入侵檢測系統。從技術上看入侵檢測系統產品基本上分三類:基于網絡的入侵檢測 (NIDS) 、基于主機的入侵檢測 (HIDS) 、分布式入侵檢測系統 (DIDS) 。

6身份認證技術

身份識別是指用戶向系統出示自己身份證明的過程。身份認證技術是在計算機網絡中確認操作者身份的過程而產生的解決方法。計算機網絡世界中一切信息包括用戶的身份信息都是用一組特定的數據來表示的, 計算機只能識別用戶的數字身份, 所有對用戶的授權也是針對用戶數字身份的授權。如何保證以數字身份進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這個數字身份合法擁有者, 也就是說保證操作者的物理身份與數字身份相對應, 身份認證技術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作為網絡安全防范的第一道關口, 身份認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采用的身分認證技術主要是數字簽名和鑒別。

7結束語

總的來說, 網絡安全不僅僅是技術問題, 同時也是一個安全管理問題。我們必須綜合考慮安全因素, 制定合理的目標、技術方案和相關的配套法規等。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安全的網絡系統,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網絡安全防護技術也必然隨著網絡應用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摘要:網絡技術的普及, 使人們對網絡的依賴程度加大, 對網絡的破壞造成的損失和混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這也就使得需要對網絡安全做更高的要求, 將對比較成熟的網絡安全防范技術防范措施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安全,防火墻

參考文獻

[1]葛秀慧.計算機網絡安全治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

[2]張琳, 黃仙姣.淺談網絡安全技術[J].電腦知識與技術, 2006, (11) .

安全技術防范范文第6篇

2、網絡安全防范中數據庫挖掘技術的應用

3、露天礦開采技術創新及其安全防范措施探析

4、簡析衛星廣播電視信號安全防范技術

5、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網絡安全及其防范技術

6、化驗室安全防范技術探討

7、淺談對網絡安全及防范技術

8、計算機系統漏洞與安全防范技術探討

9、全國打印機復印機信息安全防范(防偽)功能的技術標準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10、智能化工廠的網絡安全防范技術分析

11、安全防范技術在甘肅省博物館新館中的應用

12、高校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范技術分析

13、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技術分析

14、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措施技術分析

15、油田企業網絡信息安全防范技術分析

16、WLAN安全技術及安全防范措施

17、新形勢下網絡工程安全防范技術淺析

18、從人才職業能力論安全防范技術專業基礎課教學改革

19、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及防范對策研究

20、《安全防范技術基礎》課程教材編寫的探索與實踐

21、《辦公自動化信息安全防范技術規范的研究》項目考察團赴日本考察  

22、淺析電力工程架空線路施工技術應用及安全防范措施

23、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技術的研究和運用

24、數字圖書館資料信息的安全與防范技術探析

25、有關企業內部網絡安全防范的方案設計及信息技術探討

26、計算機網絡安全及防范技術探討

27、淺論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技術的應用

28、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安全防范對策探討

29、初中體育排球技術教學的訓練要點和安全防范

30、城鎮燃氣管道安全風險防范技術探究

31、電力基建安全的防范技術分析

32、海洋安全防范系統工程防腐技術與應用

33、計算機網絡安全及其防范技術

34、數字圖書館資料信息的安全和防范技術分析

35、信息技術在局域網安全防范中的應用

36、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技術研究

37、關于計算機數據庫的安全防范技術探析①

38、安全防范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

39、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技術淺析

40、淺析校園網網絡安全及防范技術

41、SVAC安全防范監控數字視頻編碼技術標準規范文獻綜述

42、關于高職安全防范技術專業創建與發展

43、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安全及防范對策

44、高職院校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技術和安全防范策略

45、芻議計算機數據庫的安全防范技術

46、研發調試類計算機信息安全防范與檢查技術研究

47、面向科技管理系統的安全防范技術研究

48、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技術

49、企業內部網絡安全防范的方案設計及信息技術

上一篇:企業文化月度工作計劃范文下一篇:廚師半年工作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