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環??萍脊疽巹澐段?/h1>
2024-04-05

環??萍脊疽巹澐段牡?篇

環保監理總結

環保監理總結

一、工程概況

溫福鐵路第二標段起點里程DK137+113.27~DK186+921.88止,全長49808.61M。標段起點位于霞浦縣牙城鎮赤溪村,經由三沙、霞浦、鹽田鎮龍風店村、福安市溪尾鎮宮兜村、坑元村、止于灣塢村。本合同段由中鐵十九局、二十四局聯合體共同組織施工,中鐵十九局為主體單位。施工區段劃分是:DK137+113.27(標段起點)~DK155+167.43(羅漢溪特大橋福州臺臺尾)段長18054.16M(主要工程赤溪河特大橋、上灣山隧道、青岙隧道、霞浦車站、羅漢溪特大橋)及DK168+525.77(杯溪大橋溫州南臺臺尾)~DK176+182.32(宮兜大橋溫州南臺臺尾)段長7656.55M(主要工程杯溪大橋、黃土嶺隧道、里梅溪大橋、官嶺尾隧道、上村大橋、溪尾隧道)由中鐵二十四局施工;DK155+167.43~DK168+525.77段長13358.34M(主要工程霞浦隧道)及DK176+182.32~DK186+921.88(標段終點)段長10739.56M(主要工程宮兜大橋、山頂巖隧道、天池山隧道、灣塢特大橋、福安車站)由中鐵十九局施工。

本標段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該范圍內隧道、橋涵(含公跨鐵)、路基工程及電纜槽、接觸網支座基礎、聲屏障、綜合地線、連通管道、隧道內的整體道床、正線和車站Ⅰ~Ⅳ股

1 溫福鐵路福建段監理聯合體石家莊鐵源霞浦監理站

環保監理總結

道15cm厚的道碴和其他到發線15cm厚的底碴、改移道路、站場建筑設備、大型臨時設施、過渡工程等配套工程施工、竣工及缺陷修復。

二、監理依據

(一)國家和鐵道部頒布的有關基本建設的政策和法規;

(二)國家和鐵道部、建設部頒布的有關工程建設監理的各項規定;

(三)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規;

(四)鐵路施工規范和竣工驗收關于環保的要求;

(五)國家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規和當地環保和水土保持的有關要求。

三、監理過程

(一)準備工作

工程開工前,組織現場監理學習各種有關環保的政策、法律、法規、技術規范、標準、熟悉合同文件、核對設計圖紙、勘察施工現場和施工環境。審核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環境保護保證體系,根據施工單位的投標承諾檢查施工單位機械、人員、設備進場情況;審查分包單位資質、總監理工程師審查施工單位的開工申請,滿足條件時,簽發開工令并報建設單位備案。

(二)施工控制

2 溫福鐵路福建段監理聯合體石家莊鐵源霞浦監理站

環保監理總結

1、生活區保護

(1)工地房屋建設標準化,保證環境優美,不亂倒垃圾,營造良好環境。在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設置足夠的臨時衛生設施,經常進行衛生清理,加強流行性疾病的預防工作,同時在生活區周圍種植花草、樹木、美化生活環境。

(2)混凝土拌和站設在遠離居民區的荒地,搭設攪拌棚,并在拌和機上設置噴淋設備,以減少揚塵。

(3)水泥采用袋裝水泥,在拌和站設立水泥庫存放,在地面上橫排枕木做垛地,四周用石棉瓦圍擋,庫頂用石棉瓦和彩條布覆蓋。水泥庫與攪拌棚連為一體,以減少搬運過程中的揚塵。

(4)報廢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運出現場并按規定進行處理。對施工中廢棄的零碎配件、邊角料、水泥袋、包裝箱等及時進行收集清理并搞好現場衛生,以保護自然環境與景觀不受破壞。

2、水污染防護

(1) 現場攪拌機前臺及運輸車輛清洗處設置沉淀池。排放的廢水要排入沉淀池內,經二次沉淀后,方可排附近河道或回收用于灑水降塵。未經處理的泥漿水,嚴禁直接排入河道。

(2)隧道施工過程中對水的污染主要是隧道施工產生的污水,污水中含懸浮物、油類物質、石屑及石粉。在施工

3 溫福鐵路福建段監理聯合體石家莊鐵源霞浦監理站

環保監理總結

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水源不受污染。主要做法是施工現場修建沉淀池和氣浮池,先將污水排入沉淀池,除砂的進入氣浮池內,除去懸浮物、油類物質并進行中和處理,檢測達到排放標準后排入河流。

(3)橋梁鉆孔樁施工期間,在孔樁邊設置泥漿處理池,待沉淀后,將泥漿清理運走,污水進行鉆孔二次利用。

(4)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現場臨時食堂,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池,產生的污水排放要經過隔油池。平時加強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5)現場存放油料的地面進行防滲處理,如采用防滲混凝土地面、鋪防油氈等措施。在使用過程中,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防止土壤受到污染。

(6)工地臨時廁所的化糞池采取防滲措施,并盡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內的水沖式廁所,同時做好防蠅、滅蛆工作。

(7)化學用品、外加劑等應庫內存放,妥善保管,防止污染環境。

(8)加強對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的監測,配合當地環境監測部門搞好輿論宣傳和監督工作,加強對沿線施工廢水的控制,發現新的污染問題及時進行處理,防止水質惡化。

3、防止水土流失保護

在農田、魚塘區施工過程中,對既有的排灌系統加以保護,并修建臨時水溝,保證排灌系統的完整性。

4 溫福鐵路福建段監理聯合體石家莊鐵源霞浦監理站

環保監理總結

四、主線路堤邊坡支護、排水和綠化工程 十九局:

DK155+167.44~DK155+373路堤邊坡支護;空心磚防護40698塊,M7.5漿砌片石186方。排水:漿砌片石637m³,砼136方。綠化:植草1551㎡,種植灌木14133株,草皮1110㎡,亞喬木146株。DK168+448~DK168+525.77路堤邊坡防護漿干砌片石161m³,土工網墊282㎡。排水:砼25m³;噴播植草250㎡,灌木2538株,亞喬木47株。DK176+522.99~DK176+549邊坡防護:漿砌片石114m³,土工網墊47㎡,土工格柵1972㎡。排水:砼14m³。漿砌6m³。綠化:植草250㎡,灌木2950株,亞喬木107株。DK180+229~DK180+267邊坡防護:土工網墊168㎡,漿砌片石57m³。排水:C10砼15m³。漿砌56方。綠化:種植灌木1040株,植草396㎡,亞喬木24株。DK180+346.16~DK186+571邊坡防護:干砌片石1492m³,砼36m³,土工網墊790㎡,漿砌片石382m³。排水:C15砼84m³,漿砌47m³。綠化;灌木8803株,植草3005㎡,亞喬木135株。DK185+750~DK185+759邊坡防護:土工網18㎡,漿砌片石23m³。排水:C15砼7m³,漿砌片石3m³。植草460㎡,灌木2298株。DK186+110~DK186+921.88邊坡防護:漿砌片石1521m³,土工網1521m³,土工格柵21397+13520m³,漿砌片石6221m³,C10砼288m³。排水:C10砼279m³,漿砌片石350m³。植

5 溫福鐵路福建段監理聯合體石家莊鐵源霞浦監理站

環保監理總結

草4939㎡,灌木29054株,亞喬木819株。

DK142+690~DK143+373路堤干砌片石防護6124m3;,DK152+090~DK153+607.5路堤噴播植草1073m

2、土工網墊1562m

2、干砌片石9170m

3、m7.5漿砌片石6099m

3、土工格柵69439m

2、空心磚防護196083塊、空心磚噴播植草10030m2。 二十四局:

DK168+448~DK168+525.77路塹邊坡防護漿砌片石91m³。DK176+522.99~DK176+549 邊坡防護噴射混凝土105㎡,擋墻261m³。爬墻虎40株,植草60㎡,灌木210株。DK180+346.16~DK186+571邊坡防護:擋墻458方。綠化:植草703㎡,灌木3353株,亞喬木146株。DK185+750~DK185+759邊坡防護:擋墻22m³,灌木120株。DK186+110~DK186+921.8

8、 DK183+515~DK183+750邊坡防護:擋墻6182m³,自鉆式錨桿1648m。噴混凝土258㎡,綠化:植草5275㎡,灌木58794株,亞喬木402株。

DK138+140.9~DK138+391.8

9、DK150+577~DK152+090噴播植草7898m

2、M7.5漿砌片石8254m

3、C15片石砼擋土墻17140m

3、客土噴播植草2517m

2、樁板墻樁身C20砼5220m

3、預應力錨索6921m、錨桿(R32N )2244m、土工網墊2303m

2、空心磚噴播植草7638m2。

1.4.3 施工臨時占地區(包括拌和站場地、預制梁場、

6 溫福鐵路福建段監理聯合體石家莊鐵源霞浦監理站

環保監理總結

臨時辦公生活區等的擋墻、排水溝和復墾工程)

施工臨時占地1308.819畝。防護漿砌片石3559m³,干砌片石1223m³,鋼筋混凝土2343 m³。

五、竣工驗收

環??萍脊疽巹澐段牡?篇

2011年公司落實施工項目71項,現已開工29項,公司的各項施工生產順利進行,下面我就公司近期安全環保工作情況進行匯報:

一、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建設。

按照公司的要求,施工作業現場按50:1的比例配備了專職安全監管人員62名,新增加了18名同志,全部是經過公司認真選拔,能夠勝任安全工作、責任心強的人員。為保證安全監管隊伍的穩定性,現場監管人員工資補貼及獎金系數與現場技術人員相同。公司制定了考核細則,對這些人員進行考核,對于各項安全工作開展好的監管人員給予獎勵,對不認真負責的監管人員進行批評,對不勝任的人員堅決清除出監管隊伍。

二、落實屬地管理,開展三項制度。

公司分層次對領導層、副科以上干部、項目經理、安全監管人員、班組長等進行“三項制度”、HSE管理原則、STOP檢查卡、習慣性違章零容忍等進行培訓,形成全員參與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公司目前已經開展安全生產啟動審批、三項安全技術交底、危險作業許可制度,開展班前安全風險分析,實行習慣性違章零容忍,編制了各工序STOP檢查卡。

1、強化作業風險管理。加強了施工作業前風險分析。 1

公司今年將******處理廠及系統配套工程(一標段)和*****注入站工程作為試點,在施工前項目經理和班組長按時組織召開安全生產會和安全風險分析會,形成《安全生產會議記錄》和《安全風險分析會記錄》。項目安全生產會由項目經理主持,每周召開一次。在危險作業、交叉作業、關鍵工序開始前,項目經理組織召開項目安全生產會,親自組織討論安全施工方案及措施。班前安全風險分析會由班組長主持,每天作業前召開。公司對項目經理和班組長進行了風險分析等方面的培訓,要求項目管理人員深入班組,參加班前安全分析會,指導員工進行風險分析,會議記錄在作業前由項目經理,安全監管人員和班組長簽字確認。

2、加強風險削減措施的檢查確認。通過實行作業許可制度,對危險作業的申請、批準、實施和關閉進行規范。公司組織人員編制了STOP檢查卡,并組織了培訓,在各施工現場進行推廣。

三、完善各項安全環保制度,按要求認真組織落實 按照公司《安全環??己宿k法》的要求繼續完善《健康安全環境管理辦法》和《HSE監督管理辦法》,公司制定了《安裝公司安全獎勵實施方案》,對在工作中存在的領導個人安全行動計劃不落實,管理部門不認真履行直線責任,以及現場存在的違章違規等情況進行認真考核。今年公司將按照績效獎金的15%的權限,進行安全績效考核。安全獎的發放周

期與績效獎金發放同步,施工期間每月按績效獎總額15%提取,按月發放;年末按績效獎補差總額15%計提,一次性發放;提取的安全獎金額由公司統一按考核結果發放至各基層單位。

四、加強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安全環保部由專人負責HSE信息系統管理工作,每天登陸HSE信息系統,及時更新各種數據和信息。

結合正在開展的特一級資質取證工作,公司開展了項目綜合安全管理平臺系統的建設。針對12項投資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開展系統建設工作,我單位的項目管理平臺安全模塊基礎資料錄入已經完成。目前存在的問題是HSE計劃書審批部分由于系統原因,審批過程還沒有結束,正在與信息管理部門溝通,估計1-2天能完成。其它需要與時間、工程進度保持一致的內容,通過與其它模塊溝通,隨時跟進。

公司安全主管部門認真組織對領導層、管理層、作業現場、重點單位和部位進行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嚴格獎懲。繼續設立HSE曝光臺,對“三違”行為及安全隱患在公司范圍內予以曝光展示。全面實行HSE管理考核評分制度,基層單位考核項目部,公司考核基層單位。對于存在問題較多,整改不及時,問題隱患重復發生,或分值連續排在末位的單位,在按管理辦法進行處理的同時,基層主要領導要在公司經理辦公會上做檢查。

各單位嚴格落實安全一票否決制,對事故原因及時分析,對責任人及時處理。對于在安全工作中思想不重視、措施不落實、管理不到位,給企業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和重大社會影響的責任人,要按照上級要求及公司相關制度,堅決予以嚴厲追究,該罰款的罰款,該處分的處分,該免職的免職,決不能姑息遷就。

環??萍脊疽巹澐段牡?篇

基本要求是:——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

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統籌城鄉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壯大創新人才隊伍,推動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節約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堅定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改革,加快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分享發展機遇。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 萬鋼]“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攻堅階段。國務院剛剛發布了“十二五”規劃綱要,描繪了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明確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方向和重點,也對科技工作做出了新的戰略部署。

[萬鋼]“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攻堅階段。國務院剛剛發布了“十二五”規劃綱要,描繪了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明確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方向和重點,也對科技工作做出了新的戰略部署。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規劃》明確提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更

多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科技規劃綱要》),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攻堅階段。

二 從國際發展的趨勢來看,國際金融危機使世界各國面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深度調整壓力,經濟發展對于發現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需求更加急迫。世界科技發展正孕育著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各主要國家積極搶占未來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全球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變革時代。

二、 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來看,“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

但依靠物質消耗、要素投入和低成本比較優勢的發展模式難以持續。我國正處在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階段,迫切需要把自主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使自主創新成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內在動力。

三、 從科技發展的現狀來看,過去五年我國科技飛速發展,科技創新能力加速提升,進

入重要躍升期。在“十一五”起始之年,我國頒布了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在2007年,

新修訂的科技進步法通過實施,要求中央財政對科技投入的增加要超過當年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加幅度。

四、 “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長20%以上,2010年達到1890億元。

帶動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接近7000億元,居世界第3位。研發人員全時當量年均增長13%,2010年接近260萬人年,居世界第2位。2010年,我國科技論文被SCI數據庫收錄近13萬篇,位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數排名由世界第13位上升到第8位。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13.5萬件,居世界第3位。技術交易市場健康發展,2010年交易合同達23萬項,合計3906億元。國際專利申請量達到1.2萬件,是2005年的近5倍,位居全球第四位。

取得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舉世矚目的標志性創新成果,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天河一號”峰值運算速度達到4700萬億次,躍居世界第一;超級雜交水稻畝產超過900公斤;和諧號動車組CRH380最高試驗速度達到486.1公里;“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成功潛入3759米海底,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后第五個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我國整體科技發展水平已經處于發展中國家前列,一些科研領域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二、充分發揮科技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支撐引領作用 “十二五”期間,要切實把科學技術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落實《科技規劃綱要》的各項戰略任務,用科技的力量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一)加快實施科技重大專項,積極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把實施重大科技專項作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抓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力爭取得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 ](二)前瞻部署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瞄準世界前沿技術發展,重點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搶占戰略制高點,優化和完善基礎研究布局,促進基礎學科協調均衡發展,推動跨學科研究,培育和支持新興交叉學科。

(二)前瞻部署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瞄準世界前沿技術發展,重點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搶占戰略制高點,優化和完善基礎研究布局,促進基礎學科協調均衡發展,推動跨學科研究,培育和支持新興交叉學科。

三)運用高新技術加快提升傳統產業。大力推進制造業信息化,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和重點產業振興。加快發展創意產業、研發設計與服務、現代物流等知識型現代服務產業,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

(四)切實加快農業農村科技創新。繼續實施糧食豐產工程,加快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施農村清潔社區、農村信息化、科技特派員等科技行動,構建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要支持農村農業科技人員進村入戶,把科技帶到農民的身邊,使農民的生產生活能夠得到更強的科技支撐。

(五)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加強人口健康、環境保護、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等重點領域的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制定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科技行動規劃,加強氣候變化的科技問題研究。

三、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改革是科技創新發展的巨大動力。“十二五”期間,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

(一)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以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作為突破口,深入實施技術創新工程,發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強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繼續推動知識創新工程,建立完善現代院所制度,加強研究型

大學建設。建設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創新體系,推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完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

(二)推進國家科技計劃管理體制改革。改革的主要思路和重點是:聚焦戰略目標、加強系統布局,優化資源配置、鼓勵開放共享,加快技術轉移、促進成果產業化,加強科學管理、完善監督評估,重視人才培養、營造良好環境。通過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簡化科技計劃項目申報、預算和審批等程序,減少科研人員為爭取項目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使他們能把主要時間集中到科學研究活動上。

(三)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進力度。優化財政科技投入結構和方式,鼓勵企業創新,完善并落實財稅金融等各類激勵措施,制定促進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的激勵政策,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進一步加強科普工作,鼓勵支持民間發明創造。

四)著力增加全社會科技投入。確保財政科技投入的穩定增長。要通過多種政策措施,繼續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推進科技金融,積極促進民間資本投向科技創新。

(五)造就宏大的創新人才隊伍。制定中長期科技人才發展規劃和重點領域高層次創新人才專項規劃,深入實施“千人計劃”,組織開展“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培養引進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團隊。加強一線實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師和技能人才的培養。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體系,營造科學民主、學術自由、嚴謹求實、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

(六)進一步擴大科技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推進平等互惠的國際科技合作,加大參與國際科學計劃的力度,支持我國科學家參與國際組織的領導工作,發揮我國在國際技術標準制定中的作用。鼓勵和支持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研發中心,支持科研機構和企業走出去。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以推動先進技術轉移和應用為重點,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科技援助。

“十二五”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將進入攻堅階段,我們將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圍繞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做好科技工作的各項戰略部署,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對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支撐作用,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

中央電視臺記者]“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支撐,請問您怎么理解綱要提出的對我國科技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謝謝。

“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以科學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其中一個重要的基本要求就是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這個要求已經落實到規劃確定的各項指標當中。比如在科學教育一欄中,明確全社會用于研究試驗的支出要占GDP的2.2%,這個支出包含了國家財政對于科技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全社會,特別是企業用于創新的支出。

第二個指標是每萬人發明專利的擁有量,這個指標意味著我們國家在新的五年發展中,會更加注重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和應用。也意味著今后科技創新必須更加注重和經濟發展的緊密結合,更加注重惠及民生、惠及大眾,更加注重“人”的因素,發揮人的創造能力。 未來五年計劃

我們國家在下一個五年規劃中,將繼續推動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其中,培育和發展戰略型新興產業是我們部署的重點。比如說,在代表著現代裝備制造最高端的芯片制造裝備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方面,在“十一五”期間我們完成了關鍵的65納米刻蝕機、離子注入機和一系列生產、封裝等方面的關鍵裝備研制。這些裝備都進入了生產線,實現產業化應用,甚至進入了國際市場。在此基礎上,下一個五年,我們將著眼于更加高端的技術和產品發展,力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比如說要向45納米、32納米的方向進軍,來滿足我們國家

未來信息化和下一代移動通訊等方面的需求。

再如,早在“十五”時期,我們就啟動了關于第三代移動通訊的研究,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2009年至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訊的推廣應用有了很大的發展?,F在,經過重大專項的實施,我們第四代移動通訊已經申請成為第一個第四代移動通訊的國際標準。在下一個五年中,我們要使它逐步地走向市場。在上海世博會上,第四代移動通訊已經進行了示范性應用,我們希望將來它能夠對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產生更大的推動作用。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重點突出了關注民生。民生問題最重要的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解決好人民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這里面新型醫藥的創制十分重要。我曾經去考察了一個民營制藥廠,他們在參與國家重大專項中,開發了一種抗癌的新藥,過去靠進口,一個療程大概是四萬塊錢,用了我們的新藥,大概一個療程降到六千塊錢。大家可以設想,它能夠解決多少人的難題。

我們在傳染病重大專項中,積極構建治療傳染病的防御平臺、防御網絡,使我們能夠有能力從容地應對像甲型流感這樣的疾病。同時,要提高和改進對像艾滋病、結核病、乙型肝炎這類傳染疾病的治療效果。另外,在其他方面,比如對環境污染的治理、油氣田開發、大飛機研制、高端數控機床等方面,我們都有重點的部署等等。

關于國際合作,“十一五”期間,我國通過平等合作,參與了一系列的國際大科學工程,這些國際大科學工程都涉及到人類長遠的未來,比如說熱核聚變實驗堆,就是ITER工程,由十多個國家共同出資建設發展。比如說關于人類基因組、三千米海深以下的深海鉆探等重大科技工程,中國也是一個平等參與的伙伴。同時,我們自己牽頭發起了關于中醫藥研究應用國際化的合作項目。“十二五”期間,我們正在考慮參加一系列對于未來發展、對于人類健康、對于應對氣候變化更有利的國際大科技合作工程。

在技術創新領域,我們也在積極組織和參與,特別是涉及新興產業方面的重大聯合試驗項目,比如說在去年G20能源科技部長會議上,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共同推動了世界電動汽車試驗示范城市的項目。

在今后雙邊的國際合作方面,我們去年和美國建立了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發中心,雙方將共同確定重要領域,比如說潔凈煤,碳捕獲、儲存和利用技術、建筑節能、清潔交通等方面加強合作。我們和歐盟將在共同支持中小企業在能源領域的創新,在伽利略計劃以及衛星通訊等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

我們也要加強和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合作,比如說我國的超級水稻在東南亞國家以及在非洲一些國家的應用,青蒿素在對外醫療援助方面的普遍應用,特別是在非洲國家的應用上。我們和非洲、中東的一些國家在聯合進行水處理、水資源利用、節水農業等方面的合作??萍己献饕呀洺蔀榱宋覀儑覍ν庠囊粋€重要組成部分。

我想問萬部長的一個問題,不久前日本發生了大地震,引發了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造成了民眾的恐慌,對于日本的這次事故,中國科技部門得到哪些警示?在“十二五”能源的安全使用方面,中國科技部門會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中國科技界對于日本這次由于多重自然災害的疊加對人民造成的損失也是感同身受,希望日本能夠盡早的從災害中恢復。我們對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情況通過各種媒體和信息渠道進行觀察和研究,應該說,這次災害是多重災害疊加——地震、海嘯等,造成供電系統終止導致的災難性事故。我們專家一直在進行分析,希望從它當年建設堆型的角度,以及問題的產生和處理的過程中來學習、汲取經驗,并對我國核能的發展提出更好的建議。

國務院針對這個問題專門召開了常務會議,同時也作出了幾項重要的決定,我就不贅述了。從科技的角度來說,首先要加強污染及影響的監測和檢驗;其次,要對現有運行的核電站進行更加周密的安全性分析,特別是參照事故的處理經驗和過程,進行更加周密的審視;

第三,要對我國重大專項中關于先進核能,也就是第三代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的研究,加大投入,按照世界公認的標準,加強安全度的研發和設計??傊?,發展核電一定是安全第一,要把核安全貫穿于核電發展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在源頭研發、工程設計建設、運行管理、災害防御預警等方面,一定要尊重科學,以科學的態度更加嚴謹、嚴密地來做好核電安全工作。 ]我有兩個問題想請教一下萬部長:一是我們這幾年比較頻繁聽到的一個詞就是“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我也聽業內人士講,這種說法里面有一些水份,您如何看待業內人士這樣的評價?從科技主管部門來講,有沒有什么比較好的辦法能夠擠掉這樣的一些水份?二是去年中國兩位學者施一公和饒毅發表了一篇文章,是針對我們中國目前科研經費分配體制方面的問題,認為一些像靠拉關系這樣一些現象影響了科研工作者積極性和科研的水平。我知道科技部很重視這個事情,正在研究如何改進科研經費的獲取、分配以及對項目的評估,您能

否說明下一步的具體改革措施?謝謝。

環??萍脊疽巹澐段牡?篇

“十一五”工作總結與“十二五”發展規劃

“十一五”工作總結

一、 基本情況

2007年7月啟東市委、市政府為“發展創新型經濟,建設創新型城市”,提高區域創新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籌備建立了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家為宗旨的啟東科技創業園。為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2008年11月,啟東科技創業園出資300萬元注冊成立了啟東創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具體負責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管理與服務工作。公司實行管委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下設綜合管理、招項引智、企業服務、建設與物業管理四個服務部門,為入孵企業提供政務、商務、信息、咨詢、市場、培訓、融資、人力資源、科技項目申報、物業管理等服務。

經過四年的發展,至“十一五”末,啟東科技創業園擁有南區、北區、西區三處孵化場地,可支配場地面積總計38000多平方米,其中孵化企業使用場地為32000多平方米,公用設施4000多平方米,孵化場地占總場地的83%。在孵企業95家,畢業企業37家,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2700多個。孵化器初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

1 生物技術與醫藥、軟件與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為主的孵化領域。2009年,創業科技服務公司被認定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2010年3月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大學生科技創業見習基地試點單位;2010年12月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二、 工作舉措

(一)加強團隊建設,建立高效優質管理服務隊伍。園區開辦之初,就成立了由市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組成的領導班子,負責啟東科技創業園建設、科技孵化器管理、相關政策制訂和綜合協調等工作。并逐步形成了由園區管委會為行政主管,創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從事業務管理與服務,創業導師進行專業輔導的管理服務體系。園區管委會下屬的啟東創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從機關有關職能部門選配了13名大專以上學歷具有強烈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掌握一定經濟管理知識和技術業務的同志,從事科技企業孵化器的服務與管理工作。2010年選聘了4名具有豐富創業創新管理經驗的企業家和科技專家擔任創業導師,配備了2名創業輔導員,8名創業聯絡員,建立了創業導師體系,展開了創業論壇、創業診斷、專題研討、導師對接等活動。

(二)加強載體建設,改善科技企業入孵成長環境。“十一五”期間,創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不斷加強和完善孵化器功能區的建設。2007年10月建立的孵化器西區孵化面積從開

2 始時的8000多平方米,到“十一五”末達到了13000多平方米,在孵企業21家,涉及的機電一體化、新能源、電子信息等領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2008年1月建立的孵化器南區孵化面積從開始時的6500平方米,到“十一五”末達到了9300多平方米,在孵企業20家,涉及的軟件與服務外包、動漫設計、文化創意等技術領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08年11月建立的孵化器北區到“十一五”末,擁有孵化場地16800多平方米,以精密儀表、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與醫藥、新材料、軟件開發和服務外包為主的54家在孵企業,已初現新興產業雛形。

“十一五”期間,園區加強孵化區域載體建設,先后投入500多萬元,升級改造孵化場地,完善、配套了商務中心、會議中心、培訓中心、網絡機房、員工活動室、員工餐廳、員工公寓等設施,滿足了入孵企業研發、辦公、生產和生活需求,為孵化企業“從容起步、快樂飛翔”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三)加強平臺建設,提高企業創新創業服務水平。一是構建政務商務服務平臺。免費為入孵企業提供工商、稅務登記、銀行開戶、組織機構代碼審批等政務服務。同時建好商務中心,滿足入孵企業對辦公、通信、傳媒、接待等方面的需要,降低企業的商務成本。二是構建科技服務平臺。建立了上海交大技術轉移中心〃啟東工作站、南京理工大學軍

3 民兩用技術〃啟東服務中心,為入孵企業提供科技信息與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與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平臺;建立了江蘇省級科技服務中心,收集、整理和發布科技成果項目的轉移、需求信息,指導企業制訂技術創新工作目標和實施計劃,協助企業做好自主知識產權申請,新產品、新成果技術鑒定,組織企業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對接活動。三是構建項目申報服務平臺。與各級科技部門銜接,及時幫助入孵企業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扶持資金,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僅2009年就為羅斯混合器、三信塑膠裝備、致遠生物技術、巨龍石化裝備等8家入孵企業申報了9項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獲得各級財政資助資金近300萬元。四是構建資金服務平臺。設立300 萬元的專項孵化基金,為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和項目提供必要的孵化資金扶持?;弁?、首科、順康、大森等9家企業獲得了總額95萬元的孵化資金的支持。同時,搭建孵化企業與金融機構的融資平臺,組織各大銀行開展“銀企”對接活動。三信塑膠、捷捷微電子等一批優秀高科技企業先后獲得金融機構6000多萬元的授信支持,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資服務。五是構建中介服務平臺。與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南通金正會計師事務所、啟東江城法律服務所等中介單位簽訂了常年的合作協議,在園區設立服務窗口,為入孵企業提供專利代理、財務審計、稅務和法律咨詢等服務。六是

4 構建人才資源交流平臺。幫助入孵企業開展人才招聘、辦理人事代理人數達110名,與市人才中心共建高層次人才數據庫,與入孵企業人才需求互動對接,為入孵企業提供人才支撐。

(四)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孵化企業創新發展能力。在國家和省出臺鼓勵和促進科技創新創業若干政策的基礎上,啟東市政府專門出臺了《關于鼓勵和促進科技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意見》、《關于加快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關于建立啟東科技創業園的實施意見》、《關于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實施意見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決定》、《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突出了對創新型企業、創新型人才、科技創業園和科技孵化器建設的支持。啟東科創園管委會也相繼出臺了《入孵企業管理辦法》、《入孵企業考核辦法》、《畢業企業管理辦法》、《孵化基金管理辦法》、《關于建立創業導師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突出了對在孵企業和畢業企業的培大扶強。

三、工作業績

(一)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企業。“十一五”期間 ,共入孵了科技型企業132家,畢業了37家。通過孵化培育三信塑膠裝備、三上機電制造、巨龍石化裝備等9個畢業企業被認定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混合器公司、國萊特、三信塑膠裝

5 備、三上機電制造四家企業建立了南通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0年在孵的95家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總收入1.03億元,37家畢業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總收入4.4億元。其中南通三信塑膠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經過三年的孵化培育,目前已具備年產220臺套的數控智能型高速多層共擠流延薄膜機組和500臺電暈處理機的能力,形成5大類20多個系列產品,遠銷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成為該行業的領軍者。

(二)轉化了一批科技成果。“十一五”期間,在孵企業和畢業企業共開發和轉化了120多個科技項目和科技成果。開發的科技項目列入國家、省、南通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的有37項。其中川江源科技公司的“三維服裝內衣CAD軟件”、三信塑膠裝備公司的“3DT型曲面電暈處理機”、三上機電制造公司的“SLH—A施工升降機樓層無線呼叫器”等9個項目分別列入國家創新基金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火炬計劃項目,獲得了國家級科技資金資助。三信塑膠裝備公司的“織物生態染色用常壓低溫等離子體處理設備的研發與工業化應用”、混合器公司的“全自動在線胺液過濾裝臵”、大森電子公司的“3D虛擬交互式PLC模擬工業生產現場遠程操作系統”、慧通數碼科技公司的“采用慧通語音識別系統前端處理的數碼轉接頭”列入江蘇省科技創新基金項目,獲得了省級科技基金資助??瓢补狙邪l的“礦用隔爆型監視器”、首科公司研發的“電池供電壓力遠傳終端(RPU)”、日聯光電公司

6 研發的“集成電路用高精度x射線檢測設備”等11個產品被認定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機場專用多重節能空氣處理機組”、“電能動態補償裝臵”、“礦用隔爆型監視系統”等36項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轉化,形成了批量生產,并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此外71家企業申請了138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1件。注冊商標27件。

(三)集聚了一批高層次人才。大力實施人才引進計劃。到“十一五”末,在孵和畢業企業從業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占63%,大學生創業企業達到了57家。引進16名博士生,35名碩士生,5名留學歸國人員,2名省創新創業人才,施展了各自的才華,發揮了領軍作用。留學歸國人員趙風光博士研發的“語音識別前端處理器”被認定為國家技術創新基金項目,趙風光博士被認定為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碩士生聶官鴻、蔣劍鋒研發的集管網(壓力、流量、質量等物理數據采集)無線遠程檢測、管網控制校核和調度系統以及突發事件報警于一體的“電池供電無線實時監測終端”被認定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江蘇省自主創新產品”,并以獨有的技術優勢與德國E+H、DPUR、英國ABB等8家外企,一起出席了廣州亞運會場館承建商邀請會議,參加了產品現場測試,獨占鰲頭,技術指標領先于國外發達國家同類產品,一舉拿下了亞運場館500套的訂單。蔣劍鋒也榮膺“江蘇省青年科技創業明星”。

“十二五”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國家孵化器建設“十二五”發展綱要為統領,以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江蘇沿江沿海開發深入實施、啟東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為契機,以創新驅動、優化環境、拓展功能、提升服務為目標,全面實施科技孵化器“躍升”和“孵鷹”計劃,推動孵化器發展總體規模,加速建成一流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企業加速器和科技研發機構,奮力躋身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第一方陣,為促進區域經濟及高新技術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建設創新型縣市做出貢獻。

二、 規劃原則

(一)堅持創新驅動,以人為本,建設“四高聯動”型創新園區。注重源頭創新,引導集成創新,推動研究開發、知識產權與標準化同步發展。以高新技術為引領,傳統產業為依托,突出行業特色,加快轉型升級。以人為本,確立人才資源是第一戰略資源理念,充分發揮啟東地處長三角各類人才集聚優勢,更加重視識才、攬才、用才,以人才育產業,以人才促轉型。加快實現向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的創新發展,使科技創業園成為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集聚、創新的高地,實現園區高新技術產業、高端服務業、高層次人才和高品質人居環境的“四高聯動”。

(二)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建設可持續發展實驗園區。充分依托現有產業基礎,著眼未來發展趨勢,突出產業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培育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和帶動全局的支柱產業。通過高新技術改造,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環保優先,確保環保優先理念貫穿于規劃、建設、招商和管理全過程,推動人文生態、產業生態、環境生態三態合一,走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的新路,把園區建成可持續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實驗區。

(三)堅持高點定位,融入上海,躋身國家級孵化器第一方陣。突出產業定位、空間布局、功能板塊、基礎配套,統籌編制園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綜合考慮自然、經濟、技術、社會等各方面因素,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呼應江蘇沿江沿海開發戰略實施,充分發揮啟東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優勢,注重發展理念、發展規劃、功能定位與上海的全面對接;注重政策舉措、市場體系、產業發展與上海的深度銜接;注重體制、機制、管理、服務等與上海的互動交流,努力提升服務企業的水平和能力,創建一流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實現孵化器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三、發展目標

(一)到“十二五”末,孵化器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其中孵化企業使用面積8萬平方米,公共設施面積1.5萬平

9 方米。在孵企業突破400家,畢業企業突破150家。培育10至15家重點企業,力爭實現3到5家企業在國內中小板上市。專利授權數20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數30件。營業總收入達50億元。安排社會就業達 6000人,引進高層次以上人才300人;引進高層次柔性人才100人。

(二)在國家級科技孵化器的基礎上,通過優化產業布局、構筑人才高地、突出招項引智,提升服務水平,全力打造江蘇省級服務外包基地和總部基地。完善公共服務,為企業提供商務、融資、信息、咨詢、市場、培訓、技術開發與交流、國際合作等服務。重點引進軟件開發、IT服務、呼叫中心、游戲動漫、創意設計等現代化服務外包企業;積極引進大型科研機構、大學科技園落戶;加強引進金融機構后臺處理中心,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大型金融機構財務結算中心,信用卡服務和客戶呼叫中心等,逐步形成服務外包的產業集聚和規模效應。積極招引跨國公司、中央大型企業、上市公司、長三角地區大型民營企業來園設立綜合型總部企業,和投資、研發、銷售、物流、金融等職能型總部企業,力爭把園區建成上海北翼總部經濟的主要承載平臺。

(三)根據孵化器現有布局和全市總體規劃,重點拓展南區。到“十二五” 期末,投資6億元建設基礎設施,拓展10平方公里規??蚣?,逐步將南區建成集總部經濟、科技孵化、服務外包、商業商務、居住休閑為一體的創新型經濟園。

10 其中著力打造5平方公里的科技企業加速器,不斷滿足成長型企業對發展空間、管理、服務、合作等各方面的需求,實現企業孵化與產業發展的無縫對接與良性互動。

四、工作重點

(一)加快基礎建設,逐步實現整體規模。依托啟東城市發展南進東拓的總體規劃,“十二五”期間,園區總體發展思路是加速度開發建設南區,做大、做優、做強、做特南區,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北、西、南三區優化合一。一是完善園區路網建設。完成世紀大道、錢塘江路的大橋工程,完成牡丹江路、世紀大道等五條道路的西延工程;二是完成總面積10萬平方米的新孵化基地與總部經濟大樓建設;三是實現園區綠化、亮化、美化、凈化全覆蓋,重點打造頭興港河景觀河工程,力爭在“十二五”末建成集現代化、信息化、生態化、宜居化于一身的新型創業園區。

(二)創新運行機制,全力實現預期規劃。以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滾動發展為原則,加快規劃、開發、建設進度,創新經營、管理和運作機制。以項目經營權、商業用地開發權換取開發商對基礎設施的先期投入,擴大土地商業收益,同時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投入和優惠政策支持,確保到“十二五”期末,市政府對園區實行稅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額返還,減輕園區前期建設資金壓力,確保收支平衡,保障預期規劃的全面實施。

11

(三)界定功能定位,建立專業發展區域。充分利用現有孵化設施,強化孵化撫育能力,營造良好的成長發展環境,造就大批優質、健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積極實施“預孵化”和“孵鷹”計劃,將孵化活動前延至研發階段,同時關注有望實現技術突破和做強產業的“種子”項目,促進技術創新活動的全方位開展。將入孵企業按行業或產業分類,給予專門區域安臵,建立專業孵化服務區,尤其對加速器入駐企業,更加注重行業、產業分類,注重產業集聚,形成專業化產業基地,確保到十二五期末,園區形成成熟的光機電一體、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軟件、服務外包等產業板塊。

(四)整合社會資源,擴展孵化服務功能。建設孵化器合作平臺,共享技術、信息、市場等資源,擴展服務功能。積極開展與銀行、投資公司、咨詢機構及天使資本等合作,不斷提升投融資服務水平,提供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市場渠道等增值服務,縮短孵化周期,提高孵化效率。加強與國內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形成研發機構與高新企業間梯級孵化關系,建設新型產、學、研合作體系,形成創新成果轉化的便捷通道,方便科技人員創業,提高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率。

(五)完善規范管理,增強管理團隊素質。創新對入孵企業的規范化管理,在“十一五”實踐的基礎上,借鑒先進地區的做法,完善園區日常管理辦法,制定一套完整的入孵

12 企業評估、考核辦法,畢業企業標準、加速區企業培育扶持辦法等政策。加強和完善創業導師體系建設,激發創業導師體系活力,“十二五”期間,每年新增創新創業導師2名,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創業輔導。加強與兄弟孵化器的學習交流,全面增強孵化器團隊素質,為實現“十二五”各項目標任務提供組織保證。

環??萍脊疽巹澐段牡?篇

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因地制宜地開展了一系列查“三違”、查隱患、杜違章、督整改的活動, 完善制度、夯實基礎、落實安全責任,車間將安全責任書的內容逐一分解落實到各班組、個人,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經過全車間的共同努力,較好的完成了各項生產工作任務,未發生人員傷害事故和較大的設備事故。

一取得的主要成績

1 貫徹落實上級精神,增強員工安全責任崗

及時傳達上級部門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精神,認真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嚴峻性和艱巨性有更深的認識,進一步增強安全生產的使命感和緊迫感。車間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專題研究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對今后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明確的要求。車間始終保持安全管理機構穩定,并使之不斷得到充實加強。在安全生產管理上,車間堅持各級齊抓共管的運行機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實現目標管理,層層落實責任,要使抓好安全生產成為車間各級骨工的自覺行動。

2 查隱患、督整改、提建議、堵漏洞

隱患險于明火,隱患是顆定時炸彈,不排除隱患,就難保證安全生產。因此,我們勤查勤檢,尤其對重點部位更是毫不放松,同時我們要求各班組、員工共同查隱患,通過大家努力,1-12月我們共查出隱患74項,均已整改完畢,隱患整改率達到100%,從根本上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保證了安全生產,

給生產的安全、順暢奠定基礎。

3 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加強基礎管理工作

為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范生產經營中安全行為提供了法理依據。車間在進行大量調研的基礎上,修證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安全生產管理。正確把握處理“教育與認識、管理與落實、隱患與整改、規程與習慣、責任與追究、穩定與安全”六個方面的關系,努力實現“四個強化”,即:“強化領導責任,落實責任追究;強化安全教育,提高全員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操作及個人防護技能;強化安全檢查,落實隱患整改,減少習慣性違章;強化安全獎懲,層層落實?;A管理工作的穩步推進、安全管理生產的制度化、標準化、程序化,為各級各類人員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車間明確安全生產“誰主管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誰參與誰負責”的原則,認真實施隱患整改制度,對查出隱患記錄在案,限期整改按時驗收,杜絕不檢查、不落實的現象。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發生的各類事故進行認真分析,嚴肅處理。車間以抓班組建設為重點,不斷夯實安全生產基礎管理,規范班組安全管理。

車間組織各班組每月開展一次安全活動,要求全員參與并記錄在案。組織了全體員工參觀“安全事故圖片展”和學習新的《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以及《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4 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

全車間組織開展全員學規程、用規程活動。為檢驗規程學用情況,車間組織抽查考試,車間將舉辦安全生產理論與管理知識培訓班,通過培訓

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及時修改、完善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促進安全生產。

5 以人為本”,加強安全建設

安全工作要“以人為本”,努力創造愛護職工、關懷職工、體貼職工、尊重職工、激勵職工安全生產自覺性的良好氛圍,促進車間骨干和廣大員工的安全意識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科學管理不斷上臺階。

6 制定了消防器材、安全設施、聯鎖報警裝置的管理、維護制度。

7 抓制度、嚴落實,生產、檢修兩不誤,按時完成了各項檢修工作。特別是對一些突發事故導致的電氣設施的損壞,車間技術組織力量及時搶修,保證了生產的正常運行。

8 建立健全應急機制,鍛煉應急防護能力

為了能正確面對、判斷、分析和提高員工處理突發失電事故的能力,持續、穩定地維護好生產系統的供、配電。車間編制了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2009年6月10日,車間組織相關人員模擬高壓開關開關由于瓷瓶污染造成短路,致使工廠大面積停電的應急演練,演練取得了圓滿成功,并獲得各級安全主管部門的一致好評。

同時為了提高員工面對突發事故防護自救能力,車間于2009年11月10日開展了“119消防、防護演練”比賽,組織員工滅火實戰、防毒面具使用、正確快速的佩戴安全帶等,切實有效地提高車間全體員工安全消防意識。

9認真開展安全月活動,組織開展了一月份的“安全無事故月”活動;3月23日至6月30日組織了車間百日安全無事故競賽活動;以“關愛生命,安全發展”為活動主題,組織開展了6月份的年度安全生產月活動。

二 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 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由于集團公司撤銷,我車間原有的管理制度需要重新修訂,短期內還無法做到很全面反映車間的工作、管理實際。

環??萍脊疽巹澐段牡?篇

2.1 政策環境

2.1.1 《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推進日漸深入,信息化建設指標更加清晰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提出大力推進信息化,是覆蓋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戰略確定四個信息化發展目標和六大戰略計劃,并提出九點相應的信息化發展保障措施。到2020年,我國信息化發展的戰略目標是,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產業結構全面優化,國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取得明顯成效,新型工業化發展模式初步確立,國家信息化發展的制度環境和政策體系基本完善,國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顯著提高,為邁向信息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2.1.2 十七大首次提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命題,賦予信息化建設全新的命題 2007 年10 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十七大強調必須“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中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十七大首次鮮明地提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的嶄新命題,賦予了信息化建設全新的歷史使命,信息化發展必將有新的、重大的突破。同時還再度明確了信息化戰略地位,為信息化的長遠發展提供了目標與方向。相信在未來幾年必將興起新一輪的信息化建設高潮。

2.1.3 七大領域開展信息化試點工作,明確重點任務,推進深入應用

2008 年3 月,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發出《國家發改委關于組織開展信息化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為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規劃及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提出的重點任務,在大型骨干企業信息系統外包服務、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服務、移動電子商務、電子認證服務、信用信息服務、新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無線射頻技術應用等7 個領域開展信息化試點工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出的《國家發改委關于組織開展信息化試點工作的通知》,表達了國家意志,傳遞了明確信息:信息化政策將持續深入扎實貫徹;信息化推進重在應用。

2.1.4 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成為第6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一大熱點

2008年3月11日,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作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是新時期以來第6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一大熱點,是中國信息化進程中的大事。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新組建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面臨著“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推進高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改造結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的重任。

2.1.5 地方政策環境日益完善

各個地方的信息化政策也隨時得到了更新與完善。例如,北京市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總體部署,依據《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06 - 2020 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 - 2020 年)》和《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出臺了《北京市“十一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規劃》。本規劃是“十一五”時期北京市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性文件,規劃期限為2006¬ - 2010 年;廣東省出臺了“廣東省信息化發展綱要(2005 -2020 年)”。該綱要的總體目標是,到2010 年,全省形成信息技術普遍適用、信息資源合理利用、覆蓋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領域的較為完善的信息化體系,提高信息產業化水平,建成信息產業強省。到2020 年,全省信息產業發展、信息技術研究、信息環境建設及信息資源利用等方面主要指標達到中等發達國家以上水平,實現產業信息化,建成“數字廣東”。

2.2 經濟形勢

2.2.1 后危機時代世界范圍內經濟結構大調整時代的到來 國際金融危機及其引發的世界范圍內經濟的嚴重衰退,必將產生全球性經濟格局和經濟結構的重大變化,由此對我國產生長期、深刻的影響。后危機時代背景下外需的萎縮,全球都將進入需求不足的時代。與此同時,經歷萎縮后必然伴隨著結構的重大調整,我國的經濟在此輪調整中是否還能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仍然是政府當局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之一。即便外需在水平和結構上都重新恢復,作為一個大國,我國不能把經濟增長的基礎長期建立在外部市場的過度需求上。后危機時代經濟全球化的基本走勢,使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嚴峻復雜。在這個特定背景下,我們長期堅持的“大進大出”的增長方式應當終結。

2.2.2 發展型新階段需求結構的戰略性升級

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實現了經濟的長期快速增長,社會發展階段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由生存型階段跨入發展型階段。在發展型新階段,消費結構、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與生存型階段相比有了重大變化,經濟、社會與政府體制需要全面創新,使之與新階段的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進入發展型新階段,需求結構開始進入戰略性升級的階段,重點表現在三個方面:

2 . 2 . 2 . 1 從日用消費品向耐用消費品的升級。我國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在1996年降到50%以下,2000年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也降到50%以下,到2008年,城鎮恩格爾系數進一步降到36.3%,農村恩格爾系數則降到43.1%。在食物支出比例大幅度降低的同時,耐用消費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主要表現在城鄉居民對住房、汽車、電腦、高檔電器等消費品的需求更加普遍,大額消費支出持續攀升。

2 . 2 . 2 . 2 從私人產品需求到公共產品需求的升級。由生存型階段進入發展型階段,突出地反映在城鄉居民的發展型消費支出比例明顯超過生存型消費支出比例。近幾年來,全社會公共需求增長速度相當快,個人用于公共產品的年均支出,大概是90年代中期以前5年的支出規模。以城鄉居民在醫療保健和教育等方面的支出為例,1990年至2006年,這些滿足公共需求的支出在個人消費總支出中的比重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從全國來看,私人產品的需求基本得到解決,而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的矛盾突出出來。

2 . 2 . 2 . 3 從物的追求到人的自身發展的追求。從總體上說,在廣大社會成員生存問題解決以后,人的自身發展的需求開始全面凸顯。為此,社會政策導向應當優先投資于人的發展。生存型階段,社會政策注重將資源用于減輕人們的不幸和困境,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影響。發展型社會政策重點是投資于人力資本,投資于就業和創業計劃,提高人們應對風險的能力,促進人的自身發展。

2.2.3 “十一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目標尚未徹底實現

在內外發展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十二五”發展方式轉型與變革的任務十分艱巨。并且從近4年的實踐看,“十一五”確定的經濟增長方式目標在多方面進展不大。應當說,“十一五”關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政策導向是相當好的。例如:把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作為基本立足點;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線;把促進增長方式根本轉變作為著力點;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把改革開放作為動力;把提高人民生活作為根本出發點等。

從這幾年的情況看, 盡管“十一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有某些新的進展,但總體說,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有實質性改變,“十一五”關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基本政策目標任務艱巨。

( 1 ) 投資率居高不下。由2 0 0 0年的3 5 . 3 %提高到2 0 0 8年的43.5%。2009年情況特殊,可能投資率還會高些。

(2)消費率逐步下降。2005年為51.8%,2008年進一步下降為48.6%。

(3)外貿依存度大幅上升。2000年是39.6%,2005年為63.8%,2007年進一步上升到64.8%。

( 4 ) 能源消費總量持續攀升。2 0 0 0年為1 3 . 8億噸標準煤,2 0 0 5年上升到2 2 . 5億噸標準煤,2008年則進一步上升到28.5億噸標準煤。

2.2.4 政府主導型經濟增長方式的特點仍然比較突出

“十一五”好的政策導向難以全部落實,發展理念、相關體制改革滯后,但重要的在于地方政府主導型經濟增長方式的特點仍很突出,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還有進一步強化的趨勢。其主要特點是以追求GDP為主要目標;以擴大投資規模為主要任務;以上重化工業項目和熱衷批租土地為主要特點;以行政推動和行政與干預為主要手段。由此可見,我國發展方式轉型的更大挑戰不是經濟本身,而是政府轉型與政府決策。

“十二五”經濟社會體制改革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能否有重大突破。

2.3 社會環境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需要具備一定的社會環境才能夠順利進行,這主要包括人才環境、產業環境等。這些社會環境對中國城市信息化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3.1 人才環境

人才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的第一要素,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建設形成長效機制的關鍵條件。中國已基本形成了以高等院校為主體,政府、企業和社會多渠道培養信息化人才的格局,對改善中國信息化人才的現狀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高等院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力軍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信息化專業人才。目前信息學科已成為中國綜合大學和專業院校的必設學科,涵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以及電子科學與技術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信息化人才培養不斷加強。在職培訓是目前中國信息化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全國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工程建立了軟件工程師、硬件工程師、網頁設計師、網絡工程師、IT職業英語五個大的職業教育項目,培養了大批信息技術應用人才,同時還加強了信息化建設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

此外, 中國的人才政策不斷完善。大力引進人才,聘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家等組成“智囊團”,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發展戰略制訂、重大關鍵技術攻關、重點工程項目方案評審和建設成果鑒定等工作。中國已經基本創建了一個有利于信息技術人才發展和創業的良好環境。

2.3.2 產業環境

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在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信息產業的發展和壯大直接影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發展進程。

“ 十一五” 期間, 中國信息產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信息化建設的能力顯著增強。隨著“十五”計劃的全面完成以及“十一五”計劃的深入開展,中國電信網絡和用戶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位,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位居世界前列,信息產業增加值占GDP比例“十一五”期間提高2.2個百分點;通信業轉型與發展成效顯著,通信業務總量“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28.5%,5年增長2.5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與結構調整成效顯著,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27%,規模5年擴大3.3倍。此外,在信息化推進等方面也取得重大進展。2008年信息產業增加值完成2.18萬億元。國家關于加強宏觀調控、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舉措在信息產業取得了明顯成效。

2.3.3 城市化進程

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速,已經并將持續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城市化以工業化為前提,工業化的發展又推動著城市化的進程。同時,我國城市又面臨信息化問題。城市信息化是中國城市發展的新主題與新動力,是解決目前我國城市發展中面臨的諸多難題的重要途徑。

城市化與城市信息化要同步進行。城市化是解決“三農問題”問題的根本出路,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城鄉地理界限,填平城市與農村之間的數字鴻溝,促進城鄉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互動。實現城市現代化,必須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這就要堅持“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城市化有利于第三產業的發展。城市信息化過程需要大量的軟件產品、硬件設備、咨詢監理、技術支持、信息服務等,這都會為城市增加大量的就業機會,緩解當前城市就業難題。

綜上所述,城市化有利于開展城市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也有利于城市化進程。因此,城市化與城市信息化要同步進行。

2.4 技術環境

2.4.1 物聯網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 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物聯網將網絡終端從普通PC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進而實現各種網絡終端設施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實時監控和動態管理。

2.4.2 云計算

云計算是虛擬化(Virtualization)、效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等技術的組合體。云計算是分布式計算技術的一種。是指通過網絡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務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搜尋、計算分析之后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通過這項技術,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達成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信息,達到和“超級計算機”同樣強大效能的網絡服務。

2.4.3 三網融合

三網融合并不僅僅意味著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大網絡的物理合一,還包括高層業務應用的融合。其表現為技術上趨向一致,網絡層上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形成無縫覆蓋,業務層上互相滲透和交叉,應用層上趨向使用統一的IP協議,在經營上互相競爭、互相合作,朝著向人類提供多樣化、多媒體化、個性化服務的同一目標逐漸交匯在一起,行業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漸趨向統一。三大網絡通過技術改造,能夠提供包括語音、數據、圖像等綜合多媒體的通信業務。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促進業務流程的集成,簡化運行并提高生產率和利潤。

2.4.4 移動互聯網

移動互聯網是一個全國性的、以寬帶IP 為技術核心的,可同時提供話音、傳真、數據、圖像、多媒體等高品質電信服務的新一代開放的電信基礎網絡,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簡單的說,能讓用戶在移動中通過移動設備隨時、隨地訪問Internet,獲取信息、進行商務、娛樂等各種網絡服務,就是移動Internet。它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這兩大技術的融合而產生的,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展最快、市場潛力最大、前景最誘人的業務。目前,移動互聯網正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短信、鈴圖下載、移動音樂、手機游戲、視頻應用、手機支付、位置服務等豐富多彩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迅猛發展,正在深刻改變信息時代的社會生活,移動互聯網經過幾年的曲折前行,終于迎來了新的發展高潮。

以國家、省、市“ 十二五”發展戰略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兩化融合方針,從信息化實際情況出發,以信息化試點地區和重點項目為契機,全面分析信息化發展的現狀和形勢,統籌兼顧長遠利益和當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突出規劃的前瞻性、戰略性和專業性,發揮規劃的引導和規范作用,使“十二五”信息化規劃成為政府部門履行職責、推進全社會信息化的重要依據,結合地區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產業的特點,結合信息化建設的先進理念和實證研究,構建地區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發展戰略體系,為信息化建設提供指導依據。規劃實施過程中,要堅持市場導向與政府推進相結合、聯合建設與有序競爭相結合、自主創新與引進技術相結合、全面發展與重點推進相結合的原則,著力優化經濟結構。

賽迪顧問認為, 信息化規劃因素綜合考慮區域總體經濟發展實力(基于信息化成熟度模型考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政府管理、建設內容用與影響因素。在信息化建設的不同階段和發展的不同時期,這些要素的影響作用及影響程度各不相同。在信息化發展初級階段,城市總體經濟發展實力和經濟效益是影響信息化發展的決定因素,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強烈的市場需求,難以從根本上推動整個信息化的發展。而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一個城市的科技、教育水平以及信息化人才的匱乏又將成為城市信息化建設的瓶頸,這些問題不能得到有效地解決,必將對信息化建設以及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所以信息化規劃思路應該綜合考慮以上問題。

3.1 “十二五”信息化規劃指導思想與建設原則 3.1.1 “十二五”信息化規劃的指導思想

工業和信息化部2 0 1 0年初印發的《關于做好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十二五”規劃工作的意見》指出“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加快發展方式根本性轉變為主線,以自主創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基本動力,從調整要素投入結構、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入手,著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著力推進現代產業體系發展,著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著力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顯著提高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顯著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為建設工業強國、構建信息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以我國“ 十一五” 信息化發展現狀和問題為出發點,結合國家對“十二五”信息化的發展思路,賽迪顧問認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二五”規劃的思路為: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兩化融合為主線,以信息產業發展為基礎,以信息化應用為重點,以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為建設工業強國、構建信息社會打下堅實基礎。兩化融合是“ 十二五” 信息化規劃的主線。“兩化融合”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本質特征,是科學發展的內在需求。“兩化融合”是指信息化與工業化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共生共榮的歷史進程。

“十二五”信息化必須全面借鑒30年來國內外歷史經驗教訓,全面分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一系列新問題基礎上,在對“兩化融合”的發展戰略深入研究基礎上,制定“兩化融合”的目標、內容、策略等,切實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同時通過大力推進“兩化融合”進程,帶動信息產業和其他領域的信息化發展。

信息產業是“ 十二五” 信息化發展的基礎。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的關系是互為因果和相互促進的關系,信息產業以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基礎,是信息化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而信息化則是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它為信息產業的發展創造市場,提供需求,從而也是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通過大力推進信息化應用,拉動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改變以資源消耗為代價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加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方面的信息化應用深度是“十二五”信息化的重點。以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和增強企業競爭力為出發點,深化信息化在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建設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體系,提升信息化對區域、行業和企業發展的支撐力度。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是“十二五”信息化發展動力。信息化管理體制和信息技術是影響信息化發展的兩個關鍵因素,通過體制創新理順信息化發展環境,促進信息化健康有序發展,同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信息技術的研發,為信息化發展奠定基礎。

為建設工業強國、構建信息社會打下堅實基礎是“十二五”信息化發展的宏觀目標。信息化可以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兩個層面進行有效支撐。通過“兩化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傳統產業的競爭力、孕育新興產業,為工業強國目標提供有力支撐;通過政府和社會的信息化應用,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務能力,提升社會服務水平,為構建信息化社會提供支撐。

3.1.2 “十二五”信息化規劃原則

“十二五”期間,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信息化應該本著一定的原則,例如:統籌協調,資源共享;立足需求,注重效益;面向市場,開拓創新;以民為本,服務發展。

(1)發揮政府在政策引導、制度保障等方面的作用,綜合平衡各行業、領域、產業間的信息化發展,處理好各方面的問題和矛盾,充分整合網絡基礎設施、業務系統和信息資源,促進資源的共享共用。面向某地區的關鍵角色梳理關鍵需求,通過信息化提升區縣的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創造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以提升吸引力。

(2)從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問題入手,從政府、企業和公眾的迫切需求出發組織信息化建設,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衡量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標準,不搞沒有效益的信息化,走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發展之路。統一規劃,對業務系統和數據進行綜合梳理,實現業務信息和數據共享和交換,解決信息孤島,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信息化建設任務重,周期長,投資大,宜采取分步實施的策略,聚焦各階段重點問題,以點帶面、逐步深入,在實施中不斷審視,及時調整,增強實施及應用效果。

(3)強化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和企業的主體地位,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信息化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企業參與建設、運營、籌資和管理;創新體制和機制,促進信息技術與管理創新的有機結合,大力提高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激活信息化發展動力。適度超前規劃,地區信息化規劃需要在資金和能力范圍內,在功能設計、技術選擇、設備選用等方面做到適度超前,同時,制定統一的系統規范和接口標準,滿足功能擴展需求。

(4)以便民利民為宗旨,把信息化建設的著力點放在滿足市民需求和城市發展全局上,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和服務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質量。

3.2“十二五”信息化規劃目標

“ 十二五” 信息化規劃要通過“兩化融合”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大力發展信息產業等新興產業,提高政府和社會大眾的信息化應用水平,全面支撐工業強國和信息社會的發展目標。

《國家信息化的戰略目標(2006-2020)》明確制定了我國到2020年應該達到的一系列重要目標為:

● 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 ● 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 信息產業結構全面優化;

● 國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 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取得明顯成效; ● 新型工業化發展模式初步確立;

● 國家信息化發展的制度環境和政策體系基本完善; ● 國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顯著提高; ● 為邁向信息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4.1 “十二五”信息化規劃主要任務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信息化發展對中國經濟、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影響。我國信息化的五大應用領域如下:經濟領域的信息化, 包括農業信息化、服務業信息化、兩化融合、信息產業等;社會領域的信息化, 包括民生、公共衛生、勞動保障等;政務領域的信息化,包括政府辦公、對外服務等;文化領域的信息化,包括圖書、檔案、文博、廣電、網絡治理等;軍事領域的信息化, 包括裝備、情報、指揮、后勤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二五”規劃主要關注經濟、社會和政務領域的信息化,部分地區包含文化領域信息化。

4.1.1 經濟領域信息化 4.1.1.1 農業信息化

農業信息化是指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全面實現農業生產管理、農產品營銷農業科技信息和知識的獲取、處理、傳播和合理利用,加速傳統農業改造,大幅度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管理和經營決策水平,促進農業持續、穩定、高效發展過程。農業信息化建設重點為完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農業信息平臺,增強農業信息服務功能,基本實現信息體系網絡化、自動化,信息采集制度化、規范化,信息領域綜合化、一體化,信息質量定量化、數字化,信息服務要多樣化、社會化。信息引導成為政府對農業和農村經濟運行發展進行調控的重要手段,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對促進農民增收起到顯著作用,農業基本實現信息化。

4.1.1.2 服務業信息化

服務業信息化主要是通過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服務業,打造現代服務業?,F代服務業是指信息和知識相對密集的服務業,它依托現代化的新技術、新業態和新的服務方式,向社會提供高附加值、高層次、知識型的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主要包括金融、信息咨詢、電子商務等行業。相對于傳統服務業而言,現代服務業能更準確、快捷地配置社會資源,更大程度地降低能耗。它具有三大特征:以網絡和信息技術為主要依托,知識和技術密集程度不斷提高,服務的市場和提供服務的主體呈全球化的趨勢。信息化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加速器,通過信息化手段可以使信息資源直接變現為收益,服務業功能更加豐富,服務業管理方式從粗放型向精確化轉變;信息化能夠大大提高服務業的服務能力,可以大大節約交易成本,從整體上提高運營效率。

4.1.1.3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 近年來, 黨和國家對信息化的認識逐步深入,從“十六大”的“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論斷,到黨的“十七大”進一步上升為“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所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兩化融合是工業化與信息化雙贏的戰略,就是通過信息化我們可以對我們的傳統制造業進行信息化的改造,實現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達到帶動工業化創新、發展、升級的目的。另外一方面,工業化的發展,又可以提高我們先進制造業的水平,反過來促進我們信息化的核心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也為信息化的深入發展提供技術和產業的支撐。還有,兩化融合也會催生一批信息化的新興產業,推動信息時代新的經濟體系和產業結構的形成。

4.1.1.4 信息產業

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基礎, 信息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受到極大的關注,“十一五”期間取得了很大成績。“十二五”期間將以提高計算機企業創新能力為著力點,積極實施自主創新的標準化戰略,及時跟蹤國際信息產業技術標準的發展動態,支持計算機企業通過重大項目和市場化利益共享機制建立組成技術創新聯盟。同時利用社會集中力量的優勢,進行若干重大科研項目的攻關,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實現在重點前沿科技領域中逐漸縮小與國際先進研發水平的差距,提高計算機產業的整體水平和競爭力。

4.1.2 社會領域信息化 4.1.2.1 城市管理信息化

城市管理信息化指在城市管理活動中,通過將城市管理對象的地域特征,形象特征,屬性特征數字化,并將這些數字化后的特征數據采用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存儲、傳輸、整合、分析,最終以聲音、圖像、圖形、文字等形式輸出,作為城市管理的重要技術依據,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質量和整體水平,維護和拓展城市綜合功能的整個過程。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城市管理,可以將法制、行政的定性管理方法加以量化,其存儲、傳輸、處理信息的數量、速率,是傳統人工方式難以達到的,城市管理的效率將成倍提高,整個城市管理也將實現質的飛躍。城市管理信息化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 規劃子系統:提供城市管理規劃基本信息和分析數據。

● 市政子系統:提供城市道路、公路、橋隧管理和地下管線管理基本信息和分析數據。

● 水務子系統:提供城市河道整治管理、給水、排水、污水處理管理基本信息和分析數據。

● 房屋土地子系統:提供房屋物業管理和土地使用管理基本信息和分析數據。

● 環保子系統:提供城市大氣質量、水質監測、危險廢棄物管理等基本信息和分析數據。

● 綠化子系統:提供城市綠化分布、種類、覆蓋管理等基本信息和分析數據。

● 市容環衛子系統:提供城市市容街景、燈光、生活廢棄物處置管理等基本信息和分析數據。

● 住宅子系統:提供城市住宅建設管理基本信息和分析數據。

● 城市應急聯動系統:形成城市公安、交警、消防、急救、防洪、防震、防火、防空、安全等公共事業的統一指揮調度平臺,使離散資源得以互聯和共享,提高城市綜合管理和處理特殊、突發、應急、重大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

● 城建監察管理信息子系統:依托其它城市管理專業子系統基礎資料,為各級城建監察管理部門綜合執法提供完整、翔實的信息資料,及時反映綜合執法工作情況。

4.1.2.2 社會服務信息化

社會服務信息化是通過信息技術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主要包括醫療衛生、交通管理、市民卡與一卡通、智能電網等為公民服務的各類社會事務信息化。醫療衛生信息化主要是通過完善的醫療及社會保障系統,推進醫院信息化進程,加強醫療、失業保險系統建設,建立勞動就業、失業、退休、醫療保險等方面信息資源庫,實現醫療事業的數字化。智能交通系統是在較完善的道路設施基礎上,將先進的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傳感器技術和系統工程技術集成運用于地面交通管理所建立的一種實時、準確、高效、大范圍、全方位發揮作用的交通運輸管理系統。它是充分發揮現有交通基礎設施的潛力,提高運輸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緩解交通擁擠的有力措施。

市民卡是民眾的一張身份識別卡,一個電子錢包。身份識別卡應用,如社會保障卡就是身份識別卡的典型應用,公園年票、圖書館也屬于身份識別卡應用。電子錢包應用如公共交通卡就是電子錢包的典型應用,停車、加油、商戶消費等都屬于電子錢包應用。

智能電網是對未來電網美好愿景的統稱,它是以先進的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信息技術為基礎、以電網設備間的信息交互為手段、以實現電網安全、可靠、經濟、節能為目的的先進的現代化電力系統。

4.1.3 政務領域信息化

政務信息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電子政務,是保障上級命令暢通下達,保證社情、民情及社會熱點信息、城市運行管理信息和經濟運行信息的及時上通的信息系統。主要有3項建設任務。

一是建設好政府綜合信息網站,充分利用網站做好政務公開工作。網站由區政府主站點和各單位分站點組成。主站點由區信息中心建設,分站點由各單位負責。各單位要把行政職能、機構設置、所屬單位、領導介紹、聯系方式、審批事項、辦事程序、時限、結果、政策法規、行政收費項目、標準、招商引資項目、招投標項目、工作動態在網上公開,凡是可以向社會公開的政務信息,都要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公布開放。要把網站辦成為民服務的窗口。各政府單位的網站要及時更新版面和內容,一年至少更新兩次,動態信息欄目每周更新一次。

二是積極推進網上辦公, 為社會提供法規、管理咨詢和申報、登記、審批等服務,有行政審批權的部門要加大網上政務公開和網上辦公力度。要將面向企業的審批權限、條件、標準、程序、時限等內容全部上網,并在網上開展行政審批業務。建立起開放式、交互式、一表式、一網式的對外服務與管理的網上辦公系統,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創造條件,爭取以電子化方式提供一周7天,一天24小時的在線公眾服務。

三是“提高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與共享能力,提高決策效率” 4.2 “十二五”信息化規劃重點

4.2.1 從區域、行業和企業三個層面推進兩化融合向縱深方向發展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所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十二五”期間將會從區域、行業、企業三個層面持續推進兩化融合的發展。

“十一五”期間兩化融合在區域和企業層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根據地區特點制定了各自的發展規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二五”期間除了繼續推進國家級試驗區在兩化融合工作的探索外,還將從行業層面統籌考慮,從整體推進整個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并制定政策,繼續鼓勵大型企業深化信息化應用,鼓勵中小企業利用信息化提升自身競爭力。同時在兩化融合推進過程中,要注重和智能電網、物聯網和三網融合等新技術、新趨勢相結合,促使兩化融合向縱深方向發展。繼續推進兩化融合試驗區工作,推廣區域兩化融合先進經驗。

繼續開展地區“兩化”融合的試點示范,支持各地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并將先進經驗在全國范圍的推廣應用。區域兩化融合要以發展工業為重點,做強主導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先進制造業、支持地方特色產業;要加快推進區域內物流產業發展;要建立區域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服務;是要促進工業服務業特別是軟件服務業發展。

落實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推進各地兩化融合工作,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目前我國工業化進程當中的各個行業有存在勞動生產率低、研發投入不夠、產業組織的合理化程度不高等問題,近期出臺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從某種角度來講可以認為是各個具體工業行業現代化的戰略規劃。在當前國際金融風暴沖擊的新形勢下,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并通過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打破原有的產業形態和產業邊界,衍生出一系列新產品和新服務,使兩化融合成為十大振興規劃的重要動力,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轉型,在短期內不僅具有迅速拉升內需的現實意義,而且長期來看也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戰略舉措。

鼓勵企業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生產、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競爭力。鼓勵企業圍繞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過程控制、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環節,加大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提升自動化水平和現代管理水平,有效優化生產方式和工藝流程再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并大大降低企業的研發成本、生產成本、庫存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和財務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增強企業應對危機的能力。

從區域、行業和企業三個層面大力推進兩化融合,促進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推進兩化融合,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是實現工業低碳的一個重要手段。工業化以來,世界環境正在經歷及其復雜的變化,能源如能源枯竭、溫室效應、惡劣天氣等越來越影響人類。利用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可以促進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利用信息技術提高企業生產技術,可以減少企業在生產過程的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過推進信息化工作,特別是在信息化工作開展相對落后的行業、企業,加強信息化的推動工作,在重點耗能企業推廣節能新技術,繼續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加大節能降耗、循環經濟、能源開發的投入力度,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節能減排的技術改造,采用節能環保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工業產品和信息技術融合,可以提高產品的技術水平,減少產品的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4 . 2 . 2 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通過技術創新將信息產業做強做大

黨的十七大把“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展的核心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并放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首要位置。智能電網、物聯網、3 G等新技術、新概念不斷涌現,《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促進了技術創新工作和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使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提升傳統產業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最終實現做強做大信息產業目標。

一是優化企業結構,推動兼并重組。適時制定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重點推動集成電路、軟件、通信、新型顯示器件等行業的兼并重組,引導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擴大產業規模,提升企業競爭實力,提高產業集中度。支持企業“走出去”,通過靈活運用多種方式開拓多元化的國際市場,兼并或參股海外高技術企業,獲取國際優勢資源。此外,“走出去”必須加強風險防范、加強自身能力的提升,二是調整市場結構,提高國內市場占有率。盡快適應國外市場變化需要,認真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政策,拓寬國內市場領域,繼續提高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比,穩步擴大所占市場份額。

三是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突破一批核心技術。精心組織實施“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等科技重大專項,以企業為主體,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整合科技資源,優化組織管理體系,加強部門、地方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理,突破集成電路、平板顯示、軟件等產業關鍵技術。

四是創新外資利用方式,實現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創新外資利用方式,注重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確立外商投資企業技術引進的主體地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外商轉讓先進適用技術和進行研發投資。同時,推動港澳臺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的“本土化”和增值鏈條在當地的延伸。

4.2.3 大力發展社會服務信息化,為廣大民眾提供生活便利,建設和諧社會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遍應用,信息化已經成為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的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通過大力發展社會服務信息化,使民眾在交通、醫療等各方面的生活更便利,提高生活質量,為實現和諧社會發揮作用。建設數字城管,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通過整合政府行政資源,為加強城市管理創造更為寬松、高效的內部機制。統一的數字城管可以克服城市管理上相關部門利益分割、各自為政的局面,達到精細化的管理,為市民創造一個宜居的環境。同時帶來多個層面的資源整合、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等需求,這也要求信息系統的建設也要迅速適應管理機構的變化。

大力發展智能交通,緩解城市交通問題。隨著城市交通問題的日益發展,城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全球定位與車載導航系統、城市公共交通車輛以及出租車的車輛指揮與調度系統、城市綜合應急系統將會成為未來發展特點。同時,在現有的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和政府部門的辦公業務系統基礎上,有必要建設交通行業政務信息交換體系和重大基礎性、戰略性數據庫;開展跨部門、跨行業信息交換與共享,建成關鍵業務系統并發揮重要作用,促成部門間業務協同;通過信息技術與業務的結合使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的管理決策能力、公共服務能力、應急處理能力以及企事業單位的市場競爭能力得到較大提高。擴大市民卡應用領域。未來市民卡要在傳統公交服務的基礎上,通過創新經營模式,提供包括員工卡、考勤、門禁管理、在出租車、水、電、氣收費等方面的應用,讓市民卡真正變成市民手中的電子錢包,方便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

建設應急指揮系統,提高災害處理能力。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設城市公共安全應急指揮信息傳輸與處理平臺,將

110、1

19、120、1

22、環保監測、森林防火監測、抗旱防汛、防空防災、地震監測、重要基礎設施保護、公共事業等各專業系統聯網,實現公共安全應急視頻會議會商、圖像監控、數據網絡互聯、電話調度等功能,使各專業系統的信息能實時、迅速、準確地匯集到指揮中心,實現高度自動化的人情、工情、災情監測網絡系統和無紙化辦公。這樣,決策者就能根據整個全局的形勢,做出最準確、最有效的調度方案,實時地進行全方位的遠程指揮和調度,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建設數字醫療,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醫療服務的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是指通過計算機科學和現代網絡通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為醫院所屬各部門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和數據交換,并滿足所有授權用戶的功能需求。建立完整的醫院信息系統是政府或衛生主管部門及物價,保險等相關部門對醫院的要求,是競爭日趨激烈的醫療行業對醫院的要求,是患者對醫院的需求。

4.2.4 有序推進政府信息化,全面支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和服務型政府的建設

我國“十二五”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總目標——構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建設服務型政府。未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有深化大部制改革、減少行政層級、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增強服務能力等幾個方面。

第一,調整政府組織結構,深化大部制改革,建立決策、執行、監督三位一體的橫向權力結構,理順關系,優化結構,規范政府行為,克服和抑制部門利益。 第二, 在城鄉一體化大戰略下,加快省直管縣改革步伐,減少行政層級,強縣擴權,管理重心下移,為未來我國的工業化、城市化提供體制保障。

第三,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在制度建設方面,強化政府自身管理的制度化建設,提高政府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為公眾的廣泛參與提供制度保證。

第四,形成“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模式,把政府職能的側重點轉移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重構公共服務體系。改革事業單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服務水平。

根據“ 十二五”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目標和發展電子政務發展方向,“十二五”期間電子政務的建設重點為繼續推進金字工程建設,實現業務系統縱向貫通、橫向聯動,推進信息資源共享,增強信息公開水平,提高網上服務能力等幾個方面。

繼續推進金字工程建設,深化我國政府信息化應用水平。“十二五”期間將繼續推進辦公業務資源系統、金關、金稅、金融監管、宏觀經濟管理、金財、金盾、金審、金保、金農、金質和金水等“十二”金建設,實現對政務業務的全覆蓋。

隨著社會及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黨和國家領導部門對民生問題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各政府部門也是紛紛出臺各項政策來保障這些問題的逐步解決和發展,而信息化又是解決這些問題必不可少的途徑,因此,目前各級部門在繼續加強原有金字工程建設投入的同時,資源投向也不斷向“金農工程”、“金環工程”、“金衛工程”及“金質工程”等方面傾斜。

通過業務系統縱向貫通、橫向聯動和信息資源共享,支持大部制改革和城鄉一體化戰略。過去電子政務建設主要是在高層政府、中央、省級,甚至包括地市級,到了縣一級相對較弱。“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覆蓋我國4 萬多鄉鎮、2000 多個縣和縣級市的業務系統,實現系統的縱向貫通。同時“大部制”改革從政府部門職能上對機構組織進行整合,打破部門間的信息障礙,需要實現業務系統間橫向聯動和信息資源共享。在促進區域經濟增長中,電子政務將發揮重要作用,重點是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以及很多區域經濟正在醞釀,系統間如果實現互聯互通,就可以為區域經濟發展效力,政府間由此建立起信息通道。通過政務信息公開和網上服務,提高政府公信力,促進廉政建設,支撐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通過電子政務建設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改變行政管理方式、推動勤政廉政建設是政府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電子政務的進一步發展,政府的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和工作方式將會進一步優化,將全方位地向社會民眾提供超越時間、空間與部門分隔的限制的優質、規范、透明、符合國際水準的管理和服務。

實施電子政務的內涵就是運用信息技術打破原政府部門之間的界限,構建一個全面電子化的虛擬政府,使人們可以從不同的渠道獲得政府的各種政策信息和服務,從根本上改變以往政府公共服務技術手段落后的問題,可以使政府受到公眾的監督,保證公共服務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打破部門特權,遏制權力腐敗,這對于發揚民主,搞好政府部門的廉政建設,樹立高效廉潔的政府形象有著很大的意義。通過優化政府業務處理流程,不僅可以減少機構和中間管理層次,減少政府的公職人員,降低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人力、物力、資金成本,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而且還有利于政府克服長期存在的官僚主義作風,也有利于政府的廉政、勤政建設。

4.2.5 繼續加強網絡基礎建設與信息資源開發,支撐應用不斷升級

信息基礎設施是建成以先進通信技術為基礎,以國家骨干通信網和地方有線電視網為依托,集數字、語音、視頻服務為一體,逐步實現網絡的融合,向著數字化、寬帶化、分組化及接入的無線化方向發展。地區與外界聯系,有形的是道路交通,無形的是網絡通訊。建設寬帶政府信息網,是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重要基礎設施,可以為今后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信息網絡建設目標是建設具有大容量、高速傳輸能力、先進、安全、穩定可靠的寬帶網絡。建設寬帶政府信息網需要市政、規劃、公路等部門及各單位密切配合大力發展物聯網,為建設感知城市、智慧城市奠定基礎。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要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并特別提出要加強物聯網的研發應用。在此之前,包括物聯網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就已經成為中國政策支持重點和經濟發展的新熱點?!秶抑虚L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年)》和“新一代寬帶移動無線通信網”重大專項中均將傳感網列入重點研究領域。目前我國在物聯網反面的技術研發技術水平已處于世界前列,中國與德國、美國、英國、韓國等國一起,成為國際標準制定的主要國家之一。物聯網產業鏈可以細分為標識、感知、處理和信息傳送四個環節,每個環節的關鍵技術分別為RFID、傳感器、智能芯片和電信運營商的無線傳輸網絡。通過大力發展物聯網,推進物聯網在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監測、食品溯源、敵情偵查和情報搜集等多個領域的應用,為建設感知城市和智慧城市奠定堅實的基礎。

大力推進三網融合,創新發展模式。國務院開始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融合發展,實現三網互聯互通、資源視頻:國務院決定2015 年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發展,為用戶提供話音、數據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對于促進信息和文化產業發展,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的生產、生活服務需求,拉動國內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已基本具備進一步開展三網融合的技術條件、網絡基礎和市場空間,加快推進三網融合已進入關鍵時期。各地要著眼長遠,統籌規劃,確定合理、先進、適用的技術路線,促進網絡建設、業務應用、產業發展、監督管理等各項工作協調發展,探索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三網融合模式。

完善基礎信息資源目錄和交換體系,實現基礎數據的整合與共享?;A信息資源是政府在履行職能過程中產生或使用的人口基礎信息庫、法人單位基礎數據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信息基礎數據庫、宏觀經濟數據庫,為基礎公開、業務協同、輔助決策、公共服務等提供信息支持?;A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是面向需求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的重要支撐,是實現部門間基礎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為了解決政府部門之間的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問題,關鍵之一是建立由接入網關、基礎信息交換平臺、服務網關、管理系統4個部分組成的基礎信息資源交換體系。

5.1 完善信息化管理體制,建立信息化推進的長效機制

要抓緊研究建立符合行政體制改革方向、分工合理、責任明確的信息化推進協調體制。建立健全強有力的領導機構,加大對信息化工作的組織協調力度。一個地方應該只有一個信息化主管部門,建議明確各地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在這方面,上海市的經驗值得借鑒。上海市成立了“信息化委員會”,并作為上海市政府的組成部門,具有較大的行政權力。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CIO在組織推進信息化的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2 0 0 1年美國出臺了《電子政府法案》,規定在聯邦政府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內設立了一個聯邦首席信息官(CIO)席位,以統籌政府各部門的信息化管理、建設、監督、執法等工作。建議在我國各級政府部門設立CIO職位,由各級政府部門副職兼任,分管信息化工作。

加大政府部門間的協調力度,明確中央、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建設上的事權,加強對地方的業務指導。建立一套完善的部門協調機制對于我國信息化建設非常重要,可以使信息化推進更加有效,同時能夠避免由于重復建設而帶來的浪費。雖然各級政府部門已經設立了信息辦或信息中心,但由于行政管理體制等諸多原因,這些機構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職能還不完善,在具體工作中的協調能力非常有限,其他職能部門在信息化建設中采取“各自為政”的現象還很普遍,信息化規劃在約束這些職能部門行為方面還很無力。建議逐步確立各級政府部門信息化聯席會議制度,由各級政府的一把手或主管副職擔任主席,召集各級政府組成部門領導或業務主管領導參加。信息化聯席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商討本地區、本部門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重要事宜,協調跨部門事務。

5.2 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規體系,建立信息化有序發展環境

完善信息化發展政策體系。緊密跟蹤全球信息化發展進程,適應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產業升級換代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持續深化信息化發展戰略研究,動態調整信息化發展目標;把明確重點,保障資金,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提高我國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按照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改造、中部崛起以及有關國家產業基地和工業園區的部署,把信息化作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進區域之間優勢互補、實現區域比較優勢的平衡器和助推器;制定并完善集成電路、軟件、基礎電子產品、信息安全產品、信息服務業等領域的產業政策;研究制定支持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政策。

推進信息化法制建設。加快推進信息化法制建設,妥善處理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修改、廢止之間的關系,制定和完善信息基礎設施、電子商務、電子政務、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公開、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創造信息化發展的良好法制環境;根據信息技術應用的需要,適時修訂和完善知識產權、未成年人保護、電子證據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信息化法制建設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相關國際規則的研究和制定。

5.3 完善信息化相關投融資政策,促進信息化應用市場和信息產業的相互拉動 根據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信息化的投融資政策,積極引導非國有資本參與信息化建設。研究制定適應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金融政策,完善相關的財稅政策。培育和發展信息技術轉讓和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完善風險投資機制和資本退出機制。

制定相關投融資政策,鼓勵信息化應用市場和信息產業的相互拉動,以市場換產業,以產業帶市場,二者的良好互動,可以促進地區信息化健康有序發展。信息化應用市場可以為信息產業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能夠拉動本地信息產業的發展;同時通過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外地企業投資本地參與信息化應用市場的開拓,實現通過市場來聚集產業的目的。

5.4 完善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強化信息資源整合和業務協同

加強政府引導,依托重大信息化應用工程,以企業和行業協會為主體,加快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完善信息技術應用的技術體制和產業、產品等技術規范和標準,促進網絡互聯互通、系統互為操作和信息共享。加快制定人口、法人單位、地理空間、物品編碼等基礎信息的標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通過政務信息資源整合來提升政務協同水平,提高政府辦事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增強公共服務能力為宗旨,統籌規劃,逐步形成信息集成、資源共享、流程優化、業務協同、服務便捷、安全可靠的電子政務體系。創新電子政務技術管理體制機制,建設一批跨部門的應用系統,統一建設電子政務網絡平臺、數據中心、CA 認證、一卡通、政府門戶網站等重大公共項目。各級政府部門不僅要系統地進行業務梳理,整理、規范基礎數據和業務數據,建立電子政務數據架構,提出對關聯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需求,而且要從提高政務協同水平出發,充分考慮縱向和橫向關聯部門的需求,建立政務信息目錄、對接關聯業務流程,實現電子政務系統內外銜接、互聯互通。

各級政府部門要從提高監管能力和執法效率出發,整合社會監管部門的業務流程和信息資源;從提升公共服務便捷程度出發,整合、優化公共服務流程和信息資源。要加強監管與服務的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監管信息,簡化審批、審核等辦事手續,更好地促進便民服務,寓管理于服務之中。

各級政府部門要統籌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及時出臺相關標準規范。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選擇關聯性強、信息共享迫切的領域優先進行整合,盡快取得經驗和成效。要加強對政務信息資源的分類管理,合理部署信息安全措施。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推動政務信息共享,避免以安全保密為由阻礙政務信息資源整合。

5.5 建立信息化人才培養體系,加快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

擁有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設隊伍,是保證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因此,要建立一套層次分明、靈活多樣的信息化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推進我國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建設能夠得到各級政府部門負責人的理解和支持,對于推進信息化建設至關重要。政府信息主管(CIO)是信息化建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政府CIO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信息化建設水平的高低?,F任政府CIO多是從信息技術崗位或其他非信息化領導崗位調任,知識結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各級政府可以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加強合作,對于前者,可以著重培養他們的管理能力;對于后者,可以著重培養他們掌握信息化知識。因此,要使這些“一把手”樹立信息化意識,知道信息技術是如何在政府部門應用的,開展信息化能夠給本部門工作帶來什么好處。建議各級人事部門、黨校、行政學院有計劃地對各級“一把手”開展輪訓。

目前,我國針對普通公務員的信息化培訓多偏重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今后要加強信息化專業知識方面的培訓。建議各級人事部門制定公務員信息化培訓計劃,邀請專家講授信息化如何與政府部門業務相結合,如何開展信息化建設,如何應對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等等。

大學信息化相關專業學生,特別是研究生,是未來信息化建設的生力軍。有條件的大學要及時設立信息化研究生專業或研究方向,逐步完善信息化課程體系,采取案例教學等先進教學手段,為信息化建設培養合格的高級人才。

上一篇:匯報提綱經驗做法范文下一篇:環保問卷調查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