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村青年三農問題論文范文

2023-09-23

農村青年三農問題論文范文第1篇

改革開放三十年了。波瀾壯闊的洪流,改天換地的歷程,其中有一段中青年經濟改革研究活動的活躍時期,可稱得上是洪波曲中的一朵潮頭浪花。

1984年,我是財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的一名碩士研究生,積自己前面若干年學習與思考形成的認識,寫了一篇題為《論廣義狹義價值規律》的論文,發表在當時被認為是經濟學界最高層級理論刊物的《經濟研究》上。這通常被認為是學術水平被社會所認可的一種標志,于是,客觀上使我開始在經濟理論界“小有知名度”,并由此而引出轉過年頭,蔡重直同志找我參加中青年論文初評和“莫干山會議”的事情。

蔡當時在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研究生部(人稱“五道口”)讀碩士,參加了后來廣為人們談論的“莫干山會議”(即全國第一次中青年經濟改革研討會,在浙江杭州附近莫干山舉行)的籌備工作。他想到我,聯系我參加會前對征文的初評工作。莫干山會議的背景在這里需要多說幾句:改革開放初期,久已沉寂、萬馬齊瘖的思想界在“真理標準”大討論后活躍起來,經濟理論界也隨之有“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等討論熱潮。而當時最為決策層所需要的,是關于改革思路和方案設計方面的研究,正是在這個特定領域(或可稱為“關于改革的現實重大問題研究”領域)之內,中青年的研究力量開始嶄露頭角。當時已有傳聞,王岐山等四位年輕人在80年代初上書中央,提出“重調整,緩改革”的階段性要領建議,得到高層人士肯定;后來,最初以民間身份活動的農村問題研究小組的一些年輕人,開始進入中央農村政研室(領導者為杜潤生同志)工作;再后來,在國家體改辦之下,成立了體改研究所,成員是一批十分有朝氣的年輕人,如王小強、李峻、張剛、張少杰、趙榆江等。我的印象,莫干山會議是在1984年秋天,在體改所尚未進入十分活躍狀態之前舉行的(體改所所長陳一諮等上山開會時,還沒有強調體改所的身份)。莫干山會議的籌備者,是一群“熱血青年”,聯絡了方方面面的人士,得到浙江省的省級研究機構的支持,舉辦了全國征文來選取參會者,而后聚于一山,共商國家改革大計。

我在籌備組那里領到一大捆征文的應征稿,逐一閱讀后標明自己的看法(這樣的初讀者被分成若干組),還記得很清楚的是,我推薦的與會作者中,有后來在人民大學讀完博士入財政部工作過、又進入金融界的貝多廣,他的那篇文章寫的是什么我現已記不清了,但水平明顯高于一般的征文作者;還有一位是西藏交通局的作者,題目寫的好像是關于交通管理體制改革的,我覺得這樣的文章作者有其獨特的地區代表性,所以作了推薦,后來還真的入選,到會上見到他,感覺是超乎想像的年輕,看去也就是二十掛零的一個小伙子。

在莫干山會議召開的大會上,氣氛十分熱烈,主持人專門強調了這個空前的中青年會議的意義,并介紹了那位西藏小伙子一波三折的參會過程(開始其所在單位不同意,是籌備者抬出了中宣部、中組部這樣的名義才最終解決了問題,好像交通費也專門作了特殊處理,他才成行)。另外還介紹一位浙江的年輕人閻卡林,在工作單位堅持自學和撰寫經濟方面的文章,但遇到不好的待遇,單位領導卡他治他——可能僅是出于心理不平衡,這在那個年代十分常見——會上當場有中組部青年干部局的同志宣布,已向北京打長途電話請示后決定,推薦閻卡林到經濟日報工作,擺脫他的不良環境,全場馬上爆發出極為熱烈的掌聲(閻后來在“經濟日報”寫過大量文章,主持過專欄)。

莫干山會議上的一大特點,是在各個分組討論之外,有“掛牌討論”即專題討論,題目張貼出來,同時注明時間、地點,與會者自愿參加。我印象較深的一次掛牌討論,主題是價格改革問題,田源、張維迎作重點發言后,大家可以自由提問或發表自己的見解,會議場所被擠得滿滿的,氣氛熱烈,基本觀點記得像是有“調放派”和“雙軌派”,前者強調先調后放、調放結合來理順價格體系和價格形成機制,后者則強調可以先形成價格的計劃控制軌和自主(市場)定價軌雙軌運行的局面,在邊際上和增量上逐步擴大市場調節的作用,最后再并為市場一軌。如今大家知道,價格調放和價格雙軌制的思路,后來在中國改革發展的現實生活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作用,特別是后者,其功過到現在還存在爭論——順便說一句,也存在到底誰是“第一提出人”的不同說法。會后,應是由時任體改所副所長的徐景安等形成內部報告,向高端領導報送了“價格雙軌制”的思路建議,張勁夫同志也應聽取過這方面的口頭匯報。

莫干山會議上討論的問題是相當廣泛的,在我頭腦中印象深刻的,還有在關于改革發展區域戰略的討論中,提出了“梯度推移”和“反梯度推移”的不同思路;關于“綜合平衡”理論是否應被突破——一位叫王史華的年輕人強烈主張應突破,主要論據是貨幣金融可以實現“跨空分配”;等等。至今記憶猶新的,還有大會發言時周其仁等人的好口才,以及青年人中間那種相互激勵的、極有感染力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氣氛。

莫干山會議之后較快出現了以體改所為代表、農發所也發揮較大影響作用的中青年經濟改革及相關研究的活躍期,一直延續到1989年夏,其間體改所發表了與世界銀行考察團關于中國改革的報告相類似的較系統的改革研究報告,好評如潮(似乎爭議也如潮),先后成立了體改所起中堅作用的北京青年經濟學會,以及陳元、馬凱等已走上北京市政府系統內較高領導崗位的中青年同志領導下的北京市青年經濟研究會。這兩個青年研究團體的活動我都參加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由當時的國務院領導同志要求,各部門和已經為人們所知的在京中青年研究力量都參加的“價稅財連動”改革方案的研究活動,其基本意圖是在1987年于我國推出價格、稅收、財政體制的配套改革,形成宏觀層面以間接調控取代直接調控的新體制框架。研究活動幾乎是從年頭持續到年尾,但最后傳來的消息,是領導同志去東北考察國企情況后,決心動搖了,所謂追求規范化的“利改稅”改革之后,國企效益出現20多個月連續下滑之說,使他不再看重“規范化”之路,此時另外一種“包字進城,一包就靈”的思路打動了他,于是從1987年起,轉而推行企業的多種形式的承包責任制,并自1988年起在財政體制上也實行多種形式的地方大包干。解決“價稅財連動”改革所內含的歷史任務的實踐,最后主要是落在了1994年由朱镕基同志主持推行的財稅配套改革方案的實施上(由于90年代初治理整頓期間在沒有通脹預期壓力的情況下,已經較順利地解決了價格調放問題,所以“價稅財”三字在94年實際上剩下了“稅財”二字)。1994年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但那是后話了。

北京青年經濟學會在其活躍期,每月有一次“研討沙龍”方式的活動,最初地點設在陶然亭公園內,后來又曾改在北京天文館等地,大家自愿參加,每次有至少一個主講人,講后與會者提問、討論。周小川、劉克崮等現時的部門領導者,當時都以中青年研究者的身份當過主講人,劉克崮主講的題目我還記得是行政體制改革的思路與方案設想,聽后頗為其清楚明晰、深化務實的特點所折服。關于這個“沙龍”的活動,在當時風行的柯云路改革系列小說中曾有過生動的場景描寫。

另一個北京青年經濟研究會的活動,最值得提到的是1986年后陳元同志主持的“中國經濟緊運行”大型專題研究,列入國家社科重點課題,動員了約百名在京的中青年研究者,辦過數次大型研討會,中小型的研討會議就更多了。這個課題研究的背景,是1985年我國城市改革出師不利、改革意圖實際受挫之后,“改革綜合疲勞癥”之說開始有所表現,前兩年最熱、青年人專心致志投入大量精力進行的方案設計研究,開始表明有濃厚的急功近利色彩,引出“改革方案萬萬千,各領風騷三五天”的俏皮話,而匈牙利人科爾奈從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機制角度切入引出的“短缺經濟學”研究成果,給了中國人重要的啟示,于是一群中青年人開始在“緊運行”課題研究中,準備靜下心來力求系統、深入地進行中國經濟運行機制的實證研究,認為真正解決了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是怎樣”和“為什么這樣”的實證考察分析之后,改革何去何從的“應該怎樣”的問題,就可能“呼之欲出”了。我在“緊運行”課題研究中的任務,是負責“財政”組,并有若干次參與核心組的討論。這個課題研究雖由于1988年后的種種原因沒有達到原來的一些預想目標,但還是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階段性成果和研究資料。從我個人來說,參加研討中所受到的啟發,對以后的一些個人研究成果應說潛移默化地發生了影響。比如獲1988年中央國家機關中青年研究成果一等獎的論文《“抽緊銀根與壓縮規?!撐覈枨罂刂频闹c及轉換條件》(發表于《經濟研究》1988年第5期)和90年代獲中國財政學會組織的全國財經科研成果一等獎的論文《論我國宏觀經濟不穩定的制度性原因》(發表于《財貿經濟》1994年第6期),都是循著運行機制實證研究的路徑而得到的成果。

在前面所提到的體改所和青年學會、研究會的研討活動蓬勃展開的情況下,財政系統內的一批中青年感覺坐不住了,并且受到了“中青年”概念的很大啟發。作為一個部門或工作系統,財政系統內部氛圍比之社會上要更為“嚴肅”和“沉穩”。我是1985年春末碩士研究生畢業留在財科所工作的,聽到的以往傳下來的規矩(特別是業務司局的規矩),是開會時中青年只能坐后排聽著,不能說話,想說話表達見解得不到機會。但這時有了“莫干山會議”及其后社會上中青年研究活動的樣板,幾位財科所的中青年人(我是其中之一)也產生了舉辦財政系統中青年研究活動的想法,這種想法得到了財政理論界前輩的代表人物、時任財科所所長的許毅同志的大力支持,于是我們仿照莫干山會議的模式,舉辦了全國征文,以文選人,在寧學平同志任廳長的吉林省財政廳的鼎力相助之下,于1985年冬在長春舉辦了第一次全國中青年財政理論研討會,并成立了全國中青年財政理論研究會(第一任總干事是許老的第一位博士生劉桂蘇,后來她曾任海南省財政廳廳長;我是副總干事)。長春會議的氣氛極為熱烈,來自全國的近200位中青年人各抒己見,“掛牌討論”直到深夜乃至凌晨兩點(散會時回北京的列車上還有在車廂內的“掛牌討論”)。會議所在賓館的工作人員說:“從來沒見過你們這樣開會的!”財政部業務司局的一些同志(如張家倫、高堅等)也應邀到會發言和參加討論,積聚在年輕人心中的許多思想和不吐不快的建議,得到了充分表達的機會。后來,全國中青年財政理論研討會,曾先后在淄博、撫順、鄭州、上海、蘇州等地舉行過年會與專題研討會,客觀上培養、提高了一大批年輕人。

后來,隨著時間流逝,時移勢易,促成中青年研究活動形成活躍期的許多因素發生了變化。一方面,意見表達上“論資排輩”的習慣和氛圍在淡化,另一方面,對于“思想特別活躍”的年輕人參與改革設計的決策需求也逐漸淡化,加之80年代中后期中青年研究活動中的不少骨干成員,90年代以后陸續走上領導崗位,有了更為正式的話語權,已不再需要中青年研究活動這個特殊的意愿表達平臺。特別是1989年夏的風波之后,北京青年經濟學會停止活動,北京市青年經濟研究會也已不再活躍,總體的社會環境便不再具備那種集中反映來自“年輕人”特定聲音的氣氛和條件。

但是,一大批投身于、活躍于80年代中后期中青年研究活動的當時的年輕人,卻在其后的中國改革開放事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一些人士現已擔當起國家領導集團成員的重任,有的也早已是重要部門的領導者,比如王岐山、馬凱、周小川、陳元、樓繼偉、郭樹清、肖捷、吳曉靈、劉克崮、陳錫文、許善達等等。除了這些人士成為領導者外,周其仁、張維迎、宋國青等作為學者,至今都是學術理論界的帶頭人,華生、曹遠征等作為頗具影響力的證券、金融界人士,也繼續活躍。當然,曾經的一些風云人物,也因各種緣由,有不少已淡出人們的視野,有的與我們已屬“道不同,不相與謀”。

可以說,以1985—1989年為活躍期的中青年研究活動,是中國改革開放實行現代化轉軌偉大征程特定階段上因特定需要應運而生的特定現象,是一大批熱血青年欣逢新的偉大時代而一展書生意氣、試圖謀劃天下興亡、為改革建功、為人生注彩的群體行為。作為其中的一員,我自己的特點是其后一直留在了研究工作崗位上,二十余年不曾變動(這比較罕見)。在那個階段所參加的活動之中得到的啟發教益,以及從那時的觀察中就開始領悟到的中青年研究群體皎皎者的長處和短處,自己應當努力學習、“見賢思齊”的方面,以及需要引以為戒、警醒于心的方面,都對我形成不小的影響,而且至今仍在繼續感受之中。

人并不能選擇所處的時代,但時代在選擇人。欣逢鄧小平開啟的改革開放時代,使中國人看到了百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偉大民族復興的曙光,并引升至當下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愿景,也使我們這些個人,幸運地有可能成為其中的一小束光子。改革決定中國的命運,當然也在總體上決定著我們的人生,并要求我們對其作出積極的回應。改革初期的年輕人,現在已步入中老年,不論具體的人生軌跡如何,三十年了,都十分值得回憶。我特述以上的片斷回憶于此,意在繼續努力自強不息,并與同時代人共勉。

農村青年三農問題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使得農村青年向城市大量流動。農村青年在為工業化和城市化做出貢獻的同時,卻忽視了農村的發展。本文探析了農村青年流動的背景、原因、方式,并站在農村發展角度探析了農村青年流動的雙重影響。最后提出發展農村,吸引農村青年回鄉的建議,目的是為達成農村青年合理流動,既有利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又不影響農村自身發展,最終實現社會整體發展。

關鍵詞:農村青年流動 農村發展 角度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而且成規?;鲃?。在流動中大多以流出為主,主要方式是上學、務工和經商。在本文中把以農村青年因學習、外出務工、經商等造成的城鄉之間的流動定義為農村青年的流動。但是目前農村青年流動的情況,已經使農村出現大量的撂荒地,農村變得冷清,沒有活力。使得國家在新農村建設中,缺少建設者(農村青年),這勢必會影響新農村的建設,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诖?,站在農村發展的角度對農村青年流動進行探析。

一、農村青年流動的背景、原因、方式

1.農村青年流動的背景。人口流動,是伴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工業化加快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率,同時工業擴張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城市化發展緩慢,城鄉人口之間的流動受到戶籍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制約,造成城鄉之間的壁壘,阻止了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動。改革開放后,中國逐步放開了原有對人口流動的控制,城鄉之間的壁壘被打破,大量農村人口進城;政策上家庭農產責任承包制使得農民從土地上徹底的解放出來。從流動人口結構中看,農村青年一直是人口流動的主力軍。同第六次人口普查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較,農村0-24歲人口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20-24歲的人口比重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了約14個百分點;0至19歲的青少年人群比重也大幅攀升??梢娹r村青年在此背景下的流動是有增無減。

2.農村青年流動的原因。古典經濟學創始人威廉——配第最早從經濟發展的角度揭示了人口流動的原因。說明工業的收益大于農業,商業的收益大于工業,這種比較利益差異的存在促使社會勞動者從農業部門向工業部門和商業部門流動。目前,我國農村青年流動的現狀除去合理的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外,還出現農村土地撂荒,造成農村青年流失等問題的不合理的流動,流動的原因也很多。

2.1大量剩余勞動力的產生,城市化、工業化的需要。工業化的發展,使得農村生產力得到提高,同樣土地上所需的勞動力減少,節省出很多閑置的勞動力;城市化的發展,占用耕地,使得耕地面積不斷減少,還造成農民無地可耕;外加農村新增勞動力的不斷增加。使的農村產生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又吸收了一部分剩余勞動力。

2.2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農村青年在農村的收入遠遠比不上城市青年的收入,農村青年在城市中找到的比農村更高收入的工作,使得他們不愿意在農村生活,選擇流入收入更高的城市。

2.3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提升國民素質的需要。農村生產力的提高,使得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讓更多的農村青年有時間有機會不斷接受教育。在我國農村教育一直落后與城市的教育,我國農村青年占全國青年的很大一部分,它直接影響著未來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2.4農村教育水平,基礎設施的落后。農村由于教育水平以及基礎設施的落后,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以后繼續做農民,為了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農村,把孩子送往城市上學,有的父母還長期半工半陪讀。

2.5城市生活的影響。城市中多彩的生活,優質的服務,吸引著農村青年。農村青年外出務工,經商,家庭收入提高,有能力在城市生活,就居家遷往城市,也使得流動人口的年齡越來越小。

2.6其他的需要。如服兵役、結婚等造成農村青年的流動。

3.農村青年流動方式。我國農村青年流動的方式有:升學、打工、經商、參軍、婚姻,還有已經不常見到的招工、農轉非等。農村青年通過升學進入城市,升學失敗的農村青年大多是以打工的方式進入城市,升學和打工是現在最普遍的流動方式;經商、參軍、婚姻在流動中一直存在,沒有明顯加強和減弱的趨勢;農轉非是在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特殊的戶籍制度,招工是國有企業或者國家事業單位招收的部分工人,進入國有企業單位工作。這兩種方式已經不存在或很少見到了。

二、農村青年流動對農村發展的影響

1.農村青年流動對農村發展的積極影響。

1.1改變生活觀念,提高自身素質。農村青年的流動,從流動方式上看主要是以求學和務工為主。長期生活在城市中的求學青年,他們接受高等教育,學習專業的知識,接受新思想,他們掌握了技能,擴大了人脈,并且重新定格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村青年,也受到城市生活的感染,接受城市生活方式,開放了思想,學習了新的技能,開闊了眼界,在城市激烈的競爭中生活,也鍛煉了他們的生存能力,個人的修養也得到提高。這種變化對農村發展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它能夠引進新思想,提高農村整體素質,推動農村的發展。

1.2縮小貧富差距,減少隱形失業。一方面,農村青年流動的發展制約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農村青年的流動擴充了收入渠道,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時,加強了城鄉之間的交流,避免了農村的邊緣化。能讓整個社會去關注農村發展,關心農民生活,有利于城鄉之間的團結。另一方面為當地留下了較多的就業崗位;外出青年的不斷增加,部分外出青年回鄉創業,使得就業崗位增加,能夠實現就地就業,避免了農村青年更深一步的流動。

1.3優化產業結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有利于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農村人口的減少,為集約化生產,規?;a創造了條件,有利于實施科學的種田、養殖等。

2.農村青年流動對農村發展的消極影響。

2.1農村優秀青年缺失。一方面,城市中的誘惑多,收入水平比農村高,基礎設施完善,服務方便等使得農村青年留在城市。另一方面,農村青年思想得到提高,與留鄉人群的思想、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差異,加上長期的城市生活,他們也選擇留在了城市,造成高素質青年的流失。農村青年是農村發展的主力軍,優秀農村青年更影響著農村發展的速度,他們的缺失會阻礙農村發展的腳步。

2.2留鄉農民整體素質偏低,農村干部年齡結構偏大。一方面,留鄉農民整體素質偏低,科技素質不高,思想觀念陳舊,缺乏創新,集體觀念淡薄,小農經濟和小農經濟思想強烈。另一方面,農村基層干部年齡結構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觀念陳舊,面對市場創新極為困難。不利于新農村的建設。

2.3土地撂荒,阻礙現代農業發。一方面,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大量土地撂荒,使得耕地面積不斷減少,也影響正常的農業生產;另一方面,農業人才的流失,使得農村文化素質本來就偏低的農業勞動力整體素質更低,影響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2.4農村發展更加困難。一方面,加大了對農村的監管難度,青年人缺少,留守老人和兒童偏多,老人的健康問題,兒童的健康和教育問題,都對農村的發展起到制約作用;也加速了農村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對未來農村老人養老帶來嚴重的問題;另一方面,使得整個農村的發展缺少活力,農村社會政治、文化的發展受到制約。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得不到繼承,面臨消失。農村青年現在的流動,努力接受現代文化,忽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極其不利于農村發展的。

三、吸引農村優秀青年回鄉促進農村發展的對策

人口流動是一個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會出現的情況,人口流動有它的合理性,它能夠為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也能夠滿足農村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但是,忽視了農村的發展,會造成整個國家發展的不平衡,嚴重制約整體發展速度。目前,我國農村已經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動,青年人的大量流失,造成了很大影響,威脅到了農村整體的發展。

1.1充分了解當地農村青年職業分布情況。了解在外求學學生及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情況,了解經商人員情況和在外務工青年的具體情況。對農村青年的發展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目的是掌握本地區人力資源的基本情況。

1.2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當地政府對本區域農村做一個全面的規劃,整合區域資源,發展有優勢的農村產業。在統籌當中,要聽取各階層人員的意見,結合整個省份乃至全國資源,加強與其他地區的聯系,實現產業互補或者強強聯合。

1.3在政府政策和財政的適當支持下,吸收市場資金和農民投資。在市場經濟處于決定地位的背景下,靠市場才能讓農村發展走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政府只靠政策是不能完全讓市場資金進入農村,還需要適當的注資。在談到農民投資上,需要排除農民投資的后顧之憂,給農民以發展的信心,主要是讓農民自身能夠對發展規劃有信心,能感覺到投資的回報是樂觀的,這就需要在統籌規劃時廣泛聽取農民的發展意見。

1.4吸收當地優秀人才回鄉發展。在政府統籌規劃和政策、資金的支持下,吸引優秀人才回鄉發展。在大學生村官政策實施的10年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能說明大學生村官政策的優越性。將大學生村官政策中的優惠政策也可以適當的應用到愿意回本鄉發展的青年身上,鼓勵農村青年回鄉建設。同時要加強青年服務農村的意識,特別是農村青年回報家鄉的意識,培養青年人建設新農村的信心。

參考文獻:

[1]萬將軍 ,鐘顥. 近十年來流動人口變化的特征、原因和對策研究——對人口“五普”和“六普”數據比較分析[J].決策咨詢,2014(01).

[2]夏緒梅. 基于波特——勞勒激勵模式的農村人口流動行為分析[J].農業經濟,2004(12).

[3]胡現嶺. 農村青年社會流動方式之變遷(1978-2010)——以對河南省22個村莊的調查為中心[J].中國青年研究,2013(10).

[4]張志新. 反思農村勞動力流動的若干問題[J].商業時代,2006(34).

[5]申錦蓮. 試論我國農民素質的提升[J].長白學刊,2009(04).

[6]張培培,李盼盼,王思敏.關于農村基層干部素質建設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5(69).

[7]段方利,林忠,熊云清. 基于農民外出務工原因的農村撂荒現象的對策分析[J].農村經濟,2007(03).

[8]胡兆義.社會轉型期中國農村青年的社會流動分析[J].實事求是,2012(04).

作者簡介:董旭超(1994—),陜西理工大學經濟與法學學院,經濟學專業,主要從事農村經濟發展研究。指導老師:王吉平(1966—),陜西理工大學經濟與法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學研究。

農村青年三農問題論文范文第3篇

1 新農村建設的背景、內涵和“三農”問題現狀

農業問題、農村問題、農民問題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重大決策,位列我國未來5年科學規劃的十大方略之首,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

農村青年三農問題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教育管理

目前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也在持續不斷地增長。雖然國家在新農村建設、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等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由于相關措施落實不到位、相關理念和思想沒有得到更新,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不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不僅會影響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而且也會給社會主義建設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一、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現狀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首先,農村家庭教育管理的能力比較弱。祖輩的教育監護存在很大的誤區和盲區,嚴重影響了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效果。大部分的祖輩教育監護人文化水平都不高、無法為留守兒童進行有效教育輔導,導致留守兒童缺乏管理和教導。其次,農村學校教育經費比較緊張,學校教育比較落后。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資源較差和教學硬件條件較差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教育效果,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無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為了提升農村學校的升學率,教師將有限的精力和資源都運用到學習比較好的學生身上,那些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則無法得到教師的重視。另外,農村兒童教育管理的社會關注度不夠,沒有適用于留守兒童的公益性教育設施設備或者是文化教育傳播區域,農村內僅有的文化書屋和文化活動室被成人所利用,并且這些公益性項目內的相關書目比較落后,也不適用于現代教育的需要。除此之外,農村留守兒童還面臨著巨大的安全風險,農村留守兒童很容易成為社會侵害的對象,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教和約束,社會上很多不良風氣和行為會對留守兒童產生負面的影響,對留守兒童未來的發展產生極為不良的影響。

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優化和提升的對策和措施

1.強化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管理

農村家庭要高度地重視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工作。首先,外出的農民工要將留守兒童委托為比較可靠的監護人,受委托的監護人能夠承擔得起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掌握留守兒童的心理、學習和思想發展狀況,并及時地采取措施進行管教和約束。其次,家長要與留守兒童保持緊密的聯系?,F代發達的通信手段為家長和兒童之間的溝通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與兒童聯系過程中不僅要關心學習情況,而且要對兒童的心理狀態進行了解和關心。聯系的方式是多樣化的,除了通電話,還可以通過短信、書信等與兒童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2.學校要強化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

學校要從教學環境、教學方式以及教育管理創新等方面強化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工作。首先,學校要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對學校的硬件教育設施,如圖書館、閱覽室、學生宿舍等進行完善,保證學校文化活動、體育活動場所,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其次,學校教育工作者也要注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結合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開展教育,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班主任要主動承擔起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要與家長保持緊密的聯系,另外,在留守兒童的節假日和雙休日,教師也要對其進行輪流管理,做到處處有人管、時時有人管,強化教育管理工作。

3.社會各界要行動起來支持和關心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需要社會各界部門和團體的大力支持和關心。首先,政府要對學校周邊的環境進行整治,對違法的游戲廳、網吧等進行嚴厲查處,封堵不健康信息的傳播,為留守兒童創造一個優質的活動環境。其次,婦聯、共青團部門要積極開展幫扶活動,通過發揮社會各界婦女的特殊作用以及團委青年志愿者隊伍的骨干作用,對留守兒童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另外,其他相關社會團體要積極籌集資金,改善留守兒童的教育條件。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問題的出現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已經成為影響留守兒童正常、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不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相關部門和社會團體,都要從多個角度思考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力所能及地采取措施,共同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促進留守兒童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德貴.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問題探究[D].南昌大學,2015.

[2]范先佐,郭清揚.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回顧與反思[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5-64.

[3]譚明榕.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問題探析[J].成功:教育,2012(10):194.

[4]朱劍慧.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亟待加強[J].學習月刊,2016(3):47-49.

編輯 段麗君

農村青年三農問題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作為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不論對于農民還是對于國家來說,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當前我國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解決農村醫療保障問題的對策思路。

關鍵詞 農村 醫療保障 問題 對策

一、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內涵與重要性

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是指以農村居民為對象,由集體和個人共同籌集醫療預防保健基金,并按一定比例補償的各種形式的醫療保障制度。我國農村醫療保障是一個具有多種形式的農民健康保障體系。目前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基本形式包括:傳統的合作醫療、合作醫療保險、大病統籌、商業醫療保險、特困人口醫療救助、家庭合同保健、孕產婦保健保償、計劃免疫保償等八種模式。其中合作醫療是主要形式。

作為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衛生保障關系到人民的生活與社會的穩定。而在生產力及生活水平較低的農村,醫療衛生保障的制度制定以及實施更是關系到中國八億多農民的生活質量。農村醫療衛生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當前農村,造成農民貧困或返貧的諸多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因病致貧,因此完善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就顯得極為重要。

二、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現狀及主要問題

(一)資金籌集難度大

社會政策不能離開經濟資源而獲得有效執行,因此,醫療保障資金的籌集和管理是實行農村醫療保障的一項重要前提。目前,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尤其是合作醫療的籌資堅持以個人投入為主,集體扶持,政府適當支持。然而,當前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尤其是合作醫療的資金收集上依然存在很大問題。首先,中央政府對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財政支持嚴重不足。我國的衛生總費用及其占GDP的比重近年來雖有所增長,但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其次,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地區和貧困地區,地方政府財政困難,無力承擔相應的醫療費用。最后,不少農民仍然持觀望甚至懷疑態度,農民自愿參加的原則,不利于農村合作醫療經費的籌集。

(二)基層衛生單位服務水平低下

主要表現為農村衛生基礎設施薄弱以及人才隊伍素質整體不高。農村衛生機構設施條件普遍比較落后,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服務得不到有效的保證,突出表現為房舍和設備的短缺以及搶救必備設備或緊缺或老化。從農村衛生人力資源來看,許多醫生都是以前的赤腳醫生或經過短期進修的村醫轉化而來。鄉鎮衛生院一般缺乏優秀的管理人員,并且由于衛生服務人員素質較低和設備等原因,導致衛生服務質量難以保證。另外,醫療保障的城鄉二元化也比較明顯。長期以來形成的二元經濟結構,以及重城市輕農村的政策傾向,使社會配置給農村的醫療衛生資源較少。

(三)監督機制不完善

長期以來,全國農村大部分地區尤其是中西部省份,農民法律意識淡薄,缺乏民主監督的權利及意識。群眾無法參與對制度的監督,使得農村醫療體系管理混亂,沒有一套完善的、穩定的監管模式。另外,目前農村合作醫療舉辦層次大部分仍局限于以村為基礎,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報賬手續不全或過于繁瑣,部分地區甚至存在挪用農民醫保費的現象,以及醫療機構看人治病,看級別治病,這種現象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合法權益,打擊了農民參保的積極性,使農民對醫療保障制度的信賴大打折扣,從而直接影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率。

三、完善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對策

(一)強調政府的責任,加大財政投入

政府重視并支持衛生工作,是中國衛生事業取得顯著成就的基本保證。衛生醫療事業是公共產品,因此鑒于醫療衛生事業的特殊性,政府對其投入是理所當然的事。政府在農村醫療保障制度中除了要加大投入外,還要加強管理,強化準入制度和行政監督,除了保證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投入外,還要大力動員社會力量多渠道、多形式舉辦醫療衛生事業,以解決農村醫療保健服務中存的供需矛盾。對各鄉鎮的財政也要進行嚴密監管和群眾監督,防止任何形式的挪用和貪污浪費。

(二)提高農村醫療水平

一是要加強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要對農村的衛生所等醫療機構加大扶持力度。還應當合理配置農村的醫療衛生資源,打破過去按行政區劃設置衛生醫療網點的做法,并將縣、鄉醫院、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計劃生育指導站以及傳染病、地方病防治機構有效整合起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使農民就醫小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重病不出市。二是要加強農村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人員的專業水平。還可以制定一些有效的激勵政策,以留住在鄉鎮工作的醫務人員。

(三)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

中國特色的農村醫療保障體系,還應當包括醫療救助制度。政府的作用不僅僅是“錦上添花”,更要重視“雪中送炭”,要把對貧困地區、貧困人群的衛生扶貧作為促進農村衛生保健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這是完成“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需要,更是發展生產、擺脫“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需要。因此,應當把衛生扶貧納入社會保障尤其是社會救助體系。把醫療救助計劃與整個社會保障體系有機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江志良.對完善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思考.東岳論叢.2007(02).

[2]齊鵬.當前我國農村醫療保障的現狀及其對策探討.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11).

[3]唐旭輝.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研究.西南財大出版社.2006.

[4]李和森.中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5]左學金,王耀忠.建立和完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幾點思考.社會科學.2003(12).

農村青年三農問題論文范文第6篇

“學有所教”是重大民生問題,教育報道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教育報道也避不開周期性。長期從事教育報道,切忌重復,重在創新。

教育新聞必須彰顯百姓情懷??梢愿爬椋河冒傩盏乃季S想問題,用百姓的視角看現象,用百姓的語言講政策。

教育報道的個性和特點

作為一種專業領域的教育報道,概括而言,至少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1 民生話題,貼近百姓。

“學有所教”是重大民生問題,教育報道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

2 政策性強,關注度高。

教育政策涉及千家萬戶,特別是招生考試政策、改革措施發布時,政策的敏感性特別強,關注度特別高,往往成為一時的熱點。

3 周期性強,四季循環。

教育是周期性和規律性很強的工作,教育報道也避不開周期性。因此,長期從事教育報道,切忌重復,重在創新。

4 典型較多。事件較少。

有人說,教育典型多是好人好事,教育事件一般“兇多吉少”。這話不無道理。教育界優秀教師和學生的感人事跡層出不窮,是發掘典型的富礦。一些突發事件往往與校園安全、學生健康等問題有關。

怎樣把教育報道寫成百姓新聞

教育新聞的個性和特點,決定了教育報道必須“圍著百姓轉,寫給百姓看”,讓老百姓喜聞樂見。這就要求教育報道必須有民生視角,強調貼近性和親和力,變工作報道為話題報道,變傳達式報道為解讀式報道,變現象報道為深度報道。

1 用百姓思維想問題。

在教育報道中,經常會遇到政府有關部門的宣傳訴求,比如他們正在積極推進的改革或工作,已經實施的舉措或取得的成效等等。宣傳報道是必要的,但如果僅僅從工作層面報道,難免會有概念化、程式化的流弊,讓受眾產生逆反心理。

因此,在教育報道中,應當用老百姓的思維思考問題,看看哪些是百姓和社會關注的,哪些是家長和學生關心的,只有想百姓之所想,才能抓住教育領域的熱點話題,報道才能引人入勝。

比如,教育部門目前正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各地出臺了鼓勵教師跨校流動、加強基礎薄弱學校建設等許多政策。如果只是就政策說政策,就工作談工作,老百姓可能不會有太大興趣。如果從百姓關心的“擇?!眴栴}人手,報道這些政策對于緩解擇校矛盾有什么效果,就近入學能否也上個好學校等等,就等于在解答百姓的疑問,消除百姓的困惑,報道自然會讓百姓感到解渴。

2 用百姓視角看現象。

在前兩年的一次全國兩會上,有位政協委員問教育部領導:五六十年代國家和家庭都很窮,可是我們上得起大學,如今經濟發展了,許多家庭卻供不起大學生了,這是為什么?其實,這個問題反映了許多家長的疑問和困惑,成為時下頗受關注的教育現象。

在報道這類教育話題時,只泛泛報道現象是不夠的,應當結合近年來教育改革發展的進程,分析原因,找出癥結。比如,報道大學里的貧困生現象時,可以從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特點談起,說清楚為什么要繳費上大學,為什么國家不能像對義務教育那樣把高等教育也包起來,目前大學學費的標準是根據什么制定的,等等。只是講透了原因還不夠,還應當進一步打消家長的憂慮,讓家長知道,目前國家資助大學生的政策體系已很完備,大學的措施也很到位,大學生不會因貧困而失學。

當然,這些內容并不一定都寫在同一篇報道里,但有關這一話題的報道應當站在百姓的立場上,用百姓視角,透過現象看問題,說清楚現象的來龍去脈,為百姓釋疑解惑。

3 用百姓語言講政策。

不論是文件還是報告,政府使用的書面語言往往全面、準確,但也難免平炎、枯燥。特別是一些政策性強、專業性強的表述,老百姓接受起來會有一定障礙。媒體就是要把政府語言、報告語言、史件語言、公報語言,轉化為通俗易懂、一般受眾易于接受的百姓語言。

在教育報道中,有關教育政策的發布與解讀新聞占有一定比例。這類報道不僅要準確傳達政策,而且應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百姓一看就明白,一聽就理解。這就需要教育記者當好“翻譯”,用百姓的語言講解政策。

比如:前兩年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是國家一項重大教育政策,其中包括教育公用經費、校舍改造等四項主要內容,而最受百姓關注的則是免學生的學雜費、書本費和對家庭困難的寄宿學生給予補貼,簡稱“兩免一補”。在報道這項政策時,如果用標準說法“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雖然準確,但多達14個字,說起來繞口,寫起來麻煩,聽起來也啰嗦,而用“兩免一補”四個字來代替,則朗朗上口,簡潔明快。

又如,在教育報道中常常碰到“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上學問題,如果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也長達8個字,未知啰嗦,而用“流動兒童”來表述,則生動形象。在資助貧困大學生的政策中,經常說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而在教育報道中,則常常用“貧困生”或“特困生”來代替,使語言顯得更加活潑。

創新教育報道的路徑

教育報道彰顯百姓情懷、體現百姓意志、適應百姓接受心理,必須從內容到形式,著力變革和創新。

1 抓點“活魚”。

抄材料、炒冷飯、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的報道不可能贏得受眾。只有從真實的生活中悉心尋找、慧眼發現那些鮮活的“魚”、水靈的“料”,再經過記者的精心加工,匠心獨運,才能寫出膾炙人口的新聞作品。且看《3000小考生“妖魔化”媽媽》《武漢晚報》2005年4月25日,這篇報道:

“楚才杯”五年級作文題“給我一點時間”,讓3000名被逼培優的十齡童,不約而同地將媽媽刻畫成“變色龍”“母老虎…‘河東獅吼”的形象……

22日記者在“楚才杯”組委會,發現五年級4200份考卷中,超過70%的孩子選擇了一個共同題材——被媽媽逼著整天培優。學習壓力大,期望媽媽給自己一點時間。

報道抓住熱點,從一個側面披露了現行教育體制存在的弊端,引發家庭、學校和政府參與討論,共同尋找解決途徑。這篇報道選取了巧妙的切入點,選擇“3000小考生妖魔化媽媽”這一新聞事實,既有鮮明個例,又有普遍代表性,這樣素材鮮活、角度新穎的報道自然會引起社會的廣泛共鳴。

教育報道也少不了會議新聞,如何從會議中找到新鮮的線索,把會議變成新聞的“富礦”,值得探索和嘗試。在這方面,錄音報道《教育資金滯留挪用嚴重財政局長卻在全省教育會議酣然入睡》(廣東人民廣播電臺2005年9月23日)就是成功的例子。

廣東不少地方教育資金滯留、挪用嚴重,但在省政府今天(23日)召開的“全省解決農村教育重點難點問題工作

會議”上,有的財政局長卻酣然入睡。

會議準時在上午9點開始。9點48分,省教育廳廳長鄭德濤正在分析農村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抬頭一看,會場竟然有幾個人睡著了……

報道以小見大,在會議中捕捉特殊的有效信息,通過批評某些人的不良行為,凸現“全社會都要重視教育,重視教育要體現在行動上,不能光停留在口頭上”這一深刻主題。這篇報道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會議報道不是只講工作,只報成績,不是只寫某某領導出席、某某領導講話,會議報道也可以推陳出新,抓到“活魚”。

2 講點故事。

重慶開縣北斗村是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很多山里孩子甚至繳不起學費,劉念友老師在山里從教30多年來,為保證班上孩子不因缺錢而輟學,他不斷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擠出錢來資助班上的貧困學生。這樣還不夠,還偷偷地挖煤資助那些貧困孩子。而這一切,都是瞞著學校領導,瞞著身患疾病、沒有工作的妻子和兒女。

這是《山村教師三年挖煤資助貧困生》《重慶晚報》2005年12月15日這篇報道講述的故事。報道娓娓道來,通過細膩文筆,講述劉念友對學生很“大方”,而對自己和家人很“吝嗇”的矛盾沖突,并通過劉老師的幾個善意謊言,揭示出他淳樸的品質及高尚的人格。故事真實生動,因而報道鮮活感人。

3 寫點“形象”。

“兩免一補”,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丁安屎纭毙α恕?《人民日報》2006年4月27日)這篇報道以小見大,講述蒙古族中學初中三年級學生蘇龍嘎“免費上學的故事”,在突出“形象”描寫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報道被選人教育部審定教材、廣東教育出版社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本。

報道的開頭這樣描寫:

春風吹綠了鄂爾多斯草原。面對記者的鏡頭,生長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小姑娘奇·蘇龍嘎甜甜地笑了。她高興地對記者說:“現在念書不用交錢了,上學真好!”

報道的結尾是這樣寫的:

和奇·烏蘭夫一家話別時,記者問蘇龍嘎:初中畢業了想上什么學校?她看了看遠方,滿有信心地說:“我想考內蒙古師大附中,將來還想上大學……”說著,她紅紅的臉上又綻放出甜甜的笑容。

報道一頭一尾,兩次寫到“彩虹”的笑,構成了一幅甜甜的畫面?!靶Α背蔀檎獔蟮赖摹皹酥拘蜗蟆?,由小姑娘的笑容生動展示其幸??鞓返膬刃氖澜?,反映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溫暖人心。

在新聞報道中,可以借鑒文學手法,以特寫的方式,用形象代替概念,用形象詮釋主題,使報道的感染力大大增強。

4 帶點情感。

教育行業先進典型比較多,優秀教師和學生的感人事跡,成為教育報道的財富。

在報道這些典型事跡時,記者只有帶著感情去采去寫,才可能寫出感情充沛的作品,才可能深深打動受眾的心。

《大一男生,背起母親上大學》《今日早報》2005年11月14日這篇通訊,報道了浙江林學院藝術學院藝術設計052班學生劉霆背身患尿毒癥母親上學的事。作者用劉霆的話作為小標題,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比如:“媽媽一份菜我們分著吃”“媽媽父親走了還有我呢”“媽媽我來給你打針”“媽媽我帶著你一起上大學”“媽媽我會掙錢給你看病”“媽媽等我畢業了把腎割給你”。作品將劉霆最樸實的語言進行原生態再現,對主人公心底至真的孝心用大量富于震撼力的細節描寫,深深感動了讀者,可謂以情動人。

5 說點新話。

有了新的線索、新的內容,還應當有新的觀點、新的表達。

在教育報道中,“減負”是個老話題,一般的寫法難脫窠臼。而《“輕負擔”照樣“高質量”——來自靜安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學校的報告》(《解放日報》2004年7月8日)這篇報道,在表述方式上就很有創意:

前不久,靜安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學校發生了一次“事故”。

今年初三畢業考試成績揭曉,靜教院附校再次在全區名列前茅。少數初二老師感到了壓力,準備“搶”學生進行免費留堂補課?!敖o學生加壓。義務補課也不行!”校長張人利馬上召集所有教師開會:“教書育人不是為了爭名次,一定要按教育規律辦事!”令行禁止,大面積補課現象剛“抬頭”。立刻被“打”住。

“開門第一事:讓學生玩起來”,是報道的第一個小標題,報道從所謂的一次“事故”寫起,重點寫學生在學校里怎樣玩,通過描寫“實實在在地玩”,反映出“減負”的成效。這樣的表達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

教育報道要彰顯百姓情懷,就要在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上銳意創新,讓百姓愛看愛聽。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教育報道的親和力、傳播力和影響力。

上一篇:人力資源薪酬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教育與生命哲學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