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簡析少年的思想教育論文范文

2024-02-03

簡析少年的思想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1 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發展特點

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 是行為規范的總和。道德在個人身上體現出來的是個人的品德, 品德由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構成。[2]道德行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個人的品德體現在他的一系列行為中, 體現在當個體的行為可能影響他人的利益時個體所作的行為選擇中。當然, 良好的行為是與個體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聯系在一起的。

青少年處于過渡時期, 他們的道德意識發展主要有以下特點。

(1) 道德觀念的形成。

[3]研究指出:小學低年紀兒童還沒有道德信念, 他們的行為主要是受外界條件制約的。中高年級的兒童, 只有道德觀念的初步表現, 他們雖然有了堅持某些道德行為的愿望, 但是自覺性還很差, 而且不堅定。只有從初中開始, 在小學時期所掌握的道德概念的基礎上, 在學校集體和共青團的教育影響下, 才形成道德信念。初二上學期的學生對于道德知識的理解大多數還停留在現象上, 到了初三上學期, 他們就能初步揭示實質, 上升到從基本要求上加以認知。

(2) 道德理想的形成。

[3]小學生只有一些比較模糊的、對未來生活的想象, 真正的理想可以說是還沒有的。只有從青少年時期起, 道德理想才真正形成和發展起來。這一時期主要的理想形式還是以某些具體的人的形象作為自己的理想。這些理想的形象, 或者是文藝作品中的英雄人物, 或者是歷史上的大人物, 或者是社會上的先進人物, 或者是他們所敬佩的周圍的人們如教師、親人等。例如有些人把魯迅、愛因斯坦作為自己的理想人物。他們把這些理想人物的生活和行為作為自己的榜樣, 把自己的行為和理想人物的行為作比較, 從而評價自己行為的好壞。

(3) 世界觀的萌芽。

[3]從青少年時期起, 不但可以看到他們對人的內心世界、人的個性品質發生興趣, 而且可以看到他們對世界觀問題開始發生興趣。這表現在他們真正關心一些有關世界形成的問題, 但這只能說是世界觀的萌芽, 還遠遠說不上對現實世界認識的觀點體系的形成問題。他們還不能掌握一些抽象的哲學概念。

2 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從大的方面來說, 思想道德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任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途徑和手段。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講話指出:“一個社會是否和諧, 一個國家是否實現長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沒有良好的道德規范, 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要切實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 不斷增強人民溫暖的精神力量, 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從樸素面上來說, 思想道德教育著力于提高個體的品德素養, 塑造良好的道德行為, 從而形成優良的人文素養, 即一種植根于內心的素養, 一種無需他人監督的自覺, 一種以承認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一種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善良。因此,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提高青少年個體品德, 使之一言一行, 一顰一笑都體現著他的整體氣質。

3 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良好的道德行為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也就是說要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需要有適宜的環境。但是, 事實上, 現代社會普遍處于“道德危機”之中。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家麥金太爾曾在他的《德性之后》一書中, 對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道德危機”進行了分析, 指出當代人類的道德實踐所處的危機體現在三個方面: (1) 社會生活中道德判斷的運用是純主觀和情感性的; (2) 個人的道德立場、道德原則和道德價值的選擇, 是一種沒有客觀依據的主觀選擇; (3) 從傳統的意義上看, 德性已經發生了質的改變, 并從以往在社會生活中所占據的中心位置退居到生活邊緣。[4]麥金太爾的分析的確是一種明見, 在現代社會中, “道德危機”發生在道德信念上, 即發生在“我們為什么一定要遵守道德”這個問題上。也就是說這種“道德危機”在其實質上是“道德信念危機”, 是道德“權威性”的下降以及由此引發的道德自律或道德約束力的不斷弱化。[5]

我國目前正處于轉型時期, “道德危機”也十分突出。社會輿論對于各種非道德現象不是因為缺乏道義評判的公度而表現出眾口不一的混亂, 就是因為道德信念的動搖而表現出沒有痛癢感的漠然態度, 從而在現實的道德環境中, 社會輿論、公眾價值評價對道德問題呈現出一種“曖昧”的態度, 甚或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寬容”和“理解”。

青少年正處于道德信念的形成時期, 社會轉型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們只有思想道德建設, 提高他們的品德, 使他們免于這種“道德危機”的侵蝕, 為構建和諧社會這一系統工程提供支持。

4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和途徑

思想道德教育的內涵十分豐富, 我們應根據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的特點, 合理地選擇教育內容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弄清青少年的道德認識水平, 依據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開展支架式教學。

皮亞杰認為青少年時期正處于他律向自律過渡階段, 也就是道德信念形成時期。老師可以提供與學生現有的道德認識稍高的思維模式, 這種模式一定要是學生在幫助下能夠達到的水平, 這樣兩種水平加以比較, 引起沖突, 老師幫助學生體會沖突, 使他們認識到這種認識更合適。老師在這里的功能就是搭建腳手架, 更好地幫助學生實現現有的發展水平, 使良好的道德信念內化成為學生的性格的一部分, 改變那些不良的道德信念。

(2)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理想。

理想對道德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 老師要幫助學生選擇正確的理想范例, 認識理想人物的主要的寶貴品質是什么, 以及如何用理想范例來進行自我修養。首先, 老師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 孔子就是典型的代表, 正如顏淵所描述的“仰之彌高, 鉆之彌堅,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誘人, 博我以文, 約我以禮, 欲罷不能, 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6]老師應以“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的原則, 言傳身教, 從而形成良好的校風。其次, 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 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適時地樹立榜樣, 形成良好的班風。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理想, 而且有利于良好道德行為的塑造。

(3) 開展“以人為本”的德育模式。

“以人為本”德育的核心是個體的利益和幸福。心理學研究表明:幸福的人會更有愛心。因此教會學生首先要自愛, 進而推廣泛化。學會處理對己, 對人, 對社會的關系, 從而形成和而不同的價值觀和集體主義價值觀。

(4)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它擴展和完善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實施提供了新途徑。中共中央在1994年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 要“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 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 健全人格, 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因此學??梢蚤_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開展心理咨詢等多種形式,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心理機能, 增強對不良道德和環境的免疫能力, 從而塑造良好的道德行為。在這里, 要充分發揮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鮮明的針對性;時空的靈活性;防治的系統性;施教的權威性;實施的可行性。[7]班主任可以采用多種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如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營造班級文化, 優化群體心理;細心關注每個學生, 即使主動進行勸說;幫助學生認識自我, 制定適當奮斗目標;重視偶發事件, 及時進行個別心理輔導;幫助家長提高認識, 發揮家庭教育功能等。

(5) 思想道德教育形式應多樣化。

目前, 對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課堂講授為主。為了更好地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 可以采取多種途徑:第一, 課堂上應以對話為主, 可借鑒柯爾伯格道德兩難故事的方法。第二, 重視實踐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 促進其良好道德行為的形成, 從而間接地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第三, 正確采用獎懲手段, 強化學生的優良品德, 抑制不良品德。

摘要:青少年時期是一個過渡時期, 道德意識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也是免于現代社會“道德危機”侵蝕的需要。最后, 探討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和途徑。

關鍵詞: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2] 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

[3] 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麥金太爾, 龔群, 等[譯].德性之后[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5] 閻孟偉.“道德危機”及其社會根源[J].道德與文明, 2006 (2) .

[6] 魯潔.德育新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0.

簡析少年的思想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一、家庭教育的特點

(一) 家庭教育具有普遍性和長久性。

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 都無例外地收到家庭的影響, 從這個意義上講, 家庭影響是普遍的。同時, 人一出生就在家庭中生活, 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庭中度過, 人的一生都伴隨著家庭, 因而家庭影響又具有長久性。普遍性和長久性的特點要求我們要充分注意家庭環境的影響, 盡可能的創造條件, 使家庭的影響和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相一致。

(二) 家庭教育具有滲透性。

家長的日常言行、家庭的氛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庭的生活習慣等, 都會通過家庭成員的耳濡目染滲透到他們的思想意識中。這種影響雖然不一定是自覺的, 但卻如春雨般實實在在地作用于家庭成員。

(三) 家庭教育具有親和性和權威性。

它主要是通過情感的影響和經濟的制約來實現的, 具有特殊的親切感和依賴性, 并使子女和雙親的聯系成為利益一致、休戚與共的依賴關系, 在教誨子女方面具有較大的優越性和權威性。

二、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

(一) 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思想觀念的培養

青少年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 青少年的心理還很不成熟, 遇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 不知所措。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定型, 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 首先求助的就是父母。因此, 家庭教育對于推動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家長要選擇正確的方式來推動青少年思想意識的健康發展。

(二) 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的培養

人格素質教育不僅是現代教育的核心, 而且也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問題。埃里克森人格把階段發展論中強調青少年在青春期階段主要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此時除了發揮學校教育的作用外, 更重要的是注重發揮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作用。

(三) 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創新意識的培育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是一個國家興亡發達的不竭動力, 在新世紀, 為實現偉大中國夢, 中華民族更離不開各領域的創新。而創新的關鍵是人才, 人才要從青少年抓起, 家庭教育無疑在青少年時期發揮重要作用。父母鼓勵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積極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鼓勵孩子獨立思考, 引導孩子個性發展。

三、良好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創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長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因此, 在實際生活中家長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 除了提高家長素質, 還要改善教育方法。

(一) 提高家長的素質

家長的素質對青少年身心發展具有直接作用, 所以家長既要重視子女的學業學習, 又要注重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家長要言傳身教, 積極引導青少年健康發展。要不斷學習先進的與社會要求發展一致的教育理念, 培育青少年正確的社會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明辨是非, 給予青少年積極正面的影響。要不斷學習法律知識, 依法辦事, 把法制理念深入青少年的思想中去。

(二) 家長要注意與子女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

家長作為教育者, 不要搬出“家長制”, 對青少年實行專制教育。家長要允許孩子擁有說話的權利, 擁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雙方要學會傾聽。父母和孩子之間要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要設身處地地多為對方思考, 學會理解對方, 學會用心的溝通。

(三) 身教勝于言教

言傳固然重要, 但身教往往能起到更加深遠的影響。這就要求家長時刻注意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道德規范的關系, 千萬不能讓子女感覺不顧一切地追逐個人利益是天經地義的, 更不能讓子女養成鉆道德、法律空子的習慣。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尊老愛幼、家庭和睦、鄰里融洽, 用這些小事讓孩子受到教育。因此, 父母在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 要以身作則, 為青少年作榜樣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的終身教育, 對人的全面發展起著基礎性的影響。家庭教育影響著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發展, 影響著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因此要不斷提高家庭教育, 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

摘要:教育作為整個教育的基礎, 它對青少年的道德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影響。因此, 用家庭教育來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教育, 在當代至關重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當代家庭教育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迫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加強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家庭教育問題的研究, 克服家庭教育的不足, 努力改善教育方法, 提升教育效果, 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型人才。

關鍵詞:青少年,家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 楊建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9:228.

[2] 陳萬柏, 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06.

簡析少年的思想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通過兩次大范圍的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實證調查,對比了11~18歲和11~35歲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隨年齡發展變化特點,研究表明,在11~18歲期間,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發展的大多數指標都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而經過25~28歲這個年齡階段以后,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都會得到較大提升,呈現出上升的發展態勢,呈現出明顯的V型發展軌跡。在具體發展指標上,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轉折年齡在15~16歲和19~24歲兩個年齡階段;青少年對國家的觀念的轉折年齡在19~24歲,經過這個年齡后,青少年國家觀念得分逐漸上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的其他指標的轉折年齡為25~28歲。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的年齡特征表明青少年是個體思想道德發展的敏感年齡。

關鍵詞:青少年; 思想道德; 年齡特征

年齡因素是衡量青少年發展的基本指標,一般來說,進入青少年時期以后,個體隨著知識增長、視野的拓展、認知能力的提升、社會活動質量的變化,其思想道德觀念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升和提高。個體在青少年時期思想道德觀念變化發展的總體情況究竟呈現出什么樣的發展情況?如何看待青少年時期個體思想道德發展特點?以及如何評價青少年時期個體思想道德發展情況?等等,都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研究工作者關心的問題。

為此,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青少年思想道德現狀及健全措施研究”課題組在湖北省和全國范圍內開展實證研究。我們將青少年界定為進入到青春期發展階段,但又沒有達到成熟的人生發展階段。由于成熟這個概念的多重內涵,我們把青少年年齡上限作了彈性處理,采取“守一望多”的策略,即以11~18歲青少年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青少年的多元理解作為補充,對青少年這個概念進行操作定義。在全國范圍進行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發展研究時,我們主要側重分析11~18歲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發展狀況。[1]為了從更大年齡范圍探討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發展的特征,我們在湖北省范圍調查中將青少年年齡范圍拓展到35歲,探討11~35歲期間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發展特點。[2]同時,在本研究中我們把思想道德這個概念按照作用的領域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思想道德是包含心理、思想、道德、政治等諸多層面,與科學文化相對應的思想道德概念。狹義的思想道德概念特指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即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相對應的社會價值觀念,我們認為,如果不從廣義角度理解思想道德就不能揭示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的多樣性和內在的關聯性,另一方面,如果不從狹義的角度對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進行探索,難以把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的核心內容。因此,在本課題研究中,我們采取了“多元整合”的策略對思想道德進行操作性界定,從心理、思想、道德、政治等多個層面對思想道德這個概念進行理解,以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作為重點領域進行整合,來從總體上把握思想道德的本質內涵。把思想道德觀念具體化為心理健康、生活滿意度、生活態度、道德觀念、現實政治觀念、國家觀念等具體指標,以此來探討11~35歲年齡區間內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發展變化的基本特征。

一、11~18歲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的年齡特征

為了考察青少年年齡變化與其思想道德發展的相互關系,我們對全國青少年調查中青少年年齡進行了分組,以12歲以下青少年為第1組;13~14歲為第2組,15~16歲為第3組;17~18歲為第4組,19歲以上為第5組。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發展隨年齡變化發展特征如下:

1.心理健康問題的年齡特征

調查顯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與年齡變化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關系(X2(8)=45.0906,P<0.001)。具體情況見表1。

為了更為直觀分析心理健康問題的年齡特征,我們以心理健康問題總分為縱軸,以年齡組為橫軸,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隨年齡變化的趨勢如圖1。

由表1和圖1可以看出,15~16歲是青少年一個有特殊意義的轉折點,在這個年齡之前,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加,其心理問題呈上升趨勢,此轉折點之后,青少年的心理問題逐漸趨于平和??梢钥闯?,15~16歲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是比較突出的一個時期,應該給予一定的特殊關照。

進一步進行方差分析發現(F(4)=10.015,p<0.001),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顯著性差異。12歲及以下年齡組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顯著好于15~16歲組(p<0.001)、17~18歲組(P<0.05);13~14歲心理健康狀況顯著好于15~16歲組(p<0.001);15~16歲組心理健康狀況顯著差于其它所有年齡組(P<0.001);17~18歲年齡組心理健康狀況顯著差于“19歲及以上”年齡組(P<0.05)。

2.青少年生活滿意度的年齡特征

調查顯示,青少年生活滿意度與年齡變化之間存在顯著關系(X2(8)=84.7596,P<0.001)。具體情況見表2。

為了更為直觀分析生活滿意度的年齡特征,我們以生活滿意度總分為縱軸,以年齡組為橫軸,青少年生活滿意度隨年齡變化的趨勢如圖2。

由表2和圖2可以看出,青少年生活滿意度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的發展趨勢。進一步方差分析發現(F(4)=17.454,P<0.001),不同年齡組青少年其生活滿意度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差異。事后檢驗分析發現,12歲及以下年齡組其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13~14歲組(p<0.05)及其他各年齡組(p<0.001);13~14歲組青少年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其他各年齡組(p<0.001);15~16歲組、17~18歲組、19歲及以上年齡組之間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差異。

3.青少年生活態度年齡特征

調查顯示,青少年生活態度與年齡變化之間存在著顯著關系(X2(16)=31.3216,P<0.05)。具體情況見表3。

為了更為直觀分析生活態度的年齡特征,我們對生活態度選項按1~5分進行量化處理,得到不同年齡組在該項目上的平均分,以平均分為縱軸,以年齡組為橫軸,青少年生活態度隨年齡變化的趨勢如圖3。

由表3和圖3,不同年齡組的青少年生活態度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可以看出,從圖3的形態上來看,15~16歲組是一個轉折點。在此以前年齡階段,隨著年齡的增加其生活態度積極性降低,而轉折點后,隨著年齡的增加生活態度變的趨于積極方向,但在17~18歲左右又有下降的趨勢。進一步對不同年齡組的青少年其生活態度積極性狀況進行方差分析發現(F(4)=3.857,p<0.01)?!?2歲及以下”年齡組與其他年齡組都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差異,“12歲及以下”年齡組得分顯著高于“13~14歲”組(p<0.05);顯著高于“15~16歲”組(p<0.001);顯著高于“17~18歲”組(p<0.05);顯著高于“19歲及以上”組(p<0.05);“15~16歲”組顯著高于“17~18歲”組(p<0.05)。

4.青少年道德水平的年齡特征

調查顯示,青少年道德自我評價狀況與其年齡之間存在著顯著關系(X2(16)=219.0287,p<0.001)。具體情況見表4。

為了更為直觀分析青少年道德狀況的年齡特征,我們對青少年道德自我評價選項按1~5分進行量化處理,得到不同年齡組在該項目上的平均分,以平均分為縱軸,以年齡組為橫軸,青少年道德狀況隨年齡變化的趨勢如圖4。

由圖4可以看出,青少年道德自我評價狀況有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的發展趨勢。進一步進行方差分析發現,表明不同年齡階段的青少年其道德狀況存在顯著性差異(F(4)=29.448,p<0.001)?!?2歲及以下”年齡組顯著高于“13~14歲”組(p<0.001)、“15~16歲”組(p<0.001)、“17~18歲”組(p<0.001);“13~14歲”年齡組顯著高于“17~18歲”組(p<0.001)、“19歲及以上”組(p<0.001);“15~16歲”年齡組顯著高于“17~18歲”組(p<0.001)、“19歲及以上”組(p<0.001)。這也從客觀上折射出青少年期間個體道德發展狀況隨年齡變化的趨勢。

5.青少年現實政治觀的年齡特征

調查顯示,青少年對現實政治問題的看法與其年齡之間存在著顯著關系(X2(8)=44.1782,P<0.001)。具體情況見表5。

為了更為直觀分析現實政治觀的年齡特征,我們以現實政治觀總分為縱軸,以年齡組為橫軸,青少年現實政治觀隨年齡變化發展趨勢如圖5。

由表5和圖5可以看出,15~16歲是青少年現實政治觀念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在此前青少年對現實政治觀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益消極,經過15~16歲轉折點之后,青少年現實政治觀念向著積極方向轉化,但依然沒有達到15~16歲以前的水平。進一步進行方差分析發現(F(4)=12.805,p<0.001),12歲及以下年齡組青少年現實政治觀得分顯著高于其他組,意味著12歲及以下年齡組的現實政治觀比13~14歲組(p<0.01)、15~16歲組(p<0.001)、17~18歲組(p<0.001)、19歲及以上(p<0.001)組青少年要積極正向。13~14歲組也顯著比15~16歲組(p<0.001)、17~18歲組(p<0.001)、19歲及以上歲組(p<0.01)要積極正向。

6.青少年國家觀念的年齡特征

調查顯示,青少年對國家的看法與其年齡之間存在著顯著關系(X2(8)=33.1168,P<0.001)。具體情況見表6。

為了更為直觀分析青少年國家觀的年齡特征,我們以國家觀的總分為縱軸,以年齡組為橫軸,青少年國家觀隨年齡變化的趨勢如圖6。

由表6和圖6可以看出,青少年對國家的觀念有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的發展趨勢,其中,13~16歲年齡段下降趨勢較平緩。進一步進行方差分析發現(F(4)=11.426,p<0.001),不同年齡階段的青少年其愛國主義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1)?!?2歲及以下”年齡組顯著高于“17~18歲”組(p<0.01)、“19歲及以上”組(p<0.001);“13~14歲”年齡組顯著高于“17~18歲”組(p<0.01)、“19歲及以上”組(p<0.001);“15~16歲”年齡組顯著高于“17~18歲”組(p<0.01)、“19歲及以上”組(p<0.001);“17~18歲”組顯著高于“19歲及以上”組(p<0.01)。

二、11~35歲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的年齡特征

為了從更開闊的年齡階段進行對比,我們以湖北省調查作為參照,進一步在更開闊年齡范圍內探討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隨年齡變化的特征。湖北省青少年調查樣本中青少年年齡范圍含蓋11~35歲,我們將樣本在年齡上進行分組:第1組18歲以下(26.1%),第2組19~24歲(45.7%),第3組25~28歲(15.2%),第4組29歲以上(13.0%)。

1.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年齡特征

根據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長程年齡分析,青少年在更開闊范圍年齡段心理健康問題的發展變化如圖7。

由圖7可以看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在19~24歲組是一個心理健康問題的多發年齡階段,經過這個年齡階段以后,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呈逐漸下降趨勢。

2.青少年生活滿意度的年齡特征

根據青少年生活滿意度的長程年齡分析,青少年在更開闊范圍年齡段生活滿意度的發展變化如圖8。

由圖8可以看出,青少年25~28歲是生活滿意度最低的階段,經過這個年齡階段以后,青少年生活滿意度呈上升趨勢。在青少年時期,生活滿意度呈持續下降趨勢,25~28歲以后,生活滿意度開始提升。

3.青少年生活態度的年齡特征

由圖9可以看出,青少年生活態度隨年齡增長呈現出曲折發展的軌跡,在25~28歲以前,青少年在生活態度上的得分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經過這個年齡階段以后,生活態度呈現出積極增長的趨勢。25~28歲是青少年生活態度發展變化的拐點。進一步對不同年齡組的青少年生活態度狀況進行方差分析,結果發現,F(4)=0.402,p=0.807>0.05。表明其在上圖曲線中所顯示的差異并未達到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

4.青少年道德水平的年齡特征

由圖10可以看出,青少年對自我道德水平評價呈現出曲折發展的狀態,其中25~28歲是青少年道德水平自我評價的最低谷,經過這個年齡階段以后,青少年道德自我評價迅速提升。從青少年思想道德自我評價總體狀況來看,18~24歲的道德自我評價要高于18歲以下青少年和25~28歲青少年。進一步對不同年齡組的青少年道德現狀方差分析,發現上圖曲線中所顯示的差異并未達到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F(3)=1.301,p=0.272>0.05)。

5.青少年現實政治觀的年齡特征

由圖11可以看出,青少年對現實政治的看法呈現出U型發展曲線變化,對現實政治觀得分最低點為25~28歲年齡組,經過這個低谷以后,青少年對現實政治看法呈上升趨勢。進一步方差分析發現(F(3)=27.81,p<0.001),上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18歲以下年齡組得分顯著高于其他各組,18歲以下年齡組青少年對現實政治問題看法比其他各年齡組青少年要積極正向。即在25~28歲年齡組以前,青少年對現實政治問題的看法會持續下降,經過這個年齡段以后,青少年對現實政治看法逐漸積極,但依然沒有達到18歲以前年齡階段。

6.青少年對國家觀的年齡特征

由圖12要以看出,青少年國家觀呈現V型發展曲線,19~24歲是青少年國家觀念最低谷階段。經過這個階段以后,青少年對國家觀念會迅速提升,表現出比其他年齡青少年更高的國家觀念。進一步進行方差分析,發現不同年齡階段青少年愛國主義觀念存在顯著性差異(F(3)=20.261,p<0.001),“18歲以下”年齡組得分顯著高于19~24歲組(p<0.001)和25~28歲組(p<0.001);19~24歲年齡組顯著低于29歲以上組(p<0.001);25~28歲青少年在此項上的得分也顯著低于29歲組青年(p<0.001)。綜合圖6和圖13,青少年國家觀念在18~24歲以前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經過這個年齡階段以后,青少年國家觀念迅速提升,表現出更高的國家觀念。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的年齡特征

綜合青少年在兩個不同年齡范圍內思想道德基本指標的變化情況,從總體上看,青少年思想道德基本觀念在整個青年和少年時期呈現出V型發展的軌跡。其中,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的大多數指標在11~18歲期間處于下降的發展趨勢,而經過一定時間的低谷以后,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的各方面指標均有提升。說明青少年時期是思想道德觀念變化較為明顯的時期,也是思想道德形成和發展的敏感時期。具體來說,呈現出以下特點:

1.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年齡特征

從調查可以看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隨著年齡增長呈現出波動的發展軌跡,其中15~16歲和19~24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的兩個高峰期,從青少年在這個年齡段的重要生活事件來看,在這兩個年齡段正是青少年從初中進入高中,以及從高中進入大學期間這兩個年齡階段,從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發展變化的年齡特征上看,青少年在初中階段和大學階段是心理問題出現的高發年齡階段,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2.青少年生活滿意度的年齡特征

進入到青少年時期以后,青少年生活滿意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持續下降,直到25~28歲跌入生活滿意度的最低點,而經過這個最低點后,生活滿意度會逐漸穩步提升。從青少年生活滿意度的性質來看,青少年對生活不滿意主要源自對目前生活狀態的不滿足,而不是對目前生活狀態的不滿意,這種對目前生活狀態的不滿足是一種可以轉化為積極生活動力的因素。青少年對目前生活不滿足,正是激發青少年積極進取動力的積極因素。從青少年25~28歲以后的社會生活事件來看,這個年齡階段的青少年正是離開學校生活,初步奠定了職業發展和生活基礎的階段,從這個意義上說,青少年在求學期間會對自己生活狀態出現諸多不滿足,而一旦進入到社會,奠定一定生活、事業基礎后,生活滿意度會逐漸提升。

3.青少年生活態度的年齡特征

調查表明,進入到青少年時期以后,青少年對生活的態度越來越不如童年期那樣積極,選擇“消極”和“比較消極”的比例日益提升,在15~16歲出現低點。在17~19歲雖有所提升,但總體依然處于下降的趨勢,25~28歲下降到生活態度得分的最低點。而到29歲以后,青年生活態度日益積極。從生活態度的年齡變化特點來看,青少年在生活態度方面呈現出曲折發展過程,一般情況下,在童年期間生活態度較為積極明朗,而進入青少年時期后消極成份逐漸增長,在青少年發展期間是個體不斷體會“理想”與“現實”矛盾并逐漸實現融合的期間,而這個融合,只有在進入到社會,從事一定具體職業以后,生活態度才積極成份日益增多。表明青少年時期是個體生活態度形成和發展的敏感時期。

4.青少年道德觀發展的年齡特征

進入到青少年時期以后,青少年對個人道德水平的自我評價日益下降,到25~28歲進入到自我評價的自低點,而29歲以后,青少年道德水平的自我評價隨之上升。調查表明,青少年期間是個體道德觀念形成和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其中25~28歲期間是道德發展的又一個轉折時期。這個研究結果似乎與美國學者柯爾伯格對道德判斷水平的研究結果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柯爾伯格認為個體道德發展水平是按照和年齡相關的一定順序發生的,個體在9歲以前,大部分孩子道德水平處于第一個水平;進入到青春期以后,個體道德水平達到第二水平,大多數青少年處于第二水平階段3,同時具有階段2和4的特點,而進入成年后,開始達到第三水平。[3]個體道德發展與年齡之間是呈線性上升關系,還是呈現曲折變化發展趨勢,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5.青少年現實政治觀的年齡特征

從青少年對現實政治評價情況來看,在青少年以前,個體對現實政治評價呈現出高度評價狀態,而進入到青少年時期以后,青少年對現實政治問題的評價得分逐年下降,從11~18歲年齡區間來看,青少年對政治的評價15~16歲為第一個低谷,17~18歲略有提升;而從長程的年齡特征來看,在整個青少年期間,個體對現實政治的評價均呈逐漸下降的趨勢,到25~28歲進入到對現實政治問題評價的最低谷,29歲以后,青少年對現實政治問題的評價得分隨之上升。

6.青少年國家觀的年齡特征

從青少年國家觀的得分情況來看,進入到青少年時期以后,青少年對國家的觀念得分日益下降,到19~24歲進入到國家觀念的低谷,25歲以后,青少年在國家觀念上的得分呈現出增長的趨勢,國家觀念日益增強。而19~24歲正是處于大學期間。而25歲以后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以后,青少年國家觀念呈現出逐步上升的發展趨勢。

從上述青少年心理健康、生活滿意度、生活態度、道德水平、現實政治觀念和國家觀念等指標隨年齡變化發展的特征來看,青少年時期是個體思想道德發展觀念發展重大變化的一個關鍵時期和轉折時期。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的年齡發展特征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發展的一種客觀、自然的發展趨勢?還是由于我們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存在著某種局限和問題,使得青少年思想道德觀念呈現出曲折發展軌跡?以及家庭、學校、社會應如何幫助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進行認真思考,而青少年發展的年齡特征的客觀呈現給我們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參考和啟示。

參考文獻

[1]佘雙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現狀及健全措施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36.

[2]佘雙好等.湖北省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現狀及特點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8):22-25.

[3][美]John W·Santrock.畢生發展[M].桑標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30.

[責任編輯:張俊華]

簡析少年的思想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

自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以來,許多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等被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稱號。以愛國主義者教育基地為依托的愛國主義教育近年來形成一個又一個紅色浪潮,在青少年中形成巨大影響。因此,進一步探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特殊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以青少年為主要對象的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其愛國意識和民族自豪感,是我們在新時期所面臨的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近現代社會發展的特定文化載體,在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中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近代革命的歷史見證和重要標志,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是抗日戰爭勝利后我國修建的第一座大型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是體現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光榮歷史的標志性建筑,以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為代表的一批八路軍和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就安葬在這里,為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紅色旅游”景點,其文化內涵是其它任何旅游點所不可代替的。在這里,可以緬懷老一輩革命家輝煌的革命歷程和高尚的人格情操,可以追憶革命先烈的壯麗人生,這些都會對青少年的幼小心靈產生巨大的震撼,在其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前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的游客中年輕人占很大比重。以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為例:每年清明前后,來自晉冀魯豫四省接壤地區各市縣的中小學生到這里舉行紀念活動。許多單位和學校選擇在這里舉行人隊、入團、入黨和成人宣誓儀式,甚至有很多青年在此舉行婚禮。因此,許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觀眾定位于青少年是非常準確和具有戰略眼光的決策。

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如何在青少年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與發展得到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不僅許多紀念建筑得到了維修與保護,遺址的環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但要真正在革命傳統教育特別是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發揮作用,需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當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積極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從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入手、尋找加強和改進革命傳統教育工作的突破口,以增強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蓮囊韵聨讉€方面做起:

(一)圍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題,大力征集革命文物,搞好基礎建設。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所具有的豐富文化內涵是通過革命文物來體現的,因此做好館藏文物的征集工作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切作的基礎、以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為例,建國初期曾通過《人民日報》發布征集文物的啟事,并派人到各地收集資料,先后征集到――萬余件革命文 物,為自身的發展打下廠良好的基礎。當前,各地舊貨市場非?;钴S,其中不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覽所需的珍貴資料。我們應更新觀念,運用市場經濟手段,與社會方方面面結合起來,圍繞陳列主題大力開展征集廠作,特別是搶救性征集,并及時展開學術研究。只有經過長期深入的學術積淀和豐富的文物藏晶準備,才能最終推出好的陳列項目。

(二)抓住熱點,精心策劃,舉辦引人人勝的陳列展覽。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基本陳列和臨時展覽都是向游客進行宣傳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向社會提供服務的最重要的環節。由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相當一部分游客是青少年,所以我們在舉辦陳列或專題展覽時,首先要圍繞熱點課題充分調研,在此基礎上進行準確的觀眾定位,從而進一步制定科學的發展策略。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社會上的一些丑惡現象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正在滋長,消極腐敗現象屢禁不止,給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要從青少年抓起,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針對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課題,也是最重要的熱點和實際。

(三)整合資源,發揮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都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尋找切人點,在科學整合的基礎上,把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做得生動活潑,有聲有色。

一是創造良好環境,讓青少年參與實踐活動。利用各種節日、紀念日及入學、入隊、入團、成人宣誓等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二是改進講解方法,培訓義務講解人員(志愿者)。許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中小學校掛鉤,注意吸收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參與自身的建設,并挑選品學兼優的學生擔任義務講解員。這些小講解員在向觀眾講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的同時,自己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良好的素質鍛煉。

三是舉辦專題夏令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多處于風景秀麗的旅游區,而且自身也是比較著名的旅游景點.應堅持面向社會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拓寬發展空間。也可以“強強聯手”與相鄰的其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聯合舉辦活動,眾人拾柴火焰高,其社會影響勢必大增,對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也會發揮得更加充分。

簡析少年的思想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一、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大力弘揚和培育了愛國精神。學校根據現有設備,組織學生觀看了《奠基、教師節獻禮》影片,以感人的故事熏陶學生,以高崇的主人公精神洗禮孩子們的心靈,從孩子們含淚的目光和發自肺腑的觀后感中,我們感到了其活動的實效性。

二、以新頒布的《中小學生守則》、《規范》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大力推進講文明習慣養成駕御。學校計劃安排要求各班進行一次以《中小學生守則》、《規范》為內容的主題班會,力求形式多樣,不僅要停留在背誦的層面上,更要理解含義的點上,還要付之行動是質上。通過班主任的反饋交流和學生的整體表現,達到了預期目標。況且學校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展開了《學生禮儀教育》的專題課題研究。

三、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進一步加強青少年誠信教育。學校以創建誠信校園為目標,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以“誠信”為主體的手

抄報比賽,大受學生歡迎,學校內“誠信”之風蔚然。

四、針對青少年法制觀念淡落的問題,切實抓好法制教育工作。學校按即或有條不紊地安排了“法制教育周”活動,安排了“法制教育課”和“校園廉潔教育課”,并確定了專人和固定時間、固定內容、課程進度等,把此項工作落到了實處,增強了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學校專題教育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建設健康向上是育人環境。深入開展了愛國主義歌曲傳唱、愛國圖書借閱、班級建立“圖書角”,重視校園的硬化、美化、凈化、綠化,開展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加強校園“紅領巾廣播站”、櫥窗、標語、墻壁畫、名人畫像、名言警句等校園文化載體建設。

六、進一步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德育網絡,努力構建“三位一體”的德育體系。落實了家長會和學校與家庭聯系的互通。

總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動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進行,德育工作成效明顯。當然,我校會以此為起點,建立長效機制,使這項工作長久的進行下去。

簡析少年的思想教育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歐風美雨熏染,獨生子女日益增多,物欲橫流的當今經濟大潮的激蕩。青少年成長的外部環境和身心發展的特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面臨的實際問題日益增多。新形勢下能否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一個挑戰,更是我國各級教育的初衷。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堅持科學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才能達到增強實效的目的。但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的德育教育還存在著偏差,如何走出一條全新的德育道路,是必須大力加以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德育;困境;方法

上一篇:經濟全球化趨勢思考論文范文下一篇:課堂教學的教育公平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