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范文

2023-09-24

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范文第1篇

(2017年)

目錄

第一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布局

第一節 依法治國方略的形成與發展過程 第二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第三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體要求

【以案釋法】讓人民群眾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第二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第一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提出 第二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總體要求 第三章 ‚七五?普法規劃知識

第一節 ‚七五?普法規劃的制定出臺 第二節 ‚七五?普法規劃的主要內容

【以案釋法】領導干部腐敗不能以‚不懂法?為借口 第三節 ‚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 第四章 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第一節 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提出 【以案釋法】化解矛盾終究須靠法 第二節 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基本屬性 第三節 培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基本途徑 【以案釋法】權力不能越出制度的籠子 【以案釋法】公平競爭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五章 憲法和憲法相關法

第一節 憲法概述

【以案釋法】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活動

第二節 我國的基本政治經濟制度 第三節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以案釋法】公民的教育權受憲法保護 第四節 國家機構的設置及功能 第五節 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誓制度 第六節 國家安全法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以案釋法】為境外人員非法提供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

第七節 立法法修正解讀

【以案釋法】法律規定出現沖突時如何適用 第六章 社區與城市居民委員會

第一節 社區與城市居民委員會概述 【以案釋法】順風車隊

第二節 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以案釋法】民族團結最重要 第三節 城市居民委員會的職責和工作制度 【以案釋法】養鴿子風波 第七章 社區物業

第一節 社區物業概述

第二節 物權法與物業管理條例 【以案釋法】綠地歸誰所有 【以案釋法】拒交物業費 【以案釋法】物業收費不實 第三節 業主大會與業主委員會 第四節 業主委員會與居民委員會 第八章 社區治安與違法犯罪防控

第一節 社區治安管理概述 第二節 社區人口管理 【以案釋法】居住證制度 第三節 社區消防安全

【以案釋法】‚接財神?引發火災 第四節 社區交通安全

【以案釋法】社區兒童交通安全應當被重視 第五節 社區違法犯罪防控 【以案釋法】大慶市公安局警民聯防

第六節 社區治安緊急事態和突發事件的應對和處理 【以案釋法】南京‚9·14?中毒事件 【以案釋法】社區保安監守自盜 第九章 社區特殊群體權益保障

第一節 婦女權益保障

【以案釋法】婦女就業不得受歧視 第二節 未成年人權益保障 第三節 老年人權益保障

【以案釋法】父母離異后是否還需承擔監護義務 【以案釋法】贍養協議是否可以排除法定義務 第四節 殘疾人權益保障

【以案釋法】殘疾人是否享有勞動權 第五節 社會優撫安置服務 【以案釋法】小勇順利實現再就業 第十章 社區矛盾糾紛處理

第一節 社區矛盾糾紛概述 第二節 社區糾紛調解

第三節 人民調解制度與人民調解法 【以案釋法】富民強村━━和諧穩定的基石 【以案釋法】依法進行調解工作 第四節 各類社區糾紛的調解處理 第五節 法律援助

【以案釋法】法律援助保障弱勢群體利益

第十一章 社區居委會干部廉政建設和常見職務犯罪預防 第一節 廉政文化概述

第二節 預防職務犯罪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以案釋法】社區居委會容易滋生腐敗必須加強廉政建設

【以案釋法】務實清廉,服務居民 第十二章 黨內法規的學習宣傳

第一節 黨內法規界說 第二節 黨章及相關法規 第三節 黨的組織建設法規 第四節 黨的作風建設法規 第五節 黨的反腐倡廉建設法規

附錄

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開展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

第一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布局

本章要點

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法定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出發,總結歷史經驗、順應人民愿望和時代發展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布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一節 依法治國方略的形成與發展過程

依法治國,從根本上講,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法定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提出,是對我們黨嚴格執法執紀優良傳統作風的傳承,是對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深化。歷史地看,我們黨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的探索發展過程。

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我黨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就陸續制定和頒布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中國土地法大綱》《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等一系列法律制度規定,為新生紅色政權的依法產生和依法辦事,為調動一切抗日力量抵御外來侵略者,為解放全中國提供了憲法性依據和法律遵循。遵守法紀、依法辦事成為這一時期黨政工作的一大特色。盡管從總體上看,為適應戰時需要,當時主要實行的還是政策為主、法律為輔,但在戰爭年代,尤其是軍事力量對比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我們黨依然能夠在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堅持探索和實踐法制建設,充分顯示了一個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人民翻身解放、當家作主的博大胸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開啟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紀元。從1949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初創時期。這一時期中國制定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其他一系列法律、法令,對鞏固新生的共和國政權,維護社會秩序和恢復國民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及隨后制定的有關法律,規定了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規范了國家機關的組織和職權,確立了國家法制的基本原則,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作出把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重大決策,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并明確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國家的原則。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權威性,使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成為改革開放新時期法治建設的基本理念。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方針指引下,現行憲法以及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行政訴訟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出臺,中國的法治建設進入了全新發展階段。

20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由此進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設的經濟基礎,也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將‚依法治國?確立為治國基本方略,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并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任務。1999年,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憲法。中國的法治建設揭開了新篇章。

進入21世紀,中國的法治建設繼續向前推進。2002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將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2004年,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載入憲法。2007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并對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

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依法治國。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門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描繪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標志著依法治國按下了‚快進鍵?、進入了‚快車道?,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黨更加重視全面依法治國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強調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強調堅持黨的領導,更加注重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新形勢下,我們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職責,必須依據黨章從嚴治黨、依據憲法治國理政;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領導人民執行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

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關系我們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我們要實現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作出的一系列戰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必須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上作出總體部署、采取切實措施、邁出堅實步伐。

第二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出發,總結歷史經驗、順應人民愿望和時代發展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布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啟了法治中國建設新的歷程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手段,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標桿,我們黨長期重視法治建設。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就在局部執政的革命根據地,頒布憲法法律,探索和實踐依法行政。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們黨由革命黨成功轉型為執政黨后,憲法和一大批法律法規相繼出臺,法治建設步入快車道。但由于對社會主義條件下如何搞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不足、思想準備不夠、社會基礎不牢,以至于‚左?傾冒進、急功近利思想逐步占據上風,由反右斗爭擴大化逐漸醞釀成災難性的‚文化大革命?。在此期間,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長期休會,各級人民政府被革命委員會取代,公檢法被砸爛,法治被廢弛。‚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訓再次表明,法治昌明,則國泰民安;法治松弛,則國亂民怨。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鄭重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極大的權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進一步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為推進法治建設注入了市場經濟的內在動力。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立為基本治國方略。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上述情況表明,在我國,法治建設經歷了一個從局部實踐到全面實施,從徘徊挫折到堅定不移,從專項部署到整體規劃的逐步發展和升華過程。當前,我們黨所處的執政方位和執政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面臨著復雜嚴峻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存在著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嚴峻的現實表明,我們黨要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實現長期執政,就必須更加自覺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推進黨執政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提高依法治國、依法執政水平,鞏固黨執政的法治基礎。正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2014年11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以及立法、行政、司法、守法、隊伍建設、黨的領導等各方面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開啟了法治中國建設新的歷程。

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法治平臺

為了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內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態勢。黨和國家所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此外,經過多年的深化改革,剩下的改革任務都觸及最深層次利益關系調整,醫療、教育、住房、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每個領域的改革都互相牽扯、互相交織,涉及錯綜復雜的利益再調整。唯有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發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良好的法治平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才能更好地整合社會利益、化解社會矛盾、凝聚社會力量,使各項改革發展有序推進,各項改革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依托,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上,發揮著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的制度保障作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不僅有助于極大地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而且可以通過妥善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制度執行,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延續性,進而確保全黨、全國上下始終不渝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奮斗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一項既崇高偉大、又艱巨繁重的歷史重任,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黨要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實現長期執政,就必須更加自覺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大力推進黨執政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不斷鞏固黨執政的法治基礎。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從制度體系上把法治同整個國家的發展、把黨領導人民的奮斗目標、人民的幸福生活、社會的和諧穩定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緊密結合起來,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內生動力。

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反腐治權的治本之舉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這對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把權力放進法律制度的籠子里,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反腐治權,切實從體制、機制和法治上遏制并解決權力腐敗問題具有重大意義,是反腐治權的治本之舉。

實踐表明,盡管公權力腐敗表現形式五花八門,公權力腐敗原因不盡相同,但歸根結底都屬于權力尋租。各類主體的腐敗,基本上都是政府官員和公職人員,同屬掌握和行使公權力者。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形成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就是要依法分權治權,從嚴治官治吏。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有助于從制度設計上扎緊反腐防腐的籬笆,使腐敗行徑受制于將然之時、受懲于已然之際。形成嚴密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法治氛圍。

第三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這一過程中,既要避免不作為,又要防范亂作為。為此,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要堅持的基本原則,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一、黨的領導原則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憲依法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實踐證明,只有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貫徹實施同依法執政的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統一起來,才能確保法治中國的建設有序推進、深入開展。

二、人民主體原則

在我國,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法治建設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法治建設的宗旨是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保護人民、造福人民。因此,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要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法律既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全體公民必須一體遵循的行為規范,因此全面推行依法治國,必須要堅持人民主體原則,切實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使法律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運用。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全面推行依法治國,必須維護國家法制統

一、尊嚴和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必須規范和約束公權力,加大監督力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行為。

四、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原則

法律和道德同為社會行為規范,在支撐社會交往、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且不可替代的交互作用,國家和社會治理離不開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發揮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要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要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法治要體現道德理念、強化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道德要滋養法治精神、強化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以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五、從實際出發原則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實踐的必然選擇。建設法治中國,必須要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入開展法治建設,推進法治理論創新。

第四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體要求

十八屆四中全會是我黨歷史上,第一次通過全會的形式專題研究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問題。全會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重大作用、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作了系統闡述的基礎上,站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高度,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的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檢察等各項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

一、加強立法工作,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和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制度實施

(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立法工作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憲執政。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

為了強化憲法意識,黨和國家還確定,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

(二)完善黨對立法工作中重大問題決策的程序

凡立法涉及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必須報黨中央討論決定。黨中央向全國人大提出憲法修改建議,依照憲法規定的程序進行憲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問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向黨中央報告。 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建立由全國人大相關專門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組織有關部門參與起草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增加有法治實踐經驗的專職常委比例。依法建立健全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立法專家顧問制度。

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制度建設,完善行政法規、規章 制定程序,完善公眾參與政府立法機制。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由政府法制機構組織起草。

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從體制機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明確地方立法權限和范圍,依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

(三)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

加強人大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健全立法起草、論證、協調、審議機制,健全向下級人大征詢立法意見機制,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制度,推進立法精細化。更多發揮人大代表參與起草和修改法律作用。充分發揮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在立法協商中的作用,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廣泛凝聚社會共識。

(四)加強重點領域立法

依法保障公民權利,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障人權意識,健全公民權利救濟渠道和方式。

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建立權責統

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得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決定。

(二)健全依法決策機制

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

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對決策嚴重失誤或者依法應該及時作出決策但久拖不決造成重大損失、惡劣影響的,嚴格追究行政首長、負有責任的其他領導人員和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

(三)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

根據不同層級政府的事權和職能,按照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合理配置執法力量。

推進綜合執法,大幅減少市縣兩級政府執法隊伍種類,重點在食品藥品安全、工商質檢、公共衛生、安全生產、文化旅游、資源環境、農林水利、交通運輸、城鄉建設、海洋漁業等領域內推行綜合執法,有條件的領域可以推行跨部門綜合執法;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未經執法資格考試合格,不得授予執法資格,不得從事執法活動。嚴格執行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嚴禁收費罰沒收入同部門利益直接或者變相掛鉤。

(四)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明確具體操作流程,重點規范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等執法行為。嚴格執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確定不同部門及機構、崗位執法人員執法責任和責任追究機制,加強執法監督,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干預,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懲治執法腐敗現象。

(五)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加強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制度建設,努力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

加強對政府內部權力的制約,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力濫用。改進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的監督,建立常態化監督制度。完善糾錯問責機制,健全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罷免等問責方式和程序。

完善審計制度,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

(六)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依據權力清單,向社會全面公開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權限、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

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權利和義務的規范性文件,按照政府信息公開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推進政務公開信息化,加強互聯網政務信息數據服務平臺和便民服務平臺建設。

三、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必須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一)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 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任何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都不得讓司法機關做違反法定職責、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機關都必須執行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不得違法干預司法活動的要求。對干預司法機關辦案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造成冤假錯案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優化司法職權配置

健全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

完善審級制度,一審重在解決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二審重在解決事實法律爭議、實現二審終審,再審重在解決依法糾錯、維護裁判權威;建立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主任檢察官、主辦偵查員辦案責任制,落實誰辦案誰負責。

(三)推進嚴格司法

健全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符合實體公正、辦案過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加強和規范司法解釋和案例指導,統一法律適用標準。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嚴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審查、運用證據,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保證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明確各類司法人員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工作標準,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確保案件處理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

(四)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

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公正司法維護人民權益。在司法調解、司法聽證、涉訴信訪等司法活動中保障人民群眾參與。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警務公開、獄務公開,依法及時公開執法司法依據、程序、流程、結果和生效法律文書,杜絕暗箱操作。

(五)加強人權司法保障

強化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知情權、陳述權、辯護辯論權、申請權、申訴權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的法律制度。完善對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偵查手段的司法監督,加強對刑訊逼供和非法取證的源頭預防,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范、及時糾正機制。

(六)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

完善檢察機關行使監督權的法律制度,加強對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法律監督。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重點監督檢察機關查辦職務犯罪的立案、羈押、扣押凍結財物、起訴等環節 的執法活動。

依法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嚴禁司法人員私下接觸當事人及律師、泄露或者為其打探案情、接受吃請或者收受其財物、為律師介紹代理和辯護業務等違法違紀行為,堅決懲治司法掮客行為,防止利益輸送。

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一)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

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堅持把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

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普法工作的領導,宣傳、文化、教育部門和人民團體要在普法教育中發揮職能作用。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把法治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建內容,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健全媒體公益普法制度,加強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運用,提高普法實效;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中的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二)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

深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法治創建活動,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 、團體章 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建立健全社會組織參與社會事務、維護公共利益、救助困難群眾、幫教特殊人群、預防違法犯罪的機制和制度化渠道,發揮社會組織對其成員的行為導引、規則約束、權益維護作用。

(三)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擴大援助范圍,健全司法救助體系,保證人民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法律幫助。

(四)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

強化法律在維護群眾權益、化解社會矛盾中的權威地位,引導和支持人們理性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保障合理合法訴求依照法律規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

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響社會安定的問題,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依法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絕不允許其形成氣候。依法強化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影響安全生產、損害生態環境、破壞網絡安全等重點問題治理。

此外,十八屆四中全會還就法治工作隊伍建設、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等重大問題提出了加強和改進要求。

【以案釋法】

讓人民群眾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案情介紹】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支付罰息,也理所應當。但是,銀行卻在本金、罰息之外,另收‚滯納金?,并且還是按復利計算,結果經常導致‚滯納金?遠高于本金,成了實際上的‚驢打滾?。中國銀行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行起訴信用卡欠費人沙女士,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沙女士歸還信用卡欠款共計375079.3元(包含本金339659.66元及利息、滯納金共計35419.64元)。銀行按每日萬分之五的利率計算的利息,以及每個月高達5%的滯納金,這就相當于年利率高達78%。受理本案的人民法院認為,根據合同法、商業銀行法,我國的貸款利率是受法律限制的,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民間借貸的司法解釋中明確規定:最高年利率不得超過24%,否則就算‚高利貸?,不受法律保護。但問題在于,最高法的司法解釋針對的是‚民間高利貸?,而原告是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收取滯納金的,該如何審理?

【以案釋法】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處于最高位階,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都不得與憲法和法律規定精神相違背。依法治國首先是必須依憲治國。十八屆四中全會重申了憲法第五條關于‚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的原則,強調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此案中,法官引述了憲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官認為:‚平等意味著對等待遇,除非存在差別對待的理由和依據。一方面,國家以貸款政策限制民間借款形成高利;另一方面,在信用卡借貸領域又形成超越民間借貸限制一倍或者幾倍的利息。這顯然極可能形成一種‘只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外在不良觀感。?法官從憲法‚平等權?等多個層面,提出應對法律作系統性解釋,認為‚商業銀行錯誤將相關職能部門的規定作為自身高利、高息的依據,這有違于合同法及商業銀行法的規定?,從而最終駁回了銀行有關滯納金的訴訟請求,僅在本金339659.66元、年利率24%的限度內予以支持。

第二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本章要點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是一個質的飛躍,是一個從靜態到動態的過程,是一個從平面到立體的過程。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在法治領域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增添總體效應的重要舉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包括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備的黨內法規體系五個子系統。 以高度自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第一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提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歷史進程而逐步形成的。法律體系是指由一國全部現行法律規范分類組合為不同法律部門而形成的有機整體,黨的十五大報告將它正式上升到政策層面。十五大報告提出了21世紀第一個十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遠景目標,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明確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截至2011年8月底,我國已制定現行憲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規706部、地方性法規8600多部,涵蓋社會關系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個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比較完備,法律體系內部總體做到科學和諧統一。作為一項法治建設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實踐中如期基本形成。

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我們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新目標。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是一個質的飛躍,是一個從靜態到動態的過程,是一個從平面到立體的過程。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提出是觀念創新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在表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時突顯了在目標上的新認識??倳泴Υ俗髁嗽敿氄f明,即‚提出這個總目標,既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性質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工作重點和總抓手。一是向國內外鮮明宣示我們將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在走什么樣的法治道路問題上,必須向全社會釋放正確而明確的信號,指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正確方向,統一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認識和行動。二是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涉及很多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依法治國各項工作都要圍繞這個總抓手來謀劃、來推進。三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框架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各項工作,有利于在法治軌道上不斷深化改革。?

所謂‚抓手?,就是政策的制度落腳點。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形容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對于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明確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意義非常重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了‚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概念,‚法治中國?相對于‚法治國家?來說,突出了法治國家中的‚國家?的主權特征,使得法治國家具有了明確的空間效力,故法治中國是落實法治國家的一個重要制度抓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并明確其內涵,在實踐中解決了‚依什么法、治什么國、如何實現?等問題。既有明確的實現目標,又有具體的制度設計,對推進依法治國和法治中國建設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的指導作用。

這個總抓手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從依法治國的角度來看。黨的十五大報告在政策指導層面上對‚依法治國?的內涵作了比較明確的解釋。即‚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從制度落實角度來看,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的‚依法治國?并沒有說明具體如何加以落實,仍然停留在政策指導層面。‚依法治國?的理論價值只體現在‚破?上,也就是說,強調‚依法治國?有利于打破‚人治?和各種非法治思想的禁錮和干擾,有利于進一步解放思想,但是,‚依法治國?在‚破?的過程中要‚立什么?,特別是要在制度上具體怎樣做,‚依法治國?概念并沒有給予明確的回答。在法治實踐中必然就會遇到‚依什么法?‚治什么國?等類似問題的挑戰。‚依法治國?要‚立什么?的問題如果在理論上不說清楚,在實踐中如何落實到具體的制度設計和安排上不清晰,就會嚴重影響‚依法治國?作為治國方略所具有的科學性和對法治實踐的具體指導作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則從理論體系、實踐體系和具體法治體系三個角度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內涵。如果全面和有效地按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要求將法治體系建設落到實處,就必須要采取一系列制度措施。這些制度措施的采取必然就要體現‚依法治國?的要求,因此,從邏輯上來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各項具體要求必然就是落實‚依法治國?的各項制度措施,故‚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成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制度‚抓手?。二是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角度來看。雖然‚法治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法治國家?的制度‚抓手?,但‚法治中國?只是在空間效力上體現了‚法治國家?的制度要求,對于‚法治國家?中各項具體制度的特征以及‚法治國家?在制度上的表現狀態等,這些‚制度指標?并不能通過‚法治中國?這個單向度的制度‚抓手?指標完全得到體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從理論和實踐、抽象與具體相結合的角度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行了制度構建。從邏輯上看,如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在制度上基本建成,即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以及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那么,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制度表現形式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所以,在形式意義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建成可以視為制度上判斷是否建成了‚法治國家?的具體標準,是‚法治國家?是否在制度上得以實現的‚抓手?,只要在制度上建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就可以確定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建成。

因此,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使得我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路徑與目標兩個方面的制度內涵都更加清晰。只要抓好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各項工作,抓出具體成效,就能夠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指導意義,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主要特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各項措施也就能夠得到有效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實現程度和狀況也就有了制度上的最有效的判斷標準。

二、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指的是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集中體現中國人民意志和社會主義屬性的法治諸要素、結構、功能、過程內在協調統一的有機綜合體。之所以要以體系化的方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本身就是一個要素眾多、結構復雜、功能綜合、規模龐大的系統工程,各系統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當其協調一致時可以發揮最大功效,但當某一環節 或系統出現了毛病,就會影響整體的正常運行和功能的發揮。為此,必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體系特征有一個客觀、準確的認識。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法治諸要素、結構、功能、過程內在協調統一的有機綜合體

法治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法治體系本身也是一個系統: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由眾多要素組成,這些要素從存在形態入手可將其從總體上分為硬件要素和軟件要素兩大類。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并不等同于法治諸要素相加之和,它必須對法治諸要素進行組織、搭配和安排,實現法治結構的科學設置,并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功能。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僅要求相互間具有有機聯系的組成部分結合起來,而且要成為一個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總體。第四,與法律體系不同,法治體系不是一個靜止的存在,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括法律的制定、實施、監督、實現、發揮作用、反饋等階段性過程的接續。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規范

法治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時也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法治不僅要以相應的政策、組織和權力構架作為基礎,而且其實現程度又受制于政治文明的發展程度;法治不僅為政治建設提供權力運行的規則和依據,而且是政治的規范化表達。因此,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法治體系?作為一個整體看待。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法治領域的表達方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法治體系的本質屬性。因此,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做到‚七個堅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自覺建構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前后兩句話是一個整體,不能斷章 取義理解。那么,‚兩個建設?之間是一個什么關系呢?這個關系可以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自覺建構。特色形成于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既是法治的一般理論與中國法治實踐特殊問題的結合,更是對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自覺建構。這種自覺構建,避免將資本主義與法治捆綁在一起進入西方范式陷阱,是在立足中國國情創建本土化法治發展道路的實踐,是針對需求回應問題面向未來的法治探索。

三、充分認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意義 法治,其‚義?在于通過法律治理國家;其‚要?在于使權力和權利得到合理配置;其‚功?在于比其他治理方式更多地供給人民福祉、經濟繁榮和國家穩定。法治體系是對法治的要素、結構、功能、過程在總體上的一個統合,它根植于一國法治實踐之中,反映法治現實,對法治實踐起著指導和推動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反映和指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性質、功能、目標方向、價值取向和實現途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在法治領域為推進國家治理現

總書記強調,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這項工程極為宏大,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盡管自成體系,但并不是一個封閉的、孤立的體系,而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的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并不是最終的目的,其目的是要在中國法治建設領域通過改革和完善實現國家治理方面的總體效應和總體效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框架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各項工作,有利于在法治軌道上不斷深化改革。

(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骨干工程

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在總結長期的治國理政經驗教訓基礎上提出的治國基本方略,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根據中國社會的發展階段和形勢任務提出來的重要部署。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自1997年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立為治國基本方略以來,黨和國家大力加強法治建設,有力地保障了我國社會的持續穩定,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創造了長期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然而,新的形勢和任務對中國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骨干工程。

(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在法律體系形成后實現法治建設重心戰略轉移的必然要求

在我國,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法律體系形成之后,中國法治建設的重心應當從立法向建設法治體系轉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邏輯起點和初級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高級階段和發展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問題就顯得更為突出、更加緊迫,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各方面反映強烈的問題。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求中國的法治建設不僅要有一個法律體系,而且要實現國家各項工作都要依法進行,社會領域各個方面都要遵法守法,實際上就是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法律實施問題的回應。

(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以體系化視野掌舵法治建設降

法治是一種整體的社會現象與社會狀態,但也有微觀和中觀層面的空間和狀態。以體系化的視野掌舵法治建設,有助于理解法治的全局性,防止將法治理解為一個自洽的封閉系統;有助于把握法治建設的整體性,防止法治建設畸形發展;有助于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確保法治的全面性,防止將法治建設片面化;有助于認清法治的過程性和長期性,防止將法治建設簡單化為一場運動。運動方式固然有利于法治的快速推進一面,但也存在著難以恒久堅持的問題。

第二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主要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包括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備的黨內法規體系五個子系統。其中,‚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是靜態意義上的法規范體系,該體系是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包含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管轄范圍內以憲法作為根本法的一切法律規范體系,例如在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適用的法律規范體系,等等。‚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及‚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是動態意義上的法運行體系,體現了法治的價值重在憲法和法律的實施,更關注在實際生活中法律規范的實施狀況和實現程度,強調的是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行為真正受到法律規范的約束。‚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是從準法律規范的角度對我黨管黨治黨的黨內法規提出的體系化要求,將黨內法規體系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范疇,正是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中國特色?。經過近百年的實踐探索,我們黨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統完備、層次清晰、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這個制度體系包括黨章 、準則、條例、規則、規定、辦法、細則,體現著黨的先鋒隊性質和先進性要求,使管黨治黨建設黨有章 可循、有規可依。

一、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充分的規范供給為全社會依法辦事提供基本遵循。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體系;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包括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 、團體章 程在內的社會規范體系。恪守原有單一的法律淵源已無法滿足法治實踐的需求,有必要適當擴大法律淵源,甚至可以有限制地將司法判例、交易習慣、法律原則、國際慣例作為裁判根據,以彌補法律供給的不足,同時還應當建立對法律擴大或限縮解釋的規則,通過法律適用過程填補法律的積極或消極的漏洞。為了保證法律規范的質量和提升立法科學化的水平,應當進一步改善立法機關組成人員的結構,提高立法程序正當化水平,構建立法成本效益評估前置制度,建立辯論機制,優化協商制度,提升立法技術,規范立法形式,確定法律規范的實質與形式標準,設立法律規范的事前或事后的審查過濾機制,構建實施效果評估機制,完善法律修改、廢止和解釋制度等等。尤其要著力提高立法過程的實質民主化水平,要暢通民意表達機制以及民意與立法的對接機制,設定立法機關組成人員聯系選民的義務,規范立法機關成員與‚院外?利益集團的關系,完善立法聽取意見(包括聽證等多種形式)、整合吸納意見等制度,建立權力機關內部的制約協調機制,建立立法成員和立法機關接受選民和公眾監督的制度,等等。

二、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

法治實施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要認真研究如何使法律規范本身具有可實施性,不具有實施可能性的法律規范無疑會加大實施成本,甚至即使執法司法人員費盡心機也難以實現。因此,要特別注意法律規范的可操作性、實施資源的配套性、法律規范本身的可接受性以及法律規范自我實現的動力與能力。其次,要研究法律實施所必需的體制以及法律設施,國家必須為法律實施提供強有力的體制、設施與物質保障。再次,要認真研究法律實施所需要的執法和司法人員的素質與能力,要為法律實施所需要的素質和能力的培訓與養成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機制。又次,要研究法律實施的環境因素,并為法律實施創造必要的執法和司法環境。最后,要研究如何克服法律實施的阻礙和阻力,有針對性地進行程序設計、制度預防和機制阻隔,針對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有必要把排除‚人情?‚關系?‚金錢?‚權力?對法律實施的干擾作為重點整治內容。

三、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

對公共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是任何法治形態的基本要義;公共權力具有二重性,唯有法律能使其揚長避短和趨利避害;破壞法治的最大危險在一般情況下都來自公共權力;只有約束好公共權力,國民的權利和自由才可能安全實現。有效監督和制約公共權力,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狠下工夫:要科學配置權力,使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要規范權力的運行,為權力的運行設定明確的范圍、條件、程序和界限;要防止權力的濫用,為權力的行使設定正當目的及合理基準與要求;要嚴格對權力的監督,有效規范黨內、人大、民主、行政、司法、審計、社會、輿論諸項監督,并充分發揮各種監督的獨特作用,使違法或不正當行使權力的行為得以及時有效糾正;要健全權益恢復機制,使受公共權力侵害的私益得到及時賠償或補償。

四、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

依法治國是一項十分龐大和復雜的綜合性系統工程。要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任務艱巨而繁重,如果缺少配套的保證體系作為支撐,恐難以持久。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完善規范性文件、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科學的法治建設指標體系和考核標準。健全法規、規章 、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健全社會普法教育機制,增強全民法治觀念。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數量。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強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經費由財政保障制度,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改革司法管理體制,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保證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司法人員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統一招錄、有序交流、逐級遴選機制,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職業保障制度。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健全司法權力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機制,加強和規范對司法活動的法律監督和社會監督。健全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律師執業權利保障機制和違法違規執業懲戒制度,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發揮律師在依法維護公民和法人合法權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黨內法規既是管黨治黨的重要依據,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缺少整體規劃,缺乏頂層設計,黨內法規存在‚碎片化?現象。要在對現有黨內法規進行全面清理的基礎上,抓緊制定和修訂一批重要黨內法規,加大黨內法規備案審查和解釋力度,完善黨內法規制定體制機制,形成配套完備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使黨內生活更加規范化、程序化,使黨內民主制度體系更加完善,使權力運行受到更加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使黨執政的制度基礎更加鞏固,為到建黨100周年時全面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第三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總體要求 建設法律規范體系要求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設法治實施體系要求執法、司法和全社會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設法治監督體系要求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完善檢察機關行使監督權的法律制度,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建設法治保障體系要求加強黨的領導,完善職業保障體系,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建設黨內法規體系要求健全黨內法規體制、強化黨內法規與法律、政策的關聯,為管黨治黨提供法治保障。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全面部署了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根本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根本要求而形成的法治體系,其使命是全面鞏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不是就法治論法治,而是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圍繞國家發展所需要的國家治理體系進行建設。正因為如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才具有全面鞏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能力與功效。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起到全面鞏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作用。

一、構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遵循的原則

(一)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黨與法治的關系是法治建設核心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既明確要求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也明確了黨在推進依法治國中的領導原則與領導方式;既明確要求鞏固黨在國家建設與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也明確了黨必須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

(二)堅持依憲治國與依憲執政有機統一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是依憲執政。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這一重要論斷,體現了我們黨對憲法尊嚴和權威的充分肯定。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也是確保黨的領導與國家制度體系穩固的根本法律基礎。所以,確立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根本地位,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將產生全局和長遠作用。

(三)堅持社會主義法治五大體系有機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五大體系既有理論層面,也有實踐層面;既有制度層面,也有運行層面;既有國家層面,也有黨的層面;既能實現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進,也能實現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一體建設。這為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規定了更加清晰的目標和任務,規劃了切實可行的路線圖,必將保障法治建設穩步推進。所以,它能夠全方位促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四)堅持法治體系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有機統一

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從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四個層面展開。因而,它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建設和發展必然帶來國家治理領域深刻變革。對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來說,法治體系建設既是其基本任務,也是其得以確立并產生效能的關鍵。社會主義制度只有借助有效國家治理體系才能得到有效運行,獲得鞏固和完善。所以,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取向的法治體系建設,必將全面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落實與運行,并孕育出一套與之配套、保障其運行的體制機制。

(五)堅持法治體系建設與法治能力提升有機統一 任何制度只有扎根民心,才能最終鞏固。這就要求制度運行與實踐能夠全面具體地滲透到人民生活各個環節 ,并在其中起積極作用;要求法治價值、體系、程序與運行能夠有效嵌入社會,契合社會內在要求與發展現實。這其中既強調法治體系建設,也強調法治能力提升,兩者相輔相成。經驗表明,良好法治才能樹立良好價值體系,才能創造有效制度認同。這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只能在法治體系與法治能力有機統一所創造的善治中扎根社會、深入民心。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將為我國改革發展創造全新的發展動力和發展平臺。

二、以高度自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一)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實現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要堅持黨領導人民制定法律、實施法律并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的原則,健全黨領導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促進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互聯互動。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點,要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建立權責統

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切實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權責統

一、政務公開。

(二)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體雙翼?。法治國家是長遠目標和根本目標,建設法治國家,核心要求實現國家生活的全面法治化;法治政府是重點任務和攻堅內容,建設法治政府,核心要求是規范和制約公共權力;法治社會是組成部分和薄弱環節 ,建設法治社會,核心是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實現全體國民自己守法、護法。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要求三者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三)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相輔相成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審時度勢,提出了‚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針,確立了新時期法治中國建設的基本內容??茖W立法要求完善立法規劃,突出立法重點,堅持立改廢釋并舉,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針對性、及時性、系統性、有效性,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和程序,擴大公眾有序參與,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使法律準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更好協調利益關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嚴格執法,要求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

一、尊嚴、權威,形成人們不愿違法、不能違法、不敢違法的法治環境,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公正司法,要求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所有司法機關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來改進工作,重點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全民守法,要求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

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范文第2篇

為加強領導干部知法、懂法、用法的本領,強化領導干部的學法意識,特制定如下制度:

1、部領導班子要定期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2、在每年年初校長同副校長、同分部門負責人研究制定本普法工作計劃。

3、學校領導干部要帶頭參加法律知識培訓和各種普法活動。

4、校領導干部要有專門的學習法律的筆記。

5、校領導干部必須依照縣普法依法治理領導小組的依法治理要點開展工作

6、學校領導干部要嚴格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責任。

7、學校領導干部要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模范。

庫爾勒市第六中學

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范文第3篇

一、本制度適用于單位領導班子全體成員。

二、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的主要內容:

(一)鄧小平民主法制理論;

(二)憲法和法學基礎理論;

(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理;

(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法規知識;

(五)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

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本單位領導班子學法用法工作規劃和計劃。

四、堅持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制度。領導班子每法制學習不少于30小時,要做好專門的記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年底對全體職工學法情況進行檢查,作為年終考核內容之一。

五、堅持法制培訓制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每分期組織本單位領導干部進行法律知識培訓,并納入領導干部培訓計劃。

六、堅持舉辦法制講座制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每年舉辦4次適合本單位干部需要的法制講座,有針對性地對領導干部學法進行輔導。

七、堅持自學與輔導相結合。領導干部要結合自身的工作性質和特點,聯系工作實際,確定學法內容,加強自學法律知識,每年自學法律時間不得少于40個學時。

八、堅持學法用法相結合。本單位領導干部要學以致用,模范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增強運用法律手段管理本部門、本單位各項事務的能力,努力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

九、不定期專題召開辦公會議,研究解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

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每組織一次學法用法考試工作。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制度

一、每年召開兩次全體領導成員的會議,討論本普法依法治理中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和改進的方法,布置安排下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二、根據縣依法治縣工作領導小組的安排,指導本系統單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三、各領導成員要聯系本部門單位實際,反映普法對象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進展情況,積極開展調查研究。

四、樹立和發現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進典型,弘揚正氣,認真開展執法大檢查,及時指導督促本系統單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走上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一、貫徹普法依法治理領導小組的決定、決議和有關批示意見。

二、負責草擬五年普法規劃、工作計劃,對正在實施的規劃、計劃提出修改和補充意見。

三、對普法工作五年規劃、計劃的實施進行督查。

四、開展調研活動、總結推廣“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先進典型和經驗及時向領導小組提出建議。

五、組織協調各單位開展不同類型的普法試點工作。

六、定期向上級報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況。

七、完成普法依法治理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任務。

法制宣傳教育制度

為切實做好“六五”普法期間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工作,確保法律、法規學習落到實處,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按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安排,年初單位要制定法制宣傳計劃和實施辦法。

二、單位設立法制宣傳小組和專職人員。

三、每季度要確定重點普法宣傳內容。根據實際情況,可通過宣傳欄、專題輔導等形式進行宣傳,法制宣傳工作要有工作記錄。

四、按要求訂閱普法宣傳材料,積極參加有關方面組織的普法培訓。

五、年末要對本法制教育工作情況進行詳細總結,并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六、單位將按要求認真組織參加普法考試。并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情況納入對全體干部職工的考核中。

普法依法治理監督檢查和獎懲制度

為切實做好“六五”普法期間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規范普法依法治理監督檢查工作,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依據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一、普法辦公室是普法依法治理監督檢查工作的責任部門,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監督檢查工作。

二、普法辦公室要圍繞普法實施計劃,每年年底對本單位全年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并與全年的目標考核掛鉤。

三、普法辦公室根據監督檢查結果向普法工作領導小組提出獎懲建議。

四、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為年終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對在普法工作中表現消極的個人實行一票否決制。

五、各部門、各單位對監督檢查工作要予以配合,不得

干預和阻撓。

普法宣講員工作職責

一、普法宣講員要按時參加輔導組的培訓,并積極開展自學活動,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識水平和法律素質。

二、準備教案時要認真,并結合生活工作實際,多舉例說明,教案內容生動真實,讓職工學法時,易學、易懂、易接受,達到宣傳法律的目的。

三、普法宣講員負責對單位能接受教育人進行法律知識學習,使接受教育人知法、守法、懂法、護法,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質。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宣傳活動,全面推動“六五”普法工作的順利實施。

五、深入職工家庭負責對家庭成員進行法制宣傳教育,組織家庭學習法律知識,收聽、收看法制節目。

六、普法宣講員在做好法律宣傳的同時,還應及時了解反映干部職工的難點問題,調解組織化解糾紛矛盾。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專職人員職責

一、全面掌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況,便于上下溝通,有利于推動“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深入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緊緊圍繞著推進普法依法治理進程這個主題,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服務大局、服務群眾,從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完成好“六五”普法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

三、做好本單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計劃的編制,并負責承擔日常事務工作。

四、抓好本單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計劃的落實,積極為探索新時期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當好參謀。

五、大力宣傳“六五”普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成就,大力宣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典型。

“六五”普法培訓工作制度

為了加大培訓管理制度,提高培訓質量,特制定普法培訓制度:

一、單位要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適時組織全體機關干部及普法骨干進行每年兩次以上的培訓。

二、無故不參加培訓的黨員、干部,年終不能被評為優秀黨員和先進工作者。

三、采用集中培訓、分期分批培訓、分散培訓等方式進行培訓。

四、把機關干部參加培訓作為年終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五、單位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每年的普法培訓工作。

六、培訓前要選好培訓教材、制訂培訓方案。

七、對參加培訓人員要登記造冊、做好記錄。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度

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貫徹執行黨的領導、民主法制、公平正義的原則。

二、各鄉鎮、各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將其納入發展總體規劃,抓緊抓好落實。

三、各級鄉鎮、各部門單位成立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法制建設工作領導任副組長,有關單位負責人任成員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專(兼)人員負責組織協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貫徹執行中央、省、市、縣有關依法治國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決定,領導本鄉鎮、本部門單位依法治理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制定普法宣傳教育工作五年規劃,并組織實施,監督檢查。

五、實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責任制度,對本單位的干部職工進行法制宣傳教育。

六、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在法制宣傳月、法制宣傳周、“12.4”法制宣傳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利用法律知識讀本、圖片、宣傳單、廣播、播放影牒、法制宣講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法律法規。

七、開展領導干部職工學法工作。每年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及員工、學習新法律法規,落實學習資料,保證學習課時。

八、高度重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制定工作制度,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維護社會穩定。

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范文第4篇

一、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學法用法的原動力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認識上到位,才有行動上的自覺。從我局財政干部學法用法的現狀來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自覺性不高,依法理財、依法監督、依法辦事能力不夠強等問題仍然存在。要從提高學法用法重要性認識入手,解決思想上的內動力問題。財政工作人員首先要認識到學法用法是落實執政為民、依法行政的本質要求。從本質上講,依法行政是新時期如何按照黨的根本宗旨,處理好政府與人民群眾、政府管理與市場經濟機制、行政公權與人民大眾私權的關系問題。落實到財政工作中,依法行政的核心就是要依法理財,把法制的理念貫穿于各項財政工作,保證預算程序的合法合規和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公平性。財政人員作為政府機關工作的一員,要真正把執政為民的要求落實到依法理財的具體工作中,首先就必須學法、懂法、守法,強化為國執法、為民執法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在日常財政工作中特別是財政監督工作中堅持依法公正、公開、公平,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其次要引導財政工作人員認識到學法用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學法用法、依法行政、依法理財是和諧社會和諧財政的應有之義。作為財政人員,只有具備良好的法律素質,才能履行好職責,干好工作。要引導財政人員認識到,學法用法是提升財政機關形象的重要舉措。財政機關直接面對社會和公眾,服務對象是廣大普通百姓,你的一言一行不僅體現個人的綜合素質,還反映了一個部門的整體形象。所以,一定要強化學法用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提高工作標準,牢固樹立權力就是責任、執法就是服務的理念,防止和克服由于不懂法、不守法帶來的越位、錯位、缺位等行政不作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機關的威信,樹立良好的形象。從而為財政管理的科學化奠定牢固的法制基礎。

二、建立學習制度,增強學法用法的約束力

制度帶有根本性、長期性和強制性。近年來,經過財政系統的普法宣傳教育,建立了一些制度,對推動縣級財政法制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如《新錄用財政工作人員法律知識培訓制度》、《縣財政機關學法考試制度》、《縣財政局行政執法責任制》、《執法過錯追究制》等。我們還將學法用法納入考核,建立起領導干部和全體人員的學法檔案,把學法作為干部職工培訓的必修課,全程跟蹤考核;每年定期組織檢查考評,及時通報情況。對于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要一以貫之地堅持抓下去。同時還要不斷創新制度,以制度創新推動學法用法落實。結合我局實際,還要進一步完善以下兩項制度。

(一)嚴格考核制度?,F在有的單位、部門雖說建立了學法用法考核制度,但執行過程中不夠認真嚴格。為此,一定要針對本單位公務員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建立完善考核機制,除上級或主管法制宣傳教育部門統一組織以外,每年至少要組織兩次有關法律法規的知識考試,做到全員參加、全程監控、嚴肅認真,并建立好檔案。

(二)要嚴格獎懲制度。實踐證明,把獎懲機制貫穿學法用法全過程,做到學法用法的優劣與干部職工的獎懲結合起來,與年底考核評優、晉職晉級相掛鉤相結合。落實起來要頂真,不搞下不為例。如果堅持做到真獎真罰,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則,只能是當口號喊、當標簽貼的形式主義東西。因此,獎懲嚴明是促進財政干部學法用法工作不斷深入的有力措施之一。

三、領導狠抓學法,增強學法用法的帶動力

通過這幾年我局學法用法的實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只要領導重視、帶頭發揮模范作用,學法用法工作就有聲有色、扎實有效,反之就流于形式走過場。所以,局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一定要自覺帶頭學法用法,以實際行動帶動大家營造學法用法的濃厚氛圍。一是要帶頭學。有的領導干部對學法不感興趣,缺乏自覺性、積極性,往往以工作忙、事情多為借口,要么經常不參加法制教育,要么僅僅報個到、登個記,該干什么還是干什么,被動應付;還有的喊起來響當當,做起來靜悄悄,表里不一。因此,領導干部一定要身體力行帶好頭、作好表率。二是要帶頭講。建立落實領導干部講課制度,除上級安排法制講座外,局黨委、中心學習組每年至少要上三次課、講三次法。這樣做既能促使領導干部本身認真學習、專心備課,又能調動大家學法的熱情。三是要帶頭考。領導干部不能只當考官不當學員,要放下架子、一視同仁參加法律知識考試;要克服讓人替考、叫人代筆的弄虛作假行為,要經得起群眾的監督,做自覺學法用法的模范。只有這樣,才會形成全局干部職工學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四、加強檢查監督,增強學法用法的推動力

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范文第5篇

一、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對象

本鎮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其中重點對象是各級領導干部、公務員、青少年、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公職人員、企業經營管理人員。

二、學法用法考試內容

1、鄧小平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理論和依法治國基礎知識。

2、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基本法律常識。

3、司法部編寫的“五五”普法領導干部讀本和履行職務相關的法律知識。

4、鎮法制建設領導小組安排的年度學習內容。

三、學法用法考核內容

1、年度和階段學法情況。

2、法律知識考試情況。

3、遵紀守法情況。

4、用法、執法、依法辦事情況。

5、履行職務范圍內民主法制建設情況。

四、學法用法考試考核方法

(一)常規性考試考核。主要由鎮司法所按照年度或階段學法任務進行。

1、鎮司法所根據縣法制局的統一安排和命題,負責組織全鎮黨政機關、學校、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干部的法律知識考試,管理制度《鎮干部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制度》。

2、鎮司法所負責對本級黨政群機關一般干部、村級干部、參學農民和所屬企事業單位經營管理人員的命題和考試。

3、對干部在日常生活和履行職務中學法用法及遵法執法情況的常規考核工作,由鎮法制建設領導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地提請黨委、人大、政府采取檢查、視察、抽查和聽取匯報等形式進行。

(二)干部任職學法用法的考試考核,主要由干部管理機關和使用部門實施,鎮法制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密切配合。

1、領導干部的重新任職、晉升都必須通過法律知識考試和守法、執法實績考核。

2、各級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和執法情況,要列入領導班子年度民主生活會述職內容,進行考核。

3、國家公務員(包括參照國家公務員管理的人員)學法用法和執法情況考核,納入公務員年度考核進行。

五、干部法律知識考試,應區別不同對象采取不同形式,聘任管理人員及對干部進行特殊考查時用閉卷考試,常規性考試和任職、晉升考試,可采取閉卷或開卷考試。

六、對干部學法用法考試考核結果,應作為干部綜合素質評估和定崗、晉級、提拔、任用的一項重要內容和依據。對領導干部法律知識考試一至兩年進行一次,考試成績裝入領導干部本人檔案,作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條件之一。

學法用法常規性考試考核結果,除組織實施的單位存檔外,應根據干部管轄權限抄送組織、人事部門登記存檔,并可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七、本制度規定的所有考試考核單位及對象,都應主動配合考試考核主管機關搞好干部學法用法考試考核。

對于故意逃避、抵制學法用法考試考核的人員,由具有該級干部管理權限的部門和鎮法制建設領導小組根據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對于抵制、違反本制度的單位,要對單位主要領導和主要責任人依據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八、建立和實行干部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制度,是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為此,干部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工作,必須在各級黨委、人大、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干部管轄權,由黨委組織部門、人事部門、司法所組織實施。

12

九、本制度由金石鎮法制建設領導小組辦事處負責解釋。

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范文第6篇

一、健全機構,落實責任

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是提高領導干部法律素質的一項重要手段,是推動民主法制進程的有效措施。我局領導充分認識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的重要性,及時成立了領導干部學法用法領導小組,組長由局長擔任,對全局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負總責,副組長由副局長擔任,對分管部門的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負責,抓好工作落實,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對本部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負責,具體抓好各項任務的貫徹落實,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局法制室內,由法制室主任兼任,負責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的日常工作。黨組高度重視,明確分工負責,落實責任制,發揮職能作用,密切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二、落實制度,加強學習 根據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實施辦法和制定的學習計劃,我局積極組織領導干部加強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政策文件的學習。今年已集中組織領導干部學習了《憲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物權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同時也將學法用法工作納入黨組中心組的學習內容,做到同布置同安排。到目前為止,中心組成員集中學習法律知識8次,領導干部還積極參加泰州質監局和市有關部門舉辦的法律知識培訓班。今年已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法律知識培訓班共22人次。在學習中,及時制定了學法用法計劃、措施和要求,明確了每月第一周周五為中心組理論學習和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日。學習前都充分地準備了相關的學習資料,確保學法用法工作的貫徹落實取得實效。學習時,都由專人負責記錄、收集、整理學習資料,將學習情況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送,了解掌握我局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的動態,領導干部還能結合自身分管工作的性質和特點,在工作之余,加強業務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進一步掌握和運用相關的法律條款,使工作中免于出現不應有的差錯。

三、保障經費,監督到位 按照上級要求,為切實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我局積極訂購相關的學習資料、書籍等,以及專用學習記錄本,保障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的順利開展,并組織全體人員積極參加了江蘇省“五.五”普法法律知識等競賽活動,為學法用法工作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為確保學法用法工作落到實處,我局每年將學法用法工作與綜合目標工作一起進行考核檢查,對未落實學法用法工作或未完成學法用法任務的人員給予相應的處罰,不得參加評優工作。

四、落實內容,取得成效

今年我局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切實按照上級部門的安排,認真組織學習,內容豐富全面,并能結合當前國際國內的形勢變化,臨時安排相關文件資料的學習。通過學習,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得到了明顯提高,能夠嚴格依法行政,依法決策,不斷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和水平,并能廣泛深入企業和人民群眾中,大力開展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教育,促進全民法律素質的不斷提高,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正確運用法律知識解決生產、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對此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推進依法治國進程起到了積極作用。

上一篇:黨建思想政治項目范文下一篇:汽車配件行業分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