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茶葉銷售范文

2023-09-20

茶葉銷售范文第1篇

近年來,品牌茶企群雄并起,或直營連鎖,或品牌加盟,或走商超路線,瓜分中國茶葉市場。實現從區域性品牌向全國性、國際性品牌的發展,成為各大茶葉品牌的目標。利用好網絡營銷平臺可加快提升品牌茶企的發展。在這一背景下,中國茶葉品牌網問世。

“我們的目標是整合國內茶業和電子商務資源,把網絡、品牌等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幫助品牌茶企做大做強。”中國茶葉品牌網CEO蘇秋水說。中國茶葉品牌網是集茶類新聞資訊、茶文化傳播、茶企名錄展示、招商加盟、品牌推廣等功能性模塊于一體的茶類行業電子商務網站。

蘇秋水談道,中國茶葉品牌網經過三年多發展壯大,通過打造茶類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通過引領茶類網絡營銷發展趨勢,通過幫助茶企全面提級,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茶葉交易招商資訊平臺之一。

三載執著 打造茶類行業網最具影響力品牌

出生于安溪鐵觀音故鄉的蘇秋水對網絡營銷有天生的敏感。他發現茶類行業網里做得好的網站很少,都沒有大投入或者投入方向盲目。那時候有將近十年的茶葉資訊網,有使勁炒作的茶葉交易平臺,也有在傳統媒體亂砸廣告,風頭正盛的行業網站,但都不能帶給企業實際效益。

淅江網盛生意寶的成功模式讓他更堅定了做茶葉門戶網的念頭。2007年2月14日,中國茶葉品牌網前身——福建茶葉門戶網誕生。

當時,福建茶業正從茶業大省向茶業強省邁進,創下了茶葉產量等六個全國第一。在蘇秋水看來,做好福建市場能帶動全國茶葉網絡營銷。但是后來他發現,很多茶企老板都誤以為這個網站只針對福建區域,這對蘇秋水有所啟發。

2008年5月4日,中國茶葉品牌網在福建茶葉門戶網的基礎上建立。如今,兩個網站相互補充,一天訪問的獨立IP合計兩萬個左右,成為了目前國內訪問量最大的茶葉網。

在網站發展過程中,由于投入周期長,費用高,對人才、技術要求不斷提高,資金鏈接近斷裂,網站運作面臨相當大的困難,蘇秋水曾想過放棄。“但想到當初的建站夢想‘傳承茶文化,塑造茶品牌,助力茶企業’,我最終還是咬咬牙堅持下來了。”蘇秋水說。隨著網站多層面全方位的推廣,合作客戶受益,網站評價攀高,網站價值日益凸顯,一些茶企老板,由嘗試性投入廣告,變成二三年長期客戶。

“現在是客戶找上門,外省客戶也在增加。我們有信心成為行業最好的網站。”談及茶類行業網第一品牌的夢想時,蘇秋水信心十足。

多維創新引領茶類網絡營銷發展趨勢

2007年初,很多茶葉網停留在資訊方面,不結合企業需求,找不到和企業合作的模式。蘇秋水獨具慧眼,在中國茶葉品牌網開辟茶葉招商加盟專區,聯合各大品牌茶企,用抱團發展理念幫助客戶進行品牌推廣和招商加盟。各加盟茶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迅速提升。

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是茶葉需求的旺季。為適應茶企業銷售季節性強的特點,中國茶葉品牌網率先創立茶葉優惠券模式。2009年春節之前,蘇秋水偶然看到打折網站的優惠券運作模式。于是茶葉優惠券欄目應運而生,消費者到網站打印茶葉優惠券,到品牌茶企實體店購買享受優惠。此舉使目標客戶有購買沖動,提升了企業的銷售業績。

與茶博會、茶文化節、連鎖加盟展等深入合作,推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也是中國茶業品牌網的一大創新。

茶博會、茶文化節、連鎖加盟展等涉茶活動,是茶企與目標客戶最直接的接觸場所。從2007年黑龍江首屆茶博會開始, 中國茶葉品牌網參與了近百場涉茶活動。

通過涉茶活動的展位宣傳、廣告宣傳、面對面溝通,中國茶葉品牌網為企業提升知名度和品牌美譽度,獲得廣大企業老板的贊賞。

與此同時,中國茶葉品牌網拓寬合作層面,本著雙贏多贏的合作理念,與生意寶科技共同開展“百家行業網站攜手生意寶掀起‘縱橫營銷’活動”,并成為安溪縣首屆網商大會的媒體合作伙伴,同時與《西部開發報•茶周刊》、《茶友》、《茶視界》、《中國茶商大黃頁》等傳統媒體合作。

全面提級合作茶企業績扶搖直上

在與茶企老板的接觸中,蘇秋水發現,大多數茶企,包括行業龍頭企業,對網絡營銷的理解很膚淺,認為網絡營銷等同于網絡銷售,不屑于做。為此,中國茶葉品牌網為茶企培訓網絡知識,消除網絡營銷誤區,力促茶企全面提級,引導企業往網絡營銷方向良性發展。

2007年11月海峽兩岸茶博會期間,九峰茗茶嘗試與中國茶葉品牌網合作。此后,中國茶葉品牌網為九峰茗茶帶來良好的客戶資源,使其訊速發展起來。短短兩三年,九峰茗茶獲得中國茶葉百強企業,中國連鎖加盟百強企業等稱號。

2008年初,山國飲藝與中國茶葉品牌網達成多項合作協議,中國茶葉品牌網成為山國飲藝最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山國飲藝通過網絡營銷成為行業“黑馬”、茶業“隱形冠軍”。

通過和中國茶葉品牌網的合作,九峰茗茶、恒品茗茶、山國飲藝、馥春茶業、聚祥春茶業、清雅源茶業、霧中天茶業等茶企品牌迅速發展。2009年5月鐵觀音行業老品牌,中國百強企業華祥苑也開始與中國茶葉品牌網合作,強強聯手,共同開拓網絡市場。

2010年年初,中國茶葉品牌網,在總結合作伙伴與網絡來訪者的需求中發現一個問題,客戶對企業的了解是單向的,沒有深入的互動。茶葉品牌網在行業里第一家推出茶界口碑專區,暢通了茶企

與目標客戶的互動渠道,合作茶企的知名度、美譽度迅速提升。

“互聯網就像大海,行業門戶網就像航空母艦,可以承載非常多的精良武器,整合非常多的資源,能經受住大海的驚風大浪,能發揮最大的殺傷力。”蘇秋水說。在他看來,行業網去承載別人,被承載的企業和個人也成就行業網網絡平臺的地位。中國茶葉品牌網不斷把合作的企業推向前臺,在所有宣傳資料里體現著客戶,在涉茶活動現場體現著客戶,盡可能地讓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客戶。

茶葉銷售范文第2篇

——我國茶葉出口現狀及趨勢分析

近年來,我國茶產業發展突飛猛進,茶葉出口量、額屢創歷史新高,驕人成績難掩背后隱憂,行業發展面臨諸多棘手瓶頸問題,行業全面轉型升級是中國茶引領世界茶葉發展潮流大勢所趨。

一、出口概況

自2005年以來,茶葉出口量始終徘徊在28-30萬噸,2009年突破30萬噸,創歷史新高,2010年出口30.24萬噸,同比基本持平,出口數量再次超過斯里蘭卡位居世界第二。出口金額再創新高,達7.84億美元,如此令人矚目成績是在人民幣升值、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等不利因素情況下取得的,實屬不易。

1、綠茶、花茶、普洱茶出口上升,紅茶、烏龍茶出口下降

2010年,我國綠茶出口23.42萬噸,同比增2.12%,金額5.67億美元,同比增8.07%,已連續9年量價齊增。綠茶出口是我茶葉產業健康發展的動力,事關我茶葉民生經濟的持續穩定。

2010年,花茶出口7356噸,同比上升24.4%,出口金額3990萬美元,同比上升

34.7%;普洱茶出口4578噸,金額2622萬美元,同比分別上升31.3%和34%; 2010年,紅茶出口3.66萬噸,同比下降7.83%,金額7981萬美元,同比上升24%;烏龍茶出口1.97萬噸,同比下降18.24%,金額7140萬美元,同比上升6.8%。

國際市場以紅茶消費為主,特種茶的資源優勢一時難以轉化為市場優勢,未成為國際市場茶葉消費主流產品,市場較為單一。但隨著產業發展和企業經營實力的增強,特種茶將成為拓展國際市場的主打產品,也將成為引領世界茶葉消費潮流的時尚飲品。

2、美、俄出口增長,日、歐恢復性增長,西非等傳統市場下降

2010年,對美茶葉出口2.48萬噸,同比上升28.4%,金額5563萬美元,同比上升38.4%,對俄羅斯出口2.13萬噸,同比上升3%,金額4668萬美元,同比上升31.4%。近年來,我行業和企業加大對美、俄市場拓展力度,消費者漸進認知我多茶類產品,該市場出口茶葉呈現持續上升態勢。美、俄已分別躍居我茶葉出口第

二、第三大市場。

2010年,對日茶葉出口1.95萬噸,同比上升2.9%。對歐出口2.1萬噸,同比上升15.5%,金額7093萬美元,同比上升18.3%。其中,對德出口9057噸,同比大幅上升52.6%,

金額2632萬美元,同比上升47.25%;對英國出口4048噸,金額1740萬美元,同比分別上升9.3%和25.3%;對法國、荷蘭、波蘭出口均下降。日本、歐盟是我國茶葉出口主銷市場,由于日、歐制定多變的茶葉檢測標準及相關保護措施,茶葉出口呈下降態勢,日本連續5年出現兩位數下降。2010年,我對日歐茶葉出口呈現恢復性增長,特別是對德國出口增長超過50%,這是近年來我企業加大產業投入和茶園改造的結果。日歐市場購買力強,市場前景較為廣闊。

2010年,對非洲茶葉出口14.4萬噸,同比下降3%,金額3.6億美元,同比上升2%。其中,對摩洛哥茶葉出口6.1萬噸,金額1.57億美元,同比分別上升4.72%和9.70%;對阿爾及利亞出口1.2萬噸,金額3069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6.8%和11.5%;對貝寧、塞內加爾、喀麥隆等國家出口同比均出現下降,有些國家降幅超過40%。因原料供應緊缺、生產成本提高及品質規范等因素,我對傳統市場出口有所減少,摩洛哥茶葉進口量直到最后兩個月同比才反超。

中東伊斯蘭國家飲紅茶為主,由于受地區消費習慣和局勢動蕩的影響,我對該地區茶葉出口所占市場份額較小。2010年,對中東出口數量8.6萬噸,金額2.1億美元,同比分別上升5%和6.8%。

3、浙江茶葉出口略有下降,湖南出口大幅增長

2010年,浙江省茶葉出口15.52萬噸,同比下降4.36%,金額3.94億美元,同比上升3.19%。浙江是我茶葉出口第一大省,分別占我茶葉出口量、出口額51.3%和50%。2010年,湖南省茶葉出口3.5萬噸,金額6700多萬美元,同比分別上升10%和22%,位居全國第二;安徽省茶葉出口2.3萬噸,同比有所下降;福建省茶葉出口1.6萬噸,同比略有上升。

2010年,全國茶葉出口企業共400余家,出口量在萬噸以上企業7家,其中浙江省茶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茶業有限公司、浙江華發茶業有限公司茶葉出口超過1.5萬噸。57家企業出口量在千噸以上,200余家企業出口量不足百噸。

二、面臨瓶頸

1、主流市場占有率低,市場結構需調整和優化。我國茶葉出口市場格局,是由歷史諸多因素和傳統消費習慣逐漸發展起來的,有很大的依賴性,這種依賴顯示出不協調、不平衡和不可持續。

2、我國多數茶企從9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缺乏真正意義的國際茶葉行業龍頭企業和全球知名品牌,實力和規模普遍偏小,尚未形成有規模的標準化、規范化茶葉生產鏈,缺乏國外市場分銷渠道,難以憑借自有品牌占領國際市場。

3、出口多為原料性產品,淪為外商的生產車間,只能獲取微薄的加工費,更多的利潤被國外品牌商賺取,競爭以低層次的價格競爭為主。

4、新市場拓展不力,各茶類的宣傳促銷跟不上,缺乏聯合互動的對外宣傳機制。世界上多數國家的消費者以飲紅茶為主,我綠茶主要銷往經濟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特種茶

類尚未形成國際市場消費熱。

5、我國90%以上茶企欠缺自主研發產品能力,貿易企業與科研機構缺乏合作,不能根據市場不同偏好生產適銷對路商品,新品種研發能力相對不足。歐美國家盡管不種植茶樹,但企業十分重視茶葉新產品開發,深加工產業非常發達。

6、沒有統一的標準、技術指標來衡量茶產品質量,對企業無資質管理,有產品就可進入國際市場,經營秩序較亂。

7、生產成本不斷提高、人民幣預期升值及有關國家、市場農殘檢測指標多、變化快等因素,給出口企業經營加大風險,導致出口不穩定和不可持續。

三、應對措施和建議

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需政府、行業、企業聯手互動,形成合力。

1、開展名茶、名企、名品聯合對外宣傳,打造中國茶葉國家名片。加強與進口國茶葉商、行業組織交流和合作,在消費國進行有針對性市場宣傳推廣,使我國具有區域優勢產品、風味獨特茶產品,在國際市場充分展現,形成新的市場戰略格局。

2、培育市場主體,推動大型茶企成為上市公司,向跨國經營集團邁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構建產業布局,加快推動產業鏈兩端的發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建立產、銷、學、研互動機制,推進中國茶走向世界。

3、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茶類,依托工藝創新開發出口新產品,走“科技興茶”之路。要研制適應不同市場的茶產品,以風味茶、功能茶、方便茶、科技茶等拓展國際市場,引領世界茶葉消費潮流。

4、全面建立茶葉質量可追溯體系,研發替代農藥,建立出口茶生產基地,生產無公害茶和有機茶,通過茶廠茶園一體化,推行清潔化、標準化生產茶產品,全面提高茶產品質量。

5、建立國際茶葉市場,升級貿易流通方式,構建國際固定展示平臺。搭建現代化交易平臺,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茶葉供銷不暢通瓶頸,推動我國茶葉貿易方式盡快與國際接軌,增強我國茶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主導地位。2011國際茶業大會暨茶產品交易會將于10月21-23日在杭州召開,此次大會將為全球茶人提供了解產業、市場發展態勢,加強國際合作的平臺。

茶葉銷售范文第3篇

一、長泰縣茶葉產業發展優勢與潛力

1、生態環境良好。我縣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5℃—21℃,無霜期328天以上,降水量1500—2000毫米;山地面積廣闊,土質多屬紅壤,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

1.2-3.6%,PH值4.5-5.5,與茶葉生長喜溫和氣候及稍帶酸性、含水力強的土壤相適應;長泰是典型的山多田少的縣份,山地面積占74.6%,其中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面積約占35%,適宜種茶的山地空間仍較大;境內群山環抱,森林覆蓋率達64.5%,植物種類達1000多種,是全國生態示范區,擁有發展有機茶和無公害茶等綠色飲品的得天獨厚的優越生態環境。

2、區位條件優越。與安溪相比,我縣春茶可提前半個月上市,冬片茶采制延續時間又比安溪來得長,一年可生產“五季”。同時,我縣地處漳州、廈門、泉州閩南金三角中心結合部,內外交通十分便捷,是一個典型的城市近郊縣。又與擁有我省兩個最大的茶葉交易市場(安溪茶都和華安仙都茶都)和最大烏龍茶生產基地的安溪、華安縣毗鄰,兩地人緣血緣關系密切,信息技術

交流頻繁,在生產、加工制作、銷售等方面輻射帶動強。

3、發展基礎深厚。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我縣

的茶葉發展已有一定的規模,全縣茶園面積已增加到3萬畝,年

產2500多噸,產值達1.2億元,全社會綜合經營效益達2億多

元,并已形成了青陽村、頂山村、上洋村、內枋村、美宮村等茶

葉生產專業村和珪前茶場千畝的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涉茶農戶

3120戶,涌現出了長泰縣茶葉公司、狀元里茶葉專業合作社、

長泰縣明欣農業開發公司等茶葉龍頭企業,茶葉已成為我縣農業

主導產業之一。同時,通過舉辦制茶技術培訓班、聘請安溪、華

安仙都制茶師傅現場指導等,我縣的茶葉初制加工技術有了明顯

進步;200多家茶葉店、茶莊、流通大戶,遍布我縣城鄉,市場

流通網絡正在形成。

4、發展氛圍良好。周邊的安溪、華安、南靖、平和、漳平

等縣(市)茶業的迅猛崛起,輻射效應顯現。近年來,縣、鄉(鎮)

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扶持茶葉發展的政

策,縣鄉兩級財政每年拔出專項資金200多萬元,扶持茶葉產業

發展,為我縣茶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5、發展前景看好。首先,茶葉是世界性飲料。茶已發展成

為當今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者遍及世界五大洲

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飲茶人數超過30億人,種植茶樹國家已

有58個,進口茶葉消費國家遍及五大洲的175個國家和地區,

世界茶葉消費達266萬噸,年人均460克,且全世界茶消費人群

每年以3%的速度增長。今年以來,由于受到“農殘”和世界金

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的茶葉出口銳減。但是,一片小小的茶葉,

就蘊含著500多種有機化合物和15種以上的無機礦物質,這些

成分大部分具有促進人體健康和防止疾病的功效,是任何其它飲

料取代不了的,茶葉中的粗纖維和茶多酚是人體健康必需的成

分。因此,喝茶與人類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潮流非常吻合。烏龍

茶湯色橙黃,口味清爽醇和,香氣獨特,猶似玉蘭吐芬芳,加之

烏龍茶有益于身心健康,特別是具防癌抗癌功效,以及獨特的茶

藝,據專家預測,21世紀可能成為烏龍茶世紀,具有較大的市

場空間和后發優勢。其次,茶產業是一項富民產業。如貧困面占

全縣90%的內安溪,近九成農民靠茶葉生產徹底告別貧困。其中,

同屬內安溪的感德鎮全鎮70%以上茶農戶年均收入超過10萬元。

華安縣仙都鎮因茶發家致富而到廈門等地購房、開上轎車的不在

少數,“以茶為樂,以茶致富”是這些農民的真實寫照。 因此,

長泰縣茶葉產業發展具有較明顯的優勢,發展的潛力較大。

二、茶葉產業發展中存在問題

1、茶葉品種繁雜,種植管理粗放。鐵觀音、金觀音等優質

茶所占比例不大,僅占30%左右,毛蟹、梅占、黃旦等老品種

茶占茶葉種植面積的70%左右。近年來,我縣的工業發展迅速,

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工廠打工的較多。因此,多數茶葉生產者沒有

把茶葉作為主業來抓,生產管理勞力投入不足,對專業技術、病

蟲害防治、配方施肥等難題不求甚解的現象普遍存在,茶葉產品

質量很難快速提升。

2、加工水平不高,茶葉品牌不響。加工企業的一線操作人員大多是在生產季節就地臨時聘請的農民工,對茶葉加工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僅憑經驗和習慣對初級產品的生產加工進行簡單操作,先進實用的茶葉生產技術和良種繁育技術難以推廣。目前雖有注冊商標9個,但品牌不精且亂、企業各打各的品牌,沒有進行有效的整合,更沒有叫得響的品牌;不注重產品形象包裝和廣告宣傳,影響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實現由優勢產品向品牌產品過渡還有較大差距。

3、市場建設滯后,龍頭企業缺乏。我縣從事茶葉流通戶不少,但大戶不多,龍頭企業更少,且規模不大,綜合實力和綜合帶動力不強。全縣茶葉的銷售網絡、直銷渠道、專業市場等交易平臺尚未建立健全。由于產銷脫節,制約著茶業整體效益的提高。

4、專業人才缺乏,用工矛盾突出。我縣現有的茶葉技術人員,基本是聘請已退休的老農藝師,存在年齡偏大,行動不便等問題。而目前的農業、供銷部門和各茶葉重點鄉鎮均沒有茶葉專業人員。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很難及時、到位。同時,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農村的勞動力相對短缺,茶葉在生產管理過程中的施肥、防治病蟲、除草、采摘、炒制,需要一定數量的勞動力。勞動力短缺已經成為制約茶葉發展的另一個瓶頸。

5、林茶爭地嚴重,發展空間受限。近幾年來,長泰的速豐林發展迅猛,許多適宜種茶的山地均被速豐林占領,特別是巨尾

桉帶有較濃的與茶葉不同類型的芳香味,茶葉不能靠近,這就嚴重影響了我縣茶葉產業的發展空間。

三、2008年以來茶葉產銷形勢 2008年茶葉產銷行情一般,好茶有好價,大眾茶價濺,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機和農殘的影響,整體形勢不容樂觀,呈以下特點:

1、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機和農殘的影響,今年出口業務明顯減少。

2、今年主要由出口轉為內銷,國內市場不斷擴大,優質的鐵觀音產銷兩旺,價格同往年略同。

3、普通茶價濺,銷售不暢,目前主要積壓物資在中轉商和部分惜售的茶農手中。

4、對茶園的投入有所減少,從種植和對現有的茶園管理有的處于觀望狀態。

5、部分從事茶業的人將主要精力轉入其他行業。

茶葉銷售范文第4篇

近年來,杏的生產發展很快,多種新型栽培技術的應用,使其早產、豐產和穩產得以實現,杏的貯藏保鮮問題日益重要起來。但由于杏果實成熟期正值高溫季節,又不耐貯運,采后后熟過程進行很快,在常溫下不能貯藏,因此,一般多進行的是為避開市場旺季和延長加工季節的短期貯藏。

一、杏子貯藏保鮮技術操作流程

采收→挑選→稱重→包裝→運輸→藥劑處理→預冷→套保鮮袋→碼垛貯藏。

1.1 適時采收

杏不同品種間的耐藏性差異很大。一般早熟品種不耐貯運,中晚熟品種的耐貯運性較好。如杏的品種大五月杏、紅荷包等一般不耐貯藏; 而中晚熟品種如佳娜麗、銀香白、紅玉等較耐貯運;粘核品種、軟溶質品種的耐藏性較差。

采摘期影響杏貯藏效果的因素很多,有地域、氣候等。果實采摘期是影響果實貯藏期間質量、品質和貯藏壽命長短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若果實采摘過早,會降低后熟后的風味,且易受冷害;采摘過晚,則果實過于柔軟,易受機械傷,腐爛嚴重,難于貯藏。因此,掌握適宜的采摘期, 既讓果實生長充分,基本體現出其品種的色香味等品質,又能保持果實肉質緊密時適時采摘,是延長貯藏壽命的關鍵措施。目前在生產上將杏的成熟期分為下述等級:

7成熟:底色綠,果實充分發育,果面基本平展無坑洼,中晚熟品種在縫合線附近有少量坑洼痕跡,果面毛茸較厚。

8成熟:綠色開始減褪,成淡綠色或淺黃色(俗稱發白)。果面豐滿,毛茸減少,果肉稍硬,陽面少量著色。油杏逐漸發亮。果實已基本發育成熟,營養物質積累充分,耐貯性最佳。早采(7成熟以前采) 1 杏果在貯藏后期期果核處極易褐變。晚采(9成熟及其以后采)杏果在整個貯藏期間腐爛率較高。

9成熟:綠色大都褪盡,不同品種呈現出該品種應有的底色,陰面局部仍有淡綠色或淺黃色。毛茸少,果肉稍有彈性,芳香。有色品種大都著色,表現品種風味特性。油杏光亮最強。

10成熟:果實毛茸易脫落,無殘留綠、色黃色。溶質品種柔軟多汁,皮易剝離。軟溶質杏稍壓即流汁破裂,硬溶質稍不易破裂,但亦易壓傷。 硬肉杏開始變軟綿,不溶質杏彈性較大。

就地鮮銷宜于8成~9成熟采摘,遠地運輸可于7成~8成熟采摘。用于加工杏應在8成~9成熟采摘,用于貯藏的杏以7成~8成熟采摘為宜。

另外,杏采摘時要帶果柄,若果實在樹上成熟度不一致時, 要分次采摘。一般品種需2~3次采收。采收時需嚴防碰壓傷和刺傷,將果實帶柄采下。以早晨低溫時采收為好,隨采隨處理,揀出殘、傷、劣質、畸形、污垢的果實,按大小分級分別包裝。

1.2 分級

果品分級的目的是使之達到商品標準化。我國杏的分級標準分為3種: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目前,杏分級主要是根據重量進行手工挑選,還未應用大型選果機等設備進行分級。

1.3 包裝

可分為外包裝和內包裝。生產上外包裝都用紙箱包裝,每箱3-10千克,紙箱要求科學、堅固、經濟、防潮、精美、輕便。內包裝是用包裝物(如保鮮紙、保鮮袋等)對果實進行包裝。經試驗證明,采用0.013mm厚聚乙烯薄膜袋單果密閉包裝或用保鮮紙單過包裝,其自然損耗率和腐爛率均較低,保鮮效果好。所以提倡杏果實采后直接直接裝箱再套塑膜袋密閉包裝。

1.4 預冷

2 研究結果表明,杏果實能夠適應采后的快速預冷。因此,果實采后可直接放入低溫冷庫預冷。杏采收時氣溫較高,因此,要盡量利用低溫進行預冷,注意防止日曬和雨淋。一般在果實采收后24小時內入庫預冷,若集中入庫時,每次入庫不超過庫容積的25-30%。

1.5 貯期管理

按品種、等級、用途進行入庫和分垛。并注意 貯期管理。 1.5.1 庫內消毒與防治鼠害;消毒對減少杏貯藏中微生物侵染和果實腐爛有著積極的作用,也是管理措施中重要的環節。在杏入庫前一個月(和貯藏結束后)應對貯藏庫進行清掃與消毒。入庫前要先對庫內進行消毒,用每立方米30克硫磺粉的比例和干木屑混合點燃,使其產生二氧化硫氣體殺菌,或用40%福爾馬林1份加水 40份配成1%溶液噴布,密閉1—2天后,開庫門通風換氣。經常使用的藥劑是硫磺、甲醛、漂白粉和次氯酸鈉等。此外,還應注意防治鼠害,堵好洞,果實入庫后可采用鼠夾、毒耳誘殺等方法進行防治。

1.5.2 垛碼 杏果實運到冷庫后,庫中堆垛要排列整齊、牢固,利于通風和管理,并能充分利用空間。堆垛底部用枕木墊起,各果箱間要留有適當空隙(一般2-5cm)。堆放高度以箱子的壓縮強度而定,但一般垛上部距庫頂要留有60cm左右空隙。垛距離墻壁、進氣孔等處要留有空隙(一般30cm左右),并留出人行道。堆垛可采用“品字形”、“井字形”等形式。

1.5.3 溫度;為更好地掌握庫中各部位溫度情況,要在不同的有代表性的地方放置溫度計。貯藏期間要盡量保持庫溫穩定,減少溫度大幅度波動,杏適宜貯藏的溫度為-0.5—1℃。

1.5.4 濕度;杏在貯藏期間,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5%-95%。當庫內濕度過高時,可放干鋸木屑或生石灰;在濕度偏低時可適當灑水、鋪濕鋸木屑或濕草簾等。

3 1.5.5 適當通風;杏在貯藏過程中,要有足夠的通風量。通風可將庫內熱負荷帶走,排除果實生理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乙烯、乙醇、CO2等有害氣體,補充適當的氧,并且可防止庫內溫度不均勻。為防止庫內溫度有較大波動,通風應在庫內外溫差最小時進行。

二、貯藏條件、貯藏期和貯藏方式

2.1 貯藏條件和貯藏期①適宜貯溫:-0.5℃~1℃;②相對濕度:85%~95%;③氣調指標:氧2%~3%,二氧化碳2.5%~3%;④貯藏期:3周~5周。

2.2 貯藏方式

杏是較不耐貯藏的水果,一般以短期貯藏,調節市場供需為目的。所以,最好采用機械冷藏庫進行貯藏,這樣能夠穩定維持較適宜的貯藏溫、濕度。對于采用氣調貯藏的研究應用目前仍在探索之中。

三、杏果貯藏中應注意的問題

杏在貯運中常發生的問題有過熟軟化、 病菌引起的腐爛和冷害引起的內部褐變與風味變淡等。

3.1 過熟軟化杏的過熟軟化,主要是由于采摘過遲,果實過于成熟,再就是由于采收季節氣溫較高,未能及時預冷或迅速放入冷庫降溫貯藏, 果實很快后熟軟化,生產上稱“杏黃為災”就是這個道理。再如杏采收時的硬度為6.45千克/厘米2。在25℃經3天即可降到2.7千克/厘米2;而在5℃經15天才降到上述硬度,在0℃時硬度基本無變化(2周)。防止杏過熟軟化的主要措施:

(1)選擇適宜的采摘,使貯藏果實大部在8成熟。采用襯軟物(如發泡網或紙等)的塑料筐裝或有襯格的箱裝(3公斤~10千克/箱),減少果實受擠壓。

(2)產地及時預冷??刹捎美滹L冷卻(強風冷卻),或用0.5℃~1℃的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鐘,取出晾干,這樣既有消毒、降溫作用,還可延遲后熟衰變。將晾干后的杏果迅速裝箱,預冷12~ 4 24個小時,待果溫降到20℃以下,再轉入貯藏庫內堆碼。水冷冷卻快,且可以減少失重,而后貯藏于冷庫中,在18~24℃下進行后熟,有利于表現出良好的風味。但操作比較難度較高。

(3)盡快入庫,并將果實溫度降至適宜的貯藏溫度(0℃~1℃),這是防止果實熟軟最有效的方法。

3.2 主要貯藏病害及防治

杏在貯運期間發生的大量腐爛,主要是由微生物病害(褐腐病、軟腐病、腐敗病、根霉腐爛病等)所引起的。

褐腐病和腐敗病主要是在田間侵害果實,病菌通過蟲傷、皮孔等侵入果實,在貯運時當環境條件適宜即開始大量發生。貯藏期病果與健康果接觸,也可使健康果腐爛。杏果的褐腐病特征是受害果實產生水浸狀病斑,在24小時內變成黑褐色,并深達果核。(該病在較高溫度下3~4天便可使全果腐壞,并在貯藏中相互傳染)。杏果的軟腐病是通過傷口侵入果實的,受害處形成小圓形淡褐色斑,以后長出白霉并擴展至全果,最后變成黑色和灰色,腐壞處軟而濕,最終導致全果腐爛。對以上兩種病的預防,首先是加強采前管理,提高果實品質及耐貯性,并避免機械傷;其次是采后用加有二氯硝基苯胺的溫水溶液進行浸果處理或采取其他處理?,F將各種病害的防治方法歸結如下:

(1)加強果園管理。冬季清園,整形修剪,使樹體通風透光。消滅田間、包裝房和包裝容器中的有害病菌。在果實生長期間加強噴藥保護,發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落花后半月至6月間,每隔半月噴一次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波美0.3度石硫合劑。

(2)采收、分級包裝和貯運等一系列操作,盡量避免造成機械傷,嚴格控制果實質量。

(3)果園(產地)預冷或及時將果實存入冷庫,迅速地將果實降至4.5℃以下。

5 (4)用殺菌劑浸果處理??捎弥俣“废盗蟹栏ur劑殺滅霉菌。常用的有克酶唑15倍液(洗果),一般采用100ppm~1000ppm 的苯來特和 450ppm ~900ppm的二氯硝基苯胺(DCNA)混合藥液浸果。洗果或浸果時,配藥要用凈水,浸果后待果面水分蒸發后包裝。 藥劑處理時,一定要注意濃度,防止產生藥害。

(5)熱水浸果。果實在52℃~53.8℃熱水中浸放2分鐘~2.5分鐘,或46℃熱水浸果5分鐘,可殺死病菌孢子和阻止初期侵染發展。

(6)應用保鮮紙單果包裝,可以降低自然損耗率和腐爛率,保鮮效果好。

(7)微波輻射處理,作為無公害保鮮水果的一種方法,處理后果實的呼吸作用下降,可延遲躍變型果實呼吸高峰的到來,抑制乙烯的產生,鈍化果實中EFE酶的活性,從而能有效地控制果實的軟化、成熟腐爛及某些生理病害。微波電磁場能使物料中的細菌死亡,由此產生滅菌、殺蟲的作用,可實現低溫殺菌,安全衛生。處理后,杏果實的呼吸速率、細胞膜透性、丙二醛的積累及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都減小。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保持果實的硬度,降低酸度,減少腐爛。

(8)應用臭氧處理,果實分級裝箱后,直接套保鮮袋,并充臭氧進行預冷,進行貯藏。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徹底的破壞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質的DNA結構,產生滅菌、殺蟲的作用,達到防腐保鮮效果。

3.3 冷害由于杏果實生長期間氣溫較高,其對低溫有較強的敏感性,極易產生冷害,在-1℃以下就會引起凍害。在高二氧化碳影響下,杏果會出現膠狀生理敗壞。因此,在貯藏杏時,一定要注意冷庫的溫度管理、注意二氧化碳濃度。一般在0℃貯藏4周~5周,時間稍久,會因多元酚積累而產生褐變及軟化。果實發生內部褐變,逐漸向外蔓延,原有風味喪失。通過以下幾種措施可防止果實褐變。

(1)間歇變溫貯藏:果實在-0.5℃~1℃貯藏2周,升至18℃經2天,再轉入低溫下貯藏,如此反復。

6 (2)兩種溫度貯藏:即先在0℃貯藏2周左右,再在5℃(4.5℃~8℃)或7℃~18℃下貯藏。也可以在0℃下貯藏2周~3周后,采用逐漸升溫的方法貯藏。

(3) 防止二氧化碳傷害,適當通風;杏在貯藏過程中,要有足夠的通風量。通風可將庫內熱負荷帶走,排除果實生理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乙烯、乙醇、CO2等有害氣體,補充適當的氧,并且可防止庫內溫度不均勻。

杏貯藏壽命短的最大限制因素是冷害引起的果肉褐變與風味變淡。所以,生產者在進行杏貯藏時,一定要加強貯藏過程中果實變化的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四、出庫指標及注意事項: 4.1 出庫指標:

果實新鮮,應具有本品種的色澤、風味、品位正常,無異味。果實總耗不超過10%。好果率在90%以上。生理指標可略低于入庫前的指標。

4.2 出庫注意事項:

茶葉銷售范文第5篇

卻快速增長,這是一個大趨勢。所謂有機茶,是在無任何污染的地方,按“有機農業”生產方式產出鮮葉,在加工、包裝、貯運過程中不受化學品污染,并經“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審查、頒證的茶葉。由于有機茶安全保健,色、香、味俱佳,在國際市場上的售價比一般名茶要高出30%-50%。有機茶的單位面積產量比普通茶要低,但由于不施化肥、不用農藥,單位面積的成本也比普通茶要少,因此經濟效益是好的。云南大部分茶園分布在遠離城鎮的山區,空氣濕潤,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病蟲害少,許多茶區保持著傳統的農業耕作方式,具有生產有機茶的優越條件。我們應抓住機遇,把有機茶作為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

(五)依靠科技,建立標準??萍歼M步,是茶業現代化的根本保證,要把新品種、新技術加快推廣到生產實踐中去,提高茶葉生產的科技含量。要充分重視提高茶農、茶工的素質,加強職業教育,開展技術培訓,重視培育企業文化。茶葉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研究和制定茶葉的標準化生產規程。當前的茶葉生產技術仍然沿用傳統的耕作加工技術,很不適應茶業發展的客觀要求,限制了茶葉產量和質量的提高,影響了茶葉生產的經濟效益。要盡快建立茶葉質量檢測中心,把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經驗結合起來,確立合理的技術指標和技術措施,形成以云南特有的大葉茶生產為基礎的茶葉生產標準,這對于創制名牌茶品,擴大滇茶市場,建設現代化的、高效益的茶產業具有重大意義。

(六)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深化改革,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茶葉生產經營體制,是體制創新的當務之急。按“三結合一體化”發展起來的牛洛河茶廠,實行國家、集體和個人合資的大渡崗茶廠,經過股份制改造的龍生茶葉公司,都在探索體制創新的路子,發展勢頭很好?,F在,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為核心的“三結合一體化”生產經營方式已在全省產茶地區推廣開來,但還要進一步完善。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大改制力度,對國有、集體茶葉企業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只要有利于國家、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不論采用何種形式都應當支持和保護。同時,要積極引導和扶持茶葉大集團加快發展,以提高茶產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七)開發新產品,延伸產業鏈。為追求健康長壽,人們對天然的保健飲品、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趨之若鶩。要適應這種不斷擴大的消費需求,充分發揮茶葉的品質特性,運用現代科技,生產系列茶飲品、茶食品、茶藥品和茶用品,不斷延伸茶的產業鏈,做強做大茶產業。同時,在茶業結構調整中,要與發揮云南花卉、天然藥物的種植優勢緊密結合,開發香花茶、草藥茶、保健茶的產品和市場。近三年來,元江、思茅兩地分別種植了5838畝和400畝茉莉花。因其花期早、花期長、產量高、香味濃、品質好,吸引了一些原來在廣西加工花茶的客戶前來投資。如投資元江的玉元茉莉花茶葉公司,年預計產鮮花700噸,加工花茶938噸,工農業產值1721萬元,大大提高了茶葉的附加值。

(八)創造名牌,開拓市場。名牌就是效益,名牌就是市場。浙江以“龍井茶”這個獨有品牌,2.73萬噸的名優茶創產值14.8億元,平均每公斤54.8元。云南名優茶僅有0.78萬噸,產值1.47億元,平均每公斤18.85元。普洱茶、滇紅是云南的名優茶,在國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要盡快建立技術質量標準,創造和發展普洱茶、滇紅系列的名牌產品,搶占市場,提高效益。世界茶葉市場有一個新的動向,即茶葉交易中心從消費國轉向生產國。我國也有這個趨勢,目前全國主要茶區都建立了產地批發市場,僅浙江就有40多個。而云南作為產茶大省,市場建設相當滯后,專業市場剛剛起步,有場無市,無序競爭,嚴重制約著茶業的發展。因此,在普洱茶、滇紅產地建設茶葉批發市場,培育和壯大昆明中心城市茶葉的綠色批發市場,建立茶葉銷售網絡的電子商務綠色市場,舉辦全國茶葉交易會、名優茶展銷會,制定鼓勵開拓茶葉市場的政策,規范市場秩序,是云南茶業發展的重要措施。要發揮云南茶葉的優勢,緊密結合連接東南亞、南亞的國際大通道建設,開拓茶葉的綠色國際通道,立足積極開拓內銷市場,恢復東歐及穆斯林國家市場,大力拓展東南亞及歐美市場,全面進行營銷創新。

(九)走出去,引進來,建設開放式的茶產業。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必須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戰略,建設開放型、外向型茶園,發展“定單茶”、“創匯茶”,建設開放式的茶產業。要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吸引非茶企業投資茶業,開展與國內外茶葉大企業的合作,促進茶葉深加工和形成全球性的營銷網絡。要爭取國家批準在云南設立綠色食品認證的分支機構,努力引進國際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爭取更多茶葉產品得到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證,開拓云南有機茶的世界市場。

(十)高度重視,加大投入。茶產業是云南最有希望的產業之一,只要引起重視,加大投入,資源優勢就會變成經濟優勢。據專家測算,如果茶葉單產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每畝可增產15公斤,現有207萬畝的采摘面積就可增值3.1億元;如果提高茶葉質量,每公斤農業產值增加10元,現有產量7.5萬噸就可增值7.5億元;深加工潛力就更大,如果每公斤通過加工增值20元,現有茶葉產量7.5萬噸就可增值15億元;如果在發展名優茶上狠下功夫,培育10%的高檔茶、20%的中檔茶,平均每畝產值達到大渡崗目前的中等水平2000元,則全省茶葉可增值40億元。另外,如果使出口茶從現在的1萬噸達到3萬噸,可出口創匯6000多萬美元。加上現有產值,在今后若干年內形成100億元的大產業是很有希望的。但這需要各級政府和社會各方面都來重視茶產業的發展,千方百計增加投入,要綜合運用稅收返還、技術改造、退耕還林、扶貧、市場建設、科技推廣等政策和措施,向茶產業和茶文化傾斜,實實在在地推動云南茶產業的振興。弘揚茶文化茶香的雋永,茶文化的典雅,使中華文明更具韻味和魅力。片片清麗香醇的茶葉,本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的奇妙載體。要振興茶產業,必須弘揚茶文化。茶文化發祥于中國,傳遍了世界。日本經濟起飛并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日本茶道迅速崛起成為“國禮”;韓國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之后,大興茶禮,國家級進茶儀式表演者多達54人;我國臺灣、香港位列創造亞洲經濟奇跡的“四小龍”行列,中華茶藝在兩地興起,香港的“無我茶會”有5000人參加,顯示出中華茶文化的巨大魅力。隨著中國向新的世界經濟強國邁進,中華茶文化必將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燦爛輝煌。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表現在社會、人文、哲學、宗教、地理、歷史、文學、藝術、醫藥、保健、工藝、考古等廣泛領域。茶文化是雅俗共賞的文化。自古以來,愛茶者既有帝王將相,也有平民百姓;既有文人雅士,也有凡夫俗子;既有漢族茶文化,也有少數民族茶文化,不同地域、不同階層、不同民族的茶文化彼此滲透、互相影響,融匯成豐富多彩的中華茶文化。民眾創造了茶文化,名人提高了茶文化。公元8世紀后期寫下《茶經》的陸羽,被后人奉為“茶圣”;宋徽宗趙佶親著《大觀茶論》,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唐代詩人盧仝寫下了傳唱千年的《茶歌》;陸游寫茶詩三百篇,蘇軾伴著紫砂茶壺吟詩揮毫;乾隆皇帝四次造訪西湖茶區,加封“御茶”18株;著名作家老舍酷愛茶藝,留下名劇《茶館》;毛澤東主席喜歡以茶會友,寫下“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的詩句。茶文化是有關茶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總和,但茶文化在歷史演進中,始終內含著一種真、善、美的崇高精神。茶葉是色、香、味、形四美俱全之物,正可與人們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相契合。詩人韋應物說:茶“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源。”盧仝的《茶歌》,更道盡茶性之神奇:“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信息時代,風云變幻,節奏緊張,關系復雜,人們非常需要松弛神經,調適心靈,升華精神。茶被譽為“靈魂的飲料”,對人心有一種特別的陶冶作用。通過茶文化的熏陶,“盡茶之真,發茶之善,明茶之美”,可以升華人的精神,有利于創造新的人類文明。弘揚茶文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建設新茶學。茶學是一項實踐性和創造性的事業,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既包括對茶葉品質及其種植、加工、貯運、銷售的科學研究,也包括對茶葉影響社會發展和人類精神的理論探索,這是奠定現代茶文化基礎的必需之舉。二是發展茶館、茶藝。茶館、茶藝是茶文化的物質載體和表現形式。充分收集整理云南古樸濃郁的品飲方式及飲茶習俗,加以創新利用,研究開發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茶館、茶藝,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茶對人心的陶冶作用,是通過人和茶、茶器、茶境的聯系過程而實現的。泡茶、品茶是一種別致的藝術創作活動,需要調身、調息、調心,達到敬、清、和、靜的狀態,并與壺、杯、茶、水、境發生物我兩忘的溝通。在這里,泡茶者和品茶者都處在一種特殊的審美狀態中,配以古色古香的茶具和玄遠空靈的樂曲,人們的心靈從現實的功利關系中超脫出來,進入理想的茶藝境界。另一方面,高雅、清靜的茶館也成為人們訪親會友、交流信息、會談商務的理想之所。三是茶園、茶廠、茶店、茶館、茶葉公司,都要以茶文化為魂,才能具有生機和活力。四是發展茶旅游。名山名水出名茶,茶旅游具有特別的吸引力。云南許多旅游勝地都有神秘的古茶林,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大渡崗等一些地方的萬畝茶園是人力和天工共同創造的奇境,置身其中,才能真正體味到人與自然和諧的偉大力量。要把古茶樹林作為自然文化遺產,把現代生態茶園作為旅游觀光地保護、利用起來,通過重振“茶馬古道”的茶文化品牌,發展茶旅游。茶旅游應當做到“一觀、二聞、三采、四炒、五品、六購”,這是擴展茶葉市場的重要方式。五是培養茶文化人才。農業大學的茶葉專業,各種茶葉??茖W校要培養高素質的茶葉科技人才和高素質的茶藝人才。六是進一步加大滇茶文化的宣傳,塑造滇茶新形象。支持創作茶歌舞、茶戲劇、茶影視、茶書畫,擴大云南茶產業和茶文化的知名度。七是舉辦茶葉節和茶文化研討會,擴大國際交流,開拓世界市場。八是建設茶葉博物館,普及茶文化知識。念好“茶經”,弘揚茶文化,振興茶產業,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綠色經濟強省和國際大通道,實現民族文化、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云南社會將更文明,云南山河將更美好。

茶葉銷售范文第6篇

大舜皇山刺兒茶七億茶葉加盟網總結出:要成為一名出色的茶葉店營業員,如何更好的進行終端銷售,要知道以下幾點:

一、厲兵秣馬

兵法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做為銷售來講,道理也是一樣的。很多剛出道的營業員通常都有一個誤區,以為茶葉店的銷售就是要能說會道,其實這只是作為營業員的一個必要條件。作為茶葉店 營業員,應該從產品知識到泡茶技藝,從企業文化到銷售技巧,每一個環節都反復練習,直至倒背如流。大舜皇山刺兒茶就十分注重加強營業員在這方面的知識 培訓,新進公司的營業員通過為期一周期的系統培訓之后,還將派其至終端店面進行實戰演練,在店長的帶領下逐步掌握各環節要領,直至做到獨當一面。試想,如果 營業員不能清楚了解這些基本知識,面對顧客時就將非常被動,成交率將大幅降低。

二、借力打力

銷售就是一個整合資源的過程,如何合理利用茶葉店各種資源,對銷售業績的幫助不可小視。作為站在銷售第一線的茶葉店營業員,這點同樣重要。比如對一些非常有意向購買的顧客,當我們在價格或者其他什么問題上卡住的時候,就可以請出店長來幫忙。一來表明我們確實很重視他,領導都出面了,二來談判起來比較方便,只要再給他一點小實惠,顧客一般都會買單!

三、關注細節

現在有很多介紹銷售技巧的書,及網站七億茶葉加盟網,里面基本都會講到營業員待客要主動熱情。但在現實中,很多營業員并不能領會到其中的精髓,以為熱情就是要滿面笑容,要言語主動。其實這也是錯誤的,什么事情都要有個度,過分的熱情反而會產生消極的影響。熱情不是簡單地通過外部表情就能表達出來的,關鍵還是要用心去做。所謂精誠 所至,金石為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真正的誠就是想顧客所想,用產品來滿足顧客的需求,使他們得到利益。

四、見好就收

銷售最懼的就是拖泥帶水,不當機立斷。有些茶葉店 營業員不善于察言觀色,在顧客已有購買意愿時不能抓住機會促成銷售,仍然在喋喋不休地介紹產品,結果導致了銷售的失敗。所以,一定要牢記營業員的使命,就 是促成銷售!不管你是介紹產品也好,還是做別的什么努力,最終都為了銷售產品。所以,只要到了銷售的邊緣,一定要馬上調整思路,緊急剎車,嘗試締約。一旦 錯失良機,要再度鉤起顧客的欲望就比較困難了,這也是剛入門的營業員最容易犯的錯誤。

五、送君一程

很多茶葉店營業員在達成銷售后就馬上松了一口氣,甚至有人馬上離開顧客干自己的活去了。其實這也是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很多人都說,一個人最重要的資源不是別的什么,而是人脈!這是很有道理的。

上一篇:企業文化調研范文下一篇:高中教師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