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微機原理范文

2023-09-22

微機原理范文第1篇

南理工通信光波考研復試經驗分享

首先說說初試專業課。

論壇有好多厲害的學長介紹給學弟們的初試經驗,通信原理按照學長們的經歷復習即可,但是由于南理工今年改革,樓主初試專業課的光纖和移動知識答的不是很好,專業課119,所以關于專業課只是個人觀點,一道光纖大題沒做,本以為復習的時候就考考知識點概念之類的,然而真考了一道計算的大題,所以14年學弟學妹們要注意做一做光纖前幾章的計算題,而移動通信那道題考的比較綜合,它把移動通信和通信原理聯系在一起考了。當時樓主有點思路,雖然算的不對,但是這道題發散性很好。所以學弟學妹們要做做移動通信的計算題,按照大綱的幾章做做就行。還有就是博廣南理工考研網復習精編中的填空題,一定要仔細認真地對待一些概念性的東西。填空題考的就是一些基礎的概念知識點。

再說說復試。

首先復試的筆試有點小出乎意料。大綱上信號與數字信號的比例是6比4,但是樓主做的時候感覺都快5:5了。甚至到了4:6的。所以14年的學弟學妹們要注意多多做做數字信號的題目。還有聽力真心是考的心理素質和堅持啊,開始的十幾道題根本沒聽懂一個,因為音效的雜音還有男聲的震音,導致很難聽清。心里素質不好的同學千萬不要因為這前邊的題目而灰心,關鍵是這最后幾道長篇閱讀,那是真的很給力,讀的清晰還相對來說慢一些,幸虧樓主堅持練習六級聽力一個月,最后幾道長篇的聽得還可以。所以聽力還是要練的,聽不出來也可以蒙,最后幾道聽力閱讀是三個選項的,所以相對容易一點??傊P試和英語樓主自我感覺還可以。

【復試面試】

于是就到了面試這個關鍵環節了,因為我報的也是光波,今年面試程序有所改變,但是有一點沒變,就是面試的時候一定要自信!!今年的程序先是讀一篇英文的短文(這個我后邊會仔細說),然后用中文簡短的自我介紹一下,說說自己從哪個學校畢業的,主干科目是什么,然后老師大都會按照你所說的科目提問,問樓主的全是光纖的知識,樓主復試之前的時候好好看了光纖通信這本書,也理解了一些,面試答得也還可以,老師問了我五六個題目,比如說單模光纖的色散種類,什么是模式,什么是波導色散,什么是數值孔徑(這個當時有點忘了--沒答上來),激光的原理,四波混頻之類的,只要你好好地看書了,這些我相信都能夠很好的答出來,所以不用害怕,老師問的都是一些很基本的概念,然后看到你會,就會慢慢的深入下去。老師人很好~~不會的就說不會哦,或者說不清楚,千萬不要在老師面前死扛……這樣會很慘。這些老師都是這方面的巨人啊!!

轉自:博廣南理工考研網

微機原理范文第2篇

實驗報告

COURSE PAPER 8255控制開關狀態顯示

學院 :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一、實驗目的;

(本課程設計是在完成《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使用教程》知識后進行的一次綜合性訓練。通過本課程設計,既可以鞏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也能夠提高運用文字圖表表達設計思想和對Proteus與Emu8086應用的能力。

二、實驗要求;

(1)功能要求:設定8255的PA口為開關量輸入,PB口為開關量輸出,要求能隨時將PA口的開關狀態通過PB口的數碼管顯示出來,如開關為0000,則數碼管顯示為0;若開關為1111,則數碼管顯示為F。

(2)具體參數:將8255A的端口A設置為方式0并作為輸入口,讀取開關量,PB口設置為方式0作為輸出口。并設定A、B、C口和控制口的地址為60H、62H、64H、66H。LED為共陰極連接方式。

(3)用Proteus畫出實現上述功能的8086和8255及LED相關連接的硬件電路,編寫相關程序,結合emu8086,完成仿真調試,給出硬件電路圖、程序代碼和仿真結果圖。

三、實驗說明;

? 利用前期實驗建立組態控制 ? 組態軟件的操作界面和主要功能; ? 混料罐工程或交通燈工程工程組態

四、實驗步驟; (1)硬件設計

8255A的四個端口地址為60H、62H、64H、66H。其二進制碼分別為0110 0000H、0110 0010H、0110 0100H、0110 0110H。則可以判斷,8255A的A0與A1端口應該與8086的A1和A2端口對應。8086的A

7、A

4、A

3、A0為0,A

6、A5為1時,8255A接受指令。為完成上述操作,可以使用138譯碼器。8255A的A端口作為輸入口,連接四位開關;B端口作為輸出口,連接一個共陰極的LED顯示管。

(2)硬件電路圖

(3)匯編語言設計 assume cs:code code segment start: MOV DX,066H MOV AL,90H OUT DX,AL

AA: MOV BX, OFFSET TABL MOV DX,060H IN AL,DX AND AL,0FH XLAT MOV DX,062H OUT DX,AL JMP AA

TABL: DB 3FH,06H,5BH,4FH DB 66H,6DH,7DH,07H DB 7FH,6FH,77H,7CH DB 39H,5EH,79H,71H

code ends end start (4)實驗結果

五、實驗心得;

微機原理范文第3篇

一、 設計內容

設計一個投票統計器,完成投票、計票統計和票數顯示等功能。

二、設計原理及方案

在8086最小工作模式下,連接一塊8255A芯片。在 8255A的C端口連接8個開關,開關按下表示支持,燈亮,開關不按便是反對,燈不亮,從8255A的C端口輸入投票結果,經8086運算統計出結果;在 8255A的A端口連接一塊7段LED數碼管,將輸出結果通過數碼管顯示出來。 電路圖:

1

接口技術課程設計

程序代碼: A_PROT B_PROT C_PROT CT_PROT DATA DATA CODE

MOV DX,C_PROT IN AL,DX

2 EQU EQU EQU EQU 200H 202H 204H 206H

;可通過計算獲得,連接的是IO1 SEGMENT ENDS SEGMENT MOV AX,DATA MOV DX,AX MOV AL,10001001B MOV DX,CT_PROT OUT DX,AL

;控制字寫入

;A端口輸出,C端口輸入 TAB1 DB 7FH,07H,7DH,6DH,66H,4FH,5BH,06H,3FH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DX,C_PROT MOV AL,0 OUT DX,AL

;C端口清零

AGAIN: TJ: XOR AH,AH

MOV CX,8 LOOP1: SAL AL,1

ADC AH,0

LOOP LOOP1

MOV AL,AH

PUSH BX

LEA BX,TAB1

XLAT

MOV DX,A_PROT

OUT DX,AL

PUSH CX

MOV CX,2801 WAIT1: LOOP WAIT1

POP CX

JMP AGAIN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接口技術課程設計

;統計1個數

;進位加CF,以統計出C端口中1的個數

;延時10ms

接口技術課程設計

三、運行結果

程序結果圖:

4

接口技術課程設計

四、設計總結與體會

為期一周的微機原理課程實踐終于結束了,回過頭來,感慨萬千。過了一個多月,書本上的好些知識已然忘卻,剛開始拿到課題時,看到一大堆傳說中的神器,霎時凌亂了,選來選去,從僅剩的課題中挑了“投票統計器”,上網搜索了一下,大體上把設計的方向搞清了,接下來,便是開始設計了。

畫模擬圖對于我們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8086那一塊兒,大家參考網上的資料,反復討論,著實花了不少時間。接下來的畫圖連線就比較簡單了,為了節省時間,在做模擬圖的同時,其他兩個人便開始編寫程序了。將設計流程圖簡略寫下來,對照流程圖,分塊兒編寫程序,顯得很有條理,簡單輕松些。

就這樣,三次課之后,設計的圖和程序都好了,只剩下調試程序,查看模擬結果了。這是檢錯和糾錯的過程,輕松但也不輕松,因為那么多東西,如果看不仔細了,你就找不到錯誤,也就沒法兒解決問題了,費事費力還一無所獲,這是最傷腦筋的事情。還好,運氣不錯,只是程序出現了小小的問題,改好之后,得到了很滿意的結果。

最后的驗收,是對書本與實踐知識的融匯總結,本以為毫無問題的我們,沒想到被程序中的一個問題給秒殺了,大家四處找資料,和別的組的同學討論,反復演算了半天,終于會了。當然,就算是會了,我們也只是懂得了微機原理中的一點皮毛而已,學的扎實很重要,因為這樣才能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地提高自己。

五、參考文獻 1.周明德.微型計算機系統原理及應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張彌左,王兆月,邢立軍等.微型計算機接口技術.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3.戴梅萼,史嘉權.微型計算機技術及應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4.沈美明,溫冬嬋.IBM-PC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微機原理范文第4篇

摘 要 文章針對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兩個本科專業的微機原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初步嘗試。首先在內容上增加計算機組成與構成部分章節作為課程的導入,一開始就消除學生對微機的神秘感。另外,對教材內容進行大膽裁剪,保留8088最核心最基礎的部分,又注入了新鮮的現代計算機的元素。此外,提出了激發學習熱情、注重知識銜接,增加設計性實驗的教學方法,以全面提升微機原理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微機原理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 課程改革

微機原理是工科非計算機專業類的重要專業基礎課之一,其主要教學任務是使學生從理論和實踐方面掌握微機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接口電路及硬件電路的連接,建立微機系統的整體概念。由于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對于非計算機本科專業的學生而言,這門課程實際上包含了微機原理、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和微機接口技術等計算機專業技術基礎課程的內容,加上課程概念多、專有名詞多、接口芯片多,內容抽象,對于初學者來說較難,因此長期以來被同學列為學習困難的課程之一,甚至有同學私下稱之為“危機原理”。針對微機原理目前存在的教師教授辛苦,學生學習效果欠佳的現狀,必要的課程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總體而言,我們整個微機課程主要圍繞Intel的微處理器8088展開,這款CPU是第一臺IBM PC機使用的中央處理器,必須承認該CPU的強大和代表性。雖然只有40個引腳,和目前大量使用的51單片機的引腳數和封裝相同,但在近40年前8088是劃時代的CPU,因為它支撐了第一代IBM PC機及IBM PC/XT商用機,直到1984年,在IBM PC/AT機上采用了Intel新的80286 CPU,8088才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當然目前的計算機技術遠遠超越了第一臺商用個人電腦的水平,計算機的內核大都采用雙核或多核構造,其復雜度也是數量級的增加,但任何一個大學不可能開設最新計算機硬件的課程,作為授課,8088反而更適合。因為縱觀PC機的發展,其系統結構的許多方面變化并非一定是全新的,更多的是吸收引進了中小型機的特點,如中小型機上采用復雜的尋址方式、虛擬存儲器、Cache存儲器、各種復雜的數據表示以及中央處理器的流水并行處理技術,都已逐步出現在最新PC機的系統結構中。因此以8088為核心講授微機原理到今天仍然不失很強的基礎性,學生有了堅實的基礎再自學感興趣的現代計算機體系結構也不會有困難。

本文主要針對目前所在學院學生的學習現狀,從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兩方面對微機原理課程進行了有益的教學改革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1.1 課程內容的調整

(1)增加計算機組成與結構的內容,消除學生對課程的神秘感。長期教學發現,一開始接觸微機原理,學生對這門課是既好奇又敬畏,好奇是因為覺得自己有機會了解微機的工作原理,敬畏是因為總有微機課難的傳言。針對這種情況,課程組大膽嘗試,增加了計算機組成與結構的內容作為微機課程的導入,總共為3個課時。第一個課時概述計算機硬件的五個功能部件,計算機軟件的分類及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并重點交代核心運算器部件的構成,所能進行的運算和ALU的線路。第二個課時首先以4位運算器Am2901為例,講述該運算器的工作原理,即如何完成3種算術運算和5種邏輯運算,接著講控制器的功能和基本組成。然后比較微指令和指令的區別,并給出微程序的概念,以加法指令ADD為例,分析了ADD指令的執行步驟。第三個課時重點剖析TEC-2000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仍以ADD指令為例,解釋指令的詳細執行過程。通過加入這三個課時,使學生一開始就能接觸到CPU內部部件,而且主要是用到了先修課程數字電路設計的知識,理解起來并沒有太大障礙。了解了微指令的工作過程,就可以消除學生對微機的神秘感,為進行后面的教學內容做好鋪墊,課程設計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再到總體的主線,脈絡清晰。而且學生能夠了解到作為CPU核心的運算器的設計,為其以后做硬件方面的設計樹立了自信心。

(2)與時俱進,對教材內容進行大膽裁剪和擴展。目前微機原理教材存在的普遍問題是有些內容陳舊,比如中斷控制器8259A在中斷章節占用了很多課時。在8088系統中采用兩片8259A芯片級聯的工作方式進行中斷管理,但是從奔騰3開始PC機的中斷管理采用了I/O高級可編程控制器(I/O APIC)的新組件,與8259A的IRQ引腳不同,中斷優先級并不與引腳號相關聯,中斷重定向表中的每一項都可以被單獨編程以指明中斷向量和優先級、目標處理器及選擇處理器的方式。重定向表中的信息用于把每個外部IRQ信號轉換為一條消息,然后通過APIC總線把消息發送給一個或多個本地APIC單元。另外,中斷請求的兩種方式靜態分發和動態分發也不同于8088的機制。鑒于這種變化,課程組在中斷章節不再詳細講解8259A的工作原理和方式,而只強調中斷的概念和CPU對中斷的響應機制,并將奔騰處理中斷的思路滲透到課程中,重點讓學生建立起中斷的概念即可。

類似的設想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重點突出,減少對過時芯片的講解,增加現代計算機的較新元素,如高速緩存Cache,指令流水線,PCI總線接口,IEEE 1394,USB總線等,使學生對現代微機的了解更全面。

1.2 授課方法的改進提高

(1)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習積極性,注重課程的趣味性。對知識的渴求是督促學生認真投入學習的最好源動力。針對學生對微機原理普遍的好奇與敬畏的矛盾心理,從第一堂課上課就注重調動學生的興趣,比如說“想不想走進我們常用的PC機的內部看看它是怎么工作的?”以此勾起學生的求知欲,接著鼓勵學生,建立其自信心。課程中注重在每個知識點導入時啟發學生自己先思考,并隨機點同學起來談自己的觀點,順著同學的觀點繼續下面的講解,更容易讓學生接受。這樣學生也參與到課堂中,其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會提高,教學效果自然會好。

同時要注意發掘課程的趣味性,比如講中斷的時候,往往一開始學生不好理解,可以舉簡單的例子幫助其理解。例如可以舉例老師正在電腦前寫文章時接到學院電話談工作的事,接電話就是CPU以前正在進行的工作被中斷,處理了中斷請求,掛了電話繼續寫文章就是CPU中斷返回繼續以前的工作。講內存的時候,可以帶一個舊的內存條到教室給同學看,然后講內存的分類,工作方式,內存地址的譯碼,和CPU對內存的訪問。這樣比直接上課講內存給學生的感覺要生動一些,覺得自己可以看到真實的內存,從看到到了解其工作原理更有趣味性。

(2)注重知識銜接,由淺入深地重復重要知識點。微機原理課程的一個明顯特點是各部分知識點銜接緊密,一環扣一環,而且記憶的東西較多。比如一開始寄存器要是沒有掌握,接下來的尋址方式就比較困難,尋址方式學不好,學指令就很吃力。課程組強調要注重知識點的銜接,防止學生學習中某一環掉鏈子而影響到后面的學習,學生就會因為聽不懂而慢慢放棄學習。筆者課堂教學采用的方法是不斷由淺入深地重復重要知識點。開始講寄存器時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及幫助其記憶,每個寄存器都舉了匯編指令的例子,雖然還沒有開始學指令,像MOV, ADD之類的指令告訴學生是做什么的還是很容易接受。講7種尋址方式時,不斷復習之前學過的寄存器,強化寄存器的配合使用,如SP和BP是與SS寄存器搭配使用,BX、SI、DI寄存器是和DS寄存器配合使用。之后講指令時又借機不斷練習指令中操作數的尋址方式,采用這種不斷重復的方法,發現學生對這些零碎的知識點掌握更輕松,不知不覺就記住了、理解了,這正是我們想要的教學效果。

(3)實驗環節中增加設計性編程的比例。微機原理課程不僅理論性強,也非常強調實踐環節,課程的總學時為72學時,其中實驗占18學時。以前實驗主要為驗證性實驗,基本上給出了實驗流程圖及參考的匯編源代碼,學生去實驗室只是按實驗手冊step by step敲進去代碼驗證實驗結果。驗證性實驗的優點是能保證大部分同學做出實驗,保守地達到教學目的,但缺點是學生很被動,這樣導致其編程能力難以提高,增加設計性實驗可以達到完全不一樣的效果。筆者首先在實驗開始前的一次課堂上公布實驗題目,讓同學提前去思考,并且為減少障礙,只讓同學編寫核心代碼部分,匯編的編程框架給出來,甚至一開始可以給點程序讓學生改寫,這樣調動了學生編程的積極性,而且經過編程,學生對指令熟悉了,經過調試等環節最終看到程序運行結果時,能明顯感覺到學生的成就感,這樣以設計為導向的實驗使學生不懼怕編程,從而促使其學習進入良性循環。

2 總結

微機原理屬于信息工程學院的專業核心課程,而學生對該門課有比較嚴重的畏難心理,制約了課程的教學效果。針對此現狀,課程組在最近兩年做了課程改革的有益探索,首先增加了計算機組成與結構的部分內容作為課程的導入,消除學生對計算機的神秘感。另外,針對部分教材內容陳舊的問題,進行大膽裁剪,保留8088最核心最基礎的部分,又給課堂注入了新鮮的現代計算機的元素。除此之外,充分利用課程組平臺,經常組織課程組任課老師的內部交流會,切磋教學心得,切實提高和改進授課方式,并多讓經驗豐富的老師帶動年輕老師,促進該課程的教學上一個新的臺階。從這兩年學生的反饋看,雖然增加了不少教學內容,學生更有興趣了,到課率大大提高,期末考試不及格率也大幅下降,表明教學改革初見成效。我們下一步的工作是強化所取得的成績,充分利用實驗箱,設計更多學生可以動手的實驗,讓學生能近距離觸摸和應用硬件芯片,為學生的硬件理解及設計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學生畢業才有信心應對各種新知識、新技術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龔尚福.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2] 鐘國輝.以設計性實驗為牽引的微機原理課程教學[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154-158.

[3] 王鼎君.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初探[J].福建電腦,2012(10):43-45,42.

[4] 葛桂萍,李云,史庭俊.《微機原理及應用》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30):151-152.

[5] 吳寧.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4(19):17-20.

微機原理范文第5篇

一、影響微機原理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

目前, 傳統教學課程內容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尤其是一些普通高校, 在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存在問題。一些學校課程安排者認為學生在完成學業后能完成8086匯編設計底層的驅動程序工作的人很少, 因為一般規模較大的公司有專員進行這類工作。因而在校內學習中, 只注重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 如概念、原理等的理解和識記。把匯編程序這一領域中的學習重點放在對指令的尋址方式、操作和注意事項等方面;在匯編程序設計與分析這一領域中, 將學習重點放在對學生能力要求較低的接口電路設計與編程方面, 例如, 只讓學生分析簡單的程序, 學生需要實際操作的只有輸入與輸出控制。在計算機的考試內容中, 也只對微處理器的基本知識與原理方面進行考察。這種情形下只能使學生記住理論知識, 在自主進行匯編程序時就會無從下手。即便在課程與考試安排中考慮微機應用技術的最新發展, 在教學、考試中進行補充完善, 也無法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微機原理這門課程注重學科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和知識性。目前, 這門課程的教學特點缺失導致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定位模糊。教學缺乏具體、實用、新鮮的教學案例, 導致學生在課程中無法熟練掌握編程程序設計的方法, 進一步阻礙學生在后續專業課程中的學習和研究, 從而無法為該行業領域培養實際需要的人才。

因此, 在信息化社會不斷蓬勃發展的現狀下, 微機原理教學安排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 不斷適應新時代下的教育要求, 激發學生學習潛力, 不斷為我國培養相關人才。

二、微機原理課程設計的改進方案

(一) 深入分析教學過程, 改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包括分析教學問題和需要、確定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選擇適合教學內容的教學策略與教學媒體同時對上述過程不斷完善和改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 首先需了解學生原本知識的發展水平和能力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通過分析學生本身的發展水平和學習需求, 利用現有的設施設備和教學環境對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案, 進一步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步驟和環節等。

(二) 改良教學內容, 激發學生自學動力

通過改良教學內容, 將一些淺顯的學習內容交給學生課下自學, 課下請教老師, 并完成相關作業。這樣就可以節約課上時間, 將大部分時間用于重點與難點的掌握。例如:計算機概述這一章節就可以讓學生自學;CPU的指令在講授中相同的部分就不用再重復講解。而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和接口電路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 就可以多花時間在這一模塊內容上進行講解。

(三) 引用多媒體技術,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目前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 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實驗證明, 學生視覺和聽覺的同時記憶是知識停留時間最長的記憶方式,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就恰恰滿足了這種記憶方式的特點。但老師在進行教育教學過程中, 不能單純的將知識講授給學生, 而應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學習潛力的激發者。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育教學過程中, 要增加富有趣味性的動態圖像或視頻, 將動態的模擬程序與靜態的課本知識相結合, 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到教學內容重點上。而不能為了方便教學, 只是一味的看教材, 照本宣科, 或者只單純進行枯燥的ppt講解, 抑制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

例如, 可以利用CAI課件進行教學, 既能避免傳統教學模式耗時長的缺點, 學生也可在課下進行重復學習, 提高了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 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強度。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展示芯片、光盤等實物, 使學生更具體的感受到微觀、抽象的微機世界。

(四) 加強課程實踐教學, 切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微機課程作為一門實操性很強的基礎課程, 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很高, 因此在課程教學上要設置更多上機實驗, 提高學生使用微機工具的能力。

一方面, 可以從提升實驗質量入手。由于一般的實驗指導書要求并不十分清晰, 導致學生不了解實驗目的和內容就直接對照指導書進行實驗。因此, 在進行實驗教學過程中, 可以針對不同專業和學生知識掌握層次的不同程度制定不同的實驗教學大綱, 循序漸進, 打好學生實際操作的基礎。另一方面, 可以改革課程設計, 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程設計中, 學生需要獨立自主的完成學習。例如, 課程系統設計教學目標中有要求學生獨立設計一個完整的微機系統, 這個系統需以微機或單片機為核心, 將片外擴展的存儲器ROM、RAM、I/O口芯片以及譯碼芯片的地址線、數據線與控制線正確連接, 從而完成主電路的設計, 進一步完成其他輔助電路的設計。

三、總結

學生對微機原理這門課程的掌握程度影響著其將來工學領域的具體研究進程和發展。因此, 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影響微機原理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相應的微機原理課程設計的改進方案。旨在明顯、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前提, 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能夠更好地掌握和精通專業知識, 為我國相關行業領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摘要:微機原理這門課程是一門許多專業尤其是工科類專業必須學習的基本課程。微機原理課程的學習決定著學生未來在該行業中的專業水平。因此, 在進行微機原理教學安排中要注重學生學習潛力的開發, 激發學生學習的自我能動性, 主動地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水平。本文將具體從完善教學環節, 改革教學理論體系和加強現代化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等多方面, 從提高教學質量角度出發, 激發學生學習微機原理課程的潛力。

關鍵詞:微機原理,教學設計,學習潛力,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波, 韓珩.《微機原理》課程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科技資訊, 2007 (14) :117.

微機原理范文第6篇

1 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微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中, 教師只是機械地將單片機的結構原理、單片機的程序設計、定時器/計數器、中斷系統、串行接口等知識單向傳遞給學生, 缺少與工程應用相結合的實例講解。一方面, 由于知識點繁雜且抽象性強, 課上缺少實物模塊展示, 學生上課感覺枯燥乏味、邊學邊忘, 且隨著后續章節的學習深入, 知識點再次積累擴充, 無法與前面的知識銜接, 從而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僅僅停留在表面無法深入融會貫通。另一方面, 由于教師疲于完成教學任務, 缺少與學生在知識思考加工和動手應用方面的互動, 缺少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最終導致事倍功半的效果。雖然該課程有實驗安排, 但是都預先設定了實驗環境, 學生也只是簡單的重復運行實驗, 學生動手設計部分被大大削弱, 最終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狀況, 也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創新能力了。

2 改進方法

2.1 采用模塊實例教學, 形成互動趣味課堂

心理學研究證明:學生持久穩定的學習興趣是形成自學能力與創造能力的內在動力, 因此在該課程的第一堂課上, 筆者給學生展示了多種由單片機制作的模塊實例, 包括基于單片機的小車模塊、溫度采集顯示模塊、短信收發模塊、電子琴模塊等。通過這種方式, 學生必然會形成強烈的好奇心和持久穩定的學習興趣, 因此可以說第一堂課學生學習興趣的建立決定了該門課程教學效果的“成敗”。

在給學生介紹單片機的結構工作原理時, 筆者首先給學生展示了以單片機最小系統為基礎的二極管發光實驗模塊, 通過該模塊給學生介紹單片機的硬件結構原理。在給學生介紹指令系統時, 通過閃爍二極管模塊引入數據傳送指令、邏輯操作指令等知識;在介紹匯編語言編程時, 通過LE D數碼管顯示模塊, 引入各類程序的設計方法;在介紹定時器/計數器時, 通過方波顯示模塊引入其工作原理及設計方法;在介紹中斷系統時, 通過發光二極管和小喇叭實驗模塊, 利用中斷完成二者狀態之間的切換。通過以上實例模塊的引入, 學生不僅形成持久穩定的學習興趣, 老師也建立了互動性強、趣味性濃的課堂氛圍, 進一步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做好鋪墊。

2.2 加強實驗環節, 開展動手做活動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 是保證應用型本科人才質量的關鍵環節。一方面, 在實驗環節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課下提前做好預習, 在實驗課時直接去驗證實驗內容;然后學生可以在本實驗基礎上做拓展實驗, 這樣就開闊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另一方面, 在動手做活動中, 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 讓學生在課外根據課程的進度逐步搭建起一個單片機最小系統。在介紹單片機的結構時, 可以讓學生利用元器件搭建單片機最小系統。在介紹單片機指令和匯編程序設計時, 可以讓學生利用搭建好的單片機最小系統, 設計一個LED循環顯示數字的小程序。在介紹單片機的定時器/計數器時, 可以讓學生設計一個單片機音樂播放器。在講解中斷系統時, 可以讓學生設計一個秒表, 利用按鍵產生中斷實現秒表的啟動和停止。通過這些動手做的開展, 學生學習起來不僅不會感到枯燥, 還可以加強實踐動手能力, 進一步為培養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和應用能力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2.3 結合各種比賽, 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每一年, 國家和江蘇省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電子設計大賽、機器人大賽、機械創新大賽。學生在學完單片機原理課程后, 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單片機知識和初步的單片機設計思想方法, 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 讓學生在科學實踐中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由于這些大賽訓練題目來源于實際, 理論聯系實際比較緊密, 競賽內容既有理論設計, 又有實際制作, 能夠全面檢驗和加強參賽學生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創新能力。因此要培養社會所需的應用性本科人才, 可以讓學生參加各類比賽, 讓學生把解決實際問題與理論知識聯系起來, 養成勤于實踐、善于思考、勇于創新的良好習慣。為此, 我們學院先后成立了大學生電子協會、大學生機械創新協會。我們帶領學生先后參加了2007年和2009年的全國電子設計大賽, 獲得二等獎三項;參加了2006年和2008年的江蘇省機器人大賽, 獲得三等獎兩項;參加了2008年和2009年的江蘇省機械創新大賽, 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共5項。這些成果充分說明了, 通過與各種大賽的對接, 能夠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應用型本科人才。

3 結語

《微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是機械類本科生很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 是一門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該課程內容對于后續機械制造技術、數控機床及應用、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等課程的學習有著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并且開展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和探索符合應用性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本科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摘要:針對工程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要求, 結合《微機原理及應用》課程內容及特點, 分析了傳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不足, 通過與全國電子設計大賽、江蘇省機器人大賽的對接, 提出了具體的教學改革目標、教學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關鍵詞:工程應用型,微機原理,創新

參考文獻

[1] 李廣弟.單片機基礎 (第3版)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07.

上一篇:關于兒童的詩范文下一篇:信貸檔案管理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