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吳清廉同志先進事跡

2022-10-29

第一篇:吳清廉同志先進事跡

吳大觀同志先進事跡

一、吳大觀簡介

吳大觀(1916-2009)航空發動機專家。江蘇鎮江人。被譽為“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

1942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航空系。1944年赴美國,先后在萊可敏航空發動機制造廠和普拉特惠特尼(普惠)公司實習。1947年回國。曾任大定航空發動機廠廣州分廠技術員、北京大學講師、華北人民政府企業部工程師。

建國后,歷任重工業部航空工業管理局科長、處長,沈陽航空發動機制造廠設計室主任、總工程師,中國航空研究院發動機研究所副所長,西安航空發動機制造廠副廠長,航空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常委、高級工程師,中國航空學會第

一、二屆理事。是第

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2009年3月18日因病去世,享年93歲。

長期從事航空發動機的仿制和自行研制的組織領導工作。他一生愛黨愛國、無私奉獻、艱苦樸素、助人為樂、愛崗敬業、淡泊名利,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為我國航空發動機的振興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他的領導下,制造出了渦扇5(ws-5)渦扇6(ws-6)渦輪風扇發動機,并為昆侖發動機和太行發動機的定型起了很大影響。

“由修理到制造,我們的道路要這樣開始。”

“人生的道路是舍與而不是索求。”-----吳大觀

2009年7月,央視、人民日報開始宣傳吳大觀的事跡。

二、吳大觀-生平概況

吳大觀,航空發動機專家。原名吳蔚升,江蘇鎮江人。

1916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蘇鎮江縣(今鎮江市)農村小商人家庭。自幼家境困難,常借債度日。

1931-1937年,他在江蘇省立揚州中學學習。

1937年,吳大觀被保送進入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前身)機械系。

1938年隨校搬遷,進入昆明西南聯大學習。求學期間,他目睹日本飛機狂轟濫炸的侵略行徑,下決心走“航空救國”之路。讀完機械系三年級,便申請轉讀航空系。

1942年8月畢業。他在大學期間,受到劉仙洲、王德榮、金希武等教授的教育熏陶,學習刻苦,勤奮儉樸。

1944年,吳大觀被選送到美國萊可敏航空發動機廠以設計試驗工程師名義進行深造。在該廠學習期間,從零部件制圖到整臺發動機設計性能計算,從部件試驗到整機試車,經過了系統的學習鍛煉,僅用半年時間就基本掌握了活塞式發動機設計的全過程。他抱著抓緊學習的熱望,先后掌握了齒輪工藝、工裝夾具、刀具設計及其加工技術。而后,他又在美國普惠航空發動機公司學習。學習期間,他見到噴氣發動機離心壓氣機葉輪和渦輪部件在車間加工,引起他的極大興趣,當時研制航空渦輪發動機在美國尚屬起步階段。

1946年加入美國自動車工程師學會(SAE)成為該學會會員,他作為業余愛好者,開始研究噴氣技術,這給他以后從事航空發動機設計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吳大觀在美期間,廣泛接觸公司各階層人員,在技術領導、工程師、車間工人中廣交朋友,并借此宣傳中國。他兩次被當地教堂請去做抗日戰爭中中國婦女的抗日活動和中國兒童教育的報告。他揭露日本侵略軍蹂躪、殘殺中國人民的罪行,宣傳中國人民抗日的斗爭精神。在美期間,他感到美國人看不起中國人,極大地刺痛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拒絕美國有關單位的高薪聘任,

1947年3月毅然回到祖國。他沒有帶回貴重物品,僅有裝滿書籍和技術資料的兩個箱子。他唯一的愿望是,把在美國學到的航空技術貢獻給祖國。吳大觀回國后被安排到貴州大定航空發動機廠廣州分廠做籌建廠工作。他看到當時南京國民政府的腐敗,已不可能再搞什么航空發動機行業,不得已憤然離職。

1948年,他來到北平(今北京市),在北京大學工學院機械系任專任講師,講授航空發動機設計及齒輪設計和加工兩門新課,頗受同學們的歡迎。在教書的同時,吳大觀參加了學生的反饑餓、反迫害、罷課罷教運動,參加演活報劇,做反蔣反內戰的宣傳。

1948年冬在地下黨的安排下,將吳大觀及其愛人、孩子和弟弟一家四口人送到解放區石家莊。吳大觀從實踐中認識到,發展航空唯有依*中國共產黨。他到達解放區時,心情萬分激動,對自己的愛人和弟弟說:“我們現在到了我向往的世界,祖國的航空事業,祖國的繁榮昌盛全*共產黨的領導,我要為它而獻身。”此后,聶榮臻親切接見了他,鼓勵他為祖國的航空事業貢獻力量。從此,他走上了新的航空救國之路。

1948年12月,吳大觀隨解放北平的隊伍,參加了入城接管礦冶研究所的工作。

1949年11月任重工業部航空籌備組組長。

1951年航空工業局成立,他在局機關參加發動機生產管理,孜孜不倦地學習蘇聯新的噴氣發動機生產工藝資料,抓工廠生產管理先進典型,在局領導下組織各廠交流。在蘇聯援助下。

1956年,吳大觀調到沈陽410廠組建我國第一個噴氣發動機設計室。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開始設計我國第一臺噴氣教練機動力發動機。經他和設計室副主任多次分析研究有利條件和存在難點后,決定利用410廠剛生產定型的渦噴5(蘇BK—1)發動機為原準機,用相似定律進行縮型設計殲教1飛機的動力噴發1A發動機。此方案可利用410廠已有的鍛鑄毛坯、工裝設備,不用增加任何新材料,就可制造出新的發動機。這是經濟、風險最小的研制方法,也是研制周期最短、耗資最省、較有把握的設計方法。他以敢于拼搏,勇于創新的精神,與廣大工人日夜奮戰了210天,經過20小時的持久試車,首批4臺發動機研制成功。

第二篇:吳立新同志先進事跡

吳立新. 男,臺州市仙居縣白塔鎮良潭村人,手機號碼13606765088. 1968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白塔鎮良潭村支部書記、縣十四屆人大代表、仙居縣仙綠土雞蛋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吳立新出生于貧困家庭,小時因得小兒麻痹癥而左腳殘疾。但他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堅持自學成為畜牧獸醫員,相繼取得動物檢疫檢驗員、助理獸醫員、動物疫病防治員資格,先后完成經濟管理、畜牧獸醫等大專學歷進修。吳立新在白塔鎮獸醫站一干就是20多年,先后被授予優秀畜牧獸醫員,全縣動物防疫工作先進個人。他拐行四方,傾心為民。為打開致富閘門,他帶領村民發揚“愚公移山”精神,四方籌資,開通了3.5公里盤山公路;為脫貧致富,帶領村民開山造田,大力發展高山蔬菜和仙居土雞,使得村民人均收入由原先不足500元增至現在3000元;他敬老愛老,堅持每年在中秋、重陽、春節時個人出資為全村60歲以上老人發放紅包。多年來,吳立新不但沒拿村集體一分報酬,還為村內道路建設、村民繳納農醫保等墊資5萬多元。他身殘志堅,艱苦創業。20世紀90年代,他創辦起了家庭養雞場,很快脫貧致富并成為村里“首富”。1996年,吳立新的仙居雞配套飼養技術推廣項目獲省政府頒發的農業豐收一等獎和2005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三等獎。為爭取規模效益,他走村串戶,動員村民養殖土雞,2002年,良潭村被列為“仙居土雞生產基地”;面對市場激烈競爭,他牽頭于2003年創辦了“仙居縣仙綠土雞蛋專業合作社”,注冊“仙綠”商標。擁有11個基地、涉及全縣6個鄉鎮2100多農戶,年產值385萬。并堅持和推進以規范創品牌的經營機制,科技開發,策略創新,基地和產品先后榮獲“浙江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浙江省農業博覽會金獎等榮譽。2007年,合作社被確認為“臺州市規范化農民專業合作社”,2008年被評為“省級示范性合作社”。2009年被評為浙江省百強合作社。2011年被授予浙江省重合同守信用AA級單位。2012年上中國百強專業合作社名錄,同年“仙綠”牌土雞、土雞蛋產品通過國家綠色農產品認證。

他扶貧濟困,帶領低收入農戶創業創新奔小康。自2007年以來,吳立新主動參與白塔鎮的低收入家庭增收工程,與1245戶低收入農戶、73戶殘疾家庭結對幫扶,簽訂幫扶增收協議,并提供雞苗8萬羽、上門免費提供防疫等技術服務,并以1元保底價收購農場品(雞蛋),使800多戶低收入農戶實現戶均增收3000元的目標,為全縣開展低收入農戶創業創新奔小康工作積累了經驗,樹立了典范。是典型的勞動模范榜樣。

2009年浙江省省長呂祖善,副省長茅林生以及省委副書記夏寶龍,省政府秘書長張鴻銘,臺州市委書記陳鐵雄等領導先后來到吳立新的合作社視察調研,充分贊賞了吳立新情系貧困戶的高尚品質,對仙綠合作社為“低收入農戶創業創新奔小康工程”所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勉勵他帶領更多的群眾致富奔小康。十幾年來,吳立新勤勤懇懇的勞動,用真情為農民譜寫致富贊歌,用青春書寫農業新篇章,得到了村民們的感謝,黨和政府的肯定。先后獲得以下各項榮譽: 1.2004年被評為臺州市“雙帶”好黨員; 2.2005年被評為第二屆“仙居縣十大杰出青年”;

3.2006年被評為仙居縣優秀共產黨員和農業工作先進個人; 4.2007年他當選為仙居縣第十四屆人大代表;

5.2008年被評為臺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市人大代表。并且先后獲得:優秀畜牧獸醫員、農業創業創新“十佳典范”等等。

6.2009年9月被授予浙江省勞動模范的榮譽稱號。

7、2010年入選中國十大好人榜。

8、2011年被評位第三屆“臺州市道德模范稱號”。

9、2011年獲浙江省“新農村建設帶頭人”金牛獎。

第三篇:吳大觀同志先進事跡材料

吳大觀同志是我國著名的航空發動機專家,是中國航空工業發動機事業的奠基人和創始人之一。他在彌留之際,對相依相守了66年的老伴說了三句話:“一切從簡,不要給組織添麻煩;不要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把積蓄的10萬元拿出來,幫我繳納最后一次黨費。”

一、堅定理想信念,忠誠于黨

吳大觀同志生在舊中國,他目睹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民黨的腐敗,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吳老在1938年流亡途中看過一部電影《悲慘世界》,其中有一句臺詞,影響了吳老一生——“人生是施與不是索取”。93歲高齡的他在2009年2月1日寫給中航工業老干局的信上說:“又是我每年多繳黨費的時候,我真誠地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交出第46年多繳黨費4000元,這一點綿薄之力,僅能表達我對黨忠誠熱愛的心意。” 而在此之前,吳老已經從1963年開始,除正常繳納黨費外,連續46年 多繳黨費累計11萬多元,為“希望工程”、災區等捐款累計9萬多元,臨終前又立下遺囑,拿出積蓄10萬元作為最后一次“大額黨費”。

1955年,國家考慮到吳老的貢獻,給吳老定的工資是273元,而當時普通工人的工資也就二三十元,車間主任的工資是六七十元,吳老多次請求降薪未允,于是,從1963年開始,吳老每月多繳100元錢黨費,這一下就堅持了30年。從1994年開始,吳老每年向中組部繼續多繳黨費4000元-5000元。吳老說:“建國初期國家一窮而白,百廢待興。我的工資那樣高,脫離群眾,為表心意,多繳黨費。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為了國防急需;改革開放30年,我國還有1400萬貧困人口;進入21世紀,與某些國家相比,我國底子薄、科技落后,多繳黨費,就是想體現我一個黨員的黨性意識。”

然而,吳老自己和家人生活一直很節儉。吳老的家里仍然是上世紀80年代的舊家具,華國老人說:“從1982年搬進這個房間里,家具就沒有換過。” “我們一輩子過得都很簡單,平平淡淡,有一次,吳大觀的衣服破了,女兒說要給他買件新的,他連忙說,沒關系,沒關系,補一補還能穿。”

在文革期間,吳老受沖擊、被揪斗、關牛棚,但絲毫沒有動搖他對黨的信念。蘇聯解體、東歐巨變的時候,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研究、分析社會發展的歷史經驗教訓,堅信社會主義一定能夠勝利。他說:“歷史證明,選擇投奔中國共產黨,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是我一生最大的光榮和幸福。”

二、獻身航空動力,報效國家

在吳大觀老人93年的生命中,有68年是與航空相依為命的。

吳老中學的最后一年,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在日本飛機的轟炸中,吳大觀踏上了流亡之路。在西南聯大,他想盡辦法改學航空專業,大學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生活,一頭扎進貴州大定的“烏鴉洞”,從此與飛機制造結下不解之緣。之后,在遠涉重洋的國外學習中,親身感受到美國的種族歧視以及對華人的傲慢和侮辱,更加堅定了他報效祖國的信念。

新中國成立后,從重工業局航空籌備組到航空部科技委,他先后主持了渦噴

5、噴發1A、紅旗2號的研制,吳老在一個叫做“黎明”的工廠親手點亮了我國航空動力事業的黎明,為后來“昆侖”和“太行”發動機的定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上世紀60年代,吳老較早地把 “斯貝”發動機介紹給國內同仁,后來又親自主持了“斯貝”發動機的仿制直至最后成功。離開一線以后,吳老還主持完成了我國第一部航空發動機標準規范的編制,使我國的飛機發動機研制生產有矩可循。他為我國的航空工業、特別是航空發動機事業奉獻了畢生的心血和精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僅如此,吳老一生都在為理順飛機發動機研制的體制機制奔走呼號,1998年,82歲時,吳老歸納總結了11條“我國航空工業需要統一的認識”問題,在84歲、85歲高齡的時候,仍然撰文分析國內外飛機發動機研發的經驗教訓,闡述飛機發動機預研的重要性。

吳老的貢獻得到了黨和國家的承認,然而,在吳老生前的自述和文章中,除了對航空工業發展的懇切建議外,看到最多的卻是他對自己的不斷反省。直到臨終前的幾天,他還拉著前來看望他的劉大響、彭友梅等人的手,懇切地說:“我有三句話,第一句,我這一輩子,沒有為國家航空發動機事業打下一個好基礎,這是我最大的遺憾,我應該檢討自己;第二句,航空發動機一定要加強預研,動力先行,基礎打不牢不行;第三句,你們一定要敢說真話,不要怕得罪人。” “拜托你們一定要轉達給有關領導,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把航空發動機搞好。”

在吳老的病房里,枕邊放著兩份報紙和一本雜志,《人民日報》、《中國航空報》和《求是》雜志。每天堅持讀《人民日報》和《求是》雜志是吳老堅持了幾十年的老習慣,而《中國航空報》上有關集團戰略的文章他更是一字不落地閱讀。黨和國家的政策走勢,國家經濟發展的進程,航空工業發展的每一個腳步,都在吳老的心里。

吳老在西南聯大上航空系的時候,金希武老師曾對他說過一句話:“一定要注意閱讀一些科學技術方面有影響的雜志、刊物,隨時了解和掌握國外科學技術的發展情況。”這句話吳老銘記一生,也堅持這樣做了一輩子。在吳老的書房里,靠窗放著一張折疊方桌,就是在這里,吳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讀書學習,單單是讀書心得筆記就寫了20多本。

吳老走了,帶著他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我國航空工業的無限眷戀走了。他用自己一生的所做、所為、所思、所想,為后人留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赤子之心,留下了一個老一代航空人的拳拳報國心,留下了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豐富的內心世界,蔚為壯觀!

第四篇:吳立生同志先進事跡材料

2014年11月17日

吳立生,現任城內二小校長。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他在崗位中用勇于創新、不斷進取的工作激情創造出驕人的工作業績,他用廉潔公正的形象贏得師生、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評價。

一、勤于思考、扎實做事

一周前,剛剛由鉗屯鎮中心總校調任城內二小,上任伊始,就分別與班子成員、中層干部和部分教師座談,了解學校情況,聽取他們對學校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深入教室,關心、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并著手解決家長反映強烈的教師有償補課問題。

2012年擔任中心總校校長,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調研、集思廣益,并結合自己多年的思考,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建設”的總體工作思路,以及“確保安全,狠抓質量,推進課改,彰顯特色”的工作任務。以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和校園環境建設,使學校干部教師統一了思想,為鉗屯鎮實現構建“優質學校”的目標指明了方向。

兩年來,吳立生同志始終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把辦好鉗屯教育、造福鉗屯百姓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近兩年以來,鉗屯教育因成績顯著而獲得如下表彰和肯定:先后獲得市級“素質教育明星校”、“園林式學校”、“文明校園”、“綠色學校”、“教育法制工作先進學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校”、縣級“教育科研先進單位”、“依法治校先進單位”、“教學管理先進單位”、“平安創建先進單位”、“安全穩定工作先進單位”、“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個人也獲得多個獎項,被省教育廳、省人事廳、省總工會評為“河北省優秀輔導教師”、獲省教育學會頒發的“河北省中小學課程創新與實踐活動優秀獎”、獲得市教育局頒發的“科技創新二等獎”、學術論文在在中央教科所《教育教學》專業刊物公開發表,并參加了教育部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學習。因為成績突出,分別被評為“2014年廊坊市優秀教育工作者”“2014年香河縣優秀教育工作者”。自2012年以來,全鎮有120人次在優質課、骨干教師、優秀論文等評獎中獲市縣級以上表彰和獎勵;2013年10月,教育教學督導評估工作順利通過省政府復查驗收,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今年5月,成功舉辦了“鉗屯鎮第一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對此新華社記者進行了專題報道。

然而,在榮譽面前,吳立生同志始終認為成績的取得是全體干部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在他的心中已經醞釀著學校教育發展的更長遠目標。

二、精細管理、科學評價

近幾年來,城鄉學校的差別,不僅體現在校舍、設備、設施等硬件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教師的水平上。由于種種原因,全鎮教師在教育理念、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教育行為上與縣城教師存在一定差距。為了縮小差距,上任伊始,他在深入學校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主持擬訂了《鉗屯鎮教學常規管理實施細則》、《鉗屯鎮教師量化考核方案》、《鉗屯鎮教研工作制度》、《鉗屯鎮教師授課制度》、《鉗屯鎮班主任工作制度》等。“教研教改”、“課題實驗”、“德育創新”、“教育綜合評價”等一系列新舉措陸續出臺實施,在強調科學性的同時,兼顧人文性、實用性、可操作性,通過兩年來的工作實踐,全鎮教師管理水平和教學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有效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大跨越。連續兩年期末統考抽測中成績全縣名列前茅,2013年全縣中小學運動會中獲得總成績第一名,全縣“六一”文藝匯演中獲得一等獎。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評價,采取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并將評價結果放入學生“個人成長記錄檔案”,記載了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個性特長,為學生的自我發展指明了方向,為個性發展搭建了平臺,充分展示了每個學生的特長。同時,每學期末都要評選出“三好學生”、“優秀學生班干部”、“學習標兵”、“文體之星”、“環保小衛士”等,并給予適當獎勵,促進了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三、關愛教師、顧全大局

從未見過吳立生同志大發雷霆批評過人,因此,有“吳校長是個菩薩心腸”之說。其實,深刻的講,這更應該是一個工作方法和思維方式的問題。方法正確、思維獨到,能使人感恩、令人信服。全體教職員工團結一致,的確找不到發火的機會、理由和對象。

在2012年中心總校和成教轉崗工作面前,他親自與每一位參與轉崗人員座談交流,講形勢、擺道理,并充分考慮每一位教師的實際困難,疏通了思想,使得轉崗工作順利實施。在后續工作中,注重嚴格管理與人性化相結合,跑遍了全鎮的每一所學校,為轉崗教師送去關懷,使他們安心一線工作,樂于一線教學。

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吳立生同志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他經常奔走在鎮政府和主管部門之間,為改善全鎮的教育面貌灑下一路汗水,近兩年對鉗屯教育的投入顯著增加,使全鎮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最好的房子是學校,最美的風景在校園”已成不爭的事實。2013年冬季來臨前,經吳校長和轄區校長的共同努力,整修了各校教工食堂,解決了一直困擾教師生活上的一道難題。吳立生同志,就是這樣一個大愛的人,他對工作的認真、對教育的忠誠溢于言表。

朝霞點燃希望之火,楓葉映紅錦繡前程。吳立生同志就是這樣用自己的德才兼備、善思勤行的人格魅力譜寫出一個又一個學校教育發展的新篇章,在未來的工作中,他將會以開拓者的姿態笑看朝陽。

第五篇:學習吳大觀同志先進事跡有感

----一名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

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正在中國大地傳頌著,又一個杰出的同志躍然于我們的視線。吳大觀同志是我國著名的航空發動機專家,是我國航空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奠基人。他一生愛國愛黨、品德高尚,無私奉獻,生活儉樸,被稱為“報國有成的黨員專家”。 吳大觀同志的先進事跡和高尚情操,感人至深,催人奮進。吳老走了,帶著他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我國航空工業的無限眷戀走了。他用自己一生的所做、所為、所思、所想,為后人留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赤子之心,留下了一個老一代航空人的拳拳報國心,留下了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豐富的內心世界,更給我們后人樹立了一個標桿。 前日,在黨組織的學習活動中,全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了人民日報刊載的報國有成的黨員專家、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同志的先進事跡。作為一名積極分子也有幸參與其中,并進一步提升了自己對共產黨員的深刻認識。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懷惴著對這位老人的無比敬意學習了他的先進事跡,在吳大觀同志的日記里不只一次地寫到:“……為中國的大飛機裝上自己研制的發動機,是我最大的心愿。” “不研制出自己的發動機,死不瞑目。”吳大觀同志堅持幾十年如一日毫不猶豫地繳出巨額黨費和巨額捐贈,他謝絕美國公司的高薪挽留,選擇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舉動更是令人感動。吳大觀同志一生都在堅持做一件事情,都在為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的發展壯大而努力,他有著執著的追求、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放棄,對待物質享受上,一輩子都很簡單,平平淡淡。“吳老的家里仍然是上世紀80年代的舊家具。衣服破了,女兒要為其買件新的,他連忙說,沒關系,補一補還能穿”。對吳大觀的樸實話語和崇高精神境界,讓我們見證了一顆珍貴的中國心展現的,并深深地被感動。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吳老畢生都奉獻給了無限熱愛的航空發動機事業。他生前默默無聞,一生艱苦樸素,他是一位真正的共產黨員!勤奮儉樸、矢志不渝、愛黨愛國、永勵后人!他的事跡令人無限感慨:歸國的知識分子,事業有成,愛黨又愛國,受磨難而志不悔,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人生是施與不是索取”的格言。當我們看到:吳老已經從1963年開始,除正常繳納黨費外,連續46年多繳黨費累計11萬多元,為“希望工程”、災區等捐款累計捐款9萬多元,臨終前又立下遺囑,拿出積蓄10萬元作為最后一次“大額黨費”。 他生活儉樸,從不追求享樂奢華,除了工作,從不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 他在彌留之際,對相依相守了66年的老伴說了三句話:“一切從簡,不要給組織添麻煩;不要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把積蓄的10萬元拿出來,幫我繳納最后一次黨費。” 話落無聲卻有力。這位樸實的老人用93年的人生實現了自己“航空報國”的理想和信念,實現了60年前在黨旗下舉起右手說出的那句錚錚誓言。這位我國航空發動機科研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在自己93年的風雨人生中,為了中國戰機能夠裝上強健的“中國心”,把自己的滿腔忠誠和聰明才智,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哺育他的偉大國家和民族,一生無悔。“什么時候拿出我們的產品來獻給黨” 在標著“1962年12月-1963年6月”的工作筆記扉頁上,吳大觀用紅筆寫著這樣一句話。幾十年過去了,字跡如新,感情如舊,那不僅僅是吳大觀的心聲,更代表著一代人的心聲。吳大觀同志是報國有成的黨員專家,是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是廣大黨員學習的楷模。他對黨忠誠,理想信念堅定,歷經坎坷,但從未動搖對黨的信心。他一心為為國,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1947年,他毅然放棄國外優厚的工作生活條件,回到內憂外患、貧困落后的祖國,并以航空報國為畢生追求,開創了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的新紀元:創建了新中國第一個航空發動機研究機構;領導建設了新中國第一個航空發動機試驗基地;主持建立了新中國航空發動機研制第一套有效的規章制度;組建培養了新中國第一支航空發動機設計研制隊伍;主持設計成功新中國第一型渦輪噴氣發動機;組織改進改型并成功裝備部隊我國第一型渦輪噴氣發動機,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航空發動機;組織改型設計了我國第一型渦輪風扇發動機;組織自行研制了我國第一型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主持編寫了我國第一部航空發動機研制通用規范,為發動機提供了質量生命保障。這九個“第一”,構成了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起步、發展與騰飛的基礎和根本,為此后我所研制成功“昆侖”、“太行”發動機奠定了基礎。幾十年里,從“航空救國”、“航空報國”到“航空強國”,他始終無限忠誠地履行著愛黨報國的誓言。 學習吳大觀同志,就要學習他對祖國的無比熱愛和無私奉獻,就要學習他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吳大觀同志幾十年如一日,在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道路上披荊斬棘、開拓進取,無私的奉獻了自己的一生,這種崇高的精神和昂揚的斗志,激勵著各行各業的黨員干部群眾,更加堅定對黨、對祖國的信仰,以不懈的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作出應有的貢獻。尤其是我們這些青年工作者,我們的國家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臨著很多困難,在很多領域中仍然因落后而受到發達國家的鉗制,這需要我們青年沿著老一輩的足跡堅定的走下去,然而我們卻缺少了吳老這種堅韌執著的品質,浮躁、虛榮、渴求的太多蒙蔽了我們前進的方向。我們應從吳老淡泊、堅定、無私、努力、智慧的寫照中,頓悟人生的真諦,將個人的價值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秉承老一輩的使命感、責任感,將國家富強、民族興旺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懷著對黨和人民的熱愛,不懈的追求下去。吳大觀的業績和優秀品格,贏得了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干部的敬佩和贊揚。作為技術主帥,他高瞻遠矚,運籌帷幄,謙虛謹慎,注意發揚技術民主,正確決策;作為專家,他知識淵博,精通業務,治學嚴謹,釋疑解惑,傳經授道,精心培養年青一代;作為領導干部,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作風正派,敢于管理,身先士卒,平易近人,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作為共產黨員,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嚴以律己,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他93年的人生旅途中,他默默無聞地“施與”而從不索取,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人生諾言,表現出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崇高理想和高尚品德。他用自己一生的所做、所為、所思、所想,為后人留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赤子之心,留下了一個老一代航空人的拳拳報國心,留下了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從吳老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老科學家,一名共產黨員的偉大胸懷和高尚品德,一個黨的優秀領導干部的光輝形象。他以自己一生的實際行動,昭示了他對黨的一片忠誠和對祖國的拳拳報國之心。他是黨的領導干部學習的楷模,是黨員學習的榜樣。吳老走了,帶著他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我國航空工業的無限眷戀走了,卻給人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和自問。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五四唱紅歌比賽方案下一篇:污水廠專題實習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