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人生哲學與人生觀研究論文

2022-04-16

今天小編給大家找來了《人生哲學與人生觀研究論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2006年4月29日,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高層論壇在華東師范大學舉行。本次高層論壇是為了深入貫徹中共中央[2004]16號文件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2005]64號文件的精神,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而舉辦的。論壇由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部和宣傳部主辦。

人生哲學與人生觀研究論文 篇1:

中國特色哲學通識教育的體系化探索

摘 要:南京大學在國內外理論比較研究與本校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提出了以“育人為本、核心價值觀引導、經典文化闡釋、批判性思維培育”為核心的哲學通識教育理念,打造了一套以學生為主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哲學通識課程體系,并自主編寫了一套與課程相配套的哲學通識教材與讀本,形成了本土化的哲學通識教育體系。

關鍵詞:哲學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教材讀本

一、哲學通識教育的理念研究

作為一種“使人成為人”的教育,哲學教育,尤其是哲學通識教育,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天然具備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功能,在主流價值觀引導、咨政育人、文明傳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更充分地發揮哲學教育的立德樹人功能,南京大學以境內外一流大學為比較、參考對象,對哲學通識教育的理念、歷史展開比較研究,界定了哲學通識教育的一般理念,并創新性地提出了中國特色哲學通識教育的核心理念。

通過研究國內外哲學通識教育的發展歷史,我們發現,哲學通識教育的一般理念主要是指通識教育體系中以“哲學素養培育”為核心的哲學教育模塊,其注重邏輯思維、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塑造,強調心智的教化、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培育,追求人類智慧、崇高價值和人生境界的升華,使人真正成長為一名符合時代要求的“完整的人”[1]。

然而,國內哲學通識教育改革遭遇到的問題和瓶頸說明,要在新時代的中國開展哲學通識教育,僅有一般理念是不夠的,還必須明確,中國特色的哲學通識教育之“中國特色”在哪里。通過一系列教改研究以及實踐探索,我們明確,要實現“中國特色”,就必須要確立一個“本土化”的哲學通識教育指導綱領。這個“本土化”體現為:我國的哲學通識教育除了要注重邏輯思維、批判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育,還必須堅持“立德樹人”的中心地位,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以呼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任務;必須要有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擔當,以傳承中華民族的血脈,反映中華民族的意愿;必須要凝練世界聞名的哲學精髓,以博采眾長,培育開放包容的豁達境界。因此,建設中國特色哲學通識教育體系至少應當包含四個核心理念——育人為本、核心價值觀引導、經典文化闡釋、批判性思維培育。

育人為本,即堅持立德樹人的中心地位,以“認識世界,學會做人”為宗旨,培養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現代公民”。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和根本的問題。作為一種“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的教育,哲學通識教育并不是一種單純的知識傳授或技能學習,其更多是一種心靈的熏陶、智慧的啟迪和健全人格的培育。因此,在高校開展哲學通識教育,核心目標并非教會學生掌握多少哲學知識,而是要通過培育大學生的哲學素養和人文精神,幫助其正確地認識世界、學會做人。在新時代的中國,即是要培養學生做一個“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現代公民”,教育其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核心價值觀引導,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引導和塑造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價值共識。任何一種哲學都不是理論家主觀的虛構,而是包含了其所處時代的精神和價值,體現其所處時代和所屬民族的價值觀。因而,哲學教育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統一,也是認識論與政治論的統一[2]。研究歐美各頂尖大學通識教育的成功經驗可以發現,主流價值觀引導是通識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而哲學通識課程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承擔者[3]。在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受到嚴重威脅、國內意識形態形勢復雜嚴峻的當今中國開展哲學通識教育,應當而且必須重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而不應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割裂。

經典文化闡釋,即堅持以文化人的基礎地位,引導學生研讀經典、品味經典、傳承經典,塑造學生的哲學素養和人文精神?!叭祟愇拿鞯某晒?,是通過經典的閱讀而代代相傳的?!蔽覀兯囵B的現代公民的“中國靈魂”和“世界眼光”均可以從經典文化中習得。對于前者而言,就是要從當代中國的視域出發,去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哲學與文化,從而把握中國人特有的哲學和精神世界,形成高度自覺的文化認同感和價值旨趣,塑造中國靈魂。對于后者而言,就是要從關注全人類共同發展的視域著眼,去拓展國際視野,以海納百川的心態去了解異國的歷史現狀、哲學思想、宗教信仰、文化傳統等,樹立世界眼光。

批判性思維培育,即堅持批判思維、創新思維培育的軸線地位,充分發揮哲學的特色與優勢,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哲學教育是一種系統化的邏輯思維訓練,是一種反思性的批判精神培育和批判性的創新思維培育;邏輯思維、反思能力、批判精神等素養也只有通過哲學學習才能獲得。這是哲學通識教育區別于一般通識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哲學通識教育的特色與優勢所在。因此,這種批判性思維的培育,應當成為中國特色哲學通識教育體系的核心理念之一。

二、哲學通識教育的課程體系構建

南京大學哲學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創新主要體現為如下三個層面:

(1)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多樣化課堂形態,開發以學生為主導的DIY(DIY,即DO It Yourself的縮寫,意指自己動手、自主設計等,強調自主性)課程。為更充分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進一步培育學生愛讀書、勤思考的主體性,學校創新性地開設了全部由學生主導完成的DIY哲學通識選修課程。該課程是基于南京大學“悅讀經典計劃”中的“研讀”育人版塊開發出來的創新升級課程。相較于由學校主導開設的傳統通識課程而言,這一課程的最大特色在于,從課程的內容征集到授課教師的邀請,再到教學方式的確定等,均是由學生主導、師生共同商議完成,實現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管理方式的四重重構[4]。在教學理念上,課程倡導讀、思、行相結合,以價值引導、人格養成為目標,鼓勵學生自主設計研讀選題、自主構建學習內容、自主邀請校內外名師授課,既當經典閱讀的受益者,又當閱讀文化的建設者。在教學方式上,為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課程采用15人左右的小班化教學模式,同時依托學生邀請的名師配備組建“領銜教授+導師(骨干教師)+教師(青年教師/研究生)”的導師團隊,以重塑“教學相長”師生共同體,尋求師生間的平等對話、共同探究。這種課程實施形式突破了舊有哲學通識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因人設課”困境,在開課思路上完成了從“教師想開”到“學生想學”的思維模式轉換,極大地契合了哲學通識教育啟迪智慧的本質,因而一出現即受到學生的極大歡迎。目前,學校已成功建設該類哲學通識課程22門,如“儒佛道三教關系研究”“中國哲學專題”“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馬克思學專題研究”“走近‘邏先生’:邏輯的社會文化功能研究”“中韓日詩話選讀”“猶太文明:經典與傳統”等等。課程內容基本涵蓋哲學各二級學科,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課程建設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2)依據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習發展需要,打造了一套包含“哲學經典導讀課—新生研討課—文化素質課—通識課”在內的四級哲學通識課程體系。首先,“哲學經典導讀課”依托南京大學“悅讀經典計劃”,面向全校學生采用必修學分的機制展開,旨在引導學生親近中外哲學經典,涵育文化人格,提升哲學素質。課程分有“導讀”“研讀”“悅讀”三大育人版塊,設線上讀書班、線下名師單元導讀大課、學生DIY研討小課等多種教學模式。比如,由唐正東教授領銜主講,白欲曉、楊維中、王恒等知名教授參與的“哲學與宗教”單元導讀課,就是選取了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的十部經典著作,結合線上閱讀與線下名師上課的形式展開的,旨在引導學生開啟人生在世的精神探索之旅。該類課程目前已開設11門,每門課程2個學分。其次,新生研討課面向一年級本科新生展開,旨在引導學生完成從“高中知識性學習”到“大學研究性學習”的入門轉化,初步激發學生哲學學習、研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該類課程均是由高水平教授擔任主持人,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互動式、啟發式小班教學模式,借助師生共同感興趣的哲學問題,組織以學生為主的討論式、研究性學習。目前已開設“我是誰:西方哲學的思想實驗”“科學與文化:兩種文化的沖突與反思”“人與城市”“哲學踐行”共4門課程,每門課程2個學分,選修人數一般控制在15~30人之間。再次,文化素質課面向全校學生開放選修,旨在普及哲學文化,積極引導學生樹立健全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提升學生的哲學素養、審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因選修人數眾多且普及性較廣,該課程一般采用大課堂教師主講的教學模式。比如“電影中的人生哲學”“社會中的科學與科學家”“猶太教與世界文明”“邏輯與辯論”“應用倫理學”等等,都屬于哲學普及類的文化素質課程。目前,該類課程已開設15門,每門課程2個學分,選修人數在150~200人之間。最后,通識課探究的廣度和深度較之文化素質課又有進一步提升,旨在通過哲學智慧的啟迪,提高學生表達思想、判斷和鑒別價值等方面的能力,從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學生塑造完整人格。比如,同樣是講解科學技術哲學內容的“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課程,較之文化普及課中的“社會中的科學與科學家”,授課視野更廣,要求學生的哲學思考也更深入。目前該類課程已開設13門,教學形式上強調大班授課與小班研討相結合,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樣化。此外,通識課中還包含由國家級教學名師主導開設的高水平通識課程有2門,分別是“中國古代人生哲學”“人生在‘世’:人與世界關系的哲學思考”,每門課程3個學分,選修人數在200人左右。

(3)探索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課程形態,建設高水平慕課課程群。除了學校內部的線下課堂形態外,為拓展優質哲學通識課程的受益面,使其更好地發揮應有的社會服務功能,南京大學還立足“互聯網+”時代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和要求,積極適應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引入互聯網教學模式,實現了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融合。慕課是伴隨“互聯網+”時代而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具有受眾規模大、注冊無限制、隨時隨地可在線學習等特點,它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場地、身份、技術等條件限制,助力優質哲學通識課程的線上轉化與推廣?;诖?,南京大學緊跟技術發展前沿,結合全球慕課發展浪潮,以線下優質課程為藍本,積極推進哲學通識慕課課程建設。目前,南京大學已成功建設5門高水平哲學慕課課程,分別是“理解馬克思”“近現代猶太在華散居”“學在南哲:哲學與人”“走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批判哲學視野中的人與技術”,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以“理解馬克思”為例,這是國內高校第一門在國際平臺上講解馬克思主義的通識類慕課,2015年在美國Coursera平臺上線后即引起國際國內社會廣泛關注,累計選修人數逾2萬人次,其中56%為境外學習者。2016年開始,該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和“學堂在線”兩個平臺連續上線6輪,累計選修人數已逾15萬人次。目前,“理解馬克思”和“走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分別被評選為2017年和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課程。在接下來的哲學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南京大學將依托、總結慕課課程建設經驗,以“精品導向、特色導向”為建設原則,著力打造“金課”,進一步推動哲學通識課程“課上課下、線上線下、國際國內”的全覆蓋,以更好地促進優質課程資源的共享轉化與實施推廣,切實提升中國特色哲學通識課程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

三、哲學通識教育的教材讀本配套

哲學通識教育體系化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除了教育理念的更新、課程體系的建立與實施外,還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尤其是教材、讀本的建設,來保障其發展的連貫性、平穩性。針對當前國內哲學通識教育教材短缺、隨意性大、本土化不足等問題,我們堅持以線上線下優質的哲學通識課程為藍本,自主編寫哲學通識教材和讀本,以促進課程體系與教材體系的互益發展。

南京大學自主編寫的哲學通識教材和讀本分線下課程的配套讀本與線上慕課的配套教材兩部分。線下課程讀本現已出版8本,分別是《天道與人道——中國哲學尋道之旅》《城市與人》《博弈論與社會科學方法論》《哲學與社會科學的聯盟》《科學和人文的沖突與融合》《社會中的科學與技術》《中國傳統文化與儒道佛》《中國百年話語變遷》,均是以線下優質哲學通識課程為藍本編寫而成。其中,《中國傳統文化與儒道佛》《中國百年話語變遷》兩本著作被翻譯成英文,亮相倫敦書展,引起西方社會關注。線上慕課的配套教材現已出版2本,分別是《理解馬克思:卡爾·馬克思的生平與核心著作導讀》《走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在慕課教材的建設方面,我們打破了傳統哲學書籍的編寫慣例,一方面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主題內容,以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另一方面借用信息技術在書中插入“掃一掃看MOOC”二維碼,以鏈接慕課短視頻,增進線上線下雙向互動。以《理解馬克思》一書為例,為契合移動互聯網時代青年人碎片化、淺思考的閱讀習慣,書中將馬克思的生平與核心著作以問題為導向分成了近40個閱讀片段,每個片段的閱讀時間約為20分鐘,這樣既保持了單段內容閱讀時的連貫性,又避免了全書內容間斷閱讀時的隔閡感。同時,書中穿插加入了50個二維碼,讀者通過手機掃碼即可觀看相應的線上教學短視頻,輕松實現課上學習與課下閱讀之間的無縫切換,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南京大學以現有的哲學通識課程體系為依托,建設的這一套與課程相配套的哲學通識教材與讀本,是國內高校自主編寫的第一套比較全面、系統的哲學類通識教材,其在全面普及哲學知識、啟迪智慧、系統強化哲學育人功能方面作用明顯。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加大精品哲學通識教育教材的建設力度,以期為中國特色哲學通識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系統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亮,孫樂強.哲學通識教育的理念、歷史與實踐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16.

[2]蔡穎蔚,施佳歡.一流大學通識教育目標的價值取向——基于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的思考[J].江蘇高教,2017(3).

[3]孟振華.哈佛大學新版哲學通識教育的特點與有益啟示[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9).

[4]蔡穎蔚,邵進,鄭昱.大學師生關系之重構——南京大學DIY研讀課程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8(1).

[責任編輯:陳立民]

作者:郭明姬 孫樂強 張亮

人生哲學與人生觀研究論文 篇2: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2006年4月29日,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高層論壇在華東師范大學舉行。本次高層論壇是為了深入貫徹中共中央[2004]16號文件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2005]64號文件的精神,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而舉辦的。論壇由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部和宣傳部主辦。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理論建設、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課程設置等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研究、交流和討論,形成了一些共識和建議。具體內容綜述如下:

一、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從原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到確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二級學科,經歷了跨越式發展,這對于全面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建設,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效果,促進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學科體系與教材體系的發展,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設立,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學科、學術和學位平臺,為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教學的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機遇,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形象的確立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同時,與會專家也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是一門政治性、科學性和實踐性很強的新學科。雖然過去我們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上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但要從整體上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在學科的研究方向、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工作、學術活動、體制平臺和硬件建設等都將面臨著新的挑戰,對此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

與會專家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點的增設狀況進行了分析。經2006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2次會議批準,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二級學科博士點和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二級學科碩士點,有的從無到有,總體數量大大增加。據初步統計: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單位21個,二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單位210個;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單位94個,二級學科碩士授予權單位842個。專家們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點具有發展速度快、新增數量大、覆蓋院校廣等特點,與其他學科相比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所面臨的建設任務十分緊迫,任重道遠。

與會專家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當前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問題意識、憂患意識和使命意識,必須進一步推進和完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必須進一步推進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教育教學中的指導地位;必須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理論建設問題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理論建設是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往政治形象突出,而缺乏學科形象。對此,與會專家圍繞馬克思主義基礎原理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重點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的方法論等三個方面的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1.關于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有的專家強調,對待馬克思主義要設法區分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核”和“外圍”,把“調整外圍”與“堅守內核”結合起來,進而在避免“思想僵化”的同時也避免“立場喪失”。并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內核”包括:第一,對理論和實踐關系問題的回答。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理論,它的一個具有“元理論”地位的基本問題是,這個理論本身具有什么樣的性質、與實踐處于什么樣的關系。馬克思主義不僅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與實踐密切相聯的科學理論,而且在其后來的發展中也一直把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問題作為最重要的問題。第二,對現實和理想關系問題的回答。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都把現實和理想的關系問題作為核心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內容。第三,關于個人和社會關系問題的回答。馬克思主義所論證的科學社會主義理想的核心關鍵在于對個人和集體、共同體和社會之間關系的一種看法,也就是強調個人和社會(聯合體)的相互依賴,尤其是“真實個人”和“真實共同體”之間的互為條件。在堅守以上三個馬克思主義核心內容的同時,也要放寬和調整“外圍”。有的專家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內涵建設必須關注十個問題:第一,經濟制度和運行機制的關系;第二,社會主義本質、原則和特征的關系;第三,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和現實途徑選擇的關系;第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的關系;第五,社會意識多樣化與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一元化的關系;第六,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系;第七,社會主義與和諧社會的關系;第八,以人為本與人道主義的關系;第九,時代主題和國際戰略的關系;第十,社會發展的規律性和選擇性的關系。有的專家提出,要在構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上形成新突破。構建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應從四個方面著手:第一,要充分研究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和方法論基礎;第二,要充分研究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當代化的新探索;第三,要充分研究十六大以來黨在理論上形成的一系列新成果;第四,要充分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當代化的必然性。

2.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研究重點。有的專家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設立有其政治性要求,如何將政治性要求轉變成學術性工作,如何將政治性要求轉化為教學的內容,這是我們應該認真對待和考慮的問題。為此,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要實現三個轉變:第一,從詮釋性研究到學術性研究的轉變。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科建設,必須從研究的范式,包括我們的話語系統都要轉移到學術性研究上來。第二,從功利性取向到研究性取向的轉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無論是教學還是研究都要有研究性取向,這樣才能獲得穩定的根基。第三,從封閉性的視角到開放性視角的轉變。要從縱向和橫向兩個開放的視角來研究把握馬克思主義。同時,還必須關注三個基礎性領域:第一,文獻學的研究。必須加強對馬克思主義文獻學的研究,并把它作為學科建設的基礎性領域來研究。第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研究。要認真地研究社會主義所走過的歷程和經驗教訓。第三,加強對近現代的社會思潮和政治思潮研究。馬克思主義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才能體現出它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應該密切關注近現代的社會思潮和政治思潮。有的專家認為,要在“說什么,怎么說”上優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結構性配置。第一,從“說什么”的角度看,結構性配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專業系科與非專業系科的關系、理工科學校與非理工科學校的關系、基礎性學科與應用理論的關系、經典理論與當代成果的關系、文本與本文的關系、社會理論與人生哲學的關系。第二,從“怎么說”的角度看,結構性配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的關系、重點學科與一般學科的關系、知識灌輸與思想教育的關系、日常的基礎教學與專題講座的關系、文本解讀與多媒體演示的關系、學科自身發展與多學科拓展嫁接和融合的關系。

3.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方法論問題。有的專家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真正魅力在于大智慧,它提供給人類的是超越時空界限的大智慧。當前人類所處的世界性問題很多,面對形形色色的全球語境,馬克思主義作為意識形態不能回避這些挑戰,且要正面回應這些挑戰。為此,要向學生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思維方法,要像馬克思那樣去思考問題,使馬克思主義理論轉智成德,成為學生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成為學生的信仰。馬克思主義是充滿生機的一種理論體系,需要不斷的理解和解釋,在理解和解釋中才能得到超越與發展。有的專家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要聯系馬克思主義面臨的當代性問題、聯系馬克思主義面臨的社會性問題、聯系馬克思主義面臨的國際性問題。必須注意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視野,必須考慮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國內與國外的結合、實踐與創新的結合,在三個結合的基礎上整體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世界化。有的學者認為,討論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問題,不能離開中國本土文化發展的大背景,應當從文化發展史的大背景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才能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為有蓬勃生機的民族精神發展的源泉。

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關系到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圍繞這個問題,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要注重培養政治素質高、理論方向正確,具有比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素養和理論功底,并能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研究當代現實問題的碩士、博士研究生。

專家們認為,要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各個學科點培養方向的設計。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下設的五個二級學科在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上,既要區別于原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也要區別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相關學科,要嚴格按照國務院學位辦下發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培養目標進行培養方向的設計,防止不顧學科培養目標,以教師的學科背景、研究興趣來設計培養方向的現象,防止過分功利化、脫離本學科培養目標而盲目追隨某些“熱門”學科或專業的現象。

專家們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及其所屬的二級學科都應當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同時又應當有所側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方向應注重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研究和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功底的培養,著力培養本專業的科學研究、高等教育和黨政工作部門的專門骨干人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專業方向應強調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情況和特點的系統掌握,強調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規律的深刻理解和應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方向應強調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與理論成果的系統掌握,強調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發展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理論來源的系統理解和應用;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專業方向應強調對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發生、演進及基本思想的研究,并能熟練地進行國際學術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方向應強調對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水平研究,強調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方法與教育對象的特點,把握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等方面的研究,能勝任與本學科相關的教學、科研和黨政、群團、學生教育管理工作。

有的專家提出,應當建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培養體系,使本學科人才培養形成本(專)科、碩士、博士逐步提高的三個層次,在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上既有側重,又能實現有機貫通。建議在本科教育中,設立馬克思主義基礎專業,培養政治素質好、思想品德優良、具有較好馬克思主義基礎知識的大學生,滿足社會對本科層次人才的需要,同時為本學科碩士、博士點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源。有的專家針對當前博士生培養年限仍然較短的實際情況,建議應當在優秀的碩士生中挑選好苗子,重點培養,通過實行碩、博連讀,增加人才培養的連續性,來培養本學科真正的專門性人才。

有的專家認為,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培養上要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必須既要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又要研究當代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同時也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這樣才能培養出學貫中西、能夠進行跨文化交流的“大家”。

四、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課程設置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門從整體上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體系的學科。它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傳播與發展,特別是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同時把馬克思主義研究成果運用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有關文件,新增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五個二級學科。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課程設置問題,專家們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與會專家們一致認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反映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的本質和規律的科學真理,其二級學科的課程設置既要體現學科的特色和研究的重點,又要體現學科之間的相互關聯性。專家們指出,對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的課程設置要有利于對馬克思主義主要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的研究,有利于從整體上研究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對于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學科的課程設置要有利于系統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必然性,有利于考察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過程及其基本歷史階段,有利于總結馬克思主義自身發展和指導實踐的歷史經驗;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的課程設置要有利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基本規律,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專門研究;對于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的課程設置要有利于對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相關的理論、思潮和流派的發生、演進及基本思想進行研究;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設置要有利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方法,專門研究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培養人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有的專家從學科課程體系建設的角度,提出學科課程設置必須處理好十個關系:第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科學性與政治性、實踐性的關系;第二,馬克思主義整體性與三個組成部分的關系(邏輯起點、價值目標);第三,馬克思主義理論五個二級學科的相互關系;第四,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關系;第五,文本的馬克思主義與條理化的馬克思主義(原理)的關系;第六,經典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關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的關系);第七,問題與主義的關系;第八,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批判性與辯護性的關系;第九,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與時俱進與理論范式的相對穩定的關系;第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關系。

有的專家根據2004年1月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的精神,提出要在“兩個推進”中優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課程設置并著手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課程設置,要把握宏觀與微觀的統一。從宏觀上看,整個學科應該設置的基礎性課程要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完整性和內在統一性。盡管按傳統理解,其“三個組成部分”各有側重,但就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來說,它們又都是“一整塊鋼鐵”。因此,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點來說,這些原理又都是必須使教師和學生弄清楚的,也應該在精選的同時擴大經典作家著作的“面”,特別是我們黨的創新理論不能忽視,這樣才能為各方向學科進行“兩個推進”奠定堅實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基礎。從微觀上看,各專業方向課程的設置應該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貼近現實、貼近需要,同時也要有自己的特色。

此外,專家們還就組建、培訓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隊伍,特別是培養有造詣、有影響的學術帶頭人;上海市各院校博士點之間專業方向和學科建設的協調與交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科研成果的評估等一些實際問題進行了討論。

宋進/華東師范大學社科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者:宋 進 王 剛 朱 潔

人生哲學與人生觀研究論文 篇3:

重審“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命題的內部秩序

摘 要: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這一命題的提出,沖擊了此前以政治事件劃分文學史分界的文學史觀,黃子平、陳平原、錢理群三人提出的打通近、現、當代文學的研究思路激起了學界的熱烈討論,肯定與質疑聲隨之而至。本文在理解“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內核的基礎上,以現代文學的主心骨——魯迅——為原點,以魯迅研究脈絡(1913—1989)為主線,以學界質疑的政治背景和世界性為切口,探究“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內部建構的合理性。

關鍵詞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 文學史觀 魯迅研究 內部建構

前言

1985年,黃子平、陳平原、錢理群三人在《文學評論》第五期上發表《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一文,其后,《讀書》雜志連載有關“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命題的醞釀、闡發過程,一個新的文學史觀念由此產生:“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位學者提出要“把目前存在著的‘近代文學’‘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這樣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要把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來把握”a。該文學史論述所顛覆的是以往文學史追隨政治史——以鴉片戰爭到民國初年、“五四”到新中國成立、共產黨建立政權到當下——的文學切割模式,建構以現代化進程為背景、以近代為開端的中國文學的發展模式。

基于新文學史命題的提出和基本構想的具體論述,學界在為之振奮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質疑聲音,主要分為以下三類。一是質疑該文學史論述的時間劃分,并認為該命題內部存在新的隔膜。王富仁先生就曾對此表示過疑義,他指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理論將新文化與新文學起點前移大大降低了“五四”文化革命與“五四”文學革命的獨立意義和獨立價值,因而也模糊了新文化與舊文化、新文學與舊文學的本質差別。b以戊戌變法為起點,“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地位凸顯程度由中國現代文學的開端變為20世紀中國文學里的一座高峰。有學者指出,在20世紀中國文學的打通體系里,“五四”和“新時期”作為兩座高峰,將“十七年文學”乃至“文革文學”的地位擠壓,在文化內部形成了新的隔膜。c二是質疑該命題回避或虛化政治背景。日本學者丸山升質疑提出者為何回避社會主義 ,d王瑤先生認為此命題忽視殖民帝國的瓦解、第三世界的興起、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運動等政治形勢的影響。e三是質疑該命題存在的保守或泛化傾向。譚桂林指出“對百年文學發展的各種力量的橫向關聯注意不夠”、逐漸向保守方向發展,f劉俊歸納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這一概念由于歷史局限所包含的三個“中心主義”—— “大陸文學中心主義”“精英(雅)文學中心主義”和“新文學中心主義”g,王瑤先生提出此觀念有“世界主義”傾向 。h

本文將魯迅的前期求學和文學貢獻、魯迅研究(20世紀初至80年代)的發展趨勢和起伏狀態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起始與延伸進行比對,在確認該參照樣本——魯迅及魯迅研究——具有合理性的基礎上,以“政治-文學”背景下迂回曲折的魯迅研究為參照,探析該命題是否存在政治性缺漏以及文學是否構成自足本體,再以魯迅及其研究史所涵蓋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為視點,重審該命題中是否存在保守或泛化趨勢。

一、 文學坐標和回環救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的魯迅節奏

魯迅,1881年生,1898年考入江南水師學堂,后入江南礦路學堂,開始了“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 i的人生路程,這恰恰是近代中國被列強欺凌后,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開啟戊戌變法的歷史帷幕、選擇“變”的一大時間節點,也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提出的新開端的時間點。其后,魯迅赴日本留學(1902—1909),注意到國人精神麻木狀況,果斷棄醫從文,其間他介紹歐洲新文藝思潮,致力于翻譯域外小說,許壽裳譽其為“介紹和翻譯歐洲新文藝的第一個人”! 0。因此,20世紀中國文學在伊始之際,便被打上了濃厚的魯迅印記和文化借鑒標識?;貒筝氜D杭州紹興教書(1909—1911),后經許壽裳介紹,受蔡元培青睞,魯迅赴北平工作(1912—1926)。錢理群先生將1908年至1918年稱為魯迅的十年沉默期,他在思考國民性和社會變革的關系時,產生了“歷史中間物”的新的自我定位,魯迅的思想積淀期也正是國內思想和政治革命力量快速發展和重新組合的時期。

魯迅之與北京文學界,恰如新鮮血液之于20世紀中國文學。1918年,魯迅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發表在《新青年》雜志上,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留下了開端即巔峰的小說印記。此后,魯迅作文自命為“聽將令”,為《新青年》的旗手們搖旗吶喊,為新文學的發展鞠躬盡瘁。在北京大學等學校教書時,魯迅根據自己整理的中國小說史傳授知識,學生慕名而來;在北師大女子學潮和“三一八”慘案中,魯迅更是以人道的立場堅決維護學生的訴求??梢哉f,魯迅的文學功績擢升了“五四”文學的高度,其精神操守和“幼者本位”思想積淀了“五四”文學的人文情懷。

自近代至“五四”時期,魯迅的求學道路和文學生涯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命脈相伴相生。作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巔峰之一的“五四”文學,魯迅堪稱是主心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魯迅第一次拯救了中國文學。魯迅在政治變革的混亂時代中保持獨立清醒的思考,他也始終立于反抗權威的立場上,為各種受壓抑的思想爭取著表達的空間! 1,作為研究主體的魯迅并不是政治的附庸,他所擁有的獨立精神和懷疑特性使他成為文學最純粹的符號。因此魯迅研究可看作是對思考人生的文學的解讀,符合“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學性指向。

自“五四”時期至20世紀80年代,魯迅研究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興盛衰落同氣連枝,王富仁先生更是肯定了“文化大革命”時期魯迅研究的價值——魯迅第二次拯救了中國文化。由此看來,魯迅及其精神的后世影響與“五四”文化的錯綜繁榮同出一脈,魯迅地位和被解讀的空間是隨著20世紀政治話語的收縮程度而不斷變化,以魯迅及魯迅研究來觀摩“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既可以基于魯迅這個“五四”文化坐標,尋覓“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精神源頭,理解新文化運動以來的“五四精神”和現代文人種種文化堅守的“五四氣象”,又避免了學界擔心的“20世紀中國文學”中“去政治化”現象的存在——魯迅在20世紀已經數次被規劃為政治旗幟出現。因此,以魯迅研究的興盛衰弱來診斷20世紀中國文學的脈搏具有合理性和契合性。

二、 個體經驗和派系流變:20世紀政治生態下的魯迅研究

王富仁先生在《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一書中,將魯迅研究分為四個時期,考察各階段的主要學者觀點和在此過程中形成的主要流派,根據不同時期的學者成分和政治生態,勾勒出派別流變和文化整合的軌跡,具有極大的綜合概述和理性分析價值。筆者基于王富仁先生總結出的魯迅研究譜系,擬從20世紀政治生態的角度出發,一方面在整體上把握魯迅研究的前后關聯性和一體性,另一方面分析魯迅研究在各個時間段所做出的調整,探討以文學主體的情況下是否存在政治性缺失以及文學是否可以形成自身的整體銜接系統。

政治平衡時期文學的縱橫捭闔 1949年以前,由于共產黨政權打破國民黨政權下的文化專制,國共兩黨呈現出政治勢力抗衡之勢,使不同的文化聲音得以自由發出。20世紀20年代的魯迅研究大多數是感悟式的,他們站在各自的人生立場上對魯迅文學進行點評,形成了社會人生派、青年浪漫派和全面否定派三類,雖然實質性的貢獻有限,但魯迅文化研究著力點已然形成。國共兩黨分裂后,在社會大分裂導致的文化大分裂的情況下,擁護共產黨的左翼知識分子開始從政治立場的角度感受和解讀魯迅。此時的左翼文化陣營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學派——以成仿吾為代表的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派、以馮雪峰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務實派,以胡風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精神啟蒙派。他們之中有局限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框架的政治文學解讀,也有將魯迅放在中國歷史進程中考察其實際歷史作用的研究者——瞿秋白——第一次從思想史的角度高度評價魯迅的雜文,胡風更是從魯迅的精神動力學的角度探究魯迅的思想。20世紀30年代產生了驕人的魯迅研究專著成果,左翼馬克思主義學派將魯迅研究推向了高峰。在這相對自由的環境中,另外兩派也顯示了自我獨特的存在價值——以李長之為代表的人生-藝術派、以梁實秋為代表的英美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前者否定魯迅思想家的地位,從一般的人生意義和藝術價值來貼近魯迅,后者的文化精英意識讓他們成為舊道德舊文化的維護者。

政治集中時期文學的特征內斂 1949年后,馬克思主義政治上的勝利,折射到文化陣營內部,形成了各大研究派系的心理暗示:左翼文化研究陣營壓過了其他派系。1949年后,以魯迅研究為代表的中國文學進入了文化整合期。一方面,研究者思想上向政治無限靠攏的姿勢使得魯迅研究劍走偏鋒,魯迅不再作為一個與國民劣根性斗爭的、具有獨立思想的個體,而是在空前一統的話語環境下,作為一個階級斗爭的戰士,成為全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另一方面,魯迅研究者不再關注魯迅及其作品的內部建構,將著力點置于現實與外部的關系,把魯迅精神作為刺向階級敵人的匕首。由此,魯迅研究走向了單一性解讀和政治化解讀的局勢,特征的消除遮蔽了話語的輸出,并非是對魯迅研究觀念上的真正統一,越是統一性的話語,其背后蘊藏著越多元化的矛盾。所幸的是,魯迅思想因其獨具的民族價值和現代性地位,在種種語境中被“尊奉”,也因此在種種艱難的歷史環境中幸存。

思想開放時期文學的復歸噴薄 新時期伊始,改革開放給了知識分子廣闊的空間,在1949年后成長起來的三代知識分子因為從小所受的單一思想教育,在文化研究上顯得內驅力不足,長時間的文化丟置使得民族文學寸步難移,此時的魯迅文學架起了新時期文學和“五四”傳統的橋梁。魯迅思想“是一個沒有被剪斷的‘五四’傳統,通過它才把在前的‘五四’傳統和在后的新時期文化連接成了統一的、脈絡分明的中國現代文化史”! 2。1949年后的系列事件證明了魯迅思想中受爭議部分的深刻性,魯迅研究也呈現出復歸之勢,對藝術的分析把握重新成了研究者的重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馬克思主義政治派出現了由政治向學術返轉的態勢,業務派反感激烈的政治斗爭而返回業務研究。新時期啟蒙派更是在社會改造的角度復歸社會人生派、在人生觀的角度復歸人生-藝術派,強調返回自我的魯迅研究,以汪暉為代表的人生哲學派第一次將魯迅“歷史中間物”的概念作為魯迅的核心意識加以闡發,先鋒派更是積極運用西方理論解讀魯迅小說,一時間形成百花齊放之勢。

由魯迅研究的幾十年歷程不難看出,政治之于文學具有方向性和深刻性的影響,政治話語自由的時代,文學發展枝繁葉茂,反之則削枝留干,禿站無力。若將政治比作邊界,那么以縱向的角度探析體制內文化發展的連貫性和特征性是研究文學史脈絡的又一視角——“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便是基于此而展開。魯迅研究包羅萬象,派系綿長,大致有兩類發展路徑。一類是以郭沫若為代表20世紀20年代的青年浪漫派,逐漸變為20年代末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派、30年代的馬克思主義政治派、40年代的毛澤東文藝思想派到五六十年代的馬克思主義國家政治派,他們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調整自己的時代位置和政治功能,體現了20世紀中國文學體系中難以磨滅的政治化傾向和實用性功能。另一類是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社會人生派和人生-藝術派為代表的、處于政治中心外的魯迅研究,盡管這類研究在文化整合時期失去了表述空間,但是文學的內部自足性和連貫性在一代人身上留下印記,同時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融入魯迅研究的血統中,在文學得以舒展時以另一種形式復歸和再現,新時期的啟蒙派便是實證。

因此,關注文學發展中的政治因素,并非意味著將政治環境與文學地位并舉,以顯著的標志將政治背景納入到研究系統中。以文學作為主要的梳理對象,一方面,文學的發展線路具有政治環境的浸染,因此文學所呈現的整體性特征背后隱藏了政治運行的軌跡;另一方面,文學發展形成的文化路徑具有自足性,存在文化系統自身的循環和復歸規律。由此觀之,“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所蘊含的豐富意指更是以文學史觀的觀念呈現,突顯文化的復雜性和整體性。

三、 魯迅精神和拿來主義:“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世界性魯迅

所謂世界主義,是指所有的人類種族群體,不管其政治隸屬關系如何,都屬于某個大的單一社群,他們彼此之間分享一種基本的跨越了民族和國家界限的共同倫理道德和權利義務,這種單一的社群應該得到培育以便被推廣為全人類所認可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 3世界主義的人間大同觀念在一定意義上模糊了國家民族的界限,因此王瑤先生對此心生警惕。魯迅作為20世紀的文化先驅和精神標桿,他的文學影響和戰斗精神指引著整個20世紀文化的發展,因此考察文化源頭魯迅及其研究中如何處理民族與世界關系,是透視新命題的窗口。

對于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魯迅在《拿來主義》(《且介亭雜文》)一文中予以詳細的思考和指導,基于近代中國被西洋炮火轟開國門的史實和20世紀初文化對話的現狀,魯迅先生不卑不亢地直面中國固有的“閉關主義”“送去主義”和“送來主義”,在文化溝通不對等的情況下,魯迅先生更是直呼“拿來主義”——“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 4從他國文化中汲取有營養、有助益的成分,保持清醒地吸收運用,這是魯迅所希望看到的,同樣也是他所身體力行的。為了更好地了解和學習他國的長處,魯迅不因中國文學處于弱勢民族地位而徘徊,以蹈死不顧的精神闖開文學的壁壘,自身先予以分析和實踐,以累累的文學創作成就向鐵屋子里面的人展示“拿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魯迅自己在總結創作經驗時也曾說:“此后如要創作,第一須觀察,第二是要看別人的作品,但不可??匆粋€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縛住,必須博采眾家,取其所長,這才后來能夠獨立。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國的作家?!?! 5他以父親的使命“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 6,不僅在文學創作的教導上如此,育人和立人上亦如此。魯迅在《青年必讀書》中提出:“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沉靜下去,與實人生離開;讀外國書——但除了印度——時,往往就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 7魯迅提倡青年多讀外國書,并不是全盤否認傳統文化的價值,而是一方面想讓當時一頭扎進“整理國故”、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青年關注現實,遠離腐朽的思想,另一方面想開啟民智,從青年身上看到行動的朝氣。

世界主義之于文學的意義在于,它為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了一些帶有永恒的普遍意義的主題、為文學創作提供超越特定的民族/國別的美學形式,提供廣闊視野,使批評家得以在一個廣闊的世界文學背景下來評價特定的文學現象以及作家和作品。! 8魯迅作品中的世界性因素引起過魯迅研究界的關注。魯迅作為翻譯和引進外國文藝的先驅,從俄羅斯、德國、日本文學中獲益良多。魯迅在借鑒果戈理的藝術手法之余,基于中國傳統文化“吃人”的現狀,采用日記體和第一人稱的手法,創作出《狂人日記》這部振聾發聵之作。與魯迅創作的世界經驗相應的,世界主義為研究者提供了廣闊的研究視野。20世紀50年代時,馮雪峰就以比較文學的視角研究魯迅與俄羅斯文學的關系,寫作了《魯迅和俄羅斯文學的關系及魯迅創作的獨立特色》,1981年王富仁的《魯迅前期小說與俄羅斯文學》一文作為魯迅誕生100周年學術討論會唯一挑選出的非出席代表的文章,在學術界一鳴驚人。20世紀80代的文化還原期里,國外諸多理論引進中國,產生了從心理學、信息學、敘事學等角度研究魯迅的熱潮。

可以說,魯迅的自身創作、“拿來主義”的倡導以及魯迅研究理論的外部引入,在走向上是中國文學世界化的進程,相對應的,也就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提出時質疑者所說的世界主義傾向。值得注意的是,魯迅不是一個單一的平面,他在接受外國文藝理論時,擁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根基,且不說他編寫的《中國小說史略》,就是在公認受俄羅斯文學影響下創作的《狂人日記》中,也存在《儒林外史》等傳統諷刺藝術的影響。魯迅在倡導青年學生少讀中國書時,并不是要他們全都不讀,魯迅也以戒酒來闡釋自己的指引傾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魯迅作為兼具中國文學和西方藝術的偉大文學符號,在當下文藝相互貫通的時代,中國學者可以研究中國文學中包含的世界性,他國學者也可以研究世界文化中蘊含的中國性,所以魯迅文化不僅是外國文藝在中國有所影響的標志,也是中國文學走向世界文學的深厚載體。以此類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以世紀的眼光存在于世界文學的背景下,那世界文學也可以通過新提出的文學史概念認識中國文化從封建體制走向現代文明的開天辟地的發展經過。

四、 結語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這一概念的提出距今已有二十余年,在20世紀80年代學術自由、學科開放的時代氛圍中,黃子平、陳平原、錢理群三位先生提出了這個石破天驚的文學史構想,隨后涌起的學界討論更是此起彼伏,贊同與質疑的聲音在一定程度上檢閱并豐富了此概念的內涵?!岸兰o中國文學”是個包羅近、現、當代時期一切文化現象和文學存在的概念,提出者的宏大文學視野和解讀者的具體指認分析的環節存在空間不對等。在此情況下,魯迅研究既存在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類似的一面——內在結構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又具備具體探討和邏輯思考優勢,以此來解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命題的內部秩序是更加具體明晰的。

疾風驟雨下的20世紀80年代,三位學者提出如此宏大的文學命題,難免出現疏漏之處。錢理群先生在《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筆談時,表示這個概念的“基本精神是站得住的,并且已經事實上為學術界普遍接受,當然還有不同的意見,這也是正常的”! 9,但在90年代復雜的世界形勢下,思想的復雜程度超乎意料,這令提出者也陷入沉思。陳平原先生在后來的訪談中也提到,“在80年代,我們確實沒有能力很好地處理這些問題?,F在不一樣,應該認真反省當初將嬰兒和洗澡水一起潑出去的毛病 ”@ 0。

值得強調的是,三位先生提出該文學史的立足點在于打通近代、現代和當代文學,《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一文中提出的構想框架是三位學者站在80年代這一特定時間背景下更為具體的闡釋和嘗試性的總結,隨著時間推移,更多文學新質勢必產生,復雜多變的90年代更是孕育文學的特殊時期。因此,研究者不應拘泥于八十年代的擬行方案而逐字考量,結合具體的時期背景,從最初文學整體的構想精神上來解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也就會有更為深刻的理解了。

a 黃子平、陳平原、錢理群:《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文學評論》1985年第5期。

b 王富仁:《當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的若干問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6年第2期。

c 崔宗超:《作為一種話語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山西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

dh t查建英:《八十年代訪談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版,第131頁,第131頁,第132頁。

es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現代文學的觀念與敘述——〈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筆談》,《文學評論》1999年第1期。

f 譚桂林:《“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概念性質與意義的質疑》,《海南師院學報》1999年第1期。

g 劉?。骸丁凑摗岸兰o中國文學”〉與三個“中心主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12期。

i 魯迅:《吶喊·自序》,《魯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15頁。

j 許壽裳:《魯迅傳》,東方出版社2018年版,第62—63頁。

kl 王富仁:《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頁,第155頁。

m! 8 王寧著,金莉、李鐵主編:《世界主義》,《西方文論關鍵詞(第二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年版,第562頁,第569頁。

n 魯迅:《拿來主義》,《魯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頁。

o 魯迅:《魯迅書信集》(上),人民文學出版社1976年版,第398頁。

p 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墳》,《魯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頁。

q 魯迅:《華蓋集》,《魯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頁。

參考文獻:

[1] 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墳·魯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2] 魯迅.吶喊·自序·魯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3] 魯迅.華蓋集·魯迅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4] 魯迅.拿來主義·魯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5] 魯迅.魯迅書信集(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6.

[6] 許壽裳.魯迅傳[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8.

[7] 錢理群.與魯迅相遇[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8] 查建英.八十年代訪談錄[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9] 王富仁.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10] 王富仁.魯迅前期小說與俄羅斯文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3.

[11] 李長之.魯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12] 金莉,李鐵主編.西方文論關鍵詞(第二卷)[J].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

[13] 黃子平,陳平原,錢理群.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J].文學評論,1985(5).

[14]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現代文學的觀念與敘述——《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筆談[J].文學評論,1999(1).

[15] 王富仁.當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6 (2).

[16] 劉俊.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三個“中心主義”[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 (12).

[17] 譚桂林.“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概念性質與意義的質疑[J].海南師院學報,1999 (1).

[18] 崔宗超:作為一種話語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4).

作 者: 薛晨鳴,中山大學中文系(珠海)文學碩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

編 輯:趙紅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作者:薛晨鳴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制度論文下一篇:大學準研究生社會實踐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