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范

2023-06-03

第一篇: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范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

專業班級:商秘2班學號: 201102023202姓名:陳曉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之我見

當今,中國社會正處在一個急劇的轉型期,社會道德的失衡成了一個令人矚目的問題。我們不禁要反省傳統的倫理道德哪里去了呢?

我們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條目繁多,內容豐富而龐雜。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以儒家倫理道德思想為主要內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倫理道德思想的精華,它雖然有受到一定的歷史、階級與社會所限制的道德舊識,但更多的是反映中華民族道德上的文明、進步,體現全人類道德文明的具有長久思想價值的道德智慧。倫理道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對于人類的價值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傳統倫理道德的總結和認同,是繼承和發揚民族優良倫理道德傳統的關鍵,也是現代中國道德文明建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國文化價值系統的特點是強調真、善、美統一,而以善為核心。在文化歷史上沒有一個民族的文化不要道德也不講道德,但卻沒有一個民族像中國一樣把道德在文化價值體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精華,是中國這個民族大家庭共存共榮的凝聚劑和內聚力,它在價值的意義上形成中華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和精魂。其中包括仁愛孝悌、謙和好禮、誠信知報、精忠報國、克己奉公、修己慎獨、見利思義、勤儉廉政、篤實寬厚、勇毅力行十大美德。

“仁愛”精神是一種具有人類普遍意義的人道精神。它要求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互助、互愛,與人為友,與天地萬物為友,和諧共處在中國的傳統倫理道德中,以儒家為代表的“仁愛”思想,是一種對于協調人際關系具有積極意義的重要道德精神。“仁愛”既是一種人際關系的道德準則,又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的重要道德智慧??鬃诱f,仁者“愛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知道,所謂道德,即是要求人們在考慮自身利益的同時,考慮到他人與社會的利益。中國傳統的“仁愛”思想,即是要求人們替別人著想,同情人,敬重人,相信人,關心人,幫助人,待人以誠,施人以惠。這是一種十分可貴的道德精神。在我們

的現代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矛盾、經濟競爭、貧富差距等等會不可避免地引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緊張。因此,在社會生活中積極發揚中國人傳統的“仁愛”精神,倡導“仁者愛人”、“厚德載物”、“民胞物與”的道德,有益于創造現代生活需要的同情弱者、互助友愛、幫窮濟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和諧友愛的新型人際關系。

2011年 10月13日下午,廣東佛山,兩歲小女孩悅悅被一輛面包車撞倒和碾軋。兩名路人先后路過,均對倒地的悅悅不理睬,接著悅悅被一輛車再次碾壓。之后5分鐘往來的十余個路人無一伸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悅悅。對于小悅悅的悲劇,我們需要追問,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那么多的過路人對躺在地上的小悅悅熟視無睹?但我們更應該告訴自己,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走過小悅悅身邊的“路人”,請停下來,拉她離開街心;或伸出援手,將她抱離險境,這是本分,更是底線„„請伸出溫暖的雙手,讓人心不再冷漠!這就是“仁愛”精神啊!誠信是一種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它要求人們以求真務實的原則指導自己的行動,以知行合一的態度對待各項工作。在現代社會,誠信不僅指公民和法人之間的商業誠信,而且也包括建立在社會公正基礎上的社會公共誠信,如制度誠信、國家誠信、政府誠信、企業誠信和組織誠信等。”

當今大學生中存在著很嚴重的誠信危機,這已經越來越成為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項嚴峻的課題。高校畢業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還貸或是有意拖欠貸款,據幾家商業銀行數據統計,不少高校畢業生的“國家助學貸款”違約率超過了20%,有的高校甚至達30%~40%!有一份調查表明在校大學生中未說過假話的只占0.48%。調查顯示有88.39%的同學認為誠信在當今社會很重要,誠信的意義、價值不容忽視,但在實際行為上卻不能做到這一點。還有28.57%的同學明確表示,“誠信”兩字只是純粹的理想,難以真正實踐,比如說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自己為了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得到一份好工作,也就不自覺地會夸大簡歷、偽造獲獎情況等。“人無信而不立”,這是每個大學生都知道的箴言,誠信也是每個大學生應有的道德基礎,雖然在他們主觀意向上覺得誠信很重要,但社會競爭迫使他們選擇了投機取巧。雖然同學們簽過“不作弊”的承諾書,但一旦到考試時還會有人選擇鋌而走險。另外,不少同學承認自己遲到曠課、作

業論文抄襲、簡歷灌水等等不誠信的行為。還有諸如餐廳吃飯或乘公交車時插隊,用大量的時間玩游戲或上網,抄別人的作業蒙混過關,論文剽竊、買假證書、虛假簡歷、大學生中出當“槍手”等這些多發生在大學生身上的現象。凡此種種現象在當今大學生中是確實存在的。所以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的誠信關乎中國未來的國民素質,所以提高大學生的誠信刻不容緩。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鼓勵人們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仍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在當今追求物質化的社會中中,有些人視道德精神為草芥,私心膨脹,物欲橫流,在歪風中成為利欲熏心、喪失人格與國格的勢利小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不少見到這種現象。繁華的大街上,清潔工人永不能停下手中的工作,因為永遠有人在亂扔紙屑果皮;交通崗亭中的民警也永遠不能休息,因為永遠會有人亂穿馬路,會有人闖紅燈。這兒不是垃圾場,這兒也不是落后的地區,可為什么人們的素質卻如此„„古人的傳統倫理道德都到哪里去了呢?隨著改革開放,許多中國人的腰包鼓了起來,很多國人開始走向世界??勺鳛橹袊竦囊环葑?,到了國外,就代表了中國的形象,就是中國的形象大使??稍S多中國人到了國外,在公共場所,不遵守規則秩序,大聲喧嘩,吸煙、隨手扔垃圾,如入無人之境??吹竭@樣的中國人,外國人會怎樣想象我們的國家?倫理道德是我們道德精神的一面鏡子。一個國家的民眾的普遍道德精神面貌,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今天和明天。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正呼喚我們在繼承中國傳統道德寶貴遺產的基礎上,在現實生活中提高民眾的社會主義道德精神境界,重新確立新型的具有現代思想特征的理想道德人格。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從從傳統的倫理道德中吸取營養,規范自己的言行,樹立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做到仁愛、誠實、德行統

一、知行統

一、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第二篇:大學生思修課 法治與傳統道德觀 道德規范的異同

大學生思修課 法治與傳統道德

法治與傳統道德觀 道德規范的異同

步入新世紀,面對社會對規則,秩序,爭議等價值越來越深層次的追求,傳統執法手段自身面臨嚴重危機。分析法治與傳統道德觀 道德規范的異同,有助于重新審視傳統道德觀念與現代法治價值觀的關系,從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新社會條件下的立法與執法活動提供借鑒。 一,共同的目的

法律與道德存在著先天的聯系和共同的根本目的

對于與一個法律體系完善的國家來說,道德法師法律形成的必要條件。法律是基于道德規范上的更高級產物。在原始社會會中產生的適應社會的規則,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演變成為成文的法律。道德規范與法律,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保障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利益。

二,理性與感性的差異

法律是人類理性構建的產物,而道德來自于生活本身,更能反映人類對自由秩序本身的追求。

在現代生活中,法律被一些人沒有限制得推崇,使法律在維持秩序的過程中對生活本身產生了消極影響,甚至破壞了社會秩序本身。比如進來被屢次報道的城管暴力執法事件,不但沒有起到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甚至造成了混亂?,F代法律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道德產生了沖擊。過度追其理性或感性都會使法治與自由背道而馳。 三,合法與合理

在實踐中,法律規定了不同的行為主體所應遵守的規范, 但是這些規范并不能得到主體的遵守或者認同;同時,在道德規則體系中被主體認 為是正當的行為,又為法律所禁止。因此就產生了所謂“合法但不合理”、“合理而不合法”的問題。合法,顧名思義,就是要在法律的規范內行事;合理,就是要符合社會的普遍評價標準(道德),是法的正當性的表達。

我們對于法治與傳統道德就應該秉承適度原則。調和法治與傳統道德,達到其共同目標。

第三篇:淺談路遙作品中的中國傳統倫理道德

摘要:本文結合路遙的幾篇作品,著重從三個方面分析路遙與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關系,首先,儒家思想是路遙文化心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路遙作品中他喜愛的人物身上,都具有一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第三,由于受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影響,他的作品中也表現出一些局限性。

[關鍵詞]:路遙作品倫理道德儒家思想文化 心理結構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中華民族道德實踐經驗的總結,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社會實踐中逐漸凝聚起來的民族精神。我國很早就形成了以宗法關系為紐帶,家國同構的社會范式。在這種社會范式下,人們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重視,遠遠勝過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這就使得倫理道德在社會精神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為衡量一切事物或行為的準繩??梢哉f,中國傳統精神文化的各個領域,都染上了濃重的倫理道德色彩。在路遙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受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淺談路遙與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關系。

一、儒家思想是路遙文化心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路遙是農民的兒子,在黃土高原長大,受深固親情與鄉土文化的影響,使他樸實誠篤,深沉渾厚。在他筆下,我們看到農民之子積極奮進、不屈不撓的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在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接受過程中,“他心儀并努力汲取的是儒家文化,而非道、佛文化,他將傳統的儒家文化與中國的現代文化進行了新的整合或互補”。①

路遙文化心理中所承襲的儒家文化,對塑造他的理性認知能力和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在路遙的筆下,凡是積極奮進,功利觀強在人生道路上歷經磨難而不屈不撓的人物及其行為,總是受到贊美,路遙塑造了一系列生活強者形象,《在困難的日子里》寫出了一個人在貧窮面前,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學習,沒有因為貧困,喪失自尊;《驚心動魄的一幕》表現了主人公在社會動蕩中主持正義不向邪惡低頭的精神;《人生》中的高加林雖在讀者中引起過爭議,但作者對高加林的奮斗精神和自我實現的欲求是給予肯定和支持的。在《平凡的世界》中,我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境遇,然而從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心頭迸發出來的,仍然是我們所熟悉的那支在貧窮和困難之中堅忍不拔,昂揚奮發的歌,路遙寫的人生雖然是各種不同形態的,處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有著各種不同的艱難曲折,卻都是對積極人生的肯定,對消極人生的否定,在這些人物身上,明顯地寄托了作者“儒化”的審美理想。不僅如此,路遙還把儒家“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注入當代人的生存意識中,他寫出這些人物在非常的環境形態下順應社會,不擇手段地加入社會的競爭行列,如高加林的棄舊戀新,孫少平為當礦工走后門,孫少安在發展磚廠請客吃飯等,但由于作家的主導意識方面是積極入世的,所以盡管他們的做法不那么光明,仍然受到同情和偏愛。

儒家把“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作為人格理想,強調一種無論環境怎樣變化,人的美德、品格、尊嚴卻不變的精神,《驚心動魄的一幕》里 1

的縣委書記馬延雄在“文化大革命”兩派紛爭的局面中,面對造反派的大刑和引誘時,寧折不彎,最后慘死在造反派的“翻毛皮鞋”下?!镀椒驳氖澜纭防锏膶O少平拒絕了妹妹和男朋友將他調到省城的好意,選擇留在偏僻的煤礦,孫少安在富裕之后也沒有貪圖享樂,而是幫助村子里的其他人和學生,在這些人身上寄托了作者的儒家人格理想,他們不因環境改變而改變,他們有理想、有追求,也有各種不同的個人欲望,他們敢于沖破舊的生活秩序。在這些人物身上,我們可以看出路遙肯定了以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行為準則,不斷進取,積極求實的人生態度,讀他的作品,總是給人一種溫暖,給人一種實實在在的鼓舞和啟迪。

路遙的小說是他直面人生的產物,也是他內在人格的外在表現。一方面,他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塑造現實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另一方面他筆下的人物又是他心靈的外現。是他理想、希望的具體化,路遙把儒家這種具有現代意義的文化精神注入當代普通人民的生活追求和生活實踐中,使中國倫理道德獲得了富有當代主義的生命活力。

二、傳統倫理道德在路遙作品中的體現

“中國傳統精神文化是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倫理道德也就必須成為中華民族所共同尊崇的價值原則。在這種原則的作用下,中華民族形成了許許多多美好的品德:如仁愛孝悌、重義輕利、謙和禮讓、真誠有信等。”②在路遙作品中許多人物的身上,都具有這些美好的品德。

在路遙的作品中,倫理道德是作為衡量處世為人的標準。體現在家庭中,他特別重視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關系,即“仁愛孝悌”。在《平凡的世界》中,孫玉厚的家庭就是千千萬萬傳統農民家庭的縮影。孫玉厚自幼喪父,家庭貧窮,是他靠莊稼人的艱辛與勤勞,將弟弟拉扯成人,供弟弟上學,為了給弟弟成親,他背了幾十年還不完的債,而懂事較早的少安,為了弟妹的前程。“初中也沒有上,十

③三歲就回來受了苦”幫助父親支撐這個家。結婚后,他本可以和秀蓮“兩個人單

另過光景,日子會過得紅紅火火,”③但他不忍心也不會拋下家里一大群人,甚至因為秀蓮把給奶奶蒸的白饃拿一個給他,他第一次動手打了她。他們一家生活得很艱辛,但少安、少平、蘭香在任何時候,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長輩和晚輩。他們在貧乏的物質生活中相濡以沫。家庭成員之間關懷、體貼,尊老愛幼,在今天社會上,我們看到太多不贍養老人,為爭遺產兄弟姐妹不和的情況發生,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我們更應該珍惜好“仁愛孝悌”這份精神遺產。

義利關系問題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在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強調“先義后利”,要“見利思義”,反對“見利忘義”。在路遙的作品中,高加林在抗洪救災中,熱血沸騰,表現出一種冒險精神,完全沒有顧及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在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集體的關系上,完全從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的原則出發。而田曉霞的死則更體現了“舍生取義”,她在洪水中為搶救群眾的生命英勇犧牲了,她的生是美麗的,死也美麗?!扼@心魂魄的一幕》中的馬延雄在農民群眾掩護下躲藏起來,有可能擺脫困境,但他卻意識到兩派爭奪人的激烈斗爭迫在眉睫,為了減少群眾傷亡。他挺身而出,置自己的血肉之軀于不顧,卻制止了一場血腥的浩劫,悲壯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他的死也換來了正義的曙光?!饵S葉在秋風中飄落》的盧若琴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而選擇到偏僻的小學教書,到農村后在精神上不斷地得到充實,而劉麗英,拋棄老實忠厚的丈夫和可愛的孩子,貪圖物質享受和教育局長夫人的虛榮,最后卻“名利雙失”。就連《賣豬》

中的六嬸子在唾手可得的利益面前也表現出“君子式”的情操,不沾“公家”一點光,“在農業社,只要是公家的,就是一粒麥穗穗,她也要拾起放在公家的莊稼垛上”。孫少安在賺了錢后,首先想到的是為雙水村修建學校,造福于民,表現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義以為上”的做人準則。

路遙小說的另一個主題是敘寫道德上的善良。在他塑造的劉巧珍和德順爺爺這兩個人物身上,都寄托了中國傳統的美好品德,劉巧珍有著花朵一樣的美麗的外表,她雖是農村姑娘,卻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沒文化卻很懂道理,勤勞,樸實,善良,忠厚,她癡迷地愛著高加林,當高加林拋棄她時,她并沒有怨恨高加林。她可愛、善良、無私的奉獻精神,足以使人們的精神為之升華。而德順爺爺有著一顆極其善良的心,她愛村里的每一個娃娃,有好吃的總是往娃娃們手里塞,他無微不至地關懷著高加林,在巧珍和德順爺爺的善良里,我們感受到了一種人性美,人情美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從孫少平解救被胡永州“踐踏”的小翠的義舉中也感受到了,從盧若琴幫助被妻子拋棄的老實人高廣厚和他的兒子兵兵的仁愛里也感受到了,從金波與少平的友誼里也感受到了,„„路遙作品中對道德上的淳樸和善良,這些美好的東西,讀起來總是讓人感動。

具有很濃的鄉土情結的路遙,對民族傳統始終保持著極大的興趣。對于傳統倫理道德中的積極因素,他總是以偏愛的眼光,積極的吸收,創造性地表現在他筆下的人物身上,讀他的作品,總覺得他將人寫得太美、太善,以致于使我們懷疑在現代物質文明如此發達的今天,是否還有如此美好的人性?

三、路遙作品在傳統倫理道德影響下表現出的局限性

中國農村的發展,不僅引起了經濟結構的變化,還引起了家庭觀念、傳統和倫理道德觀念,審美觀念的變化。路遙在反映和表現這種變化的時候,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表現出對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偏愛和關注。在路遙筆下,我們很容易看到禮儀之邦的中國人身心上烙有的“禮教”印記。“儒家的崇尚道德完善的傾向支配著或約束著路遙作品中眾多人物的言行,即使有所觸犯、背逆這種道德的,心靈一定是負罪的。”①像他筆下的眾多女性形象,尤其具有這種道德化傾向,杜麗麗因為背叛自己的丈夫偷嘗禁果,被痛苦折磨得一塌糊涂;田曉霞、吳亞玲這樣的現代女性,但仍然莫不是“止乎禮儀”的。他在表現男女性愛上不越雷池半步,將男女之間的情愛純凈化、神圣化,這里顯示著作家的敏感以及些微的“柏拉圖”色彩。如盧若琴之于高廣厚,吳亞玲之于馬建強,少平之于惠英嫂的關系處理,也是這樣。作者對于傳統美德化身的劉巧珍大加贊賞,而對于非傳統美德的對立形象——黃亞萍卻給予了否定性的描寫。但是在劉巧珍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沉重得可怕的道德規范,劉巧珍自愿犧牲自己,讓高加林居高臨下地絕對占有,她在愛情上缺乏一種自強自立的精神,始終把自己放在依賴的地位上,她與高加林的愛情缺乏一種平等基礎,而高加林和黃亞萍的相愛則是通過精神交流達到的氣質和心靈的契合,最終作者對高加林的拋棄行為作出譴責,認為他的行為褻讀了傳統美德。那么,他繼續維持沒有愛情的兩性關系,又符合道德標準嗎?從這些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路遙對現代文化的選擇吸引或認同,在經濟生活改革方面比較大膽,在道德觀念的更新方面顯得比較畏縮。路遙的婦女觀基本是傳統的,帶有明顯的保守性。如劉巧珍、惠英嫂、秀蓮。婦女的解放程度被視為人類解放程度的重要標志,而路遙筆下流露出來的傳統文化中的男性中心傾向,證明了他在道德領域,處在儒家文化的陰影之下。

路遙的每一部作品都體現了他的人生哲學和生活理想,對積極人生的肯定,對消極人生的否定。但是作者過分強調環境的困難與艱辛使得作品的生活色彩顯得不夠豐富。即使是像《平凡的世界》這樣的長篇,孫氏兄弟的精神歷程也未免過于平白,過于平坦。對于他們來說,人生的主要問題似乎不是內心的選擇和靈魂的博戰,而是外在環境的限制和壓迫。這樣人生之旅艱難復雜的一面就很難得到深入的開掘和表現。“《平凡的世界》中的理想和浪漫具有撫慰鄉村游子精神的作用,卻不能給予他們更強大更現代的精神力量。”④

在我國傳統倫理道德中,“懲惡揚善”是思想基調和價值原則。傳統的延續,導致了中國傳統文學主題的單一和人物性格的單純,路遙筆下的人物,雖不可一概而論,但超出‘好人”、“壞蛋”的規范、性格復雜多樣的,的確很少有。對田福軍、金俊海、孫玉厚等人的贊賞,對田富堂的揶揄,對孫玉亭、王滿銀等的嘲弄,以及對李向前的同情,無不如此。并且,我們看到高加林由于拋棄了劉巧珍,最后遭到了譴責回到了土地,而劉巧珍盡管心理受到傷害,但人們對他的行為是給予肯定的,其實,作者可以對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再進行一些深入的挖掘。

路遙的小說中,由經濟關系的變化所引起的人們道德意識和倫理關系的變化呈現著復雜的形態。一方面,作家對經濟發展的興奮、快樂,及為改變自身命運的奮斗精神表現出贊賞。另一方面,卻為由此帶來的人情變異和道德意識的蛻變表現出失落和不滿。而在表現這一切時,他的感情又往往是傳統的,體現著他鮮明的道德標準。就像他說的:“我覺得,不管社會前進到怎樣的地步,我們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一種在生活中的犧牲精神,對我們永遠是寶貴的。”[5]

在當代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吹竭@樣一種現象:物質財富增加了,人們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卻下降了:拜金主義和人們之間表現出來的冷漠態度,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量存在,因此,我覺得我們應更好地傳承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的精華。

注釋:

①李繼凱.《矛盾交叉:路遙文化心理的復雜構成》,人民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P155-157 ②王寧.《中國文化概論》,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P247

③賀仲明.《<平凡的世界>現象透析》,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版P3

④賀仲明.《<平凡的世界>現象透析》,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版P398

⑤雷達.《詩與史的恢宏畫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版P99

參考書目:

1、王寧.《中國文化概論》,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李建軍,邢小利編選,《路遙評論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

3、路遙著,《平凡的世界》,作家出版社,2007年第1版。

4、路遙著,《路遙精選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第四篇:《中國傳統行政倫理文化》復習提綱

第一章

中國傳統行政理論文化概述

一、倫理:倫理就可以理解為: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復雜的社會關系,就應當遵循一定的道理和準則。比如說就像孟子所說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就像柏拉圖所說,由金子做成的國王是統治者,由銀子做成的貴族是執行者,由銅鐵做成的生產者是勞動者。就像霍布斯所說的人與人之間是戰爭的,要遵守自然律(自然法),洛克所說的自然法則。盧梭所說的人與人之間應有的憐憫和同情。

柏拉圖:人類社會的相互需要,人與人要相互配合。他強調素質的先天性差異,認為人一出生就存在著本質的優劣。人分“金、銀、銅”三個種族,進而分工。國王是由金子做成的;貴族和武士是由銀子做成的;生產者是由金屬銅鐵做成的。各個階層各盡其責,分工協作,不互相干擾和越位,理想社會。

托馬斯.霍布斯:人和人之間是一種戰爭的狀態,具有侵略性。 約翰.洛克:人與人之間不是戰爭狀態,人與人之間應尋求合作。

盧梭:人始終會有憐憫和同情。他們不可能對他們的同類做出最狠毒的手段來保護自己。人和人的關系一定有情感因素的支撐。

二、道德:指由做人應該遵守的原則和規范,更強調其內化而形成的個體人格品質。

三、“倫理”與“道德”的關系

(1)當表示現象、問題的時候,我們較為傾向于使用“道德”一詞;當表示規范、理論之時,我們較傾向于用“倫理”一詞。(2)道德更含有主觀、主體、內在的意味;“倫理”更具有客觀、社會、外在的意味。(3)倫理多傾向于從社會的角度提出的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道德多傾向于從個體的角度身體力行倫理規范而后有所得,道德的根源在于人心。

四、

4、行政倫理文化:行政倫理文化是人們對行政體系及其行政活動的態度、情感、信仰和價值觀以及人們所遵循的行政原則、行政傳統和行政習慣等的總和。

五、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

六、行政倫理文化是在行政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所形成的行政意識形態,它具體包括直接反映行政活動與行政關系的各種行政心理現象、行政道德現象和精神活動狀態。

七、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是王族貴族按血緣關系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其特點是宗族組織和國家組織合二為一,構成家國同構。宗法制是以血緣為紐帶,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的制度。

宗法制雖然在夏朝時期建立,但成熟與完備是在西周時期,它影響后來各時期的封建王朝。 宗法制的特點:1.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正妻)長子繼承制。這是一種以父系血緣關系親疏為準繩的“遺產(包括統治權力、財富、封地)繼承法。”,“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貴妾)不以長。”2.大宗與小宗。按照西周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嫡長子)和小宗。

1 周王自稱天子,稱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兒子(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在封地內卻是大宗。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內卻是大宗。從卿大夫到士族也是如此。因此貴族的嫡長子總是不同等級的大宗。大宗對宗族成員的統治權。

宗法制的目的在于保持奴隸主貴族的政治特權、爵位和財產權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同時也有利于維系統治階級內部的秩序,加強對奴隸和平民的統治; 宗法制對后世的影響:宗法制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不僅體現在政治體制上的皇位世襲制,形成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家國一體的“家天下”局面,而且作為一種制度、觀念滲透到了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形成了頗具東方特色的“以家族為中心、以等級為目的”的倫理文化形態。

1. 宗法制對中國古代社會政治上的影響,最重要、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形成了“家國同構”的政治結構形式。西周時期,宗法制與分封制緊密結合,使“按地域劃分的國家各級行政組織和按血緣劃分的大小宗族基本重合,國家系統的君統和家族系統的宗統,政權和族權緊密結合為一體,各級政權的首領均由一個大家族的族長、家長擔當”。于是,君臣關系和父子關系重疊,國家政治管理與宗族事務管理重疊。

2.宗法制對中國社會觀念的影響是,宗族血緣觀念相當濃厚。由于宗法思想的長期熏陶,中國人的血緣觀念超乎尋常的強大。親族之間的交往是中國人際關系的極重要的方面,親族之間的禮節規矩遠比別的民族多,親族圈是中國人重要的活動環境。而且,中國人還特別注重親族之間的遠近與長幼關系,以及與自己的血緣聯系方式。

3.宗法制對中國法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既有正面的影響,也有負面的影響。正面的影響,包括國家重視家庭、宗族的社會基層組織在法律的執行和遵守方面的作用;負面影響包括,宗法社會等級與特權的結合,影響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宗法社會,權利與義務是單方面的,卑幼對尊長只有服從,沒有權利,造成了官吏和民眾的奴才性格,民權精神難于生根、發芽等。

八、分封制。西周的一項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奴隸主國家政權,分封的對象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異姓功臣貴族、同姓王室貴族、先代帝王后代和遠氏族部落首領)分封到各地去做諸侯,建立諸侯國;被封諸侯的義務是:要服從周天子的命令,要為周天子鎮守疆土、要向周王貢獻財物,要派兵隨從周王作戰;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諸侯國有:魯、齊、楚、燕、衛、宋、晉、鄭等。 分封制的積極影響:(1)通過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周天子勢力范圍不斷擴大;鞏固了周天子的統治地位,同時維護了森嚴的等級制度;分封制使西周貴族集團形成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2)通過分封,擴展了疆土,開發了邊遠地區;(3)通過分封制,密切了同周邊各少數民族的關系,加強了民族融合。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4)通過分封制,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分封制的消極影響:西周后期,隨著諸侯國的日益強大,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大諸侯國為爭奪土地、人口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不斷進行兼并戰爭,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面,春秋時的楚王稱霸,是諸侯國對分封制的公開挑戰,大國(諸侯國)兼并小國,同姓國也彼此戰爭。戰國末年,葵丘會盟,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認,標志著分封制崩潰。周王室完全喪失了分封大權。

九、西周的“德”:西周文獻中反復強調的德主要指的是周天子的政行、德行、品德。如《周書》中強調天子要敬德、用德,否則天命難保。

十、西周的“孝”:“孝”是西周宗法政治的倫理基礎及立國之本。西周孝道的內涵,一些學者大體將其概括為兩項,即:孝養父母與祭祀先祖。也有學者將其劃分為奉養父母、祭享先人、繼承意志、敬奉夫君和勤于政事等五項內容。

2

11、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第二章 春秋戰國時代的行政文化

一、中國傳統行政思想的基本特點:

(一)強調尊君

1.尊君思想是古代行政管理的首要原則?;緝热荩?2.君王是上帝在塵世的化身,是天子,是九五之尊; 3.君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君權神授;

4.君權是絕對的。帝王對于土地、財富具有獨占權,對子民擁有操縱權。具有最高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

5.君權是政治安定和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二)主張重民

重民思想的核心內容是:承認民眾對整個政治體具有重要作用;強調施政要順乎民情、民意,實行愛民、利民、富民、恤民政策。具體內容有:

民是國家政治統治的基礎。

民心向背是政治興衰成敗的根本原因,失民必定亡國滅身。(得民心者得天下)

(三)重視治吏

通過治吏,有效管理行政事務,實現君對臣的統治。

1.尊賢任能。選官制度:軍功爵制,察舉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選官的標準:德才兼備(有德有才, 精品; 有德無才, 次品; 無德無才, 廢品; 無德有才, 危險品) 2.嚴考課、明賞罰??疾毂憩F、督課計劃。唐朝考課法,明朝考成法; 3.強化監察。監察機構逐漸完善; 4.褒廉懲貪。即反腐倡廉。

二、孔子“禮”的內容。第一,治國治民光靠政令、刑罰是不行的,要以禮治國。統治者根據禮的規范治理國家,就能夠獲得民眾的尊敬和服從;第二,禮是社會整合的準則??鬃诱J為禮所規定的名分等次是絕對不可僭越的,孔子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第三,以禮作為言行規范。一切行動都要以禮作為客觀準則:“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不合禮的現象不看,不合禮的聲音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不做。) 第四,要求人們的思想或認識不能超越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禮的規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三、 孔子“仁”的內容。 仁可歸納為如下幾點:復禮,克己,孝悌,愛人。

四、孟子的主要主張。(1)孟子的性善說。性善說是孟子整個政治思想的理論基礎。性善的核心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又稱為“惻隱之心”,即對別人不幸的同情心。(2)孟子的仁政說。孟子在政治上力倡仁政之說,并認為,能否實行仁政是國家興衰的根本。(3)孟子的王道說。孟子提倡王道,反對霸道,即所謂的“尊王黜霸”。他認為霸道是對王道的破壞與否定,而且只有實行王道才能統一天下,也只有統一才能安定,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五、商鞅變法

(1)核心思想:弱民、重刑、禁旅、抑商。

(2)愚民政策:其一,禁止民眾閱讀詩書。其二,禁止民眾自由遷徙。其三,禁止民眾與外國人交往。

(3)辱民政策:其一,加重對民眾違法的處罰力度,實行常年性嚴打,并建立連坐制度。其二,任用奸人。其三,按照等級尊卑穿不同的衣服。

3 (4)窮民政策:其一,打擊商人,抑制商業。其二,征收重稅。其三,將山林和湖泊收歸國有。

(5)商鞅變法的影響: 積極影響: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建化變法改革運動,順應了封建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商鞅變法標志著封建社會的形成。

通過改革,直接促使了秦國由一個落后的奴隸制國家轉而成為一個強大的封建國家;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壯大了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消極影響:1.商鞅變法中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盛行嚴刑峻法;后來秦朝殘暴的無比,與商鞅當年的變法有直接關系;

2.燔詩書,大量儒家文化及其它名家學派被毀,禁錮思想,毀滅文化;

3.重農抑商,導致直到清朝都是這種思想,生產力發展緩慢,資本主義發展不起來; 4.搞專制,導致國家逐漸僵化,失去活力。

第三章 秦漢時期的行政倫理思想

一、皇帝制度的創立

皇帝制度的基本內容:

皇帝號位的獨尊和神圣不可侵犯;

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而不受任何限制;凡行政、軍事、經濟等一切大權,均由皇帝總攬;

皇位必須在一家一姓中世襲,實行家天下制度(宗法制,姬發與姬旦),宣布自己為這個國家的第一個皇帝,后世子孫代代相承,遞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萬世皇帝。

二、建章立制,分而治之,中央行政方面,建立三公九卿。地方行政方面,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設立36郡。

三、對秦始皇的評價:

功: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杰出的歷史人物。

(1)順應歷史潮流,兼并六國,統一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諸侯割據的戰亂狀態。有利于人民的安居樂業和社會的安定進步。 (2)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專制制度的基礎。 (3)為了鞏固統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大修馳道等,促進了秦朝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發展,使秦的疆域空前遼闊。 過:秦始皇是一個殘酷的暴君。

(1)焚書坑儒,摧殘了先秦輝煌的中華文明,鉗制了人民思想的發展。 (2)實行嚴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嚴重剝削百姓。 (3)大興土木,窮奢極欲,修建宮殿、陵墓和萬里長城。 總的來說,秦始皇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是功大于過。

四、西漢察舉制的意義: 積極作用:(1)漢武帝通過健全察舉取士標準,親自選用干練有實才的官吏充任三公九卿及高級軍事職務,察舉制在大部分時間里起著積極的作用,它帶來了漢代英才輩出、功業興盛的局面,對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發展與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2)漢王朝之所以能在華夏文明史上成為一個強盛的封建王朝,成為當時舉世無雙的文明大帝國,這也與察舉得人才密切相關。(3)察舉制作為中國古代最早的系統的選官制度,經過局部變更

4 產生曹魏以后的九品中正制。特別是隋唐時期,為了彌補察舉客觀性差的弊病,逐步加大考試在其中的比例,最終形成了后期的科舉制。它對中國的教育制度、人才選拔制度有舉足輕重的影響。(4)察舉各科設置之初,頗能體現選賢任能的原則,也的確選拔出不少濟世之材。同時極大地促進了講習儒經的社會風氣的形成和教育的發展。 消極影響:但是察舉的主要特點是以主管官員(地方長官和中央各部門長官)的推薦為前提。加上察舉薦舉為主、考試為輔的特點,以及對倫理道德的要求,導致察舉制主觀性很強,客觀性差。因此到了實施后期,“聲望”是很重要的,于是,士人便沽名釣譽,弄虛作假,或者攀附權貴,賄賂請托。因而,士風日下,察舉不實。

五、東漢官制采用三公制:太尉、司徒、司空。太尉,“掌四方兵事功課”;司徒,“掌人民事”;司空,“掌水土事”,三公司職分立明確,軍事由太尉管理,民事由司徒管理,經濟由司空管理。

第四章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行政思想

一、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政治特征:(1)社會動蕩。(2)民族大融合。(3)門閥大政治。(4)江南大開發。(5)佛教大盛行。

二、曹操政治行政思想的內容:(1)重農:屯田制、抑制土地兼并(2)重實權(3).唯才是舉(4)重視領導核心(5)嚴刑峻法(6)遵循先王之道

第五章 隋唐時期的行政倫理思想

一、 唐代三省六部制:三?。褐袝【蛙妵笫?、重要官員的任免等事項,替皇帝起草詔旨,起草之責主要由中書舍人負擔。門下省負責審核朝臣奏章,復審中書詔敕,有認為不當者,可以駁回,駁正之權主要由給事中掌握。尚書省設在宮外,總領六部。中書、門下發出的制敕,皆由尚書省轉發到中央各部門及地方州縣,或根據制敕精神,制定政令,下達有關部門。是最高行政機構,執行機構。

六部尚書省下設有六部,分別為:吏部:負責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員;戶部:負責財政、國庫;禮部:負責貢舉、祭祀、典禮;兵部:負責軍事;刑部:負責司法、審計事務。具體審判另有大理寺負責。重大案件組織刑部、御史臺、理寺會審。謂三司審。工部:負責工程建設。

二、唐太宗時期的行政倫理思想

(1)主張“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唐太宗君臣以亡隋為鑒,經常探討國家的治亂興衰,君臣之道探討(君主正身首先要慎言語 ;其次,君主要謹言慎言;再次,君臣之間要相互信任);主張:“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的思想;行戒奢從簡,清靜無為,與民休息的政策。

(2)實行“納諫”之政 從諫如流

聞過補闕,獻可替否。 兼聽博納,集思廣益。 尊師聽教,以臣為鑒。 通下情,防壅蔽。 辯忠殲,去讒佞

5 正身黜惡,受諫則圣 (3)改革人事行政管理

唐太宗認為,“為政之要,惟在得人”。

主張廣開求賢之路,舉辦科舉考試,不避親疏,唯才是舉; 量才錄用,不拘一格,要量才授官 ; 用人貴在于精而不在多 ; 用人擇官的標準是德才兼備。

(4)行政效能思想“官在得人,不在員多” (5)倡導以法治國,反對單憑人治 (6)在民族管理上,主張華夷平等 (7)在對外關系上,實行門戶開放政策

• 第六章 宋元時期的行政倫理文化

一、王安石變法

(一)變法背景 三大矛盾

1、階級矛盾尖銳:北宋初年,統治者對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態度,導致三分之一的自耕農田淪為佃戶和豪強地主隱瞞土地,致使富者有田無稅、貧者負擔沉重,連年的自然災害加劇了農民苦難,因而造成各地農民暴動頻繁。

2、民族對立嚴重:北宋與西夏和遼國發生多次戰爭。由于軍隊渙散,指揮效率和戰斗力較低,導致北宋在與遼國和西夏的斗爭中常常失敗。

3、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突出:改革派(王安石)與守舊派(司馬光)斗爭激烈。 “三冗”危機

1、冗官,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權的方式來加強皇權,比如,宰相職位一般有很多人擔任,同時還設置了樞密使、參知政事、三司使(鹽鐵﹑戶部﹑度支),來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權。官職也不斷增加,導致北宋機構臃腫。

2、冗兵,政府為穩定社會秩序招收流民入軍,軍隊數量增加,軍費增加。約在王安石變法前20年,宋仁宗年間(1049~1054),當時北宋軍隊118萬人。每年巨額軍費開支。

3、冗費,冗官、冗兵導致政府財政支出增加,北宋政府還要給西夏和遼“歲幣”,與此同時由于土地兼并現象嚴重,富豪隱瞞土地,導致財政收入銳減,因而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財政危機。

(二)變法的直接原因:財政危機,終極目標:實現富國強兵

(三)變法失敗的原因:

王安石變法的失敗是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其最根本原因在于新法變革只是一場地主階級內部針對北宋統治危機的制度改良,沒有觸及社會的根本問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封建社會的矛盾。

1、變法的超前性與社會現實的落后性差距過大。王安石變法主要是應對危機的政治沖動,而不是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

2、新法的“斂財”實質導致社會基礎的喪失。王安石變法的最終目的是富國強兵,而不是富民。王安石的“理財”,實際上主要是在分配領域內損下益上,奪商人、地主、農民之利歸國家財政。

3、變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王安石明知改革“緩而圖之,則為大利;急而成之,則

6 為大害”,卻在變法中操之過急。

4、政策執行不力。條文與執行產生偏差,使一系列變法措施從安民走向擾民。

5、用人不當。變法派中,除王安石個人操守尚無非議,而他最重要的支持者與助手呂惠卿、章惇、曾布、呂嘉問、蔡京、鄧綰、薛向等人個人品質多有問題,有的當時就被視為小人。

6、變法派內部分裂。首先是變法核心人物宋神宗和王安石不能協調一致。其次是變法派內部出現反對派。

7、保守派強烈反對。以王安石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司馬光為代表的保守派之爭本質上并不是權力之爭,而是政策性的爭議;并不是要不要改革的爭論,而是怎樣改革的爭論。

二、宋代理學家的代表人物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

第七章 中國傳統行政倫理文化的核心內容—公忠、誠信、廉政、勤政、愛民

一、公忠:公忠的對象是祖國、人民、正義事業。“臨患不忘國,忠也。” “能上盡言于主,下致力于民,而足以修義從令者,忠臣也。”(忠于正義事業)

二、私忠:忠于某個人或某集團,如果忠的品質是面對某個人或某個集團;一般指的是君主、主人、權力集團。君主、主人、權力集團不奉行正道時,私忠的主體也就在忠于它的同時,必然是助紂為虐,是一種愚忠。

三、公忠的五層完整意義:第一義為盡心盡力?!墩f文解字》釋為:盡心曰忠。”;第二義為大公無私?!吨医洝穼?ldquo;忠”釋義為“中也,至公無私。”;第三義是忠貞不二,即忠的主體對忠的對象堅定不移地奉獻,始終如一。 孫中山先生說:“我們做一件事,總要始終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犧牲,亦所不惜,這便是忠。”;第四義是堅守正道:“忠”作為一般品質,要在終極倫理品質和終極行為規范的指導下運作,忠的對象必須是正義的人類事業,忠的行為必須符合正義與仁愛之原則。第五義是出自內心的真實感情,“誠心以為人謀謂之忠。”此五種意義,共同構成“忠”的完整意義。缺少當中的某一項,“忠”就會發生變異。

四、罷黜百家,表章六經,是董仲舒建議漢武帝實行的統治政策。

五、中國民間的三大青天:包拯“包青天” 海瑞“海青天” 曠鐘“況青天”。

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抖Y記·大學》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后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后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七、廉政文化,是人們關于廉潔從政從業的思想、信仰、知識、行為規范和與之相適應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評價的總概括。廉政文化的主要特性有四個:一是主體的大眾性,

7 主要表現為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潔氛圍,以健康向上的廉潔文化充實社會公眾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權力性,主要表現為掌握社會公共權力的管理者廉潔自律,執政為民;三是實施的職業性,主要表現為各職業階層的從業人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四是組織的公共性,主要表現為機關、團體等社會公共組織處事公道正派,誠實守信,廉潔高效。

八、政府誠信:它強調是的政府的誠信。是指政府作為誠信主體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要貫徹“誠實守信”的道德原則。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政府的權力與責任一致,二是政府的政令要與行動一致,三是政府的決策前后要一致。

第八章 行政倫理文化的內涵及構成

一、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動所追求的目標,是指公共組織和行政工作人員從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種資源與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間的比例關系。這里所說的各種資源,是指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以及其他各種有形無形的各種資源;這里所說的成果,是指管理成果;它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質成果,也可以是無形的精神成果;這里所說的效益,既是指社會效益,也是指經濟效益,但主要是指社會效益。

二、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屬于自律范圍,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范。

職業道德的特點?

(1)職業道德是一種職業規范,受社會普遍認可。 (2)職業道德是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

(3)職業道德沒有確定的形式,通常體現為觀念、習慣、信念等。 (4)職業道德依靠文化、內心信念和習慣,通過員工的自律實現。 (5)職業道德大多沒有實質的約束力和強制力。

三、行政精神是行政意識發展水平及其積極成果的體現和概括。行政精神同行政意識具有共同性,二者同屬于社會的精神生活領域,都以行政實踐為產生基礎,都是對現實行政關系與活動的反映。

四、主體行政倫理文化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動中,實際擁有和行駛行政權力的個體或組織的行政意識;客體行政倫理文化是在行政管理活動中,不直接擁有或行駛行政權力,并作為行政管理對象的個人、群體或組織的行政意識形態。

五、行政心態(自發性、非理性和不穩定性);行政意志(具有強烈的目的性)

六、行政主體:首先應明確:我國的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職權,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國家行政職權,做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本身擔責的組織。在我國,行政主體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客體:行政管理的客體是國家事務、社會公共事務和行政機關的內部事務。

七、行政心理是行政關系體現者(個體的、群體的、組織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感情、性格、能力的總稱,以及對行政關系和行政活動自發的感性反映形式。

行政心理的特征

行政心理的特征包含直接性、時代性和內在性。

(1)直接性。是人們在實踐管理中的一種直接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感情、性格、能力的總稱,最初發生于人們的日常交往,是以日常經驗的形式所表現出來對社會現實的直接感受,即是通過人們的親身體驗來實現的。

(2)時代性。行政心理是時代的產物,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行政心理。(民主心理不同時代的內涵)

8 (3)內在性。行政心理是人們通過心理活動狀態來支配行政行為的,具有內在性的特征。二政策、觀念則是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的外在體現。

八、行政人員的心理素質要求

(1)競爭開拓的心理。在公平競爭中實現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要求,因此,行政人員必須要具備歡迎競爭、投身到競爭中去的良好心理。

(2)堅忍不拔的心理。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會面臨許多問題和挑戰,有不少的困難險阻,任何情況下,需要在勝利面前不驕傲、困難面前不氣餒的健康心理,在挫折、困難面前要有堅忍不拔的心理。

(3)虛心求教的心理。行政機關人才濟濟,在工作中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別人請教,不僅對于業務能力的提高有幫助,而且有利于組織內部團結、有利益組織內部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形成。

九、行政人員的心理素質培養途徑

(1)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2)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社會變革

(3)完善政治制度

(4)提高認知能力

(5)保持快樂穩定的情緒(積極歸因、宣泄、自我安慰、注意轉移)

十、行政道德的功能:

(1)導向功能。行政道德是社會規定的國家行政人員的行為法則和規范,是國家和社會公認的。行政道德通過清楚地告訴行政人員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社么是善,什么是惡,對行政人員的行為起明確的導向作用。行政道德的導向作用還體現在社會道德方面,即通過良好的行政道德,為社會的發展指明方向,樹立榜樣。

(2)激勵功能。行政道德的導向功能也具有激勵的功能。它通過道德榜樣的力量,激勵行政人員的道德水平從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從不盡完善或有缺陷的人格向完善而健康的人格發展。

(3)規范功能。行政道德以善惡標準來評價和規范行政行為,約束行政行為。

(4)調節功能。對于行政管理過程中出現的矛盾,除了可以通過法律、制度等手段進行調節外,還可以通過發揮行政道德的調節功能,促使矛盾的解決。行政道德是通過內心信念的道德評價來實現的,因此,它具有自愿性和自我調節性,通過道德自律產生心悅誠服的良好效果。

(5)控制功能。導向功能是事先發生的,是行政人員的行為沒有發生之前,為其提供引導和示范;控制功能是事后發生的,即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行政行為進行控制。通過對偏離或超越行政道德、但沒有觸犯法律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來達到控制行政人員行為的目的。屬于軟控制。

19、社會主義行政道德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核心原則和總原則,這不僅是由于社會主義行政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我國行政管理的性質所決定的。 十

一、行政人員行政道德修養的要求

(1)要有自覺的認識。道德作為一種“內心立法”是通過人的自覺性來實現的。要求行政人員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加強行政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覺地、主動地通過自我教育、自我改自我磨練、自我提高來力高自我修養。 (2)要進入“慎獨”的境界。“慎獨”是我國古代對道德境界的最高描述。指的是一個人在沒有受到任何人的監督,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仍能潔身自好,自覺地遵守道德規范。 (3)要有科學的精神。要求行政人員要懂得經常用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客觀地審視自己,客觀地分析社會現象。

9 十

二、行政的公共性具體表現在:行政機關及其人員行使的是公共權力、追求的是公共的行政目標、承擔的是公共行政責任、完成的是公共的行政任務、服務的對象是全體的社會公眾。

十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行政精神包括:勤政為民的精神、忠誠于國家的敬業精神、勤儉節約的艱苦奮斗精神

十四、社會主義行政文化中的行政精神的主要內容包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精神、忠于職守勤勤懇懇的敬業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實干精神、積極開拓的創新精神。

第九章

當代行政倫理文化

一、公平:倫理學中的公平是一種行為指令和評價標準,對個人、團體、政府起引導、規范作用,表現為人們對某種社會秩序的渴望。

公平是公共行政的主要倫理原則之一。 公平概念的規定: 公平含有平衡的意思。

公平應包含權利和義務的對等關系。

公平還包含著社會關系的和諧和人類生活幸福。

二、民主:在行政管理活動中,充分接納社會成員的廣泛參與,充分注重公民的自主治理,并通過公共行政體系的組織、機構和程序設置和公共政策的制定為公民對公共事物的參與和自治提供充分的支持。

三、柏拉圖的正義觀

柏拉圖認為:“各盡其職就是正義”是一種主觀的價值判斷,一種行為、狀態是否正義就涉及到三個要素:人、社會和與人直接相關的事物。人是正義反映的主體,也是評價正義的主體;社會的形成歸于人的產生和結合,社會對人的分工、分配起著重要作用,個人得不到與他人平等的地位、待遇,往往歸結于社會的不正義(公平);而與人直接相關的事物,如地位、資格、自由等,其多寡優劣主導著人們的評價。

四、羅爾斯的正義觀

約翰·羅爾斯,美國政治哲學家、倫理學家、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學者羅爾斯提出了正義的兩個原則,其一,對制度來說的正義原則有二:第一,個人都有權擁有與他人的自由并存的同樣的自由,包括公民的各種政治權利、財產權利;第二,是社會的和經濟的不平等應這樣安排,使它們(1)被合理地期望適合于每一個人的利益;而且(2)依存于地位和職務向所有人開放。羅爾斯還指出了可表示如下的更一般的正義觀:“所有社會價值--自由和機會、收入和財富、自尊和基礎--都要平等的分配,除非對其中一種價值或所有價值的一種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個人的利益 。

第十章 行政倫理建設

一、制度,也稱規章制度,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了維護正常的工作、勞動、學習、生活的秩序 ,保證國家各項政策的順利執行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訂的具有法規性或指導性與約束力的應用文,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

10 公約的總稱。制度是制約人們行為,調節人與人之間利益矛盾的一些被社會承認的規則。

二、美國的行政倫理的機構:眾議院行為規范委員會、眾議院常設機構--道德委員會、美國政府倫理辦公室、監察長辦事處

三、美國的社會監督機制:

(一)非營利的民間組織:

1、改進政府工作協會;

2、公仆廉政中心;

3、公務員政策中心

4、關于政府行為的私有調查機構;

5、卡門考草根游說組織

(二)美國公共倫理的研究、咨詢、培訓:美國公共事務管理科學院(NAPA)、美國倫理咨詢公司、美國州評論員倫理委員會私人倫理咨詢機構、美國的高等院校

11

第五篇:第三章 中國傳統宗教(12學時)第四章倫理道德

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

《中國傳統文化》講義

主講人:陳力祥

1 第三章 中國傳統宗教(12學時)

教學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中國古代流行的主要宗教,進一步認識道教的流變與發展和佛教的興盛與中國化,并得出佛教、道教與儒家思想鼎足而三構成為整個中古時期思想意識形態的基礎這一重要結論。

教學內容:

第一節 中國原始宗教

一提起宗教,不少人就把它和封建迷信結合在一起,認為宗教界的求神拜佛、燒香叩頭是愚昧的、可笑的。其實這種看法是片面的、愚味的。宗教還有其深刻的內在蘊涵,宗教也是一種文化現象,要了解中國文化,不懂得古代宗教是極大的缺憾。有些人被‘法輪功‚迷惑,說明人們還不能理性地認識宗教,不能區分宗教與邪教的本質不同。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一、什么是宗教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是宗教?宗教的本意是什么?

宗教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屬于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宗教教徒相信在現實世界之外還存在著超自然、超人間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著自然和社會,因而對之敬畏和崇拜。文化學家泰勒說:‚宗教是對神圣的存在物之信仰’。馬克思主義認為:宗教是支配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神、自然在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自然人的心靈死亡祖先等以超人間的形式出現宗教的本義,是指人與神的一種關系。所謂‚神?,是某種被神秘化了的超自然力量,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蘭教的‚真主?、佛教中的‚菩薩?、道教中的‚神仙?。人們信仰這些神秘的偶像,謀求心靈安慰與心理平衡,于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宗教活動。

二、宗教也是一種文化現象

在凡夫俗子看來,宗教是迷信,是對神秘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但是對于藝術史、文學史、哲學史及科技史的研究者來說,他們一致認為宗教也是一種文化現象。為什么說宗教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呢?

1、宗教的產生是人類精神文化活動的結果,是人類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環節。關于宗教的產生各國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有‚魔術說?,認為宗教起源于原始人的巫術魔術。古人解釋不了洪水、地震、電閃、雷嗚,于是就用巫術魔法舉行祭祀儀式來與之溝通,進而產生了對它們的崇拜。還有‚靈魂說?,認為宗教起源于人對‚生?的崇拜和對‚死‘的恐怖;還有‚生氣說?,認為宗教界是對生命和靈氣的信仰和崇拜。不管是哪種說法,他們的共同點是宗教都屬于人類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是人類對自身的本質與自身與自然界相互關系的一種自我意識。因此我們說宗教的產生是人類文化活動特別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宗教的發展與各種文化現象有聯系。宗教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更與各種文化現象結下了不解之緣。宗教涉及到政治、經濟、歷史、哲學、繪畫、雕塑、書法、建筑

2 等廣泛的內容??v觀人類發展的歷史,幾乎所有的文化形態都與宗教有密切的聯系;步入道觀寺廟,你會為宗教雕塑的特有魅力所折服,你會為塑像旁邊的壁畫和書法藝術而贊嘆不已,你會從和尚尼姑們的生活習俗和虔誠的禱告中得到解脫。如果我們剝去宗教的神秘外衣,它里面蘊藏的豐富而珍貴的文化遺產確實是一個深遠的文化寶庫。如果我們致力于研究哲學、科技(化學——煉丹)、藝術、建筑、就會發現宗教當中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值得繼承和借鑒的東西。宗教是一種國際間的共同文化,是人類共同的精神文明的向導。它對人類的各個方面尤其是精神文化方面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谝陨蟽牲c,我們說宗教是人類的文化現象。

三、中國遠古宗教

宗教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萌芽于舊石器時代的中期。在原始社會里,它以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神靈崇拜等形式表現出來。在人類走向文明的過程中,它逐漸形成包括教義和神學,經典、教義、戒律規矩、組織機構等一整套宗教體系。其中某些宗教由多神教演變為一神教,國家的宗教演化為世界性宗教(佛教印度—亞洲—世界)。世界各國的遠古宗教產生于魔術、靈魂信仰和崇拜中國的宗教則起原于自然神崇拜,動物神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

1、自然神崇拜:

所謂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諸如日月星辰,風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現象神化,進而把它作為一種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護和賜福。自然的人類難以駕馭的自然物都可能成為遠古人類的崇拜物。它表現為人們把諸如山岳峽谷、江河湖海、日月星辰、石頭、洞穴、風雨、雷電、水火、等自然物及自然力視作具有靈魂、意志超人力量的對象加以崇拜。人們崇拜自然物的行為常常以唱歌、跳舞、繪畫、雕塑以及食物、金錢供奉,甚至殺人殺性畜等活動來表達人們對自然物的敬畏,寄托人們的希望,祈求它賜福避災。人們在寺廟和山上的面對自然物燒香叩頭的行為即屬于自然物崇拜。

‚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離開了太陽動植物都不可能生長,于是自遠古時期,直至夏、商周三代我們的先人都很崇拜太陽。在原始彩陶上有太陽神或太陽圖案,在各種典籍上有人們對太陽神崇拜的記載。日神是群神之首,太陽是人類最先的崇拜對象?!逗篝嗌淙铡飞裨拏髡f中說:十日并出,植物枯死。羿射去九日,民得安寧。古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是阿波羅。

除了對日神崇拜外,中國古代還盛行月神崇拜,在不少少數民族地區,崇拜月神的尤多。鄂倫春族在發生月食時,競相敲擊一切能敲響的東西。漢族也有這種習慣,稱之為防止‚天狗吃月亮?。八月十五祭月儀式流傳至今。

對山神的崇拜,對河神的崇拜也很盛行。歷代皇帝登基后舉行封禪天地的重大活動,說明人們對山神的崇拜,而‚河伯娶婦?的傳說。則證明戰國前人們有祭河神的習俗,除此之外,夏朝以前,人們還有崇拜風、云、雷、雨的習俗。美州印第安人對太陽和月亮的崇拜尤甚。

2、動植物崇拜和圖騰崇拜:

遠古時期,人們對寵大的獅、虎、豹等動物是既害怕又崇敬的。人們對養活自已賴以生存的植物也懷著敬畏的心情。認為動物和植物都有靈性,因此把它們當作神靈崇拜。這是原始社會的先民普遍具有的宗教意識,如原始彩陶和青銅器上多為動植物圖案,與動植物崇拜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是圖騰崇拜。

3 圖騰崇拜也是原始社會中流行的一種宗教信仰,‚圖騰?是印第安語‚它的親族?的詞的音譯,在那時原始人相信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有著神秘的親屬關系或其他特殊關系。此物就成為這個氏族的圖騰,成了這個氏族的保護者和象征、多數氏族的人動物(如熊、狼、鷹、鹿等)為圖騰,并往往以它命名,人們以本氏族的圖騰禁殺禁食,還時常舉行崇拜儀式。傳說中國上古時期的黃帝曾訓練虎、豹、羆、貔、貅6種野獸與蚩尤等部落作戰。其實,這6種動物就是黃帝部落所屬的6種氏族的圖騰符號,另外奧大利亞東南部的一些部落還分性別搞圖騰崇拜,男子以蝙蝠為圖騰,女子以夜鷹為圖騰??梢妶D騰崇拜是遠古人類的一種普遍的宗教行為。崇拜者把圖騰視為自已群體或個人的保護者而對其敬畏、崇拜。有些氏族曾禁殺、禁食甚至回避視為圖騰的動植物,但有的氏族卻在舉行一定宗教儀式中宰殺和食用它,企求圖騰之優良特性傳承給氏族成員體內。圖騰崇拜可能對推進人類由血緣亂婚雜交向氏族外婚制轉變有一定的影響,相同圖騰不能婚配,也可能對提高人類身體素質和形成民族的文化和心理有深遠影響。圖騰崇拜的遺跡至今在一些少數民族猶存,如中國民間對龍的偏愛,一些國家在國旗上飾以獅、鷹、象等圖案(泰國——象)。美國——禿鷹

遠古時代的人由于不能解釋做夢、生死等現象,普遍地認為有一種獨立于身體之外或不隨形體的滅亡而消失的精神實體,即靈魂。由于這種靈魂不會死亡,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具有超人的能力,原始人既懼怕受到它的危害,又希望能得到它的恩賜,久而久之,不死的鬼魂成為人們普遍崇拜的對象。這就是鬼魂崇拜。

3.生殖—祖先崇拜

與鬼魂崇拜緊密聯系的是祖先崇拜。先民對自身的繁衍非常關注,由此產生臶熱的生殖崇拜。而且,生殖崇拜與祖先崇拜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生殖崇拜根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包括對女性和男性的崇拜。女性被先民認為是繁殖人種的決定因素,因此,人們把女性作為創世神、始祖神加以頂禮膜拜。后來,隨著男性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便轉向了男性崇拜。

祖先崇拜是一種以祖先的‚靈魂?為崇拜對象的宗教信仰,同樣也流行于遠古社會。當時人們認為死去的祖先的‚靈魂?仍然存在于人間,為了使它不擾亂后代的生活,并祈求得到祖先它的保護人們就舉行一各種形式的安靈祭,于是出現了祖先崇拜。祖先崇拜長期保留于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之中。祖先崇拜萌生于舊石器時代中期,大量的墓葬考古能證明這一論斷,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母系氏族產生以后,氏族的女祖先,生前是本民族生存、發展的奠基者,死后便受到民族成員的崇拜。當父權制取代母權制以后,人們轉而崇拜男性祖先。在以血緣為紐帶的社會中,崇拜祖先之靈成為社會意識禮儀制度。歷代皇帝都設臵祖先靈位,定期祭司。漢族普通百姓長期存在著家家供奉祖先牌位,設臵家族祠堂表達對祖先亡靈的尊崇。港臺大戶人家至今臵設祖先牌位供奉。

總之,遠古宗教反映了遠古人類以自然和人類自身問題的模糊認識,也說明了人類具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它是人類文化的最初精髓之一,也是后來宗教發展的基礎,對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影響極度大。人類不能沒有信仰。

第二節 道教

一、道教產生與流變

道教是在中國古代社會宗教信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宗教,具有漢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點,是產生于中國本土的一種宗教。

道教的主要思想淵源,或者說道教的起源,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中國古代的鬼魂崇拜,特別是殷商時代的巫術祭祀鬼神。

二、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主要是戰國秦漢時代的方士求仙采藥、練丹術。

三、秦漢時期的黃老道。

四、道家哲學與陰陽家思想的影響較大。

五、陰陽家哲學。主要是老子和莊子的哲學和鄒衍的陰陽五行術。

道教成為一個有組織的獨立的宗教,豎起宗教的旗臶招兵買馬,始于東漢時期,創始人張陵,在巴蜀(四川)創立了道派,也代人治病,因入道人須交納五斗米,故稱為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張陵的孫子張魯在三國時期的漢中建立了割據政權,勢力很大。他控制的范圍內,對過往窮苦百姓,無償供給食宿。張魯的政權持續了二十年,后來被曹操所滅。張陵被道教徒尊稱為張天師,他的子孫后代,也都沿用天師的稱號。

東漢時道教還有另一個教派叫‚太平道?,是農民起義黃巾軍的首領張角創立的,信奉黃老道《太平經》,‚以善道教化?,符水治病。張角的‚太平道?曾征集徒眾十萬。黃巾起義失敗后,太平道受打擊。

魏晉時道教有一個大發展。東晉時的葛洪撰寫了《抱樸子》內外二篇,內篇屬道教,整理并闡述了戰國以來神仙方術理論,認為世人通過修煉吞丹而得道后,可不死而登仙。與此同時,‚天師道?在江東盛行,即張陵的后代。

南北朝時,嵩山道士寇謙之創立‚北天師道?。廬山道士陸修靜創‚南天師道?,都與張陵有繼承關系。

隋唐兩代是道教的興盛時期,因為隋唐兩代有許多皇帝相信道教,唐代開國皇帝以老子為自已的祖宗,所以唐代皇帝及親眷多信道教(武則天信佛教)。宋代道教在真宗和徽宗時最為興盛,大建宮觀。出現了許多道教學者。多強調氣功健身修煉。

唐宋以后,南北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各宗派逐漸合流,到元代歸并于以符箓主的‚正一派?中即‚正一道?。同時,金元時期,王重陽創立了以道為主,兼容儒釋的‚全真道?。從元代開始,道教正式分為‚正

一、全真?兩大教派。明代仍繼續流傳,清代日漸衰落。

二 、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義

道教雖然派別繁多,但道教都有共同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義。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他們所說的‚道?出自老子《道德經》,但在道士眼里,道是宇宙萬物之本源,同時又是‚靈而有性的?‚神異之物?。宇宙、陰陽、四時、萬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與‚道?并提的是‚德,?道之在我者就是‚德?,故道教規定信徒要‚修道養德?。他們認為:‚道?乃‚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萬象‚因之而生?,五行因之而成。得道成仙,不管是誰,只要認真修道養德,都可以成仙。

5 道教信奉神的最高神是‚三清尊神?,一是;‚玉清元始天尊?即天寶君。二是:‚上清靈寶天尊?,即太上道君。三是:‚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老子),此外還有玉皇大帝等四個帝王,風雨雷電、土地、灶君、門神、財神等等大大小小的眾神;歷史上的圣哲賢才和中孝英烈,如關羽、岳飛等,也是道教奉祀的。以上都是道教信奉的神。

道教的最終目標是:‚得道成仙?,經過‚修道養德?能使人返本還原,與道合一,最終成為神仙。成了神仙就能靈魂常在,肉體永生。傳說中道教中有八位俗胎凡子修煉成仙,這就是道教八仙——鐵拐李、鐘離權(漢鐘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此外,道教供奉的仙還有各種天仙、地仙、尸解仙、日月五星、二十八宿諸星、北斗星、四方之神、各種守護神、引業神、功能神、等等,可見道教崇拜諸神各仙已形成一個龐大的神仙系統。

如何修煉才能得道果、成神仙呢?不同的道派有不同的修煉方法:

1、丹鼎派、全真派信為通過內修(吃丹)煉養,即可達到長生久視之目的。

2、符箓派、正一道則認為符箓咒語和氣功就可以消災求福、祛病延年。至于具體的修行方法,道教有一系列的道功、道術。道功指修性養神的內養功夫,如清靜、寡欲、息慮、坐忘、守

一、養性、存思、抱樸(過樸素生活)。道術指修命固本的具體方法,如吐納、導引、服氣、(氣功術)加上服食神丹、藥餌即可,根據教義之別,道士分出家和居家兩種。有的道士以祛實治痛為主,有的以煉丹服食求長生成仙為主,道教的經典著作是《道藏》,它是道教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經書之集大成,內容龐雜,除道教經書外,還收錄了部分諸子百家著作。對道士來說,其中主要有價值的是各種經典、記論、戒律及修煉辦法。其中,一般道士必讀的篇章有:《道德經》、《三洞箓》、《洞玄箓》、《上清箓》、《玉皇經》、《清靜經》等。道士念經就是誦讀和背讀以上文章。

根據以上介紹,大家可以聽出來,道教吸收和融化了許多中國傳統的東西,如氣功健身祛病強身、煉丹吃丹藥,因而與中國古代文化的關系十分密切。

道教的基本教義是:長生久視、全性保真。 長生久視;道教相信人生只是一個有限的時間過程,卻要想方設法使自已長壽。‚長生?就是高壽,年齡大視力卻很好就是‚久視?,才是健康的長壽者。而真正的長壽者是對道的體悟,正如老子所說;‚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得道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全性保真,就是永遠保持自已的天性,做‚赤子?‚嬰兒?類的真人,道教認為,得道之人,不是權勢,地位顯赫之人,而是‚赤子?‚嬰兒?類的真人。他們無知、無為,真正處于純真、樸實、自然的狀態,卻不被外物所傷害,完全保持自已的天性。

要想全性保真、長生久視,首先,必須采取自足的生活態度,因為五色、五味、五音等令人心跳的人間享受,其實都是對人的挑逗和誘惑,應該拒絕這些物質和精神的誘惑,滿足于清淡簡樸的生活,過一種‚抱拙守樸?的生活。不知足是起禍之端,知足者才能常樂。知足才不會招致屈辱,適可而止才不會遇到危險,從而達到長生久視的境界。

其次,要學會守氣,學會關閉自身的感覺通道,學會心齋坐忘,真正達到忘我、忘他和忘忘的境界。要專守一竅,吐納運氣要像嬰兒那樣平和,清除雜念,凈化心靈。唯有如此才能‚全性葆真?。

道教的教義可以讓人們在緊張紛爭的生活中平抑內心的躁動,尋找靈魂的港灣,也可以讓人們在逆境挫折中得到精神撫慰和生活的勇氣。不過對于我們來說,道教中那種不求上進、明哲保身的成分是應該警惕和批判的。

三、道教與中國文化

這是我們了解道教的歸宿,因此也是學習的重點: 第一,道教對中國古代科技的影響。

在一般人看來,宗教是迷信,是反科學的,但事實上道教與不少科學學科有關。比如道教與古代尚未與冶煉術分家的化學有密切的關系。道士們為了煉造長生不老的金丹,他們做了許多實驗,并且把煉丹術用文字記錄下來。正是他們的常年的煉丹活動和著書立說,為古代化學作出了令人驚嘆的貢獻,晉代葛洪在,《抱樸子〃金丹篇》中記錄了煉丹過程中的各種化學反應。對火藥的發明很有影響。再比如道教與古代醫學、藥物學也有著密切的關系。道教煉丹家為了煉丹在不知不覺中成了醫學和藥物學專家。晉葛洪、南天師道代表人物陶弘景都有大量的醫學著作,對古代醫學和藥物學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特別是隋唐之際的著名道士孫思邈,對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著有《備急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合稱《千金方》,共收集800多種藥物,5300多個處方。他首創復方,提出一方治多病或多方治一病的方法;主張獨立設科,重視婦科和兒科。在研究煉丹術的過程中,對火藥的發明有所推動。孫思邈對今天的醫學和醫學院的大學生仍有影響。醫學開處方有時仍用孫思邈的處方,中醫學院的學生仍要學習孫思邈的文章把他的文章當作醫學古文來研讀。

道教對古代醫學的影響,還表現為氣功方面?,F在早晨和夜晚市民們煉氣功已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道璀燦的風景線,其實他們正在修煉的氣功,都源于道教,只是現代人對道教修養方法的一種運用,比如講究守一存思服氣,比如要求清靜、息慮、守丹氣,都是古代道教的現代化運用。

第二、道教對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影響:

道教對文學的影響比較明顯。比較突出的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魏晉南北朝,唐詩都有大量的道教色彩很濃的作品。小說,從魏晉南北朝到明清,許多作品深受道教的影響。中國古代的詩歌有不少表現神仙、道士的作品,李白自號謫仙人,寫了許多與道教有關的作品,魏晉南北朝時的志怪小說,其代表作是東晉干寶的《搜神記》?!端焉裼洝肥侵竟中≌f集名,共20卷。書中多記敘神怪靈異之事。它對唐傳奇,明清志怪小說影響很大。唐代傳奇短篇小說中也有不少宜揚道教的作品,明代余象斗等人的《東游記》、《南游記》、《北游記》寫了八仙、靈官大帝、真武大帝等。明代的許仲琳的《封神演義》,借武王伐紂的故事,借神魔斗法大力宣揚了‚三教合一?。此外,馮夢龍的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凌夢初的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中也有一部分篇章是宣揚道教的。對戲劇的影響,元雜劇分十二科,第一科就是‚神仙道化?。另外,道教對中國古代的繪畫、音樂都有一定的影響。需要補充的是道教對雕刻建筑、繪畫等藝術也有影響。

第三、道教對中國古代民俗的影響

在中國古代道教對信道的不信道的各族人民都有影響,結婚拜天地,幾乎流傳至今、在當今的農村,人們對道教供奉的眾神都很恭敬,祭臺上貼上‚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旨在為一家人祈福保平安,還有桃符,在漢代是用桃木木板畫神象,后來在桃木板上寫上神的名字,最后演變為用紅紙寫春聯.這些風俗均出自道教.年畫上鐘馗、關公都是道教崇拜的神仙。

綜上所述,道教是本土教,它源于中國又對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產生過極大的影響,

7 道教蘊含著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許多問題都能在道教中找到答案。魯迅先生曾指出了道教是‚中國文化的根砥之所在?。

第三節 佛教

一、佛教原始教義與東傳

1、 佛教的基本教義:

佛教產生于公元六世紀的印度,創始人姓喬達摩,名悉達多。 釋伽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即‚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的圣人。他又被稱為‚佛?或‚佛陀?。意思是‚覺悟了真理的智者?。

釋伽牟尼確有其人,他是古印度凈飯王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他對世間的種種苦難和生老病死苦苦思索,又讀了不少書,但始終找不到解脫人間苦難的答案。于是在他十九歲時(一說二十九歲),舍棄了王位,離開了妻子和一個兒子,剃發出家.他父親勸他無效,只好在親族中選派五人隨他一起出道。他們到深山修練苦行六年.嘗夠了艱苦辛酸,但毫無收獲.六年后的一天,他在河里沐浴,接受了一個牧羊女的牛奶?;謴土藲饬?隨后他獨自來到波羅奈城的一棵菩提樹下,鋪上了吉祥草,向著東方盤腿做著打坐,發誓說:我今,如不證到無止大覺.寧可讓此身粉碎,終不起此座.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打坐沉思.終于在一天夜里,戰勝了最后的煩惱,悟到了解脫煩惱的真理,大徹大悟盡除煩惱,證成佛果,立地成佛了。

釋迦牟尼悟到的真理是:世間一切都是因緣而起的假象、幻影、都是空的。因此人們對世間的一切都不必刻意追求。對一切都無所追求、執著,就沒有煩惱了。

釋迦牟尼悟道成佛后,就開始收徒傳法。他的主要傳教地區是印度。公元前485年他病倒了。隨后在河邊洗了個澡。在一處四面都有菩提樹的中間安臵繩床。枕著右手側身臥著。后來所有的臥佛像(即佛涅磐像)都是這種姿勢。佛逝世后,遺體火化,八國信徒將佛的骨灰分成八份各在本國建塔安葬?,F存有釋迦牟尼的兩顆牙齒,一顆在香港。

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中心理論是‚緣起說?, 他們認為世間萬物萬事均因緣而生,因緣而滅。‚因?指產生事物的直接原因,緣指產生事物的間接原因。緣起說認為:萬事萬物都處在一定的因果聯系之中,并隨著因果關系的改變而改變。其典型的表述形式為:‚因此有彼,無此無彼;此生彼生,此滅彼滅?。諸佛因為覺悟了緣起法,才得以成佛。故后世有‚見緣起即見佛法身?的說法。其具體的運用實例則為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又叫十二緣起。這是印度佛教的基本理論。由①無明②行③識④名色⑤六入⑥觸⑦受⑧愛⑨?、庥孝仙欣纤澜M成。佛教以十二緣起為理論觀察和解釋人生。認為人生死輪回的因果鏈條包括十二環,即由‚無明?緣‚行?,由‚行?緣‚識?,由‚識?緣‚名色?,由‚名色?緣‚六入?,由‚六入?緣‚觸?,由‚受?緣‚愛?,由‚愛?緣‚取?,由‚取?緣‚有?,由‚有?緣‚生?,由‚生?緣‚老死?。

總之,十二因緣是說明人生苦難的原因以及從輪回中解脫出來的途徑。中心是世界是苦的,主張前世因果,概括為因、果。

‚前世因果?——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來世受果。六道輪回——隨著自己的善惡行為,或生天界而為天人;或為阿修羅(一種和天人差不多的好戰斗的神);或為畜牲;或為餓鬼;或墮地獄。一切眾生永遠升沉于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

8 畜牲六道中,猶如車輪沒有始終的轉著,所以叫輪回。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八道?和‚覺行圓滿?。‚諦?是實在、是真理的意思。這四諦是:

① 苦諦---是對社會人生及自然環境所作的價值判斷,認為世俗世間的一切,包括生、老、病、死等,本質都是苦。有四苦、八苦之說。四苦即生、老、病、死之苦。再加上‚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取蘊苦?總共是八苦(教材第312頁)。下面對八苦稍作解釋。

1、生苦,生活之苦;

2、老苦,老來難;

3、病苦,得病是肉體上的痛苦;

4、死苦,死之苦;

5、求不得苦,有欲望得不到滿足的痛苦;

6、愛別離苦,與自己喜愛的人與事別離之苦;

7、怨憎會苦,與自己討厭的人或事相處之苦;

8、五取蘊苦,即由于把五蘊和合之假身執著為真實之存在所造成的痛苦。五蘊就是色、受、相、行、識。由于人體的色、受、相、行、識活動能力太盛,由此招致痛苦。

怎樣解除八苦,初期佛教主張人應拋棄痛苦的現實世界。滅身滅智。追求涅磐解脫的彼岸世界。

②集諦---是說一切苦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動。有行動就勢必造業,造業就得受輪回之苦。換句話說,集諦指造成世間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

原始佛教認為:造成人生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煩惱?,而煩惱是由‚三毒?引起即‚貪欲?、‚瞋?:發怒時大眼睛就是執著的看問題。‚愚癡?:就是癡迷于某事。其中首要的是‚欲?,貪欲欲望。肉體的欲望為‚我?,執著外界事物為‚我所?。人在‚三毒?當中掙扎,結果是在天上、人間、地獄三界輪回,或六道輪回。

③滅諦----指斷滅世俗諸苦得以產生的一切根源,是佛教修行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說,只有消除欲望,入涅磐界,才能消滅苦因,得到解脫。佛教認為涅磐界是一種超越因緣、超出三界、超言絕象、超越時空、不生不滅、無差別相、圓滿清凈、無限妙樂的永恒存在。人們追求解脫的最高境界是涅磐界. ④道諦----指超脫苦海的方法,修行方法如‚八正道?等,佛教認為只要按照佛法修行,就能跳出生死苦海,到涅磐彼岸,進入一種‚常樂我凈?的境界。

原始佛教所說的修行方法很多,最著名的是八正道---正見,即對佛教四諦的正確見解樹立正確的佛教觀點;正思,即對四諦教義的正確思維,思想意識符合佛教觀念;正語,即修口業,不說一切非佛理之語,語言符合佛教規范;正業,即傾注于清凈之身業,行動符合佛教規范;正精進,即勤修涅磐之道法,正確的勤修趨于涅磐的道法;正念,即牢記四諦等佛教真理;正定,即修習佛教禪定,心專注于一境。佛教認為按八正道修行,可由凡入圣。當然這其中還有大量的佛教術語,我們必須通過進修才能徹悟。

教派:釋迦牟尼逝世百年后,佛教徒發生了大分裂,印度的佛教分為眾多派別,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大乘和小乘。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小乘追求個人自我解脫,大乘則提出三世、十方有無數佛;小乘追求個人自我解脫,大乘則追求大慈大悲、普渡眾生。大乘佛教大約萌芽于公元前2—1世紀,大乘貶斥傳統的佛教只求自我解脫,不講普渡眾生,貶之為小乘。自稱為能運載更多的人抵達涅磐彼岸的大乘。大乘佛教認為任何人均可通過六波羅蜜來求得解脫。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印度的佛教雖派別繁多,但主要是大乘小乘。到18世紀起,伊斯蘭教不斷進入印度,11世紀逐漸在印度形成強大的勢力,到13世紀,印度佛教基本消亡。

2、佛教的東傳:

9 據有關史料,佛教在東漢明帝的倡導下,開始在中國傳播,在范曄的《后漢書》和晉代袁宗的《后漢紀》中有以下記載:‚初,東漢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項有日月光,以問群臣,或曰‘西方(印度)有神其名曰佛,其形長大,陛下所夢得無是乎?’于是遣使天竺,而問其道術,遂于中國而圖其形像焉?。這個記載是可信的,證明佛教于漢明帝時永平十年傳入中國(有新論說佛教傳入的時間是公元前2年)。

二、佛教的中國化及其在中國的發展。

佛教在印度開始是原始佛教,后來是部派佛教,兩者合稱小乘佛教。小乘,原是大乘佛教教徒對它們的貶稱,后為學術界沿用,而無褒貶義。大乘佛教,產生于公元一世紀中葉,它分為中觀學派和瑜伽行派,前者屬空宗,后者屬有宗。在漢代佛教初傳入中國時,小乘、大乘兩派的東西都有。到兩晉南北朝時,小乘佛教的傳播,已趨衰竭。大乘空宗卻和魏晉玄學相結合,形成了中國式的空宗理論。在南北朝時,南方的佛教偏重于理論的闡發,通常被稱為教家;北方的佛教偏重于實踐修行,通常被稱為禪家。隋唐時實現了全國統一,南北佛教開始融合,‚教?和‚禪?之間趨向統一。

1、佛教傳入中國后,與中國的道士方術結合了起來,當時的信奉者認為,佛教與中國的黃老道差不多,造祠供奉可以祈福永年,長生不老。但是釋迦牟尼提出四諦、十二生緣起的宗教學說,教人不要相信有不變的事物,‚一切皆空?,更不用說長生不老的人可以飛升了。這樣,中國本土的道教與外來的佛教的教義發生了沖突,怎么辦呢?只有改頭換面才行。漢代傳譯的佛經《四十二章經》與其說是譯的,不如說是‚改寫?的,‚它與《太易》《老》《莊》相表里???梢姖h代的佛教是經過一番改造的。并非真正的印度佛教。中國的佛教不贊成‚一切皆空?的說法,主張‚精神不滅?。

2魏晉時期,佛教始則依附于玄學,繼而給玄學以影響,終則取代了玄學的地位。玄學與佛教合流之后形成了‚六家七宗?。按其基本教義又可分為三派:‚心無派?,主要是從破除‚心執?(一心執著)的角度去談‚空?,認為只要‚心中無物?,即是空,至于心外之物空與不空不去管它。‚即色派?從否定外境外法的角度去談空,認為一切外境外法本身就是幻化而有,并非實有,因而都是空的。這種觀點更接近印度佛教的觀點。‚本無派?,認為空就是不真,世間萬物因為都是不真實的,所以都是空的,‚四大皆空?。各家各宗各派雖說法各異,而論證現實世界的虛幻不實是一致的,他們都是引導人們追求并不存在的彼岸世界的天國快樂。

3、南北朝弘揚佛性學說的代表人物是:慧遠以‚法性?談佛性;梁武帝以‚真神?談佛性;竺道生以‚理?說佛性。實際上都摻雜了個人理解的佛教。強調‚神不滅?。比如,印度佛教講‚漸悟成佛?,竺道生獨創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頓悟成佛?,他的這種說法更容易被人接受,因為人們可以不經長期修練在頃刻之間‚頓悟成佛?了,而且人人可以成佛。這種‚眾生有性?說和‚頓悟成佛?義,自南北朝之后,逐漸入主中國佛教界,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

4、隋唐二代是中國佛教的鼎盛期,也是中國佛教的成熟期,唐代對儒、釋(佛)、道都很重視。于是隋唐的佛教學說逐漸滲透了儒家的學說,把儒家的心性佛教化了。

在隋唐,出現了許多佛教宗派,這些宗派,都具有各自獨特的教義、教規以及傳法世系。其中大乘宗派有

(一)三論宗:倡導者是天竺人龍樹,傳到中國的是鳩摩羅什,中國僧徒的大師是法朗。這一派認為佛教有俗、真二諦。‚俗諦?認為有因果、君臣、

10 父子、忠義之道;‚真諦?認為‚一切法畢竟空寂?。它折中二者,稱為‚中道?。說什么‚言以不住為端,心以無得為主?。模棱二可,不著邊際。

(二)凈土宗:天竺僧人世親著《凈土論》,中國僧人曇鸞、善導加以推廣。這一派提出了一個快速成佛法。因為依一般說教,菩薩有十地(級),修個初級菩薩也要經過天地成毀無數億兆次的時間。這一派卻說,只要一念阿彌陀佛,遲則七日,快則一日,就可以修成一個八地以上的菩薩,速生凈土地。這一派提倡大修功德,營造塔寺。憑著這種廉價的天國入門券,在中國大行其道;

(三)律宗:佛教修行方法不外‚戒?、‚定?、‚慧?三種。‚戒?就是遵守戒律:不殺生、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捉賊?的功夫。‚定?就是持齋守戒,這是‚縛賊?的工夫,‚慧?就是弄通佛理,堅信不疑,這是‚殺賊?的工夫。這三種工夫到家,就可以成佛,唐初終南山白泉寺僧道宣是一宗的倡導者。道宣以后,義凈曾親到天竺,搜尋戒律。

(四)密宗:據說這一派得的是釋加的真傳密授,所以也叫‚真言宗?,它奉所謂‚大日如來?,法力無邊。唐玄宗時,這一派正式傳入中國。它有許多秘術、妖法。以上四宗都是純粹的天竺宗教,并無哲學意義。比較有哲學意義的是

(五)法相宗:其創始人是玄奘和他的大弟子窺基。這一派的教義是‚心外無法(物)?、‚萬法唯識?,所以也叫唯識宗。它把天地萬物、古往今來,都說是人心所現的幻象。人們的眼耳鼻舌身所感受的,就是這些幻象;認識不是人的頭腦認識外物,只是靈魂認識自己。法相宗所宗的是大乘有宗,即瑜伽行派,由于這一派的理論過于龐雜和繁瑣,難以為一般僧眾所理解,所以僅在唐初流行

三、四十年時間,便走了下坡路。

(六)天臺宗:其創始人是慧思的弟子智 。這一派以天臺山為中心,以調和各派為宗旨。其教義是‚三諦圓融?,也就是‚亦真、亦假、亦中?。它提倡所謂‚止觀法?,‚止?就是‚定?,就是坐禪;‚觀?就是‚慧?,就是領悟佛理。主張‚止觀?并重,‚定慧?雙修。 這就是說,佛不在西天,而在自己心中。天臺宗的‚五時八教?(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磐時,這是按時間順序解釋釋迦說教的順序。八教:藏、通、別、園、漸、秘密、不定)是對釋迦的說法重新編排,已經改變了印度佛教的本來面目,由此可見印度佛教的中國化已發展成為中國化的佛教。天臺宗的代表作是《法華經文句》,《法華經玄義》,《摩訶止觀》他們的思想曾于9世紀傳到日本,開創了日本一天臺宗。至今日本仍有天臺宗。

(七)華嚴宗:因以《華嚴經》為主宗依據,故稱為華嚴宗。其創始人是與智 同時的終南山僧人杜順,法名法藏,他曾給武則天上過課。其教義為‚事事無礙?,宣稱‚真如(佛理)即萬法(萬物),萬法即真如,真如與萬法,無礙融通?。該教以‚五教十宗?為其理論。五教為: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頓教、悟教。十宗為:我法俱有宗、法有無我宗、法無來去宗、現通假實宗、俗妄真實宗、請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往不空宗、相想俱絕宗、園月具往宗。該宗的主要理論是用四法界來觀察世界。他們認為世界萬物相即相入,重重無盡,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華嚴宗所宗的雖也是大乘有宗,然而由于它創造了一套與印度佛教不同的理論體系,所以對中國思想史產生了很大影響。

(八)禪宗:在唐代以及后世在我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佛教宗派,是禪宗。在印度,沒有禪宗,只有禪法。禪法是佛教的修行方法。這種方法,小乘和大乘之間是有區別的。禪宗所宗的是大乘禪法,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從而形成了一個獨立佛教宗派。因此,從天臺宗至華嚴宗到禪宗,佛教己徹底完成了其中國化的進程,成為純粹的中國佛教。

重點講一下禪宗: (1)禪宗的源流:

11 禪,梵語作‚禪那?,意即坐禪或靜慮。天臺宗的‚止觀?也是禪的一種。自從鳩摩羅什譯出《禪法要解》以后,禪學開始成為專業。羅什的學生竺道生用玄學解釋佛理,已經是唐代禪學的先河。但真正的禪宗是傳自南天竺人達摩。達摩自稱是禪宗的第二十八世祖,梁武帝時,達摩來到中國,因為南方佛學注重義理,北方佛教注重坐禪,所以達摩的禪學在北方得到了發展。禪宗的起源可上至釋迦牟尼說法會上的‚拈花微笑?,迦葉得其真傳,這一派傳到達摩時己是第二十八代,但在中國達摩卻為禪宗首創,稱為初祖。后來,他把法衣傳給了‚博通群書,尤善老莊?的慧可,慧可又傳給僧燦,僧燦傳給道信、道信傳給弘忍,至六祖惠能而初具規模。弘忍傳位時的法衣爭奪:

神秀作偈子云: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顯然,這是漸修成佛的意境,弘忍認為這首偈子只到了佛理的門外,未入門內。 惠能本是一字不識的舂米的粗僧,他口授了兩首偈子,即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清靜,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靜,何處染塵埃?

顯然,這是認為心有佛性,頓悟成佛的意境。弘忍認為他才是禪宗的真正繼承人,但弘忍的大弟子神秀,本是預定的法嗣,弘忍怕別人害他并引起爭奪法衣的內亂,所以在晚上悄悄把衣銥傳給惠能,并讓他連夜逃往南方,于是禪宗分為南北兩派。后來,惠能的大弟子神會冒險到北方,奪得了正宗的地位,以后,所謂禪宗,就是惠能的‚頓悟派?。唐‚安史之亂?后,又經唐武宗的‚會昌?反佛,唐初盛極一時的佛教各派,如天臺、法相、華嚴等宗,都漸漸衰落了,只有禪宗盛行起來。禪宗的形成是印度佛教轉變為中國佛教的一個顯著標志。

(2)禪宗的教義:

禪宗形成于南北朝時期,分五家七宗。禪宗的基本教義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從某種意義上說,禪宗的出現使佛學的中心從印度移到了中國,其中惠能成為六祖。他強調修行解脫全憑自己,不能依靠外力;應在現實中尋求解脫,不能離開現實世界去尋求西方凈土。

關于‚無念?和‚頓悟?

‚無念?是佛教的一個基本概念。‚頓悟?之說,自竺道生以來,在中國佛教的各宗派中已廣為流行。而禪宗,則把這兩個概念徹底發展了,從而在解脫論的內容和方法上,又辟新徑。

禪宗的學說,有兩個前提。

第一,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說。他們認為‚一切眾生,本來涅磐,無漏智性,本自具足。?(《神會語錄》卷一)‚人既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 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壇經》)也就是說,在佛性問題上,人與人是平等的。

第二,即‚心性本覺?。是能說:‚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自色身中……自有本覺性。?‚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智慧光明。?(《壇經》)由此看出,禪宗之所以認為‚心?‚本覺?,是因為他認為‚心?本身就是‚般若之知?,即具有一種

12 先天的智慧。上述這兩個前提表明:在人性問題上,禪宗主張所有的人都先天具有善和智慧的本性。這種人性論正是他們的‚無念?和‚頓悟?之說的出發點。

禪宗以‚無念為宗?,把‚無念?作為他們修行的基本內容。什么叫‚無念?呢?惠能說:

無念法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壇經》)

‚法?指外境。當人們接觸外境時,心不受外境的任何影響,就是‚無念?。對此,神會曾以照鏡子做譬加以說明。他說:‚明鏡高臺能照,萬象悉現其中。古德相傳,共稱為妙。今此門中未作此為妙。何以故?明鏡能照萬象,萬象不見(現)其中,此將為妙。?(《神會語錄》卷一)這里以明鏡比心。神會指出,按通常的認識。心與外界接觸,‚萬象系現其中?。這種正常的反應并不妙。只有‚照而不有?,才稱之為‚妙?。所謂‚照而不有?,是說外界任何形象都不對心發生作用,甚至身入火海不覺熱,體入冰窟不為寒,而這就叫‚無念?。神會害怕人理解不透,又舉例說:

決心證者,臨三軍際,白刃相向下,風刀解身,日見無念,堅如金剛,毫微不動??v見恒沙佛來。亦無一念喜心,縱見恒沙眾生一時俱滅,亦不起一念悲心,此是大丈夫,得空平等心。(《神會語錄》卷一)

可見,‚無念?實際上就是主觀精神的擴張,起作用就在于它可消除一切外界對主體的影響。

如何做到‚無念??禪宗并不回避產生‚妄念?的外境,他相信依靠‚真心?的‚自覺?便能實現‚無念?。他們說:

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秒之門。(密宗:《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二)

這是說,人們自身就具有‚靈知不昧?的真心。迷也好,悟也好,這個真心自己就知道。為什么?因為心就是‚知?,是一種智慧,所以能‚自知?。這個真心,不借緣起,不因境起,它自身就存在著,因而它也就是人的‚真性?、‚本性?。能夠‚無念?的根據,就是來自這個真心。那么,‚妄念?為什么產生而又怎樣消除呢?他們說:

由無始迷之,故妄執身心為我,起貪嗔等念,若得善友開示,及‚頓 悟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同上)

這意思是說,由于心被無始以來的無明所迷,所以,才使自己的身心執于實在。有了這種執取,便產生貪嗔等妄念。又由于心本自是自覺的,所以只要一經‚善友?啟發,即‚頓悟空寂之知?,認識到心本來是空寂的,各種念頭都是虛妄的,便會對一切都不執取了。不執取也就是‚無念?。因此說,‚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便是修行的妙門:

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但得無念知見,則愛惡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斷除,功行自然增進。既了諸相非相,自然無修之修,煩惱盡時,生死即絕,生滅滅己,寂照現前,應用無窮,名之為佛。(同上)

這樣,就把佛家的修行,統歸之為修心,而修心的目的又在于‚無念?。因為‚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壇經》),眾生都先天具有佛性。也就是說,達到了‚無念?,既達到了佛的境界。這就叫‚見性成佛?。

禪宗這種把修行歸結為依靠‚靈知不昧?的心的自覺去排除雜念的觀點,對于爾后的陸王心學發生過很大的影響。禪宗這種理論的意義,實質上是要人們對現實中的是非、善惡都保有無所謂的態度。然而外界并不會因此而停止對人的作用。于是,禪宗又提出

13 了‚忍?,并把‚教人以忍?列為‚教首?(見王維《慧能禪師碑銘》)。禪宗告誡人們,只有做到‚忍?,才能達到‚無念?。要求人們無條件地去忍受現實中的一切苦難,甚至‚風刀解身?也不反抗、不動心。這種觀點,在階級矛盾日趨激烈的中晚唐,比華嚴宗把一切現實存在都說成是合理的觀點,更能適應統治者的需要。

從‚無念?說,在邏輯上必然導出在解脫論途徑上的‘頓悟‚說。因為既然佛性是善又是智慧,它的本體是‚空寂?的,因而是不可分的。那么,佛性就只能是一次把握的,而不是逐漸達到的。同時,既然消除妄念是靠‚靈知不昧?的心本身的覺悟。那么,只要‚一念相應,變成正覺?(《神會語錄》卷一)。由此可見,凡人只要在一霎那間‚頓悟?了,便可由凡入圣,立地成佛。對于‚頓悟?說,惠能一派是非常重視的,一再對其加以闡發。如:

迷來經萬劫,悟則霎那間。(《壇經》)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同上)

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同上)

至于后世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云云。其實就是在這種‚頓悟?思想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禪宗所講的‚頓悟?實際上是一種心理境界。也就是說通過長期的修煉,培養達到一種超越時空、因果、過去、未來、現在的境界,不需要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從何處來,往何處去,也不要尋求什么佛,而是我就是佛,佛就是我。佛我一體,得意忘形。

禪宗的‚無念?、‚頓悟?之說,把佛教傳統的修行方法完全湮滅了?;菽芤郧暗姆鸾掏?,都把坐禪當成是修行成佛的重要方法。首先要靜坐。通過靜坐時思想由躁趨靜,再由靜入定。達到定,便可以由定生慧。這一過程就是坐禪?;菽芤环辞叭说淖龇?,堅決反對坐禪。他認為坐禪不但不能使人成佛,反而會離佛更遠。所以,他‚見人結跏(坐禪),曾自將杖打起?(《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他認為:‚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壇經》)‚外離相?,就是前面說的與外境接觸而不執取外境;‚內不亂?,就是無妄念。不執取外境和無妄念都是‚無念?。所以只要做到‚無念?,不論干什么,行住坐臥,都算是禪。這樣,惠能的禪法就把禪定與世俗事情融為一體了,這種對佛教修行方式所作的重要改變,使佛教進一步世俗化了。

禪宗的‚見性成佛?,‚頓悟成佛?的學說,把成佛完全歸之于內心的自覺。其結果,一方面是破除了對佛經的迷信。歷來佛教各派都把佛經作為真理的標準,即使是自創理論體系的天臺宗、華嚴宗,也還是要以某一部佛經作為自己的理論依據。禪宗當然也吸取了某些佛經當中的理論,然而他們認為佛的智慧在每個人自己心中,‚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壇經》),因此,認為不必以佛經為依據。他們所奉行的(《壇經》)不過是惠能的語錄。發展到后來,禪宗更是公開號召不號佛、不念經。如馬祖在回答求問佛法時說:‚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覓?‚(《景德傳燈錄》卷六)實際上是對佛經作了根本的否定。

另一方面也破除了歷來被奉為絕對權威的佛祖的神圣性?;菽苷f:‚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佛。?(《壇經》)這樣,佛與眾生的區別,不過是迷悟之間而已?;菽芤院笥械亩U宗領袖更說老胡(佛祖)活了八十歲便死了,與一般人們有什么區別,要人們不要受騙,并大罵佛是大殺人賊,騙了許多人如淫魔坑。創立臨濟宗的義玄甚至

14 發出了‚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方式解脫的吶喊。這些說法,實際上就是否定內心之外的佛的存在,這幾乎等于破除了佛的偶像。由此可見,盡管禪宗在世界觀上是極端主觀唯心主義的,但當他們徹底否定外在環境的作用時,也否定了一切外在的權威,破壞了佛教的神圣性,從而走向了它的反面,這在我國封建社會中,不能不說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綜上所述,隋唐佛學的發展過程,也是進一步和中國傳統的文化融合而中國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佛學的解脫論逐步充實了世俗道德修養論的內容。至禪宗,把凡人與佛的區別,歸結為覺悟與不覺悟的區別,這就極大地減少了宗教的氣息。在隋唐佛學的這種道德修養論中,對于修養的內容、途徑和方法,都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這些見解,并直接間接地為宋明理學所吸收,影響了后世儒學的發展。

惠能的言行被門徒整理成《壇經》,是禪宗的精髓和基本典籍。宋以后禪宗與凈土宗合流,并對中國思想文化產生巨大影響。

唐代的統治者非常重視佛教,雖然他們除武則天以外都信奉道教,但他們對佛教也很關注。唐太宗派玄奘到印度取經,調動國家人力物力,支持幫助他翻譯佛經。到處建寺,西安大雁塔是唐僧取經歸來建造的。開元年間,在四川樂山修鑿大佛。過去南北朝時,人們對當世成佛、還是要累世修行一直搞不懂。唐玄奘西行求法,算是解決了。他的結論是當世成佛,具體說死后即可成佛。有的宗派說,不需要死后就在當下,立即就可成佛,有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說法。

中國化的佛教在唐代還走向鄰國。唐朝高僧鑒真曾六渡日本。公元759年,在鑒真的努力下,在日本奈良創建了唐招提寺,傳布律宗,使律宗成為日本六大派別之一。

唐代以后,佛教各宗并行,都得到了重視和發展。宋代南禪宗的‚五家七宗?先后興起,各派勢力迅速狀大。宋代南禪宗、玄門宗、臨濟宗、法眼宗極為盛行。南禪宗占上風。宋朝統治者提倡佛教,宋太祖下令雕版刻印《大藏經》,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印刷佛經。宋真宗時,僧尼近50萬。當時有‚無路不逢僧?的說法,形容僧尼之眾。遼代‚華嚴宗?占了上風。元代,西藏的喇嘛教受到皇帝的高度重視。元朝的‚國俗?是先受佛戒,然后即位登基。因此元代大修寺廟做佛事。明代皇帝極力保護佛教,大建寺廟,僅北京就建了千所以上。清朝承襲元明尊崇佛教的政策,皇帝親修佛經,康熙、雍正、乾隆無不如此,由此可見,佛教自漢代至清代。一直在中國化的道路上前進,并得到了歷代統治者的重視。在中國迅速壯大。甚至現在,佛教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保護,藏傳佛教西藏喇嘛教尤其受重視,**受封即是例證。當今中國重視佛教,設有中國佛學院和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

三、佛教與中國文化

我們之所以說‚中國化佛教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因為佛教對中國古代哲學、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筑及至名山大川都有巨大而深刻影響。

1、佛教對哲學的影響:魏晉時,佛教始則依附于玄學,繼則給玄學以影響,豐富和發展玄學,最終則取代玄學的地位,而在南朝佛學一度成為最重要的統治思想。隋唐二代,是佛教傳入中國后最繁榮的一個階段。上至統治者下至普通百姓,無不受佛家思想的影響,人人都想成佛。宋明時期的理學(程朱理學)的思維模式和修行方法上也受到佛教的影響。清代幾個皇帝也把佛教作為進行思想統治的工具??傊?,在中國歷史上,

15 儒、釋(佛)、道三教一直是統治中國的三大哲學和宗教體系。

2、佛教對藝術的影響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藝術包括面很廣,文學、書法、繪畫、建筑、雕塑、音樂、戲曲等等。值得深入探討的是,以上各個門類的藝術,都或多或少地與佛教有聯系。許多文學家信奉佛教,在他們的作品里也充滿了佛教色彩。晉代的謝靈運,是個佛教徒,在他的山水詩中也有濃郁的佛教色彩。唐代詩人王維,詩中有畫,詩和畫中都有佛教所追求的‚意境?。特別是南朝劉勰是個佛教徒,積十余年,博統佛教經論,參加整理佛經的工作。他的《文心雕龍》是從佛教的角度來分析和評論文學的。

再說繪畫、書法,許多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也是深諳佛教的,作品中滲透著一定的佛學思想。唐代詩人畫家王維特別信奉佛教,有時竟以‚談玄終日以為樂?。他畫的‚輞川圖?據說是‚意出塵外?的佳作。南宋的法常,元代的吳鎮,清代的石濤等等?;虺黾覟樯?,或隱居山林。但不管是在寺廟作畫,還是在民間作畫,他們的繪畫也都透出佛教境界。還有一此書法家也信奉佛教。詩人、書法家、畫家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按照佛教所設計的道路按排生活,他們也在自己的作品中闡釋或反映自己所體驗到的佛教徒的理想和愿望。

中國古代的雕塑藝術與佛教的聯系最為緊密。一說古代雕塑,你會立即想到石窟。石窟是佛教寺廟的一種,就山崖開鑿而成,是佛教雕塑的寶庫。石窟起源于印度。我國自公元四世紀始開鑿,以北魏至隋唐為最盛。唐以后逐漸減少??邇然虻袼?、或壁畫、或泥塑,內容均為佛像和佛教的故事。這些雕刻、壁畫、塑像形象生動,技術高超,風格獨特。是佛教藝術寶庫中的珍寶。如果把石窟佛像雕塑從我國雕塑藝術中抽出,那么我國古代雕塑就沒有幾件像樣的作品了。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雕塑展廳,幾乎全部都是佛像。如果你有機會可以去看看。不過正宗的石窟是以下幾個: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等等。

3、佛教與四大名山:

四大名山,又稱四大道場。中國佛教所傳四個菩薩分別顯靈于此四大道場:山西五臺山、傳為文殊菩薩的道場;浙江普陀山、傳為觀音菩薩的道場;四川峨眉山、傳為普賢菩薩的道場;安徽九華山、傳為地藏菩薩的道場。四座名山供奉的菩薩不同,一是顯示佛教在中國的派別不同,二是顯示了人們對佛教追求目標的不同理解。求智上五臺山,求德上峨眉山,求發展上九華山,求平安上普陀山。四大道場對中國人的文化心態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4、不同佛教流派對不同地區的影響:宗教的地域性

關于佛教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廣泛影響,還有一個問題必須提到,那就是個別流派在某些地區的影響是極大的。其中地區性影響較大的是蒙藏地區的藏傳佛教和西南地區的南傳小乘佛教。藏族人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尊崇**和**兩位**。據說**額而德尼、確吉堅贊到青海塔爾塔傳講經,連他尿的尿也要挖地三尺加以供奉??梢娖溆绊懼?。歷代歷朝的皇帝要想統治西藏、青海等藏族居民區,都得和**搞好關系,授以官位。

除藏傳佛教和西南地區南傳小乘佛教外,還有許多民間宗教:薩滿教、本教、東巴教等在少數民族地區有很大影響。漢族居住區內,也有許多民間宗教,如白蓮教、八卦教、黃天教在某些地區很有勢力,對該地區的社會風俗和文化發展產生過影響。

16 第四節 三教交融與儒學的宗教功能

在中國歷史上,常有儒、釋、道三教之稱,因此談論、研究中國古代宗教,很難回避儒學與宗教的關系問題。中國的傳統儒學,并不是純粹的宗教,它是一種具有強烈的入世精神與深厚的人文傳統的理性主義學說,正因為儒學在中國社會長期占據著主導地位,才使中國未曾出現過其他國家和民族大都經歷過的宗教全面統治的時代。但傳統儒學也確實具有某種意義上的宗教功能,這是我們不能否認的。

一、傳統儒學的宗教色彩所表現的幾個方面

1、天命觀念

從思想淵源來說,儒家學說是夏、商、周三代思想的繼續,而在三代占統治地位的‚天?、‚天命?、‚天道?觀念仍然是儒家學說的最高范疇??鬃与m然在中國思想史上開始了從‚天?向‚人?的轉變,‚罕言命與鬼神?,但在孔子思想和儒家思想中,‚天?一直是政治思想和人倫道德之本原,所以說儒家學說仍然具有一一的宗教色彩。

2、天人感應

董仲舒在‚天人感應?的理論下把進一步神化、人格化,儒家的‚天?又被徹底地宗教化了。所謂‚王者法天意?、‚人受命于天?、‚王道之三綱,可求于天?等等,把先秦儒家所建立的一整套正在逐步脫離宗教外衣的政治、倫理學說重新神學化、宗教化。

3、傳統儒學的修養理論也大量地充滿了宗教色彩。他們所走的都是一條通過反省內求以上達天道的道路。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公冶長》),孟子的‚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慎獨?等等都是如此。

二、宋明理學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

1、宋明理學最高范疇的‚天理?、‚天道?、‚本心?、‚良知?等,在思想蘊涵上,是吸取了隋唐佛教的‚佛性?論,從而使宋儒之‚心性義理之學?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儒學化了的佛性理論色彩。

2、其修行方式逐漸由‚修心養性?轉向禪宗式的注重證悟的‚明心見性?。朱熹有‚豁然貫通?之說,陸象山‚多類揚眉瞬目之機?,王陽明則明言‚本體功夫,一悟透盡?。他們極力提倡的主觀內省、‚主靜?、‚居敬?、‚半日讀書,半日坐禪?等,更具有濃厚的宗教式面壁修行的色彩。

3、從思想內容來說,宋明理學教人‚存天理,滅人欲?,其‚滅欲?說無疑具有強烈的宗教禁欲主義傾向。

思考題:

1、原始佛教和中國化佛教的根本區別中什么? *

2、中國化佛教的過程是怎樣的?

第五節 民間秘密宗教

民間秘密宗教是指在民間秘密流傳而受到封建統治階級禁止和鎮壓的宗教。秘密宗教產生于東漢,宋明以后,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后期,農民反抗封建地主階級的斗爭連綿不斷,很多農民起義都以宗教作為組織起義的工具。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白蓮教、摩尼教、黃天教、紅陽教、聞香教、八卦教等。

白蓮教淵源于佛教凈土宗,創立者為南宋初年的茅子元,元代以后廣為流傳。此宗混合彌勒信仰,宣揚彌勒降生人間成佛,在龍華樹下三度說法度眾,信徙在各地紛紛成立白蓮社。后又吸收摩尼教的‚二宗?(光明、黑暗)‚三際?(初際、中際、后際)教義及其明王信仰,認為‚光明?終將戰勝‚黑暗?。明正德(1506-1521)以后,受羅教影響,崇奉無生老母,有‚真空家鄉,無生老母?八字真言,宣揚無生老母派彌勒佛等神佛下凡,拯救眾生回‚真空家鄉?。此后教派林立,名目繁多,有紅陽、凈空、無為、西大乘、黃天、弘陽、八卦、天理、羅道等數十種。各派雖互不相屬,但因其組織、儀式和活動方式頗多相似,故官方和民間統稱之為白蓮教。利用白蓮教的農民起義很多,著名的有元末韓山童領導的紅巾軍起義,明天啟二年(1622)山東徐鴻儒起義,清嘉慶年間川鄂陜的白蓮教大起義等。

摩尼教由摩尼在公元三世紀創立于中亞(伊朗)。此教在襖教的基礎上吸收基督教、佛教等思想而形成自己的信仰理論,其根本教義也是‚二宗三際?。崇拜光明王國的主神大明尊,認為其有神位、光明、威力、智慧四種德性,誡律為三封和十誡,重點是不殺生和禁淫欲。此教唐初傳入中國新疆地區,后為回紇定之為國教。唐朝在長安、荊、揚、洪、越、諸州及河南府、太原府都建有摩尼教寺,其徒白衣白冠。利用此教發動的農民起義最著名的是五代時期920年陳州母乙起義和北宋1120年方臘起義。

祆教又稱火祆教、火教、拜火教,認為世界有善惡兩種對立的本原,善端最高神是阿胡拉〃瑪茲達,代表火、光明、清凈、創造;惡端最高神是安格拉〃曼紐,代表黑暗、惡濁、不凈、破壞、死。宣揚善惡報應和末日審判。奉《波斯古經》為經典,以崇拜代表著善和光明的‚圣火?為主要儀式。此教于南北朝時傳入我國西域,北魏、北齊、北周的統治者都曾帶頭奉祀。唐時長安、洛陽均建有祆祠,并在祠部設薩寶府管理祆教。當時教徒多為波斯僑民和西域少數民族。唐武宗會昌滅佛時,祆教同時遭禁。南宋以后在中國內地基本絕跡。

羅教又名羅道教、羅祖教、悟空教,由明正德(1506-1521)年間山東即墨人羅清所創。此教與禪宗南宗相近,主張不立文字、不奉佛像、不做佛事、不建寺廟;以‚真空?(宇宙初始,無天地、無明、無人物)為宇宙本源。該教以運河兩岸為活動中心,信徒大多為漕運水手。羅教在明萬歷、清順治、雍正、乾隆年間屢遭禁止。此教對很多民間宗教如紅陽教、黃天教、大乘教、青幫等都影響甚大。

八卦教又稱清水教、天理教、九宮教等,由白蓮教演變而來。清康熙年間由山東單縣人劉佐臣創立,以八卦作為組織形式,形成‚內安九宮、外立八卦?的宗教體系。該教是清代華北地區最重要的民間秘密教派。清中葉的清水教起義和天理教起義,清末的義和團運動,都曾利用此教組織起義。

紅陽教由明代直隸人韓太湖創立,‚紅陽?一詞則是由劫變觀念演變而來,所謂三陽劫變,即昔世為青陽,現世為紅陽,來世為白陽。紅陽末劫是人類的最大劫災,祖師此際臨凡,拯救東土眾生,逃離紅陽末劫。紅陽教注重壇場儀式,善作齋醮,在直隸、

18 山東下層民眾中擁有眾多信徒,數百年間,雖屢遭政府鎮壓,卻傳承接續,從未中斷,直到清末才日漸絕跡。

思考題

1、試述佛教中國化的簡要歷程。

2、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和重大影響?

3、簡述道教的思想來源?

4、伊斯蘭教的主要信仰和習俗有哪些?

5、中國歷史上先后有哪些秘密宗教?

19 第四章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12學時)

教學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中國古代傳統倫理道德,進一步認識傳統倫理道德的流變與發展和具體內容,并對傳統倫理道德與現代意義上的倫理道德進行比較,形成一種較為全面的倫理道德觀念。

教學內容:

第一節 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倫理?和‚道德?

一、倫理

二、道

三、德

第二節 傳統倫理道德

一、仁

二、義

三、忠

四、恕

五、孝

第二節 傳統倫理道德與現代倫理道德的比較

一、與西方人的倫理道德的比較

二、與中國現當代提倡的倫理道德觀的比較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中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下一篇:總工程師安全生產職責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