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傳統建筑論文范文

2023-03-08

中國傳統建筑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中國傳統道德;現代價值;批判繼承

一、中國傳統道德的當代闡釋

中國傳統道德是一個歷史的概念。中國傳統道德是以中國儒教、道教、佛教為總和的倫理思想體系。而今總結出中國傳統道德的精華部分,也有很多內容。

包括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政治道德。愛國主義精神和整體主義思想貫穿整個中華民族的血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傳統道德思想中的重中之重。愛國主義的態度囊括:憂國憂民、公眾為國的胸懷、愛國愛民、以身許國的責任等。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困境中,在個人對他人、個人對社會的關系上,中國傳統道德中這種整體主義思想和愛國主義精神,教導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以仁愛寬容為核心的社會道德。儒家的“仁愛”思想主要蘊含三層含意:“親親”、“仁民”、“愛物”。“親親”以家庭體系為起點,是血緣關系的愛;“仁民”以社會系統中為連接點,是維系人際關系的愛;“愛物”作為宇宙的終點,它的愛表現為調和自然與自我的關系。這種仁愛精神是符合人性發展的愛,是由個人至家庭、社會、國家、自然、宇宙的普遍之愛,有利于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地。在當今現實生活中,仁愛思想和道德規范對于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社會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和發揮巨大的作用。

以“五教”原則為核心的人倫道德。在家庭人倫關系中,主張“孝慈”。家庭是社會和睦、國家安定的基礎,維持家庭關系的和睦穩定,由小家至大家,一個家庭的和睦對于整個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具有重要意義。在社會關系中,主張“忠誠”、“信義”。“忠君”一直作為傳統倫理綱常的重要內容,公忠是傳統倫理道德最重要的內容。儒家重視公忠,法家主張“無私”等等都體現了忠誠的重要性。誠信,是忠誠信義的概括,作為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道德特別重要。誠信與忠相通,與仁、義相聯系。要不斷提升自我的道德修養,在社會中處理好人際關系尤為重要。無論是在中國傳統倫理社會忠中,還是在現代中國社會中,“孝”,“忠”,“信”三者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共同發揮著積極作用。

二、中國傳統道德的現代價值

中國傳統道德思想中的優秀成果,凝結了歷代倫理家的智慧結晶,而其對于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估計的價值,它有益于現代社會和諧、有益于現代道德的培育、有益于現代人的身心和諧等等。

傳統道德有益于現代社會的和諧發展。在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中,追求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我們應該做到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將人自身的發展與自然聯系在一起,只有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才有益于人的全面發展,進而有益于家庭、社會乃至國家的和諧發展,保護自然環境,禁止生態破壞迫在眉睫;人與人的矛盾更為復雜,涉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國家、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矛盾。在處理人與人的矛盾中,對國家我們應該培養公忠為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對社會我們應該培養“吏不廉平,則治道衰”敬業廉潔的精神、誠信正義的道德感,對他人我們應該培養仁愛謙敬的禮節,對家庭我們應該重視孝慈友恭的家教等等。對于當代社會人與自然地矛盾、人與人的矛盾,借以古代的智慧,用以解決現代的危機,促進國家富強昌盛,人民安居樂業。

弘揚傳統道德,有益于現代道德的培育?,F代社會的發展,使傳統倫理道德受到沖擊,兒不養母、過分溺愛、人情冷漠,誠信危機事件頻頻發生,對于這些現代道德在其發展過程中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添加了時代化的東西,隨之衍生出一些糟粕和不利于社會和諧的因素,優秀的傳統道德對于解決這些問題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弘揚敬老愛幼、孝慈友恭、尊師重道的傳統,是構建和睦的家庭關系與和諧的人際關系的標章。培養忠恕守信、崇德重義的美德,使構建人與人之間誠信的橋梁和社會井然有序發展的風標。

三、如何培育傳統道德

中國傳統道德具有其精華部分,不可避免的是它也有糟粕的部分。因此,對于傳統道德我們要批判的繼承,與當代中國社會相結合,賦予時代的內涵,豐富和發展傳統道德,從而促進社會健康和諧地向前發展。

批判繼承傳統道德。堅持在繼承基礎上的發展,在發展的基礎上的繼承,批判的繼承與吸收,而不是把傳統道德從內容道形式地照搬照抄,我們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原則,實事求是原則,融入性原則,繼承傳統道德文化的精華,去替代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糟粕并賦予新的時代精神。歸納起來便是吸收它的有利部分,祛除它的不利部分,以古為鑒,綜合創新。傳統倫理道德中也有其糟粕的部分,如封建社會提倡“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宣揚愚孝;傳統道德中的仁愛思想,也是有歷史局限的,先秦儒家提倡的仁愛,是有貴賤等級差別的;在中和思想上,古代有些思想家一味的無原則地調和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對于這些傳統道德文化中的糟粕,應予以剔除和批判,傳統道德才能更好地融入現代社會,有益于現代社會和諧發展。

將傳統道德思想與當代中國社會相結合。當代中國社會道德建設存在諸多問題,人們精神匱乏,存在知情分離、知行分離、行信分離的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應該更好地將中國傳統思想與當代中國社會現狀相結合。在當代社會條件下培育傳統道德。第一,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培育“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的重要原則,孟子認為“盡心知性知天”,認為人的本性和宇宙普遍法則在本質上是同一的。第二,在人與社會的關系中強調道德思想與政治思想的密切結合。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道德思想與政治思想的有機結合,源遠流長,孔子“仁”的思想運用到政治當中發展為“仁政”思想,在國家的治理和社會的協調融洽發展中具有促進作用。第三,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培養仁愛道德。仁愛是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它提倡人與人相愛。中國傳統的仁愛精神,有利于家庭、社會的人與人的關系穩定、有序,對改善人的關系和社會穩定具有促進作用。第四,在家庭關系中培育孝道情感。在今天的社會,需要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睦相處的家庭,和諧的社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愛敬這些優秀傳統道德思想應是現代人應具有的品質。

四、結論

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優秀精華是從古至今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智慧,作為華夏兒女的我們,繼承和弘揚這份沉甸甸的智慧果實,是我們的責任,更是一份榮耀,一份長在骨髓中的榮耀。在高速發展的今天,對于解決社會出現的各種道德問題,以及人們自我修養的提高,傳統道德都發揮它的價值,我們應該做到的不只是發掘它的價值,更要做到的是培育和弘揚,賦予它經久不衰的時代內涵,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使其發光、發亮。

【參考文獻】

[1] 羅國杰. 《中國傳統道德》簡編本[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5.

[2] 吳偉平. 試論中國傳統道德的現代價值[M]. 基礎教育研究專輯, 2004.

[3] 吳奕新. 當代中國道德建設研究[M].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

[4] 張岱年, 方克立. 中國文化概論[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4.

[5] 馬永慶. 中國傳統道德概論[M]. 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0.

中國傳統建筑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地區,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各個民族都衍生出自己的民族文化,服飾作為民族文化中最獨特的體現,大多與本民族宗教信仰、歷史文化、科學發展等有著密切的聯系。本文通過對學界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和綜述,了解貴州民族服飾在色彩、圖案、裝飾配件等方面的特色,服飾的形成發展及對其進行保護與傳承的方式方法,為之后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貴州 少數民族 服飾 研究綜述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地區,這里世代居住著包括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等在內的18個少數民族。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各個民族都衍生出自己的民族文化,而各自民族的服飾又是其文化中最獨特的體現。少數民族的服飾風格多樣、特點明顯,各個民族的服飾在色彩、圖案、裝飾配件等方面獨具特色,將大自然的藝術與勞動人民的創造力相結合,形成藝術美與形態美的完美統一。對于少數民族服飾特色的探究一直以來都是學界研究的熱門,貴州作為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更是受到各界學者的關注,其中以服飾的基本特征、服飾的形成發展及其保護傳承等方面研究為重。本文以貴州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等少數民族為主,梳理學界對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特征與傳承變遷的研究現狀。

一、貴州少數民族服飾的基本特征

布依族、侗族等民族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中較為有代表性的民族,從原始社會發展至今,大多隱居于山林中。這些世代隱居的民族在歷史的發展中創造出了本民族的語言,但由于文字的特殊屬性,并沒有順利地發明出文字。文字的缺失也使得民族文化的發展傳承遭遇困境。為解決這一問題,各民族人民創新性地利用服飾藝術來代替缺失的文字功能,將本民族的文化、宗教、習俗等在服飾上體現出來,形成獨具一格的服飾特色。

1.少數民族服飾的圖紋特征

少數民族服飾中的圖案紋樣眾多,從動物紋到植物紋,再到抽象的幾何紋,反映著各個民族生存發展、遷徙定居、自強不息的過程①,記錄著民族的遷徙歷史、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民族圖騰和宗教信仰,折射出少數民族古樸的思想、淳厚的民俗和對大自然的崇敬之情②。這些圖案對于少數民族而言,就是記載民族歷史篇章的特殊字符。

苗族的“蘭娟衣”就記載了苗族的遷徙歷史?!疤m娟衣”上黃色彩線代表黃河,藍線代表長江,湖泊圖案代表涉過的洞庭湖...每一條線、每一個圖案都代表民族遷徙途中的景物③。梁練方認為苗族的圖騰符號,如龍、楓樹、蝴蝶等大多與他們民族起源的神話傳說有著直接的聯系,這也是很多民族圖騰共同的特點④。除此之外,作為農耕民族的侗族特別崇拜與稻耕有關的自然物,山川河流、古樹巨石、龍鳳花鳥乃至橋梁水井都是他們的崇拜對象⑤?;痃牸y、火焰圖案和太陽圖案在彝族服飾中大量出現⑥,也說明彝族人對火有著強烈的崇拜意識。

2.少數民族服飾的工藝特點

如果說少數民族服飾中的圖案紋樣是本民族歷史和文化的集中反映,那么服飾的制作工藝則體現了少數民族群眾心血和智慧。蠟染、刺繡等作為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的代表,在民族服飾發展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凝聚了無數少數民族群眾的聰明才智和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蠟染一般以蠟畫和蠟染兩種形式體現。蠟畫是用銅刀蘸蜂蠟在白布上畫出各種圖案,根據自己的喜好填充顏色。蠟染是在繪制圖案的基礎上用藍靛浸染,然后經過脫蠟、沖洗、煮沸等工序呈現出圖案⑧。各個民族的蠟染工序大致相同,但表現圖案、承載情感卻不同。在貴州的少數民族服飾蠟染中,亻革家人的螺旋紋圖案和布依族的螺旋紋圖案外形相似,但圖形構成和布局均有差異,各自的美感和寓意也頗為不同⑨。苗族和瑤族依山傍水而居,而布依族大多聚集在山地高處,地理環境的不同導致民族間蠟染圖案也各具特色,形成苗族和瑤族以花草紋、動物紋等自然紋樣為主的圖案,布依族以幾何符號為主的圖案紋樣⑩。

刺繡也是貴州少數民族服飾中最常見的工藝之一,其種類十分豐富,僅苗繡就包括結繡、羊繡、散繡等在內的十幾種類型{12}。苗族人通過不同圖案和材料的結合創造出多重工藝相結合的刺繡服飾{13}。除了苗族刺繡,水族馬尾繡也因其材料獨特、制作工序復雜等受人矚目,但與之不同的是馬尾繡的制作工序更為復雜,共需52到工序,從最初制作馬尾線,到鑲嵌紋樣骨架,再到確定花紋圖案,直至最后以金屬片做點綴,構成精致絢麗的馬尾繡{14}。

二、貴州少數民族服飾的發展歷程

民族服飾形成的過程大多起源于生理需要,對生命的保護和延續是人的本能,這也是服飾文化發展的動力{16}。少數民族服飾具有的普遍性和功能基本相同,主要表現在掩私蔽體、保暖御寒、防蚊擋蟲,以及防止其他外界環境條件對身體的不良影響等實用功能,或者說物理功能方面{17}。隨著物質生產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服飾的基本屬性已不能滿足布依人日常生活的需要,服飾的作用更加傾向于文化功能方面。

世居貴州的少數民族大多沒有屬于本民族的文字,文字的缺失使民族文化的傳播遭受困境,在特殊的環境中,少數民族群眾以自身的生活和生存環境為基礎,創造出借用物質實體來描述和傳承民族歷史和文化的特殊方式{18}。苗族人用刺繡和蠟染記錄歷史,通過服飾實現溝通、傳遞和表達{19}。布依人也將本民族的歷史風俗、宗教信仰等表現在服飾上,展現出獨特的民族情懷{20}。

少數民族服飾隨歷史發展而變化,并隨居住區域、文化程度等方面的變化而演進。明代時期布依族女子服飾主要以青布包頭,著細褶青裙,清初開始,女子服飾越來越精致,織錦、蠟染工藝也被更多運用到服飾上,配飾也以多為榮,到了清代以后,布依族女子服飾由繁變簡,改穿褲裝{21}。苗族婦女服裝形式分為窄小型和寬大型,寬大型里又分為長裙型、短裙型和低腰型,這也是因其生存環境而發生變化的。穿長裙的苗人住在山腳,短裙的則因住在山上,使用綁腿也因以防攀山時來自植物的擦傷{22}。松桃苗族服飾從“尚紅”到“尚青”的轉變,不僅僅是苗族先民對色彩魅力的主動選擇,同時也體現出他們與自然環境的密切相關。苗族先民鐘情紅色,因為紅色是人類最早發現的顏色之一,同時居住地附近的朱砂礦也為苗族服飾提供了染料。但清代“改土歸流”以后,朱砂礦被朝廷壟斷,導致了紅色染料缺乏,苗民開始采用藍靛染布,青藍色逐漸走上了歷史的舞臺{23}。

三、貴州少數民族服飾的保護傳承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都會或多或少受到沖擊,這種沖擊現象也會因地理環境的不同存在差異{24}。雖然少數民族生活地區相對比較封閉,但還是由于社會發展等多方面因素與新興文化產生交融,在交融的過程中受到影響,導致自身傳統文化的生存空間受到限制。少數民族服飾這一優秀傳統文化也在這場文化交匯的過程中面臨嚴峻的危機與挑戰{25}。

現布依族聚集的城鎮和村落里,除特定的節慶日需要穿著傳統服飾外,日常生活中穿傳統服飾的人越來越少。在西江苗寨里,苗族服飾紋樣線條變粗大,畫面膨脹。銀角頭飾為突出特點也越做越大,最高超過一米以外。傳統的苗族服飾簡潔樸素,現在卻全身綴滿銀花片,十分華麗。除此之外,現代化學染色工藝的應用也使得傳統苗族女裝配色更為鮮艷,面料顏色的夸張使用雖然增強了色彩對比的感染力,但用色、配色生硬,缺乏和諧美感的現代苗裝也與傳統苗裝色感相差甚遠{26}。

黃筑開從交通、經濟、審美等方面分析傳統服飾“消亡”的原因,他認為(傳統服飾)滅絕的原因在于外界對它的影響,一些外來的巨大因素迫使它不得不改變、放棄自己固有的傳統{27}。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價值觀念也隨之發生改變,少數民族服飾在社會發展的環境中逐漸喪失記載民族歷史的作用,民族服飾被邊緣化已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衣物以其物美價廉的優勢成為少數民族群眾的主要選擇。代代相承的傳統服飾制作工藝也受到現代科學文化傳承體系的影響逐漸沉沒?,F在,掌握傳統服飾制作技藝的人數減少,工藝的精細程度也隨之減弱{28}。

面對少數民族服飾即將消失這一現象,張傳俊歸納出現有的保護措施:一是國家層面進行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進行相關扶持,使布依族政治、經濟、文化得以迅速發展;二是貴州當地成立了布依學會,開始積極推廣布依族服飾,為后續的傳承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9}。周夢從傳承內容、傳承趨向、傳承方向等方面提出傳承方法:民族服飾的傳承應區分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在實物方面保持“靜態傳承”,即保護和存留精美的民族服飾;在非物質文化方面將服飾的制作技藝和服飾文化進行傳承,培養更多更好的民族服飾手工藝人、宣傳服飾中的傳統文化內涵。民族服飾的傳承應將傳統意義上的傳承和新時代背景下的發展相結合,將留存下來的服飾技藝進行記錄整理,以便后人對其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同時要將傳統服飾進行適度開發,以滿足現代人的穿著和使用。在民族服飾傳承方向上注重“靜態傳承”和“動態傳承”,與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傳承方法類似{30}。發展傳統服飾文化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文化、經濟等多個方面,同時也需要設計、教育、生產、銷售、宣傳等多部門的聯合互動,從貴州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長期且深入的保護傳承工作,才能推動和促進傳統服飾文化產業的新局面的形成{31}。

結語

通過對貴州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特征與傳承變遷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后可以看出,當前對貴州少數民族服飾的研究不論是對其基本特征還是未來發展方面都做了較為詳盡的研究,在廣度和深度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這之中也存在些許欠缺,一是目前對于貴州少數民族服飾特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苗族、布依族、侗族等人數較多的民族,相對于人數較少的白族、水族等民族服飾的研究較少。二是貴州少數民族中不少民族之間的文化相互影響,民族服飾也大致相同,但學界對于相似民族服飾之間異同的探究較少。

注釋:

①③田永國.貴州苗族服飾類型及其文化特征[J].銅仁學院學報,2012(5).

②秦建星.貴州松桃苗族服飾的審美價值探析[J].貴州民族研究,2016(7).

④梁練方.貴州苗族服飾中的圖騰符號簡析——以黔東南地區為例[J].大眾文藝,2012(14).

⑤石佳能.侗族服飾及其文化內涵[J].貴州文史叢刊,1997(5).

⑥黃俊敏,楊兆麟.火紋樣在彝族服飾中的表現[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3).

⑦彭陽. 符號與象征:劍河縣苗族紅繡、錫繡之圖案研究[D].貴州大學,2016.

⑧涂天麗,羅楠.我國非遺文化的探究與傳承——以貴州安順蠟染為例[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2).

⑨周瑩.解讀貴州 (亻革) 家服飾蠟染藝術中的族群性--黔東南州黃平縣重興鄉望壩村的田野考察案例[J].裝飾,2012(6).

⑩劉文良,韋江娜.貴州布依族蠟染圖案藝術探究[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

{11}張榮.歷史載體  情感表象——布依族服飾審美文化研究[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6).

{12}許桂香.貴州苗族服飾文化歷史景觀探析[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

{13}吳平,楊竑.貴州苗族刺繡文化內涵及技藝初探[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

{14}張超,朱曉君.繡在馬尾絲中的藝術——貴州三都水族背扇服飾文化淺說[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1(1).

{15}張歡.黔南三都水族馬尾繡工藝調查及紋樣分析[J].絲綢,2019(8).

{16}{19}譚華.貴州苗族服飾文化內涵的詮釋[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8(3).

{17}劉軍.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服飾的文化功能[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4(4).

{18}翁澤仁.貴州苗族女性服飾信息傳播功能的解析[J].貴州民族研究,2011(2).

{20}張榮.布依族服飾圖騰崇拜與美學意蘊分析[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6).

{21}周國茂.布依族服飾[J].藝文論叢,1996(4).

{22}陳川.廣西、貴州幾處侗族苗族服飾淺探[J].美術之友,2008(2).

{23}秦建星.貴州松桃苗族服飾的審美價值探析[J].貴州民族研究,2016(7).

{24}王彥彥.淺論布依族服飾之服型及其生存現狀[J].大眾文藝,2015(5).

{25}周靜.貴州苗族服飾文化生存空間異化及對策之初探[J].裝飾,2009(7).

{26}(艸勾)菊蘭,陳立生.貴州西江苗族服飾的發展和時尚化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04(2).

{27}黃筑開.從貴州民族服飾看民族同化中的民族工藝[J].貴州民族研究,1985(1).

{28}黎焰,楊源.近現代貴州苗族服飾文化的變遷[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6(1).

{29}張傳俊.論布依族服飾的發展與創新[J].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3).

{30}周夢.少數民族傳統服飾傳承的現狀與出路淺析——以貴州少數民族服飾為例[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

{31}貴陽金筑大學藝術設計教研室課題組.貴州黎平侗族服飾文化開發研究[J].貴陽金筑大學學報,2005(1).

中國傳統建筑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公共禮儀;價值體現

所謂禮儀,是社會人際關系中人與人交流感情或是表達心意的一種形式,禮儀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精神面貌,甚至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而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儀突顯出的文化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將中國傳統文化下的禮儀運用到的現代公共禮儀中,可謂是對傳統文化的全新解讀,非常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非常有利于促進現代公共禮儀發展。由此可見,本文對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公共禮儀中的體現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傳統文化下的禮儀價值分析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禮儀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的是一種民族精神,中國堅持以禮為核心,體現的正是傳統禮儀的豐富價值。在中國傳統文化下,禮儀不僅僅涉及到 政治、道德,還涵蓋了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

在道德方面,我國傳統文化注重道德品質,而禮儀與道德的融合體現的正是我國傳統禮儀最為突出的特點??梢哉f,中國傳統文化從本質和根源上講,就是一種道德文化,傳統文化在具體培養人的品格時,就必須首先學習禮儀。古人曾經說過:“立于禮”是做一個善良人的基本條件,而“行于禮”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標準,“讓于禮”則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本原則[1]。

在社會方面,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禮儀,通過禮儀可以很好地調控整個社會關系。禮儀的應用,可以對人群和社會起到積極的指引和導向作用,所以禮儀同時也是約束人群行為的基本準則。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內部凝聚力很強大的文化,它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和諧共處。同時,其內部所蘊含的各種道理在當今社會同樣適用。而且,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精神文化產品,可以極大限度地滿足當前社會對精神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思想道德素質、轉變社會風氣、引導整個社會心態向善向好。

綜上,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可以起到凝聚力量、經世致用及滿足個人與社會精神發展需要的作用。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公共禮儀中的體現

當代社會中的禮儀更多的其實是“禮節”,指外在的表現形式,即內心的尊重要體現在外在的表現形式上,其強調的是尊重對方,體現出內在的人格修養;當代禮儀是指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做到談吐文雅、舉止大方、彬彬有禮,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獲得他人的好感。但禮儀絕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外在表現形式,它與自身修養密切相關,一個人的修養與他的禮儀水平是成正比的。對中國而言,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也最容易被人們提起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講究“仁義禮智信”,其中“禮”就與當今談論的“禮儀”相關,道德修養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學者將其淵源歸于“禮”。認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能夠從他為人處事和生活態度中體現出來,將“禮”看做個人道德的外在表現形式,可見,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禮儀形成的前提[2]。

(一)稱謂禮儀

人與人正常交往中,通過稱謂來表示彼此之間關系,合適的稱呼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同時也體現著對對方的尊重,禮貌的稱謂可以體現一個人的素質。當然,處于不同情景,稱謂禮儀也有著不同的規范。如果是在正式社交場合中,帶有職務的稱謂或者表明性別的稱謂,在使用起來就顯得較為合適。而在日常生活中或是休閑娛樂的場合,直接稱呼姓名,或者帶有親屬性的稱謂則非常常見。

而在我國傳統文化背景下,從古至今對親屬的稱謂有著非常重要的講究,比如人們常說的“表親”、“堂親”,這對有些人來講非常容易混淆。如果從傳統文化角度理解,可以從堂上代表殿堂上,堂下代表宮殿,說明“堂”是一個家族非常重要的聚集地,所以有祖宗“祠堂”的說法,能夠進入祠堂的指的就是家中男丁,所以,同祖父的親屬關系就是“堂親”,而嫁出去的女兒是外人,則用“表”代替。

(二)服飾禮儀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對儀容儀表以及服飾非常注重,正如《禮記·冠義》篇中提到的“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后禮義備。”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間經濟交流不斷增多,正裝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除了西裝外,各國的民族服裝也是正裝服飾[3]。

例如,上海舉辦APEC會議時,參加會議的代表所穿著的服飾就是我國典型的唐裝,在這種場合就屬于一種正裝。這不難看出,民族服裝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化,在國際交流中起到了一定影響。講到服飾部分,還可以通過研究我國主民族服裝發展歷史,如漢服、旗袍、中山裝、唐裝等,都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例如,漢服的產生,主要是漢族人在環境以及生活方式、審美觀念的影響下,創造出來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服飾。

(三)宴飲禮儀

飲食禮儀作為禮儀文化的重要部分。古代飲食禮制經過不斷發展和繼承,演變為現代用餐禮儀,在禮儀中也結合了一些國際慣例。例如,座次禮儀,尤其在中餐入席時對座次非常有講究,多數宴會圓桌,代表著團團圓圓,并且餐桌上講究主次之分等等,這些禮儀都是從古代尊卑觀念演化而來[4]。但是在西餐禮儀中,一般情況下是長方形或橢圓形餐桌,在座次上也只是按照男女之分。在世界大融合的時代下,我中國在宴飲禮儀中也融合了新方式,比如人民大會堂的國宴,就充分運用了中餐西吃形式,可謂飲食上的“中西合璧”。

三、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禮儀的指導價值

在當前的全新歷史條件下,我們應道積極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中合理的、有益的因素,并且與時俱進地賦予其新的內涵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融合,可以使中國傳統文化為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是多方面的,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和挖掘。當前,可以重點發揮其在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和改善社會調控方面的作用。

(一)用中國傳統文化來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本文第一部分提出,中國傳統文化其實時時都同道德緊密結合、形影相隨,整個中國傳統文化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道德規范要求。在當前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時刻,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強公民道德建設。雖然當前我們的公民道德建設其內涵與外延都與傳統意義上的道德有著巨大差異,但如果我們能夠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思想及有益當代社會發展的道德準則,將對指導當前的公民道德建設起到巨大助力。比如我國最新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把明禮誠信列為最基本的公民道德規范,把文明禮貌做為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這些都是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同當代社會的現實和價值觀有機融合的成功實踐,也是創新公民道德建設的一種新形式新探索。而在加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建設等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就更有用武之處了。這是因為,其一,禮儀作為社會公德,其體現的是維護社會公共領域秩序、構建和諧社會的道德要求,其主要作用是協調公共社會空間中的各類人際關系[5];其二,禮儀在職業道德中,則是體現了共性和個性,特定職業有特定的道德要求,但各個職業又有共同的道德準則,都是為了協調從業人員和其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因而,我們應該對傳統禮儀中的道德規范進行深入挖掘,引導和教育廣大公民重禮貌、講禮節,以禮待人,共建和諧人際關系;引導和教育各行各業人員愛崗敬業、尊重服務對象、遵守職業道德,進而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構建起良好的道德風尚。

(二)通過中國傳統文化來改善社會調控方式。社會安定有序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提要求。而各項制度是穩定社會秩序、約束人們社會行為的重要保障,廣義而言,制度可以被劃分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而禮儀就屬于非正式制度范疇。從社會功能來看,正式制度采用強制性的調控方式,非正式制度則采用非直接強制性的調控方式。而從禮儀對社會秩序的調控角度來看,往往是通過約定俗成的文化認同和群體規范等來實現的,這實際上是一種更加有效的調控方式,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在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我們務必深入研究傳統文化對社會秩序的調控作用,高度重視公共禮儀在實現社會安定有序中的深刻意義,充分發揮好公共禮儀搭建人際交往的紐帶、調和當代社會關系的潤滑劑,以及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的實際作用,不斷促進社會和諧[6]。

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它承載了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敬意和友善。在社會不斷發展下,現代公共禮儀需要將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融入,我們應該傳承、汲取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和精髓部分,同當代社會實際相結合,在不斷豐富當前社會精神文化、促使我國現代公共禮儀不斷發展和創新的同時,也對社會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于丹.《論語》心得[M].中華書局,2006.11.

[2]苗利輝. 中國傳統文化中禮儀的功能探析——以《江村經濟》為例[J]. 才智,2018,12(13):100-101.

[3]張玉鳳. 傳統禮儀文化的現實價值及其傳承路徑分析[J]. 芒種:下半月,2018,123(02):137-138.

[4]藍艷華. 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產生活[J]. 中國民族博覽,2018,34(14):190-191.

[5]管麗莉. 中國傳統文化的蘊意及現代價值[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12):111-112.

[6]張崇琛.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社交禮儀[J]. 秘書之友,2011,(2):9-12.

中國傳統建筑論文范文第4篇

悠遠浩博的中國文化,從孕育發生到雄強壯大,有一個漫長而曲折多致的發展歷程。這一歷程是物質文化、精神文化日臻豐富的歷程,也是“人不斷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進高峰的歷程。

第一節 上古:中國文化的發生

中國先哲與當代學者往往以“上古”來概括發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歷史階段,而這一遙遠的文化期正是中國文化發端的初始階段。

一、 中國人起源

1、時間:170萬年

1965年5月,考古學者從云南元謀上那蚌村發現了距今170萬年的猿人化石,定名為元謀猿人,這是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活動的歷史確證。

2、人種

根據人種學分類,中國人屬蒙古人種。從元謀人、藍田人到馬壩人、大荔人,再到山頂洞人,顴骨高突、鏟形門齒、印加骨、額中縫等一系列現代蒙古人種所具有的典型體征在明顯的進化趨勢中一脈相承。

二、原始物質文化

1、火與工具的使用,是舊石器時代先民的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化創造。

火的使用在中國神話傳說中,取火技術的發明權有時記在“燧人氏”名下,有時記在“伏羲”名下,有時又歸功于“黃帝”。

北京猿人文化遺址內已發現灰燼,出土了大量因燒灼而變色破裂的

1 石塊、骨骼,甚至還有木炭。這一切確鑿證明,距今約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已能熟練地使用火。,

制造石器使人與動物開始分手,那么,火的使用標志著人與動物的最后訣別。

在從猿到人的轉化過程中產生出來的工具,不僅是人類物質文化的開端,而且直接標志著文化的起源。

2、新石器時代

距今7 000年開始,中華先民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磨制的較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農業、畜牧業取代采集狩獵,成為首要的生產部門。以“泥條盤筑”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廣泛出現。

最著名的類型,有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1921年發現于河南)、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1959年發現于山東)等。

三、原始觀念文化

原始宗教與原始藝術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態。

中華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對象非常廣泛,大致可分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三大類。

1、自然崇拜

對大自然的崇拜(太陽、大地)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嶺、馬廠等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上,人們往往發現表現太陽圖形的紋飾。

2、生殖-祖先崇拜

中華先民對于自身的繁衍非常關注,由此產生熾熱的生殖崇拜。從遼寧牛河梁和東山咀紅山文化遺址發掘出來的高腹豐臀、乳房碩大的陶塑女神像,在相當廣闊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男性生殖崇拜物——石祖、陶祖,發現于新疆呼圖壁縣境內的大型生殖崇拜巖畫,都展示了人們的生命崇祀的莊嚴情感。

3、圖騰崇拜

圖騰崇拜是較為高級的宗教形式。

由于在原始思維中,類比和聯想是主要方法,原始人一般都相信自己的氏族與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之間有一種特殊的親密聯系,并以之作為氏族崇拜的對象,這就是“圖騰”??脊虐l掘和神話傳說中,有豐富的圖騰崇拜資料。相傳黃帝率熊、羆、貔、貅、豹、虎六獸同炎帝殊死搏斗,這六獸其實是指以其為各自圖騰的六個氏族。魚、鳥、蛙、龜、蛇、豬、馬等實有自然物以及人們運用抽象的、概括的思維能力創造出來的對象,如龍、鳳等,都曾是中華先民崇拜并奉為本族徽幟的圖騰物。

原始宗教是原始時代觀念文化的主流。

4、原始藝術

距今4 000年的河南密縣池北崗、新鄭裴李崗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了陶塑豬頭,這是最早的陶塑藝術品。

陶繪是原始藝術的又一樣式,考古發掘表明,那一時期的陶繪圖樣千姿百態,幾何紋樣,動、植物圖形都是先民創制陶繪藝術的基本素材。

原始雕刻藝術亦有眾多發現,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雙鳥紋骨,刻有勾嘴、修尾的水禽,線條流暢,姿態生動。大汶口墓地出土的象牙簡花瓣交錯,結構別致。江蘇連云港錦屏山的將軍崖巖畫與新疆呼圖壁縣內的生殖崇拜巖畫皆氣魄宏大,畫面生動,展現了先民粗獷的情感以及一派活潑天真、生機盎然的人類童年氣息。

四、原始社會組織

人在世界中所處的關系有兩種,一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二是社會內人與人的關系。

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樣,與猿類分途后的中華先民在婚姻關系上經過血親雜交、血緣群婚、族外婚等階段,在社會組織形式上經過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階段。大致說來,母系氏族社會從舊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形成,貫穿整個新石器時代,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中的女媧氏、庖犧氏、神農氏、

3 有巢氏、燧人氏,是這一時期中華先民創造的神。

父系氏族社會則已進入銅石并用時代,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私有制開始萌生。傳說中的五帝,便生活在這一時期。五帝的組成,有多種說法。比較通行的說法是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這五位上古帝王。

氏族制后期,部落聯盟產生,其首領推舉方式即著名的禪讓。舜到暮年,亦仿當年故事,禪讓給治水有功的禹。上古社會關于權力嬗遞的傳說,并非虛幻的美妙編造,而確實是當時制度文化的折光。

禹的時代開始了今天已初顯輪廓的“夏文化”的進程。

夏文化大致具有如下特征:工具形態由石器、陶器過渡到青銅器;農業生產已有相當發展;私有制確立;中華文化史上的第一個國家政權建立起來。階級社會-文明社會的曙光在中國大地上初現熹微。

五、上古文化分布

中國文化的多元發生,不僅有考古學方面的充足證據。神話傳說及民族學、民俗學研究表明,中華民族的遠祖可分為華夏、東夷、苗蠻三大文化集團。

1、 華夏集團

發祥于黃土高原,后沿黃河東進,散布于中國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區,即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分布區。華夏集團內又分兩支,一支稱黃帝,一支稱炎帝。神話傳說中那位桀驁不馴的共工氏,也屬于這個集團。

2、東夷集團

活動區域,大致在今山東、河南東南和安徽中部一帶,即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及青蓮崗文化江北類型分布區。與黃帝惡戰的蚩尤、射日的后羿,都屬于這個集團。

3、苗蠻集團

主要活動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帶,即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分布區。如若向東延伸,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也可歸于此集團。大名鼎 4 鼎的伏羲、女媧都屬于這個集團。

4、幾大集團的融合

在中國跨入文明時代門檻的前夕,黃河流域出現了一系列部落聯盟之間的兼并戰爭。首先是炎帝、黃帝諸部聯軍在涿鹿大敗蚩尤,從而完成了炎黃諸部與蚩尤部落的融合。繼之而來,炎黃二帝發生沖突,阪泉一戰,黃帝打敗了炎帝,炎帝潰敗,向東南方轉移,黃帝因此成為華夏集團的代表。

經過對東夷集團以及稍后對苗蠻集團的征戰,華夏集團取得連續勝利,從而確立了在中華民族及其文化多元發生中的主流地位,對后世文化發展的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二節 殷商西周:從神本走向人本

從文化開始發端,到傳說中的禹“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中國文化發展和其他民族的原始文化大體一致, “還沒有脫掉自然發生的共同體臍帶”,至殷商西周,中國文化的特殊面貌才開始形成。

一、殷商神本文化

1、文字、典籍的出現,標志古代中國已跨入文明社會的門檻

商人發祥于山東半島渤海灣。在初始階段,商人主要從事游耕農業。 大約在公元前14世紀,長期流動不定的商族在第十代君王盤庚率領下,從奄(今山東曲阜)遷徙并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在此傳位八代十二王,歷時273年。

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兼具“象形”、“會意”、“形聲”等制字規則的甲骨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文字進入了成熟階段。文字的發明和使用,使遷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冊有典”。這些由掌理卜筮和

5 記事的“貞人”書寫與保管的典冊,便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文獻。這些文獻包含有豐富的文化思想。文字、典籍、青銅器,以及“殷”這座目前所確認的中國最早的古都,標志著古代中國已跨入文明社會的門檻。

2、商代文化體現出強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

商人脫離原始社會未久,在以神秘性與籠統性為特征的原始思維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體現出強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

《禮記·表記》稱:“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觀念中的神,地位最高的是“帝”或“上帝”。它統率各種自然力,也主宰人間事務。為了聽命于上帝,按鬼神意旨辦事,殷人以卜筮來決定自己的行止。商王既是政治上的最高統治者,又是最高祭司。

商人還頻頻舉行規模盛大的祭祀活動以表示對上帝或鬼神的敬意,祭祀用牲畜有達四五百頭者。殷商人也有祖先崇拜,但祖宗神的地位居于第二位,而其之所以被祭祀,也在于他們生前擔任最高祭司的職務,死后“賓于帝所”,侍于帝左右,成為上帝與人世的交通橋梁。

以尊神重鬼為特色的殷商文化,是人類思維水平尚處于蒙昧階段的產物。

二、周人的文化維新

對于中國文化的發展來說,周人入主中原,具有決定文化模式轉換的重要意義。

“周”是一個歷史幾乎與“商”同樣悠久的部族,作為偏處西方的“小邦”,它曾長期附屬于商。經過數百年的慘淡經營,周族逐漸強大,并利用商紂的腐敗和商人主力部隊轉戰東南淮夷之機,起兵伐紂。公元前1 1世紀,“小邦周”終于戰勝并取代“大邑商”,建立起周朝。

周朝建立后,一方面因襲商代的種族血緣統治辦法,一方面實行文化主旨上的轉換,正如《詩經》所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周人的“維新”,首先表現在宗法制度的建立。周人確立的兼備政治權力統治和血親道德制約雙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響深入中國社會機體,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6 除了建立完備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將上層建筑諸領域制度化外,周人的另一文化創新,乃是確立把上下尊卑等級關系固定下來的禮制和與之相配合的情感藝術系統(樂),這便是所謂“制禮作樂”。

王國維說,禮是“周人為政之精髓”,是“文武周公所以治天下之精義大法”②。這些論斷深刻地指明了禮在周代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周人所確立的“禮”,為后世儒家所繼承、發展,以強勁的力量規范著中國人的生活行為、心理情操與是非善惡觀念。中國傳統的“禮文化”或“禮制文化”,即創制于西周。

周人推行的種種制度典禮,如分封制、宗法制、禮制,實質上無不滲透著一種強烈的倫理道德精神。周初統治者在總結夏亡殷滅的歷史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輔”、“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重要思想。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德治主義、民本主義、憂患意識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趨向,皆肇始于此。

第三節 春秋戰國:中國文化的“軸心時代”

公元前722年,周平王從關中盆地豐鎬東遷到伊洛盆地的洛邑,揭開了春秋戰國的帷幕。這個戰亂的動蕩時代,中國文化卻奏起了輝煌的樂章。

春秋戰國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周天子權威失墜,諸侯們云合霧集,競相爭霸。據文獻記載,春秋300年間,“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史記·太史公自序》)。戰國250余年間,發生大小戰爭220余次,“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離婁上》)。

一、春秋戰國的文化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輝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會大變革時代為各個

7 階級、集團的思想家們發表自己的主張,進行“百家爭鳴”提供了歷史舞臺。

1、士的崛起

禮崩樂壞的社會大裂變,將原本屬于貴族最底層的士階層從沉重的宗法制羈絆中解放出來,在社會身份上取得了獨立的地位。士的崛起,意味著一個以“勞心”為務,從事精神性創造的專業文化階層形成,中華民族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們的深刻影響。

2、文化重組

激烈的兼并戰爭打破了孤立、靜態的生活格局,文化傳播的規模日盛,多因素的沖突、交織與滲透,提供了文化重組的機會。

3、環境寬松

競相爭霸的諸侯列國,尚未建立一統的觀念形態。學術環境寬松活潑,使文化人有可能進行獨立的、富于創造性的精神勞動,從而為道術“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條件。

4、學者集團興起

隨著周天子“共主”地位的喪失,世守專職的宮廷文化官員紛紛走向下層或轉移到列國,直接推動私家學者集團興起。

正是如上種種條件的聚合,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發展創造了一種干載難逢的契機。氣象恢宏盛大的諸子“百家爭鳴”,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二、百家興起及其學派特征

所謂“百家”,只是諸子蜂起、學派林立的文化現象的一種概說。 西漢司馬談將諸子概括為陰陽、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西漢劉歆又將諸子歸為儒、墨、道、名、法、陰陽、農、縱橫、雜、小說十家。

先秦諸子在學派風格上各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

1、儒家

由孔子開創的儒家學派,以“仁”為學說核心,以中庸辯證為思想

8 方法,重血親人倫,重現世事功,重實踐理性,重道德修養。

漢代以后,儒學幾經變化,禮教德治的精神始終一貫,從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正宗。

2、道家

以老、莊為代表,是先秦諸子中與儒學并駕齊驅的一大流派。 道家在許多方面都是儒家的對立面: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儒家講求文飾,道家向往“自然”;儒家主張“有為”,道家倡導“無為”;儒家強調個人對家族、國家的責任,道家醉心于個人對社會的超脫。道家它既以超脫社會倫常為目的,于是把復歸“自然”當做寄托身心的不二法門,這就使天人諧調從人際諧調的從屬地位獨立出來而成為“第一義”。

道家所謂的“自然”,決不等同于儒家的“天命”或“天理”,它是一種超功利的境界,帶有玄思的品格和自適的情趣。從這個角度上來把握與發揮天人關系的作用,恰好可以補救儒家在這方面的缺略,給拘限于人倫日用世界的儒家學說打開新的天地。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儒和道,就這樣由對立走向了互補,相反而又相成。

3、法家

先驅人物是齊國的管仲與鄭國的子產,他們力主強化法令刑律,使民“畏威如疾”,以達到富國理亂的效果。他們的理論是:火烈,民望而畏之,故死于火的人少;水弱,民狎而玩之,故死于水的人多。因此法令刑律宜嚴不宜寬。

法家學說的思想方法是一種“矛盾不可和而解”的專講對立的極端辯證法,故在治國方略上主張嚴刑峻罰,在文化政策上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實行文化專制主義。法家是戰國時的“顯學”,后來成為秦王朝統治天下的政治理論。漢以后,儒學獨尊,但法家學說仍然或隱或彰地發揮效應,歷代統治者多采取“霸王道雜之”即儒法并用的統治方術,有的則是“陽儒陰法”。

4、墨家

創立者是魯國人墨翟,其信徒多系直接從事勞作的下層群眾,尤以

9 手工業者為多。故墨家學說強調物質生產勞動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尚力”),反對生存基本需要外的消費(“節用”),企圖以“普遍的愛停止戰亂取得太平”(“兼愛”),同時又尊崇天神(“天志”),鼓吹專制統治(“尚同”),從而典型地映現出小生產者、小私有者的性格

5、陰陽家

鄒衍為最重要代表人物,其特長是“深觀陰陽消息”。所謂“陰陽消息”,即陰盛則陽衰,陽盛則陰衰,矛盾雙方互為消長,一生一滅,構成自然社會萬事萬物運動發展的終極原因和基本方式。運用陰陽消長模式來論證社會人事是陰陽家的一大創造,而從時間、空間的流轉變化中去把握世界則是陰陽家獨具特色的思維方式。

創立諸子學派的孔墨老莊,都是中國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書式的淵博學者,他們修訂《易》、《書》、三《禮》、《春秋》等中國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對宇宙、社會、人生等無比廣闊的領域發表縱橫八極的議論。正是經由各具特色的諸子百家的追索和創造,中國文化精神的各個側面得到充分的展開和升華,中華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確定。有鑒于此,文化史家借用德國學者雅斯貝爾斯的概念,將春秋戰國稱為中國文化的“軸心時代”。

三、華夏族的最終形成

春秋戰國的特殊文化環境,不僅為“文化軸心時代”的確立提供了契機,而且有力地推動了華夏族的最終形成。

第四節 秦漢:一統帝國與文化一統

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完成了古代中國的統一大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君主集權的一統帝國——秦王朝建立。秦王朝二世而亡,起而代之的是劉邦建立的漢朝。

一、宏闊的文化精神

秦皇漢高建立的秦漢王朝具有宏大的規模和氣象;秦帝國是與東地中海的羅馬、南亞次大陸的孔雀王朝并立而三的世界性大國;漢帝國的版圖與事功更在秦之上,與其同時并立的世界性大國惟有羅馬。

1、宏闊的追求成為秦漢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秦漢帝國表現出新興地主階級的生氣勃勃、雄姿英發,社會文化基調也處于一種不可抑制的開拓、創新的亢奮之中。宏闊的追求成為秦漢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秦長城,兵馬俑,漢賦,《史記》,無不是在秦漢宏闊文化精神的統攝下產生出來的輝煌制作物。

2、中國古代學術、藝術發展的第一個高潮。

開拓進取、宏闊包容的時代精神作用于中華文化共同體內部,激發了工藝、學術的創作高潮;作用于共同體外部的廣闊世界,則大大促進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漢武帝時期絲綢之路開辟的張騫通西域,向西方傳播了中國文化,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斷地涌進中國,中國文化因此增添了燦爛的色調和光彩。

二、文化統一與思想統一

秦漢統治者在建立一統帝國的同時,還致力于思想文化的統一,其重要措施有如下幾個方面:

1、“書同文”

李斯以大篆為基礎,汲取齊魯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筆畫簡省的優點,創制出一種人稱“秦篆”的形體勻圓齊整、筆畫簡略的新文字,頒行全國。

2、“車同軌”:

定車寬以六尺為制,統一車輛形制。以首都咸陽為中心,修筑馳道,東抵燕齊,南達吳楚,兩年以后,又修筑咸陽通九原(今包頭西北)的“直

11 道”,劈山填谷,長達l 800余里。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中央與各地的聯系,暢通了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

3、“度同制”:

統一度量衡,結束戰國時各國貨幣、度量衡標準制度混亂的局面。

4、“行同倫”:

“以法為教”,并在各地設置專掌教化的鄉官,名日“三老”,統一人們的文化心理。

5、“地同域”:

廢除周代以來的封土建國制度,粉碎地區壁壘,將遼闊版圖統一于中央朝政的政令、軍令之下。

秦始皇統一文化的措施固然以強化專制君主集權政治為目的,同時也有力地增進了秦帝國版圖內各區域人們在經濟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文化心理上的共同性,從而為中華文化共同體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思想學術上的統一

秦漢時期的文化一統,還包括思想學術上的統一,而這種統一,對中國文化其后的歷程影響至深至巨。

秦統一天下后,秦始皇執著于“別黑白而定一尊” ,采納了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的文化專制政策,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開歷史上君主思想專制的惡例。戰國時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學術空氣被窒息。

三、儒學獨尊與經學興起

西漢王朝取得政治上的穩定和經濟上的繁盛,統一思想的課題便再次被提出。漢武帝接授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文化政策,使儒學取得了“定于一尊”的顯赫地位,成為漢代文化思潮的主流。

武帝把《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并推行“以

12 經取士”的選官制度,天下學士多靡然風從,傳經之學和注經之學成為專門學問。這就是漢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學——“經學”。

武帝以后,政治、思想、文化領域,都成為儒家經典的一統天下,但是,經學內部卻因學術派別不一,爆發出今古文之爭。

概要說來,今文經學的特點是政治的,講陰陽災異,講微言大義。古文經學的特點是歷史的,講文字訓詁,明典章制度,研究經文本身的涵義。前者主合時,后者主復古。前者學風活潑,而往往流于空疏荒誕;后者學風樸實平易,但失之煩瑣。

從武帝時代直到西漢末,今文經學居“官學”正統地位,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產生了至為重要的影響。

第五節 魏晉南北朝:亂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漢末董卓之亂,使漢帝國崩潰瓦解,長達近四百年的戰亂由此展開。在全國范圍內,先有魏、蜀、吳三國鼎立;繼之而起的西晉命祚短促。隨晉亡而來,在北方,先有十六國割據,后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政權的嬗遞。在南方有東晉、宋、齊、梁、陳諸王朝的起伏更替。

戰亂與割據打破了帝國的一元化政治與集權式地主經濟體制,定型于西漢中期的以經學為主干、以儒學獨尊為內核的文化模式崩解,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動活潑的多元發展局面。

一、玄學崛起

玄學是魏晉時期崛起的一股新的文化思潮。

玄學的產生是從兩漢到魏晉思想上的一個重要變化。隨著東漢王朝的崩潰,這個包羅萬象的宇宙系統論的神圣光圈黯然失色,經學也成了令人難以忍受的煩瑣學問。統治階級的腐敗以及社會大**更有力地宣布了儒學的“不周世用”和思想的虛偽。在這樣一種時代大背景下,玄學應運而生。

13 玄學是由老莊哲學發展而來,其宗旨是“貴無”,其最高主題是對個體人生意義價值的思考。玄學在主體面貌上與兩漢儒學大不相同。兩漢儒學著眼于構建實實在在的王道秩序與名教秩序,玄學卻以探求理想人格為中心課題;兩漢儒學熱衷于“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魏晉玄學卻從漢代的宇宙論轉向思辨深邃的本體論。玄學的興起,對魏晉文化思潮產生了深刻影響。

玄學作為一種本體論哲學,其現實意蘊乃是對魏晉人所亟亟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論上的建構。在“貴無”思想的深刻影響下,魏晉士人或徜徉山水,“琴詩自樂”,追求一種“蕭條高寄”的生活;或“動違禮法”,“以任放為達”。陶淵明與“竹林七賢”便分別是以上兩種行為方式的代表。在魏晉士人的推動下,老莊之學輕人事、任自然的價值觀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占據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世界,進而鑄造了中國士人玄、遠、清、虛的生活情趣。

二、道教創制與佛教傳入

玄學的興盛,體現出**時代人們對個體存在意義和價值的關注,而這樣一種社會心理也成為道教與佛教興盛的土壤。

1、道教興起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它醞釀于東漢,發展于魏晉,至南北朝時期,北魏嵩山道士寇謙之、劉宋廬山道士陸修靜藉政權之力清整民間道派,并首次使用“道教”一詞統一各道派。與此同時,道教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宗教儀式和齋醮程式、道德戒律。蕭梁陶弘景更以“天子師”之尊構造道教神仙譜系,敘述道教傳授歷史。道教作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宗派至此基本定型。

作為宗教的一大流派,道教具有宗教上的一般性特征,但作為中華民族創立的宗教,它又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格,這就是在思想淵源上從道、儒、墨等哲學流派以及傳統星相家、醫方家、讖緯家那里充分汲取思想資料;在神仙世界的構造上以古代中國尤其是流傳于楚文化圈的種種神話人物為本源;在教旨上,以長生成仙為目標,講求歸本返樸、歸根復

14 命的養氣健身術,倡導以長壽祛病為宗旨的“房中術”,鉆研追求不死的煉金服丹之術。民間劾治惡鬼、躲避死亡的種種迷信手段,如臂懸五彩、懸葦畫雞、桃符桃印、治邪驅鬼等也網羅無遺,發展成為禁咒、印鏡等法術,從而與全力關注“人死后如何”的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不同,道教最關心的是“人如何不死”。這一致思趨向正是中華民族重現世、重現實的民族性格在宗教觀上的體現。

2、佛教傳入

與道教勃興的同時,另一支宗教大軍也氣勢日增地開進了魏晉南北朝文化系統,這就是來自南亞次大陸的佛教。由此形成二學(儒學、玄學)、二教(道教、佛教)相互頡頏、相互融合的多元激蕩的格局。

魏晉南北朝時期儒、玄、佛、道二學二教的相互沖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識形態結構的激烈動蕩。這一時期因匈奴、鮮卑、羯、氐等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而引發的胡漢文化的大規模沖突,更使魏晉南北朝的文化呈現出多樣性、豐富性。在文化的多重碰撞與融合中,中國文化得到多向度的發展和深化,強健而清新的文化精神大放異彩。

第六節 隋唐:隆盛時代

公元七世紀,當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及其身后的“哈里發”相繼攻陷麥加、耶路撒冷與亞歷山大城,建立起橫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之時,在東亞大陸,楊隋和李唐相繼開疆拓土,軍威四震,建立起東臨日本海、西至中亞細亞的隋唐大帝國,在空前壯闊的歷史舞臺上,中國文化進入了氣度恢弘、史詩般壯麗的隆盛時代。

一、文化背景

1、門閥制度的瓦解

魏晉南北朝,活躍于中國政治舞臺上的是門閥世族地主階級。然而,門閥世族勢力在隋唐時期趨于急劇沒落。給予門閥地主致命打擊的首先是摧枯拉朽的隋末農民大起義,繼之而來的則是楊隋和李唐政權所推行的在門閥世族衰落的同時,大批中下層士子,由科舉入仕途,參與和掌握各級政權,從而突破了門閥世胄的壟斷。

2、科舉制度

包括均田制、“崇重今朝冠冕”及科舉制在內的一系列全面壓抑門閥世族的改革措施。使世俗地主階級的精英分子(庶族寒士)登上中國文化舞臺。

唐代文化因而具有一種明朗、高亢、奔放、熱烈的時代氣質。

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氣派

1、無所畏懼、無所顧慮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氣派。

以強盛的國力為依據,以朝氣蓬勃的世俗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為主體,唐文化首先體現出來的是一種無所畏懼、無所顧慮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氣派。在文化政策上,唐太宗李世民在政治上實行“開明專制”,在文藝創作上積極鼓勵多樣性,在意識形態上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體現出文化開放的氛圍。

16

2、廣為吸收外域文化

唐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廣為吸收外域文化。南亞的佛學、歷法、醫學、語言學、音樂、美術;中亞的音樂、舞蹈;西亞和西方世界的襖教、景教、摩尼教、伊斯蘭教、醫術、建筑藝術及至馬球運動等等,首都長安則是那一時代中外文化匯聚的中心,成為一個具有盛大氣象的世界性都市,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可稱為對外域文化的大規模吸收卓越范例。

“有容乃大”,正是唐文化超軼前朝的特有氣派,是唐文化金光熠熠的深厚根基。

三、風采輝煌的藝術成就

規??涨暗慕y一和強盛,寬容和攝取,造就了一個豐富濃烈的藝術世界。

1、詩

唐代是詩歌與書法的黃金時代。僅清代所編的《全唐詩》中,就有作品48 900余首,詩人2 300百余家。而兔起鶻落的歷史歲月必然湮沒了更多作品與詩人。在難以數計的天才詩人中,既有李白、杜甫、王維、自居易、李賀、李商隱、杜牧等以千古絕作雄蓋一世的詩歌巨匠。中國古典詩歌“無體不備,無體不善”,無論內容、風格、形式、技巧,在唐代均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成為后世效仿的典范。

2、書法

中國書法在魏晉六朝開始走向美的自覺,在唐代也達到了一個高峰。

篆書圓勁,陽冰篆法為后世所多循;草書飛動,“顛張狂素”將狂草發揮得淋漓盡致;行書縱逸,李邕、顏真卿的“麓山寺碑”、“爭坐位貼”最為藝林所重;楷書端整,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四大家將唐楷推至登峰造極地步。

3、繪畫

唐代也是繪畫的極盛時期。人物畫輝煌富麗,豪邁博大;山水畫金碧青綠之美與清秀雅淡的水墨韻味交相輝映;“窮羽毛之變態,奪花卉

17 之芳妍”的花鳥畫也登上畫壇,規模初具。整個畫壇新鮮活潑,充滿生命活力。

4、散文

唐代的散文也有豐碩成果,其領袖人物便是韓愈、柳宗元,他們所發起的古文運動,對以后幾個世紀的文學發生了深刻影響。

孟子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唐代便是古代哲人觀念中“充實而有光輝”的文化繁盛時代。

第七節 兩宋:內省、精致趨向與市井文化勃興

爆發于公元750年的安史之亂,引發了潛藏已久的種種危機,以楊炎兩稅法的財政改革為法律標志,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遷。土地國有制——均田制崩解,庶族地主經濟與小自耕農經濟迅速發展,直至占據社會經濟的主體地位。

與社會政治、經濟格局變遷的大勢相呼應,中國文化亦從唐型文化轉向宋型文化。

所謂唐型文化,是一種相對開放、外傾、色調熱烈的文化類型。 宋型文化則是一種相對封閉、內傾、色調淡雅的文化類型。

一、理學建構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標志乃是理學的建構。

理學是中國后期封建社會最為精致、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巨。由于理學家將“天理”、“人欲”對立起來,進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帶有自我色彩、個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強大的約束。理學專求“內圣”的經世路線以及“尚禮義不尚權謀”的致思趨向,則將傳統儒學的先義后利發展成為片面的重義輕利觀念。但與此同時,理學強調

18 通過道德自覺達到理想人格的建樹,也強化了中華民族注重氣節和德操,注重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張載莊嚴宣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斷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顧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際發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慷慨呼號;文天祥、東林黨人在異族強權或腐朽政治勢力面前,正氣浩然,風骨錚錚,無不浸潤了理學的精神價值與道德理想。

二、精致細膩的士大夫文化

與理學著意于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之際的趨向相一致,兩宋的士大夫文化也表現出精致、內趨的性格。

詞起源于市井歌謠,因文人介入而趨于雅化。詞境小而狹,巧而新,側重音律和語言的契合,造境搖曳空靈,取徑幽約怨悱,寄托要眇悵惆,極為細膩,極為精致。盡管有蘇軾開創的、以辛棄疾為代表人物的豪放詞風,但詞壇的主流始終是“婉約”、“陰柔”,集中反映出兩宋文人士大夫與唐人大不相同的心境和意緒。

宋畫作為“士人畫”,強調融詩歌、書法于繪畫之中,以繪畫來表現文人意趣。以此文化心理為總背景,兩宋繪畫富于瀟灑高邁之氣與優雅細密、溫柔恬靜之美。

兩宋古文舒徐和緩,陰柔澄定;宋詩“如紗如葛”、“思慮深沉”;士人飲茶“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成造其極”。文人玩賞的瓷器脫略繁麗豐腴,尚樸澹,重意態。其服飾也“惟務潔凈”,以簡樸清秀為雅。

三、市民文化之勃興

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以及人頭攢動的瓦舍勾欄中成長起來的野俗而生動的市民文化的興起,是中國文化史的一個重要現象。

中晚唐以來的都市經濟發展,推動了兩宋市民階層的崛起?!肚迕魃虾訄D》便反映了當時繁盛都市生活的一個側面,顯示出一種野俗的活力與廣闊的普及性。

19 傀儡戲、參軍戲是中唐以后市井間流行的歌舞小戲。一些記載描述說,當這些歌舞小戲演出時,臺下觀眾云集,大聲應和,其情景頗為熱烈。明確標明以“市人”為讀者對象的“市人小說”也開始在這一時期出現。在一些繁華的大都市,產生了市民文化表現自我的固定游藝場所——瓦舍。每個瓦舍里劃有多個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眾多勾欄上演令人眼花繚亂的文藝節目,如雜劇、雜技、講史、說書、說渾話、皮影、傀儡、散樂、諸宮調、角抵、舞旋、花鼓、舞劍、舞刀等。瓦舍中士庶咸集,老少畢至,熱鬧非凡。一種不同于貴族口味與士人情調的市民文化天地,躋身于文化系統中,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存在。

四、教育和科技成就

1、教育

兩宋文化還有一個重要內容,這就是教育的發達。 宋代官學系統有兩大特色:

一是等級差別不斷縮小。官學向宗學轉化后無問親疏,國子學向太學轉化后無問門第,有利于低級官僚子弟乃至寒素子弟脫穎而出。

二是重視發展地方學校。至北宋末期,地方州縣學發展到高峰,人稱“學校之設遍天下”(《宋史·選舉志一》)。教育的發展與深刻的變革使宋代整個社會的文化素養超過漢唐

2、科技

在中國文化趨向成熟、精密化的背景下,古代科技在宋代亦發展至極盛。

指南針、印刷術、火藥武器三項重大發明創造是宋代科技最為突出的成果。北宋賈憲、南宋秦九韶在數學領域作出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貢獻。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沈括“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宋史·沈括傳》),且創見迭出。天文學、地理學、地質學、醫藥學、冶金術、造船術、紡織術、制瓷術等方面也

20 都有令人目眩的成就。在此前后的任何一個朝代,無論是科學理論研究,還是技術的推廣應用,比起兩宋來都大為遜色。陳寅恪為《宋史職官志考記》一書作序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指出了宋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八節 遼夏金元: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

的沖突與融會

宋文化細膩豐滿,但在氣魄上遠不及漢唐文化氣勢雄壯。唐太宗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尊稱威懾周邊民族,而宋代自立國之始,就為外患所困擾,長期與遼、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權相對峙。

一、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沖突的雙重效應

1、雙重文化效應

契丹、黨項、羌、女真以及后來的蒙古勢力對宋人世界的長期包圍與輪番撞擊,產生了雙重文化效應:

一方面,北宋、南宋人因被動挨打、國破家亡而生的憂患,滲透于宋文化的各個層面。李清照、陸游、辛棄疾、岳飛等優秀詞人的憂患之作與悲憤之唱,范仲淹與王安石所推行的變法,莫不是這種文化大背景孕育的產物。

另一方面,契丹、黨項、羌、女真等游牧民族從漢文化中吸收到豐富營養。在遼朝,孔子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在西夏,《孝經》、《論語》、《孟子》皆有本族文字譯本;在金國,儒學被奉為正宗道統。金人對漢文化的汲取和整合,使漢族文化在新的條件下滲透、延展于女真族之中,從而在北中國創立了一個“人物文章之盛,獨能頡頏宋、元之間”(王世貞《歸潛志序》)的文化天地。

2、征服者的被征服

21 公元13世紀,中華大地上相互對峙的金、南宋和西夏王朝,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的掃蕩下逐一崩潰。公元1260年,忽必烈取儒學經典《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

蒙古族以剽悍的草原游牧民族氣質入主漢地,囊括整個中國,然而,政治的、軍事的、民族的沖突,往往以一種形式上的對抗,促進著深刻的文化交融。元世祖忽必烈在漢族儒生士大夫的影響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漠北舊俗,“行中國事”,造成統治體系與文物制度的大幅度“漢化”。崛起于兩宋、但一直處于在野地位的程朱理學,便在元統治者的大力倡導下一躍成為“式于有司”的官學,對后來的明清文化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征戰中取得節節勝利的蒙古族,終于又一次步入了征服者被征服的軌道。

二、元雜劇及其文化意義

1、雜劇的繁榮

元蒙統治時期,漢族士人文化被游牧民族踏得支離破碎,科舉制度中止七八十年,以致元代文人仕進堵塞,一部分窮困潦倒者于是與盛行勾欄間的雜劇產生了親緣聯系。他們投身于雜劇創作,表達那個歷史時代深沉的悲憤、苦悶與抗爭。關漢卿的名作《竇娥冤》,以及以包拯為主角的一系列清官戲,如《蝴蝶夢》、《魯齋郎》、《陳州糶米》等,便表現了13世紀中國人民的郁悶與憤懣之情。

2、元雜劇的文化意義

元雜劇不僅憤激地譴責黑暗,凝重地傳遞、傾吐內心的不平,而且以一種充滿希望的熱情,去謳歌非正統的美好追求?!段鲙洝肪褪沁@類作品的代表作。它不僅充滿激情地以完滿的藝術結構展現出鶯鶯與張生愛情的忠貞不渝和理想終成現實,而且高呼出向正統文化觀念挑戰的宣言:“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三、規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

22 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是一個版圖空前廣大的帝國。在這廣袤的文化場中,中國文化與外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宏大的氣勢展開。

阿拉伯、波斯和中亞的穆斯林大規模進入,基督教在大江南北遍設教堂,東方和西方旅行家遠游中國,大批中亞波斯人、阿拉伯人遷居內地。異邦的先進科技,尤其是當時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阿拉伯天文學、數學,以他們為媒介,流入中國科技界。

與外域文化輸入中國的同時,中國文化向西傳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以蒙古軍和阿拉伯人的戰爭為中介,傳人阿拉伯,再傳人歐洲。中國印刷術也經由蒙古統治下的波斯以及突厥統治下的埃及傳人歐洲。中國歷法、中國數學、中國瓷器、中國茶、中國絲綢、中國繪畫、中國算盤亦通過不同途徑,在俄羅斯、阿拉伯與歐洲世界廣為傳播,世界文化的總體面貌因此而更為輝煌燦爛。

第九節 明清:沉暮與開新

中國古典文化,其生命也有一個由生長到全盛到衰落的歷程。明代與1840年前的清代,是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晚期。在這幾百年間,中國社會的內部結構發生了緩慢而又重大的變化,同時它又為傳統文化向近現代文化的轉型準備著條件。

一、空前嚴厲的文化專制

明清是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登峰造極的時代,文化專制亦空前嚴酷地箝制著思想文化界。

1、文字獄

明清文化專制的突出表現是文字獄盛行。

朱元璋以文字之“過”,“縱無窮之誅”,大批儒生士大夫因文字而遭橫禍。如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所作《賀萬壽表》中有“作則垂憲”之語,常州府學訓導蔣鎮所作《賀正旦表》中有“睿性生智”之語,朱 23 元璋均以“則”為“賊”,以“生”為“僧”,認為是譏諷他參加過紅巾軍,當過和尚,從而大開殺戒。與此同時,明代君主在文網周納中大量使用特務手段,特務機構廠(東廠、西廠、內行廠)、衛(錦衣衛)以士人為重點偵伺對象,“飛誣立構,摘竿牘片字,株連至十數人”(《明史·刑法志》)。清代文字獄更有過之。文人往往因“疑似影響之詞,橫受誅戳”。“莊廷龍《明史稿》案”、“戴名世《南山集》案”、“呂留良《文選》案”,均是康雍時期所發生的轟動全國的大案。

2、崇朱子,滅異端

明清統治者一手推行文字獄,在文化領域制造恐怖;另一手則崇正宗、滅異端。朱元璋多次詔示,士人必須“一宗朱子之書”,“非濂洛關閩之學不講”(陳鼎《東林列傳》卷2)。又規定科舉考試一律以朱熹的注為標準答案。于是,明初學術界成為程朱的一統天下,士子一味“尊朱”、“述朱”,凡“言不合朱子,率鳴鼓而攻之”(《名山藏。儒林記》),程朱理學被推上至尊地位。清代統治者在推行文化專制上也不遺余力。乾隆年間,清高宗借編纂《四庫全書》的機會,全力剪除危及封建統治思想基礎的“異端”學說?!端膸烊珪偰刻嵋返摹斗怖繁汩_宗明義地宣布:“離經叛道、顛倒是非者,掊擊必嚴;懷詐挾私、熒惑視聽者,屏斥必力。”與直接干預《四庫全書》纂修的同時,乾隆帝還一手操縱長達19年的禁書活動,共禁毀書籍3 100多種,151 000多部,銷毀書版8萬塊以上。在“書禁亦嚴,告訐頻起”的強大威懾力下,“士民葸慎,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數之書,有一于家,惟恐招禍,無問禁與不禁,往往拉雜摧燒之”(王蒼孫《惕甫未定稿》卷3)。中國文化遭到秦始皇焚書以來的又一次巨大浩劫。

二、早期啟蒙思想

1、王陽明的心學與“泰州學派”

明清兩代的文化,一方面是文化專制主義空前強化,程朱理學占據統治地位;另一方面,與社會形勢的變化相適應,又出現了多少具有市民反叛意識的早期啟蒙思潮。如以“致良知”之說打破程朱理學一統天

24 下的王陽明,雖然就其根本意旨而言是要修補朱學僵化所造成的缺漏,但他感應明中葉以來社會氛圍和心理狀態的變遷,從人的主動性、能動性上順次展開宇宙論、認識論、價值主體論,從而否認用外在規范人為地管轄“心”、禁錮“欲”的必要性,高揚了人的主體性,造成對正宗統治思想的一種反叛,成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學基礎。他的門生王艮以及“泰州學派”的傳人李贄則走得更遠,已有較為鮮明的市民反對派氣息。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以及方以智、唐甄、顏元、戴震、焦循等人,更從不同側面與封建社會晚期的正宗文化——程朱理學展開論戰,有的批判鋒芒直指專制君主。

2、市民文學興起

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學的興起(其理論代表是李贄的“童心說”和公安派“獨抒性靈”口號的提出,其代表作品為長篇小說《金瓶梅》、短篇小說集“三言”、“二拍”等),也是城市經濟發展和某些新的生產方式萌芽的社會現實的反映。生動活潑、富于民間生活情趣的市民文學,較之明代前期內容空虛、徒具華麗形式的“臺閣體”文學,以及前七子、后七子“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文學復古運動,都是一個巨大的躍進。至于清代出現的《儒林外史》、《紅樓夢》等作品,則在更大的廣度和深度上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將古典現實主義文學推向高峰。

3、明清資本主義萌芽與歐洲文藝復興

如果要在歐洲文化史上選擇一個階段同中國明清時期的進步文化作比擬,無論從產生的背景還是從所包蘊的內容而言,都以文藝復興較為相當。文藝復興產生的經濟條件是:“14和15世紀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經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最初萌芽”,而16—17世紀的中國長江中下游也出現了類似的經濟態勢。文藝復興的主旨是人文主義,其批判鋒芒直指中世紀的神學蒙昧主義、禁欲主義,而中國明清時期的進步思想家、文學家也抨擊宋明理學中的僧侶主義和禁欲主義,提出“飲食男女之欲,人之大共也”(王夫之《詩廣傳》卷2),“私欲之中,天理所寓”(王夫之《四書訓義》卷26)等新的命題。至于顧、黃、王諸大師在哲學思想、史學思想、自然觀中的理性主義,也都與中世紀的蒙昧

25 主義相對立。

然而,由于16—17世紀的中國,新的經濟形態還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時期的早期啟蒙思想家們先天不足,具有一種時代性的缺陷。以明清之際最富于戰斗精神的政治哲學著作《明夷待訪錄》和《潛書》與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相比較,就可以發現,它們雖然在批判封建專制帝王的猛烈程度上可謂東西呼應,但黃宗羲、唐甄們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而只能用擴大相權、限制君權、提倡學校議政等辦法來修補封建專制制度,孟德斯鳩、盧梭們則拿出了“三權分立”的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這樣的資產階級國家藍圖。這表明,中國明清時期的進步思想與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屬于兩個不同的歷史范疇。前者是中世紀末期的產物,后者是近代社會的宣言書。

三、古典文化的大總結

明清兩代進入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總結時期。

1、典籍文物的收集、整理

在圖書典籍方面,明清統治者調動巨大的人力物力,對幾千年浩如煙海的典籍文物進行收集、鉤沉、考證、考辨,編纂了大型類書《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大型字典《康熙字典》,大型叢書《四庫全書》?!队罉反蟮洹繁还J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數最多的字典;《四庫全書》則是至今為止世界上頁數最多的叢書。大型圖書的編纂,是古典文化成熟的征象,也包含著文化大總結的意蘊。

2、科學技術

在古典科技方面,明清之交出現了一批科學技術巨著。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在藥物學和植物分類方面達到了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潘季馴的《河防一覽》,作為一部治理黃河的專書,總結了我國歷代治河經驗;徐光啟的《農政全書》,記載了我國自古以來的農學理論,總結了元、明兩代勞動者的農業生產經驗,還介紹了歐洲的農田水利技術,成為中國古代最完備的一部農學著作;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記錄了明末清初

26 的生產新技術,是一部稱譽海外的工藝學百科全書。東瀛日本將此書視為至寶,并由《天工開物》發展出一門“天工學”。此外,地理和地質學杰作《徐霞客游記》、方以智的自然哲學專著《物理小識》等,都是封建社會晚期科學成就的高峰。

3、學術思想

在學術文化方面,清代乾、嘉時期的學者對中國古代文獻展開了空 前規模的整理與考據。“其直接之效果:一,吾輩向覺難解難讀之古書,自此可以讀可以解;二,許多偽書及書中竄亂蕪穢者,吾輩可以知所別擇,不復虛糜精力;三,有久墜之哲學,或前人向不注意之學,自此皆卓成一專門學科,使吾輩學問之內容,日益豐富。”①對于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承傳不墜以及向前推進來說,乾嘉學者做出了不可抹煞的貢獻。

四、西學東漸及其中斷

明末清初,利瑪竇、湯若望等歐洲耶穌會士東來。他們在給中國人帶來歐洲宗教神學的同時,也將近代的世界觀念以及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自然科技成就廣泛傳播于中國學術界,打開了部分中國士人的眼界。徐光啟、李之藻、方以智、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梅文鼎、王錫闡以及康熙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外來的科技知識。近代科學思維的重要特點是實證方法和數學語言,徐光啟、方以智等人,通過接觸西洋近代科技知識,重視“質測之學”和數學語言的應用,初步顯示出近代科學思維的風貌。遺憾的是,由于宗法專制社會政治結構的強固以及倫理型文化傳統的深厚沉重,“西學東漸”的過程在明末清初進展緩慢。到了雍正年間,隨著耶穌會士被逐出國門,“西學東漸”幾近中斷,中國對外部世界的大門日益關閉。

明清兩代,是整個世界格局發生劇變的重大時期,當中華帝國驅逐傳教士,封閉國門,陶醉于“十全武功”之時,歐亞大陸的遠西端,新興的資本主義呼喚來工業革命,瓦特發明的雙向運動蒸汽機,使歐洲人獲得一盞“阿拉丁神燈”。產業革命催化國際分工,資本以其魔力無窮的巨掌將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之中,宗法農業社會的中國也在劫難

27 逃,工業先進的西方是決不肯放過如此巨大的一個商品傾銷地、投資場所和原料產地的。中西方的沖突已成為不可避免之勢。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以血與火的形式把中國文化推人了一個蛻變與新生并存的新的歷史階段。

中國傳統建筑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女性審美研究,目前在中國還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研究課題。特別是對于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女性審美問題的研究,更幾乎是一個學術空白。中國美學史這種女性意識的淡薄,其實蘊藏著權力的性別密碼。女性審美研究可以進一步促進女性研究與審美研究的有機結合,使女性學科和美學學科的建設更加完善;可以進一步確立女性審美在中國美學史中的地位,促進新世紀中國美學史研究的自我深化。研究傳統美學中的女性審美,可以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中國美學的內在精神和氣質,因而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女性審美;中國美學史;審美研究;現實意義

文獻標識碼:A

上一篇:中國建筑賞析論文下一篇:世界著名建筑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