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培智健康教育教學計劃

2023-03-14

工作就是由一項項的任務組成的,在我們完成一項任務后,勢必要面臨一項新的任務,而寫好計劃才能讓我們在新的任務中從容不迫,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務。今天小編給大家找來了《培智健康教育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篇:培智健康教育教學計劃

培智學生個別化教育計劃案例

《個別化教育計劃案例》

學生:高某某

學校和班級:威海市特殊教育學校 啟智1班 計劃時間:2013年1月—6月

一、學生基本情況:

1.高某某,2011年11月3日出生,2009年入學。從小由爺爺帶大,幼兒園上的很晚,斷斷續續,接受學前教育不系統。父母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有很大分歧。媽媽比較溺愛,認為孩子很聰明,每天輔導,關注學習成績;爸爸對孩子嚴厲,感覺孩子說話不清楚,語言發展不好,就應該多培養她跟人交往,鍛煉她的說話能力。

2.行為特點:刻板行為明顯。

(1)每天都要喝一袋奶,而且必須是某種牌子、某種口味的。

(2)睡覺前一定會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找好,睡覺之前洗臉刷牙等程序一個都不會少,到八點了她自己就開始收拾準備睡覺,幾乎是雷打不動。

(3)物品擺放整齊,每個玩具、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位置,如果有人把她的玩具地方挪動了會發脾氣。 (4)喜歡蹦床、蕩秋千、轉盤等反復重復動作的游戲,而且轉很長時間都不暈,每天都會要求爸爸帶她去同一個小區的同一處健身場地玩。

3.語言特點:語言簡單,斷續,遷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差,有時答非所問。

4.社會適應特點:喜歡與人親近、交流,但有時存在恐懼心理,不懂與人正常交流的禮貌,對不喜歡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視。緊張時發出無意識的“嗯嗯”聲音、玩手指進行緩解。

二、長期目標:

1.刻板行為矯正:經過一學期的矯正,減輕對刻板行為的依賴,加深對行為本身的認識,使學生對適當行為有積極地理解和認識,體會到自主行為的樂趣。

2.社會適應行為矯正:一是減少緊張時發出無意“嗯嗯”聲的次數。二是改掉扳手指頭的依賴。三是減少對陌生人和不喜歡的人斜視。四是幫助建立對陌生人的友善與信賴。

3.語言矯正:養成聽話時與講話者對視的習慣,加強目光交流,逐步形成聽明白再表達的語言交流習慣。

三、短期目標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晨會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文明行為的教育,安全課教師對學生進行怎樣與陌生人交往的教學,讓其對陌生人形成客觀的認識,降低不信賴感和敵對感。 2.通過適時、適度的交換座位改變學習、吃飯、排隊等常規中的位置,讓其適應改變帶來的心理變化,減輕刻板行為的心理依賴。

3.課堂上,時刻注意糾正其在課堂回答問題緊張時發出“嗯嗯”聲音、扳手指的行為,減少發聲和扳手指的次數,并進行獎勵,強化正面效果。

4.外出活動時,遇到陌生人或學生家長,注意觀察和糾正其斜視的行為,正面強化。

5.課堂和日常交往中,時刻注意強調學生與對話人的目光對視,善意的、微笑的對視可幫助她建立信心,先聽明白以后再回答。

四、教育干預策略

1.營造良好的干預氛圍。協調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要共同為其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語言、行為交流環境,以正面鼓勵為主,以善意的暗示為輔,建立信任關系,改進教育康復的水平和效果。

2.及時調整干預策略。對于孩子心理產生緊張、負面影響較為明顯的干預策略要慎用,隨時發現隨時調整。

3.注意行為矯正的反復性。孩子的行為有反復的特點,尤其是當她遇到不良的心理體驗時容易退卻和消極,產生對過去刻板行為的依賴,所以要時刻注意觀察和分析,及時進行矯正和肯定。

五、評價辦法

1.建立行為矯正、社會適應矯正、語言矯正跟蹤記錄,明確記錄其發生的次數、減低的次數、反復的次數等。

2.請任課教師、家長、班主任對其行為、語言、社會適應做出過程性評價和階段性評價。

3.對其下學期個別化教育計劃提出改進措施和辦法,明確計劃的目標和策略是否適當和有針對性。

第二篇:游戲教學在培智數學教育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隨著輕度智障學生隨班就讀于普通學校人數的增加,使培智學校的教育對象也發生了轉變———智障程度深的學生越來越多,智力層次日顯多樣。為了提升智障學生的數學教學效率,課堂上設置了滿足智力不一學生的很多學習途徑,而在這些途徑中最有直接效果的還是游戲教學。這篇文章主要就是以學科和學生特點為出發點,向大家解釋和闡明應用游戲方式來教學,和游戲教學中也應該堅守的原則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培智數學;課堂教學;應用

對于培智學校來說,培養對象是那些智力相對落后的孩子。這些孩子在思維活動上比同齡孩子低,所以在他們看來學習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導致運用常見的教學模式,難以使這些智力障礙的學生理解。近年來,許多老師在這樣一個困難的教育領域都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但是呈現給我們的效果卻不盡人意。逐漸地,游戲教學這一幼兒的教學方法被大家發現,經過老師們的研究發現,游戲教學不僅能讓一些智力低下的孩子理解數學知識,也可以讓這些孩子填補他們在智力上的不足,這樣就可以讓他們拉近和正常孩子的距離,從而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所以我們要想更加有效地推動培智數學教學事業的發展,我們則應該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輕松,設置一個游戲化的教學課堂。

一、應用游戲教學的同時更應該遵守的規則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方面對培養智力的孩子來講,在實踐游戲教學的同時我們應該遵守以下規則: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對于智力障礙的孩子來說,教師們應該選擇適合孩子的游戲,選擇能符合孩子心理和認知的游戲,選擇孩子們能喜歡的游戲;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老師們不能拋棄書本的數學知識,而只是帶著孩子們做游戲,應該在娛樂的同時加入一些與之適應的數學元素。比如:在考慮這些智力不高孩子的認知能力的情況下,用配有彩圖的數學知識來讓孩子們學習,這樣會更有利于開拓他們的智力,鍛煉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孤立性:老師在做教學活動策劃的時候要消除掉別的因素的影響,不要讓外界因素打擾學生活動。另一方面,在做游戲的同時,更應該注意以下地方:要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讓孩子們做游戲,因為對于那些智力障礙的孩子來說,她們不知道哪安全哪不安全。所以,在進行游戲教學的同時,必須優先考慮安全問題。在教師進行教學時應該選擇適合智力障礙孩子的教學方式,要保證學習內容是符合學生智力和情感的。不能照搬照抄正常孩子的數學游戲教學模式,也不能依照正常孩子的標準設計教學方案,這樣很難達到教學目標。我們也要選擇能夠讓孩子體驗成功的游戲,讓他們從心里對自己有信心,對自己充滿自豪感。比如:老師讓每個孩子代表一個數字,然后老師說出一個簡單又易于找到的數字,讓孩子們自行找到相應數字的伙伴,這樣不僅學習了也增進了孩子們之間的感情,還使智力障礙的孩子有了學習的動力,能樹立其生活的信心。

二、在培智數學教學課堂中應用的游戲教學方法

(一)數學游戲教學的個體化

對于課堂教學來說,不一樣的內容要選擇不一樣的游戲,并且要考慮到大家都能加入到游戲教學中。而在游戲過程中,我們更應該有一種愉悅、放松的心情,這樣更容易讓智力障礙的孩子得到收獲。比如:孩子想的不那么快,沒有辦法將數字拆開和組合,那在這樣的情況下讓孩子運算10以內的加減法是有點困難的。所以,在條件可以的時候,可以讓老師對孩子一對一輔導,進行個體輔導的游戲數學教學方法,學習和操作分工合作,一起完成游戲。比如:還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骰子,老師拿出兩個骰子,向同學詢問9個點減7個點,還剩下幾個點,對于那些低程度的智力障礙孩子是可以回答出來的,而一些中高度智力障礙的孩子是有一些困難的,這時候老師應該在紙上畫9個點然后劃去7個問沒弄懂的孩子還剩幾個,孩子答出后還能借此告訴孩子“-”是減號的意思,然后在紙上寫下‘9’‘7’‘2’‘-’‘=’等符號,問孩子們這些都應該在哪個位置,最后老師再列出來9-7=2的等式,告訴孩子們這道是減法的數學的運算題,這樣生動的教學更能鍛煉孩子的智力,也能在學習的同時鍛煉孩子的五官。

(二)數學游戲教學的生活化

數學是一門要求學生有著比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學科。對于智力障礙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要讓他們理解抽象的東西是有困難的,教師就應該把數學教學游戲多和生活聯系在一起,用生活中的一些事和能代表的東西作為例子,讓數學教學更能充分的融入生活中,讓智力障礙的孩子更易于接受。比如拍蚊子這個游戲,中間放個數字寶寶,一個學生擲一顆骰子,骰子的點數是幾,將它與數字寶寶相加,計算結果,迅速找到有這個得數的蚊子卡片,以最快的速度拍向這張卡片,正確并且最先拍到蚊子卡片者可以拿到一朵花。全部的蚊子卡片拿走以后,誰拿到的花多誰為勝家。拍蚊子這件事情是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用他們熟悉的事情來學習加法,學生接受理解起來會容易很多。這個游戲根據學生的智力程度可以調節難易度。

(三)數學游戲教學的情境化

情境化的教學模式不但可以改善孩子們對學習的排斥,更能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讓書本上枯燥的文字變得生動形象,這樣更有益于培智的數學課堂。比如:讓孩子們知道人民幣。沒有智力問題和輕度智障的孩子對于人民幣的認識能達到正常購物的水平,而對于較為嚴重的智力障礙的孩子,我們可以給他們找一段小孩子在超市買東西的視頻,間接讓學生知道怎么買才能買到自己想要的,先當觀眾觀看,再臨摹買東西,這樣的情境教學會讓智障嚴重的學生能參與到課堂來,不會有畏難情緒,更容易認識人民幣。

三、總結

總而言之,我們在摸索培智數學教育的道路上,應該貼著學生的智障程度來教學,多用游戲教學策略,給學生創造一個愉悅的教學氛圍,爭取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英等著.中國特殊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12.

[2]丁志輝.培智學校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與創設情境淺析[J].工作研究,2011,(8).

[3]高鵬凌.生活化課堂的教學原則及策略[J].現代特殊教育,2005,(5).

[4]楊洪林.生活化培智數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9).

第三篇:培智學生數學教學如何運用蒙氏感官教育

智障兒童的感知發展常常具有一定的缺陷,他們感知分化較差,感知水平和質量等低于健全兒童;在感知動作協調方面也差于健全兒童。特別在數學教學中他們感官的感受性普遍較差、感知的速度慢、感知分化程度明顯薄弱,主動選擇性差;感知恒常性,整體性差;空間知覺,時間知覺發展較落后,也就是說他們對變化快的動畫片不感興趣,反而對沒有變化的圖片感興趣;不能很好的區分出紅色、粉紅色、大紅色、紫紅色;只能說出西瓜是什么樣的,能片面的說出西瓜是大的、西瓜是甜的、西瓜是綠的,也有說是紅的;不能很好地區分出左右、區分出上下。

這些都嚴重地阻礙著智障兒童的發展,導致他們不能通過數學來認識環境、了解環境、適應環境。所以我們要注重教育過程中系統的數學感知經驗的積累,遵循“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認知發展規律,注重以感官教育為基礎,它能有效幫助智障兒童身心康復。

一、感官教具

然而在感官教學中我們就需要應用到大量的感官教具,但是這些教具不是老師用來授課的物品,是讓孩子通過動手操作,自我學習的材料。在我們使用這些教具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教具種類繁多,但每種教具都具有多重功能,每次為他們準備的教具不能太多。

他們在操作感官教具時,會不斷的積累感覺經驗,并在感覺經驗

1 / 6

的基礎上,將數值化的量——數量,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逐步形成數概念。感覺教育中的“配對”、“序列”“分類”這三種基本聯系可以培養他們明確事物或現象結構的能力。如:“數棒、紡錘棒、數字與籌碼”中學習數概念。當幼兒學會點數實物,并能記住總數時,數字卡片便同步出現在實物旁,識實物、數量、數字三者結合起來,最終形成數概念。

二、數學教育教具

蒙臺梭利經過幾年的數學學習,發現了數學心智,所以她強調培養兒童的數學心智,怎么培養兒童的數學心智呢?也就是培養兒童數學的感受力,而不是技巧。她認為數學心智,可以影響兒童的性格形成,使兒童將來做什么事都會井然有序,按部就班。

蒙臺梭利數學教育的特色,是以感官教育教具作為基礎的,重視數量、數名、數字之間的關系,重視0的概念,十進位法的重要性,所以,蒙氏教學教具里,將一般的合成分解的操作基礎定為10。

蒙氏數學教具的內容,有八個方面:

1.數量概念的基體練習,定位在10以內的量,以10為基礎的數,這部分的教具有:

(1)數棒。以長度1—10的量,量對應數名。

(2)沙數字板。掌握1—10的數字,用手摸。

(3)仿錘箱。1—10認識的游戲。

(4)數字與籌碼。了解奇數與偶數。

(5)彩色串珠棒。連續數的認識。數量名的結合。

2 / 6

2.十進位法的練習

認識十進位從1變10,從10變100,從100變1000,數具主要有數字卡、串珠。

3.使用數棒的基本計算練習,認識數的合成與分解,初步學習加減法。

教具主要有:金色串珠棒、黑色串珠棒、灰色串珠棒,引導兒童認識算式,利用接龍游戲,認識加減法和十進位的初步運算,加強10的構成和分解練習。

4.連續數的認識,主要讓兒童認識連續數

教具主要有塞根板,主要是11到19的數,十位數和個位數的排列,11—19,11—99,1—100的連續數板,主要記1—100的數字排列,100串珠鏈,認識1—100的數,1000的串珠鏈

5.導入初步的平方和立方

教具主要有:彩色串珠鏈。1千立方體,郵票游戲。大串珠組,(包括平方珠鏈,立方珠鏈、框架)

6.基本四則運算,主要掌握加減乘除法的原理,主要教具:加法板、乘法板、除法板、減法板

7.分數。教具主要是:分數,了解整體與部分的概念。

8.幾何。教具主要有:幾何圖形卡片(主要認識淺角名稱)組成三角形(掌握名稱和認識圖形的組合與分解)立體幾何組,二項式、三項式(發展幼兒三維空間的能力。幫助兒童理解代數概念,引導平方根。

3 / 6

數學教具要求教師在使用中,要求教師要做系統的示范,特別要注意循序漸進,要有一定的流程、順序。

三、簡單應用 ●數前準備

1.配對

配對的過程就是幼兒在觀察比較的過程,配對的材料可以來源幼兒喜歡的事物,配對的數量,小班(1—3種)中班(1—10種)大班(1—10種),方式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做。

2.排序——粉紅塔 3.比較

可以比較物的大小/多少....但是要出示比較板(如圖1) ★ ★ ★ ★ ★ ★ ● ● ● ●

(圖1)

說明:●比★少,少2個。

4.分類——形狀/屬性/顏色/大小......去進行分類(分類是要訓練幼兒觀察待分類的物體的共性或者異處)

5.形式排列

例如:直線排列、繞中心點排列、連續排列...... ●數棒的運用

活動名稱:數棒 教具構成:數棒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學習1-10連續的數量、學習數數。

4 / 6

間接目的:a.導入數的根念。b.為學習十進位法打基礎。 操作方法: 數棒的命名:

(1) 鋪開工作毯,邀請孩子一起來工作,介紹要做數棒的工作。 (2)握數棒兩端對齊,由短至長一一取出并散放到工作地毯上。 (3)數棒左端對齊,按照由長至短的順序排列在工作毯上方。 (4)取出數棒1,指著它說“1,這是1。”

(5)取出數棒2,拿著數棒1比著2數“

1、2這是2”,將數棒1放回原位。

(6)依此類推,數完后按照由長至短的順序將數棒送回去。注意:數棒是孩子第一次接觸數量的工作,每次只要認識3-4根就可。

變化與延伸:(1)為數棒配上1-100的數字卡片。

(2)按照一定順序擺出不同的圖形,亦可和粉紅塔、棕色梯搭配。

(3)與砂數字板結合。(例如:左邊放數棒,右邊擺相對應的數字)

適用年齡:3歲或3歲以上。 注意事項:數棒紅色在左端。 ●十進位法認識

活動名稱:十進位法練習

教具構成:黃色一個1珠,1個10珠,1個100珠,1個1000珠

5 / 6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認識數量

1、

10、100、1000

間接目的:為做大八量的四則運算打基礎 操作方法:

1.用一塊工作毯,邀請孩子一起來工作,介紹要做十進位的工作 2.取來教具放在地毯的右下,右手兩指捏出黃色串珠1珠放在工作毯中央偏右,告訴孩子“1”

3.取出黃色串珠10,放在1珠的左邊,然后拿起1珠,由上往下一粒一粒對應數十下,“一個1,兩個1……十個1,十個1是10,”拿起10珠說:“這是10”

4. 取出黃色串珠100,放在10珠的左邊,然后拿起10珠,由上往下一行一行對應數十下,“一個10,兩個10……十個10,十個10是100”,拿起100珠說:“這是100”

5.取出黃色串珠1000,放在100珠的左邊,然后拿起100珠,由上往下一行一行對應數十下,“一個100,兩個100……十個100,十個100是1000”,拿起1000珠說:“這是1000”

6.進行三階段教學法,加深孩子記憶 7.請孩子自己嘗試計數 8.依次收回1-1000,教具歸位

適用年齡:4歲以上或對10以內數量非常熟悉的孩子 錯誤控制:教具本身

注意事項:擺串珠時個位在右,千位在左,符合數學中位數規律。

6 / 6

第四篇: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培智學校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

蘇州市吳中區特殊教育學校 陶建華

摘要:生本教育提倡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以學生為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新課改提出要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那么在今天的培智學校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該教育理念又將如何運用?對課堂教學又有怎樣的作用呢?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以學生為本、以生命為本、以生動為本、以生長為本四個方面探討了有關問題。

關鍵詞:生本教育 培智學校 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由郭思樂教授創新的生本教育理念,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教師要為學生的“好學”而設計“教”,讓學生依照自己的學習天性來學習,依靠學生的內部自然發展學生的學習天性,實現學生積極、主動、活潑、健康地發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總編輯呂達先生對于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給出過富有見地的理解——“實踐生本首先要以學生為本,其次是以生命為本,第三以生動為本,第四以生長為本。” 這里的“生”指學生、生命、生活、生成,這里的“本”指以學生為本,以生命為本,以生動為本,以生長為本。這是對生本教育一個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為廣大教育工作者認清生本教育、理解生本教育、實施生本教育闡明了道路。

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頒布和施行,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得到重視,提出了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課堂上要依靠學生,教師要為學生的“好學”而設計“教”。那么在今天的培智學校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該教育理念又將如何運用?對課堂教學又有怎樣的作用呢?本人在多年的培智學校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中對此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以學生為本,主動學習,關注全面發展

以學生為本,關注全面發展,包括兩個含義:一是要以學生的個性為本,我們的教育不應像花匠擺弄盆景那樣,按老師自己的意愿去剪裁學生;二是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我們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活動,不應讓學生像野花那樣“自然成長”。以學生為本,關注全面發展,就是要使學生對教育享有“參與性”和“選擇性”,把“學什么”、“何時學”、“怎么學”的自由選擇權交給學生,學生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構建者。

以前,我教授培智學生信息技術,每個學期初總是要制定一個比較詳盡的教學計劃,并規劃好每周的上課內容,并定好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要求。幾年實施下來,雖然有的學生也能在我的悉心指導下初步學會相應的知識或操作,而一些基礎差、能力弱的學生就很難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有的甚至幾年下來幾乎是“原地踏步”。經過反思,我發現原因可能就是平時沒有真正落實“以學生為本”,還是在讓學生跟著老師轉,老師說學什么,就學什么;老師說怎么學,就怎么學。

2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有得以激發,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今年,我嘗試改變策略,在初略為每個年級設定學習的基本模塊后,開學上課第一件事就是讓學生在基本模塊內自己選擇或提出要學哪些內容,然后根據學生提出的想學內容篩選出適合的作為平時的授課內容,平時上課之前也都由學生先自選上課內容,然后靈動生成,分類教學。這樣,由于學習的內容都是學生自己迫切想學的,他們學習時也就有了源動力和自驅力,學習效果自然就比原來好得多。

二、以生命為本,自主探索,培養主體意識

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構建開放的評價體系,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然而,在新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受傳統教育根深蒂固的影響,智障學生被動學習和疑似主動學習的現象依舊存在。在某些特教老師的眼中,智障學生由于自身的缺陷,缺乏靈性、缺乏創造,只不過是一個個勉強能接受知識的容器罷了。由此的課堂上,教師過多地“引導”、過多地扶持,恨不得把自己的腦袋和雙手嫁接給學生,致使智障學生失去了自由,放棄了探索,缺失了體驗,喪失了個性。這樣的課堂如何談得上追求有效?這樣的教學又怎能放飛學生的心靈。

作為一個有良知有責任心的特教老師,我們應該深刻地認識到:智障學生不僅僅是認知體,而首先是生命體。教育要把個體精神及生命發展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真正把每一個培智學生當做“人”來教育,承認每個培智學生生命的巨大潛能,承認每個培智學生生來也具有向上和向善發展的內驅力。

3 在培智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要立足實際,從智障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需要出發,精心創設教學情景與符合學生需要的學習活動,盡可能將教材中的理論轉變為直觀、形象、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盡可能為智障學生的學習準備豐富的學習資源,盡可能激發智障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給學生學習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讓每一個智障學生都真正的參與到設計的教學活動中去,讓每一個教學活動都真正的發揮作用,讓每一個智障學生得以充分、自主地發展,從而讓智障學生愛學、樂學、會學、善學。

例如在學生學完《畫圓》一課內容后,他們已經掌握了畫圓工具的使用方法,再讓他們去學習下一課《畫矩形》,我主要采用任務驅動,讓智障學生自己去學習、去動手,老師只作指導、引領。在導入部分,我首先讓學生看幾幅由橢圓工具和矩形工具畫的圖,如卡車、冰箱、書櫥等,讓他們說說每幅圖分別是由哪些形狀組成的,用什么工具來畫。然后給出畫卡車的任務讓學生去獨立嘗試操作。這樣的教學,充分發揮了智障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他們在任務驅動下也能學會需要的知識。長期堅持,智障學生的主體意識會不斷增強,學習潛能會不斷激發,自然也會更愿意去學習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

三、以生動為本,伙伴互助,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的生動性,是學生表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學習狀態。它來自于教學活動真正以學生為本、教學內容以生活為本的教學模式。學生所學的內容、所參與的學習活動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讓學生學習那些充滿生命力的、有價值、有意義的知識,讓他們不斷地在自

4 己的活動中取得進展和提升,整個學習過程就會生動活潑,顯現出無窮的樂趣。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小組合作、伙伴互助學習是有效的驅動機制,學生都可以在小組學習與合作探究中體驗團隊的力量,共享學習的樂趣,相互帶動,共同進步。

在學習小組中,每一個任務都可能被激發出巨大的學習潛能,教師所需要做的就是讓學習小組明確探究的任務,并適時給予指導。培智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以解答他人的問題,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從他人的優點與知識中充實自己,集眾人智慧助自己發展。小組內相互質疑,共同探討,集思廣益,既有利于培智學生主動參與,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又有利于培智學生多方進行交流,共同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實現知識的遷移與提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以及應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以生長為本,多元評價,促進科學發展

教育的目的是促進人生長。教師是園丁,但園丁的作用不是把花草修剪整齊,而是想辦法讓它百花爭艷,讓每一個學生的長處都得到發揚,讓每一個學生的短處都能轉化為長處。概言之,就是要讓所有的生命都自然、健康地生長。

秉持這種“生長觀”的生本教育,承認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發展周期,在簡單、根本、開放的教學中,給學生以充分的發展時間及更大的發展空間,讓學生在個性化的發展中展現出五彩紛呈

5 的智慧才能;老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立一個“根”,然后讓其盡情生長。盡管每一棵樹的生長周期都不同,生長的高度、幅度也千差萬別,但不論什么樹,最后都能充分生長,形成一片郁郁蔥蔥的大樹林。走入其中,只見陽光閃耀,樹影婆娑,生命的美麗和神奇會讓你流連忘返! 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應著眼于他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的進步,不應以統一的標準來衡量班內所有的培智學生,不應對培智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多少與能力大小進行甄別和選拔,而是通過評價的引導,把單一的對知識與技能的評價拓展到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評價。這就要求我們既關注學習的結果,更重視學習的過程,使評價活動在啟迪學生智慧的同時,潤澤學生的心靈,促進學生的科學發展。

針對培智學生的特點,課堂評價應當少一些評判,多一些鼓勵,不直接說“對”或“錯”,不簡單地“比比誰做得更好”,而應用激勵和贊美的語言來激發他們的自信心,用具體、真實的評價語言指導他們努力的方向,如“步驟清晰,操作熟練”、“輸入正確,排版美觀”、“插圖位置適當,比例合適”,用啟發性的語言引起學生思考,幫助他們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如“請你說說準備怎樣做”、“請說出你這樣做的理由”,等等。

“以生為本”的評價還要求師生雙方的共同參與,尤其突出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讓他們在實踐和反思中發現自我,欣賞他人,同時增強自我評估能力,提高學習的內驅力。

6 總之,培智學校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科學貫徹生本教育理念,既要注重培智學生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又要尊重培智學生的人格和個性,鼓勵發現、探究與質疑,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以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協調多樣的方法點燃他們的智慧火花,從而讓他們的潛能得到發揮、能力得到鍛煉、個性得以舒張、身心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樂:《教育激揚生命———再論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唐天池:《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中國電化教育》2007.9)

通訊地址: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郭巷街道尹中路蘇州市吳中區特殊教育學校(郵編:215124)

聯系電話:

0512-68561077,(0)13013880484

第五篇:云霄特殊教育學校 2014年春培智一年級班主任工作計劃

2014年春培智一年級班主任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始終遵循特殊教育的教育規律,面向本班全體學生,注重他們的全面發展和專長發展,避短揚長,著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身殘志堅的意志品質和會生活能自理的勞動實踐能力。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狠抓學生常規教育,重視“三育”——德育、體育、美育;抓好“三會”——會自理,會勞動,會學習。繼續探究培智教育新課程改革實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徑,優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完善符合新課程要求的發展性評價制度和教學水平監測體系,充分激發班集體活力,形成本班的核心班風學風。

二、 情況分析

本班現有學生12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3 人。黃濱、方文勇、吳藝瓊、吳長華等屬于輕中度弱智,能完成一些學習任務,生活自理能力較強;蔡菁菁屬于肢體殘疾癱,行動不便,寫字較困難,但學習能力、說話表達還可以;吳錦鴻、林韓斌、張育斌等屬于輕度弱智及多動癥,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個人衛生很差;林一洋有自閉傾向,不容易與人交往,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針對這些情況,我決定有的放失,通過多種渠道,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良好的環境中得到或多或少的進步。

三、工作目標

通過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生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行為習慣。在教育工作中,進行系統化、人性化、生活化的管理,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學期工作重點:

1、繼續加強學生的常規管理,進一步培養學生基本的自理能力和學習習慣。

2、以感恩教育為主線,培養學生愛自己、愛父母、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

3、開展適合本班學生主題教育的活動,以革命傳統教育為重點,通過觀看圖片影像資料,了解革命先烈的先進事跡,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熱情。

4、開展“手拉手”活動。

5、通過開展“自強、自立、自尊”主題班會活動,培養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

6、開展學生自護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掌握自我防護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7、開展“安全伴我行”主題體驗活動,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8、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從兒童期向少年期的心理轉變。

四、采取措施

1.抓好學生假期后的常規教育,特別是一日常規的訓練,使學生的生活規律化并做好督促檢查工作。讓學生學習《小(中)學生守則》、制定好班規,通過開展班隊活動促使學生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做一名好學生。

2.培養學生的愛好特長,進行家訪,做好家校溝通并記錄,為將來制定學生的成長袋打下基礎。

3.繼續抓好班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對班干部的培訓,提出要求,明確職責。教會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們成為老師的好幫手。

4.繼續對學生進行勞動衛生教育。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指導,教會更多的學生學會拖地,擦窗。樹立學生的主人公意識,保持教室及校園的衛生,視野范圍內的垃圾要拾起放進垃圾箱。讓學生明白打掃衛生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班級及校園的整潔干凈。

5.對個別學生進行紀律強化訓練,紀律教育是學習教育的前提。對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要進行個別教育,小組教育,班上教育,幫助他們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

6.加強安全教育、自我保護意識教育,樹立良好的學生形象,注意自我保護安全教育,從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7.繼續堅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經常進行家訪或請家長來訪,及時與家長溝通,對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做出指導,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學習、紀律情況,向家長發放宣傳資料,讓家長了解教師的工作,并深入學生家庭,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學習、生活情況,對學生提出要求,幫助他們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8.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尤其是體育和康復訓練方面的各項活動。

五、月份工作安排

二月份:以養成教育為重點,狠抓常規教育

1、做好報名工作;

2、做好新學期安全及常規工作,堅持做好班級的每天5分鐘安全教育,學習《中小學生守則》《特校行為規范》等;

3、教室的美化布置;

三月份:以愛國主義教育和感恩教育為重點

1、感恩教育:為媽媽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2、繼續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

3、開展“學習雷鋒好榜樣”主題班會; 四月份:以革命傳統教育為重點

1、清明節祭掃烈士陵園,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2、組織開展國防教育系列主題班隊會;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

4、開展法制安全教育活動;

五月份:以“自強、自立” 為教育重點

1、開展“手拉手”主題活動;

2、開展“自強、自立、自尊”主題班會活動;

3、開展學生自護實踐活動; 六月份:以安全教育為重點

1、“六一”兒童節慶?;顒?。

2、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3、開展“安全伴我行”主題體驗活動。

4、認真做好復習工作,做好學生期末階段的思想工作;

5、期末行為規范達標,評選各類星。

總之,這學期,我將會蹲下身子和新入學的殘疾孩子說話,用心去溝通交流,努力去尋找孩子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我相信,只要關愛殘疾孩子,尊重殘疾孩子,寬容殘疾孩子,我們就能找到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改進,努力做得更好!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培訓機構教師績效考核下一篇:朋友圈使人際關系親近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