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韓國文化論文范文

2022-05-13

想必大家在寫論文的時候都會遇到煩惱,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韓國文化論文范文(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摘要:韓國影視劇在中國受到歡迎的原因基于中韓兩國文化的共通性和韓國異域文化的特質性。韓國重視文化產業發展,重視文化興國,以文化先行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其他產業的發展又推動韓國文化熱。關鍵詞:韓流韓國影視劇流行原因韓國流行文化,簡稱韓流,在中國方興未艾。

第一篇:韓國文化論文范文

韓國企業文化探析

【摘要】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理論和方法,出現于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韓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傳統特性的企業文化,它在不斷改革發展后出現了新的特點。企業文化發揮功效使韓國企業中涌現出了一大批國際型大公司和著名品牌。韓國企業的成功給我們重要的啟示,探析韓國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企業文化;傳統特性;新特點

企業文化(Enterprise Culture),又稱“公司文化(Corporate Culture)。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出現于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指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總和。[1]

一個企業的成功發展離不開打造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正如一個成功發展的國家離不開優秀的民族精神一樣。韓國經濟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創造出了發展的奇跡,成為迅速崛起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在于韓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培育出了自己的企業文化,在企業文化的引導下,韓國企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涌現出三星、SK、鮮京、錦湖、浦項制鐵等一批國際型集團企業。因此,研究韓國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的企業文化將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韓國企業文化背景及特性分析

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分支,屬于社會亞文化。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組織文化,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取向和發展方向必然受到整體社會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的影響。

1.傳統的儒家文化強調以家庭為中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貫穿始終。在以家庭為中心的前提下,更強調父親在家庭中的地位,“父為子綱”、“夫為婦綱”,在家庭中有著絕對的權威,并以此權威來治理家庭。這種家長式的權威管理思想直接在企業主和管理者的領導方式中表現出來。企業創始人經常在統治家庭的基本原則基礎上進行任用、組織和管理。

2.傳統的儒家思想還重視君臣之間的義理和忠誠。這種思想對韓國企業中企業主與職員之間的垂直權限關系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企業里,下級服從上級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且職員們非常重視上下級間的垂直關系。這種垂直關系不僅受權限關系的影響,而且受年齡、地位、身份和相互所屬關系的影響。

3.以血緣、地緣及學緣為中心的從屬關系和排他意識是受以家庭為中心的傳統儒家文化思想影響的結果。儒家思想崇尚對前輩和家長的尊敬,以及以直系親屬為先的親屬意識。因此,這種從屬關系和排他意識在企業關系、人人關系以及權力機構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

4.此外,由于殖民地和被占領的歷史,日本和美國的一些文化和管理制度及思想也對韓國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影響。由于受到社會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的影響,韓國的企業文化具有一些傳統特性。

(1)濃厚的儒家文化意識。儒家文化成為韓國企業打造企業文化的理念文化,儒家文化中仁愛、勤儉、吃苦耐勞、拼搏、服從的思想在韓國企業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韓國企業在人事任用、業績評價及獎勵、組織結構設置與管理等方面都以儒家文化中的傳統思想為指導,從而形成具有濃厚儒家文化意識的企業文化。

(2)強調等級制度。韓國是一個建立在垂直組織原則基礎上的高度同質社會。[2]受家庭制度傳統等級思想的影響,使得韓國公司等級性很強。不僅強調一般性的等級結構,還強調所有者、管理者和工人的嚴格區分。

(3)高度集權的組織結構和權威性管理行動。高度集權的組織結構和高層領導的權力體制以及權威性管理行為是韓國企業文化的又一特征。

(4)論資排輩。論資排輩是韓國企業文化的又一個傳統性特征。在業績評價和獎勵制度上論資排輩,而且組織成員的階層構造一般是與他們的年齡及工齡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種論資排輩的業績評價制度將不利于激發職工的積極性,使企業缺乏競爭力和活力。

二、韓國企業文化的新特點

隨著國際政治環境的緩和,國際經濟環境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發展。不斷發展的國際經濟環境要求企業文化有一個相應的改革和發展。韓國積極進行經濟改革,在社會各階層全面開展民主化,企業進行機構改革并積極與國際接軌。在這一過程中,韓國企業尤其是一批大型企業積極從國內外的發展環境及自身條件出發,在企業文化方面進行改革,逐漸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文化,從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新取向

1.“人才第一”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韓國的優秀企業大都以“人才第一”為基點,通過建立企業內部的研修院或利用產業教育機構培育了大量優秀的人才?,F在韓國主要的企業集團都已采用了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為了擁有自己的專業技術人才,還建立了相應的人才儲備系統,或是從銷售額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持續進行教育投資。為了挖掘企業員工的潛在能力,三星集團除了在總公司建立有三星集團綜合研修院外,各分公司分別建立了自己的研修院,并通過海外研修等形式對員工進行有效的教育培訓。此外,韓國的優勢企業還普遍重視員工的海外研修工作,以促進員工的自我開發。[3]

2.任人惟賢的雇傭制度。三星集團的創始人李秉哲會長生前就信奉“疑則不用,用則不疑”的信條,主張對三星的員工實行“國內最高待遇”。為此,三星公司采用了公開招聘錄用制度,新員工一旦被公司錄用就要接受三星公司徹底的培訓,目的是使之成為“三星之星”,以實現公司成為超一流企業的目標。三星公司在“企業即人”的創業精神指引下,徹底貫徹了“能力主義”、“適才適用”、“賞罰分明”等原則。

3.以績效為基礎的薪酬制度。韓國的薪酬制度已經發生了變化,變得不再強調資歷而把重點放在可計算的“績效”上。在韓國,近1/3的公司現在已經實施兼顧資歷或兼顧能力的基于績效的報酬制度。三星公司于1995年引入了它的“新人力資源政策”,更加強調業績。在三星公司以前的報酬制度中,工資由基本工資(基于資歷)加額外的津貼(服務期長短等等)組成。與此相比,在新的報酬制度中,工資由基本工資(普通工資、生活費)加上業績工資(由能力和業績確定)組成。這種薪酬制度更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更富有活力。

(二)強調人和團結的共同體式企業文化

韓國的成功企業非常重視組織成員的人和團結,積極致力于創立能夠反映員工創造性建議和意見的企業文化,提倡每個員工的責任承擔,愛社心和主人精神,從而形成了共同體式的企業文化。

正是在人和團結的共同體式企業文化的引導下,韓國大多數成功企業形成了“公司的成長與健康的勞資關系是同步的”這樣一種信念,積極培育勞資共同體意識和勞資和解氣氛,從而使企業的經營活動能夠在穩定的勞資關系中順利的進行。

鮮京集團把在勞資協商中能夠提及的事項(工資、福利等)和不能提及的事項(經營決策權、人事權等)嚴格區分,分別采取不同的政策;同時公司還將經營狀況向員工公開,培育了讓工會自己判斷企業經營能力的土壤,其結果遏制了因勞資糾紛而導致的經營損失。錦湖電器公司則規定每月召開一次的經營計劃會議必須有工會代表參加,將公司所有的經營情況向員工全部公開,以排除勞資不信任的陰影,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關系,工會方面也自己分析公司每周的生產情況,積極向自己的會員說明企業的現狀。“勞資不疑”的精神深深植根于企業內部,正是這種勞資和解的氛圍有力地推動了韓國企業的發展。

(三)海外發展戰略和“混合管理”策略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和國際競爭的日益激烈,韓國的一些大企業不斷向海外拓展,形成實力雄厚的跨國企業,成為世界經濟里的國際型公司和著名品牌。例如LG集團,其LG電子在2000年早期銷售額達到了93億美元,職工達22 800人,是電器和電子產品領域的全球制造商。它擁有分布于全球171個國家的59個分支機構,18個銷售子公司和31個生產子公司以及在韓國的26個研發機構。三星集團成立于20世紀30年代,50年代處于繁榮時期并不斷擴,銷售額和員工從1980年的30億美元和45 000人增長到1998年的960億美元和267 000人。1998年三星電子有21個全球性的生產基地,遍布46個國家的53個銷售子公司,銷售額達到了166億美元,成為世界隨機動態數據存儲半導體最大的生產商之一。

“能做”文化曾是韓國企業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韓國企業之所以能在短短30余年里取的高速的發展,是因為在很多產業部門具有大膽投資、冒險向海外進軍和在短期內取得成績的強烈愿望。但是在“能做”文化的影響下,不少韓國企業不顧自身的條件和能力,盲目地、章魚式地擴張,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費,債臺高筑,以致在1997年的經濟危機中深受其害。

現在韓國企業在不斷擴大海外投資和生產的同時進行改革,不再單純以建立工廠為主,而是在海外建立起從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購到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和勞動力雇傭均在當地進行的大型基地,并通過向當地轉讓新技術、新產品以及建立與當地相適應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與當地經濟的融合,使韓國企業真正成為世界型企業。

“混合管理”就是韓國公司海外企業文化的一項新的重要舉措。“混合管理”就是指營運方針由海外分公司主管與母公司負責人共同決策。這種管理會使母公司更為安心,不但可保留母公司的營運特色,也方便監控海外分公司員工,保證“上情”能夠“下達”。而當地主管打理區內業務可減少溝通問題,母公司派出的負責人熟悉母公司的背景,而且了解產品的特性,從而有助于促進分公司對總部的了解。所以“混合管理”是一個企業在進行海外投資和生產時的理想選擇。

三、啟示

以上對韓國企業文化背景、特性以及新特點的分析給我們重要的啟示,對加入WTO后中國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我們可以看出,在打造企業文化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一個企業要發展,要成為一個國際型大公司,必須建立自己的優秀企業文化。只有以優秀的企業文化為指導,才能打造出世界頂尖企業。

第二,對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理論要進行剖析篩選。企業文化作為社會亞文化,必然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而企業文化是經濟組織的群體文化,有其特殊性,所以,對企業文化中的傳統因素要進行適時地剖析和改革。

第三,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將“人才第一”的理念和創新及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結合起來。企業的發展歸根到底依靠人的發展,無論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還是發展戰略的確定,最終都是由人完成的,所以要確立企業文化中的人本主義。

第四,進行文化的整合,實施跨文化管理。由于海外投資和生產的擴大,跨國經營成為普遍現象。因而會出現不同文化的碰撞,所以跨國經營中進行文化的整合,使企業文化具有包容性,進行跨文化的“混合管理”是必要的。

總之,企業在建設和提升企業文化過程中,要立足本土,結合實際,以培育企業精神為重點,以人本管理為核心,以誠信經營為基石,以學習創新為動力,加強領導,上下聯動,全員參與,將企業文化的理念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使具有時代特征和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轉化為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競爭力。只有在改革開放、不斷創新的偉大實踐中,把優秀企業文化的基因置入到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和全體員工當中去,才能永葆企業健康發展、基業常青。

【參考文獻】

[1]戴鋼書.現代企業文化新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2][美]馬爾科姆·沃納,帕特·喬恩特.跨文化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3]韓國企業文化透視:員工關系決定企業成敗[N].中華工商時報,2004-10-12.

【作者簡介】張忠臣(1981-),男,山東臨沂人,青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企業文化;曲燕(1981-),女,山東煙臺人,青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企業文化。

作者:張忠臣 曲 燕

第二篇:韓國文化熱原因的綜合分析

摘 要:韓國影視劇在中國受到歡迎的原因基于中韓兩國文化的共通性和韓國異域文化的特質性。韓國重視文化產業發展,重視文化興國,以文化先行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其他產業的發展又推動韓國文化熱。

關鍵詞:韓流 韓國影視劇 流行原因

韓國流行文化,簡稱韓流,在中國方興未艾。隨著韓影視劇的進入,韓國文化的商業產業也隨之滲入中國,韓劇的愛好者更直接接觸韓國文化,這從而進一步推進韓國文化熱。

一、韓流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相通性和特異性

韓影視劇在中國受到歡迎的原因基于中韓兩國文化的共同性和韓國異域文化的特質性。

自從1997年中央電視臺首次播出《愛情是什么》而創造了收視奇跡之后,隨后一系列韓國電視劇以強勁的勢頭逐步占領了中國的電視熒屏。中央電視臺八套的《海外劇場》都幾乎變成了韓劇專場。兩年后,中國各地電視臺共播放了韓劇達到359部之多,《新周刊》雜志2005年“新銳榜”也評選韓劇為“年度時尚”。至今韓國電影和電視劇仍不斷被引進。中韓兩國的影視劇制作者也推波助瀾,引進韓國演員,更加推進韓流在中國的蔓延。例如《神話》中,金喜善和成龍的合作。

韓流主要接受群體中,在韓國影視劇中,中年婦女和青年人是主要接受群體。兩國在文化上的相通性為韓流在中國的流行提供了首要條件。

韓流的核心是韓電影電視劇,它在中國受眾面最廣,影響面也最大。中韓兩國共屬于東亞文化圈,兩國的文化十分相似,具有同質感;中國東北的朝鮮族更是和韓國朝鮮族有深刻的淵源關系,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中國人的認同。因為歷史原因,中韓兩國文化交流頻繁,尤其是唐朝時期,韓國派遣使者全面學習唐朝文化,使用漢字、踐行儒家文化等多種文化、哲學和哲學,《史記》中記載新羅“服制禮儀,生活起居,奚同中國”。今天的中韓兩國在感情表達,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很相似。

一直從事韓國影視研究的梁旭明認為:韓劇強調的是一種放之四海皆準的價值觀,體現純真和從一而終的情感美德。從韓劇的內容來看,幾乎每部韓劇都重視家庭,孝敬老人,長幼有序等傳統倫理美德,并滲透著諸多儒家文化。這些是中國人所熟悉和喜愛的?!绊n流”能熱遍中國是因為韓劇的溫情抓住了中國人的心。

二、韓國重視文化興國

韓國政府對文化興國認識深刻,他們堅信五千年的歷史有理由成為文化強國,對文化扶持不遺余力。早在1998年在文化觀光部下成立文化產業局。2001年文化觀光部制定了“培育韓流文化方案”,在中國建立“韓流體驗館”,把關出口文化質量,成立韓國文化振興院等。隨著韓流的升溫,韓國政府制定韓流持續擴散的支援方案。保護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積極申報文化遺產。

韓國文化潮流影響整個中亞地區,包括中國、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地的漢字文化圈內。中國內地是韓國政府注重的最有潛力的市場。韓國外交通商部指出,2010年,韓國要力爭占到中國文化商品市場的10%的份額。而隨著文化產品的先行,韓國旅游產業、美容日化產業、服飾和飲食業、電子產品等緊隨其后,利用文化拉動韓國相關產業的發展,相關產業的滲入又對韓流推波助瀾。

韓國文化產業出口產業在韓國影視劇的帶動下,相關產業受益匪淺。中國已經成為韓國排名第一的海外投資國。近年來,每年約20%左右的韓國對外投資集中在中國大陸。韓國企業已經遍及除西藏以外的所有中國大陸省份,來中國的韓國人已經超過20萬人。

年輕人一邊看韓劇,一面更貼近地走進韓國文化。韓國電子產品、汽車、游戲等行業在韓劇帶動下受益匪淺。

韓國文化在中國形成韓流的原因,一方面是中韓文化同源性和韓國文化特異性,另一方面是韓國依托韓國影視劇等文化產業拉動經濟,從而對韓流推波助瀾。這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有重要借鑒意義。

作者:張 揚

第三篇:韓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探析

摘要:上個世紀末,“韓流”的盛行為韓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效益,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名利雙收的效果。文化產業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是未來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分析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為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可行性對策建議。

關鍵詞:韓國;文化產業

近年來韓國文化產業迅猛發展,不僅拉動了國民經濟的增長,也極大地增強了韓國文化在亞洲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在韓國,文化產業與金融業、房地產業并列為服務業的三大支柱性產業,2005年,韓國文化產業總產值占GDP的6.67%,一種產業對GDP的貢獻率超過5%,就是快速增長的產業,可以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從上個世紀末,韓劇在亞洲的盛行,對于同屬儒家文化圈的中國來說,尤其受到廣泛的歡迎,很多人都喜歡韓劇、韓餐,有些商家甚至為了招攬生意,明明是中國產的服裝,偏要弄上韓國商標??梢哉f“韓流”產生的影響和效益是巨大的,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名利雙收的效果。

文化產業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是未來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把文化產業作為哈爾濱市經濟發展的戰略產業,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維護國家安全和民族文化的戰略需要。韓國文化產業取得的成功,其發展模式值得我們研究,其經驗值得哈爾濱市借鑒。

一、韓國文化產業的界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文化產業定義為:通過開發利用文化內容和知識產權,生產有形或無形的藝術產品和創意產品(或服務)的新興產業。各國在界定文化產業的內涵和外延時都有自身的特點和角度,并沒有形成一個完全統一的共識。韓國的文化產業主要包括動畫、音樂、游戲、出版漫畫、卡通形象、電視、電影等內容。隨著數碼技術的興起,文化產業的行業范圍進一步拓展到電子書籍、互聯網信息和手機內容等具有高附加值和高增長潛力的領域。

二、韓國文化產業的特點

1.韓國文化產業的科技性:文化產業,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萍?則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韓國人把這兩個領域結合起來,獨創了“文化科技”這一產業名詞,并把它確定為政府重點發展的“六大戰略性產業之一”。其余的五項包括:信息、生物技術、納米、能源和航天科技,這五項在各國的戰略中都不陌生,只有文化科技更顯示出韓國的特色。

2.韓國文化產業的創新性:韓國十分注重將創新理念、創新思想滲透到文化產業,逐漸把“韓國制造”轉向“韓國設計”。從1998年至2002年,三星電子獲得美國工業設計大獎的獎牌總數,與美國蘋果電腦并列第一,在產品價值鏈上邁向了利潤的高端。

3.韓國文化產業具備高度的綜合開發能力:某種文化產品在市場取得成功,只需要追加少量的費用即可生成多種收入模式,創造出高效益的附加值產業,如韓國的“流氓兔”等具有代表性的漫畫形象,紛紛被改編為動畫、游戲、電影、多種卡通形象,展現出“一源多用”的經營模式。

三、韓國文化產業的成功經驗分析

1.政府層面

(1)戰略重視。1997年席卷東亞的金融危機使韓國經濟受到重挫。為了擺脫經濟困境,尋求新的產業增長點,韓國根據國內外市場發展的變化,積極主動地調整產業結構,開始大規模向文化產業進軍。1998年韓國正式提出“文化立國”戰略,金大中總統上任之后就宣布:“21世紀韓國的立國之本,是高新技術和文化產業。”把文化產業和生物技術列為21世紀重要的產業。這項戰略調整給韓國文化產業的騰飛創造了條件。隨后韓國政府相繼出臺《國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1998年)、《文化產業發展五年》(1999年)、《21世紀文化產業的設想》(2000年)、《文化韓國21世紀設想》(2001年)等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06年韓國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指出,到2010年要進軍世界文化產業強國之列,將文化產業產值在世界市場的份額由當前的1.5%增加到4%,國內文化產品銷售由當前的50兆韓元增加到100兆韓元,文化產品出口額由10億美元增長到60億美元,文化領域從業人員由52萬人增加到100萬人。最終目標是把韓國建設成為21世紀文化大國,知識經濟強國。這些發展規劃為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導向性的作用。

(2)完備的管理機制。把發展文化產業上升為政府的法定職能,建立完善的文化管理機制。韓國文化產業的管理部門是韓國文化觀光部。1994年該部首次設立“文化產業局”,專門負責文化產業的相關管理服務工作。2000年,韓國設立了“韓國文化產業振興委員會”,從宏觀的角度來制定產業政策發展方向。為了保證各項政策有效地落實,催生和幫助本國文化企業的發展壯大,韓國政府設立了“文化內容產業振興院”,它是為構筑韓國文化產業創作基地,培養文化產業人才,促進韓國文化產品的開發制作、流通、市場營銷以及國外市場的開拓而設立的專門機構。其任務是發掘各種文化內容,為文化產品的策劃、制作、流通,吸引投資和促進出口等提供全方位服務。韓國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措施均通過文化內容產業振興院具體實施,對文化產業整體發展進行系統化管理。

此外,韓國文化觀光部以外的政府部門也積極對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如產業資源部提供文化產業界進軍海外的資金支援,科學技術部提供文化技術開發支援,情報通信部提供IT基礎環境支持和基層技術支持,教育部提供文化產業人才培育支持,財務經濟部提供稅金優惠方面的支持等。通過有效地“齊抓共管”,形成系統合力,為韓國文化產業的順利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3)嚴明的法制監控。為了把發展文化產業納入法治軌道,韓國政府于1999年就制定了《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奠定了文化產業發展的法制基石。為適應數字化信息時代文化產業發展的需要,從2001年開始,陸續對《影像振興基本法》、《著作權法》、《電影振興法》、《演出法》、《廣播法》、《唱片錄像帶暨游戲制品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訂。2002年8月韓國還制定了《出版與印刷振興法》。法律體系的完善規范了文化產業市場的運行程序、避免了政府和企業的盲目操作。

(4)財政大力扶植。韓國政府對文化產業的財政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全國文化事業財政預算2000年首次突破國家總預算的1%,全球只有韓國和法國達到了這一水平。1999年韓國免除了游戲機的特殊所得稅,對電子出版物免收增值稅。政府的投入和政策傾斜極大地鼓勵了民間資本、風險資本的跟進,有效地緩解了文化產業研發和海外推廣的資金問題。

2.企業層面

作為政府主導型經濟的代表,韓國政府對企業的產業政策和配套措施有效地促進了文化產業的崛起和“走出去”。但要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文化企業自身的活力與創新才是根本。韓國文化經營性企業能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除了政府的政策引導扶持外,其自身的經營管理也有許多可取之處。第一是“做大做強”,提高產業化程度。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通過跨國、跨媒體兼并,規模迅速壯大,壟斷地位日益鞏固。當前,美國的時代華納、迪士尼、貝塔斯曼、新聞集團、日本的索尼等九大巨頭已經成為世界文化產業格局中的“第一世界”。韓國文化企業面對外來壓力,依舊提出“做大做強”,通過規模效益來提升競爭力。一些大財團在政府的鼓勵下對投資文化產業十分積極,像三星公司在首爾投資興建愛寶樂園1、LG公司投資影視業等,巧妙地實現了工業化發展、信息化發展與創意化發展的有機結合。第二是“一源多用”。韓國企業十分注重對文化產品的綜合開發,尤其是在動畫、卡通形象、出版漫畫、音樂、游戲、電影、電視劇等領域中,一旦某種文化產品在市場取得成功,只需要追加少量的費用即可生成多種收入模式,創造出高效益的產業附加值。如韓國的動漫形象一旦被民眾廣泛接受后,立即作為品牌,會被長期應用于日后的產品開發中,如改編成動畫片、游戲、電影、多種卡通形象等等,展現出“一種資源,多種使用”的經營模式。第三是“走出去”。充分利用國際市場,以此加速企業資金回流,推動文化產業進一步發展。當今“韓流”風靡亞洲正是這一戰略的結果。據亞洲文化產業交流財團的統計結果顯示,2003年一年內“韓流”在音像制品、電影、廣播電視、游戲等四個領域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達4.5兆韓元(337.6億元人民幣),文化產業在家電、服裝、化妝品、旅游等行業中,間接產生的經濟效益達9.14兆韓元(685.3億元人民幣),讓27萬人獲得了就業機會,約占韓國人口的0.6%。由此可見,韓國文化產業“走出去”戰略為韓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3.國民層面

國民因素可分為精神和素質兩個層次:第一是韓國民眾的危機意識和民族精神。韓國文化產業曾經在美、日等文化大國的入侵下危機重重,這種危機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共同處境。韓國提出“文化立國”的初衷也是為了抵御外來文化的侵蝕,在經濟衰退期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這種危機意識激發了韓國民眾的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使得韓國文化產業能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艱難突圍,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第二是國民教育水平和人才儲備。文化產業是一個鼓勵技術創新、內容創新、理念創新的產業,其成功的關鍵就是生產出豐富的、形式多樣、滿足各層次群眾需求的高質量文化產品,因此從業人員的素質和工作效率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韓國十分重視提高國民教育水平。據世界銀行統計,1985年韓國教育經費占政府總開支的比例,在91個國家和地區中居第11位,大學入學率在1993年達到43%,在校大學生占適齡人口的比例在世界上也居前列;另一方面韓國為了彌補文化產業的人才缺口,除了大力吸納、培養高精尖人才,還積極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和在職培訓。近年來,新建了首爾游戲學院、全州文化產業大學、清江文化產業大學、大邱文化開發中心、網絡信息學院、傳統文化學校等。大量的人才儲備給韓國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

完善的文化產業政策,是事關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根據新的形勢和產業發展的需要,及時建立一整套比較完善而且強有力的產業經濟政策支撐體系,對于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并通過文化產業拉動整個經濟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張永文,李谷蘭.韓國發展文化產業的戰略和措施[J].北京觀察,2003,(12).

[2]陳繼穩.日韓創意產業發展的研究和啟示[J].消費導刊,2008,(16).

[3]王淑芳.文化全球化與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兼論日本、韓國發展文化產業的經驗借鑒[J].東北亞論壇,2007,(5).

[4]任鶴淳.韓國文化產業實況與發展政策[J/OL].當代韓國,2004,(3).

[5]李益波.韓國文化產業的崛起及對中國的啟示[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6,(6).

[6]溫景濤.2005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研究[J].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2005-8-26.

[7]陳重文.新形勢下我國對外文化貿易戰略與政策研究[J/OL].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2007-10-29.

[8]雷光華.關于提升我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思考[J].湖南社會科學,2004,(01).

[9]劉莉.關于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02,(11).

[10]楊晶.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OL].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2007-03-13.

(責任編輯/田苗)

作者:全明姬 張 雋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食品文化論文范文下一篇:財務決策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