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自然教育論文范文

2023-03-04

自然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小學音樂教育作為音樂學科教育的基礎,需要從音樂這門藝術的本質出發,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實現對音樂藝術的真實再現。然而,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依舊禁錮于傳統教學理念與教育模式中。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實現對自然主義教育觀的運用已成為當務之急?;诖?,本文首先闡述了當前小學音樂教育中滲透自然主義教育觀的必要性,其次為實現自然主義教育觀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運用提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自然主義教育觀;必要性;途徑

自然主義教育觀理論主張以自然規律來實現對教育的指導,其強調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將教育回歸自然。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將自然主義教育觀滲透于其中,不僅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和小學生成長的規律,還能夠在全面提升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基礎上,滿足當前素質教育對小學音樂教學的全面要求。因而,如何將自然主義教育觀滲透到教學中,已成為當前小學音樂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大挑戰。

一、小學音樂教育中滲透自然主義教育觀的必要性

1.小學音樂教育中滲透自然主義教育觀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需求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就需要進一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而當前我國不少地區教育理念滯后,教學方法陳舊,無法滿足當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在此背景下,國家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以培養出綜合素質和能力高的復合型人才,從而為社會的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與動力,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小學音樂教育中應用自然主義教育觀是社會發展背景下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2.小學音樂教育中滲透自然主義教育觀是改善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現狀的必經之路

當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學依舊禁錮于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之中,灌輸填鴨式的音樂教學模式,致使音樂失去了本身之美,也使學生無法對音樂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情趣。小學音樂課程的內容本身之美就在于用簡單的韻律凸顯大自然之美,而當前的教育理念致使教師過于注重音樂唱法的傳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忽略了這一學段學生在心理以及生理上的發育特點,進而也就無法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改變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就需要將自然主義教育觀融入于小學音樂教學中,為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的改革奠定理論基礎。

二、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滲透自然主義教育觀的途徑

1.以小學生心理以及生理發展特點為基礎

要想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全方位滲透自然主義教育觀,就需要首先明確小學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發育特點,掌握其發展規律。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段在7-12周歲,而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生理以及心理高速發展的時期,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所處年齡段的不同,有針對性地將自然主義教育這一教育理念滲透到教學中。比如:三、四年級的學生,其在心理上正處于自我意識萌芽的階段,開始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來實現對事物的判斷,但是依舊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件事情上;從生理方面講其身體協調能力大幅度增強。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在評價與表揚中,提升其自信心和審美能力。

2.更新教學理念,以小學生為音樂課堂教學主體

自然主義教育觀要求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來實現其對教育的指導性作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遵循音樂的本質屬性,也要遵循學生的自然屬性。因此,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這樣才能在充分調動學生主觀積極性的基礎上,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從而實現學生個性化的成長,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

在滲透自然主義教育觀、落實素質教育全面要求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對于音樂學科的興趣,進而營造出和諧且具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使學生建立起對音樂學科的興趣,才能使學生全身心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帶著求知的欲望來探索,從而在音樂的熏陶中逐漸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感興趣的方面,不斷地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盡量使內容貼近自然,還原音樂的本真,這樣才能在凈化學生心靈的同時,啟迪學生思考、探索,從而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按照曲目的內容,實現學生的分角色扮演,在寓學于樂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綜上所述,自然主義教育觀這一教學理念不僅符合當前素質教育所提出的要求,還能夠有效地提高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小學生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為基礎,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從而在踐行自然教育觀這一理念的過程中提升音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從而使其滿足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于人才的全面要求。

參考文獻:

[1]廖乃雄.論音樂教育[J].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

[2]袁洪亮.中國傳統國民性的結構及其特征[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11(2):144-145.

[3]潘夢.論中國小學音樂教育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D].北京:中央音樂學院,2011.

作者簡介:葛倩倩(1990— ),女,浙江溫州人,本科學歷,小教一級,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自然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自然在與藝術的關系中長期處于劣勢,傳統美學和主觀自律性的審美理念都貶低自然審美,忽視自然的本真力量。當代藝術現場語境拓展的現狀促進了審美基礎的客觀性轉向,這有利于自然美在當代藝術中的回歸。自然力的交互作用迎合并進一步促進了藝術現場語境的拓展維度,自然審美的“現場模式”構建了融合自然,語境,審美者三位一體的多元化互動空間。對自然力交互作用的關照匡正了自然與藝術的關系,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

關鍵詞: 當代藝術;自然審美;現場語境;自然力;交互作用

一、問題的提出

在追求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時代主題下,環境問題和自然審美成為了美學批評的熱點話題。從邏輯先后順序上看,自然審美當早于藝術審美,但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關于自然審美并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方法論體系和價值觀。相反,歷史上的大多數理論都傾向于藝術美學,藝術審美在很早就達到了自覺,并在以后的不同時期不斷進行著改進和完善,形成了龐大而豐富的理論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學興起和成熟后,自然和自然審美便被整體忽視,自然的有機之美和本真力量不能如其本然地發揮它應有的功能。自然物在被欣賞中常被主體視為文化和經驗的附會產品,成為了人類意識再創造的形式符號。

當代藝術理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致力于對傳統審美經驗的反思,很多藝術行為以現場的流動性和語境的多變性來抵制人類中心主義固化了的主觀自律性?,F場語境審美維度的拓展已經成為主導當代藝術發展的關鍵因素,這就為自然在當代藝術中的應用創造了有利的客觀條件。同時,自然物的有機之美和自然力的交互作用也極大地促進了藝術現場語境的拓展,引發了語境的流動性以及其內部產生各種新奇關系的可能性,這也進一步奠定了自然美在當代藝術中回歸的基礎。那么自然審美能否在當代藝術中建立合適的審美模式?在與藝術的合作中能否達到審美自覺,從而解決自然應當審什么和怎么審的問題呢?本文即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初步地探索和回應。

二、當代藝術現場語境拓展中的審美基礎

(一)當代藝術語境拓展的現狀

語境,常指語言環境,影響語言上下文關系的時間、空間、物理、文化、情境等一系列因素都可稱之為語境因素。從邏輯上看,語言的應用和形式的選擇應當充分適應或關照語境因素之間的客觀聯系,而不是通過主觀的語言形式去篡改和固化語境因素。語言形式的主觀化和自律性即是脫離和固化語境的結果。

當代藝術理論已經充分意識到語境固化的危險,它不僅導致藝術創作和欣賞沉溺于主觀風格化的形式泥潭,同時也使審美主體喪失了對現實關照的熱情。因此,當代藝術致力于對語境流動性和變化性的探索,在語境拓展中挖掘藝術發展的現實動力。這種反思不僅只針對理念固化的主觀自律性,同時也是對當代藝術語境現狀的內在體現。加利福尼亞大學藝術史教授權美媛在論及當代藝術空間語境時談到:

“占主導地位的現代主義未玷污而保持純潔的理想主義空間,從根本上被自然風景的物質性或者混雜而平淡的日??臻g所置換。藝術空間不再被視為一塊空白的石板,擦拭干凈的書寫板,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地點。處于這種上下文中的藝術對象或事件,是要讓每一個觀看主體通過親臨現場,在對空間拓展和時間延續的感官即時性中進行此時此刻、獨來獨往的體驗?!盵1]32-33

現場是當代語境呈現的現實基礎,一個實實在在的地點客觀存在,其間充斥著各種語境因素交互的關系網,一個現場即一個有機的力量場域。作品不能回避或孤立這個力量場域,相反它要激發場域當中的力量互動,與之建立一種真實且充滿生機的聯系?!艾F場感”即審美主體對作品與現場語境聯系的感官體驗,它是主體對現場內在交互力量的直接反饋,同時也是當代藝術審美的現實基礎?,F場的流動性和易變性是當代藝術的一大特征,這也是導致語境整體拓展和局部變化的邏輯原因。由此原因,主體的審美模式也應隨之作出調整,美國當代藝術家羅伯特·巴里就現場性作品談到自己的立場:

“現場性的作品,涉及到既定地點的環境成分?,F場性的作品在規模、大小和方位上取決于現場的地形狀況,不管它是城市、風景區還是圍著籬笆的建筑工地。作品變成現場的一部分,從觀念和感知兩方面參與對現場組織的重新構建?!盵1]33

現場組織即對現場語境因素關系的綜合把握,即時性和偶發性的現場特點使語境因素間的關系不斷變化。欣賞者不能以一種固化的欣賞模式去套用多變的語境關系,而要根據語境因素的變化適時重構自身的感知,培養自身以一種積極而敏銳的態度去融入現場,去發現語境關系互動中的變化維度和張力。由此可知,現場語境的關系空間已經成為當代藝術關照的主要對象。

(二)當代審美模式建立的基礎

伴隨著語境因素的日益豐富和整體語境的拓展,當代藝術的總體敘事結構都在朝著一種現場語境化的方向發展。由此,相應的審美模式也應隨之作出基礎性的轉變。針對當代藝術審美基礎轉向和重構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具體討論:第一,從主體出發,分析審美態度;第二,從客體出發,分析審美范圍;第三,從功能出發,分析審美價值。

1.審美態度(aesthetic attitude)作為一個概念指主體在審美活動中形成的對待客體的一種主觀化的心理傾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審美主體感知對象的方法和方向,是審美經驗在主體意識上的直接體現。因此,審美態度屬于后體驗的主觀心理產物,從邏輯先后順序上看,審美態度的產生應在審美欣賞之后,并且應以審美欣賞作為其建立的基礎。審美欣賞(aesthetic appreciation)作為一個概念常具有過剩的抽象意義而無法具體界定,原因在于人們慣于以后經驗的主觀理念直接將審美欣賞理解為多樣性的審美態度,而不是單純的將其視為前經驗的審美過程。從最樸素的意義層面理解,審美欣賞的概念應指主體對客觀對象感受、體驗和判斷的實踐過程。這一概念還原了審美欣賞的初衷,即發現和體驗客觀之美。利用這一概念并結合上述當代藝術語境拓展的現狀,便可以從樸素欣賞的角度為當代藝術中的審美態度建立一個邏輯基礎,即發現和體驗現場語境空間的客觀之美。由此基礎,我們可以從傳統典型的審美態度和模式出發進行反思性的討論,通過對比進一步建構合理的審美態度基礎。美學理論家阿諾德·博林特在其《走向環境的現象學美學》一文中談到:

“審美體驗的靜觀模式已經被穩固地確立為正統學說。這種學說認定藝術品是獨立的對象,與它周圍的一切事物完全分開,與其余的生活完全隔離?!盵2]

“靜觀模式”建立在“審美無利害”的態度之上。自18世紀以來,“審美無利害”的觀念由夏夫茲博里、哈奇森、康德、斯托尼茨等人的總結和發展,逐漸成為自然和藝術審美的典型理念。由此理念,還生發出許多審美形式,諸如自然審美的對象模式、景觀模式、“畫意”觀念,以及藝術審美的“距離說”,“為藝術而藝術”等。這些形式和“靜觀模式”一樣旨在營造一種孤立的無利害的審美語境,這種語境的成立需要兩個主觀前提:(1)將客觀之物主觀對象化,切斷其與環境的客觀聯系;(2)自設語境,將審美空間縮小到適合主體和孤立的對象靜觀獨處的范圍?!办o觀模式”要求從主客兩方面脫離現實生活,這就導致其審美語境變為固態的平面化,藝術創作變成主觀的風格形式化,審美理念形成封閉的概念化。很顯然,“靜觀模式”不符合當下審美語境拓展的現狀,對其反思就要突破“審美無利害”的態度,還原主客兩方面的語境聯系。主體應充分尊重審美對象自身的客觀之美以及其與環境的聯系,不能運用主觀的概念去固化和封閉語境聯系,而應以客觀的體驗去發現和挖掘語境聯系的豐富性。因此,主體的審美態度也應隨之改變:(1)由自設語境變為尊重語境并參與其中;(2)由關照自身內在的主觀自律性變為關照現實語境。

2.審美范圍(aesthetic range)的概念從客體的層面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審美范圍指客觀存在的一切現實之物;狹義的審美范圍指在一定的審美語境下,人們能夠知覺到的現實事物。對審美范圍的分析旨在解決當代藝術現場語境中人們能夠審什么和應該審什么的問題,解決這兩個問題必須立足于語境現狀這一客觀基礎。傳統的藝術理念習慣于將審美對象孤立于周圍的環境,其審美范圍就容易被固化為單一的類型,如雕塑審比例;中國畫審筆墨;音樂審節奏;詩歌審韻律等。這樣的理念在形成自覺后就會無視審美活動的時空基礎,產生一種人類中心主義主導的主觀自律性。這種自律性要求一種放之四海皆準的形式認同感,即審美范圍在任何時候皆為審比例,審筆墨,審節奏,審韻律等主觀固化形態。對上述理念的反思,應從分析當代藝術現場語境拓展的原因入手,而導致這種拓展實現的原因有二:(1)現場的變化流動性導致語境的不斷變化;(2)語境因素之間的互動促使語境空間內部關系的豐富性。根據這兩個原因我們便可以為當下的審美活動建構范圍。原因(1)可解決能審什么的問題,即審美地關照具有流動多樣性的變化場域;原因(2)可解決應審什么的問題,即審美地關照現場語境中客觀之物的有機之美以及其與語境因素之間的互動關系。由此兩點,也可看出當代審美范圍與傳統理念的不同,它具有適時性和開放性的特點,是藝術環境化的真實寫照,而不是主觀自設語境的形式自娛。

3.審美價值(aesthetic value)從功能的角度出發指在審美過程中主體發現或體驗到客體的功能之美。而功能之美的概念又指:

“一物之功能與其審美特征有機相關,換言之,一物之審美特征源于其功能,或某些與其功能密切相關之物,諸如其意圖,用途或目的?!盵3]

由此概念可知,物之美來源于其功能,審美過程中客體展現出的種種審美特征的基礎也源自其功能。審美價值的實現也是物之功能展現和延伸的結果。在明確此邏輯關系后,我們還需明確功能的來源問題,即功能來源于審美主體的主觀自設還是來源于客體自身的客觀屬性?例如,一幅繪畫具有裝飾房間的功能,這個裝飾功能是來源于人們認為繪畫可以裝飾空間的觀念,還是來源于此幅繪畫所畫景物以及表現手法所呈現的視覺力量等具體的客觀屬性?如果前者成立,便會產生這樣一種邏輯推演,即如果此幅繪畫可以裝飾此房間,那么所有繪畫便都可以裝飾此房間。如此類推,一幅波洛克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便可以裝飾一間室雅蘭香的中式房間,這顯然不是一種恰當的裝飾功能。如果后者成立,也需要尊重一個客觀前提,即此幅繪畫的客觀屬性與此房間客觀的環境氛圍相適應。由此分析,便可為審美功能的成立創建客觀基礎:(1)審美功能來源于審美對像的客觀屬性;(2)審美功能的實現要求審美對象與其所處的空間環境形成恰當的互動關系。此功能基礎進一步反思了人類主觀自律性的傳統,將當代審美價值從主觀立場還原到發現客體有機功能之美的客觀立場之上,這不僅有利于重構藝術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同時也可以拉近人與自然環境的距離。

通過上面三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當代審美模式的基礎已經發生了從內到外,從主觀到客觀的轉向。這種轉向集中作用于藝術現場客觀的環境空間,當代審美基礎即得力于對此空間的關照:(1)對審美對象有機客觀之美的關照;(2)對審美對象和空間內語境因素交互關系的關照。接下來我們便借此基礎具體分析自然美在當代藝術中的回歸和自然審美的“現場模式”。

二、自然美在當代藝術中的回歸和自然審美的“現場模式”

(一)自然美在當代藝術中的回歸

自然美在藝術中的回歸指自然審美在藝術中重新找到了確立的基礎和價值,如果我們承認客觀的感知是審美的先決條件,那自然審美從邏輯上便應早于藝術產生并影響藝術審美模式①。由此邏輯順序,回歸一說便不能成立,但事實卻是自然審美在藝術和藝術美學興起后便銷聲匿跡,無人問津。這一現象導致人們對自然美產生一種主觀誤解:即自然低于藝術,自然無客觀的美,是藝術賦予自然以美?,F在談自然美的回歸,我們就要先弄清楚自然先前失寵的原因。德國理論家阿多諾在論及此問題時談到:

自然美為什么會從美學的議程表上拿掉呢?其原因并非像黑格爾要我們所信的那樣,說什么自然美在一個更高的領域(指藝術)中已被揚棄;自然美之所以從美學中消失,是由于人類自由與尊嚴觀念至上的不斷擴張所致。該觀念發端于康德,在席勒和黑格爾那里得到充分認識。后兩者將這些理論概念移植到美學之中,其結果,在藝術中,就像在其他方面一樣,沒有什么值得重視的東西,除非他將存在歸功于自律性的主體。[4]

從阿多諾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兩點自然美被擱置的原因:(1)傳統美學固化了藝術高于自然的錯誤觀念;(2)人的主觀自律性被抬高到極端的地位,從而忽視一切純客觀的自然因素。在傳統的藝術觀念中,審美的價值和基礎是主觀的自我關照,即享受主體賦予客體觀念、符號意義的和諧性與自律性,以及從這種自律性中所產生的主觀滿足感。由于藝術是這種主觀自律性呈現和表達的最佳形式,所以就被推向了高高在上的神壇。自然美的客觀屬性不利于這種自律性的發揮,所以就變成了被曲解,附會和忽視的對象。自然要在審美中重新確立地位,就要突破這種主觀自律性,建立客觀的審美基礎。上文已經討論過當代藝術審美基礎三方面的客觀性轉向,由此,我們可以通過分析自然在這三個方面對客觀性轉向增益與否來判定其在當代藝術審美當中應獲得怎樣的地位。

1.自然對客觀審美態度的增益:在分析自然對審美基礎客觀性的增益與否之前,我們先要了解自然物本身的一個內在屬性,即有機自然力客觀的交互作用,自然物內部與其所處環境之間存在著一種先驗的,有機的力量交互聯系。這種屬性使人們很難脫離環境而孤立地審視自然物,如我們對一只鳥進行審美,當它自由飛翔時,我們會同時關照藍色的天空;當它靜止休息時,我們也會同時關照它所棲息的樹木;即使將它關在籠子里面,我們也會產生這個籠子是否適合于它的疑問。所以我們很難設想在真空中存在著一只鳥是什么樣子,如果真的存在這種情況,那么這個真空的環境也必定會成為我們關照的對象。相反,一幅繪畫就不存在上訴這樣的屬性。當我們在美術館看畫時,很少考慮畫與美術館的環境有何聯系,甚至有些時候也不關心畫面當中所畫的是什么,我們關心的僅僅是色彩、筆墨、比例、構圖、透視等形式關系是否和諧。由此對比,我們可以發現自然較人工藝術品的一大優勢,即自然力能夠觸發審美對象與審美現場的環境產生有機的互動聯系。在明確此優勢后,我們便可確認自然對當代審美態度的客觀性轉向有所增益。首先,自然力與環境空間現場的交互作用推動了人們對現場整體語境的關照。其次,自然力不僅作用于現場環境,同時還作用于審美主體,使審美者不再主觀地評定作品,而是客觀地參與并體驗現場。

2.自然對審美范圍客觀性的增益:上文談到當代審美范圍具有適時和開放性的特點,其客觀性轉向建立在現場語境內部關系的豐富性和外部流動性的基礎之上。首先,從內部關系的豐富性上看,自然本身的物相、物性就有別于人造藝術門類的單一自律性,具有新奇和豐富多變的特點。同時,自然物內在的有機自然力又可以主導自身和現場語境因素之間建立豐富的互動關系。其次,從現場變化的流動性看,很多傳統的藝術對象為了審美的恰當性都習慣于在特定的現場空間內被欣賞,如繪畫在美術館,音樂在音樂廳,舞蹈在大劇院等。相反,自然物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特定現場的束縛,如,我們欣賞一支美麗的花朵,可以在美術館里,也可以在自己的臥室里,當然也可以在山間溪流旁,甚至是在牢房中也不會有太多的違和感。這一方面得力于人們不習慣對自然物做固化的類型欣賞,另一方面,自然物本身的有機自然力對變動的現場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可以適時與不同的現場建立最新的互動關系。

3.自然對審美價值的客觀功能性增益:上文我們針對傳統“審美無功利”的觀念從功能的角度分析了當代審美價值的客觀基礎。美來自于對象的功能,而審美功能則來自于對象自身的客觀屬性,要實現審美功能就需要對象與所處環境之間形成恰當的互動關系。由此邏輯推演,傳統審美在脫離語境聯系的孤立空間內欣賞人造藝術自律性的形式符號意義,其最大功能就是關照審美主體的內心,從而強化其內在的自律性觀念,使其變為一種主觀的強力意志。這種強力意志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固化了藝術審美的模式,同時也將人的生活平面化。相反,自然物本身具有客觀的有機之美,這種美通過自然力的交互作用不僅能與變動的現場環境之間建立有機的聯系,同時也能吸引審美主體參與到環境中來體驗和發現這種美的互動過程。自然之審美功能即拓展藝術現場語境的關系維度,并通過審美關照拉近人與環境之間的距離,重建生活的立體視角。

通過上訴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代藝術現場審美語境的客觀性轉向不僅為自然建立了審美基礎,同時自然也促進了藝術現場語境的拓展,開啟了當代審美模式的多元化路徑。因此,自然美在當代藝術中的回歸實屬必然現象,下面我們就結合實例來看自然審美的“現場模式”在當代藝術中的發揮。

(二)自然審美的“現場模式”在當代藝術中的應用

自然先天的優勢決定了其在藝術中的回歸,自然物在當代藝術中的應用也得到了很多當代藝術家的共識。針對藝術現場中自然物應當怎樣審和審什么的問題,我們應當建立自然審美的“現場模式”。此模式的建立需要尊重兩個前提:(1)尊重自然物的客觀屬性,挖掘其內在本真的有機之美;(2)充分考慮現場語境與自然物的交互關系。根據前提(1),自然審美的“現場模式”應當具有獨立客觀的自然審美特性,這一點可借鑒薛富興為自然審美建立的客觀對象特性系統:

自然對象特性系統應當由以下四個方面構成: 一曰物相,即自然對象、現象的外在感性表象; 二曰物性,即決定一對象為該對象的內在本質特性; 三曰物功,即特定對象諸要素、特性相互合作,共同服務于該對象之正常生存和發展的內在機理、功能; 四曰物史,即特定物種自然對象在地球生命史上的產生、持存和進化史,或獨特命運史。[5]

物相、物性、物功、物史形成一個有機的系統,將自然物的客觀之美展露無遺。同時,這一系統也是自然力生發的基礎。但要完成自然力的交互作用,就必須首先完成前提(2),使自然物,現場語境和審美欣賞者形成一個客觀的互動整體。只有在互動聯系中,自然物的物性和物功才有針對性的實體意義;只有在聯系的時空變化中,自然物的物史才有發展的客觀基礎。若無前提(2)自然審美將變為僅關照物相的形式解讀,自然便容易被人的主觀自律性所利用,成為被觀念曲解,改造和附會的形式符號。因此,自然審美的“現場模式” 旨在尊重自然物客觀屬性的基礎上感受自然力與現場語境的交互作用:欣賞物相在現場的表達形式;感受物性與語境因素之間的沖突,矛盾與融合;體驗物功在現場語境流動中的變化和意義;審視物史在語境拓展中新的發展方向。

自然物在當代語境現場中的應用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1)將自然物納入藝術現場;(2)將藝術現場設立于自然當中。

將自然物納入藝術現場的優點是可以利用自然力的交互作用促進新的語境關系生成,從而緩解語境固化的危險,改變人們看待事物的常態,建立多維視角。很多當代藝術家都樂于且善于運用自然物,尤其是將動物形象直接納入藝術現場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如:蔡國強的《撞墻》將狼群形象引入美術館;達米恩·赫斯特的《死者對生者無動于衷》將鯊魚標本放入玻璃柜中展出;徐冰的《網》將羊置入由鐵絲網封閉的空間中等等。這類作品中最為典型的當屬德國當代藝術家博伊斯的《我愛美國,美國愛我》(如圖1),藝術家將自己和一只荒原狼同置于一個密封空間內共處5天。開始狼對藝術家存有敵意并撕咬他身上的氈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狼習慣并接受了人的存在,藝術家也試著與狼交流,并最終擁抱了這頭狼。在這件作品中,我們能看到狼野獸的外表,也能感受到他兇殘的本性,開始時它使得現場空間充滿了恐懼的氣氛,但隨著自然力與現場語境以及藝術家的交互融合,這種恐懼感慢慢消減并變得溫和且恰當。我們完全可以忽視藝術家用意,將自身置入藝術現場去感受自然力與語境的沖突和交互融合的過程。相信親身體驗過這件作品的人都會從個人的立場重構自己對自然和生活的認知維度,這也正是自然在當代藝術中的美和價值所在。

將藝術現場設立于自然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大地藝術,將地表、巖石、海岸、沙漠等自然景觀直接當做審美現場使用的方式意在消除自然與藝術的界限,從而將人從固化的自律性意識當中解放出來,讓審美進入客觀的天地自然之間。

最著名的大地藝術當屬美國藝術家羅伯特·史密森的《螺旋狀防波堤》(如圖2).

藝術家利用玄武石,沉淀的鹽晶和泥土在猶他州的大鹽湖上鑄造了一個長1500英尺,寬15英尺的螺旋狀地表雕塑。親臨現場,我們就會發現作品看似改變了自然的外貌,但長期處于與自然力交互共存的環境中,也使其自身刻上了自然的標簽。這件作品建于1970年大鹽湖的一次干旱期,此后伴著汛期的更替,雕塑也隨著水位的上漲和下降而時隱時現。近期大鹽湖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干旱期,湖的體積也在逐漸縮小,雕塑長期裸露在湖面之上經受著風化和鹽堿的侵蝕,作品整體外貌也在隨之改變。面對被自然吞噬的危險,藝術家本人卻坦言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自然對他作品造成的影響。此時的作品在與自然規律的互動中已經成為了自然的一部分,也正是由于自然的影響,作品本身才顯得美。

三、結論

自然審美和藝術審美是否天生對立?藝術又是否確實高于自然?為什么會產生的這樣的疑問?原因在于建立在“人類中心主義”基礎上的主觀自律性觀念主導了整個審美過程,這一觀念要求審美脫離語境,在孤立對象的前提下對其進行“無功利”地靜觀。由此,自然和生活中的客觀物就成為了沒有實體意義形式符號,任由人們曲解,附會和改造。傳統美學加強和固化了這一自律性的觀念,從而導致了審美上的兩大繆見:(1)藝術至高無上,被抬上了神壇;(2)自然美索然無味,被驅逐于審美之外。

當代藝術在語境拓展的現實基礎上要求對主觀自律性和傳統美學進行反思。其審美基礎也在語境拓展中發生了客觀性轉向:主體的審美態度從孤立和匿造語境變為尊重和關照語境;客體的審美范圍由關照單一性的自我變為關照客觀物的有機之美和多樣性的語境聯系;功能性的審美價值由追求和諧的形式符號意義變為挖掘客觀物的有機屬性與語境間恰當的互動關系。審美基礎的客觀轉向不僅反思了主觀自律性的弊端,同時也為自然美在當代藝術中的回歸建立了基礎。

自然能夠在審美當中重新確立地位,一方面得力于當代審美基礎的客觀性轉向,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其自身內在的自然力交互作用,這種自然力的交互作用不僅可以促進藝術現場語境關系的流動變化性,同時也可以吸引審美者參與到語境空間的互動關系當中,形成自然、語境和審美者三位一體的互動空間。通過對這種自然力的關照也可以在當代藝術現場中重構自然審美模式。

自然審美的“現場模式”旨在當代藝術現場中解決對自然應當審什么和怎么審的問題,它要求欣賞自然物相在現場的表達方式;感受自然物性與語境之間的沖突與融合;體驗自然物的功能在現場語境變化中意義;審視自然物的歷史在語境拓展中新的發展方向。在關照自然力的交互作用時,我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欣賞自然,同時也改變了我們對自然和藝術的看法:藝術不是生來就具有的“美”氣質,相反,是自然賦予藝術以實在的美。形式符號中的觀念美毫無生氣,它只會固化我們的生活,讓我們遠離自然。只有在自然力主導的語境變化中體驗到多元化的客觀之美,才能使審美變得鮮活,使生活變得立體。

注釋:

①關于自然審美早于藝術審美并為藝術創造心理基礎的觀點請參看:薛富興.自然與藝術:關于自然審美的恰當起點[J].理論與現代化,2013(2):76-82.

參考文獻:

[1]佐亞·科庫爾,編.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M].王春辰,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32-33.

[2]阿諾德·伯林特.美學與環境[M].程相占,宋艷霞,譯.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5—16.

[3]格林·帕森斯,艾倫·卡爾松.功能之美——以善立美:環境美學新視野[M].薛富興,譯.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正文2.

[4]西奧多·阿多諾.美學理論[M].王柯平,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9-110.

[5]薛富興.自然美特性系統[J].美育學刊,2012(1):11.

\"Interaction of Natural Forces\"

—— The Return of Natural Beauty in Contemporary Art

WANG Zhen

Key words: contemporary art; natural aesthetics; scene context; natural forces; interaction

責任編輯:王之剛

自然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馬克思的人化自然的自然觀脫胎于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自然觀和費爾巴哈的抽象唯物主義抽象自然觀。這兩種自然觀,對馬克思的自然觀的形成具有最直接的影響,馬克思的自然觀就對這兩種自然觀的“揚棄”。

一、人化自然的理論淵源

(一)黑格爾客觀唯心主義自然觀的影響

黑格爾在他的哲學體系中不遺余力地表達了他對自然哲學的看法。黑格爾將他的“絕對精神”披上了自然的外衣,變成“絕對精神”自我異化的結果。但是黑格爾實際上仍舊把自然當作一種觀念性的東西,“分有”了理念的一部分,是短暫而不真實的存在。因此,在黑格爾看來,唯一可靠的還是人的精神,人不僅可以通過感性能力體悟自身,還可以通過理性認識能力來把握大自然,主宰大自然。然而這在馬克思看來,這從根本上顛倒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二)費爾巴哈抽象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影響

費爾巴哈反對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自然觀,認為自然就是人在生活中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對象,是并且只是人生存的物質基礎,而與人類社會和人類歷史是完全分離的。

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費爾巴哈的思想,一方面,肯定他將精神與物質分開,堅定得相信自然的客觀性;另一方面,又不滿他將自然與人的關系看作靜止不變,和他對人對自然的反作用的忽略。

二、人化自然的基本內容

(一)自然界是人生存和生產活動的基礎

自然界起始于46億年前地球產生之時,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植物到動物,從單細胞的浮游生物到豐富的海洋生物,再從魚類到靈長類,直到5000萬年之前人類的原始形態出現時,自然界都以自在自然的形式存在并且演變著。自然界為所有的動物提供了生存的前提和基礎,人也不例外。人類為了生存,就必須長時間并且持續不斷地從自然中獲取能量和物質。因此我們必須承認,人對自然有長久的依賴性,因此馬克思說:“自然界,就他本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

馬克思說:“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創造。它是工人的勞動得以實現、工人的勞動在其中活動、工人的勞動從中產出和借以生產出自己的產品的材料。”2這說明,馬克思認為人類勞動的原始材料來自于自然界,人類創造出來的東西與自然界也是息息相關。

(二)人化自然是人與自然相交互的結果

人不能離開自然而單獨存在,從生物的角度來說,人是食物鏈頂端的生物,是自然界中消費者的一部分,與生產者,分解者和無機環境共同構成了整個自然界。在與自然的互動過程中,動物只能單方面的接受自然的饋贈或災難,人卻可以主動的運用自身的知識和技能來化解災難或是更好的得到自然賦予的饋贈。與此同時,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可以通過理性來把握自然的一般規律,從而將自然界最大限度地改造成符合自己觀念的東西,而這一部分被改造過的自然,就是人化的自然。但是,這種改造并不是肆意的改變,它與自然本身的條件息息相關,如果人類想獲得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還必須把握其中的尺度,在尺度之中的自然與人相互統一,在尺度之外的人與自然相互對立。

(三)實踐是人與自然的中介

人與動物的不同之處在于,人可以熟練的利用工具來進行實踐活動,這種實踐活動的對象就是客觀存在的外在的自然界,通過這種實踐活動,人可以將自在自然的一部分轉化為人的生活資料。因此,實踐將人與自然融合在了一起,使人化自然從自在自然中分離成為可能。如果動物與自然的關系只能是一個單一向的化學方程,那么人與自然的關系,就可以看作是一個化學平衡方程,既有正向的自然的人化,也有逆向的人化的自然。這也就是說,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是一個雙向實現的過程。而實踐,就是連接這兩個部分的橋梁,使這個平衡成為可能。

三、人化自然的主要特征

(一)人化自然的實踐性

人化自然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將它與自在自然區分開來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人化自然具有實踐性。從鉆木取火開始,人就已然與其他的動物不一樣,不僅具有生命屬性,并且具有自由的有意識的實踐活動。人化自然產生于人在社會中所進行的實踐活動,是人類思維、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相互統一。實踐性將馬克思的人化自然徹底與費爾巴哈的舊自然觀區分開來,否定了機械自然觀的孤立性和片面性。“動物只生產自身,而人則生產整個自然界。”馬克思認為,雖然人的肉體的外在屬性和其他動物并無不同,受制于自然,但是人的實踐可以將自然變化為自己的勞動對象,從而改造自然。這樣一來,與費爾巴哈只能用客觀和直觀感覺去理解自然不一樣,馬克思人化自然觀可以讓人類用實踐觀念去理解自然,并且這個自然不是人類存在之前的自在自然,而是進入人類社會實踐中的人化自然。

(二)人化自然的辯證統一性

馬克思的人化自然的辯證統一性主要體現在世界是在矛盾中聯系與發展的,是在對立統一的關系中不斷演化的。人的實踐活動使世界分化為自在世界和屬人世界,屬人世界包括人化自然和人類社會。人化自然作為屬人世界的一部分,具有與屬人世界一樣的規律。屬人世界與自在世界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具有同一性與斗爭性。同一性體現在自在世界和屬人世界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屬人世界的存在發展是以自在世界的存在與發展為前提的,并且自在世界與屬人世界共同組成了自然界,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離。

自在世界和屬人世界的斗爭性體現在,他們之間相互限制、彼此制約。“自然界起初是作為一種完全異己,有無限威力的和不可征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的,人們同他的關系完全像動物同他的關系一樣,人們就像牲畜一樣,服從它的權利,因為這是對自然界一種純粹的動物式的意識。”3在馬克思看來,人為了生存,要不斷與自然抗爭,在一開始就是對立的。之后人通過自覺的實踐性,才將自己與動物區分開來,形成了屬人世界。不可否認,人通過認識與實踐加速了人利用自然的效率與程度。人通過實踐勞動,從自然界中獲取生活資料,創造出更好的人化的自然,但是在一定的情況下,勞動異化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被破壞,并且隨著破壞程度的不斷加深,自然最終會倒過來對人類實行報復,這樣作為勞動的客體的自然開始與人相分離相對立。

(三)人化自然的客觀性

自在自然毋庸置疑是客觀的,因為它先于人而存在,本身具有其發展規律。與此同時,被人實踐所改造的人化自然,因為并不被歸結于為精神的本源,也并非是神所創造的,所以也是客觀存在的。既然自然是物質的,那么必定也是客觀存在的。即使人化自然大多來自于人的實踐所創造,但是其物質基礎終究是來自于自在自然,是不屬于人而天然存在的物質基礎。雖然,通過實踐,人創造出了一些自在自然所沒有的東西,改變了物質原有的屬性,但是依舊要服從自在自然的物質的規律。

(四)人化自然的社會歷史性

“為了進行生產,人們便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關系,才會有生產,因為一切生產都是個人在一定社會形式中并借這種社會形式而進行的對自然的占有。”4人類生產要與自然進行物質交換,這使得人與自然的關系,成為人與人的關系的前提。人通過對物質資料的占有,使產品成為具有價值的商品,這樣自然物便成為人與人交流的中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能夠從自然中獲取物質資料的能力,從而決定了人化自然的程度。

人化自然與人類社會密不可分,而人類社會是具有歷史性的,因此人化自然也具有歷史性。人與自然的物質交換的能力和內容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的。人的勞動方式在不斷變化,從農耕到機械化,人類的勞動方式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進步而得到發展。作為人類勞動的對象的自然,轉化為人類物質資料的程度也隨之變化。

四、人化自然的理論意義

首先,人化自然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只有完全理解了人化自然的概念,才能準確的把握馬克思的整個的哲學體系。通過理解人化自然的概念,我們才能從中琢磨出馬克思對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的批判到底在哪里,才能理解馬克思批判費爾巴哈舊唯物觀時所說的:“當費爾巴哈是一個唯物主義者的時候,歷史在他的視野之外:當他去探討歷史的時候,他決不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在他那里,唯物主義和歷史是彼此完全脫離的。”當我們理解人化自然的同時,也同時從根本上揚棄了費爾巴哈的這種觀點。

其次,在我們理解了人化自然的觀點之后,我們就會注意到,人化自然的觀點其實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觀點,這也正好印證了馬克思的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到神秘主義方面去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的觀點。

最后,馬克思的人化自然的自然觀,對于解決現實生活中愈來愈惡劣的環境問題,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它旨在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從理論上,更從實踐上來保護自然資源,以持續發展的眼光來利用自然,回饋自然。(作者單位為武漢理工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院)

自然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理解間距”是由“時間間距”和“語言間距”構成的,它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價值。沒有間距,也就沒有理解,正是“時間間距”和“語言間距”的存在,使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的全面和客觀的理解以及意義的彰顯成為可能。

關鍵詞: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理解間距;時間間距;語言間距

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出現在距離我們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代、近代和現代初期,它的誕生時代與我們借鑒它來指導中國的教育實踐,發揮它在中國的當代價值之間,顯然存在著“時間間距”。同時,西方自然主義教育家的經典著作是用希臘語、英語、德語等不同語言寫成的,中國人要理解它,必須用漢語來表達它,這里就存在“語言間距”問題。正是“時間間距”與“語言間距”構成了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研究的“理解間距”問題,這一問題能否得到解決,影響到我們能否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進行客觀理解。因為我們要實現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在中國的當代價值,就必須借鑒客觀的、準確的和完整的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來指導和解決中國教育的實際問題,必須將我們自身與被理解對象的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之間的始源相關性呈現出來。我們只有在有了對自身的境遇、所接受的傳統教育思想的理解之后,才能去理解和把握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反之,我們只有在理解了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之后,才能真正地理解自身的境遇、所接受的傳統教育思想。如果實現了自身與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互動,那么也就達到了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客觀理解。當然,這種理解的客觀性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變動以及理解者的歷史性發展成為一種被突破、被超越的客觀性。正因為如此,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會不斷地展現新的境界,生成新的意義,最終形成理解的真正客觀性。

一、“時間間距”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研究中的功用

1.正是由于“時間間距”的存在,每個時代的研究者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和解釋不同,從而使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理解的連續性成為可能

正是因為有了理解的連續性,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才向我們呈現出完整的意義;正是因為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解釋內容、視角,我們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更全面理解才有可能。沒有時間的距離,任何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文本都不可能在不同的時代獲得不同的理解和發展?!皶r間距離的魔力在于,它只保留那些對人類發展有意義的東西,而對那些沒有意義或價值的東西則堅決予以淘汰。不僅如此,它還能夠使那些真正有意義的思想或理論體系、文本的意義全面、客觀、充分地顯現出來并逐步得到人們的理解。這是通過不同時期將這些思想體系、文本內容的不同部分分別提升的辦法來實現的?!盵1]可見,“雖然個體的存在是有斷裂的,但整體的存在卻彌補了這一斷裂所造成的隙罅,使人們能夠把那消逝了的個別性納入到歷史整體的連續性之中”[2]。

2.“時間間距”在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中起著中介和橋梁的作用

由于“時間間距”的存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經典文本的意義仿佛離我們遠去。然而,事實正好相反,我們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意義的理解恰恰因為“時間間距”而成為可能?!皶r間間距”不是凝固的、不變的東西,而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富有活力和充滿創造性的東西,蘊含著積極的創造性理解之可能性,正是通過它,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經典文本的意義才不斷地被闡發。

伽達默爾提醒我們:“事實上,重要的問題在于把時間距離看成是理解的一種積極的創造性的可能性。時間距離不是一個張著大口的鴻溝,而是由習俗和傳統的連續性所填滿,正是由于這種連續性,一切傳承物才向我們呈現了出來。在這里,無論怎么講一種事件的真正創造性也不過分?!盵3]時間不僅包含當下,而且也包含著過去和未來。如此理解,“那我們就不再將時間看做是一去不復返的,那它也就不可能給理解構成任何‘障礙’或‘鴻溝’,人類的精神或理解力完全可以借時間而獲得對過去、當下和未來的理解和把握,獲得對一切人類事物的理解和解釋”[4]??梢?,時間距離在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經典文本及其意義的理解中充當了當前與過去、文本與解釋者之間的中介和橋梁。

3.“時間間距”不僅為我們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解的尺度,而且還會消除人們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理解的教條主義態度,使理解的客觀性成為可能

如果只是從字面、書本上教條地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而不聯系中國教育的實際問題,那就不是真正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如果我們在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時考慮時間的距離,就可避免教條式的理解。當我們意識到當下與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誕生的時代歷史條件之間存在著時間的差異后,當我們懂得了每個時期教育家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與今天人們對它的理解存在著巨大差異時,當我們意識到自我理解必然包含在理解之中時,就會創造性地運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有針對性地解決中國教育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教條地理解和運用。

事實上,我國教育界目前對兒童觀理論、天性教育理論、自由教育理論、主體性教育理論、自我教育理論、活動教育理論、綜合實踐課程、生命教育理論、生活教育理論等的研究和運用,盡管都與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密切相關,都從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相關理論中吸取了“營養”,但都不是原封不動地運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其視野遠遠超越了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視野,是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創造性的運用和發展,融合了當代中國教育者的理解和見解。正是由于“時間間距”的存在,我們才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充滿真理性、客觀性和生命活力。

4.“時間間距”在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中能夠起過濾的作用,從而保證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理解的客觀性

在參與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因素中,既有正確的前見,也有錯誤的前見。只有通過“時間間距”的過濾,我們才能甄別它們?!皶r間距離除了能遏制我們對對象的興趣這一意義外,顯然還有另一種意義。它可以使存在于事情里的真正意義充分地顯露出來?!盵5]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經典文本的理解和借鑒是永無止境的,是一個開放的過程?!斑@不僅是指新的錯誤源泉不斷被消除,以致真正的意義從一切混雜的東西中被過濾出來,而且也指新的理解源泉不斷產生,使得意想不到的關系展現出來。促成這種過濾過程的時間距離,本身并沒有一種封閉的界限,而是在一種不斷運動和擴展的過程中被把握?!盵6]根據伽達默爾的觀點,“時間間距”還能解決詮釋學的真正批判性問題,也就是說,只有通過它,我們才能區分和把握理解的真前見以及由誤解而產生的假前見。

二、“語言間距”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研究中的功用

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的研究,必然涉及語言問題,因為語言是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得以實現的根本條件?!八^理解就是在語言上取得相互一致?!麄€理解過程乃是一種語言過程。理解的真正問題以及那種巧妙地控制理解的嘗試——這正是詮釋學的主題——在傳統上都歸屬于語法和修辭學領域,這一點絕不是沒有理由的。語言正是談話雙方進行相互了解并對某事取得一致意見的核心?!盵7]因此,“語言間距”對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國的當代價值的實現至關重要。

1.翻譯彰顯著“語言間距”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研究中的功用

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的研究,首先應面對的問題就是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不同的經典文本的翻譯。因為我們與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經典文本之間存在著希臘語、英語、德語等多種語言的隔閡,要達到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對話,必須首先翻譯和轉換這些語言。正是由于多種語言的存在,并且它們可以翻譯、交流和對話,從而使不同語言的經典文本的理解成為可能。

理解的語言性主要表現為對語言所表達的事物理解的一致性?!胺g者必須克服語言之間的鴻溝,這一例證使得在解釋者和文本之間起作用的并與談話中的相互了解相一致的相互關系顯得特別明顯,因為所有翻譯者都是解釋者?!盵8]按照伽達默爾的觀點,詮釋學的問題并不是語言問題的正確掌握,而是對于語言媒介中所發生事情的正當地相互了解的問題?!胺g者必須把所要理解的意義置入另一個談話者所生活的語境中。這當然不是說,翻譯者可以任意曲解講話人所指的意義。相反,這種意義應當被保持下來,但由于這種意義應當在新的語言世界中被人理解,所以這種意義必須在新的語言世界中以一種新的方式發生作用?!盵9]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夠被不同語言所理解、言說,能夠在不同國家中實現其當代價值,表明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是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具有普遍的意義。

當然,這種普遍的意義不是抽象的,它是在與各國的教育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顯示出來的,也是在被不同的語言翻譯和轉換過程中顯示出來的。不同的翻譯者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經典文本的理解不可能完全一致,因而會賦予經典文本以“創造”和“新意”?!胺g有可能成為對原文的‘再創造’和‘重寫’,因為它必須考慮許多與原語言文字所表述的不同情況,它必須使翻譯過來的文字更加貼近另一種語言所表述的內容、風格、文化習俗與生活方式等?!盵10]對此,伽達默爾作了獨特的闡釋:“凡需要翻譯的地方,就必須要考慮講話者原本語詞的精神和對其復述的精神之間的距離。但這種距離是永遠不可能完全克服掉的。因此,在這些情況中相互了解并非真正地發生在談話的參與者之間,而是產生于翻譯者之間。因為翻譯者能在一個共同的相互了解的世界中真正地相遇?!盵11]“一切翻譯就已經是解釋,我們甚至可以說,翻譯始終是解釋的過程,是翻譯者先給予他的語詞所進行的解釋過程?!盵12]“翻譯過程從根本上包括了人類理解世界和社會交往的全部秘密。翻譯是內心的預見,即在整體上預先把握意義和對被預見的東西的明確的確證的不可分割的統一?!盵13]可見,“語言間距”是文本意義的生長域,正是通過“語言間距”,才使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意義不斷呈現出來。

2.對話是達成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理解的重要條件

由于每個人都有理解能力,因而人與人之間就有可能共同生活和相互對話。

首先,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是一種對話的語言現象。因為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一切理解是在語言性的媒介中獲得成功或遭遇失敗的,都存在著潛在的語言相關性,因此我們總能在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下通過相互的對話而達成一致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教育者與自然教育家之間、不同的教育者之間都可以通過語言對話達成一致,而且教育者對自然教育家的經典文本的理解也是通過語言對話實現的。因為對經典文本“理解的過程本身也表現為一種語言現象,一種被柏拉圖描述為思維之本質的靈魂與自身的內心對話的語言現象?!盵14]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語言來表達所有的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并達成相互理解?!罢\然,我們總是受到我們自己的能力和可能之有限性的局限,而只有一種無止境的對話才能完全實現這一要求,這也是事實?!盵15]相互談話是有共同的話題和視角的,因而它不是相互爭論,也不是各自的“獨白”?!罢勗捀淖冎勗掚p方。一種成功的談話就在于,人們不再會重新回到引起談話的不一致狀態,而是達到共同性。這種共同性是如此地共同,以致它不再是我的意見或你的意見,而是對世界的共同解釋?!盵16]正是這種共同性才使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統一意義的理解和把握成為可能。

其次,對話乃是人類自然教育思維的標志。如果說有什么東西標志人類的自然教育思維,那就是永無止境的關于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對話。沒有對話,人類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思維和理解也就無從產生。正如伽達默爾所說:“思維就是指自身思考某些東西,而自身思考某些東西又是指自身講出某些東西。因此我認為,柏拉圖把思維稱為靈魂和自身的對話,稱為一種不斷進行自我超越,反過來又對自身和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發生懷疑,提出異議的對話,他這樣認識思維的本質是十分正確的?!盵17]對話的真理性就在于,說出的話只有被人理解、接受和認同,才能得到驗證。反之,這種對話思維就缺失說服力。

第三,對話能加深自我理解。按照伽達默爾的理解,對話就是在我們心中留下某些痕跡的東西。這意味著我們在其他人那里遇到了未曾接觸過的新東西,它改變著我們的經驗世界?!罢勗捑哂修D變的能力,凡是成功的談話總給我們留下某些東西,而且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改變我們的某些東西。因此,談話與友誼比肩而立?!盵18]只有在談話中我們才能相互理解,并達成理解的共同性?!霸谶@種共同性中,每人對于對方都是同一個人,因為雙方都找到了對方并且在對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盵19]這種共同性是以人的自我理解為前提的。

3.“語言間距”的存在有助于我們理解和把握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整體意義

對于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而言,每個解釋者總要表現自己的個別性,如自己的立場、觀點和視域,因而難免會導致片面性。然而,“通過這種片面性,解釋就使得事物的某個方面得到了強調,以致為了達到平衡,這同一個事物的另外方面必然會繼續地被講出。正如哲學辯證法通過矛盾的激化和提升使一切片面的觀點得到揚棄,從而使真理的整體得到表現,詮釋學的努力也有這樣的任務,即從它所關聯的全面性中開辟意義的整體?!盵20]伽達默爾的這段話提示我們,教育者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和解釋是在語言中實現的。

不同的教育者由于自身是在前理解所規定的境遇中從事理解活動,因而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和解釋是不相同的。正是這種不同使教育者達成了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客觀和全面的理解,展現了一個意義的整體,出現意義的同心圓,由此完成理解的任務,即在各種同心圓中擴大被理解意義的統一性,形成理解的一致性。很顯然,“意義的統一性根源于意義的個別性,沒有意義的個別性也就沒有所謂意義的整體性?!瓫]有各種語言形式或媒介,我們也根本無法達到意義的整體。因此,能幫助我們達到對全面一致的意義理解的正是各種千差萬別的語言形式。沒有千差萬別的語言形式的存在,我們就無法把握意義的統一性?!盵21]

4.語言與意義的間距是達到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客觀理解的重要條件

要正確地客觀地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就不能拘泥于字眼,而應從整體上去把握,否則就會造成誤解或困惑,導致理解的失敗。例如,關于盧梭的“自然人”,以往很多人把它理解為純粹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自然”人。其實這種理解是片面的,只要聯系盧梭的《論科學與藝術》《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論波蘭的治國之道及波蘭政府的改革方略》和《愛彌兒》整體地來理解,就不會得出這種結論,而是會把培養身心自然和自由發展的“自然人”僅僅看作盧梭的教育目的之一,盧梭的另一個教育目的的重要內涵就是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再如,要理解心理化自然教育思想,就不能從字面上理解,或拘泥于心理化自然教育家的個別結論,而應從整體上把握心理化自然教育家注重教育教學心理學化這一特征。這兩個事例表明,要客觀地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必須從整體上去把握它的意義,不能囿于某個詞、某句話、某個片斷和某個個別結論,否則,我們的理解就會失敗。

參考文獻:

[1][2][4][10][21]皮家勝.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解釋學之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3.92.92.146.139.

[3][5][6][7][8][9][11][12][德]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上卷)[M].洪漢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421.422.422.540.545.540.541. 540.

[13][14][15][16][17][18][19][德]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下卷)[M].洪漢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257.230.252.235.250.264. 264.

[20][德]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下卷)[M].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602.

責任編輯:楊孝如

自然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美國國家公園管理體制的職責明確,機構設置比較完善,有十分科學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法。通過與我國風景名勝區在發展概況、管理體制、保護與利用等方面的對比分析,發現我國風景名勝區的缺陷與不足。而研究分析美國國家公園的各個方面,有利于我國風景名勝區進一步的發展與管理,同時也對我國國家公園體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風景名勝區;國家公園;管理體制

世界各國由于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同,對“國家公園”的命名也不盡相同,但其實質都是指政府為了保護本國的自然風景資源(山岳、巖溶、江河、湖泊、海洋、生物、沙漠、冰川、特殊地質地貌等)和人文景觀資源(名勝古跡、人類遺址、陵園、園林藝術、社會風情、城鄉風貌、現代工程等),目的都是使風景資源免遭破壞,讓本國人民有機會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和輝煌的歷史古跡。[1]

1.中國風景名勝區與美國國家公園概況

1.1 中國風景名勝區發展概況

我國風景名勝區體系自1979年開始成立,標志性事件是國家建設總局的《關于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意見》文件的發出,發展至今已有28年的歷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其發展過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曲折。自1979年以來國務院、建設部門、旅游局等部門多次討論風景名勝區的建設和保護問題。1985年6月,國務院頒發了《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規定》;1987年6月,建設部發布了《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規定條

例實施辦法》;最新的《風景名勝區條例》已經于2006年9月6日國務院第149次常務會議通過,并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對風景名勝區事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重要里程碑。[2]至今全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數量已達187處,省級風景名勝區約480處,共計667處,風景名勝區總面積達10萬余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的1.13%,基本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風景名勝區管理體系,并形成了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風景名勝區行業。

1.2 美國國家公園概況

美國第一個國家公園同時也是世界首個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建立于1872年,當時美國國會劃出200萬公頃作為“為人民福利和快樂提供公共場所和娛樂活動的場地”。通過立法指定這個新的國家公園由內政部部長控制,并負責簽署規定,達到“保護并防止破壞和破損,保護所有林木、礦藏、自然遺產,保護公園里的奇景,保持公園的自然狀態”的目的。1916年國會通過在內政部建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決定,旨在“改善和規范作為國家公園、國家紀念地、國家保護區的聯邦土地的利用方法和手段”。

1.2.1 美國國家公園建立標準

美國國家公園有嚴格的評定標準,在美國建立一個新的國家公園必須滿足“全國性意義”、“適宜性”和“可行性”的標準。國家公園系統只是廣泛的重要地點保護系統的一小部分。被評定為國家公園只是多種選擇的一種,國家公園管理局還通過實施一系列計劃來幫助國家公園系統以外的其它保護區。

(1)全國性:申請地區如全部符合以下4個標準,則被認為具有全國意義

A:它是一個持殊類型資源的著名范例。

B:它在國家的自然和文化遺產方面具有很高的價值和特性。

C:它能為休閑、娛樂或科學研究提供機會。

D: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真實的、完整的、朱被破壞的資源類型。

(2)適宜性:指一個區域必須能代表一個自然或者文化主題,或一種娛樂資源,而這些在現在的國家公園系統中代表性不足,或沒有被其它土地經營實體充分保護起來用于公眾娛樂。

(3)可行性:指作為一個新建的國家公園、一個地區的自然系統或歷史遺跡,一定要有足夠的規模和相宜的結構,以確保資源的長期保護和供公眾使用。

1.2.2 美國國家公園類別

現在,美國的國家公園是由大約390個區域組成,覆蓋了49個州超過40萬英畝的土地,它們被界定為國家戰場、國家戰爭公園、國家軍事公園、國家戰爭地、國家歷史公園、國家歷史地、國際歷史地、國家湖岸、國家紀念碑、國家紀念地、國家公園、國家公園路、國家保護地、國家保留地、國家娛樂區、國家河流、國家風景河流及航道、國家風景小徑、國家海岸及其他等20類。它們都具有國家級的重要意義,受美國法律保護。

2.中國風景名勝區與美國國家公園的管理體制比較

2.1 管理機構與管理主體比較

我國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機構一般是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它是政府的派出機構,性質是事業單位,其工作人員一般由公務員、風景區的雇傭員工、企業經營者等幾部分組成。其內部機構的設置,一般根據風景名勝區的級別、規模、管理內容和承擔任務的多少,由所屬的人民政府進行設置?!讹L景名勝區條例》第一章第五條規定:“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2]我國風景名勝區的管理主體是建設部城建司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并沒有直接管轄風景區的國家直屬單位,同時其它部分要分工合作,共同對景區進行管理。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除建設部門有管理權力以外,在一些風景名勝區內,文物部門、林業部門、宗教部門等很多部門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力,雖然表面上各個部門管理的內容不盡相同,但在實際工作中又有很多爭議,造成了多頭管理,決策時容易發生偏差。

雖然我國風景名勝區的管理體制骨架已經形成,但是缺乏至上而下的直屬的、系統的、實質性(財政和人才資源管理權)的上級權威管理機構和基層務實管理機構。風景名勝區的管理顯得雜亂而繁瑣,好多應該建立的基層管理機構基本上沒有。突出的問題是政出多門,讓具體執行管理的部門領導很難辦事,不知道該按誰的辦。

美國于1916年成立了國家公園管理局“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揭開了美國國家公園發展的新篇章。國家公園系統由聯邦政府內政部下屬的國家公園管理局直接管理??肆诸D政府對國家機構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新的公園管理體制于1995年開始實施。新的管理體制是在國家公園管理局華盛頓總部領導下,全國設7個地區局。7個地區分局是以州界來劃分管理范圍的。[3]地區局下面再設16個公園組與l6個支持系統。一般是將生態環境和文化資源類似的公園組成一個公園組,以便按其資源類型和特色開展相應的管理工作。

由上面兩個圖表可以看出,我國風景名勝區的管理雖然有自上而下的機構設置,但其職能與管理方法與一般事業單位沒有根本區別,造成工作沒有針對性,效率低下。而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根據公園管理的具體情況分工合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有利于公園的長遠發展。

2.2 經營權比較

我國《風景名勝區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風景名勝區內的交通、服務等項目,應當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風景名勝區規劃,采用招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者”??梢?,在風景名勝區的管理中,國家已經把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開了,《風景名勝區條例》中雖未明確提出景區經營權可以轉讓,但也承認了景區經營權的合法性。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有利于利用大規模集中的資產,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為企業擁有經營權提供了可能,且不影響旅游資源國家所有的性質。

但在實際的風景區中,一些企業和個人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顧環境保護與承載力,對景區大肆開發,地方政府為了獲得效益也大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采取放任的態度,使得景區內的經營者完全游離于政府管理之外,而管理機構的冗繁復雜又使得真正需要管理的時候,管理力度跟不上,各部門扯皮現象比較嚴重。

反觀美國國家公園,國家公園管理局在公園內通過特許經營合同向游客提供必要和適當的商業服務。核準特許經營權的決定將根據如下條件作出:(1)確定設施和服務對其所在公園的公共使用和享受是必要和適當的,并且能夠確定公園外的需求未能也不可能予以滿足;(2)設施或服務的提供方式能夠進一步推動對環境、公園資源和價值的保護、保持和保存;(3) 在規劃、設計、選址、施工、公共設施系統、建筑材料的選擇和回收及廢棄物管理中具體體現可持續原則和做法;(4) 提高游客對公園的使用率和享受度,而不會造成對公園資源或價值的不可接受的影響。

特許經營實現了對資源最大限度的保護,由于經營項目都是由管理局授權的,經營者的行為都處于公園管理范圍內,如有違反,公園管理局可以撤銷其特許經營權。與我國相比,美國國家公園的經營權在法律條文中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和闡述,而我國只是用模糊的語言帶過,給管理留下了很大的法律漏洞,這也造成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許多人鉆空子,使得管理力度大打折扣。[4]

2.3 規劃設計比較

美國國家公園的規劃設計由國家公園管理局下設的丹佛規劃設計中心全權負責,獨家壟斷操作。這一方面保證了規劃設計的質量,另一方面又阻止了違反規劃的事情發生。

美國國家公園規劃主要有四個階段:(1)公園總體管理規劃;(2)公園戰略規劃;(3補充規劃;(4)年度實施規劃。公園總體管理規劃是公園規劃和決策序列中的第一步,它將關注為什么建立公園,在規劃實施期間,什么樣的管理內容應該完成??傮w規劃每10至15年修改一次,如果條件突然發生變化,這個時間還會縮短。戰略規劃是針對更短期的框架,更具有量化的目標和結果,通過戰略規劃,公園決定主要目標的調整和強調的重點,進而確定是否需要重新編制新的總體管理規劃,確認是否需要編制更具體的補充規劃。實施規劃則針對總體管理規劃確定的管理內容和戰略規劃進一步確定長期目標的具體實施行動和項目,為復雜的、技術的以及有爭議的問題提供細節和分析。同時每個公園都要編制年度規劃,闡明每個財政年度的目標和包含實施這些目標程序的年度工作報告。

與美國相比,我國風景名勝區的規劃設計缺乏國家宏觀的規范管理。由于我國對風景名勝區的規劃設計單位的資質沒有明確的要求,造成風景名勝區的規劃設計單位五花八門,大致有各級城市規劃院、園林規劃建筑設計院(所)、大專院校的有關院系等等。這些規劃設計單位在風景名勝區的發展中起了一定的奠基作用。但是規劃設計的質量參差不齊,存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因為風景名勝區的規劃有自身獨特的性質,并不是任何人、任何設計機構都能規劃設計得合理的。

我國風景名勝區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傮w規劃包括:(1)風景資源評價;(2)生態資源保護措施、重大建設項目布局、開發利用強度;(3)風景名勝區的功能結構和空間布局;(4)禁止開發和限制開發的范圍;(5)風景名勝區的游客容量。規劃期限一般為20年。詳細規劃根據核心景區和其他景區的不同要求編制,確定基礎設施、旅游設施、文化設施等建設項目的選址、布局與規模,并明確建設用地范圍和規劃設計條件。[5]與美國相比,我國的總體規劃期限較長,20年后景區的規劃是要徹底廢除原有規劃,重新編寫,還是在原有基礎上修改并沒有說明,這就不利于景區長期可持續的發展。而詳細規劃也沒有規定有效期限,只是簡要說明規劃的內容,對于一些具體的實施行動以及技術等問題并無規劃,更沒有年度工作報告來反應一年中景區的管理情況,及下一年景區規劃細節和方向的調整等問題。規劃編寫不夠細致深入,是我國風景名勝區規劃中的主要問題。

3.中國風景名勝區與美國國家公園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美國國家公園除了建設必要的風景資源保護設施和必要的旅游設施以外,沒有什么開發項目在國家公園內來建設,更沒有豪華度假村、旅游城鎮、高層豪華酒店等,只允許建造少量的、小型的、樸素的、分散的旅游生活服務設施。國家公園內的建筑,其外形原始、粗獷,富有野趣,色彩淡雅,形式多采用地方風格。在國家公園內,游人住宿的旅館床位和野營地床位都是嚴格控制的。這些生活服務設施都必須遠離重點景觀的保護地,國家公園內不許建造索道纜車,公園內車道選線十分慎重,不得破壞自然景觀和資源。

我國的風景名勝區在開發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十分嚴重,只重視風景旅游資源的開發和眼前的經濟利益,而忽視對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再加上經濟的發展,國民旅游興趣的高漲,野外旅游人數猛增,對風景名勝資源和風景名勝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風景區內高檔別墅、高級賓館比比皆是,不僅與當地自然環境不協調,也對生態造成了破壞。

參考文獻

[1].李如生.美國國家公園管理體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28-111.

[2].風景名勝區條例[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74號.

[3].李景奇,秦小平.中國風景名勝區與美國國家公園比較研究[J].科技導報.1998/12,55-58

[4].趙吉芳.美國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對中國風景名勝區管理的啟示[J].太原大學學報.2008/6,14-19.

[5].龐婷.風景名勝區管理法律制度分析[J].成都大學學報.2008/4,20-23.

作者簡介:牛萌(1984—),女,北京林業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碩士,研究方向:園林景觀設計,風景區規劃。

上一篇:中華教育論文下一篇:發表教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